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航摄内业处理及其应用

合集下载

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技术在地形测绘中的应用探析

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技术在地形测绘中的应用探析

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技术在地形测绘中的应用探析摘要:随着时间的推移,更多的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技术被应用在地形测绘中,非常好地解决了以前无法解决的问题,而且在国家航空摄影领域注入了崭新的力量,成为我国航空摄影领域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使得国家航空摄影不断向更高的台阶迈进,并且还带动了社会的发展。

关键词: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技术;地形测绘;有效应用1 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技术特点第一,具备快速的响应能力,灵活性强。

由于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技术具有灵活性、体积小的特点,所以不用专用的起降场地,就可以随时展开工作。

同时,此项技术升空时间也比较短,操作起来比较简单,运行成本比较低,所以还能提高无人机运行和使用效率。

无人机航空摄影技术与传统时期有人驾驶飞机摄影不同,无人机是在预定好的航道上飞行,能更好的保证稳定性和航拍精准度;第二,能够快速获取数据信息和建模能力。

由于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技术采用了多种先进的技术,在这些先进技术的辅助下,可以快速的获取更多的数据信息,并在数码相机的有效应用下,还能获取精准的影像和模型;第三,具有实效性、性价比也比较高。

与传统有人驾驶飞机摄影相比,无人机的价格是非常具有优势的,而且无人机飞行执照考取也相对比较简单,能有效提高上岗时间。

同时在对数据信息进行处理的时候,也不用很高的配件设施,总体来说,投入成本是很低的。

2 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在地形图测绘中的现状当前,无人机航拍是其中最具发展潜力的一种,对促进科技进步,实现“数字城镇化”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就当前的航空影像测量而言,它的使用范围非常广阔,因为它的速度较快,测量精度很高,能够随着各种情况的变化而变化它的形式和方向,在工程测量和其他有关的领域中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目前,随着我国的快速发展,城市化的速度也在持续提升,许多城市在进行地区规划、水利布局等工作时,都需要对其地貌进行详细的研究,因此,对有关资料的要求也就变得更高,对资料的要求也变得更高。

浅谈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内外业一体化质量控制

浅谈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内外业一体化质量控制

浅谈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内外业一体化质量控制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是通过无人机搭载相机进行摄影测量, 并通过图像处理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实现对地物的测绘和测量。

在实际应用中, 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通常需要结合地面控制点(GCPs)和摄影控制点(CPs), 以实现对地物的精准测量。

此时, 内业即为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数据的处理, 外业则为地面控制点和摄影控制点的布设和记录。

内外业一体化则是指在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中, 内业与外业形成有机联系, 共同完成测绘任务。

内外业一体化的质量控制将有助于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为测绘成果的制作提供可靠的数据基础。

二、质量控制的重要性质量控制是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内外业一体化的重要环节, 直接关系到测绘成果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首先, 在数据采集的过程中, 质量控制能够及时发现并纠正数据采集过程中的问题, 确保采集到的数据准确完整。

其次, 在数据处理过程中, 质量控制能够帮助测绘人员及时发现数据处理中的问题, 及时修正, 保障数据处理的准确性。

最后, 在测绘成果制作的过程中, 质量控制可以帮助测绘人员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确保测绘成果的可靠性。

如此, 质量控制对于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内外业一体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的内业中, 质量控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 在数据处理过程中, 需要确保地面控制点和摄影控制点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这一点需要严格按照测绘国家标准进行数据处理, 并在处理的过程中及时检查处理结果, 确保处理结果的准确性。

其次, 数据处理过程中要保证图像质量的稳定和一致性, 避免出现图像拼接不准确或者色差较大的情况。

另外, 在数据处理完成后, 还需要对处理结果进行质量评估, 根据评估结果做出修正和改进。

在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的外业中, 质量控制也是至关重要的。

首先, 在地面控制点和摄影控制点的布设过程中, 需要确保控制点的选址准确、布设稳固, 避免由于控制点位置不准确而导致的数据采集错误。

无人机内业数据处理的原理

无人机内业数据处理的原理

无人机内业数据处理的原理
无人机内业数据处理的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数据获取:无人机在飞行过程中会通过搭载的传感器(如相机、激光雷达等)采集到各种类型的数据,例如图像、点云等。

2. 数据传输:采集到的数据会通过无人机的通信系统传输到地面站或者其他外部设备上进行处理。

3. 数据预处理:对于采集到的原始数据进行预处理,包括去除噪声、标定传感器、纠正畸变等操作,以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和可用性。

