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置导尿的护理指南
留置导尿护理指南
![留置导尿护理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890b2ad6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bea4671.png)
(二)导尿管的选择
2、不同的使用时间可选用不同材料的导尿管 (1)间歇性导尿 聚氯乙烯非涂层导管:质地很硬,管腔大,能确保快速流动。但是,其硬度 可能导致一些患者不适,因此需要在插入前润滑。 亲水涂层导管:浸渍涂层,可在整个插管过程中润滑导管。 (2)短期留置导尿(1-4周) 聚氯乙烯或塑料:原位保留时间不应超过1周。 未经涂层处理的乳胶/硅胶:原位保留时间不应超过1周。因为表面不光滑, 所以容易结垢。 聚四氟乙烯(PTFE)粘合的乳胶(特氟隆):原位保留时间不应超过4周。 聚四氟乙烯涂层的乳胶导管比普通乳胶导管光滑,使他们更耐结垢并可减少 对尿道黏膜的刺激。
3)对能自理的患者嘱其清洗外阴,对不能起床者,应协助其洗净外阴。 4)站患者右侧帮助脱去对侧裤脚,盖在近侧腿部,并盖上绒毯,对侧腿部用棉
被遮盖,注意保暖。患者取仰卧屈膝位,两腿略向外展,露出外阴。 5)将小橡胶单和治疗巾垫于臀下,治疗碗、弯盘置于外阴附近,一手拇指、食
指分开并固定小阴唇,一手持血管钳夹取消毒棉球按由内到外再到内,自上向 下的顺序消毒尿道口、两侧小阴唇、再到尿道口,每只棉球限用一次(消毒尿 道口时停留片刻,使消毒液与尿道口粘膜充分接触,达到消毒的目的)。
的置管。(推荐等级ⅡB) 如果使用膀胱超声扫描仪,需确保使用适应证,护理人员应该接受专业训练,超
声扫描在不同患者之间使用应彻底清洁和消毒。(推荐等级ⅠB)
(四)正确的置管流程
1.置管所需物品
1)治疗盘内备:无菌导尿包(导尿管1根、血管钳2把、镊子、小药杯内置棉球、 液状石蜡棉球瓶、洞巾、弯盘2只,有盖标本瓶或试管)、JUC(洁悠神)长效 抗菌材料、无菌持物钳、无菌手套、无菌注射器、消毒溶液、治疗碗(内盛消 毒溶液棉球数只、血管钳1把)、消毒手套1只或指套2只、弯盘、小橡胶单及治 疗巾(或一次性尿垫)。
导尿管留置护理常识
![导尿管留置护理常识](https://img.taocdn.com/s3/m/f45aeec3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cb.png)
导尿管留置护理常识导尿管是一种通过尿道插入膀胱的医疗器械,它可以用于排尿困难或无法自主排尿的患者,或用于术后尿液引流等情况下。
导尿管留置是一项常见的医疗护理措施,以下是导尿管留置护理的一些常识:1.选择合适的导尿管尺寸:导尿管的尺寸应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身材和生理情况等因素来确定。
过大或过小的导尿管都会给患者带来不适,甚至损伤尿道和膀胱。
2.导尿管的消毒:在插入导尿管之前,需要先将导尿管进行消毒处理,以防止感染。
一般采用的消毒方法有酒精消毒和氯己定消毒,消毒时间一般为5-10分钟。
3.导尿管插入的角度:插入导尿管时,应使其与尿道成30-40度的角度,以便顺利插入膀胱。
同时要注意避免损伤尿道,可以配合使用导尿骨架或导尿引导器等辅助器械。
4.固定导尿管:成功插入导尿管后,需要使用导尿管带或导尿固定器将其固定在适当的位置,以防止导尿管脱出或滑动。
固定时要注意不要过紧,以免造成不适或损伤。
5.导尿管的护理:留置导尿管后,需要定期进行导尿管的护理。
每隔4-6小时,要检查导尿管是否通畅,是否有阻塞或固定松动的情况,并喂给患者足够的水分以保证尿液的排出。
6.卫生护理:导尿管周围应保持清洁和干燥,避免感染的发生。
每天至少进行一次清洁护理,用温盐水或无菌生理盐水清洁导尿管及其周围皮肤。
7.病情观察:留置导尿管期间,需要对患者的尿液量、颜色、气味及有无血尿、残尿等情况进行观察记录。
如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向医护人员报告。
8.高位冲洗:如果患者的导尿管长时间留置,会容易积聚结石和固体沉淀物,导致导尿管堵塞。
此时,可以进行高位冲洗来清除管腔内的结石和固体沉淀物。
9.导尿管的拔除:当患者不再需要导尿管时,需要由专业护士或医生进行拔除操作。
拔除前要先放尿,然后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尿道和导尿管外口,并注意保护好患者的隐私。
10.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患者在插入导尿管期间要注意个人卫生,及时更换衣物和床单,勤洗手,保持环境干净,以避免感染的发生。
