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管理体系试题
测量管理体系考试试题
![测量管理体系考试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4214f121b52acfc789ebc9f0.png)
测量管理体系考试试题一、判断题:1、测量过程是为确定量值所进行的一组操作。
(对)2、采取预防措施是为了防止不合格的再发生。
(错)3、计量确认是为确保测量设备满足预期使用要求的一组操作。
(对)4、非强制检定计量器具的确认间隔在保证量值准确可靠的前提下可由使用单位自己确定。
(对)5、经计量确认合格后用于某称重过程的天平,不一定能用于其他称重过程。
(对)6、测量管理体系中的所有测量过程并非都需要实施控制。
(错)7、测量设备计量确认状态标识确认人应是该测量设备的检定/校准人员。
(错)8、测量设备的计量特性通常是通过校准后得出的。
(对)9、不合格测量设备在不合格原因已被排除后即可重新投入使用。
(错)10、测量设备的验证可以通过测量设备的计量特性与计量要求直接比较来实现。
(对)11、测量仪器经校准,修正值等于0,因此不确定度也为0.。
(错)12、测量结果的相对误差大,其引用误差一定也大。
(错)13、增加测量次数,用平均值报检测结果,可以减少测量的系统误差。
(错)14、约定真值仅仅是真值的估计值,因为它具有不确定度。
(对)15、对被测量进行一次测量所得结果是没有不确定度的。
(错)二、单项选择题:1、某台测量设备经验证不满足计量要求,此时应采取(纠正措施)。
2、测量管理体系要求对所有测量设备都要进行(确认)。
3、测量过程应设计成能防止出现错误的(测量结果)。
4、每次对不合格的测量设备进行维修、调整或维修时,应评审其(计量确认间隔)。
5、为便测量过程受控,应识别和考虑影响测量过程的(影响量)。
6、通过重复观测贝塞尔公式计算得到的标准偏差,随观测次数的增加而(更为可靠)。
7、在重复性条件下,用温度计对某实验室的温度重复测量了16次,通过计算得到其分布的实验标准偏差s=0.44℃,则其测量结果的标准不确定度是(0.11℃)。
8、在规定的测量条件下多次测量某一计量标准,所得测量结果与计量标准所复现的量值之差是测量的(系统误差)的估算值。
测量管理体系试题
![测量管理体系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d379fcc92cc58bd63186bd18.png)
测量管理体系测试题及答案一、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7. 组织的测量管理体系管理者代表应确保必要的资源以建立和保持计量职能。
(×)8. 组织的最高管理层应建立测量管理体系,形成文件,并加以保持和持续改进其有效性。
(×)9. 测量管理体系审核不得由第三方人员进行。
(×)18. 测量设备的校准不得由负责计量确认的计量职能以外的组织进行。
(×)二、单选题*1.我国《计量法》规定,国家采用(国际单位制)*2.属于国际单位制的长度单位符号是(cm )*3.关于测量管理体系审核,以下(B )说法是不正确的。
*4.关于测量管理体系的监视,以下(D )说法是错误的?*5. ()是实现单位统一、量值准确可靠的活动。
*6. 下列单位中,哪些不属于国际单位制的单位(斤)。
7.不合格控制包括对( D )的控制。
*8、以下哪些不属于测量设备?(C )9、企业计量管理的对象是(E )*10下列不属于测量管理体系中必要的支持过程的是(B )*11. 在测量管理体系中以下不属于信息资源是(D )。
12.企业测量管理体系的计量检测能力和检测水平应满足(D )的要求。
13 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是指(C )。
14强制检定的计量标准是指(A )15属于强制检定工作计量器具的范围包括(C)16软件形成文件,经识别和受控的目的是确保( B )。
17企业计量管理的对象包括(D )。
18计量标准器具是指( C )19对社会上实施计量监督具有公证作用的计量标准是(B )20测量管理体系审核可由(D )进行。
21计量职能的管理者应确保( D )22 测量结果与被测量真值之间的差是( B )23企业、事业单位建立的( B )由与其主管部门同级的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主持考核合格使用。
24管理评审的目的是确保体系的(D )。
25(D )不是获得审核证据的途径26对体系实施内部审核的目的是为了确保其持续的(A )27在构成测量管理体系的各个过程中,应监视的对象是(D )28测量管理体系中必要的支持过程是指(D )29企业、事业单位建立的各项最高计量标准,须经(D )主持考核合格后,才能在本单位内部开展检定。
测量管理体系标准考核题
![测量管理体系标准考核题](https://img.taocdn.com/s3/m/8c3ada53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06.png)
测量管理体系标准考核题考核题一、推断题(对的打“√”,错的打“×”)1. 用于测量管理体系的方法包含从基本的测量设备的验证到测量过程操纵中统计技术的应用。
(√)2. 一个有效的测量管理体系确保测量设备与测量过程习惯预期用途,它对实现产品质量目标与管理不正确测量结果的风险是重要的。
(√)3. ISO10012:2003标准可用于改进测量活动与提高产品质量。
(√)4. 测量过程是支持组织产品质量的特定过程。
(√)5. ISO10012:2003标准的指南是对“要求”的增加、限制或者修改。
(×)6. 组织没有责任规定测量管理体系要求与决定所需的操纵程度作为其整个管理体系的一部分。
(×)7. 遵从ISO10012标准的要求有利于满足其他标准中规定的测量与测量过程操纵的要求。
(√)8. ISO10012标准规定了测量过程与测量设备计量确认管理的通用要求,并提供了指南,用于支持与证明符合计量要求。
(√)9. ISO10012标准规定了测量管理体系的质量管理要求。
(√)10. ISO10012标准可由执行测量的组织作为整个管理体系的一部分,以确保满足计量要求。
(√)11. ISO10012标准作为用于证明符合ISO9001、ISO14001与任何其他标准的必要条件。
(×)12. 有关方不同意在认证活动中使用ISO10012标准作为满足测量管理体系要求的输入。
(×)13. ISO10012标准可替代或者增加ISO/IEC17025标准的要求。
(×)14. 测量设备的预期使用要求可包含测量范围、测量人员能力、分辨力、最大同意误差等。
(×)15. 测量设备通常只有一个计量特性。
(×)16. 计量特性可作为校准的对象。
(√)17. 只有测量设备已被证实适合于法制要求并形成文件,计量确认才算完成。
(×)18. 计量要求通常与产品要求不一致,但在产品要求中规定。
测量管理体系培训考核试卷
![测量管理体系培训考核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bb7761be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68a3b4b.png)
测量管理体系培训考核试卷(100分)感谢您能抽出几分钟时间来参加本次答题,现在我们就马上开始吧!1、姓名【填空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工号【填空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1、以下哪个为测量管理体系对应的国标【单选题】(5分)A.GB/T19001-2016/ISO9001:2015B.B.GB/T24001-2016/ISO14001:2015C.GB/T45001-2020/ISO45001:2018D.GB/T19022-2003/ISO10012:2003正确答案: D4、2、测量管理体系应确保满足规定的()要求【单选题】(5分)A.测量B.计量C.管理正确答案: B5、3.体系的最高管理者应按照计划的时间间隔系统地评审测量管理体系,以确保其持续的()【单选题】(5分)A.有效性、符合性和适宜性B.充分性、有效性和适宜性C.计量保证能力和管理水平正确答案: B6、4.当计量要求根据法律法规的要求确定时,计量确认与()相同【单选题】(5分)A.检定B.测量结果C.较准正确答案: A7、5.体系的最高管理者应按照计划的时间间隔系统地评审测量管理体系,以确保其持续的()【单选题】(5分)A.有效性、符合性和适宜性B.充分性、有效性和适宜性C.计量保证能力和管理水平正确答案: B8、6.测量管理体系的目标是管理由于()可能产生的不正确结果而影响该组织的产品质量的风险【单选题】(5分)A.测量设备和测量过程B.测量设备和测量导向C.测量过程和测量结果正确答案: A9、7.每次对不合格的测量设备进行维修、调整或修改时,应()其计量确认间隔。