4. 数据处理:根据应用的需求,对预处理后的数据进行各种处理和分析,例如图像处理、目标检测、地图生成、三维重建等。

5. 数据存储:处理后的数据会被存储起来,以便后续的分析和应用。

通常会采用数据库等方式进行存储管理。

6. 数据输出:处理后的数据可以以各种形式输出,例如生成报告、制作地图、导航指引等,以满足用户的需求。

需要注意的是,无人机内业数据处理的原理可以根据具体应用场景的不同而有所
差异,上述步骤只是其中的基本过程,具体的处理方法和算法会因应用的特点而有所变化。

无人机航测技术与应用课件:航空摄影测量基础

无人机航测技术与应用课件:航空摄影测量基础
单眼观察景物时,人感觉到的仅是景物的中心构像,好像一 张像片,得不到景物的立体构像,无法判断远近。只有用双眼观 察景物,才能判断景物的远近,得到景物的立体效应。这种现象 称为人眼的立体视觉,即在双眼观察下能感觉出景物有远近凸凹 的视觉,称为立体视觉。正是根据这一原理,在摄影测量中要求 对同一地区在两个不同位置拍摄两张像片,构成一个立体像对, 进行立体观察与量测。
航摄像片的特点
当像片倾斜、地面起伏时,地面点在航摄像片上构像相对于理想 情况下的构像所产生的位置差异称像点位移
航摄像片与地形图的区别 1)投影方式的不同:地形图为正射投影,航摄像片为中心投影
AC B
c ab
c ba S
B
A
C
2)航片存在两项误差:像片倾斜引起的像点位移,地形起
伏引起的像点位移
s
5.2双像解析摄影测量
5.2.1共线方程 4共线方程
X
Y
Z1
X A X s YA Ys Z A Zs
X
Y
Z
1
X A
YA ZA
Xs Ys Zs
X x a1 a2 a3 x
Y Z
R y f
bc11
b2 c2
b3 c3
y f
5.2双像解析摄影测量
y
RT
Y
a2
b2
c2
Y
f Z a3 b3 c3Z
其中R是一个正交矩阵,它由9个方向余弦构成
5.2双像解析摄影测量
5.2.1共线方程 3空间直角坐标系的旋转变换
a1 a2 a3 cos Xx cos Xy cos Xz
R b1
b2
b3
c
osYx
cosYy

浅谈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内外业一体化质量控制

浅谈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内外业一体化质量控制

浅谈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内外业一体化质量控制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技术是一种高效、精准、灵活的测量方法,近年来在内外业一体化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为了保证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的质量,需要进行有效的质量控制。

本文将从内外业一体化的角度,浅谈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的质量控制方法。

一、内外业一体化的概念二、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的质量控制1.前期准备在进行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之前,需要进行充分的前期准备工作,包括对飞行区域的地形、地貌、植被等进行详细的调查和分析,确定飞行高度、飞行速度、航摄参数等。

需要对无人机和航空摄影设备进行检查和校准,确保其正常运行。

2.航飞规划航飞规划是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到摄影成果的质量。

在航飞规划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航线、飞行高度、重叠度等参数,保证航摄图像的质量和完整性。

应根据飞行任务的需要,合理安排飞行时间和航飞路线,并注意避开禁飞区和限飞区。

3.数据采集数据采集是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的核心环节,直接影响到后续数据处理和成果质量。

在数据采集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持机器稳定、飞行平稳,避免飞行过程中出现抖动和模糊现象。

应关注环境光线、天气状况等外部因素,保证摄影成果的清晰度和色彩还原度。

4.数据处理数据处理是保证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质量的重要环节。

在数据处理过程中,需要对航摄图像进行几何校正、辐射校正、影像配准等处理,确保图像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要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质量评价,及时发现和修正可能存在的问题,保证数据成果的精度和可靠性。

5.成果发布与应用需要将经过质量控制的航摄成果发布和应用到实际工作中。

在成果发布过程中,需要进行成果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处理,确保成果的可读性和可用性。

需要对成果进行验证和检查,确保成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三、质量控制的意义和挑战质量控制是保证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质量的关键环节,对推动内外业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有效的质量控制,可以提高测绘数据的精度和准确性,减少后续数据处理和成果发布的风险。

无人机测绘数据处理关键技术及应用

无人机测绘数据处理关键技术及应用

无人机测绘数据处理关键技术及应用摘要:随着我国测绘工程的不断发展在测绘工程中新技术的应用,对于整个测绘数据的处理以及测绘工程的开展都会产生较大的影响。

特别是无人机技术在测绘工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可以保证测绘的效率,同时也可以提高测绘的整体效果。

关键字:无人机测绘;数据处理;关键技术引言无人机凭借其机动灵活、作业范围广、成本低等特点,在各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与传统测绘手段相比,无人机三维测绘技术可以快速、精准地获取地表信息,从而大大减轻了工作的强度。

此外,利用无人机测绘生成的高精度三维模型,在各行业领域中作为一种更加立体直观的场景进行展示,从而进一步扩大了无人机的应用范围,使其在测绘、国土、矿山、林业、文物保护、数字城市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

1 无人机测绘技术分析1.1无人机测绘技术原理根据共线方程,恢复影像在航摄时相应光束的准确姿态,以确保像点、摄影中心和物点3点共线。

在共线方程中,所涉及的参数,主要是航摄内参数和外参数。

因此,无人机测绘技术就是基于共线方程,准确解算出航摄时的内参数和外参数,重建立体模型,获取实际地面点的坐标。

然而,无人机搭载的相机一般都存在着像主点的偏移和相机畸变差,该误差会严重影响立体模型的重建精度。

同时,由于无人机重量轻、飞行稳定性差,拍摄的影像数据POS精度差,会影响后期无人机空三加密的收敛速度和精度1.2无人机的优势当前无人机技术的应用优势主要体现在一下几点:第一,适应性强,操作灵活。

无人机三维测绘技术具有很高的灵活性,和传统的测量技术相比,无人机适用于多种复杂场景,可以满足矿山测量、文物保护、水利应用等复杂场景的作业。

第二,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无人机三维测绘技术的应用,可以大幅减少人工操作的工作,进而在保证测绘成果质量的前提下提高作业效率。

在日常的测绘工作中会有许多小的区域,容易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工作效率较低。

无人机可以快速地获取影像,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压力,提升了工作效率。

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在土石方量计算中的应用分析

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在土石方量计算中的应用分析

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在土石方量计算中的应用分析摘要:无人机航测技术作为近年来迅猛发展的一项航空测绘技术的新延伸、新技术,其机动灵活、操作简便、内外业工作强度低、效率高、数据采集高效、影像成果分辨率高等优点,可为工程项目施工的土石方量计算提供高效的解决方案。

