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用药案例分析(北京医院药学部)

合集下载

首都医科大学密云教学医院住院患者注射用奥美拉唑合理性分析

首都医科大学密云教学医院住院患者注射用奥美拉唑合理性分析

质子泵抑制剂(proton pump inhibitor,PPI)通过抑制H+-K+A T P酶活性,抑制胃酸分泌,具有强大的抑酸作用,被广泛应用于消化系统疾病的治疗和高危人群应激性溃疡的预防用药,并取得显著疗效。

P P I是目前临床上相关疾病治疗中应用广泛、疗效最好的药物[1]。

注射用奥美拉唑作为质子泵抑制剂的代表药物,疗效确切、安全性相对较高,临床使用十分广泛。

我院动态监测注射用奥美拉唑使用频次及使用金额不断升高,临床不合理使用率也呈上升趋势。

因此,科学评估我院注射用奥美拉唑临床应用的合理性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对我院1597份住院患者注射用奥美拉唑使用情况及医嘱的合理性进行分析,以期提高合理用药水平,为我院临床安全、有效和经济用药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来源 通过医院信息管理系统,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随机抽取2018年我院住院科室使用注射用奥美拉唑的出院病历共计1597份,提取医嘱信息包括药品名称、临床诊断、用法用量等,并查阅病历对其合理性进行点评。

1597份病历分布科室为肿瘤内科、消化内科、普外科、肾内科、神经内科、骨科、呼吸内科、内分泌科等,见表1。

1.2 方法 建立“注射用奥美拉唑专项点评表”,点评表内容包括患者基本信息、用药情况、用药目的(治疗/预防)及用药不适宜原因分析等。

依据药品说明书、《2014年中国胃食管反流病专家共识意首都医科大学密云教学医院住院患者注射用奥美拉唑合理性分析郝立志,李颖慧*首都医科大学密云教学医院药剂科,北京 101500[摘要] 目的:通过专项点评了解首都医科大学密云教学医院(以下简称“我院”)住院患者注射用奥美拉唑的使用情况及合理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随机抽取2018年我院住院科室使用注射用奥美拉唑的出院病历共计1597份,统计药品名称、临床诊断、用法用量等信息,对药物适应证、用法用量、给药疗程、给药途径及药物相互作用等方面进行点评和综合分析。

79例莫西沙星所致药物不良反应文献分析

79例莫西沙星所致药物不良反应文献分析

79例莫西沙星所致药物不良反应文献分析袁华;封宇飞【期刊名称】《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年(卷),期】2012(000)005【摘要】目的:探讨莫西沙星所致不良反应发生的规律及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方法:通过中国知网(CNKI)的中国医院知识仓库(CHKD)期刊全文数据库及美国国立图书馆数据库(PubMed)检索2000–2011年莫西沙星致不良反应的有效文献69篇,对患者性别、年龄、原患疾病与过敏史、给药途径、累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共收集79例莫西沙星所致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可发生于18岁以上的各个年龄组;其中,41例患者通过静脉途径给药;不良反应类型以神经系统、过敏反应、循环系统反应最多;其发生时间最早为用药后5 min内,最迟为用药3周后;预后除造成3人死亡,1例未彻底好转,其余经停药、对症治疗后好转。

结论:莫西沙星所致不良反应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其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最严重的可能导致死亡,值得关注。

【总页数】3页(P288-290)【作者】袁华;封宇飞【作者单位】卫生部北京医院药学部,北京 100730;卫生部北京医院药学部,北京10073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78.1【相关文献】1.莫西沙星治疗耐多药结核的药物不良反应60例分析 [J], 胡明2.口服莫西沙星致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给药方案探讨 [J], 游鹏程;张松青;郑沁鈊;王颂3.控制盐酸莫西沙星输液速度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J], 金梅4.莫西沙星药物不良反应分析 [J], 陈国英5.含莫西沙星的超短程化疗方案治疗初治菌阳肺结核患者的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研究 [J], 邹俊义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近年中药不良反应事件案例

近年中药不良反应事件案例

近年中药不良反应事件案例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近年来,中药不良反应事件频频发生,引起了人们对中药安全性的担忧。

这些事件不仅影响了患者的健康,也对中药行业产生了负面影响。

本文将就近年发生的一些中药不良反应事件进行案例分析,以便更好地了解这一问题。

第一起案例是2019年发生在湖南某医院的中药不良反应事件。

一名患有高血压的患者在服用一种中药后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最终导致肾功能损伤。

经过调查发现,这种中药是由一家不规范中药厂家生产的,其中含有大量有毒物质,严重危害了患者的健康。

此事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也促使了中药行业的整顿和规范。

第二起案例是2020年发生在北京某中医院的中药不良反应事件。

一名儿童患有感冒症状,在中医医生的建议下服用了一种中药颗粒。

该患者在服药后出现了皮疹、过敏等严重不良反应,最终被确诊为药物过敏性休克。

经过调查发现,这种中药颗粒中含有一种对儿童过敏反应较强的成分,未能及时诊断导致患者严重后果。

此事件再次引起了中医药界的警惕,促进了中药研制和应用的标准化。

第二篇示例:近年来,中药不良反应事件频发,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

中药虽然具有疗效,但在不当使用或制备过程中也可能出现不良反应。

以下将列举一些近年来发生的中药不良反应事件案例,以警示人们正确使用中药的重要性。

一、2017年““六味地黄丸”事件2017年,一名患者因长期服用“六味地黄丸”后出现典型的药物性肝炎症状,包括黄疸、腹胀、恶心等,经医院检查确诊为药物性肝炎。

经过进一步调查,发现该患者购买的“六味地黄丸”是在一家无资质的小药店购买的,产品质量无法保证,导致不良反应发生。

二、2018年“葛根颗粒”事件2018年,一名患者因服用“葛根颗粒”后出现喉部过敏反应,呼吸困难,紧急送医后被诊断为过敏性休克。

经调查发现,该患者之前没有对该药物进行过敏测试,盲目使用导致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

