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产业组织理论复习整理
【产业组织理论考试复习题】
产业组织理论考试复习题1、试分析一个企业兼并案例(提示:兼并类型、兼并特点以及成功或失败的经验与教训)(P21-P22)答:兼并,即一个企业或多个企业的资产融入一个新企业的交易。
兼并类型:①纵向兼并:一个企业和它的供应商合并;②横向兼并:在同一市场内竞争的企业合并;③混合合并:生产不同产品的企业合并。
优势:①优化规模:企业合并会由于规模的增加而减少重复开销获得到其他收益;②产生协同:通过协同或范围经济,生产互补产品的企业可以从兼并中获利;③改善管理:收购经验不善的企业而后改善其管理可以创造利益;④约束管制者:别人收购足够多的股权就可以获得公司控制权的威胁会使得在位企业的管理者高效地工作以免品尝失业的苦果。
⑤减少交易成本:企业内部生产优于市场生产时,可以有效降低交易成本。
劣势:①降低效率:如果一个产业中有足够多的企业兼并,由此产生的企业会面临较小的压力,获得更多的市场势力,从而价格高于竞争性水平,产出将会减少,生产无效率;②降低盈利性:由兼并引起的竞争者的减少将会给消费者带来更高的价格。
举例:2、评述独立董事在中国上市公司中的作用与影响(记几个就差不多了!)答:优势:1、保护股东权益。
独立董事的重要作用就是保护公司和股东的财产不受侵犯或滥用,防止内部人控制导致侵害广大投资者利益,保证公司的投融资决策是经过客观详细的论证后做出的,保证公司的所有活动都以增加股东利益或避免公司资产贬值为目的。
2、监督企业经营管理。
独立董事对公司经营管理的监督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审查公司的重要决策,保证公司的财务及其他控制系统有效运作,保证公司的运作不违反有关的监管要求和标准。
3、促进信息披露。
发挥独立董事在信息披露方面的作用,防止经理层在信息披露中的隐瞒和欺诈,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可以有效地提高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
4.提高企业持续发展能力。
由于独立董事以其独立性、客观的观察报告和良好的市场形象,可以给投资者信心,更有利于投资者了解公司的经营状况、管理层的绩效水平以及公司的发展前景等。
产业组织复习题
产业组织复习题第一章导论1、简述产业组织理论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第2页)(1)产业组织理论的研究对象:产业组织理论的研究对象是产业组织。
所谓产业组织,是指同一产业或行业内部企业之间的资源配置结构及其关联性,也称企业组织结构或企业结构。
它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产业组织构成,即资源在企业之间的分布状况,是集中还是分散,由哪些类型的企业构成,这些企业各占多大比例等。
第二,产业关联性,即企业之间的相互关系,是竞争还是协调。
第三,产业组织的功能,即产业组织的效率,上述产业组织将产生何种市场绩效。
产业组织理论的目的是通过对同一产业内部企业之间相互关系的研究,为政府制定相关的经济政策提供理论依据,以实现产业组织功能的最大化即最佳的产业组织效率或经济效益。
(2)产业组织理论的研究方法:由于产业组织理论的研究包括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两个方面,产业组织理论的研究方法也同样包括这两个方面。
①实证研究方法:产业实验室研究方法——该方法能够利用计算机在实验室内观察现实市场中无法观察到的某项变量,如信心、边际成本等对产品价格进而对企业市场份额、市场集中度的影响;时间序列分析方法——以历史纵向数据为样本,根据系统观测得到时间序列数据,通过曲线拟合和参数估计来建立数学模型的研究方法;横断面分析——以同一时期的横向数据为样本的研究方法;协整模型和误差修正模型;双线性模型等。
②理论研究方法:传统的价格理论研究方法;交易成本分析方法;博弈论(非合作博弈理论)。
2、简述哈佛学派与芝加哥学派理论观点的主要区别。
(第6页、第10页、第20页)20世纪30—50年代,以美国哈佛大学的梅森和他的学生贝恩为代表的哈佛学派提出了现代产业组织理论的三个基本范畴: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并建立了系统的产业组织理论体系。
1959年贝恩所著的《产业组织》一书的出版标志着产业组织理论的形成。
20世纪60年代后期,随着美国国际竞争力的下降,在对过去的产业组织理论和政策进行反思和对哈佛学派的理论进行批评的过程中,以施蒂格勒、德姆塞茨等人为代表的芝加哥学派开始崛起,逐步取代哈佛学派成为产业组织理论的主流学派。
产业组织知识点总结
产业组织知识点总结一、市场结构市场结构是产业组织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描述了市场中自然存在的竞争程度和市场的组织形式。
常见的市场结构包括完全竞争市场、垄断市场、寡头垄断市场和寡妇垄断市场等。
1. 完全竞争市场完全竞争市场是市场结构中最为理想的情形,它具有以下特征:市场中存在大量的买家和卖家,产品是同质化的,参与市场的公司为价格接受者,市场信息透明,企业可以自由进入或退出市场。
在完全竞争市场中,公司无法对市场价格产生影响,最终价格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
2. 垄断市场垄断市场是市场结构中最为极端的情况,它具有以下特征:市场中只有一个卖方,市场需求曲线为横向市场曲线,企业是市场价格的制定者,市场中的进入和退出都是受到限制的。
在垄断市场中,企业可以通过控制价格来获得超额利润,但也可能面临监管和反垄断法的限制。
3. 寡头垄断市场寡头垄断市场是介于完全竞争和垄断之间的一种市场结构,它具有以下特征:市场中有少量的大企业控制着大部分市场份额,市场中存在一定程度的价格竞争,但也存在一定程度的产品差异化。
在寡头垄断市场中,企业之间的竞争程度较大,但由于具有一定的市场支配力,企业同样可以获得一定的超额利润。
4. 寡妇市场寡妇市场是介于完全竞争和寡头垄断之间的一种市场结构,它具有以下特征:市场中有少量的小企业,产品差异化程度高,企业之间存在一定的价格竞争,但市场中的进入和退出是受到一定限制的。
在寡妇市场中,企业之间的竞争较小,但也不具有明显的市场支配力。
二、市场行为除了市场结构,产业组织还关注市场中公司的行为,主要包括价格竞争、非价格竞争、垄断定价策略、产能竞争等。
1. 价格竞争价格竞争是企业在市场中通过降低价格以争夺市场份额的行为。