本文以应用流程与原理为主阐述了无人机航测技术在土石方量计算中的应用,提出了作业技术路线,并从地形数据采集、航测数据内业处理、场地开挖模型创建、土石方量计算分析等方面阐述了作业流程,希望可以为无人机航测技术的应用与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土石方量计算;应用分析引言土方量的计算是工程施工的一个关键环节,也是各类建筑工程的第一项分部工程。

在各种建筑工程施工中,如场地平整、一般土方、基坑开挖等,土方量算精度的准确性都对工程建设有着关键的影响,并且土方量计算的精度直接关系着工程量的预算。

土方量计算有两个方面的目的:①量算测区内现势标高与设计标高二者之间的填挖量;②量算测区内填挖前后的土石方量差值。

传统的DTM法外业采集主要是用全站仪进行外业测量,由于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技术的发展,它正以作业速度快、人工依赖小、点位精度高,以及点位密度无限大等特点替代传统外业采集方法,在土石方量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技术的优势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技术采用了摄像机和高分辨率数码相机结合的测量方式进行广泛的空间数据采集,最终以视频资料的形式呈现出来,为土石方量计算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技术具有以下特点:1.1视角广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技术同时启用了垂直摄像和倾斜摄像的功能,在这种情况下,即便是测量现场没有专门的起降区域,仍然可以支持无人机的正常拍摄,工作人员能够从中得到立体化的航拍录像,实现无人机的全景观测[1]。

1.2灵活应用性高由于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技术运用到了高清数码成像设备,该设备可以进行倾斜和垂直拍摄,即使在复杂的地势条件下,依然可以保障地形图测绘工作的顺利完成。

无人机航测内业处理流程

无人机航测内业处理流程

无人机航测内业处理流程
1. 数据传输:将采集到的无人机航摄数据传输至内业处理设备;
2. 数据校正:对采集的数据进行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的校正,如相机位姿和像点校正;
3. 坐标转换:将不同坐标系下的数据统一转换至同一坐标系下,如将像控点和航摄影像转换至工程坐标系下;
4. 影像处理:对航摄影像进行预处理,包括辐射校正、几何校正、镶嵌和拼接等;
5. 地物提取:利用影像处理技术进行地物提取和分类,如道路、建筑、水体等;
6. 数据整合:将地物信息和采集数据整合,形成地图或3D模
型等。

7. 数据分析:利用处理后的数据进行进一步分析,如测量距离、面积、高度等。

无人机航测内业数据处理技术探究

无人机航测内业数据处理技术探究

无人机航测内业数据处理技术探究无人机在信息测量中应用的比较广泛,其应用优势较为明显,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比较小,投入成本比较低,而且测量数据的精准性比较高。

无人机摄影测量技术在应用的过程中也在更新和完善,其目前的测量精度非常高高。

无人机数据处理技术是一种摄影测量的新技术,其在各种测绘工程中都有所应用。

本文对某村庄的测量项目进行了研究,对无人机航测内业数据处理技术的实际应用进行了探讨。

标签:无人机;航测技术;数据处理技术引言:以某村为例,具体说明无人机航测绘制1∶2000地形图的过程。

项目采用“1980西安坐标系”和“1985国家高程基准”。

测区作业工序为无人机航摄、地形测量(包括四等控制测量、I级控制测量、像控测量、图根测量、野外补测、外业调绘)、空三加密地形圖制作(包括立体采集、数据编辑工序(1∶2000比例尺一套))、DOM制作、DEM制作、质检验收等工序。

一、无人机航测系统的优点。

无人机航测系统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优点有很多,一是,其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程度比较小,可以在恶劣体的天气条件下来进行相关作业,也不会受到地面环境的影响。

二是,无人机系统投入的成本比较少,如果使用中出现问题维修的成本也比较低;三是,无人机可以根据实际工作需求,对飞行的高度进行调节,可以获取清晰的图像,也可以进行指定位置信息是的获取,信息数据的获取优势较为明显。

四是,结合实际需求进行影像的设置,为后续的处理工作提供便利。

五是,无人机重量轻,携带比较方便,而且可以快速进行下一个场地的测量工作。

无人机在地理信息测量工作中有着许多优势,其应用的范围也比广,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其应用性能也在不断的提高。

二、航空摄影该村采取东西向飞行,平均航摄比例尺为1:23533,平均地面高度为1350m,其相对航高为650m。

平均地面分辨率0.13m,满足1:2000成图要求。

三、像片控制1、影像资料分析航线间隔及旁向重叠度在30%~40%之间,航向重叠度在65%~75%之间。

无人机在航空摄影测量领域的应用

无人机在航空摄影测量领域的应用

无人机在航空摄影测量领域的应用
无人机在航空摄影测量领域的应用非常广泛,以下是具体的一些应用:
1. 基础测绘:无人机可以用于地形测绘、地籍测绘、房产测绘等基础测绘工作。

通过搭载高精度的相机和传感器,无人机能够获取高分辨率的航空影像,为地形测量、地籍调查和房产测量等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2. 土地资源调查监测:无人机可以用于土地资源调查和监测,包括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土地资源动态监测等。

通过无人机航拍获取的高分辨率影像,可以对土地利用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为土地资源管理和规划提供决策支持。

3. 土地利用动态监测:无人机可以用于土地利用动态监测,包括土地利用变化监测、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监测等。

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无人机航拍,可以及时发现土地利用变化情况,为土地资源管理和规划提供实时数据支持。

4. 数字城市建设和应急救灾测绘数据获取:无人机可以用于数字城市建设和应急救灾测绘数据获取,包括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城市管理、应急救援等。

