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临床药理学总论
临床药理学总论
直肠:
影响因素: ❖ 1.胃肠道pH值 ❖ 2.胃排空速率 ❖ 3.首关效应
某些药物通过胃肠粘膜及肝脏时受药 酶代谢,进入体循环的药量减少。
首关效应(首过消除):某些药药量减少。
口腔粘膜 胃粘膜 门静脉 肠粘膜
血
液
循
肝
环
直肠粘膜
分布
临床药代动 力学
临床药代动力学
❖ 一、概念 ❖ 二、药物的体内过程:ADME
吸收(absorption) 分布(distribution) 代谢(metabolism) 排泄(elimination)
吸收
❖ 概念: ❖ 影响消化道吸收的因素:
口腔粘膜:舌下给药 胃: 小肠:大多数药物在小肠被吸收。
❖ 肝药酶的诱导剂和抑制剂: (1) *诱导剂:如苯巴比妥钠和苯妥英钠, (2) *抑制剂:如异烟肼、氯霉素、西米替丁
排泄
❖ 1.肾排泄(主要排泄途径) ❖ 2.胆汁排泄 ❖ 3.其它途径:乳汁;汗;肺;唾液等
1.肾排泄(主要排泄途径)
肾小球滤过
肾小管重吸收
弱酸性药物在碱性尿液 中解离多,不易重吸收
第三节 临床药理学的职能
❖ 1. 新药的临床研究和评价 ❖ 2. 市场药物的再评价 再评价结果是遴选国家基本药物、非处方药物等的
重要依据 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 3. 药物不良反应监测 ❖ 4. 承担临床药理教学与培训工作 ❖ 5. 开展临床药理服务
第四节 新药的临床研究与评价
新药的概念
❖ 新药——指未在中国境内上市销售过的药品。已生 产的药品改变剂型、改变给药途径、增加新的适应 症或制成新的复方制剂,亦按新药管理。
Cost per drug ~$800,000,000*
第一章 药理学总论
①预防作用:指提前用药以防止疾病或症状 发生的作用。接种各种疫苗等
②治疗作用:指符合用药目的,能缓解症状 或消除病因以达到治疗效果的作用。
对因治疗:是指针对病因进行的治疗。如 青霉素治革兰氏阳性菌感染。
对症治疗:是指用以缓解疾病症状的治疗。 如阿司匹林使发热病人体温下降至正常
(4)药熟悉药物三(查:作用用药时、做到用操途作前、检不查、良操反应、 注意事项、用作七法中 对检 :、查 用相、 药操 时互作 要作后 做检 到用查 对、。 床号禁、对忌姓症等) 对医嘱有疑义名浓,、 度对 、及药 对时名 用、 药与对 方医药 法物 、师剂 和沟量 对、 用通对药时药。间物 2.用药时 (1)要根据病人用药目的指导病人用药。 (2)必须严格执行“三查”“七对”,避 免发
脂溶性或水溶性小分子易透过血管壁
5.组织器官的屏障作用血Βιβλιοθήκη 脑屏胎盘屏障
障
二、药物的体内过程
(三)代谢(生物转化)
定义:药物作为外源性活性物质在体 内发生化学结构的改变。 代谢的场所:肝脏、肠、肾、肺。
二、药物的体内过程
➢药物转化的方式、步骤 :
氧化、还原、水解 第一步:药物
代谢产物
第二步:
结合
药物或代 谢物
二、药物的体内过程
肝肠循环
生物转化
胆道
药物
无活性结合物
胆囊
肝脏
门静脉 肠道吸收
酶
原型药物
小肠
肠道
4.其他途径:通过唾液、乳汁、汗液、泪液等排泄。
三、药动学基本概念
1.生物利用度
是指非血管给药时,药物制剂实际被吸收入 血液循环的药量与所给药量之比。
2.消除半衰期(t1/2) 血浆药物浓度降低一半所需时间。 意义:反映了药物在体内的消除速度; 可根据t1/2确定给药间隔时间。
医学课件 药理 1药理学总论
分次给药: 间隔恒定时间,恒量给药时,如要快速达Css,首剂加倍。 降低Cmax和Cmin之差:
如要迅速达到Css,可在第一个T1/2内将给药速度增加1.44倍。
达到Css后,改变滴注速度或剂量,需再经5个T1/2才能达到新的Css。
Po或分次注射给药时,在不影响达Css下,尽量缩短给药间隔时间,但在单位时间内给药总量恒定,则使峰谷浓度差距减小。
门控离子通道型受体:eg.N-R,GABA-R,NMDA-R,Gly-R… G-蛋白偶联受体:多。DA-R,Adr-R,5-HT-R,M-R,阿片-R…。 具有酪氨酸激酶活性的受体:主要为一些生长因子受体,涉及核酸和蛋白质合成。 细胞内受体:eg.甾体激素受体,甲状腺素受体。 其他:细胞因子受体、其他酶类受体
*
2 步骤:1)氧化、还原、水解 2) 结合 3 肝药酶: 特点:专一性低、活性有限、个体差异大、易受药物的诱导和抑制 四、排泄 1 肾脏:主要排泄器官。肾小球过滤 肾小管分泌, 酸化或碱化尿液可促进药物的排泄。 2 胆汁: 肝肠循环 3 乳汁、胃、肺、汗液、唾液 4 评价参数:血浆清除率 CL=ke‧Vd
