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
浅析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教学文稿
浅析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浅析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作者:云南大学吴火伟幸福的辨析——财富幸福是个亘古不衰的话题。
对幸福的度量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他在经过一番独特的计算后得出结论:王者的生活比独裁者的生活快乐729倍1。
伯利克里说:“要自由,才能有幸福;要勇敢,才能有自由”。
2先贤圣人和普通百姓都有对与幸福的理解,虽然从来没有形成一致认同,但亚里士多德认为“没有一种是完全没有理由的。
它们或者在某一点上站得住脚,或者在大部分都能得到认同”。
3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可伦理学》开篇中就指出,“关于幸福是什么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
大多数人和哲人们所提出的看法并不一样。
一般人把幸福看作某种实在的显而易见的东西,例如,快乐、财富、荣誉等等。
不同的人认为幸福是不同的东西,同一个人也经常把不同的东西当作幸福。
”4的确,因个人的需要不同,对幸福的理解见人见智,但是快乐、财富、荣誉等等是不是就等同于幸福呢?而且每个人对幸福的理解不一样,不同的人把不同的东西当作幸福。
改革开放30多年来,随着我国人民物质生活水平大为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幸福问题。
然而,在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今天,许多人在享受着生产力发展1柏拉图:理想国[M].郭斌和,张竹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379.2周辅成: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44.3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全集第八卷[M].苗力田译注.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16.带来便利的同时,却依然感觉不快乐、不幸福。
财富与幸福到底存在什么样的关系?我们又该如何去追寻财富、追寻幸福?如何处理财富与幸福的矛盾?今日,探寻和学习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可以让物质富裕而精神空虚的人们明白什么是幸福的真谛,如何才能获得幸福。
“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繁荣以及外来先进文化的影响,为人们进行崭新的思考奠定了充实的物质基础。
而逐步形成的城邦公民自由、自立与自律的人文现象,也为他们重新审视世界提供了开放性的精神基础。
论亚里士多德的休闲观
论亚里士多德的休闲观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以至善为逻辑起点,以合于德性的实践活动为逻辑归宿,将幸福上升到思辨的高度,其幸福观的基本内容以这样的脉络呈现在我们眼前;理想与现实的深度同一,理论和实践的密切相通构成其基本特征;同时,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上升至集体层次,启示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对幸福更加明智地把握与追求。
1.1 幸福是最完满的善亚里士多德如海的认知就是多方面、多层次、多向度的。
首先,仁义就是目的。
在《尼各马可以伦理学》这部著作里开篇即为谈及“一切技术,一切规划以及一切时间和取舍,都以某种善目标。
”[1]仁义就是一种目标,但这个目标不仅仅包含裂瓜其为现实,还包括把目标变为现实的这个活动的本身。
其次,亚里士多德指出,仁义在相同的犯罪行为方式中以各种形式整体表现出。
亚里士多德将仁义分成三个部分:外在的善,身体的善和灵魂的善,并且在这三部分中,“灵魂的仁义就是最主要的,最低的善。
”[2]而美好做为人类一切活动的终极目的,自然就是灵魂的善,即为最低的善,也就是至仁义。
所以,对美好的探讨即是如海的探讨。
1.2 合德性的实践活动亚里士多德明确提出的“美好就是再分于德性的课堂教学活动”可以从两方面阐释,一方面美好就是再分于德性的,另一方面美好就是课堂教学活动。
第一,幸福,它是合于德性品质的。
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论认为德性是构成幸福的第一因素。
“人的善就是合于德性而生成的灵魂的限时活动,如若德性有多种,则须合乎那最美好、最完满的德性,而且在一生中都须合乎德性,一只燕子造不成春天或一个白昼,一天或短时间的德性,不能给人带来至福或幸福。
”[2]在亚里士多德时期,“德性即是品质。
”[2]德性实际上被用以泛指一切事物的优秀的性质或者品质,它能够提出和保存诸善,在许多事情上带来良好的效果。
“人的德性就是使人成为善良,并获得其优秀成果的品质。
”[2]由此可以看出,幸福是合于德性品质的。
第二,美好,它就是一种课堂教学活动。
亚里士多德指出美好就是一种活动,就是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或者存有目的的回去谋求。
比较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和伊壁鸠鲁的快乐主义
比较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和伊壁鸠鲁快乐主义一、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和伊壁鸠鲁的快乐主义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1)幸福是至善亚里士多德认为,善有不同的等级,较低等级的善服从较高级的善,并以较高级的善为目的。
