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结构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极限状态法)
受弯构件的正截面承载力计算资料
槽形板
二、截面尺寸 高跨比h/l0=1/8~1/12
矩形截面梁高宽比h/b=2.0~3.5 T形截面梁高宽比h/b=2.5~4.0。(b为梁肋) b=120、150、180、200、220、250、300、…(mm),
250以上的级差为50mm。 h=250、300、350、……、750、800、900、
4.3.1 正截面承载力计算的基本假定
(1) 截面的应变沿截面高度保持线性分布-简称平截面假定
ec
f e ec es
y xc h0 xx
f xc
h0
(2) 不考虑混凝土的抗拉强度
y
es
M xc
C
Tc T
(3) 混凝土的压应力-压应变之间的关系为:
σ
fc
上升段
c
f
c
[1
(1
e e0
M0
C 超筋梁ρ>ρmax
My B
Mu
适筋梁 ρmin<ρ<ρmax
A少筋梁ρ>ρmax
0
f0
超筋破坏形态
> b
特点:受压区混凝土先压碎,纵向受拉钢筋 不屈服。
钢筋破坏之前仍处于弹性工作阶段,裂缝开 展不宽,延伸不高,梁的挠度不大。破坏带 有突然性,没有明显的破坏预兆,属于脆性 破坏类型。
M0
a
≥30
纵向受拉钢筋的配筋百分率
截面上所有纵向受拉钢筋的合力点到受拉边缘的竖向距离
为a,则到受压边缘的距离为h0=h-a,称为截面有效高度。
d=10~32mm(常用) 单排 a= c+d/2=25+20/2=35mm 双排 a= c+d+e/2=25+20+30/2=60mm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由相对界限受压区高度b可推出最大配筋率 b及单筋矩形截面的最大受弯承载力Mumax。
As bh0
b
1
f
fc
y
4.3.5 适筋和少筋破坏的界限条件
min.h/h0 b min —— 最小配筋率, 根据钢筋混凝土梁的破坏弯
矩等于同样截面尺寸素砼梁的开裂弯矩 确定的。
确定的理论依据为:
Mu = Mcr
《规范》对min作出如下规定:
(1)受弯构件、偏心受拉、轴心受拉构件其 一侧纵向受拉钢筋的配筋百分率不 应小于0.2%和0.45ft/fy中的较大值 ;
梁的宽度和高度
宽度 :b = 120、150、(180)、200、(220)、 250、300、350、…(mm)
高度:h=250、300、350、400、……、750、800、 900、…(mm)。
二、 截面尺寸和配筋构造
2. 板
c15mm d
分布钢筋
h0
h
d 6 ~ 12mm
h0 h 20
(2)卧置于地基上的混凝土板,板的受拉钢 筋的最小配筋百分率可适当降低, 但不应小于0.15%。
4.4 单筋矩形截面的承载力计算
4.4.1 基本计算公式及适用条件
1fc
x
Mu
C=1fc bx
Ts = fyAs
1. 基本计算公式
N 0
M 0
1 fcbx fyAs (3 - 20)
架立
箍筋
弯矩引起的 垂直裂缝
水工砼结构-3.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应变图
ec max
应力图 M
et max
Mcr
M ft sAs Ia II My
ey
xf M fyAs IIa III Mu fyAs IIIa z T=fyAs D
sAs
I
sAs
各阶段截面应力、应变分布
受弯构件正截面破坏形态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有两种破坏性质:
塑性破坏(延性破坏):结构或构件在破坏前有明显变形
结构中常用的梁、板是典型的受弯构件。
中小跨径,多采用矩形及T形截面 大跨径,多采用工字形或箱形截面
截面尺寸
为统一模板尺寸、便于施工,通常采用梁
宽度b=120、150、180、200、220、250mm, 250mm以上者以50mm为模数递增。 梁高度h=250、300、350、400 、…800mm , 800mm以上者以100mm为模数递增。
As (%) 定义 配筋率 bh0
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正
