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12 小池6-部编版

合集下载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12 小池-部编版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12 小池-部编版

古诗《小池》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会认写诗中的生字,正确朗读古诗。

2、理解古诗《小池》诗句的意思,体会诗描写的意境。

感受诗中蕴藏的夏天的情趣。

3、背诵古诗《小池》。

教学重点:能正确朗读、背诵古诗,初知古诗大意。

教学难点:感悟诗的意境,感受夏天的美好。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复习背诵《池上》。

2、(课件出示一组大自然风景图)学生欣赏。

师:孩子们,看看这大自然吧!万物总是那么和谐地相处,使大自然如此美丽。

从古道今,不知道有多少诗人赞美过大自然的万物,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一首《小池》。

3、板书课题,介绍诗人杨万里。

二、指导看图,初读古诗。

1、学生初读古诗,圈出生字,拼一拼,读一读,记一记。

2、出示生字、词,引导学生认读。

3、指名读古诗,正音。

4、师:孩子们,古诗就像歌一样有节奏,(出示带有节奏线的古诗)瞧,老师画好了节奏线,谁还会读?(个别读,齐读。

)三、创设情境,品读感悟。

师:跟着同学们朗读的节奏,我们来到了小池边。

1、引导学习前两句。

(1)(出示小池图)引导学生看图思考:这是一个怎样的小池?师:孩子们,杨万里的诗每一句都是一个美丽的画面。

每个画面里都给咱们展示了不同的事物,我们先看看第一句诗。

(2)(随机出示第一句诗)学生自由读这句诗,想想这句诗描写了什么景物?师:看,这冒着泉水的小洞就叫——(泉眼)(出示泉眼图)泉水就是从里边流出来的,诗中把这细细的流水叫——(细流)细细的泉水总是这样慢慢地流着,谁能读出细水慢流的感觉?(4)指名朗读第一句诗。

师:诗中还有一个词能让我们感觉到泉水慢流。

(无声)嗯,泉水悄悄地从泉眼里流出来,很轻很轻,大家一起读——(生齐读第一句诗)师:这轻悄悄的泉水可是泉眼妈妈的宝宝呀,宝宝要出门了,妈妈心里会——(不舍)诗中哪个词写出了泉眼妈妈的不舍?(惜)谁会用“惜”组词?谁能读出这种不舍?(指名读)(5)泉水就是这样慢慢地流着,再看,池畔的绿树在太阳的照射下,将树荫投入水中,忽明忽暗,清晰可见。

人教版部编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2课《池上、小池》教案

人教版部编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2课《池上、小池》教案

人教版部编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2课《池上、小池》教案教学目标1.认读诗歌《池上、小池》,感受交响音调与快乐的韵律。

2.了解文中描述的池塘和小青蛙,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

3.掌握生字词“水边”、“倒映”,并懂得常见汉字“池”、“上”、“小”、“青蛙”等的书写。

4.提高学生的听力和表达能力,能够叙述小青蛙的欢乐时刻。

5.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用心感受、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增强学生的审美情感。

教学重难点1.重点:教学生诵读诗歌《池上、小池》。

2.难点:体味诗歌的意境,让学生能够感受作者的用心之处。

教学准备1.诗歌《池上、小池》课文;2.CD或录音设备;3.黑板、粉笔;4.幼儿园实物小青蛙;5.学生《池上、小池》练习本。

教学过程一、导入1.播放音乐,让学生跟随音乐的节奏做自由活动,为诗歌的诵读做准备。

2.唤起情感,老师用朗朗的音乐声引导学生进入诗歌的世界,让他们快乐地听诗歌。

二、学习1.听诵读,播放诵读诗歌的音频,让学生认真聆听,感受作者的用心之处。

2.课文讲解,解释课文中生字词的含义,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意境。

3.诗歌朗读,老师和学生一起朗读诗歌,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和美感。

三、练习1.生字词书写,让学生在练习本上书写生字词“水边”、“倒映”等,巩固学习成果。

2.表演,安排小组表演《池上、小池》,让学生通过表演体会诗歌的意境。

四、总结1.复习,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再次强调课文中的重要知识点。

2.激励,鼓励学生用心体会美好事物,发现生活的乐趣。

课堂作业1.默写,让学生默写课文中的部分片段,巩固诗歌内容。

2.描画,要求学生用画画表现《池上、小池》的场景,加深对诗歌的理解。

教学反思这节课通过诗歌《池上、小池》的教学,让学生在欢乐的音乐声中感受诗歌的美妙。

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我会多加强学生的诗歌欣赏能力,让他们能够通过朗读诗歌来发现美好,感悟生活中的美丽景色。

以上就是本节课《池上、小池》的教学设计,希會对您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小池-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小池-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小池-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前言小池是一年级下册部编版语文教材中非常重要的一篇课文。

小池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小朋友们在池塘边寻找蛤蜊的趣事,通过文字的描绘让孩子们感受到了自然的美妙与神奇。

本教案旨在通过对小池的学习,培养学生对生命的敬畏和对自然的热爱。

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小池,培养学生对自然界中不同生物的区别与认识。

2.学习小池中的生字、生词,扩大学生的词汇量。

3.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让学生能够准确、自然地表达故事情节和人物感受。

教学重点1.关于蛤蜊的认识与寻找;2.生字、生词学习和运用。

教学难点1.在课堂中如何引导学生对自然界的观察及认识;2.如何帮助学生理解生的概念及相关生词的运用。

教学准备1.录音机、CD2.PPT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新课1.课前教师播放小池课文的录音;2.问学生们对小池这个词的认识,引导学生想象小池中的场景。

第二步:阅读课文1.课堂中教师朗读小池的文章,引导学生跟读;2.学生分别进行独立阅读,鼓励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标记生词生字。

第三步:理解课文1.读完小池这篇文章后,教师通过提问帮助学生了解课文中的故事情节,相信学生一定发现了很多有趣的细节;2.对于学生们可能出现的疑问和困惑,教师注意及时予以解答。