【单选题】(5分)A.评审B.确认C.审核正确答案: A10、8.检定的目的确定被校准对象的示值与对应的由计量标准所复现的量值之间的关系,以实现量值的()。
【单选题】(5分)A.可靠性B. 溯源性C.追溯性正确答案: B11、9.计量软件的用途计量检定/校准()【单选题】(5分)A.数据处理B. 测量不确定度分析C.以上都是正确答案: C12、10.计量职能应策划并进行测量管理体系审核,以确保其持续有效地()要求【单选题】(5分)A. 实施和符合规定B.B.持续改进C.法规正确答案: A13、11.计量的特点包括()【多选题】(5分)A.A.溯源性B.法制性C.准确性D.统一性正确答案: ABCD14、12. 测量职责可用()来规定【多选题】(5分)A.A.组织结构图B.B.岗位说明书C.C.作业指导师书D.D.程序正确答案: ABCD15、13. 测量结果的溯源记录应根据()要求的期限予以保存【多选题】(5分)A.测量管理体系B.顾客C.C.程序文件D.法律法规要求正确答案: ABD16、14.应对作为测量管理体系组成部分的测量过程进行策划、()、形成文件和加以控制。
测量管理体系内审员试题答案
![测量管理体系内审员试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79c12459ec3d5bbfc0a7419.png)
测量管理体系知识培训考试题(答案)单位名称姓名分数一、判断题(在题后的括号内打“√”或“×”)每题1.5分,共30分)1、编写测量管理体系手册的主要目的是对外描述其测量管理体系。
(×)2、测量设备是指工作计量器具和计量标准(包括标准物质)。
(×)3、测量设备的确认可以是定期的,也可以是不定期的。
(×)4、测量管理体系的审核只能由第三方审核。
(×)5、测量设备和测量过程都需要计量要求。
(√)6、任何测量都存在测量误差,因此也都存在测量不确定度。
(√)7、计量确认一般包括:首先是校准、必要的调整或维修,随后的再校准,以及所要求的封缄和标签。
(×)8、测量过程的设计应确保一旦出现错误的测量结果能迅速检测出存在的问题和及时采出纠正措施(√)9、ISO10012中的“验证”是指“测量设备的计量检定”。
(×)10、企业必须建立测量设备的校准装置。
(×)11、计量职能是指组织中负责确定并实施测量管理体系的行政职能。
(×)12、计量特性是经过校准后得出的。
(√)13、标识不但能用于测量设备上,也能用于测量过程。
(√)14、经过确认合格用于某称重过程的天平,不一定能用于其他称重过程。
(√)15、封签被破坏的测量设备属于不合格的测量设备。
(√)16、测量设备中所说的软件就是指计算机程序。
(×)17、一个测量过程只适用于一台测量设备。
(×)18、测量设备的计量特性是影响测量不确定度的因素。
(√)19、对测量过程的要求应该包括:应考虑影响测量过程的影响量;测量过程的控制应当按程序文件进行;一个测量过程可能会使用多台设备。
(√)20、对不合格的测量过程应当采取的措施是:进行标识;进行必要的纠正;停止使用不正确的测量结果。
(√)二、根据上图“测量设备的确认过程“,分析测量设备计量确认过程是由哪几个过程组成(至少举出4个,并说出每个过程的输入、输出和活动是什么?(共20分)答:1、测量设备的校准过程。
实验室测试员上岗考试质量管理体系部分试题带答案
![实验室测试员上岗考试质量管理体系部分试题带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175667e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25.png)
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考核试题姓名:部门:岗位:考核时间:年月日阅卷人:成绩:满分100分; 90分合格第一部分:填空题每题2分;共20题1.国家工程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依据如下标准:CNAS-CL01:2006、CNAS-CL45:2013、CNAS-CL52:2014、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建立..1.1质量手册范围2.描述质量体系的文件称为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其内容应当有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文件和质量记录四级文件..4.2质量管理体系3.软件测评过程包括:测试需求分析、测试策划、测试设计和实现、测试执行、测试总结等..4.2质量管理体系4.对合同的任何偏离必须以书面形式通知客户4.4要求、标书和合同的评审5.实验室应确保所购买的、影响测评工作质量的供应品和消耗品经过检查或证实符合有关测评方法中规定的要求之后才投入使用..4.6服务和供应品的采购6.在确保不损害其它客户和实验室秘密和利益的前提下;允许客户代表进入实验室参与该客户所委托的测评工作有关的操作..4.7服务客户7.客户意见如涉及对实验室遵守CNAS-CL01:2006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有关要求提出质疑时;或测试结果引起的投诉直接涉及软件测试质量时;实验室必须立即调查;应按要求进行附加审核、采取纠正措施并保存记录..4.8投诉8.记录分为质量记录和技术记录两类;不同类别的记录具有不同的保存期;记录一般保存5年;特殊记录的保存期限按照记录清单规定执行;记录的保管应有专门的场区;有安全保密隔离措施..4.13记录的控制9.实验室应定期对其工作进行内部审核;内审每年应至少安排一次;所安排的审核活动要保证覆盖质量管理体系的全部要素、所有部门和场所、所有检测活动..4.14内部审核10.为了保证质量管理体系持续的适宜性、充分性、有效性;以实现规定的质量目标和满足客户的需求;实验室定期周期为一年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管理评审..4.15管理评审11.影响实验室测评结果的正确性和可信性的决定因素很多;主要包括7类;与软件测评有关的6大要素::人员、设施和环境、测评方法及其确认、设备、测量溯源性、被检验物品的处置;对实验室而言;人和法的影响最大5.1总则12.实验室确保以下人员的能力和资格:操作专门测评设备人员、从事测评活动人员、评价测评结果人员和测评文档批准、测评报告批准人员;其中;从事测评工作的人员应经有关质量管理体系及测评专业技术培训并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5.2人员13.实验室采用满足客户需要并适合测评项目的测评方法;当实验室认为客户提出的方法不适合测评项目或不合时宜时;实验室将通知客户并协商解决;实验室将选用的测评方法以书面方式通知客户;在开始测评活动之前;实验室确认测试人员能够正确地运用测评方法操作测评工具..如果测评方法发生变化;将重新进行确认..14.为防止配置管理服务器被他人非法侵入;盗取电子数据;在进入配置管理服务器时采用双重口令;即启动计算机时的进入口令和进入配置管理服务器的口令;口令只有配置管理员和技术负责人知道;且口令经常更换..15.软件测评项目管理包括下列内容:测评项目质量保证、测评项目配置管理、测评项目跟踪与控制16.设备在首次使用前将进行校准、检定和核查;以证实其能够满足实验室的技术规范要求和相应的标准规范;设备应由经过授权的人员操作..为正确使用和操作设备;必要时应在设备使用现场备有该设备的最新版操作说明书复印件;非中文版本的说明书;必要时还应备有中文翻译本..5.5设备17.实验室所有测评用设备都按三类牌证管理;即合格证绿色、限用证黄色和停用证红色;计量合格的设备;或不必检定的设备;经检查其功能正常者如计算机、打印机贴绿色合格标志..5.5设备18.