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第二册(2020版)全册完整课件
2020版高中物理人教必修二课件:7.5探究弹性势能的表达式
【规律方法】 判断弹性势能大小的方法 (1)弹性势能大小与弹力做功有关,弹力做正功,弹性势 能减小,弹力做负功,弹性势能增大。 (2)弹性势能大小与弹簧形变量大小有关,形变量越大, 弹性势能越大。
【探究训练】 1.(多选)(2019·唐山高一检测)关于弹性势能,下列说 法中正确的是 ( ) A.任何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都具有弹性势能 B.任何具有弹性势能的物体,一定发生了弹性形变 C.物体只要发生形变,就一定具有弹性势能 D.弹簧的弹性势能只跟弹簧被拉伸或压缩的长度有关
3.弹性势能(变化)大小的探究: (1)弹力特点:随弹簧_形__变__量__的变化而变化,还因_弹__簧__ 的不同而不同。 (2)弹力做功与弹性势能的关系:弹力做正功时,弹性势 能_减__少__,_减__少__的弹性势能_等__于__弹力做的功;弹力做负 功时,弹性势能_增__加__,_增__加__的弹性势能_等__于__克服弹力 做的功。
又被弹起到原高度,小孩从高处开始下落到弹回的整个 过程中,他运动的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 图中只有Oa段和cd段为直线。则根据该图象可知,蹦床 的弹性势能增大的过程所对应的时间间隔为 ( )
A.仅在t1到t2的时间内 B.仅在t2到t3的时间内 C.在t1到t3的时间内 D.在t1到t5的时间内
【探究总结】 1.弹性势能的产生条件: (1)物体发生弹性形变。 (2)物体各部分之间有弹力作用。
2.弹力做功与弹性势能变化的关系:当弹簧的弹力做正 功时,弹簧的弹性势能减小,弹性势能转化成其他形式 的能;当弹簧的弹力做负功时,弹簧的弹性势能增大,其 他形式的能转化为弹簧的弹性势能。 这一点与重力做功跟重力势能变化的关系相似。
(2)由于F=kl,作出F-l图象如图所示,求出图中阴影部 分的面积,即为弹力做功的绝对值,由于在伸长过程中 弹力F与位移l方向相反,故弹力做负功,弹力做功为W= - 1 ×400×0.05 J=-10 J。
2020人教版物理课件必修2 第7章 第5节 探究弹性势能的表达式
3.两个不同的弹簧 A、B,劲度系数分别为 k1、k2,且 k1>k2。现用 相同的力从自然长度开始拉弹簧,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A 弹簧的弹性势能大
B.B 弹簧的弹性势能大
C.两弹簧的弹性势能相同
D.无法判断
解析:选 B 以相同的力 F 拉弹簧 A、B,由胡克定律得 A 弹簧
的伸长量 l1=kF1,B 弹簧的伸长量 l2=kF2,由于 k1>k2,故 l1<l2,
对弹性势能的理解 1.弹性势能的产生及影响因素
2.弹性势能与弹力做功的关系 如图所示,O 为弹簧的原长处。
(1)弹力做负功:如物体由 O 向 A 运动(压缩)或者由 O 向 A′ 运动(伸长)时,弹性势能增大,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弹性势能。
(2)弹力做正功:如物体由 A 向 O 运动或者由 A′向 O 运动时, 弹性势能减小,弹性势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
[审题指导] (1)根据平衡条件可以求出木块初始平衡状态和加力 F 后平衡状 态时弹簧的压缩量。 (2)木块缓慢下移的距离为弹簧压缩量的变化量。 (3)弹簧弹性势能的增加量等于木块下移时克服弹力所做的功。 [解析] (1)设木块开始静止时,弹簧的压缩量为 l1。 后来静止时,弹簧的压缩量为 l2,由胡克定律及平衡条件得, 未施加力 F 时,弹力 F1=mg=kl1=20 N, 施加力 F 后,弹力 F2=F+mg=kl2=70 N, 且 l2-l1=0.1 m,联立以上各式得 k=500 N/m。
C 正确。
2.一竖直弹簧下端固定于水平地面上,小球从弹
簧上端的正上方高为 h 的地方自由下落到弹
簧上端,如图所示。经几次反弹以后小球最终
在弹簧上静止于某一点 A 处,则
()
A.h 越大,弹簧在 A 点的压缩量越大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第二册第五章运动的合成和分解课件
教学分析
Teaching Analysis
小结
1,研究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目的在于把一 些复杂的运动简化为比较简单的直线运动。