第四步:诵读课文1.教师将小池文章放在PPT上,并通过PPT展示课文原文,引导学生逐字逐句地诵读小池;2.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等级提供个性化的批改反馈,帮助学生提高诵读水平。

第五步:学习生字、生词1.将小池中出现的生词一一呈现在PPT上;2.根据学生的情况,教师介绍相关生词的概念,并通过例子进行讲解;3.请学生使用生词造句,加强使用训练。

第六步:练习口语1.由教师设置一个小组游戏,让学生们随机抽取故事情节并互相表达;2.通过这个游戏,孩子们不仅能够表达自己的想法,而且能学会倾听小组伙伴的说话并理解他们所说的内容。

第七步:总结1.请学生在课后复述小池的故事情节;2.教师总结本堂课学习内容,并对学生今后的学习提出建议。

小学语文(部编版)一年级下册小池教案设计

小学语文(部编版)一年级下册小池教案设计

小池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和能力:理解古诗内容,感受诗中描写的美景。

培养学生朗读能力和想像能力。

2.过程和方法:运用“三学一拓”教学模式感受诗中描写的情景。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进行审美教育,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趣。

4.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理解诗意,感受诗中描写的美景。

5.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想像能力。

二、导学:同学们,我们以前学过了许多古诗,你们能背一背吗?今天,老师也要背古诗。

可是不是用朗诵的形式,而是要把它唱出来,想听吗?你们知道我唱的古诗的诗题吗?揭示课题。

三、自学:(一)读诗:1.生自读古诗2.师配乐朗读。

3.评价一下老师的朗读,说一说朗读时注意了什么?4.再读古诗5.生配乐朗读。

(二)出示自学内容:通过我们的朗读,你都读懂了什么?现在就请你拿起手中的笔来划一划,写一写。

自学三分钟。

四、点学:汇报自学成果,教师适时进行点拨。

师: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下面就请同学们各抒已见说一说你都读懂了什么?学生A:我读懂了“惜”是爱惜的意思,学生读第一句诗。

谁爱惜?爱惜什么?一个“惜”字将无声的泉水细细地流了出来,因爱惜流水不愿多流一点,化无情的水为有情。

同学们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手法?说一说这句诗是什么意思?怎样来读?“无声”一词要读得轻柔。

突出“静”学生B:“爱”是喜爱的意思,晴柔:晴天里柔和的风光。

情境想像:晴天里柔和的风光是怎样的?还有谁和他学的是一句诗。

让学生补充,说诗句意思:树影映在水面,像是爱恋这晴天柔和的风光。

这句诗也运用了什么样的手法。

写出了小池的幽静美丽。

学生C:小荷才露尖尖角:嫩荷叶那尖尖的角刚刚露出来。

指导朗读:“才露”重读,想像情境:你认为这是怎样的小荷。

读出小荷的美来。

学生D:早有蜻蜓立上头:早就有蜻蜓飞来落在它上面。

找动词“立”让学生演示“立”解释是落的意思。

指导书写“蜓”想像情境:你们想蜻蜓会对小荷说些什么呢?把这两句诗一起来读一下。

五、拓展:我找同学把这首诗再读一下,看一看能不能读出诗的意境来。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二首(池上小池)》教案三篇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二首(池上小池)》教案三篇

【导语】教案是教师为顺利⽽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法等进⾏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种实⽤性教学⽂书。

®⽆忧考⽹准备了《部编版⼀年级下册语⽂《古诗⼆⾸(池上/⼩池)》教案三篇》,供⼤家参考!篇⼀ 教科书分析: 1.课⽂的两⾸古诗,分别是唐代⽩居易的《池上》和宋代杨万⾥的《⼩池》。

《池上》叙述的是夏⽇⼀⼩童偷摘莲蓬的事情,勾勒了⼀个可爱的顽童形象;《⼩池》则描绘夏⽇的⼀处由泉眼、流⽔、树荫、荷叶、蜻蜓构成的⼩景,富有夏天⽣活情趣。

诗歌语⾔浅显易懂,朗朗上⼝,有利于学⽣诵读理解。

2.课⽂以两幅中国画分别与诗歌相配,诗画对应,既给予学⽣中华传统⽂化的熏陶,⼜有利于激发观察说话的兴趣,有利于图⽂结合了解诗句内容。

但是,《池上》的配画可能为突出形象,“浮萍⼀道开”表现得不够,⽽且没有“开”;《⼩池》则未能表现“树荫照⽔爱晴柔”,以及因构图之故⽽显得“⼩池”不⼩。

需要改进并通过PPT显⽰才有利于教学。

3.虽然这篇课⽂由两⾸古诗组成,但⼀篇课⽂相对⽽⾔是⼀个整体,从优化的⾓度思考,能整体处理的教学内容,应该整体处理,如识字写字、读准读通课⽂等。

学情分析: 1.在学习这篇课⽂前,学⽣已经通过课⽂和语⽂园地,学习了10⾸古诗了,他们对什么是古诗、对古诗的诵读要求、古诗的背诵和古汉语以单⾳节词为主已有所了解和实践,这是学习的有利条件,应充分利⽤。

2.由于年代久远,古诗中的单⾳节词和词语古今义的不同,学⽣是不容易理解,甚⾄是不了解的,如“惜”“晴柔”,应根据学⽣具体情况采⽤不同的策略⽅法进⾏教学。

教学⽬标: 1.借助汉语拼⾳,能正确朗读课⽂,背诵课⽂。

2.图⽂结合和结合⽣活实际,了解诗句意思,了解诗歌内容,感悟⼩孩顽⽪、天真的形象以及⼩池夏⽇美景。

3.能正确认读“⾸”等12个⽣字新词,正确读记“泉⽔”等8个词语。

小池-部编版(五四制)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小池-部编版(五四制)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小池-部编版(五四制)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教学目标
1.掌握20个汉字的笔画和读音。

