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号分析与处理》备课教案(第二章) (2)

合集下载

信号分析与处理(王云专)教案本-大庆石油学院

信号分析与处理(王云专)教案本-大庆石油学院

大庆石油学院
教案本
课程:信号分析
教师:王云专
单位:地球科学学院
专业:勘查技术与工程
年级:勘技04-1,2,3
教务处制
教案格式及要求
1、教案以一学期一门课程填写,使用电子课件的课程也需要
填写本教案册。

2、教案要求为详案。

3、每章节教案内容应包括:
1)教学目的要求;
2)本章节的重点、难点及处理方案;
3)本章节的教学内容;
4)教学手段、方法设计(可选)
5)思考题、作业题;
6)参考书目或资料简介。

4、教案可手工填写,也可用电子文档填写。

空白电子文档可
在网上教学系统中下载。

使用电子文档的教师,需打印并在课程讲授结束后装订成册。

5、若一册教案本不够填写,可续。

6、各院系可根据参考格式,结合本学科课程的特点,另行规范教案的格式,但本院系所开各门课程的教案必须统一格式。

信号分析与处理1-2

信号分析与处理1-2

-2
-1
O
t
O
1
10
2
t
O 0.5 1
t
信号与系统分析电子教案
1.2 信号的自变量变换与运算
一、信号的自变量变换
x(t) 1
-1
O
1
t
顺序② 顺序②
尺度变换、平移、 尺度变换、平移、反转
顺序③ 顺序③
x(-t) 1
反转、尺度变换、 反转、尺度变换、平移
x(-2t) 1 1 x(-2t+1)
-1
O
1
x(t) → x(at)
若 a > 1 ,波形
x(t) x[n]
沿横坐标压缩, 沿横坐标压缩,0 < a < 1 ,则为扩展
相当于改变观察时间的量度 例3:
1
x(t) 1
x(2t) 1
x(t/2)
-1
O
1
t
-0.5 O 0.5
t
-2
O
2 t
原信号
信号与系统分析电子教案
信号压缩
8
信号扩展
1.2 信号的自变量变换与运算
1.2 信号处理的概念
1.2.1 信号的简单处理 1.2.2 系统的概念 1.2.3 系统的性质
信号与系统分析电子教案
1
在我们的周围存在着为数众多的“信号” 在我们的周围存在着为数众多的“信号”。如从茫茫宇宙中 的天体发出的微弱电波信号,移动电话发出的数字信号等, 的天体发出的微弱电波信号,移动电话发出的数字信号等,这些 都属于我们直接感觉不到的信号,还有诸如交通噪音、 都属于我们直接感觉不到的信号,还有诸如交通噪音、人们说话 声以及电视图象等人们能感觉到的各种各样的信号。 声以及电视图象等人们能感觉到的各种各样的信号。这些众多的 信号中,有的是含有有用信息的信号,有的只是应当除掉的噪音。 信号中,有的是含有有用信息的信号,有的只是应当除掉的噪音。 所谓“信号处理” 所谓“信号处理”,就是要把记录在某种媒体上的信号进行 理,以便抽取出有用信息的过程,它是对信号进行提取、变换、 以便抽取出有用信息的过程,它是对信号进行提取、变换、 分析、综合等处理过程的统称。 分析、综合等处理过程的统称。 信号处理的目的是:( :(1)去伪存真。 信号处理的目的是:( )去伪存真。去除信号中冗余和次要 的成分,包括不仅没有任何意义反而会带来干扰的噪音;( ;(2) 的成分,包括不仅没有任何意义反而会带来干扰的噪音;( )特 征提取。把信号变成易于进行分析、识别的形式, 征提取。把信号变成易于进行分析、识别的形式,以便后续的其 它处理;( ;(3)编码与解码(或调制与解调)。 )。将信号变换成容易 它处理;( )编码与解码(或调制与解调)。将信号变换成容易 传输、交换与存储的形式(编码), ),或从编码信号中恢复出原始 传输、交换与存储的形式(编码),或从编码信号中恢复出原始 信号(解码) 信号(解码)等。

