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筝介绍(完整版)教学提纲
《风筝》教学教案
《风筝》教学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材《语文》第九册第四单元,主题为“民间工艺”。
详细内容为课文《风筝》的学习,包括风筝的起源、制作过程、种类及其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风筝的历史、制作方法、种类以及在我国民间文化中的重要性。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阅读理解、口语表达及动手操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民间传统文化的热爱,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风筝的制作过程及其在我国民间文化中的地位。
2. 教学重点:课文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风筝样品。
2. 学具:课本、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风筝样品,引导学生谈论对风筝的了解,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2. 自主阅读: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风筝的起源、制作过程、种类等知识。
3. 课堂讲解:针对课文内容,教师进行详细讲解,解答学生疑问。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风筝在我国民间文化中的地位,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5. 动手实践:学生动手制作简单的风筝,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六、板书设计1. 风筝的起源、制作过程、种类2. 风筝在我国民间文化中的地位3. 课文重点内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你结合课文内容,以“我心中的风筝”为主题,写一篇作文。
答案:略2. 作业题目:列举三种我国民间传统风筝,并简要介绍它们的制作方法。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学反思:关注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提高课堂讲解效果,注重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深入了解其他民间工艺,了解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
2.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环节。
3. 作业设计。
4.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1. 风筝的制作过程:详细讲解风筝的制作方法,包括材料选择、设计、剪裁、绑扎等环节,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风筝的制作工艺。
《风筝》教案精选-范本两篇
《风筝》教案精选范本两篇第一篇:教师版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理解并掌握风筝的历史、文化及制作原理。
2. 学生能通过观察、实践,学会制作简单的风筝。
3. 学生能运用风筝制作技能,进行创作和设计。
情感态度:1. 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2. 学生在合作、分享中培养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风筝的历史与文化2. 风筝的制作原理和技巧3. 风筝的设计与创新教学资源:教科书、补充阅读材料、多媒体资源、风筝制作材料三、教学方法1. 讲授:介绍风筝的历史、文化及制作原理。
2. 案例分析:分析优秀风筝作品,引导学生学习设计理念。
3. 小组讨论:探讨风筝制作技巧,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 实践操作:学生动手制作风筝,提高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多媒体展示风筝的历史、文化,激发学生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风筝制作原理,展示优秀风筝作品。
3.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制作风筝,教师巡回指导。
4. 课堂小结:学生展示风筝作品,分享制作心得。
五、课堂管理1. 座位安排:小组合作,便于讨论和交流。
2. 分组策略:每组46人,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其中。
3. 课堂纪律:强调安全意识,遵守课堂秩序。
六、学生活动1. 问答:学生针对风筝的历史、文化提问,教师解答。
2. 小组合作:共同探讨风筝制作技巧,分工合作完成风筝制作。
3. 实验操作:动手制作风筝,观察风筝飞行效果。
七、教学评估1. 课堂提问:了解学生对风筝知识的掌握程度。
2. 作业:评价学生风筝制作技能和设计理念。
3. 项目报告:评估学生对风筝文化的理解。
八、作业布置2. 设计一款具有创意的风筝,提交设计方案。
九、教学反思1. 关注学生风筝制作技能的掌握,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2. 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 调整教学策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安排2. 教学方法的应用与实践操作3. 课堂管理与学生活动的组织4. 教学评估与作业布置5. 教学反思与后续教学改进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安排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应重点关注风筝的历史、文化及制作原理。
风筝说课稿(精选10篇)
风筝说课稿(精选10篇)风筝篇1一、说教材:《风筝》一文是鲁迅写于1925年1月24日,后由作者编入诗集《野草》。