2019年,一名患者因购买“通窍活血颗粒”用于治疗头痛,服用后出现严重的胃痛、消化不良等症状,经进一步检查发现胃溃疡。

药学监护及临床不合理用药案例剖析1

药学监护及临床不合理用药案例剖析1

2020/1/1
3
药品安全性与药学监护
近年来,药品不良事件濒发不断,引起广大公众、社 会与新闻媒体的极大关注: 2000年苯丙醇胺(PPA)召回事件-脑卒中 2001年西立伐他汀(拜斯亭)召回事件-横纹肌溶解、肌痛 2001年马兜铃酸(关木通等)召回事件-肾损伤和肾衰竭 2004年罗非昔布(万络)召回事件-心血管事件 2005年米非司酮(含珠停)事件-子宫和生殖器官破裂 2005年雌激素(口服避孕药)事件-子宫、宫颈肿瘤 2005年奥司他韦(达菲)事件-日本儿童发生神经精神不良 反应及12例死亡 2006年加替沙星(天坤)召回事件-血糖异常、糖尿病 2006年鱼醒草钠注射液事件-过敏
挪威年均因ADR死亡约占住院患者的11.5%; 法国年均因ADR死亡约占住院患者的13.0%; 英国年均因ADR死亡约占住院患者的16.0%。 2002年,WHO世界卫生大会上发表“关于患者安全 的决议”。 统计表明,在发达国家,每10名患者即有 1名在接受医院治疗时受到伤害。
2020/1/1
10
药品安全性与药学监护
2008年吗替麦考酚酯(骁悉)事件-增加孕妇流产和先天畸 形风险,由妊娠给药C级降为D级;
2008年抗癫痫药/抗抑郁药事件-增加自杀风险,前者是安 慰剂的2倍!后者主要是青少年;
2008年刺五加注射液事件(3例死亡);
2008年茵栀黄注射液事件(1例死亡);
2009年双黄连注射液事件(2例死亡);
2009年肾康注射液事件(2例死亡);
2020/1/1
4
药品安全性与药学监护
2006年克林霉素磷酸酯(欣弗)事件-染菌(11例死亡) 2006年亮菌甲素(齐二药)事件-肾衰竭(13例死亡) 2007年广东佰易人免疫球蛋白事件-感染乙肝病毒 2007年培高利特(协良行)召回事件-心脏瓣膜病(272例) 2007年替加色罗(泽马可)召回事件-心绞痛、中风(29例) 2007年含钆造影剂致NSF问题_肾源性纤维化 2007年甲氨蝶呤污染长春新碱事件-下肢马尾神经以下瘫

我院2006—2010年抗糖尿病药物应用分析

我院2006—2010年抗糖尿病药物应用分析

Ut i l i z a t i o n a na l y s i s o f a n t i - d i a b e t i c d r u g s i n o u r h o s pi t a l d u r i n g 2 0 0 6— — 2 0 1 0
c l i n i c a l r a t i o n a l d r u g u s e . Me t h o ds : T h e v a r i e t y , a mo u n t , c o n s u mp t i o n s u m, DDDs a n d a v e r a g e d a i l y c o s t o f a n t i d i a b e t i c d r u g s u s e d i n
我院 2 0 0 6 —2 0 1 0 年抗糖尿病药物应用分析
刘 朋 , 纪立伟 , 梁晓丽( 卫生 部北京医院药学部, 北 京1 0 0 7 3 0 )
I 摘要 】 目的 : 分析 北京 医院抗糖尿病 药的应 用情 况,为临床合理 用药提供 参考。方法 : 对卫生部北京 医院 2 0 0 6—2 0 1 0 年
we r e h i g h e r t h a n t h a t o f o t h e r a n t i d i a b e t i c d r u g s d u e t o mo r e c o mmo n u s e i n c l i n i c . T h e v a l u e s o f DDC o f me t or f mi n , g l i me p i r i d e ,
中 国药物应 用 与监测 2 0 1 3 年2 月 第1 0 卷 第1 期
C h i n es e J o u r n a l o f D r u g A p p l i c a t i o n a n d Mo n i t o i r n g , V o 1 . 1 0 , N o . 1 , F e b r u a r y 2 0 1 3

我院住院药房用药错误分析及防范措施

我院住院药房用药错误分析及防范措施

我院住院药房用药错误分析及防范措施吕鲜艳;吕冠博;姜德春【摘要】Objective To reduce medication errors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drug dispensing, so as to ensure the medication safety of patients in inpatient pharmacy. Methods Totally 239 cases of medication errors in inpatient pharmacy in our hospital from 2013 to 2015 reported to Monitoring Network of Medication Safety in China Core Group of International Network for the Rational Use of Drugs (INRUD) were classified and analyzed. Results The common medication errors were drug dosage(23. 85% ), frequency of drug adminis-tration(20. 08% ) and varieties of drugs(20. 08% ), among which the main mistakes were caused by primary pharmacists(83 cases) and primary doctors(47 cases). Conclusion The standardized management of drug in the hospital pharmacy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a double check system can reduce the occurrence of medication errors.%目的减少住院药房用药错误,提高药品调配质量,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方法对医院2013年至2015年住院药房上报《INRUD中国中心组临床安全用药监测网》的239例用药错误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常见的用药错误类型为药品用量(23.85%)、给药频次(20.08%)、药品品种(20.08%),其中主要引起错误的人员类型为初级药师(83例)和初级医师(47例).结论加强住院药房药品的标准化管理,制订双人核对制度等措施,可减少用药错误的发生.【期刊名称】《中国药业》【年(卷),期】2018(027)001【总页数】2页(P92-93)【关键词】住院药房;用药错误;用药安全;药房管理【作者】吕鲜艳;吕冠博;姜德春【作者单位】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药学部,北京 100053;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药学部,北京 100053;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药学部,北京 10005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52用药错误(medication error,ME)是指合格药品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的任何可预防的不良事件,包括在处方开具、药品的调配、发放、使用和监测过程中可能引起或导致不恰当的用药或伤害患者的事件。

