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脑炎和脑膜炎[1]

合集下载

儿童脑膜炎总结报告范文(3篇)

儿童脑膜炎总结报告范文(3篇)

第1篇一、引言脑膜炎是一种严重的神经系统疾病,尤其在儿童中发病率较高。

儿童脑膜炎不仅对儿童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还可能留下长期的后遗症。

本报告旨在总结儿童脑膜炎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方法、治疗方法以及预后,以提高公众对儿童脑膜炎的认识,并为临床工作者提供参考。

二、病因1. 细菌感染:细菌性脑膜炎是最常见的儿童脑膜炎类型,常见的病原菌包括脑膜炎奈瑟菌、流感嗜血杆菌等。

2. 病毒感染:病毒性脑膜炎主要由肠道病毒、单纯疱疹病毒等引起。

3. 其他病原体:如真菌、原虫等引起的脑膜炎较少见。

4. 免疫性疾病: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也可能导致儿童脑膜炎。

三、临床表现1. 急性起病:多数儿童脑膜炎起病急骤,病情进展迅速。

2. 发热:发热是儿童脑膜炎最常见的症状,体温可高达39-40℃。

3. 头痛:头痛是儿童脑膜炎的常见症状,可能与脑膜刺激征有关。

4. 恶心、呕吐:部分患儿伴有恶心、呕吐。

5. 神经系统症状:如意识障碍、抽搐、脑膜刺激征(颈强直、克氏征、布氏征)等。

6. 其他症状:如皮疹、听力下降等。

四、诊断方法1. 病史采集:详细询问病史,了解发病过程、临床表现、接触史等。

2. 体格检查:注意神经系统体征,如脑膜刺激征、意识障碍等。

3.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加。

- 脑脊液检查:是诊断儿童脑膜炎的重要手段,脑脊液压力增高,白细胞计数升高,蛋白质含量增加,糖和氯化物含量降低。

- 病原学检查:根据临床疑诊,进行相应的病原学检查,如细菌培养、病毒检测等。

五、治疗方法1. 抗感染治疗:根据病原学检查结果,选择敏感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细菌性脑膜炎通常采用头孢曲松钠或青霉素类抗生素,病毒性脑膜炎则无需使用抗生素。

2. 对症治疗:如退热、止吐、镇静等。

3. 支持治疗:保持水电解质平衡,补充营养,加强护理。

六、预后1. 治愈率: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细菌性脑膜炎的治愈率较高。

2. 后遗症:部分患儿可能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如智力障碍、瘫痪、癫痫等。

化 脓 性 脑 膜 炎、病毒性脑炎和脑膜炎

化 脓 性 脑 膜 炎、病毒性脑炎和脑膜炎
化 脓 性 脑 膜 炎
中国医大附属盛京医院 王 华
脑膜的构成
硬脑膜 蛛网膜 软脑膜
脑脊液循环



化脓性脑膜炎是指各种化脓性细菌引起的软脑 膜的炎症。 是小儿时期常见中枢神经系统急性感染性疾病, 以婴幼儿发病居多。 典型的临床表现为:发热、惊厥、意识障碍、 颅内压增高、脑膜刺激征阳性及脑脊液脓性改 变。
实验室检查

外周血象:白细胞总数大多明显增高, > 20x109/L,中性粒细胞为主, 多在80%以上,有 时可见中毒颗粒。

感染严重或治疗不规则者白细胞总数减少
脑脊液检查
• • •
压力:增高, >40滴/分
外观:混浊
细胞数:白细胞增多,>1000x106/L,中性粒细胞 为主 糖含量:明显降低,常〈1.1mmol/L 蛋白定量:显著增高
肝功能异常而无黄疸;


病初血糖降低;
急性脑病表现;

脑脊液检查无明显异常。



一般治疗 保证水、电解质、营养供给,重症病儿 应在ICU进行呼吸、循环功能监护;

对症治疗
退热
控制惊厥发作
降低颅内压增高。
抗病毒治疗

在未完全除外细菌感染前,应常规给予抗生素治 疗。 抗病毒治疗,疑似疱疹病毒脑炎时,应尽早给予 阿昔洛韦、更昔洛韦(5-10mg/kg.d),每12小时 静脉注射1次(在1小时内给完),疗程10-14d。 激素疗法:静脉注射地塞米松0.1-0.6mg/kg。
脑膜炎双球菌脑膜炎

