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810南京市海绵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导则(试行)
南京市城镇绿化导则
南京市城镇绿化导则旨在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和居住环境,具体包含以下内容:制定详细的绿化规划:根据南京市的自然条件、城市发展需要和居民需求,制定详细的绿化规划,从市区到郊区,从主干道到小区绿化,对不同区域和场所进行有针对性的规划。
科学编制国土绿化规划:按照城乡绿化一体化发展理念,合理确定规划范围、绿化目标任务,既要满足生态、经济和景观要求,也要满足健康、安全、宜居需求。
合理安排造林绿化用地:根据生态合理性和经济可行性,务实节俭开展国土绿化,并把握树(品)种不同生物学特性,宜乔则乔、宜灌则灌、宜草则草、宜湿则湿,适地适树,构建健康稳定的生态系统。
坚持生态优先,城乡统筹:遵循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理念,以提升生态碳汇能力为重点,系统推进生态保护和修复,建设符合现代城市生态要求的城乡一体绿化格局。
坚持保护优先,尊重自然:着眼人民群众关注的问题,着力提升森林综合效益,遵循生态系统内在规律,培育近自然的健康森林,兼顾发挥国土绿化的经济、社会和景观效益,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坚持节约优先,因地制宜:统筹生态合理性和经济可行性,务实节俭开展国土绿化。
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南京市城市设计导则(试行)的通知
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南京市城市设计导则(试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南京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3.10.15•【字号】宁政发[2013]285号•【施行日期】2013.10.1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市建设正文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南京市城市设计导则(试行)的通知(宁政发〔2013〕285号)各区人民政府,市府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现将《南京市城市设计导则(试行)》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南京市人民政府2013年10月15日南京市城市设计导则(试行)编制说明为进一步凸显南京现代化国际性人文绿都定位和山水城林特色,提高城市设计成果质量,规范各类城市设计的编制技术和管理要求,以《江苏省城市设计导则(试行)》为基础,结合《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等规划内容,南京市规划局组织编制了《南京市城市设计导则》。
本《导则》通过明确城市设计编制的技术要求,有助于编制单位加强对南京城市特色的把握。
各城市设计项目可根据自身特点对设计内容进行拓展,鼓励对关键性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本《导则》于2013年10月起试行,《导则》中所确定的市级特色意图区以及空间特色要素等内容,随着城市设计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可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优化调整和适当增补。
本《导则》由南京市规划局负责解释;在实施过程中如有意见和建议,请及时反馈至南京市规划局。
1 总则1.1 编制目的为进一步彰显南京城市空间特色,提高城市设计编制质量,规范城市设计编制技术要求,加强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和管理,特制定本导则。
1.2 指导思想城市设计理念和方法应贯穿于城市规划全过程,围绕“建设现代化国际性人文绿都”的目标定位,坚持“绿色、人文、智慧、集约”的发展导向,突出南京“山水城林”的空间特色。
1.3 适用范围本《导则》适用于全市各层次城市设计的编制工作,重在明确和规范各层次城市设计内容和设计成果要求。
海绵城市公园绿地施工技术的导则
海绵城市公园绿地施工技术的导则海绵城市公园绿地施工技术的导则导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发展,城市所面临的水资源问题日益突显,城市内部的水资源利用和排放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海绵城市概念不断兴起,并逐渐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应用。
其中,海绵城市公园作为重要的绿地景观,旨在通过绿地施工技术的应用,为城市提供可持续的水资源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方案。
本文将以海绵城市公园绿地施工技术为主题,探讨其基本概念、原则、技术要点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一、海绵城市公园绿地的概念与重要性1.1 海绵城市公园的概念海绵城市公园是指将城市绿地与水资源管理相结合,通过一系列的设计和施工手段来达到雨水的收集、储存、利用和净化,从而提升城市的水资源利用效率,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
1.2 海绵城市公园的重要性海绵城市公园可以有效缓解城市内部的洪涝问题,减轻排水系统的负担,提高城市的防洪能力。
它还能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提升城市空气品质,增加城市绿地面积,改善居住者的生活品质。
二、海绵城市公园绿地施工技术原则2.1 综合规划原则在海绵城市公园绿地的施工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城市的整体规划和发展需要,确保绿地的布局合理、便于管理和维护,并与城市的其他功能区域相协调。
2.2 深入设计原则深入设计是海绵城市公园绿地施工的核心原则,它要求从水资源管理、环境保护、景观效果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确保绿地的功能和设计目标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实现。
2.3 高效施工原则高效施工是保证海绵城市公园绿地施工质量和进度的关键,其中包括施工过程中的设备和工艺的选择、安全施工的措施以及合理的施工管理等方面。
