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贵州省5个主体少数民族简介

合集下载

贵州文化民族文化

贵州文化民族文化
桥、苗族吊脚楼、布依石头寨,精湛的银饰花带、绮 丽的挑花蜡染、多彩的民族服装,八音坐唱,侗族大 歌、傩戏歌舞、芦笙铜鼓,壮观的斗牛大赛,惊险的 上刀梯、下火海,都令人啧啧称赞,心仪不已。
贵州文化之蜡染
亦被称作“贵州蜡花”,最早可追溯到 2000多年前的西汉时代。它以素雅的色调、 优美的纹样、丰富的文化内涵,在贵州民间 艺术中独树一帜。蜡染,是一种古老的防染 工艺,古称“蜡缬”,与绞缬、夹结一起被 称中我国古代染缬工艺的三种基本类型。蜡 染工艺品的魅力除了图案精美外,还在于蜡 冷却后在织物上产生龟裂,色料渗入裂缝, 得到变化多样的色纹,俗称“冰纹”。同一 图案设计,做成蜡染后可得到不同的“冰 纹”。
贵州苗绣
苗族刺绣具有传承历史文化的作用,主要表现 在刺绣的图案上。几乎每一个刺绣图案纹样都 有一个来历或传说,都深含民族的文化,都是 民族情感的表达,是苗族历史与生活的展示。 蝴蝶、龙、飞鸟、鱼、圆点花、浮萍花等图案 都是《苗族古歌》传唱的内容,色彩鲜艳,构 图明朗,朴实大方。
苗族服饰的刺绣工艺有其独特性,如双针锁绣、绉绣、辫绣、破纱绣、 丝絮贴绣、锡绣等。
贵州文化之侗族大歌
侗族大歌的历史很悠久,春秋战国 就已经出现了,有了两千多年的历 史。侗族大歌在贵州来说不仅仅是 一种艺术的形式,还是对侗族文化 和民族精神的传递和凝聚,是一种 对侗族文化的体现。侗族大歌已经 列入了《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 录》,侗族大歌代表了少数民族丰 富的文化内涵,也代表了中华民族 的多种多样的灿烂文化遗产。
兴义狗肉之美在于选料讲究。为保证口味,甚至总 结出“头黄二黑三虎斑,白狗肉味最平淡”的歌谣。 狗宰杀后砍成几大块,放入瓦罐中清炖。烂熟然后 剔除骨头,再加生姜、砂仁、食盐、草果等文火烧 炖后捞起即可食用。

贵州简介PPT.

贵州简介PPT.

黄果树瀑布——
黄果树瀑布,即黄果树大瀑布。古称白水河瀑布,亦名"黄葛墅"瀑布或"黄桷树"瀑布,因本地广泛分布着"黄葛榕"而得名。 位 于中国贵州省安顺市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属珠江水系西江干流南盘江支流北盘江支流打帮河的支流可布河下游白水河段水系, 为黄果树瀑布群中规模最大的一级瀑布,是世界著名大瀑布之一。以水势浩大著称。瀑布高度为77.8米,其中主瀑高67米;瀑布宽 101米,其中主瀑顶宽83.3米。黄果树瀑布属喀斯特地貌中的侵蚀裂典型瀑布。
布依族由古代僚人演变而来,以农业为主,布依族祖先 很早就开始种植水稻,享有“水稻民族”之称。
布依族主要分布在贵州、云南、四川等省,其中以贵州 省的布依族人口最多,占全国布依族人口的97%。主要 聚居在黔南和黔西南两个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彝族,是中国第六大少数民族, 民族语言为彝语,属汉藏语系 藏缅语族彝语支,有北部、东 部、南部、东南部、西部、中 部6种方言,其中包括5个次方 言,25个土语。
Davidia 801
31
2000
95%
森 林 覆 盖 率 , 有 植 物
余 种 , 国 家 保 护 植 物 种 , 动 物
involucrate Baill
) 等 为 代 表 的 珍 稀 野 生 动 植 物 及 原 生 森 林 生 态 系 统
Rhinopithecus带湿润季风气候。气温变化小,冬暖夏凉,气候宜人。从全省看,通常最冷月(1 月)平均 气温多在3℃~6℃,比同纬度其他地区高;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一般是22℃~25℃,为典型夏凉 地区。降水较多,雨季明显,阴天多,日照少。 贵州岩溶地貌发育非常典型。喀斯特地貌面积109084平方千米,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61.9 %,境内岩溶分布 范围广泛,形态类型齐全,地域分布明显,构成一种特殊的岩溶生态系统。

仡佬族是夜郎国的主体民族

仡佬族是夜郎国的主体民族

大学(本科)毕业论文目录仡佬族是夜郎国的主体民族 (2)摘要 (2)关键词 (2)一、概述 (3)(一)、仡佬族人与夜郎的关系。

(3)(二)、夜郎所在的地理位置。

(4)(三)、仡佬族历史上保存下来的文学。

(5)(四)、仡佬族习俗 (6)二、结语 (7)参考文献 (8)致谢词 (8)仡佬族是夜郎国的主体民族文艳【摘要】:当前,贵州境内诸多民族甚至包括贵州境外一些民族都认为自己与夜郎有族属关系。

历史上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是因为夜郎国的族属构成比较复杂。

本文主要从仡佬族与夜郎的关系,夜郎所在的地理位置,仡佬族民间传说以及不同于其他民族的一些风俗习惯来论述仡佬族是夜郎国的主体民族。

【关键词】:仡佬族;夜郎国;主体民族。

【作者简介】:文艳(1985-),仡佬族,贵州省务川县人,贵州民族学院民族文化学院2005级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

Gelao is the country's main ethnic YelangWen Yan【Abstract】: Presently, within the boundaries of Guizhou many nationalities even include beyond the border Guizhou some nationalities all to think oneself is the relations with night of Lang Youzu.In the history the reason that can appear this kind of phenomenon, mainly is because the night of Lang Guo race is the constitution quite to be complex.This article mainly from Gelao national minority with the night of court attendant's relations, the geographical position which a night of court attendant is at, the Gelao national minority folklore as well as is different in other nationality's some manners and customs elaborates Gelao national minority is the night of Lang Guo main body nationality.【Key words】: Gelao; Yelang States; the main national。

贵州少数民族文化

贵州少数民族文化

贵州少数民族的手工艺品
刺绣
贵州少数民族的刺绣工艺精湛, 图案精美,如苗族的龙凤刺绣、 侗族的云龙刺绣等,是手工艺品 中的珍品。
编织
贵州少数民族的编织工艺历史悠 久,如苗族的草编、瑶族的竹编 等,这些编织品实用美观,富有 民族特色。
04 贵州少数民族的传统习俗 与信仰
贵州少数民族的传统习俗
苗族
侗族
提高民族文化产业的竞争力
发展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产业,提高 其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促进民族 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布依族三月三歌节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每年农历三月初三举行,是布依族传 统的歌节,也是布依族青年男女对歌、 谈情说爱的时机。
03 贵州少数民族的艺术与工 艺
贵州少数民族的音乐与舞蹈
音乐
贵州少数民族的音乐独具特色,如苗 族的飞歌、侗族的大歌等,这些音乐 形式旋律优美,节奏明快,具有很高 的艺术价值。
舞蹈
贵州少数民族的舞蹈种类繁多,如苗 族的龙舞、瑶族的猴鼓舞等,这些舞 蹈动作优美,内涵丰富,是少数民族 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创新传承方式
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如数字化、网络 等,创新民族文化的传承方式,扩大 影响力和受众范围。
融合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
在保持传统文化精髓的基础上,融入 现代审美和创意元素,推动民族文化 的创新发展。
促进跨文化交流与合作
与其他地区和民族的文化进行交流与 合作,借鉴和吸收有益的元素,丰富 和发展本民族文化。
02 贵州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
贵州少数民族的服饰文化
苗族服饰
苗族服饰以色彩斑斓、刺绣精美 而著称,其服饰上常绣有各种图 案和花纹,寓意着苗族的历史和

