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泳池游泳馆等游泳场所公共场所卫生管理全套制度汇编

合集下载

游泳池卫生管理制度范文3篇

游泳池卫生管理制度范文3篇

游泳池卫生管理制度范文3篇范文一:一、游泳池卫生管理制度1. 目的本制度的目的是保障游泳池的卫生与安全,提供一个清洁、健康的游泳环境。

2. 卫生管理责任2.1 游泳池管理人员应负责监督和执行游泳池的卫生管理工作,确保游泳池的水质安全合格。

2.2 游泳池管理人员应定期检查游泳池的卫生设施和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

同时,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工作,并保持卫生记录。

3. 游泳池水质管理3.1 游泳池管理人员应定期进行水质监测,包括测定水温、PH 值、余氯、总碱度等指标,确保水质达到相关要求。

3.2 游泳池管理人员应根据水质监测结果,及时采取必要的处理措施,确保水质安全合格。

4. 游泳池卫生设施4.1 游泳池管理人员应确保游泳池附属设施的卫生状况良好,包括更衣室、淋浴间、洗手间等。

4.2 游泳池管理人员应定期清洁和消毒游泳池附属设施,保持其清洁卫生。

5. 游泳池卫生常规工作5.1 游泳池管理人员应定期清洁游泳池边缘、水面和池底。

5.2 游泳池管理人员应定期清理和更换过滤器、泳池水泵等设备。

5.3 游泳池管理人员应定期检查和维护游泳池的水循环系统,确保其正常运行。

6. 事故应急处理6.1 游泳池管理人员应制定游泳池的事故应急处理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

6.2 游泳池管理人员应及时报告游泳池事故,并采取必要措施进行处置。

7. 违规处理游泳池管理人员对违反本制度的行为应及时进行处理,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如通知、警告、暂停使用等。

范文二:一、游泳池卫生管理制度1. 目的本制度旨在规范游泳池卫生管理,确保游泳池的水质清洁、安全,保障游泳者的健康。

2. 游泳池卫生管理人员2.1 游泳池卫生管理人员应持有相关证书,并接受卫生管理培训。

2.2 游泳池卫生管理人员应定期进行体检,并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惯。

3. 游泳池水质管理3.1 游泳池卫生管理人员应定期检测水质,包括测定PH值、余氯、总碱度等指标,确保达到国家卫生标准。

3.2 游泳池卫生管理人员应根据水质检测结果,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如补加消毒剂、调整水循环系统等。

游泳卫生管理制度

游泳卫生管理制度

游泳卫生管理制度游泳卫生管理制度随着社会不断地进步,很多情况下我们都会接触到制度,制度是维护公平、公正的有效手段,是我们做事的底线要求。

相信很多朋友都对拟定制度感到非常苦恼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游泳卫生管理制度,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游泳卫生管理制度1园区游泳池卫生管理制度1、保持游泳池水质卫生,按时清洗游泳池,对池底、池壁作彻底清洗,每天至少清洗过滤盒二次,保持ph值、br值符合标准。

2、每天打扫游泳池外围,做到无异味,无杂物。

每天及时更换浸脚消毒池的消毒药水。

3、周边的.绿化经常修剪,防止枯枝腐叶吹落水池,造成污染。

4、做好游泳池区域所有设施(如警示牌等)的清洁保养工作,发现破损及时报工程部维修。

5、浸脚消毒池水的余氯含量应保持5―10mg/l,须4小时更换一次,儿童浅水池连续供给的新水中的余氯含量应保持0。

3―0。

5mg/l。

6、泳池在开放时间内每日定时补充新水,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补充新水,保证水质处于良好状态。

游泳卫生管理制度2小区游泳池卫生检查管理制度1、专职或兼职卫生管理员必须每天检查一次营业区域内的卫生设施和卫生状况,督促相关责任人做好维护、清扫工作。

2、场所内外环境保持整洁卫生、无病霉虫害、空气清新无异味、地面无烟蒂、痰迹和积水等,墙面、天花板无霉斑、脱落等,门窗无破损等,水龙头、座椅、茶几等顾客经常使用或触摸的物体表面无污迹。

3、垫巾、浴衣裤、公用拖鞋等各类公共用品用具无污迹、毛发和体屑等。

4、更衣箱、浴池、通风、供暖、集中空调等各种设施、设备、工具无积尘、污迹等。

5、配备充足干净的'清扫共计,公共卫生间、浸脚池、浴池水保持清洁,废弃物及时清运,容器加盖。

6、库房通风良好,分类存放并有明显标志,用品用具隔墙地规范堆放。

游泳卫生管理制度31、婴儿游泳馆内外卫生实行分区责任制,全馆人员必须做到经常保持环境整洁,无垃圾,东西摆放整齐。

2、各室、馆门窗玻璃经常保持明亮,天棚地板、四壁和桌椅用具无灰尘。

游泳场所的卫生管理制度

游泳场所的卫生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保障游泳场所的卫生安全,预防疾病传播,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场所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二、卫生管理组织与职责1. 成立游泳场所卫生管理领导小组,负责游泳场所卫生管理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

2. 设立卫生管理员,负责日常卫生管理工作,具体职责如下:(1)负责制定和实施游泳场所卫生管理制度,监督执行情况;(2)负责游泳池、淋浴间、更衣室等场所的清洁、消毒工作;(3)负责游泳池水质监测,确保水质符合国家标准;(4)负责对游泳场所的卫生设施进行维护、更新;(5)负责对游泳场所工作人员进行卫生知识培训;(6)负责对游泳场所的卫生状况进行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三、卫生管理措施1. 游泳池水质管理:(1)游泳池水温度控制在26℃-28℃之间;(2)游泳池水质应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每日进行水质检测,确保水质合格;(3)定期更换游泳池水,确保水质新鲜;(4)禁止在游泳池内使用洗发水、沐浴露等含有化学成分的物品。

2. 游泳场所设施管理:(1)游泳池、淋浴间、更衣室等场所应保持整洁、卫生;(2)游泳场所的地面、墙壁、座椅等设施应定期进行清洁、消毒;(3)禁止在游泳场所内吸烟、乱扔垃圾、大声喧哗等不文明行为。

3. 游泳者管理:(1)游泳者应自觉遵守游泳场所的各项规定,维护游泳场所的卫生秩序;(2)游泳者应保持个人卫生,不得在游泳场所内随地吐痰、乱扔垃圾;(3)游泳者应自觉维护游泳池设施,不得损坏游泳池设备。

四、奖惩措施1. 对认真履行卫生管理职责,成绩显著的部门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2. 对违反卫生管理规定的部门和个人,给予批评教育,情节严重的,予以处罚。