比如,服安眠药的目的是睡觉,睡觉的目的是健康,健康的目的是快乐,快乐的目的是幸福。
幸福是生命的自然目的,也是最高的善。
善就是这些活动所追求的目的。
如果有一种这样的目的,人们追求它不再为着获得别的任何目的,而且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着它,就一定存在着某种最高的善,这种最高的善或目的就是人的好的生活或幸福。
幸福就是人的终极的目的或最高善。
(2)幸福和德性亚里士多德认为,幸福一定是在于现实的活动。
对于一部分人来说,沉思的生活是比人的生活更优越的生活,是神性的生活。
而对于多数有德性的人来说,属于他们的幸福就在于灵魂的合于伦理道德性的活动。
一个过着正义、勇敢、节制的生活的人,就是幸福的。
人的善就是灵魂的合德性的实现活动,如果有不止一种的德性,就是合乎那种最好、最完善的德性的实现活动。
(3)幸福的获得亚里士多德认为,幸福是学得的而不是靠运气获得的。
一个人不依靠自己的努力,就不可能获得幸福。
而且,幸福不在于一时一事的合乎德性,而在于一生中的合德性的活动。
幸福意味着持续的、严肃的活动而不是消遣。
按照他的看法,幸福当然也需要外在的善作为补充。
而在所有的外在的善当中,朋友就是最大的善。
严肃的活动需要我们与朋友一道才能持续进行。
幸福的获得也需要外在的条件,比如财富、荣誉等。
伊壁鸠鲁的快乐主义(1)快乐是身体健康与灵魂平静伊壁鸠鲁所说的快乐,并不是指奢侈放荡的快乐,而是指“身体的无痛苦和灵魂的无纷扰”,即身体健康与灵魂平静,而灵魂的快乐更深刻和持久。
他认为,不是每一种快乐都值得选择,不是每一种痛苦都应该被规避。
取舍何种快乐或痛苦体现了一个人在精神上的自由程度。
他说:“凡是必要的,也就是容易满足;凡是难以满足的,也就是不必要的。
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及其思考
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及其思考作者:王华来源:《学理论·中》2009年第07期摘要:“幸福”是《尼各马可伦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许多哲学家都对幸福有所论述。
亚里士多德在前人基础上,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幸福观”体系。
幸福是最高善,是灵魂的合于完满德性的实现活动,不在于消遣。
完善的幸福是沉思。
幸福还需要外在的善,诸如中等财富、健康身体、朋友等等。
本文结合现实生活进行了两点思考:一是亚里士多德批驳了金钱幸福观,这对于当今社会有重要启示;二是人可以通过努力获得幸福,使得幸福具有可实践性。
关键词:幸福;最高善;德性中图分类号:B502.2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09)16—0020—02幸福是人们经常谈论的一个话题,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幸福。
但是关于幸福是什么,如何获得幸福,人们的看法却不尽相同。
在亚里士多德之前,古希腊哲学家们就已开始探讨“幸福”。
亚里士多德在前人关于幸福论述的基础上,系统地提出了比较完整的“幸福观”体系。
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幸福”贯穿于全书的始终,在开篇和末篇都大篇幅地解说幸福。
在一定意义上说,幸福是亚里士多德伦理学的始点和终点。
一、亚里士多德之前的哲学家关于幸福的论述希罗多德的《历史》中讲述到雅典的立法者梭伦说,“最幸福的人是雅典的泰洛斯,因为泰洛斯的城邦是繁荣的,而且他又有出色的子孙,他一生一世享尽了人间的安乐,却又死得极其光荣——极其英勇地死在疆场之上,雅典人在他阵亡的地点给他举行了国葬并给了他很大的荣誉。
”[1]可见,梭伦认为所生活的城邦繁荣,子孙出色,一生安乐,死得光荣英勇,获得荣誉的人是幸福的。
德谟克利特的幸福论基于他的原子论。
他认为,有感性和理性的两种原子,形成两种幸福和快乐,即肉体的幸福和快乐以及心灵的幸福和快乐。
必需的物质基础是幸福和快乐的现实依据,但幸福决不是纯粹的感性享乐和物质刺激。
而且要获得幸福,首先要节制欲望,其次要做到心灵的安适和宁静。
(完整版)亚里士多德幸福论
浅析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什么是幸福,如何获得幸福,从古至今一直是人们所关注的话题。
而幸福也自然成为人们一生奋斗的目标。
不同伦理学家对幸福有不同的理解。
在西方,幸福观按时代划分主要有三种。
首先是古希腊时期,这时的幸福观以德性幸福论为导。
第二个时期是中世纪时期,此时的幸福观贬斥人世间的现实的幸福,将人们祈求幸福的目光转向灵和来世。
到了近代,人们又将感觉上的快乐视为幸福。
从一定意义上说,西方中世纪和近代对幸福论述在不同程度上都是对古希腊幸福观的发挥。
而在古希腊伦理思想中,最具代表的便是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说。
那么,在亚里士多德看来,什么是幸福呢?幸福是一切选择所趋向的最高目的的完满实现。
所以他把幸福界定为:“幸福就是合乎德性的实现活动”。
如何理解亚里士多德对幸福的这一界定?亚里士多德认为幸福为人生最高的目标,但他将幸福规定为“至善”,强调幸福是一种符合德性的现实活动。
于是,对于幸福的理解可以分为以下几点:首先,幸福是至善。
亚里士多德把善分为三类,一类是外在的善,另一类是身体的善,还有一类是灵魂的善。
相比于其他两类善,灵魂的善是主要的、最高的善。
在他看来,外在的善并不是幸福,尽管幸福本身也需要外在的善作为补充。
因为赤手空拳不可能或者难于做到好事情。
真正的幸福在于灵魂的善。
因此,作为最高的善的幸福就是灵魂的合乎理性的现实活动。
由于幸福是内在的善,是最高的善,所以它是完美的和自足的,它是行为的目的。