该类化脓性脑膜炎具有流行性,属于我国法定 传染病,需及日寸诊治并采取预防措施。本病 多在冬、春季节发生。

小儿病毒性脑炎的诊断及治疗

小儿病毒性脑炎的诊断及治疗
02
疾病早期反复的抽搐发作及提示颞叶或额叶病损的局灶性体征,都强烈提示病因是HSV
03
很难从CSF中分离到疱疹病毒,目前认为对于疱疹病毒脑炎的病原诊断,最为可靠的方法是用PCR从CSF标本中检测到病毒的基因片段
04
急性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
发生于夏秋季节,具有严格的季节性
1
儿童多见;高热、意识障碍明显,重者引起中枢性呼吸衰竭,具有较高的病死率
病后3个月、6个月复查EEG,若背景活动正常,Holter EEG无痫样放电、临床无后遗症,则可考虑渐停抗癫痫药
1
2
3
病脑长期口服抗癫痫药物问题
高热可增加脑血流量和脑代谢率,加重脑水肿及病灶酸中毒和循环障碍;高热易诱发惊厥促进呼吸衰竭及脑疝;高热还可诱发神经元死亡和凋亡,升高本病的致死率和病死率
控制高热有物理降温,化学降温,中药治疗
多数患儿的EEG改变与临床病情的严重程度相平行,并随病情好转而逐渐恢复,病情重者EEG恢复慢
辅助检查—脑电图
脑电图判读注意事项:
EEG正常,不能排除病毒性中枢感染 EEG异常,不能肯定病脑的诊断 病脑异常EEG的判断: EEG异常程度与实际病变严重性不一定完全一致 EEG异常较临床体征敏感,有时临床神经系统脑实质受累体征并不明显, EEG检查可出现异常 病脑的异常EEG恢复较临床恢复为慢,常为数周或数月之久 个别病脑恢复期随访EEG出现痫样放电,如果未出现临床发作,不能单凭EEG诊断癫痫,甚至加用抗癫痫药物
如CSF中某种病毒的IgM 抗体阳性,一般可以确定诊断
如能证实CSF中某一种病毒特异性免疫球蛋白(Ig)相对高于血清,也可确定诊断;[抗体指数=(CSF特异性Ig/CSF总Ig)/(血清中特异性Ig/血清中总Ig)。如该指数≥1.5,则提示该病毒引起的脑炎或脑膜炎]

病毒性脑膜炎鉴别诊断

病毒性脑膜炎鉴别诊断

早期诊断和治疗是降低本病死亡率的关键,主要 包括病因治疗,辅以免疫治疗和对症支持治疗。
二.免疫治疗
治疗

肾上腺皮质激素
抗 病 毒 一药 物 治 疗
五、对症支持治疗
四.抗菌治疗
1.抗病毒药物治疗
一.阿昔洛韦:为核苷类抗DNA病毒药。体外
CNS感染途径
①血行感染:病原体通过昆虫叮咬、动物咬伤、 使用不洁注射器静脉或肌肉注射、静脉输血等进 入血流,面部感染时病原体也可经静脉逆行^颅, 或孕妇感染的病原体经胎盘传给胎儿; ②直接感染:穿透性颅外伤或邻近组织感染后病 原体蔓延进入颅内; ③神经干逆行感染:嗜神经病毒如单纯疱疹病毒、 狂犬病毒等首先感染皮肤、呼吸道或胃肠道粘 膜.然后经神经末梢进入神经干。
确诊尚需 如下检查
鉴别诊断
本病需要与下列病毒性脑炎鉴别:
带状疱疹 病毒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脑 炎 肠道病 毒性脑 炎 急性播 散性脑 脊髓炎 :
本病是由带状疱疹病毒 感染后引起的变态反应 性脑损害,临床表现意 识模糊,共济失调,局 灶性脑损害的症状和体 征。病人多有胸腰部带 状疱疹的病史,头颅 cT无出血性坏死的表 现,血清及脑脊液检出 该病毒抗原、抗体和病 毒核酸阳性,可资鉴别 。
•HSV1主要潜伏在三叉神经节,或HSV2主要潜伏在骶神经 节 •而HSV-2则大多数是由原发感染所致,且HSV-2所引 起的HSE主要发生在新生儿,是新生儿通过产道是被HSV2感染所致。
4.头痛、轻微的意识和人格改 变,有时以全身性或部分性运 动性发作为首发症状,病情缓 慢进展,精神症状表现突出, 如注意力涣散、反应迟钝、言 1.任何年龄均可发病, 临床常见症状 语减少、情感淡漠和表情呆滞 约2/3的病例发生于40 发病年龄 ,或有动作增多、行为奇特及 岁以上的成人 冲动行为,智能障碍也较明显 5. 偏盲、偏瘫、失语、眼 肌麻痹、共济失调、多动( 2. 原发感染潜 震颤、舞蹈样动作、肌阵 潜伏期 伏期2-21天, 挛)、脑膜刺激征等,多数 平均6天 病人有意识障碍,表现意 识模糊或谵妄,随病情加 神经症状 重可出现嗜睡、昏睡、昏 3.可有发热、全身 不适、头痛、肌痛 迷或去皮质状态,约l/3 、嗜睡、腹痛和腹 病人可出现全身性或部分 泻等症状,多急性 性痫性发作 起病,约l/4患者 病程为数日至1—2个月。以往报道预后差 可有口唇疱疹史; 前驱期表现 ,死亡率高达40%,70%,现因特异性抗 发病后患者体温可 HsV药物的应用使多数患者得到早期有效 高达38.4~40.0 的治疗,死亡率有所下降。 度

