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工程学范式发酵工程实验教学模式[论文]

合集下载

《发酵工程》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发酵工程》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发酵工程》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摘要:《发酵工程》课程是生物工程专业的一门核心课,该课程内容丰富、涉及面广、实践性强。

针对课程的特点,从教学内容整合、教学手段优化和教师素质提高,以及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等方面思考与探索该课程教学思路,提高学生学习本门课程的积极性和实践能力,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发酵工程教学改革实践教学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4(a)-0140-02生物技术是当前世界最前沿的科学技术,目前正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迅速发展。

发酵工程在生物技术中扮演着产业化的关键角色。

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对科学技术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有一定的实践技能的高素质人才。

《发酵工程》生物工程和生物技术专业的一门核心课,在专业课程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其教学体系的合理编排和设置对生物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们仅就14年来的《发酵工程》授课实践,结合其他兄弟院校的教学经验谈谈感悟。

1 精选教学内容,整合课程体系1.1 精选教学内容河南科技学院(后简称我校)生物工程专业的《发酵工程》课程是在修完微生物学、生物化学和化工原理等课程之后,本科三年级第一学期开设,与《生物分离工程》、《生化工程》和《生物工程设备》同期开设,《酶制剂》、《酒类工艺学》和《生物制药》等专业课程在其后开设。

生物工程各专业核心课程之间的知识具有较高关联性,教学过程中避免与其它课程交叉重复。

我校每四年进行一次本科培养方案的修订,在参与的制定2005年、2009年和2013年新修订的教学大纲中,《发酵工程》课程的课时由72学时不断被压缩为现在的48学时。

如何在有限的课时内使学生掌握发酵工程最基本的内容,提高他们在实践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为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是《发酵工程》教师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我们的《发酵工程》授课内容提炼为:以发酵工业过程共性环节为主线,按照发酵工艺过程串联为菌种―培养基―种子扩培―发酵过程控制一条主线。

发酵工程毕业论文

发酵工程毕业论文

发酵工程毕业论文发酵工程毕业论文发酵工程是一门研究微生物在生物过程中的应用的学科,广泛应用于食品、制药、化工等领域。

作为发酵工程专业的研究生,我在毕业论文中选择了探究发酵工程在食品行业中的应用。

第一章:引言在引言部分,我首先介绍了发酵工程的定义和研究意义。

发酵工程是通过调控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过程,实现有益产物的生产。

在食品行业中,发酵工程可以用于酿造啤酒、酱油、豆腐等传统食品,也可以应用于生产酸奶、乳酸菌饮料等现代食品。

第二章:发酵工程在食品行业中的应用在这一章节,我详细介绍了发酵工程在食品行业中的应用案例。

首先,我选择了酿造啤酒作为一个案例。

啤酒的酿造过程中,麦芽中的淀粉经过酶的作用转化为糖,然后由酵母发酵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

我对啤酒酿造的每个步骤进行了详细的解析,并探讨了如何优化发酵条件,提高酿造效率。

接着,我介绍了酱油的发酵过程。

酱油是一种传统的调味品,其发酵过程中需要用到大豆、麦曲和盐水。

我研究了酱油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的作用机制,以及如何控制发酵条件,使得酱油的品质更好。

此外,我还探讨了发酵工程在乳制品行业中的应用。

以酸奶为例,我介绍了酸奶的发酵过程和发酵菌的选择。

酸奶的发酵过程中,乳糖被乳酸菌转化为乳酸,从而使得酸奶呈现出酸味。

我研究了不同乳酸菌对酸奶品质的影响,并提出了优化发酵条件的建议。

第三章:发酵工程的挑战与展望在这一章节,我探讨了发酵工程在食品行业中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首先,发酵工程在食品行业中的应用需要面对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的平衡。

如何提高发酵工艺的效率,同时保证产品的品质,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其次,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和健康的关注度增加,发酵工程在食品行业中的应用也需要面临更高的标准。

如何确保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的纯度和产品的卫生安全,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最后,我对发酵工程在食品行业中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我认为,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发酵工程在食品行业中的应用将更加广泛。

