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读书笔记苏霍姆林斯基选集大全
苏霍姆林斯基选集读书笔记
苏霍姆林斯基选集读书笔记最近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选集,感触颇深。
苏霍姆林斯基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犹如一盏明灯,照亮了无数教育工作者前行的道路,也让我对教育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思考。
在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理念中,他特别强调了对学生个性的尊重和培养。
他认为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有着自己独特的兴趣、才能和需求。
教师不能用统一的标准去衡量和要求所有的学生,而应该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因材施教,激发他们的潜能。
这让我想起了我们在日常教学中,往往会不自觉地更关注那些成绩优秀、表现突出的学生,而容易忽视那些成绩一般或者性格内向的学生。
然而,也许正是那些被我们忽视的学生,有着尚未被发掘的巨大潜力。
他还着重指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的重要性。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思维是智力的核心,只有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才能真正掌握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他提倡让学生多参与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去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
这使我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是不是有时候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思考和探索。
另外,苏霍姆林斯基非常重视学生的品德教育。
他坚信,只有品德高尚的人,才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他主张通过言传身教,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
这让我明白,作为教师,我们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言行去影响和引导学生。
书中还提到了关于教学方法的创新。
苏霍姆林斯基倡导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他鼓励教师运用直观教学、情境教学等方法,让学习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比如,在教授数学时,可以通过实际的生活例子,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在语文教学中,可以创设丰富的情境,让学生更好地感受文学的魅力。
在阅读过程中,我对苏霍姆林斯基关于家庭教育的观点也深有体会。
他认为,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良好的家庭教育对于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
家长应该关注孩子的成长,给予他们足够的关爱和支持,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孩子的自主能力和责任感。
《苏霍姆林斯基选集》读书笔记
《苏霍姆林斯基选集》读书笔记在忙碌的生活中,我终于有机会静下心来,翻开了这本厚重的《苏霍姆林斯基选集》。
说实话,一开始,我只是抱着完成任务的心态去读的,想着随便翻翻,应付一下自己那偶尔冒出来的求知欲。
可没想到,这一读,就像走进了一个充满智慧和温暖的世界,让我欲罢不能。
苏霍姆林斯基的文字,没有那种高高在上的说教,反而像是一位亲切的长辈,在跟你拉家常,分享他的教育心得和人生经验。
他讲的那些关于孩子、关于教育的事儿,让我这个还没孩子的人,都忍不住开始思考起教育的真谛来。
书里有个观点让我印象特别深刻,他说:“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特的世界。
”刚开始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我还有点不以为然,心想这不是老生常谈嘛。
但随着阅读的深入,我才真正理解了这句话的深意。
就拿我身边的一个小朋友来说吧,他叫明明,是我邻居家的孩子。
明明这孩子,平时调皮捣蛋,在小区里那可是出了名的“小魔王”。
有一次,我下班回家,在小区花园里看到明明正和几个小伙伴围着一棵小树,手里拿着小树枝,像是在捣鼓什么。
我走近一看,原来他们在试图把一个风筝从树上弄下来。
那风筝估计是他们不小心挂上去的,几个孩子急得直跺脚。
明明看到我,眼睛一亮,像是看到了救星,“姐姐,姐姐,你能帮我们把风筝弄下来吗?”我抬头看了看那挂在树上不算太高的风筝,心想这倒不难。
于是我找了根长一点的树枝,费了点劲儿,把风筝给弄了下来。
明明接过风筝,脸上乐开了花,“谢谢姐姐,你真厉害!”我笑着说:“明明,以后可别在小树边这样调皮啦,小树也会疼的。
”明明点了点头,拉着小伙伴们跑开了。
本以为这事儿就这么过去了,可没想到过了几天,我又在小区里碰到了明明。
这一次,他正拿着一个小水壶,认真地给花园里的花浇水呢。
看到我,他放下水壶跑过来,“姐姐,我听你的话,不再欺负小树了,我要照顾好这些花花草草。
”那一刻,我心里突然有种说不出的感动。
从那以后,我发现明明好像变了一个人似的。
他不再只是那个调皮捣蛋的“小魔王”,而是会主动帮助小区里的爷爷奶奶提东西,会爱护公共设施,还会提醒其他小朋友不要乱丢垃圾。
《苏霍姆林斯基选集》读书笔记
《苏霍姆林斯基选集》读书笔记《苏霍姆林斯基选集》是一本蕴含着丰富教育智慧的书籍,它犹如一盏明灯,照亮了教育者前行的道路。
读完这本书,我深受启发,心中涌起诸多感悟。
苏霍姆林斯基强调了教育的本质在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他认为,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品德、思维能力、创造力和实践能力。
在他的教育理念中,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有着自己的特点和潜力。
教师的任务就是要发现这些特点和潜力,并为他们提供适合的教育环境和机会,让他们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实现自我价值。
书中提到的“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让我印象深刻。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学校教育的目的是要培养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各个方面都得到充分发展。
他反对那种只注重知识传授,而忽视学生个性和兴趣培养的教育方式。
他认为,只有让学生在各个方面都得到发展,才能使他们成为有责任感、有爱心、有创造力的社会公民。
在教学方法上,苏霍姆林斯基主张启发式教学。
他认为,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而不是简单地灌输知识。
通过设置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他们在探索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
