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的教案(10篇)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的教案(10篇)数学一年级上册的教案篇1【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96~98页。
【教学目标】1.让学生知道用凑十法来计算9加几比较简便,学会用凑十法来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能正确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
2.在探索9加几的进位加法的过程中初步渗透转化为10加几的转化思想,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初步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仔细观察的习惯。
【教学重点】渗透变换思想,应用补十的方法,正确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
【教学难点】凑十法的思考过程。
【教学关键】把9加几转化成10加几。
【教学准备】教具:课件、小棒、游戏用品。
学具:小棒20根、圆片20个。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启思老师:今天,钱老师想带一(1)班的孩子们去参观运动会。
走之前,我先考考你。
1.对口令。
复习2、4、5、8等数的组成。
2.10加几的加法。
10+110+210+310+410+510+610+7lO+810+9师:这些都是几加几的算式?师:小朋友们学得真不错,咱们出发吧!二、自主参与,探索新知1.观察主题图。
师:我们来到运动会场的一角,你看到了哪些运动项目,分别有多少人参加?先小声说给自己听,再举手汇报。
(指名回答)总结:运动场馆有运动员和裁判员,跑步组有6名运动员,跳绳组有3名运动员,踢毽子组有9名运动员,跳远组有7名运动员。
2.试着说说想法。
老师:服务队的孩子们给运动员买了一些盒装饮料。
纸箱里有多少盒子?散了多少箱?你知道有多少箱饮料吗?(按名字回答,黑板上的公式)老师:你怎么数有多少个盒子?(指几个学生发表意见)学生中有可能出现的几种情况:(1)1、2、312、13依次数。
(2)从9数到13。
(3)9和4合起来是13。
(4)13可以分成9和4。
(5)先捡一盒放进箱子里,再想10+3=133.得出最佳方法。
老师:孩子们,你们真的很会思考。
你想了那么多好的补充。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人教版精选6篇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人教版精选6篇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知识:经历从日常中抽象出的数的过程,能正确数出数量的1的物体,认识1—10各数;初步理解基数、序数的联系和区别以及“一一对应”的思想。
2、能力:理解基数、序数的联系和区别。
能运用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进行交流。
培养学生的有序观察能力。
3、情感:初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惯,体会交流的乐趣;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启迪智慧,丰富想象力。
教学重点正确数出数量是1的物体,理解1可以表示单个的物体,也可以表示一个集合。
教学难点理解基数、序数的联系和区别。
教学方法讲述、练习、讨论教具准备二幅情景图(教材第4页主题图),1—10的数学卡片。
教学活动设计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同学们,你们看这是什么?(一个图钉,一把扫帚,一台电视,一双筷子。
)这些物品和数量用的是哪个数来表示的?1的作用事真大。
二、探究新知,讲授新课1、出示主题图,今天老师带大家到一座美丽的小山村去旅游,你们想去吗?乡村的早晨非常美,看一看图上有什么?1可以表示什么?生活中很多事物可以用1表示。
1可以表示1个单个物体,也可以是一个整体,能表示很小的东西,也能表示很大的东西。
第一名也用数字表示。
“1”可以表示这么多事物,你知道生活中“1”还可以表示什么吗?2、认识其它和数:说一说,在生活中2可以表示什么?3呢?4呢?鼓励学生多说。
3、看图:(1)图上小朋友们在做什么?你喜欢踢足球吗?(2)请学生读出运动员衣服上的号码。
衣服上的数字表示什么?(数有基数与序数之分)(3)与5号运动员相邻和有谁?(4)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三、巩固练习,形成能力1、看懂题意,独立连线2、数一数,画一画引导学生弄清题意、自己试做,然后集中交流。
4、第3页3题、引导学生先弄清题意:数出左边要求的数量,画出相应的符号来,看谁画得快又准。
四、小结:谁能说一说这节课我们都学习了什么?学习了1-10各数的认识及在生活中的应用。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篇)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篇)三维目标一、学问与技能1、能敏捷列反比例函数表达式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能综合利用物理杠杆学问、反比例函数的学问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1、经受分析实际问题中变量之间的关系,建立反比例函数模型,进而解决问题。
2、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严密联系,增加应用意识,提高运用代数方法解决问题的力量。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积极参加沟通,并积极发表意见。
2、体验反比例函数是有效地描述物理世界的重要手段,熟悉到数学是解决实际问题和进展沟通的重要工具。
教学重点把握从物理问题中建构反比例函数模型。
教学难点从实际问题中查找变量之间的关系,关键是充分运用所学学问分析物理问题,建立函数模型,教学时留意分析过程,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教具预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活动1问属:在物理学中,有许多量之间的变化是反比例函数的关系,因此,我们可以借助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解决一些物理学中的问题,这也称为跨学科应用。
下面的例子就是其中之一。
在某一电路中,保持电压不变,电流I(安培)和电阻R(欧姆)成反比例,当电阻R=5欧姆时,电流I=2安培。
(1)求I与R之间的函数关系式;(2)当电流I=0.5时,求电阻R的值。
设计意图:运用反比例函数解决物理学中的一些相关问题,提高各学科相互之间的综合应用力量。
师生行为:可由学生独立思索,领悟反比例函数在物理学中的综合应用。
教师应给“学困生”一点物理学学问的引导。
师:从题目中供应的信息看变量I与R之间的反比例函数关系,可设出其表达式,再由已知条件(I与R的一对对应值)得到字母系数k的值。
生:(1)解:设I=kR ∵R=5,I=2,于是2=k5 ,所以k=10,∴I=10R 。
(2)当I=0.5时,R=10I=100.5 =20(欧姆)。