儿童病毒性脑炎、脑膜炎92例临床及病毒病原学分析

儿童病毒性脑炎、脑膜炎92例临床及病毒病原学分析
维普资讯
医学理论 与实践 2 0 年第 2 卷第 3 07 O 期 JMe ho & P a o.0 N , r 0 7 d er T rc 12 , Q 3 Ma 2 0 V
・临 床 研 究・
儿童病 毒性 脑炎 、 脑膜炎 9 例 2 临 床 及 病 毒 病 原 学 分 析
l a ae.Th i blyadmotlyrt f V i h h r h nta f te rs a dt ame t i c c vrn o l ra c ed a it r i eo s i n at a HS i e a t h r u , n et n t ayl ii sg t h oo i v r w h o a l e cp ais almp ep n s b ul 2 T ed tci so ev eic g at o isi C F m er ne hl i cri rv rg oi o vo s .( ) h eet n f h rl p c i IM ni de S y y t o o s i y o t i a s f b n a
曹 青
江苏省泗洪县儿童 医院 230 290
摘要
目的: 讨 儿 童病 毒性 脑 炎 、 膜 炎 脑 脊 液病 毒 病 原 学特 点 及 临 床 表 现差 异 。方 法 : 用 酶 联 免 疫 吸 附 探 脑 应
( L s ) 法对 9 例 临床诊断 为病 毒性 脑炎 、 E IA 方 2 脑膜炎患儿 的脑脊 液进行 肠道病毒 ( V) 单纯疱疹病 毒 ( V) 型和 E 、 Hs I I型 、 B病毒( B 、 I E E V)腺病 毒( V) AD 及流感病 毒( L V) F u 特异 性 IM 抗体 检测 。结果 : g 脑脊 液特异 性 IM 抗体检 测 g

常见脑炎的诊断与鉴别最新版本

常见脑炎的诊断与鉴别最新版本
实用文档
2 .延神经进入:病毒→入侵 途径→人体→初级复制→局部周 围神经→轴索→中枢神经系统。 如狂犬v、脊髓灰质炎v 、带状疱 疹v、 单纯疱疹v.
实用文档
三、病毒进入CNS后对其损伤: (一)直接侵袭:病毒大量增殖→神
经细胞变性坏死、胶质细胞增生、 炎细胞侵润。 (二)免疫反应:可致脱髓鞘病变, 和血管及其周围损伤→影响脑循环 →加重损伤。
(三)经哺乳动物传播的病毒 1.狂犬v 2.淋巴脉络丛脑膜炎v
实用文档
二.感染途径:
(一)病毒入侵途径:主要有皮肤、 粘膜、呼吸道、肠道、泌尿生殖系 统。其中呼吸道为主要途径。
(二) 扩散途径:
实用文档
1.随血液进入:
(1)病毒→入侵途径→人体→局 部复制→淋巴系统→血液→初级 病毒血症→全身器官→再次复制 →次级病毒血症→多次循环→免 疫反应→产生抗体→中和;
蛛网膜下隙: 蛛网膜下池 脚间池 小脑延髓池 四叠体上池 交叉池 桥池
蛛网膜颗粒
交叉池 脚间池
桥池
实用文档
四叠体上池 小脑延髓池
脑脊液循环途经:
侧脑室脉络丛产生脑脊液 室间孔
第三脑室(脉络丛产生脑脊液) 中脑水管
侧脑室脉络丛 硬脑膜
第四脑室(脉络丛产生脑脊液)
外侧孔、正中孔
蛛网膜下隙
上矢状窦
蛛网膜粒 上矢状窦
一、病毒性脑炎 病毒性脑炎,是指各种病毒感染引起的脑实质的炎症,如果 脑膜同时受累明显则称为病毒性脑膜脑炎。2 岁以内小儿发病率 较高,6~11 月份发生较多。 一、 病因:有 100 多种病毒,但常见的有常见的有肠道 v(virus)、 单纯疱疹 v、虫媒 v(如乙脑 v)、腺 v、巨细胞包涵体 v 及 某些传染病 v(如腮腺炎 v、麻疹 v 等)。

