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二单元中古时期的世界第4课中古时期的亚洲课后基础练习题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农奴制改革B.大化改新C.明治维新D.建立政教合一
4.“这是个独特的民族……穆斯林的足迹从此遍及四方;它又是文明使者,用嘴巴将东西方文化传承、传播,某种数字因此冠上它的大名。”这个“独特的民族”指的是
A.古埃及B.古希腊C.古罗马D.古阿拉伯
5.某历史活动课场景:同学们激烈讨论,畅所欲言,内容涉及阿拉伯半岛的统一、德里苏丹国。奥斯曼帝国、高丽王朝、大化改新、这堂课正在探究的是( )
——摘编自孙秀君《论蒙古帝国时期蒙古人对陆上丝绸之路的贡献》
材料二“1219年春,成吉思汗统领大军出发亲征花刺子模,此外,还有金国、西夏新归附的契丹军、汉军、河西军以及大批能工巧匠。”“成吉恩汗从不花刺进军撒麻耳干……那些被认为有用的人(如技术工匠)被带往蒙古。”《丝绸古道上的文化》载:“马可·波罗及其他一些欧洲人,都曾作为传教士或者外交使节去过蒙古地区或中国,如果没有蒙古的和平环境,他们的旅行就是不可能的。”……中国的绘画和波斯的绘画彼此相识并交流,马可·波罗得知了释迦牟尼这个名字,北京有了天主教的总主教。
A.中国与东非文明互相影响和吸收B.东非国家为瓷器生产的适宜地区
C.东非国家积极学习中国的瓷器文化D.中国瓷器文化影响了东非人民生活
12.有人称阿拉伯帝国为《古兰经)和刀剑创造的帝国,对其理解正确的是
A.《古兰经》使阿拉伯帝国内部灭绝了战争B.阿拉伯帝国的文化和军事工业非常发达
C.频繁的战争扩张促成了伊斯兰教的创直D.帝国的由来除了战争还要有思想禁锢
2.《摩奴法典》规定:刹帝利辱骂了婆罗门,要罚款100帕那(银钱单位)。如果是吠舍骂了,就要罚款200帕。要是首陀罗骂了,就要用滚烫的油灌入他的口中和耳中。此规定说明了
A.四个种姓的职业世袭不改变B.四个种姓的宗教生活界线分明
C.四个种姓的宗教权利不平等D.四个种姓的法律地位不平等
3.隋唐时期,中国封建社会各种典章制度臻于完备,大量日本留学生来华学习。他们归国后,将中日两国从多方面加以比较,看出了日本与中国的差距,而后他们要求仿效中国,开始了
材料三(罗马帝国和阿拉伯帝国)两大帝国的扩张。这两大帝国的扩张无疑是古代史上突破相互孤立隔绝的重大事件。但也许横贯于亚欧大陆古道上的商队来往……对古代世界各地生产技术、文化知识的传播更为重要。
——摘编自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史编》
(1)根据材料一,概括阿拉伯对欧洲社会的影响。
(2)材料二中布罗代尔说,没有穆罕默德,阿拉伯半岛“永远不会实现统一”。你如何评价这句话。
——摘编自田红、李捷濒《论日本幕府时代主从关系与西欧封君封臣制》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日本三代幕府主从关系的各自特征,并分析其变化趋势。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归纳日本主从关系和西欧封君封臣关系的相似之处,(照抄材料不得分)并从宏观视角分析造成不同结局的原因。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蒙古帝国时期,成吉思汗让商人自由经商,“为地方行旅谋安,于诸大道中置卫士”,配给驿站一定数量的人和兽,以及食物、饮料等必需品,窝阔台通过征服高丽与西征,打通了东北亚到中亚的丝绸之路……“原来金山一带‘深谷长坂,车不可行’……窝阔台率军西行时‘始辟其路’”。1251年蒙哥设置别失八里行省,执掌西域的军政事务。
(3)共同点:都地跨亚非欧三大洲;都创造了辉煌的文化成就,为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都在扩张中促进文化的交流、世界的联系。认识:虽然在扩张中伴随着暴力、奴役和掠夺,但在客观上促进了不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使世界各地的联系越来越密切。
17.(1)特征镰仓幕府:以道义、诚信和血缘为纽带。室町幕府:间接的主从关系。德川幕府;以物质为基础。趋势:牢固一松散一更为牢固。