在完全竞争市场中,价格竞争是最为激烈的,由于产品同质化,企业只能通过降低价格来吸引消费者。
在寡头垄断市场和寡妇市场中,价格竞争程度相对较小,企业更多侧重于非价格竞争。
2. 非价格竞争非价格竞争是企业在市场中通过产品差异化和营销策略来争夺市场份额的行为。
产业组织理论课件daan5共11页word资料
第五章 博弈与竞争策略(习题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纳什均衡:有n 个参与人的战略式表述博弈G ={S 1,…,S n ;u 1, …,u n },战略组合s *=(s 1*,…,s n *)是一个纳什均衡,如果对于每一个i ,s i *是给定其他参与人s -i *=(s 1*,…,s i-1*,s i+1*…,s n *)的情况下第i 个参与人的最优战略,即:u i (s i *,s -i *)≥u i (s i ,s -i *) s i ∈S i , i或者用另一种表述方式,s i *是下述最大化问题的解:s i *∈argi=1,2,…n 2.子博弈精练纳什均衡:扩展式博弈的策略组合s *=(s 1*,…,s n *)是一个子博弈精练纳什均衡,如果(1)它是原博弈的纳什均衡;(2)它在每一个子博弈上给出纳什均衡。
3.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是各博弈方先后行动,后行动者知道先行动者的具体行动是什么且各博弈方对博弈中各种策略组合情况下所有参与人相应的得益都完全了解的博弈4.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是指博弈的各参与人对其他参与人的得益函数不完全了解,并且各博弈方同时采取行动的博弈。
5.静态竞争:是指在寡头垄断市场上,各竞争参与人只竞争一次,同时作出决策且对各参与人可能有的策略和相应得益都完全了解的竞争模式。
6.战略联盟: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立企业(主要是大型企业集团)在自愿的基础为实现一定的战略目标而组建的松散企业联盟。
二、单选题1.(B)2.(C)3.(B)4.(A)5.(D)6.(C) 7 . (C) 8. (B) 9. (A) 10. (B)三、多选题1.(ABD)2.(ABCD)3.(ABC)4.(ACD)5.(AB)6.(CDE) 7. ( ABE) 8. (AB) 9. (A ) 10. (A)四、判断题1. (√)2. (×)3. (×)4. (×)5. (×) 6.(ⅹ) 7.(ⅹ) 8.(√)五、简答题1.为什么我们在签订协议或制度安排时,要使该协议或制度构成一个纳什均衡。
产业组织理论第2章
上具有垄断性;在完全竞争与完全垄断之间存在 多种市场类型;分析了垄断竞争、同类产品的生 产者集团、企业进入与退出、过剩能力下的竞争 等问题。 • 历史地位:与马歇尔并称为产业组织理论的鼻祖。
(二)成长期
——1933年,哈佛大学教授张伯伦和剑桥大学教 授琼·罗宾逊分别出版了《垄断竞争理论》和 《不完全竞争经济学》,不约而同地提出了垄断 竞争理论。 ——该理论彻底否定了纯粹竞争存在的条件,提 出垄断竞争的概念。 ——该理论提出了生产同类产品的集团问题,即 集团内的一个企业既受集团内其他企业,又受集 团外企业制约而决定其行为的问题。
(一)萌芽期
2、马歇尔冲突
• 时间:19C末20C初 • 代表人物:马歇尔(Marshall)夫妇 • 基本观点:将组织作为第四生产要素引入经济分
析,并揭示了“马歇尔冲突”。 • 历史地位:马歇尔称为产业组织学的创始人
(一)萌芽期
2、马歇尔冲突
——1879年,马歇尔夫妇合著的《产业经济学》 首次出版,书中将产业组织定义为产业内部的结 构,从而马歇尔识体系
1、产业组织理论 2、研究对象 3、研究内容
(二)产业组织理论
1、产业组织理论
在国外,产业组织学(Industrial Organization) 和产业经济学(Industrial Economics)是同一学术 领域。美国 流行“产业组织学”,而欧洲和日本 常见的是“产业经济学”。
(一)萌芽期
1、市场竞争机制
• 时间:1776年 • 代表人物:亚当·斯密(Adam Smith) • 基本观点:自由竞争机制和市场秩序,即“看不
见的手”原理 • 历史地位:最早阐述产业组织理论
产业组织复习题讲课教案
产业组织复习题《产业组织理论》复习题选择题1.下列哪种分法属于产业的一般分类方法()A.三次产业分类法 B.产业发展阶段分类法C.霍夫曼分类法 D.钱纳里—泰勒分类法2.产业关联理论中投入产出分析法的直接理论基础是()A.社会生产目的理论 B.两部类再生产理论C.垄断与竞争理论 D.社会再生产和关系的理论3.依照规制实施的主体的不同,产业规制不包含()A.政府规制 B.社会规制 C.民间规制 D.行业自律规制4.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的特点不包括()A.产业集中度很低 B.没有替代产品C.不存在任何进入与退出的壁垒 D.完备信息5. 寡头垄断市场结构的特点不包括()A.产业集中度高 B.产品基本同质或差别较大C.进入和退出壁垒较高 D.完备信息6.在博弈的要素中哪些要素统称为博弈规则()A.参与人、信息、结果 B.参与人、行动、结果C.策略、得益、均衡 D.参与人、策略、均衡7. 以产量为决策变量的寡头垄断市场模型是()A.古诺模型 B.伯特兰德模型C.斯塔克尔伯格模型 D.豪泰林模型8. 以价格为决策变量的寡头垄断市场模型是()A古诺模型 B.伯特兰德模型 C斯塔克尔伯格模型 D.豪泰林模型9. 以产品为决策变量的寡头垄断市场模型是()A.古诺模型 B.伯特兰德模型 C.斯塔克尔伯格模型 D.豪泰林模型10.产业政策的手段通常分为直接干预、间接诱导和法律规制,以下属于间接干预为()A.出口退税 B.配额制 C.许可证制 D.审批制11.行政规制较之于其他规制手段的缺点是()A.强力性 B.速效性 C.经济性 D.直接性12.对产业政策兴起与存续的理论依据三种解释不包括()A.市场失灵说 B.赶超战略说 C.国际竞争说 D.政府监督说13. 一种很普遍的市场结构,也是产业组织理论重点研究的市场结构,是()A.寡头垄断 B.完全竞争 C.完全垄断 D.垄断竞争14.产业经济学研究的领域是()A.国民经济总量 B.企业 C.家庭 D.产业15.产业组织理论的核心问题是()A.马歇尔冲突 B.交易费用C.霍夫曼比例 D.配第—克拉克定理16.在需求结构中,对产业结构影响最大的因素是()A.人口的增加和人均收入的变化 B.个人消费结构C.中间需求和最终需求 D.消费和投资的比例17.产业结构优化的目标是()A.产业结构高度化B.产业结构合理化C.产业结构高度化与合理化D.产业结构高度化与合理化,最终实现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18.产业政策一词最早由哪个国家提出()A.美国 B.中国 C.日本 D.法国19.产业规制的分类是依照规制实施的()不同而分为政府规制、社会规制和行业自律规制。