2 信号分析与处理

2 信号分析与处理

第二章 信号分析与处理 1、 信号的时域分析 信号时域分析又称为波形分析或时域统计分析, 信号时域分析又称为波形分析或时域统计分析, 它是通过信号的时域波形计算信号的均值、均方值、 它是通过信号的时域波形计算信号的均值、均方值、 方差等统计参数。 方差等统计参数。信号的时域波形分析是最常用的 信号分析手段, 示波器、万用表等普通仪器直接 信号分析手段,用示波器、万用表等普通仪器直接 显示信号波形,读取特征参数。 显示信号波形,读取特征参数。
概率分布函数又称之为累积概率, 概率分布函数又称之为累积概率,表示了落在某 一区间的概率。 一区间的概率。 不同的随机信号有不同的概率密度函数和概 率分布函数图形,由此可判别信号的性质。 率分布函数图形,由此可判别信号的性质。
第二章 信号分析与处理
实验图谱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1
-0.5
0.5
1
归一化
直方图
概率密度函数
第二章 信号分析与处理 概率分布函数 概率分布函数是信号幅值小于或等于某值R 概率分布函数是信号幅值小于或等于某值R的 概率,其定义为: 概率,其定义为:
F ( x) =

R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p ( x ) dx
第二章 信号分析与处理 案例:汽车速度测量 案例:汽车速度测量:
(教材P32、P33)——由时域波形确定特征值 教材 、 ) 由时域波形确定特征值
第二章 信号分析与处理
2、 信号的幅值域分析 、 信号的幅值域分析包括信号的幅值概率密度函数分析和 幅值概率分布函数分析,它反映了信号落在不同幅值强度区 域的概率密度和概率分布情况。
p(x)的计算方法: p(x)的计算方法: 的计算方法

《信号分析与处理》教学大纲

《信号分析与处理》教学大纲

《信号分析与处理》教学大纲适用测控专业(学期:20 -20 学年第学期48 学时)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200~300字)信号分析与处理理论严密、有广阔的工程背景,现在已经成为测控技术等专业的必备专业基础课,也是测控技术专业《控制工程基础》等的后续课程。

学习信号分析与处理课程,对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重要的作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掌握信号分析与处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主要任务包括理解和掌握以下内容:1.信号和系统的定义和分类;2.连续信号的时域分析方法;3.连续信号的频域分析方法;4.信号的相关分析方法;5.离散信号的时域分析方法;6.离散信号的频域分析方法;7.离散信号的Z域分析方法。

二、课程的教学内容(1500~2500字)1绪论1.1信号及其分类1.1.1信号、信息、消息及其关系,信号与噪声; 信号的描述方法1.1.2信号的分类1)确定性信号与随机信号2)能量信号与功率信号3)连续信号与离散信号(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4)周期信号与非周期信号1.2信号分析与处理概述1.3自动控制系统中的信号分析与处理,信号分析的基本方法信号分析处理的对象、方法,信号分析在现代测控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与相关课程的关系4.1 系统及其性质4.1.1系统的概念:系统的概念;系统与信号的关系4.1.2系统的性质:系统的性质:稳定性、记忆性、因果性、可逆性、线性、时不变性2连续信号的分析2.1 连续信号的时域分析2.1.1信号的描述方法2.1.2信号的基本运算2.1.3信号的分解2.2连续信号的频域分析2.2.1周期信号的频谱分析2.2.2非周期信号的频谱分析2.3.3傅里叶变换的性质2.4 信号的相关分析2.4.1相关系数2.4.2相关函数2.4.3相关定理3离散信号的分析3.1离散信号的时域描述和分析3.1.1信号的采样和恢复3.1.2时域采样定理3.1.3频域采样定理3.1.4离散信号的描述3.1.5离散信号的时域运算3.2离散信号的频域分析3.2.1周期信号的频域分析3.2.2非周期信号的频域分析3.2.3离散傅里叶变换(DFT)3.3快速离散傅里叶变换(FFT)3.3.1快速傅里叶变换的思路3.3.2基2 FFT算法3.3.3 FFT的应用3.4 离散信号的Z域分析3.4.1离散信号的Z变换3.4.2Z变换于其他变换之间的关系6随机信号处理概述三、课程的教学要求(500~1500字)(1)弄清消息、信息、信号的基本概念;信号的分类。