*
2.不良反应(adverse reaction) 1)定义 2)内容:副作用(side reaction) 毒性反应(toxic reaction):急性、慢性、特殊毒性(carcinogenesis, teratogenesis and mutagenesis)。 后遗效应(residual effect) 停药反应(withdrawal reaction) 变态反应(allergic reaction) 特异质反应(idiosyncrasy)
第一章 药理学总论-绪言 重庆医科大学药理教研室 刘颖菊
药理学定义 研究药物机体相互作用规律及原理的一门基础学科
临床药理学总论
后,才作为一门学科有组织的开展活动。
我国临床药理学的发展简介
1980年 卫生部在北京医学院成立临床药理研究所 1982年,成立临床药理学术组织“临床药理学会” 1983年,卫生部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14个临床药理基地, 上海出版了第一部《临床药理学》参考书 1984年 卫生部相继在北京、上海、广州、湖南建立临床 药理培训中心 1985年,经国家科委批准《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创刊 1986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临床药理学》专著
由于新药临床前各种因素的制约,对其ADRs谱的 认识非常局限,必须通过药物的上市后监察,完 成对一个新药的全面评价。
上市前临床试验的局限性
观察对象样本量有限 观察时间短 病种单一
多数情况下排除老人、孕妇和儿童
罕见的不良反应、迟发反应和发生在某些
特殊人群的不良反应难以发现,需要开展药物
low
No identifiable response
time
onset duration termination
最高安全浓度 血 药 浓 度 最小有效浓度
0
3
6
9
12
15
18
21
24
时
间
2、药动学(pharmacokinetics)
• 药动学 研究药物在正常人与患者体内的 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的规律性
• 澳大利亚、意大利、英国、美国等西方国家率先
建立了医药人员自愿报告药物不良反应制度。
• 全球形成药物不良反应监察的国际网络,该中心
不仅收集各成员国的ADRs报告,还定期通报药物
安全信息。
近六十年发生的药物毒性的严重事件
年代 1935~1937 1937 1937~1939 药 品 中 毒 事 件
第一章 药理学总论-绪言
第一章药理学总论-绪言基本要求重点难点讲授学时内容提要1 基本要求[TOP]1.1 掌握药物及药理学的概念、药理学的性质与任务。
1.2 熟悉新药的开发与研究。
1.3 了解药物与药理学的发展史。
2 重点难点[TOP]2.1 重点药物及药理学的概念、药理学的性质与任务。
2.2 难点新药的开发与研究。
3 讲授学时[TOP]建议1学时4 内容提要[TOP]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及作用规律的学科,既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作用机制,即药物效应动力学,也研究药物在机体的影响下所发生的变化及其规律,即药物代谢动力学。
药物是指可以改变或查明机体的生理卫生功能及病理状态,可用以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的化学物质。
药理学的学科任务是:(1)阐明药物的作用及作用机制,为临床合理用药、发挥药物最佳疗效、防治不良反应提供理论依据;(2)研究开发新药,发现药物新用途;(3)为其他生命科学的研究探索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和研究方法。
新药是指未曾在中国境内上市销售的药品。
已上市药品改变剂型、改变给药途径、增加新适应症亦属新药范围。
新药研发可分为临床前研究、临床研究和上市后药物监测三个阶段。
临床前研究主要由药学和药理学两部分内容组成,前者包括药物制备工艺路线、理化性质及质量控制标准等,后者包括以实验动物为研究对象的药效学、药动学及毒理学研究。
临床研究一般分为四期。