2, 运动合成与分解的内容:位移、速度、 加速度。
3,运动合成与分解的方法——平行四边 形法则。
教学分析
Teaching Analysis
作业布置:课本作业1,2,3,4,5
,渡河的最短位移为
。
2、合运动与分运动的关系
2, 运动合成与分解的内容:位移、速度、加速度。
例题3 如图所示,纤绳以恒定速率v沿水平方向通过定滑轮牵引小船靠岸,当纤绳与水面夹角为θ时,船靠岸的速度是
,若使船匀速靠岸,则纤绳的速度是
。
(3)两个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由合加速度方向与合初速度方向的关系决定。
x
x1
v1
v a1
a
x2
v2
a2
教学分析
Teaching Analysis
运动的合成和分解的应用—小船渡河
例1:一艘小船在100m宽的河 中横渡到对岸,已知水流 速度是3m/s,小船在静水 中的速度是4m/s,求:欲 使船渡河时间最短,船应 该怎样渡河?最短时间是 多少?
教学分析
Teaching Analysis
教学分析
Teaching Analysis
y
vy v vx
x
蜡块的位置: X = vx t y = vy t
教学分析
Teaching Analysis
物体从A到D的运动是物体相对地面的实际的运动,我们物体实际的运动叫合运动
2、合运动与分运动的关系 向而大小不变(即由F变为-F),关于物体以后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2020年高考物理必修二全册课件全套完整版(1)
2020年高考物理必修二全册课件全套完整版一、教学内容1. 力学单位制和牛顿运动定律矢量和标量,力学单位制牛顿运动定律及其应用2. 动量定理与动量守恒动量,动量定理动量守恒定律3. 匀速圆周运动向心力,向心加速度匀速圆周运动的实例分析4. 万有引力定律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与表达式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的计算5. 天体运动开普勒定律天体运动的实例分析二、教学目标1. 理解力学单位制,掌握牛顿运动定律及其应用2. 掌握动量定理与动量守恒定律,并能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3. 理解匀速圆周运动的特点,掌握向心力、向心加速度的计算方法4. 掌握万有引力定律,了解天体运动的基本规律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与运用天体运动的计算2. 教学重点:力学单位制与牛顿运动定律动量定理与动量守恒匀速圆周运动的特点与计算万有引力定律与天体运动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模型等2. 学具:教材、笔记本、计算器等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地球绕太阳旋转的动画,引出天体运动的学习演示小车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引出匀速圆周运动的学习2. 例题讲解:讲解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实例讲解动量守恒定律的运用分析匀速圆周运动的计算方法介绍万有引力定律的计算3. 随堂练习:学生自主完成教材课后习题老师挑选典型题目进行讲解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实例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各组分享讨论成果,全班交流六、板书设计1. 力学单位制与牛顿运动定律2. 动量定理与动量守恒定律3. 匀速圆周运动的特点与计算4. 万有引力定律与天体运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计算给定物体在给定力作用下的加速度分析碰撞问题,判断动量是否守恒计算地球表面某物体的重力加速度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分析学生在解决问题时遇到的困难,调整教学方法2. 拓展延伸:探讨天体运动中的其他现象,如卫星发射、行星冲日等引导学生关注现代物理学的发展,了解力学与其它领域的联系重点和难点解析1.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2. 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与运用3. 匀速圆周运动的计算4. 万有引力定律与天体运动一、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1. 第一定律: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时,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2020年20物理必修二人教新教材配套课件6.2.1向 心 力