《信号分析与处理》课程教学大纲

《信号分析与处理》课程教学大纲
M2,M3
2
讲授
2
作业、讨论
19
第四章
第四章离散傅里叶变换与快速傅里叶变换
本章重点难点:DTFT离散时间傅里叶变换的定义及频谱特点;DFT离散傅里叶变换的定义、循环卷积的矩阵计算方法;DFT的物理意义;FFT快速算法:二分思想、蝶形流图、码位倒序、原位计算的概念;FFT的应用:圆周卷积与线卷积的关系、用FFT做线性卷积的过程;用FFT对连续信号进行谱分析时的误差问题。
负责人
二、课程目标
序号
代号
课程目标
OBE
毕业要求指标点
任务
自选
1
M1
目标1:能运用信号分析与处理的知识对相关工程问题如谱分析及滤波器的关键环节进行识别判断。

2.1
2
M2
目标2:能运用信号与系统的基本分析方法,对物联网领域信号分析与系统分析的问题进行数学抽象和建模

2.2
3
M3
目标3:能利用信号分析及滤波器的相关知识,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并综合考虑相关因素和指标,得到合理有效的实验结论。
部分分式展开法
M2
1
讲授
1
作业
29
5.4
5.4系统的S域分析
应用拉暜拉斯变换求解系统的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与全响应。
M2
0.5
讲授
0.5
作业
30
5.5
5.5连续时间系统的系统函数
单输入单输出系统的系统函数的定义;拉普拉斯变换与傅里叶变换的关系;系统函数零点、极点分布对系统时域特性的影响;系统函数零点、极点分布与系统频率响应特性的关系;连续因果系统稳定性的判断方法。
/
/
/
/

《信号分析与处理》备课教案(第二章)

《信号分析与处理》备课教案(第二章)

第二章:单输入单输出系统的时域分析2.1.概述系统分析的主要任务是解决在给定的激励作用下,系统将产生什么样的响应。

即如果系统(这里指“线性时不变LTI系统”,以下相同)是确定的,激励是已知的,则响应一定也是确定的。

系统数学模型的时域描述主要有两种形式:“输入输出描述”与“状态变量描述”,本章只涉及“输入输出描述”,即采用微分或差分方程对系统进行描述。

为了确定一个线性时不变系统在时域中对给定激励的响应,首先要建立描述该系统的微分方程(对于连续系统)或差分方程(对于离散系统),并求出满足给定初始状态的解。

这里,解就是系统的响应。

LTI连续/离散系统的时域分析,可以归结为:建立并求解线性微分/差分方程。

这也称之为系统时域响应求解的“经典法”。

由于在其分析过程涉及的函数变量均为时间t,故这一方法称之为“时域分析法”。

这种方法比较直观,物理概念清楚,是学习各种变换域分析法的基础。

几个重要的概念:由于对“线性时不变LTI系统”在时域中进行描述的数学模型就是“微分方程/连续系统”和“差分方程/离散系统”,因此这些方程的“解”就是系统的“时域响应”,进而又可以按照“解的形式”分解为“自由响应”和“强制响应”,也可以按照“响应产生的原因”分解为“零输入响应”和“零状态响应”。

1、自由响应“微分方程/差分方程”的“齐次通解”就是系统的“自由响应/固有响应”,其只取决于系统本身的特性。

也就是说,对于同一个系统,在不同的激励作用下,系统“自由响应”的形式是相同的。

(但系数仍与“激励形式和系统初始状态”有关)2、强制响应“微分方程/差分方程”的“特解”就是系统的“强制响应/受迫响应”,其形式由系统的激励所决定。

3、零输入响应指激励输入为零时,仅由系统的初始状态所产生的系统响应。

4、零状态响应指系统的初始状态为零,仅由激励输入所引起的系统响应。

5、全响应系统全响应= 自由响应+强制响应= 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2.2.连续系统的时域分析见书上P24~30,由于该部分内容已在高等数学与电路原理课程中作过较详细的讨论,因此本课程中为“自学内容”。

