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版中职语文(拓展模块)第15课《微型小说两篇》教案

合集下载

《微型小说两篇》中职语文(拓展模块)第15课【高教版】2

《微型小说两篇》中职语文(拓展模块)第15课【高教版】2

小说第四段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 文中这段景物描写有力地突出了剧场内正在上演 的舞剧吸引力之大。
• 虽然是“霏霏细雨”,人们仍冒雨前往;
• “黯然”写出了周围环境之静,人们都拥挤到剧 场内观看舞剧去了。
• 而“一大排”则刻画了观看舞剧的人之多。
• 同时,这段景物描写也为男、女主人公设置了特 定的活动环境,更能够突出二人之间爱情的纯真 美好。
鹅湖》的优美乐曲声中“沉浸在永恒的旋律里”。
• 正是这三个误会和两个巧合表达了小伙子 的痴情与守信用。
三、细节解读
• 文中“我”担任什么角色?有什么作用?
• “我”只是一个旁观者的角色,在小说了 起了线索的作用,以“我”与小伙子的接 触以及在剧场内所见到的姑娘联系在一起, 将在剧场外等待散场的小伙子和在剧场内 等待散场的姑娘之间的纯真的爱情表现出 来。
2019/8/10
教学资料精选
20
谢谢欣赏!
2019/8/10
教学资料精选
21

关键是,出错了你就知道上课时应该重点听哪里,注意力自然就能集中了。

4、即便上课时不理解也不要放弃

有些同学觉得老师讲的听不懂,就干脆不再听讲,按照自己的方法去学习。其实这样做真的很傻,因为不听讲就非常容易和同学们的学习进度脱节,这就会直接导致考试时成绩下降。原因是,老师讲的内容不一定都在教材中体现,有相当一部分重点内容
《等待散场》——刘心武
• 写了一对青年恋人的温 馨而又甜蜜的爱情。小 说没有正面描写小伙子 与妙龄女郎的爱情故事, 而只是选取了小伙子和 姑娘在剧场内外相互等 候的两个细节,通过 “我”这个旁观者和 《天鹅湖》舞剧的暗示 彰显了主题。
一、作家介绍

最新语文版中职语文(拓展模块)第15课《孔雀东南飞》word教案

最新语文版中职语文(拓展模块)第15课《孔雀东南飞》word教案

2014-2015 学年度第二学期基础系(部)教师
教案内页
一、导入新课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从先秦的《诗经》起源,就拉开了中华诗歌的悠久历史和传统;中国是一个浪漫的民族,她有很多流传久远、深入人心的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事,而且大多以爱情为主题,表现的是“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这种最朴素的愿望,如果生不能结为夫妇,死后也要同坟台。

这样的故事实在是太多了,如“白蛇传”、“梁山伯与祝英台”、“牛郎与织女”、“董永与七仙女”等。

东汉末年,一个叫焦仲卿的庐江小吏,一个叫刘兰芝的贤慧女子,夫妻相爱却不能永远相守,演绎了一出“孔雀东南飞”的悲剧。

二、解题
1、《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与《木兰辞》并称“乐府双璧”。

2、汉乐府
原指汉武帝设立的“乐府”,就是掌管音乐的官府。

它的任务是制定乐谱,采集歌词和训练乐工。

后来,把乐府官署所采集、创作的歌词也称“乐府”或“乐府诗”,就成了一种音乐性的诗体名称了,其中属于汉代的叫“汉乐府”。

三、整体感知
1、诵读指导
五言诗一般是三个节拍,二二一或二一二,其节奏按意群划分。

如: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2、概括内容
要求:用最简短的话来介绍情节。

明确:诗歌前面的“序”是全诗内容最概括、最简洁的介绍。

(1)诗意。

(2)诗前小序,交待了哪些内容?。

微型小说两篇导学案(教师版)

微型小说两篇导学案(教师版)

化州一中高度一级语文必修三导学案(教师版)班级:姓名:小组:(使用日期:月)11、微型小说两篇编者:王亚明【学习目标】1、学习小说的虚构艺术:留白、巧合、误会、映衬、对比。

