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援助制度意义和发展
法律服务工作中的法律援助制度的完善
法律服务工作中的法律援助制度的完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法律服务工作在保障公民权益、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司法公正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在法律服务工作中,法律援助制度的完善则成为了保障公民合法权益的重要一环。
本文将从法律援助的概念与意义、现有问题及存在的不足、完善的路径三个方面论述法律援助制度的完善。
一、法律援助的概念与意义法律援助,顾名思义,是指通过法律专业人员向经济困难的人提供法律帮助,以保障其合法权益的一种制度安排。
法律援助的实施有助于实现公民的平等和公正权益,有效解决因贫困而导致的法律维权难题,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
在法律援助的实施中,法律援助律师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他们通过为经济困难的当事人提供法律意见、出庭代理和代写法律文件等方式,帮助其解决法律问题,实现合法权益的保障。
而与此同时,法律援助制度的完善也为律师职业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和机遇。
二、现有问题及存在的不足在当前的法律服务工作中,法律援助制度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阻碍了其更好地发挥作用。
首先,法律援助的资金来源和分配不够合理。
现有的法律援助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扶贫专项资金和部分律师事务所捐赠,但由于经费有限和分配不均,导致一些需要法律援助的人无法获得帮助。
其次,法律援助人员的供给不足。
虽然国家已经建立了法律援助律师库,但由于律师数量仍然不足,以及一些高水平律师不愿意从事法律援助工作,导致法律援助资源的利用率不高,有些经济困难的当事人依然无法得到及时援助。
此外,法律援助制度的宣传和普及工作亟待加强。
很多人对法律援助的概念存在误解,或者对其存在认识不足,导致需要帮助的人无法主动寻求法律援助。
三、完善的路径为了解决当前法律援助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完善。
首先,加大对法律援助资金的投入力度,确保经费充足且合理分配。
政府可以通过增加财政补贴或设立专项基金等方式,保障法律援助工作的顺利实施。
其次,鼓励更多的律师从事法律援助工作。
法律援助制度的完善与发展
法律援助制度的完善与发展随着法制建设的进步和社会的不断发展,法律援助制度作为保障公民合法权益的一项重要制度,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重视和完善。
本文将就法律援助制度的完善与发展进行探讨。
一、法律援助制度的基本概念法律援助制度是指政府或相关机构为低收入人群、弱势群体以及其他需要法律帮助的人提供的具体法律协助和服务的一套制度。
它旨在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
二、法律援助制度的重要性1. 提供法律救济渠道:对于无法负担高昂诉讼费用的群体来说,法律援助制度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法律救济渠道,使他们能够获得公正的司法保护。
2.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法律援助制度的完善与发展有助于弥补弱势群体与强势群体之间的法律地位差距,提升社会公平正义水平。
3. 维护社会稳定和发展:法律援助制度的存在可以有效防止社会矛盾的激化,促进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三、法律援助制度的现状分析在我国,法律援助制度已经取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和成就,但仍存在以下问题:1. 覆盖范围不足:法律援助服务的范围相对狭窄,很多人仍无法享受到法律援助的帮助。
2. 资金不足:法律援助机构的经费严重不足,导致无法满足需求,影响法律援助服务的质量。
3. 机构能力不足:一些地区法律援助机构的专业能力较弱,无法提供高质量的法律援助服务。
四、法律援助制度的完善与发展对策1. 扩大覆盖范围:加大对贫困人口和弱势群体的法律援助力度,确保更多人享受到法律援助的保障。
2. 加大资金投入:政府需要加大对法律援助机构的资金投入,确保其正常运转,并提高服务质量。
3. 提升机构能力:加强法律援助机构的专业培训,提升法律援助人员的业务水平,为群众提供更专业、更高效的法律援助服务。
4. 加强宣传与教育:加大对法律援助制度的宣传力度,提高公众的法律援助意识,让更多人了解并运用法律援助制度。
五、国际经验借鉴国际上一些发达国家的法律援助制度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我们可以借鉴其经验:1. 强化监管机制:建立健全的法律援助监管机制,确保法律援助服务的公正、透明和高效。
法律援助案件宣传稿题目(3篇)
第1篇---一、前言法治是社会文明的基石,正义是法治的灵魂。
在我国,法律援助作为一项重要的社会保障制度,旨在为经济困难或特殊案件的当事人提供免费的法律服务,保障其合法权益。
本文将带您走进一系列法律援助的典型案例,展现法律援助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助力弱势群体中的作用,共同感受法治的力量。
二、法律援助的意义1. 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法律援助为经济困难的当事人提供了平等的法律服务,避免了因经济原因导致的不平等现象,维护了社会的公平正义。
2. 保障弱势群体权益:法律援助针对老年人、残疾人、妇女、儿童等弱势群体,帮助他们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增强其社会地位。
3. 促进社会和谐稳定:通过法律援助,及时化解社会矛盾,减少因权益受损而引发的社会不稳定因素。
三、典型案例解析案例一:经济困难家庭的维权之路当事人张某,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因家庭经济困难,无法承担诉讼费用。
她因家庭矛盾被丈夫起诉离婚,孩子抚养权问题成为争议焦点。
在得知法律援助政策后,张某向当地法律援助中心申请援助。
法律援助中心指派律师为张某提供免费法律咨询和代理服务。
在律师的帮助下,张某成功争取到了孩子的抚养权,并获得了经济补偿。
案例二:残疾人合法权益的捍卫者李某,一位肢体残疾人,因在工作中遭受事故导致残疾。
由于赔偿问题,李某与雇主产生纠纷。
在无法承担诉讼费用的情况下,李某向法律援助中心寻求帮助。
法律援助中心指派律师为李某提供代理服务,通过调解和诉讼,最终使李某获得了合理的赔偿,改善了生活条件。
案例三:妇女权益的守护者王某,一位遭受家庭暴力的妇女,在无助之际,向法律援助中心寻求帮助。
律师在了解情况后,为其提供了法律咨询,并代理她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
在律师的协助下,王某成功获得了离婚判决,并得到了经济补偿。
此外,律师还协助她申请了临时庇护所,确保了她的安全。
四、法律援助工作展望1. 加强法律援助队伍建设:提高法律援助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培养更多优秀的法律援助人才。