文章说的是小时候不许小兄弟放风筝,不准兄弟弄这种“没出息的玩艺”,行为十分粗暴。
待到明白游戏之于儿童的意义,鲁迅醒悟过来,自己当年的行径,简直是“对于精神的虐杀”。
虽然事隔久远,鲁迅还是一心想补过,然而小兄弟却全然忘却,“我”的沉重的心只得一直沉重下去。
这篇散文中,有鲁迅的兄弟之情,有游戏之于儿童的意义,有鲁迅的自省精神,有鲁迅对小兄弟身受“虐杀”却无怨恨的深沉感慨。
对于文章的主题,可以从多角度去审视:从儿童教育的角度去理解,从封建伦理道德的角度去理解,从自我解剖的角度去理解,从亲情角度去理解,从追求美好事物的角度去理解……教学目的:1、(知识和能力)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训练阅读能力,能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
2、(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结合自己的人生经验,在阅读中,明辨是非,追求真、善、美。
3、(过程和方法)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理解文章的主题。
4、(写作指导)学习本文在叙述中饱含深情的写法。
教学重点:训练阅读能力,提练文章主干。
教学难点:结合个人人生经验及阅读体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本文意蕴丰富,选编此文,无非是因为此文为我们提出了如何进行儿童教育的问题,以及人要勇于自我解剖,面对错误,改正错误等等,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这些恰恰都具有广泛地指导性,学习此文,可以让我们体会人间至爱真情,学习自我解剖的精神,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
由于本文是学生进入初中后第一次接触鲁迅的文章,不了解作者的写作风格,而且文章中疑难的问题较多,所以学起来有难度,再加上初中生平时对冲突误解中的亲情体会不到或不深,所以多读课文,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与气氛很重要。
二、说教法:人们常说:“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
《风筝》教师教案
《风筝》教师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了解风筝的起源、发展历史和种类。
掌握风筝的制作方法和放飞技巧。
1.2 技能目标能够独立制作简单的风筝。
学会安全放飞风筝,并能够控制风筝的表演。
1.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学文本课文《风筝》:鲁迅2.2 教学视频风筝的制作与放飞技巧视频教程。
2.3 教学图片各种风筝的图片,包括传统风筝和现代创意风筝。
2.4 教学实践活动分组制作风筝:每组选定一种风筝类型,按照教程完成风筝的制作。
户外放飞风筝:在安全的环境下,让学生们亲身体验放飞风筝的乐趣。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课文《风筝》和风筝的相关知识,引导学生了解风筝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3.2 演示法教师通过展示风筝的制作过程和放飞技巧,让学生直观地学习风筝的制作和放飞方法。
3.3 实践法学生通过分组制作风筝和户外放飞风筝的实践活动,提高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第四章:教学步骤4.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展示风筝的图片,引起学生对风筝的兴趣,导入新课。
4.2 讲解课文教师引导学生朗读课文《风筝》,讲解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子,解析文章的主题和情感。
4.3 讲解风筝知识教师讲解风筝的起源、发展历史和种类,引导学生了解风筝的文化内涵。
4.4 演示风筝制作和放飞技巧教师通过视频教程或现场演示,教授风筝的制作方法和放飞技巧。
4.5 分组制作风筝学生分组制作风筝,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学生制作风筝的过程评价评价学生在制作风筝过程中的动手能力、团队协作和创新能力。
5.2 学生放飞风筝的能力评价评价学生在户外放飞风筝时的技能掌握和安全意识。
5.3 学生对风筝文化理解的评价通过课堂讨论、作文或口头报告等形式,评价学生对风筝文化的理解和传承。
第六章:教学资源6.1 教材《风筝》课文文本。
课文《风筝》教案
课文《风筝》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教学内容选自教材第七章《童年与游戏》第三节《风筝》,详细内容包括风筝的起源、制作、放飞技巧以及与风筝相关的文化内涵。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风筝的历史起源、制作过程及放飞技巧,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2. 通过学习风筝的相关文化内涵,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
3. 激发学生对传统民间艺术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风筝的制作技巧和放飞方法。
教学重点:风筝的历史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风筝制作材料、剪刀、胶水、线等。
学具:笔记本、笔、风筝制作材料、剪刀、胶水、线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不同类型的风筝,引导学生关注风筝的美,激发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风筝的起源、发展历史,引导学生了解风筝的文化内涵。
3. 制作风筝:讲解风筝的制作方法,指导学生动手制作,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4. 放飞风筝:讲解风筝的放飞技巧,组织学生进行放飞实践,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
5.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讲解与风筝相关的文化知识,巩固所学内容。