2.熟练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

3.熟练掌握课文中的基本语法。

4.能够正确朗读课文并理解课文内容。

5.能够回答课文相关的基本问题。

6.能够按要求完成相关的练习。

教学内容
课文
小池
一个小池,在山下,水清澈明亮,鱼儿跳跃。

树木成荫,风吹拂。

白天蝴蝶在池面上飞翔,晚上萤火虫在树林中闪烁。

小鸟盘旋于林间,鸟儿高声欢唱,好听极了。

这是多么美丽的一幅画啊!
句子分析
1.一个小池,在山下。

–这是一个简单的主谓宾句。

其中,“一个小池”是主语,“在山下”是状语,“在”是介词。

2.白天蝴蝶在池面上飞翔,晚上萤火虫在树林中闪烁。

–这是一个并列句。

其中,“白天蝴蝶在池面上飞翔”和“晚上萤火虫在树林中
闪烁”是并列的谓语动词,它们之间用“,”连接。

生字词
1.小池
2.澈
3.跳跃
4.成荫
5.盘旋
6.欢唱
课堂练习
1.用笔画排列生字词:欢唱、盘旋、成荫、澈、小池、跳跃。

2.用所学字词造句。

综合评价
课堂教学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描绘,使学生对小池的环境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通过分析句子的结构,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语文能力。

通过练习,扩大了学生的汉字词汇,让学生掌握了更多语言表达的方法。

通过课堂测验的形式,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掌握。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六单元第12课《古诗二首小池》部编版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六单元第12课《古诗二首小池》部编版
-在小组合作中,如何引导学生有效地交流想法,共同赏析古诗。
举例解释:
-对于“泉眼无声惜细流”中的“泉眼”,教师需通过图片或实物展示,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其为何物,并解释“惜”字表达的情感。
-在朗读指导中,教师需示范正确的节奏和语调,让学生模仿并体会古诗的韵律美。
-教师应设计情境,如户外观察自然,帮助学生将诗中的描写与实际感受联系起来,加深对意境的理解。
二、核心素养目标
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六单元第12课《古诗二首小池》部编版。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为: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提高审美鉴赏能力;通过学习古诗,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升文学素养;加强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的能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对自然美景的热爱,提升环保意识;锻炼学生的思维品质,提高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为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六单元第12课《古诗二首小池》部编版
一、教学内容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六单元第12课《古诗二首小池》部编版。本节课主要教学内容包括:学习古诗《小池》,理解诗中描绘的景色和意境,掌握生字词,如“泉眼”、“流”、“树阴”等;学习古诗的朗读节奏,感受古诗的韵律美;通过分析诗句,提高学生对古诗的欣赏能力和文化素养;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体会自然之美,激发他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古诗的基本概念。《小池》是一首描绘夏日池塘景色的小诗。它是如何运用简洁的语言描绘出清新脱俗的景色的呢?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这首具体的古诗。通过分析诗中的字词和句子,理解诗人是如何观察自然,并将这些景色转化为诗行的。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泉眼无声惜细流”和“树阴照水爱晴柔”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图片和实际情境举例,帮助大家理解这些诗句的意境。

小池-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小池-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小池-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教材特点《小池》是一年级下册的语文教材,是全国统一的部编版教材,从内容上将孩子带入自然、人文、社会等世界,注重交际能力、启发思维、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

随着教材的不断升级,教师需要针对新教材的特点,加强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

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学会认识字音、字形,初步形成用拼音查字的能力;2.启迪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使用语言描绘事物;3.培养学生写字的兴趣,提升书写能力;4.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5.培养学生观察、探究、动手的能力,促进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认字、识字、读字和写字;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使用语言描绘事物的能力,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教学方法1.集体呈现法:演示教学内容,突出语音组合和用字的基本规律;2.联想渗透法:通过类比比喻,让学生自然联想,帮助学生深层次理解;3.朗读体验法: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和阅读能力,提高语文表达与思维能力;4.组合拼装法:提高学生观察、探究、动手的能力,促进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5.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活动、集体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相互学习、相互协助,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内容第一单元:日常生活一、识字1.条2.路3.草4.湖5.玉6.色7.早8.送二、诗词朗诵《草》,作者:曹丕,唐代三、启发思考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你平时走过的路边上,有哪些有趣的事情或景色呢?你愿意和同学分享吗?”四、写作根据所学汉字,写一篇不少于50字的小作文,描述家里的花园。

第二单元:季节一、识字1.迎2.着3.种4.跳5.伞6.风7.红8.黄二、诗词朗诵《小燕子》,作者:周济,宋代三、启发思考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家里有哪些属于春天、夏天、秋天、冬天的物品呢?你们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四、写作根据所学汉字,写一份不少于50字的小作文,描述你最喜欢的季节,为什么喜欢这个季节,喜欢在这个季节做什么。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12古诗二首(小池)》活动教案教学设计优秀公开课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12古诗二首(小池)》活动教案教学设计优秀公开课

小学语文部编本教材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 12 课《小池》活动设计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首发生在池边的有意思的古诗,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古诗, 同学们齐读课题《小池》。

请同学们打开书,先听老师读古诗。

【点击播放朗读音频】大家读得很用心,相信古诗里的词语你一定会读了,我们一起读一读吧!看,这是要会认识的生字,我们一起读一读,不认识的字让拼音来帮忙。

没有拼音帮忙了,老师相信你一定还能读对,自己试试看。

同学们认识了生字,下面我们来体验一下当小小书法家的感觉吧!一起来书写“无”这个字。

让我们一起来书写“爱”字吧!让我们一起来书写“角”字吧!让我们一起来书写“树”字吧!让我们一起来书写“尖”这个字。

请同学们欣赏图画,想想看这小池的水可能是从哪里来的?噢!这个池塘的水是从这个泉眼里流出来的。

细细听听,有声音吗?这就是“泉眼无声惜细流”,你能用不舍的语气读读吗?大家读得真好,你瞧,太阳公公都用那柔和的阳光表扬你们了。

同学们知道红圈里的是什么吗?对的,是树荫,树荫在哪儿呢?对呀,它都映到水面上了!这就是“树荫照水爱晴柔”。

带上高兴的心情,用喜欢的语气读读吧!同学们自由读读这两句古诗,边读边在头脑中想象这优美的画图。

对,是荷叶。

你能在插图中指一指那刚露出尖尖角的荷叶吗?对,这就是刚露出尖尖角的荷叶。

为什么蜻蜓是“立”在荷叶上,而不是“停”在荷叶上?“立”在荷叶上描写出了蜻蜓优美的姿态,就像杂技表演一样在荷叶上做着倒立的动作。

这两句的意思就是荷叶刚刚长出一点点,蜻蜓就立在上面开始玩耍了。

多有意思啊,让我们一起读读这两句诗句。

下面我们把全诗连起来读一遍。

品读了这首古诗后,你能结合自己的想象画一幅优美的情景图吗?你的图中都会画些什么呢?荷叶、泉水、大树、蜻蜓、太阳....... 看来同学们读懂这首古诗了,体会到了这首诗里蕴含的美。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池上小池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池上小池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池上小池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池上小池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分析:《池上》是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12古诗二首第一首。

