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十九首》“生命意识”解读
《古诗十九首》中的生命意识-8页精选文档
《古诗十九首》中的生命意识-8页精选文档《古诗十九首》中的生命意识一、《古诗十九首》对生命的思考《古诗十九首》是梁代昭明太子萧统编《文选》,从许多无名而近于散佚的“古诗”中,选择了十九首编在一起。
从此,原来处于散漫状态的“古诗”就有十九篇被合在一起,有了一个《古诗十九首》的专名,并很快从萧统《文选》所编的诗歌中脱颖而出,成为中国诗歌史上一个独立单元,继《诗经》《楚辞》以来,成为一种新经典。
萧统没有说明古诗产生的时代,但今天研究者多以为是产生于东汉桓、灵之际,仍有可以探讨的余地。
诗中抒发了当时人的生命意识,写出人对生命的深层思考,反映了世事艰难和下层知识分子不遇的种种悲慨。
社会的动乱、战争的频仍、国势的衰微、文士游患天涯,由此带来夫妻生离、兄弟死别、友朋契阔,从而使相思离乱、生命思索成了主旋律。
《古诗十九首》中人的觉醒、诗的觉醒,成为中国“文的自觉”的起始阶段。
下面将从《驱车上东门》《青青陵上柏》《今日良宴会》《生年不满百》这四首古诗来看当时人对生命哲学的思考。
东汉末年,中央政府政治黑暗,皇权虚弱无力,不修政事,造成群雄割据、彼此混战的局面。
再加上天灾瘟疫,民不聊生,起义经常发生,最著名者为黄巾起义。
东汉中央政府其实已经名存实亡。
处于家国动荡不安、风雨飘摇中的知识分子、失意文人,仕途没有希望,抱负无法实现,甚至个人生命安危也没有保障,更没有能力拯救国家于危难之中,他们对人生、生死、生命意义会有怎样的思索和感悟?《古诗十九首》中的第十三首《驱车上东门》为我们展示了东汉末年失意文人对生命的思考。
驱车上东门,遥望郭北墓。
白杨何萧萧,松柏夹广路。
下有陈死人,杳杳即长暮。
潜寐黄泉下,千载永不寤。
浩浩阴阳移,年命如朝露。
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
万岁更相送,贤圣莫能度。
服食求神仙,多为药所误。
不如饮美酒,被服纨与素。
上东门是洛阳东城三门中最靠北的城门,门北为汉代著名墓葬区,王公贵族死后多葬于此,出上东门即是北邙山,故可眺望“郭北墓”。
《古诗十九首》 的生命意识
《古诗十九首》的生命意识《古诗十九首》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部重要作品,其深刻地反映了汉末社会现实和人生的种种问题,以及人们对生命、命运、情感的思考。
其中,生命意识是《古诗十九首》中最引人注目的主题之一。
诗人们通过对自然景物和生物的描绘,表达了对生命的珍视和。
例如,“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表达了对人才和生命的渴求和珍视;又如,“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
诗人们通过对现实社会和人生的反思,反映了生命的脆弱和无助。
例如,"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表达了对生命的无奈和悲观;又如,"四时更变化,夜短白天长,东篱菊花开,明媚香飘扬,生命如晨露,转眼即逝去”表达了生命的短暂和无常。
诗人们通过表达个人对生命和命运的感受,展示了生命的追求和坚守。
例如,“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表达了对自由和独立的追求;又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表达了对生命不断追求卓越和进步的态度。
《古诗十九首》中蕴含了丰富的生命意识,反映了诗人们对生命的珍视、、反思、追求和坚守。
这些诗歌不仅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也为后人提供了对生命的深刻思考和启示。
在探讨古代文学中生命意识的表现时,我们不能忽视《古诗十九首》与东汉末文人的作品。