信号分析与处理第2章

信号分析与处理第2章

11
信号分析与处理
第2章连续时间信号的分析
γ 1 o
n 2
1 n
n
(4)冲激函数与阶跃函数关系:
d n (t ) p n (t ) dt
t
n→∞
ε (t) 1 o t
d (t ) (t ) dt
1 2

(t ) ( ) d
可见,引入冲激函数之后, 间断点的导数也存在。如
程实现。
③正弦量只需三要素即可描述,LTI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的差 别只有两要素,即系统的作用只改变信号的振幅和相位。

21
信号分析与处理
第2章连续时间信号的分析
2、适用于广泛的信号
由虚指数或正弦信号的线性组合可以组成工程中各种信 号,使得对任意信号作用下的LTI系统进行频域分析成为一 件容易的事情。利于滤波、压缩处理。

14
信号分析与处理
第2章连续时间信号的分析
例:简化下列表达式。
2 sin(t ) (t ) sin( ) (t ) (t ) 4 4 2


sin(t ) (t 1) d t ? 0 3 4
0


9
1
2 sin(t ) (t ) d t ? 2 4

22
信号分析与处理
第2章连续时间信号的分析
3、频域分析的优势 ①任意信号分解成不同频率虚指数(正弦)信号的线性组合,
分析LTI系统对这些不同频率单元信号作用的响应特性的过程 就是频域分析。 ②频率分析可以方便求解系统响应。 例如相量法。
③频域分析的结果具有明显的物理意义,例如抽样定理和无
失真传输概念都是频域分析的结果。 ④可直接在频域内设计可实现的系统,例如滤波器的设计。

信号分析与处理课程设计

信号分析与处理课程设计

信号分析与处理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信号分析与处理的基本概念、原理及方法。

2. 使学生能够运用数学工具,对信号进行分析、处理和识别。

3. 帮助学生了解信号分析与处理技术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傅里叶变换、拉普拉斯变换等方法对信号进行分析的能力。

2. 提高学生运用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对信号进行处理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信号分析与处理软件进行实践操作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激发学生对信号分析与处理学科的兴趣,培养其主动学习的热情。

2. 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学会与他人共同解决问题。

3. 使学生认识到信号分析与处理技术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增强其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专业基础课,旨在让学生掌握信号分析与处理的基本理论、方法及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数学基础和电路基础知识,但对信号分析与处理的概念和方法尚不熟悉。

教学要求:1.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 通过案例教学,使学生了解信号分析与处理技术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3. 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课堂展示等形式,培养其沟通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4. 定期进行课程评估,确保学生达到预定的学习目标。

二、教学内容1. 信号分析与处理的基本概念:包括信号的分类、信号的时域分析、信号的频域分析等。

教材章节:第一章 信号与系统概述2. 傅里叶变换及其应用:介绍傅里叶级数、连续傅里叶变换、离散傅里叶变换等。

教材章节:第二章 傅里叶变换3. 拉普拉斯变换与z变换:讲解拉普拉斯变换的基本概念、性质和应用,以及z变换的原理和应用。

教材章节:第三章 拉普拉斯变换与z变换4. 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包括数字滤波器设计、快速傅里叶变换(FFT)、数字信号处理算法等。

教材章节:第四章 数字信号处理5. 信号分析与处理应用案例:分析实际生活中的信号分析与处理技术应用,如语音识别、图像处理等。

《信号分析与处理》备课教案(章)

《信号分析与处理》备课教案(章)