发酵工程实验教学模式的探索和实践

发酵工程实验教学模式的探索和实践

学 物 农 药 、 品生 产 、 境 净 化 等 领 域 都具 有 长 , 学 环 节 多 。 据 这 些 特 点 及 教 学 内 且 处 于 一 学 期 的 中 间 , 生 的 学 习积 极 性 食 环 教 根
的 专 业 特 点 及 学 生 实 践 学 习 及 毕 业 论 文 工 作 的 需 要 , 校 把 该 专 业 学 生 的 专 业 课 我 主 要 集 中 于 第 三 、 、 学 期 , 六 学 期 的 四 五 第
生 命 科 学 是 系统 地 阐 述 与 生 命 特性 有 酵 工 程 是 一 门 应 用 性 和 实 践 性 很 强 的 课
关 的 重 大 课 题 的 科学 , 当今 发 展 最 快 、 是 最 程 , 而 实 验 教 学在 发 酵 工 程 教 学 活 动 中 因 活 跃 的 学 科 , 是 新 世 纪 各 高 等 学 校 重 点 非 常 关 键 。 也 发 展 的 学 科 之 一 。 酵 工 程 又 叫 微 生 物 工 发
Ex lr to n r c ie t e mo e f t a hn f f r n a in po a in a d p a tc h d lo e c ig o e me t to
e g n e i g e p r me t n i e rn x e i n
合性 的大 实 验 。 体 实 验 教 学 安 排 见 表 l 具 。 最 初 选 择 这 个 连 续 的 时 间 段 的 出 发 点 是 为 了 迎 合 综 合性 大 实 验 的 特 点 , 于 学 便
我校 于 2 0 年 开 始 招 收 生 物 工 程 专 业 生 能 更 好 的 对 发 酵 过 程 进 行 连 续 的 观 察 02


察 、 测 、 录 等 。 学 基 本 也 是 按 照 表 一 检 记 教 的流 程 进 行 , 本 是 利 用 学 生 的 课 余 及 周 基 末 时 间 , 此 整 体 时 间 延 长 。 教 学 效 果 因 从

发酵工程实验教学论文

发酵工程实验教学论文

发酵工程实验教学论文•相关推荐发酵工程实验教学论文1.发酵工程实验教学改革1.1改革实验教学形式改革后的发酵工程实验将传统两周一次课的频率改为每周一次课,将全学期实验压缩到半学期进行,同时采用“一条龙”式实验教学形式,即在规定8周教学时间内,学生根据课程要求和微生物培养需要,系统且连续地安排实验时间,实验环环相扣、同学分工协作,共同完成实验方案的任务。

这种教学形式改变以往只遵循上课周期而不顾微生物培养特点的弊端,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增强学生实验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实验教学效果。

1.2优化实验教学体系以往发酵工程实验开设的项目主要针对发酵工程基本操作及菌种筛选等,实验内容相对孤立,学生对发酵过程的整体认知不够全面。

改革后结合我校特点,采用“一条龙”式实验体系(自然界中产酶微生物的选育、发酵条件优化、发酵产酶及酶的提取、酶学性质研究及改性、酶的应用等),在此实验中,涉及微生物、发酵工程、生化分离工程、酶工程等实验方法和技术,形成连续而系统的实验,实现从验证性实验到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转变。

系统化的实验教学体系有利于培养学生发酵工程研究基本思路和方法,使学生全面了解某一发酵产品生产和应用的特点与关键环节,整体掌握发酵工程的系统实验知识。

1.3整合实验教学内容按照我校生物工程和生物技术专业的培养方案,改革后我们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力求具有系统性、科学性、实用性和先进性,结合生产实际,以学生熟悉的典型发酵产品、酶制剂产品生产为主,将发酵实验设为发酵产酶模块、红曲米固态发酵模块和自酿自饮(风味酸乳及糯米甜酒的酿制)模块,共八个实验项目,包含液态发酵和固体发酵、好氧发酵和厌氧发酵,按照基础、综合、设计三个层次编制实验内容,将整个发酵实验内容,优化后的实验教学内容更为丰富,更有利于培养动手能力、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2.结语通过对发酵工程实验教学的改革,形成具有我校特色的实验教学形式,建立合理的实验教学体系,整合和优化实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有效增强教学效果。

发酵工程课程论文 汪昌杰

发酵工程课程论文 汪昌杰

发酵工程课程论文题目抗生素的生产工艺及发展前景院系生物与制药工程专业食品质量与安全班级0902学号 2009011457姓名汪昌杰抗生素生产工艺以及发展前景摘要:抗生素(antibiotics)是由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属)或高等动植物在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具有抗病原体或其它活性的一类次级代谢产物,能干扰其他生活细胞发育功能的化学物质。

1929年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发现了人类的第一个抗生素---青霉素。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弗莱明和另外两位科学家经过艰苦的努力,终于把青霉素提取出来制成了制服细菌感染的物资药品。

1943---1945年间,抗生素实现了工业化生产,以通气搅拌的深层培养法大规模发酵生产青霉素。

随后,四环素、金霉素、万古霉素、氯霉素和链霉素等品种相继被发现并投入生产。

关键词:抗生素;生产工艺;应用;发展前景一、抗生素的概述抗生素是青霉素、链霉素、金霉素等一类化学物质的总称。

它是生物,包括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在其生产活动过程中所产生,并能在特定条件下有选择性的抑制或杀灭各种细菌感染或抑制致病微生物感染的有机物质。