五、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2. 本制度由游泳场所卫生管理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通过以上游泳场所的卫生管理制度,我们希望能够确保游泳场所的卫生安全,为广大游泳者提供一个健康、舒适的游泳环境。

游泳馆卫生管理制度(参考模板)

游泳馆卫生管理制度(参考模板)

游泳馆卫生管理制度(参考模板)游泳馆卫生管理制度1. 简介本文旨在规范游泳馆卫生管理工作,确保游泳者身体健康和游泳馆环境的卫生安全。

游泳馆卫生管理制度适用于所有游泳馆工作人员和相关人员。

2. 卫生管理责任2.1 游泳馆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实施和监督卫生管理制度,并定期对制度进行评估和更新。

2.2 游泳馆管理部门应指定专门的卫生管理人员,负责卫生管理工作。

2.3 游泳馆工作人员应接受必要的卫生管理培训,了解并遵守卫生管理制度。

3. 卫生设施和器材3.1 游泳馆应配备完善的卫生设施,包括卫生间、洗手间、淋浴间等。

这些设施应定期进行清洁消毒,保持清洁卫生。

3.2 游泳馆应定期维护和检查消毒器材,确保其正常运行。

如有发现问题,应及时进行修理或更换。

4. 水质管理4.1 游泳馆应经常检测游泳池水质,确保其符合相关卫生要求。

测试项目包括PH值、余氯含量、总大肠菌群等。

4.2 游泳馆应定期对游泳池进行清洁和消毒。

清洁工作应包括对游泳池边缘、底部和周边设施的清理。

4.3 游泳馆应建立健全的水质管理记录,及时记录每次检测结果和清洁消毒情况。

5. 卫生防护措施5.1 游泳馆工作人员应严格遵守个人卫生要求,包括洗手、穿戴整洁的工作服和鞋子,并保持个人清洁卫生。

5.2 游泳馆应加强游泳者的健康教育,倡导游泳前的身体准备活动,并提醒游泳者不要在游泳池内随意排泄物。

5.3 游泳馆应提供充足的卫生防护用品,如面罩、手套、消毒液等,并鼓励游泳者使用。

6. 卫生巡检和监督6.1 游泳馆应设置卫生巡检制度,定期对游泳馆卫生状况进行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解决。

6.2 游泳馆管理部门应定期邀请相关卫生部门进行卫生检查,以确保游泳馆的卫生安全。

6.3 游泳馆应设立投诉处理机制,及时处理游泳者和员工的卫生投诉,并及时采取措施解决问题。

7. 处罚机制7.1 对于违反卫生管理制度的工作人员,按照游泳馆规定给予相应的处罚,并记录在档案中。

游泳场合卫生管理制度

游泳场合卫生管理制度

游泳场合卫生管理制度最新游泳场合卫生管理制度篇11、全部游泳所经营单位必需领取卫生许可证后方能营业.卫生许可证必需悬挂在场长办公室内,并按国家规定定期到卫生监督部门复核换证,逾期三个月未复核换证,原卫生许可证自行失效。

2、新建、改建、扩建或更改项目必需报卫生监督部门审核,验收合格并取得卫生许可证后方能营业。

3、经营场合卫生条件和卫生设施必需符合GB9667——1996《游泳场合卫生标准》的要求。

4、应建立卫生管理制度和卫生管理组织,配备专职或兼职卫生管理人员,应建立和健全卫生档案。

应帮助支持和接受卫生监督部门的卫生监督、监测。

5、从业人员必需持有效健康证和卫生培训证上岗,并按国家规定定期进行复检和复训。

6、游泳者必需持健康证入场,患性病、伤寒、痢疾、肝炎、肺结核、传染性皮肤病、重症沙眼、急性结膜炎、中耳炎、精神病和酗酒者,严禁入场游泳。

7、室内游泳场应有新风供应,新风入口应设在室外,阔别污染源,空调器过料子应定期清洗或更换。

8、更衣室,淋浴室和卫生间必需保持清洁卫生,排水通畅,设置有效的独立的排气装置,卫生间设座厕者必需使用一次性座而厕垫纸。

9、应有消毒设施和消毒制度,泳池水离余氯应保持在0.3——0.5MG/L,必需备有余氯检测设施和检测记录,必需配备持有效上岗证的专职水质净化、消毒员。

10、在泳池入口处,必需分别设有强制性淋浴池和浸脚池宽度与走道相同,长度不少于二米,深度不低于二十厘米,游离余氯保持在5——10MG/L,须四小时更换一次。

11、禁止出租游泳衣裤。

最新游泳场合卫生管理制度篇2一、游泳池卫生管理游泳场合的管理:定期进行全面彻底的清洁与常常进行的药物处理相结合,保障游泳场合的清洁卫生。

相关管理人员要常常清扫游泳池的四周,防止碎石、玻璃及其他杂物损伤人体或影响水质。

水质的卫生管理。

确保水池无杂物、无漂流物。

要按要求对水池进行消毒。

(一)循环净水和消毒设备(1)游泳池应当安装循环净水和消毒设备,并能满足水质处理的要求。

游泳公共场所卫生管理制度

游泳公共场所卫生管理制度

游泳公共场所卫生管理制度一、前言游泳作为一项广受欢迎的运动项目,在不同的公共场所得到了广泛的开展。

然而,随着游泳公共场所的增多和游客数量的不断增加,游泳场所卫生管理问题也日益凸显。

为了确保游泳场所的卫生安全,保护游客的健康,需要建立一套严格的卫生管理制度。

本文将从卫生管理的体系建设、卫生设施的维护和管理以及卫生人员的监督管理等方面展开讨论,以期为各个游泳公共场所提供一套有效的卫生管理制度。

二、卫生管理体系建设1. 管理机构设置游泳公共场所应当建立专门的卫生管理机构,明确卫生管理的责任和权限。

通过设置卫生管理部门,拟定卫生标准、制定相关管理规定,对卫生工作的落实进行监督和检查。

同时,要建立卫生管理工作的考核制度,激励卫生管理人员的积极性,提高卫生管理的水平。

2. 卫生管理制度建设卫生管理制度是保障游泳场所卫生安全的重要保障。

在制定卫生管理制度时,应当参考国家有关卫生标准和规定,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具体规定。

卫生管理制度应当明确相关的工作流程和责任分工,规定卫生设施的维护和修缮标准、游泳场所的日常清洁与消毒、垃圾处理等各项卫生管理工作。

3. 监督管理机制建立健全的监督管理机制对于卫生管理工作的落实至关重要。

监督管理机制应当包括卫生检查、现场检查、投诉处理等多种方式,保证卫生管理制度的有效执行。

同时,应当建立隐患处置系统,对于卫生隐患及时整改,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追责。

