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八 《阻却犯罪事由》练习题
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5.2《预防犯罪》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预防犯罪知能演练提升1.《刑法修正案(九)》将校车严重超员超速、违法运输危化品等行为列入刑事处罚范围。
从犯罪的特征来看,这些行为具有()①刑事违法性②刑罚当罚性③严重社会危害性④法律强制性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②D.③④2.周某犯受贿罪,被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财产;犯滥用职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七年;犯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四年;三罪并罚,执行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财产。
上述判决中属于附加刑的是()A.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有期徒刑B.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C.剥夺政治权利、罚金D.罚金、没收财产、剥夺政治权利、驱逐出境3.赵某为防盗在自家的围墙上架设电网,对此事人们有不同的看法,其中正确的是()①赵某私设电网是一种犯罪行为,应由公安机关处以刑罚②赵某私设电网是他的权利,别人无权干涉③赵某私设电网是一种违法行为,如果没有造成严重后果,应承担行政责任④赵某私设电网如果造成严重后果,构成犯罪,则应当承担刑事责任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D.③④4.小王认为:“我们年龄还小,有一点违法行为没有关系。
”这种观点()A.正确。
我们年龄小,可以任意实施犯罪行为B.错误。
我们可以违法,但不能犯罪C.正确。
法律规定人到了一定年龄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才可能构成犯罪D.错误。
犯罪往往是由不良行为引起的5.丁某私自在别人家的电话线上搭接线路,拨打信息台,致使他人欠下巨额话费,最终使自己受到法律制裁。
丁某的行为()①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②触犯了刑法③属于民事违法行为④应该受到刑罚处罚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6.初中生陈某因经常敲诈同学的小额钱财,曾被公安机关拘留过。
但他仍执迷不悟,不思悔改,后又因持刀抢劫他人钱财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三年。
这一事实说明()A.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B.有一般违法行为的人必然走向犯罪C.陈某的前后行为都应受到行政处罚D.陈某的前后行为都应受到刑罚处罚7.小丁是某中学学生。
犯罪论体系之违法性(违法性阻却事由、正当化事由
二、犯罪论体系之违法性(违法性阻却事由、正当化事由)(一)正当防卫1.根据刑法第20条前两款的规定,正当防卫行为不负刑事责任;但正当防卫必须符合一定条件,否则就会造成新的不法侵害。
误认为存在不法侵害,进行“防卫”的,属于假想防卫;不法侵害已经结束后,进行“防卫”的,属于防卫不适时。
防卫行为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属于防卫过当;关于防卫过当的罪过形式,刑法理论上存在争议,但可以肯定的是,防卫过当不是独立罪名,应根据其符合的犯罪构成确定罪名;对于防卫过当,应当酌情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在这段话的空格中(2004年试卷二第20题):A.2处填写“正当防卫”,5处填写“防卫过当”,1处填写“假想防卫”B.2处填写“正当防卫”,4处填写“防卫过当”,1处填写“假想防卫”C.3处填写“正当防卫”,5处填写“防卫过当”D.3处填写“正当防卫”,4处填写“防卫过当”,1处填写“假想防卫”解析:本题中的几处是共有多少处,而不是第几处,最好能将本题的答案写在空格里,再做计算。
主要考查正当防卫、防卫过当、假想防卫等有关防卫行为的基本问题。
看看教材的有关表述,熟悉正当防卫的基本理论,对此题应该不难理解。
本题答案:B。
2.张某的次子乙,平时经常因琐事滋事生非,无端打骂张某。
一日,乙与其妻发生争吵,张某过来劝说。
乙转而辱骂张某并将其踢倒在地,并掏出身上的水果刀欲刺张某,张某起身逃跑,乙随后紧追。
张某的长子甲见状,随手从门口拿起扁担朝乙的颈部打了一下,将乙打昏在地上。
张某顺手拿起地上的石头转身回来朝乙的头部猛砸数下,致乙死亡。
对本案中张某、甲的行为应当如何定性?(2003年试卷二第12题):A.张某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甲的行为属于正当防卫B.张某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甲的行为属于防卫过当C.张某的行为属于防卫过当,构成故意杀人罪,甲的行为属于正当防卫D.张某和甲的行为均构成故意杀人罪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正当防卫成立的起因条件和时间条件,注意正当防卫与故意犯罪的界定。
法考《刑法》易错题库(排除犯罪的事由3)
法考《刑法》易错题库第四章排除犯罪的事由(三)1. 关于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以防卫过当罪定罪,但是应当酌情减轻或者免除处罚B紧急避险用于解决紧迫情况下合法利益之间的冲突C防卫过当的场合,其罪过形式通常是直接故意D对于“事后防卫”的,通常按照防卫过当处理答案解析:【答案】B【考点】正当防卫、紧急避险【解析】防卫过当不是独立罪名,其罪过形式不可能是直接故意。
事后防卫不存在成立防卫过当的问题2. 唐某正在追击逃跑之窃贼时,猛然被别人拉住。
唐某因事急并未回头看,误认为是窃贼的同伙,用砖头砸过去,并将对方砸倒在地造成重伤。
结果发现,砸倒的竟是自己的邻居,邻居是要来帮自己的。
则唐某行为:A正当防卫B过失犯罪C假想防卫D意外事件答案解析:【正确答案】 BC【答案解析】假想防卫即对实际上并不存在的不法侵害进行了所谓正当防卫,造成他人的无辜损害的行为,本题中防卫人实际上就是对“自认为的窃贼”进行防卫,属假想防卫。
3. 甲某遭到乙某等三人的无端殴打,并被乙某用刮刀刺伤。
甲某急忙夺路跑走,此时,乙某等人高呼:“抓小偷!”。
路人丙某不明真相,上前抓住甲某。