2、了解微型小说的文体特点。

【学习重难点】学习小说的虚构艺术:留白、巧合、误会、映衬、对比。

【学法指导】自主阅读、问题探讨。

(或其他)【学习过程】一、资料助读:1、关于小小说:微型小说又称小小说、袖珍小说、一分钟小说,是小说文体的一种分支,一般篇幅不超过1500字,具有“立意新奇、结构严密、结尾惊奇、语言精练”(欧·亨利语)等四个主要特点。

艺术特色主要在于以小见大、以少胜多、言简意赅。

2、作者简介:刘心武,笔名刘浏、赵壮汉等。

1977年发表短篇小说《班主任》,被认为是新时期文学的发轫作,获首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首奖。

后又发表《爱情的位置》、《醒来吧,弟弟》、《我爱每一片绿叶》(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等小说,曾激起强烈反响。

此外,名作还有中篇小说《秦可卿之死》。

他对生活感受敏锐,善于作理性的宏观把握,写出了不少具有社会思考特点的小说,作风严谨,意蕴深厚。

二、课前预习:1、读准下面加点字的字音,或据拼音写出汉字:芭蕾.舞、华丽guǐ异、棚檐.、霏.霏细雨、倏.地、迷mǎng、摩挲..、发láosāo2、解释下列词语:诡异:风风火火:霏霏:蔼然:倏地:青云直上:3、试概括两篇小小说的故事情节与主题。

三、课堂导学:第一课时主要内容:学习《等待散场》。

一、整体感知:1、概括小说情节:2、思考、交流:小说主人公是谁?为什么?二、合作探究:1、为什么以“等待散场”为题?“永恒的爱情”为题不是更直截了当吗?“永恒的爱情”太直白,无新意;而且以男女两主角“等待散场”的表现就冠以“永恒”,不太切合。

“等待散场”是小说的中心情节,也是“永恒的爱情”的一种表现,是两位青年的真挚爱情的集中表现,以此为题,既合中心情节,同时也产生了悬念:为什么等待散场?从而吸引读者追读下文。

高教版中职语文(拓展模块)第15课《微型小说两篇》1

高教版中职语文(拓展模块)第15课《微型小说两篇》1

有一天,一位至高 无上的王妃对儿子 齐格弗里德王子说, 她明天就得挑选一 位少女做他的未婚 妻,并邀请她参加 他们的节日。王子 不知所措,他不知 道自己的心上人是 谁?
王子在梦中遇到他的心上人,可是她在哪儿呢? 这时他被一群天鹅深深地吸引住了。他便跟随它们, 这群天鹅把他带到一个已成废墟的城堡附近的湖岸。 在湖岸,这群天鹅翩翩起舞,一只最美丽的白天鹅 吸引了王子。这时天鹅突然间变成了一群少女,那 位最美丽的姑娘向王子吐露了她们神秘而不幸的遭 遇。
初步感知
快速浏览本文,完成下列两个问题: 1、复述故事; 2、补充完整下面的结构图。
1、复述故事
“我”去看芭蕾舞剧《天鹅湖》迟到了。 “我”送票给剧场门口无票小伙子他却不 要。原来小伙子与剧场内的姑娘正互相守
望。“我”为他们纯洁而坚贞的爱情感动。
2、结构图
人物 我 小伙子 我 地点 剧场门前 小广场 剧场大门 晚 上 九 点 钟 时间 事件 赶场 ? 入场
在节日舞会上,魔王 洛特巴尔特带着他的 女儿奥吉丽雅走进了 大厅,奥吉丽雅是奥 杰塔的复制品,其目 的是迷惑王子,骗取 他的爱情宣言。王子 以为奥吉丽雅就是奥 杰塔,因此宣布与她 结婚。魔鬼洛特巴尔 特狂笑着,带奥吉丽 雅离去。这时王子才明
白这是个圈套,王子万分 绝望地向天鹅湖奔去。
知道真相的奥杰塔无限感伤,决心不再宽恕王子。 魔王狂喜地露出狰狞的凶相,王子不顾一切地向 魔王冲去,在奥杰塔和群鹅们的帮助下,魔鬼被 王子致死。从此巫术消失了。奥杰塔和侍女们恢 复了人形。奥杰塔公主和齐格弗里德王子幸福地 结合在一起……
环境描写
小雨……避免淋雨……霏霏细雨…… 小雨如酥 作用
突出守候的艰难,烘托人物对爱 情的忠贞 增添故事的诗意,烘托爱情的朦 胧美感