抗生素的生产目前主要用微生物的三级发酵法进行生物合成。

很少数抗生素如氯霉素、磷霉素等用化学合成法生产。

此外还可将生物合成法制得的抗生素用化学或生化方法进行分子结构改造而制成各种衍生物,称半合成抗生素,如氨苄青霉素。

二、抗生素的发展早先时期认为,抗生素是微生物在代谢过程中产生,在低浓度下就能抑制其他微生物的生长和活动,甚至杀死其他微生物的化学物质.然而,抗生素的迅速发展很快就突破了这一定义:在来源上,已不局限于微生物,它包括高等动、植物产生的代谢物,也包括用化学方法合成或半合成的化合物;在性能上,从抗菌到抗肿瘤、抗病毒、抗寄生虫等物质亦属抗生素范畴.纵观抗生素的发展史,抗生素的研究、生产大体可分三个发展阶段:1.天然抗生素的发展阶段1929年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1881-1955)在培养皿中培养细菌时,发现从空气中偶然落在培养基上的青霉菌长出的菌落周围没有细菌生长,他认为是青霉菌产生了某种化学物质,分泌到培养基里抑制了细菌的生长。

实验改革论文发酵工程论文

实验改革论文发酵工程论文

实验改革论文发酵工程论文:发酵工程实验改革实践与研究摘要:实验教学的质量不仅直接影响学生对相应理论的理解,而且对培养学生独立操作能力,及将专业知识应用于生产、经营和管理第一线的创新能力都至关重要。

为适应社会需要,学院领导大胆突破,实行了发酵工程专业实验的综合化,使学生能够系统地掌握与食品发酵工程相关的技能,提高自身素质和创新能力,以满足企业和社会的需要。

关键词:发酵工程;实验改革;创新发酵工程是采用工程学技术,通过充分挖掘和利用微生物体系潜力,获得人们所需要的物质的技术过程,是现代生物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由于发酵工程行业的蓬勃发展,迫切需要发酵工程专业的高素质人才。

沈阳农业大学食品学院经过对食品发酵工程专业的多次探索性改革,初步形成了与食品科学专业相结合、适应发酵工程发展的具有本校特色的食品发酵工程专业体系。

其中,实验教学在食品发酵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实验教学的质量不仅直接影响学生对相应理论的理解,而且对学生独立操作能力的培养,及能够将学科知识、专业能力直接应用在生产、经营和管理第一线的创造力及创新思维的培养都至关重要。

为适应社会需要,培养科技创新人才,我们对发酵工程实验教学的具体内容、教学方式和方法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 改革。

一、发酵工程的重要性及专业现状发酵技术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而食品类发酵行业占有重要地位。

因此,发酵工程专业是食品科学学科的一个重要方向。

沈阳农业大学食品学院经过多年的探索和积累,形成了着眼于学科发展、结合当前科研水平、具有本校特色的食品发酵工程专业。

该专业以食品发酵工程课程为核心,辅以食品微生物学、食品酶学、食品生物技术、食品生物化学、食品化学和食品工程原理等专业基础课,同时开设了白酒酿造、乳制品加工、软饮料加工和粮油加工等与实际发酵工业紧密联系的专业课,并且通过课外讲座,如微生物代谢调控、现代发酵工厂设计、发酵食品安全、基因组学和蛋白组学技术在发酵过程研究中的应用及生物统计学等,加强学生对有关交叉学科的前沿技术在发酵工程中应用的了解,为学生发展提供了一个宽广的平台,课程体系教学效果明显。

研究型教学模式在高校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发酵工程》课程为例

研究型教学模式在高校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发酵工程》课程为例

传统 的 《 发酵工程》课程教学方式以讲授 为主 ,实验的开设也是 按照 “ 实验指导书”进行 ,学生被动接受。而研究型教学模式由教 师 给出项 目和 目标要求 ,其 过程需要 由学生设计 、探索 、研究 、合作才 能 完 成 。这 里 需 要 教 师 和 学 生 共 同 转 变 观 念 ,教 师 教 什 么 、 怎 么 教 , 学生学什么 、怎么学 ,方法上要改进 ,总体 要树立 一种 “ 注重 实用 , 贴 近实际 ,引导和培养学生 自主学习 、自主研究能力 ”的教学理念和 目标 [ 3 ] 。
1 .理 念 与 目标
的专业课程 中 , 传统教学模式的问题显得更 为突 出。主要表 现在 以下
几个方面 : 1 .知 识 基 础 薄 弱
课程设置之间缺 乏有机 的联 系 ,相邻 学科 和交叉 学科 的设置 不 够。另外 ,学生学习的都是课 本知识 ,不 习惯去主动探索且满足 于已 有的知识结构 ,导致知识片面、基础薄弱 的情况普遍存在 ;加上教材 内容的相对滞后 ,学科的前沿动态知识无法及时传递 ,也导致学 生知 识 陈 旧现 象 。 2 .思考能力不强 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 方式,使得学生习惯于跟随学 习,思维方 式往往是单一的和直线式的 ,形成 了依赖的心理和思考的惰性 ,多数 学生存在过于严谨 、崇尚权威 的倾 向,缺少独立思考 、钻研推敲 和 自 己解决 问题的思维能力 ,创新 意识淡薄 ,缺乏创新思维 的主动性 。 3 .应用能力不强 专业课程的内容除 了让 学生 掌握 一些专 业性 知识和 原理 的基础 外 ,还需要很多的实验、实践来配合 的。 由于实验 设施不足 ,设备 陈 旧、更新缓慢 ,尤其 缺少高新设备 ,学生实践机会 不多 ,严重影响 了 学生实践技能和应用能力的提高 。 二 、研究型教学模式的特点与优势 研究型教学模式 侧重 采取 多种 多样、各具 特色 的教学措 施 。例 如 ,通过开设 “ 独立 研究” 模块课程 、进行 “ 基 于问题 ” 的学 习等 方式培养学生独立分析 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锻炼学生 的实践动手 能力和创造性 思维 _ 2 J 。与传统 教学模 式相 比,研究 型教学 模式具 有 以下 特 点 与 优 势 : 1 . 培 养 学生 主动 学 习 的意 识 相对于以单 向性知识传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 ,研究 型教学模式 中教师只是对 疑难知识点进行辅导讲解 ,系统性 的知识学 习需 要学生 自己完成 。这种学 习重视培养学生为解决 问题而主动学 习的意识 ,激 发学生的 自学潜能 。一般是教师给出项 目研究 、解决问题 的 目标 和要 求 ,由学生制定项 目研究 、解决问题的计划方案 ,在得 到指导教师的 确认后按照计划组织项 目的研究 。这个 过程改变 了传 统的学 习方式 , 让学生在解决 “ 怎么做” 的时候 , 自觉参与学习 ,知道 “ 为什么” 。 2 .增强学生分析思考 的能力 研究 型教学模式的推进过程中 ,如何解决问题 ,实现项 目预期的

