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氨的安全管理技术和组织措施(通用版)

合集下载

液氨使用与储存安全技术规范

液氨使用与储存安全技术规范

液氨使用与储存安全技术规范液氨是一种常用的工业气体,广泛应用于化工、冶金、电子、医药等领域。

液氨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和毒性,因此在使用和储存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安全。

以下是液氨使用与储存的安全技术规范。

1.储存容器选择和设计储存容器应选择具有耐压和耐腐蚀能力的材料,例如碳钢、不锈钢等。

容器应经过安全检测合格,并按照规范进行设计,确保其在压力和温度变化时能够安全运行。

2.储存条件控制液氨应储存在密闭、通风良好的库房中,远离热源和火源。

库房内应安装氨气检测器,并保持通风良好,以防止氨气积聚和泄漏。

3.液氨泄漏应急处理液氨泄漏时,应立即采取应急措施,包括关闭泄漏源、通知相关人员、迅速撤离泄漏区域等。

同时,应戴上防护装备,使用专用器材进行泄漏源的堵塞或封闭,以防止泄漏扩散。

4.储存容器维护和检修定期对储存容器进行检修和维护,确保其可靠性和安全性。

容器内部的积烟灰、油渍等应定期清理,防止腐蚀。

5.安全标识和警示标志在液氨储存区域设置明显的安全标识和警示标志,包括液氨危险警示标志、禁止吸烟标志、禁止明火标志等。

同时,应定期对这些标识进行检查和维护。

1.液氨接收和储存液氨接收时,应确认气源的安全性并检查接收设备的完好性。

接收过程中要注意防护装备的使用,并确保液氨储存容器的安全液位。

2.液氨供应管道和设备液氨供应管道和设备应进行严密的安全检查,并定期进行维护。

管道和设备的连接应采取可靠的阀门和接头,以防止泄漏。

3.液氨使用场所的安全措施液氨使用场所应设有合适的通风设备,以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并防止氨气浓度过高。

场所内应配备足够数量和种类的防护装备,并向员工进行培训和安全教育。

4.使用规范和操作规程制定液氨使用规范和操作规程,明确液氨的使用方法、操作要求和事故应急处理流程。

员工应接受相关培训,并熟悉操作规程。

5.危险源的隔离与防护液氨使用场所应设置明显的危险区域隔离标志,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如防护栏杆、防护网等,以防止非授权人员进入危险区域。

国家对液氨安全管理规定(3篇)

国家对液氨安全管理规定(3篇)

第1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液氨安全管理,预防液氨事故的发生,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国液氨生产、使用、储存、运输的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液氨的生产、使用、储存、运输、处置等环节,以及与液氨相关的设备、设施、场所的安全管理。

第三条液氨安全管理应当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坚持科学管理、依法管理、全员参与。

第四条国家对液氨安全管理实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企业负责的原则。

第五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液氨安全管理的领导,建立健全液氨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第六条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责液氨安全管理的综合监督和指导。

第七条液氨生产经营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健全液氨安全管理制度,加强液氨安全管理,确保安全生产。

第八条鼓励液氨安全技术创新,推广应用先进的安全技术和装备。

第二章液氨生产安全管理第九条液氨生产企业应当具备下列条件:(一)依法取得液氨生产许可证;(二)符合国家有关液氨生产的安全技术标准;(三)具备液氨安全生产条件;(四)建立健全液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第十条液氨生产企业应当采取以下措施加强液氨生产安全管理:(一)严格执行液氨生产工艺,确保生产过程安全;(二)加强对液氨生产设备的维护保养,确保设备安全运行;(三)加强液氨生产场所的安全管理,消除安全隐患;(四)加强对液氨生产人员的培训,提高安全生产意识;(五)建立健全液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定期组织应急演练。

第十一条液氨生产企业应当建立健全液氨生产安全检查制度,定期对液氨生产场所、设备、工艺等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第十二条液氨生产企业应当对液氨生产事故进行统计分析,及时上报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第三章液氨使用安全管理第十三条液氨使用单位应当具备下列条件:(一)依法取得液氨使用许可证;(二)符合国家有关液氨使用的安全技术标准;(三)具备液氨使用安全生产条件;(四)建立健全液氨使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液氨使用单位安全管理规定

液氨使用单位安全管理规定

液氨使用单位安全管理规定
液氨使用单位的安全管理规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安全责任:液氨使用单位应明确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体制,明确安全管理人员职责,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到位。

2. 安全生产许可:液氨使用单位需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依法办理液氨使用许可证,并对液氨使用单位的技术和管理人员进行资格认证。

3. 安全设施:液氨使用单位应建立完善的液氨安全使用设施,包括液氨存放、运输、使用、泄漏应急处理等方面的设施,确保设施的安全可靠。

4. 安全操作规程:液氨使用单位需制定液氨安全操作规程,包括液氨装卸作业、设备操作、事故应急处理等方面的规程,对液氨使用过程中的各类操作进行明确规定,确保操作的安全可靠。

5. 安全教育培训:液氨使用单位需定期进行液氨安全教育培训,培训包括液氨的危害性、安全操作规程、事故应急处理等方面的内容,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6. 事故应急预案:液氨使用单位需制定液氨事故应急预案,明确事故应急责任人、应急处置措施、应急装备等,确保在液氨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处置,减少事故对人员和环境的损害。

7. 监督检查:相关监管部门会对液氨使用单位进行定期的安全监督检查,液氨使用单位需配合监管部门的工作,配合完成安全检查、安全评估等工作,并及时整改存在的安全问题。

以上是对液氨使用单位安全管理规定的一些基本要求,液氨使用单位还需根据具体的情况和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完善和补充。

液氨罐区安全管理制度

液氨罐区安全管理制度

液氨罐区安全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一、为确保液氨罐区的安全运行,保障人员生命财产安全,制定本安全管理制度。

二、本制度适用于液氨罐区的设计、建设、运行、维护等各个环节。

三、液氨罐区的安全管理应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

四、国家法律法规、标准和行业规范是液氨罐区安全管理的基本依据。

第二章组织管理一、液氨罐区应设立专门的安全管理部门,负责液氨的安全管理工作。

二、液氨罐区安全管理部门的职责包括但不限于:制定安全管理制度、监督液氨罐区的安全运行、组织开展应急演练等。

三、液氨罐区应配备专业的安全管理人员,确保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四、液氨罐区安全管理人员应具备一定的岗位培训和相关证书。

五、液氨罐区应建立健全安全管理组织机构,明确各个部门的职责和权限。

第三章设计与建设一、液氨罐区的设计应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进行,确保罐区的结构牢固、操作便利。