留置导尿护理指南
![留置导尿护理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718881eba76e58fafbb00360.png)
院感科
留置导尿的适应证、置管注 意事项、方法及护理
一、导尿的适应症
适应证
具有临床意义的尿潴 留或膀胱出口梗阻的 患者
尿失禁
精确监测尿量 患者不能或不愿 意收集尿液
如果药物治疗无效而又无外科治疗指征,需要暂时 缓 解或者长期引流的尿潴留。
为缓解临终患者的痛苦;其他非侵人性措施如使用药 物、尿垫等仍不能缓解且患者不能接受使用外部的集 尿装置时 。
膜部和尿道外口;三个扩张,即前列腺部、球部及舟状窝。在导尿时,必须掌握这些解剖 特点,使患者能顺利接受导尿。
(2) 备齐用物携至床边,核对患者信息,向患者解释,以取得配合。关闭门窗,用屏风遮 挡。保持合适的室温,保证光线充足或有足够的光线。 (3)站患者右侧帮助脱去对侧裤脚, 盖在近侧腿部,并盖上浴巾,对侧腿部用盖被遮盖,注意保暖。助患者仰卧,两腿平放 略分开,充分暴露外阴。
1. 使用JUC(沽悠神)长效抗菌材料喷涂尿管能有效阻止细菌生物膜的形成, 减少菌尿的发生率[39-42] (推荐等级IA)。
2. 间歇性导尿的患者首选亲水性超滑导尿管[34.43] (推荐等级ⅡB)。
3. 对于有频繁梗阻的患者,硅胶材料的导尿管相对于其他材料的导尿管更有 助于降低患者长期置管感染的风险[34] (推荐等级ⅡB)。
(3)站患者右侧帮助脱去对侧裤脚,盖在近侧腿部,并盖上浴巾,对侧腿部用盖 被遮盖,注意保暖。患者取仰卧屈膝位,两腿略向外展,充分暴露外阴。
(4) 将小橡胶单和治疗巾垫于臀下,治疗碗、弯盘置于外阴适宜处,戴上手套进 行初步消毒:一手持血管钳夹取消毒棉球初步消毒阴阜、大阴唇,另一手分开大 阴唇,由外向内、自上而下的顺序消毒小阴唇和尿道口,每只棉球限用一次。消 毒尿道口时停留片刻,使消毒液与尿道口数膜充分接触,达到消毒的目的。消毒 完毕,脱下手套置于弯盘内,将治疗碗及弯盘移至床尾。
留置导尿护理指导建议
![留置导尿护理指导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f7281254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1e.png)
3
手术需要
在泌尿科手术中,需要留置导尿管以引流尿液 ,预防术后并发症。
留置导尿操作流程
评估
了解病人病情、意识状态、合作程度及尿道情况。
准备
清洁外阴及尿道口,备好所需物品,如无菌导尿管、弯 盘、治疗碗、镊子、剪刀等。
插管
将导尿管插入尿道,插入长度一般为10-15cm,确认尿 液流出后固定导尿管。
固定
护理质量检查及持续改进
质量检查
定期进行留置导尿护理质量检查,评估护理效果、患者满意度及护士执行力等, 发现问题并及时整改。
持续改进
根据质量检查结果,分析问题原因,制定改进措施,优化护理流程,提高护理质 量。
患者满意度调查及改进措施
满意度调查
定期对患者进行留置导尿护理满意度调查,了解患者需求和 意见,为改进护理服务提供参考依据。
改进措施
根据满意度调查结果,及时调整护理策略,优化护理服务项 目,提高患者满意度。对不满意的患者进行重点关注,采取 针对性改进措施,确保患者得到优质的护理服务。
THANKS
感谢观看
留置导尿过程中可能出现尿道疼痛、尿频、尿急等不适症状,应向患者介绍疼痛 的原因及应对方法,如使用药物缓解疼痛等。
患者饮食指导
01
02
03
多饮水
留置导尿期间应多饮水, 以增加尿量并起到自然冲 洗尿道的作用。
饮食禁忌
避免过多摄入辛辣、刺激 性食物,以免加重尿道刺 激症状。
高纤维饮食
保持大便通畅,多吃高纤 维食物以预防便秘。
插尿管
将尿管插入患者的尿道,根据需 要插入适当的深度。
尿液引流
确认尿管位置正确后,打开尿袋开 关,观察尿液引流是否通畅。
尿管固定方法
留置导尿护理指南
![留置导尿护理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b580f9a2f121dd36a32d82c4.png)
4. 无需常规使用复杂的导尿装置。
5. 更换导尿管及集尿袋,并不推荐固定更换的时间间隔,推荐依据 临床指征进行更换,例如发生感染、梗阻或密闭的引流装置开放。 【医院感染与预防控制指南】 长期留置尿管的病人应定期更换导尿管(1次/2周)和集尿袋(2次/ 周)
(一)留置导尿管的正确维护
