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人性论再解读

合集下载

荀 子天人论人性思想阐释

荀 子天人论人性思想阐释

荀子天人论人性思想阐释《荀子天人论人性思想阐释》荀子,作为先秦时期儒家思想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其天人论和人性思想在当时独树一帜,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荀子认为,天与人是相互区别的。

天,即自然,有着自身的运行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荀子强调了天的客观性和独立性,天的运行如日月星辰的更替、四季的变化等,都有其固定的规律,不受人类社会的善恶、治乱所左右。

这种对天的理解,打破了当时人们将自然现象与人类社会命运紧密相连的神秘观念。

荀子主张“明于天人之分”,即明确区分天与人的职责和作用。

他认为,人类不应该过度地祈求上天的恩赐或者抱怨上天的不公,而应该专注于自身的努力和作为。

天的职责是自然的运行,而人的职责则是治理社会、发展生产、创造文明。

在荀子看来,人类社会的兴衰治乱,取决于人的努力和作为,而非上天的意志。

在人性论方面,荀子提出了“性恶论”。

这与孟子的“性善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荀子认为,人生来就有好利、疾恶、好声色等本性,如果顺着这些本性发展而不加约束和规范,就会导致社会的混乱和争斗。

然而,需要指出的是,荀子的“性恶论”并非是对人性的彻底否定,而是强调了通过后天的教育和规范来引导人性向善的重要性。

荀子认为,人性虽然本恶,但可以通过“化性起伪”来改变。

“伪”指的是后天的人为努力,包括教育、礼法制度等。

通过教育,可以让人明白道德规范和礼仪制度,从而约束自己的行为,培养良好的品德。

而礼法制度则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了明确的准则和规范,以防止人们放纵自己的恶性。

荀子特别重视教育在改变人性中的作用。

他认为,通过学习和积累知识,人们可以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和智慧水平。

“学不可以已”,学习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逐渐克服人性中的恶,实现人性的完善和提升。

在社会治理方面,荀子的天人论和人性思想也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他认为,社会的稳定和发展需要依靠礼法制度的约束和规范。

礼法制度不是对人性的压抑,而是引导人们合理地追求利益,避免因为过度追求个人利益而损害他人和社会的利益。

荀子的人性观探析

荀子的人性观探析

荀子的人性观探析荀子作为中国古代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之一,其人性观一直以来都备受学者们的关注和研究。

通过对荀子的著作进行深入研究,我对他的人性观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理解。

本文将从荀子的人性本恶观、人性的可教性以及人性的理想境界三个方面对其人性观进行探析。

首先,荀子的人性观主张人性本恶。

荀子认为,人性本身存在着一种自私自利的本能,人的本性是贪婪、残暴和自私的。

他认为,人们追求利益的欲望是无止境的,只有通过外在的约束和教化,才能使人性得以规范和约束。

荀子在《劝学》中写道:“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他认为,人性在初生时是没有恶的,但随着成长,人们的欲望逐渐增加,人性也逐渐变得邪恶。

这种人性本恶的观点与孟子的人性本善观相对立,成为了儒家学派内部的一场争论。

其次,荀子强调人性的可教性。

虽然荀子认为人性本恶,但他并不认为人性是不可救药的。

他认为,通过教育和礼仪的规范,人性可以得到改造和提升。

荀子强调教育的重要性,他认为只有通过教育,人们的欲望才能得到疏导和引导,才能使人性得到改良。

他在《劝学》中提到:“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这句话意味着人们应该通过学习和教育来修正自己的恶性本性,使其趋向善良和正直。

荀子的人性可教性观点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为后来的教育理论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最后,荀子对人性的理想境界进行了探讨。

荀子认为,人性的理想境界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他主张人们应该通过修身养性,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礼义道德的要求;通过齐家治国,使家庭和社会得到和谐稳定的发展;通过治国平天下,使整个国家和社会达到安定繁荣的状态。

荀子认为,只有通过这样的努力,人性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和实现,人与人之间才能和谐相处,社会才能得到进步和发展。

综上所述,荀子的人性观主张人性本恶,但也强调人性的可教性和理想境界。

他认为,人性虽然有恶的一面,但通过教育和修身养性,人性可以得到改造和提升,最终实现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荀子的人性观对于我们理解人性的本质和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也为后世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荀子人性思想的研究

荀子人性思想的研究

荀子人性思想的研究荀子是中国古代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有“法家思想的儒家”之称,与孔子等先贤有所不同,他的人性思想相对于其他儒家学者比较独特。

他认为人性本恶,因而需要通过政治教化来“化人性”。

这一思想为后人所熟知,并且对我国封建社会的思想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本文将着重阐述荀子的人性思想,重点探讨人性本恶的观点,并举出五个例子来证明荀子的人性观点正确性。

一、人性本恶的阐述荀子认为,人的本性是邪恶的,人类的欲望是无法满足的。

他说:“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这句话是荀子人性思想的核心。

他认为,人的本性倾向于追逐一些违背社会规范的行为和欲望。

人天生就有形成社会不正之风的倾向,如妒忌、嫉妒、贪婪等,这些都是造成社会矛盾产生的根源。

二、政治教化的必要性为了解决人性恶的问题,荀子提出了政治教化的观点。

他认为,只有通过对人的政治教育,才能彻底改变人性恶的本质。

荀子认为,国家应该采取严格的教育制度,强化教育的责任和义务,建立统一的法律制度,通过政治教化来熔炼人的本性,改变人的罪恶本性。

三、政治教化应遵循的原则荀子提出了“三纲五常”的原则,以规范社会行为。

这个原则是对“礼”的重新演绎,使其成为一种社会道德规范。

荀子认为,“三纲”即君为天下之正;父为家之正;夫为妻之正,而“五常”即仁义礼智信的五种道德规范。

荀子认为,只有推崇这种道德规范,才能够减少人性恶的根源,从而实现一个和谐的社会。

四、荀子思想的真实性荀子的人性观点虽然很受争议,但是通过现代社会种种不良现象的观察和分析,荀子的这种人性思想还是有一定的现实性和可信性的,现代社会的善恶之间的对立和未尽事宜都可以用荀子的人性观点来解释。