截面上纵向受拉钢筋与混 凝土之间的面积比率,它 是对梁的受力性能有很大 影响的一个重要指标。
受弯构件正截面的受力特性
百分表 应变测点 百分表
位移计
在梁的纯弯段内,沿梁高布置 测点,量测梁截面不同高度处 的纵向应变。
采用预贴电阻应变片或其它方 法量测纵向受拉钢筋应变,从 而得到荷载不断增加时钢筋的 应力变化情况。 在梁跨中的下部设置位移计, 以量测梁跨中的挠度。
受力分为三个阶段
第Ⅰ阶段——未裂阶段
荷载很小,应力与应变之
间基本成线性关系; 荷载↑,砼拉应力达到ft, 拉区呈塑性变形;压区应 力图接近三角形; 砼达到极限拉应变 (et=etu),截面即将开裂 (Ⅰa状态),弯矩为开裂 弯矩Mcr; Ⅰa状态是抗裂计算依据。
混凝土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
混凝土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混凝土结构在使用过程中会受到外界荷载的作用,因此需要保证结构的安全性和承载能力。
为了评估混凝土结构的承载能力,在设计和施工阶段需要进行一系列的计算,其中包括极限状态计算。
极限状态指的是结构在荷载作用下达到或超过规定的极限情况,如弯曲、剪切、压缩和拉伸等。
混凝土承载能力的极限状态计算主要包括弯曲极限承载力、剪切极限承载力、压缩极限承载力和拉伸极限承载力的计算。
弯曲极限承载力计算是评估结构在受到弯曲荷载作用时的能力。
一般采用弯矩-曲率法进行计算,通过计算截面的应力和应变分布,确定截面的极限弯矩。
常用的方法有弯矩系数法和受拉区受压区应变平衡法。
弯曲极限承载力计算要考虑混凝土的强度、受压钢筋的强度和配筋率等因素。
剪切极限承载力计算是评估结构在受到剪切力作用时的能力。
常用的方法有剪力平衡法和剪力延性法。
剪力平衡法是基于混凝土截面内的剪应力等于剪力作用的基本原理,通过计算剪应力分布和抗剪承载力来确定截面的极限剪力。
剪力延性法是基于结构的整体性能,通过计算结构的延性系数和剪切滑移的特性曲线来确定截面的极限剪力。
压缩极限承载力计算是评估结构在受到压力作用时的能力。
一般采用受压区受拉区应变平衡法进行计算,通过计算截面的受压和受拉钢筋应变平衡的条件,确定截面的极限压力。
压缩极限承载力计算要考虑混凝土的强度、受压钢筋的强度和配筋率等因素。
拉伸极限承载力计算是评估结构在受到拉力作用时的能力。
一般采用混凝土截面的抗拉强度和钢筋的抗拉强度进行计算,通过计算截面的抗拉强度和抵抗拉伸力的能力来确定截面的极限拉力。
拉伸极限承载力计算要考虑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和受拉钢筋的强度等因素。
在实际计算中,需要根据具体结构的几何形状,荷载形式和受力边界条件等因素,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和假设条件。
同时,还需要根据设计准则和规范的要求,进行弯曲、剪切、压缩和拉伸等极限状态计算,确保结构的承载能力和安全性。
总之,混凝土承载能力的极限状态计算是评估结构在受到荷载作用时的能力,涉及到弯曲、剪切、压缩和拉伸等方面的计算。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
第四章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本章学习要点:1、掌握单筋矩形截面、双筋矩形截面和T形截面承载力的计算方法;2、了解配筋率对受弯构件破坏特征的影响和适筋受弯构件在各阶段的受力特点;3、熟悉受弯构件正截面的构造要求。
§4-1 概述一、受弯构件的定义同时受到弯矩M和剪力V共同作用,而轴力N可以忽略的构件(图4-1)。
梁和板是土木工程中数量最多,使用面最广的受弯构件。
梁和板的区别:梁的截面高度一般大于其宽度,而板的截面高度则远小于其宽度。
受弯构件常用的截面形状如图4-2所示。
图4-1二、受弯构件的破坏特性正截面受弯破坏:沿弯矩最大的截面破坏,破坏截面与构件的轴线垂直。
斜截面破坏:沿剪力最大或弯矩和剪力都较大的截面破坏。
破坏截面与构件轴线斜交。
进行受弯构件设计时,要进行正截面承载力和斜截面承载力计算。
图4-3 受弯构件的破坏特性§4-2 受弯构件正截面的受力特性一、配筋率对正截面破坏性质的影响配筋率:为纵向受力钢筋截面面积A s与截面有效面积的百分比。