三、海绵城市公园绿地施工技术要点3.1 雨水收集技术海绵城市公园绿地应设计雨水收集系统,包括雨水收集管网、收集池和储水池等设施,以便收集和储存雨水,为绿地提供充足的水源。
3.2 植物选择和配置技术合理的植物选择和配置对于海绵城市公园绿地的生态环境功能至关重要。
南京绿化园林建设精细化管控技术导则试行-南京绿化园林局
3 景观设计控制要点
3.1 总体控制 3.1.1 建设单位在编制项目总体规划设计方案时, 应将园林景观与其它相关 专业工程同步规划、同步设计,与周边环境协调,以达到园林、建筑与环境的和 谐统一。 不具备植物栽植条件或不宜进行常规绿化园林建设的区域,可因地制宜 采取立体绿化、绿雕、建筑小品等方式实现景观建设目标。 3.1.2 景观设计要贯彻以人为本理念,以地方历史人文特色为灵魂,围绕 绿地功能需求,注重保持原有风貌,注重维护原有特色与肌理,注重彰显历史 文化遗韵和内涵,充分利用城市原有的山体、水系和植被,合理运用海绵城市 建设手段,因地制宜发挥绿化园林设施优化生态、美化环境、传承文化、保护 和彰显历史遗存等作用。 3.1.3 坚持“适地适树”原则,提倡使用乡土树种,减少过于追求视觉冲击 而栽植、移植所谓“高档”树种和外来树种,严控大树进城,防止盲目引进高价 品种,避免建设与管护成本过高。 3.1.4 竖向设计应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原有地形地貌,避免大规模地形改造, 结合植物的生态习性要求, 创造丰富多彩的景观层次,确需进行地形改造的可因 地制宜,宜就地平衡土方。 3.1.5 水体驳岸设计须遵守蓝线保护的相关要求,不得轻易减少、占用水 系面积。应以生态驳岸为主,注重保持河道、湖泊的天然形态,强化与周边环 境景观的协调。 3.1.6 景观设计应以植物为主要元素, 运用植物的色彩美、 姿态美、 芳香美、 风韵美、多样化等特征,突出乔、灌、花、草、藤复层栽植结构,合理配置落叶 树种与常绿树种,突出季相的静态和动态变化,达到景观效益与社会效益、生态 效益并重。 3.1.7 积极推广喷灌、滴灌技术 (1)新建绿地,喷灌、滴灌系统须与绿化园林建设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 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已有绿地结合环境整治和提档升级,鼓励实施喷灌、 滴灌等系统改造建设。 (2)面积在 3000 ㎡以上的绿地(广场游园)以及宽度在 3m 以上的道路绿 岛应设置喷灌系统。重要景点及城市重要景观窗口可结合实际设置滴灌系统。 宽度较小的道路绿岛及小面积的绿地(广场游园)内应设置浇灌水源,方便日
南京市绿化设计导则
南京市绿化设计导则《南京市绿化设计导则》:提升城市环境品质的指南南京市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也是现代化大都市,人口众多、经济发达,给城市环境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为了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和居住环境,南京市制定了一份《南京市绿化设计导则》,旨在指导绿化工作的规划和实施,为市民创造绿色宜居的城市环境。
首要任务是绿化规划。
根据南京市的自然条件、城市发展需要和居民需求,绿化设计导则要求制定详细的绿化规划,从市区到郊区,从主干道到小区绿化,对不同区域和场所进行有针对性的规划。
这不仅包括植物的选择,还包括配套的设施和绿化管理。
其次是植物选择。
南京市绿化设计导则鼓励选择适应当地气候条件并具有较强抗逆性的植物品种,以确保植物的存活率和健康生长。
同时,要注重植物的景观效果和生态功能,选择色彩丰富、四季有花、具有独特形态和地方特色的植物,为城市增添生机和美感。
另外,导则还注重景观布局。
南京市历史悠久,充满了古色古香的文化底蕴,因此在绿化设计中要融入南京的历史文化元素,打造具有南京特色的景观,例如利用传统建筑风格、文化园林和雕塑等元素,使得绿化景观与城市的历史风貌相协调,提升城市的整体美感。
此外,南京市绿化设计导则还关注可持续发展。
绿化设计应当注重生态保护和资源利用,提倡利用雨水、太阳能等环保资源,推广生态环境保护理念。
同时,加强绿化管理,定期进行养护和修剪,保持绿化景观的美观和整洁,为市民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
《南京市绿化设计导则》的制定和实施,不仅为南京市的城市绿化工作提供了指导,也为全国其他城市的绿化工作提供了借鉴。
通过遵循导则,南京市将进一步提升城市的环境品质,使市民能够享受到绿色、美丽和宜居的城市环境。
南京市建筑区海绵城市技术应用导则
南京市建筑区海绵城市技术应用导则在南京这座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城市里,建筑区正在悄然发生着一场有趣的变革,那就是海绵城市技术的应用。
想象一下这样一个场景: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周末,我和好友小明漫步在南京的某一新建小区。
小区里绿树成荫,道路整洁,可我们走着走着,天空突然下起了一阵急雨。
要是在以往,我们肯定会被这突如其来的雨弄得狼狈不堪,到处找地方躲雨。
但在这个小区,神奇的事情发生了!雨水并没有在地面上形成积水,而是迅速地“消失”了,就好像被大地“喝”了下去。
小明惊讶得瞪大了眼睛,嘴里嘟囔着:“这也太神奇了吧!”我笑着给他解释:“这就是海绵城市技术的功劳呀!”你可能会问,啥是海绵城市技术?其实啊,它就像是一个超级厉害的魔法,能让城市像海绵一样,在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又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就拿我们所在的这个小区来说吧,那些看似普通的绿地,其实下面都藏着玄机。
它们就像一个个巨大的海绵,雨水一落下来,就能迅速被吸收。
还有那弯弯曲曲的人行道,铺的可不是普通的砖石,而是具有透水功能的材料,雨水能轻松地透过它们渗到地下。
小区里的景观湖也不只是为了好看,它可是重要的雨水储存地。
下雨的时候,多余的雨水会流进湖里储存起来,等到天晴需要浇灌花草树木的时候,这水又能派上用场。
这难道不像是一个精打细算的管家,把每一滴水都安排得妥妥当当?再看看那些排水管道,也和传统的不一样。
它们更加智能,可以根据雨量的大小自动调节排水速度,有效避免了内涝的发生。
这就好比是给城市的“血管”装上了智能调节阀,让血液(雨水)流动得更加顺畅。
海绵城市技术的应用,给南京带来的好处可不止一点点。
它减少了雨水对城市排水系统的压力,降低了内涝的风险。
而且,通过对雨水的收集和利用,还节约了水资源,这可真是一举多得。
想象一下,如果南京的每个建筑区都能像这样应用海绵城市技术,那我们的城市在面对暴雨的时候,就不再会变成“汪洋大海”。
我们走在路上,不用担心一脚踩进积水里,溅得满腿是水。
海绵城市公园绿地施工技术导则
海绵城市公园绿地施工技术导则海绵城市概念是指以城市冲洪为基础构建的生态、灵活、可持续发展小区。
绿地是海绵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吸收雨水、净化空气、调节气温、提供休闲娱乐等功能。
本文将从绿地施工技术的角度出发,介绍海绵城市公园绿地的建设指南。