二、液氨罐区的建设应保证各项工程施工质量,确保设备设施的安全可靠。

三、液氨罐区的容量和数量应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合理确定。

四、罐区内液氨设备的安装应符合相关标准,操作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并持证上岗。

五、液氨罐区应建立完善的安全防护系统,包括但不限于:防爆设备、泄漏预警系统、灭火设备等。

第四章运行与维护一、液氨罐区的运行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执行,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并持证上岗。

二、液氨罐区应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三、液氨罐区应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并组织定期演练,以提高应急处理能力。

四、液氨罐区的设备设施应定期检修和维护,确保工作正常运行。

五、液氨罐区应建立完善的安全记录和档案,包括但不限于:操作记录、事故记录、应急演练记录等。

第五章安全监督与管理一、液氨罐区应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二、液氨罐区应建立安全管理制度的评估和改进机制,定期对安全管理工作进行检查和评估。

三、液氨罐区应定期进行安全演练和应急处置能力评估,及时发现并解决存在的问题。

液氨罐区安全管理制度范文

液氨罐区安全管理制度范文

液氨罐区安全管理制度范文一、违禁行为的明确禁止1. 未经许可,严禁擅自进入液氨罐区;2. 严禁在罐区内吸烟、使用明火或进行其他可能引发火灾或爆炸的活动;3. 严禁在罐区内拥堵、堆积杂物或堆放易燃易爆品;4. 严禁在罐区内进行未经授权的设备维修或改造;5. 严禁在罐区内违规操作设备,如开启或关闭关键阀门、操作压力设备等;6. 严禁擅自调整液氨存储罐的压力、温度或液位等参数;7. 严禁液氨泄漏后私自处理,应立即通知相关人员进行处理;8. 严禁泄漏液氨处不切实际的清理方式,如使用水冲洗等。

二、液氨罐区安全设施的规定1. 液氨罐区应设置针对罐区的围墙和安全标识,保证罐区边界清晰可见;2. 罐区入口应设置看守室,由专人负责进出人员的登记和管控;3. 液氨储存罐应设有明显的标识和警示,包括液位显示、压力显示、温度显示等;4. 罐区内应设置火灾报警器和泄漏报警器,用于及时发现火灾和泄漏情况;5. 罐区内应配备灭火器材、泄漏应急处理装备和逃生装备,供应急时使用;6. 液氨罐区出入口处应设置紧急停车标志和逃生指示标识;7. 罐区应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安全设施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三、应急预案的编制和培训1. 液氨罐区应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包括火灾、泄漏、事故等各种应急情况的处理措施和应急联系人信息;2. 所有罐区人员必须熟悉应急预案,并进行定期培训,提高应急处理能力;3.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测试应急预案的有效性,并及时对应急演练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改进和完善;4. 每个液氨罐区都应设置一名专职或兼职的应急指挥人员,负责应急情况的现场指挥和协调工作。

四、工艺管理1. 液氨存储罐的压力、温度和液位等关键参数必须定期进行检查和记录;2. 对液氨存储罐进行巡视,仔细观察罐体和相关设备的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处理;3. 液氨泄漏口和排放口应设置检测仪器,监测泄漏情况,并定期校准和维护仪器的精确性;4. 对液氨罐区的电气设备和线路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5. 对液氨罐区及周边环境进行定期清洁,保持清洁和干燥的工作环境;6. 在液氨罐区内应设置足够数量的消防器材,保证应急时的灭火能力。

液氨的安全管理技术和组织措施

液氨的安全管理技术和组织措施

液氨的安全管理技术和组织措施液氨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的化学品,但其具有高毒性和高爆炸性,因此在使用过程中需要采取严格的安全管理技术和组织措施。

下面将详细介绍液氨的安全管理技术和组织措施。

一、液氨的安全管理技术1.液氨的储存:液氨应储存在密封罐或储罐中,储罐应有压力表和温度计以监测液氨的压力和温度,并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罐体泄漏和腐蚀。

储存区域应设有警示牌,且禁止明火和吸烟,以避免可能的火灾和爆炸。

2.液氨的运输:液氨在运输过程中,应使用专门的车辆和容器进行运输。

运输车辆应配备特殊的防漏设备,并安装火灾报警器和防爆装置。

运输过程中应注意车辆的稳定性,避免碰撞和侧翻事故,以减少液氨泄漏的风险。

3.液氨的泄漏处理:一旦液氨泄漏,在应急救援人员的指导下,应立即开启泄漏处理预案。

泄漏地点应设立警戒线,并迅速疏散周围人员,防止火灾和爆炸事故的发生。

泄漏区域应迅速进行警示标识,并使用专业设备清除泄漏物,并进行严格的处理和处置。

4.液氨的使用操作:使用液氨前,必须穿戴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呼吸器、防护服、手套、护目镜等。

工作场所应通风良好,以减少有害气体的浓度,并采取控制措施,如隔离、防护和收集液氨。

使用过程中应严禁明火和烟草,以免引发火灾和爆炸。

5.液氨的放气处理:液氨的储存和使用中,难免会有放气操作,为了避免造成环境污染和危害人身,需要选择合适的放气点和放气方法。

放气时要确保周围无人且风向与液氨泄漏处相反,并使用专业设备进行放气。

二、液氨的组织措施1.建立安全管理制度:企业应建立液氨安全管理制度和规范,明确相关人员的责任和义务,确保液氨的安全使用和管理。

2.员工培训和教育:企业应定期组织液氨安全培训,提高员工对液氨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培训内容可以包括液氨的性质、使用方法、危险特性、个人防护等。

3.定期检测和维护:企业应定期进行液氨储存设备的检测和维护,并记录设备的运行情况和维护记录,以保障设备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液氨使用安全管理规定

液氨使用安全管理规定

液氨使用安全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目的为了加强液氨系统的安全管理,预防和减少安全生产事故,保障人身和设备安全,特制定本规定。

使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区域火力发电企业液氨的管理。

本规定是现行国家标准、规范的补充,除执行本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

第二章氨的危害特性及应急处理危害特性氨属于第类有毒气体,无色有刺激性恶臭。

易溶于水、乙醇、乙酸,避免接触卤素、酰基氯、酸类、氯仿、强氧化剂。

液氨是无色的液体,具有腐蚀性、且容易挥发。

蒸发热很大,在沸点时是每克焦(327卡)。

储于耐压钢瓶或钢槽中。

由气态氨液化而得。

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与氟、氯等接触会发生剧烈反应。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低浓度氨对粘膜有刺激作用,高浓度可造成组织溶解坏死。