sAbh式中sA——纵向受力钢筋截面面积。
b——截面宽度,h——截面的有效高度(从受压边缘至纵向受力钢筋截面重心的距离)。
构件的破坏特征取决于配筋率、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截面形式等诸多因素,但配筋率的影响最大。
受弯构件依配筋数量的多少通常发生如下三种破坏形式:1、少筋破坏当构件的配筋率低于某一定值时,构件不但承载力很低,而且只要其一开裂,裂缝就急速开展,裂缝处的拉力全部由钢筋承担,钢筋由于突然增大的应力而屈服,构件立即发生破坏。
图4-4 受弯构件正截面破坏形态2、适筋破坏当构件的配筋率不是太低也不是太高时,构件的破坏首先是受拉区纵向钢筋屈服,然后压区砼压碎。
钢筋和混凝土的强度都得到充分利用。
破坏前有明显的塑性变形和裂缝预兆。
3、超筋破坏当构件的配筋率超过一定值时,构件的破坏是由于混凝土被压碎而引起的。
受拉区钢筋不屈服。
破坏前有一定变形和裂缝预兆,但不明显,。
第三章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第三章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第三章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第三章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第一节钢筋砼受弯构件的构造一、钢筋砼板的构造二、钢筋砼梁的构造一、钢筋砼板(reinforced concreteslabs)的构造1、钢筋砼板的分类:整体现浇板、预制装配式板。
2、截面形式小跨径一般为实心矩形截面。
跨径较大时常做成空心板。
如图所示。
3、板的厚度:根据跨径(span)内最大弯矩和构造要求确定,其最小厚度应有所限制:行车道板一般不小于100mm;人行道板不宜小于60mm(预制板)和80mm(现浇筑整体板)。
4、板的钢筋由主钢筋(即受力钢筋)和分布钢筋组成如图。
钢筋混凝土板桥构造图(1)主筋布置:布置在板的受拉区。
直径:行车道板:不小于10mm;人行道板:不小于8mm。
间距:间距不应大于200mm。
主钢筋间横向净距和层与层之间的竖向净距,当钢筋为三层及以下时,不应小于30mm,并不小于钢筋直径;当钢筋为三层以上时,不应小于40mm,并不小于钢筋直径的1.25倍。
净保护层:保护层厚度应符合下表规定。
序号构件类别环境条件ⅠⅡⅢ、Ⅳ1 基础、桩基承台⑴基坑底面有垫层或侧面有模板(受力钢筋)⑵基坑底面无垫层或侧面无模板465756852 墩台身、挡土结构、涵洞、梁、板、拱圈、拱上建筑(受力主筋)34453 人行道构件、栏杆(受力主筋)22534 箍筋22535 缘石、中央分隔带、护栏等行车道构件34456 收缩、温度、分布、防裂等表层钢筋15225梁构件,在不同环境条件下,保护层厚度值注:请点击<按扭Ⅰ,Ⅱ,Ⅲ&Ⅳ>,以查看不同保护层厚度值(2)分布钢筋(distribution steel bars):垂直于板内主钢筋方向上布置的构造钢筋称为分布钢筋作用:A、将板面上荷载更均匀地传递给主钢筋B、固定主钢筋的位置C、抵抗温度应力和混凝土收缩应力(shrinkage stress)布置:A、在所有主钢筋的弯折处,均应设置分布钢筋B、与主筋垂直C、设在主筋的内侧数量:截面面积不小于板截面面积的0.1%。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板厚度较大时如水闸,钢筋直径可用12~25mm,Ⅱ级钢筋; ◆ 受力钢筋间距一般在70~250mm之间;要便于混凝土浇捣。 ◆ 垂直于受力钢筋的方向应布置分布钢筋,以便将荷载均匀地传
递给受力钢筋,并便于在施工中固定受力钢筋的位置,同时也 可抵抗温度和收缩等产生的应力,每米不少于3根。
◆ 同时不应小于0.2%
◆ 对于现浇板和基础底板沿每个方向受拉钢筋的最小配筋 率不应小于0.15%。
板常用配筋率: 矩形截面 0.6 %~0.8 %
梁常用配筋率: 0.6%~1.5%
T形截面配筋率: 0.9%~1.8%
第三章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三、截面配筋计算步骤:
已知材料强度、截面尺寸,M 求 AS ?