病毒性脑炎指南[专家专业]

病毒性脑炎指南[专家专业]

专家资料
42
T2-weighted MRI brain scan showing right temporal lobe hyperintensity
➢ 缺乏有力的证据而将患者的意识水平下降归因于药物 中毒或酒精中毒;
➢ 对于意识不清的患者,忽略了他们是否存在发热和癫 痫发作;
➢ 对于没有禁忌症的患者,未行腰穿检查
专家资料
25
亚急性和慢性病毒性脑炎的病因
存在免疫缺陷的患者: (HIV、器官移植、恶性肿瘤、免疫抑制治疗)
➢ 麻疹病毒(包涵体脑炎) ➢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多灶性白质脑病) ➢ 巨细胞病毒 ➢ 单纯疱疹病毒 ➢ 人类疱疹病毒-8 ➢ 肠道病毒 ➢ 乳头多瘤空泡病毒(进行性多灶性白质脑病)
动物接触史: 在美国,数次西尼罗河病毒脑炎的爆发是由携带病毒的
病鸟引起的。
专家资料
29
诊断思路 —重要的查体发现
➢ 检查气道是否通畅 ➢ 评价并记录患者意识水平 ➢ 迅速处理感染并发症 ➢ 对于轻度行为异常或定向力障碍的患者,要记录、描
述其行为 ➢ 通过常规医学查体发现可能导致患者昏迷的其他原因
专家资料
30
➢ 皮疹 – 是否存在带状疱疹,有助于病因学检查; ➢ 注射针眼 – 提示静脉内用药; ➢ 皮肤Kaposi’s肉瘤 – 提示可能存在HIV感染 ➢ HIV患者口腔溃疡或中心凹陷性皮肤丘疹-
播散性组织胞浆菌病、隐球菌感染 ➢ 生殖器 – 疱疹病毒溃疡和梅毒下疳 ➢ 胸部、耳、泌尿系统 – 发现感染的证据
➢沿三叉神经向心性穿行到达半月神经节—潜伏感染 ➢大约70%的HSV-1脑炎患者体内存在病毒抗体,
这说明病毒的再度活化在发病机制中发挥很大作用。
问题:

儿童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抗感染治疗策略

儿童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抗感染治疗策略

儿童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抗感染治疗策略一、细菌性脑膜炎(bacterial meningitis,BM)BM是细菌经血流、临近组织器官或直接通道抵达脑膜引起的炎症反应,表现为发热、头痛、颈抵抗和抽搐,脑脊液(cerebrospinal fluid,脑脊液)白细胞高、糖低和蛋白高,致残率和病死率高。

脑脊液中缺乏免疫球蛋白,补体介导的调理吞噬作用弱,清理病菌主要靠抗菌药物,早期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颅内感染早期不能区分病毒还是细菌时,要兼顾抗细菌治疗。

选择对可能致病细菌敏感、容易透过血脑屏障、快速杀菌的抗菌药物。

1.病原菌和药敏的评估和证实:BM病原近年来变化较大,预防肺炎链球菌(Streptococcus. pneumoniae,Sp)、流感嗜血杆菌和脑膜炎球菌的疫苗接种显著降低BM 发病率。

可从年龄、颅外原发感染灶和感染场所评估病原。

(1)年龄:<3月龄BM 中大肠杆菌和无乳链球菌合计约占70%,其他为阴性杆菌、Sp、葡萄球菌和李斯特杆菌等;>3 月龄BM 中Sp 为首位,然后依次为葡萄球菌、阴性杆菌和脑膜炎球菌等。