我国55个少数民族的名称分别是什么

我国55个少数民族的名称分别是什么

我国55个少数民族的名称及其分布地区1.蒙古族:内蒙古自治区,辽宁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吉林省,黑龙江省,青海省,河北省,河南省,甘肃省,云南省。

2.回族宁夏回族自治区,甘肃省,河南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青海省,云南省,河北省,山东省,安徽省,辽宁省,北京市,黑龙江省,天津市,吉林省,陕西省。

3.藏族西藏自治区,四川省,青海省,甘肃省,云南省。

4. 维吾尔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湖南省。

5. 苗族贵州省,云南省,湖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四川省,广东省,湖北省。

6. 彝族四川省,云南省,贵州省,广西壮族自治区。

7. 壮族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省,广东省,贵州省。

8. 布依族贵州省。

9. 朝鲜族吉林省,黑龙江省,辽宁省。

10. 满族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河北省,北京市,内蒙古自治区。

11. 侗族贵州省,湖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

12. 瑶族广西壮族自治区,湖南省,云南省,广东省,贵州省,四川省。

13. 白族云南省,贵州省。

14. 土家族湖南省,湖北省,四川省。

15. 哈尼族云南省。

16. 哈萨克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甘肃省。

17. 傣族云南省。

18. 黎族海南省。

19. 僳僳族云南省,四川省。

20. 佤族云南省。

21. 畲族福建省,浙江省,江西省,广东省,安徽省。

22. 高山族台湾省,福建省。

23. 拉祜族云南省。

24. 水族贵州省,广西壮族自治区。

25. 东乡族甘肃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26. 纳西族云南省,四川省。

27. 景颇族云南省。

28. 柯尔克孜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黑龙江省。

29. 土族青海省,甘肃省。

30. 达斡尔族内蒙古自治区,黑龙江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31. 仫佬族广西壮族自治区。

32. 羌族四川省。

33. 布朗族云南省。

34. 撒拉族青海省,甘肃省。

35. 毛难族广西壮族自治区。

36. 仡佬族贵州省,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省。

37. 锡伯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辽宁省,吉林省。

38. 阿昌族云南省。

中国邮票56个民族

中国邮票56个民族

中国56个民族邮票介绍(转载)1、蒙古族介绍现有人口4806849人。

主要聚居在内蒙古自治区,其余分布在中国的东北、西北地区。

蒙古族是一个历史悠久而又富于传奇色彩的民族。

被誉为“草原骄子”。

2、回族介绍主要聚居于宁夏回族自治区。

回族是回***族的简称3、藏族介绍有人口4593330人,主要分布在***自治区以及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临近省4、维吾尔族介绍""维吾尔""是民族自称。

史籍记载:维吾尔族原是公元三世纪游牧于中国北方和西北贝加尔湖以南额尔齐斯河和巴尔喀什湖一带的牧民主要分布在贵州(约占苗族总人口的50%)、湖南、云南、广西、海南等省(区)。

其中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是苗族最大的聚居区彝族是中国西南地区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

人口有6572173人。

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贵州三省及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北部是中国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多的一个民族,有人口15489630人。

广西壮族自治区是他们的主要聚居地。

壮族,是岭南的土著民族主要聚居在贵州省黔西南两个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以及贵州的都匀、独山、平塘、镇宁等10个县有1920597人,主要分布在吉林和黑龙江、辽宁省,其余散居于内蒙古自治区和内地一些城市。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是主要聚居区。

现有人口9821180人。

主要分布在东北三省,辽宁省为最多,少部分散居在全国各大中城市11、侗族介绍现有人口2514014,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广西三省(区)毗邻的黔东、玉屏、新晃、通道、芷江以及三江等县。

12、瑶族介绍现有2134013人,主要分布在中国的广西、湖南、云南、广东、贵州和江西等省区。

因其生产方式、居住和服饰等方面的不同特点而有多种自称和他称呼13、白族介绍有人口1594827人。

主要聚居在云南省西部以洱海为中心的大理白族自治州14、土家族介绍现有人口5704223人,主要聚居在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15、哈尼族介绍现有人口1253952人。

贵州少数民族服饰简介

贵州少数民族服饰简介

贵州少数民族服饰简介前言: (1)一. 水族服饰 (1)水族简介 (1)水族服饰特征简介 (1)服饰传说 (2)服饰风格 (2)水族服饰中的颜色偏好与禁忌 (4)二.白族服饰 (5)白族简介 (5)白族服饰简介: (5)白族飘带 (6)白族童帽 (6)白族头巾 (6)白族绣鞋 (7)白族头饰 (8)1.男子头饰 (8)2.女子头饰 (8)三.仡佬族服饰 (9)仡佬族简介 (9)仡佬族服饰简介 (9)仡佬族女服 (10)仡佬族男服 (10)发型与佩戴 (11)仡佬族鞋袜 (11)仡佬族服饰发展 (12)四.苗族服饰 (12)苗族简介 (12)苗族服饰简介: (12)不同性别及年龄的苗族穿戴特点: (13)苗族男装特点 (14)苗族女装特点 (14)苗族的头饰: (15)苗族服饰上的图案含义: (16)五.侗族服饰 (17)侗族简介 (17)侗族服饰简介 (17)侗族服饰地域分布 (17)男子服饰特点 (18)侗族女子盛装 (19)头饰和银饰 (19)六. 布依族服饰 (20)布依族简介 (20)布依族服饰简介 (21)服饰上的图腾崇拜 (21)1.龙图腾 (21)2.鱼图腾 (22)3.其他图腾 (23)布依族妇女服饰 (23)六. 彝族服饰 (24)彝族简介 (24)彝族服饰简介 (24)1.凉山型 (25)2.乌蒙山型 (26)3.红河型 (26)4.滇东南型 (27)服装特点 (27)女装: (27)男装 (28)八.土家族服饰 (29)土家族简介 (29)土家族服饰简介 (29)1. 形成阶段 (29)2 .发展阶段 (30)3. 演变阶段 (30)4. 创新阶段 (31)服饰设计中的文化元素 (31)1.自然崇拜——四十八钩 (31)2.图腾崇拜——白虎 (31)3.生殖崇拜——大蛇花 (32)4.神话传说——西兰卡普 (32)服饰的色彩 (33)服饰的特点 (33)小孩的服饰 (33)女子服饰 (34)男子服饰 (36)前言:贵州是中国多民族聚居的省份。

8贵州省5个主体少数民族简介

8贵州省5个主体少数民族简介

8贵州省5个主体少数民族简介贵州省5个主体少数民族(苗族、布依族、侗族、水族、仡佬族)简介1、贵州苗族贵州是苗族人口最多的省份,全国的苗族有60%住在贵州省,几乎所有县、市都有苗族聚居的村寨。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是苗族最集中的地区。

此外,黔南、黔西南自治州和松桃、威宁自治县也有一定数量的苗族人口分布。

苗族的族源十分古老,因分布地域不同而各自称“蒙”、“模”、“毛”、“髦”、“雄”等。

苗族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

过去没有文字,1949年后新创了苗文。

苗族喜聚族而居,形成大小不同的村寨。

村寨多依山建筑,有的靠河溪的山脚,有的在山腰,有的则靠近山顶。

住房以木结构为主,多数为两层,少数为三层。

在山腰上的多为吊脚楼式。

苗族服饰差异较大。

一般说来,男子蓄发包头巾,身穿无领、大袖、宽裤脚服装,腰带束身,冬天缠裹腿。

妇女头顶束髻,包头巾、戴手钏、耳环和项圈、穿裙子。

大多娄裙子为百为百褶裙,因居住地区不同,裙子的长短不一,颜色为青、蓝二色为主,也有其它颜色。

上衣开襟,一般不用扣,多以花带束腰。

苗族崇拜祖先,信鬼神,也有信其他宗教的。

主要节日有:苗年、吃新节、四月八、芦笙节、端午节、龙船节等。

2、贵州布依族布依族是少数民族人数在贵州仅次于苗族的又一主要民族,全国均布依族绝大部分聚居在贵州,以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和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较集中,也有聚居在安顺市、铜仁市、遵义市、毕节市、六盘水市和贵阳市等的。