这种教学方法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还能够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
苏霍姆林斯基还非常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
他认为,实践是知识的源泉,只有通过实践,学生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
他在学校里组织了各种各样的实践活动,如劳动实践、科学实验、艺术创作等。
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还提高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德育方面,苏霍姆林斯基强调了教师的榜样作用。
他认为,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学生有着深远的影响。
教师要以身作则,用自己的高尚品德去感染学生,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同时,他还主张通过集体教育的方式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让学生在集体中学会关心他人、尊重他人、合作互助,从而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
书中关于家庭教育的观点也让我受益匪浅。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
教师的读书笔记摘抄(3篇)
第1篇一、《教育的艺术》摘抄:1. “教育是一项艺术,它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激发学生的潜能,引导他们成为独立思考、有道德品质的人。
”(第3页)2. “教育者的任务不仅是教书育人,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让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找到自己的兴趣和目标。
”(第10页)3. “教育者应该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环境中得到发展。
”(第15页)4. “教育者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鼓励他们克服困难,培养他们的自信心。
”(第20页)5. “教育者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让他们学会在团队中相互支持、共同进步。
”(第25页)二、《教师的修炼》摘抄:1. “教师修炼的第一步是自我认知,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不断调整自己的心态和行为。
”(第4页)2. “教师修炼的核心是专业成长,不断学习新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第10页)3. “教师修炼需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面对学生的不同表现,能够保持冷静、理智,给予他们正确的引导。
”(第15页)4. “教师修炼要注重人际关系,与同事、家长建立良好的沟通,共同为学生的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第20页)5. “教师修炼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不断反思、总结,才能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不断进步。
”(第25页)三、《教学的艺术》摘抄:1. “教学是一门艺术,它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激发学生兴趣、培养他们能力的过程。
”(第3页)2. “教学者要善于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第10页)3. “教学者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特点设计教学方案,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锻炼。
”(第15页)4. “教学者要善于创设情境,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学习,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第20页)5. “教学者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让他们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能力。
”(第25页)四、《教师的幸福》摘抄:1. “教师幸福来源于对学生的关爱、对教育的热爱,以及在工作中不断取得的成就。
教师读书笔记(集合15篇)
教师读书笔记(集合15篇)教师读书笔记1其一要关心学生的思想,建立师生友谊。
苏霍姆林斯基写道:“建立师生之间的友谊,是要付出巨大的劳动,花费很多精力的。
有些人认为,要建立师生之间的友谊,只要带领儿童去参观旅行,跟他们一起座在篝火旁烤土豆吃,跟他们一起分享欢乐就行了,这些看法都是错误的。
建立跟学生的友谊,必须具有巨大的丰富的精神财富。
缺乏这种精神丰富性,友谊就会变成一种庸俗的亲昵关系,而这对教育是一种危险的现象。
教师要利用课余时间与学生进行交流,谈心,了解学生在学习,生活等方面的情况,从中知道学生在想什么,需要什么。
其二要关心学生的学习。
当学生学习上遇到困难,要及时,耐心,细致地辅导,努力让每一位学生都得到发展。
相信我们付出的努力总会有回报,洒下的甘霖总会浇灌出灿烂的花朵。
美国心理学家威谱·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的加以赏识”。
詹姆斯还发现:一个没有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而当他受过激励后,其能力是激励前的3至4倍,因而在学习过程中,激励的存在,至关重要,任何学生都需要不断的赏识。
被赏识就是被信任,被希望,就会产生一种被鼓舞,被期待的积极心理效应,就会更加向善向美。
可见,赏识教育在学生的学习中是至关重要的。
不过,我们在赏识教育过程中不应该忽视孩子的缺点和退步,该指出的问题应当及时指出,该批评的问题应当及时批评,该制止的问题应当及时制止,这是不能含糊的。
否则,会导致孩子在自我意识的建立过程中产生偏差;稍遇不顺就可能一蹶不振;同时,也会导致他们过于自私,骄横,在集体中很难与别人相处,进而产生一系列问题,这会违背我们“赏识教育”的初衷。
“知识就是力量”,确实,读《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给了我教育好学生的信心和力量,我也会让我的学生们从知识的海洋中获得力量,帮助他们扬起未来理想风帆。
教师读书笔记2近日,读了中小学教师校本研修教材《有效教师》一书,真的让我从中领会了许多知识,获得了许多感悟。
苏霍姆林斯基选集读书笔记
苏霍姆林斯基选集读书笔记苏霍姆林斯基,一位教育领域的巨匠,他的教育思想如明灯照亮了无数教育工作者的前行之路。
在阅读他的选集时,我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智慧与关爱的教育世界,每一页都带给我深刻的启示和思考。
苏霍姆林斯基强调了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培养人的心灵。
他认为,一个人的道德品质和价值观是其成长和发展的基石。
在当今社会,我们常常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培养,而忽略了学生心灵的滋养。
然而,苏霍姆林斯基提醒我们,只有当一个人拥有善良、正直、勇敢等美好品质时,他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才能真正为社会做出贡献。
