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石油危机引发的经济滞胀
70年代滞胀通胀目标
70年代滞胀通胀目标70年代是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滞胀通胀问题日益突出的时期。
滞胀通胀指的是经济同时面临通货膨胀和经济停滞的现象。
在这个时期,许多国家都遭受了滞胀通胀的困扰,对经济和社会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滞胀通胀的起因之一是石油危机。
1973年,由于阿拉伯国家对以色列发动战争,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决定抵制对以色列支持的国家,导致石油价格大幅上涨。
这一事件使得全球石油供应减少,石油价格飙升,进而引发了通货膨胀。
高昂的石油价格导致生产成本上升,物价上涨,进而削弱了企业的盈利能力,导致经济停滞。
70年代还出现了许多其他因素导致的滞胀通胀问题。
政府的扩张性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导致了通货膨胀。
同时,劳资关系紧张,工人要求加薪,企业为了维持生产,不得不提高产品价格,从而推动了通胀的发展。
滞胀通胀给社会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
首先,通货膨胀导致物价上涨,人们购买力下降,生活负担加重。
其次,经济的停滞使得企业利润下降,投资减少,就业机会减少,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此外,滞胀通胀还导致了贫富差距的加大,社会阶层的分化,进而引发了社会不稳定的因素。
为了应对滞胀通胀问题,许多国家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调整货币政策,加强货币的紧缩,控制通货膨胀。
其次,加强财政政策,控制政府开支,减少财政赤字。
此外,加强产业调整,推动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最后,加强国际合作,协调各国的经济政策,共同应对滞胀通胀问题。
尽管滞胀通胀给经济和社会带来了很大的困扰,但70年代的滞胀通胀问题也成为了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经验。
在此后的经济发展中,人们更加重视通货膨胀和经济停滞的问题,并从中吸取教训,加强宏观调控,促进经济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滞胀通胀问题成为了经济学研究和宏观调控的重要课题,对于保持经济的平稳运行和社会的稳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70年代滞胀危机(转载)
70年代滞胀危机(转载)⼀、滞胀危机 1950-1973年是欧洲经济的黄⾦时代。
但是⼤约从1973年-1983年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以滞胀为特征的经济危机。
滞胀的含义是:经济低速增长及⾼失业率与通货膨胀并存发展、相互纠结的现象被称之为“滞胀”。
也可以简单地说就是⽣产停滞与通货膨胀并存。
说这是新现象是因为在通常的经济危机中,⽣产下降的同时,产品过剩,物价随之下降,银⾏信贷崩溃。
但是这⼀时期的危机是⽣产下降的同时,物价继续上涨。
过去解决危机的办法是⽤财政⾚字、⼤量发⾏货币的办法来提⾼物价,最终刺激⽣产来摆脱危机。
但是这个时候这种办法不⾏了。
因为⽣产停滞和通货膨胀(物价上涨)同时存在。
所以这是⼀个新现象。
危机的表现主要为以下⼏个⽅⾯:⼯业⽣产⼤幅度下降、股票下跌、失业率增⾼、物价上涨、货币危机。
造成滞胀的原因,主要是三条:第⼀,财政原因。
西欧国家的经济由于国有化,造成⽣产效率低,甚⾄严重亏损。
再加上福利国家开⽀使政府背上沉重的经济包袱。
这是⽣产发展速度减慢,物价上涨的⼀个原因。
第⼆,⾼税。
因为财政⾚字加上⽣产发展速度减慢,政府的财政困难更加加剧,为了弥补财政⾚字,政府只能增税,这就形成了⾼税,但是⾼税可能在⼀时增加政府收⼊、弥补财政⾚字,但是⾼税使企业利润减少,个⼈收⼊也减少,⼜使物价进⼀步上扬,形成了恶性循环。
第三,这段时期内发⽣的两次⽯油危机加剧了经济危机。
西欧国家对⽯油的依赖要⽐美国严重得多,除英国外,西欧国家的⽯油的3/4需要进⼝,主要是中东国家。
⽯油涨价使西欧国家的⽣产成本⼀下⼦提⾼。
⽯油价格虽然是经济体制之外的因素,但是产⽣的影响却是深远的。
⼆、经济调整 由于从80年代初期起,西⽅各国陆续采⽤新的经济政策,逐渐⾛出滞胀局⾯,经济从衰落⼜重新⾛向低速发展。
这时期解决滞胀这⼀经济危机的新现象的办法主要是以撒切尔夫⼈和⾥根为代表的货币紧缩政策。
他们采⽤的经济学理论主要取⾃针对凯恩斯主义的供应学派和货币学派。
美国20世纪70年代经济滞胀的成因及走出滞胀的措施
美国20世纪70年代经济滞胀的成因及走出滞胀的措施一、1970-1982年美国“滞胀”成因1、科技发展正处低潮、出口贸易份额下降、实体经济缺乏增长点是根本原因。