下面给出几个例子:1.当代普遍存在的丧失道德认知能力的现象是荀子人性观点的最好佐证。

形形色色的社会问题源于人性恶的本质,只有通过正确的政治教育才能逐渐减少此类不良现象的出现。

2.经常听到流言蜚语、背后捅刀子等恶劣行为的出现,这些行为都是人性恶的体现。

荀子中的人性论原文与解析

荀子中的人性论原文与解析

荀子中的人性论原文与解析荀子是中国战国时期思想家之一,他对于人性的理解与论述是其学说的重要部分。

本文将通过对荀子的原文进行解析,探讨其对人性的看法,并对其思想进行分析。

荀子在《劝学篇》中提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这句话揭示了荀子对人性的看法。

他认为,人性本是相近的,但因为各自的修养与习惯的不同,导致了人们的差距和不同的行为表现。

换句话说,人性的相似性决定了人类具有共同的起点和基本的特征,但在后天培养与习惯的影响下,人们的差异也逐渐显现出来。

荀子进一步指出:“人之出性也,各有所专。

”这句话表明了荀子对人性的进一步思考。

他认为,每个人在出生时都带有一种独特的性格与才能。

这种独特性使得每个人在不同的领域或方面有所专长。

因此,人性的多样性是由每个个体的特长与优势所决定的。

在荀子的论述中,他还提到了人性的善与恶的问题。

他说:“性善者,情理兼备。

”他认为人们的本性是善良的,但要通过情感与理性的互相调和来实现真正的善善行为。

换言之,情感的冲动需要通过理性的思考和控制,才能产生具有深远影响的善行。

而当人性的善被埋没或被忽视时,人们的行为则容易偏向恶劣。

荀子还提出了“性恶论”。

他认为人的本性是恶劣的,需要通过道德教化和修养来加以约束和改造。

他说:“由是观之,天下若一家,言若合符,行若监利,而百事可见也。

”这句话表明了荀子对于人性改造的追求。

他认为,只有通过道德的规范和行为的监督,才能使得人性的恶劣得到抑制,达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综上所述,荀子对人性的论述是多方面的,既有相信人性的善良与多样性,又认为人性的恶劣需要加以改造。

荀子的思想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对人性进行深度思考与理解的视角。

通过了解人性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他人,尊重他人,并通过教育和修养来实现自身与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这也是荀子思想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总结起来,荀子对人性的论述以及对于人性的解析,启发着人们对人类本质的思考和探索。

荀子的思想为后来的哲学家与思想家提供了重要的借鉴与启示,也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荀子的性恶论辩证

荀子的性恶论辩证

荀子的性恶论辩证荀子(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政治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在《荀子》一书中提出了“性恶论”,认为人性本恶,需要通过教育和礼仪来约束和改造人性。

然而,这一观点在后来的历史发展中受到了不同的解读和批评。

本文将从辩证的角度对荀子的性恶论进行分析和评价。

荀子的性恶论荀子认为,人性本恶,人们天生具有贪婪、自私、残忍等恶劣的本能。

他认为,如果不加以约束和教育,人们会沉溺于个人欲望,无法实现社会秩序和道德规范。

因此,荀子主张通过教育和礼仪来改造人性,使人们能够追求道德和公共利益。

辩证分析1. 人性的复杂性荀子的性恶论过于简化了人性的复杂性。

人类作为社会动物,既有自私贪婪的一面,也有善良正直的一面。

人们的行为往往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社会环境、家庭教育、个人经历等。

因此,不能简单地将人性归结为恶。

2. 社会的作用荀子强调了教育和礼仪对于改造人性的重要性,这一观点在一定程度上是正确的。

社会规范和道德准则的存在可以约束人们的行为,使其符合公共利益。

然而,过度依赖教育和礼仪也可能导致人们变得虚伪和机械化,失去了真实的自我。

3. 个体与社会的关系荀子关注的是整个社会的秩序和稳定,而忽视了个体的需求和发展。

个体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也可以为社会做出贡献。

因此,在改造人性时,应该兼顾个体和社会的利益,寻求二者之间的平衡。

4. 历史发展的变革荀子提出性恶论是在战国时期,当时社会动荡不安,道德风气败坏。

他希望通过改造人性来实现社会秩序和稳定。

然而,随着历史的发展,社会结构和价值观念发生了变化,人们对于人性的理解也有所不同。

因此,荀子的性恶论在现代社会的适用性值得商榷。

总结荀子的性恶论是他对于人性本质的一种观点,强调了教育和礼仪对于改造人性的重要性。

然而,这一观点在辩证分析中存在一些问题,包括对人性复杂性的简化、过度依赖教育和礼仪、忽视个体需求等。

在现代社会中,我们需要综合考虑个体和社会的利益,探索更加符合实际情况的人性观。

荀子中的人性论述原文与解析

荀子中的人性论述原文与解析

荀子中的人性论述原文与解析荀子是战国时期思想家之一,他的人性论述对于中国古代哲学思想有着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分析荀子在人性方面的原文和解析,探讨他对人性的观点及其意义。

一、荀子人性论述的原文荀子在《荀子·性恶》一文中具体阐述了他对人性的看法,以下为相关原文摘录:“性者,人之所以为人也;性之善者,道之所也。

……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故君子戒之,慎其所由生也。

”荀子认为,人的性是使人成为人的本质,而善良的性格是道德的根源。

人性本质上是相近的,但通过习俗和环境的影响,人们的性格差异逐渐远离。

因此,荀子主张君子应当警惕习俗和环境对于人性的影响,慎重选择与其相处的环境。

二、荀子人性论述的解析1. 人性本善与性本恶的争论荀子与孟子都提出了人性本善的观点,但在性善的内涵和实现方式上存在分歧。

荀子认为人性本善指的是人具有善良的潜质,但这种善良并非天生即刻实现,而是需要通过艰苦的修炼才能达到。

他认为人性的善良需要受到良好的教育、道德的引导和自律的训练,才能真正发挥出来。

2. 人性的相近与习俗的影响荀子认为人性本质上是相近的,但通过习俗和环境的塑造,人们的性格逐渐形成差异。

他认为人性及其差异的形成是受到外界条件的影响,而习俗则是主要的塑造因素之一。

荀子警示人们注意习俗和环境对于人性的影响,倡导君子慎重选择与其相处的环境,以避免负面影响对善性的玷污。

3. 修养与自律的重要性为了使人性中的善良能够充分发挥出来,荀子强调修养和自律的重要性。

他认为通过严格的修养和自我约束,人们可以培养出良好的品德和道德情操。

君子应当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秉持正义、诚信和爱心等美德,努力提升自己的品质和道德水平。