这些作品反映了不同时期文人对生命本质和价值的理解,为我们展示了丰富的生命哲学。
关键词:《古诗十九首》、东汉末、文人、生命意识《古诗十九首》是汉代文人五言诗的代表作,作者不详,创作于东汉末年。
这些诗歌抒发了游子思乡、离别相思、人生无常等情感,深入探讨了生命的短暂、价值与意义。
例如,《青青陵上柏》中写到:“青青陵上柏,磊磊涧中石。
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
"诗人以陵上青柏和涧中寒石为喻,表现出生命的脆弱和短暂。
同时,也引发了关于生命意义的思考。
古诗十九首的生命意识
古诗十九首的生命意识古诗十九首的生命意识古人的诗词,流传千古,对于我们这个时代的人来说,既是文化瑰宝,更是生命意识的宝藏。
以下是古诗十九首中,我所感受到的生命意识,愿与读者分享。
一、《登高》——秋思《登高》中“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展现了作者对于历史与文化的感慨,让人意识到生命短暂却美好,需要珍惜当下,不忘历史。
二、《卜算子·咏梅》——蒋捷“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这句诗,让人感受到蒋捷的生命思考,他惋惜时间飞逝,但却仍旧努力去写下自己所有的感悟,以示对生命的珍爱。
三、《登泰山序》——李白“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这首诗写下了登上泰山的感受,是对于山的敬畏和生命的肯定。
四、《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白居易用这首诗抒发对于春天和青春的留恋,也让人感到生命无常和短暂,需要珍惜和把握。
五、《江雪》——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写下了江雪之下的孤寂和宁静,也让人感应到生命的孤独和寂静。
六、《临江仙·滁州西涧》——李后主“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这首诗写下了诗人的感慨和思考,让人产生对于生命的思考和感悟。
七、《渡汉江》——宋之问“家临九江水,来去九江侧。
”宋之问在这首诗词中反复强调的是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唤起人们对于生命的珍惜。
八、《石灰吟》——于谦“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这首诗写下了春天的美好,也让人感悟到生命的美好和珍贵。
九、《登岳阳楼》——范仲淹“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范仲淹用洞庭和岳阳楼对比转化,表达了对于时光流逝的体悟和闲适人生的向往。
十、《将进酒》——李白“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这首诗体现了作者对于人生的豁达和索求,让人感悟到现在的真实和人生的浅薄。
十一、《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论《古诗十九首》的生命意识
论《古诗十九首》的生命意识简单地说,生命意识就是人对自身生命存在的感受和思考,人能够强烈地意识到个体生命的存在,并且可以对此进行认识和思索。
这是人之为人的觉醒,在《古诗十九首》中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强烈的孤独感人作为个体,在社会中也不是绝对孤立的存在,反而要通过与周遭的联系来确认自身生命的存在。
《古诗十九首》中的孤独感,是诗人通过审视自身与他人及社会之间的关系感受到的。
在这一审视中,诗人首先确立的是个体生命的存在。
因此,强烈的孤独感不失为《古诗十九首》中生命意识的体现之一。