产业组织理论
❖芝加哥学派在理论上继承了自由主义经济思想, 信奉自由竞争机制的作用,强调新古典学价格理 论在产业活动分析中的适用性,坚持认为产业组 织及公共政策问题仍然应该通过价格理论的视角 来研究,力图重新把价格理论中完全竞争和垄断 这两个传统概念作为剖析产业组织问题的基本概 念。
第17页/共31页
4、产业组织政策 促进竞争政策:适用于大多数竞争性产业
政府直接规制政策:适用于自然垄断产业
5、SCP分析框架 ❖将市场中企业数量的多寡作为相对效率的改善
程度的判定标准,认为随着企业数的增加,完 全竞争状况的接近基本就能实现较为理想的资 源配置效率。
第18页/共31页
二、哈佛学派的SCP分析框架
❖1933年,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张伯伦和英国剑桥 大学教授罗宾逊夫人同时出版了各自的专著《垄断 竞争理论》和《不完全竞争经济学》,不谋而合地 提出纠正传统自由竞争概念的所谓垄断竞争理论。
第8页/共31页
产业组织理论是有关市场经济中企业行为和组织 制
度的学科。它研究的内容大体可以分为两个主要方 面:
一是企业内部投入与产出的关系以及人与人之间的 关
一、产业组织的定义
• 经济学中的组织概念是由英国著名经济学家马歇 尔首先提出的。
• 产业组织(Industrial Organization)指同一产 业内企业间的组织或者市场关系。
• 这种市场关系包括:交易关系、行为关系、资源 占用关系和利益关系。
• 对产业组织研究主要是以竞争和垄断及规模经济 的关系和矛盾为基本线索,对企业之间的现实市 场关系进行具体描述和说明。
第6页/共31页
三、“马歇尔冲突”与不完全竞争
❖“马歇尔冲突”:大规模生产能为企业带 来规模经济性,使这些企业的产品单位成 本不断下降、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其结 果必然导致市场结构中的垄断因素不断增 强,而垄断的形成又必然阻碍竞争机制在 资源合理配置中所发挥的作用,使经济丧 失活力,从而扼杀自由竞争。
《产业组织理论》期末复习资料全
《产业组织理论》期末复习资料第一章【产业经济学】研究具有某种同类属性(或某些相同特征)的经济组织集合的发展规律及其相互作用规律的学科。
【产业】指具有某种同类属性的企业经济活动的集合。
【主导产业】能够依靠科技进步或技术创新获得新的生产函数,能够通过快于其他产品的“不合比例增长”的作用有效地带动其他产业发展的产业或产业群。
【先导产业】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并且在国民经济中先行发展,以引导其他产业朝某一战略目标发展的产业或产业群。
【支柱产业】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其产业规模在国民经济中占有较大份额,并起支撑作用的产业或产业群。
【生产要素分类法】按照劳动、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的比重或对各生产要素的依赖程度对产业进行分类的方法。
它分为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
一、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答:产业,国民经济中各个不同的产业部门。
一方面包括各个具体产业内部的关系,另一方面包括各个产业间的相互关系。
二、产业的内涵答:1、社会公共产物,随社会公共的产生而产生、发展而发展;2、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3、具有某种同类属性的企业经济活动集合;4、介于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之间的中观经济;5、产业细分,含义具有多层次性;6、随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其内涵不断充实,外延不断扩展,凡是具有投入产出活动性质的部门都可以列入产业范畴,不仅是生产领域,也包括流通、服务领域,生产性与非生产性部门。
三、评述三次产业分类法答:三次产业分类法,是以经济活动与自然界的关系作为产业分类标准,它将全部经济活动划分成三类:第一次产业、第二次产业和第三次产业。
把产品直接取自于自然(界)的物质生产部门划为第一次产业,把加工取自自然界的物质生产部门划为第二次产业,把从第一、二次产业的物质生产活动中衍生出来的非物质生产部门划为第三次产业。
它的局限在于:(1) 有些产业的归类尚存在争议(2) 第三产业的内容过于复杂,难以科学地总结它们的特点和发展规律来为政府制定政策服务。
第二章产业组织理论总结
第一节 产业组织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一、 产业组织的含义 产业组织是指同一产业内企业间的组织或 者市场关系。这种企业之间的市场关系主 要包括:交易关系、行为关系、资源占用 关系和利益关系。
第一节 产业组织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二、 产业组织理论的形成
1.亚当· 斯密 《国富论》(1776) 2.马歇尔《经济学原理》(1890):“组织”理论, “马歇尔冲突”。 3.张伯伦《垄断竞争论理》(1933)和罗宾逊《不 完全竞争经济学》(1933):不完全竞争的市场 结构理论,初步形成了了“结构-绩效”分析的 框架。 4.梅森——产业组织研究小组——哈佛学派。贝恩 《产业组织》(1959):系统阐述产业组织理论, 标志着产业组织理论作为一个经济学分支的形成。
第一节
产业组织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2.鲍莫尔的可竞争市场理论
可竞争市场理论是鲍莫尔等人在芝加哥学派产业组织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来的。该理论认 为良好的生产效率和技术效率等市场绩效,在传统哈佛学派的理想的市场结构以外仍然 是可以实现的,而无需众多竞争企业的存在。它可以是寡头市场,甚至是垄断市场,但 只要保持市场进人的完全自由,只要不存在特别的进出市场成本,潜在竞争的压力就会 迫使任何市场结构条件下的企业采取竞争行为。在这种环境条件下,包括自然垄断在内 的高集中度的市场结构是可以和效率并存的。鲍莫尔认为在存在竞争或者潜在进入者的 条件下,即使是自然垄断条件下的现有厂商也只能制定可维持价格,保持接近于完全竞