甲某一时难以挣脱,不得已刺伤丙某,得以脱身。
事后查明,甲某被乙谋刺成重伤,甲某给丙某造成轻伤害。
甲某的行为:A属于紧急避险,不负刑事责任B属于避险过当,应当负刑事责任C属于假想防卫,意外事件,不负刑事责任D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参考答案:A4. 某甲骑摩托车违章撞伤某乙,造成某乙腿部表皮破裂。
某甲送乙到医院治疗,护士未作皮试,即给乙注射破伤风针,乙因药物过敏而死,甲的行为对乙的死亡而言属于A意外事件B交通肇事罪C过失的重伤罪D过失杀人罪答案A解析:行为在客观上虽然造成了损害结果,但是不是出于故意或者过失,而是由于不能抗拒或者不能预见的原因所引起的,属于意外事件,不是犯罪。
5. 刑法第20条第3款规定:"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
国家司法考试卷二刑法(犯罪排除事由)模拟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国家司法考试卷二刑法(犯罪排除事由)模拟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多项选择题 3. 4.一、单项选择题每题所给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本部分1-50题,每题1分,共50分。
1.甲骑电动摩托车违章撞伤乙,造成乙手臂骨折。
甲送乙到医院治疗,由于护士的疏忽导致乙因药物过敏而死。
对甲的行为定性,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意外事件B.交通肇事罪C.过失杀人罪D.过失伤害罪正确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行为人的主观方面。
乙的死亡不能归责于甲的撞伤行为。
知识模块:犯罪排除事由2.甲与乙是邻居,因生活上的纠纷发生口角,甲情绪很激动,声称不让乙好活,并立刻去小卖部买了一把水果刀。
乙担心甲会加害自己,便在甲回来的路上打伤甲,导致甲手臂和腿骨骨折,一个多月没法行走。
对乙的行为定性,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正当防卫B.假想防卫C.防卫过当D.故意伤害正确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正当防卫的成立条件。
乙根本没有面临正在发生的侵害,因此是故意伤害。
知识模块:犯罪排除事由3.甲在行走时突然听到有人惊呼“杀人了,快跑”,甲来不及细想,慌忙跑向路旁胡同,不料撞倒一个轮椅上的老人,造成老人腿部骨折。
后发现只是小孩子在做游戏时喊叫。
对甲的行为定性,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A.防卫过当B.紧急避险C.假想避险D.避险过当正确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紧急避险的成立条件。
甲并未遭受正在发生的危险,行为人善意地误以为存在这种危险,因而实施了所谓紧急避险,属于假想避险。
知识模块:犯罪排除事由4.民警甲在夜间巡逻期间,见一货车停放在路边,但是驾驶室内并没有人,甲觉得可疑便上车去搜查。
恰好货车司机乙回来,因为夜黑没有看清甲的警服,误以为是偷车的,便手持木棒向其挥过去喝令甲下车。
甲却误以为乙是犯罪分子偷袭。
情急之下开枪将乙打死。
对甲的行为定性,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A.正当防卫B.防卫过当C.过失致人死亡罪D.假想防卫正确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正当防卫的成立条件。
全国自考刑法(排除犯罪的事由和故意犯罪形态)模拟试卷1(题后含
全国自考刑法(排除犯罪的事由和故意犯罪形态)模拟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全部题型 3. 名词解释 5. 简答题 6. 论述题8. 填空题名词解释1.正当防卫正确答案:正当防卫是指为了保护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合法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采取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方法,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
涉及知识点:排除犯罪的事由2.防卫过当正确答案:防卫行为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属于防卫过当。
涉及知识点:排除犯罪的事由3.紧急避险正确答案:紧急避险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给另一较小或者同等法益造成损害的行为。
涉及知识点:排除犯罪的事由4.法令行为正确答案:法令行为是指基于成文法律、法令、法规的规定,作为行使权利或者承担义务所实施的行为。
涉及知识点:排除犯罪的事由5.(2010年4月)自救行为正确答案:自救行为是指法益受到侵害的人,在通过法律程序、依靠国家机关不可能或者明显难以恢复的情况下,依靠自己的力量救济法益的行为。
涉及知识点:排除犯罪的事由6.义务冲突正确答案:义务冲突是指存在两个以上不相容的义务,为了履行其中的某种义务.而不得已不履行其他义务的情况。
涉及知识点:排除犯罪的事由7.故意犯罪形态正确答案:是指故意犯罪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某种原因出现结局所呈现的状态,即犯罪预备、犯罪未遂、犯罪中止与犯罪既遂。
涉及知识点:故意犯罪形态8.犯罪预备正确答案:犯罪预备是指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但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着手实行犯罪的情形。
涉及知识点:故意犯罪形态9.(2009年4月)犯罪未遂正确答案: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
涉及知识点:故意犯罪形态10.犯罪中止正确答案: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
涉及知识点:故意犯罪形态简答题11.简述紧急避险的条件有正确答案:(1)法益面临现实危险。
法考《刑法》易错题库(排除犯罪的事由2)
法考《刑法》易错题库第四章排除犯罪的事由(二)1. 甲误认为遭到乙的紧急的不法侵害,而对乙实行防卫行为,致乙死亡。
事后证实乙的行为不具有不法侵害的性质。
甲的行为:A可能构成故意杀人罪B可能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C可能属于意外事件D可能属于防卫过当答案BC解析:【考点】假想防卫的处理。