发酵工程课程论文

发酵工程课程论文

发酵工程结课论文题目:维生素C的发酵姓名:XXX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班级:学号:任课教师:XXX2012年10月18日维生素C的发酵摘要:维生素C的发酵是指通过发酵作用将原料转化为维生素C,再通过生物分离技术将其从发酵液中分离提纯,获取满足要求的维生素C产品。

维生素C的发酵过程中包含菌种的培育、菌种的保藏、种子的制备、发酵动力学、发酵环节的控制和染菌及防治六个方面。

概括地说,在发酵的整个过程中要选育出优秀的发酵菌种并采取合理有效的方法予以保藏,保持其优良性状;在实际生产时要对菌种进行扩大培养,满足生产上对发酵菌的数量要求;对于发酵还应全面的考虑发酵的消耗、产率问题,并通过适当的控制方法提高效率;染菌和污染是发酵过程中的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需要严格控制,频繁检测确保发酵罐安全,避免或较小损失。

关键字:维生素C发酵、发酵菌种、发酵控制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The fermentation of vitamin CAbstract: The fermentation of vitamin C is defined to turn raw material into vitamin C through microbe zymoses. Then separate vitamin C from fermentation broth and get pure vitamin C. Course of fermentation contains culture raising, culture preservation, seminal preparation, fermentation kinetics, control of fermentation segment and pollution & prevention. In general, breeding good zymogen and preserve it in reasonable way; raising it’s number to meet the demand; controlling the p rocess to increase efficiency. Checking all segment to avoid pollution or remedying to reduce loss.Key words: the fermentation of vitamin C, zymogen, fermentation control.0 前言维生素C作为人体营养素之一的维生素的一个分支,对人体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生物论文发酵工程设计方案