结性能,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c一般不小于 25mm;
并符合附录四附表4—1的规定。 截面有效高度 h0 h as
Ý¡ 30mm
1.5d cݡ cmin
d
混凝土保护层计算厚度as:
h0
钢筋一层布置时 as=c+d/2 ,
钢筋二层布置时 as=c+d+e/2, a
其中e为钢筋之间净距。
Ý¡ cmin 1.5d
⑴ 等效前后混凝土压应力的合力C大小相等; ⑵ 等效前后两图形中受压区合力C的作用点不变。 见图3-10
第三章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㈢ 相对受压区高度
混凝土相对受压区高度
正截面混凝土受压区高度x与h0的比值为大小受压区高度
即
x
h0
当截面内纵向受力钢筋达到屈服时,混凝土受压区最
《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3) 现 浇 板 的 宽 度 一 般 较 大 , 设 计 时 可 取 单 位 宽 度 (b=1000mm)进行计算。
5.2 受弯构件的一般构造
(3)材料选择 1)混凝土强度等级:梁、板常用的混凝土强度等级是C20、
3)第Ⅲ阶段:弯矩由My增至极限弯矩Mu,该阶段结束 的标志是混凝土压应变达到其非均匀受压时的极限压应变, 而并非混凝土的应力达到其极限压应力。第Ⅲ阶段末是混凝 土构件极限承载力设计的依据。
5.3 受弯构件的正截面的受力分析
5.3.3 正截面受弯的三种破坏形态
1)延性破坏:配筋合适的构件,具有一定的承载力,同 时破坏时具有一定的延性,如适筋梁ρminh/h0≤ρ≤ρb 。(钢筋 的抗拉强度和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都得到发挥)
4)板的分布钢筋,当按单向板设计时,除沿受力方向布置受 力钢筋外,还应在垂直受力方向布置分布钢筋。分布钢筋宜采用 HPB300级(Ⅰ级)和HRB335级(Ⅱ级)级钢筋,常用直径是6mm
5.2 受弯构件的一般构造
4)纵向受拉钢筋的配筋百分率
设正截面上所有纵向受拉钢筋的合力点至截面受拉边缘的
竖向距离为as,则合力点至截面受压区边缘的竖向距离h0=h-
2)受拉脆性破坏:承载力很小,取决于混凝土的抗拉强 度,破坏特征与素混凝土构件类似。虽然由于配筋使构件在 破坏阶段表现出很长的破坏过程,但这种破坏是在混凝土一 开裂就产生,没有预兆,也没有第二阶段,如少筋梁ρ<ρmin h/h0、少筋轴拉构件;(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未得到发挥)
3)受压脆性破坏:具有较大的承载力,取决于混凝土受 压强度,延性能力较差,如超筋梁ρ>ρb和轴压构件。(钢筋 的受拉强度没有发挥)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3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3·1 概 述受弯构件是指主要承受弯矩和剪力为主的构件。
受弯构件是土木工程中应用数量最多,使用面最广的一类构件。
一般房屋中各种类型的楼盖和屋盖结构的梁、板以及楼梯和过梁;工业厂房中的屋面大梁、吊车粱、铁路、公路中的钢筋混凝土桥梁等都属于受弯构件。
此外,房屋结构中经常采用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的横梁虽然除承受弯矩和剪力外还承受轴向力(压力或拉力),但由于轴向力值通常较小,其影响可以忽略不计,因此框架横粱也常按受弯构件进行设计。
按极限状态进行设计的基本要求,对受弯构件需要进行下列计算和验算:1.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即截面强度计算在荷载作用下,受弯构件截面一般同时产生弯矩和剪力。
设计时既要满足构件的抗弯承载力要求,也要满足构件的抗剪承载力要求。
因此,必须分别对构件进行抗弯和抗剪强度计算。
在进行截面强度计算时,荷载效应(弯矩M和剪力V)通常是按弹性假定用结构力学方法计算;在某些连续梁、板中,荷载效应也可以按塑性设计方法求得。
本章主要是介绍受弯构件抗弯强度的计算方法。
2.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受弯构件一般还需要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要求进行变形和裂缝宽度的验算。
这方面的有关问题将在第八章中介绍。
除进行上述两类计算和验算外,还必须采取一系列构造措施,方能保正构件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并使构件具有必要的耐久性。
在本章的3·2中将讨论梁板结构的一般构造。
3.2 梁板结构的一般构造1、梁板截面的型式与尺寸梁和板均为受弯构件,梁的截面高度一般都大于其宽度,而板的截面高度则远小于其宽度。
钢筋混凝土梁、板可分为预制梁、板和现浇梁、板两大类。