2.哈佛学派的政策主张
1
主张维护企业间的 竞争活力,发挥市 场机制的作用,以 最大限度地满足市 场需求和推动技术 进步。
2
制定严格的反垄断 政策,完善维护公 平竞争的法律体系。 法规包括禁止卡特 尔、禁止垄断行为、 限制横向企业间的 合并与兼并、取消 歧视性价格等内容
产业组织理论
①洛伦兹曲线(Lorenz Curve)
洛伦茨曲线是产业内企业从小到大排列后,企业数累计百分比和相 应的产业集中度累计百分比之间关系的一条曲线,它反映产业内企 业规模的不均匀分布度。洛伦茨曲线偏离对角线的距离越大,企业 的规模分布就越不均匀,大企业的相对集中度就越高。
2)设计了产业组织研究的三个基本范畴,即市场结构、市 场行为、市场绩效,奠定了产业组织理论的框架。
21/03212/2/10/2321
8
(三)产业组织理论的最终形成
1.贝恩的贡献(产业组织一书1959年出版) 1)在梅森SCP分析框架基础上,阐述了三者之间的关系,使产业
组织理论形成了系统框架。
2)对垄断指标进行了新的设计,提出了“贝恩指数”,并证明: 垄断度与产品需求弹性的导数相等。
2)触及了规模经济与竞争活力这一产业组织的核心问题, 但其论述大都散落在庞大经济学体系中,并未做出专题阐释。
21/03212/2/10/2321
4
(二)产业组织理论的最初形成
1.罗宾逊和张伯伦的贡献 1)时代背景:1929~1932年大危机,使传统经济理论矛
盾暴露。1933年英国经济学家罗宾逊总结有关研究成果出版了
(第四要素),并分析了工业组织的经济性,
探讨了适应工业组织管理的企业家才能。
阿尔弗雷德·马歇尔 1842-1924
2)触及了现代产业组织理论的基本问题:规模经济与竞争的
矛盾
他认为,规模经济可带来巨大经济收益,但企业追求规模经
济的结果,往往引致垄断,而垄断常常阻碍竞争,使经济失去活
力。二者之间的矛盾被后人称之为“马歇尔冲突”。
企业 排名
产业组织理论复习资料要点
产业组织理论复习资料要点产业组织理论复习资料要点1、产业组织理论发展的历史(1)第一次高潮,20实际30年代,美国哈佛大学的张伯伦,罗宾逊(2)第二次高潮,20实际70年代,结构—行为—绩效,梅森,贝恩,凯森,麦克尔,麦克汉姆,艾德曼 2、产业组织研究方法(1)由哈佛学派所倡导的结构—行为—绩效范式(2)价格理论结构、行为和绩效的基本内容和相互之间的关系 P5图(1)基本条件:消费者需求:生产供给:需求弹性技术替代品原材料增长率产品耐用性区位区位季节性规模经济购买方式范围经济(2)结构买者和卖者数量进入壁垒产品差异化纵向一体化多样化政府管制厂商规模(3)行为定价广告研究与开发产品选择合谋兼并内部组织投资(4)绩效生产效率配置效率产品质量技术进步利润平等 3、边际收益函数(1)总收益表示价格与商品数量的乘积,边际收益表示每增加一商品数量所带来的总收益增加量。
即:(2)利用需求价格弹性,表示4、消费者剩余P11图表示衡量了消费者在市场上购买一种商品后他的福利(利益)在总体上得到改善的程度,由于不同的消费者对某些商品的消费估价不同,所以他们愿意为这些商品支付的最高金额也会不同。
单个消费者剩余就是消费者为某一商品愿意支付的数额与消费者实际支付的数额之间的差额。
dyy dTR MR )(=]11[edp MR -=5、规模经济与规模不经济 P17图表示(1)规模经济:指产量增加而长期平均成本减少,表现为平均成本曲线的下降趋势曲线段。
(2)规模不经济:指随着产量增加,长期平均成本增加,在平均成本曲线中表现为曲线的上升趋势曲线段。
6、范围经济当单个企业生产两种或更多产品的总成本小于各自生产一种产品的企业总成本时,即存在范围经济。
7、生产者剩余:是所有生产单位边际成本和商品市场价格之间差额的总和。
8、总剩余:就是在市场均衡的条件下,消费者剩余与生产者剩余之和,即总剩余=消费者剩余(CS )+消费者剩余(PS )。
产业经济学复习资料汇总(doc 8页)
基础产业是指在国民经济产业链中处于上游地位,为其他产业部门生产运营提供必需的投入或服务的,生产基本生产资料的产业部门。
主导产业是指在经济发展的一定阶段上,在产业结构中,处于主要的支配地位,比重较大,综合效益较高,与其它产业关联度高,对国民经济的驱动作用较大,具有较大的增长潜力的产业。
高新技术产业以高新技术为基础,从事一种或多种高新技术及其产品的研究、开发、生产和技术服务的企业集合,这种产业所拥有的关键技术往往开发难度很大,但一旦开发成功,却具有高于一般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高新技术产业是知识密集、技术密集的产业。
瓶颈产业是指产业结构中由于供给能力不足,对其他产业发展造成严重制约的产业群。
战略产业是指一国为实现产业结构的高级化目标所选定的对于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具体产业部门。
它们是各国根据不同的经济技术发展水平和对未来经济技术发展的预见所确定的。
传统行业主要指劳动力密集型的、以制造加工为主的行业。
产业结构是指各产业的构成及各产业之间的联系和比例关系。
产业组织指产业内企业间的市场关系和组织形态。
产业关联是指在经济活动中,各产业之间存在的广泛的、复杂的和密切的技术经济联系。
产业关联效应指某一产业由于自身的发展而引起其它相关产业发展的作用效果。
由于各种产业的特点不同,关联效应大小以及强弱也不同。
实质:各产业相互之间的供给与需求的关系产业向后关联效应:指某一产业的发展而引起其下游产业发展的作用效果.产业向前关联效应:指某一产业的发展引起其上游产业发展的作用效果.产业序列是指一国产业结构中,基础产业——主导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所形成的序列。
规模经济是指企业因扩大某种产品的生产或经营规模而使平均生产成本下降,收益增加的现象。
包括生产规模经济和经营规模经济。
范围经济是指由厂商的范围而非规模带来的经济,也即是当同时生产两种产品的费用低于分别生产每种产品时,所存在的状况就被称为范围经济。
原因:1、投入要素具有多重使用价值2、充分利用品牌优势和网络营销3、销路管理的覆盖面扩大市场进入障碍是指在完全垄断条件下,新的企业要想进入某一行业十分困难,存在许多进入障碍。
产业组织复习题范文