急性轻度中毒者出现流泪、咽痛、声音嘶哑、咳嗽、咯痰等;眼结膜、鼻粘膜、咽部充血、水肿;胸部X线征象符合支气管炎或支气管周围炎。

中度中毒:上述症状加剧,出现呼吸困难、紫维;胸部X线征象符合肺炎或间质性肺炎。

严重者可发生中毒性肺水肿,或有呼吸窘迫综合症,患者剧烈咳嗽、咯大量粉红色泡沫痰、呼吸窘迫、澹妄、昏迷、休克等。

可发生喉头水肿或支气管粘膜坏死脱落窒息。

高浓度氨可引起反射性呼吸停止。

液氨或高浓度氨可致眼灼伤;液氨可致皮肤灼伤。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穿戴全身防火防毒服,切断气源。

若不能立即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正在燃烧的气体。

灭火剂雾状水、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急救措施皮肤接触应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着,应用2%硼酸液或大量清水彻底冲洗。

就医。

眼睛接触应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 分钟。

就医。

吸入应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泄漏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立即隔离150nl,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

液氨使用单位安全管理规定范文

液氨使用单位安全管理规定范文

液氨使用单位安全管理规定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液氨使用单位的安全管理工作,保障生产和生活的安全,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根据《液氨安全使用管理办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所有使用液氨的单位,包括生产、储存、销售、运输、使用等各个环节。

第三条液氨使用单位应建立健全液氨安全管理制度,明确责任、落实措施,加强风险防控,确保液氨的安全使用。

第四条液氨使用单位应配备专职或兼职负责液氨安全管理的人员,负责安全管理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

第二章液氨的储存和使用第五条液氨使用单位应建立液氨的储存和使用台账,记录液氨的进出、存量、损耗等相关信息,并定期进行盘点,确保液氨的安全使用。

第六条液氨使用单位应具备储存和使用液氨的设施和设备,包括液氨储罐、输送管道、泵等,并定期进行维护和检修,确保设施和设备的安全可靠。

第七条液氨使用单位应设置液氨使用区域,并对使用区域进行划定和标识,禁止非相关人员进入。

第八条液氨使用单位应制定液氨使用操作规程,明确液氨的使用流程和操作要求,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达到要求。

第三章液氨的安全保护措施第九条液氨使用单位应对液氨储存和使用的区域进行安全隔离,设置围墙、栏杆等隔离措施,防止未授权人员接近。

第十条液氨使用单位应配备适当的消防设备和器材,包括灭火器、消防栓等,并定期进行消防器材的检查和维修。

第十一条液氨使用单位应配备适量的人员,并进行液氨安全知识的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第十二条液氨使用单位应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事故的能力,做好紧急情况下的应对工作。

第四章液氨泄漏事故的处置第十三条液氨使用单位应建立液氨泄漏事故的应急预案,明确责任分工和处置措施。

第十四条液氨泄漏事故发生时,液氨使用单位应立即采取控制和隔离措施,避免泄漏事故扩大。

第十五条液氨泄漏事故发生时,液氨使用单位应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人员撤离,通知有关部门并协助执勤人员进行处置。

液氨储存与使用安全技术规范

液氨储存与使用安全技术规范

液氨储存与使用安全技术规范液氨是一种常见的工业气体,广泛应用于化学、制药、冶金等行业。

然而,液氨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和高度易燃性,因此液氨的储存和使用需要严格遵循安全技术规范。

下面是液氨储存与使用安全技术规范的相关内容。

1.储存场所选择与布局:液氨储存场所应该远离易燃物、易爆物和氧化剂等危险品。

储存场所应该设有防火墙、通风设备和泄漏控制系统,并配备泄漏侦测器和报警装置。

储存液氨的容器应该位于开放空地,防止泄漏氨气积聚在封闭空间中。

2.容器选择与安装:储存液氨的容器应该选择具有高强度和抗腐蚀能力的材料,如碳钢或不锈钢。

容器安装应该符合相关的安装标准和要求,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

容器应该设有压力表、温度计和安全阀等装置,保证容器内部压力和温度在安全范围内。

3.密封措施与泄漏控制:液氨容器应该设有严密的密封装置,避免氨气泄漏。

液氨泄漏可能会导致火灾和爆炸,因此应该配备泄漏控制系统,包括泄漏侦测器、紧急切断装置和泄漏报警系统。

一旦发生泄漏,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封堵,并及时报警并疏散周围人员。

4.存储条件和操作规程:液氨的储存条件应该符合标准规定的要求,包括存放温度、环境湿度和通风要求等。

操作人员应该熟悉液氨的特性和安全操作规程,禁止随意破损容器和擅自改变操作条件。

储存场所应该配备必要的安全设施和应急设备,如消防器材和急救设备等。

1.使用场所准备:使用液氨的场所应该清洁明亮,远离易燃物、易爆物和氧化剂等危险品。

场所应该有足够的通风设备,避免液氨浓度过高。

使用液氨的场所应该设置禁止吸烟和明火的标志,并严禁无关人员进入。

2.使用设备和工具:使用液氨的设备和工具应该符合标准规定的要求,并经过定期的检测和维护。

液氨泄漏时,使用设备和工具应该具备防腐蚀和防火的性能,以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

3.操作规程和防护措施:操作人员应该具备液氨的专业知识和安全操作技能,并遵循相关的操作规程。

使用液氨时,应穿戴符合标准规定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防护眼镜、防护服和防护手套等。

液氨安全技术说明书

液氨安全技术说明书

液氨安全技术说明书液和皮肤。

在通风良好的地方使用。

避免吸入氨气。

避免将氨气与氧气或其他氧化剂混合。

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地方。

避免与不相容物质接触。

使用前仔细阅读产品标签和技术说明书。

急救措施:吸入氨气时,立即将患者转移到空气新鲜的地方。

如呼吸困难,立即使用呼吸器。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肺复苏。

如有皮肤接触,立即用大量水冲洗至少15分钟。

如有眼睛接触,立即用大量水冲洗至少15分钟,直到化学物质被冲洗干净。

如误食,立即给予大量清水漱口,不要催吐。

立即就医。

第三部分物理化学特性外观:无色气体或液态气味:有刺激性气味熔点:-77.7℃沸点:-33.3℃相对密度(水=1):0.7719(液态)蒸汽压:8.6 atm(-20℃)溶解性:易溶于水和乙醇稳定性:稳定第四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稳定性:稳定危险反应:液氨与氧气或其他氧化剂混合时,易发生爆炸。