布依族先民是古越人的一支,后称“ 僚人”,元明时期称“仲苗”、“青仲”或“仲家”。

从史籍称布依族先民为“羊可僚”分析,布依族作为羊可江畔夜郎古域远古居民历史悠久。

是贵州创造古夜郎文化的主体民族之一。

布依族有自己的语言,属于汉藏语系壮侗语壮傣语支,没有文字,1949年后创造了布依文。

布依族素有“水稻民族”之称,居住环境依山傍水,河谷坝区土地肥沃、水源便利,传统农业以水稻耕作为主。

民间文学有神话、诗歌、寓言、谚语等。

贵州少数民族资料

贵州少数民族资料

贵州少数民族资料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

全省有49个民族成份,少数民族成份个数仅次于云南,居全国第二位。

世居少数民族有土家族、苗族、布依族、侗族、彝族、仡佬族、水族、回族、白族、瑶族、壮族、毛南族、蒙古族、仫佬族、羌族、满族、畲族等17个。

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37.9%。

全国苗族、布依族、侗族、水族、仡佬族人口分布主要在贵州。

下面选择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民族在饮食、服饰、民居、信仰、禁忌等方面做一大概介绍:1.苗族分布:人们常说贵州是苗族的大本营,贵州苗族占全国苗族总数的一半以上。

其中以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最多,也最集中。

语言:苗语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

1956年制定了苗文的拉丁字母拼音文字方案。

信仰:主要是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也有部分人信仰天主教和基督教。

服饰:苗族妇女上身一般穿窄袖、大领、对襟短衣,下身穿百褶裙。

便装时则多在头上包头帕,上身大襟短衣,下身长裤,镶绣花边,系一幅绣花围腰,再加少许精致银饰衬托。

苗族男子的装束比较简单,上装多为对襟短衣或右衽长衫,肩披织有几何图案的羊毛毡,头缠青色包头,小腿上缠裹绑腿。

饮食:以大米、小麦、包谷等为主食。

苗族喜食酸味,制作的酸食有酸辣椒、酸菜、酸汤、酸汤鱼等。

苗族还常以酒示敬,以酒传情,不同时间、地点,不同的对象,饮酒的礼俗也有所不同,如拦路酒、进门酒、双杯酒、交杯酒,不一而足,体现了苗族人民丰富多彩的酒文化。

民居:苗族地区盛产木材,因此,过去的房屋多为木结构。

建筑在山区的吊脚楼,一般分为两层,上层住人,下层圈养牲畜或堆放杂物。

节日:苗族的传统节日有苗年、四月八、龙舟节、吃新节、赶秋节等,其中以过苗年最为隆重。

苗年相当于汉族的春节,一般在秋后举行。

节日早晨,人们将做好的美味佳肴摆在火塘边的灶上祭祖,在牛鼻子上抹酒以示对其辛苦劳作一年的酬谢。

盛装的青年男女跳起踩堂。

歌舞:舞蹈有芦笙舞、板凳舞、铜鼓舞等,以芦笙舞最为普遍。

芦笙舞在正月十五、三月三、重阳节等节日及建房、丰收、迎亲等日子里跳,舞姿多重下肢变化。

仡佬族

仡佬族

仡佬族仡佬族 (1)民族简介 (2)民族历史 (3)民族文化 (4)语言 (4)文学艺术 (4)教育 (5)科学 (5)宗教信仰 (6)家居建筑 (6)民族服饰 (7)民族饮食 (8)民族习俗 (9)食俗 (9)崇敬竹子 (10)年节喂树 (10)吃新节 (11)民族礼仪 (11)婚礼礼仪 (11)节庆 (12)各地仡佬族普遍过的三大节日 (12)崖穴葬和石棺葬 (13)禁忌特俗 (13)所居不着地 (13)忌关大门 (14)年节禁忌特俗 (14)其他禁忌 (15)节庆、礼仪食俗 (15)娱乐活动 (16)高台舞狮 (16)踩堂舞 (16)牛筋舞 (16)蔑鸡蛋与打花龙 (17)贵州世居民族仡佬族语言正在消失 (17)贵州惊现仡佬族天书 (17)仡(ge)佬(lao)族,中国少数民族之一。

现有437997人。

贵州省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是仡佬族的发祥地。

现在的仡佬族主要分布在贵州省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和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

其余居住在贵阳市、六盘水市、遵义市和铜仁、毕节、安顺、黔西南等4个地区,少数散居于云南和广西。

居住在贵州省的占民族总人口97%以上。

民族简介仡佬族散居贵州、云南、广西及越南等地,被后来民族如汉族等称为“仡佬”,“老户”,“土人”,“土蛮”等。

居住地降水丰富,气候温暖,适合开展农业等多种经营活动。

仡佬族以农业为主,平坦地区多种水稻,山区旱地多种杂粮,属稻作农耕经济文化类型。

仡佬族有自己的语言,语音特点上接近苗语,但同源词接近壮侗语,这种情况很可能是因为仡佬族与苗族长达1000多年的交流历史造成的。

仡佬语过去被认为属汉藏语系,国外也有人认为属于澳泰语系,而且从仡佬语独立的数词系统来看,应是澳泰语系里最古老的支系之一。

语族语支的归属,学术界过去无定论,但目前国内国际普遍认为属于壮侗语族,构成一独立的语支仡央语支。

壮侗语族的归属,国内一般认为属于汉藏语系,国外也有认为其是独立语系或澳泰语系的。

贵州少数民族文化

贵州少数民族文化
贵州少数民族 文化概述
一、概况
几组数据
主要民族:汉族、苗族、布依族、侗族、土家族、彝族、 仡佬族、水族、白族、回族、壮族、蒙古族、畲族、瑶族、 毛南族、仫佬族、满族、羌族18个民族是世居贵州的民族, 后来陆续迁入藏、维吾尔等民族,约有49个民族成分。
少数民族人口1333.60万,占全省总人口的37.8%。少数 民族人口中,苗族429.99万,布依族279.82万,侗族 162.86万。
C
明清时期,改土归流,逐步 把处于化外之地的贵州少数 民族纳入中央王朝的统治, 也出现了大规模的反抗。
二、贵州少数 民族服饰文化
苗族
1
2
保持着中国民间的织、绣、挑、 染的传统工艺技法, “穿在身 上的史诗”。
爱穿百褶裙,一条裙子上的褶 有500多个,而且层数很多, 有的多达三四十层。
3
头饰包括银角、银扇、银帽、银 围帕、银发簪、银插针、银顶花、 银网链、银花梳、银耳环、银童 帽饰。
三色扣边带,
红黄黑底色,
彝族
间色大摆裙.
白上衣,红坎肩,或浅色蓝上 衣下着蓝色宽裤,足穿绣花 “百节鞋”。腰系绣花短围腰, 有佩带耳环、手镯的习俗。
白族
分布在贵州的从江、榕江、天柱、锦屏等一带。喜欢挂金戴银, 人人有首饰。首饰多种多样、五光十色。
侗族
布依族
男女多喜欢穿蓝、青、黑、 白等色布衣服。青壮年男 子多包头巾,穿对襟短衣 (或大襟长衣)和长裤。 妇女的服饰各地不一,有 的穿蓝黑色百褶长裙,有 的喜欢在衣服上绣花,带 银质手镯、耳环、项圈等 饰物。
彝族婚礼组图
苗族传统节日 较多,有苗年、 四月八、龙
祭萨 花炮节 姑娘节 赶社 花 炮 斗节 牛 节 播种节 尝新节