从整体上来看,《古诗十九首》的基本题材是游子思妇,或写在外游子的感受,或写闺中妇女的思念。
江淹在《别赋》中说:“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离别,本就是令人极度伤感的事。
游子羁旅在外,自然会想家,想起家中的妻子。
有家难回,就难免感到孤独。
如《涉江采芙蓉》一诗:“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游子看到了芙蓉,就把它采了下来,想要送给“所思”,却又想起自己思念的人与自己隔着漫漫长路。
从文本表面来看,游子“涉江采芙蓉”这一行为最初似乎没有什么特定的目的,只是采了之后才产生了送给“所思”的想法。
实则不然,这一动作最初即是由潜意识支配的,只是在采了之后才猛然清醒地意识到了。
紧接着,诗人又意识到了距离之遥,这一行为成了徒劳。
这便使游子的内心因思念而更添忧伤,甚至觉得自己的余生都会是这样。
知音难觅、同门见弃也会使游子们强烈地感受到生命的孤独。
游子们游学或宦游在外,为的就是寻求知己的赏识,或找到门路,但这些目的也很难实现。
在《西北有高楼》一诗中,诗人写自己被高楼上传来的忧伤的乐曲声所感染。
从那悲伤而又一唱三叹的歌声中,诗人感受到了歌者内心的痛苦。
“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
”最让诗人感伤的,不是歌者的悲苦,而是没有人能够理解她的内心。
这看似是实写,其实是虚写。
明人陆时雍在其《古诗镜》中指出了《古诗十九首》在表现手法上的一大特点:“情动于中,郁勃莫已,而势又不能自达,故托为一意,托为一物,托为一境以出之。
分析《古诗十九首》中的生命意识
分析《古诗十九首》中的生命意识《古诗十九首》中的生命意识分析表现为:(1)对人生困境的超越《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年中下层文人的群体力作,这些诗篇透过其写作的时代背景,可以反映出失意的中下层知识分子对人生困境的超越,包括对待生死、对待个体、对待社会及对待自我的人生态度。
《古诗十九首》基本是游子思妇之辞,具体又包括几个方面。
①对功名富贵的追求东汉末年政治黑暗,社会动荡不安,中下层知识分子仕途渺茫,他们既追求功名富贵又鄙薄显官,即有着满腹的愤怒又有着对现实生活的恐惧、悲观、绝望。
由家国之悲转向人之常情,促使自我生命意识的觉醒。
如“感衰各有时,立身苦不早……奄忽随物化,荣名以为宝”(《回车驾言迈》)反映了失意的中下层文人对荣誉地位的渴望和对功名富贵的追求。
可是这种争竞人世的亢奋精神在现实生活中却无法施展开来,这股热情最后只能通过诗歌的形式予以抒发,聊以自慰。
《回车驾言迈》以景物起兴,抒发人世感慨。
通过重重思索,最终得出“荣名”的重要性。
失意的中下层文人对时序的变化更加敏感,于是“荣身立名”更使他们强调要追求功名富贵。
面对黑暗的现实,他们对社会怀有满腹的愤怒。
如《驱车上东门》用洛阳北邙山墓地的凄清景色烘托出一片悲凉死寂的气氛,从而使他们对现实充满了失望,用“斗酒相娱乐,聊厚不为薄”(《青春陵上柏》)来表达对显宦的鄙薄。
②游子思妇的哀怨在游子思妇的哀怨中,失意的中下层文人在对待个体方面,愁怅与哀怨交织。
由于《古诗十九首》的作者多是游宦、游学或流浪漂泊的中下层文人,他们为“荣身立名”,背井离乡,抛妻别子;在现实的黑暗激流中,他们仕途无望又客居异乡,贫困潦倒;饱受世态炎凉,尝尽权贵冷眼,孤独、寂寞、苦闷、失意相伴。
所以在羁旅、离乱的人生中,乡愁尤为突出,怀人思念之情便接踵而至。
如“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明月何皎皎》),思乡情切。
《行行重行行》、《青青河畔草》、《涉江采芙蓉》、《冉冉孤生竹》、《庭中有奇树》、《迢迢牵牛星》、《凛凛岁云暮》、《孟冬寒气至》、《客从远方来》等诗篇中包括了夫妇之间、恋人之间、朋友之间的相思和游子对于故乡的怀念,将爱情、友情等等当作短暂而可悲的人生中聊以自W的意象。
从《古诗十九首》看汉末文人的生命意识
