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
近距离通信技术

近距离通信技术近距离通信技术(Near Field Communication,简称NFC)是一种基于无线射频技术的短距离通信技术。
它能够在两个NFC设备之间进行快速、安全的数据传输,距离通常在几厘米范围内。
本文将从NFC 的基本原理、应用领域和未来发展等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NFC的基本原理。
NFC是一种基于射频识别技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简称RFID)的通信技术。
它通过近场射频电磁感应来实现设备之间的通信。
NFC设备一般由发送器(Transmitter)和接收器(Receiver)组成,可以同时充当发送器和接收器的角色。
当两个NFC设备靠近时,它们之间会建立起一种被称为“感应模式”的通信连接,此时数据传输可以开始。
NFC通信主要分为两种模式:被动模式(Passive mode)和主动模式(Active mode)。
在被动模式下,NFC设备一般充当接收器的角色。
它使用感应线圈来接收从主动模式下的NFC设备发送过来的信号,并且利用该信号进行数据传输。
被动模式在支付行业得到广泛应用,如手机支付、交通卡、门禁卡等。
而在主动模式下,NFC设备充当发送器的角色。
它发送一种被称为“激励信号”的电磁场感应信号,这个信号会被被动模式的NFC设备接收。
主动模式通常应用于数据传输、设备连接等场景,例如快速配对、文件传输等。
除了基本的通信功能,NFC还具备加密和安全认证的功能,保证了数据传输的安全性。
NFC通信过程中的加密协议和身份认证机制,确保了通信数据的保密性和真实性。
这使得NFC技术得以在支付、门禁、身份识别等领域广泛应用。
接下来,我们来探讨一些NFC的应用领域。
NFC技术在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其中一个明显的应用领域是移动支付。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NFC技术被应用于手机支付系统中,使用户可以通过手机进行无接触式支付。
只需将支持NFC的手机靠近POS终端,即可完成支付。
NFC-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

NFC(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这个技术由非接触式射频识别(RFID)演变而来,由飞利浦半导体(现恩智浦半导体)、诺基亚和索尼共同研制开发,其基础是RFID及互连技术。
近场通信(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是一种短距高频的无线电技术,在13.56MHz频率运行于20厘米距离内。
其传输速度有106 Kbit/秒、212 Kbit/秒或者424 Kbit/秒三种。
目前近场通信已通过成为ISO/IEC IS 18092国际标准、ECMA-340标准与ETSI TS 102 190标准。
NFC采用主动和被动两种读取模式。
NFC近场通信技术是由非接触式射频识别(RFID)及互联互通技术整合演变而来,在单一芯片上结合感应式读卡器、感应式卡片和点对点的功能,能在短距离内与兼容设备进行识别和数据交换。
工作频率为13.56MHz.但是使用这种手机支付方案的用户必须更换特制的手机。
目前这项技术在日韩被广泛应用。
手机用户凭着配置了支付功能的手机就可以行遍全国:他们的手机可以用作机场登机验证、大厦的门禁钥匙、交通一卡通、信用卡、支付卡等等。
中文名: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外文名: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开发商:诺基亚和索尼共同开发设备载体:消费类电子产品智能控件工具应用:进行近距离无线通信目录NFC (1)1、简介信息 (3)1.1.技术简介 (3)1.2.发展历史 (4)1.3.工作模式 (4)1.4.技术特征 (5)2、原理信息 (5)2.1.NFC技术原理 (5)2.2.NFC与RFID区别 (6)2.3.传统比较 (6)2.4.发展前景 (8)2.5.试验地点 (9)2.6.标签种类 (10)3、实际用途 (11)3.1.企业中的应用 (11)3.2.政府部门的应用 (11)3.3.与零售购物体验 (11)3.4.与市场营销 (12)3.5.设备之间共享 (12)3.6.安防领域应用 (12)4、标签工艺 (14)5、最新应用 (14)6、内置设备 (17)参考资料 (19)1、简介信息1.1.技术简介NFC这个技术由非接触式射频识别(RFID)演变而来,由飞利浦半导体(现恩智浦半导体)、诺基亚和索尼共同研制开发,其基础是RFID及互连技术。
3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