6. 随堂练习:设计有关风筝的制作和放飞技巧的练习题,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板书设计1. 《风筝》2. 内容:风筝的起源与发展风筝的制作方法风筝的放飞技巧风筝的文化内涵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风筝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2)描述风筝的制作过程,并分析其审美价值。
(3)谈谈你对风筝文化的认识。
2. 答案:(1)风筝起源于我国春秋时期,起初用于军事目的。
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民间娱乐活动,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2)风筝的制作过程包括选材、设计、剪裁、绑扎、绘画等步骤。
风筝的审美价值主要体现在其造型、色彩和放飞技巧上。
(3)风筝文化是我国民间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体现了民间智慧,还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掌握了风筝的相关知识,提高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三年级上册风筝教案
三年级上册风筝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风筝的基本构造和制作方法。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和创新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践、讨论等方式,掌握风筝的制作技巧。
(2)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2)培养学生积极向上、勇于挑战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内容1. 风筝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2. 风筝的基本构造和制作方法。
3. 风筝的放飞技巧和注意事项。
4. 创作自己的风筝,并进行展示和评价。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了解风筝的基本构造和制作方法。
(2)掌握风筝的放飞技巧和注意事项。
2. 教学难点:(1)风筝的制作方法和放飞技巧。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收集有关风筝的图片、视频等资料。
(2)准备制作风筝的材料和工具。
2. 学生准备:(1)提前了解风筝的基本知识。
(2)准备一只已完成的风筝(可自购或自己制作)。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展示风筝图片,引导学生关注风筝的特点和魅力。
(2)学生分享自己对风筝的了解和经验。
2. 探究与实践(1)教师讲解风筝的基本构造和制作方法,学生跟随操作。
(2)学生分组讨论,合作制作风筝。
3. 放飞风筝(1)教师示范风筝的放飞技巧,学生跟随练习。
(2)学生在户外放飞自己制作的风筝,体验风筝带来的快乐。
(2)学生互相评价,分享自己的感悟和成长。
5. 拓展延伸(1)学生查阅有关风筝的资料,了解风筝在不同地区的特色。
(2)邀请专家或家长来校讲解风筝的制作和放飞技巧,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
六、教学评价1. 过程性评价:(1)观察学生在制作风筝过程中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创新能力。
(2)评价学生在放飞风筝时的技巧和团队协作能力。
2. 终结性评价:(1)评价学生制作的风筝外观、结构和创新程度。
(2)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分享和表达能力。
《风筝》说课稿
《风筝》说课稿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说课稿,通过说课稿可以很好地改正讲课缺点。
说课稿要怎么写呢?下面是作者帮大家整理的《风筝》说课稿,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风筝》说课稿1一、分析教纲教材,制定教学目标《纸船和风筝》是人教版实验教材第三册新入选的一篇阅读课文,它讲述的是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纸船和风筝这两样孩子们都喜欢的东西,让松鼠和小熊这两种可爱的小动物成为了好朋友,并且成了维系、发展他们俩之间友谊的纽带。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阅读教学以学生阅读为前提,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
倡导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本着上述理念,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可采用不同的形式。
2、在读中体会松鼠和小熊的内心变化过程正是其友谊加深的过程。
3、展示学生的表演才能,让学生在表演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文中所蕴含的道理。
二、根据学生情况确定教学方法根据低年级学生生性活泼的个性特点,我采用了“读中感悟、探究明理、表演体会”的形式进行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体现以读为主,多读少讲,让学生在读中感悟、领会课文的思想感情。
三、以学生为主体,安排教学过程《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为学生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因此,在教学《纸船和风筝》这一课时,我设计了如下教学程序:1、谈话导入,揭示课题通过老师的导入语,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同时引导学生对课题质疑,可以让学生在读书的时候能带着问题去读,这样读书就能够读得更仔细、认真。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我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自己读课文,对全文有个初步印象,知道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而且在读书之前,我就出示了自读要求,让学生明白自己应该怎样去读书,在读书的过程中要做些什么或弄清楚什么,这样就能够让学生在读书时做到有的放矢。