Ⅰ期临床试验是在20~30例正常成年志愿者身上进行初步的药理学及人体安全性试验;Ⅱ期临床试验为随机双盲对照临床试验,观察病例不少于100对,主要是对新药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作出初步评价,并推荐临床给药剂量;Ⅲ期临床试验是新药批准上市前,扩大的多中心临床试验,目的在于对新药的有效性、安全性进行社会性考察,观察例数一般不应少于300例;Ⅳ期临床试验是上市后在社会人群大范围内继续进行的受试新药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价,在广泛长期使用的条件下考察疗效和不良反应,也叫售后调研。
临床药理治疗学总论
总论
第三节 药物治疗的基本过程
举例:控制心绞痛药物的选择
假设患者诊断为稳定型心绞痛,一个月前发病,病史 和各种检查无其他异常。设定的治疗目标是尽快终止发作。
分析:根据稳定型心绞痛的病理生理学知识,它是由 于冠状动脉部分狭窄,当劳累等因素造成心肌耗氧增多时 供氧不能相应增加而引起的。治疗主要是通过降低心肌耗 氧量来恢复心肌的供氧与耗氧平衡。这可通过四种途径来 实现:降低心肌前负荷、降低心肌收缩力、减慢心率和降 低心肌后负荷。
加强不良反应监测 药物制剂中不符合标准的有毒有害物质超标准 或有效成分含量过高
规范管理,严格把关 药物的不合理使用
总论
第二节 药物治疗的一般原则
四、药物治疗的经济性(economy)
控制药物需求的不合理增长 合理配置药物资源 控制被经济利益驱动的不合理过度药物治疗 药物经济学(Pharmacoeconomics):应用现代经济学的 研究手段,结合流行病学、决策学、生物统计学等多学科 研究成果,分析不同药物治疗方案、不同医疗或社会服务 项目的成本-效益或效果或效用比,确定经济的药物治疗 方案。
总论
第一节 绪论
一、临床药物治疗学概述 二、临床药物治疗学的研究内容和主要任务 三、临床药物治疗学与药学服务
总论
第一节 绪论
一、临床药物治疗学概述
1. 药物治疗学的历史沿革
由简单到复杂、由初级到高级、由经验逐步上升到科 学的阶段:
19世纪前 经验主义阶段(hit-or-miss,偶然式、机会式)
±
-
-
钙拮抗剂(注射剂)
+
±
-
-
总论
第三节 药物治疗的基本过程
二、药物治疗方案的制定
2.给药方案的制定
临床药理治疗学总论
随着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等新兴技术的发展,临床药理学的研究领域不断拓展,未来将更加关注个体差异对药 物作用的影响,以及药物的精准使用。同时,随着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加强,临床药理学的研究成果将更好地服务 于全球公共卫生事业。
02 临床药物治疗学概述
CHAPTER
药物治疗的原理与机制
药物治疗的原理
案例五:罕见病治疗药物的研发与临床应用
总结词
罕见病治疗药物的研发与临床应用是临床药理学的重 要案例之一,旨在满足罕见病患者的治疗需求。
详细描述
罕见病是指发病率较低的疾病,通常缺乏足够的病例 用于临床试验和治疗方案制定。因此,罕见病治疗药 物的研发需要克服许多困难和挑战。在临床应用中, 研究人员需要密切关注罕见病治疗药物的安全性和疗 效,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同 时,还需要开展长期随访研究以评估罕见病治疗药物 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特点
临床药理学具有跨学科性,涉及医学 、药学、生物学等多个领域;同时, 它还具有实践性和应用性,旨在为临 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
临床药理学的重要性
保障公众用药安全
临床药理学的研究有助于发现和 评估药物的安全隐患,为药品监 管提供科学依据,确保公众用药
安全。
提高药物治疗效果
通过研究药物在人体内的代谢、 药效和不良反应,临床药理学为 医生提供科学指导,帮助医生制 定合理的用药方案,提高药物治
个体化用药方案制定
总结词
个体化用药是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疾病特点和治疗目标, 制定个性化的药物治疗方案。
详细描述
个体化用药考虑患者的年龄、性别、遗传背景、生理状况 等因素,旨在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和降低治疗成 本。
解决方案
药理学1总论课件
药理学1总论
2
3.药物的来源 古代:天然物质,包括植物、动物和矿物质。 现代:天然物质中的有效成分、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