A.隋唐的发展经验增加了日本紧迫感B.国内外形势发展需要进行社会变革
C.新罗与唐朝友好关系造成严重威胁D.挽救统治危机以跻身东亚强国行列
9.下表为新罗统治时期的记载。材料信息表明()
时间
事件
惠恭王六年,秋八月
大阿餐金融叛,伏诛
十一年,夏六月
伊餐金隐居叛,伏诛
十六年二月
伊餐金志贞叛,聚众围犯宫阙
元圣王七年,春正月
16.(1)影响:阿拉伯人在自然科学领域取得了领先全球的成就,影响了欧洲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将被中世纪湮没的古代希腊罗马文化成果保存并重新传回欧洲,为文艺复兴提供了条件;将中国的四大发明传播到欧洲,促进了西欧封建社会的崩溃和资本主义社会的兴起。
(2)评价:首先布罗代尔肯定了穆罕默德所创立的伊斯兰教,以及其本人利用伊斯兰教在统一阿拉伯半岛进程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同时也强调了历史人物对人类历史进程的影响。当然,布罗代尔的言论也许过于绝对。就当时阿拉伯半岛的社会发展状况而言,结束分裂割据,实现统一是阿拉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如果没有穆罕默德,可能也会有其他人担此大任。
C.客观上为新罗内政建设提供了条件D.双方关系经历了冷淡到缓和的过程
11.中国瓷器输入东非以后,东非人也像中国人一样,用瓷器作食具、饮具和装饰品,并用作墓葬和清真寺的装饰材料,模仿中国瓷器烧制技术,烧制伊斯兰——斯瓦希里风格的陶瓷。“索马里有一种装潢美观的饮器至今一直叫新纳(sina)。”这表明()
——摘编自蔡德贵《中世纪阿拉伯人对哲学和科学的贡献》
材料二 当时,阿拉伯地区因敌对部落和联盟的纷争而陷于分裂状态,大门洞开,对外来影响不加任何防备,像波斯、信奉基督教的埃塞俄比亚、叙利亚和拜占庭帝国所属的埃及进行殖民活动的种种努力打开大门。没有穆罕默德,它永远不会实现统一。
——摘编自布罗代尔《文明史纲》
(2)相似之处:均以土地为基础、以利益为纽带,均体现了契约精神。原因:经济基础不同;历史文化土壤不同
18.(1)措施:拓展疆域,鼓励通商;修筑道路,设立驿站;驻扎军队,派遣官吏。意义:促进了蒙古帝国国内经济贸易的发展,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为今天的“一带一路”倡议提供了诸多有益的思考。
(2)前期以战争方式为主,注重技术交流;后期以和平方式为主,实现全方位交流。
A.笈多帝国兴起于恒河中游B.今天的印度教是笈多帝国时期由婆罗门教演变而来
C.德里苏丹国是13世纪初突厥人在印度建立的D.德里苏丹国以佛教为国教
二、非选择题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世纪的阿拉伯人继承和发展了古代希腊的理性传统,在实验科学、医学、化学、数学、天文等各方面取得了领先全球的成就。阿拉伯天文学家的“图斯双圆”理论出现在300年后的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中,现代天文学家中的很多名称和术语来自阿拉伯天文学家。12世纪开始,许多希腊哲学著作的阿拉伯文译本又重新译成欧洲各种文字,欧洲人才重新听到亚里士多德的名字,接触到真实的希腊古典哲学著作。从阿拉伯世界涌来的知识潮流,给欧洲带来了向心灵解放的“大跃进”,促进了发展自由思想的伟大进步,导致了文艺复兴的到来。中国的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也是经阿拉伯人之手,逐步传入西欧。
——摘编自马婷《蒙古西征与中西文化交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知识,概括蒙古帝国时期为维护丝绸之路的畅通采取的措施。试分析其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蒙古帝国时期推动中西文化交流的方式及文化交流的表现。
参考答案
1.D2.D3.B4.D5.D6.C7.C8.B9.C10.B11.D12.D13.A14.D15.D