这就使他将幸福与感官快乐等同的快乐论观点区别开来,并使他的思想学说具有德性论的特征。
就幸福与快乐的关系来说,外在的物质条件仅仅是幸福生活的必要条件,心灵的安宁和自足才是真正的充分条件。
快乐就是要发挥理智德性,把灵魂的痛苦驱赶出去,让灵魂获得宁静、快乐,不受侵扰。
亚里士多德也认为,快乐是灵魂的习惯,许多人的快乐相互冲突,因为那些快乐不是本性上令人愉悦的。
幸福应伴随着快乐,但是快乐就不一定幸福,幸福不是脸上的笑容,喜剧越来越多,越来越别出心裁但是换来的是大家越来越多的赞扬吗?答案是否定的。
两种经典幸福观理论
两种经典幸福观理论一、亚里士多德对幸福的理解1、幸福就是至善为了解读幸福,亚里士多德首先解说了什么是“善”。
《尼各马科伦理学》的开篇第一句话就是“一切技术、一切规划以及一实践和选择都是以某种善为目标。
因为人们都有美好的想法,即宇宙万物都是向善的。
”他认为一切事物皆有其目的,各事物的目的也就是各事物的“善”。
人们的一切活都是在其目的的指导下进行的。
例如我们可以说教育的目的在于知识,医学的目的在于健康等等。
知识、健康这些目的也就是教育、医学这些活动的“善”。
亚里士多德认为:“宇宙万物都是有目的的,目的多种多样,有的目的是因其自身而被追求,有的是因它物而被追求。
在实践中某种以其自身而被追求的目的就是善自身、最高的善,只有最高的善才是某种最后的东西。
”他说的最后的最高的善即“至善”,而至善就是幸福。
2、幸福是符合德性的现实活动什么是德性?亚里士多德所谓的德性与我们平常所说的德性(道德品质)不同,其意义更加广泛。
他通过人与动物、植物的比较研究发现:植物和动物的灵魂只是停留在感觉方面,而只有人的灵魂是人的理智能力方面。
因此人的功能应体现为理性的现实活动而不是单纯的生命。
以理性为基础,亚里士多德认为德性是品质而且是优良的品质。
“在灵魂中有三者生成,这也就是感受、潜能和品质,德性将为这三者之一——德性既不是感受、也不是潜能,么它只能是品质了。
”“一切德性,只要某物以它为德性,就不但要使这种东西状况良好,并且要给予它优秀的功能。
例如眼睛的德性,就不但使眼睛明亮,还要使它的功能良好.幸福是最快乐的活动。
亚里士多德虽然认为快乐不等于幸福,但幸福并不排斥快乐,快乐伴随着幸福。
因此幸福就是使人快乐的,使人觉得可爱,乐于去追求的。
他认为如果有德性的活动伴随着痛苦,而最终导致不幸的结果,那就在某种意义上被称为悲惨,而不是幸福。
他一方面强调德性就是幸福的本质,另一方面指出快乐是幸福的外在条件,没有德性的快乐和没有快乐的幸福都不是幸福。
浅析古希腊晚期哲学流派的幸福观
浅析古希腊晚期哲学流派的幸福观【摘要】古希腊晚期哲学流派对幸福观有着不同的看法。
柏拉图学派认为幸福在于追求理想之国,注重灵魂的升华;亚里士多德学派认为幸福在于实现人类最高目的,即理性实践;伊壁鸠鲁学派强调快乐是幸福的根本,追求简朴和快乐;斯多亚学派认为通过理性的控制可以达到幸福;皮里亚尔学派则关注通过感知和经验获得幸福。
不同哲学流派对幸福观的贡献在于为人们提供了不同的思考视角和实践方法,使人们更加全面地理解幸福的本质。
现代社会可以借鉴古希腊哲学幸福观,既强调心灵的提升和理性的实践,又重视简朴生活和快乐体验,从而实现更加多元化的幸福追求。
【关键词】关键词:古希腊晚期哲学、幸福观、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伊壁鸠鲁、斯多亚、皮里亚尔、现代社会、哲学流派。
1. 引言1.1 古希腊晚期哲学流派的幸福观古希腊晚期哲学流派的幸福观在古希腊哲学发展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不同的哲学流派对于幸福的定义和追求方式各有不同,反映了当时人们对于幸福的多元理解和探讨。
在这些哲学流派中,柏拉图学派、亚里士多德学派、伊壁鸠鲁学派、斯多亚学派以及皮里亚尔学派都有着各自独特的幸福观。
柏拉图学派强调理性的追求和理念的境界,认为真正的幸福源自于理性和智慧的提升,通过追求真理和美的境界来达到心灵的和谐和幸福感。
亚里士多德学派则注重于实践和行为的重要性,认为幸福是一种由道德品质和良好习惯所构成的生活方式,只有通过不断实践和追求德行,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
伊壁鸠鲁学派强调快乐和身心的平衡,认为幸福源自于克制欲望和快乐的追求,通过简朴的生活和自律来获得内心的平和和快乐感。
斯多亚学派则将幸福视为一种内心的平和和达到自我解脱的境界,通过清醒和超脱世俗的态度来实现内心的平静和幸福感。
皮里亚尔学派则强调实践和实用主义的重要性,认为幸福是一种由真实而实用的智慧所构成的,通过追求真实和实用的智慧来获得幸福的生活。
这些古希腊晚期哲学流派的幸福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现代社会对于幸福的理解和追求方式,也为我们提供了对于幸福的多元思考和启示。
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及启示
逍遥学派 ” 。他是古希腊哲学家中最 亚 里士多德 ( 公元前 3 8 4 — 3 2 2年 ) , 生 于 色 雷 学派称作 了“ 恩 格 斯 称 他 是 古 代 的黑 格 尔 。 亚 斯 东北 海 滨 的小 城 斯 塔 吉 拉 。他 的 父 亲 是 马 其顿 博 学 多 才 的人 , 雅 典人 开始 出现反 叛行动 , 并且 开 国王 的医生 , 1 7 岁 的时候 ,他赴雅典在柏拉 图学 历 山大 死后 。 园读 书长达 2 0年 , 到柏拉 图去 世后 , 他 才离 开 。 始 攻 击亚 历 山 大 的朋 友 。与此 同时 亚 里 士 多 德 也 他 被判 处不 敬神 的罪名 , 他 不愿 意 公 元前 3 4 3应 邀 任 太 子 亚 历 山 大 的 老 师 , 在 马 其 受到 了牵连 , 象苏格拉底那 样束手就擒 , 也不想雅典人再 次对 顿 王国的首都佩拉 任职 。亚历 山大 称帝 后 , 亚里 当他得到 消 息后便 急忙外 出 , 亚里 士 士多德大展宏 图 . 他大部分 的作 品都是在那一 时 哲学犯 罪 , 3岁 时 去 世 . 也 就 是 公 元前 3 2 2年 。关 期 所著 。这是 因为 当时 , 亚历山大给予亚里 士多 多 德 在 六 6 一种是 他被 毒死 , 另 一 德 非 常 丰 厚 的资 金 和 物 质 支 援 。公 元 前 3 3 5年他 于 去 世 的原 因 说 法 不 一 , 前 往雅 典 , 创办 了吕克 昂学 园 , 在那里从 事讲 学 种 是 由于无 法解 释潮 汐 的现 象 而 跳 海 自杀 。还 有 与研究 。亚里 士多德极其反对刻板 的教学方式 , 种是多年积累的疾病造成 的。