第六章:Z 变换及其应用6.1. 概述很久以前,人们就已经认识了Z变换方法的原理,其历史可以追溯至十八世纪。

早在1730年,英国数学家棣美弗(DeMoivre 1667〜1754)将生成函数的概念应用于概率理论的研究,实质上这种生成函数的形式与Z变换相同。

从十九世纪的拉普拉斯(place) 至二十世纪的沙尔(H.L.Seal) 等人,在这方面继续作出贡献。

然而,在这样一个较为局限的数学领域,Z 变换的概念没能得到充分的应用与发展。

20世纪六十年代,随着抽样数据控制系统和数字计算机的研究和发展,为Z变换的应用开辟了广阔的天地。

从此,在离散信号与系统的理论研究之中,Z变换成为一种重要的数学工具。

例如,在连续系统中,为了避开解微分方程的困难,可以通过拉氏变换把微分方程转换为代数方程。

出于同样的动机,也可以通过一种Z变换这一数学工具,把差分方程转换为简单的代数方程。

当前,Z变换是在变换域里研究离散时间信号与系统的重要工具,其在离散时间信号与系统分析中的作用,和拉氏变换在连续时间信号与系统分析中的作用是相似的。

62 Z 变换一、Z 变换的定义如果有一个离散时间序列X(Z)「x(n) Z 「n对x(n)的单边Z 变换n=0注意:Z 为复数今后,在不至于混淆的情况下,统称它们为对x(n) 的Z 变换。

简记为,X(Z)=Z[x (n)] 或 x(n) X(Z)可见:对序列x(n)的Z 变换X(Z),其实质上是以 序列x(n)为加权系数的Z 的幂级数之和。

可见对于 双 边Z 变换,变换表达式即包含有 Z 的正幂项,也包含 有Z 的负幂项;对于单边Z 变换,只包含负幂项。

显然,因果序列的双边Z 变换与单边Z 变换的结 果是相同的。

x(n),则定义:X(Z 厂x(n) Z _n对x(n)的双边Z 变换—、从拉氏变换引出Z变换若对一个因果连续信号x(t)进行均匀冲激抽样, 可得到抽样信号(已离散化)x s(t)为□0X s(t)= x(t) T(X x(nT) (t- nT)n=0式中,T为抽样周期。

第2章 信号分析与处理

第2章  信号分析与处理

周期矩形脉冲信号含有无穷多条谱线,也就是说,周期 矩形脉冲信号可表示为无穷多个正弦分量之和。在信号的传 输过程中,要求一个传输系统能将这无穷多个正弦分量不失 真地传输显然是不可能的。实际工作中,应要求传输系统能 将信号中的主要频率分量传输过去,以满足失真度方面的基 本要求。周期矩形脉冲信号的主要能量集中在第一个零点之 内, 因而,常常将ω=0~ 这段频率范围称为矩形脉冲信 号的频带宽度。记为
同样,若有两个离散信号f1(k)和f2(k),则其和信号s(k)与 积信号p(k)可表示为
图 1 连续信号的相加和相乘
图 2 离散信号的相加和相乘
2 翻转、平移和展缩
将信号f(t)(或f(k))的自变量t(或k)换成-t(或-k),得到另一 个信号f(-t)(或f(-k)), 称这种变换为信号的翻转。它的几何意 义是将自变量轴“倒置”, 取其原信号自变量轴的负方向作为 变换后信号自变量轴的正方向。或者按照习惯, 自变量轴不 “倒置”时,可将f(t)或f(k)的波形绕纵坐标轴翻转180°, 即 为f(-t)或f(-k)的波形。
按照频率高低表示各正弦分量振幅和相位大小的图形称 为信号的频谱。
信号的基本特性除时间特性、 频率特性还有能量特性。 任何信号通过系统时都伴随着一定能量或功率的传输, 表
明信号具有能量或功率特性。前面在时间域上定义了信号的 能量和功率, 实际上信号的能量和功率也可以在频率域定 义。它们随频率分布的关系称为信号的能量谱和功率谱。
(2) 后向差分:
图 信号的差分
二:基本信号 阶跃信号和冲激信号
1. 连续时间阶跃信号
单位阶跃信号
冲激信号
1/ε
ε
t
阶跃序列和脉冲序列
1. 单位阶跃序列 离散时间单位阶跃序列定义为