和生物工程药物。
药理学1总论
3
二、药理学(pharmacology)
1.概念: 药理学(pharmacology)是研究药物和机体(包
括病原体)相互作用的规律及其机制的一门学科。
体,其结合是可逆的。使激动药亲和力降 低,不影响内在活性。故量效曲线平行右 移,最大效能不变。
② 非竞争性拮抗药:与激动药并用,激动药
的亲和力和内在活性均下降。故量效曲线
右移,最大效能降低。其结合是多不可逆
。
药理学1总论
24
(四)受体调节
指受体与配体作用,使受体的数目和 亲和力发生变化。是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 的重要因素。有两种类型:
瞳(effect)。
药理学1总论
14
(二)药物作用的基本表现
• 兴奋 (Excitation):功能增强,指凡能使机体 组织器官原有生理、生化功能增强的作用。
• 抑制 (Inhibition):功能降低,指凡能使机体 组织器官原有功能减弱的作用。
兴奋
抑制
药理学1总论
15
二、药物作用的主要类型
(一)作用部位:局部作用和吸收作用; (二)选择性:选择作用和普遍细胞作用;
研究方法。
药理学1总论
7
四、药理学的发展史
药理学1总论
8
药理学1总论
9
药理学1总论
10
药理学1总论
11
药理学1总论
12
第二节 药物对机体的作用—药效学
学习目标: 1.掌握药物作用两重性的概念; 2.理解药物的基本作用; 3.理解药物的作用机制:受体学说及受体受
医学课件药理1药理学总论
谢谢
THANKS
01
02
03
直接作用
药物直接作用于靶点,如 杀菌、抗炎等。
间接作用
通过调节机体功能或免疫 系统来发挥作用,如免疫 调节剂。
联合作用
多种药物同时或先后使用, 产生协同或拮抗作用。
药物的作用谱与选择性
作用谱
选择性
选择性高的药物
选择性低的药物
药物能够作用于多个靶 点或适应症的范围。
药物对特定靶点或适应 症的作用强度和特异性。
构效关系类型
竞争性拮抗、非竞争性拮抗、部分竞争性拮 抗。
药物的作用机制与受体学说
药物作用机制
指药物如何与机体细胞相互作用,引起机体生理、生化功能改变 的原理。
受体学说
指药物必须与靶细胞上的受体结合,通过影响细胞膜离子通道、酶 活性或信号转导等途径,最终产生药理效应。
受体类型
G蛋白偶联受体、酶活性受体、离子通道受体、核受体等。
现代药理学
随着分子生物学、遗传学和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现代药理学在研究药 物作用机制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为新药研发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药理学的研究方法
体内研究
通过动物实验来研究药物的作 用机制和体内过程,如给药方 式、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
等。
体外研究
利用离体器官、组织或细胞来 研究药物的作用机制,如受体 分析、酶活性测定等。
药物作用的细胞生物学机制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 单位。
药物通过影响细胞的增殖、分化、 凋亡等过程,从而发挥治疗作用。
药物的细胞生物学作用机制与肿 瘤、心血管疾病、免疫系统疾病
等多种疾病的治疗密切相关。
药物作用的分子生物学机制
分子生物学是从分子水平研究生物大 分子的结构和功能的科学。
药理学第一章药理学总论PPT课件
药物的量效关系是药理学研究 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临床用 药具有重要意义。
在量效关系曲线中,药物的效 应强度可以用纵坐标表示,药 物的剂量可以用横坐标表示。
药物的作用机制
药物的作用机制是指药物如何与 机体相互作用并发挥药理作用的 过程,是药物效应动力学研究的
核心内容。
药物的作用机制涉及药物与机体 细胞膜上或细胞内受体的相互作 用,以及由此引发的细胞功能变
01
02
03
04
半衰期
药物在体内消除一半所需的时 间。
表观分布容积
药物在体内分布达到平衡后, 按血浆中药物浓度计算应占有
的体液总容积。
清除率
单位时间内从体内清除的药物 量占给药量的比例。
生物利用度
药物经不同途径进入体内后被 吸收进入体循环的量占总给药
量的百分比。
04
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
药物方面的因素