软件测评的被检验物品包括软件文档、源程序、可执行文件、数据以及其它有关资料;被检验物品在实验室的整个测评期间将予以唯一性标识;以区分不同被检验物品..5.8被检验物品的处置19.测试报告和测评报告包括客户要求的、为说明测评结果所必需的全部信息以及测评方法所要求的全部信息..5.10 结果报告20.检测报告应分别通过技术部门主管领导审核、授权签字人批准后;再送至客户..5.10 结果报告第二部分:判断题每题1分;共20题1.质量监督员应当由熟悉各项检测方法、程序、目的和结果评价的人员来承担..√2.在检测数据正确的前提下;客户提出要修改检测数据;并以不支付检测费用为要挟;检测机构应按照客户的要求进行数据修改;以避免财务风险..X3.实验室及其人员不得与其从事的检测和/或校准活动以及出具的数据和结果存在利益关系.. √4.只有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才是应受控的文件.. X5.管理体系应覆盖实验室在固定设施内进行的工作;不需要覆盖在临时的或可移动的设施中进行的工作.. X6.为防止出现质量问题应经常调整质量体系.. X7.所有执行检测/校准的规范和标准都必须转化成内部受控文件.. √8.实验室对所有与客户签订的合同都必须评审;并保存书面的评审证据..√9.为了保证检测数据的公正性;实验室应不允许客户进入有关区域观察为该客户所进行的检测.. X10.实验室对口头形式表达的投诉应及时处理;但可以不记录归档.. X11.原始记录如因故丢失或损坏;可以由当事人依记忆重新填写.. X12.记录的修改只可划改;不能涂改、描改;且划改处应有改动人的签名或盖章..√13.当审核发现检测结果的正确性和有效性有疑问时;应立即用电话通知可能已经受到影响的客户.. X14.由于情况紧急;某件重要的设备来不及检定或验证时可先安排检验;但必须有可靠的追回程序.. √15.检测检验结果无法溯源到国家基准或不适用时;实验室应提供检测检验结果相关性或准确性的满意证据;如设备比对、检测机构间比对、能力验证结果等.. √16.接受样品时;应记录其状态;包括是否应相应的检验方法中所描述的标准状态有所偏离..17.对实验室的其他人员如样品管理人员、合同评审人员、设备采购人员、报告发放人员、设备管理人员等可以不实施监督.. X18.检测项目中;如有少部分参数超出管理机构许可的检测范围;应在检测报告预以声明.. √19.检测资质到期或暂停;对于已签订的检测合同有要求检测报告要使用认可标识的项目;实验室应对客户进行解释;只能发放带有本检测实验室印章的检测报告.. √20.检验报告只能由授权人员签发或批准√第三部分:选择题每题1分;共20题(一)多选题1.实验室对质量记录和技术记录的控制要求ABEFA.提供适宜的保存环境B.规定适当的保存期限C.必须用钢笔记录D.不能记录在电子媒体上E.应有足够的信息F.记录应包含相关人员签字2.实验室管理层应对以下人员授权ABDEFA.进行特定类型的抽样人员B.进行检测的人员C.样品接收人员D.对检测结果提出意见和解释的人员E.签发检测报告的人员F.操作特殊类型设备的人员3.实验室在对影响检测结果质量的岗位制定人员任职资格时;应包括以下几方面的要求ABCDA.教育B.培训C.技能D.经验E.年龄F.性别4.实验室开展内部质量审核有以下要求:BCDFGA.由实验室最高领导策划并组织B.按预先制定的计划执行C.覆盖质量体系所有方面D.内审员经过培训具备资格E.审核的安排应能使质量体系的每一方面至少每年检查两次F.审核的范围、日期和详细方案应按文件的程序策划并实施G.审核员不能审核自己的工作5.下列哪些属于实验室高层管理者: A BA. 质量负责人B.技术负责人C.样品员D.设备管理员6.实验室采用一定的核查方法来检查测评结果的质量..这些核查方法包括但不限于下列方法之一或其组合:ABCDEA.参加能力验证或实验室间比对;标识离群现象..B.用相同或不相同的方法进行重复测评..C.对保留被检验物品的再测评..D.使用样例软件或标准方法开展内部测试;标识技术偏差..E.组织其他测试人员对被测试软件的重大问题进行复现..7.实验室管理应对以下人员授权ABDEFA、进行特定类型的抽样人员.B、进行检测的人员..C、样品接收人员..D、对检测结果提出意见和解释的人员..E、签发检测报告的人员..F、操作特殊类型设备的人员..(二)单选题8.纠正措施应何时实施 BA.立刻B.在商定的时间内C.在下次审核前D.在下次评审前9.实验室对质量体系运行全面负责的人是: BA.首席执行者B.质量负责人C.技术负责人10.下列活动中的哪一项须由与其工作无直接责任的人员来进行 DA.管理评审B.合同评审C.监督检验D.质量体系审核11.实验室的客户请一个有资格的机构对该实验室进行质量体系审核;这种审核称为BA.第一方审核B.第二方审核C.第三方审核12.有时工作急需;所采购的物资或在检测过程中的消耗品来不及检验或没有合适的仪器;又不能确定质量的;在此种情况下 CA.仍不准投入使用B.应充分相信供应商出具的合格证或充分相信该检测操作员的经验和技术水平;可以投入使用C.要经实验室授权人员审批后;做好记录和标识后方可放行使用13.质量体系的有效运行主要靠 B14.A.监督 B.日常检查 C.内审 D.内部质量控制 E.管理评审15.对仪器设备的审查主要是审查 BA.校准/检定证书的合法性B.量值溯源结果的有效性C.仪器设备使用记录的完整性16.客户对于检测数据有异议;检测人员应 CA.按照客户的要求修改检测数据B.置之不理C.分析数据;有必要时采取科学的方式进行重新测试;得到正确的检测数据17.ISO/IEC17025标准适用的实验室包括 DA、第一方实验室B、第二方实验室C、第三方实验室D、以上皆是18.实验室所出具的报告应有来签署才有效..A、技术员B、质量主管C、授权签字人D、技术主管E、中心主任19.下列 D 属于要书面通知客户A、分包安排B、实验室搬迁时C、实验室结果可能使客户受到影响D、以上皆是20.下列 D 需要唯一性标识..A、样品B、文件C、设备D、修改后;出具的全新报告E、以上皆是21.当出现 D 时;应执行附加评审..A、技术人员变动B、文件修改C、不符合或偏离的确认;导致对政策和程序的怀疑时D、以上皆是第四部分:简答题每题5分;共2题1.实验室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是什么2.3.受控类文件都包含哪些文件第五部分:案例分析题每题5分;共2题请按照认可准则判断符合与否;并指出符合或不符合事实及相应的质量手册或程序文件条款1.某实验室甲接受客户乙的委托;对某软件进行全套测评;但事后发现自己某些测试项目做不了;于是经甲技术负责人批准;将做不了的项目分包给了丙实验室..甲将丙出具的单项试验报告作为甲的原始记录存档;然后完全以甲的名义编写了全套测评报告给乙..答:2.查某实验室的设备一览表时;审核员发现一台仪器的校准周期已超过规定要求;问实验室时;答称:此仪器校准费用昂贵;且使用频度又很低;所以本实验室只做使用前的校准;在仪器不用期间只做功能维护保养..实验室同时出具了相应的校准证书和使用记录等证明资料..答:第六部分:附加信息1.请您简述您所在部门的质量目标;您的岗位以及所在岗位的工作职责2.请叙述一下与您本身工作有关的程序文件有哪些列出名称即可。
测量管理体系知识测评试卷
![测量管理体系知识测评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db3c5bb6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a8.png)
测量管理体系知识测评试卷一、单选题(每题5分,共10题,共50分)您的姓名: [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您的单位: [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您的工号: [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测量管理体系的目标是管理由于()可能产生的不正确结果而影响盖住值得产品质量的风险。
[单选题] *A.测量仪器B.测量活动C.计量确认D.测量设备和测量过程(正确答案)2.()是实现测量过程所必需的测量仪器、软件、测量标准、标准物质或辅助它们的组合。
[单选题] *A.实物量具B.测量仪器C.测量设备(正确答案)D.计量器具3.()是指查明和确认计量器具是否符合法定要求的程序,它包括检查、加标记和出具检定证书。