本诗的主题是感悟天道,任性自然,白居易通过描写家中少女调皮贪玩,偷采白莲一事,歌咏了小娃的天真,赞美了生命的活泼生机。

教学方法:1、吟诵教学法的替换式用读诵和吟咏替换传统的朗读,经过反复读诵和吟咏让学生体会古诗的语言美,画面美和情感美。

2、传统古诗教学方法借助注释,插图;联系生活实际;讲故事,表演等。

教学过程一联系已知,引出诗题1、由《赋得古原草送别》的吟诵,谈到“小草”顽强的生命力。

引出诗人白居易的故事。

2、介绍白居易(顾况戏乐天,西湖修水利,退休修整庭院;代表诗作——热爱生活,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引出《小池》,介绍白莲(唐朝时候白莲在北方十分稀少,白居易从南方移植了一些,因此非常珍爱。

看图说感受,引出“纯净美好”的意思。

(设计意图:联系已知所学内容与本课所学建立联系,用吟咏的方式引入唤起学生的吟诵体验与知识)二识字正音,字词学习1、读准字音,教学诗中生字、词语(1)娃女:女子。

圭:美玉。

娃:美丽的女子小娃:美丽的少女(2)采利用古汉字理解字义偷采:偷偷地悄悄地采莲。

不是偷窃偷盗的行为(3)踪迹联系《雪地里的小画家》理解,在行动中所留下的可察觉的行迹(4)浮萍偏旁表义三点水草字头猜测是长在水中的植物;看图认识浮萍很多很密没有根,不染污泥洁净美丽2、读诵全诗,说一说诗意。

替换式:用读诵替换朗读便于学生接受,也可以更好地听清楚平上去入的声调变化。

理解古诗大意和创作背景,再次读诵全文。

小娃是白居易家中的少女,她十分喜爱白莲,瞒着作者偷采白莲,还不知道掩藏自己的踪迹,作者正是被她的天真无邪逗乐了。

从吟咏录音中也可以感受出白居易对小娃的慈爱之情。

三理解诗句,品味诗韵1、利用吟咏文字谱,读好诗文的高低长短。

听吟咏音频结合理解感知诗歌意象。

2、押韵学习让学生找一找本诗的韵是什么,圈出回开两个字,由韵母“ai”引向全诗的基调,即开阔开朗之感(设计意图:了解感知诗的押韵,了解相关知识,感受押韵所带来的情感体验。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小池完美版教案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小池完美版教案

《小池》教学设计一、设计说明《小池》以清新活泼的语言描写了初夏荷花池的美丽景色,表现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由衷喜爱之情。

本课的设计重点是使学生学会古诗并掌握识字方法,通过情境体验,让诗中的画面和感情在学生头脑中“活”起来。

二、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5个生字。

认识7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小池》。

3.在理解诗歌的基础上,学会想象诗歌中包含的画面。

三、教学重点、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想象诗歌包含的画面。

四、课前准备课文插图、关于本课的多媒体课件、生字小卡片、田字格贴五、课时安排:1课时。

六、教学过程(一)以图诗引诗,创设情境1.出示课文插图,问:这是什么?2.小池美吗?美在哪里?(指导看图,用自己的话说说)3.图片中可以看出《小池》描写的是()的景色。

A.春天B.夏天C.秋天4.是呀,大自然是那么美好,万物是那么和谐。

南宋诗人杨万里被这个美丽的小池塘深深地吸引,写下了一首名为“小池”的诗。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首诗。

(板书课文题目:小池。

)5.学生读课文题目,教师介绍作者。

(二)初读古诗,学习字词1.教师导学: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小池塘呢?我们一起来有滋有味地读读吧!出示自学要求:(1)自读诗歌,勾画难认难记的生字生词,借助拼音多读几遍,可以读给同桌听,也可以读给老师听。

(2)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学生字。

(3)自由朗读古诗,要把诗歌读得字正腔圆。

2.指名朗读古诗,在对学生进行朗读评价的过程中相机出示“泉”“流”“爱”“柔”“荷”“露”“角”的生字卡片,巩固字音,交流识字方法,联系诗句或者生活实际理解字义。

教师相机指导:3.指导学生将生字带入古诗中,再次朗读诗句,读出古诗的节奏。

(三)深入朗读,体会诗意1.课件出示插图:仔细观察画面,说说你都看到了什么?2.引导学生边看画面边读,说说诗中描写了什么景物,在诗中找出来。

3.谁来说说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1)相机引导质疑:泉眼的水是怎样流的?“惜”是什么意思?谁舍不得谁?怎样理解“爱晴柔”?(2)指导朗读:一道细流缓缓地从泉眼中流出,池畔的绿树在阳光的照射下,将树荫投到水面,忽明忽暗。

人教版部编语文一年级下册12 古诗二首《小池》教案(2课时)

人教版部编语文一年级下册12 古诗二首《小池》教案(2课时)

人教版部编语文一年级下册12 古诗二首《小池》教案(2课时)一、教学内容1. 课标要求根据人教版部编语文一年级下册课标要求,学生能够朗读、绘本、认读古诗《小池》。