甲的行为不具防卫的起因条件,即不存在现实的不法侵害,构成假想防卫,不是防卫过当。
防卫过当,是指符合防卫的起因条件、时间条件、主观条件和对象条件的情形下,但不符合限度条件的防卫,即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明显超过必要限度的损害。
对于不符合起因条件的假想防卫,行为人有过失的且刑法有规定的,为过失犯罪;行为人没有过失的,属于意外事件。
因此,选项B、C应选。
对于不符合起因条件的假想防卫,不存在故意犯罪的问题。
因此,排除选项A。
如果甲明知不存在乙的紧急的不法侵害,而致使乙死亡的,才构成故意杀人罪。
但题干“甲误认为”表明不是“明知”。
2. 下列选项中,防卫人实施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防卫人不负刑事责任的有A不法侵害人利用麻醉的方法抢劫被害人的财物B侵害人使用威胁的方法强迫妇女卖淫C不法侵害人使用采用暴力的手段强奸妇女D不法侵害人采用暴力手段杀人答案CD解析:本题考点是无限防卫权。
根据我国刑法第二十条第三款的规定,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
故选CD。
3. 甲在公共汔车上扒窃乙的钱包,得手后向车门处离去。
乙发现自己的钱包被甲所盗,随即追上一把抓住甲,甲一拳击中乙的脸部,挣脱欲逃走,乙即随手拿起车上的摇把向甲砸去,正好砸中甲的头部,致甲死亡。
乙的行为是:A正当防卫B防卫过当,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C防卫过当,构成故意杀人罪D事后防卫,构成故意杀人罪答案解析:【正确答案】 A【答案解析】《刑法》第20条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犯罪中止练习题
犯罪中止练习题犯罪行为频频发生,成为当今社会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为了有效遏制犯罪行为的蔓延,提高公众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我们应该从不同角度探讨犯罪的原因、预防犯罪的措施以及犯罪的中止。
一、犯罪原因的探讨犯罪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下面我们将重点分析犯罪的原因,以期更好地了解和应对这一问题。
1. 社会因素:社会不公、贫富差距扩大、教育资源不均等问题容易导致犯罪的发生。
我们应该从根源上解决这些社会问题,通过改革政策、完善社会治理,减少不公平现象,为每个人提供平等的机会。
2. 经济因素:失业、贫困、缺乏生活保障等经济问题是犯罪的诱因。
政府应该积极采取措施,发展经济,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改善民生,减少犯罪活动。
3. 个人因素:心理问题、家庭环境和社交圈等个人因素也是犯罪的重要原因。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帮助个体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减少犯罪的发生。
二、预防犯罪的措施为了预防犯罪的发生,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提高社会和个体的安全意识,从而减少犯罪活动的发生。
1. 教育宣传:加强犯罪防范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于犯罪防范的认识、意识和技能。
政府和媒体可以通过广播、电视、互联网和社区活动等形式,向公众传递相关信息,提醒他们注意自身安全。
2. 建立安全体系:增加警力、改善治安设施,建立完善的防范机制和监控系统,解决社会治安问题。
同时,个人也应该加强自我保护意识,注意周围环境,避免走进危险地区。
3. 鼓励举报和揭发:加大对于打击犯罪行为的力度,建立举报奖励制度,鼓励公众积极参与犯罪线索的提供和揭发,为打击犯罪提供更多有力的支持。
三、犯罪的中止当犯罪行为发生时,我们应该采取措施及时中止犯罪活动,保护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1. 寻求帮助:在犯罪行为发生时,及时拨打紧急电话报警,向当地警方求助,争取最快的救援和保护。
2. 保护自身:在面对危险时,保持冷静,避免激怒犯罪分子,寻找逃生的机会,保护自身的安全。
3. 提供线索:尽量记住犯罪分子的特征,并及时向警方提供线索,助力抓捕行动。
司考刑法考点试题:有责性阻却事由
以下是⽆忧考为⼤家整理的关于《司考刑法考点试题:有责性阻却事由》的⽂章,供⼤家学习参考!本节考点与命题模式分析: 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承担刑事责任的范围是司法考试每年必考的内容。
需要考⽣熟练掌握并运⽤刑法第17条第⼆款规定的内容。
责任能⼒是指⾏为⼈对⾃⼰⾏为的辨认能⼒与控制能⼒。
刑法不是直接规定犯罪的成⽴要求⾏为具有责任能⼒,⽽是消极地规定⽆责任能⼒与限定责任能⼒。
⼀、⽆责任能⼒与限定责任能⼒ 【相关法条】 第⼗⼋条精神病⼈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
间歇性的精神病⼈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为能⼒的精神病⼈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醉酒的⼈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第⼗九条⼜聋⼜哑的⼈或者盲⼈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知识要点】 1.精神病⼈的确定要“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判断时要坚持医学标准与⼼理学标准,即先由精神病学专家鉴定,判断⾏为⼈是否患有精神病,再由司法⼯作⼈员判断⾏为⼈是否因为患有精神病⽽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的⾏为。
2.间歇性精神病⼈的⾏为是否成⽴犯罪,应以其实施⾏为时是否精神正常、是否具有辨认控制能⼒为标准,⽽不是以侦查、起诉、审判时是否精神正常为标准。