生物论文发酵工程设计方案

发酵工程设计方案摘要:发酵工程是一种利用微生物代谢过程生产有用产物的技术。

本论文旨在设计一个发酵工程方案,以生产某种特定的微生物产物。

本文将详细介绍发酵工程的原理、设计方案以及其实施步骤。

1. 引言发酵工程是一种利用微生物的代谢过程生产有用产物的技术。

它广泛应用于食品、饮料、制药和生物化工等行业。

发酵过程中,微生物通过代谢底物产生所需的产物,同时产生能量。

发酵工程的核心是发酵罐的设计和控制,以确保微生物生长和产物产量的最大化。

2. 发酵工程原理发酵工程的基本原理包括微生物的选型、发酵底物的选择、发酵条件的控制以及产物提取和纯化。

首先,需要选择适合生产所需产物的微生物菌株。

然后,选择合适的发酵底物,提供微生物生长和代谢所需的营养物质。

发酵条件的控制包括温度、pH值、氧气供应和搅拌速度等参数的调节,以优化微生物的生长和产物产量。

最后,通过提取和纯化步骤,从发酵液中分离出目标产物。

3. 发酵工程设计方案本设计方案旨在生产某种特定的微生物产物,例如乳酸。

以下是发酵工程的设计方案:a. 微生物菌株选择:选择一种能够高效产生乳酸的微生物菌株,例如乳酸菌。

b. 发酵底物选择:选择适合乳酸菌生长的发酵底物,例如玉米淀粉或葡萄糖。

c. 发酵罐设计:根据乳酸菌的生长特性和所需产量,设计合适的发酵罐。

发酵罐应具有足够的体积、搅拌装置和控制系统。

d. 发酵条件控制:调节发酵罐内的温度、pH值、氧气供应和搅拌速度等参数,以优化乳酸菌的生长和乳酸产量。

e. 产物提取和纯化:发酵完成后,从发酵液中提取和纯化乳酸。

可以采用离心、膜分离、结晶等方法进行提取和纯化。

4. 实施步骤以下是发酵工程实施的具体步骤:a. 微生物菌株培养:首先培养选定的微生物菌株,以获得足够的菌种。

b. 发酵底物准备:准备适合乳酸菌生长的发酵底物,例如玉米淀粉或葡萄糖。

c. 发酵罐安装:安装发酵罐,并连接搅拌装置和控制系统。

d. 发酵条件调节:调节发酵罐内的温度、pH值、氧气供应和搅拌速度等参数,以优化乳酸菌的生长和乳酸产量。

基于参与式教学法的发酵工程实验教改的探索

基于参与式教学法的发酵工程实验教改的探索

基于参与式教学法的发酵工程实验教改的探索胡益波(),陈宇,莫湘涛,胡胜标湖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长沙,410081摘 要:发酵工程实验是一门综合性很高的课程,对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论证了参与式教学的优势及在实验教学中的可行性。

针对目前发酵工程实验教学中的教学模式单一、教学质量难以保证、考核方式不科学等普遍问题,采用参与式教学方法,改进上课模式,在综合性实验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不仅促进了学生参与实验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拓展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升了教学质量。

关键词:发酵工程,参与式教学,实验教改Reform and Exploration of Experimental Teaching in Fermentation Engineering Based on Participatory Teaching MethodHU Yi -bo (),CHEN Yu,MO Xiang -tao,HU Sheng -biaoCollege of Life Science ,Hunan Normal University ,Changsha 410081,China实践教学收稿日期:2018-12-20;修回日期:2019-02-26基金项目:湖南师范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发酵工程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探索与实践研究”通讯作者:胡益波,E -mail:huyibo1987@“发酵工程”是湖南师范大学生物技术专业及生物基地班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涉及微生物学、基因工程、代谢工程、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等相关专业知识,具有很强的交叉性和实践性,与工业生产联系紧密[1]。

“发酵工程实验”课程是完善和巩固发酵工程基本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的纽带,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考查学生能否灵活运用各学科生物知识的必要环节[2,3]。

作为培养学生专业实践技能的重要课程,发酵工程实验教学方式的改进得到了广泛的重视[4-6]。

生物技术专业《发酵工程》课程教学体系改革的探索-精选教育文档

生物技术专业《发酵工程》课程教学体系改革的探索-精选教育文档

生物技术专业《发酵工程》课程教学体系改革的探索: The Fermentation Engineering course is the specialized subject of students majoring in biotechnology. Combined with our classroom instruction effect of Fermentation Engineering in recent years, its teaching system reformation is discussed from teaching model, educating way and checking method about theory, experiment and practice teaching, which gives reference for the further improvement of course teaching system.0引言发酵工程是发酵原理与工程学的结合,是研究由生物细胞(包括微生物、动植物细胞)参与的工艺过程原理和科学,是研究利用生物材料生产有用物质,服务于人类的一门综合性科学技术。

生物技术是应用自然科学及工程学的原理,依靠生物催化剂(微生物、动植物细胞或细胞中的酶)的作用,将物料进行加工以提供产品或为社会服务的技术[1]。

通过上述的发酵工程和生物技术的定义分析可知,生物技术最后的目的就是建立工业生产过程或进行社会服务,而生物技术的主要应用领域往往就是发酵工程的应用和研究或生产的对象,绝大多数生物技术的目标都是通过发酵工程来实现的,可见现代的发酵工程技术处于生物技术的中心地位。

因此对于生物技术专业的学生来说,将《发酵工程》作为专业必修课开设是极其重要的,如何设置课程教学体系,把这门实践性极强的专业课有效的与发酵原理结合呢?本文以高教出版社出版、李艳主编的《发酵工程原理与技术》为指导教材,从教学模式、教学方式和考核方法三个方面说明我校生物技术专业几年来课程教学体系的改革。

发酵工程课程设计 酵母菌的高细胞密度发酵 论文

发酵工程课程设计 酵母菌的高细胞密度发酵  论文

课程设计说明书课程名称:发酵工程设计题目:酵母菌的高细胞密度发酵院系:xxxxxxx学生姓名:xxx学号:xxxxxxxxx专业班级:xxxxx指导教师:xxxxxxx2013年5月26日课程设计任务书设计题目酵母菌的高细胞密度发酵学生姓名Xxx 所在院系Xxxxxxxxx 专业、年级、班Xxxx设计要求:1、设计题目选择要求紧扣发酵工程相关教学内容和生产实际。

2、要充分查阅相关背景资料,了解相关内容的前沿进展及存在问题。

3、设计说明书应字迹清楚文字通顺,并附有各项设计成果表,摘引其他书籍或杂志的材料必须注明出处。

4、实验方案要切合实际,严密合理6、设计结束后,以个人为单位提交设计说明书一份(后附流程图)。

学生应完成的工作:1、在老师的指导下确定设计题目。

2、学生查阅相关文献和资料制定实验路线,并有指导老师检查实验路线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3、学生在实验室完成既定方案。