我国法律援助的现状与发展
我国法律援助的现状与发展【摘要】我国法律援助在我国社会中具有重要意义,其定义和历史深远而丰富。
我国法律援助的现状仍存在一些主要问题,如覆盖范围不广、质量参差不齐等。
未来,我国法律援助将朝着更加完善和高效的方向发展,并采取改革措施加强制度建设。
为了加强我国法律援助的重要性,促进制度的完善,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支持。
我国法律援助的未来展望是充满希望的,通过各方共同努力,可以为广大民众提供更好的法律服务,构建一个更加公平正义的社会。
【关键词】我国法律援助、重要性、定义、历史、现状、主要问题、发展趋势、改革措施、未来展望、加强、制度完善、质量、效率1. 引言1.1 我国法律援助的重要性我国法律援助是保障公民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制度之一。
作为法律援助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经济困难的群体提供了法律援助服务,使其能够享有平等的司法保障。
在当今社会,法律援助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法律援助有助于弱势群体获得平等的司法保护。
经济困难的群体往往缺乏应对法律问题的能力和资源,容易成为司法弱势群体。
法律援助为他们提供了司法保障的机会,帮助他们维护自身权益。
法律援助有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不同群体之间存在着不平等现象,法律援助的设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这种不平等,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
我国法律援助的重要性在于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加强法律援助制度建设,提高法律援助服务质量和效率,助力建设法治社会,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
1.2 我国法律援助的定义我国法律援助是指国家为经济困难的当事人或者其他无力承担诉讼费用的人提供法律援助服务的制度。
这项服务旨在保障公民的诉讼参与权利,确保每个人都能够享有平等的司法保护和法律援助。
我国法律援助的定义包括律师、法律工作者和法律志愿者为当事人提供法律咨询、代理诉讼等法律服务,以解决其诉讼权益和合法权益受损的问题。
通过法律援助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我国在司法领域能够更好地实现法治建设的目标,保障公民的权利和公平,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和谐。
法律援助实施的调研报告
法律援助实施的调研报告法律援助是指国家对经济困难、特殊困难群体和无力维护合法权益的公民提供法律帮助和法律保障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
在我国,法律援助实施已有20多年的历史,经过长期的努力,法律援助制度已逐步完善,为广大群众提供了更加便捷和有效的法律服务。
一、实施法律援助的意义和作用法律援助的意义和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维护合法权益。
法律援助是为群众提供法律服务和法律保障的重要方式,可以帮助那些因经济困难或其他特殊原因无法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人们获得帮助。
2. 促进公平正义。
通过提供法律援助,能够使那些没有能力雇佣律师的人们在法律纠纷中享有与对方平等的待遇,维护公平正义,防止弱势群体被欺压。
3. 便利群众生活。
法律援助的实施可以为广大群众提供快捷便利的法律服务,解决民众的法律问题和疑惑,提高群众法律意识和素质,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二、法律援助的具体实施情况我国的法律援助制度主要包括法律援助机构的建立和法律援助资金的提供两个方面。
1. 法律援助机构的建立我国在各级人民法院、司法行政机关、司法辅助机构和社区等地设立了法律援助机构,提供专业的法律援助服务。
这些机构由专门的法律援助律师和工作人员组成,能够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代理诉讼、法律援助服务等。
2. 法律援助资金的提供为了保障法律援助工作的顺利开展,我国设立了法律援助资金,用于向经济困难的群众提供免费法律援助服务。
法律援助资金主要通过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的拨款提供,同时也接受社会捐赠和赞助。
三、法律援助的问题和改进措施尽管法律援助制度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和改进。
1. 资金不足。
虽然中央和地方政府都提供了一定的财政支持,但是由于法律援助工作的数量和范围不断扩大,资金仍然不够充足,导致有些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人无法获得及时的帮助。
2. 服务覆盖不全。
由于法律援助机构的数量和规模有限,一些偏远地区的群众往往无法获得法律援助服务。
我国法律援助的现状与发展
我国法律援助的现状与发展【摘要】法律援助在我国的发展历程及现状备受关注。
本文首先从法律援助的意义和现状进行了阐述,然后详细探讨了法律援助的主要内容、对象群体、实施机构,以及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还对法律援助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结论部分强调了我国法律援助的重要性,提出了改进方向,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前景。
通过对我国法律援助的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其在社会发展中的意义和作用,为法律援助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借鉴和指导。
.【关键词】法律援助、意义、现状、内容、对象群体、实施机构、问题、挑战、未来发展、重要性、改进方向、前景展望。
1. 引言1.1 我国法律援助的意义我国法律援助的意义在于为经济困难、弱势群体提供法律援助,保障其受到公平正义的对待;促进社会公平公正,维护社会稳定和法制建设;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提升社会公民的法律意识和法治水平;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打击犯罪,减少社会矛盾和纠纷;加强法治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我国法律援助的意义体现在促进社会公平公正、维护社会稳定和法制建设、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提升社会公民的法律意识和法治水平、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等方面。
1.2 我国法律援助的现状概述法律援助是指国家为贫困群众、残障人士、妇女儿童等特殊群体提供法律援助服务,以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一项重要制度。