液氨接触到火源时易燃烧。

与强酸、强碱、氯等接触时,会产生剧烈反应。

与金属接触时,会腐蚀金属。

第五部分毒理学信息急性毒性:吸入氨气可引起呼吸道刺激和中毒,严重者可造成肺水肿和窒息。

皮肤和眼睛接触可引起灼伤。

误食可引起中毒。

慢性毒性:长期接触可引起呼吸系统、皮肤和眼睛的慢性损伤。

致癌性:无致癌作用。

致突变性:无致突变作用。

致畸性:无致畸作用。

第六部分生态学信息对水环境的影响:氨气会对水生生物造成毒性影响,长期持续影响。

对土壤的影响:无影响。

对大气的影响:氨气是一种温室气体,会对大气造成影响。

第七部分处置和储存处置:按照当地法规处理。

不要将废液或废气排放到自然环境中。

储存: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地方,远离火源和热源,避免阳光直射。

储存过程中应避免与不相容物质接触。

储存区域应有防火设施。

储存应密封,避免泄漏。

度氨可引起呼吸困难、喉头水肿、肺水肿、眼和皮肤灼伤等。

长期接触可引起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和肝损害。

急救措施:皮肤接触后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2%硼酸液或大量清水彻底冲洗,并就医。

重大危险源液氨系统安全管理制度(5篇)

重大危险源液氨系统安全管理制度(5篇)

重大危险源液氨系统安全管理制度1、未经允许非工作人员不得进入机房。

2、值班人员必须熟悉掌握各种设备的操作,对新进人员严格培训操作技术,同时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3、严禁易燃易爆的物品堆放在机房设备附近。

4、定期对机房设备的安全保护装置进行认真的检查,并检验其灵活性。

5、开机前应先查看各设备的油面、水面、液面、仪表是否在相应位置,周围有无障碍物。

6、查看各库房的阀门是否开启或关闭。

7、查看机器是否通电,电压是否正常,转动机器细滤数圈,看有关阀门是否开启。

8、启动压缩机,待正常运转后,按顺序逐级上载并缓慢开启吸入阀直至正常。

9、停机前先将各设备的供液停止,并将有关设备的压力降到相应处。

10、制冷压缩机严禁超压、超温、超负荷、超速、超检验期货带病运转。

11、定期进行检修保养,及时排除各类不安隐患,做好保养检修记录。

12、制冷操作人员按照有关规定按时进行复审换证。

13、值班人员不得串岗、漏岗、睡岗,在班上禁止一切娱乐活动或者做与工作无关的事情。

14、做好各种相关设备检测记录。

并值班签名。

15、机房人员每月进行一次技术培训学习,掌握操作规程和应急事故处理,提高技能。

16、机房值班人员每天要做具体操作记录并存档,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解决问题,如遇解决不了的问题要及时汇报领导。

17、机房人员在操作中,要做到随时检查阀门是否开启或关闭,并进行标示。

18、值班人员必须随时与车间联系,了解降温情况,确保库房温度,设备的正常安全运行情况,使其发挥应有的制冷能力。

19、库房需热氨冲霜时,经机房管理人员及车间管理人员同意,当班人员必须和车间随时保持联系,并在车间人员下班后进行,在操作保热氨压力不得超过6KG。

20、机房卫生要做到门窗玻璃干净,地面无油污,工器具摆放整齐,值班人员要做到四勤,勤看仪表,勤摸温度,勤听机器运转有无杂音,勤到库房查看库温情况。

21、对制冷设备要定期维修、保养检查对发现异常现象要及时上报、及时配合维修人员进行维修,必须确保车间生产加工的顺利进行。

液氨的管理制度

液氨的管理制度

液氨的管理制度一、液氨的基本情况1. 液氨的性质:液氨是一种无色气体,在常温下压缩成液体,有强烈的刺激气味,是一种具有高毒性和易燃性的化学品。

2. 主要用途:液氨主要用于工业生产中,用作合成氨、农药、制冷剂等。

3. 危害性:液氨具有刺激性强、吸收迅速、呼吸道和眼睛刺激等危害性。

而在高浓度下,还可能导致窒息、中毒和燃烧等严重后果。

二、液氨的管理制度1. 负责人制度:公司应指定专门负责液氨管理的负责人,负责液氨的购进、存储、使用和处理等工作。

2. 贮存管理:液氨的存储区域应设专门存放设施,保持干燥通风,远离火源和热源,防止与空气、水分和酸碱接触。

3. 使用管理:液氨的使用应由经过培训的专业人员进行,操作时应佩戴防护装备,注意安全距离,防止液氨泄漏和接触。

4. 排放管理:使用过的液氨应按规定进行回收和处理,避免排放到大气中,造成环境污染。

5. 防护设施:液氨存储区域应设置明确的警示牌和安全标识,配备应急处理设备,保证人员在意外情况下的安全撤离和处置能力。

三、应急措施1. 液氨泄漏:一旦发生液氨泄漏事故,应立即采取紧急措施,如关闭泄漏源、通风排气、疏散人员等,避免事故蔓延。

2. 蒸氨中毒:若发生液氨中毒事故,应立即将中毒人员转移到通风处,并实施人工呼吸和心肺复苏等急救措施。

3. 燃烧爆炸:若发生液氨燃烧或爆炸事故,应立即采取控制火源、灭火和疏散人员等措施,避免事故扩大。

四、培训教育对相关人员进行液氨的安全生产知识培训,包括液氨的性质、危害、应急措施等,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五、监督检查公司应定期对液氨的管理制度进行检查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制度的有效实施和安全生产。

通过严格遵守液氨的管理制度,可以有效避免事故的发生,保障人员和环境的安全。

希望各企业充分重视液氨管理,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确保安全生产。

中国液氨安全管理规定(3篇)

中国液氨安全管理规定(3篇)

第1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液氨安全管理,预防和减少液氨事故,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液氨的生产、储存、使用、运输、销售、处置等环节的安全管理。

第三条液氨安全管理应当遵循以下原则:(一)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二)谁主管、谁负责,企业主体责任;(三)严格规范、依法行政、强化监管;(四)科学管理、技术进步、持续改进。

第二章生产安全第四条液氨生产企业应当依法取得危险化学品生产许可证,并按照国家有关标准进行生产。

第五条液氨生产设备、设施应当符合国家有关安全标准,并定期进行检验、检测。

第六条液氨生产过程中,应当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泄漏、爆炸等事故发生。

第七条液氨生产企业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级人员的安全职责。

第八条液氨生产企业应当加强员工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第三章储存安全第九条液氨储存设施应当符合国家有关安全标准,并定期进行检验、检测。