浅析幸福是“合于德性的现实活动”-—亚里士多德的幸福伦理思想初探
浅析幸福是“合于德性的现实活动”-—亚里士多德的幸福伦理思想初探论文关键词:幸福;德性;中道;思辫论文摘要:幸福自古以来就有多种理解。
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时期也是整个西方哲学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他的幸福观是古希腊哲学中最系统最完善的。
亚里士多德认为幸福是“灵魂的一种合于德性的现实活动”。
在他看来,幸福就是至善,幸福是终极的、自足的,我们是为了它本身而选取它,而永远不是因为其他别的什么。
幸福是通过德性,通过学习和培养得到的,此外幸福也需要外在善的辅佐和合乎中道行为的保障。
什么是幸福?怎样获得幸福?这是人类亘古不变的追问主题。
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科伦理学》中全面系统地提出了自己的幸福观与幸福体系。
一、幸福与幸福的生活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科伦理学》中讨论了幸福与善、幸福与德性、幸福与快乐、幸福与思辨活动的各种关系,指出幸福是一种善,是一种合于美好德性的现实活动。
在他看来幸福是一种最高的善,是一种最高的快乐,幸福是终极的、自足的,是无条件的。
在亚里士多德看来:“一切技术,一切规划以及一切实践和抉择,都以某种善为目标。
因为人们都有个美好的想法,即宇宙万物都是向善的。
”人们生活的目的是多种多样的,其中有一些是我们为了其他目的而选取的,例如,钱财、长笛,被我们作为达到其他目的的工具。
但是“如若在实践中确有某种为其自身而期求的目的,而其他一切事情都要为着它—那么,不言而喻,这一为自身的目的也就是善自身,是最高的善”。
只有最高的善才是某种最后的东西,只有那由自身而被选取,而永不为他物的目的才是最终的。
那么一切行为的最终目的、最高善到底是什么呢?亚里士多德认为这就是“幸福”。
只有幸福“我们是为了它本身而选取它,而永远不是因为其他别的什么。
”并且“几乎大多数人都会同意这是幸福”。
这是因为,首先,幸福是每一个人都追求的,是每个人生活的目的。
其次,幸福只为自身而存在,人们是只为了幸福本身而选择幸福,而永远不是为了其他别的什么。
亚里士多德 幸福
亚里士多德有关幸福的论述对公正的概念密尔对幸福该奶奶的论述,功利主义,自由主义的关系,功利的正义观对康德的绝对命令的理解。
亚里士多德有关幸福的论述:亚里士多德承认运气对于幸福的影响,但反对片面地将幸福等同于外在的幸运。
把最高贵、最美丽的东西竟付之于运气,这简直就是错误和亵渎。
尽管我们也说过,人生需要运气,但生活的幸与不幸并不取决于运气,真正的幸福取决于合乎德性的现实活动,相反则会导致不幸。
持久地合乎德性的行动和思考能够使人以最佳的最高贵的方式承受命运的变故。
亚氏从目的论的层面指出:“人类的一切行为都是以某种善为目的。
行为发生连续的运动,就构成了目的的链条。
而这个链条必然有个尽头,即有某种以其自身而被期求的,其他一切目的都要以它为目的——即‘至善和幸福’(eudemonia)。
”一、幸福是人生的最终目的亚氏在《尼各马科伦理学》中提出“幸福是人生的最终目的”。
他说,宇宙万物都是向善的,人的一切行为包括技术、规划、实践及选择都是以某种善为目的。
行为多种多样,目的也多种多样。
例如,医术的目的是健康,造船术的目的是船舶,战术的目的是取胜,理财的目的是发财。
如果行为连续地运动,就构成了一个目的的链条(比如,学生勤奋读书是为了取得好的成绩、进入一个好的大学,而进入好的大学可以在毕业后找到一个好的工作,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其中后一个行为是前一个行为的目的,依次构成了一个从低到高的目的次序,前面的一些目的从属的,服务于后面的主导目的。
亚氏认为,只有最善的终结才是目的,只有幸福才具有终极性和完满自足的特性。
在人的行为链条上,幸福不仅是人的其它一切行为的最终目的,而且其本身就是直接被期求的目的。
亚氏认为,人追求幸福是具有完满性的,如果一个目的的获得不需要再添加任何的条件,那么这个目的就具有完满性,反之则是不完满的。
也就是说,一个人拥有了幸福,也就拥有了一切,他的人生也就是完满的。
因此,在亚氏看来,幸福既是人生的终极目的,也是完满自足的。
亚里士多德幸福观及当代启示
亚里士多德幸福观及当代启示作者:郜爽来源:《大东方》2015年第10期摘要:幸福是一个既古老又恒新的话题,自古至今,它一直在人们的思想理论视野中占据重要地位,更是人类作为宇宙本体存在的意义依据。
人们普遍追求幸福,但在追求道路上往往会迷茫甚至走入误区。
古希腊理性主义伦理思想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在继承、批判、总结前人幸福观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比较完整而又独特的幸福论体系,有助于我们厘清幸福迷雾,为当代人正确追求幸福提供了很好的指导。
关键词:亚里士多德;幸福;启示亚里士多德在对前人幸福理论的批判继承基础上,以目的论作为立论起点,认为人们的每个选择、行为都是朝着某个目的或善的,而幸福是一种只因自身而被追求的至善。
他从人的功能和灵魂角度出发,更加关注人的灵魂属性与幸福的关系,将幸福定义为灵魂合乎德性的实现活动,并进而提出了合乎努斯的以及合乎德性的两种位阶的幸福观,着重突出精神世界中的理性和德性两个层面的富足是一个人幸福与否的关键,而能否将对幸福的理解转化为实践是实现幸福的根本。
一、亚里士多德幸福观的内涵阐释1.合乎努斯的生活是第一位的幸福亚里士多德从灵魂论出发,认为灵魂具有理性和无理性的两个部分。
无理性的部分又可以分为植物性的部分和欲望性的部分,欲望的部分在一定程度上会听从理性的指导,在此种意义上分有理性。
所以理性包括两部分,一是严格意义的理性部分,一是在听从理性意义上分有理性的部分。