微型小说教学设计

微型小说教学设计

《微型小说两篇》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了解故事的主要情节,把握小说的主题。

2.了解微型小说的特色,学会鉴赏微型小说精巧的构思。

3.从续写微型小说结尾入手,培养学生的文学想象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1.揣摩小说巧妙的构思,归纳微型小说的结尾艺术。

2.通过拓展训练,初步掌握微型小说的结尾技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把握两篇小说的主旨,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2.体会课文的思想内容及其对我们人生的指导意义。

重点难点:了解微型小说的基本特点;初步掌握微型小说的结尾技巧。

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方法:四导四自教学过程:一、导入今天我们要接触的是一种新的文体——微型小说。

(ppt投影作品一篇,引起学生兴趣)介绍微型小说特点:微型小说又称小小说,是小说文体的一种分支,一般篇幅不超过1500字,艺术特色主要在于篇幅短小而结构精巧,情节简单而立意高远。

二、检查预习请同学们思考——两篇微型小说在情节安排上有什么共同之处?——两篇微型小说的结尾都比较突然。

——两篇小说都给读者留想象的余地。

三、课文探究1、“永恒的旋律”指的是什么?小说以《天鹅湖》最后一景的乐曲作结尾,这样写有什么深意?——小说借《天鹅湖》中的音乐旋律,象征无私、纯洁的爱情。

两个年轻人彼此相爱,互相守候,他们的真爱正是人间永恒的主题,是人间永恒的美妙旋律。

——《天鹅湖》是一种象征,它是故事的起因,同时也见证着男女主人公的纯洁爱情。

用《天鹅湖》的乐章作结,呼应了开头,歌颂了爱情,深化了主题,也隐喻着他们会有一个美满的未来。

2.《差别》最后用老板的一句问话结束,小说并没有告诉读者什么,只是让读者自己去想象和体会。

那么他们之间的差别在哪里呢?四、知识归纳美国著名评论家罗伯特·奥弗法斯特认为:微型小说必须高度“浓缩”,富有戏剧性,他认为微型小说应当具备这三个要素:一、构思新颖奇特;二、情节相对完整;三、结尾出人意料。

讨论归纳微型小说结尾的几种方法——1.画龙点睛,首尾呼应。

《中职语文(拓展模块)》第二单元

《中职语文(拓展模块)》第二单元

口语交际 采访
阅读与欣赏
表达与交流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第 21 页
案例
百老汇哥伦布大街采访一个老太太
你要去干吗? 我刚看完电影。 你好像有法国口音哦。 我是法国人,但我在卡萨布兰卡长大,我在纽约生活了十一年。 卡萨布兰卡听上去很迷人,那里是不是到处是美女、香烟、亨弗莱·鲍嘉(电影《卡萨布兰 卡》的男主角)? (大笑)是的,当然不全像电影一样。我最后离开了那里,在西班牙和荷兰朋友以及她的瑞 士大厨丈夫开了家餐馆。 更了不得了!
目录页
过渡页
阅读与欣赏
• 祝福 • 狼行成双 • 老人与海(节选) • 微型小说两篇
5 祝福
阅读与欣赏
表达与交流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第5 页
这篇小说从鲁镇的人们忙于准备“祝福”的背景开始, 又以鲁四老爷家的“祝福”的爆竹声惊醒了正在回忆中的 “我”结束。以“祝福”命题,不仅因为它是这个悲惨故事 的情节线索,而且借“祝福”活动为背景,揭示了阶级对立 的现实并否定了向神祈福,启示人们要获得真正的幸福,必 须寻求另外的路。
作者:海明威
7 老人与海
阅读与欣赏
表达与交流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第 13 页
该篇小说情节紧凑,语言质朴,平铺直叙,让读者于简单的情节发展 中体会人类的奋斗意志与对生命的尊重。通过写实而达到象征寓意是《老
人与海》的另一艺术特色。你能说出大海、鲨鱼的象征意义吗?
7 老人与海
阅读与欣赏
表达与交流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口语交际 采访
阅读与欣赏
表达与交流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第 26 页
相关知识
采访是从采访对象那里获得自己所需要的信息的一种口语交流 形式。由于采访目的、对象、环境的不同,采访过程存在着种种可 变性,因此就需要充分做好采访前的准备工作,需要学习和掌握一 定的采访方法和技巧。