6. 除非具有临床指征(如术后拔除导尿管后发生菌尿症的患 者),否则无论短期或长期使用导尿管的患者,均不应常规 使用抗生素来预防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 7. 除非可能发生导尿管的阻塞(例如前列腺及膀胱手术后出 血),否则不推荐行膀胱灌注冲洗。 8. 拔除留置导尿管前无需夹闭导尿管。
具有临床意义的尿潴留或膀胱出口 如果药物治疗无效而又无外科治疗指征,需要暂时缓解或 梗阻的患者 者长期引流的尿潴留
尿失禁 为缓解临终患者的痛苦;其他非侵入性措施如使用药物、 尿垫等仍不能缓解且患者不能接受使用外部的集尿装置时
精确监测尿量 患者不能或不愿意收集尿液
需要频繁监测尿量时,如危重症患者 如全麻或脊髓麻醉下手术时间较长的外科手术患者;需要 实施泌尿系或妇产科手术的围手术期患者
(二)留置导尿管的日常护理
1.向患者及其家属解释留置导尿的目的和护理方法,使其认识到尿 路感染的重要性。 2. 每个患者应有个人护理方案,以尽量减少阻塞和导管结垢问题。 应记录每例新置管患者的导管阻塞情况。 3. 清洁尿道口周围区域和导管表面:每天洗澡或使用清水/生理盐水 清沽,清洁后可采用5mlJUC(洁悠神)长效抗菌材料喷洒尿道口周围 皮肤、黏膜,导尿管体外段自尿道口往下6cm 范围及3个导尿装置接 口处,分别每次喷洒3 喷,每日2 次。
(三)正确的置管技术
6. 在留置导尿后固定导尿管,防止导尿管移动及尿道牵拉。 7. 无特别临床指征时,一般选取与引流效果相匹配的最小孔 径的导尿管,以减少对膀胱颈及尿道的损伤。 8. 间歇性导尿时需规律引流尿液,防止膀胱过度充盈。 9. 可以使用便携式超声装置来评估间歇性导尿患者膀胱内的 尿量,以减少不必要的置管。
留置导尿的注意事项及护理要点
![留置导尿的注意事项及护理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a86bfd49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74bd342.png)
留置导尿的注意事项及护理要点《留置导尿的注意事项及护理要点》引言:留置导尿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操作,在许多情况下都被使用,包括手术前后、尿液潴留等。
然而,在进行留置导尿前,我们必须了解一些重要的注意事项和护理要点,以确保操作的成功和患者的安全。
本文将重点介绍留置导尿的注意事项和护理要点。
注意事项:1. 需要评估:在留置导尿操作之前,护士或医生应该对患者进行适当的评估。
包括身体的情况、尿液的颜色和量、以及有无尿道感染等。
这些评估可以帮助确定是否需要留置导尿,以及何时进行操作。
2. 使用无菌技术:留置导尿操作必须遵循无菌技术,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护士或医生应该在操作之前彻底洗手,并戴上手套和口罩。
导尿管和相关设备也必须是无菌的。
3. 选择合适的导尿管:在留置导尿操作中,根据患者的需求和医生的建议,选择合适类型和尺寸的导尿管。
这取决于患者的尿道情况、性别和尿液流量等因素。
4. 适当位置:在执行留置导尿操作时,需要确保患者在适当的位置上。
对于男性患者,应该保持仰卧位,双膝微曲;对于女性患者,应选择仰卧位或俯卧位。
护理要点:1. 观察留置导尿管的位置:在留置导尿后,应保持导尿管的正确位置。
护士应该定期观察导尿管是否移到了异常位置,如膀胱颈部或膀胱壁。
2. 管路护理:保持导尿管的畅通是非常重要的。
护士在每天或按照医嘱的频率清洁导尿管和周围区域,以避免感染。
注意使用适当的清洁剂并遵循正确的清洁技术。
3. 善意护理:对于留置导尿患者,可能会经历不适或疼痛。
护士应该及时给予病人舒适和善意护理,提供必要的疼痛缓解措施。
4. 监测尿液:护士应该经常监测尿液的颜色、浑浊度和量。
如果发现异常,如血尿或尿液减少,应及时报告相关医生。
结论:留置导尿的注意事项和护理要点对于确保患者的安全和预防感染至关重要。
使用无菌技术、选用合适的导尿管尺寸、定期观察导尿管位置,以及正确清洁导尿管等,都是进行护理的关键要点。
护士必须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以提供高质量的留置导尿护理服务。
留置导尿的并发症及护理措施
![留置导尿的并发症及护理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6b10de33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2a.png)
前列腺部 膜部 海绵体部
二、尿道的解剖结构
女性尿道 女性尿道位于道之前耻骨联合之后,自 膀胱颈部开始向下向前止于尿道口。较 男性尿道短,宽而直,长约3-5厘米,直 径约为6毫米,富于扩张,可达10-13毫 米。尿道口在阴蒂下方,呈矢状裂。