风筝(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风筝(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了解风筝的历史、种类和制作方法。
学生能够独立制作一个简单的风筝并放飞。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实验,理解风筝飞行的原理。
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和探究,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学生通过动手制作和放飞风筝,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培养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
学生在活动中培养自信心和自主学习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风筝的历史:介绍风筝的起源和发展,讲解风筝在各个时期的作用和意义。
2. 风筝的种类:讲解不同种类的风筝及其特点和用途。
3. 风筝的制作方法:详细讲解风筝的制作步骤和技巧,包括选择材料、剪裁、绑线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不同种类的风筝图片,引起学生对风筝的兴趣。
2. 讲解:教师讲解风筝的历史和种类,引导学生了解风筝的文化背景。
3. 制作:学生按照教师讲解的制作方法,分组制作自己的风筝。
4. 放飞: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放飞自己制作的风筝。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制作风筝的技巧和创意。
2. 学生在放飞风筝过程中的协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 学生对风筝历史和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五、教学资源1. 风筝制作材料:纸张、竹签、线等。
2. 风筝图片和视频资料。
3. 教学PPT和教案。
六、教学活动1. 课堂讲解:教师通过PPT展示风筝的历史和文化,讲解风筝的制作方法和安全知识。
2. 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风筝的设计和制作,每组选择一种风筝类型并制定制作计划。
3. 制作风筝:学生按照计划开始制作风筝,教师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4. 放飞风筝:学生在校园内选择合适的地方放飞风筝,观察风筝的飞行情况并进行记录。
七、教学策略1. 直观演示:教师通过展示风筝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直观地了解风筝的种类和制作方法。
2. 分组合作: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和实践,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3. 问题导向: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究,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风筝说课稿教案分析
风筝说课稿教案分析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风筝的历史、种类和制作方法,增加对风筝文化的认识。
2. 通过分析风筝说课稿,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意识。
3. 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培养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二、教学内容1. 风筝的历史与发展2. 风筝的种类与制作方法3. 风筝说课稿的要点与结构4. 风筝文化的传承与保护5. 实践操作:编写风筝说课稿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了解风筝的历史、种类和制作方法,掌握风筝说课稿的要点与结构。
2. 教学难点:如何编写具有创新性和实践性的风筝说课稿。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风筝的历史、种类和制作方法,分析风筝说课稿的要点与结构。
2. 实践法:让学生动手编写风筝说课稿,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3. 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风筝的图片,引发学生对风筝的兴趣,导入新课。
2. 讲解:讲解风筝的历史、种类和制作方法,分析风筝说课稿的要点与结构。
3. 实践:让学生动手编写风筝说课稿,教师巡回指导。
4. 讨论:分组讨论,分享编写风筝说课稿的心得体会。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风筝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6. 作业: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进一步修改和完善风筝说课稿。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风筝历史、种类和制作方法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风筝说课稿结构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 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口语表达能力。
4. 学生风筝说课稿的创新性和实践性。
七、教学资源1. 风筝图片和视频资料。
2. 风筝说课稿样本。