这让我反思在日常教育中,我们是否给予了学生足够的道德引导,是否通过言传身教让他们懂得关爱他人、尊重生命、诚实守信。
他还特别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有着不同的兴趣、天赋和需求。
我们不能用统一的标准和模式去衡量和塑造他们。
在教学中,我们应当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方案,激发他们的潜能。
这使我想起了班级里的一位学生,他在学科成绩上并不突出,但在绘画方面却有着极高的天赋。
如果我们仅仅以成绩来评价他,可能会埋没他的才华。
而当我们给予他展示和发展绘画才能的机会时,他变得更加自信和积极。
在苏霍姆林斯基的理念中,劳动教育也具有重要的地位。
他认为劳动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还能让他们体会到付出与收获的关系,懂得珍惜劳动成果。
现代社会中,很多孩子生活条件优越,缺乏劳动的机会和意识。
我们应当引导他们参与适当的劳动,让他们明白劳动的价值和意义。
另外,苏霍姆林斯基十分重视阅读对学生成长的作用。
阅读能够开拓学生的视野,丰富他们的知识储备,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他主张为学生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鼓励他们广泛阅读各类优秀书籍。
回想起自己的学生时代,正是那些阅读的时光让我积累了知识,培养了对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他对于教师的角色也有着深刻的见解。
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心灵的守护者和引路人。
【读书笔记大全】教育专著《苏霍姆林斯基选集》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大全】教育专著《苏霍姆林斯基选集》读书笔记1、“教育者的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要使儿童、少年和青年形成关于人的美、关于人的思想情感和体验中的高尚神圣东西的观念。
我们要使这种观念成为有血有肉的东西――用高尚的道德行为的生动实例来充实它”。
教育启示:看了这段文字,让我联想到在我们的教学目标中,常有这么一条“情感价值与道德观”,即德育目标,由此可见,作为教师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育人,就是让学生的认识生活中的真善美,知道是怎样做是美的,怎样做是丑的,从而促使他们在生活中去发现美、感悟美、创造美、实践美。
在教学中,我们透过一篇篇或隽美或质朴或含蓄或奔放的文本,让学生们、孩子们感受从古至今,从中到外的自然之美、生活之美、人性之美,打动他们的灵魂,震撼他们的心灵,启迪他们的思想,促使他们最终思考自己的行为,从而真正达到我们的教育目的――培养真正的“人”。
例:《伯牙绝弦》中俞伯牙与钟子期的“高山流水”般的友谊,让学生惊叹的,不仅仅是钟子期与俞伯牙的心有灵犀的“知音”之情,更是俞伯牙“子期不在为谁弹”的摔琴谢知音的决然,友谊在这一刻,再也不是聊友、玩伴等的代名词,友谊,在这一刻,对学生而言似乎已经有了全新的诠释,而这,正蕴含着他们对人生的悄无声息的深刻激烈的思考。
在我们和学生们一起学习《跨越百年的美丽》时,我想学生所学习到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深的是启发了他们对美的真谛的思考。
“生活中有许多美丽的东西,然而最美丽的花也会凋谢,再美丽的人也会衰老,然而有一种美,它跨越百年历久弥新,著名的科学家居里夫人就是一位具有这种美丽的人,让我们一起??”。
这节课一开始,我就用语言,这无形的大手紧紧抓住了学生们的心。
十一、二岁的青少年的正是发现美、追求美、自我意识觉醒的时期,他们更急于想知识的就是“什么是美?什么是真正的美?”通过对课文中居里夫人外貌描写的句子的分析,有的学生直率的说出了“居里夫人并不美丽!面容憔悴神情疲倦的人怎么会美丽呢?”,然而当我们分析了她憔悴的原因,简陋的工作环境、“终日的烟熏火燎”,“三年又九个月”的持之以恒,最终从成吨的矿渣提炼出了这比原珠笔芯还要小的0.1克镭时,学生们无一不为居里夫人坚毅、执著的精神之美震憾,而成名后,不计虚名、视金钱为粪土的淡泊名利,被误解仍忘我投身科研的高尚人格之美,更令学生折服,学生们发自内心的理解、认同了这位跨越百年、千年依然美丽的伟大女性,真正认识了美的真谛,而这种鲜明的情感教育,不仅对于学生、对于我,也是一种美的熏陶、一次精神的洗礼。
教师读书笔记与摘抄
教师读书笔记与摘抄作为一名教师,读书不仅是自我提升的重要途径,也是教学灵感的源泉。
在阅读的过程中,做读书笔记和摘抄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书中的精华,积累知识,激发思考。
以下是我在阅读过程中的一些读书笔记和摘抄,与大家分享。
《给教师的建议》是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经典之作。
书中提到:“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一昼夜只有 24 小时。
”这句话让我深思。
在忙碌的教学工作中,我们常常觉得时间不够用,但苏霍姆林斯基告诉我们,教师要想有更多的时间,就必须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
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
“如果少年学生除了教科书以外什么都不阅读,那他就连教科书也读不好。
”这一观点让我认识到,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是多么重要。
我们不能仅仅局限于课本知识,而应该引导学生广泛阅读,开拓视野,这样才能真正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
在《教育的目的》一书中,怀特海指出:“教育是一个一分钟一分钟、一小时一小时、一天一天地耐心掌握细节的过程。
不存在一条灿烂的概括铺成的空中过道通往学问的捷径。
”这使我明白,教育需要耐心和细心,不能急于求成。
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我们要关注他们的点滴成长,注重细节,因材施教。
“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这句充满诗意的话语让我对教育的意义有了更深的理解。
教师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用自己的言行和灵魂去影响学生,激发他们的潜能,让他们成为更好的自己。
读李镇西老师的《爱心与教育》,我被他对学生真挚的爱所感动。
“当一个好老师最基本的条件是什么?是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这句话。
他关心学生的生活、学习和心理,与学生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他的教育故事让我明白,只有真心爱学生,才能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教育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素质教育,首先是充满感情的教育。
一个真诚的教育者必定是一位真诚的人道主义者。
《苏霍姆林斯基选集》读书笔记
《苏霍姆林斯基选集》读书笔记最近读了《苏霍姆林斯基选集》,深受启发,感触颇多。
苏霍姆林斯基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犹如一盏明灯,照亮了教育的道路。
在书中,苏霍姆林斯基强调了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他认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应当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丰富的精神世界、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劳动习惯。