三、卫生设施的维护和管理1. 设施维护游泳场所卫生设施的维护工作应当保证设施的完好性和功能性。

对于游泳池、更衣室、卫生间等卫生设施,应当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施的正常使用。

同时,在使用过程中也要注意对设施的保养,延长设施的使用寿命。

2. 设施清洁与消毒游泳场所的卫生设施清洁消毒是卫生管理工作中的关键环节。

在日常清洁工作中,应当采用环保的清洁用品,保证清洁工作的彻底性。

对于游泳池水的处理、更衣室和卫生间的清洁消毒,应当根据国家卫生标准进行规范操作,确保卫生设施的卫生安全。

游泳馆卫生管理制度范文

游泳馆卫生管理制度范文

游泳馆卫生管理制度范文游泳馆卫生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游泳馆的环境卫生,提高服务质量,保护游泳者的身体健康,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游泳馆的卫生管理包括卫生设备的配置与管理、清洁和消毒措施与要求、员工的培训与管理等方面。

第三条游泳馆应当配备专业的卫生管理人员,负责组织和指导卫生管理工作。

第四条游泳馆应当定期开展卫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第五条游泳馆应当建立健全卫生管理档案,记录卫生管理的各项工作及结果。

第二章游泳馆卫生设备管理第六条游泳馆应当配备洗手间和更衣室,并配备足够数量的卫生用品。

第七条游泳馆应当配备适当数量的清洁设备和消毒设备,并定期进行检查和保养。

第八条游泳馆应当确保卫生设备的功能正常,如有故障应当及时维修或更换。

第三章清洁和消毒措施与要求第九条游泳馆应当制定清洁工作的计划和流程,明确清洁频率和责任人。

第十条游泳馆应当定期进行室内和室外的清洁,包括场馆、更衣室、洗手间、走廊等各个区域。

第十一条游泳馆应当保持清洁和干燥的环境,定期清理灰尘和垃圾,保持空气流通。

第十二条游泳馆应当制定消毒工作的计划和流程,明确消毒频率和方法。

第十三条游泳馆应当定期对洗手间、更衣室、泳池水处理系统等进行消毒,杀灭细菌和病毒。

第十四条游泳馆应当定期检测泳池水质,确保水质清洁卫生。

第四章员工的培训与管理第十五条游泳馆应当对员工进行健康体检,发现问题应当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第十六条游泳馆应当定期对员工进行卫生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培训,提高员工的卫生意识和操作水平。

第十七条游泳馆应当对员工进行卫生操作规范的考核,发现问题及时进行纠正。

第十八条游泳馆应当建立员工的健康档案,记录员工的健康状况和培训情况。

第五章监督与检查第十九条游泳馆应当接受社会监督,建立举报制度,并及时处理投诉和反馈。

第二十条游泳馆应当定期请第三方机构进行卫生质量的评估和检测,确保卫生标准。

第六章处罚与奖励第二十一条对于卫生管理不合格的游泳馆,应当依法进行处罚,并责令整改。

泳池公共卫生管理制度

泳池公共卫生管理制度

泳池公共卫生管理制度•相关推荐泳池公共卫生管理制度(通用8篇)在现实社会中,制度对人们来说越来越重要,制度是要求成员共同遵守的规章或准则。

那么制度怎么拟定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泳池公共卫生管理制度,欢迎大家分享。

泳池公共卫生管理制度篇11、游泳池卫生管理游泳场所的管理。

定期进行全面彻底的清洁与经常进行的药物处理相结合,保障游泳场所的清洁卫生。

相关管理人员要经常清扫游泳池的周围,防止碎石、玻璃及其他杂物损伤人体或影响水质。

水质的`卫生管理。

确保水池无杂物、无漂浮物。

要按要求对水池进行消毒。

2、游泳者卫生管理(1)参加游泳前,先要进行健康检查,凡患有心脏病、皮肤癣疹(包括脚癣),重症沙眼、急性结膜炎、化脓性中耳炎、肠道传染病、发热等病在未治愈之前,不能参加游泳。

女性经期也不宜游泳。

游泳中发现身体不适,请停止游泳活动(2)游泳课要做好准备活动,在更—衣室冲淋全身后再入池。

(3)入水前要做好全身准备活动后再入池。

(4)饭前半小时或饭后急剧运动后都不适宜游泳,入水前应做准备活动,下水前用水擦面、胸背及大腿部,以免抽筋。

(5)遵守公共卫生,不准在池中吐痰等;杜绝不文明、不讲卫生的行为。

泳池公共卫生管理制度篇21、严格执行公共场所卫生管理的法律、法规,实行凭当年健康合格证购票的制度,无当年健康合格证一律不得购票,不得入池游泳。

2、直接从事为游泳者服务岗位的工作人员,按规定参加体检和卫生知识培训,体检和培训合格者方可上岗服务。

3、加强卫生管理,重点做好池水和浸脚池的消毒,按时按量投放消毒药剂,每天定时补充新鲜水,保持水质卫生。

4、严禁发热咳嗽者和患有精神病、皮肤癣(包括脚癣)、心脏病、肝炎病、红眼病、重症沙眼、急性结膜炎、中耳炎、肠道传染病患者人池游泳。

5、做好游泳池、厕所等设施的卫生工作,有专人经常打扫,确保清洁、卫生。

6、禁止出租游泳衣裤,禁止穿浅色游泳衣游泳裤。

7、备有必要救护设施,救生人员上岗须经救护培训,并且具备救护常识,有《紧急情况预案》,对突发事故按规定程序处理。

游泳馆卫生安全管理制度

游泳馆卫生安全管理制度

一、目的为确保游泳馆的卫生安全,预防疾病传播,保障广大游泳者的身体健康,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游泳馆的卫生安全管理工作,包括但不限于游泳馆内的游泳池、淋浴区、休息区、更衣室等区域。

三、卫生安全管理职责1. 游泳馆管理人员负责制定、实施、监督本制度的执行。

2. 游泳馆工作人员负责执行本制度,确保游泳馆的卫生安全。

3. 游泳者应自觉遵守本制度,共同维护游泳馆的卫生安全。

四、卫生安全管理措施1. 游泳池水质管理(1)每日对游泳池进行水质检测,确保水质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2)定期对游泳池进行消毒处理,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消毒剂。