2. 教学目标•能够朗读古诗《小池》。

•能够配合图片理解古诗《小池》。

•能够用简单的语言表达《小池》中描绘的场景。

•能够绘画表达《小池》中的内容。

3. 教学重难点•重点:能够朗读《小池》,理解古诗的内容。

•难点:能够通过绘画表达古诗内容。

二、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准备一张古诗《小池》的图片,展示给学生,让学生观看图片,引导学生讨论图片内容。

2. 学习古诗《小池》•让学生跟读《小池》,引导学生理解古诗内容。

•讲解古诗中生字的意思。

3. 朗读《小池》•让学生跟着老师一起朗读《小池》,引导学生朗读情感。

4. 绘画表达•让学生用彩笔或颜色填充的方式画出古诗中小池的场景。

第二课时1. 复习•让学生回想前一节所学内容,帮助学生复习古诗《小池》。

2. 辅助文章阅读•给学生提供与古诗《小池》相关的短文阅读,帮助学生理解更深入。

3. 情感表达•让学生结合自己的感受,用简单的语言表达对《小池》的情感。

4. 课堂小结•总结今日学习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古诗《小池》所传达的意境。

三、教学反思本课程设计的主题为人教版部编语文一年级下册12 古诗二首《小池》教案,通过两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朗读《小池》,理解古诗内容,通过绘画表达古诗内容,培养学生的语感和审美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理解古诗内容,激发学生对古诗的情感体会。

同时,巩固学生所学内容,让学生能够更好地领会《小池》中沉静、幽深的意境。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小池教案精选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小池教案精选

《小池》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小学语文第二册《小池》。

二、教材分析《小池》是第四单元的第二首古诗。

本单元主要讲的是有关夏的课文,其主题是“快乐夏天”,内容丰富,既有写夏天美景的,又有写夏天情趣的,还有些夏天的气象知识的。

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下的美好,感受夏天的情趣。

通过这组课文,激发对夏天的向往。

《小池》作者杨万里,是我国古代写诗最多的作家之一。

他的诗通俗清新,流畅自然。

《小池》的大意是:细细的泉水从泉眼里悄然无声地流出来,好像泉眼很爱惜它们,舍不得让它们多流一点。

浓密的树阴映照在水面上,好像非常喜爱这晴天里柔和而美丽的风光。

嫩荷叶那尖尖的角刚刚露出水面,马上就有蜻蜓落在上面了。

这首七言绝句《小池》从小处入手把大自然中的及平常的细小事物涓涓细流、浓密树阴、清澈的水面、初露尖角的小荷、停落的蜻蜓写得相亲相依,和谐自然,犹如一幅色彩明丽的水墨画。

诗句捕捉到“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景物稍纵即逝的变化,极富情趣。

特别是“惜、爱、露、立”几个动词的巧妙运用,使这优美、宁静的画面充满了生机。

在这首诗里,诗人以清新活泼的语言描写了初夏荷花池的美丽景色,表现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由衷的喜爱。

三、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对夏天有了自己的认识,也有了自己的独特感受和想法。

有的学生生不喜欢夏天,因为夏天有蚊子;也有的喜欢夏天,因为夏天可以吃西瓜游泳等。

一年级的学生的认知水平、思维能力还很有限,农村的孩子有的甚至不认识荷花,理解诗句内容有一定难度。

低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而且,能就自己感兴趣的内容理解诗句内容和想象诗歌美景上提出简单的问题。

大部分学生有表达的自信,能积极参加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

先让学生反复读诗句,在语言环境中有所感悟,然后让学生自读质疑、释疑,理解古诗内容。

最后在优美的画面欣赏和动情的音乐渲染中有感情地诵读古诗,达成本课的情感目标。

四、学习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及低年级三维标准的目标和学生的学情,以及古诗教学的特点,我确定了以下三个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课文并背诵古诗《小池》。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12 小池64-部编版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12 小池64-部编版
出示自读提示:
(1)自由读古诗,勾画难认难记的生字生词,借助拼音多读几遍,画出古诗的节奏。
(2)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学生字。
(3)朗读时想象诗中描写的情景。
2.指名朗读古诗,在对学生进行朗读评价的过程中相机出示“泉”“流”“爱”“柔”“荷”“露”“角”的生字,巩固字音,交流识字方法,联系诗句或者生活实际理解字义。教师相机指导:小组交流识字方法。开火车读
(2)观察“爱”在田字格里的位置,注意比例。
认真观察图,欣赏美丽的池塘,说说自己看到了什么。
书空课题。
读准字音,认识“池”字。
了解诗人。
带着自读提示自由朗读课文。
指名朗读古诗,交流识字方法。
赛读词语。
再次朗读古诗.
多种形式朗读。
仔细观察画面,说说你都看到什么?
抓重点词语,品读诗句。
说一说。
指名读。
识记生字。
七、布置作业
1、默写古诗。
2、画画你心中小池的样子。
学生练写,欣赏评议。




12古诗两首
小池
宋(杨万里)
池旁泉眼 惜联想
树阴 爱
池内小荷 露所见
蜻蜓 立




本课教学中激发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性,图文结合,抓重点的字词,来让学生品读诗句,了解了诗意,教师采用了各种形式的朗读,激发了学生的读书兴趣,也渗透了一些写作的方法。但是,整堂课给我的感觉是设计的内容由于在识字和读词语,用的时间有些长,没有达到全班诵读,导致了扩展的古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学生没有充足的时间来读古诗,去了解古诗的意思,应该给他们充足的时间去品读。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