4、完成课程设计说明书的初稿,经过指导老师的帮助修改,最后定稿。

参考文献阅读:[1]李寅等著,高细胞密度发酵技术[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2]陈思如,萧熙佩酵母生物化学[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 3 ] ( 日) 山根恒夫( 周斌译) , 生化反应工程[M] .西安: 西安大学出版社, 1992[4]陈洪章,李佐虎,酵母菌的高密度发酵[J].工业微生物,1998, 28(1): 28-31工作计划:2013.5.11分组并确认指导老师,在老师指导下查阅文献,确定题目。

2013.5.12----2013.5.13 进行理论试讲阶段,确定实验路线,然后确定实验方案。

2013.5.14----2013.5.17 进行实验操作和书写设计说明书。

2013.5.18----2013.5.22 修改说明书,和指导老师沟通。

2013.5.23—2013.5.26 上交课程设计说明书,并由指导老师填写评语和成绩。

任务下达日期:2013年5月13日任务完成日期:2013年5月26日指导教师(签名):学生(签名):酵母菌的高细胞密度发酵摘要:酵母的高细胞密度发酵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一般指发酵液中的酵母细胞浓度在100g/L以上。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发酵工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发酵工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发酵工程”教学改革与实践在当今快速发展的社会中,科技的进步带来了广泛的工业化和生产品质的提高,其中,化学工程和发酵工程等精细化工程逐渐成为人们十分关注的新兴行业。

与此同时,如何培养适应这些领域发展的应用型人才,也成为了高等教育中急需解决的难题。

为了更好地准备学生进入这些行业并拥有更好的职业生涯,教学改革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针对“发酵工程”的教学改革及其实践进行讨论与分析,以期为相关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一、“发酵工程”专业概述发酵工程,是应用生物学、微生物学、化学、工程等多学科理论实践相结合,通过设计、调控、优化发酵生产过程,实现目标产品的生产和开发的工程学科。

该学科的应用领域十分广泛,包括食品、饲料、医药、酿造、生物能源等多个领域,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发酵工程领域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二、“发酵工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传统的大学教学体系中,以科技领域为例,教育多以基础理论的普及和传授为主,但为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已经成为了高等教育的新趋势。

但可惜的是,传统的教学模式以理论为主,往往会造成学生在实战中无法应对复杂局面的问题。

对于发酵工程专业而言,目前的教学体系中,依然存在以下问题:1缺乏实践性教学环节。

以实践为导向的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知识和技能,而发酵工程教学中缺乏实践性教学环节,导致学生无法真正掌握和理解发酵工程的实践操作和技能。

2 .教育和产业泾渭分明。

大学教育和实际产业之间的“鸿沟”是很大程度上导致学生在毕业之后不能满足实际工作要求的原因。

这也同样出现在“发酵工程”专业教育中,由于产业需求的快速发展,学校的课程学习并没有及时更新,导致学生在实际工作中难以符合工业需求。

3 .课程设置单一。

针对专业课程的设置单一,比如只设置理论和实验课程,而缺乏实习或实践课程,导致学生对于该领域的实际工作流程和过程不了解,不能融会贯通。

三、创新教育模式,提高学生实际应用能力为了改善当前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一些高校已经开始借鉴国外的教育模式,探索新的课程设置以配合国内产业的快速发展。

发酵工程实验教学模式的探索和实践

发酵工程实验教学模式的探索和实践

发酵工程实验教学模式的探索和实践
孔有琴
【期刊名称】《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年(卷),期】2011(000)001
【摘要】为了全面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教学效果,结合这几年开设发酵工程实验课程的教学实践,本文对开设本课程的时间安排、教学组织、开放实验室及考核方式等进行了探索总结.
【总页数】2页(P82-83)
【作者】孔有琴
【作者单位】湖州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浙江湖州,313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2
【相关文献】
1.应用型本科高校微生物发酵工程实验教学模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J], 何晓梅;张晶晶;孙传伯;邓辉
2.基于工程学范式发酵工程实验教学模式探索 [J], 高永生;朱丽云;李红亮;俞晓平;贾振宝
3."酶工程"实验教学模式改革的探索和实践 [J], 刘斌;张洁;吴克;吴茜茜;蔡敬民
4.高校食品与发酵工程实验教学模式改革策略研究 [J], 韩国强
5.虚实结合的发酵工程实验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J], 鲁明波; 刘亚丰; 杨英; 吴元喜; 余龙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发酵工程》实验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发酵工程》实验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发酵工程》实验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任晓莉;佟春生;赵金安;赵润柱【摘要】实验教学是《发酵工程》教学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为了改进和完善实验教学,对实验教学内容进行了优化,构建了《发酵工程》大实验内容体系;在教学过程中,探索和尝试了自主式实验教学、开放式实验教学和多元化实验教学模式;在实验过程评价和终端评价的基础上,完善了《发酵工程》实验教学全过程动态评价体系.【期刊名称】《实验科学与技术》【年(卷),期】2014(012)002【总页数】3页(P118-120)【关键词】发酵工程;实验教学;改革;实践【作者】任晓莉;佟春生;赵金安;赵润柱【作者单位】太原工业学院环境与安全工程系,太原030008;太原工业学院自动化系,太原030008;太原工业学院环境与安全工程系,太原030008;太原工业学院环境与安全工程系,太原03000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642.423;TS201.1;TQ920.1《发酵工程》课程是生物工程专业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核心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实验教学重点应放在发酵工艺流程及常用的实验技术的训练方面,所以其实验教学体系的合理编排和设置对生物工程专业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至关重要[1]。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并掌握微生物发酵工程中所涉及的发酵工艺和设备,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验技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太原工业学院结合工程型应用人才的培养目标,对《发酵工程》课程的实验教学内容、实验教学方法和手段、实验开设方式和实验教学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了多次探索与实践,逐渐形成了一套具有我院特色的可行的《发酵工程》实验教学思想和方法。