(3)加强对游泳池的清洁工作,及时清理池底、池壁的污垢。

2. 淋浴区、更衣室卫生管理(1)每日对淋浴区、更衣室进行清洁消毒,保持地面、墙面、设施的清洁。

(2)设置充足的消毒液和纸巾,供游泳者使用。

(3)加强对淋浴区、更衣室的通风换气,确保空气流通。

3. 休息区卫生管理(1)每日对休息区进行清洁消毒,保持地面、墙面、设施的清洁。

(2)设置充足的垃圾桶,方便游泳者丢弃垃圾。

(3)加强对休息区的通风换气,确保空气流通。

4. 器械设备卫生管理(1)每日对游泳馆内的器械设备进行清洁消毒,确保设备安全。

(2)定期对器械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3)加强对器械设备的检查,确保设备安全可靠。

5. 健康知识宣传(1)在游泳馆内设置宣传栏,宣传游泳卫生知识。

(2)定期举办游泳卫生知识讲座,提高游泳者的卫生意识。

五、监督检查1. 游泳馆管理人员定期对卫生安全管理工作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 游泳者对卫生安全管理工作有监督权,可向管理人员反映问题。

六、奖惩措施1. 对认真执行本制度,为游泳馆卫生安全做出贡献的员工给予表彰和奖励。

2. 对违反本制度,造成不良后果的员工,给予批评教育或处分。

七、附则1. 本制度由游泳馆管理人员负责解释。

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游泳馆卫生安全管理制度旨在保障广大游泳者的身体健康,请各位游泳者共同遵守,携手共创一个安全、卫生的游泳环境。

游泳馆卫生管理制度

游泳馆卫生管理制度

游泳馆卫生管理制度游泳馆作为公共场所,对于卫生管理的要求尤为重要。

为了确保游泳馆的环境整洁,提供安全、卫生的游泳服务,制定游泳馆卫生管理制度是必不可少的。

一、卫生管理责任及人员1. 游泳馆管理方应指定专门负责卫生管理的责任人。

该责任人应具备相关卫生管理经验,负责卫生管理的计划、组织、实施和监督工作。

2. 游泳馆应配备专业的卫生管理人员,负责游泳馆的日常卫生管理工作。

卫生管理人员应定期接受培训,掌握必要的卫生知识和技能。

3. 游泳馆的其他员工也应具备一定的卫生知识和实践技能,执行卫生管理人员的指示,并配合卫生检查和清洁工作。

二、游泳馆设施卫生要求1. 游泳馆设施的清洁和消毒工作应定期进行,确保游泳池、更衣室、洗手间等区域的干净卫生。

2. 游泳池应保持水质清澈透明,无明显污染物。

定期检测游泳池水质,确保水质符合相关卫生标准。

3. 更衣室和洗手间应保持清洁整洁,受污染的设施和用具要及时清洁和消毒。

三、员工卫生管理要求1. 游泳馆员工应保持整洁,穿着统一的工作服装,工作时应戴上手套、口罩等个人防护用品。

2. 员工工作前应进行必要的个人卫生保健,如洗手,梳洗整齐等。

3. 员工如发现自身有传染疾病,应立即向部门负责人报告,并暂停工作直到康复并经医生确认可以继续工作。

四、游泳者卫生管理要求1. 游泳者进入游泳池前应经过洗浴并更换专用游泳衣物。

禁止穿着外衣或鞋子进入游泳池。

2. 游泳者应保持个人卫生,不得在游泳池内排泄或采取其他不卫生的行为。

3. 游泳者如有传染性皮肤病、急性传染病,应暂停游泳直到病情康复,并经医生确认可以继续游泳。

五、清洁与消毒事项1. 游泳池的清洁应每日进行,包括表面和底部的清洁。

清洁工作应采用专用的游泳池清洁用具和清洁剂。

2. 游泳池设施、更衣室等区域的消毒应定期进行,使用具备消毒能力的消毒剂。

3. 游泳池水的消毒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确保水中的细菌和病毒得到有效控制。

六、卫生检查和记录1. 游泳馆应定期开展卫生检查,对游泳池、设施和区域的卫生状况进行评估。

游泳区卫生管理制度

游泳区卫生管理制度

游泳区卫生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保障游泳者的健康和安全,提升游泳场所的卫生水平,规范游泳区的卫生管理工作,我们制定了本卫生管理制度。

二、卫生管理责任1. 游泳区负责人要严格遵守卫生管理制度,承担卫生管理的全面责任。

2. 每个部门要设立专门的卫生管理岗位,建立健全的卫生管理制度。

3. 卫生管理人员要定期接受卫生管理培训,提升卫生管理水平。

4. 游泳区要配备专职卫生管理人员,负责日常的卫生管理工作。

三、游泳水质管理1. 游泳区要定期进行水质检测,确保游泳水质符合卫生标准。

2. 游泳水质检测结果要及时向游泳者公布,保障游泳者的健康安全。

3. 游泳水质管理人员要严格执行水质管理制度,确保游泳水质的稳定和安全。

四、游泳场所卫生管理1. 游泳场所要定期进行卫生清洁,保持游泳区的整洁和干净。

2. 游泳场所要配备足够的卫生设施和清洁用具,保障卫生管理的顺利开展。

3. 游泳场所要设立卫生管理区域,划分卫生管理责任,明确卫生管理工作流程。

五、游泳者卫生管理1. 游泳者进入游泳区前要接受健康体检,确保身体健康适合游泳。

2. 游泳者要遵守游泳区的卫生管理制度,保持游泳区内的卫生整洁。

3. 游泳者要积极配合卫生管理人员的工作,共同维护游泳区的卫生环境。

六、卫生管理考核1. 对游泳区的卫生管理工作进行定期考核,评估卫生管理水平。

2. 对卫生管理不达标的游泳区进行整改,提升卫生管理水平。

3. 对卫生管理工作优秀的游泳区进行表彰奖励,激励卫生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和责任感。

七、违规处理1. 对违反卫生管理制度的游泳区进行严厉处罚,确保卫生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2. 对违反卫生管理制度的游泳者进行警告或禁止进入游泳区,维护游泳区的卫生环境。

八、附则本卫生管理制度自发布之日起生效,如有调整或变动,需重新颁布。

本卫生管理制度解释权归游泳区负责人所有。

以上为游泳区卫生管理制度,希望广大游泳区负责人、卫生管理人员和游泳者积极遵守和执行,共同创造一个清洁、健康、安全的游泳环境。

公共游泳馆卫生管理制度

公共游泳馆卫生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保障公共游泳馆的卫生安全,预防疾病传播,提高游泳者的健康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馆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卫生管理责任1. 馆长对本馆的卫生管理工作全面负责,分管卫生的副馆长具体负责组织实施。