贵州民族研究

贵州民族研究

贵州民族研究贵州民族研究700字贵州是中国的一个多民族的省份,拥有着丰富多样的民族资源。

贵州民族研究的主要任务是了解贵州的各民族的历史、文化、语言等方面的情况,以促进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推动贵州社会的进步发展。

在贵州省,主要的民族包括苗族、侗族、布依族、壮族、瑶族等等。

每个民族都有着独特的历史和文化传承。

苗族是贵州省最大的少数民族,他们保留了许多传统的习俗和文化活动,如“踩花龙”、“跳花篮”等等。

在进行苗族的研究时,可以考察他们的衣着风俗、音乐舞蹈、节日庆典等等。

侗族是贵州省的另一个重要民族,他们特别擅长音乐和舞蹈。

布依族则以制作锦缎和布依酒闻名,他们的艺术造诣是贵州省的骄傲。

壮族是贵州省的第二大民族,他们居住在贵州的西南部,有着丰富多样的传统文化。

瑶族则是贵州省的一个特殊少数民族,他们主要分布在贵州的南部地区。

瑶族的传统文化具有浓厚的山地气息,他们的服饰、习俗等都具有独特的特点。

在研究贵州民族的过程中,重要的研究方法包括田野调查、历史文献研究、人类学研究等等。

通过田野调查,可以深入了解贵州各民族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为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数据支持。

历史文献研究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各民族的历史变迁和文化传承。

人类学研究则可以揭示各民族之间的社会关系和文化差异。

贵州民族研究的意义在于促进各民族之间的了解和合作。

通过研究,可以弘扬贵州各民族的传统文化,促进文化交流,增进民族团结。

此外,贵州民族研究还可以为贵州社会的发展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重要的支持。

通过研究贵州的民族资源,可以为贵州的旅游业、文化艺术等行业注入新的活力。

贵州民族研究面临的挑战包括资金和人力不足、数据收集不全面等。

针对这些问题,需要加强相关机构的建设,增加投入,培养专业人才。

同时,还要加强与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争取他们的支持和理解。

总之,贵州民族研究对于了解和保护贵州的多民族文化遗产,促进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推动贵州社会的进步发展至关重要。

乡土资源 贵州民族分类

乡土资源  贵州民族分类

贵州民族分类据第五次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全省共有49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48个为一类,汉族为另一大类。

以下主要对少数民族进行分类。

贵州世居的少数民族有苗、布依、侗、土家、彝、仡佬、水、回、白、瑶、壮、畲、毛南、蒙古、仡佬、羌、满、等17个。

根据地区不同进行分类,主要有以下几种:苗族:黔东南、黔南、黔西南布依族:黔南、黔西南和安顺地区侗族:黔东南土家族:印江水族:三都、荔波彝族:黔西北根据各地区具有的民族不同,可用交叉分类法进行分类。

除此之外,还可以根据服饰、忌讳、祭祀、语言、主食、节日、符号和象征等等。

如服饰:苗族:妇女服饰仅在贵州境内就有上百种,总的说来是于朴素之中追求华丽重彩,以刺绣、挑花、蜡染为主要工艺,佩戴贵重银饰后显得富丽堂皇。

男子畜发包头巾,身穿无领、大袖、宽裤脚服装,腰带束身,冬天缠裹。

(苗族服饰一)(苗族服饰二)布依族:女性具有浓厚的民族特点,多穿短襟长裤,配有栏干花纹装饰,也有穿裙的。

喜欢蜡染,领、肩、襟、袖、衣摆都镶有花边。

地区不同,服饰也各有异。

包头帕,盘围腰,妇女喜欢银饰等。

男性式样简单,与汉族大致相同。

(布依族服饰一)(布依族服饰二)侗族:分南北部服饰,南部服饰接近古代,妇女穿裙束髻绑腿;北部一般穿短衣长裤。

(侗族服饰)土家族:妇女穿左襟大褂,挽髻包头。

(土家族服饰)水族:妇女着长襟衣,包头帕,系长围腰。

(水族服饰)彝族:服饰与四川凉山彝族的服饰不同,和云南彝族的服饰近似:着长袍,缠包头,颜色重青黑,有绣花装饰。

(彝族服饰一)(彝族服饰二)如忌讳:彝族忌讳禁食狗、马、熊等动物的肉;过年三天内禁忌新鲜蔬菜进屋,否则对祖先是最大的不敬;妇女忌食难产而死的家畜之肉;禁过年七天内推磨,不然会使家境贫困;忌用餐后把汤匙扣于碗盆的边沿上,因这是给死人敬食的方式。

忌讳女人跨过男人的衣物,更不能从男子身上,头上跨过。

忌讳女客上楼。

忌讳妇女送自己的首饰、衣物给别人,否则会影响生育和孩子的顺利成长。

土家族介绍

土家族介绍
受汉族影响在宗教方面,主要迷信鬼神,崇拜祖先。这些神不是他们自己的神。 过去有巫师驱鬼。有的地方信道教。
婚姻礼仪 男女多经对歌相爱结婚。土家族婚俗女子出嫁前,有“哭嫁”的风俗。为了准备哭嫁,女孩稍懂事,就要学习哭
嫁。观摩、学习如何哭,很小时就陪哭。在哭嫁时,口中念念有词,叫做“送嫁饭”。哭嫁时,同村亲友的女孩 都来陪哭。陪哭的人,哭得越伤心,越动听,越感人越好。在出嫁前,姑娘如果不会哭嫁,就会受到歧视和讥笑。 男方必须送粑粑到女方家,参加哭嫁的人多、范围广,而且有专门的哭嫁歌。在婚前哭嫁的时间短则五、六天, 长则一二个月。要与家人、亲戚、朋友之间哭。哭的内容有“哭爹娘”、“哭哥嫂”、“哭姐妹”、“哭媒人”、 “满堂哭”、“表姐妹哭”、“堂姐妹哭”等等。解放后哭嫁已逐渐淡化,仅在深山僻野居住的部分土家人中还 有遗风遗俗。 丧葬礼仪 丧葬基本是土葬,土司制度前,土家族实行火葬。土司制度时期至今实行土葬,葬礼由土老司主持操办,土司祭
桑植等县,常德市的石门等县;湖北省主要分布在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
来凤、鹤峰、咸丰、宣恩、建始、巴东、恩施、利川等县市,宜昌市的长阳、
五峰两县;重庆市主要分布在渝东南的黔江、酉阳、石柱、秀山、彭水等区
县;贵州省主要分布在黔东北的沿河、印江、思南、江口、德江、遵义的凤 冈等县。
土家族有民族语言,没有本民族文字,通用汉文。
土家族人最爱吃粑粑(糍粑)腊肉、油茶、白辣椒等食品,此外还有:合菜,土家族逢年过节最常吃的菜, 时常同包谷烧酒一起上桌;团馓,土家族风味小吃,用糯米饭加工后炸制而成,常用来泡水当茶为客人洗 尘;绿豆粉(米粉),用大米绿豆等原料制成;油炸粑,又名油香或“灯盏窝”,是以大米、黄豆为主要 原料炸制而成。过去红苕在许多地区一直被当成主食,现仍是一些地区入冬后的常备食品。土家族菜肴以 酸辣为其主要特点。民间家家都有酸菜缸,用以腌泡酸菜,几乎餐餐不离酸菜,酸辣椒炒肉视为美味,辣 椒不仅是一种菜肴,也是每餐不离的调味品。如插秧季节,早晨要加一顿“过早”,“过早”大都是糯米 做的汤圆或绿豆粉一类的小吃。据说“过早”餐吃汤圆有五谷丰登、吉祥如意之意。土家族还喜食油茶汤。 家族日常主食除米饭外,以包谷饭最为常见,包谷饭是以包谷面为主,适量地掺一些大米用鼎罐煮,或用 木甑蒸而成。有时也吃豆饭,即将绿豆、豌豆等与大米合煮成饭食用,粑粑和团馓也是土家族季节性的