我国法律援助体系经过多年发展逐渐完善,已经建立起覆盖城乡、多层次、多类型的法律援助网络体系,成效显著。
目前,我国法律援助工作主要包括法律咨询、法律服务、诉讼代理等多种形式,覆盖范围不断扩大,服务对象不断增加。
各级法律援助机构积极探索创新,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和质量,努力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法律援助需求。
我国法律援助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如资源不足、服务质量参差不齐、法律援助对象群体广泛等。
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法律援助体系的不断完善,我国法律援助的未来发展前景仍然广阔,有望实现更加公平正义的社会目标。
法律援助制度
法律援助制度法律援助制度是指国家为经济困难、无法支付律师费用的人提供法律咨询、代理和其他形式的法律援助的一项制度安排。
它的目标是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推动法治建设。
一、法律援助的意义法律援助制度的重要性在于为弱势群体提供平等的法律保护。
在现实生活中,贫困、残疾、受虐待等困境下的个人往往难以为自己维权,法律援助为他们提供了合适的帮助和支持,使他们能够平等地参与到法律程序中。
二、法律援助的对象法律援助主要面向那些经济困难、独立辨识能力较差、对法律程序不熟悉的人群。
这包括低收入者、残疾人、未成年人、老年人以及受虐待、迫害的弱势群体。
三、法律援助的形式法律援助可以以多种形式提供,主要包括法律咨询、法律救助和法律代理。
法律咨询是最基本、最普遍的形式,通过咨询解答法律问题;法律救助则是为无法取得法律援助证明、临时紧急需要帮助的人提供技术支持和法律指导;而法律代理是由专业律师代为处理涉及法律纠纷的案件。
四、法律援助的实施机构法律援助的实施机构通常由政府设立的法律援助中心负责管理。
这些中心由专业的法律顾问和律师组成,他们通过提供咨询、救助和代理服务来满足人们的法律需求。
五、法律援助的限制与改进尽管法律援助制度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但它也存在一些限制。
首先,资源分配不均衡导致一些地区的法律援助服务不够完善。
其次,援助范围可能受到某些条件的限制,例如,只限于刑事案件或特定类型的民事案件。
此外,法律援助程序的流程可能存在冗长和繁琐的问题,使得援助的效率较低。
为了改进法律援助制度,需要进一步完善资源分配机制,确保资源能够合理分配到各地区。
同时,应该扩大法律援助的范围,将其应用于更多的领域,例如劳动纠纷、消费者权益保护等。
此外,还应该提高程序的效率,简化办理流程,以便更好地为当事人提供帮助和支持。
六、国际法律援助制度的发展国际上,各国法律援助制度的发展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国际法律援助通常通过国际援助组织、非政府组织以及其他国家的支持来实现。
刑事案件法律援助制度(3篇)
第1篇一、引言法律援助制度是我国司法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保障公民在遭受合法权益侵害时能够获得法律帮助,特别是对于无力承担诉讼费用的弱势群体。
刑事案件法律援助制度作为法律援助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权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刑事案件法律援助制度的定义、意义、现状、问题及对策等方面进行探讨。
二、刑事案件法律援助制度的定义刑事案件法律援助制度是指国家为保障被告人、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等在刑事诉讼中依法享有诉讼权利,对无力承担诉讼费用的公民提供的法律援助。
法律援助主要包括法律咨询、代理诉讼、出庭作证、法律文书起草等服务。
三、刑事案件法律援助制度的意义1. 保障被告人合法权益:刑事案件法律援助制度有助于保障被告人合法权益,使其在诉讼过程中得到公正对待。
2. 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法律援助制度有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使弱势群体在刑事诉讼中享有平等的法律地位。
3. 保障人权:法律援助制度有助于保障人权,使公民在遭受侵害时能够获得及时、有效的法律帮助。
4. 促进司法公正:法律援助制度有助于促进司法公正,提高司法公信力。
四、刑事案件法律援助制度的现状1. 法律援助机构设置较为完善:我国已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法律援助机构,为公民提供法律援助服务。
2. 法律援助人员队伍不断扩大:法律援助人员队伍逐渐壮大,为公民提供更加专业、高效的法律援助服务。
3. 法律援助经费投入逐年增加:国家逐年加大对法律援助经费的投入,为法律援助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4. 法律援助案件数量持续增长:随着法律援助制度的不断完善,法律援助案件数量逐年上升。
然而,我国刑事案件法律援助制度仍存在以下问题:1. 法律援助资源分布不均:法律援助资源在城乡、地区之间分布不均,导致部分地区法律援助工作难以开展。
2. 法律援助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法律援助人员队伍中,部分人员法律素养和业务能力有待提高。
3. 法律援助案件办理效率有待提高:部分法律援助案件办理周期较长,影响案件办理效率。
法律援助的重要性及作用
法律援助的重要性及作用导言: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法律制度的日益完善,法律援助在维护公民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探讨法律援助的重要性以及它在保障公民权益、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等方面的作用,并从国内外实践中汲取经验,提出一些建议,以期推动我国法律援助制度的进一步完善。
一、法律援助的背景和发展法律援助,顾名思义,是指由国家或其他公共机构为社会上的弱势群体提供的免费法律服务。
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出现在西方国家。
当时,社会经济的不平等和法律救济体系的不完善导致了法律服务的滥用和公平正义的缺失,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西方国家开始推行法律援助制度。
随着全球社会的进步和法治理念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重视法律援助,并逐步建立和完善相应的制度。
我国的法律援助发展相对较晚,直到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才开始引入法律援助制度,迄今已取得了可喜的进展。
二、法律援助的重要性1. 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法律援助是保障公民合法权益的重要手段。
在生活中,每个人都可能遭遇到法律问题,但由于各种原因,一些人无法负担得起法律服务费用或者无法找到合适的法律援助资源。
这时,法律援助就扮演着桥梁的角色,帮助那些弱势群体获得法律援助,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2.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法律援助有助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