A. v02 g
C. v02cos2 g
B. v02sin2 g
D. v02cos2 gsin
【解析】选C。物体做斜上抛运动,最高点速度即为斜
上抛的水平速度vP=v0cosα,最高点重力提供向心力
mg=m vP2 ,由两式得ρ= vP2 v02cos2 。
g
g
2.如图所示,工厂里的吊车正吊着一个铸件沿水平方向 匀速运动,因为某种原因,突然紧急刹车,此瞬间铸件所 受的合外力 ( )
【思考·讨论】 情境:飞机在空中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在光滑漏 斗内壁上,小球做匀速圆周运动。
讨论: (1)飞机和小球在运动过程中受到哪些力的作用? (模 型建构) 提示:重力和支持力。
(2)这些力的合力方向及作用效果是什么? (物理 观念) 提示:这些力的合力指向圆心,充当向心力,用来提供向 心力。
2
(1)此时小球对碗壁的压力大小。 (2)小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线速度大小。 (3)小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大小。
【解析】(1)由几何关系可知,支持力与水平方向的夹角
为:θ=30°
对小球受力分析可知:FNsin 30°=mg,
解得:FN=2 mg。
(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FNcos 30°=
m v2 , Rcos 30
A.当转盘匀速转动时,P受摩擦力方向为b方向 B.当转盘加速转动时,P受摩擦力方向可能为c方向 C.当转盘加速转动时,P受摩擦力方向可能为a方向 D.当转盘减速转动时,P受摩擦力方向可能为d方向
【解析】选D。物块随转盘转动时,其向心力由静摩擦 力提供,当它匀速转动时其方向指向圆心,当它加速转 动时其方向斜向前方,当它减速转动时,其方向斜向后 方。故选项D正确。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第二册第五章第一节《曲线运动》课件(共23张PPT)
观察:1、这个旋转木马旋转 过程速度大小变化吗?速度 方向呢?
2、旋转木马的加速度大小和方 向呢?
结论:旋转木马的速度先变大后不变 ,速度方向一 直变化
v
B
A
v
分析:小球运动过程速度方向改变
小球做变速运动
小球一定有加速度
合外力不为零
物体沿圆周逆时针 转动且速度大小保
持不变
曲线运动的特点
1、曲线运动的轨迹是曲线;
雄心壮志是茫茫黑夜中的北斗星。
志不真则心不热,心不热则功不贤。 石看纹理山看脉,人看志气树看材。
C.加速度恒定的运动不可能是曲线运动 鸟不展翅膀难高飞。
雄心壮志是茫茫黑夜中的北斗星。
寄言燕雀莫相唣,自有云霄万里高。
壮志与毅力是事业的双翼。
.加速度变化的运动必定是曲线运动 D 经典励志短句(二)
男子千年志,吾生未有涯。
v
桐山万里丹山路,雄风清于老风声
1 变速运动一定是曲线运动
结论:直线运动的轨迹为直线,速度方向在一条直线上 C.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可能不变
v
G 曲线运动:运动轨迹为直线
a 变化→变加速曲线运动
2
v
G 桐山万里丹山路,雄风清于老风声
A.做曲线运动的物体速度的方向必定变化
无钱之人脚杆硬,有钱之人骨头酥。
例题
例1 关于曲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
A.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
B.曲线运动速度的方向不断的变化,但速度的大小可以 不变
C.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可能不变
D.曲线运动的速度大小和方向一定同时改变
例题
例2 C
轨迹与速度相切
运动轨迹夹在速度方向和合外力
方向之间;力指向轨迹的凹侧
2020年高中物理必修二全册精品课件精华版