新中国成立以来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成就_经验与启示_杨军昌

新中国成立以来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成就_经验与启示_杨军昌
【关键词】经济发展; 成就; 启示; 展望; 少数民族地区; 贵州
贵州省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民族大省,总共有 48 个不同民族,其中世居贵州的少数 民族有 17 个之多,分别是苗族、布依族、侗族、土家族、彝族、仡佬族、水族、回族、瑶族、壮 族、毛南族、蒙古族、仫佬族、羌族等。新中国成立以来,先后建立了 3 个少数民族自治 州,11 个自治县,各民族自治地方的基本情况如表 19 所示。在这里,我们讲少数民族民 族地区,即是指这些少数民族自治地方的统称。据统计,贵州民族自治区域( 州、县) 的土 地面积 373218. 4 平方千米,民族自治地方的人口密度为 162. 36 人 / 平方千米。全省民族 自治地方共辖 47 个县( 市、区) ,占全省 87 个县( 市、区) 的 53. 4% ,其中实行民族区域自 治的民族有苗族、布依族、侗族、土家族、彝族、仡佬族、水族、回族等 8 个民族。此外,还 建立了 254 个民族乡。据五普资料,贵州少数民族人口有 1333. 96 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 37. 85% 。2000 年 年 末,贵 州 民 族 自 治 地 区 人 口 为 1547. 47 万 人,占 全 省 总 人 口 的 41. 2% 。③这些地区主要集中在苗岭、武陵山区、乌蒙山区和九万大山区,具体分布为: 关 岭是贵州境内主要的山脉之一,横亘与贵州中部,是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的分水岭。安 顺市有紫云、关岭两个自治县,黔南州有 9 个县,黔东南有 7 个县,黔西南州 3 个县在次区
① 基金项目: 本研究报告为贵州省高校人文社科基地———人口·社会·法制研究中心 2009—2010 年年度重点 课题《建国以年来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成就、经验与启示》最终研究成果。
② 作者: 杨军昌( 1963 - ) ,侗族,贵州石阡人,贵州大学人口·社会·法制研究中心主任、贵州大学学报编辑部 主任、教授、博士; 李永贤,贵州大学人口研究中心硕士研究生。

贵州民族自治地方及民族乡名单

贵州民族自治地方及民族乡名单

贵州民族自治地方及民族乡名单一、贵州省民族自治州分布:(3个)1、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2、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3、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二、贵州省民族自治县分布:(11个)1、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2、松桃苗族自治县3、三都水族自治县4、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5、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6、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7、玉屏侗族自治县8、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9、沿河土家族自治县10、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11、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三、贵州省民族乡分布:(一)贵阳市(17个)1、白云区:(2个)(1)牛场布依族乡(2)都拉布依族乡2、花溪区:(5个)(1)湖潮苗族布依族乡(2)小碧布依族苗族乡(3)孟关苗族乡(4)马铃布依族苗族乡(5)黔陶布依族苗族乡3、乌当区:(2个)(1)偏坡布依族乡(2)新堡布依族乡4、清镇市:(3个)(1)麦格苗族布依族乡(2)王庄布依族苗族乡(3)流长苗族乡5、修文县:(1个)(1)大石布依族乡6、息烽县:(1个)(1)青山苗族乡7、开阳县:(3个)(1)高寨苗族布依族乡(2)禾丰布依族苗族乡(3)哨上布依族苗族乡(二)六盘水市:(50个)1、钟山区:(1个)(1)月照彝族回族苗族乡2、水城县(29个)(1)平寨彝族乡(2)勺米彝族苗族乡(3)比德苗族彝族乡(4)化乐苗族彝族乡(5)董地苗族彝族乡(6)陡箐苗族彝族乡(7)发箐苗族彝族乡(8)南开苗族彝族乡(9)保华苗族彝族乡(10)青林苗族彝族乡(11)金盆苗族彝族乡(12)木果彝族苗族乡(13)纸厂彝族乡(14)玉舍彝族苗族乡(15)新街彝族苗族布依族乡(16)都格布依族苗族彝族乡(17)杨梅彝族苗族回族乡(18)野钟苗族彝族布依族乡(19)果布嘎彝族苗族布依族乡(20)发耳布依族苗族彝族乡(21)鸡场布依族彝族苗族乡(22)双嘎彝族乡(23)龙场苗族白族彝族乡(24)营盘苗族彝族白族乡(25)顺场苗族彝族布依族乡(26)花嘎苗族彝族布依族乡(27)米萝布依族彝族苗族乡(28)猴场苗族布依族乡(29)红岩布依族彝族苗族乡3、六枝特区:(9个)(1)洒志彝族布依族苗族乡(2)梭嘎苗族彝族回族乡(3)落别布依族彝族乡(4)折溪彝族乡(5)牛场彝族乡(6)中寨苗族彝族布依族乡(7)箐口彝族仡佬族布依族乡(8)毛口布依族苗族乡(9)陇脚布依族乡4、盘县:(11个)(1)普田回族乡(2)马场彝族苗族乡(3)鸡场坪彝族乡(4)旧营白族彝族苗族乡(5)羊场布依族白族苗族乡(6)保基苗族彝族乡(7)四格彝族乡(8)淤泥彝族乡(9)普古彝族苗族乡(10)坪地彝族乡(11)松河彝族乡(三)遵义市:(8个)1、遵义县:(2个)(1)洪关苗族乡(2)平正仡佬族乡2、桐梓县:(1个)(1)马鬃苗族乡3、仁怀市:(1个)(1)后山苗族布依族乡4、正安县:(2个)(1)谢坝仡佬族苗族乡(2)市坪苗族仡佬族乡5、余庆县:(1个)(1)花山苗族乡6、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1个)(1)上坝土家族乡(四)安顺市:(11个)1、西秀区:(5个)(1)鸡场布依族苗族乡(2)杨武布依族苗族乡(3)岩腊苗族布依族乡(4)新场布依族苗族乡(5)黄腊布依族苗族乡2、普定县:(4个)(1)补郎苗族乡(2)坪上苗族彝族布依族乡(3)猴场苗族仡佬族乡(4)猫洞苗族仡佬族乡3、平坝县:(2个)(1)十字回族苗族乡(2)羊昌布依族苗族乡(五)毕节地区:(77个)1、毕节市:(6个)(1)田坎彝族乡(2)大屯彝族乡(3)阿市苗族彝族乡(4)团结彝族苗族乡(5)阴底彝族苗族白族乡(6)千溪彝族苗族白族乡2、大方县:(18个)(1)竹园彝族苗族乡(2)响水白族彝族仡佬族乡(3)鼎新彝族苗族乡(4)牛场苗族彝族乡(5)理化苗族彝族乡(6)安乐彝族仡佬族乡(7)凤山彝族蒙古族乡(8)百纳彝族乡(9)三元彝族苗族白族乡(10)普底彝族苗族白族乡(11)沙厂彝族乡(12)大水彝族苗族布依族乡(13)黄泥彝族苗族满族乡(14)核桃彝族白族乡(15)八堡彝族苗族乡(16)兴隆苗族彝族乡(17)星宿苗族彝族仡佬族乡(18)大山苗族彝族乡3、金沙县:(7个)(1)太平彝族苗族乡(2)石场苗族彝族乡(3)箐门苗族彝族仡佬族乡(4)马路彝族苗族乡(5)安洛苗族彝族满族乡(6)新化苗族彝族满族乡(7)大田彝族苗族布依族乡4、黔西县:(15个)(1)永燊彝族苗族乡(2)金坡苗族彝族满族乡(3)新仁苗族乡(4)花溪彝族苗族乡(5)中建苗族彝族乡(6)仁和彝族苗族乡(7)定新彝族苗族乡(8)协和彝族苗族乡(9)太来彝族苗族乡(10)钟山布依族彝族乡(11)绿化白族彝族乡(12)红林彝族苗族乡(13)五里布依族苗族乡(14)铁石苗族彝族乡(15)沙井苗族彝族仡佬族乡5、织金县:(8个)(1)三甲白族苗族乡(2)自强苗族乡(3)大平苗族彝族乡(4)官寨苗族乡(5)茶店布依族苗族彝族乡(6)金龙苗族彝族布依族乡(7)后寨苗族乡(8)鸡场苗族彝族布依族乡6、纳雍县:(10个)(1)厍东关彝族苗族白族乡(2)董地苗族彝族乡(3)左儿鸟戛彝族苗族乡(4)锅圈岩苗族彝族乡(5)新房彝族苗族乡(6)化作苗族彝族乡(7)姑开苗族乡(8)羊场苗族乡(9)昆寨苗族彝族白族乡(10)猪场苗族彝族乡(1)水塘堡彝族苗族乡(2)兴发苗族彝族回族乡(3)松林坡白族彝族苗族乡(4)雉街彝族苗族乡(5)珠市彝族乡(6)辅处彝族苗族乡(7)双坪彝族苗族乡(8)可乐彝族苗族乡(9)古达苗族彝族乡(10)铁匠苗族乡(11)河镇彝族苗族乡(12)结构彝族苗族乡(六)铜仁地区:(56个)1、铜仁市:(7个)(1)桐木坪侗族乡(2)瓦屋侗族乡(3)鱼塘侗族苗族乡(4)大坪侗族土家族苗族乡(5)和平土家族侗族乡(6)滑石侗族苗族土家族乡(7)六龙山侗族土家族乡(1)高楼坪侗族乡(2)黄道侗族乡(3)熬寨侗族乡(4)下溪侗族乡3、江口县:(7个)(1)太平土家族苗族乡(2)桃映土家族苗族乡(3)民和侗族土家族苗族乡(4)德旺土家族乡(5)官和侗族土家族苗族乡(6)恕溪土家族苗族乡(7)坝盘土家族侗族苗族乡4、石阡县:(9个)(1)聚凤仡佬族侗族乡(2)大沙坝仡佬族侗族乡(3)枫香侗族仡佬族乡(4)青阳苗族仡佬族侗族乡(5)龙井侗族仡佬族乡(6)石固仡佬族侗族乡(7)坪地场仡佬族侗族乡(8)甘溪仡佬族侗族乡(9)坪山仡佬族侗族乡5、思南县:(14个)(1)思林土家族苗族乡(2)东华土家族苗族乡(3)枫芸土家族苗族乡(4)杨家坳苗族土家族乡(5)大河坝土家族苗族乡(6)胡家湾苗族土家族乡(7)宽平土家族苗族乡(8)亭子坝土家族苗族乡(9)三道小土家族苗族乡(10)香坝土家族苗族乡(11)长坝苗族土家族乡(12)板桥土家族苗族乡(13)天桥土家族苗族乡(14)兴隆土家族苗族乡6、德江县:(15个)(1)泉口土家族乡(2)复兴土家族苗族乡(3)楠杆土家族乡(4)沙溪土家族乡(5)合兴土家族乡(6)长堡土家族乡(7)桶井土家族乡(8)共和土家族乡(9)堰塘土家族乡(10)荆角土家族乡(11)长丰土家族乡(12)平原土家族乡(13)龙泉土家族乡(14)高山土家族乡(15)钱家土家族乡(完整)。