在法律援助的帮助下,无论是经济贫困者、弱势群体还是其他社会边缘群体,都能够享受到平等的法律服务,得到公正的对待。
这有助于缩小社会的法律差距,增强社会的公信力和凝聚力。
三、法律援助的作用1. 维护社会稳定和和谐发展法律援助的作用不仅仅体现在保障个人权益,也对社会稳定和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法律援助,可以避免因为个体之间的纠纷和冲突而引发的社会问题,减少社会矛盾和不安定因素的存在,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和谐发展。
2. 增强社会公信力法律援助的实施有助于提升社会公信力。
当社会上的每个人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当弱者能够得到法律援助,社会的公信力将进一步提升。
法律援助制度的意义和作用
法律援助制度的意义和作用法律援助是指为经济困难的人提供法律帮助和支持的制度。
法律援助制度的意义和作用是保障人民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公正和法治。
一、法律援助制度的意义法律援助制度的意义在于强化公民的法律意识,促进法治的发展。
在现代社会,法律规范日益复杂,对一般民众而言,了解和掌握相关法律知识并不容易。
很多人由于经济条件有限,无法支付高昂的法律费用,导致无法获得应有的法律援助。
法律援助制度的设立能够使那些因经济困难而无法享受公平司法保障的人得到帮助,维护其合法权益。
这无疑有利于加强公民法律意识,提高社会的法治水平。
二、法律援助制度的作用1. 保障公民的基本权益法律援助制度的一个重要作用是保障公民的基本权益。
人人生而平等,在法律面前应该享有平等的权益。
然而,现实中因为经济原因,一些人可能无法负担雇佣律师的费用,导致无法行使自己的合法权益。
法律援助制度的出现填补了这一空白,为经济困难的人提供了法律援助,使其能够平等地参与到司法程序中,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2. 促进社会公正和法治法律援助制度的作用还表现在促进社会公正和法治方面。
在现代社会,法律是维护社会公正和法治的基石。
而经济困难的人由于无力支付法律费用,可能面临无法获得公正判决的风险。
法律援助制度的落地,使得这部分人群也能够享有法律援助,公正地化解纠纷和争议。
这样一来,社会公正得到了维护,法治建设得到了推进。
3. 构建社会和谐稳定法律援助制度的另一个作用是构建社会和谐稳定的大环境。
社会的和谐稳定需要每个人的参与和付出。
法律援助制度的实施能够帮助那些看似无权无势的人,他们可能在经济上虽然贫困,但也是社会的一部分。
通过为他们提供法律援助,让他们能够获得公平公正的司法保护,同时也增加了人们对法律和司法的信任,为社会的和谐稳定构建了坚实的基础。
4. 推动法律服务的改革和创新法律援助制度还能够推动法律服务的改革和创新。
在为经济困难的人提供法律援助的过程中,不仅仅是提供一种解决纠纷的手段,更是对法律服务进行改进和创新的机会。
法律援助制度的发展与改革
法律援助制度的发展与改革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法律意识的提高,法律援助制度在各个国家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与重视。
法律援助旨在提供法律服务和保障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为人们提供平等的司法保护。
本文将探讨法律援助制度的发展与改革,并分析其中的挑战与前景。
一、法律援助制度的起源与发展法律援助制度最早起源于欧洲,由英国于20世纪50年代创立的维尔士法律援助局可谓是现代法律援助制度的雏形。
之后,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意识到法律援助的重要性,并相继建立了法律援助机构和法律援助基金。
在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速和社会民主化的进程,法律援助制度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成为保障公平正义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法律工具。
二、法律援助制度的改革与创新随着社会变革的不断深入,法律援助制度也面临各种挑战和改革需求。
在改革过程中,一方面要强调法律援助制度的便捷性和高效性,另一方面要确保法律援助的平等性和公正性。
为满足不同需求,很多国家提出了创新的法律援助模式,如电话法律援助、网络法律援助和移动法律援助等。
这些创新的方式使得法律援助更加贴近人们的生活,方便快捷、高效可靠。
另外,还有一些国家在法律援助制度方面进行了结构性的改革,如加强法律援助机构的独立性和专业性,提升法律援助律师的素质和能力等。
这些改革旨在更好地保障法律援助的质量和效益,提高弱势群体获得法律救助的机会。
三、法律援助制度的挑战与前景尽管法律援助制度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应用和认可,在实践中仍存在一些挑战。
首先,财政投入不足是制约法律援助制度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
很多国家由于经济压力而无法充分保障法律援助制度的资金需求,导致法律援助的普及和提高面临一定的困难。
其次,法律援助机构和律师队伍建设仍存在一定差距,人力和资源不足问题亟待解决。
此外,在制度执行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法律援助的申请和审批程序复杂、执行效率低等。
尽管存在这些挑战,但我们可以看到法律援助制度仍然充满了希望与前景。
法律援助制度概述
法律援助制度概述法律援助是一种保障公民合法权益的制度,为弱势群体提供法律帮助和支持。
这一制度的推行旨在解决社会中存在的司法滞后、司法不公等问题,确保每个人都能公平获得法律援助和公正审判。
本文将对法律援助制度的概念、历史发展、基本原则和实施情况进行探讨。
一、法律援助的概念和意义法律援助是指通过法律机构或专门组织,向无力支付合法权益诉讼费用的人提供免费或者部分费用的法律服务。
它的核心目标是保障人民的合法权益,提高法律意识,促进社会公正和法治建设。
法律援助的推行可以解决广大弱势群体“无法访权”的问题,从而确保每个人都能平等获得公平的司法保护。
二、法律援助制度的历史发展法律援助制度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那时候的政府会为贫穷的个体提供法律帮助。
随着法治理念的发展,法律援助制度逐渐完善。
到了20世纪,国际上开始积极倡导法律援助制度,并纳入了一些国家的宪法中。
如美国的《六修宪法修正案》明确规定了每个公民都有获得法律援助的权利。
1950年,联合国通过了《对于穷人和无业者免费法律援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决议》,提出了法律援助的普遍性原则。
此后,世界各国纷纷将法律援助制度纳入法律体系中,并进行不断的完善和创新。
三、法律援助制度的基本原则1. 公平公正原则:法律援助的提供应当基于公正和平等的原则,保障每个人在司法程序中的权益得到平等对待。
2. 独立性原则:法律援助机构应独立于其他行政机构和司法机关,确保法律援助的公正性和客观性。
3. 适格性原则:法律援助应通过一系列评估程序,确保只有真正需要援助的人才能享受到相应的服务。
4. 忠诚与保密原则:法律援助人员应对被援助人的信息和权益保持忠诚,并严格遵守保密义务。