只有通过修养和自律,人性中的善良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三、荀子人性论述的意义1. 引发后世的思考荀子的人性论述对于后世思想家和哲学理论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他提出的人性本善的观点以及修养和培养个人品德的要求,对于后世儒家思想的形成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性朴欲趋恶论——《荀子》人性论新说

性朴欲趋恶论——《荀子》人性论新说

性朴欲趋恶论——《荀子》人性论新说作为儒家重要代表人物,荀子思想虽然影响很大,但由于其在人性论方面性恶的提法,因与孟子一系判然有别,从而引起后世学者的种种议论。

从韩愈的《原道》开始,荀子就被排斥在儒家道统序列之外,直到有清一代儒者才重新注解和重视《荀子》。

鉴于荀子在中国思想学说史上的地位与影响力,学界对荀子的研究又掀起新热潮。

学界关于荀子的人性论主要提出五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除了传统的性恶论以外,还有性趋恶论、性危说、性朴论和性恶心善说。

本文将对这五种观点加以考量,认为荀子的人性论是性朴欲趋恶论。

一、荀子人性论五说述要将荀子人性论定位为性恶论是固已有之的论断,自王充于《论衡·本性》中认定荀子主张性恶以来,后经宋代理学家程朱等人的论说,几成定论。

近世以来,注重挖掘思孟一系心性哲学之价值的港台新儒家,对于荀子的人性思想亦多以性恶论视之。

将其人性论判为性恶论,无疑与《荀子》中的《性恶》篇密切相关。

《荀子》集中论述人性论思想且具有鲜明立场的篇章,无疑首推《性恶》篇。

概因为此,后世学者一谈到荀子的人性论莫不首先想到《性恶》篇,运思也无不受此影响。

不过,仅凭《性恶》篇便将其人性论判为性恶论是有问题的,即便荀子谓“性恶”,此“性恶”是否指涉人的本质因素,是否是全称判断也很成问题。

由于深受性恶论的影响,有学者对荀子人性论分别作出性趋恶论和性危说的判定。

这两种观点尽管用语不同,但本质上都是在性恶观点基础上的延伸。

陈光连的性趋恶论认为,荀子从其天之规定的自然义出发,以“本始材朴”来规定人性,这是自然之性而无所谓善恶,而恶是性在社会生活中有趋恶的冲动。

荀子的性恶论是运用发展的观点对恶作规定的,其价值判断的关键在于“顺是”,从其效果的显现以反观性恶。

但性并不固着于恶,若用性外的力量加以化导,亦可更易其趋向。

荀子只主张性本趋向于恶,并不否认其有改变趋向于善的可能。

在此基础上,陈光连将性分为三个层面:性朴是人性的本然状态,而趋恶则是人性的实然状态,向善是人性的价值确证。

荀子原文与解析精选

荀子原文与解析精选

荀子原文与解析精选荀子,是中国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主要著作为《荀子》。

以下是对荀子原文的精选解析,旨在深入理解荀子思想的核心内容。

人性论:人性本恶人性论是荀子思想的重要部分,他认为人性本恶。

以下是荀子对人性本恶的原文及解析。

原文:人之性也,恶,人之情也,不与孽同也。

解析:荀子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

人之所以有恶行恶念,是因为人的情感与孽障没有同步。

这里的孽障可以理解为良知、道德准则等,人因为没有循着良知而行事,导致恶行恶念的产生。

性恶论衍生的教育观:性恶可改造荀子进一步提出了性恶可改造的教育观,以下是相关原文及解析。

原文:近培其性,远塞其情。

解析:荀子主张通过教育训练,近培人的本性,即尽力培养人的善良品质。

同时,通过避免外界诱惑,塞住人的情感出路,即减少恶行恶念的产生,实现性恶的改造。

君子修身篇:厚德载物荀子强调君子修身,以下是有关君子博爱的原文及解析。

原文:立,则以文德,动则厉,敢问则问,非不敢问也,问则以其道。

取则与之,不可则止。

解析:荀子认为君子应该循循善诱,通过修身来影响他人。

君子处事要准守道德准则,以文德为立身之本。

在行动过程中,要严肃正直,果断坚决。

同时,勇于提问,但提问要基于正确的道德准则,用以引导他人。

对待他人,要有同理心,以和为贵,不得无理取闹。

性恶论与礼治篇:以礼制性荀子认为通过礼制可以约束人性,以下是相关原文及解析。

原文:故曰:性齐而道齐,人能即之。

丧齐而道齐,人能即之,君子之道也。

故血气通则行,血气塞则止。

解析:荀子认为通过遵循礼制,可以达到人性与道德的和谐。

他指出,人的本性是相同的,只有人们都遵守同样的道德准则,才能实现自我和社会的治理。

当个体的血气通畅时,意味着他的行为符合礼制规范,即能够进一步发展;反之,当个体的血气阻塞时,意味着他的行为偏离了礼制规范,即需要停止行动,通过修正自己的行为来纠正错误。

天命与王道篇:君臣之道荀子提出“王道”理论,以下是关于君臣之道的原文及解析。

文言文解析荀子中的人性论述

文言文解析荀子中的人性论述

文言文解析荀子中的人性论述荀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哲学家之一,他对人性的论述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荀子的人性论述主要包括对人性的本质和人性的善恶两个方面的探讨。