高速近距离无线通信实例
无线局域网 WLAN 技术
网络结构主要有点对点、点对多、多对点和混合型等几种
应用
蓝牙技术在移动电话和计算机等电子设备中的应用汽车应用
医疗监护应用
QPSK四进制相移键控
四比特相位偏移调制,通过四个相位,在带宽不变的情况下增大一倍数据传送速率或者在BPSK数据传送速率不变的情况下将所需带宽减半
在家庭和楼宇自动化领域的应用在医学领域的应用
在传感器网络领域的应用
在工业控制领域的应用
在农业领域的应用。
什么是近场通信_具体的特征

什么是近场通信_具体的特征近场通信是由非接触式射频识别(RFID)及互连互通技术整合演变而来,那么你对近场通信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店铺整理关于什么是近场通信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近场通信的简介近场通信又称近距离无线通信,是一种短距离的高频无线通信技术,允许电子设备之间进行非接触式点对点数据传输,交换数据。
这个技术由免接触式射频识别(RFID)演变而来,由飞利浦和索尼共同研制开发,其基础是RFID及互连技术。
近场通信是一种短距高频的无线电技术,在13.56MHz频率运行于20厘米距离内。
其传输速度有106 Kbit/秒、212 Kbit/秒或者424 Kbit/秒三种。
近场通信业务结合了近场通信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实现了电子支付、身份认证、票务、数据交换、防伪、广告等多种功能,是移动通信领域的一种新型业务。
近场通信业务改变了用户使用移动电话的方式,使用户的消费行为逐步走向电子化,建立了一种新型的用户消费和业务模式。
近场通信(NFC)技术应用在世界范围内受到了广泛关注,国内外的电信运营商、手机厂商等不同角色纷纷开展应用试点,一些国际性协会组织也积极进行标准化促进工作。
据业内相关机构预测,基于近场通信技术的手机应用将会成为移动增值业务的下一个杀手级应用。
近场通信的特征近场通信是基于RFID技术发展起来的一种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
与RFID一样,近场通信信息也是通过频谱中无线频率部分的电磁感应耦合方式传递,但两者之间还是存在很大的区别。
近场通信的传输范围比RFID小,RFID的传输范围可以达到0~1m,但由于近场通信采取了独特的信号衰减技术,相对于RFID来说近场通信具有成本低、带宽高、能耗低等特点。
近场通信技术主要特征如下:(1)用于近距离(10cm以内)安全通信的无线通信技术。
(2)射频频率:13.56MHz。
(3)射频兼容:ISO 14443,ISO 15693,Felica标准。
(4)数据传输速度:106kbit/s,212 kbit/s,424kbit/s。
NFC学习资料

NFC是Near Field Communication缩写,即近距离无线通讯技术。
由飞利浦公司和索尼公司共同开发的NFC是一种非接触式识别和互联技术,可以在移动设备、消费类电子产品、PC 和智能控件工具间进行近距离无线通信。
NFC 提供了一种简单、触控式的解决方案,可以让消费者简单直观地交换信息、访问内容与服务。
一近距离无线通讯技术概述NFC 将非接触读卡器、非接触卡和点对点(Peer-to-Peer)功能整合进一块单芯片,为消费者的生活方式开创了不计其数的全新机遇。
这是一个开放接口平台,可以对无线网络进行快速、主动设置,也是虚拟连接器,服务于现有蜂窝状网络、蓝牙和无线802.11 设备。
NFC可兼容索尼公司的FeliCaTM卡以及已广泛建立的非接触式智能卡架构,该架构基于ISO 14443 A,使用飞利浦的MIFARE?技术。
为了推动NFC 的发展和普及,飞利浦、索尼和诺基亚创建了一个非赢利性的行业协会——NFC 论坛,促进NFC 技术的实施和标准化,确保设备和服务之间协同合作。
目前,NFC 论坛在全球拥有70 多个成员,包括:万事达卡国际组织、松下电子工业有限公司、微软公司、摩托罗拉公司、NEC 公司、瑞萨科技公司、三星公司、德州仪器制造公司和Visa 国际组织。
编者注:NFC全球最早的商用发布:* 德国,美因茨交通公司(RMV)2006年4月19日,飞利浦、诺基亚、Vodafone公司及德国法兰克福美因茨地区的公交网络运营商美因茨交通公司(Rhein-Main Verkehrsverbund)宣布,在成功地进行为期10个月的现场试验后,近距离无线通信(NFC)技术即将投入商用。
目前,Nokia 3220手机已集成了NFC技术,可以用作电子车票,还可在当地零售店和旅游景点作为折扣忠诚卡使用。
哈瑙市的大约95.000位居民现在只需轻松地刷一下兼容手机,就能享受NFC式公交移动售票带来的便利。
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标准解析