从《古诗十九首》看汉末文人的生命意识从《古诗十九首》看汉末文人的生命意识摘要:《古诗十九首》是汉末文人五言诗的代表之作,其在中国诗史上的地位举足轻重。
它不仅代表了汉末士人的心理特征,而且是反映汉末社会现实的一面镜子。
汉末社会的动荡,使得士人长期离乡背井,于权贵之间谋生却往往不能得志,这种境况便使他们陷入了失望、悲愤,伤感的心态之中,形成了汉末士人独特的生活感受。
在创作实践和审美观念上,由于受到这种境况的影响,汉末士人的观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种变化在《古诗十九首》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即:汉末士人在传统文化和所处时代的双重影响之下,面对人生价值的实现,除了注重现实人生的独特心态外,更多地表现在关注社会现实。
关键词:《古诗十九首》;汉末;生命意识汉末到魏晋是一个“人的觉醒”的时代,时代处于剧烈的动荡之中,个体生命朝不保夕,时代的动荡,个人的境遇,使人开始关注和思考自身的命运,在此,个体的生命意识蓬勃而发。
汉魏之际的诸多作品,从最具代表性的五言诗《古诗十九首》可以看出当时文人对于人的生命意识的流露和抒发,体现出生死离别,患难相聚的情感。
本文将通过分析《古诗十九首》,并考察其所处的东汉末年的时代背景、政治思想背景、以及《古诗十九首》当中所体现出的对生死离别,患难相聚的情感来看汉末文人的生命意识。
汉魏时期,在中国古代政治史和思想史上都处于一个动荡的时期,社会环境动荡,各种思想相互交融,五言诗达到一个新的繁荣时期,这对于后世文学思想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于这段时期的文学思想研究是很有必要的。
因此,本文研究《古诗十九首》所表现的生命意识以及其中的抒情艺术对于汉代诗歌文学的研究是有一定意义的。
一、创作背景(一)作者及创作时间《古诗十九首》最早出现在《文选》中,因为无法确定年代和作者,因此萧统命名为《古诗》,历代学者对《古诗十九首》评价甚高,在学术界,大多认为这些“古诗”产生于东汉末年的数十年间,是五言诗中最具代表性性的作品,它的作者大多是汉朝末期的失意文人,并不是一人一时所完成的。
《古诗十九首》与汉末文人的生命意识
《古诗十九首》与汉末文人的生命意识摘要:《古诗十九首》写出了文人对于生命的普遍感受,表现出强烈的忧生之嗟,其生命意识的萌发是汉末社会现实状况和文人生存境况外化的结果。
这种生命意识具体表现为因理想失落而致的对原有生命价值范式和意义模式的质疑与否定;对生命本体意义的深切体悟与追寻;哀叹生命的短促,以“向死而生”的态度直面现实。
《古诗十九首》的生命意识充满了深沉的悲剧意味,具有强烈的悲剧美。
关键词:《古诗十九首》;生命意识;悲剧美《古诗十九首》是一组出于东汉末年文人之手的五言古诗,最早见于梁萧统所编的《文选》中,非一人一时所为,《古诗十九首》是汉代五言诗的典型代表,体现了其最高成就,古往今来都受到人们的高度评价。
钟嵘誉其为“惊心动魄,一字千金”(《诗品》),刘勰称其为“五言之冠冕”(《文心雕龙・明诗》),明代王世贞称之为“千古五言之祖”(《艺苑卮言》卷二),在我国文学发展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古诗十九首》内容复杂,不仅写出了人们对于生命的普遍感受,表现出强烈的忧生之嗟,而且艺术地展现了那个时代的现实境况与文人个体和群体的心理特征,产生了感人的魅力,成为让诸多接受者产生共鸣的生命之歌。
一、汉末文人心态与《古诗十九首》生命意识的萌发首先,汉末社会的现实状况直接影响着文人对自身生命的认知。
时代是各种好作品产生的土壤,作家好的作品总是与那个时代特定的环境和氛围密切关联。
《古诗十九首》产生于社会黑暗、政治混乱和下层文人漂泊蹉跎的东汉末年。
这一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战争连绵,混乱不堪,阶级矛盾尖锐,钩心斗角,争权夺利,党同伐异,群生涂炭,“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乱离中的民众生命如芥草。