通过无人机航拍获取的高分辨率影像和数据,可以为数字城市建设和应急救灾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提高城市管理和应急救援的效率和准确性。

5. 国土监察和资源开发:无人机可以用于国土监察和资源开发,包
括矿产资源调查、地质环境监测、国土资源管理等方面。

通过无人机航拍获取的高分辨率影像和数据,可以对矿产资源、地质环境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为国土资源管理和规划提供决策支持。

总之,无人机在航空摄影测量领域的应用非常广泛,具有机动灵活、高效快速、精细准确、作业成本低、适用范围广、生产周期短等特点,尤其在小区域和飞行困难地区具有明显优势。

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技术规范-2023标准

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技术规范-2023标准

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技术规范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的基本规定、航摄作业、外业测绘、内业处理与成图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79301:5001:10001:2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内业规范GB/T79311:5001:10001:2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外业规范GB/T20257.1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第1部分: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GB/T23236数字航空摄影测量空中三角测量规范CH/T9008.1基础地理信息数字成果1:5001:10001:2000数字线划图CH/T9008.2基础地理信息数字成果1:5001:10001:2000数字高程模型CH/T9008.3基础地理信息数字成果1:5001:10001:2000数字正射影像图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无人机unmanned air vehicle(UAV)由动力驱动、机上无人驾驶、可重复使用的航空器,具有遥控、半自主、自主三种飞行控制方式3.2无人机航空摄影aerial photography of UAV以无人机为飞行平台,以影像传感器为任务设备进行的航空摄影。

4基本规定4.1航摄作业前应收集与测区有关的地形图、影像等资料和数据,了解测区的地形地貌、气候条件,进行分析研究,确定飞行区域的空域条件、设备的适应性,制定详细的项目实施方案。

4.2航摄作业前应进行测绘备案登记。

4.3航摄作业前应遵循相关空域管理规定,获得有关空域管理部门的飞行批复文件。

4.4所配置无人机的航程、飞行高度、飞行速度等性能应能满足摄影任务的要求。

4.5无人机应配置必要的航空电子设备和传感器,如全球定位系统(GPS)、惯性导航系统(INS)、航空摄影测量设备等。

浅谈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内外业一体化质量控制

浅谈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内外业一体化质量控制

浅谈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内外业一体化质量控制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带来了许多便利和机会,但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的质量控制问题。

为了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需要进行内外业一体化的质量控制。

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的内业质量控制是指对数据处理和分析过程进行质量控制。

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获取的图像数据需要进行预处理、配准、特征提取等操作,然后通过数据处理软件进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质量控制:1. 数据预处理: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所获取的图像数据可能存在一些干扰和噪声,需要进行图像增强、去噪等预处理操作,确保图像质量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2. 数据配准:由于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所获取的图像数据来自不同的角度和高度,需要进行图像配准操作,将不同图像之间的坐标系统进行统一,以便后续的数据处理。

3. 特征提取:根据测量要求和目标,需要提取图像中的特征点,并计算其在三维空间中的坐标。

在特征提取过程中,需要注意对特征点的选择和提取算法的准确性。

4. 数据处理:通过数据处理软件对图像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包括生成数字地图、计算测量结果等。

在数据处理过程中,需要注意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对结果进行验证和校正。

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的外业质量控制是指对采集图像的过程进行质量控制。

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的外业质量控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设备校准: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所使用的无人机和摄像设备需要进行定期的校准,确保其测量精度和准确性。

2. 摄影计划:在进行航空摄影测量之前,需要进行详细的摄影计划,包括选择合适的飞行高度和角度、确定航线和观测点等。

合理的摄影计划能够保证图像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

3. 图像采集:在图像采集过程中,需要控制无人机的飞行轨迹和姿态,以及摄像设备的参数设置,确保图像数据的质量和准确性。

4. 数据验证:在图像采集结束后,需要对采集的图像进行验证,包括对图像的重叠度、覆盖范围、影像质量等进行评估和分析。

航测外业测量及内业数据处理要点

航测外业测量及内业数据处理要点

航测外业测量及内业数据处理要点摘要:航空摄影测量是测量和绘制工作的一部分,我国测绘行业主要应用到的测量技术为大地测量,海洋测量摄影测量以及遥感技术测量,虽然他们之间的测量程序和测量的过程不同但是他们面对的测量主体有一定的相似性。

本文将重点分析航测外业测量及内业数据处理要点。

关键词:航测外业;航测内业;数据处理前言第一航测外业,航测外业第一步,要打像控点,像控点就是做影像校正用的,一般用rtk 打出明显的十字点位,用与周围环境差别较大颜色的喷漆标记,像控点要控制整个测区,一般是拐弯点,边界点等,也可以均匀分布。

第二步进行航摄数据采集。

用无人机(手抛,垂直翼,固定翼等)搭载航摄镜头。

然后一般影像的重叠率要达到70-80%,意思就是两相片的重叠度要高。

采集了数据之后,进行内业数据处理。

第二航摄内业,主要涉及到空三,影像处理软件,从而获得标准的影像数据[1]。

一、航测外业测量处理要点(一)像控点的布局和设置在开展相关项目之前,要根据开展项目的规格和项目的类型来选择合适的像控点的布局和设置方案。

一般立体测图的控制点要求每个像控点要4至六个,控制点获取的方法除了全野外还有空加三密的等两种获取方法,这两者控制点的获取方法在应用性和特征上有明显的不同,全野外的控制点获取方法的成本较高,而且时间较长,同时精度不够均匀整齐,而空加三密地的获取方法的成本较低,而且精度较为均匀。