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二单元中古时期的世界
第4课中古时期的亚洲课后基础练习
一、选择题(每个小题有四个选项,把正确的选项填在括号里)
1.阿拉伯商人和旅行家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他们
A.把欧洲的疾病传入美洲B.把伊斯兰教、佛教、基督教传入非洲
C.把玉米传入北美洲D.把中国的造纸术、印度的数字先后传入欧洲
13.征服者……征服了君士坦丁堡,一个新的纪元,帝国的纪元,正式开始了。这个新的巨人,跨博斯普鲁斯海峡而屹立一只脚踏在亚洲,另一只脚踏在欧洲。”材料中“这个新的巨人
A.灭亡拜占庭帝国B.积极融合东西方文化
C.使印度教逐步得到推厂D.学习借鉴中国的制度文化
14.越南古称交阯或交趾,秦汉到唐末千余年间,越南北部一直处于中国中央政权管辖之下。1010年,越南建立李朝,定国号为大越,并模仿中国制度设置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吏。以上史实说明( )
A.上古亚非文明B.伊斯兰文明
C.亚洲奴隶制国家D.亚洲封建国家
6.六七世纪时,日本的社会矛盾十分尖锐,大贵族奴隶主势力强大,政局混乱,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日本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实行民主政治B.实行查理马特改革
C.进行大化改新D.建立政教合一的国家
7.奥斯曼帝国先后征服西亚和北非部分地区,建立起地跨亚非欧三大洲的大帝国,这是在
伊餐悌恭叛,伏诛
A.中央政权更替频繁B.中央内部争权日益严重
C.政治统治趋向衰败D.君主权力逐步得到强化
10.678年,唐高宗一度想再次起兵讨伐新罗,但侍中张文认为:“今吐蕃为寇,方发兵西讨;新罗虽云不顺,未尝犯边,若又东征,臣恐公私不堪其弊。”高宗只好作罢。由此可见()
A.唐朝因吐蕃而断绝了与新罗的关系B.唐政府注重轻重缓急处理外交事务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归纳两大帝国的共同特点,并谈谈你对古代世界扩张的认识。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2世纪80年代,源赖朝建立镰仓幕府。镰仓幕府模仿血缘、家族结成的主从关系被称为御家人制度。这种主从关系不只是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也是建立在相互信任和道义之上的,并与祖辈以来的同族观念、血缘观念等相结合。室町时代将军与守护大名并没有建立主从关系,他们只是一种联盟的关系,而真正结成主从关系的则是各守护大名及武士团内部的武士。这些武士团与室町幕府建立的只能是一种间接的主从关系。德川主从关系比镰仓和室町主从关系更为牢固,武士以绝对的忠诚换取物质生活资料,以保证其子孙后代的武士身份与地位;其所获得的生活资料是俸米,这种“俸米制”则进一步强化了德川时代的主从关系。
A.15世纪后期B.16世纪中期
C.16世纪后期D.15世纪中期
8.孙立祥在《日本三次社会转型及其历史启示》中指出,6世纪末7世纪初,在东亚大陆,隋、唐帝国的先后建立既给日本提供了学习样板,也使大和朝廷倍感“国际压力”;而新罗灭“任那日本府”并交好大唐王朝,进一步加深了其“民族危机感”。这预示着()
——摘编自田红、李捷濒《论日本幕府时代主从关系与西欧封君封臣制》
材料二日本主从关系和西欧的封君封臣关系,均是以土地(采邑)为纽带而结合的契约关系,双方都必须履行一定的权利和义务,可以说利益是这个关系结合的纽带,一旦利益消失,这种关系将不复存在,这是两者之间的相似性。但是两者发展的结局却是完全不同的,主从关系最后演变为日本的武士道,对日本的发展是一把双刃剑。封君封臣关系最后朝着法律方面发展,强调的是一种自由、平等的权利和义务的交换。
A.越南最早建立于公元10世纪B.李朝是越南历史上第一个政权
C.古代越南一直是中国的属国D.越南发展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
