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青霉素精品PPT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口服:头孢呋辛酯、头孢克洛等。
主要用于G+杆菌所致的肺炎、胆道感染、 菌血症、尿路感染和其他组织器官感染。
应用较多的是头孢呋辛及头抱孟多等。
第三代:
①对G+的抗菌活性不及第一、二代。 ②对G-抗菌谱增宽,对流感杆菌、淋 球菌也有良好的抗菌活性。
③对肾基本无毒性。
④血浆t1/2 长,组织穿透力强,可在 各组织、体液、体腔中达到有效浓度。
②G+杆菌:白喉杆菌、炭疽杆菌及产气 荚膜杆菌、破伤风梭菌、难辨梭菌等均对 敏感。
③G-球菌:脑膜炎球菌和淋球菌敏感, 但易耐药。
④其他。梅毒螺旋体、钩端螺旋体、 回归热螺旋体、鼠咬热螺菌、放线杆菌 等高度敏感。
对真菌、立克次氏体、病毒和原虫无 效。
金葡菌、肺炎球菌、脑膜炎球菌和淋 球菌对该药易产生耐药。
防治措施:
①详细询问病史,有过敏史者禁用。
②皮试,初次使用用药间隔3 天以上、 药品批号或厂家改变时均应皮试,阳性禁 用。
③不在无急救药物(如肾上腺素)和抢 救设备的条件下使用。
④避免滥用和局部用药。
⑤避免在饥饿时注射。
⑥注射液应当新鲜配置,立即使用。
⑦注射后观察30min;一旦休克发生, 立即皮下或肌内注射肾上腺素0.5~1.0mg, 严重者静脉注射或心腔内注射,必要时可 加用糖皮质激素和抗组织胺药。
⑤过敏反应较少,但有5%~10%与青 霉素有交叉过敏反应,对青霉素过敏者应 慎用。
主要用于对青霉素G 治疗无效的感染, 如产青霉素酶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G-杆菌 所致的多种严重感染。
【作用与应用】
第一代:
①对G+包括对青霉素敏感和耐药的金葡菌作 用强于第二、三代。
②对G-作用弱于第二、三代。 ③有肾脏一定毒性。
注射:头孢噻肟、头孢唑肟、头孢曲松、 头孢地嗪、头孢他定、头孢哌酮、头孢匹 胺、头孢甲肟、头孢磺啶等。
口服:头孢拉定、头孢氨苄、头孢羟氨 苄、头孢沙定等。
主要用于G+,包括耐青霉素G 金葡菌 引起的一般感染,但不是首选。
第二代:
①对包括产酶金葡菌在内的G+作用相 似或弱于第一代,强于第三代。
②对G-杆菌作用较第一代强。
③对肾的毒性较第一代低。
④对厌氧菌有一定作用,对铜绿假单胞菌 无效。
注射:头孢呋辛、头孢孟多、头孢替安、 头孢尼西、头孢雷特等。
3.赫氏反应wenku.baidu.com
治疗梅毒、钩端螺旋体病、雅司、鼠咬 热或炭疽时,可有症状加剧现象,称赫氏 反应或治疗矛盾。
一般发生于治疗后的6~8h,于12~24h 消失,表现:全身不适、寒战、发热、咽 痛、胁痛、心跳加快等,同时可有病变加 重现象,可危及生命。
4.其他
肌注局部可发生周围神经炎,钾盐肌 注疼痛较钠盐明显;
鞘内注射和全身大剂量应用可引起青 霉素脑部疼痛。
第二节 半合成青霉素
青霉素不耐酸,口服无效;不耐青霉 素酶,对产酶的细菌如产酶金葡菌无效; 抗菌谱窄,对铜绿假单胞菌等多数G-无 效等。
以天然青霉素的基本结构6-APA 为原 料,在R1 位连接不同人工合成的侧链, 生成多种人工半合成青霉素。
