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版】2020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4-4 氮及其化合物(教案)

合集下载

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 4-4氮及其化合物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部分)

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 4-4氮及其化合物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部分)

提示:(1)Fe、Al 遇浓 HNO3 钝化,钝化是一种化学反应, 只是形成了一层致密的氧化膜。
(2)浓 HNO3 中的黄色物质为 NO2,可充入 O2 除去,发生 如下反应:4NO2+O2+2H2O===4HNO3。
自主评估
1.(2011·烟台测试)下列关于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N2 分子的结构较稳定,因而氮气不能支持任何物质的 燃烧 B.23 g NO2 和 N2O4 混合气含有 0.5NA 个氮原子(NA 表示 阿伏加德罗常数) C.NO 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或者排水法收集 D.浓硝酸保存在棕色瓶内是因为硝酸易挥发
答案:B
2.(2013·辽宁省盘锦市第二高级中学高三第二阶段考试)
在下列变化①大气固氮 ②硝酸银分解 ③实验室制取氨气
中,按氮元素被氧化、被还原、既不被氧化又不被还原的顺
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③②①
D.③①②
答案:A
3.下列有关氨的性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氨不能在空气中燃烧 ②氨水呈碱性 ③氨气和酸相
遇都能产生白烟 ④在反应:NH3+H+===NH+4 中氨失去电子
被氧化 ⑤氨水中含氮微粒中最多的是 NH+4
A.①②
B.③⑤
C.①⑤
D.②⑤
解析:氨在空气中氧化需高温和催化剂;由于氨水中存 在平衡:NH3+H2O NH3·H2O NH4++OH-,故氨水呈弱 碱性;氨气只有与挥发性酸相遇才能产生白烟,与不挥发性 酸如 H2SO4、H3PO4 相遇,不产生白烟;NH3 和 H+的反应为 非氧化还原反应。故①、②正确,③、④不正确。NH3 溶于 水,大部分与 H2O 反应生成 NH3·H2O,NH3·H2O 是一元弱碱, 电离很微弱,含氮微粒最多的是 NH3·H2O,⑤错。

2020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4.4氮及其化合物(讲)(含解析)

2020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4.4氮及其化合物(讲)(含解析)

【归纳总结】氮氧化物对环境的污染及防治
(1) 常见的污染类型
①光化学烟雾: NOx 在紫外线作用下,与碳氢化合物发生一系列光化学反应,产生了一种有毒的烟雾。
②酸雨: NOx 排入大气中后,与水反应生成 HNO3 和 HNO2,随雨雪降到地面。
③破坏臭氧层: NO2 可使平流层中的臭氧减少,导致地面紫外线辐射量增加。
② NO进一步氧化生成 NO2: 2NO+ O2===2NO2。
③用水吸收 NO2 生成 HNO3:
3NO2 + H2 O===2HN3O+ NO。
(4) 硝酸的保存
①保存硝酸:棕色瓶 ( 避光 ) 、玻璃塞 ( 橡胶塞易被氧化 ) 、阴凉处 ( 防热 ) 。 ②存放的浓硝酸中,因分解产生的 NO2 溶于 HNO3 而使其呈黄色。与工业盐酸中因含
专题 4.4 氮及其化合物
1. 了解氮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掌握其主要性质及其应用。 2. 了解氮的化合物对环境的影响。
知识点一 氮气及其氧化物
1.氮的固定
( 1)自然固氮( 2)人工固氮:合成氨工业
2.氮气
(1) 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
(2) 化学性质
点燃 ① 3Mg+ N2=====Mg3N2;
硝酸可氧化 H2S、 SO2、 Na2SO3 、HI 、 Fe2+等还原性物质。 稀硝酸与 FeSO4 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Fe2++ 4H++NO-3 ===3Fe3++NO↑+ 2H2O。 (3) 与有机物反应 ①硝化反应 ( 与苯反应 ) :
浓硫酸 + HNO3( 浓 ) ――△→
+ H2O;
b.在纯氧中燃烧: 4NH3+ 3O2=点==燃==2N2+ 6H2O。

2020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氮及其化合物学案

2020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氮及其化合物学案

氮及其化合物知识结构1.氮及其重要化合物的转化关系:2.氮无限制族元素的主要性质及递变规律4.氮和磷的氧化物性质与制法2NO3Cu(NO Cu(NO 5.氮的氢化物结构与性质NH3H2O+HCl6.硝酸性质浓2NH3+H2O NH3H2O3NHO4HX冒白烟,湿红石芯试纸变蓝39.硝酸盐性质与鉴别10.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能力点提示1.通过对基本概念的学习,使学生对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实质和转换关系有正确认识;能从具体反应中识别出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会进行多个氧化还原反应的比较或者从物质化合价来确定氧化剂、还原剂相对强弱。