师:很好!“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把地球撬动。
”这是哪一位科学家的名言?这里蕴涵着什么样的原理呢?生:这是古希腊科学家阿基米德的名言。
一年级数学教案上册电子版(优秀7篇)
一年级数学教案上册电子版(优秀7篇)一年级数学教案上册电子版篇1【教学内容】绿色出行。
【教学目的】通过计算,设计调查表,分析调查结果联系交通现状,体会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重点难点】进一步应用代数及统计等知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复习讲授】教师:同学们今天都是怎么来到学校的呀?是坐汽车的多呢还是骑自行车或者步行的多呢?翻开课本105页,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绿色出行。
1.组织学生阅读绿色出行相关材料,相互交流。
指名学生汇报对材料的理解,其他同学补充。
2.讲授第1题。
教师:根据题中要求的数据,我们需要用到材料中的哪些已知量?组织学生独立思考,举手回答。
学生:①----年末汽车数量;②一辆汽车平均每年行驶路程;③----年末私人轿车数量。
教师:很好,那么请同学们用上述数据求出第1题的结果。
汽车:49620000×0.16kg=7939200千克=7939.2吨7932.2×15000=119088000吨私人轿车:43220000×0.16kg=6915200千克=6915.2吨,6915.2×15000=103728000吨3.讲授第2题。
教师:刚才我们求出了全国的排放量,下面我们帮小明算一下,他们家的排放量。
学生独立思考,交流检查,教师评讲。
板书:小明爸爸从家到单位的距离:20÷60×45=15千米一年上下班行驶路程:15×2×245=7350千米排放的二氧化碳量:7350×0.16=1176千克4.反思。
教师:根据前面的信息,你能发现什么?学生:①妈妈的单位和爸爸的单位一样远;②妈妈坐地铁比爸爸开车快;③小明的交通方式最环保。
5.组织学生设计调查表,调查本班学生及家长的交通出行方式。
6.讲解第106页阅读材料“你知道吗?”。
组织学生就“绿色出行”展开小组讨论,相互交流。
教师讲解统计材料中的同比和环比。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通用15篇)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通用15篇)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篇1教学目标:1、学会十几减8、9的退位减法。
2、初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独立性。
教学重点:学会十几减8、9的退位减法。
教学难点:探讨十几减8、9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铅笔、投影。
教学过程:一、模拟表演,提出问题请表演的小朋友上台表演,师口述内容,生表演,一只大兔子开了一家文具店,小老鼠和袋鼠也在文具店里,这时来了一只小兔,它对大兔说:我买9支铅笔。
大兔把铅笔都拿出来了:一捆(10支)和散的5支,这时大袋鼠提出了一个问题:15支铅笔,卖出9支,还剩多少支?二、猜一猜,列出式子1、想一想,猜一猜,还剩多少支铅笔呢?2、列出算式,159三、讨论159的算法1、让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解题。
2、小组讨论:你是怎样算的?3、说说你是怎么算的?(1)、一根一根地减。
(2)、15分成10和5, 10-9=1 1+5=6(3)、把9分成5和4, 15-5=10 10-4=6(4)、9+6=15 15-9=64、尝试练习(1)、让学生拿出学具摆一摆,计算试一试各题。
(2)、交流,你是怎么算的?四、巩固算法1、基本练习(练一练第1题)(1)、让学生独立计算。
(2)、选3题跟同桌说说你是怎么算的?2、摘苹果(练一练第2题)在游戏中进行计算。
3、发展练习,(练一练教学游戏)(1)、让学生自由看图描述故事,提出问题,并尝试解决。
(2)、交流。
五、总结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篇2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内容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5以内各数的认识,另一部分是5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
本单元的安排是:先教学1-―5的认识和加减法,再教学0的认识和加减法,这部分教材,是数概念中最基础的知识之一,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开始。
在这一阶段通过让学生初步经历选择恰当的方法5以内数的口算,为学生了解数学的用处和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打下扎实的基础。
本单元的重点是教学生写数字和初步建立数感、符号感。
一年级全册完整数学教学设计(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人教版
一年级全册完整数学教学设计(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人教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第一章至第五章,其中涵盖了数字0至10的认识、数的比较、加减法运算、形状与空间、测量等基础知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数字0至10的认识,能够进行数的比较、加减法运算。
2. 培养学生对形状与空间的认知,学会使用测量工具。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数字的读写、加减法运算规则、形状与空间的认知。
2. 教学重点:数字0至10的认识,数的比较、加减法运算,形状与空间的感知。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数字卡片、加减法算式卡片、形状卡片、测量工具、教学课件等。
2. 学具:练习本、彩色笔、剪刀、胶水、测量工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日常生活场景,让学生观察并数一数物品的数量,引出数字0至10的认识。
2. 数字0至10的认识:利用数字卡片,引导学生认识并读写数字0至10,进行数的比较、加减法运算。
3. 形状与空间:通过形状卡片,让学生认识各种形状,并进行形状的组合与拼接。
4. 测量:教授学生使用测量工具,测量物品的长度、宽度等。
5. 随堂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将包括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如数字0至10的认识、数的比较、加减法运算规则、形状与空间的概念以及测量工具的使用等。
七、作业设计1. 数字0至10的认识:请同学们用彩色笔书写数字0至10,并组成一个美丽的数字画。
2. 数的比较、加减法运算:请同学们完成练习本上的相关题目。
3. 形状与空间:请同学们用剪刀剪出各种形状,并拼接成一个完整的画面。
4. 测量:请同学们测量身边物品的长度、宽度,并记录在练习本上。