《三国志・魏书・董卓》载董卓“尝遣军到阳城,适值二月社,民在其社下,悉就断其男子头,驾其车牛,载其妇女财物,以所断头系车辕轴,连轸而还洛”。
而在桓帝和灵帝当政时期,朝廷卖官鬻爵事件不断,宦官外戚交替专权,统治阶级日益腐败,国家政治机器已被全面腐烛,社会风气每况愈下。
结合具体作品分析《古诗十九首》的生命意识。
结合具体作品分析《古诗十九首》的生命意识。
《古诗十九首》是中国古代诗歌的经典之作,通过具体作品分析,可以看出其中蕴含的生命意识。
1.对生命的短暂和无常的反思:其中的作品如《静夜思》、
《登鹳雀楼》等,表达了对生命短暂和无常的深刻思考。
诗人在静夜思中感叹:“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
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表达了对时间的流逝和自己个人
命运的感慨,反映了对生命短促的认知。
2.追求个人价值与境遇的矛盾:在作品中,出现了一些描述
个人遭遇与辛酸的诗句。
如《乌衣巷》中的“门泊东吴万
里船,才子佳人下里巴人”,表达了才子难以施展才华、
无法达到个人理想的痛苦。
这些诗作反映了人们追求个人
价值和幸福的追求,但又受到境遇限制的挣扎。
3.对自然生命力的暗示:许多作品以描绘自然景色和自然现
象的方式,传达了生命力的强大和生命的重要性。
比如
《望岳》中的“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以山岳的壮丽
和气势,暗示了人们对生命的崇敬和追求。
4.对爱情与家国情感的追忆:作品中也存在对爱情和家国情
感的追忆,这反映了人们对亲情、爱情和家国情感的关注
和珍视。
比如《登高》中的“重游旧处,与子偕裳”,表达
了对旧友和过往的眷恋和怀念。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古诗十九首》中的作品传达了对生命
的短暂和无常、个人追求与境遇的矛盾、自然生命力和爱情家国情感的追忆等生命意识。
这些意识反映了人们对生命的思考、追求及对时间、机遇、情感的把握与珍视,使作品更富有情感内涵和人文关怀。
古诗十九首的生命意识
1、《古诗十九首》所体现的生命意识内涵是什么?一|、追求功名利禄,对人生抑郁悲凉的情感。
《古诗十九首》所体现的艺术手法不仅代表了整个汉代文人五言诗创作的最高成就,而且他的悲凉哀怨的情调也引起了读者的强烈共鸣。
“古诗从文人士子的理想抱负与汉末黑暗的社会现实两个方面体现了作者的悲愤心情及诗歌悲凉哀伤的情调,并揭示了儒家文化在特定时代的表现形式。
”那些失意的文人,仕途不畅,随然想干一番大事业,但在社会黑暗,恃强凌弱,政治腐败,好地主把持仕途的社会现实下,他们无缘政治、仕途,所有的抱负只能付诸东流。
但是他们有深受儒家出仕思想的影响,内心有着强烈的建功立业,追名逐利的想法,面对着现实,在这种想法受挫的情况下,士人们曾想游戏人生,看淡功名,但对功名的追逐仍是不能放弃的,何况没有什么是永恒的,生命是短暂的,只有建功立业,才能流芳百世,不被世人遗忘,但是现实却将这一切都打击的粉碎,黑暗的政治,黑暗的现实,满腹才华无处施展,因此,处于这种情绪下的文人墨客都用诗歌表达着自己内心深处真实的情感。
二、浓烈的爱情意识。
爱情意识是生命意识的一部分,这种意识主要体现在游子怀乡和思妇怨别这一内容中。
东汉末年,黑暗的社会形态对文人士子的身心造成了严重的摧残,卖官求职的现象加重,使许多文人背井离乡,亲戚隔绝,闺门分离,许多文人因为不能衣锦还乡而无颜还家,或是山川阻隔,道路遥远又或者自己贫困交加,或因穷困潦倒,身无分文等,而守在家中的则是这一社会现象的最深受害者。
三、生命短促,如何是好。
在东汉,这是庶族地主阶级知识分子的生活缩影。
政治的黑暗使得他们不可能凭真才实学获取功名,实现人生理想。
再加上统治阶级中的外戚、宦官、官僚三大势力在争取权力中利用他们,使他们对社会产生质疑,继而对人生失望,无情的现实给中下层文人带来的是失意、困顿与孤独。