产业组织复习题范文第一篇:产业组织复习题范文《产业组织理论》复习题选择题1.下列哪种分法属于产业的一般分类方法()A.三次产业分类法B.产业发展阶段分类法 C.霍夫曼分类法D.钱纳里—泰勒分类法 2.产业关联理论中投入产出分析法的直接理论基础是()A.社会生产目的理论B.两部类再生产理论C.垄断与竞争理论D.社会再生产和关系的理论 3.依照规制实施的主体的不同,产业规制不包含()A.政府规制B.社会规制C.民间规制D.行业自律规制 4.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的特点不包括()A.产业集中度很低B.没有替代产品 C.不存在任何进入与退出的壁垒D.完备信息 5.寡头垄断市场结构的特点不包括()A.产业集中度高B.产品基本同质或差别较大 C.进入和退出壁垒较高D.完备信息6.在博弈的要素中哪些要素统称为博弈规则()A.参与人、信息、结果B.参与人、行动、结果 C.策略、得益、均衡D.参与人、策略、均衡7.以产量为决策变量的寡头垄断市场模型是()A.古诺模型B.伯特兰德模型 C.斯塔克尔伯格模型D.豪泰林模型 8.以价格为决策变量的寡头垄断市场模型是()A古诺模型B.伯特兰德模型C斯塔克尔伯格模型D.豪泰林模型 9.以产品为决策变量的寡头垄断市场模型是()A.古诺模型B.伯特兰德模型C.斯塔克尔伯格模型D.豪泰林模型10.产业政策的手段通常分为直接干预、间接诱导和法律规制,以下属于间接干预为()A.出口退税 B.配额制 C.许可证制 D.审批制11.行政规制较之于其他规制手段的缺点是()A.强力性B.速效性C.经济性D.直接性12.对产业政策兴起与存续的理论依据三种解释不包括()A.市场失灵说B.赶超战略说C.国际竞争说D.政府监督说13.一种很普遍的市场结构,也是产业组织理论重点研究的市场结构,是()A.寡头垄断B.完全竞争C.完全垄断D.垄断竞争 14.产业经济学研究的领域是()A.国民经济总量B.企业C.家庭D.产业 15.产业组织理论的核心问题是()A.马歇尔冲突B.交易费用C.霍夫曼比例D.配第—克拉克定理16.在需求结构中,对产业结构影响最大的因素是()A.人口的增加和人均收入的变化B.个人消费结构C.中间需求和最终需求D.消费和投资的比例17.产业结构优化的目标是()A.产业结构高度化 B.产业结构合理化C.产业结构高度化与合理化D.产业结构高度化与合理化,最终实现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18.产业政策一词最早由哪个国家提出()A.美国B.中国C.日本D.法国19.产业规制的分类是依照规制实施的()不同而分为政府规制、社会规制和行业自律规制。
产业组织理论考试复习题
产业组织理论考试复习题1、试分析一个企业兼并案例(提示:兼并类型、兼并特点以及成功或失败的经验与教训)(P21-P22)答:兼并,即一个企业或多个企业的资产融入一个新企业的交易。
兼并类型:①纵向兼并:一个企业和它的供应商合并;②横向兼并:在同一市场内竞争的企业合并;③混合合并:生产不同产品的企业合并。
优势:①优化规模:企业合并会由于规模的增加而减少重复开销获得到其他收益;②产生协同:通过协同或范围经济,生产互补产品的企业可以从兼并中获利;③改善管理:收购经验不善的企业而后改善其管理可以创造利益;④约束管制者:别人收购足够多的股权就可以获得公司控制权的威胁会使得在位企业的管理者高效地工作以免品尝失业的苦果。
⑤减少交易成本:企业内部生产优于市场生产时,可以有效降低交易成本。
劣势:①降低效率:如果一个产业中有足够多的企业兼并,由此产生的企业会面临较小的压力,获得更多的市场势力,从而价格高于竞争性水平,产出将会减少,生产无效率;②降低盈利性:由兼并引起的竞争者的减少将会给消费者带来更高的价格。
举例:2、评述独立董事在中国上市公司中的作用与影响(记几个就差不多了!)答:优势:1、保护股东权益。
独立董事的重要作用就是保护公司和股东的财产不受侵犯或滥用,防止内部人控制导致侵害广大投资者利益,保证公司的投融资决策是经过客观详细的论证后做出的,保证公司的所有活动都以增加股东利益或避免公司资产贬值为目的。
2、监督企业经营管理。
独立董事对公司经营管理的监督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审查公司的重要决策,保证公司的财务及其他控制系统有效运作,保证公司的运作不违反有关的监管要求和标准。
3、促进信息披露。
发挥独立董事在信息披露方面的作用,防止经理层在信息披露中的隐瞒和欺诈,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可以有效地提高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
[实用参考]产业经济学考点整理.docx
产业经济学考点整理第一篇总论第一章第一节、产业的含义及其分类(了解)一、产业的含义(一)产业是社会分工和生产力不断发展的产物(二)产业是具有某种同类属性的企业经济活动的集合(三)产业是介于宏观与微观经济之间的中观经济(四)产业的含义具有多层次性(五)产业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其内涵不断充实,其外延不断扩展二、产业的一般分类方法(7种)(一)关联方式分类法1.技术关联分类法;2.原料关联分类法;3.用途关联分类法;4.方向关联分类法;5.战略关联分类法:主导产业,先导产业,支柱产业,重点产业,先行产业。
主导产业:依靠科技进步或创新获得新的生产函数;具有持续较高的增长率和较强的扩散效应。
先导产业:国民经济体系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并在国民经济规划中先行发展以引导其他产业往某一战略目标方向发展的产业或产业群。
支柱产业: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产业规模在国民经济中占有较大的份额,并起着支撑作用。
重点产业:在国民经济规划中需要重点发展的产业。
先行产业:狭义的包括:瓶颈产业和基础产业;广义的包括狭义的先行产业和先导产业。
(二)三次产业分类法(费歇尔、克拉克)依据经济活动与自然界的关系为标志,将全部经济活动分为:第一产业是指直接从自然界获取产品的物质生产部门;第二产业是指加工取自自然界的物质生产部门;第三产业是指一二次产业物质生产活动中衍生出的非物质生产部门。
(三)国家标准分类法;(四)国际标准分类法;(五)两大部类分类法(马克思):生产生产资料的部门为第Ⅰ部类;生产消费资料的部门为第Ⅱ部类;(六)农轻重产业分类法;(七)生产要素分类法三、产业的其他分类方法(一)四次产业分类法;(二)产业发展阶段分类法;(三)生产流程分类法;(四)霍夫曼分类法;(五)钱纳里—泰勒分类法。
第二节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一、什么是产业经济学:产业经济学是研究产业的发展规律及其相互作用规律的学科。