八、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本节课结束后,我将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反思,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拓展延伸,如观察身边的数字、形状与空间,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教案(通用18篇)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教案(通用18篇)小学一年级数学上教案篇1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6、7的组成。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6和7的组成。
教学难点:初步培养学生的类推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小棒7根,小圆片7个。
教学过程一、复习1、数数:从1数到7;从7数到1。
2、口答。
①6前面是几?②6后面是几?③与5相邻的是几?二、新授1、教学6的组成。
①把6个小圆片给涂上2种颜色,可以怎样填?打开书的第41页。
给书里的小圆盘涂上颜色,老师会巡视。
(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有顺序的`涂色。
)②让学生结合自己涂的小圆片,完整填出6的组成。
③指名回答,教师板书。
2、教学7的组成。
问:将7个小方块分成两堆,有几种分法呢?①学生动手操作。
②小组内讨论,有几种分法?③学生反馈,教师板书:777615243问:我们看到了每一组,还能想到什么?三、练习1、对口令。
2、完成练习九的第4题。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教案篇2【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5以内数的组成。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有序的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和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5以内数字的构成,初步建立学生的数感。
【教学难点】:使学生能熟练地说出5以内各数的组成。
【教学准备】:5根小棒,5个圆片。
【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1、数数从1~5,从5~12、比较大小二、探究新知1、学习4的分解与组成(1)今天,老师想请大家做一个分红花的游戏,4朵红花,分成两份,看谁分得又快又好。
看谁的方法多,分完以后和同桌互相交流一下。
(2)交流展示。
(3)探讨分的方法刚才大家想了很多办法。
怎样才能看清楚,不留下任何痕迹?2、学习5的.组成请拿出五块玉米,分成两堆。
有多少种方式?分开来看。
以小组为单位,结合4个组件的操作流程,大家一起操作。
互相启发,帮助总结5的几个不同点。
三、巩固运用完成第21页和第22页以及第23页的问题3和问题4。
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教案篇3教学内容:8和9的组成P55 P60 3、4教学目的:1、使学生掌握8、9的组成2、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5篇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5篇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和实践活动,使学生把握“0”的含义,在生活中会运用;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以及探究、交流、合作的品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乐观参与数学学习活动,认识到数学和生活息息相关,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能够结合进自己的情感体验。
二、教学重点:理解“0”的含义。
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1)出示小猫钓鱼图,讲故事导入,提出问题?第1只小猫钓了几条鱼,写几呢?第2只小猫钓了几条鱼,写几呢?第3只小猫钓了几条鱼,写几呢?再来看看,第四只小猫它钓了几条鱼呢?一条都没有怎么来表示呢?(二)自主探究,体验0的含义。
(1)学生自主思考,怎么来表示“一条都没有”。
(2)同桌交流。
(3)集体反馈。
得出:一个也没有时用“0”表示。
,0是一个数,比1、2、3、4……要小。
(4)指导“0”的书写。
(三)实践体验。
(1)学生“分铅笔“。
理解“0“的含义(表示一个物体都没有)。
想一想“0还可以表示什么?同桌交流,全班反馈。
(四)拓展巩固(1)数一数有几朵花,并写下来。
(2)读一读,写一写。
(3)说一说生活中哪些地方还用到“0”(五)小结:这节课你感到最好玩的是什么?四、教学反思:“借助小猫钓鱼”的好玩情境,呈现一组连环画,使学生直观形象地看到变化过程.老师在这里留意联系学生的儿童心理特点,通过学生喜爱的讲故事的形式,丰富学生的感性积累,发展学生的数感。
学生之间的评价也很重要,在学生评价中,老师有意识的进行引导,让学生可以看到其他同学的优点,引导学生正确的进行互评。
让学生观察图,找出“0”让学生说说“0”的含义,从而明确“0”让学生不仅可以表示没有,还可以表示其他的含义.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直观体会“0”的实际含义。
老师鼓励学生算法的多样性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与交流,培养学生良好的思考习惯和合作意识。
老师让学生初步感知“0”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留意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性,引导学生乐观参与,使学生从中感受到生活中到处有数学,增加了学生对数学的体验和认识。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5篇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5篇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教学目标:1.使学生会看钟表上的半时。
2.培养学生遵守时间、珍惜时间的良好生活习惯。
教学重难点:整时与半时的区别,半时的两种写法。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钟表模型、投影仪。
教学过程:一.创设问题情境1.出示明明起床、吃饭、读书、运动的图片。
2.提出问题。
A.同学们,勤劳的明明要写一篇日记,他还没有学过钟表的表示法,你能帮帮它吗你能正确的说出钟面上的时刻吗生:明明早晨6点就起来了。
B.他在什么时刻吃早饭呢这个时刻以前我们没有学过,你知道吗生:7时半。
C.那么明明是在什么时刻开始读书的呢生:他在8时半读书。
D.下午明明他们有一节体育课,你知道明明踢球是在什么时刻吗生:3时半他在踢球。
揭示课题:明明是个很守时的孩子,他每天6时起床,7时半吃饭,8时半读书,3时半踢球。
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半时。