严格意义的理性部分又可分为两部分,一是理论理性,思考那些始因不变的知识的部分;一是实践理性,思考始因可变的推理的部分。
与此对应,灵魂的德性也分为理论理性的德性——努斯和实践理性的德性——明智。
2.合乎德性的生活是第二位的幸福虽然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合乎努斯的生活是最幸福的,但是正如廖申白先生所言,“在普通人的情形中,那种上行的思考消失了,并且,由于这样的人将在推理思考上负担更重,下行努斯的那种辅助要素就显得既突出又似乎是唯一所需的。
亚里士多德论幸福
摘要从古至今,幸福问题一直是人们所无法回避的问题,许多哲学家都对幸福问题进行追问和研究,其中,亚里士多德是最有影响力的论述者之一。
福的理论,内容包括幸福的定义、幸福的内容、幸福的实现,还尝试思考关于其幸福观的争议。
在古希腊世界,幸福是与善联系在一起的,亚里士多德在其《尼各马可伦理学》中首先将幸福定义为“至善”,即最高的善,从这一方面来说,他和古希腊其他的哲学家对于幸福的理解是相似的,但亚里士多德认为说幸福就是至善只是两个同义词的列出,并未有多少实质性意义,他将幸福定义为“合乎德性的现实活动”,德性也就是使得一个人好并使得他的实现活动完成得好的品质。
因为在他那里,伦理学和政治学是相辅相成,联系在一起的,人既是社会性的政治的动物,又是理性的动物,而人的幸福在城邦的现实生活中才能得以实现。
在《尼各马可伦理学》第十卷中他最终提出了“沉思是最大的幸福”,而“其他的合乎德性的活动是第二好的”,他认为沉思是最高等的实现活动,最令人愉悦、最自足,把沉思的生活归结为一种超越人的生活的“神性的生活”。
关于幸福的内容,亚里士多德认为幸福包含着快乐,幸福即是合乎德性的现实活动,而合乎德性的现实活动“既令爱高尚的人们愉悦,又自身就令人愉悦,他们自身中就包含快乐。
”所以幸福是最令人快乐的。
另外,亚里士多德认为“幸福也显然需要外在的善”。
“因为,没有那些外在的手段就不可能或很难做高尚的事。
”他并不排斥财富,对于个人幸福来说,财富是必须且适度的,而朋友是最大的外在的善,一个德性的人做合乎德性的善举必须要有接受善举的人,幸福是需要友爱的。
友爱是生活中最需要的东西之一。
在实现活动中它可以促进人自身的完善,友爱对于幸福是必须的,“要做一个幸福的人就必须要有好人朋友”。
我们在好运和不幸中都需要朋友。
其他的外在善只是达到幸福的外在手段,友爱则是内在于幸福生活的,它自身就是目的,就是值得欲求的,他把友爱作为伦理德性和理智德性之间的联系环节,是一种“特殊德性”,是能够引导个人去追求实践智慧,追求完满德性的实现活动的德性。
亚里士多德幸福观浅析
亚里士多德幸福观浅析提要: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详细论述了什么是“幸福”,以及“德性幸福观”的内容和论述。
提出了“幸福是至善”、“最大的幸福是思辨”等思想命题,这些思想即使是在现代,在当代中国,对人们的道德修养也有着及其重要的思想指导意义。
关键词:至善;幸福;德性什么是幸福,这无疑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且极具有争议性的话题。
幸福是人类历史上一个永恒的话题。
伦理学家们对幸福概念有不尽相同的或完全不同的的理解。
有的将幸福与感官的快乐联系起来,认为快乐与否是构成道德的标准,其极端表现为享乐主义;另一类将快乐与德行对立,主张人生的幸福不在于感官的快乐,而在于对德行的追求,其极端形态是禁欲苦行主义。
为了在纷纭众说中寻找出路,哲学家们进行了各种各样的思考。
亚里士多德主张快乐与德性结合,认为欲望、意志受理性支配,他以其中庸思想为原则,对什么是幸福,什么是最高的幸福、怎样才能获得幸福等问题做出了系统而完整的阐述。
他的理论具有更大的合理性和现实性,对于建构当代幸福观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启示意义一、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论在《尼各马可伦理学》第一卷中,亚里士多德开门见山地指出,“一切技术一切规划以及一切实践和选择,都以某种善为目标。
宇宙万物都是向善的。
”他认为,在人的时间汇总,有些东西是作为手段为人们所欲求的,而有些东西是作为目的为人所欲求的,这种以其自身被欲求而替他目的都是为着它的目的就是最高的善。
“作为幸福,我们为了它本身而选取它,而永远不是因为他物的目的才是最后的。
而永远不是因为其他别的什么。
”因此,幸福即至善,它因自身而被选择,具有自足性。
虽然我们也会选择快乐、荣誉等,但他们都是“有待而有”,选择它们是通过它们可以获得幸福。
亚里士多德认为幸福是合于德性的现实活动。
“幸福是符合德性的现实活动”是亚里士多德德性幸福论的核心命题。
他认为幸福是至善,但又不等同于至善,他主张应该从人的本性出发来看待幸福。
亚里士多德幸福观
浅谈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摘要:在西方,除了宗教幸福观以外,对于幸福的理解,基本上可以分为理性主义幸福观(或者称“德性论”)和感性主义幸福观(或称“快乐论”)两大派别。
前者强调理性、抑制欲望,追求道德和精神上的完善的幸福;后者强调人的自然欲望,主张在感官、感觉的快乐体验中享受生活,有纵欲主义的倾向。
亚氏是德性幸福论的代表者,他在扬弃他人成果的基础上提出幸福是最高的善,是灵魂的一种合于完满德性的实现活动。
关键词:幸福幸福观亚里士多德古往今来,人们总是在不断地追寻幸福,并且希望自己获得真正的幸福。
对幸福的理解因人而异:古希腊历史学家修西得底斯说“幸福的秘诀是得到自由,而自由的秘诀是勇气。
”;伯里克利说“自由才能幸福,勇敢才能自由。
”;中世纪尼德兰思想家德西得乌?伊拉斯谟说“一个人成为他自己了,那就是达到了幸福的顶点。
”俄国作家伊凡?蒲宁说“只要我还能坐在长椅上,遥望夕阳落山的景象,哪怕残躯断臂,我也会感到无比幸福。
”;科威特著名女作家穆尼尔?纳素夫说“真正的幸福只有当你真实地认识到人生的价值时,才能体会到。
”……这些都反映出他们对幸福的不同追求。
