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摘要问题意识是学生进行学习,特别是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的重要心理因素。因而在生物教学必须重视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发掘和培养,以有利于生物知识的领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文章从三个方面浅谈了在生物课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关键词生物教学问题意识培养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仅仅是技能而已,而提出新问题,从新的角度去看旧问题,却需要创造性想象力,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世界上许多发明创造都源于“疑问”。让学生意识到问题的存在,学会提问题,不但能产生思维的动力,而且决定思维发展的方向和性质。可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在生物教学中十分重要。那么,在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下面笔者谈谈几点做法:

1 营造民主氛围,让学生敢于问

在课教学中,我们发现让学生观察情境图,而根据情境图中的信息提出问题的学生较少。为什么会这样呢?主要存在以下几种原因:学生没有认真观察情境图,对情境图中的信息了解不够,不能把有关信息联系起来;学生不懂得该如何提问题;教学气氛过于严肃,学生对教师产生敬畏感而不敢提问题;部分学生的学习信心不足,总担心提的问题会被同学和老师讥笑,而不敢提问题。鉴于此,

课堂教学中要使学生敢于提问题,教师就要努力创设和谐的情境。让学生养成提问的学习习惯和形成善于提问的能力,这需要教师在平时要注意捕抓学生提出问题的时机,给予鼓励和鞭策。

例如:学习光合作用意义时,我提出光合作用的意义要归功于叶绿体的功能。遗憾的是许多生物(如动物)体内没有叶绿体。如果动物体内也有叶绿体,地球上的生态环境会更稳定一些。这时有学生提出,能否研究出一种方法来将叶绿体移入动物体内,让动物也能进行光合作用。当我听到学生提出这个问题时,我没有说这种想法很难实现,而是说:这位同学提出的问题很有创新性,说明这位同学具有很好的想象能力和创新意识,这个想法虽然目前很难做到,但是“不怕做不到,只怕想不到”。这时,提出问题的学生脸上洋溢着思绪飞扬神情,同时其他同学的热情也得到极好的调动。在教学过程中,只有让学生处在一种无拘无束、自由宽松的氛围,学生才会尽情地“自由参与”与“自由表达”“自由思考”。因此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基础。

2 培养能力,教给技巧,让学生学会问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激励学生提出问题,并教会学生质疑问难的方法。(1)合理选取一两个信息提出问题;(2)从自己不明白、不清楚的地方提问题;(3)在知识的“生长点”上找问题,就是要在从旧知到新知的迁移过程中发现和提出问题;(4)在知识的“结合点”上找问题,也就是在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上发现和提出问题。

例如,在学生学习必修一第四章自由扩散的知识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之前学的旧知识渗透作用进行比较:在自由扩散方式中,水的流动方向是从高浓度流向低浓度;在渗透作用过程中,水的流动方向是从低浓度流向高浓度。通过新旧知识比较,这一似乎矛盾的问题会激发学生的疑问并产生解答这一疑问欲望。

当学生学会了如何提问题时,一节课中就会提出相当多的问题,其中有些问题难免与教学内容发生游离,可以采取如下做法:一方面注意结合本节课的内容教给学生提问的方法,使学生感到确实有问题可问;另一方面在教学中对学生的提问要仔细分析,慎重地处理好各种关系(如取与舍、详与略、课内与课外等),把与本节课无关的问题放到问题口袋里,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 创设好问题情境,让学生善于问

学生的提问能力不能简单地理解成会问几个“为什么”,而应从主动性、针对性、深刻性等方面着手培养,让学生不但能提出问题,而且能提出高质量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要创设好问题情境,一个好的问题情境能启发学生的思维,能促进和提高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去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观察能力、自学能力、团结合作能力。问题情境创设的途径:(1)通过当场试验或实验演示的方式,设置问题的情境。(2)通过科学史中趣味事实的叙述来设置问题的情境。(3)借助直观手段,如通过实物、图片、模型的出示,显示与学生的日常经验、已有知识发生矛盾的事实,从而形成问题

情境。(4)通过学生的错误创设问题情境。(5)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提出假设,检验假设的方法,激发矛盾、产生问题情境。(6)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分析发现现象自身的矛盾,从而产生问题情境。(7)通过将问题“变形”创设问题情境。(8)通过“开放性”问题创设问题情境。

例如:在上《基因的分离定律》一节内容时,我是这样引入课题的:一对双眼皮夫妇,生了一个单眼皮孩子,于是丈夫埋怨妻子不忠,结果导致了夫妻不和。那么,这对夫妇能不能生出单眼皮的孩子呢?

问题一抛出,马上激起了学生的兴趣,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有的说,“龙生龙,凤生凤”遗传上,这孩子不可能是这对夫妇亲生的;有的说,生物具有变异的特点,是基因突变的结果。还有的学生则根据生活经验,发现这种现象很普遍,就象一对同是a型血的夫妇,生了个o型血的孩子一样……

随着争论的进行,我对学生提出的一些现象、问题进行了联系和总结:还有哪些类似的遗传或变异现象?生物的性状是由什么决定的?如果是基因突变,那么突变发生的频率高吗?双眼皮夫妇中会不会有控制单眼皮的基因?这样的遗传有什么规律?……

学生在这些问题的引导下,又不断猜测,不断证明,提出新的疑问,直到总结出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

在创设问题情境时,一定要保证所设情景能诱发学生的认知冲

突,造成学生心理上的悬念,从而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学习兴趣,把学生带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中去,进行有效的提问与学习。

总之,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要让学生积极参与思维加工活动,是表面联系和内在联系,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生活经验和科学概念的相互渗透和融合,有利于生物知识的领悟;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养成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发表自己看法的习惯,学生在疑问驱动下通过解决自己提出的有意义的问题,从而有所创新和创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促使学生积极思维,搜寻头脑中的原有知识,对其重新分析、理解,从而对知识的掌握更为深刻,促使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还会促使他们去查阅资料,请教别人,这就使他们的知识得以扩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