(2)颅外原发感染灶:呼吸系统感染或部位不明确,常见病原为Sp、流感嗜血杆菌和金葡菌;肠道、胆管或泌尿道感染常为阴性杆菌和肠球菌;皮肤软组织感染葡萄球菌常见。

(3)院内获得BM:多为耐药的阴性杆菌、葡萄球菌和肠球菌。

脑脊液和血液是查找病原的常见标本,从肺泡灌洗液、尿液、脓液及分流管道里培养到细菌,需辨别定植或污染。

病原检测方法包括涂片、培养、特异性抗原抗体、核酸扩增、高通量测序,及感染部位的组织病理。

抗菌药物使用前采集血和(或)脑脊液标本是提高病原检出率的关键,如需延迟腰椎穿刺,可行血培养后予经验性抗菌治疗。

脑脊液细菌分离株的药敏与其他部位分离株相近,但Sp的脑脊液分离株药敏折点低于非脑脊液分离株折点。

我国儿童Sp 按脑脊液折点,对青霉素G、头孢曲松、万古霉素的敏感率依次为13%、44% 和100%。

常见脑炎的诊断与鉴别

常见脑炎的诊断与鉴别
32
常见脑炎除以上鉴别诊断以外,还需 鉴别的几种疾病
一、瑞氏综合征(Reye′s): 是儿童期较常见的急性神经系统疾 患,1963年首先由Reye等报告。临 床特点是起病急骤,先有呼吸或消 化道感染症状,发热,反复呕吐, 进行性意识障碍以至昏迷。
33
此外最突出的体征是肝脏轻中 度肿大,质低坚韧,偶见黄疸,心 肌受损时可心律失常。病理特点是 急性脑水肿和内脏(主要为肝)脂 肪变性,现公认是一种线粒体急性 损伤所引起的代谢反应。
22
3.意识障碍:嗜睡、模糊、昏迷等, 也可烦躁不安、激惹、迟钝等精神 症状。
4.局灶体征:部分因颅神经受累 (Ⅱ、Ⅲ、Ⅳ、Ⅵ、Ⅶ、Ⅷ)、肢 体瘫痪、感觉异常,多由血管闭塞 引起。
23
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常缺乏典 型症状体征,颅内压增高和脑膜刺 激征常不明显,发热可有可无,甚 至体温不升。主要表现为:少动、 哭声弱或呈高调、拒食、呕吐、吸 吮力差、黄疸、发绀、呼吸不规则、 甚至惊厥、休克、昏迷。
20
(三)NS表现: 1.脑膜刺激征:颈项强直、kernig 征(+)、 Brudzinski征(+);
21
2.颅内压增高:头痛、喷射性呕吐、 可以血压升高、心动过缓。婴儿可 前囟饱满紧张、颅缝增宽。重症可 呼吸、循环功能改变、昏迷、去大 脑强直、甚至脑疝。若颅内压增高 时间较长、眼底检查可见视乳头水 肿。
36
5.CSF压力↑细胞数及蛋白正常 6.脑电图可广泛慢波,严重者有广
泛的限局性阵发性癫痫波。 据临床表现可分为5期,Ⅲ期以后 致死率、致残率高。目前无特效治疗, 综合治疗的原则是抢救生命的脑水肿、 脑疝及肝功衰竭,并予以支持治疗。
37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二、急性中毒性脑病;是急性全 身感染时出现类似脑炎的表现,并常 有惊厥及昏迷。原发病以败血症、重 症肺炎、中毒型痢疾、伤寒多见,产 生的原因尚不清。病理改变为脑水肿 、脑血管充血、由于缺氧引起神经细 胞损伤。临床特点为无脑膜刺激征, CSF除压力增高外,其他均正常。

病毒性脑炎及脑膜炎机理和治疗

病毒性脑炎及脑膜炎机理和治疗

病毒性脑炎及脑膜炎机理和治疗病毒感染是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根据发病及病程进展速度可分为:急性病毒感染及慢性病毒感染。

具有代表性的引起人类神经系统感染的病毒有:DNA病毒中的单纯疱疹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巨细胞病毒等;RNA病毒中的脊髓灰质炎病毒、柯萨奇病毒。

病毒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可以引起急性脑炎和(或)脑膜炎综合征,也可以形成潜伏状态和持续感染状态,造成复发性和慢性感染。

一: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HSE)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HSE)是由单纯疱疹病毒(HSV)引起的急性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是最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约占所有脑炎的5%—20%,占病毒性脑炎的20%—68%。

其病变主要侵犯颞叶、额叶和边缘叶脑组织。

1病因及发病机制HSV是噬神经DNA病毒,分为HSV-1及HSV-2两种血清型。

患者及健康带毒者是主要传染源。

HSV-1主要通过密切接触或飞沫传播,HSV-2主要通过性接触及母婴传播。

HSV-1主要潜伏在三叉神经节,HSV-2主要潜伏在骶神经节。

人类大约90%HSE由HSV-1引起,仅10%由HSV-2所致。

且HSV-2所致的HSE主要发生在新生儿。

2病理HSE主要受累部位为额叶眶部、颞叶内侧和边缘系统,多双侧受累,但常不对称。

受累部位的病理改变为脑组织水肿、软化和出血坏死,脑实质出血坏死是本病的重要病理特征。

显微镜下神经细胞及胶质细胞核内可见嗜酸性包涵体,这是本病最具特征的病理学改变。

3临床表现1.I型疱疹病毒性脑炎临床特点如下:1原发感染的潜伏期为2-21天,平均6天,前驱症状有上呼吸道感染。

2急性起病,病程长短不一,病程为数日至1-2个月。

3临床表现:多表现为精神和行为异常、认知功能障碍;1/3的患者出现癫痫发作,多为全身强直阵挛发作;可出现不同程度意识障碍;可有颅内压增高表现;可有局灶性神经系统症状;查体主要表现为高级智能和精神行为障碍,可有局灶性神经系统体征,可有轻度脑膜刺激征。