(板书)[运用多媒体动画课件创设情景,沟通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来激发孩子们的兴趣,集中他们的注意力,为学习新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1.课件出示3时半钟面。
A.你能说出这是什么时刻吗请用你的学具钟表,依照图上钟面拨一拨。
B.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四人小组讨论一下。
学生自主汇报:时针指向3和4中间,分针指向6,就表示3时半。
3.依次出现4时半、10时半、7时半请小朋友们观察,并动手拨一拨,说一说。
A.你们发现了什么生:我们发现4时半、10时半、7时半它们的分针都指向6。
B.半时和整时分针指的位置有什么不同生:整时它的分针都指向12,半时它的分针都指向6。
总结得出:几时半的时候,分针总是指向6,时针总是指在两个数的中间。
4.引导学生观察半时的写法。
(讨论)整时有几种表示法想一想半时的电子表表示法应该是怎样的呢生归纳:电子表的半时用30表示。
点左边是几,点右边是30,就表示几时半。
[通过动手拨一拨,观察、互相交流,找到半时分针与时针指的位置的特征,使学生充分了解时针、分针在半时时候的指向。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人教版精选7篇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人教版精选7篇小学一年级数学上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初步认识钟面,会认读整时、半点。
2、在具体情境中,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观念和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能力,体验与他人合作交流的乐趣。
教学重点:根据情境图提出数学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初步认识钟面,会认读整时、半时。
教具准备:钟模型、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猜谜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老师就给大家带来了一个谜语,想猜吗?“滴哒滴哒,滴哒滴哒,会说没有嘴,会走没有腿,它能告诉我们,什么时候睡,什么时候起”能告诉我谜底是什么吗?生:钟表答对了。
这节课我们就共同来“认识钟表”(板书课题)师: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位新朋友,他的名字叫小明,和大家一样,也上一年级了。
他今天有一个问题想请教一下大家,大家愿不愿意帮助他呢?1、播放课件,提出问题。
2、我们看看这个方法行不行呢,继续看课件。
有了这个钟表,小明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这节课就来了解一下“小明的一天”。
二、合作交流,总结经验1、认识钟面①师:生活中我们经常见到钟表,那么钟面上有什么呢?请大家认真观察手中的学具钟面,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②师小结:小老师们懂得真不少,有的不仅会看钟面上的时间,还知道钟面上(出示钟面实物图)有12个数,有3根指针,又短又粗的一根叫时针,长一些的这根叫分针,最长的这根叫秒针。
(过渡:我们认识了时针和分针,你知道这些表的时间吗?)2、观察情境图,交流经验(1)认读整时、半点①屏幕出示“小明的一天”的生活情境。
师:这是小明一天的生活安排,请小朋友们试着在小组里说一说小明什么时间在做什么,你是怎样看钟面上的时间的?师:谁来介绍小明在一天都做了些什么?师:介绍得真清楚。
老师告诉你,几点也可以说成几时,例如6点起床,可以说成6时起床。
(2)总结经验,进一步加强对整时、半点的认识。
数学小学一年级上册教案【优秀7篇】
数学小学一年级上册教案【优秀7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内容是牛牛范文为您带来的7篇数学小学一年级上册教案,希望能为您的思路提供一些参考。
数学小学一年级上册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知识:认识0是怎么产生的;理解0的含义;会读、写0。
2、能力:体会数的意义的多样性,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3、情感:在生活中会运用,初步培养学生的运用意识;进一步体会数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认识“0”可以表示没有教学难点认识“0”的其它含义教学方法讲述、练习、讨论教具准备主题图教学活动设计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谁会讲小猫钓鱼和故事书中有4只小猫结伴到河边钓鱼,直到傍晚才回来,我们一起看他们的收获吧!二、探究新知,讲授新课1、出示小猫钓鱼图:(1)谁来介绍一下第一只小猫钓了几条鱼?用几来表示?第2只小猫呢?第三只小猫呢?第4只小猫吹胡子瞪眼睛地怎么了?一条鱼也没钓着用几表示呢?(2)指导写0。
数字0占田字格的右半格,从右上角起笔向左下角运笔逆时针轨迹。
回到起笔处,一笔写成。
2、引导学生观察温度计。
这是什么?谁来介绍一下是做什么用的?这上面画的这些是什么?师指出0刻度以上是表示零上温度,0刻度以下是零下温度。
帮助小青蛙找今天的温度。
3、引导学生观察直尺图。
(1)把自己的直尺拿出来,看直尺你发现了什么?(2)仔细观察直尺是由哪个数字开始的?从0开始,0是起点。
它在1的前面,比1小。
4、0的含义。
通过刚才的学习,0都有哪些含义?说明:0表示没有,0表示起点,0可以表示刻度,0还有占位的作用,比如10。
5、日常生活中还有什么地方用到0,表示什么?三、巩固练习,形成能力1、练一练第1题看一看,填一填。
2、第2题:读一读,写一写,照样子独立完成。
3、一笔画分析题意。
4、怎样数得快?鹏三角形、正方形、圆形有几个。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优秀7篇】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优秀7篇】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能选用适当的单位表示长度,会用测量工具进行测量。
2、能估计身边物体的长度,初步形成估计意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3、增强同学们的合作意识和探究意识。
教学重难点:1、通过引导学生估计身边物体的长度,再动手实际量一量,进一步学会使用测2、量工具和选用适当的长度单位,从而培养应用意识。
教学过程:一、创设激疑1、前面我们学习了哪些长度单位?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①长度单位:米(m)、厘米(㎝)②1米=100厘米1m=100㎝2、今天,米和厘米又来找我们做朋友,想了解同学们对它们俩掌握和应用的情况,看你能不能正确的应用米和厘米来估一估、量一量身边的物体。
比如说:黑板的长、桌子的高等二、互动解疑1、黑板的长是多少?①估一估2米、3米、5米……②量一量,谁估计得更准确③分组测量,汇报结果2、说一说是怎样测量的。
3、测量时要注意些什么?测量时尺子不够长,量完一次就做一个句号,数数量了几次,还剩多少,最后得出结果。
三、启思导疑1、量自己的身高、步长①先估计,然后同桌合作量一量。