微型小说两篇教学设计

微型小说两篇教学设计

微型小说两篇教学设计Teaching design of two mini Novels微型小说两篇教学设计前言:小泰温馨提醒,语文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重点教学科目,其教学的内容是语言文化,其运行的形式也是语言文化。

语文能力是学习其他学科和科学的基础,也是一门重要的人文社会科学,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等的工具。

本教案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和针对教学对象是高中生群体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1、了解微型小说的定义,鉴赏两篇小说的表现手法,理解其隐含的意义;2、体会微型小说构思精巧、意蕴深刻的特点,增强作文时谋篇布局的意识;3、总结、领悟微型小说的文体特点;4、培养学生的推断、想象能力。

刘心武(1942~)当代作家。

笔名刘浏、赵壮汉等。

四川成都人。

1950年随父迁居北京。

中学时期爱好文学。

1961年毕业于北京师范专科学校中文系,后任中学教员XX年。

1976年后任北京出版社编辑,参与创刊《十月》并任编辑。

1979年起任中国作协理事、《人民文学》主编等职,加入国际笔会中国中心。

1987年赴美国访问并在13所大学讲学。

1958年开始发表作品。

创作上,1977年发表短篇小说《班主任》,开伤痕文学先声,被认为是新时期文学的发轫作,获首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首奖,并由此取得在文坛上的地位。

后又发表《爱情的位置》、《醒来吧,弟弟》、《我爱每一片绿叶》(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等小说,曾激起强烈反响。

出版有短篇小说集《班主任》、《母校留念》、《刘心武短篇小说选》,中篇小说《秦可卿之死》,中短篇小说集《绿叶与黄金》、《大眼猫》、《都会咏叹调》、《立体交叉桥》、《519长镜头》,中篇小说集《如意》、《王府井万花筒》、《木变石戒指》、《一窗灯火》、《蓝夜叉》,纪实小说《公共汽车咏叹调》,长篇小说《钟鼓楼》(获全国第二届茅盾文学奖)、《风过耳》、《四牌楼》等,还出版有散文集、理论集、儿童文学等作品以及8卷本《刘心武文集》,刘心武对生活感受敏锐,善于作理性的宏观把握,写出了不少具有社会思考特点的小说,作风严谨,意蕴深厚。

《微型小说两篇》教案

《微型小说两篇》教案

《高等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培养分析人物性格特点的能力。

2. 训练学生把握小说主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1、掌握人物描写的手法。

2、分析把握小说主题。

三.教学方法:三步五环节:1.通过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来把握小说主题。

四.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高等教育》一、通读文本,概括故事情节:强高考落榜后跟随本家哥到城里打工,因在雨夜主动抢救仓垛而受到老板赏识,被提拔为部门经理;强认真工作,不徇私情,拒绝了本家哥的请求,用真诚征服了那些"有文凭"的职员;最后以人品打动外商,感动老板。

二、分析人物分析主人公"强",可以通过分析他的人物关系来把握其性格特点。

可围绕下列问题来引导学生展开对人物的分析: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作者采用了什么样的手法来刻画这个人物?1、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找出文中的相关句子,小组讨论后回答,别人是如何看强的。

(1)“本家哥”看“强”:忘恩负义,没良心.“强高考落榜后就随本家哥去沿海的一个港口城市打工”,“本家哥闻讯跑来,说给我弄个美差干干。

强说,你不行。

本家哥说,看大门也不行吗?强说,不行,你不会把这里当成自个儿的家。

”(2)老板看“强”:诚实敬业,有责任感,谦虚 .“老板说我看你行一一比文化高的是人身上的那种东西。

”(3)“几个大学生”看“强”:没有文凭,先是不服气,后是佩服其胸怀。

“过了些日子,那几上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知道了他的底细,心里就起毛说,就凭我们的学历,怎能窝在他手下?”“那几个学生面面相觑,就不吭声了。

”(3)“强的助手”看“强”:小气,有失面子“所有盘子都尽,只剩两个笼包子,强对服务姐说,这两个包子装进食品袋里,带走。

虽说这话自然,助手却紧张起,不住地看那商。

”(4)“外商”看“强”:不卑不亢,爱惜财物,朴实忠厚。

“强用英语问,先生,会汉语吗?那外商一愣,说,会的。

强就说,我们用母语谈好吗?”“外商轻声问强,你受过什么教育?为什么能做得这么好!”明确:据此,同学们能概括出强具有的品质:自信,自尊,诚实,宽容,不卑不亢,勤俭,无私等。