第十条液氨储存场所应当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并采取防火、防爆、防泄漏等措施。

第十一条液氨储存场所的消防设施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并定期进行检验、检测。

第十二条液氨储存场所应当设置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储存、出入库、巡检、应急处置等要求。

第四章使用安全第十三条液氨使用单位应当依法取得危险化学品使用许可证,并按照国家有关标准进行使用。

第十四条液氨使用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液氨使用安全管理制度,明确液氨使用、储存、运输、处置等环节的安全要求。

第十五条液氨使用单位应当对液氨使用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第十六条液氨使用单位应当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液氨泄漏、爆炸等事故发生。

第五章运输安全第十七条液氨运输单位应当依法取得危险化学品运输许可证,并按照国家有关标准进行运输。

第十八条液氨运输车辆应当符合国家有关安全标准,并定期进行检验、检测。

液氨安全技术说明书

液氨安全技术说明书

液氨安全技术说明书液氨是一种常用的化学品,应用广泛于农业、工业、医疗和矿业等领域。

然而,由于其具有毒性和易燃性,使用液氨也存在着极高的风险。

为了保障液氨的安全使用,所有使用和储存液氨的单位都需要制定专门的安全技术说明书。

液氨安全技术说明书包括了液氨相关的安全知识、安全设备的使用、应急处理方法和防火措施等方面的规定。

下面将详细介绍液氨安全技术说明书的内容及应用。

一、液氨的化学性质液氨分子式为NH3,具有强烈的刺激气味和对金属的腐蚀作用。

液氨在室温下为无色透明气体,但在低温下则会变成液态。

液态液氨由于其挥发性而易于引起火灾和爆炸,需在储存和使用过程中特别小心。

二、液氨的储存液氨的储存需要遵循以下的原则:1. 储存场所应该是远离火源、高温的地方,应该设置专业的警示标志并配备专业人员进行管理。

2. 储存罐必须符合相关国家标准,具备防爆、耐腐蚀、耐高温等特性,不得在生产车间等容易起火爆炸的地方。

3. 储存罐使用寿命不能太长,必须按照规定时间进行更换。

三、液氨的使用使用液氨的注意事项如下:1. 对液氨作业区域要进行隔离,不能与其他区域混合。

2. 作业人员需要进行专业的培训并穿戴安全设备。

3. 使用液氨的场所必须配有专业的通气装置,并确保通风合理。

四、液氨的应急处置在发生液氨泄漏、火灾等意外情况时,需要合理处理。

应急处置方法如下:1. 立即通知专业人员进行清理和处理。

2. 切断液氨的源头,避免泄漏的扩散范围,避免次生事故发生。

3. 确保周围人员的安全,通风换气等明确安全措施。

五、液氨的防火措施对于液氨的防火措施如下:1. 禁止在储存罐附近进行火种、明火等生火行为。

2. 储存罐应该建造在钢筋混凝土的基础上,并设置专业的切断开关和防静电设备,加强液氨的安全性。

3. 储存罐周围应该保持干燥、通风,不要存放其他杂物,保持整洁。

总之,液氨是一种有毒、易燃、易爆的化学品,它的使用和储存存在极高的风险,所以对液氨的安全技术进行说明和规范十分必要。

液氨安全技术说明书

液氨安全技术说明书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氨)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称:氨化学品英文名称:Ammonia第二部分:成份/组成信息纯品混合物□CAS号:7664—41—7化学品名称: 氨有害物成份: 氨浓度: 99.9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第2.3类,有毒气体。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氨对粘膜和皮肤有碱性刺激及腐蚀作用。

环境危害:该物质对环境有危害,应特别注意对水体的污染。

燃爆危险:与空气混合遇火能引起燃烧爆炸。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立即翻开上下眼睑,用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畅通,呼吸困难时给输氧,如无呼吸及心脏停止跳动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按摩、就医。

食入:立即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猛烈撞击使钢瓶受到损伤时,气体外逸会危及人畜健康与生命。

遇水则变为有腐蚀性氨水,受热后瓶内压力增大,有爆炸危险,空气中氨蒸汽浓度达15.7%—27.4%时,遇火星会引起燃烧爆炸,有油类存在时,更增加燃烧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氮氧化物。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切断气源,若不能立即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正在燃烧的气体,用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灭火。

灭火注意事项及措施:消防员穿全身防火防毒服,戴正压式自给呼吸器进行灭火。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如果发生泄漏,应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切断周围火源,在污染区内严禁动用任何电器设备(包括开或停),如需切断电源,必须在污染区以外实施。

处理人员可将出事地点的氨输送到安全库区,同时降低事故地点氨库区的压力以减慢泄漏速度,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高浓度泄漏区可用消火栓、喷雾状水中和、稀释、溶解。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操作处置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加强通风,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防毒面具,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相应防护服,戴防化学品手套,工作现场严禁吸烟,灌装时要注意,流速不宜过快,并有良好的接地措施,以排除静电,但操作人员应戴防护眼镜、口罩,防止中毒及影响视力。

液氨安全技术说明

液氨安全技术说明

液氨安全技术说明书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化学品中文名称液氨中文名称氨水化学品英文名称ammonia分子量35.05分子式NH3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有毒气体侵入途径皮肤、呼吸道、食道。

健康危害吸入后对鼻、喉和肺有刺激性,引起咳嗽、气短和哮喘等;重者发生喉头水肿、肺水肿及心、肝、肾损害。

溅入眼内可造成灼伤。

皮肤接触可致灼伤。

口服灼伤消化道。

慢性影响:反复低浓度接触,可引起支气管炎;可致皮炎。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由于易溶入水,造成水体污染。

危险特性1、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2、遇明火、高热会引起燃烧爆炸。

3、受热后容器内压力增大有爆炸危险。

4、受热后容器内压力增大,泄露后可导致中毒。

5、对眼、黏膜或者皮肤有刺激性,有烧伤危险。

6、有毒,不然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

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氨气或空气与氨混合物遇火能爆炸,遇热放出氨气和氮氧化物的有毒烟雾。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剧增,有开裂和爆炸危险。

流速过快容易产生和积聚静电。

有害燃烧产物氮、氮氧化物。

灭火方法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灭火器。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酸碱工作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小量泄漏:用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

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

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操作注意事项1、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液氨充装安全管理制度范文