本文将通过解析荀子中的人性论述,深入探讨荀子对人性的看法。

荀子认为,人性的本质是善的,与孟子的“性善论”相似,但在荀子看来,人性的善并非天生而来,而是通过后天的教化和修养得到的。

他提出了人性善恶与个体内在的自然倾向之间的关系。

荀子认为,人的天性中有一种“性”的存在,这种“性”能够指导人的行为,并且本身是善的。

荀子认为,人性的善可以通过修养和教化来实现,而人性的恶则可能是人的自然倾向。

因此,只有通过教育来引导个体,才能使其从恶的倾向中解脱出来。

荀子的人性论述中,对于人性的善的培养与发展,他提出了“性恶论”。

他认为,人性本身具有多种多样的欲望,如贪婪、嫉妒、暴力等,这些欲望使得人们追求个人私利,甚至会导致社会的混乱与冲突。

因此,荀子主张通过教育和礼制来约束人性的恶的倾向,使人们能够遵循道德规范,让人性的善得以发挥和实现。

在荀子的人性论述中,他还提出了“性善不足论”。

他认为,人性的善是有限的,不能完全依靠个体自身的力量来实现。

因此,个体必须依托于外在的教育和社会制度,来规范和引导人性的发展。

荀子认为,个体的行为受到社会环境和人际关系的影响,只有在正确的教育和合理的社会制度中,才能使人性得到发挥与实现。

否则,人性的善只会受到局限和压抑。

综上所述,荀子的人性论述主要包括人性的善恶以及对人性善恶的培养与发展的探讨。

他认为人性的善需要通过教育和修养来实现,而人性的恶则可能是个体的自然倾向。

荀子主张通过教育和礼制来约束人性的恶的倾向,使人们遵循道德规范。

同时,荀子也指出了人性善的局限性,认为个体需要依托于外在教育和社会制度来引导和规范人性的发展。

这些论述在中国古代的思想史上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对后世的思想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荀子对人性本恶的深入思考

荀子对人性本恶的深入思考

荀子对人性本恶的深入思考荀子是中国古代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对人性本恶的深入思考在儒家思想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本文将从荀子对人性本恶的认识、其对人性本恶的解释以及对人性本恶的应对措施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

首先,荀子对人性本恶的认识可以从他的《劝学》一文中得到一定的启示。

荀子认为,人的本性是自私的、贪婪的,人们追求自身的利益,往往不顾及他人的利益。

他说:“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这一观点与孟子的“人性本善”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荀子通过对人性的认识,揭示了人性的弱点和缺陷,为后人对人性本恶的深入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其次,荀子对人性本恶的解释主要集中在“性恶”与“性善”的关系上。

他认为,人的本性虽然是恶的,但是通过教育和修养可以使人的本性得到改良和完善。

他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这种修养的方式可以使人的恶性得到抑制,从而达到道德行为的标准。

荀子的这种解释在儒家思想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为后来的儒家学者提供了对人性本恶的深入思考和研究的方向。

最后,荀子对人性本恶的应对措施主要是通过教育和政治制度来实现的。

他认为,只有通过正确的教育和严格的政治制度,才能使人们的恶性得到控制和约束。

他说:“人之性恶,贪婪是也。

故君子有不为也。

”荀子提出了“君子”这一概念,他认为君子应该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崇高的理想追求,通过自身的言行和榜样作用来影响他人,从而达到对人性本恶的改造和教化。

总的来说,荀子对人性本恶的深入思考在儒家思想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他通过对人性的认识、对人性本恶的解释以及对人性本恶的应对措施的提出,为后来的儒家学者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和理论基础。

荀子的思想不仅对古代中国的社会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也对现代社会的道德建设和人性教育提供了借鉴和启示。

因此,我们应该认真研究和思考荀子的思想,以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对人性本恶的问题。

荀子的人性主义思想

荀子的人性主义思想

荀子的人性主义思想荀子是中国古代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之一,他对人性的理解和人性主义思想的阐发,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在我的研究中,我深入探讨了荀子的人性主义思想,并对其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思考。

首先,荀子对人性的理解与其他儒家学派有所不同。

他认为人性本恶,强调人性中的恶劣倾向,主张通过教化来使人性得到改善。

荀子认为,人性的本质是自私自利的,人们追求自身利益,往往忽视了他人的利益。

他用“性恶”来形容人性的本质,意味着人性存在着一种负面的倾向,需要通过教育和道德的引导来加以改变。

其次,荀子的人性主义思想强调了人的教化和修养的重要性。

荀子认为人性的恶劣倾向可以通过教化得到改善,人可以通过学习和修养来克服自身的恶劣倾向,实现人性的升华。

他主张通过教育来培养人的道德品质,通过礼仪规范来规范人的行为,以达到社会秩序的稳定和和谐。

荀子提出了“性恶论”,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认为只有通过教育,人们才能够培养良好的品德和道德观念,从而改善人性的恶劣倾向。

再次,荀子的人性主义思想强调了人的自主性和自我实现的重要性。

荀子认为,人性虽然本恶,但人们具有自主选择的能力,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奋斗来实现自我价值。

他强调人的自主性,主张人们应该积极主动地追求自己的理想和目标,发挥自己的才能和潜能。

荀子提出了“性恶论”与“性善论”的辩证关系,认为人性固然本恶,但通过教育和修养,人们可以改善人性,实现自我价值。

最后,荀子的人性主义思想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荀子的人性主义思想强调了人的教化和修养的重要性,强调了人的自主性和自我实现的重要性,对于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荀子的人性主义思想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对于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也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综上所述,荀子的人性主义思想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他对人性的理解与其他儒家学派有所不同,强调了人性的恶劣倾向,主张通过教化来使人性得到改善。

荀子人性观之再检讨——兼论其人性理论对当代的启示

荀子人性观之再检讨——兼论其人性理论对当代的启示
苟 子人 性 观 之 再检 讨
— —
兼论其人性理论对 当代 的启 示
孙 静

要: 孟子直接从“ 文化人” 论性 , 言善 即在 性 中, 不假 外求 。荀子 有“ 性” “ 伪” 之分, “ 性”, 乃是
动物性 , 并非是“ 人” 性; “ 伪” , 才真是“ 人” 性, 是“ 人之 所 以为人” 的根 本性 质 , 而“ 伪” 占有 更重要 的地
加 以检讨 申说 之必要 。