四、法律援助制度的实施情况法律援助制度在各国的实施情况不尽相同,但总体来说,其目标和原则基本一致。
以下是一些国家法律援助制度的情况:1. 美国:美国的法律援助制度由联邦与州两个层面的机构共同实施,通过设立法律援助组织和律师执业义务等方式来提供相应的服务。
法律援助案件的典型意义(3篇)
第1篇一、引言法律援助是指国家为了保障弱势群体在法律事务中享有平等的诉讼权利,通过设立专门的法律援助机构和人员,为经济困难或特殊案件的当事人提供免费或减费的法律服务。
法律援助案件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权、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具有典型意义。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法律援助案件的典型意义。
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1. 平等保护法律援助制度的设立,旨在保障所有公民在法律事务中享有平等的诉讼权利。
对于经济困难或特殊案件的当事人,法律援助为他们提供了平等的司法救济途径,使他们在面对强大对手时不再处于劣势地位。
2. 公正审判法律援助案件往往涉及弱势群体,如残疾人、老年人、未成年人等。
在这些案件中,法律援助人员积极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确保案件在公正、公平的环境中审理。
这有助于消除社会不公现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3. 促进社会和谐法律援助案件的处理,有助于缓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
通过为弱势群体提供法律援助,法律援助机构帮助当事人解决纠纷,减少社会不稳定因素,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基础。
三、保障人权1. 生存权和发展权法律援助案件保障了弱势群体的生存权和发展权。
在经济困难或特殊案件中,当事人往往面临生活困境。
法律援助为其提供了生存和发展所需的帮助,使他们能够恢复正常生活。
2. 平等权法律援助案件保障了公民在法律事务中的平等权。
无论贫富、地位高低,所有公民都有权获得法律援助。
这有助于消除社会歧视,促进社会公平。
3. 参与权法律援助案件保障了弱势群体的参与权。
在法律援助案件中,当事人有权参与案件审理,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诉求。
这有助于提高司法公信力,保障人权。
四、促进社会进步1. 完善法律体系法律援助案件有助于完善我国法律体系。
通过处理各类案件,法律援助机构发现法律体系中的不足,为立法机关提供有益的建议。
2. 提高法律素养法律援助案件有助于提高公民的法律素养。
在案件处理过程中,当事人和律师都会学习到法律知识,提高自身法律素养。
法律援助值班制度
法律援助值班制度概述法律援助值班制度是指在特定时段内,设立专门的法律援助值班机构或人员,为需要法律援助的人士提供咨询、辅导、案件登记等服务的一种工作制度。
该制度的目的是确保每个人都能获得平等的法律援助,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维护。
法律援助的重要性法律援助是现代社会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法律保障机制。
在法治社会中,每个人都有权利获得和享受法律援助,无论其经济实力如何。
法律援助不仅有助于弱势群体维护自己的权益,还能提升社会公平正义的水平。
法律援助值班制度的意义提供及时帮助法律援助值班制度的设立使得需要法律援助的人士能够在紧急情况下得到及时的帮助和解答。
通过24小时值班的机构或人员,被告知存在威胁的人士可以随时寻求法律援助。
简化手续流程通过法律援助值班制度,帮助有需要的人士能够在初期阶段就能获取到相关信息和辅导,使得律师代表能够更早地介入和参与案件处理。
这种早期介入有助于简化手续流程,节省时间和成本,并提高案件处理的效率。
提升法律援助质量法律援助值班制度的实施能够提升法律援助的质量。
专门的法律援助机构或人员可以通过提供咨询、辅导和案件登记等服务,全面了解案件的情况,并为当事人提供相关的法律帮助和建议。
这有助于确保当事人在法律程序中得到公正、合理的待遇。
法律援助值班制度的运作方式设立专门机构法律援助值班制度的核心是设立专门的机构或部门来负责值班工作。
这些机构通常隶属于相关的司法机关或律师协会,由专业的律师或法律援助工作者组成。
确定值班时间值班机构需要确定具体的值班时间,可以根据社会需求和资源情况来灵活调整值班时间段。
通常会设立白天和夜间两个不同的值班时段,确保全天候服务。
提供多种服务方式值班机构可以通过电话、在线聊天、电子邮件等多种方式提供法律援助服务。
这样可以满足不同人的需求,让需要法律援助的人士能够方便地获取到相关的信息和咨询。
法律援助值班制度的局限性尽管法律援助值班制度有很多优点,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人力资源有限法律援助值班制度的有效实施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支持。
法律援助制度的现状与发展
法律援助制度的现状与发展法律援助制度是一项为经济困难或特殊案件的当事人提供无偿法律服务的法律保障制度。
其旨在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法律的正确实施。
在当今社会,法律援助制度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其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一、法律援助制度的现状(一)法律援助的覆盖范围不断扩大近年来,我国法律援助的覆盖范围逐渐从刑事辩护向民事、行政等领域拓展。
对于涉及劳动争议、婚姻家庭、社会保障等与民生密切相关的案件,越来越多的当事人能够获得法律援助的支持。
同时,法律援助对象也不再局限于经济困难群体,一些特殊案件中的当事人,如未成年人、残疾人、老年人等,也能享受到法律援助服务。
(二)法律援助的服务质量逐步提高随着法律援助制度的不断完善,对法律援助服务质量的要求也日益提高。
各地纷纷建立了法律援助质量监督机制,通过对法律援助案件的办理过程进行跟踪、评估,确保受援人能够得到高质量的法律服务。
此外,加强对法律援助律师的培训和管理,提高其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水平,也是提升服务质量的重要举措。
(三)法律援助的经费保障得到加强政府对法律援助的投入不断增加,为法律援助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持。
同时,一些地方还积极探索多元化的经费筹集渠道,如社会捐赠等,以缓解法律援助经费紧张的局面。
(四)法律援助的信息化建设取得一定成效借助互联网技术,法律援助的申请、受理、审批等流程更加便捷高效。
许多地区建立了法律援助信息平台,实现了网上申请、在线咨询、信息查询等功能,大大方便了当事人获取法律援助服务。
然而,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法律援助制度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二、法律援助制度面临的挑战(一)法律援助资源不足尽管法律援助的覆盖范围在扩大,但与实际需求相比,法律援助资源仍然相对匮乏。
特别是在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和偏远地区,法律援助律师数量不足,专业水平参差不齐,难以满足当地群众的法律援助需求。