2.要求学生熟练地掌握“单线桥”法表示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

3.根据氧化剂得电子总数等于还原剂失电子总数的原则,用化合价升降法熟练地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了解最小公倍法(找出反应前后出现“个数”最多的原子,按最小公倍数进行配平)配平氧—还反应的方法;对有缺项不完整的反应式,能先根据反应物与生成物的差异正确判断缺项物质,然后加以配平。

4.通过综合归纳、总结,掌握氮族元素的变化规律。

其中包含①周期表中的位置,单质化学性质递变。

②气态氢化物物理、化学性质及实验室制法(NH3、PH3)。

③通过比较NO、NO 2、P2O5、HNO3、H3PO4掌握氧化物和酸的性质。

④由常见无机盐性质对比对硝酸盐、磷酸盐、磷酸氢盐、磷酸二氢盐溶解性、热稳定性及重要的化学性质(含磷酸盐与酸式盐间转化)有正确的认识。

⑤由N、P、As单质、氧化物和酸性质的学习,掌握非金属及氧化物和酸的反应规律。

⑥通过磷酸盐、磷酸氢盐、磷酸二氢盐性质学习,掌握酸式盐和弱酸盐的反应规律。

⑦由H2O同NO2,水同P2O5,水同NO+O2等有水参加的反应,认识到在化学反应中除水是重要的溶剂外还直接参与许多化学反应。

⑧从P与O2(量不同)反应,Ca3(PO4)2同H2SO4(量不同)反应,H3PO4与Ca(OH)2反应(量不同),Cu 与 HNO3反应(浓度不同),P2O5与水反应(温度不同)条件不同,产物不同;弄清反应条件同反应产物的关系。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学案:4.4氮及其化合物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学案:4.4氮及其化合物

学烟雾
NO2 红棕色
有毒 易溶于水
3NO2+ H2O===2HNO3+ NO
形成酸雨、光化学烟雾
氨、铵盐
1.氨的性质 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易液化。极易溶于水
(1∶700)。
(1)与水反应: NH 3+H2O -,氨的水溶液叫氨水,呈弱碱性。
NH 3·H2O
NH

4

OH
(2)还原性
铵盐与碱反应的 2 个应用
①实验室制 NH 3
②检验铵盐或
NH

4
存在
硝酸的 3 个反应 3Cu+8HNO3(稀 )===3Cu(NO3)2+2NO↑+ 4H2O, Cu+4HNO 3(浓)===Cu(NO3)2+2NO2↑+ 2H2O,
△ C+ 4HNO3(浓)=====CO2↑+ 4NO2↑+ 2H2O。
计算得 x=0.3。气体体积 V=0.6×22.4=13.44(L);若混合物全是 Cu2S,其物质的
量为 0.075 mol,转移电子数 0.075× 10=0.75(mol), 设 NO x mol ,NO2 x mol, 3 x
+x=0.75,计算得 x= 0.1875,气体体积 0.375×22.4=8.4(L) ,因此选 A 。 【答案】 A
和 NO2 的混合物,且体积比为 1∶1,则 V 可能为 ( )
A . 9.0 L
B.13.5 L
C. 15.7 L D.16.8 L
【解析】 若混合物全是 CuS,其物质的量为 12/80=0.15(mol),电子转移数
0.15×(6+ 2)=1.2(mol)。两者体积相等,设 NO x mol , NO2 x mol ,3x+x=1.2,

高考化学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4.4氮及其化合物(66 张)