⼆、刑事法定年龄 【相关法条】 第⼗七条已满⼗六周岁的⼈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四周岁不满⼗六周岁的⼈,犯故意杀⼈、故意伤害致⼈重伤或者死亡、强*、抢劫、贩卖毒品、放⽕、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四周岁不满⼗⼋周岁的⼈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因不满⼗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第⼗七条之⼀已满七⼗五周岁的⼈故意犯罪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过失犯罪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刑法知识点总结之犯罪阻却事由(二)
刑法知识点总结之犯罪阻却事由(二)导语:笔者对国家统一法律资格考试的八大部门法的重要知识点和经典例题进行了汇总,希望能够给小伙伴们提供一点帮助。
由于内容太多,所以每篇文章只有一两个知识点,如有需要可以关注笔者系列文章。
紧急避险1.关于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的比较,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2017/2/4)A.正当防卫中的不法“侵害”的范围,与紧急避险中的“危险”相同B.对正当防卫中不法侵害是否“正在进行”的认定,与紧急避险中危险是否“正在发生”的认定相同C.对正当防卫中防卫行为“必要限度”的认定,与紧急避险中避险行为“必要限度”的认定相同D.若正当防卫需具有防卫意图,则紧急避险也须具有避险意图【参考答案】D【解析理由】A选项,正当防卫中的不法“侵害”,指人实施的不法侵害行为;紧急避险中的“危险”,不仅包括人的行为,还包括动物侵袭、自然力、疾病等,范围比前者要广泛。
本选项说法错误。
B选项,正当防卫中不法侵害是否“正在进行”,一般指不法侵害已经开始尚未结束;由于设置正当防卫的立法目的是为了制止不法侵害,故而还包括财产犯罪已经结束但行为人尚在现场损失尚可挽回的情况。
紧急避险中危险是否“正在发生”,指危险已经开始尚未结束,危险结束之后不能再避险,比正当防卫的时间条件更为严格。
本选项说法错误。
C选项,正当防卫“必要限度”采“必需说”,以制止不法侵害所必需的手段和结果为限度,损害结果可能大于保护的法益。
而紧急避险的“必要限度”,损害的结果不能大于、等于所保护的可能利益,二者的限度条件不一样。
本选项说法错误。
D选项,我国传统刑法学说(行为无价值)认为:不法的判断需要考虑主观要素,正当防卫需具有防卫意图,紧急避险也须具有避险意图。
本选项中的“若……则……”,表明判断正当防卫、紧急避险的立场应当是一致的。
如果基于行为无价值的立场认定正当防卫,也应基于同样的立场的认定紧急避险。
本选项说法正确。
2.甲遭乙追杀,情急之下夺过丙的摩托车骑上就跑,丙被摔骨折。
刑法期中考试题库及答案
刑法期中考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刑法的基本原则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罪刑法定原则B.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C. 罪刑相适应原则D. 无罪推定原则答案:D2. 以下哪一项不属于刑法的效力范围?A. 空间效力B. 时间效力C. 人员效力D. 国际效力答案:D3. 根据刑法规定,以下哪一项不属于犯罪的构成要件?A. 犯罪主体B. 犯罪客体C. 犯罪主观方面D. 犯罪结果答案:D4. 以下哪一项不是刑法中规定的刑罚种类?A. 管制B. 拘役C. 有期徒刑D. 罚款答案:D5. 以下哪一项不是刑法中规定的犯罪形态?A. 既遂B. 未遂C. 中止D. 预备答案:D6. 以下哪一项不是刑法中规定的犯罪阻却事由?A. 正当防卫B. 紧急避险C. 过失犯罪D. 犯罪中止答案:C7. 以下哪一项不是刑法中规定的犯罪主体?A. 自然人C. 国家机关D. 法人答案:C8. 以下哪一项不是刑法中规定的犯罪客体?A. 国家法益B. 社会法益C. 个人法益D. 财产法益答案:D9. 以下哪一项不是刑法中规定的犯罪主观方面?A. 故意B. 过失C. 疏忽答案:D10. 以下哪一项不是刑法中规定的犯罪客观方面?A. 行为B. 结果C. 因果关系D. 犯罪动机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以下哪些属于刑法的基本原则?A. 罪刑法定原则B.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C. 罪刑相适应原则D. 无罪推定原则答案:ABC12. 以下哪些属于刑法的效力范围?A. 空间效力B. 时间效力C. 人员效力D. 国际效力答案:ABC13. 以下哪些属于犯罪的构成要件?A. 犯罪主体B. 犯罪客体C. 犯罪主观方面D. 犯罪结果答案:ABC14. 以下哪些属于刑法中规定的刑罚种类?A. 管制B. 拘役C. 有期徒刑D. 罚款答案:ABC15. 以下哪些属于刑法中规定的犯罪形态?A. 既遂B. 未遂C. 中止D. 预备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6. 刑法的基本原则包括罪刑法定原则、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和罪刑相适应原则。
初二政治试题依法惩治犯罪习题精选
初二政治试题依法惩治犯罪习题精选初二政治试题依法惩治犯罪习题精选依法惩治犯罪习题精选1、(不定项选择题)李某,原由国家派往美国某大学学习,在学习期间,与境外间谍组织人员张某相识,接受了该组织进行的搜集我军事、政治、经济、司法等情报的训练,并加入了美国国籍。
后来,李某先后以访友、旅游、经商等名义进入中国,窃取刺探我国国家机密,并提供给境外组织,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15年。
李某的行为()A、构成了危害公共安全罪B、构成了危害国家安全罪C、对国家和人民危害最大,性质最严重D、是我国法律坚决予以打击的犯罪行为分析:解答此题时,要注意分清李某行为的层次,抓住其行为的重点,找准题干与题肢之间的内在联系。
题肢A从李某的犯罪类型看是错误的。
题肢B是李某的犯罪行为类型——危害国家安全罪。
题肢C是说明其危害程度,题肢D是强调法律予以坚决打击此类犯罪。
答案:BCD2、(案例分析题)吴某经常参与赌博,为筹措赌资,他指使在中险公司担任现金出纳员的妻子谢某,从经管的现金中私自拿出人民币25.6万元供其赌博,输掉了23万余元。
吴某犯有贪污罪、赌博罪,被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缓期2年执行。
请回答:(1)吴、谢二人被严惩说明了什么?为什么?(2)我们中学生从上述案例中获得哪些启示?分析:这是一道典型的案例分析题。
这类题是运用发生在现实生活中的有教育意义的典型案例来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这种题型属能力题。
解答此类题的基本方法是“熟悉案例——明确问题——找切入点——解答问题”。
答案:(1)对吴、谢夫妻二人的严惩说明了我国法律坚决打击赌博犯罪。
因为这种犯罪行为不仅严重妨害社会管理秩序,毒化社会风气,腐蚀人们的思想,造成家庭矛盾和纠纷,严重影响生产、生活和学习,而且往往是诱发犯罪的温床,对社会危害极大。