《信号分析与处理》教案

《信号分析与处理》教案

课程名称:信号分析与处理本章节授课内容:绪论(信号概述)教学日期授课教师姓名:李歧强职称:教授授课对象:自动化09级授课时数:3教材名称及版本:信号分析与处理杨西侠、柯晶编著授课方式(讲课√实验实习设计)本单元或章节的教学目的与要求本章主要介绍有关信号的基本概念——信号、信号的分类,并介绍信号分析和信号处理的相关知识。

要求学生掌握信号、信息的概念及其相关之间的关系,理解信号分析和信号处理的概念。

授课主要内容及学时分配(2学时)1.1 信号1.2 信号的分类1.3 信号分析与处理辅助教学情况(多媒体课件、板书、绘图、标本、示教等)多媒体课件主要外语词汇signal, periodic signal, nonperiodic signal, digital signal, analog signal, signal process参考教材(资料)1. 周浩敏.信号处理技术基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12. 郑君里,应启绗,杨为理.信号与系统(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Oppenheim A V, Willsky A S with Nawab S H. Signals and Systems(Second Edition).Prentic Hall,1999(清华大学出版社影印本)4.Orfanidis S.J. Introduction to Signal Processing. Prentic Hall International,Inc,1996(清华大学出版社影印本)5.陈行禄,秦永年.信号分析与处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9926.徐守时.信号与系统理论、方法和应用.合肥: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9课程名称:信号分析与处理本章节授课内容:模拟信号的频谱分析教学日期授课教师姓名:李歧强职称:教授授课对象:自动化09级授课时数:12教材名称及版本:信号分析与处理杨西侠、柯晶编著授课方式(讲课√实验实习设计)本单元或章节的教学目的与要求模拟信号分析是信号分析的基本内容之一,也是本课程的最基础部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单输入单输出系统的时域分析2.1.概述系统分析的主要任务是解决在给定的激励作用下,系统将产生什么样的响应。

即如果系统(这里指“线性时不变LTI系统”,以下相同)是确定的,激励是已知的,则响应一定也是确定的。

系统数学模型的时域描述主要有两种形式:“输入输出描述”与“状态变量描述”,本章只涉及“输入输出描述”,即采用微分或差分方程对系统进行描述。

为了确定一个线性时不变系统在时域中对给定激励的响应,首先要建立描述该系统的微分方程(对于连续系统)或差分方程(对于离散系统),并求出满足给定初始状态的解。

这里,解就是系统的响应。

LTI连续/离散系统的时域分析,可以归结为:建立并求解线性微分/差分方程。

这也称之为系统时域响应求解的“经典法”。

由于在其分析过程涉及的函数变量均为时间t,故这一方法称之为“时域分析法”。

这种方法比较直观,物理概念清楚,是学习各种变换域分析法的基础。

几个重要的概念:由于对“线性时不变LTI系统”在时域中进行描述的数学模型就是“微分方程/连续系统”和“差分方程/离散系统”,因此这些方程的“解”就是系统的“时域响应”,进而又可以按照“解的形式”分解为“自由响应”和“强制响应”,也可以按照“响应产生的原因”分解为“零输入响应”和“零状态响应”。

1、自由响应“微分方程/差分方程”的“齐次通解”就是系统的“自由响应/固有响应”,其只取决于系统本身的特性。

也就是说,对于同一个系统,在不同的激励作用下,系统“自由响应”的形式是相同的。

(但系数仍与“激励形式和系统初始状态”有关)2、强制响应“微分方程/差分方程”的“特解”就是系统的“强制响应/受迫响应”,其形式由系统的激励所决定。

3、零输入响应指激励输入为零时,仅由系统的初始状态所产生的系统响应。

4、零状态响应指系统的初始状态为零,仅由激励输入所引起的系统响应。

5、全响应系统全响应 = 自由响应+强制响应 = 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2.2.连续系统的时域分析见书上P24~30,由于该部分内容已在高等数学与电路原理课程中作过较详细的讨论,因此本课程中为“自学内容”。

2.3.离散系统的时域分析一、差分与差分方程1、差分设有序列f(k),则…,f(k+2),f(k+1),…,f(k-1),f(k-2)…等称为f(k)的移位序列。