中国民族分布简介和表格

中国民族分布简介和表格

中国民族分布概况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新中国成立后,通过识别并经中央政府确认的民族共有56 个。

由于汉族以外的55 个民族相对汉族人口较少,习惯上被称为“少数民族”。

中国各民族分布的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居住。

汉族地区有少数民族聚居,少数民族地区有汉族居住。

这种分布格局是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间相互交往、流动而形成的。

中国少数民族人口虽少,但分布很广。

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有少数民族居住,绝大部分县级单位都有两个以上的民族居住。

中国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新疆、宁夏、广西、西藏、云南、贵州、青海、四川、甘肃、辽宁、吉林、湖南、湖北、海南、台湾等省、自治区。

中国民族成分最多的是云南省,有25 个民族。

55 个少数民族分别是: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满族、侗族、瑶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哈萨克族、傣族、黎族、傈僳族、佤族、畲族、高山族、拉祜族、水族、东乡族、纳西族、景颇族、柯尔克孜族、土族、达斡尔族、仫佬族、羌族、布朗族、撒拉族、毛南族、仡佬族、锡伯族、阿昌族、普米族、塔吉克族、怒族、乌孜别克族、俄罗斯族、鄂温克族、德昂族、保安族、裕固族、京族、塔塔尔族、独龙族、鄂伦春族、赫哲族、门巴族、珞巴族、基诺族。

汉族是我国人口最多的民族,也是世界人口最多的民族。

汉族除外,全国还有五十五个少数民族,共同生活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团结的、统一的国家。

我国少数民族虽然人口少,但分布地区很广,居住的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百分之五十到六十。

主要分布在内蒙古、新疆、西藏、广西、宁夏和黑龙江、吉林、辽宁、甘肃、青海、四川、云南、贵州、广东、湖南、河北、湖北、福建、台湾等省区。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一般特点是:一、地域广大,人口稀少。

许多少数民族住在山区、高原、牧区和森林地区。

二、物产资源丰富。

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三、大都位于我国的边疆,属于国防要冲。

贵州知识总结

贵州知识总结

贵州知识总结一、地理与气候贵州位于中国西南部,地处云贵高原,东南面临广西壮族自治区和湖南省,东北接湖北省,西北和重庆市接壤,西南部与四川省毗邻。

贵州地势复杂多样,以喀斯特地形为主,拥有大量的喀斯特地貌景观,如喀斯特山、溶洞、地下江河等。

贵州气候以亚热带湿润气候为主,四季分明,夏季湿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春秋温差较大。

二、人文与历史贵州是中国少数民族聚居区之一,境内有多个少数民族,如苗族、侗族、布依族、土家族等。

这些少数民族丰富了贵州的民俗文化,使其成为一个多民族、多文化的地方。

贵州历史悠久,早在古代就有人类在这一地区繁衍生息。

在古代,贵州属于楚地,后来逐渐形成独立的政权,直至成为中国的一个省份。

三、旅游资源贵州以其独特的地理特点和丰富的文化遗产而闻名于世。

以下是一些贵州的著名旅游景点:1.贵阳:贵州的首府,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城市风貌。

主要景点有贵州省博物馆、青岩古镇、黔灵公园等。

2.黄果树瀑布:位于安顺市,是中国最大的瀑布之一。

瀑布高达77.8米,宽101米,水势浩大,景色壮观。

3.茅台镇:位于贵州遵义市,以茅台酒而闻名于世。

茅台镇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是一个具有浓厚传统酿酒文化的地方。

4.黔东南风景区:位于贵州东南部,景区包括黄果树风景名胜区、镇远古镇、凤凰古城等。

这一地区的自然风光和少数民族文化是旅游的亮点。

四、特色美食贵州有许多有特色的美食,以下是其中一些:1.酸汤鱼:以其酸辣可口而闻名,鱼肉鲜嫩,独特的酸汤调料让人食欲大增。

2.黔东南酸汤饵皮:以酸辣味道独特,口感酥软而闻名。

配料丰富,有素食和荤食版本。

3.可恶鸡:这是一道贵阳的传统蒸菜,鸡肉鲜嫩多汁,味道独特。

4.蹄筋豆腐:将猪蹄筋和豆腐煮熟,再加入特制的酱汁,味道鲜美,口感丰富。

五、经济与发展贵州是中国的一个内陆省份,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

以下是一些贵州的经济特点:1.农业:贵州有丰富的农业资源,主要种植水稻、小麦、玉米、蔬菜等作物。

苗族简介——《贵州省志·民族志》

苗族简介——《贵州省志·民族志》

苗族简介——《贵州省志·民族志》一、族源苗族的族属渊源,和远古时代的“九黎”、“三苗”、“南蛮”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距今五千多年长江中下游及黄河下游一带,逐渐形成了部落联盟——“九黎”。