部编高教版(2024)中职语文拓展模块上册5.1《石钟山记》 (3) 教案

部编高教版(2024)中职语文拓展模块上册5.1《石钟山记》 (3) 教案

《石钟山记》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积累文言知识,疏通文意,把握文章结构。

2. 梳理文章内容,探究苏轼质疑、求疑、解疑的过程。

3、学习作者大胆质疑、重视实践的求实精神。

知识链接:1.写作背景苏轼平生最讲究求实,早年他针对北宋危机的形势,上书仁宗皇帝,要求革新弊政。

神宗时代,他认为熙宁新法有些激进,便站在保守派边反对,等到哲宗亲政,旧党上台要彻底废除新法时,他却又“因法以便民,民赖以安”而倒行逆施,竭力主张保留新法的合理内容。

即使遭贬,也不“随时上下”,这种可贵的求实精神不仅贯穿在他的政治生涯中,也体现在他的作品中——深入实地考察和因事阐发。

《石钟山记》就是在深入调査后总结的事理:“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2.作者介绍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汉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美食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

正如李志敏评价:“苏轼是全才式的艺术巨匠。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

宋神宗时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

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宋哲宗即位后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

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

宋高宗时追赠太师;宋孝宗时追谥“文忠”。

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

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

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枯木怪石图卷》等。

3.题目解说“石钟山”,在今江西湖口鄱阳湖东岸,有南、北二山,在县城南边的叫上钟山,在县城北边的叫下钟山。

高中语文3.11 微型小说两篇 教案(1)(粤教版必修3)

高中语文3.11 微型小说两篇 教案(1)(粤教版必修3)

微型小说两篇(《等待散场》《差别》)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微型小说的基本特征,欣赏微型小说的艺术魅力。

2.学习微型小说的创作技巧,尝试微型小说的创意写作。

3.把握微型小说的主题思想,丰富广大学生的情感体验。

【教学设想】本着认知规律,本课拟从“主题思想探究——创作技巧欣赏——片断写作导引——完篇写作实践”等环节逐层深入,教学需二课时,第一课时是课文的探究鉴赏,第二课时是学生习作的讲评与展示。

【教学过程】一、导入(幻灯片1)(马克吐温的一篇微型小说)招聘女打字员的广告费……(支出金额)提前一星期预付给女打字员的薪水……(支出金额)购买送给女打字员的花束……(支出金额)给夫人买衣服……(一大笔开支)给岳母买皮大衣……(一大笔开支)招聘中年女打字员的广告费……(支出金额)1.师生探究:微型小说也叫小小说,这两个名称哪个更恰当一些?明确:小小说——短小(仅就篇幅长短而言)微型小说——精短(不仅篇幅短,而且要素全——教师可联系“具体而微”作一阐释)2.师生探究:本篇小说如何?明确(1)人物:丈夫——好色之徒(形象鲜明)妻子——性格泼辣明确(2)情节:聘小秘——起色心——老婆吃蜡——岳母翻脸——老婆为永绝后患,小秘滚蛋,老秘上岗(情节曲折)明确(3)主题:见异思迁(既是家庭纠纷,又有社会背景)明确(4)手法:借账单来表现情节、刻画人物教师总结:微型小说虽短小却精悍,形象鲜明,情节曲折,主旨深刻,反映了深广的社会问题。