布点的位置也是有严格要求的,布设在航向及旁向六度重叠范围之内,(二)像控点的选点条件布设在航向及旁向六度重叠范围内;距像片边缘不得小于1.5cm;应选在旁向重叠中线附近,离开方位线不应小于5cm。

旁向重叠过小相邻航线的点不能公用时,可分别布点,但两点裂开的垂直距离应小于1cm;位于自由图边的像控点,应布设在离图框线4mm以外。

航线两端上下像控点在同一像控对内相互偏离不应该超过半条基线,规则区域网中间的像控点左右偏离不应超过一条基线。

(三)像控点的测绘像控点选测在高于地面的建筑物上时,其成果应提供顶部高程,并应测量其与地面的比高,1:500、1:2000DLG注至厘米,1:10000DLG注至分米。

无人机航拍技术在测绘工程测量中的应用

无人机航拍技术在测绘工程测量中的应用

无人机航拍技术在测绘工程测量中的应用摘要:在现代工程测量领域中,对于测绘技术的要求不断提高。

传统测量测绘技术效率较低,且测绘结果准确性无法得到保障,已经难以满足工程测绘需求,所以需要加强对传统测绘技术的创新,在此背景下无人机航拍技术得到广泛的应用。

相比于传统测绘技术而言,无人机航测技术可以实现高空测量,所搭载的高清摄影设备可以获取清晰的图像,从而获取更多工程需要的测绘信息,为工程建设方案设计提供基础数据,对于工程建设行业具有重要的意义。

所以,如何掌握无人机航测技术的应用要点是重中之重。

关键词:无人机航拍;测绘工程测量;应用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在地质工程测量工作中,传统的手工测绘技术已经难以与现代地质测绘工程测量的需要相适应,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对现有的设备和技术点进行积极的改进。

在我国目前的现代化建设中要完成测绘工程的建设和施工,都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而无人机测控技术的全面应用,可以极大地提高测绘工程测绘的质量,准确地观察到工程建设所需的特定标绘数据,有效地保障测绘工程测绘的真实精度。

利用无人驾驶飞机航摄技术进行地质工程勘察,是一项十分有意义的工作,有着广泛的发展前景。

1无人机航拍测量技术概述1.1基本概念无人机航拍测量技术是以无人机为空中平台,其含有高分辨率摄像机、传感装置以及红外扫描仪等关键设备,以此来快速精准地捕捉地质矿山画面,获取重要的测量信息,在传感器的作用下将捕捉得到的图像与数据信息回传至计算机终端,并且对其进行相应的处理分析,遵循测量标准要求将其生成更加直观与清晰的图像。

无人机航拍测量技术是一种复合型的技术手段,它涵盖了微波传输、计算机处理、遥感遥测以及高空拍摄等,具有优越的应用价值。

1.2工作原理无人机航拍测量技术的工作原理为:在无线遥感技术以及相关装置的作用下来控制无人机移动航线,确保其可以在预先设定好的航线轨道上运行,并进行拍摄测量。

传统模式下的无人机航拍测量技术主要集中在采集垂直角度的图像数据信息,伴随着无人机倾斜测量技术的衍生,现阶段的无人机航拍测量技术已经能够做到多角度、无死角以及全方位的拍摄,可以收集得到的数据信息总量大幅上涨,数据分析的精准度也随之增强。

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技术在地形测绘中的应用

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技术在地形测绘中的应用

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技术在地形测绘中的应用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作为一种新型的测量方式,具有成本低、机动灵活、拍摄范围大、工作效率高等优点,发展低空无人机航测是提高测绘现势性的迫切需要,也是构建数字中国、建设智慧城市的发展需求。

目前,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技术已经在众多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 ,本文着重介绍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技术在地形测绘中的应用。

一、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技术无人机拥有成本低、机动灵活和拍摄范围大等优点,它的出现,使影响小面积低空摄影测量的关键问题得到解决,并且能够迅速、高效的获取高精度低空影像,令成果更加具备现势性。

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是通过在无人机上安装航摄仪器,从航摄无人机上对地面进行连续摄影,根据所获得的航摄像片,测绘摄区地形图的作业。

目前,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已是测绘地形图的最主要、最有效的方法。

利用航摄像片构建的摄区立体模型,可客观真实地反映摄区地面信息。

在室内对立体像片各要素进行量测和判读,地物信息丰富逼真,无须接触实物本身,便可直接获取大量的几何和物理信息,大大减少了外业工作量,缩短了工作周期,提高了成图效率。

二、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技术在地形测绘中的应用 2.1 航空摄影在无人机航空摄影之前,需事先将检校航摄仪器、制定飞行计划、规划航线设置旁向重叠度(通常为 30%—35%)和航向重叠度(通常为 60%—65%)等工作做好。

无人机航空摄影时,应选择开阔无遮挡的场地,避开广播电线塔、高压线等,在晴朗无云的天气进行,一般选择在上午 9 点至下午 4 点之间,按照设计要求尽可能保持机身水平。

2.2 像片控制测量像片控制测量,是在实地测定用于空三加密的像片控制点的平面坐标和高程的工作,其主要目的是利用像片控制点,把无人机航空拍摄的数码像片和GPS全球定位系统的定位信息联系起来,进而利用航片与地面实测数据进行关系换算,以模拟实现该地区真实的地形特征。