在“滞胀”阶段,美国共经历了4 次经济危机(分别为1970 年11 月,1975 年3 月,1980 年7 月,1982 年11 月)。
这几次经济危机期间,在生产下降和失业率猛增的同时,物价不但没有下跌反而普遍大幅度上涨,成为高通货膨胀率、高失业率和低经济增长并存的独特经济现象。
缺乏增长点的实体经济是“滞胀”的根本原因。
美国经济出现停滞始于1969 年,当时的通货膨胀率约在5%左右。
美国经济为什么会出现“停滞”?原因在于:其一,战争对美国消费和经济增长的刺激正逐渐消失。
比如五、六十年代美国工业高涨,得益于世界大战积累起来的被抑制的对固定资产、住宅建筑、耐用消费品的需求,以及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的刺激。
这些因素在70 年代以后已经逐步消失。
其二、科技发展处于低潮。
20 世纪40 年代末,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率先掀起了以原子能和电子信息技术的发明与应用为先导的第三次科技革命,五、六十年代以来推动了美国工业的高速增长。
但经过了近20 年的科技高潮后,到70 年代初,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力已经明显减弱。
直至70 年代末80 年代初,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基础上,全世界范围内以微电子技术、生物工程、新型材料、宇航工程、海洋工程、核能技术等尖端技术的应用为主要标志的新技术革命的新科技革命才再掀高潮。
其三、美国在世界市场上的出口贸易额开始下降。
自1960 年代开始,由于经济全球化、区域化的发展,商品和生产要素国际间流动的限制大大减少,世界市场竞争加剧。
1947 美国出口额占世界出口额的约三分之一,1948 年下降到23.5%,1960 年下降到18.2%,1970 年再降到15.5% 。
1美国从1971 年首次出现了13.03 亿美元的对外贸易逆差,此后,除了1973 、1975 年为小额顺差外,其余年份均为逆差。
20世纪70年代世界大事记--作业
李贵玲20世纪70年代世界大事记──有关管理会计的发展与演变一、20世纪70年代的经济社会20 世纪7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经历了一场严重的滞胀:经济停滞、高失业率和高通货膨胀率并存。
石油危机的发生导致美国企业能源成本大幅度提高,石油危机期间,国际油价从不足2美元暴涨至超过30美元,涨幅高达15倍之多。
货币过度发行和成本推动型通涨同时出现,加上美国高额税收抑制了投资和生产发展,经济陷于停滞,失业率居高不下。
美元与黄金脱钩,美元急剧贬值。
1971年,尼克松总统宣布美元与黄金脱钩,国际货币体系进入美元本位时代。
整个70年代,美元贬值幅度超过10%,美元贬值加剧了全球通涨的趋势。
美国20世纪70年代经济危机具体是1973年。
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出现了美、日、欧三足鼎立的局面。
日本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经济继续发展、经济实力跃居西方世界第二位。
美国经济地位的下降, 西欧和日本经济地位的上升, 改变了他们之间的实力对比, 出现了美、西欧和日本三足鼎立的局面。
20世纪70年代后西方贸易保护主义从新兴起。
20世纪70年代初后,美国的贸易逆差急剧上升,尤其是对日本,西德的贸易逆差进一步扩大。
为减少贸易逆差,美国一方面迫使日本等国开放市场,另一方面加强限制进口的报复措施。
美国成为新贸易保护主义的重要发源地。
20世纪70年代初,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行了浮动汇率制,汇率长期失调影响了国际贸易的正常发展。
随着世界经济相互依存性的加强,贸易政策的连锁反映也更敏感,美国采取许多保护贸易措施,而这些措施反过来也会遭到其他国家的报复,使新贸易保护主义更加蔓延与扩张。
自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至今,国际货币金融秩序进入了“无制度”时代。
美元等各主要国际性货币的汇率经常出现巨幅波动,便捷的电子化交易系统使得规模庞大的国际游资形同“幽灵”、在全球范围内“四处游荡”,不同国家金融市场之间的“传染效应”越来越明显,金融危机爆发的频率和破坏性急剧攀升,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金融领域的利益冲突日渐明显……这些问题构成了现阶段国际金融领域的鲜明特色,同时也决定着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国际金融的协作必须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得到升级。
20世纪70年代世界大事记--作业