(以上问题学生较易明确,为引入下文,教师引导应重点围绕主题展开,以突出其意蕴深刻的特点,1、2、4三个环节可打乱先后次序,一语带过即可)(幻灯片2)微型小说的最大特点一粒沙上说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过渡:下面我们就看看课文的两篇微型小说反映了什么样的社会问题?二、新课教学1.主题思想探究(《差别》一文学生较易把握,因此重点应放在《等待散场》):(1)学生讨论交流(课前已作预习)《等待散场》——爱情故事《差别》——职场困惑(2)教师提示引导:《差别》中布鲁诺与阿诺德的“差别”到底是什么?是布鲁诺懒惰,还是口拙?是阿萨德勤奋,还是嘴巧?还是另有差距?《等待散场》中男女主人公的爱情是否如我们所希望的那样一番风顺?为什么一定要看《天鹅湖》?换成别的剧本,甚至是周星弛的电影不可以吗?(幻灯片3、4)《天鹅湖》剧情展示(略)(3)师生共同明确:《天鹅湖》暗示了男女青年的爱情在现实生活中遇到了阻力,小伙子一片痴情,而妙龄女郎却有些徘徊观望,而正由于小伙子的执着守候,以及《天鹅湖》剧情的启示,姑娘终于下定决心,并对爱情充满憧憬与向往。

高教版高三语文(拓展模块)第15课《微型小说两篇》

高教版高三语文(拓展模块)第15课《微型小说两篇》
三、整体感知
(一)快速浏览本文,理清小说的主要情节,补充完整文章内容的结构图:
(梳理故事情节)
人物地点时间事件
“我”剧场门前晚赶场
小伙子小广场上?——等待散场
“我”剧场大门九入场
妙龄女郎前廊点?——等待散场
4、质疑探究,总结人物形象
1、小伙子:小伙子问我有没有票却不要票,既然不要,为什么还要把票“接过去仔细地看一下排数座号”?我无偿把票让给他时,他为什么还是不要?他到底想不想看?
教学重点
理清小说的情节结构,探讨人物形象和主题。
教学难点
感受小伙子和女郎之间真挚纯洁的爱情。
教学方法Βιβλιοθήκη 探究法、引导启发法教学主要设想
通过对文章人物形象分析,再结合文中有深意的句子深入探究,进一步提升的学生理解并对作品深入了解,概括主题。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课前播放《天鹅湖》的视频片段。
二、文体知识介绍:微型小说
小组讨论:花季雨季的你们怎样看待爱情,特别是现实世界里的爱情?
六、课堂小结
七、课外作业。
展开丰富想象,设想一下散场后的情景。写一篇200字以上的情景描写。(等待散场后干什么?
《等待散场》简明教案
授课教师
叶碧珍
授课时间
2015年4月21日第3节
科组
高一语文
科目
语文
授课班级
高一(10)班
课题
微型小说《等待散场》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清小说的情节结构,探讨人物形象和主题。
2、能力目标:了解微型小说的基本特征,提高欣赏微型小说的能力。
3、情感目标:感受小伙子和女郎之间真挚纯洁的爱情。
2、妙龄女郎:她有没有票呢?那她为什么不进剧场也在等待散场?为什么不出去与小伙子会合?你如何理解异样的眼光?

高中语文第15课《微型小说两篇》课件(1)

高中语文第15课《微型小说两篇》课件(1)
起,将在剧场外等待散场的小伙子和在剧场内
等待散场的姑娘之间的纯真的爱情表现出来了。
请说说《等待散场》中,作者是 如何塑造人物形象的?
《等待散场》中使用最多的塑造人物形象 的手法是白描。 具体的有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 和环境描写。
深层探究Ⅰ
小说将故事安排在雨天进行,你觉得 描写雨境对表现小说有什么作用?
语言要求极为简练。
诗 经 两 首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 诗歌 总集。
收集了从西周到春秋 时期的诗歌 305 首。
汉以前被称为《诗》 或 《 诗三百》。
内容:风 雅 颂 手法:赋 比 兴
诗经六义
形式:四言为主,重章叠唱
《诗经》是我国古典诗歌现实主义 的源 头。
诗经
《诗经》按内容可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shū sì

xiàn chíchú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luán yí tóng
wěi yuè yì rǔ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kuì tí xún
fēi rǔ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美丽姑娘真可爱, 她约我到城头来。
《风》为民间歌谣 ,包括了十五个地方的民歌,也称 “十五国风”,有160篇,“风”的意思是土风、风谣。
(十五国风:周南、召南、邶〔bèi〕、鄘〔yōng〕、卫、 王、郑、齐、魏、唐、秦、陈、桧〔huì〕、曹、豳 〔bīn))
《雅》是宫廷乐歌,按音乐的布局又分为《小雅》(74 篇)和《大雅》(31篇),共105篇。“雅”是正声雅乐, 即贵族享宴或诸侯朝会时的乐歌,多半是士大夫的作品。