内科学_各论_疾病:病毒性脑膜炎_课件模板

内科学_各论_疾病:病毒性脑膜炎_课件模板

内科学疾病部分:病毒性脑膜炎>>>
病因:
器,此时患者可有发热等全身症状。在病 毒血症的后期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并经脉 络丛进入脑脊液,出现中枢神经症状。若 宿主对病毒抗原发生强烈免疫反应,将进 一步导致脱髓鞘、血管与血管周围脑组织 损害。
该病毒在人体内还可导致心肌炎、咽 炎、肋间肌痛及皮肤等器官损害。
内科学各论疾病部分 病毒性脑膜炎 内容课件模板
内科学疾病部分:病毒性脑膜炎>>>
别名: 病毒性脑炎,散发性脑炎。
内科学疾病部分:病毒性脑膜炎>>>
身体部位: 其他 头部。
内科学疾病部分:病毒性脑膜炎>>>
科室: 中医科 神经内科。
内科学疾病部分:病毒性脑膜炎>>>
简介:
病毒性脑炎(viral encephalitis)和病毒 性脑膜炎(virus meningitis)均是指多种 病毒引起的颅内急性炎症。由于病原体致 病性能和宿主反应过程的差异,形成不同 类型疾病。若炎症过程主要在脑膜,临床 重点表现为病毒性脑膜炎。主要累及大脑 实质时,则以病毒性脑炎为临
内科学疾病部分:病毒性脑膜炎>>>
病因:
病毒性脑膜炎原因_由什么原因引起病毒 性脑膜炎
(一)发病原因 随着病毒学研究特别是组织细胞培养, 血及脑脊液感染病原学检测技术的发展, 现已明确,本病大多数为肠道病毒感染, 其次为腮腺炎病毒及淋巴细胞脉络丛脑膜 炎病毒,少数为疱疹性病毒包括单纯疱疹 病毒及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内科学疾病部分:病毒性脑膜炎>>>
并发症:
病毒性脑膜炎并发症_病毒性脑膜炎有哪 些并发症
1.意识障碍,甚至去皮质状态等不同 程度意识改变。

儿科护理学_第十章 神经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儿科护理学_第十章 神经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第十章神经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第一节小儿神经系统解剖生理特点(一)小儿神经系统特点1.大脑小儿出生时大脑的重量约370g,占体重的1/8~1/9。

2.脊髓小儿脊髓的发育,在出生时已较为成熟,约重2~6g,是成人脊髓的1/4~1/5,脊髓的末端在第二腰椎下缘,新生儿时达第3腰椎水平,随年龄增长,4岁时达1腰椎上缘。

所以腰椎穿刺时注意。

小儿脑脊液检查正常值(二)神经反射1.终身存在的反射(1)浅反射:出生时即生存,终生不消失的反射,包括角膜反射、瞳孔反射、结膜反射、吞咽反射。

提睾反射到出生4~6个月后才明显。

(2)腱反射:从新生儿期可引出肱二头肌、肱三头肌腱反射、膝腱反射、跟腱反射等。

腱反射的减弱或消失提示神经、肌肉、神经肌肉结合处或小脑病变。

2.小儿时期暂时性反射随着年龄增长,在一定年龄反射消失。

(1)出生时存在,以后逐渐消失的反射。

3.病理反射巴宾斯基(Babinski)征(2岁以下小儿巴宾斯基征阳性可考虑为生理现象)、戈登(Gordon)征、霍夫曼(Hoffmann)征、查多克(Chaddock)征等。

4.脑膜刺激征颈强直、凯尔尼格(Kernig)征、布鲁津斯基(Brudzninski)征等。

第二节化脓性脑膜炎(2)临床表现熟练掌握(3)辅助检查了解 1(4)治疗要点掌握(5)护理措施熟练掌握化脓性脑膜炎是小儿、尤其婴幼儿时期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化脓性细菌的感染性疾病。