[单选题] *A.计量检定(正确答案)B.计量校准C.计量确认D.计量导出4.()应经评审,必要时进行调整以确保持续符合规定的计量要求。
[单选题] *A.计量确认间隔(正确答案)B.计量确认C.测量过程D.计量检定5.()是指在相同测量条件下,对同一被测量进行连续多次测量所得结果之间的一致性。
[单选题] *A.重复性(正确答案)B.复现性C.稳定性D.示值变化6.根据计量学特征,影响测量过程的正确性和可靠性的因素有很多,但不包括:()。
[单选题] *A.设施和环境条件B.测量设备C.最大允许误差(正确答案)D.方法和人员7.将2.5499修约为二位有效数字的正确写法是()。
[单选题] *A. 2.50B. 2.55C. 2.6D. 2.5(正确答案)8.()具有一种或多种足够均匀和很好地确定了的特性,用以校准测量装置、评价测量方法或给材料赋值的一种材料或物质。
[单选题] *A.标准物质(正确答案)B.测量软件C.砝码D.实物量具9.在规定测量过程时,可能有必要确定()。
测量管理体系试题及答案
![测量管理体系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fa90a5bb52acfc789ebc9cf.png)
测量管理体系试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1、测量过程:确定量值的一组操作2、测量设备:实现测量过程所必需的测量仪器、软件、测量标准,标准样品(标准物质)或辅助设备或它们的组合。
3、溯源性:通过一条具有规定不确定度的不间断的比较链,使测量结果或测量标准的值能够与规定的参考标准,通常是与国家测量标准或国际测量标准联系起来的特性。
4、测量管理体系:通过一条具有规定不确定度的不间断的比较链,使测量结果或测量标准的值能够与规定的参考标准,通常是与国家测量标准或国际测量标准联系起来的特性。
5、计量确认:为确保测量设备处于满足预期使用要求的状态所需的一组操作。
二、填空题:20分(每题2分,共10题)1、获证企业表明有能力用准确的测量结果来证实其产品质量、服务质量以及_经营管理、节能降耗_、__安全检测和_环境监测______等方面满足规定要求。
2、取得国家“AAA测量管理体系证书”的企业,便可证明其能满足以及其他质量认证标准对的质量保证要求。
GB/T 19000质量体系认证测量设备3、ISO10012:2003条文中讲到的资源包括:_人力资源、信息资源、物质资源和_外部供方_四方面;信息资源又包括__程序、软件、记录、标识;物质资源包括_测量设备和环境。
4、测量管理体系认证技术标准规定的认证要求,有计量法制、_技术能力和质量管理等三个部分。
5、《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提出:“十一五”期末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_20%左右。
6、计量人员含义是与测量管理体系有关的人员,包括有计量管理人员_、_计量检定、_校准人员、计量技术人员、_验证人员、测试人员_、_内审员_等七类人员。
7、我国法定计量单位包括国际单位制__2__个基本单位;包括辅助单位在内的__21__个具有专门名称的导出单位;我国选定的可与国际单位制并用的__16__个非国际单位制单位以及由以上单位构成的组合形式的单位和有_20___个SI词头和以上单位构成的倍数的单位。
(答案)新测量管理体系内外审员考试题修改后
![(答案)新测量管理体系内外审员考试题修改后](https://img.taocdn.com/s3/m/bcf6063e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fc.png)
(答案)新测量管理体系内外审员考试题修改后测量管理体系内审员考试题姓名单位分数一、判断题(在题后的括号内打“√”表示对,或打“×”表示错,每题3分)1、计量职能应根据计量要求是否满足来体现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2、根据ISO10012的要求,纳入测量管理体系中的所有测量设备(或测量结果)不一定都要溯源(×)3、测量设备的示值误差可通过参考测量设备制造者公布的规范来设定。
(√)4、测量管理体系中的人员也包括测量人员和质量检验人员。
(√)5、对关键的测量过程都必须进行高度控制(√)6、某天平经计量确认能用于某物料的称重,也一定能用于其他物料的称重(×)7、软件启用及其修改后应进行测试和/或确认,并经批准和存档(√)8、强制检定计量器具必须定点定周期的由法定的或授权的计量检定机构检定(√)9、测量设备的计量特性是通过校准后得出的性能。
测量过程的计量特性是测量过程建立后具有的性能(√)10、采取的纠正和纠正措施在测量过程使用前应经过验证(√)二、单选题(每题4分)1、按照ISO10012标准的要求:( B )A.所有的测量设备都要计量确认B.纳入测量管理体系的所有测量设备都要计量确认C.测量设备必须实行A.B.C分类D.组织中所有A.B类测量设备都要计量确认2、核查标准是:(C )A.校准用的测量标准装置;B.校准用的传递标准;C.为了对测量过程进行控制,收集数据所用的测量设备、产品或物品D.以上各项三、多项选择题(每题4分)1、企业应对(ABC )的测量过程实施高度控制A.关键性的或复杂的测量系统;B.保证生产安全的测量;C.由于测量结果不正确会引起后续的昂贵代价的测量D.能源计量、环境监测、安全生产、贸易核算的测量2、测量过程的控制方法包括( AB )A.利用相同或不相同的方法进行重复测量;B.测量设备的检定或校准;C.导出测量过程的计量要求;D.评定测量不确定度。
四、问答题(每题9分)1、测量过程的有效性确认有几种方法?测量过程有效性确认和对测量过程监视的异同点?答:有效性确认的方法:1.可通过与其它已确认有效的过程结果比较2.与其它测量方法的结果比较3.通过过程特征的连续分析方法异同点:相同:所用的技术手段有的相同不同:时机不同:有效性确认是在测量过程投入使用前,监视是过程投入后。
测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员试题
![测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员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cb7fa786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92.png)
测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员试题一、选择题1. 内部审核员在进行审核时,应首先确认的是:A. 审核计划B. 审核范围C. 审核目的D. 审核方法2. 测量管理体系的基本原则包括:A. 系统性B. 持续性C. 有效性D. 所有以上3. 以下哪项不是测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的目的?A. 确保测量活动的准确性B. 评价和改进管理体系C. 符合法规要求D. 减少成本开支4. 内部审核员在准备审核时,应收集的资料包括:A. 管理体系文件B. 之前的审核报告C. 相关法规和标准D. 所有以上5. 测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的频率应该是:A. 每年至少一次B. 每季度至少一次C. 根据实际情况确定D. 根据外部审核要求确定二、判断题1. 内部审核员必须具备与被审核活动相关的专业技术知识。
()2. 内部审核员可以审核自己直接负责的工作领域。
()3. 测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的结果是用于内部改进,不对外公布。
()4. 内部审核可以发现潜在的不符合项,预防问题的发生。
()5. 测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不需要考虑法律法规的符合性。
()三、简答题1. 请简述测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的基本流程。
2. 内部审核员在审核过程中应如何处理发现的不符合项?3. 描述内部审核报告的主要内容和结构。