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标准解析2010-09-14 18:51:29摘要:分析了近距离无线通信(NFC)国际标准ISO/IEC18092、ISO/IEC21481协议的主要内容,并与Bluetooth、UWB和ZigBee等无线个人区域网络(WPAN)的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作了比较。
对NFC技术在我国的标准化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近距离无线通信;Bluetooth;UWB;ZigBee1 引言目前,随着短距离无线数据业务迅速膨胀,近距离无线通信(NFC,NearFieldCommunication)技术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NFC技术由Philips公司和Sony公司共同开发,于2004年4月被批准为国际标准ISO/IEC18092《信息技术系统间近距离无线通信及信息交换的接口和协议(NFCIP-1)》。
获得批准的ISO/IEC18092由物理层和数据链接层组成,属于利用13.56MHz电波的近距离无线通信规格,可使配置了该技术接口的消费类设备之间建立一种短程通信网络,从而大大改善用户以无线方式接入数据及服务的性能。
2004年Philips公司首先推出两枚可应用于手机中的NFC芯片,接着Nokia公司开始销售带有NFC芯片的手机,并且与Philips和Sony现有的非接触智能卡技术Mifare、FeliCa完全兼容。
数据传输速度可以选择106kbit/s、212kbit/s或者424kbit/s,在连接NFC后还可切换其他高速通信方式。
ISO/IEC18092对NFC技术标准作了详细的说明,但是由于使用13.56MHz频段进行通信的不止只有NFC,因此,2005年1月ISO/IEC21481《信息技术系统间近距离无线通信及信息交换的接口和协议(NFCIP-2)》即“NFCIP-2”正式发布,该标准对NFC通信模式选择机理作了补充说明,使标准进一步完善。
因此NFC基于ISO/IEC18092、ISO/IEC21481、ECMA340、352、356以及ETSITS102、190标准,同时又兼容ISO14443A标准,具有自身的技术优势和特点,能够广泛应用到不同的场合。
iso 18092标准

iso 18092标准ISO 18092标准。
ISO 18092标准是指一种无线通信技术,它被广泛应用于近距离无线通信领域。
该标准主要用于支持不同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和通信,例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手表等智能设备。
ISO 18092标准的出现,为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能性,也为智能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提供了更加便利的解决方案。
ISO 18092标准采用了一种被称为近场通信(NFC)的技术,它允许设备在非接触的情况下进行数据传输和交换。
NFC技术基于无线射频识别(RFID)技术,但比RFID技术更加先进和灵活。
NFC技术可以实现设备之间的快速连接和数据交换,而且在安全性和稳定性方面也有很高的表现。
ISO 18092标准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它可以用于各种场景和行业。
在智能手机领域,NFC技术可以支持移动支付、门禁系统、公交卡等功能,为用户提供更加便捷的生活体验。
在智能家居领域,NFC技术可以实现智能设备之间的快速连接和互联互通,为用户打造智能、便捷的家居生活。
在物联网领域,NFC技术也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实现设备之间的智能连接和数据交换。
ISO 18092标准的推出,为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它不仅提高了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能力,也为各行各业带来了更多的创新机会。
随着智能设备的普及和物联网技术的发展,ISO 18092标准必将在未来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总的来说,ISO 18092标准作为一种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市场需求。
它为智能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提供了更加便利和高效的解决方案,也为各行各业的发展带来了更多的创新机会。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ISO 18092标准必将在未来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更多的便利和惊喜。
iso10536标准