非, 先 入 为主 , 自说 自话 。结 果 到 头来 , 谬 误相袭, 积 久成 习 , 荀子 的 思想 备 受 曲解 , 荀 学的精神 湮没 不彰 。 ①
这 是说 得很 切 实 的 。近 年 来 , 虽 然 已有 不 少 学者 跳 出 了这 种误 区 , 不过 “ 以孟 解 荀 ” 背 后
路德斌先生在其《 荀子与儒家哲学》 中说 :
在 儒 家 系统 当中 , 遭人误 解 最 多、 最深
的思 想 家恐 怕非 荀子 莫 属 了。 究其 原 因,
批判 地总 结 战 国 时 ‘ 百家争 鸣 ’ 成 果 的基 础 上 创立 的” ②, 而“ 以孟解 苟” 的要 害 , 恰 恰 是 在 于

沈善 洪: 《 中国伦理思想史》 上册 , 北京 : 人 民出版社, 2 0 0 5 年, 第2 3 3页。 王先谦撰 , 沈啸 寰、 王星 贤点校 : 《 荀子 集解》 , 北京 : 中华书局 , 1 9 8 8 年, 第4 3 4页。
孙静 : 荀子人性观之 再检 讨—— 兼论其人性理论对 当代 的启 示
所 隐藏 的根 本 问 题 , 还是没有 得到彻底解 决。
这就 是 : 荀 子 的人性 理论构 建所 以卓 出 , 是 因为

荀氏性情论再解析

荀氏性情论再解析

荀氏性情论再解析荀子(约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名玄,字荀卿,齐国人,春秋末期至战国初期思想家、伦理学家。

他研究的重要命题之一是性情,因此他的著名著作《荀子·性恶》被视为他对性情问题的阐述。

《性恶》篇由荀卿强调了人性的本恶。

在荀子看来,人的本性是邪恶的,必须通过教育来进行改良。

他以自然界的风、雨、寒、暑为例,说明人的本性也是像自然界那样不可抗拒的。

荀子认为人性恶的原因在于追求私欲,因此提出了“性恶”的观点。

在取德范人,除恶务善的伦理原则中提出了严刑峻法和教育两种途径。

尤其在教育方面,由于他考虑了社会环境对于人性的影响,提出了“养生”、“奖罚”,“劝善”等观念。

但《性恶》篇的“性恶”观,是否真能够完全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进程,这便成了当前学者们亟待探讨的命题。

荀子的“性恶说”有自身的历史背景,当时中国处在战国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战争频繁。

荀子通过观察社会现象,得出结论,认为人性本恶是导致社会动荡的根本原因。

现代社会已经不同于战国时期的社会环境,社会的进步发展与科技的不断进步,已经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观念,传统观念与现代社会发展的矛盾日益显现。

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有必要对荀子的“性恶说”进行再解析,探索一种能够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性情观。

我们不得不承认,“性恶说”在当今社会中存在一定的真实性。

毫无疑问,人类天性中的自私和贪婪本质是存在的。

这一点不可否认,荀子的“性恶说”从这一点来说并不是毫无道理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的观念逐渐改变,社会制度也日趋完善,人们的道德水平有了显著提高。

现代社会的法律监督机制日益完善,人们受到法律和道德的双重制约,有了更多的机会去塑造自己的性情。

我们不得不对荀子的“性恶说”进行重新评价,对其进行再解析。

需要指出的是,荀子提出的“性恶说”的提法并非是完全正确的。

因为在很多时候,荀子过于夸大了人性的恶劣一面,而忽视了人性的善良一面。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经常发现人们为了帮助他人而付出,为了维护社会正义而奋斗的事例。

荀子荀子的思想人性论思想伦理思想

荀子荀子的思想人性论思想伦理思想

荀子荀子的思想人性论思想伦理思想荀子(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字况周,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和政治家,被誉为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的思想涵盖了广泛的领域,包括人性论和伦理思想。

本文将重点探讨荀子在人性论和伦理思想方面的主要观点和贡献。

荀子的人性论思想强调人的天性本恶,主张通过教育的力量来塑造和修正人的行为。

他认为,人天生具有的本能和欲望会导致罪恶行为的产生,但这并不意味着人与生俱来就是邪恶的。

相反,人类具备了可以发展和完善的潜力。

荀子提出了“性恶论”,即人的本性倾向于追求个人的利益和满足欲望,而不考虑道德和他人的利益。

他认为人类的行为受到外界刺激的影响,需要通过道德教化来规范自己的行为。

荀子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

他认为,只有通过正确的教育和道德训练,人类才能克服本性中的恶,并实现德治的理想社会。

荀子提出了“性即理”这一观点,强调人的本性可以通过教育和修养来发展和完善。

他认为,教育的目的是让人们拥有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培养出善于思考和明辨是非的智慧。

荀子的伦理思想体现了他的人性论观点。

他主张人应该按照天理和伦理原则来行事,而不是随心所欲地追求个人的利益。

他强调了道德规范的重要性,认为人只有遵循这些规范才能与他人和谐相处。

荀子提出了“克己复礼”这一重要原则,意味着人们应该战胜自己的私欲和冲动,遵守道德规范,并尽自己的责任来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

荀子还关注社会秩序和政治治理。

他认为,君主应该以德治国,通过自身的修养和榜样来影响民众,使他们按照正确的道德原则来行事。

他主张君主应该实施严厉的法律和惩罚,以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

同时,荀子也提倡“非攻”政策,主张和平处理国家间的冲突,以避免战争的破坏和伤害。

总的来说,荀子的思想在人性论和伦理思想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他通过强调人的天性本恶和教育的重要性,提出了人可以通过道德修养和教育来克服自身的恶性动机,实现德治的目标。

他的伦理思想强调道德规范和正确的行为准则,以实现社会和谐和个人的成长。

荀子人性观解析

荀子人性观解析

荀子人性观解析荀子(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是中国战国时期的重要哲学家之一,他的人性观被视为儒家学说中的一部分。