四、案例分析题某企业的质量管理部门计划对公司的测量管理体系进行内部审核。
审核员小张负责此项任务,他首先制定了审核计划,明确了审核的范围和目的,并收集了相关的文件和资料。
在审核过程中,小张发现了一个不符合项,即某个生产车间的测量设备未按照规定的周期进行校准。
请问:1. 小张应当如何记录和报告这个不符合项?2. 针对发现的不符合项,作为审核员的小张应当提出哪些后续跟进的建议?五、论述题1. 论述测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对于企业质量管理的重要性。
2. 分析内部审核员在测量管理体系中的作用及其对组织的贡献。
请注意,以上内容仅为试题示例,具体题目和格式应根据实际情况和要求进行调整。
测量管理体系认证培训试卷答案修订稿
![测量管理体系认证培训试卷答案修订稿](https://img.taocdn.com/s3/m/d018dd7b08a1284ac950438e.png)
测量管理体系认证培训试卷答案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测量管理体系认证培训试卷姓名部门得分一、判断题(每题2分,对打√,错打×)1、测量管理体系中的测量设备和技术程序都应标识。
(√)2、计量确认是为确保测量设备处于满足预期使用要求的状态所需要的一组操作。
(√)3、在企业中所有的测量设备都需要进行计量确认。
(×)4、维修后的测量设备的计量确认间隔必须重新评定。
(√)5、不合格测量设备即是指经确认不符合预期使用要求的测量设备。
(√)6、封缄不适用于那些不需要外部校准而由用户自行调整的装置。
(×)7、满足顾客的计量要求是指只要满足外部顾客的计量要求就可以了。
(×)8、应对测量管理体系中的所有测量过程实施控制。
(√)9、对计量检测体系中的每个测量过程都应评价测量不确定度。
(√)10、对测量不确定度的评价应计算所有的不确定度分量。
(√)11、测量管理体系,主要是通过计量确认,防止测量设备失准而对企业带来的风险。
(×)12、不合格测量设备在不合格原因被排除后即可重新投入使用。
(×)13、计量职能是组织中负责确定并实施测量管理体系的行政职能。
(×)14、外来服务,是指外部检定和校准工作。
(×)15、测量管理体系的范围和内容应由企业根据由于不符合计量要求而带来的风险和后果自主确定。
(√)16、测量管理体系中的人员不包括测量人员和质量检验人员。
(×)17、计量要求是通过校准后得出的。
(×)18、经计量确认合格后用于某称重过程的天平,也一定能用于其他称重过程。
(×)19、测量管理体系的管理程序文件不一定必须足够详细。
(×)20、监视和记录用的室内湿度计没有必要计量确认。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4分)1、确认证据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获得。
测量管理体系标准培训试卷
![测量管理体系标准培训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ad64333b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c020442.png)
测量管理体系标准培训试卷部门:姓名:职务/岗位:一、判断题(每题1分)(如果认为是对的打“”,如果认为是错的打“X”)1.测量管理体系的目标是管理可能产生不正确的测量结果对产品质量影响的风险。
(√)2.组织建立测量管理体系,必须建立自己的测量标准。
(X)3.封印管理,主要是对测量设备上所有可调部位进行防护措施。
(√)4.测量管理体系是为了确保测量设备产生不合格误差的风险控制在允许限内。
(√)5.对测量设备的确认可以是定期的,也可以是不定期的。
(√)6.发现测量设备失控时,除及时采取纠正措施外,还要追溯其以往的测量历史。
(√)7.外单位借来的测量设备,已经在外单位检定合格且在有效期内,即可立即投入使用。
(X)8.对于某个测量过程,当给出完整的测量结果时,应报告其测量不确定度。
(√)9.计量确认间隔应经评审,随后的实施过程中不能进行调整。
(X)10.顾客对计量的要求,除已经明确的之外,还要包括隐含的要求。
(√)11.测量设备确认间隔的时间越短,表明该测量设备的准确度越高,误差越小。
(X)12.如果测量设备已经处于有效的校准状态,则不必重新校准。
(X)13.计量验证是使计量要求符合测量设备计量特性的一个过程。
(X)14.对已确认的测量设备怀疑或已知损坏,应将该设备撤出服务区后,降级使用。
(√)15.对于同一被测量的不同测量结果,其误差越大,则不确定度也越大。
(X)16.测量过程有效运行所要求的环境条件应形成文件。
(√)17.采取的纠正和纠正措施在测量过程使用后再进行验证。
(√)18.测量设备的计量特性是通过校准后得出的性能。
(√)19.测量软件及其修改在启用前应进行测试。
(√)20.由于不合格而更改某个测量过程,在使用前应进行有效确认。
(√)二、单选题(每题1分)(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不选或多选都不给分)1.测量管理体系要求对体系内所有的测量设备都要进行( D )。
A.检定B.校准C.比对D.确认2.按测量管理体系标准要求,对所有测量设备( A )。
测量管理体系试题及答案
![测量管理体系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38736b5b52acfc789ebc9f3.png)
测量管理体系试题及答案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测量管理体系试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1、测量过程:确定量值的一组操作2、测量设备:实现测量过程所必需的测量仪器、软件、测量标准,标准样品(标准物质)或辅助设备或它们的组合。
3、溯源性:通过一条具有规定不确定度的不间断的比较链,使测量结果或测量标准的值能够与规定的参考标准,通常是与国家测量标准或国际测量标准联系起来的特性。
4、测量管理体系:通过一条具有规定不确定度的不间断的比较链,使测量结果或测量标准的值能够与规定的参考标准,通常是与国家测量标准或国际测量标准联系起来的特性。
5、计量确认:为确保测量设备处于满足预期使用要求的状态所需的一组操作。
二、填空题:20分(每题2分,共10题)1、获证企业表明有能力用准确的测量结果来证实其产品质量、服务质量以及_经营管理、节能降耗_、__安全检测和 _环境监测______等方面满足规定要求。
2、取得国家“AAA测量管理体系证书”的企业,便可证明其能满足以及其他质量认证标准对的质量保证要求。
GB/T 19000质量体系认证测量设备3、ISO10012:2003条文中讲到的资源包括:_人力资源、信息资源、物质资源和_外部供方_四方面;信息资源又包括__程序、软件、记录、标识;物质资源包括_测量设备和环境。
4、测量管理体系认证技术标准规定的认证要求,有计量法制、_技术能力和质量管理等三个部分。
5、《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提出:“十一五”期末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_20% 左右。
6、计量人员含义是与测量管理体系有关的人员,包括有计量管理人员_、_计量检定、 _校准人员、计量技术人员、_验证人员、测试人员_、_内审员_等七类人员。
7、我国法定计量单位包括国际单位制__2__个基本单位;包括辅助单位在内的__21__个具有专门名称的导出单位;我国选定的可与国际单位制并用的__16__个非国际单位制单位以及由以上单位构成的组合形式的单位和有_20___个SI词头和以上单位构成的倍数的单位。
(答案)新测量管理体系内外审员考试题 修改后
![(答案)新测量管理体系内外审员考试题 修改后](https://img.taocdn.com/s3/m/11a577048e9951e79a89274d.png)
测量管理体系内审员考试题姓名单位分数一、判断题(在题后的括号内打“√”表示对,或打“×”表示错,每题3分)1、计量职能应根据计量要求是否满足来体现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2、根据ISO10012的要求,纳入测量管理体系中的所有测量设备(或测量结果)不一定都要溯源(×)3、测量设备的示值误差可通过参考测量设备制造者公布的规范来设定。