高考化学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4.4氮及其化合物(66 张)
3 .原子守恒法
4NO 2+O 2和4NO+3O 2从组成上均相当于2N 2O 5的组成,都与 N 2O 5+H 2O 2HNO 3等效。当NO 、NO 2、O 2的混合气体通入 水中时利用混合气体中N 、O 原子个数比进行分析判断。
-10 -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基础梳理 考点突破
例1 将容积为50 mL 的量筒充满二氧化氮和氧气的混合气体,将
量筒倒置在盛满水的水槽里,一段时间后,量筒里剩余气体体积为5
mL, 若向量筒内鼓入氧气后,量筒内水柱继续上升,直至量筒内完全
被水充满,则原混合气体中NO 2和O 2体积比A 是( ) A.43 ∶7 B.18 ∶7 C.4 ∶1 D.22 ∶3
解析:NO 2、O 2与水的反应属于循环反应,可简化为 4NO 2+O 2+2H 2O 4HNO 3;根据“若向量筒内鼓入氧气后,可以 观察到量筒内水柱继续上升,直至量筒内完全被水充满”可知,反应
碳C 氢化合物(CxH y)、碳等的排放,能有效控制雾霾,D正确。
解析 答案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基础梳理 考点突破
-12 -
归纳总结 NO x的处理方法 氮的氧化物均有毒,是主要的污染性气体,对其处理主要有如下
三种方法:
(1)转化为HNO 3。利用NO x、O 2、H 2O 共同作用生产HNO 3。 (2)转化为N 2。利用NO x的氧化性,与CO 、NH 3等在催化剂作用 下生成无毒无害的N 2。 (3)碱液吸收法。主要化学方程式有:
放 降,低AB可..,尾尾造得气气成电处“子造雾,理成被霾过“还”雾程原,霾正A中,确B”正与,氮;尾确汽氧气;油催化处化未物理剂充过(只N分程O改燃,x氮变)被烧氧化还有化学原关物反(应NO速x率)中,不氮会元改素变化平合衡价转 C.Pt-Rh 催化剂可提高尾气净化反应的平衡转化率

高考化学一轮 4.4 氮及其重要化合物精品复习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高考化学一轮 4.4 氮及其重要化合物精品复习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第四节氮及其重要化合物【高考目标导航】考纲导引考点梳理1.掌握氮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的主要性质,了解其应用。

2.了解氮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对环境质量的影响。

3.掌握氨、铵盐、硝酸的主要化学性质。

氮气及氮的氧化物。

氨和铵盐。

硝酸。

【基础知识梳理】一、氮气及氮的氧化物颜色气味毒性密度溶解性N2 无色无味无毒比空气稍小难溶于水NO 无色无味有毒比空气稍大不溶于水NO2 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有毒比空气稍大与水发生反应2.化学性质(1)氮气①与氧气反应②与氢气反应(2)NO与O2反应:2NO+O2===2NO2(3)NO2与H2O反应:3NO2+H2O===2HNO3+NO3.氮的氧化物对环境的影响(1)形成硝酸型酸雨。

(2)形成光化学烟雾。

(3)破坏臭氧层。

二、氨和铵盐1.氨气(NH3):(1)分子结构:由极性键形成的三角锥形的极性分子,N原子有一孤对电子;N -3价,为N元素的最低价态(2)物理性质:无色、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常温常压下1体积水能溶解700体积的氨气,易液化(可作致冷剂)(3)化学性质:①与水反应:氨水呈碱性,原理:NH3+H2O NH3·H2O NH4++OH-氨气是唯一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的气体,常用此性质检验氨气。

②与酸反应与挥发性酸(如浓盐酸、硝酸)的反应:NH3+HCl=NH4Cl 现象:产生白烟与硫酸反应:2NH3+H2SO4=(NH4)2SO4③与盐反应:向AlCl3溶液中滴加氨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3++3 NH3·H2O=Al(OH)3↓+3NH4+④氨气的还原性NH3中的N 呈—3价,所以NH3具有还原性,能被O2、CuO 、NOx 、Cl2等物质氧化。

a.4NH3+5O2 催化剂△ 4NO+6H2O (工业制硝酸的基础)b.2NH3+3CuO 3Cu+N2+3H2Oc.3Cl2+8NH3==N2+6NH4Cl2.铵盐(1)物理性质:白色晶体,易溶于水(2)化学性质:①受热分解: NH4HCO3 = NH3↑ + H2O + CO2↑(30℃以上可分解),NH4Cl = NH3↑+ HCl ↑②与碱反应: Ca (OH )2 + 2NH4Cl = CaCl2 + 2NH3↑ + 2H2O 铵盐与碱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NH4+ + OH- =NH3↑+ H2O (该性质可用于氨气的制取和铵根离子的检验)(3)NH4+的检验:取少量样品,与碱混合于试管中,加热。

2020高考化学总复习第四单元第4讲氮及其重要化合物教案新人教版

2020高考化学总复习第四单元第4讲氮及其重要化合物教案新人教版

第4讲氮及其重要化合物一、氮气及其常见氧化物1.氮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及氮的固定2.氮气(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

(2)化学性质:a.与氧气反应:①(导致汽车尾气中产生氮的氧化物和雷电固氮);b.与氢气反应:②(工业合成氨的反应原理);c.氮气与金属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③。