那么生活在几千年之前伟大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又是怎样的呢?早在两千多年以前,亚氏就形成了一套自己的比较系统、完整的德性幸福观,现在读来虽然有些观点不甚合理或者尚需探讨,但是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不得不被亚氏的思辨思维和实践意识所折服。
德国浪漫主义运动的先驱者施莱格尔曾说:“一个人,天生不是一个柏拉图主义者,就是一个亚里士多德主义者”。
我国传统伦理学和伦理学家周辅成先生也道,一个研究西方哲学或伦理学的人,如果忽略了亚里士多德的思想,乃是一件大憾事。
可以见得亚里士多德在整个西方哲学史、文化史上重要的地位和巨大贡献。
亚里士多德生前撰写过很多伦理学的对话和著作,但他名下流传至今的伦理学著作只有《尼各马可伦理学》、《欧台莫伦理学》、《大伦理学》这三部,其中《尼各马可伦理学》比其他两部更为系统、思想也更为成熟。
亚里士多德幸福论
亚里士多德幸福论摘要:亚里士多德在其著作《尼各马可伦理学》中,从理性和感性的角度论述了对幸福的观点。
从理性的角度认为,在善的体系中,那个最好的、终极的、自足的、最完满的、以自身为目的、最高的善就是幸福。
追求幸福的生活体现了人区别于动物的特殊性,这就是人能够通过主动选择理性生活来过一种道德生活。
他认为思辨的人生是最幸福的人生。
从感性的角度认为,幸福的生活必然是快乐,这样他把人的心理体验、情感体现拉入到幸福中来,力图克服把幸福空洞化,体现了其理论的调和主义色彩。
关键词:善;幸福;德性;理性在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是对幸福问题探讨最多、最系统的人。
他和前人一样认为幸福是人生最高的目标,并且他将幸福规定为最高的善,将幸福和至善作为人类生活的根本目的和伦理学研究的核心问题。
他一方面强调幸福是一种完全合乎德性的灵魂的现实活动,另一方面强调幸福就是快乐的生活。
故他的伦理学通常被称为幸福论。
亚里士多德通过“什么是幸福?”“怎样达到幸福?”等一系列问题的探讨和论证,最终构建了一个比较完整的、理论化的幸福论体系。
一、幸福是最高的善在《尼各马可伦理学》著作的开头,亚里士多德写道:“一切技术、一切规划以及一切实践和抉择,都以某种善为目标。
”[1]1这样,他认为宇宙中一切事物的运动都以向善为自己的目标。
对于人来说,因为活动的多样性,所以善的界定也因此多种多样。
例如,各种技术所追求的目的或善就有以下不同的含义:医术的目的是健康,造船术的目的是船舶,战术的目的是取胜,理财术的目的是发财。
在这里,他把人的各种活动目的都统辖在善的概念之下,在多样的目的(善)中,有的目的或者善是用来实现另一目的或者善的工具或手段,这种善叫外在善;以这种目的或者善为手段要实现的另一个目的或者善叫做内在善。
这样追究下去,就构成了一个相互为目的的善的概念等级体系,在这个善的概念的等级体系中,作为最终目的的善也就是内在善,处于主要的、首要的位置,统辖着其他的众多善,其他一切善都以它为目的。
亚里士多德的两种幸福观
亚里士多德的两种幸福观谷耀宝【摘要】Historically,happiness is always a never-to-be-evaded problem.In the past,many philosophers had research on this theme.Aristotle was one of the most influential one.In Ethica Nicomachea,Aristotle made a detailed discussion on the theme of happiness.The definitions of happiness of Aristotle are analyzed again.According to him,happiness is the highest good,happiness is acting with your soul in accordance with virtue and contemplation is the supreme happiness.%从古至今,幸福问题一直是人们所无法回避的问题。
许多哲学家都对幸福问题进行追问和研究,其中,亚里士多德是最有影响力的论述者之一,他关于"幸福"的论述主要集中在《尼各马可伦理学》这本著作中。
通过梳理亚里士多德关于幸福的阐述,认为他对幸福做出了幸福是至善、幸福是合乎德性的现实活动、沉思是最大的幸福三种定义。
【期刊名称】《唐山师范学院学报》【年(卷),期】2012(034)001【总页数】4页(P84-87)【关键词】亚里士多德;幸福;至善;德性;沉思【作者】谷耀宝【作者单位】中央党校研究生院,北京10009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B502.233幸福,希腊语是eudaimonia,从其词源上讲,它包含“eu”(好或善)和“daimon”(灵魂的守护者),可以看出eudaimonia与人们现在说讲的“幸福”有着很大的不同。
“幸福是否需要外在善”——亚里士多德个人幸福思想研究
“幸福是否需要外在善”——亚里士多德个人幸福思想研究黄晓晔;朱诚【摘要】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对“幸福”这一概念有着较多笔墨的论述,由此形成了他的幸福论思想体系.长期以来,学界对其关于“幸福是否需要外在善”的回答颇多争议.本文通过对亚里士多德“幸福论”的文本梳理,将幸福划分为“属人的幸福”和“神性的幸福”两个层次,阐述幸福与“外在善”密不可分,至善幸福是人类神性得以展现的最高境界,以期弥合以往争论中的冲突,寻求对这一问题的共识和对文本更好的理解.【期刊名称】《甘肃理论学刊》【年(卷),期】2019(000)001【总页数】6页(P64-69)【关键词】亚里士多德;幸福;外在善;德性;实践【作者】黄晓晔;朱诚【作者单位】河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南京 210000;河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南京 21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B502.233在我们所处的社会生活中,幸福问题经常被追问,幸福总是被人类追求的,它是人类所特有的实现活动。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生活的幸福,并为此不断努力。