九黎以蚩尤为首领,凭借优越的地理条件,不断地开拓发展成为雄据祖国东方的强大部落。

在黄河上游姬水以黄帝为首的另一部落,不断向黄河下游发展,与“九黎”发生冲突,在涿鹿(今河北省涿鹿县)大战之后九黎败北,蚩尤被杀,势力大衰,九黎部落的相当大部分战败后向南迁徙。

尧、舜、禹时期,九黎部落又发展起来,形成了新的部落联盟——“三苗”。

当时,聚居洞庭、鄱阳诸湖和汶山、衡山等地,与尧、舜、禹为首的部落联盟进行过长期的抗争。

经过禹的征伐,“三苗”集团的势力被彻底削弱,部落联盟被分化瓦解,使大部分族人离开江淮和洞庭、彭蠡之间的平原地带,避人山林沼泽,开始向西北和西南山区迁徙。

商、周时期,“三苗”的主要部分在长江中游地区与其他部落一起被称为“南蛮”(亦称“荆楚”)。

“南蛮”不断发展壮大,成为楚国的主体居民。

到西周中叶,“荆蛮”已成为周朝南方的劲敌。

故从昭王开始,对“荆蛮”多次进行“征伐”,“荆蛮”的势力受到削弱。

九黎、三苗、南蛮、荆蛮之问有着一脉相承的渊源关系,他们是苗族不同时期的先民。

二、族称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苗族的族名称谓有所不同。

尧、舜时期,以武力将“三苗”中的驩兜部落赶往南方,这部分苗族先民即有“南蛮”的别称。

到商、周两代仍沿用“苗”的族称,但对“南蛮”中最强盛的部分则专称“荆蛮”。

那时,周人除以“荆蛮”称呼建立了国家的楚人外,对一般的苗族先民则以“髳”或“髦”等称之。

汉代以后,除荆襄、江淮尚有一部分苗族分布外,大部分苗族都聚居在今湘、鄂、川、黔毗邻地区的武陵郡,他们与居住这一地区的其他少数民族一起被统称为“武陵蛮”。

在“武陵蛮”内,又按不同地区而有“澧中蛮”、“零阳蛮”、“溇中蛮”等若干称呼。

从东汉起又开始将“武陵蛮”称为“五溪蛮”。

贵州苗族概况

贵州苗族概况

贵州苗族概况苗族是我国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之一,历史悠久、分布面广。

苗族又是一个世界性的民族,在五大洲都有足迹,主要分布在泰国、老挝、越南、法国、德国、英国、加拿大、阿根廷。

澳大利亚、美国等国家。

一在国内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云南、四川、广西、湖北、海南等省内。

其中贵州最多,据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统计,共有3686900人,遍布全省的各专州县市。

古全国苗族总数的一半以上。

其中又以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最多,也最集中,而台江又是全国苗族人口比例最高的一个县,苗族占全县人口97%,被称为“天下苗族第一县”;其余分布在毕节、铜六、遵义、黔南、黔西南、安顺、六盘水、贵阳市等,人们常说:“贵州是苗族的大本营”。

苗族喜欢聚族而居,仅黔东南地区的苗族就占全国苗族总人口的四分之一,为全省苗族的39。

5%,且多数分布在远离城市的偏僻山区,以村办单位聚族而居,与其官民族合村共寨的极少。

贵州苗族集中了全国苗族主要的文化特征,如较大的方言,次方言和多数土语(苗族语言属于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文,有湘西、黔东。

川黔慎三大方言区),台江苗族属黔东方言,主要的服饰类型,重要的工艺美术,基本的风俗习惯,基本类型的耕作文化等等,无不具备,可说是全国苗族文化的代表。

中外许多民族学者,都把贵州作为研究苗族的理想园地,而台江又是这块理想园地中一颗最亮丽的明珠。

下面主要对台江苗族历史和习俗作简要介绍。

苗族的源流及迁移(一)源流苗族源于黄帝时期的“九黎”,尧舜时期的“三苗”。

“九黎”是五千多年前居住有黄河中下游的一个部落,后与黄帝部落发生战争,即历史所称的“琢鹿大战”。

在战争中,黄帝与炎帝联合,九黎首领蚩尤被黄帝擒杀,余部退入长江中下游,形成“三苗”部落,建立了三苗国。

在四千年前,以尧、舜,禹为首的北方华夏高部落与“王苗”争战近千年;最后、三苗国被夏禹所灭。

“三苗”失败后,一部分被驱逐到“三危”,即今陕甘交界地带,后又被迫向东南。

迁徙,经过很长时间逐步进入川南、滇东北、黔西北等,形成后来西部方言的苗族,留驻长江中下游和中原地区的“王苗”后裔,有部分与华夏融合,另一部分形成商周时期所称的“南蛮”;而居住汉水中游的,被称为“荆楚蛮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贵州省5个主体少数民族(苗族、布依族、侗族、水族、仡佬族)简介1、贵州苗族贵州是苗族人口最多的省份,全国的苗族有60%住在贵州省,几乎所有县、市都有苗族聚居的村寨。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是苗族最集中的地区。

此外,黔南、黔西南自治州和松桃、威宁自治县也有一定数量的苗族人口分布。

苗族的族源十分古老,因分布地域不同而各自称“蒙”、“模”、“毛”、“髦”、“雄”等。

苗族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

过去没有文字,1949年后新创了苗文。

苗族喜聚族而居,形成大小不同的村寨。

村寨多依山建筑,有的靠河溪的山脚,有的在山腰,有的则靠近山顶。

住房以木结构为主,多数为两层,少数为三层。

在山腰上的多为吊脚楼式。

苗族服饰差异较大。

一般说来,男子蓄发包头巾,身穿无领、大袖、宽裤脚服装,腰带束身,冬天缠裹腿。

妇女头顶束髻,包头巾、戴手钏、耳环和项圈、穿裙子。

大多娄裙子为百为百褶裙,因居住地区不同,裙子的长短不一,颜色为青、蓝二色为主,也有其它颜色。

上衣开襟,一般不用扣,多以花带束腰。

苗族崇拜祖先,信鬼神,也有信其他宗教的。

主要节日有:苗年、吃新节、四月八、芦笙节、端午节、龙船节等。

2、贵州布依族布依族是少数民族人数在贵州仅次于苗族的又一主要民族,全国均布依族绝大部分聚居在贵州,以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和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较集中,也有聚居在安顺市、铜仁市、遵义市、毕节市、六盘水市和贵阳市等的。