钢筋混凝土预制板的截面形式很多,最常用的有平板、槽形板和多孔板三种(图3-1)。
钢筋混凝土预制梁最常用的截面形式为矩形和T形(图3-2)。
有时为了降低层高将梁做成十字梁、花篮梁,将板搁支在伸出的翼缘上,使板的顶面与梁的顶面齐平。
钢筋混凝土现浇梁、板的形式也很多。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的依据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的依据本文主要介绍了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的依据,包括受弯构件的受力情况、抗弯承载力的计算方法、受压区高度的确定、钢筋的计算以及计算公式的应用等方面。
文章旨在让读者了解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的计算方法及其理论基础,为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承载力、计算方法、理论基础一、引言钢筋混凝土结构是现代建筑中常见的一种结构形式,其具有承载能力强、耐久性好、施工方便等优点。
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受弯构件是常见的一种构件形式,其受力状态相对复杂,需要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计算。
本文将介绍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的依据,以便工程设计人员能够更加准确地进行结构设计。
二、受弯构件的受力情况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是指在承受外力作用下,梁的截面产生弯曲形变的构件。
在受弯构件的截面上,由于外力的作用,截面上的混凝土产生了受压区和受拉区。
在受压区,混凝土会发生压缩变形,而在受拉区,混凝土会发生拉伸变形。
同时,在受拉区的底部,由于混凝土的拉伸变形导致纵向钢筋受拉,而在受压区的顶部,由于混凝土的压缩变形导致纵向钢筋受压。
因此,受弯构件的受力情况相对复杂,需要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计算。
三、抗弯承载力的计算方法在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中,抗弯承载力是指截面在弯曲破坏前能够承受的最大弯矩。
抗弯承载力的计算方法主要有两种,分别是工作状态法和极限状态法。
工作状态法是指在结构使用过程中,按照一定的荷载组合来计算结构的承载能力。
在计算抗弯承载力时,需要考虑混凝土的强度、钢筋的强度以及受压区高度等因素。
具体计算方法如下:1. 根据混凝土的强度等级,计算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和抗压强度。
2. 根据受压区高度的不同,将截面分为若干个受压区。
3. 计算每个受压区的受压混凝土面积和受拉钢筋面积。
4. 根据钢筋的强度等级,计算钢筋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
5. 计算受压区混凝土的抗弯承载力和受拉钢筋的抗弯承载力。
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的原理—受压区混凝土等效矩形应力图形
01 基本概念 02 混凝土等效矩形应力图形的等效原则 03 混凝土受压区高度换算系数
基本概念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法以第三阶段的应力状态作为计算基础的。
梁破坏时受压区混凝土应变图的分布,比 照混凝土一次短期加载(受压)时应力应变关系曲线中的“下降段”可以看出, 对应于极限压应变的应力,不为受压区混 凝土的最大压应力,而最大压应力是位于 受压边缘纤维以下一定高度处。
《公路桥规》规定,在进行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时,对截面混凝土受压区 等效矩形应力图形的压应力值取fcd ,即γ=1,同时应根据混凝土强度等级来选择 β,如下表所示,中间强度等级用直线插入求得。
混凝土强度等级 C50以下 C55
β
0.8
0.79
C60 0.78
C65 0.77
C70 0.76
C75 0.75
fs As
等效矩形压应力图形
等小原则二:等效矩形应力图形与实际抛物线应力图形的形心 位置相同,即合力作用点不变。
混凝土受压区高度换算系数
等效矩形应力图的受压区高度 x与抛物线应力图的受压区高度 x0的关系为: x=βx0 ,式中β为混凝土受压区高度换算系数。等效矩形混凝土压应力分布图的应 力值为γfcd 。
C80 0.74
等效矩形应力图形与 实际曲线图形等效的原则
思考题
为什么能用矩形应力图形来代 替实际的曲线应力图形呢?