处方点评中存在问题及实例分析

处方点评中存在问题及实例分析

不适宜处方
适应证不适宜的;(说明书为依据,科室上报经批准的超说明书用药除外 ) 我院常见不适宜处方类型 遴选的药品不适宜的;
药品剂型或给药途径不适宜的;
无正当理由不首选国家基本药物的; 用法、用量不适宜的;(说明书为依据)
联合用药不适宜的;
重复给药的; 有配伍禁忌或者不良相互作用的;
例:年龄 39岁,性别:女,诊断:阴道炎 R 八珍颗粒 3.5g bid 点评小组点评结果:处方超7日量未注明原因。(不规范处方) 未点评:适应症不适宜。(不适宜处方) 八珍颗粒:补气益血。用于气血两亏,面色萎黄,食欲不振, 四肢乏力,月经过多。
例:年龄:41岁,性别:男,诊断:无。 R:养心氏片 0.6(1片)tid 点评小组点评结果:1、处方超7日量未注明原因。2、无诊断。 (不规范处方) 未点评:用法用量不适宜。(不适宜处方) 养心氏片:口服,一次2~3片,一日3次。
处方点评依据
1. 处方管理办法 2. 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 3. 北京市医疗机构处方专项点评指南(试行) 4. 药典、说明书; 5. 治疗指南 6. 专家共识 7. 国家基本药物目录 8. 疾病名称缩写 9. 教科书
处方点评内容
一、处方书写规范性 二、处方用药合理性 是否有用药指征 选用药品是否适宜 剂型或给药途径是否正确 用法、用量是否正确 联合用药是否适宜 有无重复给药 有无配伍禁忌或不良的相互作用 药物使用是否经济
4.15.3.6 开展处方点评,建立 药物使用评价体系。
【C】 1.有按《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 行)》的要求制定医院处方点评制度, 组织健全,责任明确,有处方点评实 施细则和执行记录。 2.每月至少抽查100张门急诊处方 (其中自费处方≥20张)和30份出院 病历进行点评。 3.有特定药物或特定疾病的药物使用 情况专项点评,对抗菌药物临床使用 进行专项点评,重点抽查感染科、外 科、呼吸科、心内科、肿瘤科、神经 科、重症医学科等临床科室以及I 类 切口手术和介入治疗病例。 4.对不合理处方进行干预。

北京医院2004—2007年中成药不良反应分析

北京医院2004—2007年中成药不良反应分析

构成比 ( % ) 23150 18158 8174 8120 7165 5146 4192 22195 100100
214 ADR 史 183 例 ADR 病 例 中 , 43 例 有 ADR 史 , 占 23150% ; 无 ADR史者 100例 , 占 54164% ; 不详者 40例 , 占 21186 % 。 215 不良反应发生时间 ≤5 s 3例 , 占 1164% ; 6~ s 12例 , 占 6156% ; 1 ~ h 40 例 , 占 21186% ; 13 ~ h 51 例 , 占 27187% ; 25 ~ h 25 例 , 占 13166% ; 49 ~ h 17 例 , 占 9129% ; 73 h ~ 7 d 24 例 , 占 13111% ; > 7 d 11 例 , 占 6101 % 。 216 用药情况 183 例 ADR 病例中 , 单独用药 143 例 , 占 78114% ; 联合用药 40例 , 占 21186% , 其中中西药联合使用 23例 , 占 12157% , 两种以上中药联合使用 17例 , 占 9129%。 有 6例疑为合用两种中药引起不良反应 , 占 3128%。涉及 3 种给药途径 , 其中口服 94 例 , 占 51137% , 静脉滴注 82 例 , 占 44181% , 外用 7种 , 占 3182%。 217 药物类别和品种 根据 《北京市基本医疗保险和工伤保 险药品目录 》 (2005年版 ) 中药分类原则将涉及不良反应的药 物分类 , 共涉及中成药 10类 66种 (见表 3、表 4) 。其中祛瘀 剂致 ADR 101例 , 占 55119%。单品种报告例次依次为小金丸 31例 , 占 16158% ; 葛根素注射液 19例 , 占 10116% ; 西黄丸 17例 , 占 9109%等 。 218 ADR累及器官及临床表现 ADR 累及多个器官和系统 , 其中对皮肤及附件造成的损害所占比例最大 , 为 53101% , 主 要表现为皮疹 、过敏样反应 , 其次为神经系统 、消化系统等的 反应 (见表 5) 。

我院门诊中成药合理用药分析

我院门诊中成药合理用药分析

我院门诊中成药合理用药分析摘要目的:了解我院门诊中成药处方不合理使用现状,分析不合理原因,总结点评经验,为基层中药师干预不合理用药提供借鉴,提高患者用药安全。

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2019.03-2019.12十个月间按上年月平均处方数等间隔随机抽取每月453张中成药处方,共4530张。