15.中古时期的印度,有两大变化,一是四世纪初兴起的笈多帝国统治者支持印度教的发展,二是13世纪初建立的德里苏丹国以伊斯兰教为国教。先后建立了笈多帝国和德里苏丹国。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4.“这是个独特的民族……穆斯林的足迹从此遍及四方;它又是文明使者,用嘴巴将东西方文化传承、传播,某种数字因此冠上它的大名。”这个“独特的民族”指的是
A.古埃及B.古希腊C.古罗马D.古阿拉伯
5.某历史活动课场景:同学们激烈讨论,畅所欲言,内容涉及阿拉伯半岛的统一、德里苏丹国。奥斯曼帝国、高丽王朝、大化改新、这堂课正在探究的是( )
——摘编自孙秀君《论蒙古帝国时期蒙古人对陆上丝绸之路的贡献》
材料二“1219年春,成吉思汗统领大军出发亲征花刺子模,此外,还有金国、西夏新归附的契丹军、汉军、河西军以及大批能工巧匠。”“成吉恩汗从不花刺进军撒麻耳干……那些被认为有用的人(如技术工匠)被带往蒙古。”《丝绸古道上的文化》载:“马可·波罗及其他一些欧洲人,都曾作为传教士或者外交使节去过蒙古地区或中国,如果没有蒙古的和平环境,他们的旅行就是不可能的。”……中国的绘画和波斯的绘画彼此相识并交流,马可·波罗得知了释迦牟尼这个名字,北京有了天主教的总主教。
A.中国与东非文明互相影响和吸收B.东非国家为瓷器生产的适宜地区
C.东非国家积极学习中国的瓷器文化D.中国瓷器文化影响了东非人民生活
12.有人称阿拉伯帝国为《古兰经)和刀剑创造的帝国,对其理解正确的是
A.《古兰经》使阿拉伯帝国内部灭绝了战争B.阿拉伯帝国的文化和军事工业非常发达
C.频繁的战争扩张促成了伊斯兰教的创直D.帝国的由来除了战争还要有思想禁锢
2.《摩奴法典》规定:刹帝利辱骂了婆罗门,要罚款100帕那(银钱单位)。如果是吠舍骂了,就要罚款200帕。要是首陀罗骂了,就要用滚烫的油灌入他的口中和耳中。此规定说明了
A.四个种姓的职业世袭不改变B.四个种姓的宗教生活界线分明
C.四个种姓的宗教权利不平等D.四个种姓的法律地位不平等
3.隋唐时期,中国封建社会各种典章制度臻于完备,大量日本留学生来华学习。他们归国后,将中日两国从多方面加以比较,看出了日本与中国的差距,而后他们要求仿效中国,开始了
材料三(罗马帝国和阿拉伯帝国)两大帝国的扩张。这两大帝国的扩张无疑是古代史上突破相互孤立隔绝的重大事件。但也许横贯于亚欧大陆古道上的商队来往……对古代世界各地生产技术、文化知识的传播更为重要。
——摘编自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史编》
(1)根据材料一,概括阿拉伯对欧洲社会的影响。
(2)材料二中布罗代尔说,没有穆罕默德,阿拉伯半岛“永远不会实现统一”。你如何评价这句话。
——摘编自田红、李捷濒《论日本幕府时代主从关系与西欧封君封臣制》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日本三代幕府主从关系的各自特征,并分析其变化趋势。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归纳日本主从关系和西欧封君封臣关系的相似之处,(照抄材料不得分)并从宏观视角分析造成不同结局的原因。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蒙古帝国时期,成吉思汗让商人自由经商,“为地方行旅谋安,于诸大道中置卫士”,配给驿站一定数量的人和兽,以及食物、饮料等必需品,窝阔台通过征服高丽与西征,打通了东北亚到中亚的丝绸之路……“原来金山一带‘深谷长坂,车不可行’……窝阔台率军西行时‘始辟其路’”。1251年蒙哥设置别失八里行省,执掌西域的军政事务。
(3)共同点:都地跨亚非欧三大洲;都创造了辉煌的文化成就,为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都在扩张中促进文化的交流、世界的联系。认识:虽然在扩张中伴随着暴力、奴役和掠夺,但在客观上促进了不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使世界各地的联系越来越密切。
17.(1)特征镰仓幕府:以道义、诚信和血缘为纽带。室町幕府:间接的主从关系。德川幕府;以物质为基础。趋势:牢固一松散一更为牢固。
A.隋唐的发展经验增加了日本紧迫感B.国内外形势发展需要进行社会变革
C.新罗与唐朝友好关系造成严重威胁D.挽救统治危机以跻身东亚强国行列