3.氮的氧化物(1)氮有多种价态的氧化物,如④、⑤、⑥、⑦、N2O3、N2O5等,其中属于酸性氧化物的是⑧。

(2)NO和NO2的比较(跟血红蛋白结合)与水反应不反应3NO2+H2O2HNO3+NO与氧气反对环境的1.氮气与氧气反应的条件为放电,而一氧化氮与氧气在常温下就可反应,且反应较快。

2.N2O42NO2的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3.二氧化氮气体中存在一定量的四氧化二氮。

1.氨气(1)物理性质:色有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易液化,极易溶于水(1∶700)。

(2)化学性质a.还原性:与氧气反应:。

b.与酸反应与氯化氢气体反应:,现象:;应用:用于NH3与挥发性酸的互相检验。

c.与水反应:,,氨的水溶液叫氨水,呈弱碱性。

(3)用途:化工原料,用于制硝酸、铵盐、纯碱、尿素,用作制冷剂。

2.氨气的实验室制法——加热固态铵盐和碱的混合物(装置如图所示)反应原理→反应装置→固体+固体气体(与用KClO3或KMnO4制O2的装置相同)净化装置→用干燥收集装置→用法。

收集时,一般在管口塞一团棉花球,可减小NH3与空气的对流速率,收集到更纯净的NH3验满方法→(1)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试纸变(2)将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置于试管口,有产生3.铵盐(1)物理性质:都是无色或白色晶体,易溶于水。

(2)化学性质Ⅰ.不稳定性a.NH4Cl受热分解:。

b.NH4HCO3受热分解:。

Ⅱ.与碱反应(离子方程式)a.在稀溶液中不加热:。

b.加热时或浓溶液:。

(3)NH4+的检验1.NH是中学化学中唯一的碱性气体,可在推断题中作为解题的突破口,确定NH的存在。

2020版新一线高考化学人教版一轮复习教学案:第4章第3节氮及其化合物含答案

2020版新一线高考化学人教版一轮复习教学案:第4章第3节氮及其化合物含答案

第三节 氮及其化合物1.自然界中氮的存在和氮的固定2.N 2的性质及应用(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熔点、沸点比O 2的低。

(2)化学性质 N 2的电子式为,结构式为N ≡N 。

①与H 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 2表现氧化性。

②与Mg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 2+3MgMg 3N 2,N 2表现氧化性。

③与O 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 2+O 22NO ,N 2表现还原性。

提醒:氮元素是一种活泼非金属,但N 2稳定的原因是N 2分子中氮氮三键很稳定,不易断裂,难发生化学反应。

3.氮的氧化物(1)氮有多种价态的氧化物,如N 2O 、NO 、NO 2、N 2O 4、N 2O 3、N 2O 5等,其中属于酸性氧化物的是N 2O 3、N 2O 5;NO 2与N 2O 4能相互转化2NO 2N 2O 4(写化学方程式)。

(2)NO 、NO 2的比较(3)x ①碱液吸收法2NO 2+2NaOH===NaNO 3+NaNO 2+H 2O ; NO 2+NO +2NaOH===2NaNO 2+H 2O 。

注意:NO 不能被碱液吸收。

②催化转化:在催化剂、加热条件下,氨将氮氧化物转化为无毒气体(N 2)或NO x 与CO 在一定温度下催化转化为无毒气体(N 2和CO 2)。

一般适用于汽车尾气的处理。

[应用体验]正误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食品袋中充氮气可用来防腐。

( )(2)氮的氧化物和硫的氧化物既是形成光化学烟雾,又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

(3)NO 2与H 2O 反应中,H 2O 为还原剂。

( )(4)密闭容器中2 mol NO 与1 mol O 2充分反应,产物的分子数为2N A 。

( ) (5)NO 2和NO 均可以用NaOH 溶液吸收。

( ) (6)4NH 3+5O 2=====催化剂△4NO +6H 2O 属于人工固氮。

( )答案:(1)√(2)×(3)×(4)×(5)×(6)×⊙考法☆氮及其氧化物的性质及探究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N2与O2、Mg反应中均体现了N2的氧化性B.N2很稳定的原因是氮的非金属性较弱C.N2→NO2与N2→NH3均能一步完成D.NO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的原因是NO易被O2氧化D[A项,N2与O2反应中,N2体现了还原性;B项,N2稳定的原因是NN的键很牢固,难断键;C项,N2→NO2不能一步完成。

2020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4-4 氮及其化合物(教案)

2020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4-4 氮及其化合物(教案)