1 实验内容体系构建我院生物工程专业在1999年刚刚成立的时候,由于实验设备资源有限和师资缺乏,《发酵工程》课程没有实验环节,导致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较差。

2006年以来,随着实验室省部共建资金的持续大量地投入和师资力量的补充和增强,教研组成员在对其他高校《发酵工程》实验内容改革的详细调研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补充了《发酵工程》实验教学环节[2-4]。

发酵工程论文 -

发酵工程论文 -

资料范本本资料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编辑和打印,感谢您的下载发酵工程论文 -地点: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本资料适用于约定双方经过谈判,协商而共同承认,共同遵守的责任与义务,仅供参考,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不需要的部分可直接删除,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发酵工程的研究进展【前言】发酵工程是泛指利用微生物制造或生产某些产品的过程。

它包括厌氧发酵的生产过程(如酒精、乳酸、丙酮丁醇等)和有氧发酵的生产过程(如氨基酸、柠檬酸、抗生素等)。

广义的概念:生物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和工程学(化学工程)结合。

狭义的发酵概念:微生物培养和代谢过程。

发酵技术是人类最早通过实践掌握的生产技术之一,产品也很多,以传统食品来说,东方有酱、酱油、醋、白酒、黄酒等,西方有啤酒、葡萄酒、奶酪等。

这些发酵食品都是数千年来凭借人类的智慧和经验,在没有亲眼看到微生物的情况下,巧妙地利用微生物生产的产品。

【关键词】发酵发展应用1、发酵工程的内容1.1 定义发酵工程是指采用工程技术手段,利用生物(主要是微生物)和有活性的离体酶的某些功能,为人类生产有用的生物产品,或直接用微生物参与控制某些工业生产过程的一种技术。

1.2现代发酵工程人们熟知的利用酵母菌发酵制造啤酒、果酒、工业酒精,乳酸菌发酵制造奶酪和酸牛奶,利用真菌大规模生产青霉素等都是这方面的例子。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发酵技术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并且已经进入能够人为控制和改造微生物,使这些微生物为人类生产产品的现代发酵工程阶段。

现代发酵工程作为现代生物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例如,用基因工程的方法有目的地改造原有的菌种并且提高其产量;利用微生物发酵生产药品,如人的胰岛素、干扰素和生长激素等。

已经从过去简单的生产酒精类饮料、生产醋酸和发酵面包发展到今天成为生物工程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分支,成为一个包括了微生物学、化学工程、基因工程、细胞工程、机械工程和计算机软硬件工程的一个多学科工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工程学范式发酵工程实验教学模式探索
当前,高校发酵工程课程验证性实验比重过大,实验设置之间缺乏有机联系,彼此孤立,探索性和主动性设计和创新性实验所占比重很少,教师对学生实验过程的考核评估缺乏弹性。

通过发酵工程课程体系设计的调整和完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的改革、完善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和开放性工程设计类实验教学的实施,解决了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与行业对人才需求的不对称性。

发酵工程实验教学评价体系工程学思维发酵工程是直接服务于
生产实践及生物技术进步的一门工程学科,是社会经济中最活跃的工业体系,发酵工程的迅猛发展,与高素质的发酵人才密切相关,而高素质的发酵人才培养迫切需要改革和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建立合理的教学平台,切实解决教学过程中不适应时代发展的教学模式,即要培养学生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验技能,更要拓展学生的工程学思维,提高人才的整体质量,为社会输送卓越的工程技术人才。

一、发酵工程发展历史和学科特色
人类利用发酵技术生产食品和药物已有几千年历史,随着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的不断出现,再加上分子生物技术的建立,已能够通过发酵生产胰岛素、细胞因子和疫苗等多种基因工程药物。

随着世界进入资源匮乏时代,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是资源的循环和高效利用以及可再生能源的开发,这些问题的解决都涉及到产业化过程。