同时生命短促,长生不老只是一种传说,为了消解痛楚,他们以沉溺玩乐和自我放纵的方式来换取短暂的快乐,使他们的不平和痛苦得以安慰,于是他们只能追求在有限的生命中及时行乐,里麻痹自己,为失意落魄的人生营造一个自我欺骗的空间以获得心灵的慰藉,从而逃避现实的残酷,快意人生!这是他们刻意远离痛苦,逃避现实矛盾,以求的到解脱的仅有的方式。
意悲而远,一字千金——浅析《古诗十九首》的生命意识
意悲而远,一字千金——浅析《古诗十九首》的生命意识对于《古诗十九首》的产生年代,一般有两种观点:一是产生于西汉。
古人如刘勰《文心雕龙·明诗》,以及《文选》卷二,古诗十九首唐李善注之主张。
二是产生于东汉,近代文学史家多数主张其为东汉晚年作品。
本文倾向于第二个主张,因为东汉时期,外戚与宦官的交替执政,社会黑暗,到了东汉末年,更是战乱频仍,正常的社会秩序被打乱,士大夫和下层文人的人生价值已被政治现实击得粉碎,于是需要诗歌来抒发自身对生命,对人生的咏叹。
这些文人学士都深受儒家思想影响,多数的生命价值是体现在对功名利禄的追求,然而在看透了这些政治黑暗,觉悟到了天地的无序,人生的短促,及时行乐和对亲情、爱情的看重逐渐从五言诗中体现出来,表明了他们对生命价值的看重。
钟嵘《诗品》中“文温以丽,意悲而远,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以及刘勰《文心雕龙·明诗》中“观其结体散文,直而不野,婉转附物,怊怅切情,实五言之冠冕也”这两句评语中体现的《古诗十九首》的风格都是对生命意识强烈的体现。
仕途之困自从汉武帝时,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出,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了当时文人的精神支柱。
入仕为官,追求功名利禄是这些文人学士实现生命价值的表现。
春秋时鲁国大夫孙叔豹提出的“三不朽”,即立德、立功、立言,一直被古代文人当作是人生价值的体现和生命存在的意义。
据说真正做到这“三不朽”的只有两个半人,即孔子、王阳明和做到一半的曾国藩。
所以实际做到的文人是少之又少,特别是其中的前两项。
因此,一般的中下层文人只能通过对功名利禄的追求来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
东汉初年,政府为了加强统治,进一步完善了西汉以来的养士、举荐、征辟制度,极大鼓舞了文人们求仕进取之心。
但随着东汉王朝的衰败,社会政治的日趋腐败,取士制度舞弊日益严重。
就如汉桓灵时童谣所唱:“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
” 当时的举荐制度日趋腐朽,非但不能很好地选拔人才,反而成为优秀人才进身之途的一大阻碍。
论《古诗十九首》的生命意识(林潇)
论《古诗十九首》的生命意识林潇摘要:东汉中后期游宦之风盛行,文人士子为建功立业远游在外。
个人的孤独、漂泊,使他们对生命、对社会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古诗十九首》吟唱了这种漂泊的孤苦、对故乡亲人的思念、功业无成的失意和及时行乐的感伤之音。
一、游子思妇的生命感悟“《古诗十九首》反映动乱时代失意之士的羁旅愁怀”,“表现这种羁旅愁怀的不是游子之歌,便是思妇之辞”。
[1](一)游子的孤寂、思乡之心。
东汉中后期游宦盛行。
身为异客寻求不到进身之阶,失意彷徨、无助孤寂,便怀人思乡以慰己心。
如《东城高且长》就是这方面的代表作。
东城高且长东城高且长,逶迤自相属。
回风动地起,秋草萋已绿。
四时更变化,岁暮一何速!晨风怀苦心,蟋蟀伤局促。
荡涤放情志,何为自结束!燕赵多佳人,美者颜如玉。
被服罗裳衣,当户理清曲。
音响一何悲!弦急知柱促。
驰情整巾带,沉吟聊踯躅。
思为双飞燕,衔泥巢君屋。
诗中写一位失意孤寂之客,登高望远,眼前的一切浸染忧伤,建功立业之心无人能识,苦闷无处宣泄,引起对家人的思念:“思为双飞燕,衔泥巢君屋。