抽取比例1.28%。

根据处方点评相关法律法规及指导原则进行点评分析。

结果:不合理处方共248张,其中书写不规范73张;适应证不适宜处方46张;给药途径不适宜2张;用法用量不适宜23张;联合用药不适宜50张;重复用药54张。

分别占比29.44%,2.82%,18.55%,0.81%,9.27%,20.16%,21.77%。

结论:通过处方点评总结我院门诊中成药使用的不合理情况,建立长效干预机制,多方监管,提高我院中成药处方合格率,降低患者用药风险。

关键词:中成药;合理用药;处方点评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越来越重视。

近年来,中成药以“组方严紧、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小”等优势,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且取得了明显的治疗效果[1]。

中成药疗效确切,使用方便,深受广大患者欢迎,但不适当的应用和滥用不仅达不到应有的疗效,甚至会使病情加重[2]。

处方点评是根据相关法规、技术规范,对处方书写的规范性及药物临床使用的适宜性进行评价,发现存在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并实施干预和改进措施,促进临床药物合理应用的过程[3]。

中药处方点评是中药药学工作的核心,是保证中药临床用药安全、有效、经济的重要保证,更是中药药师工作价值的充分体现[4]。

我院开展中成药处方点评,统计并分析不合理处方,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制定具体措施,以期促进我院中成药临床合理用药,降低中成药不合理用药带来的风险。

1.资料与依据1.1资料来源:按上年月平均处方数等间隔随机抽取每月453张中成药处方,抽取比例1.28%,2019年3月—2019年12月共抽取中成药处方4530张。

立足患者服务患者,临床药学工作任重而道远——卫生部北京医院药学部临床药学简介

立足患者服务患者,临床药学工作任重而道远——卫生部北京医院药学部临床药学简介

技部 “ 十一 五”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 》 卫生行业科研专项课题 》 的《 和《 等院 内外科研项 目。
面 对新世 纪的挑 战 , 们有信 心通过 自己的努 力和对药 学事业 的高度 责任感 , 我 推动我 院药学事 业 的发 展 ,
也恳切希望与 国内外 同仁一道 , 为提高 临床药学服务水平 和质量 , 为保证广大群众 的健康做 出更 大贡献 。
束 。在几 年的临床药 师制试点 的带教工 作 中, 教学相 长 , 我们临床 药师收获 甚多 , 使 再加上 医院领导 的大力支
持和临床科 室的积极配合 , 以及 参加培训药师 的学习互动 , 我院的临床药学工作有 了长足 的进 步。 自2 0 年 以来 , 09 我们开设 了药物咨询 门诊 , 2 0 年一年就 回答 医生提 问 、 仅 09 建议合理用 药以及纠正 医嘱差
错 共计 1 0 4 多例次 , 完成药历近 2 0 , 内分 泌科 出院带药教 育 2 0 0份 仅 4 人次 , 收集全 院不 良反应报告 2 5 。迄 3份
今 为止 , 已带教学生 l 名 , 1 发表文章 l 篇 , O 主编书籍 2本 , 编书籍 5 , 参 部 参加 国内外 的各种授课 2 余次 。除 了 0 开展 临床 药学的服务工作 , 院临床 药师还参加 和承担着不 同的研究课题 。 已完成 和正在开展 的课题有 国家科 我
床的工作模式 。做到每 天跟踪病人 的用 药情 况 , 询问病人入 院前 的用 药 以及为 出院病 人进行带药教育 。除此之
外, 临床药 师还承担起 与药物基 因组 学的检测工作 , 在筹建药物遗 传学实验 室 。 目前 能为临床提供基 因型与 正 药物用 量以及 不 良反应的相关信息 。另外 , 院作为北 京市药物警戒站 , 我 承担过 国家科技部 、 卫生部 、 北京市药 监局 以及 国家不 良反应 中心的多项 药品安全 J 生研究课题 。 2 0 年北京医 院药 学部成为卫 生部临床 药师培训试 点基地 , 立 了呼吸和 内分 泌 2 专业 , 07 设 个 每年为全 国其 他 医院培养 2~3 临床药师 , 目前 为止共培训 了来 自全 国各 地 的临床 药师 1 人 。同时负责 中国医院协会药 名 到 0 事管理委员会 组织的带教药 师师资培训 工作 , 第一批带教 师资学员现 已经结业 , 第二批 学员 的培训 工作 已经结

医院管理案例:患者安全用药服务管理体系构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医院管理案例:患者安全用药服务管理体系构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创新 患者用药管理措施
• 1、优化门诊、病区处方点评工作 – 进一步修订相关管理制度 – 实施全员点评(流程及培训) – 与临床科室建立反馈及整改通
传统患者用药管 理措施

• 2、门诊用药咨询窗口
– 稳定的咨询人员团队
• 西药师&中药师
– 完善的信息系统支持 – 完善的管理、考核、奖惩 制度
传统患者用药管理措施
• 3、基于微信公众号的患者安 全用药指导 – 消费者药物信息(CMI) 数据库
创新患者用药管 理措施
– 用药风险评估系统 – 合理用药药师咨询平台 – 用药科普文章 – 特殊片型药物图片库对比 – 医院药品品种查询
1.编制消费者药物信息(CMI)数据库
通过微信平台供患者检索
2.用药风险评估系统
2018年推广项目
运用PDCA管理思路,有效评估。动态解决问题:
1、依托微信平台,为患者提供目标明确的药
学服务,可极大提高患者满意度,提高患者用 药依从性。 2、根据服务对象(患者、护士)的反馈,进 一步优化服务界面,增加服务对象的使用体验。
科技部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未来: 区域医疗中心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创新中心
药学部 概 况
天坛医院药学部,设有主任办公室、临床 药学组、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办公室、中 心药房、门诊西药房、门诊中药房等部门。 临床药学组中:博士11人、硕士10人、在 读研究生2人;主任药师2人、副主任药师4
患者安全用药服务管理体系构建
01 单位简介
02 服务痛点
03 改进方案-P
04 实施措施-D 05 效果评价-C 06 持续改进-A
医院概况
• • • • • 始建于1956年8月23日 以神经科学为特色,集医、教、研、防为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性研究型医院 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 首都医科大学第五临床医学院