第三节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 与青霉素G 比具以下特点: ①化学结构相似,均有一个β内酰胺环。 ②抗菌机制相同。 ③抗菌谱更广,对多数G-杆菌也有效。 ④耐青霉素酶,对产酶的金葡菌有效。
④对铜绿假单胞菌、耐药肠杆菌和厌氧菌无 效。
⑤血清t1/2 仅0.5-~1.0h,脑脊液中浓度低。
注射用:头孢噻吩、头孢嘧啶、头孢唑 啉、头孢替唑、头孢匹啉、头孢拉定等。头 孢噻吩抗金黄色葡萄球菌作用最强;
头孢噻吩及头孢唑啉较为常用。主要用 于G+所致呼吸道和尿路感染以及皮肤、软 组织感染等。
头孢唑啉肌注血药浓度最高,第一代中 应用最广的品种之一。
房水和脑脊液中的含量较低,但炎症时, 透入脑脊液和房水的量可提高并达有效浓 度。
几乎以原形经尿排泄。
采用溶解度小的普鲁卡因青霉素或苄 星青霉素(长效西林)肌注后在注射部 位缓慢溶解吸收,可减少给药次数。
但两种制剂血药浓度低,只能治疗轻 度感染疾病或用于预防感染。
【药理作用】繁殖期杀菌剂
抗菌谱:
①G+球菌:对溶血性链球菌、肺炎球菌、 草绿色链球菌等作用强,但对肠球菌的作 用较差,不产生β 内酰胺酶的金葡球菌及 多数表皮葡球菌也敏感。
第三十六章 β 内酰胺类抗生素
具有一个β内酰胺环。 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
抗菌机制:
1.抑制转肽酶,阻止黏肽交叉联接, 使细菌细胞壁缺损,水分内渗,菌体肿胀、 破裂、死亡。
2.触发细菌自溶酶活性,促进菌体裂 解死亡。
作用特点:
①对人和哺乳动物毒性低,对真菌无效。
②对G+强,对G-弱。
③对繁殖期细菌作用强,对静止期细 菌作用弱。
【临床应用】
对敏感的G+球菌、G-球菌、螺旋体感染, 为首选治疗药。
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咽炎、扁桃体炎、 猩红热、蜂窝组织炎、败血症等;
草绿色链球菌引起的心内膜炎;
肺炎球菌所致的大叶肺炎、中耳炎等;
脑膜炎球菌引起的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还可作为治疗放线菌病、钩端螺旋体病、 梅毒、回归热等及预防感染性心内膜炎发 生的首选药;
④不宜与四环素、氯霉素及大环内酯 类等速效抑菌剂合用。
第一节 天然青霉素
青霉菌培养液中提取获得,含5 种青 霉素(X、F、G、K、双氢F),其中青 霉素G 的性质较稳定,作用强,产量高, 毒性低,价格低。
青霉素G(penicillin G,苄青霉素, benzylpenicillin)
【理化性质】
钠盐或钾盐晶粉性质稳定。
钠盐或钾盐易溶于水,但水溶液极不稳 定,易被酸、碱、醇、氧化剂、金属离子 分解破坏;不耐热,在室温中放置24h 大 部分分解失效,且可生成具抗原性的降解 产物,临床应用时需新鲜配制成水溶液并 立即使用。
【体内过程】
口服易被胃酸及消化液破坏,吸收量少 且不规则;
肌注易吸收,有效血药浓度一般可维持 4~6h。
也可与抗毒素合用治疗破伤风、白喉患 者。
【不良反应】
1.水电解质紊乱 钾、钠盐大量静注 易引起高血钾、高血钠症。
2.变态反应
过敏性休克、药热、血清病型反应、溶 血性贫血及粒细胞减少等。
降解产物青霉噻唑蛋白、青霉烯酸、青 霉素或6-APA 高分子聚合物所致。
过敏性休克发生率占用药人数的0.4~ 1.0/万,死亡率为0.1/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