李贵玲200962900820世纪70年代世界大事记──有关管理会计的发展与演变一、20世纪70年代的经济社会20 世纪7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经历了一场严重的滞胀:经济停滞、高失业率和高通货膨胀率并存。
石油危机的发生导致美国企业能源成本大幅度提高,石油危机期间,国际油价从不足2美元暴涨至超过30美元,涨幅高达15倍之多。
货币过度发行和成本推动型通涨同时出现,加上美国高额税收抑制了投资和生产发展,经济陷于停滞,失业率居高不下。
美元与黄金脱钩,美元急剧贬值。
1971年,尼克松总统宣布美元与黄金脱钩,国际货币体系进入美元本位时代。
整个70年代,美元贬值幅度超过10%,美元贬值加剧了全球通涨的趋势。
美国20世纪70年代经济危机具体是1973年。
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出现了美、日、欧三足鼎立的局面。
日本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经济继续发展、经济实力跃居西方世界第二位。
美国经济地位的下降, 西欧和日本经济地位的上升, 改变了他们之间的实力对比, 出现了美、西欧和日本三足鼎立的局面。
20世纪70年代后西方贸易保护主义从新兴起。
20世纪70年代初后,美国的贸易逆差急剧上升,尤其是对日本,西德的贸易逆差进一步扩大。
为减少贸易逆差,美国一方面迫使日本等国开放市场,另一方面加强限制进口的报复措施。
美国成为新贸易保护主义的重要发源地。
20世纪70年代初,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行了浮动汇率制,汇率长期失调影响了国际贸易的正常发展。
随着世界经济相互依存性的加强,贸易政策的连锁反映也更敏感,美国采取许多保护贸易措施,而这些措施反过来也会遭到其他国家的报复,使新贸易保护主义更加蔓延与扩张。
自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至今,国际货币金融秩序进入了“无制度”时代。
美元等各主要国际性货币的汇率经常出现巨幅波动,便捷的电子化交易系统使得规模庞大的国际游资形同“幽灵”、在全球范围内“四处游荡”,不同国家金融市场之间的“传染效应”越来越明显,金融危机爆发的频率和破坏性急剧攀升,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金融领域的利益冲突日渐明显……这些问题构成了现阶段国际金融领域的鲜明特色,同时也决定着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国际金融的协作必须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得到升级。
世界经济史上滞胀及解决方法
世界经济史上滞胀及解决方法
随着经济发展的进步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一些经济问题也随
之而生,其中之一即为滞胀。
滞胀是指经济增长放缓,但通货膨胀仍
持续高涨的现象。
20世纪70年代初期,世界经济普遍出现了滞胀现象,主要是由
于当时石油价格的大幅度上涨和国际货币体系的混乱。
为了应对这种
情况,当时的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包括:
1. 管制价格和工资水平,限制通货膨胀。
2. 采取紧缩货币政策以抑制通货膨胀。
3. 力求通过国际合作来改善国际支付平衡和货币体系。
4. 推出一系列经济政策以促进经济增长和就业。
这些措施在某种程度上缓解了滞胀问题,但也带来了一系列其他
的经济问题。
例如,价格管制可能导致商品短缺,货币紧缩政策可能
导致信贷紧缩和经济衰退。
解决滞胀问题的终极方法是通过一系列宏观经济政策来促进经济
增长和就业,从而缓解通货膨胀压力。
例如,金融政策可以降低利率,增加信贷供应,货币政策可以降低货币流通的速度,财政政策可以通
过增加支出和减少税收来刺激经济增长。
总之,滞胀是一个复杂的经济问题,需要从整体上考虑和应对。
采取宏观经济政策、国际合作以及合理的市场调节等多方面手段可以
缓解滞胀问题,促进经济稳定和持续发展。
20世纪70年代美国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20世纪70年代美国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历了一场严重的通货膨胀,这对美国经济和全球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将探讨导致这一通货膨胀的原因,并分析其对美国经济的影响。
一、原因1. 石油危机:20世纪70年代初,由于中东地区石油供应中断、价格激增,导致全球石油市场剧烈动荡。
美国作为主要石油消费国,受到石油危机的严重冲击。
石油价格上涨导致生产成本上升,进而推高了物价水平。
2. 政府开支增加:美国政府在20世纪70年代加大了对社会福利项目和国防开支的支出,同时还推出一系列减税政策,旨在刺激经济增长。
然而,这种增加的开支超过了实际税收收入,进一步加剧了通胀压力。
3. 劳动力成本上升:在这一时期,美国工会势力强大,经常组织罢工活动,要求提高工资和福利待遇。