临床以急性发热、惊厥、意识障碍、颅内压增高和脑膜刺激征、以及脑脊液脓性改变为特征。

[致病菌]化脓性脑膜炎常见的病原体有脑膜炎奈瑟菌、流感嗜血杆菌、大肠埃希菌、肺炎链球菌、葡萄球菌等,其中脑膜炎奈瑟菌、流感嗜血杆菌最为多见。

入侵途径致病菌可通过多种途径侵入脑膜:(1)最常见的途径是通过血流,即菌血症抵达脑膜微血管。

致病菌大多由上呼吸道入侵血流(菌血症)。

(2)邻近组织器官感染。

(3)与颅腔存在直接通道,如颅骨骨折。

临床表现大多急性起病。

脑膜炎的护理

脑膜炎的护理

3、辅助检查
(1)周围血白细胞计数正常或降低或轻度升高 (2)脑脊液检查 脑脊液无色透明,压力正常或增高,细胞数轻度增加,可 达(10~1000)×10[6] /L,早期以多形核细胞为主,8~48小时后以淋巴细胞为 主,糖和氯化物含量正常,蛋白略升高,涂片和培养无细菌发现。 (3)脑电图检查只能提示异常脑功能,不能证实病毒感染性质。以弥漫性或 局限性异常慢波背景活动为特征,少数伴有棘波,棘慢综合波。某些患者脑电图 也可正常。 (4)影像学检查 脑部CT或MRI一般无异常。 (5)病毒学检查 部分患者脑脊液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病毒培养及特异性抗 体测试阳性。
2、临床表现
通常急性起病,有剧烈头痛、发热、呕吐、颈项强直、典型的脑膜刺激 征如Kernig征阳性,并有全身不适、咽痛、畏光、眩晕、精神委靡、感觉异 常、肌痛、腹痛及寒战等。部分患者可出现咽峡炎、视力模糊等症状。肠道 病毒感染可出现皮疹,大多与发热同时出现,持续4~10天。柯萨奇A5、9、 16病毒和ECHO4、6、9、16、30病毒感染,皮肤典型损害为斑丘疹,皮疹 可局限于面部、躯干或涉及四肢,包括手掌和足底部。柯萨奇B组病毒感染 可有流行性肌痛(胸壁痛)和心肌炎。临床神经系统损害症状较少见,偶尔 发现斜视、复视、感觉障碍、共济失调、腱反射不对称和病理反射阳性。重 者可出现昏睡等神经系统损害的症状。
1、病因
新型隐球菌呈圆形或卵圆形,外裹由细胞壁和荚膜组成的被 膜,广泛存在于土壤、蔬菜、牛奶、草地、蜂巢及鸽粪中。新型 隐球菌多由呼吸道吸入,可产生一种胞外磷脂酶B破坏肺泡中的 表面活性物质进而改变肺组织的物理特性,使菌体较易在肺内形 成病灶,数月内经血行播散至脑或脑膜,引起炎症反应。 。
2、临床表现
6、护理措施
(1)体温过高的护理 监测体温,观察体温热型及伴随的症状。每2~ 4h测体温一次,体温>38.5℃时,给予物理或药物降温。降温30~60min时, 再测体温,并记录。 (2)营养失调护理 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保 证机体对能量的需求。昏迷或吞咽困难者,应给予鼻饲。 (3)急性意识障碍护理 主动向患儿介绍病房的环境与设施,介绍与同 病室的病友相识,减轻患儿的恐惧与焦虑心理。采用适当的保护措施,保护 患儿安全。 (4)昏迷的护理 患儿上身可抬高20~30°,头偏向一侧,每2~4h观 察面色、神志、瞳孔的变化,测T、P、R、Bp一次,并记录。保持呼吸道通 畅,痰液黏稠不易咳出时,遵医嘱给予翻身、拍背、雾化吸入、吸痰,防止 坠积性肺炎的发生。烦躁者,遵医嘱给予镇静剂,防止加重脑缺氧。 。

病毒性

病毒性

病毒性脑膜脑炎病毒性脑膜脑炎(viral meningoencephalitis)或称病毒性脑炎,是病毒所致脑实质和脑膜炎症。

当病毒进入人体后,首先进入血液,引起病毒血症,随后可侵入全身器官或中枢神经系统;亦可由病毒直接侵犯中枢神经系统。

发生病毒脑炎时,常引起神经细胞的炎症、水肿、坏死等改变,出现一系列临床表现。

当炎症波及脑膜时,则称为病毒性脑膜脑炎。

本病多属自限性疾病,但部分病例可有后遗症。

1.该疾病夏秋季高发,但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可终年发病。

儿童多见,成人也可罹患。

多为急性起病,出现病毒感染全身中毒症状如发热、畏光、肌痛、食欲减退、腹泻和全身乏力等;以及脑膜刺激征如头痛、呕吐、轻度颈强和Kernig征等。

患儿病程常超过1周,成年铺持续2周或更长。

2.临床表现可因患者年龄、免疫状态和病毒种类及亚型的不同而异,如幼儿可出现发热、呕吐、皮疹等,颈强较轻甚至缺如;手-足-口综合征常见于肠道疾病71型脑膜炎,非特异性皮疹常见于埃可病毒9型脑膜炎。