②交流讨论2、完成试一试①先估测②再量一量③最后填出具体的数值。
四、实践应用1、在○里填上“”或“=”。
①25厘米○2米②100厘米○1米③51厘米○49厘米④98厘米○89厘米⑤1厘米○1米⑥10厘米○1米⑦33厘米○3米⑧6米○600厘米2、填一填。
①1米=()厘米②12米+7米=( )米③13厘米+8厘米=( )厘米④2米+45厘米=()米( )厘米⑤量比较短的物体,可以用( )做单位。
⑥量比较长的物体,可以用( )做单位。
五、总结评价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估一估量一量先估计再测量不够整米,剩余部分用厘米做单位。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篇二教学目标:1、经历用不同工具测量同一物体长度的过程,了解实际生活中测量方法的多样性,初步体会到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通用15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最新,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1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游戏中认识左和右,体会左、右的相对性.能正确、迅速地辨别左和右.2.不断在实践活动中充分体验,巩固练习,提高学生应用于实际生活的能力.3.在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办事效率.培养学生自觉遵守上下楼规则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使学生能正确、迅速地辨别左和右.教学难点体会左和右的相对性.教学设计一、初步认识左和右.(一)活动一:认识汉字.1.教师:老师早知道你们没上学的时候就认识好多的字,对不对?出示汉字:左右2.教师:谁认识?都谁认识左和右?把手举得高高的3.教师:你们真棒!那么多同学都认识!你举的是左手,还是右手?那只手呢?你用右手做什么?(二)活动二:通过左和右介绍自己1.教师提问:谁能把你的手举得高高的向同学们介绍一下哪是你的左手,哪是你的右手?你的左手和右手可以帮你做什么?2.教师:左手和右手是一对好朋友,你的身上还有没有这样成对的好朋友,想不想向同学们介绍介绍?(眼、耳、脚……)(三)活动三:找朋友游戏.1.教师:我们的身上有那么多的'好朋友,下面咱们就来找一找这些好朋友,做一个找朋友的游戏好不好。
2.教师说明游戏规则我一说左手,你立刻把左手举起来,一说左腿立刻指左腿,说哪指哪,看谁反应最快,指得最准确.3.放“找朋友”的音乐,慢到快,由有规律到无规律:右手、左手、左腿、右腿、右肩、左手(空)摸左耳,右手(空)摸左耳……(四)活动四:找位置.教师过渡语:爱吃水果吧?桌面上每个袋子里都装了一些水果,轻轻倒出来.1.看见什么了?2.请像我这样摆上三种水果.(苹果、桔子、梨)教师提问:最左边是什么?最右边是什么?3.拿出香蕉,把香蕉和苹果挨着,放在苹果的右边.再拿出西瓜,西瓜和梨挨着,你们说放在哪儿?桔子的左边有什么?右边有什么?4.盖住三个水果贴在右边,告诉学生从右数梨是第四个,能猜猜白纸后面藏着几个水果?为什么?现在一共有几种水果?(五)活动五:找同学家.教师过渡语:左和右的用处太大了,你们看生活中遇到了这样的问题.1.出示图片:找朋友教师:小龙到好伙伴小明家去玩.只知小明家在左边,到底是几号呢?他犯难了,你们能不能帮帮他?二、进一步认识左和右,使学生明白左和右是相对的(一)活动一:讨论.1.指定学生和老师一起玩.2.老师发现了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的右边正好反着,到底谁做错了?3.把你们的右手举起来,判断一下我们俩谁做得对?4.怎么办?教师:由于老师与你们站的方向是相对的,所以咱们的右手刚好相反.(玩拍手游戏.)(二)活动二:帮一帮.1.出示图片:上学路口教师:小明上一年级了,他想我都是一年级的小学生了,我要自己去上学,于是,妈妈欣然同意了,妈妈把上学的路线告诉了小明,到了路口,可把小明难住了,你们能帮帮他吗?2.找人来指一指.像小明这样站好指右边.(三)活动三:上下楼梯.1.出示图片:少年宫1.教师提问:这些小朋友是靠右边走的吗?2.展开讨论.3.学生体验.五人模仿上楼,五人模仿下楼.想想靠哪边走.中途停.(1)老师提问:他们都是靠右边走的吗?(2)老师提问:(亲自体验上下楼的同学)你们是靠右走的吗?那你的右边怎么一会儿在这边,一会儿又在那边呢?4.除了在楼道里行走时我们要靠右行之外,还有干什么的时候我们也需要靠右?(四)活动四:找球游戏规则:找一个同学被蒙上眼睛,再找一个同学拿好奖品站在教室的某一个位置,游戏开始,全体同学开始告诉被蒙眼睛同学的行走路线,如果你们把行走路线告诉得特别清楚,他就能找到球,我就把球送给你们.三、小结你喜欢上这节课吗?为什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2教学目的1.通过自主学习,使学生能够在经验积累和亲身体验的基础上体会减法的含义并且能够应用。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第一章:认识数的名称和大小
课时一:认识数的名称
教学目标:
- 研究认识数的名称0-9。
- 能正确快速读出给定数字。
教学内容:
- 学生认识数的名称0-9的汉字和阿拉伯数字。
- 教师通过示例和练,引导学生快速识别和读出给定数字。
教学步骤:
1. 通过幼儿歌曲《认识数的名称》引起学生兴趣。
2. 教师在黑板上展示数字0-9的阿拉伯数字和汉字,并快速读出。
3. 学生跟着教师一起读出每个数字。
4. 教师与学生进行互动,提问学生给定数字的阿拉伯数字和汉字。
5. 分组活动,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数字名称的读写练。
6. 整理课堂,布置相关作业。
板书设计:
认识数的名称
0-9的汉字和阿拉伯数字
教学反思:
此课程设计通过歌曲、示例和互动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认识数的名称,提高他们识别和读出数字的能力。
从而培养学生对数的记忆和理解能力。
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动与合作,激发了他们的兴趣与积极性。
整个课堂过程生动活泼,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通用20篇)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通用20篇)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篇1教学内容:数学教科书59--60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1、通过自主探索,学生学会数数、读数、写数,会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能区分序数及基数的含义,掌握10的组成,理解10个一是1个十。
2、通过认识数字的过程,通过观察、运算、解题等丰富的活动,初步建立数字意识。
3、培养学生对数学的积极情感,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重点难点:掌握10的组成。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前一段时间我们认识了0---9这几个数字朋友,今天它们都来到了我们的课堂上,让我们喊出它们的名字吧!2、数字故事:星期天,数学乐园里来了许多数字宝宝,1来了,2也来了,一下子来了这么多,9走到1对面,对1说:你瘦瘦的,只表示一个。