首先,绿地施工前需要进行详细的设计规划和环境分析。
根据城市气候特点、雨水分布情况和地形地貌等因素,确定绿地的种植方式、雨水收集和利用设施等元素。
同时,还需要进行土壤分析,评估土壤的排水性和养分情况,以便为植物的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
其次,绿地建设中需要选择适宜的植物种类。
在海绵城市公园绿地中,应优先选择具有抗旱、耐寒、耐污染性良好的植物。
可以根据绿地的功能需求和环境条件,选择树木、灌木、多年生草本和地被植物等种类,进行植物配置和布局。
第三,绿地施工过程中需要注重土壤改良和植物养护。
可以采用适量的有机肥料、腐殖土和微生物菌剂等进行有机改良,提高土壤的保水性和肥力。
同时,在绿地建设前期,需要进行雨水设施的建设,包括雨水收集池、雨水渗透管道等设施,以便将雨水收集利用起来。
第四,绿地施工中需要合理利用地形地貌。
海绵城市公园绿地可以利用坡面、低洼地和排水沟等区域进行合理规划,以便实现雨水的集中收集和径流延时。
在地势较高或难以处理的地方,可以采用人工湿地和生态滞留池等技术手段进行处理,使雨水得到良好的滞留和过滤。
最后,绿地施工后需要进行长期的养护和管理。
包括定期修剪、浇水、施肥以及疏松土壤等工作,保持绿地的良好状态。
同时,还需要加强对绿地的监测和维护,及时解决病虫害问题。
总之,海绵城市公园绿地的施工技术导则需要充分考虑城市环境的特点,注重绿地的功能性和可持续性。
合理的设计规划、科学的植物配置、土壤改良和雨水收集设施的建设,都是构建优质绿地的关键。
同时,长期的养护和管理也是绿地保持良好状态的基础。
只有通过科学的施工和维护,才能使海绵城市公园绿地更好地发挥其生态和社会功能,为城市环境改善和人居提供更好的条件。
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南京市园林绿化工程建设管理办法的通知-宁政规字〔2019〕4号
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南京市园林绿化工程建设管理办法的通知正文:----------------------------------------------------------------------------------------------------------------------------------------------------市政府关于印发南京市园林绿化工程建设管理办法的通知宁政规字〔2019〕4号各区人民政府,市府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现将《南京市园林绿化工程建设管理办法》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南京市人民政府2019年4月22日南京市园林绿化工程建设管理办法第一条为推进简政放权、优化服务,完善园林绿化工程建设管理体系,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和信用管理,根据《南京市城市绿化条例》《南京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办法》等规定及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工作要求,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新建、改建、扩建的园林绿化工程的建设管理。
本办法所称的园林绿化工程,是指新建、改建、扩建公园绿地、防护绿地、广场用地、附属绿地、区域绿地,以及对城市生态和景观影响较大建设项目的配套绿化,主要包括园林绿化植物栽植、地形整理、园林设备安装及园林小品、花坛、园路、水系、驳岸、喷泉、假山、雕塑、绿地广场、园林景观桥梁、建筑面积300平方米以下单层配套建筑等施工。
第三条市、区(园区)园林绿化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园林绿化工程建设管理工作。
工程安全质量监督机构负责职责范围内园林绿化工程安全和质量监督工作。
发改、建设、规划资源、交通、水务等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协同做好园林绿化工程建设管理工作。
第四条依法应当办理项目审批、核准或者备案的园林绿化工程,建设单位应当按规定报批或者备案。
第五条园林绿化工程建设单位应当办理项目用地规划和土地使用手续。
对不涉及土地使用权转移(确权)的园林绿化工程建设项目,由规划资源部门出具项目土地使用意见。
海绵城市公园绿地施工技术导则
海绵城市公园绿地施工技术导则海绵城市公园绿地施工技术导则是指在建设过程中,通过科学合理的手段和方法,使绿地具备一定的海绵吸水排水功能,以达到保护城市生态环境、增加城市绿色空间、提高城市抗洪排涝能力、改善城市微气候等目标。
下面是一些相关参考内容:1. 设计方案:根据具体区域的气候、土壤、地形等条件,确定合适的绿地设计方案。
考虑到海绵城市的特点,需要采用适当的植被和材料,如选择耐旱、耐盐碱的植物,使用透水性良好的材料等。
2. 地表覆盖:在公园绿地的建设过程中,选择透水性较好的材料,如透水砖、透水混凝土等,以增加地表的透水性。
同时,可以考虑在地表覆盖层上铺设透水铺装,如透水沥青或透水砖等,以增加地表的透水性,减少水的积聚。
3. 道路排水:在公园道路的设计中,应考虑设置下水道、雨水花园等排水设施,以便将积水迅速排除。
此外,还可以设置雨水花园,将雨水收集起来,在植物的帮助下,进行自然净化。
4. 植物配置:在公园绿地中,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植物进行配置。
应选择抗旱、耐盐碱、适应性强的植物,以提高绿地的生态效益。
同时,可以根据绿地形状和地势高低的不同,合理布局各类植物,形成多层次、多元化的绿化景观。
5. 地下储水:为了增加绿地的储水功能,可以在公园绿地内设置地下水库或蓄水池。
通过收集雨水或者引入河水,将水储存起来,供给植物使用,并能在极端降雨时发挥缓冲作用,降低洪水的危害。
6. 地下渗水:在绿地设计中,应考虑设置渗水带、渗井等设施,以增加绿地地下的渗水面积,提高地下水的再生能力。
同时,还可以通过设置渗水道、渗水层等,增强绿地地下渗水的能力,减少地表积水。
7. 管网设置:在公园绿地建设过程中,需要合理布置雨水管网和排水管网。
通过设置合适的管道和雨水池,将绿地积聚的雨水及时排除,以防止因雨水积聚引发的洪涝灾害。
8. 监测系统:在公园绿地建设完成后,需要建立起科学可靠的监测系统,及时监测和预警绿地的水文情况。
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市园林局《南京市建设节约型城市园林绿化实施意见》的通知