高教版中职语文(拓展模块)第15课《微型小说两篇》ppt课件3

高教版中职语文(拓展模块)第15课《微型小说两篇》ppt课件3

没有崎岖的山路,怎能检验驾驶员的技术; 没有惊涛骇浪,怎能检验船夫的腕力。
编后语
老师上课都有一定的思路,抓住老师的思路就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在上一小节中已经提及听课中要跟随老师的思路,这里再进一步论述听课时如何 抓住老师的思路。
① 根据课堂提问抓住老师的思路。老师在讲课过程中往往会提出一些问题,有的要求回答,有的则是自问自答。一般来说,老师在课堂上提出的问 题都是学习中的关键,若能抓住老师提出的问题深入思考,就可以抓住老师的思路。
【提示】(1)小说主要写了“我”、小伙子、姑 娘。
(2)小说记叙了一对恋人因为只有一张票,各自 在剧场内外等待芭蕾舞《天鹅湖》结束散场的故事。
(3)小说主要的结构与主旨。 “我”
晚上9点 下雨
门口 剧场 门内
小伙子
等待散场
女郎
主旨:歌颂纯真的爱情
3.第二段写“我”去看芭蕾舞剧有什么作用?请 结合原文简要说明“我”的作用。 【提示】 (1)由“我”去看芭蕾舞剧引出下面的故事。 (2)“我”在小说中起线索作用,通过“我”把在 剧场外等待的小伙子与在剧场内等待的姑娘联系在一 起,将小伙子和姑娘之间的纯真爱情表现出来了。
微型小说两篇
等待散场 刘心武
微型小说 微型小说又称小小说、袖珍小说、一分钟小说, 是小说的一种分支,一般篇幅不超过1 500字,具有 “立意新奇、结构严密、结尾惊奇、语言精练” (欧·亨利语)等特点。 艺术特色主要在于以小见大、以少胜多、言简意 赅。
1.小说主要写了哪些人物?记叙了一个怎样的故 事?请简要梳理小说的结构并简要点明小说的主旨。
的鞋,正想着谁来了,回头一看,鞋不见了......
在柏林 一列火车缓缓地驶出柏林,车厢里尽是妇女和 孩子,几乎看不到一个健壮的男子。在一节车厢 里,坐着一位头发灰白的战时后备役老兵,坐在他 身旁的是个身体虚弱而多病的老妇人。显然她在独 自沉思,旅客们听到她在数着:“一,二,三。” 声音盖过了车轮的“咔嚓咔嚓”声,停顿了一会

微型小说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微型小说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微型小说教学设计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微型小说的基本概念和特点,认识微型小说在文学领域中的重要地位。

2. 通过阅读和分析优秀微型小说作品,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想象力和创造力进行文学创作的能力。

4. 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他们关注社会、关注人生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微型小说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优秀微型小说作品的欣赏与分析3. 微型小说的创作方法和技巧4. 学生微型小说的创作实践5. 微型小说作品交流与评价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微型小说的基本概念和特点,介绍微型小说的创作方法和技巧。

2. 案例分析法:欣赏和分析优秀微型小说作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微型小说的艺术魅力。

3. 实践创作法:让学生动手创作微型小说,培养他们的文学素养和创作能力。

4. 讨论交流法:组织学生进行作品交流和评价,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四、教学准备:1. 微型小说的基本概念和特点PPT2. 优秀微型小说作品精选集3. 创作素材和参考资料4. 投影仪和音响设备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微型小说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欣赏与分析:选取优秀微型小说作品进行欣赏和分析,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微型小说的艺术魅力。

3. 创作方法与技巧:讲解微型小说的创作方法和技巧,为学生动手创作提供指导。

4. 创作实践: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动手创作微型小说,培养他们的文学素养和创作能力。

5. 作品交流与评价:组织学生进行作品交流和评价,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他们的兴趣和积极性。

2. 作品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创作的微型小说作品,评估他们的创作能力和对微型小说技巧的掌握。

3. 作品评价:组织学生进行作品评价,评估他们的审美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微型小说写作比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他们的创作能力。

15、微型小说两篇教案(共5则)

15、微型小说两篇教案(共5则)