11 古诗二首 《小池》(教案)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

11 古诗二首 《小池》(教案)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

古诗《小池》教学目标1.认识“泉、爱”等7个生字;会写“爱、尖、角”等5个字。

2.能用联系生活实际,图文结合等方法了解“泉眼、晴柔、尖尖角”等词语的意思,初知古诗大意。

3.能正确朗读、背诵古诗。

图文结合,感受诗中所蕴藏的夏天的情趣。

教学重难点能正确朗读、背诵古诗。

图文结合,感受诗中所蕴藏的夏天的情趣。

教学过程一、趣入《小池》(2分钟)1.上节课,我们在诗人白居易的《池上》中读到了一幅很有意思的画面,一个小娃娃,撑着小艇偷采白莲。

你们会背了吗?我们一起来背一背吧。

(全班齐背)2.诗人杨万里也在小池边写下了一首诗,名字就叫做《小池》,他又描绘了一幅怎样有意思的画面呢?打开书,自己先借助拼音读一读吧。

二、趣读《小池》( 13分钟)1.初读要求(1)哪位孩子有信心第一个来读。

指名读。

预设:你读得很准确/预习得真不错/相机指出没有读准的字。

(2)合作读。

A.老师读一句,学生读一句。

B.老师读前半句,学生读后半句。

(3)全班读。

2.你们读得很棒!这首诗只有短短的28个字,有7个是要认的字呢。

你们瞧,生字宝宝们蹦蹦跳跳地出来了。

(课件出示生字)同桌两个小朋友互相读一读,你读给我听,我读给你听,读完后请坐端正。

3.老师来查一查你们究竟读得怎么样呢?师:小小火车开起来,开到哪里来?(老师随机快速抽出字卡,学生认读)强调:(1)“泉”泉水、清泉。

泉水流出的地方,我们就把它叫做——生:“泉眼”(课件标红)(2)“流”,流水、水流。

在诗句里面,细细的流水就叫——生:“细流”(课件标红)4.生字都认会了,那古诗一定读得更好了,这一次老师给塔门加上了节奏线,你们自己试一试吧。

(1)自由读。

(2)指名读。

(3)全班读。

三、趣品《小池》(10分钟)1.你们读得很好,读着读着,你看到了哪些有意思的画面呢?画面一: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1)预设生回答:有一只蜻蜓停在了小荷上面。

(2)你们知道吗?这里的小荷不是荷花,而是荷叶哦。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四单元第12课《小池》人教版(部编版)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四单元第12课《小池》人教版(部编版)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象相关的主题。
2.朗读体验: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次集体朗读。通过朗读,感受古诗的韵律节奏。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并尝试背诵所学的诗句。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小池》这一古诗。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有没有去过水池边,看过荷叶和蜻蜓?”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古诗中描绘的自然美景。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诗歌朗读节奏:小学生对古诗的朗读节奏掌握有一定难度,教师需通过示范、领读、集体读等多种方式,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朗读节奏。
-文化背景理解:古诗背后的文化内涵对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教师需用简单明了的语言介绍古诗的背景和作者的生平,帮助学生建立起对古诗文化的初步认识。
举例说明:
-在词汇理解方面,教师可以展示泉眼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其特点,从而理解“泉眼”一词的含义。
首先,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古诗中的生僻词汇和抽象意境确实是个挑战。在讲解“泉眼”、“细流”等词汇时,我尝试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来帮助学生理解,但效果并不理想。今后,我需要寻找更多直观、生动的方式,让学生更好地把握这些难点。
其次,在课堂讨论环节,我发现部分学生发言不够积极,可能是因为他们对古诗的理解还不够深入,或者是对讨论主题不感兴趣。为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我将在下次课堂中尝试引入一些与古诗相关的趣味话题,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讨论。
4.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通过分析古诗内容,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12课《古诗二首》《小池》教案附设计理念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12课《古诗二首》《小池》教案附设计理念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12课《古诗二首》《小池》教案附设计理念一、看图激趣,导入课题1、看图引入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副图画。

小朋友们赶快瞪大你的小眼睛课件出示图片“池塘”图片问:你看到什么了?2、揭题“小池”(1)读题,注意读好“池”是翘舌音(2)随机识字: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这个“池”字?3、课题拓展:你喜欢这个小池吗?为什么?4、引导再次读题:那咱们就用喜欢的语气来读读课题二、欣赏图画,引学古诗(1、2两行)1、请小朋友猜一猜,这小池的水可能是从哪里来的?学生猜想完毕后,课件展示“细小的泉水从泉眼里流出来”小朋友猜想的都有可能,但是老师告诉你,这个池塘的水是从这个泉眼里(课件指着泉眼)流出来的。

练读“泉眼”2、请仔细观察观察,泉眼的水是怎样流的?(1)同桌讨论(2)个别汇报教师作适当的引导细细听听,有声音吗?(引出无声)好好看看,泉水流出的样子?(引出惜细流)3、教学生字“惜”(1)指名读(2)谁能给他找找好朋友(3)看看图,读读诗,是谁舍不得谁呀?4、引导朗读第一行你能用上舍不得的语气读读吗?自由练读个别读齐读过渡:读得那么好,你瞧,太阳公公都放射出了柔和的阳光表扬你们了。

(课件展示柔和的阳光)5、出示“晴柔”引导读准“柔”字6、课件展示“树阴”(1)你知道这是什么吗?学习生字“阴”(2)树阴在哪儿呢?对呀,它都映到水面上了!学习生字“照”(注意翘舌音),你在哪里见到过这个字?7、出示第二行古诗(1)个别读(2)学习生字“爱”①个别读②你能用它来说一句话吗?③在这里,是谁喜欢晴天里柔和的阳光?(3)那你就带上高兴的心情,喜欢的语气读读吧!三、出示古诗,绘图体会(3、4两行)1、出示诗句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1)自由读读这两句古诗(读正确)(2)指句读(3)电脑老师范读,请小朋友们在头脑中想象画图(4)指名反馈2、组织学生看诗画图(可以独立完成,也可找几个小伙伴合作完成)3、组织评画,在评议中随机教学生字“露”“立”“露”:(1)谁有好方法记住它?(2)你能给它找朋友吗?(3)借图体会意思“长出来了、冒出来了”“立”:(1)小晴蜓飞过来了,立在了荷叶上,你能给立换个词吗?(2)指名表演:谁会做做“立”的动作?(3)引导书写:仔细看看,怎样才能把它写漂亮?范写描红自由练习四、情感诵读,内化意境1、引导采用多种方式进行赏读(1)自由练读(读出个性)(2)个别读(集体评议)(3)教师范读(牵引示范)(4)再次个别朗读(尝试品读)(5)同桌互读(扩大朗读训练面)(6)全班齐读(情感共鸣)2、组织背诵五、总结延伸,升华情感1、池塘了除了有清清的泉水,茂密的大树,嫩嫩的荷叶,可爱的小蜻蜓,还会有什么?2、换位体验,说话训练你就是只可爱的小晴蜓,你就是条活泼的小鱼儿,你就是这嫩嫩的荷叶……看到这美丽的景色,会说些什么?3、多可爱的小池!多美的小池呀!难怪大诗人杨万里看到后会情不自禁地写下这首古诗引读“杨万里”4、让我们用最美的声音来感谢一下杨叔叔齐读古诗板书设计:小池(杨万里)泉眼惜树阴爱小荷露蜻蜓立〖设计理念〗《小池》是人教版六年制第二册里的一首古诗。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 小池教案设计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 小池教案设计