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市园林局《南京市建设节约型城市园林绿化实施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南京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9.04.25•【字号】宁政办发[2009]68号•【施行日期】2009.04.2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森林资源正文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市园林局《南京市建设节约型城市园林绿化实施意见》的通知(宁政办发[2009]68号)各区县人民政府,市府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市园林局拟定的《南京市建设节约型城市园林绿化实施意见》已经市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二○○九年四月二十五日南京市建设节约型城市园林绿化实施意见(南京市园林局2009年4月)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城市建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现就建设节约型城市园林绿化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建设节约型城市园林绿化的重要意义园林绿化是城市重要的基础设施,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主要载体,是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和政府的重要职责。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01年国务院召开全国城市绿化工作会议和2002年实施“绿色南京”战略以来,我市城市园林绿化水平有了较大提高,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改善,人居环境不断优化,城市面貌明显改观,为促进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和城市可持续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但是,随着社会经济和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对于南京这样一座经济发达、人多地少、资源匮乏的特大中心城市来说,城市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等面临着巨大压力,矛盾日益突出。
尽管我市城市园林绿化在科学建绿、规划建绿和简约建绿方面总体情况是好的,但也呈现出不均衡性,某些局部不符合生态发展和科学规律的现象时有发生。
建设节约型城市园林绿化是要按照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循环与合理利用的原则,在城市园林绿化规划设计、建设施工、养护管理、健康持续发展等各个环节中最大限度地节约各种资源,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减少资源消耗和浪费,以最低的要素投入,获取最大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海绵城市公园绿地施工技术导则
海绵城市公园绿地施工技术导则一、前言海绵城市公园绿地施工技术导则是为了保障城市绿地建设质量,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而制定的。
本文将从规划设计、土壤改良、植物配置、灌溉排水等方面详细介绍海绵城市公园绿地施工技术。
二、规划设计1. 坡度设计在海绵城市公园绿地的坡度设计中,应根据不同区域的功能需求和降雨情况,合理设置坡度。
同时,在坡度设置时应注意避免过陡或过平的情况发生,以免影响排水效果。
2. 绿化带宽度设计在海绵城市公园绿地的绿化带宽度设计中,应根据不同区域的功能需求和植物配置要求进行科学合理的设置。
同时,在绿化带宽度设计时应考虑到排水系统和灌溉系统的布置。
3. 地面材料选择在海绵城市公园绿地的地面材料选择中,应优先选用透水性好、透气性好、抗压强度高的材料。
同时,在地面材料选择时应考虑到排水系统和灌溉系统的布置。
三、土壤改良1. 土壤改良方法在海绵城市公园绿地的土壤改良中,应采用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多种方法进行改良。
常见的土壤改良方法包括增加有机质、添置肥料、深耕松土、施加石灰等。
2. 土壤改良时间在海绵城市公园绿地的土壤改良中,应根据不同的季节和降雨情况,选择合适的时间进行施工。
通常情况下,在春季或秋季进行土壤改良效果更佳。
四、植物配置1. 植物配置原则在海绵城市公园绿地的植物配置中,应根据不同区域的功能需求和生态环境要求进行科学合理的配置。
同时,在植物配置时应注意避免过度集中或过度分散。
2. 植物选种在海绵城市公园绿地的植物选种中,应优先选择适合当地气候条件和土壤环境的本地品种。
同时,在植物选种时应考虑到植物的生长速度、适应性和抗病虫害能力等因素。
五、灌溉排水1. 灌溉系统设计在海绵城市公园绿地的灌溉系统设计中,应根据不同区域的植物配置和降雨情况,合理设置灌溉设施。
同时,在灌溉系统设计时应注意避免浪费水资源。
2. 排水系统设计在海绵城市公园绿地的排水系统设计中,应根据不同区域的坡度和降雨情况,合理设置排水设施。
南京市海绵应用技术导则
南京市海绵应用技术导则一、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城市产生的水文循环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水资源需求和水环境保护要求,城市地表径流过大,造成内涝、污染和水体富营养化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海绵城市理念应运而生。
南京市积极探索海绵城市建设,应用海绵技术处理城市雨水,解决城市水文环境的问题,发挥水资源的最大功效,推动城市智慧化发展。
二、目的本导则的目的是将南京市海绵应用技术要求明确、规范,促进南京市海绵城市建设的持续健康发展,推动城市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三、适用范围本导则适用于南京市海绵城市建设中的雨水管理及环境保护工程中的海绵技术应用。
四、术语和定义1. 海绵城市:建筑、道路和其他硬质面层构筑物的开发和使用所引发的城市水文循环的改变和生态环境的恶化问题,以有效利用校正、存储、削减和操纵径流的潜势为基础,通过人工复杂化空间的合理设计、科学构造和精细管理控制城市水文循环过程,维护和改善水环境、防止水灾、提高城市生态良性循环,推动城市持续发展的一种理念、模式及技术系统,具有多个功能和综合效益。
2. 海绵技术:利用各种措施控制和改善城市水文循环,最大限度地减少城市内径流排放及处理费用,达到节约用水、防洪排涝和城市生态良性循环等综合效益的技术。
3. 海绵工程:应用海绵技术的工程,主要包括雨水渗透、雨水花园、雨水湿地、雨水收集与利用、雨水存储、雨水处理等措施。
五、海绵技术应用要求1. 应提出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根据需要进行仿真计算,做好设计、规划和效益评估。