发酵是系统而非孤立的工程学问题,需要进行生产过程的经济核
算和可行性评估。

当前发酵工程课程设置,存在实验教学改革明显滞后于理论教学改革,亦明显滞后于行业发展需要,实验教学设置多为静态和孤立的验证性实验,缺乏锻炼学生工程学思维的内容。

发酵工业急需的人才严重匮乏,而高校毕业生又很难在对口企业就业,其根源在于教学内容和生产实际的脱节。

实验教学不仅为了巩固课程理论知识,掌握必要的操作技能,更要提高学生的科研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尤其是工程学思维能力,满足行业进步的要求。

二、传统实验教学特点与不足
传统实验教学的特点主要体现在:(1)教学内容相对滞后,验证性实验比重过大,工程设计和创新性实验比重太小。

实验之间缺乏有机联系,彼此孤立。

新技术难以在教学中体现,如对基因工程菌株的工业化生产工艺流程的设计几乎没有,已不能满足发酵工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2)教学方式单一,绝大部分高校实验准备几乎全部由教师完成,学生按实验指导操作,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实验基本操作完成后甚至不清楚基本原理,学生工程学思维模式得不到有效锻炼;(3)缺乏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传统的实验考核一般以老师为中心,大多根据实验报告和平时表现给出实验成绩,这种单一的评价体系不利于工程学思维模式的建立。

(4)实操性实验课时数偏少,由于受专业培养计划学时数压缩的影响,发酵工程教学的学时数偏少,课内一般只能完成某些特定的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等基本实验技能的训练,探索性、研究性及设计性的实
验教学根本无法在课堂教学中完成。

三、基于工程学范式的发酵工程实验教学改革的具体对策
学科范式(paradigm)决定着学科的价值观、方法论和具体内涵,关系到本学科的课程设置、实验教学创新方向、学科新的生长点和交叉扩张模式,对学科的学术定位和教学定位具有一定的规范力,影响到理论课程、实验课程和第二课程的配置和其内在联系,同时也会影响教学手段的设计、组织和运用。

为了解决发酵工程人才培养模式与发酵工业对人才需求的不对称性,教学改革有如下几方面的探索。

1.课程体系调整和完善
发酵工程的人才培养模式要与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对接,课程设置要兼顾学科发展和产业发展的要求。

传统的发酵工程实验设计主要是一些相对独立的验证性实验,彼此缺乏系统联系,需要对实验教学内容做一综合调整,使实验教学形成一个完善体系,并引入工程学设计内容,增加学生整体思维和经济效益的评估以及可行性分析的能力。

2.实验教学模式和手段改革
发酵工程实验教学学生应是主体,教师只是引导者,应增设一些设计性实验内容,在教师引导下选择一些产品,学生通过查阅资料首先提出工程设计方案,并对整个生产过程模拟仿真,并进行经济效益评估,以获得切实可行的完整实施方案。

教师负责把关并提出指导性意见,跟踪完成实验过程。

通过工程设计性实验,提高学生
的主观能动性、动手能力、创新意识和工程学思维能力。

3.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
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是推动学生完成实验的有效动力。

实验课程的评价始终是教学中的一大难题。

实验教学不仅要教会学生一些基本操作技能,更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模式,教学考核不仅要注重结果,更要注重过程。

学生能够从实施过程中总结、分析、归纳和提高,而不仅获得实验结果。

对学生实验成绩的评估不应机械性地对结果数据进行评判。

工程设计实验的评判也应符合工程设计的特质。

工程设计性实验最能反应学生学习的总体效果,在增加这类实验的同时,还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考核评估体系。

4.开放性工程设计类实验教学
开放性工程设计实验教学要坚持综合性、选择性和灵活性的原则,以跨学科思维构建学科教育体系,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进一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各交叉学科知识的能力,使学生能解决日益宽泛和综合的多学科复杂问题,协调上中下游的工艺技术需求,建立工程学思维模式。

工程学是用于企业分析、设计、改进和运作的知识、理论与实践的整体,是将科学基本原理运用于实际用途的应用手段。

由于学时有限,学生很难接受和展开相应的训练,发酵工程教学需要延伸到第二课堂,实行开放性教学,通过培养学生的兴趣,充分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进行工程设计性实验的开展。

开放性工程设计类实验教学的开展,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运用工程学范式,培养学生的工程学思维,以更好地适应日益发展的发酵工程领域对人才培养的需求,为我国发酵工业培养卓越的工程技术人员。

当然,开放性工程设计教学也带来了诸如教学成本增加和实验室管理困难等一些新问题,这些问题如何解决,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探索。

参考文献:
[1]韩立敏.发酵工程教学的研究与思考[j].生物学杂志,2010,27(2):105-107.
[2]曹军卫,马辉文,张甲耀.微生物工程[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3]杨英歌.《发酵工程》理实一体教学模式的探索[j].高教高职研究,2010,(46):221.
[4]吴根福,杨志坚.发酵工程实验指导[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