2. 各部门负责人对本部门卫生管理工作负直接责任。

3. 全体员工应积极参与卫生管理工作,共同维护游泳馆的卫生环境。

三、卫生设施与设备1. 游泳馆应配备足够的卫生设施,如更衣室、淋浴间、厕所、垃圾桶等,并保持设施完好、整洁。

2. 游泳馆应配备足够的卫生设备,如消毒剂、清洁工具、洗手液等,并确保设备完好、充足。

四、卫生管理制度1. 日常清洁与消毒(1)每天开馆前,对游泳馆进行全面清洁,包括更衣室、淋浴间、厕所、游泳池等区域。

(2)游泳馆内的公共区域每小时至少清洁一次,保持地面、墙面、设施的清洁。

(3)游泳池每周至少进行一次彻底消毒,消毒剂应符合国家卫生标准。

2. 游泳者健康管理(1)游泳者进入游泳馆前,应自觉接受体温检测,如有发热、咳嗽等症状,禁止进入游泳池。

(2)游泳者应佩戴泳帽、泳镜等防护用品,避免将头发、汗水等带入游泳池。

(3)游泳者应自觉维护游泳馆卫生,不得在游泳馆内吸烟、乱扔垃圾。

3. 水质管理(1)游泳池水质应每天检测,确保符合国家卫生标准。

(2)游泳池水应定期更换,保持水质清洁、卫生。

(3)游泳池设备应定期检查、维护,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4. 传染病防控(1)游泳馆应建立健全传染病防控制度,加强员工培训和宣传教育。

(2)发现传染病患者,应立即隔离,并及时报告当地卫生部门。

(3)加强游泳池消毒工作,预防疾病传播。

五、监督与检查1. 游泳馆应定期对卫生管理工作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 鼓励员工和游泳者对卫生管理工作进行监督,发现问题及时反馈。

3. 对违反卫生管理制度的员工和游泳者,应进行批评教育,情节严重者,可依法进行处理。

游泳馆卫生管理制度

游泳馆卫生管理制度

游泳馆卫生管理制度游泳馆卫生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为了规范游泳馆卫生管理,确保游泳馆环境卫生安全,保障游泳者身体健康,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章卫生保洁2.1 游泳馆的地面、墙体、游泳池、更衣室及卫生间等公共场所必须保持卫生洁净,严格执行保洁消毒标准,保证环境卫生安全。

2.2 游泳池水质及温度应符合相关卫生标准,保持清洁卫生。

游泳池周围的地面、墙面等场所应定期进行清洁、消毒,保证环境的健康和安全。

2.3 游泳馆内提供毛巾、浴衣等设施应保持干净、整洁,不同游客之间的使用用品应分别洗涤。

第三章健康管理3.1 游泳馆负责人应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保证游泳馆设施符合卫生健康标准,定期对游泳馆设施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2 每个游泳者应进行健康检查并取得出游泳证明书,包括个人健康状况,清洁洗浴等知识。

3.3 游泳馆应定期开展游泳健康知识宣传,举办游泳比赛和活动,提高游泳爱好者的健康意识,增强游泳馆健康环境的管理。

第四章安全保障4.1 游泳馆设施必须符合相关安全监管标准,游泳池周围应设有安全警示标识、安全围栏等,以防意外事故的发生。

4.2 游泳馆设有专业救生员,应具备职业资格,特别是能熟练掌握各类救援技能,应能熟练操作救生器材、设备,确保游泳者安全。

4.3 游泳馆应定期对器材设备进行检修、保养、维修、更换,确保设备安全可靠,以防设备故障、设施损坏等意外事件的发生。

第五章管理人员培训5.1 游泳馆管理人员应具备相关管理知识和安全救援能力,应定期参加健康、安全知识培训,以增强安全意识及应急处置能力,提高游泳馆服务质量。

5.2 游泳馆应定期进行员工培训,以提高员工安全及卫生管理能力,确保游泳馆安全卫生的管理。

第六章后勤保障6.1 游泳馆后勤保障需要建立完备的体系,确保游泳馆的正常运营,提供游泳爱好者的服务。

6.2 游泳馆后勤保障需建立健全的设施体系和管理体系,包括饮水设施、休息区设施、遮阳、浴室等基础设施,以及员工伙食补助及劳动保险等福利待遇。

游泳馆卫生环境管理制度

游泳馆卫生环境管理制度

游泳馆卫生环境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维护游泳馆的卫生环境,保障游客的健康和安全,特制定本管理制度,规定游泳馆卫生环境管理的要求和措施。

二、卫生环境管理责任1. 游泳馆负责人是卫生环境管理的第一责任人,负责卫生环境的安全管理和监督检查。

2. 游泳馆设立卫生环境管理部门,配备专业的卫生环境管理人员,负责卫生环境管理的具体工作。

3. 所有员工都是卫生环境管理的参与者,应严格遵守卫生环境管理制度和卫生操作规程。

三、卫生环境要求1. 游泳馆室内外环境应保持清洁、整洁、无异味、无垃圾。

2. 游泳池水质应符合卫生标准,保持清澈、无浑浊、无异物。

3. 更衣室、洗浴室、卫生间等公共区域应保持干净,墙面、地面、设施设备应定期清洁消毒。

4. 游泳池设施设备应保持正常运转,无破损、腐蚀、漏水等现象。

5. 游泳馆应定期开展卫生环境检测,确保卫生环境质量。

四、卫生环境管理措施1. 建立健全的卫生环境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明确卫生环境管理的职责和要求。

2. 加强员工卫生环境管理培训,提高员工的卫生意识和操作技能。

3. 落实日常卫生清洁制度,规定清洁频次和标准,保持室内外环境的清洁整洁。

4. 定期进行游泳池水质检测和处理,严格遵守水质检测标准和处理流程。

5. 定期对游泳池设施设备进行维护和检查,及时处理设备故障和安全隐患。

六、卫生环境管理监督1. 游泳馆设立卫生环境管理监督部门,对卫生环境管理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和评估。

2. 对卫生环境违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要求负责人对违规责任进行追究。

3. 接受游客的卫生环境投诉,及时处理投诉事件并回应意见。

七、卫生环境管理制度落实1. 游泳馆负责人要切实履行卫生环境管理的责任,确保卫生环境管理制度的贯彻执行。

2. 卫生环境管理部门要加强工作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卫生环境管理中的问题。

3. 游泳馆全体员工要服从卫生环境管理部门的指挥和管理,积极配合卫生环境管理工作。

八、附则1. 本制度自颁布之日起施行。

游泳场所卫生管理制度范本

游泳场所卫生管理制度范本

游泳场所卫生管理制度范本一、总则为了维护游泳场所的卫生环境,保障游客的健康,提高游泳场所的管理水平,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包括室内游泳池、室外游泳池、水上乐园等所有游泳场所。