布依族先民是古越人的一支,后称“僚人”,元明时期称“仲苗”、“青仲”或“仲家”。

从史籍称布依族先民为“羊可僚”分析,布依族作为羊可江畔夜郎古域远古居民历史悠久。

是贵州创造古夜郎文化的主体民族之一。

布依族有自己的语言,属于汉藏语系壮侗语壮傣语支,没有文字,1949年后创造了布依文。

布依族素有“水稻民族”之称,居住环境依山傍水,河谷坝区土地肥沃、水源便利,传统农业以水稻耕作为主。

民间文学有神话、诗歌、寓言、谚语等。

民间歌曲有山歌、浪哨歌、酒歌、大歌、小歌、叙事歌、礼俗歌等。

舞蹈有铙钹舞、转场舞、花棍舞、织布舞、响篙舞等。

戏剧有花灯戏和地戏。

乐器有铜鼓、铜锣、皮鼓、唢呐、芦笙、姊妹箫等。

布依族服饰千百年来逐渐演变,服饰多为青、蓝、白几种颜色。

妇女着大襟短衣,部分着百褶长裙。

男性老年人多穿长衫。

婚姻实行自主婚。

工艺品有蜡染、刺绣、织锦、竹编、陶器、雕刻等。

传统节日有三月三、四月八、六月六、吃新节、七月半等。

信仰多种神灵,崇拜祖先。

少数人信仰佛教、道教、天主教。

1952年以后,布依族聚居地区先后建立有自治区(县级)、自治县、自治州和民族乡。

布依族以大米、包谷为主食;糍粑、圆糖粑、耳块粑、盐酸菜、狗肉、八块鸡、糯米酒等。

居住:布依族自古以来,多选择溪河两岸、坝子旁边居住。

由于低地潮湿,故民居均为“干栏”式建筑。

主要形式有吊脚楼、石板房。

婚姻经自由恋爱,双方同意后再经媒妁提亲,表面上是媒人说合,实际上是自由恋爱,而且保持了传统礼仪。

丧葬:布依族认为一个人具有“灵魂”和“肉体”两部分。

布依族的墓葬,主要有“木棺葬”、“石棺葬”、“瓮棺葬”三种。

传统节日有:三月三、四月八、六月六、吃新节、七月半等。

1952年以后,布依族聚居地区先后建立有自治区(县级)、自治县、自治州和民族乡。

3、贵州侗族侗族源于古百越族系,秦汉时由百越西瓯中的一支自长江支流沅水向西南迁徙于今贵州、湖南、广西三省区毗邻地区,分布在贵州的黎平,从江、榕江、天柱、锦屏、三穗、镇远、剑河、玉屏一带。

侗族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壮侗族侗水语支。

侗族无文字,通用汉文,1949年后创立了拉丁字母拼音的侗文。

现在还是多以汉语为交际工具。

侗族多依山傍水而居,溪流上建有桥梁,以“风雨桥”(花桥)最为出色。

村寨建有宝塔式的“鼓楼”,是侗族地区别具特色的建筑。

凡是有鼓楼和风雨桥的地方就是侗族聚居地。

侗族的住房一般是木结构的外廊式楼房,楼上住人,楼下圈牲畜。

居住在平坝的人多住楼下,牲畜另圈。

侗族的服饰男女有别。

男装和汉装无异,妇女也因地区不同而各有异。

农村里,妇女穿青色百褶裙;打绑腿,有的地方穿长裤,束围腰,系飘带。

足穿云钩鞋。

冬青穿右衽无领衣,夏秋改着开襟衣,衬胸襟。

头盘髻,包青布大包头,喜银器。

侗族崇拜祖先,供奉“祖母”“萨岁”女神。

主要节日有过侗年、吃新节等。

4、贵州水族水族自称“睢”,是由历史上“百越”族群中“骆越”的一支发展起来的。

据古歌相传,其先民原住广西、广东交界地,随后经岜虽山一带逆都柳江而上,最后落脚于三都、荔波等地。

据第六次人口普查统计,贵州水族有34.87万人,占全省人口的1%,占全省少数民族人口的2.78%,,主要分布在黔南自治州三都水族自治县、荔波县、都匀市、独山县,黔东南自治州榕江县、丹寨县、雷山县、从江县。

分布特点是:沿江河溪流交错地区,其间夹杂着若干起伏的丘陵、平坝、河谷和山脊分布,人民依山傍水而居。

村寨按姓氏聚族或成片聚居,一般由数十户或上百户组成一个村寨,杂姓村寨和单家独户零散居住者少。

水族人民的优秀儿子邓恩铭,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

他是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唯一的少数民族。

随后在山东省组织中共中央直属山东支部。

1922年代表中共中央出席共产国际召开的远东共产党及民族革命团体第一次代表大会。

组织、领导胶济铁路大罢工和青岛纱厂工人罢工。

1925年和1928年两次被捕,1931年4月5日在济南壮烈牺牲。

文化艺术。

文化艺术丰富多彩,有故事传说、神话、寓言、叙事歌、格言、成语、民谚等。

人们善于用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斗牛、赛马是水族最具特色的娱乐活动。

乐器有铜鼓、皮鼓、锣、芦笙、胡琴、唢呐等,其中铜鼓最具民族特点,历史上氏族、部落之间进行征战,以击铜鼓为报警信号,后改为吹牛角代替,铜鼓曾被视为权势和财富的象征。

工艺美术。

剪纸、刺绣、印染、编织和雕刻是传统工艺。

居住。

今日的水族村寨,多依山傍水,村寨周围竹林环绕。

房屋排列纵横交错;房前屋后鱼塘触目皆是。

村寨或村际间的道路迂回曲折。

房屋形式为“干栏”式建筑,楼上住人,楼下关牲畜或堆放杂物,全系木质结构。

服饰。

男女多喜着青、蓝两色布衣。

男子穿大襟长衫或对襟衣,青布包头或戴瓜皮帽。

妇女上穿无领大襟半长衫,下穿青布长裤,腰系青布围腰。

节日。

传统节日主要有端节、卯节、苏宁喜节等。

端节是水族最隆重的节日,一般从水历十二月至新年二月(相当于农历八月至十月)逢亥日分批分期过。

节前家家户户要屋里屋外、锅碗灶具清扫干净,迎接祖宗回家。

“除夕”及“初一”(即戌、亥日)要举行隆重的祭祖活动,各家各户要摆放祭品及各种服装供奉祖先,祭品以鱼类为主,忌荤。

家族中还互相宴请,食品仍以鱼为主,辅以豆腐、韭菜等素菜,忌用动物油。

亥日午饭后,男女老少穿戴新衣,成群结伴地汇集到端坡,参加赛马、斗牛、敲铜鼓、吹芦笙、唱歌跳舞等娱乐活动,送祖宗出门。

之后,主人在家接待宾客,宾主饮酒对歌,时间持续少则五至六日,多则十余日。

饮食。

以大米为主食,喜食酸辣调味,有“无菜不酸,无辣不食”的习俗。

待客以酒为重,主人敬酒时带头喊一声“秀”(即干杯的意思),众人也齐声喊“秀”,将酒饮尽。

丧葬。

行棺木土葬,分为即时安葬与停棺待葬。

历史上,水族先祖盛行“干栏”式的石棺墓葬,即用大石板打制,垒成二层或三层的长方式石板墓,棺木放置底层,中间几层放置死者生前的生产、生活用品。

现在保存完好的石棺墓群有三都水族自治县水龙乡的引朗、拉佑和荔波县水蒲石棺墓群。

水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支。

水语和壮侗语族中的侗语、毛南语、布依语、仫佬语、壮语、傣语和黎语等有亲属关系,尤其与侗语、毛南语、仫佬语更为接近,并有许多同源词。

水语跟同语族的壮语、傣语相比,内部差别较少,各地水族群众一般都可以用水语互相通话。

水语可划分为3个土语区,没有方言差别。

第一个是三洞土语区,以三洞乡板南村水语为代表。

第二个是阳安土语区,以阳安甲乃村为代表。

第三个是潘洞土语区,以阳和乡潘硐村的水语为代表。

水族是有独特文字传承的民族,水族传承并在民间继续沿用的一种古老文字为水书。

现存的水书约有400个单字,其字形以象形字、形声字和会意字居多,还有部分画图文字,字形多为仿汉字的倒写或反写,只局限于巫师记载年、月、日、天干、地支与方位、吉凶等,多用于丧葬、建筑、嫁娶、卜卦等活动。

水书是水族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是水族传统文化的深层积淀,内容博大精深。

5、贵州仡佬族贵州省历史最悠久的土著民族,多数居住在本省,自称为贵州“本地人”。

人口约5万多人,散居在黔西南和黔北等地。

仡佬族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

很多人都会说汉语、苗语、布依语等。

没有文字,通用汉文。

仡佬族的服饰与汉族及邻近的少数民族大体相同。

主要节日有春节、吃新节、清明节、中秋节、六月六等。

其余瑶族、回族、壮族等在贵州居住地都很分散。

瑶族散居在黔南的荔波、独山和黔东南的黎平、从江、榕江。

回族在贵州则集中在威宁一带。

壮族主要散居在贵州与广西接壤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