”渴望夫妻相守两情相悦,以求得心灵的慰藉,如《去者日以疏》就抒发了这种感情。
去者日以疏去者日以疏,生者日已亲。
出郭门直视,但见丘与坟。
古墓犁为田,松柏摧为薪。
白杨多悲风,萧萧愁杀人!思还故里闾,欲归道无因。
久居异乡的诗人面对岁月流逝,世路艰辛,满地新坟旧墓,满眼枯松悲杨,不禁悲鸣哀愁。
本想衣锦还乡却失意落魄。
“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失意落魄借思乡之情得到某种程度的缓解。
(二)思妇的惆怅、哀怨之情。
与游子诗相对应的是思妇诗,写得深刻贴切,传神逼真。
如《行行重行行》。
行行重行行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独守空闺的妇人愁苦难耐,因相思而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销得人憔悴”,“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思念让人心力憔悴,不如努力加餐以养容颜,以待他日能以美的一面与君相会,更显其情之深、情之真、情之切。
《古诗十九首》的生命意识
《古诗十九首》的生命意识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洪艳艳摘要:东汉末年,社会动荡,政治黑暗,文人更多地关注自身。
《古诗十九首》以其纯熟的艺术传达出人们普遍的真挚的情感,赢得了世人的赞赏,被称为“五言冠冕”。
关键词:《古诗十九首》、生命意识、表现手法。
《古诗十九首》最早见于梁代昭明太子萧统所编的《文选》,是一组五言诗,计十九首。
一般认为,它并不是一时一人之作,应产生在东汉顺帝末到献帝前,即公元140年-190年之间。
《古诗十九首》以其纯熟的艺术传达最真挚的情感,别林斯基曾经指出:“活得最长久的艺术作品都是能把那个时代中最真实、最实在,最足以显出特征的东西,用最完满最有力的方式表达出来的。
”[1]我想,它之所以能久传不衰,原因正在于此吧。
一、生命意识的具体体现生命意识体现为人类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对于人类生命的本体,对人生在宇宙中的位置,人生的价值,生存的意义诸问题的高度关切、思考,以及在此基础上对生命自由的追求,对生命痛苦的超越。
清代学者沈德潜说:“《十九首》大率逐臣弃友,朋友阔绝,死生新故之感,中间或寓意,或显言,反复低徊,抑扬不尽,使读者悲感无端,油然善入。
”[2]可见,《古诗十九首》中蕴含了强烈的生命意识。
1、相思之情,震摄人心。
《古诗十九首》中一半以上的诗篇都是游子,思妇真挚的情感的抒发,深刻剖析了游子思妇因时空阻隔而产生的痛苦相思,其情感的诚挚、热切与悲凉,足以让人震撼。
古诗中的游子不管其仕途顺利与否,都同样深感于动乱之时天各一涯的沓无音讯,深感于遥遥无期的相逢苦等,深感于长期独处的凄清寂寞,深感于远离家乡的思家之愁等等。
如“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这是一首漂泊异乡的游子思念家乡和妻子的诗,该诗主人公由思念而采芙蓉,由采芙蓉赠人而望故乡远道,由望故乡远道不见而倍增思念。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充分表现了爱情不得意的痛苦和无奈,虽然两人“同心”而爱情不移,无奈空间令二人不得相见相依,于是在忧伤之中生命老去了,美丽而令人哀伤。
古诗十九首的生命意象及深层意蕴
人生短促何以长存——《古诗十九首》的生命意象及深层意蕴《古诗十九首》最早著录于南朝昭明太子萧统所编的《文选》,在跨越千年历史长河、经受风霜岁月洗礼后,沉淀为横纵古今、经久不衰的传世之作。
正如钟竦在《诗品》中发出感慨,“文温以丽,意悲而远,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刘勰也在《文心雕龙》中击节称赞,“直而不野,婉转附物,悟怅切情,实五言之冠冕也”;胡应麟更是在《诗薮》中为之倾倒,“兴象玲珑,意致深婉,真可以泣鬼神,动天地”。