本文将对荀子的人性观进行解析,探讨他对人性的理解以及对人的道德修养的看法。

一、人性的本质荀子认为,人性的本质是恶。

他认为,人天生具有一种自私自利的本能,追求个人利益是人的天性。

他指出,人类的本性中包含了各种欲望和情感,如贪婪、嫉妒、愚蠢等,这些本能会导致人们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而不择手段地追求私利。

荀子认为,恶性是无法避免的,它是与生俱来的。

二、教化与修养尽管荀子认为人性本恶,但他相信人通过教化和修养可以改变自己的本性。

他强调教化的重要性,主张通过良好的教育和道德规范来培养人的善意和道德感。

荀子认为,人在社会中受到良好的规范和道德约束时,可以逐渐摆脱本性中的恶,并培养出善良和正直的品质。

三、君子的道德修养对于荀子来说,君子是具备高尚品德的人,他应该通过道德修养来达到人性的完善。

荀子认为,君子应该具备仁义礼智的品质,这些品质是通过不懈的努力和修养获得的。

他提出了君子的修身、齐家、治国和平天下的理念,强调君子应该以身作则,做到言行一致,用自己的行为来影响他人,提高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

四、人性观对社会的影响荀子的人性观对社会形态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认为,社会应该建立在强有力的政权和严格的道德约束之下,以确保人们的行为符合道德标准。

他主张君主应该负责制定和实施道德规范,对社会进行规范化管理,以遏制人性中的恶。

只有通过强大的政权和严格的道德约束,社会才能实现和谐稳定。

五、人性观的现代意义荀子的人性观在当代仍具有重要的意义。

虽然现代社会相对开放,但人性中的贪婪、嫉妒等恶劣品质依然存在。

荀子的人性观提醒我们要警惕个人利益的过度追求,倡导道德修养和自我约束。

在个人层面上,我们可以通过教育和修养,提高自身的道德素养和品质;在社会层面上,我们可以通过建立健全的法制和道德规范来引导社会行为,共同创造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

文言文解析荀子中的人性探讨

文言文解析荀子中的人性探讨

文言文解析荀子中的人性探讨荀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他的思想体系对于中国古代哲学具有重要影响。

在他的作品中,特别是《荀子》一书中,人性是一个重要的讨论主题。

本文将以文言文的形式,解析荀子对人性的探讨。

「人性」者,人之所具有之本性也。

荀子言人性为善,然人皆有恶念斯,此为何解?人之天性,有其善也,亦有欲望之恶也。

夫人之与物异者在于有知,但知之未明,心之欲望未遂,因而生恶念。

是以荀子谓人性无善恶之别,唯在于各人心志而已。

荀子以为人性虽有善恶之分,然人并非天生善恶两端,而是需经过教育与修养方可循善追善。

人之本性固有善的因素,故人之欲望多倾向于善良。

例如,儿童初生之时,对他人无恶念,纯真而善良。

如今之人,在世俗糟粕与诱惑下,善念已被扭曲,故荀子主张通过教育与训练,引导人性向善。

荀子言人性之善与恶均非永久不变,乃随环境与情境而变。

人之善性,需通过各种良性因素的滋养才能得以发展。

例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诸子百家之学,皆可以培养人性之善。

反之,若置身于邪恶不良之情境中,则人性之恶会日益膨胀。

可见,环境对人性的塑造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荀子进一步指出,人性之善必须通过自我修炼与自律方能发挥出来,并与社会秩序相辅相成。

人之欲望无限,若不加以约束,恶念将扩大而无穷。

荀子主张通过引导人性向善,使之对社会秩序与他人利益作出贡献,促进社会安定发展。

为此,他提倡「性恶心义」之说,强调人性中的善与恶的斗争。

荀子对人性的探讨进一步体现在他对人性的教育与改造上。

他认为,教育是重塑人性的关键。

教育可以通过规范的制度与方法,引导人性向善。

父母、师长与社会都有责任对人性进行教育。

荀子主张通过教育,培养人性中的善,并在实践中不断修正人性的恶。

他的思想对于中国古代的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总之,荀子通过对人性的探讨,指出人之天性固有善恶之因,而善恶的发展取决于环境与个人修养。

他强调人性通过教育与修养,可以被引导向善,为社会的安定与发展做出贡献。

荀子的人性论与性善论

荀子的人性论与性善论

荀子的人性论与性善论荀子是中国古代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之一,他的思想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我的研究中,我对荀子的人性论与性善论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分析。

荀子的人性论认为,人性本质上是恶的。

他认为人的本性是贪婪、自私和残忍的,而道德和善良只是后天培养出来的习惯和品质。

荀子认为,人类天性中的恶是不可避免的,而人们通过教育和修养来控制和改变自己的本性。

他强调了人的自我完善的重要性,通过修养和教育可以使人的恶性得到改变,最终达到道德完善的境界。

荀子的性善论则与孟子的性善论形成鲜明对比。

他认为,人性本质上是恶的,而不是孟子所主张的人性本善。

他认为,人性的恶是自然而然的,因为人们天生具有满足欲望和追求自身利益的倾向。

然而,荀子并不认为人性的恶是不可改变的,他强调了教育和修养的重要性,通过外在的约束和内在的自律来控制和改变人的本性。

他认为,只有通过教育和修养,人们才能克服自己的恶性,追求道德和善良。

荀子的人性论与性善论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他的人性论与孟子的性善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对后世的思想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荀子的人性论强调了人的自我完善和道德修养的重要性,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德教育和人伦关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他的性善论则提出了对人性的深入思考,对于理解人类行为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

然而,荀子的人性论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他过于强调了人性的恶,忽视了人性中的善。

人性不仅仅是贪婪和自私的,还包含着同情、善良和正义的因素。

荀子的人性论过于悲观,忽视了人性中的积极因素,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他对人性的深入理解。

综上所述,荀子的人性论与性善论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人性论强调了人的自我完善和道德修养的重要性,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德教育和人伦关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他的性善论则提出了对人性的深入思考,对于理解人类行为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