3.CSF压力可能增高,细胞数增多达10~1000×106/L,早期以多形核细胞为主,8~48小时候淋巴细胞为主;蛋白可轻度增高,糖水平正常。

急性肠道病毒感染可通过咽拭子、粪便等分离病毒,PCR检查CSF病毒DNA具有高敏感性及特异性。

病因:很多病毒都可以引起脑炎,其中最为常见的毒,即柯萨奇病毒和埃可病毒,其他有单纯疱疹病毒,水痘-病毒、腮腺炎病毒、风疹病毒、麻疹病毒、EB病毒等。

巨细炎多数为胎内感染,后天性仅见于免疫功能缺陷儿。

肠道病毒在局部淋巴组织复制,疱疹病毒、麻疹和风疹病毒等在黏膜复应后侵入血流播散至多个器官。

在器官组织大量复制,再次进造成第二次病毒血症。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则可沿神经元直接神经系统。

病毒入侵脑组织大量复制增殖可直接破坏神经细陉损伤的主要机制,由此也可激发宿主反应损伤神经系统,如血管周围炎、血管坏死和内皮增生等。

该疾病呈世界性流行,不同国家和地区发生和流行的病毒性脑炎种类不同。

常见脑炎的诊断与鉴别

常见脑炎的诊断与鉴别

(一)前驱症状:上感症状,头痛、 发热、精神萎靡、恶心、呕吐、腹 痛、肌痛。 (二)神经系统症状、体征:
1.颅内压增高:头痛、呕吐、血 压升高、心动过缓,婴儿前囟饱 满,严重时可呈现去脑强直状态, 甚至脑疝发生。 2.意识障碍:轻者可无,重者可有, 或有精神症状和异常行为。少数 精神症状非常突出。
(三)其他系统症状:如单纯疱疹v 脑炎→口唇或角膜疱疹;肠道v脑 炎→心肌炎、各种皮疹;腮腺炎v 脑炎→腮腺肿大。
由于病脑临床表现多种多样, 以往部分资料将其临床分型为:普 通型、精神型、局灶型、癫痫型、 昏迷型、基底节型、混合型等;也 有的分为一般型、意识障碍型、精 神异常型、抽搐型、瘫痪型等。
五、辅助检查: 1.CSF:压力增高(正常:新生儿 30―80mmH2O; 儿童70―200mmH2O),外观多 清亮,白细胞数增高, 多﹤300×10 6/L,以淋巴细胞为 主。单纯疱疹V脑炎常可有红细胞。
蛋白正常(﹤0.4g/L)或轻度增 高,糖(新生儿3.9―4.9mmol/L, 儿童2.8―4.4mmol/L)和氯化物 (新生儿111―123mmol/L,儿童 118―128mmol/L)无明显改变。 部分患儿CSF可正常。涂片、培养 无细菌发现。
常见脑炎的诊断与鉴别
硬脑膜
脑蛛网膜
常见脑炎的诊断与鉴别 几个概念问题: 1.此处所谓常见脑炎是指病毒性脑炎、化脓性脑膜炎和结核性脑 膜炎。 2.此处所谓脑炎是一个统称、 泛称。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多种多样, 一般感染部位在脑膜的称为脑膜炎,感染部位在脑实质的称为脑炎, 脑膜和脑实质均有累及的称为脑膜脑炎, 脑膜和脊髓膜均有累及的称 为脑脊髓膜炎。疾病名称中习惯称为病毒性脑炎、化脓性脑膜炎、结 核性脑膜炎。但实际很多情况下实质上是脑膜脑炎。此三种脑炎以下 简称为病脑、化脑、结脑。此三种脑炎不是儿科特有,在内科病人也 有。以下以儿科患者特点为主加以复习。 一、病毒性脑炎 病毒性脑炎,是指各种病毒感染引起的脑实质的炎症,如果 脑膜同时受累明显则称为病毒性脑膜脑炎。2 岁以内小儿发病率 较高,6~11 月份发生较多。 一、 病因: 100 多种病毒,但常见的有常见的有肠道 v(virus)、 有 单纯疱疹 v、虫媒 v(如乙脑 v) 、腺 v、巨细胞包涵体 v 及 某些传染病 v(如腮腺炎 v、麻疹 v 等) 。 可引起病毒性脑炎的病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