法律援助制度为弱势群体提供公正的法律保障
法律援助制度为弱势群体提供公正的法律保障法律援助制度是国家为了保障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提供公正而全面的法律服务而设立的一种制度。
它的出现,有效地弥补了社会公正的不足,为那些由于经济、知识等方面的限制无法行使法律权益的人们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一、法律援助制度的意义和作用法律援助制度的意义在于,它为社会中的弱势群体提供了公正的法律保障,使他们能够平等地参与和享受正义。
无论是因为缺乏知识、经济困难还是其他原因,弱势群体在追求法律权益的过程中常常处于不利地位。
而通过法律援助制度,他们可以获得专业的法律服务和帮助,将不公正的待遇转变为公正的裁决。
法律援助制度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平衡社会正义:弱势群体在法律面前常常面临不公平待遇,而法律援助制度能够使其享有与其他人一样的法律权益,消除社会的不平等现象,维护社会公正。
2. 保障公民权利:法律援助制度为弱势群体提供了权益的保障,保证他们能够顺利行使自己的权利,获得应有的法律支持。
3. 促进社会和谐:公正的法律环境是社会和谐的基石,法律援助制度能够使弱势群体获得法律救助,减少社会矛盾和冲突,推动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二、法律援助制度的发展与实施我国法律援助制度自1979年开始实施,经过不断的完善和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我国法律援助制度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法律援助范围的扩大:我国法律援助制度不断扩大援助范围,从最开始只包括刑事案件辩护扩展至包括民事、行政等各类案件,保障了弱势群体在各个领域的法律权益。
2. 法律援助机构的建立与发展:我国已经建立了一套完善的法律援助服务网络,包括法律援助中心、法律援助律师团等机构,为弱势群体提供法律援助的基础服务平台。
3. 法律援助质量的提高:通过加强法律援助人员的培训和监督,提高法律援助服务的专业水平和质量,确保弱势群体能够享受到公正而优质的法律援助服务。
三、法律援助制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尽管我国法律援助制度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1. 资金不足:法律援助制度需要大量的财政支持,但由于各种原因,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仍然存在。
法律援助制度的意义
法律援助制度的意义引言法律援助制度是一项重要的社会保障制度,旨在保障每个人平等获得法律帮助和维护自身权益的权利。
它在解决法律纠纷、促进社会公正和公平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法律援助制度的意义及其对社会的积极影响。
一、维护公平正义,保护弱势群体权益法律援助制度的一个重要意义在于维护公平正义,保护弱势群体的权益。
在社会中,存在着种种不平等和不公正现象,一些弱势群体常常因为贫困、教育程度低等原因无法享受到应有的法律保护。
法律援助制度的出现,使这些弱势群体能够获得专业的法律帮助,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使他们能够在法律纠纷中获得公平的对待和公正的判决。
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和经济繁荣法律援助制度对于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和经济繁荣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当个体的权益得到保障,社会的公正和法治环境得以维持,人们的信心和安全感就会增加。
这有助于社会的稳定,并进一步促进经济的繁荣。
在一个法治社会中,人们敢于创业、投资,因为他们相信他们的权益会得到完全保护,这为社会经济的稳定和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三、提供有效的司法服务和降低司法成本法律援助制度的实施为需要司法帮助的人们提供了有效的服务渠道,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司法成本。
在以往,为了解决法律问题,人们往往需要支付高昂的律师费用,这对于社会中的贫困人群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负担。
然而,有了法律援助制度,这些人们可以免费或者以较低的成本获得专业的法律帮助,以保护他们的权益。
这种提供公共法律服务的方式不仅为那些贫困人群提供了便利,同时也降低了整个社会的司法负担,使司法资源更加合理地分配。
四、强化法治意识,提高公民素质法律援助制度对于提高公民的法治意识和素质也有着积极的影响。
通过法律援助的服务,人们能够更加了解自己的权益和义务,并学习到如何通过法律手段保护自身权益。
这有助于强化人们的法治意识,提高公民的法律素养,使他们更加自觉地遵守法律规定,遵守社会公共秩序,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法律援助制度的意义与作用
法律援助制度的意义与作用引言:法律援助制度是一项重要的社会保障制度,旨在为经济困难或无法支付律师费用的人提供法律援助服务。
该制度的出现对于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公正、加强法治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作用。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法律援助制度的意义与作用进行探讨。
一、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法律援助制度的最重要的意义之一,就在于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
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个别公民因经济困难或知识欠缺,往往无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法律援助制度的实施,为这部分公民提供法律咨询、法律代理等服务,确保了他们的合法权益得到充分的保障。
这不仅有助于解决当事人的个人问题,更有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
二、促进社会公正法律援助制度还发挥着促进社会公正的重要作用。
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由于贫困、地位低下或不公平待遇,面临着许多法律问题,但却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资源。
法律援助制度的实施,可以通过为这些弱势群体提供法律援助服务,弥补他们与社会主流的权益差距,促进社会公正的实现。
法律援助制度的存在,可以缓解社会的不公平现象,保持社会的平衡与稳定。
三、加强法治建设法律援助制度对于法治建设也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法治建设的核心是依法治国,而法律援助制度正是维护法治的有力工具之一。
人民群众对于法治的信任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法治水平的重要指标。