xf s As
混凝土等效矩形应力图形的等效原则
0 fc
yc C
0
1x
2
C
x
c
x
f s As
压应力图形
fs As
等效矩形压应力图形
等小原则一:等效矩形应力图形与实际抛物线应力图形的面积 相等,即合力大小相等;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f y As f y
1 fc bh0
1 fc
第四章 钢筋和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2.相对界限受压区高度
第四章 钢筋和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cu
xnb
y
xcb
cu cu b h0
1xcb
h0
1 cu cu y
C75 0.95 0.75
C80 0.94 0.74
第四章 钢筋和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4.4.3 适筋破坏与超筋破坏的界限条件
1.相对受压区高度
等效矩形应力图的受压区高度x与截面有效高度h0的 比值,称为相对受压区高度,用表示,即:
x / h0
X 0, 1 fcbh0 fy As
第四章 钢筋和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截面设计 公式计算法:
第四章 钢筋和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己知:弯矩设计值M,材料强度fc、fy,截面尺寸b×h;求截面配筋As
计算步骤如下: ①确定截面有效高度h0:h0=h-as
②计算混凝土受压区高度x,并判断是否属超筋梁
x h0
b
1 cu cu y
1
1 fy
cu Es
相对界限受压区高度仅与材料 性能有关,而与截面尺寸无关
第四章 钢筋和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常用混凝土和钢筋的b值
混凝土
钢筋
HPB300
≤C50
HRB335、HRBF335 HRB400、HRBF400、
RRB400 HRB500、HRBF500
As,min 0.2% 200 450 180mm2 As 620.8mm2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 第四章 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的计算
3.2 梁板结构的一般构造
第4章 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
分布钢筋的作用:
抵抗混凝土收缩和温度变化所引起的内力; 浇捣混凝土时,固定受力钢筋的位置; 将板上作用的局部荷载分散在较大的宽度上,以便 使更多的受力钢筋参与工作; 对四边支撑的单向板,可承受在计算中没有考虑的 长跨方向上实际存在的弯矩。
板中单位长度上的分布钢筋,其截面面积不应小于 单位长度上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15%,且配筋率不宜小于 0.15%。间距不应大于250mm,直径不宜小于6mm。
4.2 梁板结构的一般构造
第4章 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
弯起钢筋 架立钢筋
腰筋
箍筋
纵向钢筋
梁的钢筋构造
梁中钢筋由纵向受力钢筋、弯起钢筋、箍筋和架立钢筋组 成,纵向受力钢筋的作用是承受由弯矩在梁内产生的拉力。 常用直径:10~32mm。 当h ≥ 300mm,直径不小于10mm;当h<300mm,直径 不小于8mm。
第4章 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
梁的配筋率ρ 很小,梁拉区开裂后,钢筋 应力趋近于屈服强度,即开裂弯矩Mcr趋近于拉 区钢筋屈服时的弯矩 My,这意味着第Ⅱ阶段的 缩短,当ρ 减少到当 Mcr=My 时,裂缝一旦出现,
钢筋应力立即达到屈服强度,这时的配筋百分
率ρ 称为最小配筋率ρ
min。
min b max
h0
h
第4章 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
正截面受弯的三种破坏形态
(1) 适筋破坏形态——破坏始自受拉区 钢筋的屈服
受拉钢筋先屈服,受压区混凝土后 压坏,破坏前有明显预兆——裂缝、变 形急剧发展,为“塑性破坏”。
(2) 超筋破坏形态——破坏始自受压混 凝土的压碎
受压区混凝土先压碎,钢筋不屈服, 破坏前没有明显预兆,为“脆性破坏”。 钢筋的抗拉强度没有被充分利用。
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_第3章_受弯构件的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讲解
•
一般取2.0~4.0
•
梁宽度多为150、200、250、300、350mm等
b. 板
a) 设计时通常取单位宽度(b=1000mm)进行计算
b) 板厚除应满足各项功能要求外,尚应满足最小厚度要求
4.1.2 材料选择与一般构造
① 混凝土强度等级
•
工程中常用的梁、板混凝土强度等级是:C20、C25、C30、C35、