iso10536标准ISO 10536标准是关于近距离无线通信的国际标准,它包括了对于无线通信设备和系统的要求和规范。
这个标准的制定是为了确保不同厂家生产的设备能够互相兼容,从而促进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ISO 10536标准的内容涵盖了很多方面,下面我们将对其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ISO 10536标准规定了近距离无线通信设备的技术要求,包括传输速率、频率范围、调制方式等。
这些要求旨在确保设备在进行无线通信时能够保持稳定的连接,并且在不同环境下都能够正常工作。
此外,ISO 10536还规定了设备的功耗、发射功率等参数,以确保设备在工作时不会对人体和其他电子设备造成干扰。
其次,ISO 10536标准对于近距离无线通信系统的安全性也进行了规定。
这些规定包括数据加密、身份认证、访问控制等方面,旨在保护通信数据的安全,防止被未经授权的人员窃取或篡改。
这些安全性要求对于金融支付、身份识别等领域的应用尤为重要,能够保障用户的个人信息和资金安全。
此外,ISO 10536标准还规定了近距离无线通信设备的兼容性要求。
这些要求包括设备之间的互操作性、通信协议的统一性等,以确保不同厂家生产的设备能够互相兼容,从而降低用户的使用成本,提高设备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最后,ISO 10536标准还对近距离无线通信设备的测试方法和测试要求进行了详细规定。
这些测试包括设备的电磁兼容性测试、功耗测试、传输性能测试等,以确保设备在正常工作和特殊环境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总的来说,ISO 10536标准是关于近距离无线通信的国际标准,它规定了设备的技术要求、安全性要求、兼容性要求以及测试方法和测试要求。
这些规定的制定是为了促进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保障用户的通信安全和设备的稳定性,同时也为设备的生产厂家和使用者提供了统一的标准和依据。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对ISO 10536标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能够更好地应用和遵守这一标准。
近距离无线通讯技术(NFC)详解

近距离无线通讯技术(NFC)详解近距离无线通讯技术(NFC)详解电子元件知识11月29,NFC是Near Field Communication缩写,即近距离无线通讯技术。
由飞利浦公司和索尼公司共同开发的NFC是一种非接触式识别和互联技术,可以在移动设备、消费类电子产品、PC 和智能控件工具间进行近距离无线通信。
NFC 提供了一种简单、触控式的解决方案,可以让消费者简单直观地交换信息、访问内容与服务。
概述近场通信(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又称近距离无线通信,是一种短距离的高频无线通信技术,允许电子设备之间进行非接触式点对点数据传输(在十厘米内)交换数据。
这个技术由免接触式射频识别(RFID)演变而来,并向下兼容RFID,最早由Sony和Philips各自开发成功,主要用于手机等手持设备中提供M2M(Machine to Machine)的通信。
由于近场通讯具有天然的安全性,因此,NFC技术被认为在手机支付等领域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NFC 芯片是具有相互通信功能,并具有计算能力,在Felica标准中还含有加密逻辑电路,MIFARE的后期标准也追加了加密/解密模块(SAM)。
NFC标准兼容了索尼公司的FeliCaTM标准,以及ISO 14443 A,B,也就是使用飞利浦的MIFARE标准。
在业界简称为TypeA,TypeB 和TypeF,其中A,B为Mifare标准,F为Felica标准。
为了推动NFC 的发展和普及,业界创建了一个非营利性的标准组织mdash;mdash;NFC Forum,促进NFC 技术的实施和标准化,确保设备和服务之间协同合作。
目前,NFC Forum在全球拥有数百个成员,包括:SONY、Phlips、LG、摩托罗拉、NXP、NEC、三星、atoam、Intel、其中中国成员有中国移动、华为、中兴、上海同耀和台湾正隆等公司。
NFC技术原理近距离无线通信支持NFC的设备可以在主动或被动模式下交换数据。
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前景