2. 应采用符合环保要求、可持续发展的技术手段,鼓励创新技术的应用。
3. 应优先考虑雨水的自然排放和利用,尽可能避免雨水的汇入管网和污水处理厂。
4. 应合理配置雨水渗透、雨水花园、雨水湿地等设施,提高城市空间利用效率和重建质量。
5. 应保证海绵工程的安全性、可靠性、实用性和维护性,做好工程保护和维护管理工作。
6. 应开展严谨的管理、监督和评价工作,实现效益的最大化和持续性。
江苏省城市绿地规划建设导则(试行)
第一章总则第二章通则第三章公园绿地第四章附属绿地第五章生产绿地第六章防护绿地第七章其它绿地附录术语第一章总则1.1为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城市园林绿化发展,加强对我省城市各类绿地规划建设的指导,最大限度地发挥城市绿地的社会、环境和经济效益,特制定《江苏省城市绿地规划建设导则》(以下简称《导则》)。
1.2本《导则》适用于我省城市各类绿地的规划建设管理。
1.3本《导则》依据国家有关标准和技术规定制定。
第二章通则2.1 城市绿化的规划建设应从“可持续发展”战略出发,统筹兼顾生态效益和景观效益,针对我国人多地少,特别是我省城市人口众多、建筑密集,环境污染,绿地紧缺的特点,城市绿化着重于生态环境的改善,为绿化建设的前提,使每一块有限的绿地发挥最大的生态效益。
2.2 城市绿化建设必须以植物造景为基本原则;针对实际、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充分利用原有地形、地貌并做适当调整和处理,创造多种植物生存空间,营造出物种丰富、配置合理、群落稳定、景观优美的植物景观。
2.3 城市绿化规划建设贯彻为人民服务思想,从人的利益和需求出发,坚持经济、适用、实惠、美观、自然的原则。
因循区域自然环境和物候特征,利用丰富的本土植物和自然景物,并将传统文化历史与时代精神风貌相互交融,凸现我省的绿化特色。
2.4 城市绿化是人工再创造的“第二自然”,应克服铺张浪费、苛求形式、贪大求洋,或硬造人工景观等不实惠的做法;确保以自然生态景观为主,绿化种植面积比例不低于70%。
根据我省所处的植被群落区系,城市绿化应选择适当的落叶乔木为基调,乔灌木种植面积比例一般应不低于绿地面积的70%,其余为非树冠下草坪和其它地被植物。
2.5 城市绿地植物配置设计和种植应坚持以下原则:掌握植物生态适应性;使阴、阳、干、湿、冷、暖各得其所;利用物种多样性,合理组合配置,坚持以乔木为主,乔、灌、藤、花、草多层结构,考虑常绿与落叶,速生与慢生相结合,考虑季相变化,突出景观特色,充分利用平面和空间,提高单位绿地的叶面积指数。
南京绿化海绵城市措施
南京绿化海绵城市措施1. 简介随着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城市发展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其中之一便是水资源的管理和城市绿化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南京市采取了绿化海绵城市措施。
本文将介绍南京市绿化海绵城市的背景、目标和实施措施。
2. 背景南京市是中国东部的一个重要城市,也是江苏省的省会。
城市化进程导致南京市面临着水资源日益减少与污染严重,城市内部绿化面积不足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南京市决定采取绿化海绵城市措施。
3. 目标南京市的绿化海绵城市措施旨在实现以下目标:•提高城市的水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城市的水资源消耗;•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增加城市绿化面积;•减少雨水径流,预防城市内涝;•提高城市的景观品质,改善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4. 实施措施4.1 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南京市在建设新的居住区和商业区时,将采用雨水收集利用系统。
该系统通过设置雨水收集设施,将雨水收集起来进行处理和利用,例如用于冲洗马路、浇灌植物等。
这样不仅可以减少城市的雨水径流,还可以节约城市的自来水资源。
4.2 植物覆盖增加南京市将增加城市的植物覆盖面积,通过种植更多的树木、草坪和花卉来增加城市的绿化面积。
植物可以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改善城市的空气质量;同时,植物还可以减少土壤侵蚀和风沙,保护土壤和水资源。
4.3 绿化屋顶和墙面为了进一步增加城市的绿化面积,南京市将大力推广绿化屋顶和墙面的建设。
绿化屋顶和墙面可以有效地减少建筑物的能耗,改善室内的空气质量,同时还可以吸收空气中的污染物质。
4.4 引入生态湿地南京市将修建一系列生态湿地,用于处理城市的雨水和污水。
生态湿地不仅可以净化水质,还可以提供栖息地给野生动植物,增加城市的生物多样性。
4.5 道路渗水系统南京市将在道路上设置渗水系统,用于收集道路上的雨水,并将其通过渗水系统渗入地下。
这样可以有效地减少道路的雨水径流,预防城市内涝。
5. 成效与评估南京市绿化海绵城市措施的成效将通过以下方式进行评估:•水资源利用效率的提升情况;•城市的绿化面积增加情况;•城市内涝事件的减少程度;•居民对城市绿化改善的满意度调查。
南京市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实施意见-宁政办发〔2016〕95号
南京市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实施意见正文:----------------------------------------------------------------------------------------------------------------------------------------------------市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实施意见宁政办发〔2016〕95号各区人民政府,市府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75号)、《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实施意见》(苏政办发〔2015〕139号)等文件精神,积极贯彻城市低影响开发理念,扎实推进我市海绵城市建设,进一步提高城市防涝能力,节约水资源,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结合我市实际,经市政府同意,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以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紧扣新型城镇化和城市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加快转变城市规划建设理念和城市发展方式,立足我市自然条件,着力水生态保护与修复,积极推广和应用低影响开发建设模式,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不断增强城市排水防涝能力,有效削减雨水径流污染,促进雨水资源利用,为我市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进美丽城乡建设做出新贡献。