3. 参考书籍和网络资源关于风筝的历史和文化。
4. 制作风筝的材料和工具。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风筝的历史和发展,讲解风筝的种类和制作方法。
2. 第二课时:分析风筝说课稿的要点和结构,指导学生编写风筝说课稿。
3. 第三课时:学生分组讨论,修改和完善风筝说课稿。
4. 第四课时:学生展示和讲解自己的风筝说课稿,进行互评和教师点评。
风筝的教学教案范文
风筝的教学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风筝的起源、发展历史和基本构造,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
2. 通过动手制作风筝,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增强团队意识。
二、教学内容1. 风筝的起源和发展历史2. 风筝的基本构造和命名规则3. 风筝的放飞技巧和注意事项4. 制作风筝的材料和工具5. 风筝作品的欣赏和评价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了解风筝的起源、发展历史和基本构造,掌握风筝的制作方法和放飞技巧。
2. 教学难点:风筝的制作方法和放飞技巧的掌握。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风筝的起源、发展历史和基本构造。
2. 采用演示法,展示风筝的制作过程和放飞技巧。
3. 采用实践法,让学生动手制作风筝并放飞。
4. 采用欣赏法,组织学生欣赏优秀风筝作品。
五、教学准备1. 准备风筝制作材料和工具,如彩纸、竹签、线等。
2. 准备相关风筝图片和视频资料。
3. 准备放飞场地,确保安全。
教案范例:一、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风筝的起源、发展历史和基本构造,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
二、教学内容1. 风筝的起源和发展历史介绍风筝的起源,让学生了解风筝在我国的历史地位和文化价值。
2. 风筝的基本构造和命名规则讲解风筝的结构,包括头部、翅膀、尾巴等部分,并介绍风筝的命名规则。
3. 风筝的放飞技巧和注意事项讲解风筝的放飞技巧,如如何调整风筝的角度、如何控制风筝的高度等,并提醒学生注意安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了解风筝的起源、发展历史和基本构造,掌握风筝的制作方法和放飞技巧。
2. 教学难点:风筝的制作方法和放飞技巧的掌握。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风筝的起源、发展历史和基本构造。
2. 采用演示法,展示风筝的制作过程和放飞技巧。
3. 采用实践法,让学生动手制作风筝并放飞。
4. 采用欣赏法,组织学生欣赏优秀风筝作品。
五、教学准备1. 准备风筝制作材料和工具,如彩纸、竹签、线等。
2. 准备相关风筝图片和视频资料。
《风筝》教案模板
《风筝》教案模板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风筝的历史、种类和制作方法,增加对风筝文化的认识。
2. 通过学习风筝的制作和放飞技巧,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 引导学生体验风筝带来的快乐,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二、教学内容1. 风筝的起源和发展历程2. 风筝的种类和结构3. 风筝的制作方法和材料4. 风筝的放飞技巧和注意事项5. 风筝文化及在我国的重要意义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了解风筝的历史、种类、制作方法和放飞技巧。
2. 教学难点:风筝的制作方法和放飞技巧的实践操作。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风筝的相关知识。
2. 采用演示法,展示风筝的制作和放飞过程。
3. 采用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和放飞风筝。
4. 采用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风筝文化的内涵。
五、教学准备1. 准备风筝制作材料,如纸张、竹签、线等。
2. 准备放飞风筝的场地。
3. 收集有关风筝的图片、视频等资料。
4. 准备教学课件。
教案剩余章节将在后续提问中提供。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风筝的图片和视频,激发学生对风筝的兴趣,导入新课。
2. 讲解:讲解风筝的起源、发展历程、种类和结构,让学生了解风筝的基本知识。
3. 示范:演示风筝的制作过程,讲解制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4. 实践:学生分组制作风筝,教师巡回指导。
5. 展示:学生展示制作完成的风筝,互相评价。
6. 讲解:讲解风筝的放飞技巧和注意事项。
7. 实践:学生在放飞场地尝试放飞风筝,教师指导。
七、作业布置1. 调查家乡的风筝文化,了解当地的风筝种类和放飞习俗。
八、课程评价1. 学生制作风筝的动手能力。
2. 学生放飞风筝的技巧掌握程度。
3. 学生对风筝文化了解的深度。
4. 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和团队协作精神。
九、教学拓展1. 组织风筝比赛,提高学生的竞技水平和团队协作能力。
2. 邀请当地风筝艺人进行讲座,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风筝文化。
3. 开展风筝绘画活动,培养学生的艺术创造力。
《风筝》教师教案
《风筝》教师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掌握风筝的基本构造和制作方法。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践、讨论等方式,了解风筝的历史和文化。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意识。
(2)培养学生尊重自然、热爱生活的态度。
二、教学内容:1. 风筝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2. 风筝的种类和特点。
3. 风筝的制作材料和工具。
4. 风筝的制作步骤和技巧。