这让我深刻反思我们当前的教育模式,是否过于注重知识的灌输,而忽略了学生其他方面的发展。
我们往往追求高分,却忽视了学生的品德培养、兴趣爱好以及实践能力的锻炼。
苏霍姆林斯基特别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
他指出,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有着自己独特的天赋和潜能。
教育者应当善于发现并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优势,而不是将所有学生都塑造成一个模式。
这使我想起在我们的教育中,常常会用统一的标准去衡量学生,成绩不好就被认为是“差生”。
然而,这种评价方式是多么片面和不公平。
有的学生可能在学术方面表现不佳,但在艺术、体育或者社交方面却有着出色的才能。
我们作为教育者,应该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发展平台,让他们能够展现自己的个性和特长。
书中还提到了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的重要性。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阅读是学生智力发展的重要源泉。
通过阅读,学生能够开阔视野,丰富知识,提高思维能力。
他倡导学校和家庭都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让阅读成为学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反思我们的现实情况,很多学生沉迷于电子设备和网络游戏,阅读的时间越来越少。
我们应该引导学生重新爱上阅读,让他们在书籍的海洋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在教学方法上,苏霍姆林斯基主张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
他提倡通过实践、观察、思考等方式来学习,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获取知识和技能。
这让我认识到,我们在课堂上应该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探究的机会,让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能力。
而不是一味地讲解,让学生机械地记忆。
苏霍姆林斯基也非常关注教师的素养。
他认为,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更要有爱心、耐心和责任心。
小学教师读书笔记(15篇)
小学教师读书笔记(15篇)小学教师读书笔记11977年,前苏联著名的教育理论家和实践家苏霍姆林斯基写成《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这本书里所传达的真知灼见,到今天仍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每部分都有许多的精华,给我很大的振动,在这里,我想摘出几句来,让我们一起细细地品读。
一、教师要做自己的主人教师首先是一个完整的人,他们应该有自己的精神空间,他们也要享受生活……这样的观点就把教师从“圣人”的位置上拉了下来。
教师不可能人人成为“圣人”,也没有那个必要。
要做一个成功的教师,必须首先学会做一个成功的普通人。
做自己的主人绝不仅限于做自己肉身的主人,而是指以下一个完整的过程:一是认识自己,对自己的专长和优缺点要心知肚明,那有做自己主人却不认识自己的?特别是我们这些年轻教师。
更应该明白自己的优缺点。
二是要自己选择,如果教师这个行当是你自己选择的,就要无怨无悔的做下去,而且要尽自己的努力做得更好。
三是按自己的方式教书,本来就“教无定法”的,只要你守着教学的基本规范,剩下的空间都是你的,在完成教学目标任务的前提下,你可以这样教也可以那样教,教出你“自己”来。
四是自己评价自己,自己教的好不好自己要总结,只有善于总结才会去学习提高。
二、教师要继续学习以前总是说要想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可按现在的局面来看,一桶水是远远不够用的。
一个教师如果不继续学习,他将不能胜任教师这个工作。
对于这一点,我深有体会,以前很少有专业知识方面的学习,近来常有紧迫感,总觉得知识欠缺,“书到用时方恨少”。
近一年来,在学习这一块有了大进步,便觉得自己充实了许多,自信也增强了许多。
教育改革的发展指出了继续学习的迫切性。
学校的发展也体现了继续学习的迫切性。
随家庭择校就读也同样指出了继续学习的迫切性。
现代教育提出了“终身学习”的观念,教师要求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观念,自己首先要以身作则。
所谓:其身正,不令而从;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所以教师必须要养成继续学习的好习惯,给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
《苏霍姆林斯基选集》读书笔记
《苏霍姆林斯基选集》读书笔记在教育的长河中,有一位巨人的身影熠熠生辉,他就是苏霍姆林斯基。
当我翻开《苏霍姆林斯基选集》,仿佛打开了一扇通向教育智慧宝库的大门,每一页都充满了深刻的洞察和无尽的启迪。
苏霍姆林斯基强调,教育首先是人学。
这一观点犹如一盏明灯,照亮了教育的本质。
他认为,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具有自己的特点、需求和潜力。
我们不能用统一的标准去衡量和塑造他们,而应该尊重他们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
这让我反思我们如今的教育现状,很多时候,我们过于追求成绩和标准化的答案,却忽略了孩子内心的声音和独特的才能。
我们应该更多地去发现每个孩子的闪光点,为他们提供适合自己发展的教育环境和机会。
书中还提到,教育的目的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品德和价值观。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一个人的道德品质是其立足社会的根本。
在他的教育实践中,他注重通过各种活动和日常交往,培养学生的善良、诚实、勇敢、责任感等美好品质。
这使我深刻认识到,作为教育者,我们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还要关注他们的品德修养。
我们要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言行去影响学生,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苏霍姆林斯基对学生的兴趣培养也有着独到的见解。
他认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当学生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才会主动地去探索和求知。
因此,教师应该善于发现和激发学生的兴趣点,让学习变得更加有趣和富有吸引力。
在我们的教学中,往往容易陷入枯燥的讲解和机械的练习,而忽略了学生的兴趣。
我们应该尝试更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将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和意义。
他还强调了劳动教育的重要性。
在他看来,劳动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技能,还能够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