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产业内部各企业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规律、产业本身的发展规律、产业与产业之间互动联系的规律以及产业在空间区域中的分布规律等。
产业组织理论要点整理
产业组织理论要点整理产业组织理论是一门研究产业内企业之间相互关系及其对产业绩效影响的学科。
它对于理解企业竞争行为、市场结构和产业政策制定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将对产业组织理论的一些要点进行整理。
一、市场结构市场结构是产业组织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集中度集中度反映了市场中企业规模的分布情况。
通常用行业内最大几家企业的市场份额之和来衡量,如 CR4(行业内前四家最大企业市场份额之和)和 CR8 等指标。
集中度高的市场往往竞争程度相对较低,少数大企业可能具有较强的市场势力。
2、产品差异化产品差异化是指企业的产品在质量、性能、外观、品牌等方面与竞争对手的产品存在差异。
产品差异化程度高的市场,企业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价格竞争,通过产品特色吸引消费者。
3、进入和退出壁垒进入壁垒是新企业进入市场所面临的障碍,如规模经济、资本需求、技术壁垒、品牌忠诚度等。
退出壁垒则是企业退出市场时面临的困难,如资产专用性、沉没成本等。
较高的进入和退出壁垒会影响市场的竞争程度和企业的数量。
二、企业行为企业在市场中的行为是产业组织理论研究的核心内容。
1、定价策略企业的定价策略包括成本加成定价、掠夺性定价、价格歧视等。
成本加成定价是根据成本加上一定的利润率来确定价格;掠夺性定价是指企业通过暂时降低价格将竞争对手挤出市场,然后再提高价格获取垄断利润;价格歧视则是对不同消费者收取不同的价格。
2、产品策略企业的产品策略包括产品开发、产品质量提升、产品组合等。
通过不断创新和改进产品,企业可以提高市场竞争力。
3、广告和促销策略广告和促销活动可以增加产品的知名度和需求,提高企业的市场份额。
4、并购策略企业通过并购可以实现规模扩张、降低成本、拓展市场等目标。
三、市场绩效市场绩效是指市场运行的效率和效果。
1、资源配置效率考察资源是否在不同企业和行业之间得到了合理配置,是否存在资源浪费或短缺的情况。
2、生产效率包括技术效率和经济效率。
产业组织理论重点整理
第一章导论一、概念1、产业经济学:就是研究产业组织、产业结构、产业发展、产业布局及产业政策等得新兴学科。
2、产业:具有某种同类属性得经济活动得集合或系统。
3、主导产业:能够依靠科技进步或技术创新获得新得生产函数,能够通过快于其她产品得“不合比例增长”得作用,有效地带动其她产业发展得产业或产业群。
4、先导产业: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占有重要得战略地位,并且在国民经济中先行发展,以引导其她产业朝某一战略目标发展得产业或产业群。
5、支柱产业: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占有重要得战略地位,其产业规模在国民经济中占有较大份额,并起支撑作用得产业或产业群。
5、生产要素分类法:按照劳动、资本、知识等生产要素得比重或对各生产要素得依赖程度对产业进行分类得方法。
二、简答1、产业经济学得研究对象就是什么?产业经济学得研究对象,一方面,包括各个具体产业内部企业之间得关系,通常涉及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另一方面,又包括具体产业之间得相互关系。
2、如何理解产业?(产业内涵就是什么?)(1)产业就是社会分工得产物,随社会分工而产生发展。
(2)产业就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得必然结果。
(3)产业就是具有某种同类属性得企业经济活动得集合。
(4)产业就是介于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之间得中间经济学。
(5)产业有多层含义,不仅包含生产、还包括服务、流通领域。
(6)产业内涵随社会生产力提高不断提升,外沿不断扩大。
3、评述三次产业分类法(就是什么+评价)三次产业分类法就是以经济活动与自然界得关系为标准将产业划分为三大类得方法。
第一产业:广义得农业——直接获取自然资源。
包括种植业、渔业、牧业、狩猎等;第二产业:广义得工业——对获取得自然资源进行加工与再加工。
包括制造业、采掘业、矿业、电力、供水等;第三产业:广义得服务业——从第一、二产业衍生出来得非物质生产部门。
包括运输、教育、通讯、国防等。
1、有些产业得归类尚存在争议。
(例如采掘业、矿业就是直接依赖于自然得;电力、供水归类于第三产业也可以)2、第三产业得内容过于繁杂,难以科学地总结她们得特点及规律,难以为指导生产提供建议。
(完整word版)产业组织理论复习整理.docx
第一章导论产业组织的定义产业组织指的是同一产业内企业间的市场关系。
主要包括:交易关系、行为关系、资源占用关系和利益关系。
对产业组织的研究主要是以竞争和垄断及规模经济的关系和矛盾为基本线索的。
产业经济学的发展历程1. 哈佛学派2. 新产业经济学(芝加哥学派)哈佛学派重点代表人物:张伯伦、梅森、贝恩、谢林著作:《垄断竞争理论》、《经济集中和垄断问题》、《产业组织》、《产业市场结构和绩效》研究重点:产业集中、进入壁垒等与垄断相关的产业问题重要特征:在分析框架中突出市场结构、在研究方法上偏重实证研究。
理论框架: SCP分析范式= S 结构— C 行为— P 绩效结构( structure ):厂商之间市场关系的表现和形式,包括买方之间、卖方之间、买卖双方之间以及市场内已有的买卖双方与正在进入或可能进入市场的买卖双方之间在交易、利益分配等方面存在的竞争关系。
行为 (conduct) :厂商在市场上为谋取更多利润和更高的市场份额而采取的战略性行为或行动,即厂商作出决策的行为和如何实施决策的行为。
绩效 (performance) :在一定的市场结构下,通过一定的厂商行为使某一产业在价格、产量、成本、利润、产品质量、品种以及技术进步等方面达到的状态,即厂商的经营是否增加厂社会的经济福利,是否能够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第二章微观经济学需求价格弹性公式:边际收益函数:总收益函数: TR(y)=p(y)y边际收益函数:MR(y)=dTR(y)/dy边际收益:消费者剩余定义:消费者剩余衡量了消费者在市场上购买一种商品后他的福利(利益)在总体上得到改善的程度。
单个消费者剩余就是某一消费者愿意支付的数额与消费者实际支付的数额之间的差额。