劳动力成本上升导致企业生产成本增加,进而推高了产品价格。
4. 货币政策宽松:为了刺激经济增长,美联储在70年代采取了一系列宽松的货币政策,包括降低利率和增加货币供应量。
尽管这些政策起初促进了经济活动,但也助长了通货膨胀。
二、影响1. 物价上涨:通货膨胀导致物价上涨,消费者购买力下降。
由于物价飞涨,人们购买生活必需品和可支配消费品的成本大幅上升,给普通家庭带来经济压力。
2. 经济增长放缓:通货膨胀对经济增长产生了负面影响。
高通胀使企业难以预测和规划,降低了商业信心。
此外,通货膨胀还促使美联储收紧货币政策,抑制了投资和消费需求,因此导致经济增长放缓。
3. 资产价格波动:通货膨胀对资本市场和房地产市场造成了波动。
短期内,通胀预期增加,会推高实际利率和债券收益率,导致股票和债券价格下跌。
长期来看,通货膨胀还会推高房地产价格,给购房者和房地产市场带来影响。
4. 社会不稳定:通货膨胀对社会稳定产生负面影响。
物价的上涨加剧了社会阶层之间的贫富差距,加剧了社会不平等现象。
高通胀还引发了劳资矛盾,工会频繁举行罢工活动,导致社会动荡。
结论20世纪70年代美国通货膨胀的原因主要包括石油危机、政府开支增加、劳动力成本上升和货币政策宽松。
1973-1975经济危机课件
日本
1、减量经营 生产能力扩大的投资占设备投资的比重的变化 1971年:49%---1975年:24.3%---1978年:15.3% 2、技术改造 技术改造后,生产成本的变化 人事费降低27.8%,金融费节约27%,库存费节约 8.9%,营业所和工厂关闭节约费用9.5%,其他费用 23.9%。 日本的能源消费弹性系数下降到0.34-0.4之间,而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际平均为0.76. 这样,日本既抑制了生产过剩,又增加了企业的国 际竞争力,为顺利渡过1980-1982年经济危机奠定 了基础。
• 10月16日,海湾地区的科威特、伊拉克、沙 10月16日 特阿拉伯、卡塔尔、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五个 阿拉伯国家和伊朗决定,将海湾地区的原油 市场价格提高17%。
10月17日
• 10月17日,阿尔及利亚等10国参加的阿拉 伯石油输出国组织部长级会议宣布,立即减 少石油产量,决定以9月份各成员国的产量 为基础,每月递减5%;对于美国等支持以 色列侵略的国家的石油供应,逐月减少5%。
阿拉伯回应
• 为了利用矛盾集中力量打击美以侵略者,阿拉伯国家对石 油进口国采取分别对待的策略,根据其对这场战争的不同 态度,将它们分为“友好”、“中立”和“不友好”三类。 凡是对以色列实行某种经济制裁或断绝外交关系或为阿拉 伯各国提供某种军事援助的国家,划为友好一类,可以获 得减产前的供应数量。凡是积极支持援助以色列侵略者、 反对阿拉伯国家和巴勒斯坦人民的正义斗争事业的国家, 则被划为不友好一类,停止对它们的石油供应,对中立国 家,适当限制对它们的石油供应。
美国失业人口绝对数和失业率分别在 1975 年达到了大萧条以来的最高值,失业 人口总数接近 800 万人。
1973年10月16日
• 1973年10月16日,震撼世界的石油危机爆 发。 • 在10月中东战争中,阿拉伯石油生产国为了 打击以色列及其支持者,把石油作为捍卫国 家主权,收复失地和反对霸权主义的战略武 器,采取减产、提价、禁运以及国有化等措 施开展了一场震憾世界的石油斗争,成为第 三世界反霸斗争的一个伟大创举。
1973年世界经济危机
1973年世界经济危机1973年,世界经济遭遇了一场重大的危机,这场危机被称为1973年世界经济危机,也被认为是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最为严重的金融危机之一。
本文将从危机的起因、影响以及解决方案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起因1970年代,全球经济面临着多重挑战,其中包括石油资源供应的不稳定和通货膨胀的加剧。
这两个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1973年世界经济危机的爆发。
首先,石油危机是这场经济危机的主要原因之一。
1973年,阿拉伯国家组织(OPEC)成员国对以色列展开的第四次中东战争做出反应,决定抵制以色列的支持国,也就是以色列盟友美国和欧洲国家。
OPEC成员国对石油出口国实施了石油禁运和减产的措施,导致全球石油价格大幅上涨,引发了严重的石油危机。
其次,通货膨胀也是这场危机的重要原因。
在20世纪70年代初,许多国家都采取了货币过度宽松的政策,导致了通货膨胀的加剧。
而石油价格的飙升更进一步加剧了通货膨胀压力,使这一问题更加严重。
通货膨胀使得商品价格上涨,企业成本增加,进而压制了经济增长。
二、影响1973年世界经济危机对全球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石油价格的暴涨导致了全球经济的不稳定。
石油作为重要的能源资源,对于工业生产和交通运输至关重要。
石油价格的上涨引发了通货膨胀,导致企业生产成本上升,消费者购买力下降。
2. 这场危机对石油出口国和进口国产生了不同的影响。