通过劳动,学生能够体会到付出与收获的关系,懂得珍惜劳动成果。
这让我想起如今的孩子们,很多都缺乏劳动意识和劳动习惯。
我们应该给他们提供更多参与劳动的机会,让他们在劳动中成长和锻炼。
教师读书笔记《苏霍姆林斯基选集》大全
教师读书笔记《苏霍姆林斯基选集》大全教师读书笔记《苏霍姆林斯基选集》大全教师读书笔记《苏霍姆林斯基选集》(一)学会尊重:尊重是指人格上的平等。
或许在我之间有很多的区别,可是大家都是人的个体不会改变,因此我觉得教师首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
苏霍姆林斯基是前苏联教育思想的集大成者,是当代出类拔萃的伟大教育实践家和理论家。
《苏霍姆林斯基选集》是他一生心血筑就的纪念碑。
人们在这纪念碑面前,可以玲听到许多烩炙人口的有益教诲;可以汲取到许多用来丰富和指导自己工作的理论和经验;它可以作为一面如何做人的镜子,给人以启迪;它更是一部全面培养人的教科书、素质教育的教科书,给人以借鉴。
我选了其中三段著名的话,来谈谈我读书的心得。
一、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教师不想办法使学生形成情绪高涨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使不懂感情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
"首先,幸福工作,须从认识自我开始。
认识自我是幸福的前奏。
很多人经常抱怨,抱怨自己的收入不高,抱怨领导不重视自己,抱怨自己的生活不幸福。
并且,把所有的这些归咎于没有机遇,或是受了别人的排挤与暗算。
更有甚者,将这些归咎于父母的无能或自己的运气不佳。
我们上课时有时说"这堂课上得很没劲"。
原因也许不同,但教师讲课时激发不出学生的真正的激情可能是最重要的。
教师对教材讲述的含糊不清,针对性不强,以至于在孩子们那里形成了一种沉闷的感觉。
教师对教材无所谓的态度,立即会传递给学生,这样一来,教学内容似乎成了架设在师生之间的一条鸿沟。
面对着难以逾越的宽度,试问学生怎么能精神得起来呢?在这样的课堂上,比起那些需要注意力集中和内容丰富的课来学生本不需要紧张,但却前所未有的感到疲惫,也许只有下课铃才能让他们更兴奋一些。
学生对学习的热切愿望,明确的学习目的,是取得成功的最重要的的动力。
培养这种愿望与学校整个教学工作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而它的实现首先得依靠课堂教学,需要教师的不断引导与激励,作为教师的我们,更要时刻注意克服那种令学生昏昏欲睡的课堂语调,用饱满的热情激发学生求知的动力。
教师读书笔记精华
教师读书笔记精华(15篇)1. 《给教师的建议》读书笔记《给教师的建议》是教育名著,它里面一个个精华的条目,在未来的教学工作中,它将成为我行动的指南。
苏霍姆林斯基在书中用了很多具体的事例来说明他对教育的认识,他告诉我们: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该懂得欣赏学生,教育学生,尊重学生。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只有激发学生的自我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他相信每一个学生心灵深处都蕴藏着上进的力量,只有激励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自己教育自己,自己培养自己,才能让这种自我教育的能力伴随学生的一生,并显示其积极作用。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该经常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努力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了解孩子的成长需要,为孩子创造自我教育的机会。
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的第2篇就是《怎样培养真正的人》,在这篇文章中提到了自我教育的重要性和如何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文中提到:“一个真正的人应当在灵魂深处有一份精神宝藏,这就是他通宵达旦地读过一二百本书。
”这说明阅读是自我教育的前提,因此要让学生热爱学习,就要从阅读开始。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的责任是引导学生在书籍的大海中航行,让他们吸取营养,开阔视野,丰富语言知识。
阅读是学习的基础和源泉,我们要培养学生从小就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让学生在阅读中成长,在阅读中发展自我教育的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还提到:“一个真正的人应当在灵魂深处有一份精神宝藏,这就是他通宵达旦地读过一二百本书。
”这说明阅读是自我教育的源泉。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的责任是引导学生去阅读,让学生在书籍中吸取营养,发展自己的精神世界。
苏霍姆林斯基在书中提到了教师的读书习惯和修养对学生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教师不能只满足于对教材的钻研和掌握现成的教案,应该广泛地猎取各种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
一个善于读书的教师才能真正懂得如何传授知识,才能真正懂得如何启发学生思考。
苏霍姆林斯基选集读书笔记
苏霍姆林斯基选集读书笔记苏霍姆林斯基,一位教育界的巨匠,他的教育思想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无数教育工作者的前行道路。
在阅读他的选集时,我仿佛走进了一个充满智慧与关爱的教育世界,每一页都蕴含着深刻的教育哲理和实践经验,让我深受启发。
在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理念中,“个性全面和谐发展”是核心。
他认为,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个性、道德和精神力量,使他们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这让我反思我们当下的教育,是否过于注重知识的灌输,而忽略了学生个性的培养和心灵的滋养。
我们常常追求高分和升学率,却忘记了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有着不同的兴趣、天赋和需求。
他强调,要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这让我想起了自己的教学经历,当学生通过努力取得进步时,他们眼中闪烁的光芒是多么令人欣慰。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应该为学生创造这样的机会,让他们在不断的尝试和探索中发现自己的潜力,从而建立起自信和对学习的热爱。
为了实现这一点,教师需要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
书中还提到了劳动教育的重要性。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劳动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还能锻炼他们的意志品质和责任感。
在如今的社会中,孩子们往往被过度保护,缺乏劳动的机会。
我们应该让他们参与到各种劳动中,让他们明白劳动的价值,学会珍惜劳动成果。
比如,在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与校园环境的维护,在家里鼓励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
苏霍姆林斯基非常重视课外阅读。
他认为,阅读是学生智力发展的重要源泉。