法律援助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可以为公民提供更加公正、透明的司法服务,促进广大人民群众对司法机关的信任。
这不仅有助于形成良好的法律环境,更有利于国家的法治进程。
四、推动社会和谐稳定法律援助制度的意义与作用还体现在推动社会和谐稳定方面。
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着社会矛盾与纠纷。
对于一些复杂的法律问题,如果无法得到妥善解决,就有可能引发社会不稳定因素。
而法律援助制度的实施,可以帮助当事人及时有效地解决纠纷,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通过法律援助服务的提供,能够降低社会冲突的发生率,增进社会成员之间的和谐与互信关系。
结论:综上所述,法律援助制度的意义与作用是多方面的。
法律援助制度与弱势群体权益保护
法律援助制度与弱势群体权益保护引言在一个社会中,弱势群体往往面临诸多困境和不公平待遇。
为了保护他们的权益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法律援助制度应运而生。
本文将以探讨法律援助制度与弱势群体权益保护的关系为主题,分析其意义、挑战和发展方向。
一、法律援助制度的意义法律援助制度是一项为弱势群体提供法律协助和保障的制度安排。
通过法律援助,无论是经济贫困、教育水平低、地位较弱的群体都能够获得公平的法律救济和帮助。
这种制度的存在意义在于破除了贫富、智力差异等因素对公正司法的阻碍,弥补了弱势群体与法律体系之间的鸿沟。
二、法律援助制度的挑战然而,法律援助制度也面临许多挑战。
首先,资金和人力资源的不足使得法律援助无法覆盖所有需要帮助的群体,尤其是在农村地区和贫困地区。
其次,法律援助的质量和效力也存在问题。
由于律师水平参差不齐,一些法律援助案件可能无法得到妥善处理,影响了弱势群体的权益保护。
此外,尽管法律援助正式制度的建立是为了解决弱势群体无法支付律师费用的问题,但实际操作中,律师费用仍然是许多人难以承担的负担,也限制了他们获得法律援助的机会。
三、法律援助制度的改进方向为了更好地保护弱势群体的权益,在改进法律援助制度过程中,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改进可行性。
首先,加大财政投入,增加法律援助机构的资金和人力资源,以确保法律援助的覆盖范围与质量。
同时,可以通过与律师协会合作,建立评估机制,对律师进行培训和考核,提高法律援助案件的质量。
此外,政府还可以制定相关法律政策,降低律师费用,以减轻群体负担,增加他们获取法律援助的机会。
四、弱势群体权益保护与社会稳定弱势群体权益保护与社会稳定与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
当弱势群体的权益受到侵害时,社会将面临着动荡和不公平的风险。
通过建立健全的法律援助制度,可以消除社会的不平等现象,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和谐。
弱势群体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身权益,将激发社会的创造力和活力,为社会的进步和繁荣做出贡献。
结论法律援助制度是推动社会公平正义和保护弱势群体权益的重要制度安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法律援助制度的意义和发展法律援助是指在国家设立的法律援助机构的组织、指导和统一协调下,律师、公证员、基层法律工作者等法律服务人员,为经济困难或特殊案件的当事人给予减、免收费提供法律帮助,以保障实现其合法权益,完善国家司法公正机制,健全人权及社会保障机制的一项法律制度。
法律援助有以下特征:1、法律援助是国家行为或者是政府行为,由政府设立的法律援助机构组织实施。
它体现了国家和政府对公民应尽的义务;2、法律援助是法律化,制度化的行为,是国家社会保障制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3、受援对象为经济困难者、残疾者、弱者,或者经人民法院指定的特殊对象;4、法律援助机构对受援对象减免法律服务费,法院对受援对象减、免案件受理费及其他诉讼费用;5、法律援助的形式,既包括诉讼法律服务,也包括非诉讼法律服务。
我国第一部全国性的法律援助法规《法律援助条例》,已于2003年9月1日起开始施行,这标志着我国保障贫、弱、残等弱势群体平等实现其合法权益的司法救济机制度的确立。
成都市法律援助工作在为贫困群众提供法律援助的同时,突出了为见义勇为行为提供法律援助的工作重点,率先制定了《成都市见义勇为法律援助暂行办法》,特别是三月份经终审的张德军见义勇为法律援助案件,引起了中央电视台、东方卫视、《南方周末》和社会的高度关注,通过我们卓有成效的法律援助工作,进一步弘扬了社会正气,倡导了社会公平与正义。
一、成都市法律援助的基本简况成都市法律援助中心成立于1996年。
其下设有20个区县法律援助机构,设立100个法律援助机构乡镇社区站点。
成立法律援助中心是国家从司法制度上保障人权的具体体现,对经济特别困难的群众实施司法救济,以体等这一司法原则的最终实现。
成都市法律援助中心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编制10人,隶属于成都市司法局,现有工作人员8名其中多人工电话咨询等法律服务;指导律师事务所的法律援助工作。
成都市法律援助中心还在市妇联、市残联、市总工会、成都大学成立了成都市法律援助中心市妇人具有律师资格,下设综合科、业务科。
其主要职责是:免费受理公民的法律咨询,并经常向社会公众宣传法律知识;为各种法律援助对象办理法律援助案件;开设法律咨询热线,免费为公众提供联、市残联、市总工会、成都大学工作站。
成都市法律援助中心经费由成都市政府预算拨款,并设立法律援助基金,接受社会捐赠。
成都市法律援助中心成立以来已接受了15万余人次的法律咨询,代理了3000余件民事法律援助案件;办理了4200余件刑事法律援助案件。
二、成都市法律援助取得的成效㈠成都市法律援助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在成都市司法局的直接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的精神和市委十届四次全委会健身,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全面落实和树立科学发展观,围绕服务“产业年”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坚持在实践中创新工作和解决问题,切实加强法律援助组织机构建设,积极为农民工、贫困残疾人、下岗职工、妇女儿童等社会贫苦群体提供及时、便捷、高效的法律援助。
成都市援助案件办案数量每年增长近20%,办案质量也不断提高,为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成都作出了积极贡献。
㈡设立社会法律援助组织。
都市司法局与成都市工会、妇联、残联组织相互加强沟通和协调下,法律援助中心市总工会、妇联、残联、成都大学四个工作站建立,这些社会团体逐步承担起一定的受理办理法律援助案件的职能。
㈢“12348”法律服务专线电话的开通,它是以法律咨询作为法律援助的重要形式之一,由成都市执业律师每天义务轮流值班解答咨询,方便了市民咨询法律问题,及时为咨询者提供法律方面的帮助,极大的满足了全市广大群众对法律的需求,受到了市民的良好评价。
㈣发展全市法律援助援助律师队伍,每个区、县法律援助中心不少于3名法律援助律师,使之成为直接办理法律援助案件的主要力量,还不同程度地吸收红市了一批专业突出、素质较高的人员,增强了法律援助力量,办理法律援助案件的效率明显上升。