三、人员管理1. 游泳场所应配备专职的卫生管理人员,负责监督和管理游泳场所的卫生工作。

2. 游泳场所卫生管理人员需接受相关卫生管理和安全培训,并持有相关资质证书。

3. 游泳场所应定期组织卫生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提升其卫生管理水平。

4. 游泳场所应建立健全的卫生管理团队,包括卫生管理人员、清洁工、环境卫生检测人员等。

四、设施设备管理1. 游泳场所应按照相关卫生标准建设和配置设施,包括卫生间、更衣室、淋浴间等。

2. 游泳场所应定期检查和维护设施设备,保证其正常运行和卫生条件良好。

3. 游泳场所应配备充足的清洁设备和卫生用品,保证卫生管理的顺利开展。

五、卫生操作规程1. 游泳场所应建立并执行卫生操作规程,包括清洁、消毒、通风等操作程序。

2. 游泳场所应定期对游泳池、更衣室、卫生间等进行清洁和消毒,保持卫生环境清洁整洁。

3. 游泳场所应建立卫生检测制度,对游泳水质、环境卫生等进行定期检测和监测。

六、垃圾处理1. 游泳场所应设立垃圾分类投放点,对垃圾进行分类投放,保证垃圾处理的卫生和环保。

2. 游泳场所应定期清理和更换垃圾桶,保证其干净整洁。

七、食品卫生1. 游泳场所如设置食品销售点,应按照相关卫生标准配置和管理食品销售点。

2. 游泳场所应配备专业的食品安全管理人员,负责食品的采购、存储和加工等工作。

3. 游泳场所应定期对食品安全进行检测和监测,保证食品的安全卫生。

八、医疗急救1. 游泳场所应设立医疗急救站点,配备急救设备和急救药品。

2. 游泳场所应配备专业的医护人员,负责处理游客发生的紧急医疗事件。

3. 游泳场所应建立并执行急救预案,提升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九、宣传教育1. 游泳场所应定期开展卫生知识宣传教育活动,提高游客的卫生意识。

游泳池游泳馆等游泳场所公共场所卫生管理全套制度汇编

游泳池游泳馆等游泳场所公共场所卫生管理全套制度汇编

游泳池游泳馆等游泳场所公共场所卫生管理制度汇编Shundeph目录1. 游泳场所卫生管理制度2. 公共浴室卫生制度3.公共场所卫生档案管理制度4.公共场所自主规范管理制度5.清洁用具消毒管理制度6.公共卫生用品进货索证管理制度7.从业人员健康体检与卫生培训制度8.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应急预案9.公共场所卫生管理人员岗位责任制度10.公共场所传染病防治制度11.洗消间卫生管理制度12.化妆品采购与索证管理制度1.游泳场所卫生管理制度为了更好地履行卫生安全第一责任人的职责,保障顾客的身体健康安全,按照《传染病防治法》、《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特制定本制度。

一、取得《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才开始经营,并按时办理年审及复核或换证手续。

二、设置专职或兼职卫生管理人员,确保从业人员持有效健康体检证明、卫生知识培训合格证上岗。

三、要在明显处公示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及卫生信誉度等级牌。

四、严格按照冲身淋浴——强制浸脚消毒——游泳池流程管理,确保游泳人员持有游泳健康合格证明。

五、设置专人负责游泳池的池水消毒和水质检测。

适时投加消毒剂,每场前检测余氯和水质PH值一次,并公示水质检测结果。

保证池水水质符合《游泳场所卫生标准(GB9667—1996)》的要求。

余氯在0.3—0.5mg/L之间;PH值在6.5—8.5之间。

六、要使池水净化循环装置及消毒设施设备保持正常运转,游泳池在开放期间内应每日定时补充新水5—10%。

七、要做到强制浸脚消毒池池水每4小时更换一次,水深不小于20厘米,浸脚池水余氯5—10mg/L.。

八、采购消毒剂时索取相关证明文件,确保使用的消毒剂符合卫生标准要求,同时氯化消毒时有防护措施,并做好消毒记录。

九、要在显眼处设立严禁性病、传染性皮肤病、肝炎、急性结膜炎(红眼病)等传染病患者入池游泳的告示标牌。

十、保持游泳池周围环境整洁、及时清理池水悬浮物。

十一、保持淋浴室、更衣室、卫生间清洁无异味、无积水;保持机械通风装置等卫生设施运转正常;并定期消毒。

游泳馆卫生管理制度

游泳馆卫生管理制度

游泳馆卫生管理制度【引言】游泳馆是人们进行娱乐和锻炼的场所,为了保证游泳者的健康与安全,卫生管理制度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游泳馆卫生管理制度的内容与要求。

【一、卫生设施和设备】1. 游泳馆应配备充足的卫生设施,包括洗手间、淋浴间、更衣室等,并保持常态化的清洁维护工作。

2. 游泳馆应定期对卫生设备进行检查和维修,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功能完好。

3. 游泳馆应配备充足的洗手液、消毒液等卫生用品,供游客使用。

【二、水质管理】1. 游泳馆需要对游泳池的水质进行严格监测,确保符合卫生标准。

2. 游泳池水质监测应遵循国家相关标准,包括溶解氧含量、PH值和余氯含量等。

3. 游泳池水质监测应定期进行,记录监测结果并保留备查。

【三、卫生保洁】1. 游泳馆应配备专业的清洁人员,定期对游泳池、更衣室、洗手间等进行清洁和消毒。

2. 游泳池及周边地面应保持干净整洁,定期清理杂物和垃圾。

3. 游泳馆应定期对卫生保洁工作进行检查和评估,确保清洁工作的质量。

【四、人员管理】1. 游泳馆应对员工进行卫生管理培训,提升其卫生意识和操作技能。

2. 游泳馆员工应按规定穿着工作服,并定期进行体检,确保无传染病。

3. 游泳馆员工在工作期间应遵守卫生规定,禁止在游泳池周边进食和吸烟。

【五、垃圾处理】1. 游泳馆应设置充足的垃圾桶,并定期进行垃圾清理。

2. 游泳馆应对垃圾进行分类处理,确保环境的整洁和卫生。

3. 游泳馆应定期清理污水和废弃物,防止产生异味和细菌滋生。

【六、卫生宣传】1. 游泳馆应设置宣传栏,宣传卫生知识和游泳安全知识。

2. 游泳馆应定期开展卫生宣传活动,提高游客的卫生意识和安全意识。

3. 游泳馆可以在进出口、更衣室等显眼位置张贴卫生注意事项的提示牌,提醒游客注意个人卫生和游泳安全。

【结语】游泳馆卫生管理制度对于保证游泳者的健康与安全至关重要。

通过合理规范的管理,我们可以创造一个洁净、安全的游泳环境,为游客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体验。