将购买某种商品的所有消费者的消费者剩余相加,就得到了消费者剩余总额。
计算公式:总剩余与福利最大化1、市场均衡:市场均衡就是市场上需求量和供给量相等的状态,也称为市场出清状态2、总剩余与福利最大化3、消费者剩余和生产剩余的运用:a.价格控制b.税收或补贴练习题:(计算题)1.假设小器具市场的需求函数为:p=10-y,供给函数为:p=y-4。
产业组织复习题汇总
简产业组织理论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产业组织学的研究对象是产业组织,所谓产业组织是指同一行业或产业内部企业之间的资源配置结构及其关联性,也称产业组织结构或产业结构。
包括三个方面:第一,产业组织构成,即资源在企业之间的分布状况。
是集中还是分散,由哪些类型的企业构成,这些企业各占多大比例。
第二产业关联性,即企业之间的相互关系,是竞争还是协调。
第三,产业组织的功能,即产业组织的效率,上述产业组织将产生何种市场绩效。
/由于产业组织学的研究包括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两个方面,产业组织学的研究方法也同样包括这两个方面。
1、实证研究方法:横断面回归分析方法、时间序列的线性和非线性方法、协整模型和误差修正模型、双线性模型、Threshold自回归和混沌模型。
2、理论研究方法:价格理论的应用、博弈论方法、历史&实践&理论相结合的方法。
交易成本分析中间组织的产生与发展。
威廉姆森定义了交易和交易成本,他认为当一项物品或劳务越过技术上可分的结合部而转移时,交易就发生了。
交易是通过契约进行的,交易成本是从契约交易定义的运用经济体制的成本,交易成本具体包括事前和事后的成本两个部分。
基于两个方面的原因,中间组织理论产生了。
第一,在微观经济领域,以经纪人假定和信息不完善为前提的交易成本概念作为基础的研究已经有了新的进展,对企业的分析将更符合实际。
第二,在实践中,人们认为日本企业的杰出业绩应部分地归功于他们比西方企业更广泛地采用中间组织的形式。
具体形式有:许可经营、特许经营、管理服务协议、合作性协会、非股权联营、股权合资企业。
当不确定性、交易频率和资产专用性程度较低时,市场是有效的协调手段,市场交易具有大规模和治理优势;当这三个变量较高,尤其是资产专用性程度较高时,企业组织更具优势,企业会出现。
但是经济活动往往处于两者之间的状态,因此需要有介于市场和企业之间的另外一种调节机制,于是就出现了处于市场和企业之间的双边、多边和交叉的混合性组织,由此催生了中间性组织理论萌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导论产业组织的定义产业组织指的是同一产业内企业间的市场关系。
主要包括:交易关系、行为关系、资源占用关系和利益关系。
对产业组织的研究主要是以竞争和垄断及规模经济的关系和矛盾为基本线索的。
产业经济学的发展历程1. 哈佛学派2. 新产业经济学(芝加哥学派)哈佛学派重点代表人物:张伯伦、梅森、贝恩、谢林著作:《垄断竞争理论》、《经济集中和垄断问题》、《产业组织》、《产业市场结构和绩效》研究重点:产业集中、进入壁垒等与垄断相关的产业问题重要特征:在分析框架中突出市场结构、在研究方法上偏重实证研究。
理论框架:SCP分析范式= S结构—C行为—P绩效⏹结构(structure):厂商之间市场关系的表现和形式,包括买方之间、卖方之间、买卖双方之间以及市场内已有的买卖双方与正在进入或可能进入市场的买卖双方之间在交易、利益分配等方面存在的竞争关系。
⏹行为(conduct):厂商在市场上为谋取更多利润和更高的市场份额而采取的战略性行为或行动,即厂商作出决策的行为和如何实施决策的行为。
⏹绩效(performance):在一定的市场结构下,通过一定的厂商行为使某一产业在价格、产量、成本、利润、产品质量、品种以及技术进步等方面达到的状态,即厂商的经营是否增加厂社会的经济福利,是否能够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第二章微观经济学需求价格弹性公式:边际收益函数:总收益函数:TR(y)=p(y)y边际收益函数:MR(y)=dTR(y)/dy边际收益:消费者剩余定义:消费者剩余衡量了消费者在市场上购买一种商品后他的福利(利益)在总体上得到改善的程度。
单个消费者剩余就是某一消费者愿意支付的数额与消费者实际支付的数额之间的差额。
将购买某种商品的所有消费者的消费者剩余相加,就得到了消费者剩余总额。
计算公式:总剩余与福利最大化1、市场均衡:市场均衡就是市场上需求量和供给量相等的状态,也称为市场出清状态2、总剩余与福利最大化3、消费者剩余和生产剩余的运用:a. 价格控制b. 税收或补贴练习题:(计算题)1. 假设小器具市场的需求函数为:p=10-y,供给函数为:p=y-4。
(1)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是多少?(2)假设政府征税1元,新的均衡数量是多少?买方支付价格为多少?卖方接受的价格为多少?(3)假设政府给予生产补贴1元,均衡数量为多少?消费者和生产者接受的价格是多少?政府的成本是多少?求解:(1)根据市场均衡的定义可得:10-p=p+4→均衡价格p=3,代入需求或供给函数得均衡产量y=7(2)(3)2. 啤酒的需求函数为y=50-2p,供给函数为y=2p,如果政府每单位征税5美元,那么无谓损失有多大?求解:均衡产量:50-2p=2p →p0=12.5, y0=25征税后:无谓损失为(B+C)=12.5第三章市场结构市场结构定义:规定构成市场的卖者相互之间、买者相互之间以及买者和卖者集团之间诸关系的因素及其特征。
包括:1、卖方之间的关系2、买方之间的关系3、买卖双方的关系4、市场内现有的买方、卖方与正在进入或可能进入该市场的买方、卖方之间的关系影响市场结构的主要因素:1、企业的数目和规模2、进入壁垒3、产品差异市场结构的分类:1、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2、完全垄断的市场结构3、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4、寡头垄断的市场结构1、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主要特征a)市场的卖者和买者数量多、规模小b)产品完全同质c)所有的资源具有完全的流动性d)完全信息均衡行为:完全竞争条件下的价格:P=MR=MC 企业实现短期利润最大化的行为选择:MR=MC利润最大化的必要条件:边际收益MR=边际成本MC绩效:合理配置资源最优使用经济资源2、完全垄断的市场结构主要特征a)只有唯一的供给者b)产品没有替代品c)进入壁垒非常高均衡行为:a)短期均衡:MR=MC