2020年高中物理必修二全册精品课件精华版一、教学内容1. 力学:牛顿运动定律、动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机械波等;2. 热学:温度、热量、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等;3. 电磁学:电场、磁场、电磁感应、电磁波等;4. 光学:光的传播、反射、折射、波动光学等。
二、教学目标1. 掌握物理基本概念、原理和定律,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2.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3. 提高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力学中的动量守恒定律、电磁学中的电磁感应现象、光学中的波动光学等;2. 教学重点:牛顿运动定律、能量守恒定律、电场、磁场、光的传播与反射等。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实验器材等;2. 学具:笔记本、教材、练习册、文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际案例或实验,引导学生进入物理世界,激发学习兴趣;2. 知识讲解:详细讲解各章节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定律,结合例题进行解析;3. 随堂练习:针对每个知识点,设计具有代表性的练习题,巩固所学内容;4.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实验,培养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6. 课后拓展:布置课后思考题和拓展阅读,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六、板书设计1. 用大号字体书写,突出重点;2. 目录:列出各章节,方便学生查找;3. 用清晰的字体书写,标注重点、难点和关键点;4. 例题:用不同颜色的粉笔标注解题步骤和关键信息;5. 图表:绘制清晰的示意图,辅助学生理解。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力学:计算物体的加速度、动量和动能;(2)热学:分析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的应用;(3)电磁学:推导电磁感应定律,计算电磁波的速度;(4)光学:解释光的反射、折射现象,分析光的干涉和衍射。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推荐相关物理竞赛、科普读物、在线课程等,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
本课件力求用词严谨、段落衔接流畅,注重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旨在提高学生的物理素养和综合能力。
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物理人教版必修第二册:5.1曲线运动经典精品课件
观 察
观 曲线运动: 察
观 曲线运动:运动轨迹是曲线的运动。 察
观 曲线运动:运动轨迹是曲线的运动。 察 直线运动:
观 曲线运动:运动轨迹是曲线的运动。 察 直线运动:运动轨迹是直线的运动。
►生活实例
观察砂轮打磨下 来的炽热微粒、飞出 去的链球,分别沿什 么方向?
微粒沿什么方向飞出? 链球沿什么方向飞出?
思考与讨论
曲线运动是匀速运动还是变速运动?
问题引导:速度是__矢__量___(矢量、标量), 不论速度的大小是否改变,只要速度的方向 发生改变,就表示速度矢量发生了_变__化___, 也就具有_加__速_度___,因此曲线运动是_______。
思考与讨论
曲线运动是匀速运动还是变速运动?
问题引导:速度是__矢__量___(矢量、标量), 不论速度的大小是否改变,只要速度的方向 发生改变,就表示速度矢量发生了_变__化___, 也就具有_加__速_度___,因此曲线运动是_变_速__运__动_。
课堂小结
1.质点在某一点的速度,沿曲线在这一点 的切线方向,曲线运动是一种变速运动.
2.当物体所受的合外力方向跟它的速度方 向不在同一直线上时,物体做曲线运动.
课堂小结
1.质点在某一点的速度,沿曲线在这一点 的切线方向,曲线运动是一种变速运动.
2.当物体所受的合外力方向跟它的速度方 向不在同一直线上时,物体做曲线运动.