(2)提示:①要认识赌博的危害性;②表态自己如何对待赌博。
3、(材料分析题)一个十xxx岁的小伙子,某县郊区的无业游民,一天夜晚,在县城一胡同口拦住一妇女抢劫,恰被路过的一位大汉遇上。
国家司法考试卷二刑法(排除犯罪的事由、单位犯罪)模拟试卷1(题
国家司法考试卷二刑法(排除犯罪的事由、单位犯罪)模拟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多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每题所给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本部分1-50题,每题1分,共50分。
1.赵某与王某本不认识,某晚因琐事在舞厅发生争执。
事后,王某跟踪赵某到其家,采用踢门等方法,找赵某寻衅,因赵某避让而未果。
次日晚,王某再次至赵某家,先是不停敲门,赵某未予理睬。
王某即强行踢开赵某上锁的房门(致门锁锁舌弯曲)闯入赵某家,赵某为将王某赶出房屋持一木棍朝王某挥击,致王某头、面部挫裂伤,经法医鉴定属轻伤。
则赵某的行为属于:( ) A.正当防卫B.防卫过当C.防卫不适时D.假想防卫正确答案:A解析: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成立正当防卫必须具备五个条件:(1)必须是为了保卫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合法权利,才能实行正当防卫。
即防卫行为应当以制止不法侵害、维护合法权益为目标。
(2)必须是对不法侵害的行为,才能实行正当防卫。
如果误以为存在不法侵害行为而进行防卫就属于假想防卫。
(3)必须是对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行为,才能实行正当防卫。
如果在不法侵害行为已经结束或者尚未开始时进行防卫就属于防卫不适时。
(4)必须是针对实施不法侵害行为的人实行正当防卫。
(5)正当防卫不能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
如果没有满足这一限度要求就属于防卫过当。
首先,在本案中,王某在赵某拒绝、阻止其进入其住宅的情况下,踢门将门锁损坏并强行闯入,表明其不法侵害行为已经开始并正在进行,赵某具备了实施正当防卫的前提条件和时间条件,因此就不属于假想防卫和防卫不适时。
其次,实施正当防卫就有可能对不法侵害人造成一定的伤害后果,但只要防卫行为没有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依法就不负刑事责任。
这一限度要件实质上包含了两个并列的判断标准:一是防卫措施不能明显超过必要限度。
“不能明显超过”,表明立法强调对防卫人所采取的防卫措施不必过于苛求。
人教部编版八级上册《道德与法治》5.2预防犯罪课时训练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5.2预防犯罪课时训练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一、单项选择题1. 下列关于刑法的说法正确的是()A. 刑法是规定什么行为是违法,以及违法后应该得到什么样的惩罚的法律B. 刑法是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惩治犯罪的有力武器C. 刑法是指人民法院对犯罪嫌疑人实行处罚的一种强制方法D. 判断一个人的行为是否违法,首先就要看他是否触犯了刑法2. 下列关于犯罪的认识,错误的是()A. 要在心灵深处憎恶违法犯罪B. 未成年人与犯罪无关,年龄小即使犯罪也不要紧C. 行为上要远离犯罪D. 犯罪对自己、对家庭、对他人、对社会都有百害而无一利3. 犯罪具有三个基本特征,下列不属于犯罪的基本特征的是()A. 应受刑罚处罚性B. 触犯了法律C. 严重社会危害性D. 刑事违法性4. 2018年1月26日,谢某正在某环境监测站办公室上班,谢某的两名同事在办公室把玩非法获得的气枪,未料,枪支走火击中谢某,谢某经抢救无效死亡。
谢某两名同事的行为()①触犯了刑法②扰乱了社会秩序,触犯了行政法规③应受刑罚处罚④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A. ①②④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③5. 下列关于刑罚中附加刑的说法,正确的是()A. 是与主刑一样的处罚方法B. 是死刑中的一种C. 是补充主刑适用的刑罚方法D. 是主刑的一种6. “一溜的马尾辫,低垂的脑袋,稚嫩的脸庞,正是花季年龄的她们,此刻却面临法律的制裁。
”北京西城区人民法院对一起校园欺凌案件进行了宣判,5名犯罪时未满18岁的被告人均被判处有期徒刑。
对此案,下列认识正确的是()A. 她们的行为仅仅是对自己的不负责B. 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C. 未成年人犯罪不应受到刑罚处罚D. 未成年人做出任何危害社会的行为均不属于犯罪7. 中学生李某平时成绩较好,但是虚荣心强,追求名牌。
在家庭难以满足其欲望的情况下,便多次寻找机会偷拿同学的钱财,后来竟潜入学校计算机室,窃得价值2万余元的设备,后被抓获。
模块八《阻却犯罪的事由》实训项目
模块八〈〈阻却犯罪的事由》实训项目一、案件研究与讨论实训项目一今年3月1 0日凌晨,居住在沈阳市皇姑区梅江东街的居民李为民被一阵警报声惊醒。
李为民携带一把尖刀向白家经营的烟店跑去。
烟店离家非常近,李为民刚赶到门口就发现烟店的门已被打开,店内有一名男子正在偷东西。
我上前阻止,他就和我撕扯,还拿东西打我。
”李为民此时掏出刀刺中了小偷的腹部,小偷带伤逃跑。
李为民随后向警方报案。
当日7时许,小偷被发现已死在租住的出租房内。
公安机关经鉴定和调查了解到,进入烟店准备偷东西的被刺死者叫陈明德,系因被锐器刺破左肺脏导致失血性休克而死亡。
分析讨论:(1)xx的行为是正当防卫吗?(2)李某的行为是否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3)实践中,认定正当防卫的限度条件需要考虑哪些因素?(4)本案中,李某的行为可否考虑成立特殊防卫?实训项目二某饭馆突然失火,火焰顿时随风烧向邻居。
当消防队赶来抢救时,火舌已伸向第三家邻居。
此时,正在附近建筑工地施工队长甲,带领10多个工人奔向现场后,并未参加灭火,却命令工人们迅速拆毁近邻第四家房屋。
甲本人则与另外2个工人跑回工地,驾驶吊车、铲车和推土机又赶到现场,也投入毁房行动。
他一边组织部分工人协助抢出房内物品,一边指挥工人们用斧头、锯子截断房屋的横梁和柱子,开动推土机冲撞墙壁。
甲本人随即开动吊车,把屋顶梁架吊离原地,再叫工人们用铲车铲出一条隔离空道。
当火焰蔓延到第三家邻居房屋尾部时,火才被消防队员们奋力扑灭。
分析讨论:(1)甲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是否具备犯罪的三个特征?(2)甲的行为可构成紧急避险吗?(3)紧急避险的概念和成立条件是什么?实训项目三2000年2月3日和6日被告人王晓岚家先后两次被盗,使得全家人十分恐慌,王将其凄送至娘家暂住,并让内弟姜海勇来家中作伴。
