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天振当代国外翻译理论总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代国外翻译理论》期末总结
本学期,我们主要从西方翻译学的各个学派学习了有关西方翻译学的一些理论。所以,在进行期末总结时,我按照课本上所划分的学派,从学派简介、代表人物、主要理论、评价这四个方面做了简要总结,最后简单的谈几点在本学期的学习之后我的个人感想。
在本学期,我们主要学习了语言学派翻译理论、阐释学派翻译理论、功能学派翻译理论、文化学派翻译理论、解构学派翻译理论、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和苏东学派翻译理论。
语言学派翻译理论
20 世纪 50 年代,翻译的独立学科性凸显出来,一些学者开始引用语言学理论研究翻译,这批学者被称为西方翻译研究中的语言学派(结构主义),他们从语言学的相关理论视角出发,为翻译研究开辟新途径。
该学派的代表人物有尤金▪奈达、约翰▪卡特福德、彼得▪纽马克、巴兹尔▪哈蒂姆、罗曼▪雅克布逊、斯奈尔-霍恩比、费奥多罗夫(本书中将其理论放在了苏东学派中的语言学派)。
在这次总结中,我按照时间顺序对语言学派发展过程中各阶段的翻译理论进行了简单概括:
1、20世纪50至90年代,对等概念是翻译研究的主要思想。以语言为中心,从语言的结构特征出发研究翻译的对等问题,对等是语
言学派翻译理论的思想核心(例如:奈达:功能对等・动态对等;纽马克:交际翻译・语义翻译;卡特福德:等值・转换)
2、20世纪80年代,语言学派开始从语篇语言学和话语分析的角度进行翻译研究,并开始注重语境的研究,在此阶段,语言学派的翻译研究开始逐渐接受文化意识形态对翻译学研究的影响,对翻译的文化转向起了过渡作用。
3、20世纪90年代,随着认知语言学研究的逐渐升温,翻译迎来了“认知转向”“认知翻译”逐渐形成
在语言学派之前,语文学式的翻译研究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人们对于翻译的认识比较模糊。而语言学派以语言的规律性、整体性、深层结构等给翻译研究带来了理性思维。
语言学派的翻译理论家对翻译的语言学研究更具独立学科的性质。翻译研究对等值的讨论不再拘泥于内容和功能,还考虑到文学翻译中的形式和文学性,进而发展为解决多层次、多类型的语际转换问题。但是,语言学派的翻译研究不能触及翻译的文本层面,虽然在语言学翻译的理论中也提到过文化层面的翻译应注意的事项,但只是片面的、不系统的。
阐释学派翻译理论
从古至今,无论阐释学怎样发展,他都围绕语言展开,或研究语言文本,或用语言理解文本等。翻译也是用不同的语言表达同一思想,重现原文意义。从这一层面上讲翻译与阐释学有着天然的密切联系。
译学界从阐释学的角度对翻译进行研究或借鉴现代阐释学的还有很多学者,而翻译的阐释学派在什么年代形成,在学界并无定论。因此,在此选取了对于该学派发展的影响较大的两篇论文作介绍。
1813年施莱尔马赫的论文《论翻译的方法》以阐释学的角度论述了翻译与理解的密切关系。1975年乔治斯坦纳的著作《通天塔之后:语言与翻译面面观》被视为当代西方翻译研究的里程碑式著作。
该学派的代表人物有弗里德里希・施莱尔马赫、海德格尔、伽达默尔、乔治・斯坦纳、安托瓦纳・贝尔曼。
该学派的主要理论有:
1、翻译的两种途径:一是不打扰原作者,让读者接近作者;二是不打扰读者,让原作者接近读者(施莱尔马赫)
2、翻译的四个步骤:信任、入侵、吸收、补偿(乔治・斯坦纳)
3、主张译者身份和翻译标准的多元性
阐释学派认为,译者作为翻译活动的实施者,在翻译活动中处于中心地位,译者同时也是再创造者。由于不同时期译者的认知、理解水平不同,文化语言的差异以及读者类型的不同,翻译的标准也不尽相同。
阐释学派的翻译理论将翻译扩展到整个语言交流,着重分析翻译过程,对翻译实践和翻译研究都有很大启发。阐释学派为翻译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使译者摆脱了传统译论中“被动”“静止”的形象,变得更加生动。但阐释学派过分夸大译者的主观能动性,导致陷入“译者中心论”。由于译者理解和翻译过程带有很强的主观性,就可能导致译作和原作有不同程度的背离现象。
功能学派翻译理论
二战后兴起,德国译学界语言学派崇尚的对等论已无法更好地解决翻译实践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功能翻译学派便应运而生。它针对翻译语言学派的薄弱环节,广泛借鉴交际理论、行动理论、信息论、语篇语言学和接受美学的思想,将研究的视线从源语文本专向目标与文本,成为当时德国译学界影响最大、最活跃的学派。
该学派的代表人物有凯瑟琳娜・莱斯、汉斯・弗米尔、贾斯塔・霍茨-曼塔里、克里斯汀娜・诺德、汉斯・荷尼西等。
功能学派认为翻译应该优先考虑功能特征而不是对等原则;译文取决于翻译的目的,根据不同的目的,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满足不同的功能。功能学派将翻译看作一种跨文化交际行为,主张翻译策略由译文在目的文化中的功能所决定,翻译的标准不再是意义的等值而是是否实现了委托所规定的功能目标。功能学派的翻译理论中指出,源语文本就翻译行为而言只是信息源,只起提供信息的作用,并将目的语文本的交际目的和预期功能的重视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功能学派的目标语转向理论推翻了原文的权威地位,使译者摆脱了对等论的羁绊,在翻译史上有重要成就;在翻译教学和译员培训方面成就突出。在商业文本和政治文本的翻译中取得了较大成就但功能学派的翻译理论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1、功能学派的目的论过分强调翻译目的,强化委托人的意图,弱化了原文的文化内涵和语言结构,忽视了翻译的语言学因素,使得译文有可能失去原文的功能或作用,也使得翻译在部分领域由原本纯
粹的学术行为沦为行业的机器,因此该理论在文学、语言学等领域的翻译是不适用的。
2、翻译是一种跨文化交流活动,而在功能学派理论视角下译者的绝对主导地位决定着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有权对原文进行改动或删减,这又限制了跨文化的活动,无形中用“翻译行为”为学术文献设了一层障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术和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文化学派翻译理论
20世纪70年代,西方译学研究的重点主要还是文本的实证研究、翻译过程的描写以及文学翻译本身的研究,从80年代起,西方译学开始了跨学科整合以及文化转向方面的发展。这一时期比较突出发展的是“描述性翻译研究学派”,也被称为“多元系统研究”学派。翻译研究的重点从语言单位转移到文化和功能上来。
该学派的代表人物有詹姆斯・霍尔姆斯、伊塔玛・埃文-佐哈、吉迪恩・图里、安德烈・勒菲弗尔、苏珊・巴斯奈特、西奥・赫曼斯等。
霍尔姆斯在 1972 年发表了《翻译学的名与实》,文章提出了翻译应被作为一门新的学科来进行研究。在这篇文章里,霍尔姆斯讨论了“翻译学”的名称,提出了翻译研究的范围及结构。他还将翻译研究划分为三个分支,即描述翻译研究、理论翻译研究和应用翻译研究文化学派的代表文物吉迪恩·图里提出了“翻译规范”这一术语,用于从语言、文学和社会的视角来描述和认识某些指导翻译的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