通过阅读,学生能够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培养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这让我意识到,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为他们推荐适合的书籍,组织阅读交流活动,让阅读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他的教育思想中,教师的角色至关重要。
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心灵的守护者和引路人。
教师要有高尚的品德和深厚的学识,要关爱每一个学生,用自己的言行去影响和感染学生。
《苏霍姆林斯基选集》读书 笔记
《苏霍姆林斯基选集》读书笔记1、教育者的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要使儿童、少年和青年形成关于人的美、关于人的思想情感和体验中的高尚神圣东西的观念。
我们要使这种观念成为有血有肉的东西——用高尚的道德行为的生动实例来充实它。
2、如果教师不想办法使学生形成情绪高涨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使不懂感情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
3、在人们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要求,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这种需要特别强烈。
4、如果我跟孩子们没有共同兴趣,爱好和意愿,那么我那通向孩子心灵的道路将永远被堵死。
我作为校长若不对孩子直接施加教育影响,就会失去教育者最重要的品质---感受孩子们精神世界的能力。
5、真正的学校并不仅仅是儿童获取知识和技能的场所。
学习是儿童精神生活中非常重要但不是唯一的领域。
真正的学校,就是儿童集体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一个只是在上课时隔着讲桌跟学生会面的人是不会了解儿童心灵的,教师的一张讲桌有时会变成一堵高大的石墙,教师在墙后向他的“敌人”----学生发动“进攻”;但更多的情况则是讲桌变成被包围的“堡垒”,“敌人”围攻它,而躲藏在里面的“指挥官”则感到手足无措。
6、社会的社会进步和道德进步,在决定性程度上取决于组成这个社会的人们如何对待劳动,把劳动看做什么---仅仅是获得物质福利和精神裨益的手段,还是有充分价值和丰富内容而又有趣的精神生活的条件。
7、要以人对人的方式对待孩子,要善于发现他心中能响应我们召唤的那一隅,这样,才能使你更容易克服那些妨碍教育的不利因素。
8、一个教师只要勤奋,而且有强烈的求知欲,那么,他在教学论和教学法上缺欠并不可怕,任教之初知识上有空白也不可怕。
9、一所学校可能什么都齐全,但如果没有为了人的全面发展和丰富精神生活而必备的书,或者如果大家不喜爱书籍,对书籍冷淡,那么,就不能称其为学校。
一所学校也可能缺少很多东西,可能在许多方面都简陋贫乏,但只要有书,有能为我们经常敞开世界之窗的书,那么,这就足以称得上是学校了。
教师读书随笔 读《苏霍姆林斯基选集》有感
教师读书随笔读《苏霍姆林斯基选集》有感苏霍姆林斯基是前苏联伟大的教育家,他几十年如一日扎根基础教在理论与实践上均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他的教育思想是一笔宝贵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值得我们用心去继承。
《苏霍姆林斯基选集》是他一生心血筑就的纪念碑。
人们在这纪念碑面前,可以玲听到许多烩炙人口的有益教诲;可以汲取到许多用来丰富和指导自己工作的理论和经验;它可以作为一面如何做人的镜子,给人以启迪;它更是一部全面培养人的教科书、素质教育的教科书,给人以借鉴。
我选了其中一段话,来谈谈我读书的心得。
一个好教师意味着什么一个好教师意味着什么?这是苏霍坶林斯基在《帕夫雷什中学》中提出的问题,也是我们许多教育管理者经常思考的问题,每个校长或负责人都希望自己的部门拥有足够多的好教师,谁都知道只有拥有了好教师才能培养出好学生,好公民。
怎样的教师是好教师?到哪里去找这样的好教师呢?我们先看苏霍坶林斯基是如何去做的。
苏霍坶林斯基认为:一个好教师首先意味着他热爱孩子,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一个好人,善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的快乐和悲伤,了解孩子的心灵,时刻都不忘记自己也曾是个孩子。
我一直是苏霍姆林斯基的追随者,也极力强调没有爱,便没有教育,要用爱去感化学生;用爱去启迪学生。
然而爱学生,说起来很简单,但做起来却“复杂”。
扪心自问,我爱每一位学生吗?我对学生的“爱”真的是无怨无悔吗?李老师让我对热爱学生的“爱”有了全新而深刻的理解:爱学生,不仅仅是只对自己所教的这一年或几年负责,而是“对学生的成长以至未来一生的负责”。
爱学生,不单单是欣赏优秀的学生,而是“怀着一种责任把欣赏与期待投向每一个学生”。
爱学生,不应是对学生的错误严加追究,而是“博大的胸襟”“对学生的宽容”。
爱就是“一份纯真,一份庄严,一份责任感”,就是民主,就是平等,就是把“童年还给童年”,就是为学生的‘美丽人生’奠定美好的开端。
第二,一个好教师应精通他所教的科目建立的那门科学,热爱这门科学,并了解它的发展情况——最新的发现,正在进行的研究以及最近取得的成果。
《苏霍姆林斯基选集》读书笔记
《苏霍姆林斯基选集》读书笔记最近读了《苏霍姆林斯基选集》,真的是让我感触颇深啊!苏霍姆林斯基在书中提到的那些教育理念和方法,就像是一盏盏明灯,照亮了我对教育的认知。
以前吧,我对教育的理解挺简单的,觉得就是把知识塞给学生,让他们考试能拿高分。
可这本书让我明白,教育远不止这么简单。
比如说,苏霍姆林斯基特别强调要关注每个孩子的个性发展。
这让我想起了我小时候的一件事儿。
那时候我还在上小学,我们班有个特别调皮捣蛋的男生,叫小宇。
这孩子啊,整天就没个消停的时候,不是揪女生的辫子,就是在课堂上大声喧哗。
老师们都对他头疼得很,觉得他就是个“问题学生”。
有一次上语文课,老师在上面讲得津津有味,小宇却在下面偷偷地折飞机。
折好后,他还趁着老师不注意,把飞机扔了出去。
这一下,可把老师惹火了,老师当场就狠狠地批评了他一顿,还让他站到教室后面去。
小宇一脸的不服气,站在后面还不停地做鬼脸。
我当时心里就在想,这小宇也太不像话了,怎么就不能好好听课呢。
可后来发生的一件事,让我对小宇的看法有了很大的改变。
学校组织了一次绘画比赛,主题是“我的梦想”。
本来大家都没对小宇抱什么希望,觉得他肯定又会瞎捣乱。
没想到,小宇交上来的作品让所有人都大吃一惊。
他画的是一架超级大的飞机,飞机上坐着好多小朋友,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那画的线条虽然不是特别流畅,色彩搭配也有点奇怪,但你能从那幅画里感受到他满满的热情和想象力。
后来,老师找小宇谈了话,才知道他一直梦想着能成为一名飞行员,所以才对飞机那么着迷。
从那以后,老师不再只是批评小宇的调皮捣蛋,而是鼓励他把对飞机的热爱转化为学习的动力。
比如,让他多阅读一些关于航空知识的书籍,写一些关于飞行的作文。
慢慢地,小宇在课堂上变得安静了许多,成绩也有了明显的提高。
这件事让我深刻地体会到,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闪光点,我们不能因为他们表面上的调皮或者成绩不好,就否定他们的未来。
就像苏霍姆林斯基说的,教育者应当深刻了解正在成长的人的心灵。
《苏霍姆林斯基选集》读书笔记
《苏霍姆林斯基选集》读书笔记•相关推荐《苏霍姆林斯基选集》读书笔记(精选11篇)看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增长了不少见闻,这时候,最关键的读书笔记怎么能落下!千万不能认为读书笔记随便应付就可以,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苏霍姆林斯基选集》读书笔记,欢迎阅读与收藏。
《苏霍姆林斯基选集》读书笔记篇1我在看完朱永新教授写的《我的大学理想》与《我的阅读观》之后对教育这个神圣的词有了更多的渴望。