第四讲 氮及其化合物考纲要求:1.了解氮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和应用。

2.了解氮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对环境质量的影响。

[循着图示·想一想][特色特性·记一记]1.特殊的颜色:NO 2——红棕色气体2.特殊的检验:①NO :无色气体――→O 2红棕色 ②NH +4:NH +4――→强碱△无色气体―――――→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3.特殊的性质:硝酸具有不稳定性和强氧化性 4.必记六反应: (1)N 2+3H 2高温、高压催化剂2NH 3 (2)3NO 2+H 2O===2HNO 3+NO(3)4NH 3+5O 2=====催化剂△4NO +6H 2O(4)2NH 4Cl +Ca(OH)2=====△ CaCl 2+2NH 3↑+2H 2O (5)Cu +4HNO 3(浓)===Cu(NO 3)2+2NO 2↑+2H 2O (6)3Cu +8HNO 3===3Cu(NO 3)2+2NO↑+4H 2O考点一 性质稳定的非金属单质——氮气[教材知识层面]1.氮的原子结构氮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二周期第ⅤA族,原子结构示意图为,最外层有5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能获得3个电子而表现出-3价,其单质N2因N≡N键键能大,难以断裂,故N2化学性质稳定。

2.氮气的性质(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

(2)化学性质:①氮气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2+O2放电,2NO。

导致汽车尾气中产生氮的氧化物和雷电固氮。

②氮气与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2+3H2高温、高压催化剂2NH3。

(工业合成氨反应原理)③氮气与金属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Mg+N2△,Mg3N2。

3.氮的固定(1)概念:将游离态的氮转变为氮的化合物叫做氮的固定。

(2)类型:氮的固定⎩⎪⎪⎨⎪⎪⎧人工固氮如工业合成氨:N 2+3H 2催化剂高温、高压2NH 3自然固氮如雷雨天产生NO :N 2+O 2放电2NO生物固氮如豆科植物的根瘤菌能够将空气中的氮转化为含氮化合物而促进自身生长化学模拟生物固氮:利用化学方法模拟固氮 酶的作用,在温和条件下将氮转变为氨4.氮气的应用①焊接金属时作保护气; ②液氮可作冷冻剂;③重要的化工原料,用来制取化肥、炸药等。

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 第五单元 第4讲 氮及其化合物课件

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 第五单元 第4讲 氮及其化合物课件
中表现强氧化性。 (3)有机反应:与苯及其同系物发生硝化反应,与醇发生酯
化反应,与蛋白质发生颜色反应等。
四、氨 1.物理性质。 氨是__无____色、_有__刺__激__性___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___小__, __极__易__溶于水(1∶700),且快速溶解,易液化得____液__氨____, 液氨汽化时要吸收大量的热,使物质的温度急剧下降,因此液 氨常用作_制__冷__剂___。
②除 Pt、Au 外,大部分金属均能与 HNO3 反应(铂和金能 溶解于浓硝酸和浓盐酸以体积之比为 1∶3 形成的王水);Cu 与 浓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__u_+__4_H_N__O_3_(浓__)_=_=_=_C__u_(N__O_3_)_2+__2_N__O_2↑ __+__2_H_2_O________;Cu 与稀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3_C_u_+____ __8_H_N__O_3_(稀__)_=_=_=__3_C_u_(_N_O_3_)_2+__2_N__O_↑_+__4_H__2O____;常温下,浓硝酸、 浓硫酸可使铁、铝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膜而钝化。
占总体积的____5____。
3.化学性质。
通常情况下,N2 化学性质很稳定,只在高温、放电、催化 剂等条件下才能发生一些化学反应。与 H2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N_2_+__3_H_2____________2_N__H_3__ 。 与 O2 反 应 的 化 学 方 程 式 : ____N__2+__O__2=_放=__=电_=_=_2_N_O________。
实验室制法
_3_C__u_+__8_H_N__O_3_(稀__)_=_== __C_u_+__4_H__N_O_3_(_浓__)=__== _3_C__u_(N__O_3_)_2+__2_N__O_↑_+ __C_u_(_N_O__3)_2_+__2_N_O__2↑_ _4_H__2_O____________ __+__2_H_2_O__________