石油出口国因为油价飙升而获利,而石油进口国则承受了沉重的经济负担。
一些石油进口国不得不面临能源短缺和经济衰退。
3. 全球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
由于能源价格的不断上涨,一些国家开始转向寻找替代能源,并加大对能源的研究和投资。
此举推动了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发展,并对全球能源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
4. 金融市场也受到了巨大冲击。
石油危机导致了全球经济的衰退,股市暴跌,通货膨胀加剧,使得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进一步加剧。
许多企业陷入困境,经济增长放缓。
70年代的两次石油危机与美国中东石油政策的调整
未来的展望与挑战
全球能源结构的转变
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全球能源结构正在发生转变 ,对石油的需求将会逐渐减少。
地缘政治的不稳定性
中东地区的政治不稳定性和冲突风险可能会对石油供应产生影响, 对全球经济造成挑战。
环境保护的长期挑战
环境保护需要长期的努力和投入,各国需要采取更加积极的措施来应 对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等问题。
石油供应国的多元化
石油危机的教训让人们认识到石油供应国的多元化,与多 个石油供应国建立合作关系,降低对单一国家的依赖。
国际能源政策的协调
石油危机的教训促使各国政府在国际层面上加强能源政策 的协调,制定共同的能源政策以应对全球能源问题。
04
石油危机的后续影响
石油市场的变化
石油供应减少
两次石油危机导致石油供应大幅减少,对全球石油市场产生了重 大影响。
05
总结与反思
石油危机的教训
01
能源安全的重要性
石油危机暴露出能源安全的重要性,促使各国采取措施来减少对石油的
依赖,并寻求多元化的能源供应。
02
石油供应国的地缘政治影响
石油供应国通过控制石油产量和价格来影响全球经济和地缘政治格局。
03
环境保护的需求
石油危机促使人们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推动各国采取更加环保的
影响
石油价格暴涨,导致全球 经济出现滞胀,美国经济 陷入衰退。
应对措施
美国与中东产油国进行谈 判,试图稳定石油价格, 同时开始寻找替代能源。
第二次石油危机(1978-1980)
原因
伊朗爆发革命,导致石油 出口中断,全球石油供应 再次受到冲击。
影响
石油价格再次暴涨,全球 经济再次受到滞胀影响, 美国经济陷入双底衰退。
由石油危机引发的经济滞胀27页PPT
60、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 走到底 ,决不 回头。 ——左
40、人类法律,事物有规律,这是不 容忽视 的。— —爱献 生
பைடு நூலகம் 56、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 去和未 来文化 生活的 源泉。 ——库 法耶夫 57、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 次也不 善于度 过。— —吕凯 特 58、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朱熹 59、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 只不过 是愈来 愈发觉 自己的 无知。 ——笛 卡儿
由石油危机引发的经济滞胀
36、如果我们国家的法律中只有某种 神灵, 而不是 殚精竭 虑将神 灵揉进 宪法, 总体上 来说, 法律就 会更好 。—— 马克·吐 温 37、纲纪废弃之日,便是暴政兴起之 时。— —威·皮 物特
38、若是没有公众舆论的支持,法律 是丝毫 没有力 量的。 ——菲 力普斯 39、一个判例造出另一个判例,它们 迅速累 聚,进 而变成 法律。 ——朱 尼厄斯
由石油危机引发的经济滞胀课件
学习交流PPT
8
美国两次严重的通货膨胀
学习交流PPT
9
者
的
价
格
指
• 可以看出从70年 代,特别是1972,
数
1973年开始,美
国的消费者价格
PPT
• 从而形成了低经济增长率,高失业率和高物价 上涨率并存的滞涨局面。
• 各国的滞胀有不同的表现形式,美国则代表了
发达国家的滞胀形式学习。交流PPT
6
资本主义国家的滞胀根源
学习交流PPT
7
以美国为例阐述滞涨
• 在六十年代以前,美国就有通货膨胀问题,由于 当时的通货膨胀问题尚处于慢性且轻度的阶段, 因此没有对美国社会带来严重的不利影响。
• 在劳动力市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由于劳动力 成本不断提高,靠商品输出获利空间越来越受 到挤压,而发展中国家劳动力成本低廉,资本 缺乏,在这些国家直接投资能获得高额利润, 资本输出便是顺理成章的事。
经济滞胀
学习交流PPT
4
历
史
背
景 • 西方发达国家滞涨时期的严重通货膨胀乃冰冻三尺,非一日之 寒。