二、基本原则(一)规划引领。
更新城市规划建设理念,坚持生态方法与工程手段并重,“绿色”措施与“灰色”设施相结合,实现城市排水由“快速外排、末端集中”向“慢排缓释、源头分散”的转变。
在城市各层次、各相关专业规划编制过程中,全面落实海绵城市建设要求,合理规划布局城市低影响开发系统,科学确定海绵城市有关控制目标及指标,并作为出让地块的规划管控条件。
(二)生态为先。
严格城市蓝线和绿线管理,加强对河湖、绿地的保护和建设,积极采用自然排水方式,充分发挥城市自身对雨水的自然积存、渗透、净化作用,提升城市水生态的自然修复和循环能力;加强城市开发管控,积极推广应用低影响开发建设模式,努力使城市开发建设后的雨水径流特征接近开发建设前。
市政府关于印发南京市城市设计导则(试行)的通知
市政府关于印发南京市城市设计导则(试行)的通知
佚名
【期刊名称】《南京市人民政府公报》
【年(卷),期】2013(000)011
【摘要】<正>二○一三年十月十五日宁政发[2013]285号各区人民政府,市府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现将《南京市城市设计导则(试行)》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南京市城市设计导则(试行)编制说明为进一步凸显南京现代化国际性人文绿都定位和山水城林特色,提高城市设计成果质量,规范各类城市设计的编制技术和管理要求,以《江苏省城市设计导则(试
【总页数】17页(P1-1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984
【相关文献】
1.关于印发《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导则(试行)》的通知 [J],
2.关于印发《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导则(试行)》的通知 [J], 无
3.市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南京市重大行政决策公众参与工作规则(试行)的通知 [J], 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4.市政府关于印发《南京市政府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J],
5.市政府关于印发《南京市政府非税收入管理试行办法》的通知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海绵城市建设技术导则
海绵城市建设技术导则海绵城市建设技术导则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气候变化的不断加剧,城市雨洪管理问题日益凸显。
传统的雨水排放方式不仅会对城市环境造成污染,还会增加城市内涝的风险。
因此,海绵城市建设技术应运而生。
一、海绵城市概述1.1 海绵城市定义海绵城市是指在城市规划、设计和建设中,通过改变自然水文循环、模仿自然生态系统等手段将自然与人工系统有机结合,形成具有自净、自调节、保护生态系统功能的可持续发展型城市。
1.2 海绵城市特点(1)多功能性:海绵城市具备雨水管理、生态保护、景观美化等多种功能。
(2)低影响开发:采用低影响开发技术,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3)多元化措施:采用多种措施进行雨洪管理,包括绿色屋顶、雨水花园、滞洪池等。
(4)全过程管理:从规划设计到建设运营全过程进行雨水管理,实现雨洪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二、海绵城市建设技术2.1 绿色屋顶技术绿色屋顶是指在建筑物屋面上种植植物,形成一个具有生态功能的绿色覆盖层。
它可以减少城市热岛效应、降低建筑物能耗、改善空气质量,并且可以吸收雨水,减少雨水径流量。
2.2 雨水花园技术雨水花园是指通过构造适宜的地形和植被,使得地表径流能够自然渗透到土壤中,并在花园内部形成一个小型的生态系统。
它可以减少城市内涝风险、提高土壤保水能力、提高景观价值,并且可以起到净化雨水的作用。
2.3 滞洪池技术滞洪池是指通过构造人工湖泊或者河道,在城市中形成一定容积的蓄洪区域,以缓解城市内涝风险。
滞洪池不仅可以起到蓄洪的作用,还可以提高景观价值和生态功能。
2.4 雨水收集利用技术雨水收集利用是指通过构造雨水收集设施,将雨水进行收集、储存、处理和利用。
它可以减少城市内涝风险、提高雨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并且可以起到节约自来水的作用。
三、海绵城市建设案例3.1 新加坡滨海湾花园新加坡滨海湾花园是一个以海绵城市理念为基础的综合性公园。
它采用了多种海绵城市技术,包括绿色屋顶、雨水花园、滞洪池等。
市政府关于印发南京市园林绿化工程建设管理办法的通知
中 政 房 丈 件
( 四 ) 法律 、法 规 、 规章规定 的其他要求 。 招标人不得将具备住房城 乡 建设 部 门 核发 的原 城市 园 林绿 化企 业资 质 或 者市
政公用 工程施工 总 承包资质等作 为 投标人 资格条件 。
第 十条 下 列 政府投资项 目 招标 时 应 当 要 求投标企业及 其项 目 负 责 人具 有与 ,
相 关工程相 类似 的 工程业绩 :
一 综合性公园建设改造工程
(
)
;
( 二 ) 专类公 园 建设改造工程 ;
( 三 ) 古 树名 木 保护 工 程 ;
(
四
含有 高堆土
)
(
高度
5
米以上)
假 、
山(
高度
3
米以上)
的工程 ;
( 五 ) 涉及危险 性较大 的分部分 项工程 或 者超过一 定规模 的 危 险 性 较 大 的 分部
套建筑等施工 。 第 三条 市 、 区 ( 园 区 ) 园 林 绿化建设行 政 主管 部 门 按 职责 分 工 , 负 责 园 林绿 化
工程建设管理工作 。 工程 安全质 量监督 机构 负 责职 责范 围 内 园 林绿 化工程 安全 和
质量监督工 作 。 发改 、建设 、规划 资 源 、 交通 、 水务 等 有关 部 门 , 按 照 职 责 分工 , 协 同 做好 园 林 绿
化工 程建设管理工 作 。 第 四 条 依法 应 当 办 理项 目 审 批 、 核 准或 者备案 的 园 林 绿化工 程 , 建设 单 位应
当按 规定报批 或者 备案 。 第 五条 园林绿化 工程建设 单位 应 当 办理项 目 用地规 划 和 土地使 用 手 续 。 对
海绵城市公园绿地施工技术导则
海绵城市公园绿地施工技术导则1. 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面临着诸多挑战,如水资源短缺、水污染、城市内涝等问题。