液氨充装安全管理制度范文

液氨充装安全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液氨充装作业的安全管理,防止事故的发生,保障人员和财产的安全,根据《液氨充装作业安全技术规程》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从事液氨充装作业的员工,包括液氨充装机构和人员。

第三条液氨充装作业应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要求进行,保证充装操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第四条液氨充装作业中,必须要求人员具备相应的操作证件和相关技术资质,确保作业的安全性和效果。

第二章管理职责第五条液氨充装机构应设立液氨充装安全管理职责部门,明确管理人员的职责和权限。

第六条液氨充装机构负责向充装作业人员提供必要的安全培训,确保员工具备充装作业所需的安全意识和技术能力。

第三章安全作业要求第七条充装作业人员在充装前必须检查液氨充装设备的完好性,确保设备无任何泄漏和损坏的情况。

第八条液氨充装设备必须经过定期的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第九条充装作业人员必须佩戴符合要求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防护服、防护眼镜、手套等。

确保人员的安全。

第十条充装作业时,必须要有专门的警示标识和警示标志,提醒周围人员注意安全。

第四章应急管理第十一条液氨充装作业过程中,如发生泄漏或其他危险情况,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迅速组织人员进行应急处置。

第十二条液氨充装作业现场应配置相应的应急设备,包括泄漏应急喷淋设备、应急通风设备等。

第十三条液氨充装作业人员在应急情况下,必须采取适当的自救和互救措施,确保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第十四条液氨充装作业单位应定期进行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响应能力和处理效能。

第五章安全检查和监测第十五条液氨充装作业单位应定期进行液氨充装设备的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第十六条液氨充装作业单位应配置相应的气体检测设备,进行液氨浓度的监测和检测。

第六章责任追究第十七条液氨充装作业过程中,如发生事故或安全责任事故,相关责任人要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第十八条液氨充装作业单位负责监督充装作业人员的遵守制度和规定。

液氨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模版

液氨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模版

液氨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模版一、制度目的本制度的目的是为了确保液氨消防安全,提高液氨使用单位的应急处置能力,减少液氨事故发生概率,保护人员和财产的安全。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使用液氨的单位,并包括液氨的储存、运输、使用等阶段。

三、管理责任1.单位领导要高度重视液氨消防安全工作,确保消防安全制度的贯彻执行;2.安全管理部门负责液氨消防安全工作的组织、指导和监督;3.各部门要按照消防安全要求,配合安全管理部门开展液氨消防安全工作。

四、消防设施及设备1.单位应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的要求配置液氨消防设施,包括防火墙、灭火器、消防栓等;2.单位应定期检查和维护液氨消防设施和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3.液氨消防设施和设备的使用人员应定期接受培训,熟悉操作要求。

五、消防演练1.单位应定期组织液氨消防演练,包括火灾逃生演练、灭火器材使用演练等;2.演练应由专业人员指导和组织,确保演练的真实性和有效性;3.演练后,应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完善液氨消防安全措施。

六、应急预案1.单位应制定液氨消防应急预案,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应急处置流程;2.应急预案应定期演练和修订,保持与实际情况的一致性;3.应急预案的修订和演练结果应及时报告相关部门。

七、监督检查1.安全管理部门要定期对液氨消防安全工作进行监督检查;2.检查发现的问题应及时整改,保证液氨消防安全工作的正常运行;3.单位要配合监督检查工作,提供相关的资料和信息。

八、岗位培训1.液氨使用人员应接受液氨消防安全培训,了解液氨的性质和危险性;2.岗位培训要由专业的培训机构或人员进行,培训内容包括液氨的储存、运输、使用等方面;3.培训后,应进行考核,确保培训效果。

九、违反制度处理对违反液氨消防安全管理制度的人员,将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理;对于屡教不改、严重违反制度的人员,将采取相应的纪律措施。

十、附则本制度的解释权归单位安全管理部门所有,凡对本制度的修改或补充,以单位安全管理部门的书面规定为准。

液氨安全技术说明书(应急处置措施)

液氨安全技术说明书(应急处置措施)

液氨安全技术说明书(应急处置措施)(一)特性: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氟、氯等接触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二)危害:低浓度氨对粘膜有刺激作用,高浓度可造成组织溶解坏死。

急性中毒:轻度者出现流泪、咽痛、声音嘶哑、咳嗽、咯痰等,眼结膜、鼻粘膜、咽部充血、水肿,胸部X线征象符合支气管炎或支气管周围炎。

中度中毒上述症状加剧,出现呼吸困难、紫给,胸部X线征象符合肺炎或间质性肺炎。

严重者可发生中毒性肺水肿,或有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剧烈咳嗽、咯大量粉红色泡沫痰、呼吸窘迫、澹妄、昏迷、休克等,可发生喉头水肿或支气管粘膜坏死脱落窒息。

(三)侵入途径:吸入。

(四)环境影响:该物质对环境有严重危害,应特别注意对地表水、土壤、大气和饮用水的污染。

(五)个体防护1.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建议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必须佩戴空气呼吸器。

2.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3.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

4.手防护:戴橡胶手套。

(六)应急处置:立即报警,迅速疏散无关人员至安全区(上风向),视情况隔离污染区(至少150m),建立警戒,严格限制出入。

1.泄漏处理:切断火源。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

高浓度泄漏区,喷含盐酸的雾状水中和、稀释、溶解;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

2.火灾处理: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

切断气源,若不能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泄漏处的火焰。

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灭火剂:雾状水、抗溶性泡沫、二氧化碳、砂土。

3.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应用2%硼酸液或大量清水彻底冲洗。

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液氨安全技术说明书

液氨安全技术说明书

液氨安全技术说明书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液氨化学品英文名:Liguid ammonia企业名称:企业地址:邮编:传真:联系电话:企业应急咨询电话:产品推荐及限制用途:氮肥、铵盐、无机试剂、药品、染料、金属表面氮化、制冷剂、化学气相沉积、标准气。

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紧急情况概述:常温下稳定,高温下(450℃~500℃)分解成氢和氮。