2020高考人教版化学一轮复习课件:第四章 第4讲 氮及其重要化合物

2020高考人教版化学一轮复习课件:第四章 第4讲 氮及其重要化合物

(2)与非金属反应:
浓硝酸与 C 的反应: _C_+__4_H__N_O__3_(浓__)_=_=_△=_=_=_C__O_2_↑__+__4_N_O__2↑__+__2_H__2O__________。
(3)与还原性化合物反应:硝酸可氧化 H2S、SO2、Na2SO3、 HI、Fe2+等还原性物质。
NO2 _3_N_O_2_+__H__2O__=_=_=_2_H__N_O_3__ _+__N_O___
不反应 _C_u_+__4_H__N_O__3(_浓__)_=_=_=____ _C_u_(_N_O__3)_2_+__2_N_O__2↑______ _+__2_H_2_O_常用 __向__上__排__空__气_____法
1.硝酸与金属反应的规律 (1)HNO3 与金属反应一般不产生 H2。 (2)还原产物一般为 HNO3(浓)→NO2,HNO3(稀)→NO;很 稀的硝酸,还原产物也可能为 N2O、N2 或 NH4NO3。 (3)硝酸与金属反应时既表现氧化性又表现酸性。
2.涉及 HNO3 的离子反应常见的易错问题 NO- 3 在酸性条件下具有强氧化性,作为隐含条件往往被忽 视而形成易错点。常见的隐含形式有: (1)在离子共存问题中,NO- 3 在酸性条件下不与具有较强还 原性的离子如 S2-、I-、Fe2+等大量共存。 (2)SO24-的检验中不能用 HNO3 酸化、不能用 Ba(NO3)2 作 沉淀剂,以防止 SO23-的干扰。 (3)向 Ba(NO3)2 溶液中通入还原性气体 SO2 可得到 BaSO4 沉淀。
B.某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该气体的水溶
液一定显碱性
C.铜与稀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Cu

8H+
+2NO

2020-2021学年人教版高三化学一轮复习课件4.4氮及其化合物

2020-2021学年人教版高三化学一轮复习课件4.4氮及其化合物

不反应 __2_N_O_+__O__2=_=_=_2_N__O_2_
3NO__2+__H__2O__=_=_=_2_H_N__O_3_+_ NO 不反应
3.氮氧化物对环境的污染 (1)光化学烟雾:NOx 在紫外线作用下,与碳氢化合物发生一系列光化学 反应,产生了一种有毒的烟雾。 (2)酸雨:NOx 排入大气中后,与水反应生成_H__N_O_3_和_H__N_O_2_,随雨雪降 到地面。 (3)破坏臭氧层:NO2 可使平流层中的臭氧减少,导致地面紫外线辐射量 增加。 (4)NO 与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中毒。
不能用淀粉-KI试纸、pH试纸、NaOH溶液来鉴别
【补充】下列反应必须加入氧化剂且一步反应就能完成的是( C )
①N2→NO2 ②NO2→NO ③NO2→HNO3 ④N2→NO
⑤N2→NH3
A.①
B.②⑤
C.④ D.③④
【补充】最近意大利罗马大学的FuNvio Cacace等 人获得了极具理论研究意义的N4分子。N4分子结 构如右图所示,已知断裂1molN-N吸收167kJ热量, 生成1molN≡N放出942kJ热量。根据以上信息和 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N4属于一种新型的化合物 B.14N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为7 C.N4沸点比P4(白磷)高 D.1molN4气体转变为N2吸收882kJ热量
氮的固定
2.氮的氧化物
氮有多种价态的氧化物,如 N2O、_N_O__、N__O_2_、N_2_O_4_、N2O3、N2O5 等。
NO 与 NO2 性质的比较
酸性氧化物
性质
NO
NO2
颜色状态气味
_无__色_气体
红__棕__色有刺激性毒(跟血红蛋白结合)
有毒
与水反应 与氧气反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讲 氮及其化合物考纲要求:1.了解氮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和应用。

2.了解氮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对环境质量的影响。

[循着图示·想一想][特色特性·记一记]1.特殊的颜色:NO 2——红棕色气体2.特殊的检验:①NO :无色气体――→O 2红棕色 ②NH +4:NH +4――→强碱△无色气体―――――→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3.特殊的性质:硝酸具有不稳定性和强氧化性 4.必记六反应: (1)N 2+3H 2高温、高压催化剂2NH 3 (2)3NO 2+H 2O===2HNO 3+NO(3)4NH 3+5O 2=====催化剂△4NO +6H 2O(4)2NH 4Cl +Ca(OH)2=====△ CaCl 2+2NH 3↑+2H 2O (5)Cu +4HNO 3(浓)===Cu(NO 3)2+2NO 2↑+2H 2O (6)3Cu +8HNO 3===3Cu(NO 3)2+2NO↑+4H 2O考点一 性质稳定的非金属单质——氮气[教材知识层面]1.氮的原子结构氮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二周期第ⅤA族,原子结构示意图为,最外层有5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能获得3个电子而表现出-3价,其单质N2因N≡N键键能大,难以断裂,故N2化学性质稳定。