•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亚洲和欧洲作为二战的主要战场,本 土受到了巨大的破坏和损失,战争结束后,这些国家纷纷面临 了百废待兴和经济萧条,而美国则远离战场,保护了国内的工 业设施,从而保证了战争结束后美国得以持续繁荣和成为超级 大国。
• (1)在高速通胀的1973至1980年,美国的 通货膨胀的增长率一直高于其联邦基金利率 增加的速度。
• (2)只到1980年代,强调紧缩货币政策的 沃尔克出任美联储主席一职,并一再提高联 邦基金利率(甚至一度达到前所未有的 16.4%),高速通货膨胀才得以逐步消退。
早在20世纪70年代末美国卡特政府
早在20世纪70年代末美国卡特政府上世纪70年代冷战处于苏攻美守阶段,美国的境遇可谓颇不乐观。
1、由于勃列日涅夫改革及石油景气,苏联的经济实力大幅提升,于1975年左右达到发展高峰,并在1979年入侵阿富汗,全方位扩张。
2、由于石油危机引发的滞胀,美国经济增长乏力,失业率上升。
同时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
越战失利及卡特内政外交的,使美国陷入了危机,不得不战略收缩。
卡特,半人半神,超级扣将,多次被诟病,后期转型成功,甘当配角。
简单的分三点说;1.超级扣将这个大家都知道,扣篮大赛的视频大家都看过多少次了,卡特的扣篮可以说比较刚猛,比较硬,垂直起跳高度就不用说了,可以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因为卡特在正式的比赛中扣过法国队中锋。
2,卡特以扣将出名,前期备受质疑,大家吐槽卡特只会扣,也就是突破和下快攻还行,得分手段太单一。
后来随着年龄的增大,慢慢磨练出中距离的进攻,大家又开始吐槽他三分不行,总之大家对他有点苛刻,后来练出三分也就岁数上去了,就是说什么都有,扣篮最牛。
但是没有当过球队老大,算是合格的二当家吧。
3,后期转战多个球队,甘当配角,偶尔还能一展昔日的风采,是不是扣一个或者三分,起到传帮带的作用,室的稳定器,值得尊敬的是没有为了总冠军,投靠超级球队,不愿意甘当饮水机看守,混一个总冠军,令人尊敬。
此外,身体保养的真的好,后期还能扣。
欢迎各位发表看法,不吝赐教?从美国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宏观数据分析来看,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五个阶段:(1)20世纪60年代的繁荣期。
战争时期被严重压抑的民用需求迅速得到释放,在家电、食品、汽车、建筑等初级消费的拉动下,美国经济快速增长。
该时期在美国GDP快速增长的同时,保持了较低的CPI,即保持了高增长、低通胀的发展态势。
(2)20世纪70年代的滞胀期。
进入上个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初级消费需求放缓以及石油危机等因素,美国经济进入滞涨阶段,社会矛盾凸现。
该时期美国的 GDP 增长缓慢,CPI 处于较高的水平,即属于低增长、高通胀的滞胀时期。
历次石油危机的影响及启示
历次石油危机的影响及启示
历次石油危机对全球经济和能源政策产生了深远影响,并为未来的能源发展提供了一些重要的启示。
1. 1973年石油危机:由于阿拉伯国家对以色列的支持导致中东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对西方国家实施了石油禁运和价格上涨。
这次危机导致了全球经济衰退和通货膨胀,暴露了世界对石油的过度依赖。
启示是需要减少对石油的依赖,寻找替代能源和多元化能源供应管道。
2. 1979年石油危机:伊朗伊斯兰革命导致伊朗石油产量下降,再加上伊朗对美国的敌意,OPEC再次限制石油供应。
这次危机进一步加剧了全球通货膨胀和经济衰退。
启示是需要国际社会加强能源安全合作,减少政治因素对能源供应的影响。
3. 1990年石油危机: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导致中东地区的石油供应中断,引发了石油价格的飙升。
这次危机对全球经济产生了严重影响,并加速了可再生能源和能源效率的发展。
启示是需要加大对替代能源的研发和推广,减少对地缘政治和冲突的依赖。
这些石油危机也使得各国深刻意识到能源安全的重要性,并提出了一系列应对措施和政策:
1. 多元化能源供应:各国开始寻找和开发替代能源,如核能、天然气、太阳能和风能等,以减少对石油的依赖。
2. 加强能源安全合作:国际社会加强合作,确保能源供应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减少政治因素对能源供应的干扰。
3. 提高能源效率:加大对能源效率的研发和推广,减少能源消耗和浪费,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4. 发展可再生能源:各国加大对可再生能源的研发和推广,以减少碳排放和环境污染。
历次石油危机的影响和启示使得各国意识到能源安全的重要性,加强了对替代能源的研发和推广,促进了能源结构的多元化和可持续发展。
从石油危机引发的滞胀看中国经济增长的非典型减速