仿照连续信号的微分运算,如下式所示:定义离散信号的差分运算表达式如下:即一阶后向差分定义:)1()()(--=∇k f k f k f式中,▽称为差分算子。

本课程主要用后向差分,简称为差分。

2、差分方程包含未知序列y(k)及其各阶差分的方程式称为差分方程。

将差分展开为移位序列,得一般形式即,∑∑=-=--=-mj j m n i i n j k f b i k y a 00)()(,其中1=n a上式称为n 阶(后向形式)差分方程。

差分方程本质上是递推的代数方程,若已知初始条件和激励,利用迭代法可求得其数值解。

这种方法可以称之为差分方程的“迭代解法”,但是采用这种方法一般不易得到解析形式的解,或称“闭合解”。

二、差分方程的建立一般情况下,实际的物理系统都是连续的模拟系统。

对于SISO 线形时不变连续系统,描述其的数学模型一般是微分方程形式;但是对于这样的数学模型,通过“差分法”即可以通过微分方程推导出差分方程,从而成为处理离散系统的数学模型。

例1: 考虑一个RC 串联电路如图所示,我们首先建立描述这一连续系统的数学模型,由电路运算基本规律:)()()(t e t r R t i =+Θ dt t dr C i )(=,代入上式并经整理,可得到: )(1)(1)(t e RCt r RC dt t dr =+ (2.3-1) 这是一个一阶微分方程,也就是描述RC 串联电路系统输入输出关系的数学模型,这里)(t e 为系统输入,)(t r 为系统输出。

下面采用“差分法”将该微分方程离散化。

考虑若将连续变量t 以步长s T 为间距进行等分,可得到),2,1,0(Λ==n nT t s ,所以产生了离散变量s nT ,从而连续函数)(t r 在s nT t =各点的取值就构成了离散序列)(s nT r 。

在s T 足够小的情况下,微分运算就可以表示为:ss s T nT r T n r dt t dr )(])1[()(-+≈,将此式代入上面的(2.3-1)式,得: )(1)(1)(])1[(s s s s s nT e RCnT r RC T nT r T n r =+-+ 整理后可得:)()()1(])1[(s s s s s nT e RCT nT r RC T T n r =-++ 取s T 为单位时间,即1=s T ,可得:)(1)()11()1(n e RCn r RC n r =-++ 令110-=RC a ,RC b 10=,可得:)()()1(00n e b n r a n r =++从而得到描述离散系统的一阶线形常系数差分方程。

例2: 某人每月向银行存款,当月存入无利息,月底结算,月利息为β元/月。

设第k 月存入f(k)元,月底结余为y(k)元,k-1月底结余为y(k-1)元,以f(k)为银行系统的输入,y(k)为输出,则y(k)与f(k)的关系为: )()1()1()(k f k y k y k y +-+-=β即: )()1()1()(k f k y k y =-+-β此即为描述这一银行结余系统的差分方程。

问题:1.自由响应与强制响应的区别是什么?2.零输入响应与零状态响应的区别是什么?3.在时域中对于LTI 系统,“输入输出描述”方式的系统数学模型是什么?为什么?三、差分方程的经典解对于形如下式描述的离散系统差分方程:其全响应可由以下两种分解响应构成:A 、齐次解)(k y h 与特解)(k y p 的求解1、齐次解)(k y h齐次方程为:0)()1()(01=-++-+-n k y a k y a k y n Λ具体考察一阶齐次差分方程0)1()(1=-+k y a k y这里 )1()(1-=-k y k y a显然,)(k y 是一个公比为1a -的几何级数,于是,一阶差分方程的齐次解)(k y h 的一般形式为k h a c k y )()(1-=对于n 阶齐次差分方程,齐次解是n 个形如k c λ的函数组合而成,将k c λ代入n 阶齐次差分方程,则有特征方程为:002211=++++----a a a n n n n n Λλλλ其根),,2,1(n i i Λ=λ称为差分方程的特征根。