三、导尿的注意事项
1、严格无菌操作,防止泌尿系 逆行感染。
插管时带入 细菌或损伤
1、操作不当,无菌观念不强 尿道黏膜,
为细菌的侵
2、逆行感染
入及增殖创 细菌经导尿管造与了条件
3、留置导尿管时间过引长流管接口或经 储尿袋进入膀胱
引起菌尿
四、留置导尿的并发症
漏尿
1、患者自身原因 老年男性:尿道括约肌纤维出现萎缩,收缩力差 老年女性:尿道萎缩,盆底肌和尿道括约肌松弛
拔管后发生排尿困难时,应积极借助辅助措施,如腹部 热敷,温热水冲洗外阴,耻骨联合上膀胱底部按摩等方法诱 导排尿,防止发生尿潴留。
附:膀胱冲洗
• 膀胱冲洗:是将一定量的无菌溶液通过 留置导尿管注入膀胱,达到清洗膀胱, 稀释尿液,清楚沉淀物,防止导尿管堵 塞,维持尿液引流通畅的目的。
膀胱冲洗——方法
管未经放气而整体拔出,损伤尿道 5、膀胱冲洗时,速度过快,尿管内压力过高,导致气囊
对膀胱粘产生局部刺激,致大量血尿 6、大量快速放尿,膀胱突然减压,致膀胱粘膜急剧充血
四、留置导尿的并发症
疼痛
1、心理因素
2、操作因素 3、尿管因素 4、固定因素
患者精神紧张,膀胱颈肌肉收 缩,痉挛,导致尿道狭窄而 引起疼痛 石蜡油润滑长度不够,尿管与 尿道之间摩擦增大引起疼痛 导尿管类型和型号选择不合适 气囊未完全进入膀胱便开始注 水
五、护理措施
5、防止泌尿系统的感染
留置导尿的护理
![留置导尿的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6e9510c7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91.png)
汇报人:日期:•留置导尿简介•留置导尿的术前准备•留置导尿的术后护理目录•留置导尿的健康教育01留置导尿简介留置导尿的定义•定义:留置导尿是在无菌操作下,通过尿道将导尿管插入适应症•尿潴留或排尿困难:留置导尿可用于缓解因各种原因引起的尿潴留或排尿困难。
•手术需要:某些盆腔、腹部手术前需留置导尿,以利于手术操作。
•监测尿量:对于危重病人,留置导尿可以准确监测尿量,了解肾功能。
禁忌症•严重尿道狭窄,导尿管无法插入。
•急性尿道炎、膀胱炎等尿路感染性疾病急性期。
•对于某些特殊人群,如孕妇、儿童等,应根据具体情况评估是否适合留置导尿。
•一次性使用导尿管:适用于短期留置,材质多为硅胶或乳胶,减少尿道刺激。
•Foley导尿管:适用于长期留置,带有气囊,可以固定在膀胱内,减少导尿管脱落的风险。
•三腔导尿管:除了引流尿液外,还可用于膀胱冲洗,适用于需要膀胱冲洗的病人。
•以上是关于留置导尿的简介,包括其定义、适应症、禁忌症以及常用类型。
在实际操作中,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导尿管类型,并进行规范的留置导尿护理,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
留置导尿的常用类型02留置导尿的术前准备术前应向患者详细解释留置导尿的必要性、过程及可能的不适感,消除其恐惧和焦虑情绪。
心理疏导增强信心获得患者配合告知患者导尿管置入后生活将恢复正常,增强其对手术和康复的信心。
确保患者理解并配合手术过程,签署知情同意书。
030201患者的心理准备评估患者的尿液成分,了解是否存在感染、蛋白尿等情况。
尿液分析检查患者的肾功能指标,如尿素氮、肌酐等,评估肾脏功能。
血液检查如超声、CT等,了解尿路结构,为导尿管的置入提供参考。
影像学检查术前的常规检查预防感染: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术前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降低术后感染的风险。
药物过敏试验:在使用抗菌药物前,进行药物过敏试验,确保患者无过敏反应。
这些术前准备措施有助于确保留置导尿手术的顺利进行,并降低术后并发症的风险。
留置导尿护理指南
![留置导尿护理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09fd8076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6d3a71e.png)
留置导尿护理指南一、导尿前的准备1、评估患者在进行留置导尿操作前,医护人员需要对患者的病情、意识状态、自理能力、合作程度等进行全面评估,以确定是否适合进行留置导尿,以及选择合适的导尿管型号和材质。
2、告知患者及家属向患者及家属解释留置导尿的目的、过程、可能出现的不适和并发症,以及需要配合的事项,取得患者和家属的理解和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3、环境准备操作前应保持环境清洁、安静、温度适宜,屏风遮挡,保护患者隐私。