海绵城市概念的提出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公园绿地作为海绵城市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实现城市生态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海绵城市公园绿地施工技术导则,以指导公园绿地的规划、设计和施工。
2. 公园绿地规划与设计2.1 规划原则•按照海绵城市理念,将公园绿地纳入整体规划,形成一个有机的生态系统。
•充分考虑自然环境条件,合理选择植被种类和布局,提高生态适应性。
•考虑到人们休闲娱乐需求,设置合适的功能区域和活动设施。
2.2 设计要点•结合当地气候特点和降雨情况,采用雨水收集、储存和利用系统,减少城市内涝风险。
•设计合理的排水系统,包括地面排水和地下排水,确保雨水能够有效渗透和排除。
•选择适宜的植被种类,提高绿地的生态功能和景观效果。
•合理设置湿地、花坛、草坪等景观元素,增加绿地的美观性和生态价值。
3. 施工技术要点3.1 地面铺装•选择透水性较好的铺装材料,如透水砖、透水混凝土等。
•合理设置铺装材料之间的缝隙,以便雨水能够顺利渗透到地下。
3.2 雨水收集与利用系统•设置雨水收集设施,如屋顶雨水收集系统、雨篦子等。
•构建雨水储存设施,如蓄满式沉淀池、蓄满式调蓄池等。
•利用收集到的雨水进行绿化浇灌或景观喷泉供给。
3.3 排水系统•设计合理的地面排水系统,包括排水沟、排水管道等。
•采用适当的坡度和梯度,确保雨水能够顺利流动。
•设置地下排水系统,如渗井、渗坑等,以便雨水能够有效渗透和排除。
3.4 植被选择与布局•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土壤特点,选择适宜的植被种类。
•合理布局植被区域,形成绿色廊道和景观节点。
•注意植被的生态适应性和抗灾能力。
3.5 湿地、花坛与草坪设置•设计合理的湿地区域,增加绿地的生态功能和景观效果。
•设置花坛和草坪,增加绿地的美观性和休闲性。
4. 施工管理要点4.1 施工组织与协调•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明确施工任务和时间节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京市海绵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导则(试行)南京园林绿化工程设计有限公司主编二〇一七年八月前言为贯彻落实国务院以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工作要求,根据南京市《市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实施意见》(宁政办发〔2016〕95号),结合南京实际,编制组经深入调查研究,总结经验,参考国内外相关标准及经验,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本导则。
本导则属于指导性技术文件,内容包括:1.总则;2.术语;3.建设指标及建设流程;4.相关的海绵城市技术措施;5.设计;6.工程建设;7.维护管理;8.附录。
本导则由南京市绿化园林局负责管理,由南京园林绿化工程设计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将相关资料寄送南京市园林绿化工程设计有限公司(地址:南京市龙蟠路145号;邮编:210037),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编制组成员:南京市绿化园林局黄辉局长毛海城副局长朱海琦处长高级工程师杜佩剑副主任科员南京园林绿化工程设计有限公司潘然总经理高级工程师苏平健主任工程师朱俊英主案工程师张静总工高级工程师目录1 总则 (1)2 术语 (2)3 建设指标及建设流程 (4)3.1建设指标 (4)3.2建设流程 (5)4 相关的海绵城市技术措施 (7)4.1渗透技术措施 (7)4.2滞留及调蓄技术措施 (19)4.3净化技术措施 (22)4.4转输技术措施 (23)4.5利用技术措施 (29)4.6排放技术措施 (30)5 设计 (31)5.1城市公园与广场 (31)5.2道路绿地 (33)5.3居住区绿地 (34)5.4设施顶面绿地 (35)6 工程建设 (37)6.1一般规定 (37)6.2城市公园与广场 (37)6.3道路绿地 (39)6.4居住区绿地 (39)6.5设施顶面绿地 (40)7 维护管理 (41)7.1一般规定 (41)7.2城市公园与广场 (41)7.3道路绿地 (43)7.4居住区绿地 (43)7.5设施顶面绿地 (44)8 附录 (46)8.1相关规范 (46)8.2相关文件 (47)8.3南京市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和对应的设计降雨量 (48)8.4南京市海绵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推荐植物名录 (49)本导则用词说明 (56)1.1 为积极贯彻城市低影响开发理念,切实推进我市园林绿化行业的海绵城市建设,通过对国家现行的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措施的研究分析,总结我市园林绿化行业相关技术措施,以指导我市园林绿化建设项目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的设计、施工及管理,特制定本导则。
1.2 本导则适用于我市的城市公园与广场、道路绿地、居住区绿地、设施顶面绿地等各类绿地的设计、施工及管理。
1.3 海绵城市的建设应坚持规划引领,因地制宜,生态优先,侧重景观,统筹建设的基本原则。
1.4 海绵城市的规划设计、建设及管理,除满足本导则要求外,还应符合国家及南京市现行相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1.5 海绵城市(园林绿化)的设计、建设和管理,应在不断总结最新科研成果及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合理采用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
2.1 海绵城市sponge city指通过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充分发挥建筑、道路、绿地和水系等生态系统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有效控制雨水径流,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和自然净化的城市发展方式。
2.2 低影响开发(LID) low impact development指在城市开发建设过程中,通过生态化措施,尽可能维持城市开发建设前后水文特征不变,有效缓解不透水面积增加造成的径流总量、径流峰值与径流污染的增加等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