选取像片控制点时,像片控制点的定位操作非常重要,像控点的目标影像应清晰易判别。

无人机低空摄影测量内外业技术流程

无人机低空摄影测量内外业技术流程

64智慧地球NO.09 2020智能城市 INTELLIGENT CITY的类型、携带的航拍设备等进行选择,确保设备本身的参数能满足工作的要求。

2.3 无人机在突发事故应急巡查中的应用油气管道和产区如果出现事故和灾害,会带来极大的损坏力,威胁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如果出现输油管线爆裂问题,石油溢出流入水网,会带来污染,且易引发爆炸起火,严重的会导致重大火灾事故的发生,还会破坏管道的防腐层,影响管道的使用寿命,造成原油的浪费等。

因此,安全管理部门需要借助一定的巡查手段,及时了解现场情况,做好应急预案和相关的措施,减少事故的发生率。

针对管道安全管理,安全部门要重视巡查管理,当前发展中已经形成了相对完善的应急预案,通常来讲,如果爆炸事故等伴随着明火、烟云等现象,会容易被人察觉,但是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必须重视输油管道的漏油事故应急巡查[3]。

无人机在事故巡查中的应用,在事故发生时,无人机能快速巡查可疑地段,通过航拍设备传输现场影像资料,从而为应急部门作出安全救援提供依据,能迅速作出事故处理措施。

在灾害事故的处置中,可以利用无人机进行灾情的追踪,为救援工作及时提供相关信息,支持现场救援调度,最大程度减少灾害。

除此之外,无人机能对管道偷油现象进行应急巡查,管道偷油地点随机性较大,一般在人烟稀少地区,可以借助多架无人机巡查,高效寻找事故的位置,确保管道运营的安全性。

3 结语综上所述,无人机在石油石化领域的应用较多,在具体应用中,要结合无人机技术的特点,了解石油石化领域的发展现状,重视相关技术的优化,研发相关的辅助设备,并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确保无人机应用水平的提升。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支持,无人机可凭借其优势,在石油石化领域中占据一席之地,未来发展中,无人机的应用范围也会不断扩大,随着互联网、云计算等新技术的融合发展,无人机在石油石化等领域的应用前景也更加广阔,要重视对其应用的研究。

参考文献[1] 郝晓平,黄晓雯,高志刚,等.无人机技术在油气管道巡护中的应用[J].油气储运,2019,38(8):955-960.[2] 郑家志,孙祖强,赵帅,等.无人机航拍技术在油气工程中的应用[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9,39(16):235-236.[3] 蔡卫林.无人机在石化管道巡检的应用前景分析[J].中国石化,2016(1):6.作者简介:杨平,工程师,研究方向为石油物探测量。

无人机航测技术与应用课件6

无人机航测技术与应用课件6
ContextCapture作为一款使用广泛的三维建模软件,它的特色 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模型真实,信息全面;数据量小,处理速度 快;支持多种数据格式;建模效果好,效率高。
(5)Inpho软件是航空摄影中使用范围很广的一款软件,可处理无 人机、有人机拍摄的垂直影像数据,可支持大规模数据量,数据处 理精度高,可人工参与数据处理流程,控制中间过程数据的精度, 以达到最终控制精度的目的。Inpho软件对专业性要求较高,入门 需要认真学习。
根据测量要求,对测区的实地踏勘,在充分了解该测区的特点 的,线路特征以及实施难度的基础上,制定航飞像控投入,内业投 入,外业调绘投入等人员配备计划;根据测量任务要求制定需要投 入仪器设备计划。
6.2、无人机航测数据获取及内业处理流程
6.2.2航摄计划与航摄设计
1航摄计划
航摄计划宜采用1:1万或更大比例尺地形图或影像图进行, 或在三维建模系统中进行,明确任务范围、精度、用途等基本内容 ,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
(8)天工GodWork是武汉讯图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摄影测量软件 产品,
天工空三模块为God Work-AT,空三计算采用特征匹配,对国 内无人机数据具有很强的适应性,适用于大偏角影像、大高差地 区、空三和DEM生成一体化,所有点(每片像点5千~2万个)参与 光束法平差,空三结果直接生成DEM、针对无人机影像,处理效率 高,从空三到正射影像生成平均每张仅需6秒钟、较传统空三增加 了上百倍的观测值,系统具备更强的粗差检测能力、处理自动化 程度高、支持多核CPU与多线程CPU,支持CUDA并行计算。天工正 射处理模块为God Work-EOS,其主要功能是DOM、DEM、DSM同步编 辑,以天工空三成果为输入,计算和编辑出DSM、DOM、DEM三个成 果,专注于生产高精度的DSM,有自动滤波功能,能基本过滤人造 的地物,小型的植被与树木。

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内外业一体化项目解决方案

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内外业一体化项目解决方案

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外业一体化解决方案目录1 意义 (3)2 目标 (4)3 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系统 (5)3.1 无人机分系统: (6)3.1.1 四轴航测旋翼机 (6)3.2 地面站分系统 (8)3.2.1 制定飞行计划 (8)3.2.2 自驾仪安装与配置 (8)3.2.3 规划航线 (9)3.3 后处理分系统 (10)3.3.1 PIX4D MAPPER全自动快速无人机数据处理软件. 10 3.3.2 空三加密与点云矢量采集处理 (12)3.3.3 DEM及等高线生成、航测采编一体化 (12)3.3.4 自动建库与更新 (12)3.3.5 DOM生产 (13)3.3.6 DLG生产 (13)3.3.7 快速拼接功能 (14)3.3.8 运行环境 (14)3.3.9 软件性能 (14)3.4 技术方案 (15)3.4.1 平面控制测量 (15)3.4.2 高程控制测量 (15)3.4.3 航空摄影测量 (15)3.4.4 数据处理 (17)4 外业一体化信息系统 (24)4.1 项目技术容 (24)4.1.1 数据对象 (24)4.1.2 产品的技术功能 (24)4.1.3 生产工艺及管理分析 (29)4.1.4 数据库规划 (31)4.2 统一生产作业平台 (31)4.2.1 数据航测采集编辑调绘入库一体化 (32)4.2.2 数据自动梯次缩编技术 (33)4.2.3 管线生产新工艺 (33)4.2.4 街景测量 (34)4.3 系统应用前景 (34)4.3.1 信息化生产管理 (34)4.3.2 灵活的数据展示服务系统 (34)4.4 分层次多级应用 (34)1意义城市测绘过程是地理信息获取、处理、分析的过程,是数字城市建设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城市测绘的成果也是城市地理信息系统的重要数据来源,如何有效获取测绘数据直接影响着测绘基础作用的有效发挥。