9.下表为新罗统治时期的记载。材料信息表明()
时间
事件
惠恭王六年,秋八月
大阿餐金融叛,伏诛
十一年,夏六月
伊餐金隐居叛,伏诛
十六年二月
伊餐金志贞叛,聚众围犯宫阙
元圣王七年,春正月
16.(1)影响:阿拉伯人在自然科学领域取得了领先全球的成就,影响了欧洲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将被中世纪湮没的古代希腊罗马文化成果保存并重新传回欧洲,为文艺复兴提供了条件;将中国的四大发明传播到欧洲,促进了西欧封建社会的崩溃和资本主义社会的兴起。
(2)评价:首先布罗代尔肯定了穆罕默德所创立的伊斯兰教,以及其本人利用伊斯兰教在统一阿拉伯半岛进程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同时也强调了历史人物对人类历史进程的影响。当然,布罗代尔的言论也许过于绝对。就当时阿拉伯半岛的社会发展状况而言,结束分裂割据,实现统一是阿拉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如果没有穆罕默德,可能也会有其他人担此大任。
C.客观上为新罗内政建设提供了条件D.双方关系经历了冷淡到缓和的过程
11.中国瓷器输入东非以后,东非人也像中国人一样,用瓷器作食具、饮具和装饰品,并用作墓葬和清真寺的装饰材料,模仿中国瓷器烧制技术,烧制伊斯兰——斯瓦希里风格的陶瓷。“索马里有一种装潢美观的饮器至今一直叫新纳(sina)。”这表明()
——摘编自蔡德贵《中世纪阿拉伯人对哲学和科学的贡献》
材料二 当时,阿拉伯地区因敌对部落和联盟的纷争而陷于分裂状态,大门洞开,对外来影响不加任何防备,像波斯、信奉基督教的埃塞俄比亚、叙利亚和拜占庭帝国所属的埃及进行殖民活动的种种努力打开大门。没有穆罕默德,它永远不会实现统一。
——摘编自布罗代尔《文明史纲》
(2)相似之处:均以土地为基础、以利益为纽带,均体现了契约精神。原因:经济基础不同;历史文化土壤不同
18.(1)措施:拓展疆域,鼓励通商;修筑道路,设立驿站;驻扎军队,派遣官吏。意义:促进了蒙古帝国国内经济贸易的发展,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为今天的“一带一路”倡议提供了诸多有益的思考。
(2)前期以战争方式为主,注重技术交流;后期以和平方式为主,实现全方位交流。
A.笈多帝国兴起于恒河中游B.今天的印度教是笈多帝国时期由婆罗门教演变而来
C.德里苏丹国是13世纪初突厥人在印度建立的D.德里苏丹国以佛教为国教
二、非选择题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世纪的阿拉伯人继承和发展了古代希腊的理性传统,在实验科学、医学、化学、数学、天文等各方面取得了领先全球的成就。阿拉伯天文学家的“图斯双圆”理论出现在300年后的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中,现代天文学家中的很多名称和术语来自阿拉伯天文学家。12世纪开始,许多希腊哲学著作的阿拉伯文译本又重新译成欧洲各种文字,欧洲人才重新听到亚里士多德的名字,接触到真实的希腊古典哲学著作。从阿拉伯世界涌来的知识潮流,给欧洲带来了向心灵解放的“大跃进”,促进了发展自由思想的伟大进步,导致了文艺复兴的到来。中国的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也是经阿拉伯人之手,逐步传入西欧。
——摘编自马婷《蒙古西征与中西文化交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知识,概括蒙古帝国时期为维护丝绸之路的畅通采取的措施。试分析其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蒙古帝国时期推动中西文化交流的方式及文化交流的表现。
参考答案
1.D2.D3.B4.D5.D6.C7.C8.B9.C10.B11.D12.D13.A14.D15.D
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二单元中古时期的世界
第4课中古时期的亚洲课后基础练习
一、选择题(每个小题有四个选项,把正确的选项填在括号里)