(√)4、测量管理体系中的人员也包括测量人员和质量检验人员。
(√)5、对关键的测量过程都必须进行高度控制(√)6、某天平经计量确认能用于某物料的称重,也一定能用于其他物料的称重(×)7、软件启用及其修改后应进行测试和/或确认,并经批准和存档(√)8、强制检定计量器具必须定点定周期的由法定的或授权的计量检定机构检定(√)9、测量设备的计量特性是通过校准后得出的性能。
测量过程的计量特性是测量过程建立后具有的性能(√)10、采取的纠正和纠正措施在测量过程使用前应经过验证(√)二、单选题(每题4分)1、按照ISO10012标准的要求:( B )A.所有的测量设备都要计量确认B.纳入测量管理体系的所有测量设备都要计量确认C.测量设备必须实行A.B.C分类D.组织中所有A.B类测量设备都要计量确认2、核查标准是:(C )A.校准用的测量标准装置;B.校准用的传递标准;C.为了对测量过程进行控制,收集数据所用的测量设备、产品或物品D.以上各项三、多项选择题(每题4分)1、企业应对(ABC )的测量过程实施高度控制A.关键性的或复杂的测量系统;B.保证生产安全的测量;C.由于测量结果不正确会引起后续的昂贵代价的测量D.能源计量、环境监测、安全生产、贸易核算的测量2、测量过程的控制方法包括( AB )A.利用相同或不相同的方法进行重复测量;B.测量设备的检定或校准;C.导出测量过程的计量要求;D.评定测量不确定度。
四、问答题(每题9分)1、测量过程的有效性确认有几种方法?测量过程有效性确认和对测量过程监视的异同点?答:有效性确认的方法:1.可通过与其它已确认有效的过程结果比较2.与其它测量方法的结果比较3.通过过程特征的连续分析方法异同点:相同:所用的技术手段有的相同不同:时机不同:有效性确认是在测量过程投入使用前,监视是过程投入后。
测量管理体系试题及答案
![测量管理体系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0867ee2a0116c175f0e48c9.png)
测量管理体系试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1、测量过程:确定量值的一组操作2、测量设备:实现测量过程所必需的测量仪器、软件、测量标准,标准样品(标准物质)或辅助设备或它们的组合。
3、溯源性:通过一条具有规定不确定度的不间断的比较链,使测量结果或测量标准的值能够与规定的参考标准,通常是与国家测量标准或国际测量标准联系起来的特性。
4、测量管理体系:通过一条具有规定不确定度的不间断的比较链,使测量结果或测量标准的值能够与规定的参考标准,通常是与国家测量标准或国际测量标准联系起来的特性。
5、计量确认:为确保测量设备处于满足预期使用要求的状态所需的一组操作。
二、填空题:20分(每题2分,共10题)1、获证企业表明有能力用准确的测量结果来证实其产品质量、服务质量以及_经营管理、节能降耗_、__安全检测和_环境监测______等方面满足规定要求。
2、取得国家“AAA测量管理体系证书”的企业,便可证明其能满足以及其他质量认证标准对的质量保证要求。
GB/T19000质量体系认证测量设备3、ISO10012:2003条文中讲到的资源包括:_人力资源、信息资源、物质资源和_外部供方_四方面;信息资源又包括__程序、软件、记录、标识;物质资源包括_测量设备和环境。
4、测量管理体系认证技术标准规定的认证要求,有计量法制、_技术能力和质量管理等三个部分。
5、《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提出:“十一五”期末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_20%左右。
6、计量人员含义是与测量管理体系有关的人员,包括有计量管理人员_、_计量检定、_校准人员、计量技术人员、_验证人员、测试人员_、_内审员_等七类人员。
7、我国法定计量单位包括国际单位制__2__个基本单位;包括辅助单位在内的__21__个具有专门名称的导出单位;我国选定的可与国际单位制并用的__16__个非国际单位制单位以及由以上单位构成的组合形式的单位和有_20___个SI词头和以上单位构成的倍数的单位。
测量管理体系培训试题答案
![测量管理体系培训试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15f44a8376baf1ffd4fad21.png)
测量管理体系培训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共20题)1题2分计40分1.核查方法正式发布后的(A)内,工厂计量技术人员必须完成对所有相关核查人员的培训。
A、1个月B、2个月C、3个月D、6个月2. 对量值溯源原理的核查方法,要保证标准器的选用稳定可靠,应按照标准器的说明和要求将标准存放在适宜的(A)等环境条件下,由工厂计量人员设立台账管理。
A、温度和湿度B、温度C、湿度3. 对统计学原理的核查方法,要确定核查数据的允差范围,需要先收集至少(C)组比对数据用于计算误差上下限。
A、15B、20C、25D、354. 期间核查核查记录保存时间为(C)。
A、一年B、二年C、三年D、永久5. 期间核查范围:有核查方法的实验室仪器应全部列入核查仪器范围,有核查方法的在线仪器中A类仪器核查比例不应低于(D),B类仪器核查比例不应低于(B),因特殊工况不易拆卸的仪器除外。
A、20%B、30%C、40%D、50%6. 按工艺要求,热碱液回收管道应安装在线(A)检测碱液是否达到回收标准。
A、电导率仪B、酸度计C、密度计D、溶氧仪7. 糊化锅的测温铂电阻应至少采用的准确度等级,以及进厂后应纳入什么类别的计量管理(A)。
A、A级、A类B、B级、A类C、A级、B类D、B级、B类8. 计量检定规程:是指为评定计量器具的(B),作为检定依据的具有国家法定性的技术文件。
A、测量性能B、计量性能C、检定性能D、校准性能9. 仪器期间核查周期可执行核查方法建议时间,也可以附录5表格中的10项要素为依据与工艺人员讨论后自行制订,最长不超过(B)。
A、1个月B、3个月C、6个月D、12个月10. 公司计量管理程序规定:已封存的计量器具需重新启用时,应由使用部门提出,由计控管理部门填写《计量检测设备处理单》后,(C)即可投入使用。
A、直接B、更改台帐及粘贴标识C经对启封仪器重新检定合格,更改台帐及粘贴标识二、多选题:(共10题)1题4分计40分1.国家法定计量单位包括(B、D)。
实验室测试员上岗考试质量管理体系部分试题(带答案)
![实验室测试员上岗考试质量管理体系部分试题(带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fa03c593c1ec5da50e270bc.png)
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考核试题姓名:部门:岗位:考核时间:年月日阅卷人:成绩:满分100分, 90分合格第一部分:填空题(每题2分,共20题)1.国家工程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依据如下标准:[CNAS-CL01:2006]、[CNAS-CL45:2013]、[CNAS-CL52:2014]、[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建立。
(1.1质量手册范围)2.描述质量体系的文件称为[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其内容应当有[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文件] 和[质量记录]四级文件。
(4.2质量管理体系)3.软件测评过程包括:[测试需求分析]、[测试策划]、[测试设计和实现]、[测试执行]、[测试总结]等。
(4.2质量管理体系)4.对合同的任何偏离必须以[书面形式]通知客户(4.4要求、标书和合同的评审)5.实验室应确保所购买的、影响测评工作质量的供应品和消耗品经过检查或证实符合[有关测评方法]中规定的要求之后才投入使用。
(4.6服务和供应品的采购)6.在确保[不损害其它客户]和[实验室秘密和利益]的前提下,允许客户代表进入实验室参与该客户所委托的测评工作有关的操作。