当日下午17时许,王、姜二人回到家中,将院门反锁。
在睡觉前,王晓岚将外屋圆桌上的菜刀和放在沙发北面的一把片刀,都立着放在沙发北面的地上,并拉上了西屋的窗帘。
法考与司法考试之违法阻却事由真题与解析
(多选题)严重精神病患者乙正在对多名儿童实施重大暴力侵害,甲明知乙是严重精神病患者,仍使用暴力制止了乙的侵害行为,虽然造成乙重伤,但保护了多名儿童的生命。
观点:①正当防卫针对的“不法侵害”不以侵害者具有责任能力为前提②正当防卫针对的“不法侵害”以侵害者具有责任能力为前提③正当防卫针对的“不法侵害”不以防卫人是否明知侵害者具有责任能力为前提④正当防卫针对的“不法侵害”以防卫人明知侵害者具有责任能力为前提结论:a.甲成立正当防卫b.甲不成立正当防卫就上述案情,观点与结论对应错误的是下列哪些选项?A.观点①②与a结论对应;观点③④与b结论对应B.观点①③与a结论对应;观点②④与b结论对应C.观点②③与a结论对应;观点①④与b结论对应D.观点①④与a结论对应;观点②③与b结论对应【参考答案】ACD【考点】正当防卫【解析】正当防卫的前提条件的现实的不法侵害。
不法侵害的认定,是否要求侵害人达到刑事法定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根据犯罪论体系的不同存在不同的理解。
①按照传统的“四要件”犯罪论体系,不法侵害是指达到刑事法定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在故意、过失心里支配下实施的不法侵害。
按照该观点,对于明知未达到法定年龄、不具有责任能力的人的不法侵害,就不允许正当防卫,只能进行紧急避险。
②按照违法-责任阶层理论体系与客观的违法性论,不法侵害仅指客观上侵犯法益的行为。
按照该观点,只要客观上实施了侵犯法益的行为,就属于不法侵害,就可以对其实施正当防卫。
本案中,乙客观上实施了侵犯法益的行为,但属于没有责任能力的人;甲明知乙没有责任能力,为阻止其违法行为将其打成重伤。
观点①认为,“不法侵害”不以侵害者具有责任能力为前提,即只要客观有法益侵犯可能即可认定“不法侵害”。
按照该观点,甲成立正当防卫。
观点②认为,“不法侵害”以侵害者具有责任能力为前提,即没有责任能力者实施的行为不可能成为“不法侵害”。
按照该观点,甲不成立正当防卫。
模块八阻却犯罪事由练习题
模块八《阻却犯罪事由》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李某与王某发生口角后,王某声称要把李某杀死,并去商店买了一把匕首,李怕王杀死自己,就在王从商店回来的路上,用猎枪打死了王,李某的行为属于()。
A.正当防卫B.防卫过当C.故意犯罪D.假想防卫2.甲想杀乙,就故意向乙挑衅,乙被激怒,上前殴打甲时,甲掏出准备好的匕首将乙刺死,甲的行为是()。
A.防卫过当B.正当防卫C.故意犯罪D.假想防卫3.甲乙二人发生争执,互相殴打,甲因身强力壮,几次将乙打倒,乙迫不得已,掏出匕手将甲刺成重伤,乙的行为是()。
A、正当防卫B.防卫过当C.故意犯罪D.紧急避险4.防卫过当的主观罪过是()。
A.过失B.故意C.既可以是直接故意、间接故意,也可以是过失D.既可以是间接故意,也可以是过失5.甲欲抢劫便衣警察乙的财物,将乙推倒在地,并抽出尖刀对准乙的脸上划了一刀,逼迫其交出钱财。
乙迫不得已掏出身上的手枪朝甲开了一枪,但由于甲躲闪很快而未受伤。
本案中,乙的行为是()。
A.紧急避险B.正当防卫C.防卫过当 D.意外事件E.与正当防卫行为无关,因为乙的行为未造成甲的任何损害,所以对其行为不应当放在正当防卫问题中考虑6.对避险过当的,应()处罚。
A.从轻或减轻B.减轻或免除 C.从轻、减轻或免除D.从轻7.王某为了躲避持刀抢劫犯张某的追赶,在一胡同拐弯处撞开一住户大门进入躲避,不幸将老太太撞倒在地,致其受重伤。
王某的行为属于()。
A.正当防卫B.紧急避险C.疏忽大意的过失犯罪D.意外事件8.甲持刀追杀乙,乙的朋友丙路过,用气枪打伤了甲,丙的行为是()。
A.正当防卫B.紧急避险C.故意犯罪D.防卫过当9.正当防卫中的不法侵害已经开始,是指()。
A.已经为实施侵害行为在进行准备工具、制造条件B.已经着手实行侵害行为C.已经造成危害结果D.不法侵害的预备行为已经结束10.赌博犯张某于某日在王某家赌博,王某将身边的8000元现金都输给了张某,王某十分气恼,向张某要回8000元现金,张不同意。
模块八 《阻却犯罪的事由》实训项目
模块八《阻却犯罪的事由》实训项目一、案件研究与讨论实训项目一今年3月10日凌晨,居住在沈阳市皇姑区梅江东街的居民李为民被一阵警报声惊醒。
李为民携带一把尖刀向自家经营的烟店跑去。
烟店离家非常近,李为民刚赶到门口就发现烟店的门已被打开,店内有一名男子正在偷东西。
“我上前阻止,他就和我撕扯,还拿东西打我。
”李为民此时掏出刀刺中了小偷的腹部,小偷带伤逃跑。
李为民随后向警方报案。
当日7时许,小偷被发现已死在租住的出租房内。
公安机关经鉴定和调查了解到,进入烟店准备偷东西的被刺死者叫陈明德,系因被锐器刺破左肺脏导致失血性休克而死亡。
分析讨论:(1)李某的行为是正当防卫吗?(2)李某的行为是否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3)实践中,认定正当防卫的限度条件需要考虑哪些因素?(4)本案中,李某的行为可否考虑成立特殊防卫?实训项目二某饭馆突然失火,火焰顿时随风烧向邻居。
当消防队赶来抢救时,火舌已伸向第三家邻居。
此时,正在附近建筑工地施工队长甲,带领10多个工人奔向现场后,并未参加灭火,却命令工人们迅速拆毁近邻第四家房屋。
甲本人则与另外2个工人跑回工地,驾驶吊车、铲车和推土机又赶到现场,也投入毁房行动。
他一边组织部分工人协助抢出房内物品,一边指挥工人们用斧头、锯子截断房屋的横梁和柱子,开动推土机冲撞墙壁。
甲本人随即开动吊车,把屋顶梁架吊离原地,再叫工人们用铲车铲出一条隔离空道。
当火焰蔓延到第三家邻居房屋尾部时,火才被消防队员们奋力扑灭。
分析讨论:(1)甲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是否具备犯罪的三个特征?(2)甲的行为可构成紧急避险吗?(3)紧急避险的概念和成立条件是什么?实训项目三2000年2月3日和6日被告人王晓岚家先后两次被盗,使得全家人十分恐慌,王将其妻送至娘家暂住,并让内弟姜海勇来家中作伴。
当日下午17时许,王、姜二人回到家中,将院门反锁。
在睡觉前,王晓岚将外屋圆桌上的菜刀和放在沙发北面的一把片刀,都立着放在沙发北面的地上,并拉上了西屋的窗帘。
司法卷二犯罪排除事由考试卷模拟考试题.docx
《犯罪排除事由》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总分:100分遵守考场纪律,维护知识尊严,杜绝违纪行为,确保考试结果公正。
1、甲骑电动摩托车违章撞伤乙,造成乙手臂骨折。
甲送乙到医院治疗,由于护士的疏忽导致乙因药物过敏而死。