齐次解的形式取决于特征根,具体情况如下:完全解/全响应 = 齐次解/自由响应+特解/强制响应 )()()(k y k y k y p h += 完全解/全响应 = 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 )()()(k y k y k y f x +=当特征根λ为单根时,齐次解)(k y h 的形式为:k C λ当特征根λ为r 重根时,齐次解)(k y h 的形式为:k r r r r C k C k C kC λ)(012211++++----Λ2、特解)(k y p特解的形式与激励的形式相同,主要分为以下三种形式:)sin()cos()(k Q k P k y p ββ+=方程两边同时除以k 2得:12=++P P P ,解得:41=P所以得特解(强制响应):22241)(-=⨯=k k p k y ,0≥k 故全解为2212)2)(()(-+-+=+=k k p h C k C y y k y ,0≥k 将初始条件代入上式,可得:⎩⎨⎧+-+=-+=--121222)2)((120C C C 解得:⎩⎨⎧-==41121C C 所以齐次解(自由响应)为:k h k k y )2)(41()(--= 因此,系统的全响应为: 22)2)(41()()()(-+--=+=k k p h k k y k y k y , 0≥k 总结求解的过程如下:(1)由差分方程得到“特征方程”,求解得到特征根。

(2)由特征根得到“自由响应”)(k y h 的一般式(包含待定系数)(3)由激励确定“强制响应”)(k y p 的形式(包含待定系数)(4)将)(k y p 代入原差分方程,求得待定系数,从而求得“强制响应”)(k y p (5)列出全响应表达式)()()(k y k y k y p h +=(此时仍有)(k y h 的待定系数待求出)(6)将初始条件代入上面的全响应表达式,求出)(k y h 的待定系数,最终求得“自由响应”)(k y h 和“全响应”)(k yB 、零输入响应)(k y x 与零状态响应)(k y f 的求解根据定义,零输入响应是激励为零时(即无激励时),仅由系统的初始条件所产生的响应,因此零输入响应也就是满足初始条件的齐次方程的解。

对于零状态响应,因是在激励之下产生的响应,因此应是非齐次方程的解(即包含齐次解和特解两个部分)。

设激励f(k)在k=0时接入系统,通常以y(–1), y(–2) , …,y(–n)描述系统的初始状态,则对于零状态响应,必有: 0)()3()2()1(=-==-=-=-n y y y y Λ由此“零状态响应意义下”初始条件可以确定零状态响应的待定系数。

例:若描述某离散系统的差分方程为)()2(2)1(3)(k f k y k y k y =-+-+已知激励k k f 2)(=,0≥k ,初始状态0)1(=-y ,21)2(=-y ,求系统的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和全响应。

解:(1)先求零输入响应,由差分方程得特征方程如下:0232=++λλ,解得:11-=λ,22-=λ因此齐次方程的解为:k x k x x C C k y )2()1()(21-+-=将初始状态0)1(=-y ,21)2(=-y 代入上式,可得: ⎪⎩⎪⎨⎧-+-=-+-=----22211211)2()1(21)2()1(0x x x x C C C C , 解得:⎩⎨⎧-==2121x x C C 所以,零输入响应k k x k y )2(2)1()(---=,0≥k(2)求零状态响应a 、求出特解(强制响应)因为k k f 2)(=,0≥k ,所以有k p P k y 2)(=将k p P k y 2)(=代入原差分方程,得:k k k k P P P 22223221=++--方程两边同除以k2可得:12123=++P P P ,解得:31=P 所以,特解(强制响应)为:k p k y 231)(=, 0≥k b 、 零状态响应(应由齐次解和特解两部分组成) k k f k f p k f k f f C C k y C C k y 2)31()2()1()()2()1()(2121+-+-=+-+-=代入“零状态响应意义下”的初始条件0)2()1(=-=-y y ,可得:⎪⎩⎪⎨⎧+-+-=+-+-=------22221112112)3/1()2()1(02)31()2()1(0f f f f C C C C 解得:⎩⎨⎧=-=13121f f C C 故零状态响应为:k k k f k y 231)2()1(31)(⋅+-+--=, 0≥k (4)求全响应 k k k f x k y k y k y 231)2()1(32)()()(⋅+---=+=, 0≥k 总结求解的过程如下:(1)由差分方程得到“特征方程”,求解得到特征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