叶酸在治疗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相关疾病中的合理应用

叶酸在治疗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相关疾病中的合理应用

叶酸在治疗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相关疾病中的合理应用那一凡!,谭玲#(北京医院药学部,药物临床风险与个体化应用评价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国家老年医学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老年医学研究院,北京100730)中图分类号R97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2-2124(2021)04-0508-05DOI10.14009/j.issn.1672-2124.2021.04.030摘要同型半胱氨酸是蛋氨酸代谢通路上的中间代谢产物,多年来的研究结果已证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高血压、脑卒中、抑郁、阿尔茨海默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及慢性肾脏病等疾病的发生有关"尽管叶酸可以有效降低体內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但其在治疗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相关疾病中可能存在超适应证、超剂量等不合理用药现象"建议临床在应用叶酸时,应采取规范的给药剂量及实施个体化用药"关键词叶酸;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剂量Rational Application of Folic Acid in the Treatment of Diseases Related to Hyperhomocysteinemia NA Yifan,TAN Ling#Dept.of Pharmacy&Beijing Hospital&National Center of Gerontology&Institute of Triatric Medicine,Chinese Academy of MedicaO Scienys,Beijing100730&China)ABSTRACT Homocysteine is an inarmediae metabolite in the metabolic pathway of methionine.Over the yeas, reseerches havv proved that hyperhomocysteinemia is related te the occurrenca of diseases such as hypeOension&stroke& depression&Alzheimer s diseasa,diabetic peripherai neuopathy and chronic kidney disasa.Although folic acid can efectiveiy reduce the I sv I of homocysteine in the body,it may have off-label indications,oyadose and other irrationai phenomena io O ic treatment of diseses related te hyperhomocysteine.It is suggested that standard dosage and individualized administration of folic aciO shoulO be adopted ip clinicct application.KEYWORDS Folic acid;Hyperhomocysteinemia;Dose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ey)是一种与半胱氨酸同系的四碳含硫氨基酸,是能量代谢和许多需甲基化反应的重要中间产物%当体内叶酸缺乏时,Hey代谢受阻导致血液中存留过多,形成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1)%过高的Hey水平具有“毒性”,其主要危害包括损伤血管内皮细胞、诱发氧化应激反应、改变脂质代谢及血栓形成等,从而导致的疾病也是多方面的(2)。

北京医院2008--2013年系统性红斑狼疮住院病例的用药分析

北京医院2008--2013年系统性红斑狼疮住院病例的用药分析
用剂 用 剂量 为 甲泼 尼龙 4 mg ,泼 尼松 1 0 mg );③ 硫 酸 羟 氯喹 片是 使 用
最 多的 免 疫抑 制 剂 ,其 次是 中药制 剂 白芍 总苷 ;④ 碳 酸钙 片是 S LE患者 联 用 最 多 的 药品 ,其 次是 骨化 三 醇 类 药 品 。结 论 : 系统 性 红 斑狼 疮 患者 治 疗 用 药较 为 复 杂 ,我 院 多采 用糖 皮 质 激 素和 免 疫 抑制 剂 治疗 ,且 选 择 方 面 与 S L E的 治疗 指 南及 国 内外研 究相 符 。
【 文献标志码 】A
【 文章编号 】 1 6 7 2 . 3 3 8 4 ( 2 0 1 5 ) 0 1 . 0 0 2 5 . 0 4
Me d i c a t i o n a n a l y s i s o f h o s p i t a l i z e d p a t i e n t s wi t h s y s t e mi c l u p u s e r y t h e ma t o s u s i n Be i j i n g Ho s p i t a l f r o m 2 0 0 8 t o
2 01 3
S HI Lu . yi , YAN Be i , S HI Ai — x i n , YANG Li . p i n g
( 1 . De p a r t me n t o f P h a r ma c y , B e U i n g Ho s p i t a l , Mi n i s t r y o fH e a l t h ; K e y L a b o r a t o r y fA o s s e s s m e n t fC o l i n i c a l Dr u g s R i s k a n d I n d i v i d u a l

2008—2011年卫生部北京医院口服抗抑郁药应用分析

2008—2011年卫生部北京医院口服抗抑郁药应用分析

·308·Evaluation and analysis of drug-use in hospitals of China 2013Vol.13No.4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3年第13卷第4期·用药分析·2008—2011年卫生部北京医院口服抗抑郁药应用分析原涵*,封宇飞(卫生部北京医院药学部,北京100730)中图分类号R971+.4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2-2124(2013)04-0308-03摘要目的:了解我院抗抑郁药的应用情况及发展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方法:采用销售金额排序法、限定日剂量(DDDs )排序法和分类排序法对2008—2011年我院口服抗抑郁药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我院近4年抗抑郁药销售金额呈逐年上升趋势,尤其是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 )销售金额及用药频度(DDDs )增幅更大,三环类抗抑郁剂(TCA )年销售金额呈下降趋势。