按住Ctrl键单击鼠标打开教学视频动画全册播放小池教学目标:1、理解诗句的内容,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中描写的情景。

2、指导学生根据诗句想象出初夏荷塘的美景,培养学生的想像力,激发学生热爱美好事物的情趣。

3、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课文。

教学重难点:1、朗读并背诵课文是重点。

2、指导理解诗句意思及领会所表达的感情是难点。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小朋友们,今天跟老师一起去欣赏大自然的美景好吗?(出示课件)看,万物总是那么和谐的相处,使大自然如此的美丽,从古至今,不知道有多少诗人用他们的笔来赞美过大自然的万物。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一首:《小池》(板书课题:小池)二、指导看图,初读课文。

1、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几幅图画,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出示课件)(池塘、泉眼、树阴、荷叶、蜻蜓)2、诗人是怎么描写这么美的小池呢?现在我们就来听一听!(放录音)3、听完以后,小朋友们有什么感觉?(宁静、舒服、美、想到了夏天)下面,请小朋友们带着美美的感觉读一读,不认识的字多请拼音朋友来帮忙。

4、学生自由读诗。

5、教师范读,指导停顿、重音部分。

刚才很多小朋友读得非常好,下面老师要把停顿跟重音部分划了出来,听老师读一读。

(出示课件),下面再请小朋友来读一读,相信会读得更好!6、全班有感情地齐读。

7、介绍作者:刚才小朋友们在朗读的时候,都将诗的作者告诉了我们,他是谁呀?(板书:杨万里)是的,这首诗就是南宋著名诗人杨万里写的。

(出示课件)三、指导朗读,体会诗意。

1、诗人是怎么写泉眼的呢?(出示课件)谁来把第一行读一读?“泉眼”是什么意思?(泉水的出口)泉眼的谁是怎样流的呢?(细细地流着)“惜”是什么意思?(爱惜)谁爱惜谁呢?(泉眼爱惜泉水)“细流”是什么意思?(细小的流水)谁能说说这行诗的意思?(无声的泉眼爱惜泉水,让它细细地流着。

)2、这么宁静的景色,我们应该怎样来读呢?(声音轻柔、速度稍慢、甜美)谁来给大家读一读?3、作者又是怎样些树阴的呢?请小朋友们齐读第二行诗句。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池上小池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池上小池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池上小池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池上小池教案与反思【第1篇】一、教学目标:1、认识4个生字。

2、理解重点词语和诗句,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3、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诗中描写的情景,培养学生想象力,进行审美教育,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趣。

二、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语气地朗读古诗。

三、教学难点:理解诗中描写的意境,体会大自然的美丽景色。

四、教学过程:(一)创情境,导入新课1、(出示美丽的大自然的录像片断,并配上优美的音乐。

)同学们,看看这大自然吧,万物总是那么和谐的相处,使大自然如此的美丽。

从古至今不知道有多少诗人用他们的笔来赞美过大自然的万物。

如我们刚学过的(1)唐代诗人贺知章的《咏柳》:《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让我们看到了春风的神力。

(2)宋代诗人王令笔下的.《送春》《三月残花落更开,小檐日日燕飞来》又把我们带到了花开花落三月-(3)还有前几天我们学过的南宋诗人翁卷写的《乡村四月》中的《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等等,让我们走过了春天,又步入了四月初夏时节,过渡:今天我就再来学习一首描写初夏时节的诗句《小池》。

(二)初读诗,感受意境。

1、有积累过这首诗的吗?背给大家听听。

2、很多同学都熟悉这首诗,其实它描写的就是一处初夏的小池塘(出示课件)。

美吗?著名的宋代诗人杨万里当年看到了这个小池塘,在周围的景物映衬下,被深深的吸引、陶醉,于是便挥笔写下了这首千古吟诵的诗句《小池》。

3、介绍作者:杨万里是南宋著名诗人,最善长写山水诗,一生写诗二万多首,与大诗人陆游,范成大齐名。

4、听录音范读。

注意听清每个字的读音,听清读诗的停顿与节奏。

5、学生自由试读。

你能试着读一读吗?6、相机认识生字及纠正字音。

(惜露蜓。

强调lǜ字的读音)师(刚才老师听同学读,有几个字不太准,在这里再强调下。

)7、生再读。

请同学们再读一下古诗,注意生字,注意读诗的语气和节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池》教案设计
设计理念: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想象力,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让学生在朗朗的读诗、背诗中,加深对古诗的理解。

教材分析:
《小池》这首古诗,诗句内容简洁,语言通俗浅易,用词精准凝炼。

内容中情景交融,动静相宜,好比一个个镜头移动交织成两幅行动逼真,清新秀美的夏天美景图。

从不同侧面表现夏天的情趣。

教学中应抓住古诗教学的一般规律,挖掘作者的情感和教材的编写意图,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进面体会诗歌的韵味和美好意境,受到美的感染熏陶。

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孩子在学前就有一定的古诗积累,诗歌特有的韵文形式利于学生朗读,努力搜集与诗歌选配的画面生动、形象,降低了理解和感悟内容的难度。