4、物品准备准备好导尿包(内有弯盘、镊子、碘伏棉球、石蜡油棉球、纱布、导尿管、引流袋等)、无菌手套、注射器、生理盐水、尿垫等物品。
二、导尿操作中的注意事项1、严格无菌操作医护人员在操作前应洗手、戴口罩和帽子,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防止感染。
2、选择合适的导尿管根据患者的性别、年龄、尿道情况等选择合适型号和材质的导尿管。
一般来说,成年男性选择 16-18F 的导尿管,成年女性选择 14-16F 的导尿管。
对于儿童,应选择较小型号的导尿管。
3、正确的插管方法用碘伏棉球消毒尿道口及周围皮肤,然后用石蜡油棉球润滑导尿管前端。
插管时动作要轻柔,避免损伤尿道黏膜。
插入导尿管的深度一般为见尿液流出后再插入 5-7 厘米(男性 20-22 厘米,女性 4-6 厘米)。
4、妥善固定导尿管插入导尿管后,向气囊内注入适量的生理盐水(一般为 10-15 毫升),轻拉导尿管以确认固定牢固。
然后将导尿管与引流袋连接,并妥善固定在床边,避免牵拉和扭曲。
三、导尿后的护理1、观察尿液情况密切观察尿液的颜色、量、性质等,如有异常应及时报告医生。
正常尿液应为淡黄色、清亮,如果尿液出现浑浊、血尿、脓尿等情况,可能提示存在感染或其他问题。
2、保持引流通畅防止导尿管受压、扭曲、堵塞。
定期挤压导尿管,以防止尿液沉淀堵塞。
如果引流不畅,应及时查找原因并处理。
3、尿道口护理每天用碘伏棉球消毒尿道口及周围皮肤 2 次,保持尿道口清洁。
4、更换引流袋引流袋应每周更换 1-2 次,更换时应先关闭引流管,然后消毒接口处,再连接新的引流袋。
留置导尿的护理指南
![留置导尿的护理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1d1c782c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31.png)
膀胱残余尿量评估
每次更换导尿管前,应评估膀 胱残余尿量,如残余尿量过多
,应通知医生及时处理。
尿液的观察与记录
观察尿液颜色
留置导尿管期间,应观察尿液 的颜色、透明度及是否有沉淀 物等异常情况。如出现异常,
应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观察尿液量
记录每日尿液排出量,以了解患 者的肾功能情况。如出现少尿、 无尿等情况,应及时通知医生处 理。
心理疏导
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变化,耐心 倾听患者的诉求,给予适当的心 理支持和安慰。
沟通方式
采用适当的沟通方式,如温和的语 气、简洁明了的语言等,以增加患 者的信任和配合度。
尿道外口消毒与清洁
消毒方法
使用碘伏或酒精棉球对尿道外 口进行消毒,从中心向外围擦 拭,消毒后保持尿道外口干燥
。
清洁方法
使用温和的清洁剂清洗尿道外 口及周围皮肤,注意保持清洁 、干燥,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
06
其他相关问题
导尿管漏气、漏水及破裂的处理
原因分析
留置导尿管连接不紧密、气囊漏气、尿液漏出等。
处理措施
重新固定导尿管、更换气囊、重新插入导尿管等。
导尿管堵塞的预防与处理
预防措施
保持尿液引流通畅,避免导尿管受压、弯曲或打折;定期进行膀胱冲洗。
处理方法
检查导尿管是否受压、弯曲或打折;使用生理盐水冲洗膀胱;重新插入导尿管等 。
拔除时机
留置导尿管的拔除时机应根据患者 的病情及医生的建议来确定,一般 拔除前应进行膀胱功能评估。
膀胱功能的训练与评估
膀胱功能训练
留置导尿管期间,应进行膀胱 功能训练,以帮助患者适应尿 管并预防膀胱挛缩。可采取间 歇性夹管、定时放尿等方法。
简述留置导尿护理
![简述留置导尿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3c48fd3a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d3.png)
简述留置导尿护理
留置导尿是一种在患者尿道内插入导尿管,以便收集尿液或排空尿液的护理措施。
这种护理通常适用于以下情况:
1. 长时间不能自主排尿的患者,例如手术后、严重疾病或伤残患者等。
2. 需要准确监测尿液输出量的患者,例如危重病患者、术后监测等。
3. 患有尿道狭窄、尿道感染或泌尿系统结石等病症的患者。
4. 用于尿液采样或进行药物排泄。
留置导尿护理的步骤包括:
1. 准备工作:收集所需的器械和材料,包括导尿管、导尿包、无菌消毒液,穿戴无菌手套等。
2. 告知患者:向患者解释留置导尿的目的、过程和可能的不适感,征得患者同意并保持患者尿道周围的隐私。
3. 患者准备:让患者采取适当的体位,通常为仰卧位,然后清洁外阴和尿道口。
4. 插入导尿管:无菌环境下,用无菌的导尿包打开导尿管,用消毒液消毒导尿管,然后小心插入患者的尿道,将导尿管插入膀胱中。
5. 固定导尿管:将导尿管固定到患者的大腿或腹部,以防止导尿管脱落。
6. 连接导尿袋:将导尿管与导尿袋连接,确保导尿袋底部的排尿管保持通畅。
7. 监测尿液输出:定期检查导尿袋中的尿液输出量,并记录下
来。
8. 尿液样本采集:根据需要,可以通过导尿管采集尿液样本供实验室检查。
9. 护理导尿管:定期清洁和消毒导尿管和导尿口,以减少感染风险。
10. 教育患者:对患者和患者家属进行相关的护理指导,包括如何正确清洁导尿袋和导尿管口,观察尿液变化等。
总之,留置导尿护理是一项关键的护理措施,需要护士具备相关的知识和技能,以确保患者的舒适和安全。
留置导尿患者的护理
![留置导尿患者的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dd3fb08b27d3240c8547ef3c.png)
.实用文档.
留置导尿患者的护理:
1防止泌尿系统逆行感染的措施
〔1保持尿道口清洁:女患者用消毒棉球擦拭外阴及尿道口,男患者用消毒棉球擦拭尿道口、龟头及包皮,每天1-2次。
排便后及时清洗肛门及会阴部皮肤
〔2 集尿袋的更换:注意观察并及时排空集尿袋内尿液,并记录尿量。
通常每周更换集尿袋1-2次。
假设尿液性状、颜色改变,需及时更换
〔3尿管的更换:定期更换导尿管,尿管的更换频率通常根据导尿管的材质决定,一般为1-4周更换一次
2留置导尿期间,如病情允许应鼓励患者每日摄入水分在2000ML以上〔包括口服和筋脉输液灯〕,到达冲洗尿道的目的
3训练膀胱反射功能,可采用间歇性夹管方式。
夹闭导尿管,每3-4小时开放一次,是膀胱定时充盈和排空,促进膀胱功能的回复
4注意患者的主诉并观察尿液情况,发现尿液混浊、沉淀、有结晶时,应及时处理,每周检查尿常规1次。
.。
2024版留置导尿护理指南PPT通用课件
![2024版留置导尿护理指南PPT通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d6678ba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ad.png)
固定方法选择
选择合适的固定材料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需要,选择合适的固定材料,如胶布、绷 带等,确保导尿管固定稳妥。
妥善固定导尿管
将导尿管妥善固定在患者的大腿或腹部,避免导尿管脱落或移位, 确保尿液引流通畅。
定期检查固定情况
定期检查导尿管的固定情况,如发现固定不牢或脱落现象,应及 时进行处理。
防止并发症措施
留置导尿护理指南 PPT通用课件
目 录
• 留置导尿基本概念与原理 • 留置导尿前准备工作 • 留置导尿操作技巧与注意事项 • 留置导尿后观察与记录要求 • 留置导尿并发症预防与处理策略 •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01
留置导尿基本概念与原理
留置导尿定义及目的
定义
留置导尿是指将导尿管经尿道插入膀 胱引出尿液,并保留在膀胱内的一种 引流方法。
04
留置导尿后观察与记录要 求
观察尿液性状、颜色、量等变化
尿液性状
注意尿液是否清澈透明, 有无浑浊、沉淀物或絮状 物等异常表现。
尿液颜色
正常尿液为淡黄色或无色, 异常颜色如红色、棕色、 乳白色等可能提示不同疾 病。
尿量变化
记录每小时或每日尿量, 观察尿量是否稳定,有无 突然增多或减少等异常情 况。
漏尿问题处理
检查导尿管是否固定良好,调整气囊注水量;如仍无法解决漏尿问 题,需考虑更换合适型号的导尿管。
血尿问题处理
观察血尿情况,如为轻微血尿且能自行缓解,可继续观察;如血尿 持续或加重,需及时报告医生进行处理。
06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 趋势
本次课程重点内容回顾
01
02
03
04
留置导尿的定义、目的和适应 症
定期更换引流袋和冲洗膀胱
留置导尿护理指导建议
![留置导尿护理指导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9a7f4cbc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07.png)
准备用物