区域经济从石油危机引发的 中国经济增长的速叶雄杰(中信银行总行合规部,北京100027)摘要:上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引发的欧美国家经济滞胀,通过一系列的政策得到了缓解,而中国经济自21世纪 以来一直保持着高速的增长,近年增速逐渐回落,本文试图通过分析两种经济体的变化,剖析内在动因及解决方式。
关键词:石油危机;经济滞胀&中国经济;非典型减速中图分类号:F113.7 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2096 —3157(2018)04 —0063 —03―、美国经济滞胀的历史背景及解决滞胀是伴随凯恩斯主义而发展起来的,不同于传统的经 济危机通货紧缩和物价暴跌,滞胀是经济发展缓慢停滞的同 时伴随着失业及通货膨胀的蔓延。
上世纪70年代石油输出 国组织提高油价,猛涨了 4倍多,从而引发了二战后最严重 的经济危机。
生产成本的增加,影响了企业的利润,间接影 响到政府的财政收入,基于凯恩斯主义观点,政府增加货币 供应以刺激经济增长,然而收效甚微,导致了通货膨胀的恶 。
在石油危机引发经济危机之前,美国一直奉行凯恩斯主 义的扩大政府开支,实行财政 ,货币供给增长速度超过经济增长速度,以维持繁荣的政策。
这一政策的持 ,导 的,而石 引发的生产成本增,导 的。
上世纪80年代,欧美国家采用了货币学派和供应学派 的经济学理论,利用货币紧缩政策、减税等手段改变凯恩斯 主义所提倡的高赤字、高物价的弊端,将货币增长率固定维 持在同人口和经济的实际增长率速度大体一致的稳定的水 平上。
同时增加有效供给,通过减税等手段使个人收入和企 业利润增长,从而引致储蓄、投资及扩大生产,有效供给也随 之增长,随着有效生产和消费的扩大,政府税收也自然增长,赤字也随之下降或消失,通货膨胀也自然而然的下降。
该系 列政策取得了效果,通货膨胀率取得了下降,经济回升,走出 的。
二、中国经济增长正在经历非典型减速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本世纪初经济增长率曾长 期高达10/以上,近年增速显著放缓,下降幅度达到40/,经济增长减速幅度较大,有别于往常的发展态势,呈现出非 典型的状态,结合欧美经济发展的繁荣及滞胀历史,对中国 经济发展状况进行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国为什么会拼命提倡全球化?
全球化就是资源能在全球畅通无阻的自由 配制,很大程度上说,就是资本的自由流 通。
美国极力倡导全球化,实质是要为过剩的 资本找出路,也就是为滞胀找出路。
在资本市场:较早完成城市化、工业化的发达 国家,都有一个特点,资本越来越集中,越来 越庞大,且利润平均化,利润趋于下降,资本 在本国再投资意念不强,大量的资本找不到出 路,全球化则为这些资本找到了出口。
1970年的经济危机是20世纪70年代美国滞胀的 起始点,1973年石油危机是导火索。
在通货膨胀的情形下,人们被迫缴纳“通货膨 胀税”,生产积极性和投资意愿都可能会相对 减弱,这就有可能引起生产停滞,经济增长放 缓,甚至止步不前。从这点来看,通货膨胀和 经济停滞相结合并不奇怪。就滞胀本身而言, 它事实上就是经济停滞和通货膨胀的结合体。
从而形成了低经济增长率,高失业率和高物价 上涨率并存的滞涨局面。
各国的滞胀有不同的表现形式,美国则代表了 发达国家的滞胀形式。
资本主义国家的滞胀根源
以美国为例阐述滞涨
在六十年代以前,美国就有通货膨胀问题, 由于当时的通货膨胀问题尚处于慢性且轻 度的阶段,因此没有对美国社会带来严重 的不利影响。
1974年-1979年的美国财政政策 (杰拉尔德·鲁道夫·福特)
1979年-1980年的美国财政政 (吉米·卡特)
尼克松、福特、卡特所采取的宏观干预, 均以失败告终。可见,凯恩斯主义的相 机抉择制不能解决经济滞胀,反而成为 了制造问题和激化矛盾的催化剂
主要是因为每次石油危机的爆发会推动 物价飞涨,从而带动通货膨胀,这时的 物价明显脱离了产品市场的供需曲线, 构成能源时代的新问题。
直到1981年,里根总统入主白宫,跳 出了凯恩斯主义的束缚,并使美国摆脱 了经济滞胀。
基金利率是影响通货膨胀的一个因素
从货币政策层面,为通货膨胀率的持续 高烧不退找到原因:
(1)在高速通胀的1973至1980年, 美国的通货膨胀的增长率一直高于其联 邦基金利率增加的速度。
(2)只到1980年代,强调紧缩货币 政策的沃尔克出任美联储主席一职,并 一再提高联邦基金利率(甚至一度达到 前所未有的16.4%),高速通货膨胀才 得以逐步消退。
经济滞胀
滞涨的历史背景
西方发达国家滞涨时期的严重通货膨胀乃冰冻三尺,非一日之 寒。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亚洲和欧洲作为二战的主要战场, 本土受到了巨大的破坏和损失,战争结束后,这些国家纷纷面 临了百废待兴和经济萧条,而美国则远离战场,保护了国内的 工业设施,从而保证了战争结束后美国得以持续繁荣和成为超 级大国。
经济滞胀
——石油危机是滞涨的导火索
凯恩斯主义
充分就业
高通货膨胀率
经济高涨
菲利普斯曲线
通货膨胀率高时,失业率低; 通货膨胀率低时,失业率高。
什么是滞胀?