泳池防控工作制度汇编范本

泳池防控工作制度汇编范本

一、总则为了加强泳池卫生安全管理,保障游泳者的身体健康,预防传染病传播,根据《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泳池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汇编。

二、泳池卫生管理1. 泳池水质管理(1)每日对泳池水质进行检测,确保pH值、游离氯、浊度等指标符合国家标准。

(2)定期更换泳池过滤系统,确保过滤效果。

(3)泳池水每2小时进行循环处理,确保水质清新。

2. 泳池环境卫生(1)泳池周边环境保持整洁,无垃圾、杂物。

(2)泳池入口处设置消毒池,要求游泳者进入泳池前必须进行脚部消毒。

(3)泳池更衣室、淋浴室等区域保持清洁,及时清理污渍、毛发等。

3. 游泳者健康管理(1)游泳者进入泳池前,应主动出示有效健康证明,如近期有发热、腹泻等症状,禁止进入泳池。

(2)泳池工作人员发现游泳者有异常症状,应立即制止其进入泳池,并引导其就医。

(3)泳池内设置健康观察区,供游泳者休息和观察。

三、泳池安全防护1. 安全设施(1)泳池边设置安全警示标志,提醒游泳者注意安全。

(2)泳池内设置救生员,负责巡视泳池,确保游泳者安全。

(3)泳池边设置救生设备,如救生圈、救生衣等。

2. 安全培训(1)定期对泳池工作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2)游泳者进入泳池前,应接受工作人员的安全指导。

四、泳池传染病防控1. 传染病监测(1)定期对泳池水质进行传染病检测,确保无传染病源。

(2)发现传染病病例,立即上报相关部门,并采取隔离、消毒等措施。

2. 传染病预防(1)泳池工作人员定期进行体检,确保无传染病。

(2)游泳者发现自身有传染病症状,应立即停止游泳,并就医。

五、附则1. 本制度汇编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如有未尽事宜,可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补充和修改。

2. 泳池管理人员应严格遵守本制度汇编,确保泳池卫生安全,为游泳者提供良好的游泳环境。

特此汇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游泳池游泳馆等游泳场所公共场所卫生管理制度汇编Shundeph目录1. 游泳场所卫生管理制度2. 公共浴室卫生制度3.公共场所卫生档案管理制度4.公共场所自主规范管理制度5.清洁用具消毒管理制度6.公共卫生用品进货索证管理制度7.从业人员健康体检与卫生培训制度8.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应急预案9.公共场所卫生管理人员岗位责任制度10.公共场所传染病防治制度11.洗消间卫生管理制度12.化妆品采购与索证管理制度1.游泳场所卫生管理制度为了更好地履行卫生安全第一责任人的职责,保障顾客的身体健康安全,按照《传染病防治法》、《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特制定本制度。

一、取得《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才开始经营,并按时办理年审及复核或换证手续。

二、设置专职或兼职卫生管理人员,确保从业人员持有效健康体检证明、卫生知识培训合格证上岗。

三、要在明显处公示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及卫生信誉度等级牌。

四、严格按照冲身淋浴——强制浸脚消毒——游泳池流程管理,确保游泳人员持有游泳健康合格证明。

五、设置专人负责游泳池的池水消毒和水质检测。

适时投加消毒剂,每场前检测余氯和水质PH值一次,并公示水质检测结果。

保证池水水质符合《游泳场所卫生标准(GB9667—1996)》的要求。

余氯在0.3—0.5mg/L之间;PH值在6.5—8.5之间。

六、要使池水净化循环装置及消毒设施设备保持正常运转,游泳池在开放期间内应每日定时补充新水5—10%。

七、要做到强制浸脚消毒池池水每4小时更换一次,水深不小于20厘米,浸脚池水余氯5—10mg/L.。

八、采购消毒剂时索取相关证明文件,确保使用的消毒剂符合卫生标准要求,同时氯化消毒时有防护措施,并做好消毒记录。

九、要在显眼处设立严禁性病、传染性皮肤病、肝炎、急性结膜炎(红眼病)等传染病患者入池游泳的告示标牌。

十、保持游泳池周围环境整洁、及时清理池水悬浮物。

十一、保持淋浴室、更衣室、卫生间清洁无异味、无积水;保持机械通风装置等卫生设施运转正常;并定期消毒。

十二、不出租游泳衣裤。

2.公共浴室卫生制度为了更好地履行卫生安全第一责任人的职责,保障顾客的身体健康安全,按照《传染病防治法》、《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特制定本制度。

一、取得《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才开始经营,并按时办理年审及复核或换证手续。

二、设置专职或兼职卫生管理人员,确保从业人员持有效健康体检证明、卫生知识培训合格证上岗。

三、要在明显处公示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及卫生信誉度等级牌。

四、每晚要彻底清洗和消毒池浴,顾客用过的浴盆要做好清洗消毒;同时还要做好清洗和消毒的工作记录。

五、设置与经营规模相适应的公用品消毒间,配备齐全的消毒和保洁设施,并配有专人负责消毒工作。

六、对浴衣、浴裤、毛巾、浴巾等棉织品要求做到严格消毒,并做好保洁工作,确保提供给顾客使用的衣裤做到一客一换一消毒。

七、浴室设置气窗,保持良好通风,做到气窗面积为地面面积的5%;浴室地面坡度不小于2%,室顶应有一定弧度。

八、禁止患性病和各种传染性皮肤病的顾客进入浴室就浴。

九、场所内禁止吸烟,设置明显的禁烟标志和禁烟管理措施。

十、使用的化妆品、消毒剂做到按规定索证,确保符合国家卫生要求。

十一、提供给顾客使用的卫生用品也要做到按规定索证,确保符合国家卫生要求。

3.公共场所卫生档案管理制度为了规范本单位卫生档案的管理,依据《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特制定本制度一、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档案有专人(或兼职)负责,分类存放在资料盒(袋)内,随时备查。