2.3 年径流总量控制率 volume capture ratio of annual rainfall根据多年日降雨量统计数据分析计算,通过自然和人工强化的入渗、滞留、调蓄和收集回用等方式,场地内累计全年得到控制(不排入规划区域外)的雨水量占全年总降雨量的百分比。
2.4 雨水资源利用率 the ratio of rainwater resource utilization区域系统和建筑与小区系统的雨水资源利用率指年雨水利用总量占年降雨量的比例;绿地系统的雨水资源利用率指绿地系统年雨水利用总量占绿地区域年径流总量的比例。
2.5 设计降雨量 design rainfall depth为实现一定的年径流总量控制目标(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用于确定海绵城市建设(低影响开发)设施设计规模的降雨量控制值,一般通过当地多年日降雨资料统计数据获取,通常用日降雨量(mm)表示。
2.6 透水铺装 pervious pavement可渗透、滞留和排放雨水并满足荷载要求和结构强度的铺装结构。
分为半透水铺装和全透水铺装。
地表水只能渗透至道路的面层或基层(或垫层)的铺装称为半透水铺装。
地表水能够直接通过道路的面层或基层(或垫层),向下渗透至路基中的铺装称为全透水铺装。
2.7 透水铺装率 proportion of permeable paving透水地面铺装占硬化地面的比例。
2.8 下沉式绿地 depressed green低于周边地面或道路的绿地的统称。
2.9 下沉式绿地率 proportion of depressed green低于周边地面标高、可积蓄、下渗自身和周边径流雨水的绿地占总绿地的百分比。
2.10 设施顶面绿地 green roof位于建(构)筑物屋顶或地下室顶板以上设施面的绿地。
2.11 单位面积控制容积 control volume of unit area根据规划的低影响开发设施年径流总量控制率(扣除河道与雨水系统削减占比)计算得到的,规划区域单位面积的设计调蓄容积。
3 建设指标及建设流程3.1 建设指标3.1.1 雨水资源利用率(1)在城市绿地建设中,应着力扩大城市海绵体的地表面积。
通过建设雨水花园、下沉式绿地、人工湿地、雨水调蓄设施等,增强公园和绿地系统的城市海绵体功能,逐步推广利用雨水调蓄设施进行园林绿地灌溉,强化雨水综合利用。
(2)规划建设用地面积2万平方米以上的新建建筑物,应同步配套建设雨水收集利用设施。
新建公共建筑应推广屋顶绿化,鼓励居住区实施屋顶绿化。
(3)绿地系统中,新建绿地项目的雨水资源利用率不宜低于10%,改建绿地项目的雨水资源利用率不宜低于5%。
(4)对公共绿地、建筑与小区新建工程的雨水资源化利用量应占其绿化用水量的40%以上;改造工程的雨水资源化利用量应点其总量的25%以上。
3.1.2 透水铺装率(1)城市公园与广场内步行系统、停车场等设施应采用透水铺装;新建、改建、扩建广场的硬化地面中,透水铺装率不应低于40%。
(2)新建公园的透水铺装率不应低于50%,改建、扩建公园透水铺装率不应低于30%。
(3)新建、改建(含实施出新改造、环境整治)的居住区硬化地面中,透水铺装率不得低于40%。
3.1.3 下沉式绿地率(1)凡涉及绿地率指标要求的建设工程,绿地中至少要有10%作为下沉式绿地。
(2)城市公园的绿地中至少要有30%作为下沉式绿地。
3.2 建设流程3.2.1 各类绿地的海绵性建设,应符合下列流程:(1)整体分析。
分析建设区域内绿地、水面、广场等用地类型和比例,区域的降雨特征、土壤蓄水特征、植物群落特征等,参考南京市水洗相关规划,确定建设区域的径流流向、集水点和分区汇水面积等,估算现状绿地海绵体蓄水能力,确定设计方向,制定绿地建设指标及各类指标比例、水面比例等。
(2)指标测算。
严格落实《南京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及相关控规中规定的海绵城市建设各项指标,根据现有建设区域的绿地类型、汇水区面积、不透水铺装比例等,计算建设区域的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和年径流污染控制率,确定与规划目标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和年径流污染控制率的差距。
(3)技术选择和规模确定。
根据“六字措施”,选择合适的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措施,确定技术措施的数量和规模,核算下沉式绿地率、透水铺装率等指标。
(4)方案设计。
根据确定的技术措施和计算的设施量,进行总体设计和设施布局,形成设计方案。
(5)复核优化。
对照指标,复核测算和设施量是否存在偏差,如有偏差,找出原因,合理调整。
(6)设计实施。
按照完善后的海绵城市建设设施的内容和规模,进行技术设计和实施,提出控制要求和措施保证实施。
(7)工程建设。
海绵城市建设工程严格按照规划设计文件进行控制。
(8)维护管理。
海绵城市各项技术措施的维护管理严格按照规划设计文件及相关规范、标准实施。
3.2.2 建设流程图示意如下:4 相关的海绵城市技术措施4.1 渗透技术措施4.1.1 透水铺装透水铺装按照面层材料不同可分为透水砖铺装、透水水泥混凝土铺装和透水沥青混凝土铺装;嵌草砖、园林铺装中的鹅卵石、碎石铺装、片状木屑等也属于透水铺装。
透水砖铺装、透水水泥混凝土铺装和透水沥青混凝土铺装均可分为半透水式和全透水式,导则中涉及的停车场、广场、人行道、非机动车道等宜选用全透水铺装。
当公园慢行道、小区道路人行道及广场的路基为湿陷性黄土、盐渍土、膨胀土等土质,不宜采用全透水铺装,宜采用半透水铺装。
全透水铺装和半透水铺装的排水示意图如图4.1.1所示。
图4.1.1 全透水铺装和半透水铺装排水示意图各种全透水铺装的典型构造做法如表4.1.2所示。
表4.1.2 透水砖铺装、透水混凝土、嵌草砖等全透水铺装典型构造做法续表4.1.2 设施顶面绿地设施顶面绿地可分为屋顶绿化和地下室顶板绿地,根据种植基质深度和景观复杂程度,又分为简单式和花园式。
设计应符合《种植屋面工程技术规程》JGJ 155-2013的规定。
设施顶面绿地适用于符合荷载、防水、耐久、抗震等条件的地下室顶板、平屋顶建筑及坡度不大于15°的坡屋顶建筑。
设施顶面绿地——平屋顶绿化典型构造如表4.1.2-1所示;设施顶面绿地——坡屋顶绿化典型构造如表4.1.2-2所示;设施顶面绿地——地下室顶板绿地典型构造如表4.1.2-3所示。
平屋顶绿化平面及1-1剖面示意图如图4.1.2-4所示。
坡屋顶绿化平面及1-1剖面示意图如图4.1.2-5所示。
表4.1.2-3 设施顶面绿地——地下室顶板绿地典型构造做法图4.1.2-4 平屋顶绿化平面及1-1剖面示意图图4.1.2-5 坡屋顶绿化平面及1-1剖面示意图4.1.3 下沉式绿地下沉式绿地低于周边铺砌地面或道路100mm的绿地,具有一定的调蓄容积,且可用于调蓄和净化径流雨水的绿地。
下沉式绿地(可渗透型)、下沉式绿地(不可渗透型)典型构造分别如图4.1.3-1、图4.1.3-2所示。
(注:本导则中所示图表除特殊标注外,标高以m计,其余尺寸均为mm。
)图4.1.3-1 下沉式绿地(可渗透型)典型构造示意图图4.1.3-2 下沉式绿地(不可渗透型)典型构造示意图4.1.4 生物滞留设施生物滞留设施指在地势较低的区域,通过植物、土壤和微生物系统蓄渗、净化径流雨水的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