是( C )
A.曲线运动的速度无法确定 B.曲线运动的速度有可能不变 C.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 D.曲线运动的速度大小和方向一定同时 发生变化
【练2】 如图所示,物体在恒力的作用下 沿曲线从A运动到B,此时突然使力反向,物 体的运动情况是( )
人教版物理必修二全书课件
人教版物理必修二全书课件一、教学内容1. 力学单位制和牛顿运动定律2. 线性运动3. 周期运动4. 动能和势能5. 动力与碰撞6. 天体运动二、教学目标1. 理解和掌握力学单位制,运用牛顿运动定律解释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
2. 掌握线性运动和周期运动的规律,并能运用相关公式进行计算。
3. 理解动能、势能的概念,掌握机械能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动量守恒定律、天体运动。
重点:线性运动和周期运动的规律、动能和势能的转化、机械能守恒定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力学实验器材:小车、滑轮、砝码、尺子、计时器等。
2. 多媒体教学设备:PPT课件、动画演示、实验视频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实际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引发学生对本章内容的兴趣。
2. 理论讲解:详细讲解各章节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公式。
3. 实例演示:通过实验、动画等形式,展示物理现象,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4. 课堂练习:布置典型题目,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计算和分析。
6. 互动环节:鼓励学生提问、发表见解,增强课堂氛围。
六、板书设计1. 章节清晰展示本章内容。
2. 重要公式:用不同颜色粉笔标出,方便学生记忆。
3. 关键概念:用简洁明了的语言描述,便于学生理解。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计算题:运用牛顿运动定律,计算物体的加速度。
(2)分析题:讨论机械能守恒的条件及其在实际中的应用。
(3)论述题:简述天体运动的基本规律。
2. 答案:详细解答,包括解题思路、步骤和最终答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自我评价,分析存在的问题,为下次教学提供改进方向。
2. 拓展延伸:(1)推荐阅读:相关物理学史、科学家传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实验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力学实验,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3)线上资源:推荐优秀网络资源,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物理知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实践情景引入和例题讲解的结合3.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与应用4. 教学过程中的互动环节5. 作业设计的深度与广度6.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有效性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1)难点与重点的确定应基于对学生认知水平、学习兴趣和实际应用需求的综合考量。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二册全册课件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二册全册课件一、教学内容1. 章节一:直线运动详细内容:速度、加速度、匀变速直线运动、直线运动的图像表示。
2. 章节二:牛顿运动定律详细内容: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三定律、摩擦力。
3. 章节三:能量守恒与转化详细内容:动能、势能、能量守恒定律、功与功率。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直线运动的基本概念和规律,能够运用公式和图像解决相关问题。
2. 掌握牛顿运动定律的内容及其应用,能够分析物体受力情况,解决实际问题。
3. 理解能量守恒与转化的原理,能够运用能量守恒定律分析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直线运动的图像表示、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能量守恒定律的理解。
2. 教学重点:速度与加速度的计算、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能量转化的实例分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实验器材(如小车、滑轮、砝码等)。
2. 学具:笔记本、教材、练习本、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播放运动员百米冲刺的视频,引导学生关注直线运动的速度和加速度。
2. 例题讲解:(1)计算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和位移。
(2)分析物体受力情况,运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
(3)分析能量转化的实例,运用能量守恒定律进行计算。
3. 随堂练习:针对每个知识点设计相应的练习题,巩固所学内容。
六、板书设计1. 直线运动:速度、加速度、匀变速直线运动、直线运动的图像表示。
2. 牛顿运动定律: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三定律、摩擦力。
3. 能量守恒与转化:动能、势能、能量守恒定律、功与功率。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计算一辆汽车从静止加速到60km/h所需的时间和位移。
(2)分析一个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时的运动状态,并求出物体的加速度。
(3)运用能量守恒定律,计算一个物体从一定高度下落的动能。
2. 答案:课后提供详细解答。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分析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二第六章 万有引力与航天总结(共16张ppt)
8
三、卫星变轨问题
1.发射(离心运动):卫星在轨道Ⅰ上的Q点加速进入Ⅱ轨 道,在Ⅱ轨道上的P点加速进入Ⅲ轨道。
2.回收(近心运动):卫星在轨道Ⅲ上的P点减速进入Ⅱ轨
规 道,在Ⅱ轨道上的Q点减速进入Ⅰ轨道。
律 3.Ⅰ、Ⅱ轨道上Q点,Ⅱ、Ⅲ轨道上P点的速度和加速度的 总 大小关系。
结
vQ2 > vQ1, vP3 > vP2
C.由A中的表达式可知:C正确
D.由于不知道卫星的质量关系,故无法判断
卫星a的机械能和卫星b的机械能的关系, D不正确
2020/5/16
7
变
式 2
变式2.同步卫星与地心的距离为r,运行速率为v1向心加速度 为a1,地球赤道上的物体随地球自转的向心加速度为a2,第
一宇宙速度为v2,地球半径为R,则下列比值正确的是( D )
m
m0 v2
2020/5/16 6.狭义相对论:
1 c2
2
一、天体质量和密度的求解方法:
(1)自立更生法:
利用天体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和天体的半径R:
规
由G
Mm R2
m g得:天体质量 M
(2)借助外援法:
gR2 G
天体密度 M 3g 。 V 4RG
律
利用卫星绕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r和周期T.