书中大量引用了乌申斯基、马卡连、昆体良、加德纳、孔子、苏霍姆林斯基等著名教育家与学者的著作,使得我深深的感受到自己对于教育的理解如此浅薄,没有体系。
因此我决定拜读《苏霍姆林斯基选集》,我把自己锁在屋子里,过着“吃饭—看书—休息”加上晚上锻炼的简单而充实的生活,也让我掀起了对于教育理解的那份狂热,还有一夜梦见苏老对教育的狂热所散出那灿烂光辉的光芒。
在这近4500页的长卷里,掩藏着苏霍姆林斯基倾注着所有的心血:《全面发展的人的培养问题》,《学生的精神世界》,《培养集体的方法》,《年轻的一代共产主义信念的形成》,《怎样培养真正的人》,《给教师的100条建议》,《我把心给了孩子们》,《公民的诞生》,《给儿子的信》,《帕夫雷什中学》,《和青年校长的谈话》,《论文集》。
我不想对每本书做总结,脑子里总是映着苏霍姆林斯基对于一个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所需因素的系统性研究。
从学习认知、情感、信念、道德、性格、心理、学习、爱情观、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等角度做出了系统的分析;另外从集体责任感以及对家庭、社会、祖国的热爱等角度分析如何让学生拥有这种情怀;从善与恶、勤与惰、孝与逆、善良与冷漠等角度分析如果让孩子拥有一种健康的处世态度;从阅读的影响、劳动的价值、思考的作用等方面分析一个人成长所需的关键因素。
从教师能力培养、教学能力、学生沟通等角度分析教师这份神圣的工作。
“爱学生,了解学生,进入学生的心灵世界”,是对学生最真诚的职业态度;尤其是《我把心给了孩子们》与《公民的诞生》,是苏霍姆林斯基对教师的热爱最真实的写照。
教师读书笔记大全
教师读书笔记大全教师读书笔记大全篇1《给教师的推荐》一书是苏联当代著名教育家瓦。
阿。
苏霍姆林斯基为了解决中小学的实际问题,专门为中小学教师写的教育经典丛书。
尽管这天的教育形势与苏霍姆林斯基写书的年代相比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但他那闪光的思想,精炼的语言,对我们这天的教育工作者来说丝毫不显过时,它就像一场及时雨,滋润着我们一颗颗干渴的灵魂,它就像与教师应对面一样,针对教师的苦恼与困惑娓娓道来,常读常新,每次读都有新的收获和体验。
翻开书,一百条推荐之首便是作者在反复的教导我们“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
首先就要我们了解,每个孩子都是独立不一样的个体,在学校里,教师不就应“一视同仁”,尤其是在学校生活的最主要领域――脑力劳动的领域里,对儿童要个别对待。
作者打了一个最形象的比喻:让所有刚刚入学的7岁儿童都完成同一种体力劳动,例如提水,有的孩子提了5桶就精疲力尽,有的孩子却能提20多桶,但是如果你要强迫一个身体虚弱的孩子必须要提20桶,那么这就会损害他的力气,他到明天就什么也干不成。
儿童的脑力劳动所需要的力量,也是象这样各不相同的。
读到这我不禁想到一个一向困绕我的问题:为什么在我所教授的学生中会有明显的优差生等级?为什么同时教授,有的学生能够很容易很完美的掌握,而有的学生却什么也学不会,此刻我最后明白原先我没有在备课中思考到孩子们的差异性,没有周密的思考到每一个学生在上课时将要做什么,没有因人而异,为他们挑选适合他们学习的资料,使他们取得一点小小的成就。
原先就因为我这种欠缺思考的备课,使我的课堂中产生了很多的无效劳动,而无效劳动――这大概是学生和老师可能遇到的莫大的.严重危险吧。
正是苏霍姆林斯基首条解决了我初为人师的困惑。
在读到“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一段时,确实让我产生了很大的共鸣。
作为一名教师,的确发现时间总是不够用,每一天。
作者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推荐:那就是读书,每一天不间断的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他鼓励刚参加工作的年轻教师在热烈而紧张的劳动中抽出时间来逐渐地,一步步的积累精神财富,智力财富和教育的明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读书笔记《苏霍姆林斯基选集》大全教师读书笔记《苏霍姆林斯基选集》(一) 学会尊重:尊重是指人格上的平等。
或许在我之间有很多的区别,可是大家都是人的个体不会改变,因此我觉得教师首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
苏霍姆林斯基是前苏联教育思想的集大成者,是当代出类拔萃的伟大教育实践家和理论家。
《苏霍姆林斯基选集》是他一生心血筑就的纪念碑。
人们在这纪念碑面前,可以玲听到许多烩炙人口的有益教诲;可以汲取到许多用来丰富和指导自己工作的理论和经验;它可以作为一面如何做人的镜子,给人以启迪;它更是一部全面培养人的教科书、素质教育的教科书,给人以借鉴。
我选了其中三段著名的话,来谈谈我读书的心得。
一、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教师不想办法使学生形成情绪高涨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使不懂感情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
"首先,幸福工作,须从认识自我开始。
认识自我是幸福的前奏。
很多人经常抱怨,抱怨自己的收入不高,抱怨领导不重视自己,抱怨自己的生活不幸福。
并且,把所有的这些归咎于没有机遇,或是受了别人的排挤与暗算。
更有甚者,将这些归咎于父母的无能或自己的运气不佳。
我们上课时有时说"这堂课上得很没劲"。
原因也许不同,但教师讲课时激发不出学生的真正的激情可能是最重要的。
教师对教材讲述的含糊不清,针对性不强,以至于在孩子们那里形成了一种沉闷的感觉。
教师对教材无所谓的态度,立即会传递给学生,这样一来,教学内容似乎成了架设在师生之间的一条鸿沟。
面对着难以逾越的宽度,试问学生怎么能精神得起来呢?在这样的课堂上,比起那些需要注意力集中和内容丰富的课来学生本不需要紧张,但却前所未有的感到疲惫,也许只有下课铃才能让他们更兴奋一些。
学生对学习的热切愿望,明确的学习目的,是取得成功的最重要的的动力。
培养这种愿望与学校整个教学工作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而它的实现首先得依靠课堂教学,需要教师的不断引导与激励,作为教师的我们,更要时刻注意克服那种令学生昏昏欲睡的课堂语调,用饱满的热情激发学生求知的动力。
二、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们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要求,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这种需要特别强烈。
学校里会有这样的场景:教师正讲解一个新的教学内容,学生们认真听着,讲述结束了,教师问学生:"有什么问题吗?"教室里一片沉默,于是教师得出结论,新内容学生们都搞懂了。
但是当教师把学生单个叫起来,让他复述的时候,往往又根本讲不出个所以然来。
于是,教师不得不把刚才讲述的内容重述一遍。
但是,在讲述之前,教师常常不无愤怒地对学生们说:"既然你们一点都没懂,为什么刚才不提出问题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常常气愤学生的不懂装懂。
可是,在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分析之后,我不得不承认是错怪学生了。
其实,在当时那种情况下,学生们根本无法判断他们对新内容是理解了还是没有理解。
因为在讲课之初,教师并没有明确告诉学生,在学习这一新内容时,他们应该理解什么,在思考过程中应达到什么目的。
思考的过程是解决问题的过程,才能成为名副其实的脑力劳动。
教师越是善于把学生的思维活动赋予解决问题的性质,学生的智力也就能越加积极地参与到这项活动中来,学习中的阻力和困难也就越加清楚,因而脑力劳动的过程也就在某种程度上成了克服困难的过程。
那种认为把教学内容讲得越清楚,越明白,学生的问题就会越少,他们的知识就会掌握得越牢固的教师,是大错特错的。