那么什么是幸福呢?怎样获得幸福?“幸福”是亚里士多德伦理学中的重要概念,他对此进行了深入思考,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论看法并形成了幸福思想体系。
由于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以下简称NE[1])第一卷和第十卷中,亚里士多德对幸福概念的描述有些不同,所以西方研究者对这一概念的理解往往存在着很多困难和争议。
“对于此问题(对幸福的解释),在亚里士多德注释者中一直存在着‘涵盖论(综合论)’和‘理智论’之间无休止的争辩”[2]93。
在综合论者看来亚里士多德的幸福是一个包含各种德性和外在的善的复合体,而理智论则着眼于“思辨”这一最高的幸福,认为在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里“思辨”享有最高的地位并指引人达到最高的幸福。
本文将对学者们关于“幸福是否需要外在善”这一问题的不同看法进行简单介绍,然后主要讨论幸福是否需要外在善以及外在善对幸福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详尽的解释了他关于幸福的定义,以及怎样才能称得上幸福。
本文将先对亚里士多德的观点进行总结阐述,并具体就思辨这种幸福进行探讨。
•幸福是至善,是一种终极目标。
“根据我们的看法,政治学的目标善究竟是什么?在实践中所能实现的至善又是什么?在名称上,大多数人在这里诚然是一致的,一般大众和有教养的人都把它称之为幸福。
”然而亚翁不同于一般大众把“好生活、好品行”这种“抓得着、看的见的东西”作为幸福1,他采用柏拉图的理解2,加以阐释,总结起来可以归纳为:幸福是至善,是一种终极目标。
怎样理解这一定义呢,首先关于善的定义,亚里士多德认为善在不同的具体实践中有着不同的具体表现,但可以概括为行动的目标3,而有的目标,比如赚钱,是为了享乐,那么赚钱就不是终极目标,同样的,享乐也可能不是终极目标,“而最高的善必定是一个终极目标和某种完善的东西”。
4那么为什么说幸福是终极的呢?亚里士多德对于终极的解释极为恰当:“作为绝对完善的、永恒地因其自身之故而绝不因他物之故被欲求的东西”5。
依前所论,假若某个行动的目标在于赚钱,而赚钱是为了享乐,而为什么要享乐呢?为了快乐,为什么要快乐呢?为了幸福。
为什么要幸福呢?没有为什么了,或者说,为了幸福。
就是这样,幸福被亚里士多德定义为一种终极的概念,或者说,在亚里士多德的观念里,幸福是一种终极的目标。
所以,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幸福是至善,是一种终极目标。
•幸福是合乎德性的实现活动然而以上仅仅是对“幸福”这个概念进行了一个定义,这样一个定义于实际生活并无指指导意义,亚里士多德也意识到了这一点。
那么幸福究竟是什么?既然“幸福=至善”,而善就于不同的行为活动有着不同的表现(不同的行动有着不同的目的)。
于是,亚里士多德尝试从最普遍,最基本的行动来讨论最原点的善。
那最基本的行1P43 1095a15-1095a25 《尼各马可伦理学》[注释译读本]/[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著; 邓安庆译.人民出版社,2010.92P45 1095a25-1095a30 “它既是独立的善,同时又是所有的其他善物之为善的原因。
”(引用书名及版本同上,若无例外情况,以下不再注明。
)3P52 1097a15-1097a25 “这种善在每一个行为和每一种技艺中永远都是不同的;”“所以,如果对于所有行为一般地存在一个共同的目标的话,那么这个目标就是通过行动可以达到的善。
”4P52 1097a25-1097a305P53 1097a30-1097b动是什么呢?是人的存在,但是这种存在不仅仅是生命本身,也不是“感觉的生命”,否则与植物、动物无异,而应该是“有理性天赋的灵魂部分”。
6那么最基本、最普遍意义上的行动,区分人与其他生命的,是人的“灵魂的实现活动”或曰“合乎理性的活动”。
7基于这样一种行动的目标8,亚里士多德的结论是“人的善就是灵魂合乎德性的活动”9那么作为至善的幸福,其可以看成合乎德性的活动的实现。
然而需要强调指出的是,幸福不是德性。
德性是一种品质,但德性缺乏自足的特性10。
所以幸福是合乎德性的实现活动,而不是德性本身。
“幸福显然就可阐释为本身就值得欲求的实现活动……所谓本身值得欲求的活动,就是人们无需追求别的东西而只追求活动本身的实现就足够了。
合乎德性的行为就具有这种性格……”11•幸福是“一生”的概念在上面两个小标题,总结了亚里士多德对“什么是幸福?”这一问题的回答,那么在判断什么样的人是幸福的人的时候,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是,不仅要根据上面两个定义进行判断,而且这个判断必须是基于人的完整一生的。
12但是这样一个强调,也有很大的困惑性:1、如果必须基于人的一生才能判断这个人是不是幸福,那么我们平时说的这人生活的很幸福,是不是就没有意义,或者是一种错误的论断呢?2、如果一个人是否幸福只能在他死后判断,那么他的后人的命运是不是会影响对他的幸福与否的判断呢?首先,亚里士多德前面对幸福的定义“幸福是一种终极目标”,“幸福是合乎德性的实现活动”,这是两个名词性的定义,不是形容词。
那么要说一个人“很幸福”,那就是这个人获得了幸福,或者说达到了幸福,也就是,这个人实现了合乎德性的活动。
而亚里士多德认为,德性活动是具有持久性的,或者说,有德性的人比其他人都更持久6P55 1097b30-1098a7P56 1098a10-1098a158P56 1098a15 “……就是最好的和最完善的灵魂实现活动。
如果一个人终归变得卓越,就是说他实现或完成了他所固有的人的使命。
”9P57 1098a15-1098a2010P47 1095b30-1096a “德性本身也证明自身并不圆满……这种情况是有可能的:人在睡觉的时候也是拥有德性的,或者说,拥有德性的人甚至可能一辈子都不实行它”。