甲的行为对乙的死亡而言属于:()( )A.意外事件B.交通肇事罪C.过失杀人罪D.过失伤害罪2、甲与乙是邻居,因生活上的纠纷发生口角,甲情绪很激动,声称不让乙好过,并立刻去小卖部买了一把水果刀,乙担心甲会加害自己,便在甲回来的路上打伤甲,导致甲手臂和腿骨骨折,一个多月没法行走。
对乙的行为定性正确的是:()( )A.正当防卫B.假想防卫C.防卫过当D.故意伤害3、某女一日下夜班路经一僻静深巷时,恰遇住在巷内的男青年闯出门为其心脏病突发的父亲打电话叫救护车。
该女工以为男青年是向自己冲来的流氓,在紧急中抽出随身带的水果刀将该男青年刺伤,该女的行为是:()( ) A.正当防卫 B.防卫不适时 C.假想防卫 D.防卫过当姓名: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密----------------------------------封 ----------------------------------------------线-------------------------4、宋某持三角刮刀抢劫王某财物,王某夺下宋某的三角刮刀,并将宋某推倒在水泥地上,宋某头部着地,当即昏迷。
王某随后持三角刮刀将宋某杀死。
关于王某行为的性质,正确的是:()()A.根据《刑法》第20条第3款的规定,王某将宋某杀死属于正当防卫B.王某的行为属于防卫过当C.王某前面的行为是正当防卫,后面的行为是防卫过当D.王某前面的行为是正当防卫,后面的行为是故意杀人5、A因与B素来不和,一天A从农田回家的路上经过B家门口,B便解开C 绑在树上的狼狗,让其去咬A,A情急之下,用随身带的镰刀将狗砍死。
VIP通关班:第3讲 违法阻却事由和故意过失(12月14日YY)无答案
VIP通关班:第3讲违法阻却事由和故意过失(12月14日YY)考点:违法阻却事由1.甲深夜盗窃5万元财物,在离现场1公里的偏僻路段遇到乙。
乙见甲形迹可疑,紧拽住甲,要甲给5000元才能走,否则就报警。
甲见无法脱身,顺手一拳打中乙左眼,致其眼部受到轻伤,甲乘机离去。
关于甲伤害乙的行为定性,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构成转化型抢劫罪B.构成故意伤害罪C.属于正当防卫,不构成犯罪D.系过失致人轻伤,不构成犯罪2.关于被害人承诺,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儿童赵某生活在贫困家庭,甲征得赵某父母的同意,将赵某卖至富贵人家。
甲的行为得到了赵某父母的有效承诺,并有利于儿童的成长,故不构成拐卖儿童罪B.在钱某家发生火灾之际,乙独自闯入钱某的住宅搬出贵重物品。
由于乙的行为事后并未得到钱某的认可,故应当成立非法侵入住宅罪C.孙某为戒掉网瘾,让其妻子丙将其反锁在没有电脑的房间一星期。
孙某对放弃自己人身自由的承诺是无效的,丙的行为依然成立非法拘禁罪D.李某同意丁砍掉自己的一个小手指,而丁却砍掉了李某的大拇指。
丁的行为成立故意伤害罪考点:故意与过失3.甲与素不相识的崔某发生口角,推了他肩部一下,踢了他屁股一脚。
崔某忽觉胸部不适继而倒地,在医院就医时死亡。
经鉴定,崔某因患冠状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致急性心力衰竭死亡。
关于本案,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甲成立故意伤害罪,属于故意伤害致人死亡B.甲的行为既不能认定为故意犯罪,也不能认定为意外事件C.甲的行为与崔某死亡结果之间有因果关系,这是客观事实D.甲主观上对崔某死亡具有预见可能性,成立过失致人死亡罪4.关于过失犯的论述,下列选项错误的是?A.只有实际发生危害结果时,才成立过失犯B.认识到可能发生危害结果,但结果的发生违背行为人意志的,成立过失犯C.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
这里的“法律”不限于刑事法律D.过失犯的刑事责任一般轻于与之对应的故意犯的刑事责任5.关于罪过,下列选项错误的是?A.甲的玩忽职守行为虽然造成了公共财产损失,但在甲未认识到自己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时,就不存在罪过B.甲故意举枪射击仇人乙,但因为没有瞄准,将乙的名车毁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模块八《阻却犯罪事由》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李某与王某发生口角后,王某声称要把李某杀死,并去商店买了一把匕首,李怕王杀死自己,就在王从商店回来的路上,用猎枪打死了王,李某的行为属于()。
A.正当防卫B.防卫过当C.故意犯罪D.假想防卫2.甲想杀乙,就故意向乙挑衅,乙被激怒,上前殴打甲时,甲掏出准备好的匕首将乙刺死,甲的行为是()。
A.防卫过当B.正当防卫C.故意犯罪D.假想防卫3.甲乙二人发生争执,互相殴打,甲因身强力壮,几次将乙打倒,乙迫不得已,掏出匕手将甲刺成重伤,乙的行为是()。
A、正当防卫B.防卫过当C.故意犯罪D.紧急避险4.防卫过当的主观罪过是()。
A.过失B.故意C.既可以是直接故意、间接故意,也可以是过失D.既可以是间接故意,也可以是过失5.甲欲抢劫便衣警察乙的财物,将乙推倒在地,并抽出尖刀对准乙的脸上划了一刀,逼迫其交出钱财。
乙迫不得已掏出身上的手枪朝甲开了一枪,但由于甲躲闪很快而未受伤。
本案中,乙的行为是()。
A.紧急避险B.正当防卫C.防卫过当 D.意外事件E.与正当防卫行为无关,因为乙的行为未造成甲的任何损害,所以对其行为不应当放在正当防卫问题中考虑6.对避险过当的,应()处罚。
A.从轻或减轻B.减轻或免除 C.从轻、减轻或免除D.从轻7.王某为了躲避持刀抢劫犯张某的追赶,在一胡同拐弯处撞开一住户大门进入躲避,不幸将老太太撞倒在地,致其受重伤。
王某的行为属于()。
A.正当防卫B.紧急避险C.疏忽大意的过失犯罪D.意外事件8.甲持刀追杀乙,乙的朋友丙路过,用气枪打伤了甲,丙的行为是()。
A.正当防卫B.紧急避险C.故意犯罪D.防卫过当9.正当防卫中的不法侵害已经开始,是指()。
A.已经为实施侵害行为在进行准备工具、制造条件B.已经着手实行侵害行为C.已经造成危害结果D.不法侵害的预备行为已经结束10.赌博犯张某于某日在王某家赌博,王某将身边的8000元现金都输给了张某,王某十分气恼,向张某要回8000元现金,张不同意。
于是,王某就动手去抢,张某为了不使8000元钱被抢回,将王某打伤。
张某的行为是()。
A.正当防卫B.紧急避险 C.事后防卫 D.不属于正当防卫二、不定项选择题1.成立紧急避险必须具备的条件有()。
A.必须是合法利益受到危险的威胁B.危险必须是即将发生的C.避险行为必须是为了使合法利益免遭损害而实施D.避险行为必须是在没有其他方法可以排除危险即不得已的情况下实施2.正当防卫不构成犯罪,是因为()。
A.正当防卫行为没有社会危害性B.正当防卫行为没有罪过C.正当防卫行为是为了使合法权益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D.正当防卫是迫不得已采取的应急措施3.下列情况不适用于紧急避险()。
A.来自动物的侵袭 B.业务上负有特定责任的人避免本人危险C.来自自然力的袭击D.损害另一合法利益并非是排除危险的唯一方法4.李某制止两名流氓调戏妇女,遭到殴打而被迫还手。