2.氮气的性质(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

(2)化学性质:①氮气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2+O2放电,2NO。

导致汽车尾气中产生氮的氧化物和雷电固氮。

②氮气与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2+3H2高温、高压催化剂2NH3。

(工业合成氨反应原理)③氮气与金属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Mg+N2△,Mg3N2。

3.氮的固定(1)概念:将游离态的氮转变为氮的化合物叫做氮的固定。

(2)类型:氮的固定⎩⎪⎪⎨⎪⎪⎧人工固氮如工业合成氨:N 2+3H 2催化剂高温、高压2NH 3自然固氮如雷雨天产生NO :N 2+O 2放电2NO生物固氮如豆科植物的根瘤菌能够将空气中的氮转化为含氮化合物而促进自身生长化学模拟生物固氮:利用化学方法模拟固氮 酶的作用,在温和条件下将氮转变为氨4.氮气的应用①焊接金属时作保护气; ②液氮可作冷冻剂;③重要的化工原料,用来制取化肥、炸药等。

[考点达标层面]1.将空气中氮气转化成氮的化合物的过程称为固氮。

下图中能实现人工固氮的是( )【答案】D【解析】选项A 、C 为自然固氮,合成氨为人工固氮。

2.有关自然界中氮的循环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雷电可以将大气中的氮转化为硝酸盐 B .夏天腐烂的蔬菜有毒是因为产生了亚硝酸盐 C .动物体内的蛋白质降解时直接变成氮气进入大气 D .合成氨是最主要的人工固氮方式 【答案】C【解析】雷雨时,N 2―→NO―→NO 2―→HNO 3―→硝酸盐进入土壤;动物体内的蛋白质降解为氨基酸,代谢最终产物为尿素,C 错误。

3.下列反应必须加入氧化剂且一步反应就能完成的是()①N2→NO2②NO2→NO③NO2→HNO3④N2→NO⑤N2→NH3A.①B.②⑤C.④D.③④【答案】C【解析】该题有两个要求:(1)必须加入氧化剂;(2)一步反应就能完成。

反应①、③、④从化合价角度来看都升高,但反应①N2→NO2不能一步反应完成;而反应③NO2→HNO3,虽然氮的化合价升高,但不加氧化剂也能实现,如3NO2+H2O===2HNO3+NO,在该反应中,N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只有反应④N2→NO必须加入氧化剂且一步反应就能完成。

考点二环境污染的罪魁祸首——氮的氧化物[教材知识层面]1.氮的氧化物氮有多种价态的氧化物,如N2O、NO、NO2、N2O4、N2O3、N2O5等,其中属于酸性氧化物的是N2O3、N2O5。

2.NO与NO2性质的比较性质NO NO2颜色状态气味无色无味气体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溶解性难溶于水与水反应毒性有毒(跟血红蛋白结合) 有毒与水反应不反应3NO2+H2O===2HNO3+NO与氧气反应2NO+O2===2NO2不反应对环境的影响导致光化学烟雾和酸雨,破坏臭氧层[高考考查层面]命题点1氮氧化物对环境的影响(1)光化学烟雾:NO x在紫外线作用下,与碳氢化合物发生一系列光化学反应,产生的一种有毒的烟雾。

(2)酸雨:NO x排入大气中后,与水反应生成HNO3和HNO2,随雨雪降到地面。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O+O2===2NO23NO2+H2O===2HNO3+NO。

(3)破坏臭氧层:科学研究表明,进入高空平流层的氮氧化物,可以加快臭氧层中臭氧的分解速率,从而像氟氯烃类物质一样破坏臭氧层,形成臭氧空洞:2O 3=======氮氧化物3O 2。

导致地面紫外线辐射量增加。

[典题示例]1.NO 对环境的危害在于( )①破坏臭氧层 ②高温下能使一些金属被氧化 ③造成酸雨 ④与人体血红蛋白相结合 A .仅①③ B .仅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③④【答案】A【解析】NO 在高温下不能氧化金属,②错误,④不属于对环境的危害,①③正确。

2.世界上许多科学家都强烈反对发展超音速运输机(SST),其主要理由是( ) A .燃料燃烧时,尾气中的氮氧化物污染大气 B .燃料燃烧时,尾气中的氮氧化物导致光化学烟雾 C .燃料燃烧时,尾气中的氮氧化物加快臭氧层分解 D .燃料燃烧时,尾气中的氮氧化物导致酸雨 【答案】C【解析】超音速运输机的飞行高度在1万米以上,位于臭氧层下的平流层,对环境的主要影响是加快臭氧的分解。