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前景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是指在短距离范围内实现设备之间的信息传输,不需要使用导线或电缆进行连接。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并且在各个领域中都有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探讨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历程以及其应用前景。
首先,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历程。
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末期,在那个时候,研究人员开始尝试通过无线电波在短距离范围内进行传输。
然而,由于当时无线通信技术的限制,传输距离和传输速度都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直到20世纪90年代,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经历了重大突破,例如蓝牙技术的推出。
蓝牙技术最初用于连接手机和耳机,随后逐渐扩展到其他设备领域,如电脑、音频设备和智能家居。
蓝牙技术的成功开创了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之路,并为后续的技术创新奠定了基础。
目前,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在各个领域都有重要的应用。
首先,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在消费电子产品中得到广泛应用。
例如,智能手机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设备之一,而其中的无线通信技术让我们能够轻松地与他人进行语音通话、发送短信和使用互联网。
另外,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也在智能家居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使得各种智能设备能够相互连接,实现远程控制和自动化操作,提升了生活的便利性和舒适度。
其次,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在工业生产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例如,工厂生产线上的设备可以通过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进行互联,实现实时数据传输和控制。
这样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并且减少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此外,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还可以用于无人驾驶车辆中,实现车辆与周围环境以及其他车辆之间的实时信息交换,提高交通安全性和行驶效率。
另外,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在医疗领域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可以用于监测设备和医疗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从而实现对病人的实时监测和诊断。
此外,通过无线通信技术,医生可以远程与病人进行沟通、查看病情情况,为病人提供更方便和及时的医疗服务。
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介绍

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介绍目前使用较广泛的近距无线通信技术是蓝牙(Bluetooth),无线局域网802.11(Wi-Fi)和红外数据传输(IrDA)。
同时还有一些具有发展潜力的近距无线技术标准,它们分别是:ZigBee、超宽频(Ultra WideBand)、短距通信(NFC)、WiMedia、GPS、DECT、无线1394和专用无线系统等。
它们都有其立足的特点,或基于传输速度、距离、耗电量的特殊要求;或着眼于功能的扩充性;或符合某些单一应用的特别要求;或建立竞争技术的差异化等。
但是没有一种技术可以完美到足以满足所有的需求。
蓝牙技术(bluetooth)技术是近几年出现的,广受业界关注的近距无线连接技术。
它是一种无线数据与语音通信的开放性全球规范,它以低成本的短距离无线连接为基础,可为固定的或移动的终端设备提供廉价的接入服务。
蓝牙技术是一种无线数据与语音通信的开放性全球规范,其实质内容是为固定设备或移动设备之间的通信环境建立通用的近距无线接口,将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进一步结合起来,使各种设备在没有电线或电缆相互连接的情况下,能在近距离范围内实现相互通信或操作。
其传输频段为全球公众通用的2.4GHzISM频段,提供1Mbps的传输速率和10m的传输距离。
蓝牙技术诞生于1994年,Ericsson当时决定开发一种低功耗、低成本的无线接口,以建立手机及其附件间的通信。
该技术还陆续获得PC行业业界巨头的支持。
1998年,蓝牙技术协议由Ericsson、IBM、Intel、NOKIA、Toshiba等5家公司达成一致。
蓝牙协议的标准版本为802.15.1,由蓝牙小组(SIG)负责开发。
802.15.1的最初标准基于蓝牙1.1实现,后者已构建到现行很多蓝牙设备中。
新版802.15.1a基本等同于蓝牙1.2标准,具备一定的QoS 特性,并完整保持后向兼容性。
蓝牙行业是个突飞猛进的行业,2004年到2011年,蓝牙设备的综合年增长率为40%。
三种近距离技术ZigBee、蓝牙(Bluetooth)和WiFi介绍

三种近距离技术ZigBee、蓝牙(Bluetooth)和WiFi介绍目前常用的无线网络标准最流行的3个是ZigBee、蓝牙(Bluetooth)和WiFi。
1.ZigaeeZigbee是IEEE 802.15.4协议的代名词,这一名称来源于蜜蜂的八字舞,由于蜜蜂(bee)是靠飞翔和“嗡嗡”(zig)抖动翅膀的“舞蹈”来与同伴传递花粉所在方位信息,也就是说蜜蜂依靠这样的方式构成了群体中的通信网络。
其特点是近距离、低复杂度、自组织、低功耗、低数据速率、低成本。
主要适合用于自动控制和远程控制领域,可以嵌入各种设备。
ZigBee技术优势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低功耗、低成本、可靠、网络容量大、安全保密、工作频段灵活ZigBee存在的一些不足:传输范围小、数据传输速率低、时延不易确定2.蓝牙(Bluetooth)蓝牙技术最初由爱立信创制。
1999年5月20日,索尼爱立信、IBM、英特尔、诺基亚及东芝等业界龙头创立蓝牙特别兴趣组,制订蓝牙技术标准。
1998年,爱立信公司希望无线通信技术能统一标准而取名“蓝牙”。
蓝牙(Bluetooth)技术致力于在10~100 m的空间内使所有支持该技术的移动或非移动设备可以方便地建立网络联系、进行话音和数据通信。
蓝牙技术的特点可归纳为如下几点:全球范围适用、同时可传输语音和数据、可以建立临时性的对等连接(Ad-hoc Connection)、具有很好的抗干扰能力、蓝牙模块体积很小、便于集成、低功耗、开放的接口标准、成本低。
实际上,蓝牙技术并不是完美无缺的,它在以下问题存在不足:芯片。
按照蓝牙特别兴趣小组(SIG)的规范,蓝牙芯片的大小是8mm×8mm。
这个尺寸,如何应用于精细的产品,如手机、耳机、鼠标、微型摄像机、微型监视器等呢?价格也是一个大问题。
目前市面的蓝牙芯片价格居高不下,无疑增加了产品的成本。
3.WiFiWiFi(Wireless Fidelity,无线保真技术)即IEEE 802.11协议,是一种短程无线传输技术,能够在数百英尺范围内支持互联网接人的无线电信号。
NFC