二、卫生部门的监督意见书、采样记录、检验报告、处罚文书及本单位建立的卫生管理制度、日常检查记录、奖惩意见等及时归档。

三、档案内容:(一)卫生管理部门、人员设置情况及卫生管理制度;(二)空气、微小气候(湿度、温度、风速)、水质、采光、照明、噪声的检测情况;(三)顾客用品用具的清洗、消毒、更换及检测情况;(四)卫生设施的使用、维护、检查情况;(五)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清洗、消毒情况;(六)安排从业人员健康检查情况和培训考核情况;(七)公共卫生用品进货索证管理情况;(八)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应急预案或者方案;(九)市卫生行政部门要求记录的其他情况。

4.公共场所自主规范管理制度为更好地履行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加强本单位的自身管理,不断提高本单位的卫生水平,保护广大公众身体健康。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及《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等法律法规的要求,特制定本制度。

一、负责任人(经理)是本单位卫生安全第一责任人,要认真履行职责,切实抓好自主规范管理;二、要按照市卫生监督所印制的《经营单位岗位负责人自主规范管理每日(周)督查情况表》的自查项目(共有七项,分别是卫生许可证管理、卫生制度、从业人员卫生管理、清洗消毒管理、卫生设施设备管理、卫生用品采购管理、店容店貌)开展自查。

三、按照《经营单位岗位负责人自主规范管理每日(周)督查情况表》及本单位制定的卫生管理制度,对本单位的卫生进行检查,分管理总经理每周督查一次,经理三天督查一次,卫生管理组长每天督查不少于一次,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做好登记责令相关人员及时整改到位并做好验收工作。

四、不定期对卫生管理档案的检查,内容包括1、卫生管理部门、人员设置情况及卫生管理制度;2、空气、微小气候(湿度、温度、风速)、水质、采光、照明、噪声的检测情况;3、顾客用品用具的清洗、消毒、更换及检测情况;4、卫生设施的使用、维护、检查情况;5、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清洗、消毒情况;6、安排从业人员健康检查情况和培训考核情况;7、公共卫生用品进货索证管理情况;8、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应急预案或者方案。

五、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不按要求限期整改的,将按照本单位的奖惩制度进行处理。

5.清洁用具消毒管理制度为了做好本经营单位清洁用具的消毒工作,更好地履行卫生安全第一责任人的职责,保障顾客的身体健康安全,按照《传染病防治法》、《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特制定本制度。

1、清洁用具在专用的洗消间(区)进行清洗消毒,并且有专用的清洗、消毒池(桶),分类清洗消毒。

2、要定期将清洁用具如抹布、拖把等用消毒剂消毒并置于太阳下曝晒。

3、安排专职或兼职人员对清洁用具的定期消毒进行落实并进行登记。

4、消毒按顺序进行:消毒前洗净→消毒→冲洗→晾晒5、消毒后的清洁用具经晒晾晒干爽后,放于固定处。

6.公共卫生用品进货索证管理制度为认真贯彻落实《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规范公共场所公共卫生用品进货索证管理,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依据《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第八条的有关规定,制定本管理制度。

1、公共场所经营单位应根据规定指定专(兼)职人员负责进货索证、验收、登记台帐保管工作。

2、负责公共卫生用品索证和登记台帐人员,应该掌握公共场所卫生法规和公共卫生用品卫生基本知识及感官鉴别常识。

到证照齐全的生产经营单位或市场采购,现场查验供货资质。

3、批量采购公共卫生用品时,应索取符合法定条件的检验机构出具的合格报告单、卫生许可证、市场准入证件、营业证复印件。

零行购买公共卫生用品时,应索取购物凭证与健康证件复印件。

4、公共卫生用品在入库或使用前应有专人负责验收,查看产品包装、标识、生产日期、保质期限、供货商、联系方式、进货时间等内容登记清楚台帐。

5、公共场所经营者,要妥善保存好索取的证件资料和台帐,不得涂改、伪造。

对违反本制度行为的公共场所经营单位,按照《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予以处罚。

7.从业人员健康体检与卫生培训制度为认真贯彻落实《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规范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健康体检与卫生培训,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依据《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第九条、第十条的有关规定,制定本管理制度。

一、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包括临时工、试用工)上岗前必须经过健康体检,取得健康合格证方可上岗工作。

二、从业人员应具备相关的卫生法规和基本卫生知识。

新参加工作的从业人员应取得卫生知识培训合格证明后方可上岗工作。

三、建立从业人员健康体检组织机构,定期(每年)组织从业人员到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卫生检测机构进行体检。

四、建立从业人员健康体检和卫生知识培训的档案。

从业人员必须持健康证上岗。

五、对健康体检中发现患有痢疾、伤寒、甲型病毒性肝炎、戊型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渗出性皮肤病以及其它有碍公共场所卫生疾病的患者应及时调离直接为顾客服务的工作岗位,治愈后方可恢复原工作。

8.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应急预案为有效预防和减少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的发生,及时控制、减轻和消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公众健康造成的危害,做好应急处理工作,更好地履行卫生安全第一责任人的职责,保障公众身体健康,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等有关卫生法律法规的要求,特制定本预案。

一、建立本单位危害健康事故应急处理组织机构(具体名单、联系电话及分工),明确职责,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各有关部门按照预案规定,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的有关工作。

二、健全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件的报告制度。

报告程序:首位事故发现者—部门负责人—卫生管理机构(卫生管理人员)—企业第一责任人(法人或负责人)—卫生行政部门。

必要时可以越级上报。

三、有针对性地开展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知识宣教,宣传卫生科普知识,提高公众健康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

四、落实各项防范措施,做好人员、技术、物资和设备的应急储备工作。

对各类可能引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情况要及时进行分析、预警,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理,以有效措施控制事态发展。

五、积极开展预防传染病等卫生健康教育,积极配合卫生部门开展传染病防治工作。

消除各种传染性疾病和其他有碍公共场所卫生的疾病对人体的危害。

六、当公共场所发生以下突发公共场所卫生事件时,应立即启动突发公共场所卫生事件的应急预案,单位负责人及卫生管理人员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的要求及时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①生活饮用水遭受污染或饮水污染所致介水传染病的流行和中毒;②公共用品用具和卫生设施遭受污染所致的传染性疾病和皮肤病;③因使用化妆品所致的毁容、脱发及皮肤病(包括过敏性皮炎及各种皮肤损伤);④意外事故所致的:氯气中毒、C0中毒(包括煤气中毒)、C02中毒、红眼病(指游泳池引起的流行性急性结膜炎)等中毒事件。

七、发生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时,应立即停止相应的经营活动,及时抢救中毒人员(事件病人),并负责保护好事故现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