2020/5/16 所以两次经过P点时速度不同, D不正确。
月球 r a
P
10
变 变式3:人造飞船首先进入的是距地面高度近地点为200km,远地点为
式 340km的椭圆轨道,在飞行第5圈的时候,飞船从椭圆轨道运行到以远地 3 点为半径的圆形轨道上,如图所示,试处理下面几个问题(地球的半径R
高一物理人教版必修第二册教学课件《抛体运动的规律》
平抛运动的轨迹方程(两个分位移方程联立):
vx
C
θ
vy
v
tan 2tan
y g x2 即平抛物体的运动轨迹是一个顶点在原点、开口向下的抛物线 2 2v0
典例精析 平抛运动的理解
解析
例1 关于平抛物体的运动,以下说法正
确的是(BC )
v0
A.做平抛运动的物体,速度和加速度
都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大
第五章 抛体运动
5.4抛体运动的规律
一、抛体运动
1. 定义:物体以某一初速度被抛出,在忽略空气阻力,只受 重力的情况下,物体的运动叫抛体运动。 2. 平抛运动:初速度方向为水平方向的抛体运动。
抛体运动
平抛运动
处理方法
如何处理 平抛运动
思路:化曲为直 方法:运动的分解
v0 1.平抛运动有什么样的运动效果?
由初速度 v0 和下落高度 h 共同决定,与质量无关
3. 落地速度 v v02 2gh
由初速度 v0 和下落高度 h 共同决定,与质量无关
平抛运动的三个特点
(1)理想化特点:平抛运动是一种理想化的模型,即把物体看 成质点,抛出后只考虑重力作用,忽略空气阻力.
(2)匀变速特点:平抛运动的加速度恒定,即始终等于重力加
A.V不同时,小球在空中运动时间可能相同
A
B
B.V合适时有可能垂直撞击BC之间圆环
C. 如果抛出点在A的正上方时,有可能垂直撞击BC之间圆环 C D. 如果抛出点水平向右侧移时,有可能垂直撞击BC之间圆环。
题型2.常见平抛时间的求值方法总结
(1)位移法:
❶已知水平位移: t=x/v0 如撞击竖直墙壁,
消去 t 得:
y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 抛体运动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第二册(2020 版)全册完整课件
1 曲线运动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第二册(2020 版)全册完整课件
2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第六章 圆周运动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第二册(2020 版)全册完整课件
1 圆周运动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第二册(2020 版)全册完整课件
2 向心力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第二册(2020 版)全册完整课件
3 实验:探究平抛运动的特点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第二册(2020 高一物理必修第二册(2020 版)全册完整课件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第二册(2020 版)全册完整课件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第二册(2020 版)全册完整课件目录
0002页 0078页 0140页 0223页 0246页 0300页 0372页 0414页 0507页 0602页 0662页
第五章 抛体运动 2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4 抛体运动的规律 1 圆周运动 3 向心加速度 第七章 万有引力与宇宙航行 2 万有引力定律 4 宇宙航行 第八章 机械能守恒定律 2 重力势能 4 机械能守恒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