好老师决不会越俎代庖地替学生解决难题,他们对学生的关心首先表现在让学生明白摆在他们面前的困难是什么,要想克服困难,不仅仅需要孩子们集中极大的注意力,而且需要他们付出极大的意志力。
要想真正地掌握知识,不仅仅要在学生面前揭示教材内容的本质,而且要教给学生怎样思考,让他们独立地,自觉地深入到教师的详细讲解中来。
学生被动,消极地掌握住的知识,对学生思维发展起不到多大的影响,而是让他们扮演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积极主动收获的知识,不但让人深信不疑,更会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热情。
这本书的内容还包含很多很多,我想我以后一定还会再读这本书,我想下一次读这本书的时候,我一定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三、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好的教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热爱孩子,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一个好人,善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的快乐和悲伤,了解孩子的心灵,时刻都不忘记自己也曾经是个孩子。
"作为一名教师,很少人不爱自己的学生。
但是,在教育中,尽管有时我们为他们的成长付出了很多,可他们并不领情,甚至常常事与愿违,收到相反的结果。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呢?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没有把他当做一个乎等的人来对待,其实孩子也有自尊心。
作为一名教师,只有在教师关怀学生人格尊严时,教导才能成为教育,就本质而言,教育的核心就是关怀学生,让他经常具有作为智力劳动者的自尊感,作为公民的自尊感,作为自己父母儿女的自尊感,作为因自己崇高的意向、激情和成绩而变得美好起来的个人的自尊感。
我们要让学生经常看到自己的成功,让他们感到每一天都不白费力气,每一天自己都有新的收获。
读了这本书后,我不但对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理论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对他的伟大人格也充满了深深的敬意。
他用赤诚的心、火热的血、坚强的毅力、辛勤的汗水树起了一座不朽的丰碑,让每个教育工作者不忘己任,努力完善教育方法,贴近学生的心灵,给他们发展的空间,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热情,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成为有用的人才。
教师读书笔记《苏霍姆林斯基选集》(二)上个月,我有幸拜读了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选集。
这是一部论文集,涉及内容很广,既有德育p公民教育p理想教育方面的论文,也有劳动教育p情感教育p 语言教育p自我教育等方面的论文;有论述学校教育的论文,也有论及家庭教育p社会教育,以及各种教育有机结合的论文。
可以说,这是苏霍姆林斯基多年教育心得的结晶。
在书中,他从多角度谈了教师p家庭p社会对学生成长的多方面影响,既有对成功做法的赞扬鼓励,也有对学校和社会错误行为的严厉批判。
读了这本书,就好象有一股清泉不断冲击着我的头脑,让我的思想在不断的撞击中反复锤炼,去腐存新。
在读书时,我常常情不自禁地掩卷沉思,对照书中的例子,反思自己平时的教育行为,在不断的对比与学习中,我常常为苏霍姆林斯基为了学生成长不惜余力的精神而感动,也为自己在教育活动中对学生的毛躁与教育方法的粗糙深感羞愧。
“人事百般,其原委皆源于人,一个盲人渴见天明,虽然尽知长夜漫漫,他仍然坚持不懈。
”西西弗斯教会我们以更高的忠诚否定诸神。
所有的行为并非徒劳,这些行为构成了我们的命运,本身就是一个世界。
“推石上山的挣扎本身已足以让人心底充实。
我们应该认为西西弗斯是快乐的。
”文章以这样一句激励人心的话结尾,让我不由敬佩起加缪来。
真正勇敢的人不是无知无畏的人,而是看透了这个世界,却依然爱它。
以前觉得只是空谈,毫无深意,而现在看来却有些不同了。
因为本以为“看透”的是时间的恶和不堪的人性,现在想来,“看透”的大约是世界的荒谬和虚空了吧。
教师在课堂上创造的精神饱满和乐观愉快的语调,在培养学生牢固持久的学习愿望和取得越来越好的成绩方面,具有极大的意义。
我们上课时有时说“这堂课上得很蔫”。
学生“蔫”的原因也许不一而同,但教师讲课时激发不出学生真正的激动心情可能是最重要的原因。
教师对教材的讲述萎靡不振,针对性不强,以至于在孩子们那里形成了一种郁闷心情。
教师对教材无动于衷的态度,立即会“传导”给学生,这一来,被讲述的内容似乎成了矗立在师生之间的一堵高墙。
面对着难以跨越的高度,试问学生怎么精神得起来呢?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没有紧张思考的那种倦意,然而,比起上注意力集中和内容丰富的课来,孩子们上这样枯燥的课更加疲惫不堪,也许只有下课铃声才能带来些许生气。
学生对学习的热切愿望,明确的学习目的,是学生学习取得成功的最重要的的动力。
培养这种愿望与学校整个教育p教学工作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而它的实现首先得依靠课堂,更需要教师的不断引导与激励,作为教师的我们,更要时刻注意克服那种令学生昏昏欲睡的课堂语调,用饱满的热情激发学生求知的动力。
谁没有见过学校里这种常见的场景呢?教师正在讲解一个新的教学内容,学生们认真听着内容丰富的讲解。
新内容的讲述结束了,教师问学生:“有什么问题吗?”教室里一片沉默,没有问题,于是,教师得出结论,看来新内容学生们都搞懂了。
但是当教师把学生一个接一个地叫起来,让他们复述教师讲述的内容的时候,他们都回答得前言不搭后语,根本讲不出个所以然来。
于是,教师不得不把刚才讲述的内容重述一遍。
但是,在讲述之前,教师常常不无愤怒地对学生们说:“既然你们一点都没懂,为什么你们刚才不提出问题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常常气愤学生的不懂装懂。
可是,在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分析之后,我不得不承认,我错怪学生了。
其实,在当时那种情况下,学生们根本无法判断他们对新内容是理解了还是没有理解,因为在讲课之初,教师并没有明确告诉学生,在学习这一新内容时,他们应该理解什么,在思考过程中应达到什么目的。
思索p思考,只有当它的目的十分明确,也就是说,思考的过程是解决问题的过程的时候,才能成为名副其实的脑力劳动。
教师越是善于把学生的思维活动赋予解决问题的性质,学生的智力也就能越加积极地参与到这项活动中来,学习中的阻力和困难也就越加清楚,因而脑力劳动的过程也就在某种程度上成了克服困难的过程。
那种认为把教学内容讲得越清楚,越明白,学生的问题就会越少,他们的知识就会掌握得越牢固的教师,是大错特错的。
真正的好老师决不会越俎代庖地替学生解决难题,他们对学生的关心首先表现在让学生明白摆在他们面前的困难是什么,要想克服困难,不仅仅需要孩子们集中极大的注意力,而且需要他们付出极大的意志力。
要想真正地掌握知识,不仅仅要在学生面前揭示教材内容的本质,而且要教给学生怎样思考,让他们独立地,自觉地深入到教师的详细讲解中来。
学生被动,消极地掌握住的知识,对学生思维发展起不到多大的影响,而通过积极的努力,主动地去采摘,获取的知识,不但让人深信不疑,倍加珍惜,更会不断激发学生积极思考的兴趣,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来。
苏霍姆林斯基在《寄语后来人》一文中,对后辈的教育同行们寄予了无限厚望,他把自己对教育未来的期望整理成八条教育遗嘱,对影响学生发展的各个方面都进行了细致地嘱咐。
其中有一条,苏霍姆林斯基特别讲到要保护好学生的自尊心。
他说,要当做最宝贵的珍宝一般,保护儿童的信赖这朵最娇柔的鲜花。
它是很容易折损,憔悴和被不信赖的毒汁毒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