(4.7服务客户)7.客户意见如涉及对实验室遵守CNAS-CL01:2006《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有关要求提出质疑时,或测试结果引起的投诉直接涉及软件测试质量时,实验室必须立即调查,应按要求进行[附加审核]、[采取纠正措施]并[保存记录]。
(4.8投诉)8.记录分为[质量记录]和[技术记录]两类,不同类别的记录具有不同的保存期,记录一般保存[5]年,特殊记录的保存期限按照[记录清单规定]执行,记录的保管应有专门的场区,有[安全保密隔离措施]。
(4.13记录的控制)9.实验室应[定期]对其工作进行内部审核,内审每年应至少安排[一]次,所安排的审核活动要保证覆盖质量管理体系的[全部要素]、[所有部门和场所]、[所有检测活动]。
(4.14内部审核)10.为了保证质量管理体系持续的[适宜性]、[充分性]、[有效性],以实现规定的质量目标和满足客户的需求,实验室定期(周期为[一]年)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管理评审。
企业测量管理体系内审员理论试卷
![企业测量管理体系内审员理论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0a443d01b9d528ea81c77990.png)
企业测量管理体系内审员理论试卷姓名单位分数一、名词解释:20分(每题4分)1、测量过程:2、测量设备:3、溯源性:4、测量管理体系:5、计量确认:二、填空题:20分(每题2分,共10题)1、获证企业表明有能力用准确的测量结果来证实其、以及、、和等方面满足规定要求。
2、取得国家“测量管理体系证书”的企业,便可证明其能满足以及其他质量认证标准对的质量保证要求。
3、10012:2003条文中讲到的资源包括:、信息资源、物质资源和四方面;信息资源又包括、、、;物质资源包括和。
4、测量管理体系认证技术标准规定的认证要求,有、和等三个部分。
5、《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提出:“十一五”期末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左右。
6、计量人员含义是与测量管理体系有关的人员,包括有、、、、、、等七类人员。
7、我国法定计量单位包括国际单位制个基本单位;包括辅助单位在内的个具有专门名称的导出单位;我国选定的可与国际单位制并用的个非国际单位制单位以及由以上单位构成的组合形式的单位和有个词头和以上单位构成的倍数的单位。
8、计量法第九条规定:对计量标准器具,和单位使用的计量标准器具,以及用于、、、方面的列入强制检定目录的计量器具,实行强制检定。
9、测量管理体系文件对企业起到、的作用;、的作用;还起到、的作用。
10、审核员在现场审核时,一般通过、,观察有关方面的来收集证据。
三、是非题:20分(每题2分,判断错误的倒扣1分)请在每道题的()内,对的打√,错的打×。
1、10012-2003标准中所提到的顾客是购买企业产品的用户。
()2、计量职能的管理者应确保所有测量结果都能溯源到单位标准。
()3、测量设备采购和进货后入库验收时,很重要一点是验收是否有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证标志和编号的证明。
()4、某企业的次级用能单位,月平均用电量为10万,其交流电能表配2.0级就可以满足要求。
()5、在评审和审核中发现测量管理体系要素不满足规定要求应采取预防措施。
测量管理体系培训试题A卷(答案)
![测量管理体系培训试题A卷(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d4676c91711cc7930b71605.png)
测量管理体系培训试题A卷姓名:工号:得分:( )一、判断题(每题2分,共30分对打√,错打×)1.测量管理体系是由计量确认过程、测量过程及其支持过程构成的。
(√)2.在确定测量管理体系的范围和内容时,组织应考虑由于不符合计量要求而带来的风险和后果。
(√ )3.计量职能是组织中负责确定并实施测量管理体系的的行政职能。
(×)4.计量职能的管理者应建立测量管理体系,形成文件并加以保持和持续改进有效性。
(√)5.测量管理体系中的人员不应包括现场测量人员和质量检验人员(×)6.计量职能的管理者应确保测量人员提供培训以满足已识别的需要。
(√)7.计量要求是经过校准后得出的。
(×)8.规定的计量要求可以从产品质量、工艺控制过程、环境检测等要求导出。
(√)9.企业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的目的、方法和要求都是一致的。
(×)10.经计量确认合格后用于某称重过程的衡器,也一定能用于其他称重过程。
(×)11.不合格计量器具经过修理后,不合格原因已被排除,就可以重新投入使用。
(×)12.技术程序文件可以是已发布的标准测量方法。
(√)13.软件的启用及其修改应进行测试和(或)确认,并经批准和存档。
(√)14.省计量院是省内最高的计量检定机构,因此不需要时其服务水平进行评价。
(×)15.实施对测量管理体系的监视、分析和改进的目的是确保体系符合标准要求。
(√)二、选择题(每题4分,共20分)1.测量管理体系由下列哪些过程构成:(A、B、D)A、计量确认过程B、其他支持过程C、计算过程D、测量过程控制2.以下哪些属于第三层次的技术文件(作业指导书):(A、B、D)A、计量检定规程B、计量校准方法C、计量器具台账D、仪器设备操作规程3.计量特性包括:(A、B、C、D、E)A、测量不确定度B、稳定性C、最大允许误差D、重复性E复现性4.计量确认过程的两个输入为(A、D)A、顾客的计量要求B、测量数据的统计特性C、测量环境条件D、测量设备特性5.软件形成文件,经识别和受控的目的是确保( B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测量管理体系测试题及答案一、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7. 组织的测量管理体系管理者代表应确保必要的资源以建立和保持计量职能。
(×)8. 组织的最高管理层应建立测量管理体系,形成文件,并加以保持和持续改进其有效性。
(×)9. 测量管理体系审核不得由第三方人员进行。
(×)18. 测量设备的校准不得由负责计量确认的计量职能以外的组织进行。
(×)二、单选题*1.我国《计量法》规定,国家采用(国际单位制)*2.属于国际单位制的长度单位符号是(cm )*3.关于测量管理体系审核,以下(B )说法是不正确的。
*4.关于测量管理体系的监视,以下(D )说法是错误的?*5. ()是实现单位统一、量值准确可靠的活动。
*6. 下列单位中,哪些不属于国际单位制的单位(斤)。
7.不合格控制包括对( D )的控制。
*8、以下哪些不属于测量设备?(C )9、企业计量管理的对象是(E )*10下列不属于测量管理体系中必要的支持过程的是(B )*11. 在测量管理体系中以下不属于信息资源是(D )。
12.企业测量管理体系的计量检测能力和检测水平应满足(D )的要求。
13 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是指(C )。
14强制检定的计量标准是指(A )15属于强制检定工作计量器具的范围包括(C)16软件形成文件,经识别和受控的目的是确保( B )。
17企业计量管理的对象包括(D )。
18计量标准器具是指( C )19对社会上实施计量监督具有公证作用的计量标准是(B )20测量管理体系审核可由(D )进行。
21计量职能的管理者应确保( D )22 测量结果与被测量真值之间的差是( B )23企业、事业单位建立的( B )由与其主管部门同级的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主持考核合格使用。
24管理评审的目的是确保体系的(D )。
25(D )不是获得审核证据的途径26对体系实施内部审核的目的是为了确保其持续的(A )27在构成测量管理体系的各个过程中,应监视的对象是(D )28测量管理体系中必要的支持过程是指(D )29企业、事业单位建立的各项最高计量标准,须经(D )主持考核合格后,才能在本单位内部开展检定。
30计量职能的管理者应承担的职责为(D )31不属于我国的法定计量单位的是( C )32 ( C )不是测量管理体系标准中的物质资源。