上世纪70年代初,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出现经济停滞、衰退,失业率居高不下,同 时出现物价持续上涨带来的严重通货膨胀, 这就是西策
全球化策略
(无论是从好莱坞大片的全球化热播、麦当劳和肯德基的 全球化影响,还是阿迪达斯耐克等品牌的一度流行,不 难看出,美国除了利用战争的手段抢占能源—石油,以 保证经济机制正常运转,降低通货膨胀;还从经济的各 个层面实施着全球化策略,实现经济增长。)
量化宽松政策(2008年开始实行)
在劳动力市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由于劳动力 成本不断提高,靠商品输出获利空间越来越受 到挤压,而发展中国家劳动力成本低廉,资本 缺乏,在这些国家直接投资能获得高额利润, 资本输出便是顺理成章的事。
全球化的调控效果
短期的成效: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通过 国际分工,不平等的贸易,及泡沫化的金 融,直接间接的掠夺发展中国家的财富, 才使发达国家的滞胀表面上得到了一定的 缓和。
也就是说,全球化不过是把美国等发达 国家的滞胀引向了全球。
中国的滞涨预期
参考资料:
曾国安, 关于世界贫富差距的思考[ J ] . 经济评论, 2002
刘力, 章彰. 经济全球化---福兮、 祸兮 [ M] . 北京: 中国社会出版社, 1999
王文龙,经济滞涨预期1982年,七国(美英日德法意加) 国民经济增长普遍处于停滞状态。
各国货币供给价格增长速度却以更大幅度超过 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
1973年的第一次石油危机爆发,石油价格猛涨, 加剧了60年代以来就已经存在的主要有通货膨 胀引起的持续性物价上涨,使温和的物价上涨 发展成为严重的实质恶性的物价上涨。
对于英美等发达国家,以高就业率作为宏观经 济的首要目标。这是不同于中国的。
从尼克松到卡特,1970年代的历届美国总统, 都是虔诚的凯恩斯主义信徒,他们一直把充分
就业看作施政的重点。(宏观财政政策是凯
恩斯“需求管理”理念的主要实施途径。它强
调了当市场失灵时,政府应该进行干预。)
1969年-1973年的美国财政政策 (理查德·米尔豪斯·尼克松)
长期的后果:美国在高科技、金融的幌子 下,贸易赤字却越来越大,有数据统计, 美近年的贸易赤字每年达8000亿美元。 印美钞存在信誉问题,于是大量发行国债。 随后次贷危机的出现,引发全球性的金融 危机,让全球无数投资者血本无归。
全球化的隐患
美国为治理滞胀倡导全球化,但以美国 为首的发达国家的滞胀并没有得到根治, 不过滞胀暂时转移了,外推给了发展中 国家。
滞涨=经济停滞+通货膨胀
经济停滞原因:
1.第三次科技革命 市场达 到饱和 生产率增速下降
2.过多追求在世界上其他国家 的资本扩张 国内传统工 业受到打击 经济增长率 下降
通货膨胀原因:
1.能源价格不断上涨 推动其他领域价格 上涨(主要能源-石油)
2.军事开支
对内: 美国政府应对“滞胀”的调控政策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石油危机引发的美 国的通货膨胀问题日益严峻,严重影响了 美国经济的发展和美国世界地位的保持。
美国两次严重的通货膨胀
生产者和消费者的价格指数
可以看出从70年 代,特别是1972, 1973年开始,美 国的消费者价格 指数和生产者价 格指数开始迅速 上涨。
美国经济滞涨产生的原因
二战后,这些国家普遍推行凯恩斯主义“反周期”,即当私人 经济出现麻烦,生产的商品不能以有利可图的价格卖掉时,生 产会跌落到现有的潜力之下。此时,政府必须通过增加开支或 减税来进行干预。
为了刺激有效需求。西方发达国家的财政开支不断扩大,1950 年—1982年,西方7国国内信贷总额增长情况是:美国15.3倍, 日本16.7倍(1953年-1982年),联邦德国35.5倍(1952 年—1982年),法国71.8倍,英国12.3倍(1953年—1982 年),意大利164倍,加拿大30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