城市基本地形测绘是城市国民经济各专业部门进行勘察、规划设计和施工阶段通用性测绘工作。

浅谈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内外业一体化质量控制

浅谈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内外业一体化质量控制

浅谈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内外业一体化质量控制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在近年来得到了迅速发展,并应用于各种领域,如土地规划、建筑设计、环境保护等。

随着技术的进步,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已经成为了一种高效、精准的测量方法。

要保证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的质量,需要对内外业一体化进行有效的质量控制。

本文将从浅谈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的内外业一体化质量控制入手,对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内外业一体化。

内业指的是数据处理、计算、分析等工作,而外业则是指实地测量、数据采集等工作。

内外业一体化即将内业和外业整合在一起,使得数据采集和处理能够有效衔接,相互促进,提高工作效率。

在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中,内外业一体化的质量控制就显得尤为重要。

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的内外业一体化质量控制,首先需要保证外业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外业中的无人机飞行、摄影等操作需要严格按照规范进行,确保采集的数据能够准确反映实地情况。

还需要对无人机设备进行定期的维护和检查,保证设备的稳定性和工作正常。

只有在外业工作稳定准确的前提下,才能够保证后续的内业工作能够顺利进行。

内业数据处理是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中的关键环节,也需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

在内业数据处理过程中,需要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针对不同的测量需求,对数据进行合理的处理和分析,确保数据能够真实反映实地情况。

内业中的计算和分析过程也需要严格执行规范,避免出现误差和偏差。

只有经过严格的内业质量控制,才能够确保输出的数据和成果的可靠性和精度。

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的内外业一体化质量控制还需要注意团队协作和沟通。

在进行内外业一体化工作时,多个部门和岗位需要紧密配合,共同完成任务。

团队协作和沟通是至关重要的。

在团队协作中,需要建立明确的责任分工和工作流程,确保每个环节都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和监督。

及时的沟通和信息共享也是必不可少的,只有通过有效的沟通和协作,才能够使得内外业一体化工作得以顺利进行。

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的内外业一体化质量控制涉及多个方面,需要各个环节都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和监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人机航摄内业处理及其应用
1.总述
使用无人机进行航空摄影及后续工作(如DOM制作、测图)等的主要内容包括仪器设备购置、航空摄影外业、内业处理。

2.仪器设备购置
2.1.无人机航摄遥感飞行平台
(1)中测ZC-2(天鹰)型无人机航摄遥感系统
ZC-2天鹰系列无人机飞行平台采用动力系统前置的前拉式常规的气动布局,机身采用全木材质,整机质量轻,刚度好,维护成本低。

由于重量轻,最大升限可达海拔7000米,可满足在高原等高海拔地区航摄要求。

由于机身的刚度好,空中飞行姿态非常好、性能稳定。

该机型对起降场地的要求非常低,应用灵活,并配有应急降落伞,有效降低设备使用风险。

(2)中测ZC-3(雨燕)型无人机航摄遥感系统
ZC-3雨燕系列无人机飞行平台采用飞翼式气动布局,结构简单、机身牢固轻巧,可橡筋弹射起飞、伞降。

机动、灵活性强,适应各种复杂的起降条件,并可在短时间内快速组装并执行航摄任务。

通过搭载数码相机系统,获取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为应急测绘提供第一手的遥感数据。

同时也可配备高清视频获取设备及无线数字图像传输系统,对灾情应急、大型事故现场等进行快速全面的实时视频获取。

(3)中测ZC-4(螳螂)系列无人机航摄遥感系统
ZC-4螳螂系列无人机飞行平台采用4旋翼布局,结构简单、装拆方便,具有重量轻、有效载荷大、续航时间长等特点。

对起降场地无要求,在任何地方,均可垂直起降。

适应各种复杂的起降条件,并可在短时间内快速组装并执行航摄任务。

通过搭载数码相机系统,获取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为应急测绘提供第一手的遥感数据。

同时也可配备高清视频获取设备及无线数字图像传输系统,对灾情应急、大型事故现场等进行快速全面的实时视频获取。

可实现自主起飞和自主降落。

降低了对无人机操控手的要求。

(4)中测ZC-5(燕鸥)长航时无人机航摄遥感系统
ZC-5燕鸥系列无人机飞行平台在中测(ZC)系列无人机飞行平台中占有突出的地位,是公司的高端无人机。

根据用途不同可细分为两款,一款是飞行时间为8小时,最大任务载荷为8公斤的大载荷飞行平台ZC-5A;另一款为续航时间达到30小时。

适用于远距离、长时
间航摄飞行任务的飞行平台ZC-5B。

(5)中测ZC-6(蜘蛛)无人机航摄遥感系统
ZC-6蜘蛛系列无人机飞行平台采用6旋翼布局,结构简单、装拆方便,具有重量轻、有效载荷大、续航时间长等特点。

对起降场地无要求,在任何地方,均可垂直起降。

适应各种复杂的起降条件,并可在短时间内快速组装并执行航摄任务。

通过搭载数码相机系统,获取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为应急测绘提供第一手的遥感数据。