结论:我院抗抑郁药应用合理,SSRI 因其安全、高效而成为抗抑郁的首选药。

关键词抗抑郁药;用药频度;限定日费用;销售金额Analysis on The Application of Oral Antidepressants in Beijing Hospital of The Ministry of Health During 2008-2011YUAN Han ,FENG Yu-fei (Dept.of Pharmacy ,Beijing Hospital of The Ministry of Health ,Beijing 100730,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status quo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antidepressants in our hospital and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clinical rational use of drugs.METHODS :Using consumption sum ranking method ,defined daily dose (DDDs )ranking method and category ranking method ,the oral antidepressants used in our hospital during 2008-2011were analyzed statistically.RESULTS :The consumption sum of antidepressants over the four years assumed year-on-year upward trend ,much as in the use of the selective serotonin reuptake inhibitors (SSRI )which showed greater increase in both consumption sum and DDDs ,while the annual consumption sum of tricyclic antidepressants (TCA )assumed downward trend.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antidepressants in our hospital was rationally.SSRI has become the drug of first choice for its safety and high effectiveness.KEY WORDSAntidepressive agents ;DDDs ;Daily drug cost ;Consumption sum*药师。

儿童用药错误常见类型及案例分析

儿童用药错误常见类型及案例分析

儿童用药错误常见类型及案例分析作者:来源:中国医学论坛报2015-02-12 第A-11 版:综合字数:2820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药学部王晓玲用药错误(Medication Error,ME),《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将其定义为:合格药品在临床使用及管理全过程中出现的、任何可以防范的用药不当。

可见,用药错误可发生在医疗行为的任何环节,并且,不管该错误是否导致不良后果,一旦行为发生即可判定为用药错误。

与成人患者一样,儿童用药错误也可发生在处方、转抄、调剂、给药等多个环节。

但由于儿童在疾病的种类、临床表现及预后与成人不尽相同、儿科医疗服务不足、儿童专用药稀缺、药品说明书中“儿童用药”信息严重不足、儿科用药“成人化”及超说明书用药现象普遍等原因,儿童患者可能更易发生用药错误。

给药剂量错误剂量计算错误临床医师在开具处方环节,需熟悉本专业儿童常用药物的用法用量,能根据患儿的年龄、体重或体表面积来准确地计算给药剂量。

不正确的年龄计算方式如“虚岁”,不规范的体重单位如“斤”等均易导致剂量计算错误。

另外,需要注意超重儿童按体重计算给药剂量时可能超过儿童用量上限,造成超剂量给药。

例如,一名10岁患儿,体重70kg,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

医师处方头孢氨苄25~50mg/(kg·d),按体重计算即为600mg/次,一日4次。

由于患儿超重,按体重计算出的一次用量已超过成人剂量(500mg/次)。

药师审方时发现,拦截了该处方并及时与处方医师沟通修改给药剂量,未造成不良事件。

处方书写错误医师处方时要确保医嘱书写清楚,不使用不规范、不明确的缩写,例如,应写“每天一次”而不是“q·d”,后者可能被误认为“q·i·d”(一天四次),或被误认为“0·d”(右眼)。

使用规范的药物剂量单位如“mg”,而不写剂型单位如“片”或“瓶”。

在小数表达时,使用引导零如“0.5ml”,而不使用末尾零如“5.0ml”,因为有可能误读导致10倍的过量用药。

药师用药教育案例分析

药师用药教育案例分析

药师用药教育案例分析关键词:用药教育;药学服务;合理用药用药教育是对患者进行合理用药指导,增强患者合理用药知识,降低用药错误发生的药学服务。

CMTM药师在社区医院开展患者用药教育,普及合理用药知识,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结合具体病例,从以下方面分析用药教育在患者安全用药中的指导作用。

对患者进行药物通用名、商品名,以及药物的用途及治疗效果用药教育药师在门诊进行用药咨询服务时,1例49岁男性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史5年3月5日用药3次是指每隔8h给药,每日用药1次指每隔24h给药。

一般指肝、肾功能正常的18岁以上成年人的用药剂量,儿童用药剂量按体重或体表面积计算用,65岁以上老年人用药量一般按照成人剂量的3/4给药。

口服药一般用温开水送服,不宜使用牛奶、饮料服药以免影响药物吸收或与药物发生相互作用。

缓控释制剂及肠溶片不能碾碎、掰开或咀嚼服用,如硝苯地平控释片、硝苯地平缓释片等。

有肝、肾功能损害的患者,应咨询医生或药师,按照肝、肾功能损害程度减量服药。

对患者进行不良反应的用药教育:告知患者药品说明书中会记录所有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

对于用药期间出现的常见、可以耐受的轻微不良反应,应继续服用药物治疗,如出现较严重的、罕见的不良反应应立即停药到医院就诊。

对患者进行禁忌证和注意事项的用药教育:教育患者要知晓药品说明书中的禁用(绝对禁止使用)、忌用(不适宜使用或避免使用)和慎用(可以使用,但必须在医生指导下慎重使用)。

例如喹诺酮类抗生素甲磺酸左氧氟沙星片(利复星)禁用于18岁以下患者,可以引起动物幼体发生关节病变和骨/软骨病变;降压药拜新同规定怀孕20周以内孕妇禁用,怀孕20周以上者慎重使用。

对患者进行药物相互作用的用药教育:患两种以上慢性病的中老年人用药品种较多,要告知患者药品和药品、药品和食品/保健品、药品和疾病之间均会发生相互作用,不良时药物相互作用导致药效降低或无效,严重的对患者造成身体损害,患者应咨询药师或医生遵医嘱服药,不可自行增减药物。