33对计量标准考核的目的是(B )34测量仪器的准确度是一个定性的概念,在实际应用中应该用测量仪器的( B )表示其准确程度。
35计量的基本特征有(D )36计量法制要求有(D )37为确保测量设备处于满足预期使用要求的状态所需要的一组操作称为(C )38关于测量管理体系审核,以下(B )说法是不正确的。
39国际单位制单位共有(7 )40以下关于计量“准确性”叙述,正确的是(D )三、多选题*1.以下(A+B+C+D )情况可以引用ISO10012:2003标准。
*2.对体系实施监视、分析和改进是为了(A C )*3. 测量管理体系的资源包括(A+B+C+D)。
*4. 测量管理体系中所有人员的职责可用(A+B+C+D)来规定。
*5.测量管理体系内的人员可通过(A+B+C)来获得能力。
*6. 计量职能应策划和实施所需的对测量管理体系的监视、分析和改进,以(A+B )。
*7.计量职能应利用(A+B+C )以确定测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和有效性。
*8. 关于测量管理体系审核,以下(A+C )说法是正确的?*9用于测量管理体系改进的方法包括(A BC D):10. 可通过(B+C)来证明员工具有可证明的能力。
11. 测量管理体系的程序需要形成文件并经确认,以确保(A+B+C)。
12. 测量管理体系的程序应(A+B+C+D)。
13.技术程序的依据可以是(A+B+C)。
14.软件测试可以包括(A+B+C )。
15. 记录包括(A+B+C+D)。
16.如果怀疑或已知测量设备有(A B C D )等情况,则该设备为不合格测量设备。
17. 测量设备的特性包括(A+C+D )。
18.计量确认过程程序应包括当封印或保护装置被发现(A+B+C+D)时应采取的措施。
19. 需要时,计量确认记录应包括(A+B+C+D )。
20.测量过程要素和控制应包括(A B C D )。
21. 在规定测量过程时,可能有必要确定(AB C D)。
22. 测量过程的特性包括(A+B+C+D)。
23.关于“不合格控制”,以下(A+B+D )说法是正确的?24.计量技术法规包括(A B C )。
25. 国家计量检定规程可用于( BC D )。
26. 测量误差按性质分为( A B )。
27. 测量不确定度小,表明( CD )。
28. 单独地或连同辅助设备一起用以进行测量的器具在计量学术语中称为(A C )。
29. 测量仪器的准确度是一个定性的概念,在实际应用中应该用测量仪器的( A B )表示其准确程度。
30.测量标准是为了( A B D )量的单位或一个或多个量值,用作参考的实物量具、测量仪器、参考物质或测量系统。
一、判断题9、实施ISO9001标准的组织可根据自己提供的产品的特点对标准中任何不适用的要求进行删减。
(×)10、顾客财产就是指由顾客提供给组织,用于生产顾客所需产品的原材料(×)13、对于外来文件,组织不需对其进行控制与管理(×)14顾客满意和不满意的信息主要通过顾客投诉进行监控。
(×)二、单选题1、公司管理体系所识别的外包过程包括(D )2、公司建立《记录控制程序》,其控制要求包括(D )3、股份公司《质量和HACCP体系管理手册》(第八版)适用于公司(D )的设计开发、生产和服务等过程的控制。
4、管理评审活动中,以下不属于总经理职责的是( C )。
5、PDCA循环中D是指(D )6、最高管理者应以增强顾客满意为目的,确保顾客的要求得到确定并予以满足,这体现了质量管理八大原则中的(C )的管理原则。
7、ISO是(C )8、质量和食品安全方针是组织的(A )正式发布的该组织总的质量和食品安全宗旨和方向。
9、质量和HACCP体系有关的各种信息沟通,可采用( D )等形式。
需要时,采用适宜的统计工具和方法进行分析。
10、危害分析的信息来源可以是( D )11、公司建立( B ),规定进货、过程及最终产品的检验。
12、检验合格的进货材料下发合格证,检验不合格的按( B )处理。
13、为了产生期望的结果,由过程组成的系统在组织内的应用,连同这些过程的识别和相互作用及其管理,称为( C )14、组织采取纠正措施是为了( C )。
15、顾客满意是指( C )16、对特定产品的质量管理体系过程和资源作出规定的文件是( C )17、在八项质量管理原则中提出( C ),就是体现各级人员都是组织之本,只有他们的充分参与,才能使他们的才干为组织带来收益的思想。
18、质量管理体系评价的活动方式有(D)。
19、资源可包括( D )20、ISO9001:2008的全称是( A )21、质量是一组固有特性满足( C )的程度。
22、HACCP管理体系是识别、评估以及控制危害的体系,控制的危害包括( D )23、采取预防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C )24、由组织的相关方对组织进行的审核是( B )。
25、IS09001标准7.3“设计和开发”指的是( A )。
26、IS09001标准中要求必须编制的形成文件的程序是( B )27、与产品有关的要求应包括( D )。
28、确保产品能满足规定的使用要求或己知的预期用途要求而开展的活动是(D)。
29、八项管理原则是GB/T19001-2008标准的( C )。
30、阐明所取得的结果或提供所完成活动的证据的文件称为( B )。
31、在八项质量管理原则中提出( C ),就是体现各级人员都是组织之本,只有他们的充分参与,才能使他们的才干为组织带来收益的思想。
32、审核发现是指( B )33、公司制定的质量和食品安全目标中顾客满意度是≥( B )。
34、我公司《质量和HACCP体系管理手册》中规定的关键控制过程的个数为( C )。
35、酒库、包装车间、成品库的照明灯应使用( C ),并装有安全防护罩。
36、污染的水滴和冷凝水;空气中的灰尘、颗粒、飞虫;溅起的污水(清洗工器具和设备的水、冲洗地面的水、其它已污染的水、直接排到地面飞溅的水滴等);因不戴口罩造成的唾沫、喷嚏污染等。
属于( A )污染。
37、天花板、墙壁的脱落物(涂料);工器具上脱落的漆片、铁锈,竹木器具上脱落的硬质纤维,无保护装置的照明设备的碎片,因头发外露而脱落的头发、头皮屑等,属于( B )污染。
38、润滑剂、燃料、杀虫剂、消毒剂等化学品,属于( C )污染。
39、对产品有关的要求进行评审应在( A )进行40、按照食品安全事故与紧急情况的性质、危害程度、影响程度,将食品安全事故与紧急情况分为三级。
其中一级为(A )。
三、多选题1、车间工作人员在什么情况下需洗手消毒( ABCDE )2、新发布的第八版股份公司质量和HACCP管理体系文件包括:( ABCD )和《良好生产规范(GMP)》。
3、质量管理是质量方面的指挥和控制活动,通常包括制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以及( ABCD )。
4、股份公司《质量和HACCP体系管理手册》(第八版)编写依据是( ACDE )等。
5、食品防护计划是指为了保护食品供应,免于遭受( ABC )的蓄意污染或人为破坏而制定并实施的措施。
6、公司可能影响食品安全潜在事故和紧急情况主要有:( ABCDE )7、以下属于八项质量管理原则的基本内容有( ABC )8、以下哪些可作为审核证据( BD )9、管理评审是为确保质量和HACCP体系的( ABC )10、管理评审的输入包括( ABCD )11、经危害分析确定了汾酒、杏花村酒生产过程关键控制点有( ABC )12、HACCP小组针对每个CCP点,均确定其( ABCD )。
13、设计和开发验证的形式主要有:( ABCD )14、公司白酒类关键控制过程定为:( ABCDE )15、公司配制酒类关键控制过程定为( ABCDE )16、股份公司酿酒、制曲的特殊过程有( AC )17、公司产品检验状态标识又分为( ABC )18、各生产车间、仓库门窗应采取哪些措施实施防鼠:( ABCDE ),19、质量和食品安全方针是( BCDE )20、股份公司现有效的体系认证证书有( ABC )21、股份公司产品认证证书有( ABCDE )22、外部信息一般包括:( ABCDE ) 23、我公司根据产品危害严重程度将召回级别分为( ABC )24、我公司已识别的潜在事故和紧急事件包括:( ABCDEF )25、各生产分厂除按照公司制定的《食品安全防护计划》,还应( ABC 26、我公司生产过程所有食品接触面的卫生控制表面包括如下( AB )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