又走到0面前说:你更小,没头没脑的,表示一个物体也没有,这时1和0想出了一个好办法,你们猜一猜1和0想出了什么办法?3或10是多少?比傲娇的9多多少?让我们在数学课上遇见10。
(板书话题)【设计意图:利用儿歌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探究新知1.展示主题图。
老师:今天10也来了我们班,但是它藏在我们数学书第59页的主题图里。
你想找到它吗?然后请大家把书轻轻翻到59页,仔细观察主题图,看看你从图中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
然后同桌互相聊。
2.学生报告在主题地图中找到的数学信息。
3.数数棍子。
老师把这10根棍子捆成一捆,这一捆是一根十,所以我们说10根一根是一根十。
4.想想生活中还有什么可以用数字10来代表?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篇2[教学目标]1.能正确地数出11-20各数,认识11-20各数并能正确读数;掌握20以内的顺序;初步体会11-20各数的组成2.通过生活化的实例认识计数单位“十”;初步了解十进制;体会数与生活的联系;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3.参与实践过程,在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初步的数感[教学重点]认识计数单位“十”,初步体会引进十进制的必要性[教学难点]认识计数单位“十”,初步体会引进十进制的必要[教学过程](黑板上贴出数字卡片、花、蝴蝶)一、学习新知1、初步感知(猜一猜,数一数)今天老师来和你做个游戏,比较一下你的视力。
一年级上册人教版数学教案7篇
一年级上册人教版数学教案7篇一年级上册人教版数学教案篇1教学目标:1、通过动手操作,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4和5的组成,能够熟练地说出5以内数的组成。
2、经历探索与交流的过程,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得到提升。
学生能够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任务:1、通过动手操作、练习等形式完成对目标1的检测。
2、通过口头提问、练习等形式完成对目标2的检测。
教学重点:通过实践活动直观地了解4、5的数的组成。
教学难点:熟练地说出5以内数的组成。
教法学法:为了实现学习目标,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注重通过设置多种问题情境来营造轻松、有趣的`课堂氛围。
学生可以经历具体抽象的探索过程。
所以我采用谈话法、观察法、演示法、练习法等教学方法,并且使用数学课件、教具图等直观教具。
关于学法,新课程的最高理念为:一切为了每一位孩子,学生应该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可以做到好学、乐学。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帮助者。
并且新课程提倡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法。
学生经历了探索、交流的过程,才能牢固掌握知识,提升技能。
教学过程:一、忆旧迎新趣味导入出示课件,复习巩固。
二、利用情境探索新知1. 情境导入师:大家复习得真好,大家掌声鼓励鼓励自己。
小朋友们在鼓掌时是怎么拍手的,谁来示范一下?(一个学生主动示范)师:那大家也照样子慢慢地做几次拍手动作,好吗?(集体模仿)师:现在你能说一说我们鼓掌时是怎么拍手的吗?(两只手先分开来,再合起来,然后又分开来,再合起来。
)师:看来两只手要有分有合才能拍响。
在数学王国里呀,也经常用到分与合的知识,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数的组成。
(板书课题:分与合)2. 探索4的组成出示篮子和向日葵的教具,孩子们上台来分一分,摆一摆,经历动手操作的过程。
3. 了解4的组成总结孩子们摆的结果,4可以分成1和3,1和3组成4;4可以分成2和2,2和2组成4;4可以分成3和1,3和1组成4.4. 探索5的组成出示盘子和玉米的教具,孩子们上台分一分、摆一摆。
关于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精选9篇)
关于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精选9篇)一、情境激趣,在故事中体验01.向小伙伴们介绍自己喜爱的小动物。
(结合同学回答板画小猴子)2.老师讲一个关于小猴子的故事:小猴的妈妈留下一个盘子,里面装着他最喜爱吃的水果做午餐。
估量妈妈可能给它留下几个桃子?3.估量一下盘子子最终能剩下几个桃子?(1、2、0贴图片)4.哪个数字没学过?0它代表什么?板书课题:0的熟悉和加减法二、在生活中查找01.0像什么?老师范写,一起书空,然后描红,再独立写。
2.生活中哪儿见过0?三、在情景中体会0的计算1.课间休息,嬉戏猜小棒2.在嬉戏中,制造性的使用教材,观看老师双手拿的小棒描绘一下,再列式。
3.出示小鸟图,⑴提出数学问题。
⑵怎样列算式?⑶再举诞生活中这样的例子。
4.帮老师解决难题,5-0怎么算?四、在活动中练习与应用1.嬉戏:排数序2.叙述20xx年奥运会中国骄人战绩,从中找出有关数字0的生活常识:⑴110米栏世界冠军刘翔站在跑道的哪个位置可以用0来表示?⑵我国台湾省金牌总数0的突破,总获2枚,了解生活中0的突破的实际意义。
3.课后延长吃饭分碗筷,感受生活中的数学。
关于学校数学一班级上册教案篇3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6-27例题及做一做,练习五第3、4题。
教学目标:1.通过操作、演示,使同学知道减法的含义;能正确读出减法算式;使同学初步体会生活中有很多问题要用减法来解决。
2.通过对比练习,使同学初步感知差和减数之间的关系,同时初步渗透函数思想。
3.通过同学操作、表述,培育同学动手操作力量、语言表达力量;培育同学初步的数学沟通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知道减法的含义。
教学方法:情境演示、启发式教学法教具、学具预备:课件、实物投影、磁力板、5个圆片、5根小棒等。
课时支配:1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复习数的组成,拍手嬉戏二、探究新知:1.引导观看,感知减法的含义(1)过电脑反复演示,让同学感知到:4个气球飞走1个蓝气球,手里还剩下3个气球。
2024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6篇
2024人教版一班级数学上册教案6篇2024人教版一班级数学上册教案篇1学习内容:p14~16;练习二第1、2、3、4题教学目标:1、让学生会用1~5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知道1~5的数序,能认、读、写1~5各数,并注意书写工整。
2、培养学生认真察看、乐观动手操作和认真书写的习惯3、利用“野生动物图”使学生初步感知“用数学”的乐趣,同时繁殖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良好愿望。
学习重点:1~5的基数意义和写法。
学习难点:1~5的写法。
教具、学具准备:电脑课件;1~5数字卡片;投影仪;计数器;小木棒预设流程:一、导入:同学们喜好去动物园吗?动物园里有什么动物?现在同学们就来看一看这些可爱的动物。