临床止吐药物的合理使用

临床止吐药物的合理使用

执业药师继续教育教材临床止吐药物的合理使用北京医院药学部夏路风刘蕾目录1. 病理生理 (1)2. 呕吐的病因: (2)2.1 反射性呕吐 (2)2.2 中枢性呕吐 (3)2.3 前庭障碍性呕吐 (3)2.4 神经官能性呕吐 (4)3. 诊断方法 (4)3.1 病史 (4)3.2 体格检查 (6)3.3 实验室及其他辅助检查 (7)4. 止吐药的分类及作用机制 (7)4.1 抗胆碱药: (7)4.2 抗组胺药: (8)4.3 抗多巴胺药: (8)4.4 皮质类固醇类: (8)4.5 苯甲酰胺类: (9)4.6 5- 羟色胺受体拮抗剂: (9)4.7 神经激肽受体拮抗剂: (11)5. 止吐药的应用 (12)5.1 胃肠道疾病 (12)5.2 肝脏、胆道及胰腺疾病 (13)5.3 中枢神经系统病变 (13)5.4 药物所致的呕吐 (13)5.5 神经、精神因素所致的呕吐 (14)6. 手术后恶心呕吐的防治 (14)6.1 影响PONV 发生率的因素 (15)6.2 PONV 的防治 (16)6.3 预防性止吐药的给药剂量和时机 (17)6.4 对未预防用药或预防用药无效的PONV 病人的治疗 (18)7. 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防治 (19)7.1 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病理生理 (19)7.2 恶心呕吐的类型 (20)7.3 抗肿瘤药物的催吐性分级 (21)7.4 CINV 的其他相关因素 (22)7.5 CINV 的治疗原则 (22)7.6 CINV 的预防 (23)7.7 发生呕吐(预防失败)后的解救性治疗 (24)7.8 预期性恶心和呕吐的治疗 (25)8. 常用镇吐药物 (26)8.1 抗胆碱药 (26)8.2 抗组胺药 (28)8.3 抗多巴胺药 (30)8.4 苯甲酰胺类 (41)8.5 5- 羟色胺(5-HT 3 )受体拮抗剂 (44)8.6 NK1 受体拮抗剂 (56)附 1 :肿瘤治疗相关呕吐防治指南(2014 版) (61)附 2 :2015 年度北京地区执业药师继续教育自修教材试题 (95)1恶心呕吐的药物治疗恶心是一种上腹部的特殊不适,急迫欲呕的感觉;呕吐是指胃内容物或部分小肠内容物经食管、口腔排出体外的动作。

牛黄解毒片(丸或胶囊)的临床合理应用

牛黄解毒片(丸或胶囊)的临床合理应用

牛黄解毒片(丸或胶囊)的临床合理应用
高素强;傅得兴;赵展荣
【期刊名称】《中国全科医学》
【年(卷),期】2007(010)012
【摘要】含雄黄的牛黄解毒丸始见于元代(1278年)《咽喉脉证通论》一书[1].经
民间数百年的应用,逐渐演变成现今《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收载的药味组成:牛黄、大黄、雄黄、黄芩、石膏、桔梗、冰片、甘草.其功效为清热解毒,主要用于火热内
盛引起的咽喉肿痛、牙龈肿痛、目赤肿痛、口舌生疮及大便秘结等.……
【总页数】2页(P1002-1003)
【作者】高素强;傅得兴;赵展荣
【作者单位】100730北京市,北京医院药学部;100730北京市,北京医院药学部;北
京医院中医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83
【相关文献】
1.银盐法测定牛黄解毒片(丸)中的三氧化二砷 [J], 郑志祥;李凤艳;赵天波;王岳
2.89例牛黄解毒片/丸不良反应文献分析 [J], 顾冰
3.牛黄解毒片(丸)新用 [J], 金炼
4.牛黄解毒丸与牛黄解毒片的异同 [J], 韩旭
5.从牛黄解毒片(丸)看含砷中成药的安全性问题 [J], 张力;高思华;周超凡;林瑞超;柳长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合理用药:现实意义
年,在世界卫生大会上商定“关于患者安全的决议 ”。统计表明,在发达国家,每名患者即有名在接 受医院治疗时受到伤害。
合理用药:现实意义
据联合国公报,除正常和疾病外,全球人类 主要非正常死因排序为:
年全球人口非正常死因排序和人数(万人)
排序 死亡总数
非正常死因
———————————————— —————————
药品不良反应和不良事件
合理用药:现实意义
临床用药中,医务人员出现过错或低级错误: 不对症(坦洛新用于降压) 超适应证(二甲双胍用于减肥) 错用药(肠球菌感染应用克林霉素) 使用过期药、超剂量和疗程(围术期预防用药天) 用法错误(新斯的明静脉注射) 禁忌证下用药(脂肪乳用于胰腺炎者)
产生纠纷的主要表现: 重复用药。例上呼吸道感染合并使用两种
以上抗菌素;发热患者同时使用多种以上 。 使用溶媒不当。例糖尿病患者采用葡萄糖 ;奥沙利铂选用氯化钠,引起浑浊。 忽视患者的年龄。如幼儿、孕妇、老人等 特殊人群。
案例 处方错误或隐患
处方:男 年龄: 单位:汽车运输公司 病情及诊断: 上感、咳嗽、痰多
案例 处方错误或隐患
处方:男 年龄:,社区获得性肺炎,过敏体质
阿奇霉素 葡萄糖 头孢唑林 注射用水
静脉滴注 静脉滴注
静脉滴注 静脉滴注
处方:男 年龄:,社区获得性肺炎,过敏体质
分析: .阿奇霉素用法用量不妥,社区获得性肺炎次,至少天,继之 改为口服天一疗程。 .阿奇霉素静脉滴注时溶媒不当:先用注射用水充分溶解成, 再加入到氯化钠或葡萄糖中,滴注时间不少于.浓度不高于。 .头孢唑林青霉素过敏者慎用,提示:有可能引起休克, 故应仔细问诊。另外,事前进行皮肤过敏试验为宜。
处方:男 年龄:,社区获得性肺炎,过敏体质
.头孢唑林剂量过大。成人每次~,一日~次静注或静 滴。难治性或严重感染可增加剂量至 。 .头孢唑林静脉滴注溶媒选择不当:本药(效价)溶于 注射用水、氯化钠或葡萄糖注射液中,缓慢静脉注射。 另外可加入补液中静脉滴注,但不得使用注射用水溶 解(因溶液不呈等张)。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