㈤提供法律援助的农民工援助率达到100%,积极开辟为农民工提供法律援助的绿色通道,成立农民工法律援助应急服务队和区(市)县法律援助中心工会工作站,对农民工法律援助案件实行24小时内受理制等,并对农民工经济困难状况一律免于审查,以实现为农民工提供法律援助的绿色通道和“一站式”法律援助便捷措施。
㈥分解法律援助案件总量成都市近年各类法律援助人员承办法律援助案件数,如下表所示成都市各类法律援助人员承办法律援助案件数(件)(七)扩大宣传,发动全社会力量倾注对法律援助的奉献与爱心,通过开展法律援助爱心活动、成立农民工应急服务队、组织送法下乡律师宣讲团、农民工维权法律援助大型咨询活动等,广泛宣传,扩大影响。
三、成都市法律援助存在的问题㈠宣传力度不足随着成都市劳动人事制度的改革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向城市,且有大批“外来工”他们的文化素质较低、法律意识淡薄,使他们的合法权益遭到侵害时,缺少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的意识,也不知道如何求助于法律援助部门或者法律服务者,于是采取其他非法手段,从而引发更多的社会问题,严重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而且,需要援助的弱势群体大多集中在基层,所以法律援助工作的重点应放在基层。
然而一些县、区法律援助机构对法律援助的宣传力度不够,怕宣传多了,老百姓找上门来,应接不暇,这样就形成了恶性循环。
因为越不宣传,老百姓就越不了解法律援助,开展法律援助工作也就越困难。
㈡相关部门协作配合机制还未真正建立起来。
目前,在法律援助工作中相关部门之间还没有形成有效的协调配合机制,直接影响了法律援助制度作用的发挥。
在法律援助案件所涉费用中,由于诉讼费用以及相关部门收取的调查取证、坚定等所收取的费用相对困难群众的收入来说较高,而法律援助机构又无力承担这些费用,虽免除了法律服务费用,受援人最终因交不起相关费用,或者无法进入司法和仲裁程序,或者得不到相关的证据材料,法律援助的效果大受影响。
㈢有限的法律援助资源及其需求的矛盾突出据了解,成都市每年需要法律援助的案件在4000件以上,而按成都市现有的1300多名律师每人每年免费办理2件计算,每年最多也只能办2600件,而这当中缺口很大。
面对如此庞大的需求量,却不㈠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对法律援助的认识法律援助既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更是一项群众工作。
它直接面对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社会弱势群体。
当前最重要的是要充分利用报纸、杂志、电台、网络等新闻媒体和通过法律下乡(如可以尝试制发法律援助服务卡,便于群众掌握法律援助知识)、法律咨询(尤其要加强“12348”专线律师值班,拓展法律援助咨询电话服务的领域)等途径,进一步加大对法律援助工作的宣传力度,使法律援助家喻户晓,让需要法律援助的人知道怎么寻求法律保护,让社会弱势群体及时得到法律帮助,以使他们“请不起律师,打不起官司”的难题得到解决,进而使他们的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并要让关心社会进步,有能力支持法律援助的社会力量来关心和支持法律援助事业;更要使成都市各级领导干部深刻意识到法律援助工作不是可搞不可搞的事情,而是依法治国、依法治市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习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从而真正把法律援助工作纳入党委、人大、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使为困难群众谋利益具体落到实处。
㈡提高弱势群体的法制观念法律援助的重要对象是在农村生活比较贫困的群众和一些特殊社会群体。
在调查中,笔者发现弱者原本不是弱者,但由于他们经济上的贫困、知识和信息的匮乏、权利和义务意识的淡薄、缺少社会人际关系、心理中的劣势、生理发育上的某种残疾以及区域间法律服务资源存在不平衡等主客观因素,才使他们成为弱势群体。
特别是由于缺乏基本的法律常识,他们不知什么可为什么可不为,不知国家鼓励什么限制什么,一切都是凭感情用事,无法用理性的眼光来判断,于是出现了大批“文盲”、“法盲”和“流氓”,更谈不上如何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因此只有提高弱势群体自身的法制观念,才能使弱者成为强者,这是治本之策。
㈢积极开辟法律援助的人力资源,使众多的社会团体,法学院校参与进来,为法律援助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完善的法援体系,包括一个高效的人力资源体系,法援案件的不断增多和复杂对从业者提出考验同时也增加了援助成本,自身制度设定的壁垒也限制部分热忱于法律援助的团体和个人。
《条例》颁布以明显的规定吸引有能力从事法律援助团体和个人从事法援工作,面对于制度设计不完善的中国法制教育,过于注重理论,缺乏法律实务经验及社会经验成为被评击的重点,法学教育可否与法援工作相融合,答案是肯定的。
“福特基金”在资助中国高校的法律诊所课程中将法学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开展具体的法律援助案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美国在其具体实践中获得极大的成功,以导师为业务指导,学生共同解决,并在《美国律师协会关于法学院的批准标准》302条e款中明确规定,法学院就鼓励学生参加提供减免收费的公益性法律服务活动,并为学生提供这样的机会,以制度的形势保证了学学院的实践融入法援体系,其主要的目的(一)向学生教授有效的辩护的技法,职业道德及法律对于穷人的作用(二)在为那些无法得到公正人辩护的同时,批判性的检验的应用法学理论。
(三)改革法学教育弊端,并重视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学生的融入无非是教案与法援的两赢之选,除学生外,有能力的社团组织和个人也是扩宽法援人力资源选择的范围,部分省市下发的法援指导性文件中均提出引入法学院学生和社团意见,却鲜见实施的具体细则。
此制度何参照美国英国等成熟的制度,推行导师制和公益性团体有限参加,即法学院的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展援助活动,对于社会团体设定团体设定准入机制,依其水平,章程和法援的需要有限的介入援助工作。
㈣充分发挥个人法律援助的作用1. 凡是有能力以自己的工作为他人提供法律服务者(如律师、公证员、基层法律工作者、具有较高法律理论素养和社会实践能力的志愿者),都可以参与到法律援助工作中来,为法律援助事业贡献力量。
2. 允许政法机关离退休人员到法律援助机构发挥余热,从事义务性质的法律援助工作。
3. 可以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监督法律援助工作,多向他们汇报工作,请他们提出意见、建议。
4. 有效发挥基层摄取法律援助联络员、信息员的作用。
㈤以政府投入为主导,多渠道筹集资金,扩大“节流”的实体程序的设定和利用网络快捷的工作渠道。
人民不断增强的法律援助服务的需要同目前稀缺的法援资源产生矛盾政府的投入不足,大部分法援资金没有列入政府的预算,软、硬件建设相对于滞后。
将法律援助纳入财政预算,建立起政府对法律援助的是低经费保障机制,充分的保障法援工作的正常开展,相对于增长快但经济基数较小政府收入有限,财政支持基础设施建设、教育的压力较重,通过利用常规的筹款方式满足不了法援需要,必须充分开展社会化运作,积极拓展法律援助经费的社会捐渠道,建立公益性的基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