Mu的计算、应用是本章的中心问题
截面破坏形式 • 破坏通常有正截面和斜截面
两种形式
V V
•M
受弯构件设计的内容
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按已知弯矩设计值M确定截 面尺寸和纵向受力钢筋);
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按剪力设计值V计算确定箍 筋和弯起钢筋的数量);
钢筋布置(为保证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并使钢筋充 分发挥作用,根据荷载产生的弯矩图和剪力图确定钢 筋沿构件轴线的布置);
梁的截面尺寸主要应根据所承受的外部作用决
定,同时也需考虑模板尺寸、构件的截面尺寸符合模数、
方便施工。
现浇梁、板的截面尺寸可参考下述原则 选a. 取梁:
a) 高度h
•
较为常见的取值为:300、350、400、450、500、
550、600、650、700、750、800、900、1000mm等
b) 梁的高宽比(h/b)
根数:不少于2根,同时应满足图4-2所示对纵筋净距的要求(便于 浇注混凝土,保证钢筋周围混凝土的密实性)
b) 梁内箍筋
强度等级:常采用HPB300级、HRB400级 直径:常采用6mm、8mm、10mm和12mm等
c) 梁内纵向构造钢筋
架立钢筋:梁上部无受压计算钢筋时,仍需配置2根架立筋,以便与 箍筋和梁底部纵筋形成钢筋骨架,直径一般不小于10mm 纵向构造(腰筋): 梁的腹板高度hw≥450mm时,在梁的两个侧面 应沿高度配置纵向构造钢筋以减小梁腹部的裂缝宽度。每侧纵向构 造钢筋(不包括梁上、下部受力钢筋及架立钢筋)的截面面积不应 小于腹板截面面积bhw的0.1%,且其间距不宜大于200mm 梁的腹板高度hw:对矩形截面,取有效高度h0;对T形截面,取有效 高度h0减去翼缘高度;对I形截面,取腹板净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fy
(3)
相对受压区高度ξ不仅反映了钢筋与混凝土的面积比(配筋率 ρ),也反映了钢筋与混凝土的材料强度比,是反映构件中两种材 料配比本质的参数。
桥梁工程系-杨 剑
界限相对受压区高度ξb
ecu
x>xb’ Xb ’ x<xb’
ρ<ρmax
ρ=ρmax ρ>ρmax
ey
桥梁工程系-杨 剑
h0
有明显屈服点钢筋:
2
(5) (5a)
桥梁工程系-杨 剑
三. 适用条件
1. b x b h0
或
max b
a fc
f sd
2 0
M M u ,max a s ,max a f cbh
a s a s ,max b (1 - 0.5b )
防止所设计的梁为超筋梁
桥梁工程系-杨 剑
4
受弯构件强度和变形计算 ——混凝土结构规范部分
本章按照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对钢筋砼受弯 构件进行分析
桥梁工程系-杨 剑
本章主要内容
4-1 受弯构件的应力阶段及破坏状态
4-2 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4-3 单筋矩形截面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4-4 双筋矩形截面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4-5 T形截面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b =(1/3~1/4)h - T形截面,焊接骨架;
简支板可取h = (1/30 ~ 1/35)L
桥梁工程系-杨 剑
给定M时 ● 截面尺寸b、h(h0)越大,所需的As就越少, 越小,但 混凝土用量和模板费用增加,并影响使用净空高度; ● 反之,b、h(h0)越小,所需的As就越大, 增大。
b as
h0
Ts=fyAs
桥梁工程系-杨 剑
二. 基本公式
a f cbx f y As
(1)
x M M u a f c bx(h0 - ) (2) 2 x M M u f y As (h0 - ) (2a) 2
桥梁工程系-杨 剑
因为:x h0; 则有:
a f c bh0 f y As
Mu max as max fcbh
2 0
max b b
a fc
fy
桥梁工程系-杨 剑
适筋梁的判别条件
max ; b ;
2 M M u ,max a s ,max f c bh0 ;
a s M / f c bh02 a s ,max
这几个判别条件是等价的;本质均是:
1 n 2( f cu - 50) 60 e 0 0.002 0.5( f cu - 50) 10-6
e u 0.0033 - ( f cu - 50) 10
-6
桥梁工程系-杨 剑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混凝土应力 - 应变曲线参数 f cu n ≤ C50 2 0.002 0.0033 C60 1.83 0.00205 0.0032 C70 1.67 0.0021 0.0031 C80 1.5 0.00215 0.003
e0 eu
fy
1
fc
Es
ey
0.01
0
e0
eu
e
桥梁工程系-杨 剑
等效矩形应力图