有铁、镍O 等催化剂存在时可在300℃分解。

在空气中连续接触火源或在N2中可燃烧爆炸。

在湿气环境下对铜、银、锡、锌及其合金发生激烈作用,也能与钠、镁等金属反应。

氨可与氧或其他氧化剂反应生成氧化氮、硝酸。

与酸或卤素反应激烈可能爆炸。

吸入高浓度氨气引起喷嚏、流延、咳嗽、恶心、出汗、脸面充血、胸部痛、呼吸急促、尿频、眩晕、窒息、胃痛、闭尿等症状。

慢性中毒时出现头痛、恶梦、食欲不振、易激动、慢性结膜炎、慢性支气管炎、血痰、耳聋等。

刺激眼睛引起流泪、目疼、视觉障碍。

皮肤接触后引起皮肤刺激,皮肤发红,可致灼伤和糜烂。

GHS危险性类别:加压气体-液化气体,皮肤腐蚀/刺激-1B,严重眼睛损伤/眼睛刺激性-1,对水环境的危害-急性1,急性毒性-吸入-3标签要素:象形图:警示词:危险危险信息:常温下稳定,高温下(450℃~500℃)分解成氢和氮。

有铁、镍等催化剂存在时可在300℃分解。

在空气中连续接触火源O中可燃烧爆炸。

在湿气环境下对铜、银、锡、锌及或在N2其合金发生激烈作用,也能与钠、镁等金属反应。

氨可与氧或其他氧化剂反应生成氧化氮、硝酸。

与酸或卤素反应激烈可能爆炸。

吸入高浓度氨气引起喷嚏、流延、咳嗽、恶心、出汗、脸面充血、胸部痛、呼吸急促、尿频、眩晕、窒息、胃痛、闭尿等症状。

慢性中毒时出现头痛、恶梦、食欲不振、易激动、慢性结膜炎、慢性支气管炎、血痰、耳聋等。

刺激眼睛引起流泪、目疼、视觉障碍。

皮肤接触后引起皮肤刺激,皮肤发红,可致灼伤和糜烂。

防范说明:预防措施:吸入是接触的主要途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液氨的安全管理技术和组织措施(通用版)Security technology is an industry that uses security technology to provide security services to society. Systematic design, service and management.(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编号:AQ-SN-0295液氨的安全管理技术和组织措施(通用版)氨(NH3)为无色、有刺激性辛辣味的恶臭气体,分子量l7.03,比重0.597,沸点一33.33℃.爆炸极限为15.7%~27%(容积)氨在常温下加压易液化,称为液氨。

与水形成水合氨,简称氨水,呈弱碱性,氨永极不稳定,遇热分解.1%水溶液pH值为11.7。

浓氨水含氨28%~29%。

氨在常温下呈气态,比空气轻,易溢出,具有强烈的刺激性和腐蚀性+故易造成急性中毒和灼伤。

对上呼吸道有刺激和腐蚀作用,高浓度时可危及中枢神经系统,还可通三叉神经末梢的反射作用而引起心脏停博和呼吸停止。

人对氨的嗅觉阚为0.5mg/m~1.0mg/m,浓度50mg/m以上鼻咽部有刺激感和眼部灼痛感,500mg/m0上短时内即出现强烈刺激症状,1500mg/m以上可危及生命,3500mg/In以上可即时死亡缺氧时会加强氨的毒作用。

国家卫生标准为30mg/m。

液氨的险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泄漏导致人员中毒、窒息死亡;二是与空气形成混合物,遇明火极易燃烧、爆炸。

一、安全监控1、日常监控:液氨使用单位应建立日常安全监控管理体系,确定的各项控制指标和其他法规规定得到有效的执行。

2、在液氨使用场所,包括液氨储罐区、压缩机房、氨蒸发器、液氨钢瓶储存区、钢瓶使用区和使用液氨的厂房均应设置氨泄漏检测报警仪,并将信号接至控制室(操作间)。

3、安全监控与事故预警:液氨使用单位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应按《重大危险源的监控管理》的要求,建立在线安全监控和事故预警系统,系统包括以下内容:液氨使用场所关键操作参数安全监控;液氨使用场所周边环境浓度变化监控与事故预警;现场设施风险评价与管理平台;基于事故影响范围和级别科学估计的企业应急救援系统;企业的安全监控与事故预警系统应和青岛市安全监管和应急救援平台建立网络连接。

二、液氨的监控技术措施1、液氨厂房设计建设液氨的火灾危险性为乙类。

其厂房的防火要求应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中火灾危险性乙类建筑的有关规定。

液氨生产场所不应设置在地下或半地下,厂房内严禁设置员工宿舍、办公室、休息室等,液氨设备的布置应便于操作、通风排毒和事故处理,同时必须留有足够宽度的操作面和安全疏散通道。

厂房内的疏散、楼梯、走道、门的各自总净宽度等应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的有关规定。

2、液氨的运行液氨贮罐(槽)、管道、阀门应符合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的各项要求,操作人员必须认真进行充装操作,控制充装量不得超过贮罐(槽)总容积的70%。

液氨的装卸应有安全措施和防止污染环境的措施,液氨的金属管道除需要采用法兰连接外,均应采用焊接并对焊缝按国家规范要求进行探伤。

液氨、氨气管道、阀门、法兰、垫片及紧固件等材质、压力等级应符合石油化工管道安装设计的要求。

3、液氨的维护、检查、检验1)重大危险源区域安装可燃气体检测报警仪和24小时视频监控装置并保持完好有效,一旦泄漏能及时发现,将事故得到有效控制。

2)每年对重大危险源进行评估,对设备、设施、基建、操作人员及安全附件科学评估,合格后方可使用或操作。

3)加强对安全阀等安全附件的检查检测和维护保养,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4)必须接规定定期检验,及时发现缺陷,并妥善处理。

三、液氨监控的组织措施根据氨的危害程度,设置应急救援组织机构,成立事故处理小组,防护器具配置、负责人员培训及作业要求等工作。

组织体系构成总指挥:蔡忠东副总指挥:郭名富邓千逵成员:郭名锦、王高安、巫远海、罗开勇、罗开石、谢才生、张中福、黎向前、谢纲材、黄绍尧、余承坊、黄美景、陈广泉、李秀生、邹扬东、黄召阳、谢才忠、谢纲桓、池帝清、张在愉、陈广波、郭成珊应急组织体系构成图组织体系成员职责发生液氨泄漏事故时,总指挥由厂长担任,总指挥不在时,由副总指挥行使总指挥的职责,处理事故,组织恢复生产等工作;同时成立现场指挥部、事故处置组、现场警戒组、兼职消防队、医疗救护组、物资供应组。