然而,荀子的人性论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忽视了人性中的善良和正义的因素。

荀子人性论再解读

荀子人性论再解读

作者: 张鹏伟
作者机构: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人文学院,陕西西安710071
出版物刊名: 道德与文明
页码: 86-90页
年卷期: 2011年 第4期
主题词: 苟子;人性论;本然性;实然性
摘要:荀子“人性”包含本然性即自然属性和实然性即社会属性两个层面。

二者并非静态并列的关系,而表现为从本然性到实然性的落实与发用的动态过程,依次展现为从人的内在生命机理显现为自然本能、从自然本能外化为不同的社会心理和认知倾向的过程,此过程与人从出生开始的社会化过程相表里。

荀子论“性”,始于“性伪之分”,此性为本然性;论善恶,终于“性伪之合”,此性为实然性。

善恶皆属于“性伪合”,是性与不同之伪结合的结果。

荀子言“恶”,意在强调人要对社会化过程极有可能出现的各种偏弊有高度的警醒和自觉意识,并通过礼义教化及时进行防范与补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传统伦理思想荀子人性论再解读张鹏伟!摘要∀荀子#人性∃包含本然性即自然属性和实然性即社会属性两个层面。

二者并非静态并列的关系,而表现为从本然性到实然性的落实与发用的动态过程,依次展现为从人的内在生命机理显现为自然本能、从自然本能外化为不同的社会心理和认知倾向的过程,此过程与人从出生开始的社会化过程相表里。

荀子论#性∃,始于#性伪之分∃,此性为本然性;论善恶,终于#性伪之合∃,此性为实然性。

善恶皆属于#性伪合∃,是性与不同之伪结合的结果。

荀子言#恶∃,意在强调人要对社会化过程极有可能出现的各种偏弊有高度的警醒和自觉意识,并通过礼义教化及时进行防范与补救。

!关键词∀荀子人性论本然性实然性!中图分类号∀B82 0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 1539(2011)04 0086 05所谓人性,顾名思义,就是人的属性、性状。

这里所言人之属性,指一切人的共同属性,即一切人的共同性、普遍性。

中国哲学关于人性的思考,发端于孔子。

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论语&阳货∋)意思是人与人之间的天生禀赋是大致相近的,因后天积习的差异而有不同的现实表现。

此后,孟子道性善、荀子言性恶,皆是对此说法的不同展开。

孟子认为人生来皆有天赋的良知:#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孟子&告子上∋),#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孟子&尽心上∋)。

荀子也认为#凡人之性者,尧舜之与桀跖,其性一也∃(%荀子&性恶∋)。

诚然,在哲学上探讨人性,就需要追根溯源,探讨人作为人所共有的普遍本性。

荀子以#人之性恶∃著称于世,并吸引了历来诸多学者的关注,研究成果颇多。

但关于荀子人性、性情概念的内涵、层次及其与#恶∃的具体关系,似有进一步梳理探讨的余地。

一、本然性(((天生本有的生命机理与自然本能(一)#生之所以然∃(((生命机理之性荀子论#性∃,沿着告子#生之谓性∃的思路推进:#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

性之和所生,精合感应,不事而自然谓之性。

∃(%荀子&正名∋)#生之所以然∃与#不事而自然∃的意思是否一致呢?张岱年指出,#生之所以然∃即#生之所已然∃[1],这就与#不事而自然∃同义。

梁启雄则认为:#生之所以然之性指天赋的本质,生理学上的性。

不事而自然之性指天赋的本能,心理学上的性。

∃[2]即是说二者含义有别。

廖名春认可梁启雄的说法,并作了进一步分析:#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即#生之所以生者谓之性∃。

变换一下句式,可作#性者,生之所以生也∃。

这里的#所以∃,显然是表示凭借。

#性∃是#生∃之凭借,就是说#性∃是#生∃的载体。

生之所以生的物质载体谓之性,这个性,显然指的是人的形体器官,它86*作者简介:张鹏伟,陕西师范大学哲学系博士生,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人文学院讲师(陕西西安710071)。

包括目、耳、口、鼻、身等。

[3]笔者以为,#生之所以然∃与#不事而自然∃对#性∃的规定确有不同。

因为在荀子#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提出以前,就已经有告子的#生之谓性∃。

#生之谓性∃即#生之然者谓之性∃。

如果荀子认同告子的界说,则不会提出#生之所以然∃的命题。

#生之然∃和#生之所以然∃的不同是很明显的。

前者可表述为#生来就是这样的∃,而后者当表述为#生来之所以使其这样的∃。

这里的#所以∃,表示所凭借、所依凭、所借助,意思是说在生的后面有一层更基础的东西在起作用。

生,作为动词,就是人的生命的产生;作为名词,就是指人的生命。

#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就是人的生命所赖以凭借的东西叫作性。

那么,人的生命所凭借的东西究竟该怎样理解呢?徐复观认为#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的#生之所以然∃是求生的根据,这是从生理现象推进一层的说法[4]。

这个思路是对的。

廖名春把#性∃理解为人的形体器官,此说法有待商榷。

形体器官是实体而非属性,仍然是#生之然∃者,而不是#生之所以然∃者。

王天海说:#生之所以然者,言人生之即有男女之别者,谓之性。

此)性∗乃男女之性。

∃[5]男女之性虽然是人的生命产生的根据,但含义过于狭窄,不能涵盖人生命活动的丰富内容。

从上述讨论可知,生之所以然,就是生命之所以这样的那个依据。

此依据就是人的生理现象得以成立的内在机理,此机理既不是人的形体器官,也不仅是男女之性,而只能是人的自然生命生成与运动的内在机理,或者说人的自然生命活动的内在生理规律。

生理规律是生理现象的内在根据,它表现为人体与外界事物进行交合感应的生理现象。

此机理既是人的生命本身内在的规律,又与天道相通,是天道在人的生命体中的发用和贯注。

在此意义上可以称作天赋的本质,或者说天赋的本性。

此当为荀子#生之所以然∃之#性∃的根本含义。

(二)#不事而自然∃(((自然本能之性在确定了#生之所以然∃之#性∃的含义后,#性之和所生,精合感应,不事而自然谓之性∃中两个#性∃字的含义又如何理解呢?显然,前面的#性∃指的就是#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的#性∃。