命题点2 消除氮氧化物对环境污染的方法[典题示例]1.NO x 是汽车尾气中的主要污染物之一。

(1)NO x 能形成酸雨,写出NO 2转化为HNO 3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汽车尾气系统中装置催化转化器,可有效降低NO x 的排放,当尾气中空气不足时,NO x 在催化转化器中被还原成N 2排出。

写出NO 被CO 还原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3NO 2+H 2O===2HNO 3+NO (2)2NO +2CO =====催化剂N 2+2CO 2【解析】(2)根据题目信息可知NO 被CO 还原为N 2,而CO 被氧化成CO 2,化学方程式为2NO +2CO =====催化剂 N 2+2CO 2。

2.NO 2可以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或在一定条件下用氨气与其反应使之转化为无污染的物质,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是:2NO 2+2NaOH===M +NaNO 3+H 2O,8NH 3+6NO 2===7X +12H 2O 。

则M 、X 代表的物质的化学式分别是( )A .NaNO 2、N 2B .HNO 2、N 2C .NO 、HNO 3D .N 2、N 2【答案】A【解析】根据题目所提供的化学方程式利用原子守恒定律可得M 为NaNO 2,X 为N 2。

[方法技巧]NO x 尾气的处理方法 1.碱液吸收法2NO 2+2NaOH===NaNO 3+NaNO 2+H 2O NO 2+NO +2NaOH===2NaNO 2+H 2ONO 2、NO 的混合气体能被足量烧碱溶液完全吸收的条件是:n (NO 2)≥n (NO)。

一般适合工业尾气中NO x 的处理。

2.催化转化法在催化剂、加热条件下,氨可将氮氧化物转化为无毒气体(N 2)或NO x 与CO 在一定温度下催化转化为无毒气体(N 2和CO 2)。

一般适用于汽车尾气的处理。

[考点达标层面]1.判断下列描述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制取二氧化氮时,用水或NaOH 溶液吸收尾气。

( )(2)标准状况下,6.72 L NO 2与水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1N A 。

( ) (3)NO 2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3NO 2+H 2O===2H ++2NO -3+NO 。

( ) (4)CO 、NO 、NO 2都是大气污染气体,在空气中都能稳定存在。

( )(5)用NaOH 溶液吸收NO 2的离子方程式是:2OH -+2NO 2===NO -3+NO +H 2O 。

( ) (6)NO 2通入FeSO 4溶液中始终无明显现象。

( ) 【答案】(1)× (2)× (3)√ (4)× (5)× (6)×2.氮的氧化物(用NO x 表示)是大气污染物,必须进行处理。

(1)汽车尾气主要含有CO 2、CO 、SO 2、NO x 等物质,这种尾气逐渐成为城市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

①汽车尾气中的CO 来自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NO 来自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汽车尾气对环境的危害主要有_______________ (至少填两种)。

②汽车尾气中的CO 、NO x 在适宜温度下采用催化转化法处理,使它们相互反应生成参与大气循环的无毒气体。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氨可将氮氧化物转化为无毒气体。

已知:4NH 3+6NO =====催化剂△5N 2+6H 2O,8NH 3+6NO 2=====催化剂△7N 2+12H 2O 。

同温同压下,3.5 L NH 3恰好将3.0 L NO 和NO 2的混合气体完全转化为N 2,则原混合气体中NO 和NO 2的体积之比是________。

(3)工业尾气中氮的氧化物常采用碱液吸收法处理,若NO 与NO 2按物质的量之比1∶1被足量NaOH 溶液完全吸收后得到一种钠盐,该钠盐的化学式是________。

【答案】(1)①汽油的不完全燃烧 N 2与O 2在汽车汽缸内的高温环境下的反应 形成硝酸型酸雨、导致光化学烟雾、产生温室效应(任填两种即可) ②2x CO +2NO x =====催化剂△2x CO 2+N 2 (2)1∶3 (3)NaNO 2【解析】(1)①汽车汽缸内不断进行着汽油的燃烧反应,当空气不足时,汽油不完全燃烧,会产生CO ;当空气过量时,N 2和O 2在放电或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NO 。

汽车尾气对环境的危害很大,可以形成硝酸型酸雨,导致光化学烟雾,产生温室效应。

②CO 、NO x 反应后生成的无毒气体为CO 2和N 2。

(2)V (NO)+V (NO 2)=3.0 L 23V (NO)+43 V (NO 2)=3.5 L 则V (NO)=0.75 L V (NO 2)=2.25 LV (NO)∶V (NO 2)=1∶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