5. 风筝的放飞方法和注意事项。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让学生了解风筝的基本构造和制作方法。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2. 教学难点:(1)风筝的制作技巧和放飞方法。
(2)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传承。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收集风筝的相关资料和图片。
(2)准备制作风筝的材料和工具。
2. 学生准备:(1)提前了解风筝的基本知识。
(2)准备一本笔记本,用于记录学习内容。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教师展示风筝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风筝的美感。
(2)简要介绍风筝的起源和发展历程,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课堂讲解:(1)讲解风筝的种类和特点。
(2)讲解风筝的制作材料和工具。
(3)讲解风筝的制作步骤和技巧。
3. 实践操作:(1)学生分组,每组选定一个风筝样式进行制作。
(2)教师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解答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学生互相交流,分享制作心得。
4. 放飞风筝:(1)教师讲解风筝的放飞方法和注意事项。
(2)学生分组进行风筝放飞实践,体会风筝飞行的乐趣。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感悟。
(3)教师提出改进意见,为后续课程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估:1. 学生制作风筝的过程观察:评估学生在制作过程中的动手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2. 风筝放飞的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放飞风筝时的操作技巧和对风筝飞行的控制能力。
《风筝》教学教案设计参考
《风筝》教学教案设计参考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1.1.1 理解风筝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1.1.2 学会风筝的基本制作技巧。
1.1.3 掌握风筝的放飞方法和注意事项。
1.2 过程与方法1.2.1 通过观察、实践、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1.2.2 学会使用简单的工具和材料制作风筝。
1.2.3 学会根据风向和风力调整风筝的角度和高度。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3.1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1.3.2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和团队合作精神。
1.3.3 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和资源的保护意识。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风筝的起源和发展2.1.1 介绍风筝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2.1.2 分析不同朝代风筝的特点和代表作品。
2.2 风筝的制作技巧2.2.1 介绍风筝的制作材料和工具。
2.2.2 讲解风筝的基本制作步骤和方法。
2.2.3 示范制作过程,并让学生动手实践。
2.3 风筝的放飞方法2.3.1 介绍风筝的放飞原理和注意事项。
2.3.2 讲解风筝的放飞方法和技巧。
2.3.3 示范放飞过程,并让学生动手实践。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新课3.1.1 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风筝的美丽和魅力,激发学生的兴趣。
3.1.2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风筝的起源和发展。
3.2 讲解与示范3.2.1 讲解风筝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3.2.2 示范风筝的制作过程,并讲解制作技巧。
3.2.3 示范风筝的放飞方法,并讲解注意事项。
3.3 学生动手实践3.3.1 学生分组合作,根据讲解和示范制作风筝。
3.3.2 学生放飞自己制作的风筝,并调整角度和高度。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学生制作风筝的技巧和质量。
4.2 学生放飞风筝的能力和表现。
4.3 学生对风筝起源和发展的理解程度。
第五章:教学资源5.1 教学图片和视频素材。
5.2 风筝制作材料和工具。
5.3 风筝放飞场地和设备。
第六章:教学活动6.1 课堂讨论6.1.1 引导学生探讨风筝在文化中的意义。
《风筝》教案模板
《风筝》教案模板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风筝的起源、发展和种类。
2. 让学生掌握风筝的制作方法和技巧。
3.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4. 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热爱。
二、教学内容1. 风筝的起源和发展2. 风筝的种类和特点3. 风筝的制作材料和工具4. 风筝的制作步骤和方法5. 风筝的放飞技巧和注意事项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风筝的制作方法和技巧,风筝的放飞技巧。
2. 教学难点:风筝的制作细节,风筝的放飞技巧的掌握。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案、课件、风筝样品、制作材料和工具、放飞场地。
2. 学生准备:笔记本、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风筝样品,引发学生对风筝的兴趣,导入新课。
2. 讲解:教师讲解风筝的起源、发展和种类,引导学生了解传统文化。
3. 示范:教师演示风筝的制作步骤和方法,边讲解边操作。