同时也可配备高清视频获取设备及无线数字图像传输系统,对灾情应急、大型事故现场等进行快速全面的实时视频获取。

可实现自主起飞和自主降落。

降低了对无人机操控手的要求。

相对于ZC-4系列4旋翼无人机飞行平台。

ZC-6系列无人机航摄系统,载荷更大、续航时间更长,并能带NIKON D 系列相机和CANON 5D系列相机执行航摄作业,精度更高。

(6)中测ZC-7(游隼)系列无人机航摄遥感系统
ZC-7游隼系列无人机航摄系统是在ZC-7型无人机飞行平台基础上,搭载相应的任务荷载组成的无人机航摄系统。

ZC-7型无人机飞行平台是在ZC-1和ZC-2型飞行平台应用的基础上改进升级而成,采取了全新后推式双垂尾气动布局,克服了前拉式常规布局易受滑流影响的缺陷,飞机的偏航距和的滚转指标大大改善,大幅提高了航摄系统的稳定性和适应性,同时发动机的后置有效避免了油污对传感器的影响。

(7)中测ZC-9(蓝翎)系列无人机航摄遥感系统
ZC-9蓝翎系列无人机航摄系统是在ZC-1和ZC-2型无人机航摄遥感应用的基础上改进升级而成,采取了全新的正V尾前拉式气动布局,克服了前拉式常规布局易受滑流影响的缺陷,飞机的偏航距和的滚转指标大大改善,大幅提高了航摄遥感系统的稳定性和适应性。

(8)中测ZC-10(鲲鹏)系列无人机航摄遥感系统
ZC-10鲲鹏系列无人机航摄系统是在ZC-7型无人机航摄遥感系统飞行平台基础上改进升级而成,也采用后推式双垂尾气动布局,克服了前拉式常规布局易受滑流影响的缺陷,飞机的偏航距和的滚转指标大大改善,大幅提高了航摄遥感系统的稳定性和适应性,同时发动机的后置有效避免了油污对任务传感器的影响。

2.2.无人机传感器
(1)佳能5D系列数码相机:CANON 5DS、CANON 5DⅢ、CANON 550D。

(2)尼康D系列数码相机:NIKON D800、NIKON D810、NIKON D600。

(3)Sony微单系列数码相机:SONY NEX7、SONY A7R、SONY A7RⅡ。

(4)MiniSAR 小型微波雷达:小型激光雷达。

(5)TOPDC-5U多视立体航摄仪、TOPDC-3U多视立体航摄仪。

(6)实时视频传输系统:5.8G模拟图传、数字图传两大系列、数字图传又分为标清数字图传系统和高清数字图传系统。

(7)Mini SAR 系列。

(8)机载LADAR系列。

3.航空摄影外业
(1)外业资料收集:对需航摄的区域进行相关资料如高程等信息的收集。

(2)空域申请:向当地政府(或甲方)协调空域申请的相关事宜。

(3)飞行路线规划:使用相关软件进行测区的航摄分区及航线规划。

(4)仪器设备检查及入场:将仪器设备进行检查并带入起飞入场,并在入场后再次进行相关设备检查安装。

(5)航摄飞行:按照规划好的路线,进行航空摄影。

(6)数据下载及检查:将飞行后的数据进行下载,并使用检查软件进行质量检查,确保数据合格。

4.航空摄影内业处理
(1)外业像控测量:对布设后的控制点进行实地测量,获取其要求坐标系统下的平面和高程坐标。

(2)空三加密:使用航摄飞行后的航拍影像和像控点坐标进行空三加密,使其达到规范要求。

(3)DEM生成:使用空三加密后的数据进行DEM数据的制作及特征点、线采集。

(4)DOM制作:使用空三加密成果及DEM成果进行DOM制作。

(5)测图:根据需要进行测图等相关成果的制作。

5.航片制作应用
5.1.数字测图
利用航拍影像数据及空三加密结果,进行道路、建筑物的采集等。

5.2.三维建模
利用航拍影像数据及空三加密成果,特征点、线的采集,进行三维模型的制作。

6.可拓展应用空间
6.1.制作图集
利用制作好的DOM数据制作南昌市影像图集(内容包括影像底图,及附属的道路、水系等),并可出版。

6.2.路网系统
根据制作完成的DOM数据,进行矢量采集,采集道路信息,并根据所做的数字南昌中的相关信息,进行道路属性(如道路名称、宽度)的赋值;以及相关附属设施,如公交车站、停车场等信息。

6.3.便民服务设施应用系统
基于数字南昌市的影像数据及相关属性信息数据,标注南昌市的便民服务设施(如健身公园、设施、长椅、公共自行车停放点等),进行发布或出版,方便人民出行及老年人的救助。

6.4.便民医疗应用系统
基于数字南昌市的影像数据及相关属性信息数据,对南昌市的社区医院、等级医院、私立医疗机构进行标注,方便人民群众看病。

6.5.水资源污染监测
基于数据南昌的影像数据,对南昌市的水资源如沟、渠、河流、湖泊等水域进行监测,响应中央号召,进行水资源污染监测。

6.6.垃圾排放污染监测
基于数据南昌的影像数据,对南昌市的垃圾污染排放进行监测。

6.7.制作动态可视化公司/单位宣传
根据数字南昌已有的影像数据、三维建模数据,制作南昌市政府单位或公共企业的精细宣传资料,如动态的三维政府空间的介绍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