1.阿拉伯商人和旅行家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他们
A.把欧洲的疾病传入美洲B.把伊斯兰教、佛教、基督教传入非洲
C.把玉米传入北美洲D.把中国的造纸术、印度的数字先后传入欧洲
13.征服者……征服了君士坦丁堡,一个新的纪元,帝国的纪元,正式开始了。这个新的巨人,跨博斯普鲁斯海峡而屹立一只脚踏在亚洲,另一只脚踏在欧洲。”材料中“这个新的巨人
A.灭亡拜占庭帝国B.积极融合东西方文化
C.使印度教逐步得到推厂D.学习借鉴中国的制度文化
14.越南古称交阯或交趾,秦汉到唐末千余年间,越南北部一直处于中国中央政权管辖之下。1010年,越南建立李朝,定国号为大越,并模仿中国制度设置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吏。以上史实说明( )
A.上古亚非文明B.伊斯兰文明
C.亚洲奴隶制国家D.亚洲封建国家
6.六七世纪时,日本的社会矛盾十分尖锐,大贵族奴隶主势力强大,政局混乱,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日本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实行民主政治B.实行查理马特改革
C.进行大化改新D.建立政教合一的国家
7.奥斯曼帝国先后征服西亚和北非部分地区,建立起地跨亚非欧三大洲的大帝国,这是在
伊餐悌恭叛,伏诛
A.中央政权更替频繁B.中央内部争权日益严重
C.政治统治趋向衰败D.君主权力逐步得到强化
10.678年,唐高宗一度想再次起兵讨伐新罗,但侍中张文认为:“今吐蕃为寇,方发兵西讨;新罗虽云不顺,未尝犯边,若又东征,臣恐公私不堪其弊。”高宗只好作罢。由此可见()
A.唐朝因吐蕃而断绝了与新罗的关系B.唐政府注重轻重缓急处理外交事务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归纳两大帝国的共同特点,并谈谈你对古代世界扩张的认识。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2世纪80年代,源赖朝建立镰仓幕府。镰仓幕府模仿血缘、家族结成的主从关系被称为御家人制度。这种主从关系不只是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也是建立在相互信任和道义之上的,并与祖辈以来的同族观念、血缘观念等相结合。室町时代将军与守护大名并没有建立主从关系,他们只是一种联盟的关系,而真正结成主从关系的则是各守护大名及武士团内部的武士。这些武士团与室町幕府建立的只能是一种间接的主从关系。德川主从关系比镰仓和室町主从关系更为牢固,武士以绝对的忠诚换取物质生活资料,以保证其子孙后代的武士身份与地位;其所获得的生活资料是俸米,这种“俸米制”则进一步强化了德川时代的主从关系。
A.15世纪后期B.16世纪中期
C.16世纪后期D.15世纪中期
8.孙立祥在《日本三次社会转型及其历史启示》中指出,6世纪末7世纪初,在东亚大陆,隋、唐帝国的先后建立既给日本提供了学习样板,也使大和朝廷倍感“国际压力”;而新罗灭“任那日本府”并交好大唐王朝,进一步加深了其“民族危机感”。这预示着()
——摘编自田红、李捷濒《论日本幕府时代主从关系与西欧封君封臣制》
材料二日本主从关系和西欧的封君封臣关系,均是以土地(采邑)为纽带而结合的契约关系,双方都必须履行一定的权利和义务,可以说利益是这个关系结合的纽带,一旦利益消失,这种关系将不复存在,这是两者之间的相似性。但是两者发展的结局却是完全不同的,主从关系最后演变为日本的武士道,对日本的发展是一把双刃剑。封君封臣关系最后朝着法律方面发展,强调的是一种自由、平等的权利和义务的交换。
A.越南最早建立于公元10世纪B.李朝是越南历史上第一个政权
C.古代越南一直是中国的属国D.越南发展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
15.中古时期的印度,有两大变化,一是四世纪初兴起的笈多帝国统治者支持印度教的发展,二是13世纪初建立的德里苏丹国以伊斯兰教为国教。先后建立了笈多帝国和德里苏丹国。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