药物相互作用评估
评估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避免药物 之间的不良反应和相互干扰,提高用 药安全性。
特殊人群用药安全性
针对不同年龄、性别、生理状况的人 群,评估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制定 相应的用药方案。
药物安全性评价标准
建立和完善药物安全性评价标准,规 范评价流程和方法,提高评价的科学 性和准确性。
药物风险管理
药物评价与重要作用。通过对药物的 有效性、安全性和经济性进行 评价,可以为药品监管部门提 供科学依据,确保药品的安全 性和有效性。
促进医药科学发展
药理学的发展对于促进医药科 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不 断深入研究药物的作用机制和 效果,可以推动医药科学的进 步,为人类健康事业的发展做 出贡献。
物作用。
性别
不同性别的人体生理特征存在 差异,对药物的反应也有所不 同。
药理学总论1
[D] =
KD+ [D]
[D]>>> KD E=Emax
E=1/2•Emax时
[DR] =50 [RT] %
KD = [D]
23
竞争性拮抗
E 激动药
竞争性拮抗药 +激动药
激动药Emax 不变 激动药量效曲线右移 (亲和力下降、内在 活性不变) 评价参数: pA2
LogC
24
非竞争性拮抗药
Emax 下降 曲线右移 (亲和力、内在活性下降)
➢第二信使--第一信使作用于靶细胞后胞浆内 产生的信息分子:将信息增强、分化、整合 后传给效应器→效应。(cAMP、cGMP 、 肌醇磷脂、钙离子等)
20
受体调节(receptor regulation)
➢受体增敏:受体数目增多、亲和力增大或效 应力增强的现象。如长期使用拮抗药,体内 受体数目增多、敏感性增强,反应性增强, 是某些药物突然停药出现撤药反应或反跳现 象的原因之一。
药理作用、作用机制
体内过程、体内药量变化
药物代谢动力学
(Pharmacokinetics)
1
药理学任务
➢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药与毒物, 药物滥用, 药原性疾病。
➢药品开发及基础研究 ➢与其他生命科学的研究相互促进。
药理学的研究方法
➢实验药理学方法 ➢实验治疗学方法 ➢临床药理学方法
2
药物学与药理学的发展简史
7
后遗效应(residual effect,or after effect)
停药反应(withdrawal reaction) 变态反应(allergic reaction)
❖特点:免疫反应 与剂量无关 与药物原有效应无关 药理性拮抗药无效
1临床药理总论
主要研究内容和范围
新药临床评价(临床试验)和老药再评价 指导临床用药:治疗药物监测TDM,用药个体化 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测与研究 药物相互作用 特殊生理,病理状态下的药效,药代,不良反应 特点 遗传因素影响用药(遗传药理学pharmacogenetics, 药物基因组学 pharmacogenomics),环境因素 临床药物代谢,药效-药代动力学,药物作用机制
4 氯霉素 血药浓度与毒性
二,血药浓度与药效的无相关性
击中就发动药物 有些药物的药效一旦产生后,药效的持续与 受体周围的药物浓度无关.甚至血浆和组织中 药物早已消除,而药效仍持续一段时间. 如:单胺氧化酶抑制剂; 利血平; 抗肿瘤药 等
血药浓度监测
靶效应, 一,靶效应,靶浓度
靶效应 target effect― 临床药物治疗的 靶效应target effect―临床药物治疗的 终点
II期的延续,扩大的临床试验,要求在 多个中心进行(不少于3个),可不用盲 法.一般要求300例. 目的:在较大范围内(多中心)评价新 目的: 药,明确有效性和安全性.
IV期临床试验 IV期临床试验
即上市后临床试验,又称上市后监测. 目的 : 进一步考察新药的安全有效性,发 目的: 现发生率较低的不良反应. 包括: 1 扩大临床试验范围 2 特殊对象临床试验 3 补充临床试验
药物作用与靶器官后产生的效应.此效应可为治疗的目 的或终点,也可以是一个代用的或中间的治疗指标.
靶浓度 target concentration ― 药物治 靶浓度target 疗的中间性终点
与用药目的(治疗终点)有规律性及半定量关系的血药 浓度,在无合适治疗终点或靶效应时可作为药效指标.
二,靶浓度的测定
起源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