在操作前需要准备无菌导尿管、 无菌手套、消毒液、尿液收集袋 等用物,确保操作顺利进行。
心理护理
向患者简要说明留置导尿的目的、 操作过程和注意事项,以减少患者 的恐惧和不安。
02
留置导尿操作流程
插管流程
准备用物
核对患者
准备体位
插管操作
固定导尿管
洗手、戴手套、检查用 物是否齐全(导尿管、 润滑剂、注射器等)。
吊带固定法
将导尿管末端吊于床头,固定于床单上,避免尿管受压或脱落。
尿液引流与记录
连接引流袋
将引流袋与导尿管末端连接, 妥善固定于床旁。
保持通畅
确保尿液引流通畅,避免受压 、打折或脱落。
记录尿液
观察并记录尿液的颜色、量及 性状,异常情况及时汇报医生
。
导尿管拔除及注意事项
拔管前准备
洗手、戴手套,确认患者身份信息。
持续改进
针对培训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总结经验教训,持续改进培训效果,提高护理 质量。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健康教育内容与方法
制定健康教育计划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留置导尿期间的健康教育计划。
个性化教育
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的健康教育,包括饮食调整、活动与休息 、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等。
培训效果评估与改进
定期评估培训效果
定期对护理人员的留置导尿操作技能和患者及家属的自我护理能力进行评估,根 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培训计划。
处理方法
定期检查尿液分析,如有感染征象及时应用抗生素治疗;如出现尿道狭窄, 可考虑手术治疗;如出现肾功能不全,需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必要时行血液 透析等治疗。
05
留置导尿护理教育与培训
留置尿管护理指南
![留置尿管护理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29df542e5f0e7cd185253602.png)
Text
尿道口清洁 每日两次尿道口护理
鼓励饮水 多饮水达到内冲洗,并更 换体位
浑浊、沉淀、结晶
• 发生浑浊、沉淀、结晶时,应作膀胱冲洗, 每周检查尿常规一次。
• 患者离床时,导尿管与集尿袋应妥善安置。 搬运时夹闭引流管,防止尿液逆流。注意 要及时打开引流管,以保持引流通畅。
五、留置导尿管的日常护理
及时更换 导管脱出、无菌性、密闭 性破坏
引流通畅 管路扭曲打折不需要时尽早拔除(缩短 )
可以放公司标六志 、尿液标本的正确采集
应用消毒剂清洁导尿管接头后, 用去针头的注射器从导尿管接 头处抽吸尿液。
少量尿标本
无菌
大量尿标本
三、置管注意事项
无菌 固定 最小
•严格无菌操作下进行
•固定尿管,防止导管移动和 尿道牵拉
•无特别临床指证,一般选取与 引流效果相匹配的最小孔径尿管
三、置管注意事项
尿道短3—5cm F12—16号尿管 插入4—6cm见尿
女
两弯曲三狭窄 尿道长18—20cm F14—18号尿管 插20—22cm见尿
男
三、置管注意事项
双腔尿管
三腔尿管
尿管型号
标注量
四、留置导尿管的维护
1.无菌操作留 置导尿管后, 保持引流系统 的密闭性。
2.保持引流通畅
(1) 避免导管及引
流管扭曲
(2) 集尿袋始终低 于膀胱水平, 避免接触地面
四、留置导尿管的维护
不推荐固定的 时间间隔,应 依据临床指证 进行更换。如 发生感染、梗 阻或密闭的引 流装置开放。
一、概念
最常见
感染
漏尿
疼痛或
导尿并发症
血尿
CUA留置尿管护理指南(2012版)
![CUA留置尿管护理指南(2012版)](https://img.taocdn.com/s3/m/07864dae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4336476.png)
CUA留置尿管护理指南(2012版)留置导尿是一种引流尿液的方法,但由于不当的操作和护理,可能会导致尿路感染、漏尿、血尿、尿管脱出、疼痛或引流不畅等问题。
尤其是尿路感染在导尿过程中是一种常见的并发症,占院内感染的比例高达40%,其中80%与导尿管有关。
因此,为了提高护理人员留置导尿护理的专业能力,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XXX护理学组织编写了《CUA留置导尿护理指南(2012年版)》。