[*]
氨麻美敏片



复方磷酸可待因溶液

痰多
用法? 上感?
皮试?
司机?
案例 处方错误或隐患
处方:男
85岁
病情及诊断: 急性胃炎、心律失常
左氧氟沙星片
[*]
复方氢氧化铝片 [片]

阿托品片
[*]
普罗帕酮片
[*]
分析:
.氟喹诺酮类不应与含多价金属离子的药物同服,必要时胃黏膜保护 剂与氟喹诺酮类分开服用,至少间隔小时。
案例 处方错误或隐患
处方 患者 男性 岁 急性细菌性肠炎 腹泻
头孢呋辛酯胶囊

地衣芽孢杆菌胶囊 #
蒙脱石散

(未明确提示患者使用方法)
处方 患者 男性 岁 急性细菌性肠炎 腹泻
分析: .地衣芽孢杆菌胶囊为活菌制剂, 与头孢呋辛酯合用,可因后 者的存在而被灭活或被抑制,而头孢呋辛酯因前者的存在使 药效降低。 .蒙脱石散在吸附病毒、细菌同时对与之配伍的多种药物也 具有强大吸附作用。
合理用药案例分析
胡欣 北京医院药学部
北京平谷
引言关于疾病
• 已知的疾病万多种; • 手术可治愈者; • 的可治愈(含自限性); • 无术无药可治愈。
疾病是人生的课堂;因为痛,所以叫生命!
引言:关于药品?
药品
有害无益? 无害无益? 有害有益? 无害有益? ……
患者
更安全! 更有效! 更经济! 更满意! 更科学!
合理用药:现实意义
临床用药中,医务人员出现过错或低级错误: 用甲硝唑厌恶疗法戒酒,引起多发神经炎; 十二指肠溃疡用地塞米松,患者出血死亡; 痛痛注射曲马多掩盖病情,肠梗阻患者死亡; 山莨菪碱止痛掩盖病情,患者肠坏死; 胃复安(甲氧氯普胺)剂量偏大(),患者出现椎
体外系反应
合理用药与纠纷
.老年男性以上均并发前列腺肥大,使用阿托品解痉,加重前列腺的 症状。
.同时患有心律失常,阿托品 每日三次服用,可加快心律,可以改 为痛时半片到片。
案例 处方错误或隐患
处方: 男
急性扁桃体炎
葡萄糖注射液 天 青霉素钠 万 万 静脉滴注(先皮试)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 ×片 :, 泛昔洛韦片 ×片,,
处理: 药师提示处方中的出现的问题,建议患者抗生素和微生态制 剂宜分开服用,以利于发挥各自疗效,达到治疗目的。 在使用蒙脱石散时要与其他药物分开使用。
案例 处方错误或隐患
处方 患者 男性 毒性人群”
药物治疗的有效性和毒性个体差异
药物
治疗无效率
药物严重
全球死亡主要原因第 位
我国因药物不良反应 住院人数: 万年; 因药物不良反应死 亡人数:万年
无效
安全有效
毒性
相同剂量、不同体内药物浓度和总量
不合理用药—全球的难题
• 上市药品浪费? • 医生改医嘱? • 门诊误诊率? • 合理用药减少浪费! • 念经的人多,成佛的人少! • “药品最重要的不是怎么做,而是如何用!”
分析:
、青霉素钠属时间依赖性抗生素,其疗效取决于血药浓度大于的时间, 若血药浓度大于的时间占两次给药间隔的,可达满意杀菌效果。青霉素 的血浆半衰期约为半个小时,故应一日多次给药,才能使大部分时间的 血药浓度大于,达到满意杀菌效果;
处方: 男
急性扁桃体炎
.重复用药: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和青霉素钠重复,除非注明阿莫西 林克拉维酸钾用于点滴后。 .疗程不够,由于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后可发生非化脓性并发症(风 湿热和肾小球肾炎),因此抗菌治疗以清除病灶中细菌为目的, 疗程需; .溶媒选择不当,溶媒量过大;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服法不对:成人及岁以上儿童,一次一片, 一日三次。严重感染时,剂量可加倍。
产生纠纷的主要表现: 选药不当。超适应症用药,不注意慎用、忌用、
禁用; 给药途径不当。例滴鼻剂用于滴眼; 剂量、浓度、给药次数和疗程不当。例有机磷中
毒阿托品用量不足;氯化钾静滴浓度超过导致死 亡;激素长期大量使用致股骨头坏死。 配伍不当。例肝硬化、细菌性胃肠炎同时用呋塞
合理用药与纠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