b)长期行为:SMC=LMC=MR绩效:a)资源配置低效率b)可能长期存在超额利润c)企业生产经营低效率技术d)创新动力不足,技术发展缓慢3、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主要特征a)市场上的小企业数量多b)产品之间存在差异c)进入壁垒低市场行为:a)价格策略b)产品策略和销售策略(广告)绩效:a)企业数量多规模小b)不存在长期超额利润c)产品多样性d)浪费4、寡头垄断市场结构(论述题)寡头垄断市场又称为寡头市,是指少数几家企业控制整个市场的产品生产和销售后的这样一种市场组织主要特征:a)企业数量少规模大b)产品存在差别c)进入壁垒很高市场行为:a)市场价格呈现刚性b)大企业间依存较高c)容易采取协调行为如果一个寡头厂商提高价格,行业内的其他寡头厂商不会跟着改变价格(因而提价的寡头厂商的销售量的减少是很多的);如果一个寡头厂商降低价格,行业内的其他寡头厂商就会把价格降低到相同的水平,以避免销售份额的减少(因而降价的寡头厂商的销售量的增加是有限的)。
绩效:a)存在超额利润b)存在资源配置的效率损失c)产品质量提高,产品多样性增加d)产品技术进步市场集中度:指市场上大企业的数量以及它们的规模分布市场集中度衡量指标:a)集中度比率b)洛伦茨曲线和基尼系数c)赫芬达尔指数d)熵(E)指数进入与退出壁垒三种定义:简答题a)一是贝恩提出的,进入壁垒(barriers to entry)是“和潜在的进入者相比,市场中现有企业所享有的优势。
这些优势是通过现有企业可以持久地维持高于竞争水平的价格而没有导致新企业的进入反映出来的”。
b)二是弗根森提出的,他认为进入壁垒是那些使得新进入企业无利可图,而已有企业却可以将价格定在高于边际成本并长期获得垄断利润的因素c)三是施蒂格勒提出的,他认为进入壁垒是新厂商比老厂商多承担的成本。
进入壁垒的种类:a)规模经济壁垒b)绝对成本壁垒c)产品差别壁垒d)进入遏制和进入封锁e)政策法律等制度性壁垒练习题(计算题)如果需求曲线为y=10-p,边际成本为常数4,则利润最大化的垄断价格和产量是多少?在垄断价格和产量处,价格弹性为多少?求解:TR(y)=y×p=y(10-y);MR(y)=dTR(y)/dy=10-2y垄断定价的原则:MR=MC→10-2y=4→垄断产量:y=3 垄断价格:p=7= -7/3第四章基本寡头模型博议论的三要素:a)参与人b)行动或策略c)支付(收益、结果)d)补充要素(信息)基本寡头模型:a)古诺模型(产量)b)伯特兰模型(价格)c)斯塔克尔伯格模型(产量)博议论的策略均衡:例:性别战划线法纳什均衡:足球,足球;芭蕾,芭蕾备注:划线法纳什均衡算法:以某参与人为参照,比较出另一参与人最优选择练习题一(计算题)18.某垄断厂商生产的边际成本固定为5单位,即MC=5。
该厂面临的市场需求函数为:Q(p)=53-Q(1)计算该厂商的利润最大化的价格、产量和利润以及垄断所带来的净福利损失。
现假设第二个厂商加入到这个市场。
该厂商具有和第一个厂商相同的成本函数。
假设两个厂商进行古诺竞争。
(2)写出每个厂商最优的反应函数。
(3)找出古诺均衡的产量水平。
(4)市场的均衡价格是多少?计算每个厂商的利润。
(5)如果两个厂商进行贝特兰竞争,那么市场的均衡价格是多少?解:(1)利润最大化时有MC=MR又R(Q)=PQ=(53-Q)Q∴MR=53-2Q∵MC=5 ∴P=53-Q=29π=PQ-C=29×24-5×24=576(2)两厂商各自利润函数为由一阶条件有①②厂商一的反应函数为:厂商二的反应函数为:(3)联立①②求得均衡产量(4)此时市场总需求为∴P=53-Q=21(5)如果两厂商按照贝特兰竞争,则均衡价格将在边际成本处得到,故均衡价格为5。
练习题二(计算题)问题待补充:市场需求是:P = 30 – Q。
其中,Q = Q1 + Q2 ,MC1 = MC2 = 0厂商A 的决策:R1 = PQ1 = (30 – Q ) Q1 = 30Q1 - ( Q1 + Q2 ) Q1= 30Q1 - Q1 ²- Q1Q2MR1 = ∆R1/∆Q1 = 30- 2Q1 - Q2MR1 = 0 = MC1厂商A 的反应曲线:Q1 = 15 – 1 / 2Q2反应曲线:在给定对方产量的情况下,厂商利润最大化的产量。
厂商B 的决策:同理,厂商B的反应曲线:Q2 = 15 – 1 / 2Q1联立求解两个反应函数,得:Q1 = 10 , Q2 = 10古诺解为:Q1=Q2=10第五章合谋卡特尔定义:卡特尔是指那些希望限制产量、控制市场、增加行业利润而联合在一起的独立企业联盟。
卡特尔分类:参加范围(完全、不完作)协定内容(价格、数量、销售条件、技术)合法角度(合法、非法)成功卡特尔的必要条件(简答题)1. 卡特尔必须有提高市场价格的能力2. 卡特尔的预期惩罚较低3. 较低的组织成本4. 容易察觉欺骗第六章价格歧视我们关注的不是竞争市场上偶然的价格差异,而是那种因厂商的市场势力而引起的系统性的价格歧视现象。
价格歧视:即某一厂商在同一时间对同一种产品或服务向消费者索要两种以上的价格,或者对销售给不同消费者的同一种产品或服务在其成本不同时索价相同。
价格歧视的普遍性价格歧视的利润动机:所有价格歧视的方式均可以视为企业尽量减少销量扩大后收益的减少价格歧视的条件1. 企业必须具有一定的市场势力2. 企业必须能够推断或知道消费者对某一单位产品的支付意愿3. 企业有能力阻止顾客之间的转卖行为或套利一级价格歧视定义:一级价格歧视又称完全价格歧视,即厂商以买者愿意为每单位商品支付的最高价格,向买者销售每一单位的商品,因此获取所有的消费者剩余。
“是在单个消费者拥有单位需求时出现的。
”二级价格歧视定义:二级价格歧视是非线性定价,是厂商将商品区分为连续的批量,并且根据产品的购买数量设定不同的价格,分批定价销售。
(以买者愿意为各批商品所支付的最高价格进行销售)。
二级价格歧视的关键特征就是价格与顾客身份无关,而取决于购买数量。
三级价格歧视定义:三级价格歧视就是企业通过消费者的一些外部特征信号,例如年龄、职业等,将他们分为一些相互分割的市场,从而在不同的市场上收取不同的价格。
练习题一某垄断者的产品需求曲线为P=16-Q;边际成本为4,求:(1)垄断者出售8单位产品的总收益为多少?(2)如果垄断者实行一级价格歧视,垄断者的收益为多少?所掠夺的消费者剩余为多少?如果垄断者实行二级价格歧视,对前4个单位的商品定价为12元,对后4个单位的商品定价为8元,垄断者掠夺的消费者剩余为多少?解:待补充练习题二某垄断者能够把他的产品在不同的两个市场实行差别价格,其总成本函数为TC=8Q+100;产品的需求函数为:Q1=10-0.5P1;Q2=40-P2;计算利润极大化时的P1、P2、Q1、Q2值。
解:待补充价格歧视判断题:1、“经济学家”杂志的初次定购价低于再次定购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