15、微型小说两篇教案(共5则)第一篇:15、微型小说两篇教案微型小说两篇教学目标:1、了解微型小说的基本特征,欣赏微型小说的艺术魅力2、学会鉴赏两篇微型小说的表现手法,理解其隐含的意义。

教学重点:1、.学习微型小说的创作技巧,尝试微型小说的创意写作2、会抓住关键词语理清文章的结构。

教学难点:1、理解小说情节安排特点以及运用2、尝试微型小说的创意写作课时安排二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要点:1、学习《等待散场》,并对微型小说的文体特征作归纳。

2、理解《等待散场》表达的内在情感。

教学过程:一、导入:当代微型小说,短小精悍,能很好地贴近现实生活,尽管国别不同,但都含蓄地展示了当今社会中的一些现象,委婉地表达了作者关注人生,关注社会的思想。

二、《等待散场》课文分析1、作者简介:刘心武,笔名刘浏、赵壮汉等。

1977年发表短篇小说《班主任》,被认为是新时期文学的发轫作,获首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首奖。

后又发表《爱情的位置》、《醒来吧,弟弟》、《我爱每一片绿叶》(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等小说,曾激起强烈反响。

此外,名作还有中篇小说《秦可卿之死》。

他对生活感受敏锐,善于作理性的宏观把握,写出了不少具有社会思考特点的小说,作风严谨,意蕴深厚。

2、整体感知:作品通过写剧场外的小伙子等待着剧场内的姑娘散场出来,剧场内的姑娘因为不舍得浪费这一张带着深情厚意的票,一面看着剧场外的男友,一面焦急地等待着散场。

作者从这一故事中赞美了他们纯真的爱情。

3、结构梳理:4、探讨:(1)、在文中,作者“我”的作用是什么?“我”在里面起了线索的作用,以“我”与小伙子的接触以及在剧场内所见到的姑娘联系在一起,将在剧场外等待散场的小伙子和在剧场内等待散场的姑娘之间的纯真的爱情表现出来了。

(2)、在结尾部分,“永恒的旋律”指的是什么?“永恒的旋律” 的含义有两个:一指的是实在的舞剧,是作者真实听到的。

另一层含义指的是小伙子和女朋友之间永恒感人的爱情。

5、微型小说的文体特征:微型小说因为其独特的品格为人们所共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整体感知
(一)快速浏览本文,理清小说的主要情节,补充完整文章内容的结构图:
(梳理故事情节)
人物地点时间事件
“我”剧场门前晚赶场
小伙子小广场上?——等待散场
“我”剧场大门九入场
妙龄女郎前廊点?——等待散场
4、质疑探究,总结人物形象
1、小伙子:小伙子问我有没有票却不要票,既然不要,为什么还要把票“接过去仔细地看一下排数座号”?我无偿把票让给他时,他为什么还是不要?他到底想不想看?
教学重点
理清小说的情节结构,探讨人物形象和主题。
教学难点
感受小伙子和女郎之间真挚纯洁的爱情。
教学பைடு நூலகம்法
探究法、引导启发法
教学主要设想
通过对文章人物形象分析,再结合文中有深意的句子深入探究,进一步提升的学生理解并对作品深入了解,概括主题。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课前播放《天鹅湖》的视频片段。
二、文体知识介绍:微型小说
《等待散场》简明教案
授课教师
叶碧珍
授课时间
2015年4月21日第3节
科组
高一语文
科目
语文
授课班级
高一(10)班
课题
微型小说《等待散场》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清小说的情节结构,探讨人物形象和主题。
2、能力目标:了解微型小说的基本特征,提高欣赏微型小说的能力。
3、情感目标:感受小伙子和女郎之间真挚纯洁的爱情。
2、妙龄女郎:她有没有票呢?那她为什么不进剧场也在等待散场?为什么不出去与小伙子会合?你如何理解异样的眼光?
3、“我”:“我”是一个狂热的芭蕾舞迷,为什么“我”还要把票让给小伙子?“我”在小说中又是起到什么作用?
4、环境描写:小说将故事安排在雨天进行,你觉得描写雨境对表现小说有什么作用?
五、感悟升华
小组讨论:花季雨季的你们怎样看待爱情,特别是现实世界里的爱情?
六、课堂小结
七、课外作业。
展开丰富想象,设想一下散场后的情景。写一篇200字以上的情景描写。(等待散场后干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