NFC1.近距离无线通讯技术编辑本义项百科名片百科名片:NFC是Near Field Communication缩写,即近距离无线通讯技术。
由飞利浦公司和索尼公司共同开发的NFC是一种非接触式识别和互联技术,可以在移动设备、消费类电子产品、PC 和智能控件工具间进行近距离无线通信。
NFC 提供了一种简单、触控式的解决方案,可以让消费者简单直观地交换信息、访问内容与服务。
目录概述技术优势发展前景NFC 在全球的试验地点概述NFC 将非接触读卡器、非接触卡和点对点(Peer-to-Peer)功能整合进一块单芯片,为消费者的生活方式开创了不计其数的全新机遇。
这是一个开放接口平台,可以对无线网络进行快速、主动设置,也是虚拟连接器,服务于现有蜂窝状网络、蓝牙和无线802.11设备。
NFC可兼容索尼公司的FeliCaTM卡以及已广泛建立的非接触式智能卡架构,该架构基于ISO 14443 A,使用飞利浦的MIFARE?技术。
为了推动 NFC 的发展和普及,飞利浦、索尼和诺基亚创建了一个非赢利性的行业协会——NFC 论坛,促进 NFC 技术的实施和标准化,确保设备和服务之间协同合作。
目前,NFC 论坛在全球拥有 70 多个成员,包括:万事达卡国际组织、松下电子工业有限公司、微软公司、摩托罗拉公司、NEC 公司、瑞萨科技公司、三星公司、德州仪器制造公司和 Visa 国际组织。
注:NFC全球最早的商用发布: * 德国,美因茨交通公司(RMV) 2006年4月19日,飞利浦、诺基亚、Vodafone公司及德国法兰克福美因茨地区的公交网络运营商美因茨交通公司(Rhein-Main Verkehrsverbund)宣布,在成功地进行为期10个月的现场试验后,近距离无线通信(NFC)技术即将投入商用。
目前,Nokia 3220手机已集成了NFC技术,可以用作电子车票,还可在当地零售店和旅游景点作为折扣忠诚卡使用。
哈瑙市的大约95.000位居民现在只需轻松地刷一下兼容手机,就能享受NFC式公交移动售票带来的便利。
第3章 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

