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语文课堂散发出浓厚的语文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让语文课堂散发出浓厚的语文味
创造充满语文味的课堂,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使人文性与工具性和谐统一,是我们每个语文教师的不懈追求。什么是“语文味”?怎样让我们的课堂焕发出“语文味”?雕塑家说,要把石头雕成人像,就要把石头上不是人像的地方去掉。同样的道理,要让语文课焕发出语文味,就要舍弃那些不是语文或者不具有“语文味”的东西,就要删繁就简。叶圣陶老先生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教材只能作为教学的依据,要教得好,使学生受到实益,还靠教师的善于运用。”因此,精彩,在研读中诞生;语文味,在简约中演绎。
一、“语文味”来自于对关键字词的咀嚼
表意是汉语言特有的特征,正是这一特征使得文字显现出丰富的生命,能够对词语做好品味有利于提升对文本的鉴赏水平。假如不重视词句的推敲,缺乏“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这种非常执着的钻研精神,也难以把握真正的“语文味”.不管是对文学作品来说还是对文字应用来说,词句对于文本鉴赏而言好比对一枚橄榄,咀嚼得越细腻,回味起来越发香甜。因此,依靠对关键字词的精准把握来带动对文本的解读方式,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应广泛地使用。在课文《第八次》中,学习“招集”一词时,我让学生把这个词和“召集”作比较,认识到虽然都是招呼人们聚集起来的意思,但读音却不一样;学习“唉声叹气”则结合生活的实际运用来理解词义。
二、“语文味”来自于对文本的自读自悟
阅读对于学生而言属于个性化的行为,要确保学生的主体性能够得以充分地调动,使学生可以直接面对文本,同时结合现有的知识经验和文本之间进行对话,圈点勾画,进行批注,唯有亲身采取阅读实践,才会真正有所收获,才会有效提升阅读水平,语文素养得到发展。为了培养学生边读边想的习惯,教学中我经常要求学生读了文章后,随时在旁边写下自己的理解体会。例如学习《第一次抱母亲》,学生在文章的结尾这样批注:“母亲真的睡着了吗?没有,因为作者看到,母亲流出了泪水,那是幸福、欣慰的泪水。我真的希望这一刻能够永远,母亲为我们付出了太多太多……”
三、“语文味”主要来自于两方面,即诵读和积累
从本质而言语文是依靠读与写这两条腿走路的。同时在路方面也有两条,第一条路即教材与各类读物,第二条路为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正是因为这样语文教学对积累和诵读格外强调。诵读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主要的积累方式,而生活也是进行语文积累的重要来源,例如可以从生活中积累一定的词汇、语文知识、语感,所以某种程度上说语文学习的外延等于生活。例如学习了《早》,拓展珍惜时间的名人名言,学生设计个人名言;学习了《第一次抱母亲》,推荐阅读描写母亲的相关文章……这些积累和拓展只要运用得好,我们的语文课怎能不散发出“语文味”呢?
四、“语文味”来自于人情人境的体验
语文课,需要书声朗朗,也需要静思默想;需要表情达意,也需要心领神会;需要听说读写,也需要体验熏陶。把语文上成思想教育课,重人文轻工具,不行;把语文上成语言文字的训练课,忽视语文的丰富人文内涵,这当然也不可取因此,高明的语文教师会找准“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触发点,由此披文入情,将两者和谐统一,而不露痕迹。
以《二泉映月》教学片段为例:
师:阿炳他都听到了哪些声音?
生:叹息、哭泣、倾诉、呐喊。
师:阿炳为什么会听到哭泣、叹息、倾诉、呐喊?到课文中把关键词句标示出来。
生:我把“卖艺度日”表示出来了。
师:你亲眼见过卖艺的情景么?
生:我在车站看到一对夫妇,他们全是盲人……
生:我在马路边看见过耍猴的。
生:我在路边看到乞丐向路人磕头。
师:阿炳为什么会卖艺度日?
(播放《二泉映月》,大屏幕显示:场景一:大雪纷飞的冬天,寒风凛冽刺骨。场景二:骄阳似火的夏天,烈日炎炎。场景三:阿炳生病了,发烧至39、40度,浑身发抖。)
师:谈一谈,你见到的情景是怎样的?
生:大雪纷飞的冬天,寒风凛冽刺骨,阿炳着一身单薄的长衫行走在大雪中,他两手发抖,都操不起来琴。阿炳饥寒交迫,他越来越的寒冷,阿炳的曲子透露出了凄惨气息。但是没有人理他,阿炳费劲心力挣到一点可怜的钱,却有人欺负他是盲人,抢走了阿炳的钱。阿炳这一天一个铜板也没有挣到。
这个片段的教学中,孙老师以“卖艺度日”这个中心,使学生对自身的生活阅历进行搜索回忆——“你见过卖艺度日的情景吗?”,再辅之以具体的画面让学生想像冬天、夏天、生病时阿炳会怎样“卖艺度日”,增进了语言训练与情感体验两者的和谐统一,逐渐走进文本,深入阿炳的内心世界,整个课堂散发出浓郁的语文味。
五、“语文味”来自于师生的和谐互动
语文味,除了来自文本外,还来自语文教学活动本身,来自和谐融洽的师生互动。课堂充满语文味,师生间会结合对文本理解的实际需要,或积极思考,或热烈争论,或释然开怀,或眉头紧锁。提升师生互动的合理性与互动性,一方面可以促进教学目标的落实,同时有利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使学生具备语文学科学习所应当具备的基本技能与情趣。
师生互动应立足文本,达到人文性与工具性的有效统一。课堂教学,在强化学生积极学习主动发现的同时,教师的引导功能依旧丝毫不能退化。语文教学是一个师生互动的过程,只有教师一个演员的独角戏,或者只有学生的任意发挥,都不能保证语文教学人文性与工具性的健康统一。师生间围绕着文本而展开的互动,实际上就是教师充分利用自身的专业知识积累与人生经验积累对学生的情感智慧进行启发。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专业才干、个人魅力,学生的思维方式、思维状态、情感等要素实现了有效地结合,教师对学生做好引领,学生之间相互影响,学生间的合作探究反过来又对教师的思维创新产生积极的创新作用,师生双方在教学之中真正实现相互成长。而这成长,又促进了对于文本的深度理解,促进了学生对于文本知识的吸收,为学生的健康发展创造了积极的条件。一方面学生投入课堂学习收获成功的体验,获得一种愉悦感。另一方面学生积极思考,教学目标得到了有效落实,教师也在教学过程中获得了快乐。师生的情绪与情感相互感染,师生思维都保持一种最佳状态,于是,课堂中的发现越多能够有效促进课堂思考的深刻性,课堂教学所无法预约的那些精彩,都会在师生互动中演绎。
总之。让课堂充满语文味,就要做一个有底气的教师,“腹有诗书气自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