除了看动物之外,我们还要从中学习数学知识,1~5的认得,看谁学得又快又好。
(板书)二、教学1~5的认得:1、(屏幕显示“野生动物图”)请同学们认真察看,图上画了什么?各有几个?说给你的同桌听。
(指名说)2、你们能不能依照次序来说一说?先说数目小的,在说数目大的。
再说给你的同桌听。
(指名说,依据学生发言操作课件)3、这幅图中还有哪些物体可以用“?”来表示?4、(投影“1”数字卡片)现在请你拿出1根小棒,摆在数字“1”的下面,可以怎么摆?(学生上来演示)5、(投影“2”数字卡片)现在请你拿出2根小棒,在桌子上摆一摆自身喜好的图形(学生上来演示)(“3”“4”“5”类同)6、谁能说说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个数可以用1~5各数表示?三、教学数序1、(计数器上拨1颗珠子)老师拨了几颗珠子?用几表示?(板书:1)2、(计数器上再拨1颗珠子)再拨一颗珠子,一添上一是几?(板书:2)(3、4、5类同)3、齐读1、2、3、4、54、1的后面是几?5得前面是几?3得前面是几?后面是几?(全班回答)四、教学书写1、(屏幕显示1~5的数字卡片)请同学们插上想象的翅膀,想一想,这5个数字各像我们生活中的什么物体?(学生自由回答)2、教学1、2的写法。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篇)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篇)【导语】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展开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形,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
以下是作者整理的《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篇)》相干资料,期望帮助到您。
【篇一】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教学目标1、初步经历从场景图中抽象出数的进程,初步认识按顺序数数的方法;2、初步经历运用点子图表示物体个数的进程,初步建立数感和一一对应的思想;3、初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视察现实事物,渗透运用意识;4、在他人的帮助下,初步体会数学的意义与乐趣。
教学重、难点初步经历从场景图中抽象出数再用点子图表示数的进程,初步认识按顺序数数的方式。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进程一、创设情境爱好的产生谈话:小朋友们都爱玩,你们最想到哪儿去玩呢?这节课老师要带我们班小朋友到儿童乐园。
(学生闭上眼后再睁开双眼的同时,课件出示儿童乐园情境图)[爱玩是孩子的天性,特别是刚刚升入一年级的学生对于第一节数学课,以儿童乐园游玩作引子,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爱好,从上课开始便能全心投入,进入一个学习状态]。
二、自主探索爱好的坚持1、初步感知(1)提问:在儿童乐园,你看见了什么?分小组交换后集体交换(2)描写:光辉的阳光下,绿树成荫,鲜花怒放,鸟儿轻巧的歌唱,蝴蝶快乐的飞舞,小朋友们玩很多开心呀,他们有在骑木马,有的在荡秋千,有的在座小飞机,有的在滑滑梯。
[情感是课堂教学的催化剂,声情并茂的语言渲染,能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深切体验教师的可亲,课堂的可爱]。
2、数数交换(1)提问:儿童乐园里有好多东西,你能数出它们各有多少个吗?(2)学生先自己数一数,再数给同桌听。
(3)选几名学生做向导,带领其余小朋友按顺序数数。
3、总结方法(1)展开讨论:怎样数数才能又对又快?分小组讨论后集体交换(2)小结并强调一个一个按顺序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教学 反思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可以用左和右来描述中间一个小朋友的位置。
教师小结:我们在描述某一物体位置时,一定要说清楚,说完整,它在谁的左边或它在谁 的右边,而不能光说它在左边或右边。
让学生就教室里的某一人或物说一说所处的位置。
二、 巩固深化,解决问题。
1 •完成“想想做做”第 3题。
谈话:星期天是小熊的生日, 熊妈妈买了很多好吃的来招待它的朋友,(出示情境图)多丰盛啊!谁来说说熊妈妈都买了什么?(指名回答)现在每个小朋友都来选一选,但是 不能说出它的名称,只能说出它上、下、左、右的邻居各是谁,让大家来猜一猜你最喜欢 吃的是什么好吗? 2 •完成“想想做做”第 5题。
(1) 同桌合作操作:把数学书摆在课桌的中间,把文具盒摆在数学书的右边,把学具盒摆 在数学书的左面,把小尺摆在文具盒的上面。
(2) 让学生说一说,摆在最左边的是什么,摆在最右边的是什么。
从左数,文具盒是第几 个,从右数,文具盒是第几个。
数学书的左边有什么,右边有什么。
(3) 请同桌合作,自由摆放学具,再互相说给同桌听,指名几人交流。
3. 完成“想想做做”第 4题 三、 总结点拨、拓展应用。
1 •教师小结:小朋友们,这节课你们学得开心吗?谁来说说你都知道了些什么 ?指名回答。
2 •教师揭示、板书课题:认位置。
3•“课后,请小朋友们用你们那善于发现的眼睛到生活中去仔细观察,找出各种物体间 的左右位置关系说一说,看谁的发现最多”。
看,4.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你能说说0能表示什么意思?三、多样练习,巩固新知1•“想想做做”第1题(“小猴摘桃”的故事)(1 )小猴来到果园里,它看到树上有几个桃?可以用几表示?(2)小猴看了很馋,吃了1个,这时有几个桃?可以用几表示?(3)小猴吃了还想吃,又吃了2个,现在树上有几个桃?用几表示?(4 )小猴索性把最后1个桃也吃了,现在该用几来表示树上的桃呢?2•做“想想做做“第2题学生独立填写,教师巡视,然后汇报交流,并说说其中0所表示的意思。
3•做“想想做做“第3题。
(1)请戴有0、1、2、3、4、5卡通形象头饰的学生按一定的顺序排队,其余学生说说是怎样排的。
(2)学生在书上填一填后,互相检查是否正确。
4•做“想想做做“第4题谈话:想一想除了尺子上有0之外,你还在哪儿见到过0 ?看一看课本中第4题里画了些什么?你能看懂吗?四、全课总结1.小朋友,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9可以表示哪些意思吗?2.谈话:请同学们课后继续找一找,生活中哪些地方你们还能看到0.第五单元第六课时总第10课时5以内数的认识练习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说说是怎样根据图上个数判断数的大小的。
3.练习一第6题学生先从左往右读一读卡片上的数。
教师独题,学生填空。
追问:5比哪几个数大?哪几个数比3小?比3大呢?4.练习一第7题学生独立完成。
交流填写结果。
小结:告诉我们一个数,要填出比它大或小的数,有时不止可以填一个。
只要符合比已经告诉的数大或小的数,都可以填。
5.练习一第8题让学生看看图里有些什么。
按题的顺序,引导学生数一数、填一填、比一比。
说明:z在生活里,经常要知道一些东西谁多谁少。
这时,我们只要先数一数,再比一比。
四、练习小结1.小结:这节课我们练习了5以内数的哪些知识?你有哪些收获?2.做思考题交流:哪块草地最大?你是怎样比出来的?明确:可以数方格知道哪块草地最大,第三块草地可以把三角形的拼成整块的地所以第二块最大。
1•“想想做做”第1题。
(1)读出直尺上的数,先从左往右读,再从右往左读。