本指南的制定基于循证医学,参考了XXX(HICPAC)2009年导尿管伴随性尿路感染的预防指南和美国导尿管伴随性菌尿和导尿管伴随性尿路感染的诊断、预防和管理指南,并广泛征求全国泌尿外科护理同仁的意见和建议,是循证医学指南、专家共识与临床实践的结晶。
本指南旨在规范和训练操作人员,包括留置导尿的适应症、置管方法、护理和导尿管伴随性尿路感染(CA-UTI)的诊断、预防和管理。
在留置导尿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和正确的置管技术。
选择合适的导尿管和正确维护留置导尿管也是非常重要的。
同时,正确采集尿液标本和阻塞管理也是关键。
在预防和管理导尿管伴随性尿路感染方面,本指南提供了降低风险的策略和质量改进方案,以及正确管理策略。
通过本指南的实践指导,护理人员可以提高留置导尿护理的专业能力,为留置导尿的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
4、职责所有人员都应确保遵守规范操作程序。
5、内容本指南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介绍留置导尿的适应症、置管方法及护理,参考了“XXX(HICPAC)2009年导尿管伴随性尿路感染的预防指南”;第二部分介绍导尿管伴随性尿路感染(CA-UTI)的诊断、预防和管理,参考了“美国导尿管伴随性菌尿和导尿管伴随性尿路感染的诊断、预防和管理指南”。
指南中涉及的文献按照研究方法和结果分成了五个推荐等级。
6、推荐等级推荐等级分为五个等级,其中推荐等级ⅠA、ⅠB、ⅠC为强烈推荐,分别指代随机对照试验的Meta分析的证据、至少一项随机对照试验的证据和至少一项设计良好的非随机对照试验的证据;推荐等级Ⅱ为一般推荐,指代设计良好的非试验性研究,如对照研究、相关性研究和病例研究的证据;不推荐的等级指代未解决的问题,专家委员会的报告,或权威人士的意见或临床经验。
留置导尿护理指南PPT课件
![留置导尿护理指南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d53a2af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875a572.png)
将患者反馈的问题进行分类整理,找出主要问题 并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
改进措施落实
针对患者反馈的问题,积极落实改进措施,提高 护理质量。
并发症发生率统计分析
01
并发症类型记录
详细记录留置导尿过程中出现的 并发症类型,如尿路感染、尿道 损伤等。
发生率统计
02
03
与其他科室比较
定期对并发症发生率进行统计, 分析原因并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 。
患者心理支持与健康教育
给予患者心理支持,缓解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 指导患者进行膀胱功能训练,促进膀胱功能恢复。
解释留置导尿的目的、注意事项及配合方法,取得患者 理解和合作。
告知患者留置导尿期间可能出现的不适及应对方法,提 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
04
特殊情况处理策略
导管堵塞或脱落应急处理
导管堵塞
无菌操作原则及步骤
洗手并穿戴无菌手套
01
进行留置导尿前,必须彻底清洁双手并穿戴无菌手套,以减少
细菌感染的风险。
消毒外阴及尿道口
02
使用无菌棉球或纱布蘸取消毒液,对外阴及尿道口进行彻底消
毒,确保操作区域无菌。
保持无菌操作环境
03
在操作过程中,要确保操作区域周围环境的清洁和无菌,避免
污染导管和引流袋。
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与教育,提高患者 对留置导尿护理的认识和配合度。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拔管时机选择和注意事项
拔管时机
留置导尿管的拔管时机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医嘱进行确定。一般情况下,在患者 病情稳定、能够自行排尿时即可考虑拔管。
注意事项
拔管前应先将导尿管夹闭,锻炼膀胱功能。拔管时应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规范进行 ,避免引起感染。拔管后应观察患者的排尿情况,如有异常应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