(1)总指挥———负责组织指挥全厂的应急救援工作。

(2)副指挥———协助总指挥分工负责落实和实施重大危险源的具体工作,向总指挥提出救援过程中生产技术和运行方面应考虑和采取的安全防范措施。

(3)兼职消防组———负责指挥及组织实施因液氨泄漏造成的火灾的扑救、泄漏的堵塞、现场救助。

(4)现场警戒组———负责事故现场划定禁区的警戒指挥工作,维护治安,协调人员紧急撤离的安全疏散工作,保证人员的安全撤离。

(5)事故处置组———查明事故发生的原因,采取果断有效的安全措施,控制消除危险,防止事故扩大,查清现场人员防止造成人员伤亡,参加事故调查;总结应急抢修经验教训;保障恢复生产。

(6)物资供应组———负责指挥及实施抢修、救援物资的供应调配工作以及实施抢险抢修应急物资的运输组织工作。

(7)医疗救护组———负责现场医疗救护指挥工作,对中毒、受伤人员等现场抢救、初步救护处理、运送医疗、分类抢救和护送转院组织工作。

防护器具配置明确需要使用的防护器具配置的数量、检查频次、存放位置、管理责任人及其联系方式等。

管理责任人:罗开石,电话:其它内容见附件。

防护器具配置一览表名称数量检查频次干粉灭火器2个1次/天防护服2套1次/天氧气呼吸器2个1次/天防毒面具2个1次/天喷淋装置1个1次/天洗眼器1个1次/天液氨站安全知识的培训对涉及重大危险源运行、检修、维护及监督管理的人员,每年进行一次国家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国家标准以及《安全操作规程》、防火防爆、机械和电气、紧急应急救援等安全知识的培训;在接受安全培训后,能熟悉掌握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具备必要的预防事故、控制职业危害和应急处理的能力。

安全管理1)重大危险源区域安装可燃气体检测报警仪和24小时视频监控装置并保持完好有效,一旦泄漏能及时发现,将事故得到有效控制。

2)每年对重大危险源进行评估,对设备、设施、基建、操作人员及安全附件科学评估,合格后方可使用或操作。

3)加强对安全阀等安全附件的检查检测和维护保养,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4)氨储罐静电接地,防止静电积聚引发火灾爆炸。

5)氨储存和使用场所使用符合防爆要求的防爆电器。

6)确保防护器具配置完好有效。

作业要求液氨卸车方法:将槽车的气相接口、液相接口分别与储罐的气相接口、液相接口相接,先由气体压缩机通过气相管路从储罐中吸气、向槽车中排气,使槽车内的液氨由液相管路流向储罐;当槽车内的液氨不再向储罐中流动时,关闭储罐的液相进口,再由气体压缩机从槽车中吸气、向储罐中排气,在环境温度的作用下,槽车内残余的液氨汽化并排向储罐,直至槽车中的气相压力达到0.1MPa时,气体压缩机停机。

本发明既能够保证环境不受污染,又可避免事故的隐患。

而且卸车较彻底,从经济的角度来说,更加合理。

液氨卸车操作规程:1、运送液氨和氨水的汽车槽车到达现场后,必须服从站台卸车人员的指挥,汽车押运员只负责车上软管的连接,不准操作卸车站台的设备、阀门和其它部件,罐区卸车人员负责管道的连接和阀门的开关操作。

2、卸料导管应支撑固定,卸料导管与阀门的联接要牢固,阀门应逐渐开启,若有泄漏,消除后才能恢复卸料。

3、卸车时应保留罐内有0.05MPa以上余压,但最高不得超过当时环境温度下介质的饱和压力。

4、液氨卸料时,应排尽管内残余气体,严禁用空气压料和用有可能引起罐体内温度迅速升高的方法进行卸料。

液氨罐车可用不高于45℃温水加热升温或用不大于设计压力的干燥的惰性气体压送。

5、液氨卸料时,押运员、罐区卸车人员不得擅自离开操作岗位,驾驶员必须离开驾驶室。

6、液氨卸料速度不应太快,且要有静电导除设施。

7、当贮罐液位达到安全高度以后,禁止往贮罐强行卸料。

8、槽车内的物料必须卸净,然后关闭阀门,收好卸料导管和支撑架。

9、罐车卸料完毕后,关闭紧急切断阀,并将气液相阀门加上盲板,收好卸料导管和支撑架。

10、卸车结束后,押运员要将罐车所有配件及卸车记录随车返回。

11、卸料的设备管线应定期进行检查,装卸管线应选用相应压力等级的材料,并可靠连接。

12、卸料场所应符合有关防火、防爆规定的要求,并配备一定量的防毒面具等防护器材。

13、出现雷雨天气,附近有明火、易燃、有毒介质泄漏及其它不安全因素时,禁止装卸料作业。

14、罐车不得兼作贮罐使用,也不得从罐车直接灌瓶或其它容器。

15、汽车罐车装卸料时,应按指定位置停车,发动机熄火,并采取有效制动措施;接好接地线;装卸过程中严禁启动车辆。

16、严禁在生产装置区、卸车站台清洗和处理剩余危险物料作业,也不应随意用装置区内的消防水、生产用水冲洗车辆;17、卸料完毕后、槽车应立即离开卸车站台。

18、液位计爆裂时,要带好防毒面具、胶皮手套,打开水喷头,迅速关闭液位计的上下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倒罐操作。

19、液位计失灵时,关闭气相阀门,从液位计底部排放污物,或关闭液相阀门,用气相压力从液位计底部排放阀排出污物。

20、温度过高,可以打开液氨储罐的喷淋系统,对液氨储罐进行喷淋降温。

21、液氨管线突然发生爆炸或发生大量氨气泄漏时,抢修人员戴好防毒面具,判别事故部位,切断液氨、气氨来源。

及时打开水喷淋系统,喷水吸收泄漏的氨气。

及时报告值班长,并与相关岗位联系。

22、运行人员必须经常注意检查各储罐的压力计、液面计、温度计等仪表是否处于正常状态,及时联系检修处理,保证各种仪表始终处于正常状态。

23、所有岗位的操作人员必须通过考核,持证上岗,严禁无证人员上岗操作。

24、从事氨区运行操作工作和检修工作人员,必须按相关规定着装,上岗时必须携带有关防护用品,并定期检查各个岗位的劳动保护用品,保证在岗劳动保护用品始终处于良好状态。

25、储氨罐、以氨为介质设备、氨输送管道及阀门等检修时,必须使用一级动火工作票。

在检修前必须做好可靠的隔绝措施,并对设备管道等用惰性气体进行充分的置换,经检测合格后方可动火检修。

26、在出现氨泄漏时严禁使用钢质工具进行操作,以防出现火花导致爆炸。

27、严禁在未作可靠措施前在存储氨的管道、容器外壁进行焊接、气割作业。

XXX图文设计本文档文字均可以自由修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