4.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风筝制作,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5. 展示:学生展示制作完成的风筝,分享制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6. 放飞:教师组织学生到放飞场地,指导学生放飞风筝,注意安全。
7. 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学生的表现,强调风筝制作和放飞的重点注意事项。
8. 作业:布置学生回家后,尝试独立制作风筝,并和家人一起放飞。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制作风筝的质量和创新能力。
2. 学生放飞风筝的技巧和团队协作能力。
3. 学生对风筝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4. 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热爱。
七、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风筝的制作方法和技巧。
2. 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实际案例,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 运用实践教学法,增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
八、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讲解风筝的相关知识,引导学生了解风筝的起源、发展和种类。
2. 演示法:教师演示风筝的制作步骤和方法,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制作过程。
《风筝》教案(区教研整理材料)
《风筝》教案(区教研整理材料)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了解风筝的历史、种类和基本结构。
学会制作和放飞风筝的基本技巧。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学会使用简单的工具和材料制作风筝。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乐观精神。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风筝的历史与文化:介绍风筝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讲解风筝在传统文化中的象征意义。
2.2 风筝的种类与结构:介绍不同种类的风筝及其特点。
讲解风筝的基本结构及其功能。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通过展示不同种类的风筝图片,引起学生对风筝的兴趣。
引导学生思考风筝与生活的关系。
3.2 讲解与示范:讲解风筝的历史与文化。
示范制作和放飞风筝的基本技巧。
3.3 实践与探究:学生分组进行风筝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学生尝试放飞风筝,总结经验。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学生制作风筝的过程评价:观察学生在制作过程中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评价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2 学生放飞风筝的效果评价:评价学生的风筝制作质量。
评价学生的放飞技巧和风筝稳定性。
第五章:教学资源5.1 教材:《风筝》教材,区教研整理材料。
5.2 教具:风筝样品、制作工具和材料、放飞设备。
5.3 参考资料:风筝制作与放飞的相关书籍、视频和网络资源。
第六章:教学计划6.1 课时安排:本课程共安排10课时,每课时45分钟。
其中包括4个课时的理论讲解,3个课时的实践操作,3个课时的放飞练习。
6.2 教学内容安排:理论讲解:风筝的历史与文化、风筝的种类与结构。
实践操作:风筝的制作、风筝的绑线与调试。
放飞练习:风筝的放飞技巧、风筝的稳定性与风向控制。
第七章:教学方法7.1 讲授法:用于讲解风筝的历史与文化、风筝的种类与结构。
引导学生思考风筝与生活的关系。
7.2 示范法:用于展示风筝的制作、绑线与调试过程。
大班《风筝》教案精选
大班《风筝》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课程教材《我们的世界》第四章《天空中的朋友》第二节《风筝》。
教学内容详细介绍了风筝的定义、历史、种类、制作方法及其在中华文化中的意义,着重讲解了风筝的结构和飞行原理。
二、教学目标1. 了解风筝的基本知识,包括定义、历史、种类和制作方法。
2. 掌握风筝的结构和飞行原理,能独立制作简单的风筝。
3.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风筝的飞行原理和制作过程。
教学重点:风筝的基本知识,制作方法和飞行原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风筝样品、图片、视频、PPT等。
2. 学具:彩纸、竹条、胶水、剪刀、绳子等制作风筝的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不同种类的风筝,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特点,激发学生对风筝的兴趣。
2. 讲解风筝的基本知识利用PPT和实物样品,讲解风筝的定义、历史、种类和制作方法。
3. 例题讲解以一个简单的风筝为例,详细讲解其制作过程和飞行原理。
4. 随堂练习学生分组,根据讲解的步骤,动手制作风筝。
5. 制作风筝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分组完成风筝的制作。
6. 放飞风筝六、板书设计1. 风筝的基本知识:定义、历史、种类、制作方法。
2. 风筝的结构和飞行原理。
3. 制作风筝的步骤。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制作一个简单的风筝,并记录其飞行情况。
答案:根据课堂所学,完成风筝的制作,并描述其飞行情况。
2. 作业题目:查找有关风筝的资料,了解风筝在其他国家的文化意义。