#性之和∃即#生之所以然者之和∃。

就是人的生命运动机理的合和。

机理如何能够合和?必须凭借物质载体以发挥其作用。

此物质载体就是#气∃。

王先谦%集解∋引杨倞注曰:#和,阴阳冲和气也。

事,任使也。

言人之性,和气所生,精合感应,不使而自然。

言其天性如此也。

精合,谓若耳目之精灵与见闻之物合也。

感应,谓外物感心而来应也。

∃[6]将#性之和∃理解为和气、阴阳冲和气,是准确的。

在先秦,气的观念出现甚早。

西周末年,太史伯阳父说:#夫天地之气,不失其序。

若过其序,民乱之也。

阳伏而不能出,阴阳迫而不能烝,于是有地震。

∃(%国语&周语∋)春秋时期的医和说:#天有六气。

降生五味++六气曰阴、阳、风、雨、晦、明也。

∃(%左传&昭公元年∋)%老子∋中也有#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四十二章∋)。

荀子虽然很少讲阴阳,但也讲到气。

他说:#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

∃(%荀子&王制∋)水火是物质,因此是有气的。

但水火只是无机物,不是有机物。

所以水火无生命。

草木是比水火等无机物高级的有机物,所以有气、有生。

依次类推,禽兽有气、有生、有知(简单知觉);人有气、有生、有知、有义。

那么,又该如何理解#性之和所生,精合感应,不事而自然谓之性∃呢?#性之和所生∃,即指人的生命内在机理的综合作用,这种综合作用的过程就是#精合感应∃。

精,是人的精气以及精神,日常语言中常讲人的#精气神∃,荀子也讲#形具而神生∃(%荀子&天论∋),形即是人的形体,人的形体离不开气。

神就是人的精神。

有了精气,才有精神。

精气神的内容自然也包括耳聪目明的状态。

合,是与外物合。

#精合感应∃,就是人体的精气精神与外界事物进行交合感应的生命活动过程。

人的生命活动的自然特征之一便表现为气在人体与外界之间的运行流转和交换。

#不事而自然∃之#性∃就是人的天赋本能,或者说与生俱来的自然本能,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

其一,人的感官本能,即荀子所谓#目辨白黑美恶,耳辨音声清浊,口辨酸咸甘苦,鼻辨芬芳腥臊,骨体肤理辨寒暑疾养,是又人之所常生而有也,是无待而然者也∃(%荀子&荣辱∋)。

#今人之性,目可以见,耳可以听∃(%荀子&性恶∋)。

其二,人的生理本能,即荀子所谓#凡人有所一872011年第4期同: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是无待而然者也∃(%荀子&荣辱∋)。

#今人之性,饥而欲饱,寒而欲暖,劳而欲休,此人之情性也。

∃#若夫目好色,耳好声,口好味,心好利,骨体肤理好愉佚,是皆生于人之情性者也,感而自然,不待事而后生者也∃(%荀子&性恶∋)。

#夫人之情,目欲綦色,耳欲綦声,口欲綦味,鼻欲綦臭,心欲綦佚。

此五綦者,人情之所必不免也∃(%荀子&王霸∋)。

其三,爱其类、爱其亲的情感本能,即荀子所谓#有血气之属,必有知,有知之属,莫不爱其类。

∃#人之于其亲也,至死无穷。

∃(%荀子&礼论∋)自然本能之性,无论是感觉本能、生理本能还是情感本能,皆可看作质朴的资材或材质,这与荀子%礼论∋篇中说的#本始材朴∃之性是一致的。

综上所述,人的内在生命机理和自然本能构成了人的生命与生俱来的本然性。

生命机理是自然本能的内在机理,自然本能是内在生命机理的发用和显现,二者都是天生自然、#不可学∃、#不可事∃的。

二、实然性(((社会心理认知倾向(一)#生而离其朴,离其资∃之#性∃关于人性,荀子还有这样的界定:#今人之性,生而离其朴,离其资,必失而丧之。

∃(%荀子&性恶∋)意思是说,人一生下来就必定会表现出远离、丧失质朴资材的倾向,这种倾向就是性。

质朴资材正是前文讲到的自然本能。

可见,这里的#性∃与%正名∋篇所讲的#性∃不同。

那么这个#生而离其朴、离其资∃的#性∃是什么呢?其实就是好利、疾恶、好声色的贪念和贪欲。

荀子说:#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

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

∃(%荀子&性恶∋)好利就是喜好利益,疾恶就是嫉妒和憎恶,好声色就是喜好美声美色。

可见,此#性∃与#本始材朴∃之#性∃已经有了区别。

在自然状态下,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的反应欲望只是一种质朴的生理本能。

但在社会环境中,这种本能很容易离开质朴的资才,扩展为一种心理倾向,即贪念和贪欲。

荀子认为,人一生下来就进入现实社会,必定会出现这种脱离、丧失质朴资材而产生贪念、贪欲的倾向。

好利、疾恶、好声色这种心理倾向的出现,正是从人出生来到社会开始的。

人好利、疾恶、好声色不仅仅是单纯地满足自己生存的需要,而是为了满足权力欲、财富欲、虚荣心等额外的物质或精神上的利益。

这都有待于后天的社会环境提供,皆是人必须在接触社会环境的过程中才能逐渐建立起来的心理倾向。

对此,廖名春说:#好利是必须感觉出什么是)利∗才会去)好∗,)疾恶∗是必须了解什么是)恶∗才会去)疾∗,)好声色∗必须先分辨出什么是美丑才会去)好∗。

这种)好∗和)疾∗,都是有待于学、有待于习的,并不是人的自然本能之所有。

∃[3](441)欧阳祯人说:#好利、疾恶、好声色并不是天生的,如果没有社会习俗风尚的诱导,没有后天的习染、学习,人是不可能去好利、疾恶、好声色的,至少所好、所恶的对象是因人而异的。

∃[7]因此,人的这种心理倾向是在社会生活环境中激发起来的。

因此,这种#生而离其朴、离其资∃的倾向,正是人一生下来进入现实社会所表现出的实然性。

实然性是从本然性到#伪∃的过渡,既区别于生来本有的本然特征,又区别于后天的作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