诗句中的文字注音,对于有一定自读能力的孩子来讲难度不大。

通过多种手段帮助学生理解重点词语泉眼、树荫等,以利于学生对诗句内容的理解感悟。

教学准备:
PPT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滕春江《渔舟唱晚》古筝曲等。

教学目标:
1、认识泉、流等7个生字,会写树、爱等5个生字。

2、能联系生活实际、图文结合等方法了解泉眼、树荫、晴柔尖尖角等词语意思,初知古诗大意。

3、能够通过联想和想象来感悟诗歌意象,体味诗歌的古典美意境。

4、指导学生根据诗句想象出初夏荷塘的美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爱好美好事物的情趣。

教学重、难点:
《小池》是人教版六年制第二册里的一首古诗。

对于一年级的小朋友来说,这么情趣盎然的画面,诗人对自然景物的这份热爱之心,以及古诗用词的精妙(尤其是“惜、爱、露、立”),都是比较难体会的。

因此,在教学中,如何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引导学生更好的体会古诗的意境,诗人的心情就成了教学过程中的重难点。

教学过程:
一、看图激趣,导入课题
1、看图引入。

师:今天,非常幸运今天到咱们学校上一节课,孩子们谢谢你们。

今天赵老师给大家带来了我拍的几张照片,同学们你们想看吗?(课件出示荷花、荷叶和莲蓬的图片。


师:亭亭玉立的荷花娇媚动人,鲜嫩的莲蓬清香诱人,碧绿的荷叶挨挨挤挤。

学生会由衷地感叹:荷花真美啊!
2、出示小荷才露尖尖角的图画。

南宋诗人杨万里也被这美丽的小池塘深深地吸引了,写下了“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的千古名句。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古诗——小池。

3、揭题“小池”
(1)读题,注意读好“池”是翘舌音
(2)随机识字。

师:大家有什么好方法记住这个“池”字?
也边有水就是池。

4、同学们都知道诗仙是?(学生答:李白)诗圣是?(学生答:杜甫)这首诗的作者是南宋诗人——王安石,被称为师宗,请看他就是王安石。

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这位诗人。

(出示王安石图片及背景资料)
二、巩固识字
1、认识生字词语
有一些生字宝宝跑来想和你们交朋友,你们愿意吗?
(摘气球游戏识字:泉、流、爱、柔、荷、露、角)
2、重点指导写字
同学们在刚才我们认识的生字中,有一个是左中右结构的字,回忆一下是哪个?
生答:是树。

树是这学期我们要求会写的第一个字:左中右结构的字要写得紧凑,部件之间要穿插避让,中间低,两边高。

“又”的横撇要写到木
字旁的点下方,长点位于“寸”字的点下方。

“木”和“又”的捺要变成点。

(学生在书中练习描红1个,写2个。


老师和大家玩一个猜字谜的游戏:师说谜面:张开大手拥抱朋友,猜一个左中右结构的字。

生猜:爱。

指导写字:上方爪字头较小,撇是平撇,中间秃宝盖扁而宽。

“友”字的横靠近横中线,第二笔竖撇较长,第三笔横撇较短,捺长而舒展。

三、欣赏图画,引学古诗
1、这是一个怎样的小池呢?边读边看画面,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呢?在诗中找一找,画下来。

2、师:知道“泉眼”吗?(出示图片)
介绍:泉眼就是泉水的出口。

3、请仔细观察观察,泉眼的水是怎样流的?诗中哪一个字告诉我们答案了呢?
师:看看图,读读诗,是谁舍不得谁呀?
这泉水可是泉眼妈妈的宝贝呀!宝贝要出门了,妈妈的心里会?(生答:不舍得)哪个字来写妈妈的不舍呢?(生答:惜)
4、引导朗读第一行
师:你能用上舍不得的语气读读吗?自由练读、个别读、齐读。

过渡。

师:读得那么好,你瞧,太阳公公都放射出了柔和的阳光表扬你们了。

(课件展示柔和的阳光)
泉水细细地、慢慢地流着,流到哪里呢?哪一行诗写出了这个画面呢?
5、课件展示“树荫”
师:影子都这么清晰,可见小池的水——清澈。

看!这一缕缕柔和的阳光,透过树荫照射在清清的池水里,美不美?
美得连绿树也投进它的怀抱了,这就叫“爱”。

小池清澈、宁静,难怪诗人如此惜、如此爱呢!
那你就带上高兴的心情,喜欢的语气读读吧!
师适时评价:你读出了小池的宁静。

你读出了小池的轻柔。

你的又甜又美,饱含不舍之情。

过渡:你们跟树荫一样爱小池,爱它就不忍心吵醒它。

孩子们小池一直都是这样安静吗?
6、出示诗句“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你从哪句诗知道小池变热闹了?谁飞来了?
(1)指名读诗句。

(2)荷叶刚露出像什么?
你能图画中找到尖尖角吗?
(3)小晴蜓飞过来了,立在了荷叶上,你能给立换个词吗?
(4)指名表演。

师:谁会做做“立”的动作?
(5)同学们,请你大胆想一想,小蜻蜓立在荷叶上,可能会和荷叶说点什么呢?
荷叶会对校蜻蜓说点什么呢?
(6)、放飞想象,练习说话
小蜻蜓飞来了,猜一猜可能是几只呢?
说话练习:
小蜻蜓飞来了,有的,有的,有的。

四、情感诵读,内化意境
1、引导采用多种方式进行赏读
(1)自由练读
(2)个别读(集体评议)
(3)配乐品读
(4)男女生比赛读
(5)全班齐读
2、比赛背诵
五、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1、赏析国画
师:同学们我国著名美术家朱宣咸以《小荷才露尖尖角》为题创作了一副中国画,想看看吗?
2、拓展古诗两首
师:小荷渐渐长大,大家想知道它们在盛夏时节的美丽姿态吗?
初夏已过,池塘里不仅荷叶满满,还有许多荷花。

这婀娜多姿的荷花才是盛夏的主角呢!杨万里诗性大发,挥笔写下了千古流传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首诗。

写荷花的古诗很多,比如还有一首《江南》,唱起来也是优美动听,让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

六、作业超市,自选完成
任选一项来完成:
1、画一画
动笔画一画《小池》
2、找一找
搜集描写荷花的古诗,来一起读一读、背一背。

七、板书设计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惜
树阴爱
小荷露
蜻蜓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