答案:学生可通过查阅书籍、网络等途径,了解风筝在其他国家的文化意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应关注学生在制作和放飞风筝过程中的表现,及时发现问题,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组织学生参加风筝比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开展关于风筝的讲故事、绘画等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加深对风筝文化的理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风筝的飞行原理和制作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起源
关于风筝的起源,大体有四种传说。一是斗笠、树叶说;二是帆船、帐篷说; 三是飞鸟说;四是李邺说。 斗笠、树叶说
帆船、帐篷说
飞鸟说
李邺说:风筝由五代时期的李邺 发明的。所见文著有明代陈沂在 《询刍录·风筝》中这样写道:五 代李邺于宫中作纸鸢,引线乘风 戏。后于鸢首,以竹为笛,使风 入竹,如鸣筝,故名风筝。
世界上最长的风筝
2015年4月4日,重庆武隆2015国际风筝放飞节开幕,专业人士现场 举行世界最长风筝(6000米)放飞表演,远超5000米的吉尼斯世界纪录。
风筝载人 2009年10月,在广东汕头澄海区的空地上, “汕头风筝王”陈旺松放飞了一个一百多米长 的“龙头蜈蚣”风筝,这个风筝把一个小学生 带上了天空,实现了风筝载人。
制作过程
传统中国风筝的技艺概括起来有四个字:扎、糊、绘、放。简称“四艺”。 简单地理解这“四艺”即扎架子,糊纸面,绘花彩,放风筝。 “扎”包括:选、劈、弯、削、接。(选材,劈竹,削竹,弯竹和连接) “糊”包括:选、裁、糊、边、校。(选材,裁剪,糊,切边和校正) “绘”包括:色、底、描、染、修。(颜色,底色,描线,染色和修饰) “放”包括:风、线、放、调、收。 四艺中,"扎"要求达到对称,使风筝左右两侧的受风面积相当; "糊"即要保证整体平整,干净利落; "绘"即要做到远眺清楚,近看真实的效果; "放"即要依据风力调整提线角度。
板子风筝
即人们传说的平面形风筝。从结构和形状上看,它的升力片就是主体,无凸起结构, 风筝四边有竹条支撑。
此类风筝较多见,扎制容易,飞升性能好,又适合表现多种题材,是少年儿童最喜 爱的一种。板子风筝,京津地区也叫拍子风筝,有八角菱形或者瓢虫形,这类风筝 一般都拖着个长长的尾巴或穗子,这对起飞有益处。板子风筝中,最简单的一种是 “瓦爿”块,方方的一片,南方农村叫它“二百五”,北方俗称“筝子”,又叫 “屁帘儿”。
立体风筝
一般采用折叠结构的骨架,由一个或多个圆桶或其他形状的桶组成,如宫灯、花瓶、 火箭等。
运动风筝
又叫特技风筝,一般为三角形、滑翔伞状、眼镜形。与传统风筝不同,运动风筝不 仅有单线的,还有双线的、四线的,可在空中做一些动作。如水平移动、俯冲、绕 八字、转圈等。
自由类
自由类包括跨种类,运用新技术,吸取外国风筝之长的风筝。跨种类的如“鹊桥 会”, “梁山一百单八将”、“百鸟朝凤”等。
猜谜语 天上一只鸟, 用线栓的牢。 喜爱微风吹, 害怕大雨浇。
风筝 ,读音为fēng zheng 筝为轻声,又名纸鸢、风鸢、纸鹞和鹞子。
风筝,是在竹篾等骨架上糊上纸或绢,拉着系在上面的长线,趁着风势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以放上天 空,是一种单纯利用空气动力的飞行器。
历史
风筝是由古代汉族劳动人民发明于中国东周春秋时期,至今已2000多年。
2020/6/8
1.布或纸(无纺布、雨伞布、一次性雨衣、纸彩带、海报 纸)不易破 ,比较轻的。
2骨架(竹子、小木棍、塑料小条)
3.线(不易断、较长)
4.其他:铁丝 、或纸胶、双面胶、白乳胶(主要是能固 定骨架和风筝用的都可以)
工具/原料 纸;细棍子;粘合剂等。
• 1.准备好做风筝的物品,把细棍子搭建成一个风筝的轮廓。 注意接口处用线绑牢。细棍上也可以包裹一层纸,方便一会 儿贴封面。
潍坊国际风筝节 潍坊国际风筝节是一年一度的国际风筝盛会,每年4月20日至25日都在潍坊 风筝纪念广场举行。自1984年开始,迄今已连续举办31届,吸引着大批中 外风筝专家和爱好者及游人前来观赏、竞技和游览。
世界风筝都——潍坊 潍坊是举世闻名的世界风筝都 。 1984年4月1日,举办了第一届潍坊国际风筝会。 1987年4月,潍坊被第五届国际风筝会主席团确定为“世界风筝都”。
“墨子为木鹞,三年而成,飞一日而败” 当年,墨翟研究了三年,终于用木头制 成了一只木鸟,可惜只飞一天就坏了。 这只木鹞就是最早的风筝。
“公输班制木鸢以窥宋城” 后来鲁班用竹子,改进了风筝 材质 。
到南北朝时,风筝开始成为传递信息的工具。在中国古代,木鸢一直是 战争时通讯和侦探的重要工具,并能带上火药用作战争进攻的武器。
现代风筝用途 风筝动力船
种类
软翅风筝
即一般常见的禽鸟风筝。它的造型多数是禽鸟或昆虫。鹰、蝴蝶、蜜蜂、燕子、仙 鹤、凤凰、蜻蜓、寒蝉、螳螂等皆属此类风筝。
硬翅风筝
常见的元宝翅任务沙燕风筝即属此类。两侧边缘高,中间凹,形成通风道。如北 京流行的米字风筝、花篮、鸳鸯、喜鹊、鹦鹉等。
龙型风筝
主要以龙头蜈蚣风筝为主,也是潍坊风筝的一大特色。
从隋唐开始,作为一直被用于军事上的纸鸢,随着传统节日清明的兴起, 用途上有了新的转折,开始向民间娱乐型转化。也由于造纸业的发达,民 间开始用纸来裱糊风筝; 从五代(907-960)开始,在纸鸢上加哨子,其鸣如筝,故称"风筝"。现在 我们说的风筝其实是统称,把那些没有哨子的纸鸢,都叫做风筝了。
到了宋代,放风筝成为人们喜爱的户外活动。宋人周密在《武林旧事》写 道:“清明时节,人们到郊外放风鸢,日暮方归。”“鸢”就指风筝。
风筝之最 2011年4月16日, 潍坊举行万人放风筝活动,以10465只同时放飞的风筝,刷新了 在此项目上保持的吉尼斯世界纪录。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 潍坊风筝制作技艺经国务 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巨型风筝 2014年8月5日,一只面积为1500平方米的“章鱼”软体风筝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希 拉穆仁草原举行的草原风筝节上放飞升空。
潍坊风筝
中国风筝
潍坊风筝文化 山东潍坊市被各国推崇为“世界风筝之都”。 山东潍坊是中国著名风筝产地,明代就已在民间出现扎制风筝的艺 人。 清代,随着放风筝习俗的流行,风筝艺术亦达到鼎盛阶段。 道光年间,郑板桥有诗曰:“纸花如雪满天飞,娇女秋千打四围, 五色罗裙风摆动,好将蝴蝶斗春归”。 清末,潍坊已形成了固定的风筝市场。 潍坊风筝主要有三种基本造型:串式、硬翅式和简形式。其中串式 以龙头蜈蚣最突出,据说是受了龙骨水车的启发而制造的。
• 2.为风筝贴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