在极限弯矩Mu的计算中,仅需知道 C 的大小和作用位置yc就足 够了。可取等效矩形应力图形来代换受压区混凝土压应力的实际 分布。
fc C
a fc
yc
Mu
xn
Mu z
x=b xn
C
yc
z
Ts
Ts
Mu = C Z
2 M M u a f c bh0 (1 - 0.5 )
(3) (4) (4a)
M M u f y As h0 (1 - 0.5 )
令:a s (1 - 0.5 ) ; s 1 - 0.5 这里:a s-截面的抵抗矩系数;
s- 截面的内力偶臂系数。
M M u a f c .a s bh0 M M u f y As . s h0
的极限拉应变取0.01。 3. 混凝土的受压应力-应变关系给定;
4. 忽略受拉区混凝土的抗拉作用。
Mu
xn
xt
C
Tc T
s
桥梁工程系-杨 剑
钢筋受拉和受压:
Ese fy
e
e0
)n ]
e e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e ey
e e0 e 0 e e cu
混凝土受压:
c f c [1 - (1 c fc
ftk /fyk=1.45ftd/1.2fsd=1.21ftd/fsd
min
As ft 0.45 bh fy
◆ 同时不应小于0.2%
桥梁工程系-杨 剑
3.4 受弯构件正截面 承载能力的设计计算
桥梁工程系-杨 剑
3.4.1 单筋矩形截面受弯构件
一.计算简图
αfc
M
x
C=αfc bx
h
As
桥梁工程系-杨 剑
Mu的确定
fc
x= b x n C = f cbx
Mu
M u f yk As (h0 - 0.5 x) = f yk bh (1 - 0.5 )
2 0
T=fyk As
近似取:1-0.5 =0.96; h=1.1h0
桥梁工程系-杨 剑
min
As ftk 0.37 bh f yk
桥梁工程系-杨 剑
a f c bx f y As
M M u b f c bx (h0 - x / 2) M M u f y As (h0 - x / 2) (2a)
(1) (2)
(3) (4) (4a)
a f c bh0 f y As
2 M M u b f c bh0 (1 - 0.5 )
M M u f y As h0 (1 - 0.5 )
令:a s (1 - 0.5 ) ; s 1 - 0.5 M M u a s .a f cbh0 M M u s . f y As h0
Mu = C Z
桥梁工程系-杨 剑
等效的原则:
1. 合力C的大小不变;
2. 合力C的作用位置yc不变,即合力矩大小不变。
a fc
C yc
fc
Mu
xn
Mu z
x=b xn
C yc
z
Ts
Ts
Mu = C Z
Mu = C Z
桥梁工程系-杨 剑
《建工规范》采用的混凝土受压区等效矩形应力图系数
a b
≤C50 1.0 0.8
C80 0.74
0.8
桥梁工程系-杨 剑
基本方程 α fc
x=βxn
Mu
h h0
C= αfcbx
As
b as
Ts=σsAs
桥梁工程系-杨 剑
N 0, M =0,
x / h0
a f cbx s As
x M u a f cbx(h0 - ) 2
—— 相对受压区高度
N 0, M 0,
桥梁工程系-杨 剑
最大配筋率ρmax
由( )知: 3
b
则:
fy fc
fy As max bh0 fc fc fy (4)
max= b
桥梁工程系-杨 剑
界限破坏时的受弯承载力为适筋梁Mu的上限
Mu,max a fcbh (1 - 0.5b )
2 0 b
as max b (1 - 0.5b )
(1) (2);或 (2a)
=0,
C
=0,
上述公式中的受压区高度 x 并非实际的压区高度,而是等效矩
形应力图块的高度,其与实际压区高度xn之间的关系是:x=βxn。
桥梁工程系-杨 剑
四. 界限相对受压区高度 ξb及最大配筋率ρmax ξ与配筋率 ρ的关系 由方程(1)可得:
fy As a f c bh0 a fc
造价 总造价 混凝土 钢
经济配筋率
桥梁工程系-杨 剑
经济配筋率 梁:
矩形截面梁: =(0.6~1.6)%
T形截面梁: =(0.9~1.8)%
板: =(0.4~0.8)%
桥梁工程系-杨 剑
选定材料强度 fsd、fcd,截面尺寸b、h后,未知数就只有x,As, 则基本方程可解。 h0的近似确定: 梁 一层配筋时,取as=40mm, h0=h-40mm 两层配筋时,取as=65mm, h0=h-65mm 板 取as=25mm, h0=h-25mm
桥梁工程系-杨 剑
◆根据构造和受力要求确定截面尺寸
● 截面应具有一定刚度,满足正常使用阶段的验算能满足挠度变形的要求。
● 根据工程经验,一般常按高跨比h/L来估计截面高度
简支梁可取h=(1/10 ~ 1/18)L,
b=(1/2~1/3)h -矩形截面; b =(1/3~1/4)h -现浇T形截面,绑扎骨架;
2. min
防止所设计的梁为少筋梁
桥梁工程系-杨 剑
四. 公式应用
1. 截面设计
已知:弯矩设计值M
求:截面尺寸b、h(h0),材料强度 fy、fc ,截面配筋As 未知数:受压区高度x、 b,h(h0)、 fy、fc 、As 基本公式:2个
没有唯一解
设计人员应根据受力性能、材料供应、施工条件、使用要求等因素
a f cbh0 s As
M u a f c bh (1 - 0.5 )
2 0
桥梁工程系-杨 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