双方正在对打时,被害妇女的父亲王某恰好从此地路过,见状抓住李的肩膀,试图叫李某赶快离开,李某误认为王某是对方的同伙,拔刀刺伤了王的肩膀,李的行为是()。
A.正当防卫B.假想防卫C.过失犯罪D.意外事件5.对防卫过当,应()处罚。
A.减轻B.从轻C.免除D.从重6.确定防卫过当的刑事责任,应考虑()。
A.防卫目的 B.防卫过当程度C.防卫人主观上过失还是间接故意D.防卫人所欲保护权益的性质7.紧急避险的对象是()。
A.人的违法行为 B.人的犯罪行为 C.动物的侵害 D.自然灾害8.对下列哪些犯罪可以行使"无限防卫权"()。
A.杀人B.暴力取证C.绑架D.投毒9.王某与赵某有仇恨,某日王某见赵某手持匕首朝自己走来,于是随手拾起一根木棒猛击赵某头部,打成重伤,后来发现赵某拿的是一把玩具匕首。
王某的行为属于()。
A.防卫过当B.避险过当C.犯罪D.假想防卫10.某日,黄某牵着狗在山坡上闲逛,恰遇见平日与己不和的刘某,黄某即唆使其带的狗扑咬刘某,刘某警告黄某,黄某继续唆使狗扑咬刘某。
刘某边抵挡冲到黄某面前,拿石块将其头部砸伤,黄见头上流血,慌忙逃走,从刑法理论上看刘某的行为属于哪种情况()。
A.紧急避险B.正当防卫C.防卫过当D.故意犯罪三、判断题1.防卫过当,从其性质上讲,应该是防卫行为,只是超出了防卫的必要限度。
( )2.符合限度条件,防卫行为就是正当防卫,反之,就不是正当防卫。
( )3.正当防卫的起因条件要求在实施正当防卫行为时,必须有不法侵害存在。
这里的不法侵害,仅是指犯罪行为,不包括一般违法行为。
( )4.甲欲抢劫便衣警察乙的财物,将乙推倒在地,并抽出尖刀对准乙的脸上划了一刀,逼迫其交出钱财。
乙遂掏出身上的手枪朝甲的腿部开枪,但由于甲躲闪很快而未受伤。
乙的行为是防卫过当。
( )5.正当防卫中的不法侵害已经开始,是指已经为实施侵害行为准备工具、制造便利条件。
( )6.对于正在进行的行凶、杀人、强奸、抢夺等犯罪行为,可以行使特别防卫权。
( )7.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正当防卫只有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才能实施。
( )8.只要行为人认为他的合法权益受到了不法侵害,就可以实施正当防卫。
( )9.实施正当防卫行为的强度,只要足以制服侵害行为,就不属于防卫过当。
( )10.精神病患者某甲手持匕首追杀某乙,某乙在被逼到一房屋的墙角里,无处可逃的情况下,顺手将桌子上的一个花瓶掷向某甲,砸中某甲的眼部,致甲左眼失明。
某乙的行为属于防卫过当。
( )四、简答题1.简述正当防卫的概念。
2.正当防卫的必要限度如何认定?3.防卫过当如何处理?4.如何处理避险过当?5.排除犯罪的事由的种类有哪些?6.什么是特殊正当防卫?7.简述意外事件的特征。
8.简述不可抗力的特征。
9.简述正当防卫的成立条件?10.简述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的异同。
五、案例分析题1.甲与乙同居一室,某日大地震电灯熄灭,乙因年迈体衰,行动不便,甲快速奔跑,将乙撞倒,致其头破血流,当场昏厥,不治而亡。
问:甲有无刑事责任?2.被告人甲在赶集的路上遇到其侄儿乙。
乙对甲平日积怨颇深,今日见到甲便责问说:"你今天讲我什么?"甲说:"我哪里讲了什么?"乙又说:"我今天要打死你。
"随即抓住甲拳打脚踢,甲便往回跑,乙一路追打,且顺手拿起卖肉摊上的一把屠刀追杀甲,乙将屠刀向甲掷去,没有击中,落在甲身后,甲返身捡起,见乙又追赶过来,就说:"你真的要过来?"话音未落,乙即迎面扑来夺刀,双方争夺中,屠刀劈中乙左颈,顿时大量出血并倒地,经抢救无效死亡。
问:甲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如果构成犯罪,构成何罪?如果不构成犯罪,说明理由。
3.某日晚,某厂工人汤某在有附近遇见两个男青年正在侮辱他的女朋友,即上前制止,因被其中一男青年殴打而被迫还手。
在对打时,便衣黄某路过,见状抓住汤某的左肩,但未及时表明其公安人员的身份。
汤某误以为黄是对方的帮凶,便拔刀剌黄左臂一刀后逃走。
问:对汤某的行为应如何认定和处理?并请说明理由。
4.甲平日道德败坏,经常带刀寻衅滋事,横行霸道。
1998年12月8日晚饭后,他手持杀猪尖刀来乙家,调戏乙妻丙,并强行扒丙的衬裤,欲行强奸。
丙顺手从炕沿上火盆里抓一把炭灰扬在甲的脸上,甲的双眼被灰迷住,丙趁机逃到屋外,正好碰见其夫乙,丙告诉了乙。
乙进屋看见甲正在其家炕边坐着揉眼睛,便从外屋菜板上操起菜刀闯入屋内,朝甲头部、颈部连砍数刀,甲当即死亡。
问:乙的行为算不算正当防卫?5.被告人叶某(男,28岁,司机)于某年10月份的一天,驾驶一辆大卡车为运输公司送磷肥。
途经一段下坡山路时,汽车制动器突然失灵,汽车刹不住,急速下行,随时都有翻车于深谷的危险。
在这危急时刻,叶某急中生智,把方向盘往里打,使车头本身擦山而行,用车身与山壁的摩擦力减慢车速。
车速减慢了,但仍不能停住,危险并没有消除。
这时,对面有一辆运煤卡车,慢速爬坡上行。
叶某见两辆车车速均较慢,为了使自己的下行车停住,消除危险,就采取了与上行车相撞的措施。
结果,车停住了,但两辆车的发动机都撞坏了。
后花去修理费47000余元,加上叶某用车头与山壁摩擦所造成的损坏修理费12000余元,共计59000余元。
未发生任何人身伤亡,货物也均未有损失。
问:试分析本案中叶某的行为是否属于紧急避险?6.值班员甲半夜听到仓库门外有响动,以为有人正在撬门准备偷东西,遂持一根铁棍出去观察,正好看见一名男子在地上寻找失物,该男子见暗中有人走来,正想上前问话,甲以为小偷袭来,就一棍将该男子打倒在地致其重伤。
问:试分析甲行为的性质。
7.某保卫干事方某(按规定配枪),家住城郊。
一精神病患者葛某走失,于凌晨一时许误入方某家中,将睡在外屋方某的女儿惊醒。
方某的女儿大叫:“来人哪!”,方某闻讯持枪冲出,恰与欲进入里屋的葛某相撞,由于天黑情急,遂向自己脚下开了一枪,不料子弹被反弹后击中葛某。
虽经方某一家送医院抢救,葛某终因伤势过重而死亡。
问:试分析对葛某的死亡,方某是否要负刑事责任?8.乔某与吴某曾在一间工厂工作数年,可谓“患难”之交。
一日乔某得知吴某在背地里将他在工厂工作时偷窃工厂木材的秘密告知了别人,心里异常气愤,便带了一把水果刀到吴某家中。
正好吴某一人在家,乔某便持刀将吴某堵在其家卧室门内,并称“你这不够义气的家伙,我饶不了你!”吴某见乔在气头上,生怕自己受害便打开卧室的窗户(吴某家在6楼),想沿窗边的下水管道滑下楼去暂避一时,谁知因年久该管道断裂将吴某摔下楼去,当场死亡。
问:乔某对吴某的死亡是否刑事责任,为什么?9.甲在路边等人,被路边的乙等人故意撞了一下,甲瞪了他们一眼没有言语。
乙寻衅问:“看什么?”说着打了甲一拳,同时乙同伙也一拥而上,对甲拳打脚踢。
甲双手抱住脑袋直往后退,乙等人紧追不舍,甲无以躲避,抽出随身携带的匕首,在乙打他时朝乙一捅,扎中乙胸部动脉,乙因大出血休克而死。
问:(1)根据《刑法》有关规定,甲的行为性质应如何认定?(2)对甲的行为应如何处理?有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