11P340 1176b-1176b1012P57 1098a20 “……这是贯穿在一个人完整一生中的……因此一天或者一个短暂时间的[德性]不能给人带来至福或幸运。
”地合乎德性地行动和思考13,所以我们说“一个人是幸福的”指的是,这个人先前到现在都实现了合乎德性的活动。
我认为亚里士多德的“完整一生”14不是严格的,而是为了说明,幸福的判断必须基于一定的时间跨度。
只有一个人能持久的合乎德性的行动,才能说他是有德性的,只有当这个人能持久的实现合乎德性的活动,才能说他是幸福的。
如此,第二问题也可迎刃而解,首先一个人是否幸福不是只能在他死后判断。
而一个人的后人,或者朋友,所遭受的幸与不幸,对这个人肯定是有影响的。
但是对在世之人,这种影响不一定能够影响这个人的幸福,除非他获得了德性或者丧失了德性(而德性是持久的,这种变化的可能性是小的),而对已故之人,这种影响是不能改变这个人先前的一般状态的15。
•德性的实现需要外在的善缘上面说到,“一个人是幸福的”指的是,这个人先前到现在都实现了合乎德性的活动。
这里的实现,指的是最好的实现16。
所以,并非有德性的人,依照德性,去理性地行动,就能达到幸福。
如若如此,则走向了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的极端。
亚里士多德明智地认识到了这一点,承认“幸福诚然也需要一些外在的善缘。
因为人们如果没有辅助手段可供支配的话,做高贵的事情是不可能的或者是不容易的。
”17而“朋友在所有的外在善缘里显得是最大的善”18,所以亚里士多德强调指出“幸福的人要有朋友”19,朋友对于有德性的人的意义不在于其利用价值,而是朋友是有德性的人德性行为的对象,可是德性行为不一定非把朋友当对象啊,把任何人当对象不好么?亚里士多德认为“与朋友和有德之人一起共享比陌生人和偶遇的人共享更好。
”20因为,一个有德性的人的德性行为会给有德之人带来快乐21,所以朋友是更好的对象(显然,亚里士多德认为13P66 1100b12-1100b20 “因为在人的各种业绩中没有哪一种能够如同合乎德性的现实活动那样具有如此的持久性……幸福的人最多地和最持久地生活在德性活动中。
……这样一来,我们所寻求的持久性幸福也就在真正幸福的人身上找到了,而且他整个一生都将名副其实(地幸福)。
因为他一直或者说比任何他人都更持久地合乎德性的行动和思考。
”14P64 1100a5 “正如我们所说,幸福需要完善的德性和完满的一生……”15P69 1101b5 “所以说,[后人]及友人的幸与不幸对于已故者确实还是有某些影响,只是影响的方式和程度,既不能使从前的幸福者变得不幸,也不能改变其从前的一般状态。
16P62 1099a30 “因为这些东西都并列地达到了最好的实现,我们就把它们,或者它们当中的一个,称作幸福。
”17P62 1099a30-1099b18P318 1169b1019P319 1169b2020P319 1169b2021P320 1170a15 “发自本性的善对于有德性者而言本身就是善的和愉悦的”有德性的人的朋友也是有德性的)。
•亚里士多德幸福观的两面综上,亚里士多德一方面探寻幸福的本质,一方面试图把大众的幸福观概括在他的幸福观里面。
(这有点儿科学探索的一般思路,根据事实现象归纳推到定理,然后在把定理套到一般情况里,加以证明。
)所以,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显得有两种不同的出发点:一方面他认为幸福是最好的最好,是最好的总和,任何的好,比如抽象的“荣誉”、“快乐”、“有德性”或者具体的“高贵的出身”、“聪明的子女”、“身材的健美”等等各种物质上的最优22,都是幸福的一种表现形式,而不是幸福的本身。
在这样一种出发点上,亚里士多德说“因为谁要是把一个外表丑陋,出身卑贱,生活孤苦伶仃的人,同幸福连在一起,简直就是恶意的歪曲幸福。
”23另一方面,亚里士多德又提出幸福是合乎德性的实现活动,幸福在于“持久地合乎德性地行动和思考24”。
在这种意义上,外在的善缘对幸福不一定能产生影响,“真正有德性的和明智的人,将以高尚的品质承受运气的各种变故,永远都是在其实际处境中塑造出尽可能的最好。
……如果这样,一个幸福的人就不会完全陷入不幸。
”25比如在分析“幸福”与“运气”的关系时,如若按照“幸福需要外在的善缘”来推论,运气也是外在善缘的一种,如果没有运气,总是遭遇不幸,那么合乎德性的行动不能得到最好的实现,也就达不到幸福。
而同时,亚里士多德又指出“人生需要运气,但是生活的幸与不幸并不取决于运气,真正的幸福取决于合乎德性的实现活动,相反会导致不幸。
”26“一个幸福的人不会屈服于运气的频繁变故而改变其固有的东西。
”也就是说,一个幸福的人不会因为遭受不幸,就马上失去了幸福,而一个不幸的人,也不会由于运气的临时降临,而变成幸福的,“除非在多年之后,在此期间他取得了令其满足的成就和荣誉。
”27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的这两个层面,并不矛盾,外在的善缘和有德性的人之于幸福,就22P62 1199b-1199b5 “另一方面,如果缺少一些东西,如高贵的出身,聪明的子女,身材的健美,幸福就会蒙上阴影。
”23P62 1199b524P66 1100b2025P67-P68 1101a-1101a526P66 1100b1027P68 1101a10像好的原料和大厨之于一道好菜。
大厨没有好的原料做不出好菜,好的原料到了一般人手里也不能变成一道好菜;对大厨来说,偶尔缺一味两味好原料并不影响做一出好菜,而对一般人来说,偶尔有那么一味两味的好原料也不能做出一道好菜。
但是大厨没有好的原料一定做不出好菜吗?显然这样是说不通的。
真正的大厨会将手头的原料的最好的部分加以利用,变成一道佳肴,就像上文中已经给出的亚里士多德的那句话:“真正有德性的和明智的人,将以高尚的品质承受运气的各种变故,永远都是在其实际处境中塑造出尽可能的最好。
”这不由得引发了我对前面亚里士多德的一句话产生了质疑:“外表丑陋,出身卑贱,生活孤苦伶仃的人”就一定是不幸福的人吗?如果一个人天生丑陋,出身卑微,但是他尚能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去生活,用微笑去展示亲和,用高尚来赢得尊重,这样的人称之幸福也不为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