物联网通信技术
3.2 ZigBee技术
ZigBee技术是一种具有统一技术标准的短距离无线通 信技术。它是为低速率控制网络设计的标准无线网络 协议,依据IEEE 802 .15. 4标准,在数千个微小的传 感器之间相互协调实现通信。这些传感器只需要很少 的能量,就能以接力的方式通过无线电波将数据从一 个结点传到另一个结点,从而实现在全球2.4 GHz免 费频带范围内的高效、低速率的通信功能。
从调制方式可看出,在ISM频段上,一条FH信 道所支持的比特率为1 Mbit/s。理论上,79条载 波频谱支持79 Mbit/s。由于跳频序列非正交化, 理论容量79 Mbit/s不可能达到,但可远远超过1 Mbit/s。
物联网通信技术
3.1.3 蓝牙关键技术
4. 基于包的通信 蓝牙系统采用基于包的传输:将信息流分片
物联网通信技术
3.1.3 蓝牙关键技术
2. 多址接入体系和调制方式 频分多址(FDMA)的优势在于信道的正交性仅
依赖发射端晶振的准确性,结合自适应或动态信 道分配结构,可免除干扰,但单一的FDMA无法满 足ISM频段内的扩频需求。
时分多址(TDMA)的信道正交化需要严格的时 钟同步,在多用户专用系统连接中,保持共同的 定时参考十分困难。
码分多址(CDMA)可实现扩频,应用于非对称 系统,可使专用系统达到最佳性能。
物联网通信技术
3.1.3 蓝牙关键技术
3. 媒体接入控制(MAC) 蓝牙系统可实现同一区域内大量的非对称通信。
与其他专用系统实行一定范围内的单元共享同一 信道不同,监牙系统设计为允许大量独立信道存 在,每一个信道仅为有限的用户服务。
ZigBee设备具有能量检测和链路质量指示的功能,并 采用了碰撞避免机制,以避免发送数据时产生数据冲 突。在网络安全方面,ZigBee设备采用了密钥长度为 128位的加密算法,对所传输的数据信息进行加密处 理,从而保证数据传输时的高可靠性和安全性。
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研究与应用

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研究与应用近年来,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改变。
与此同时,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也得到了广泛的研究与应用。
本文将针对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探讨,并探究其应用领域的相关情况。
随着物联网和智能家居等领域的不断发展,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是指在相对较小的范围内进行无线通信的一种技术,常见的有蓝牙、NFC、红外线等。
蓝牙技术作为一种常见的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具有低功耗、低成本以及广泛的应用领域等特点。
它已经成为各种消费电子产品和智能设备之间进行数据传输的主要手段。
例如,我们可以通过蓝牙耳机与手机进行无线通话,通过蓝牙音箱与音频设备进行音乐传输。
此外,蓝牙技术还被广泛应用于智能家居、智能手表、智能医疗设备等领域,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更多便利。
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中的NFC(近场通信)也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
NFC技术是一种基于近距离的无线通信技术,其通信距离一般不超过10厘米。
NFC技术广泛应用于移动支付、门禁系统、智能标签等领域。
例如,我们可以使用手机进行NFC支付,在餐厅、超市等地方方便快捷地完成支付。
此外,NFC技术还可以用于数据传输,例如将手机靠近打印机即可实现数据传输和打印。
红外线通信技术也是一种常见的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
它利用红外线来进行数据传输,适用于遥控器、红外线耳机等各种设备。
红外线通信技术通常在距离较近、光线较暗的环境下使用。
例如,我们可以使用红外线遥控器来控制电视、空调等设备,也可以使用红外线耳机进行音频传输。
除了蓝牙、NFC和红外线技术,还有许多其他类型的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
其中,无线充电技术是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的一种技术。
它通过无线方式将能量传输到可充电设备中,实现了无线充电的目标。
无线充电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智能手表和无线耳机等设备中,为日常使用带来了便利。
除了以上提到的各种技术,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还有许多其他应用领域。
NFC技术原理简介及应用课件

2021/2/21
12
NFC的工作应用模式
点对点模式
两个具备 NFC 功能的设备链接,实现数据点对点传输,如下载音 乐,交换图片或者同步设备地址薄。因此通过 NFC,个设备如数码 相机,计算机,手机之间,均可实现无线连接。
2021/2/21
13
NFC的防冲突机制
防冲突机制目的:防止干扰正坐在工作的 其他NFC设备或者在同一频段工作的其他 类型设备,先进行周围射频场的检测。
卡模式
用于非接触移动支付,如商场、交通等应用,用户只需将手机靠 近读卡器,然后用户只需输入密码确认交易或者直接接收交易即 可。例如门禁管制,车票,门票等。 卡片由读卡器供电,如卡片 携带设备电量耗尽,也可正常使用。
2021/2/21
11
NFC的工作应用模式
读写模式
即非接触采集数据(读取或写入均可实现),比如从海报或者展览 信息电子标签上读取相关信息。
4
g
NFC技术简介
NFC技术特点
◆连接建立迅速 常用短距离通信技术的连接速度:NFC小于0.1ms, 蓝牙大约6s左右,红外小于0.5s,Zigbee小于6ms。NFC技术可以 更为迅速地建立通信连接。 ◆相比RFID,具有高速率、高带宽和低消耗的特点。 ◆安全性高 NFC技术采用私密通信方式,并且射频范围较小。
NFC 芯片是具有相互通信功能,并具有计算能力,
NFC 就是把 RFID 读卡器与智能卡的功能整合在一起,可以直接利用各种现有的
RFID 基础设施,并且从设计之初就考虑到了不同 NFC 设备之间的交互(P2P),非
常2适021合/2/2手1 机等移动设备。
2
NFC技术简介
NFC与其他通信技术比较
近距离通信技术