(小组活动,读给同伴听)(2)同桌游戏:一人顺着读直尺上的数,另一人倒着读这些数。
2•“想想做做”第2题。
要求:拿出小棒,先数出10根放在桌上,然后把10根小棒捆成一捆。
提问:1根小棒表示几?而1捆又表示几呢?最后说一说:10根小棒捆成一捆,一捆小棒有10根。
3•“想想做做”第3题。
(1)让学生数数一共有多少颗樱桃。
学生可能会1颗1颗地数,也可能2颗2颗地数。
(2)要求同桌互相2颗2颗地数,在书上填数。
(3)伸出自己的左手,数数有几个手指;数数两只手一共有几个手指,在书上填数。
⑷ 说明:数数时,可以1个1个地数,也可以2个2个或5个5个地数。
4•“想想做做”第4题。
5•“想想做做”第5题。
(1)数一数,再填空。
⑶指导学生用“第几只”回答问题。
⑷ 分别指出10只小鸭和从左边数起的第10只小鸭。
6.互动游戏。
(1)准备:把0〜10各数写在小卡片上(一张卡片上写一个数),发给每一个学生;并且做一些用于抽签的纸条,把问题写在上面。
(2)游戏开始,指定一个学生抽出一张纸条,并大声读出问题。
凡是手中有符合问题答案的卡片的学生,立即站起来。
比一比,看谁的反应最快。
抽签的纸条上写以下问题:(1)比5大的数。
(2)比8小的数。
(3)6和8中间的数。
四、总结评价,完成作业10以内数的认识练习认识图形(一)第六单元第一课时总第15课时教学内容:课本第30〜31页例题及想想做做1〜3题教学目标:1.通过搭一搭、分一分、看一看、摸一摸,从实物抽象出图形,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有定的感性认识,知道这些形体的名称和特征,能识别这些形体。
2.感知平面与曲面,发展初步的观察能力和空间观念,感受数学的美和数学思想方法。
3.培养与人合作的意识,发展初步的实践能力,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认识四类不同图形。
教学难点:辨别不同几何体的特点。
教学准备:学生每组准备相关形状的物体,教师准备不同形状物体教具。
3.小结:小朋友们,刚才我们认识了四位新朋友,他们的名字是一一(长方体、止方体、圆柱和球)三、实践操作1 .比一比①请小朋友们每个人分别拿出一个球、圆柱、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物品,在桌子上滚一滚,推一推,你发现了什么?在小组内说说。
②组间交流,加深对立体图形的认识。
③议一议。
a.长方体和正方体一样吗?为什么?; b.圆柱和球一样吗?为什么?小组讨论,组间交流。
(长方体和正方体相同之处是都有6个平平的面,但是它们也有区别:正方体6个面大小是一样的;而长方体是不一样的;球和圆柱的相同点是圆圆的,但是,圆柱两头有两个大小一样的圆圆的、平平的面,而球则没有面。
)2.搭一搭①请各小组的同学用桌子上的物品搭一种造型。
师强调:小组先想商量好要搭什么,然后再看看桌子上的物品哪些可以用,哪些不可以用。
小组的同学们要密切配合,共同完成这个任务。
②小组展示成果,并介绍各部分的名字。
3.想一想通过刚才的搭建,同学思考一下:为什么长方体、正方体搭起来方便,圆柱立着搭也比较方便,而球搭起来则很困难呢?(学生通过思考,进一步明确了长方体、正方体全部由平平的面构成,所以可以任意搭建,而且搭在一起比较牢固;圆柱有两个平平的面,所以立起来也可以搭在一起;而球没有平平的面,容易滚动,不便搭建,只能放在建筑物的上面。
)二、巩固练习1•“想想做做”第1题。
(1 )通过实物和图形的连线,联系生活中的物体,加深对不同形体的认识,并通过举出实例得到进一步的巩固。
(2)让学生说出在生活中和它们相似的朋友。
2•“想想做做”第2题。
观察图里的物体可以分成几类,再独立地数一数、填一填,然后交流。
3•“想想做做”第3题。
第(1)题,可以填一填,再相互交流。
第(2)题,只要求口答,不必进行书面回答。
三、总结拓展今天这节课你认识了什么?知道些什么?有趣的拼搭第六单元第二课时总第16课时是材料本身的特点决定的。
再让小球组、圆柱组分别与长方体组、正方体组交换材料,再次进行活动体验。
3.说一说通过滚一滚、堆一堆的活动,学生已初步感知了四种形体的特点,再让学生说说这四种形体在生活中哪些地方得到了运用。
如:汽车轮子的形状近似圆柱,为什么不把轮子做成正方体呢?盖房子的砖头是长方体的, 为什么不做成球的形状呢?”4.猜一猜让这四种形体中的一种从窗口中露出它的一部分,让学生猜一猜这会是哪种形体,5.搭一搭学生分小组搭一搭,比比哪组搭的快搭得好。
评讲时,可以让学生说说选择积木的理由。
如房子为什么选择长方体或正方体,车轮为什么选择圆柱体等等。
6 •数一数如图P33页数一数。
这三幅图的出现是按由易一难的层次安排的。
在数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数,如从左往右,从上到下地数。
三、课堂小结2〜5的分与合第七单元第一课时总第17课时教学内容:课本第34〜35页例1、试一试、想想做做1〜5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体会分与合的思想,比较熟练地掌握数2、3、4、5的组成,加深对1 0以内数的认识。
2.使学生在活动中培养合作学习的意识和动手实践的能力,并在相互交流中探索简单规律,逐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2〜5的分解和组成。
教学难点:理解数的分解与组成含义。
教学准备: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备注一、谈话引入。
1.谈话:(1)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上课,大家欢迎我吗?小朋友们怎么欢迎呢?来,表示一下。
(学生热烈鼓掌)(2)谢谢你们的掌声!小朋友们在鼓掌时是怎么拍手的,谁来示范一下?(指名示范,但动作比较快)(3)做得很好,就是有点儿快。
谁再来示范一次,要求越慢越好!(再指名示范)4)大家也照样子慢慢地做几次拍手动作,好吗?(集体模仿)2.现在谁来说一说我们鼓掌时是怎么拍手的吗?预:两只手先分开来,再合起来,然后又分开来,再合起来。
3.看来两只手要有分有合才能拍响。
在数学王国里呀,也经常用到分与合的知识,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数的分与合。
二、展开教学。
(一)4的分与合。
1.今天来上课呢,老师带了4个水灵灵的桃,你能把4个桃子分一分,分成两部分吗?(学生用圆片代替桃子,在小组内尝试着分一分,再组织全班交流,师根据学生反馈情况板出)4个桃分成1和3; 4个桃分成2和2; 4个桃分成3和1。
2.那我们把4的三种分法先按顺序排一排,再请大家相互说一说。
(师边说边在相应的手势图下板书)3.现在请小朋友打开书,翻到第34页,把我们刚才4的分法填在书上。
学生汇报,完成黑板上的板书。
4.小朋友们真了不起,自己学会了4的几种不同分法。
再请小朋友反过来想一想,几和几可以合成4呢?(或者说几和几可以组成4? 1和3可以合成4。
2和2可以合成4。
3和1 可以合成4。
)6、7的分与合第七单元第二课时总第18课时教学内容:课本第36〜37页例2、试一试、想想做做1〜5题教学目标:1 •经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掌握6、7的组成,加深对10以内数的认识。
2.发展初步的动手实践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交流的意识。
3.体会分与合的思想,受到辩证唯物主义的启蒙教育。
教学重点:6、7的分解与组成。
教学难点:掌握6、7的组成。
教学准备:教学挂图、7个圆片。
教学过程:备注一、创设情境,自主探索设疑:茄子老师有18个气球,想送给3个孩子,每人6个气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