近距离通信技术第一篇:近距离通信技术概述近距离通信技术(Near Field Communication,简称NFC)是一种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它基于高频无线电场感应,能够实现不到10厘米的距离内的数据交换和互联互通。
NFC技术已经成为了移动支付、智能门锁、公共交通系统等领域的重要应用技术。
NFC技术最初起源于1994年,由奥地利机构考古学院(ARC)发明。
此后,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以及NFC芯片的不断提升,NFC技术应用也逐渐普及。
目前,NFC技术已经成为了市场上最为成熟、稳定的近场通信技术之一,被广泛应用于票务管理、门禁系统、智能家居、无线支付等领域。
NFC技术可以分为被动式NFC和主动式NFC两种,其中被动式NFC芯片更加简单、易于部署,成本也更低;而主动式NFC则需要更多的硬件支持和应用开发,但在支付安全等方面更加可靠,成为主流的NFC技术应用方式。
除了应用于数据传输和支付安全等领域,NFC技术还可以应用于智能控制、物联网等领域,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和产业发展带来更多的便利。
第二篇:NFC技术应用及未来发展随着NFC技术的发展和普及,越来越多的应用场景出现。
当前,NFC技术最为常见的应用就是在移动支付领域。
通过在智能手机上安装NFC支付应用,用户可以在支持NFC技术的刷卡终端处轻松地完成支付,省去了人工操作和物理卡片的必要。
NFC技术还可以应用于门禁系统、智能家居、智能医疗等领域。
在门禁系统中,使用NFC技术可以方便员工或住户使用手机进行门禁开关;在智能家居领域,NFC技术可以实现家居设备自动联动、环境自适应等功能,提高家庭生活的便利性和智能化程度;在医疗领域,NFC技术可以帮助医生快速获取患者信息、打印药品处方等。
NFC技术在未来的应用中也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例如,可以在个人信息保护方面有更多的探索,如在医疗领域,医护人员可以根据患者NFC信息快速获取患者基本病历,带来更加高效便捷的诊断和治疗;在城市管理方面,NFC技术可以用于公共交通、停车场、公共服务等方面,提高城市的运转效率和服务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NFC技术原理
• 支持NFC的设备可以在主动或被动模式下交换数 据。在被动模式下,启动NFC通信的设备,也称 为NFC发起设备(主设备),在整个通信过程中提 供射频场(RF-field),。它可以选择106kbps、 212kbps或424kbps其中一种传输速度,将数据发 送到另一台设备。另一台设备称为NFC目标设备( 从设备),不必产生射频场,而使用负载调制(load modulation)技术,即可以相同的速度将数据传回 发起设备。此通信机制与基于ISO14443A、 MIFARE和FeliCa的非接触式智能卡兼容,因此 ,NFC发起设备在被动模式下,可以用相同的连 接和初始化过程检测非接触式智能卡或NFC目标 设备,并与之建立联系。
谢谢观赏
PPT制作:小鱼 图片版权:伊面
无垠文海 邀你畅享
更改PPT母版功能键:
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之 NFC
Near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Field Communication
知识来源:网络
概念 介绍
标准
技术 原理
特点
应用
NFC概念
• NFC是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 缩写由飞利浦公司和索尼公司共同开发的N F C是 一种非接触式识别和互联技术,可以在移动设备 、消费类电子产品、P C和智能控件工具间进行 近距离无线通信。它NFC近场通信技术是由非接 触式射频识别(RFID)及互联互通技术整合演变 而来,在单一芯片上结合感应式读卡器、感应式 卡片和点对点的功能,能在短距离内与兼容设备 进行识别和数据交换。工作频率为13.56MHz.目 前这项技术在日韩被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