其具体年代早已不可考,大体有东汉末年说、两汉说、建安说三种,当代比较一致的看法是东汉末年的桓、灵之际。
当是时,秦汉第一帝国处于大厦将倾的边缘,四百年大乱世犹如挣脱牢笼的片羽,一种生命短促、世事无常的伤悲正在吹向人间。
上承诗经楚辞,下启建安魏晋,浅浅寄言,深深道款,不作艰深之语,不写冷僻之词……一曲哀伤的咏叹调弥漫在十九首的字里行间,将离愁别恨、彷徨失意、情调低沉凝练在千余言中。
往事越千年,依稀可见汉末文人在字里行间流露出浓烈的生命意识。
在普罗大众的印象中,轻生死、重荣辱似乎才是大汉四百年的浩荡世风。
从田横五百士的义烈有节、以死相从,到飞将军李广的不堪折辱、引刀自尽,再到强项令董宣的义不受辱、以头击楹,滥觞于春秋、麋集于强汉的轻生尚义故事至今仍能攫动人心。
临近两汉的尾声,十九首中飘荡的生命悲歌犹在思考,人生的意义是什么?生与死之间是什么关系?如何对待生存与死亡?《古诗十九首》的生命意象“意象”一词,当是“情意”和“物象”的结合,也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文心雕龙》将“意象”视为“此盖驭文之首术,谋篇之大端”,“意”为借助客观物象表达的主观情意,“象”是与主体发生情感关系的客观物象。
具体而言,意象就是寓“意”之“象”,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是客观形象与主观心灵融合成的带有某种意蕴与情调的东西,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
回溯到上古先民生活时期,时人将四周随处可见的物体当作情感载体,来抒发自己的喜、怒、哀、乐、爱、恶、欲等情绪,并最终汇聚成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
浅析《古诗十九首》的文人生命意识
浅析《古诗十九首》的文人生命意识摘要:《古诗十九首》体现了强烈的生命意识,主要表现在对人生苦短、人生无常的哀叹,生命意识的核心表现也在此得到充分的展示。
其中所蕴含的生命意识内容丰富,本文从这个角度出发,探究《古诗十九首》对文人生命意识的表达。
关键词:古诗十九首东汉文人人的觉醒生命意识人生无常生命意识主要是感慨人生的短促, 死亡的不可避免, 关于如何对待生、如何迎接死的思考,是“人的觉醒”的重要标志之一,是人类对自身生命所进行的自觉的理性思索和情感体验,是人类独特的精神现象。
一、汉魏之交文人生命意识的觉醒汉末时期社会动荡,可谓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大变化时期,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多种领域都经历了镇痛,发生了转折。
东汉的庄园经济的日益繁荣,导致个体小农和大规模的工商奴隶成为了农奴,与此相适应的,各自为政、分裂割据、等级极其森严的门阀士族阶级占据了社会政治舞台的中心,这也为中国的封建社会拉开了序幕。
此时,在文化领域占统治地位的经学走向了湮灭,在意识形态领域内出现新的思潮,所反映的基本特征就是人的觉醒。
文人生命意识的觉醒并未打破两汉时代中人的活动和观念完全屈从于神学目的论和谶纬宿命论支配和控制的局面,而是通过种种迂回曲折的途径实现的。
正是有了文人的觉醒,才产生看似在悲观,颓废,消极的感叹中蕴藏的乐观,上进与积极的生命意识。
这种生命意识,正通过东汉文人五言诗进行了酣畅淋漓的抒发。
生命意识体现为人类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对于人类生命的本体、对人生在宇宙中的位置、人生的价值、生存的意义诸问题的高度关切、思考,以及在此基础上对生命自由的追求、对生命痛苦的超越。
《古诗十九首》中抒发的生命意识以及人的觉醒意识,在哲学层面体现为人与诗的觉醒,以及对生命作深层的思考。
二、文人生命意识觉醒的成因《古诗十九首》最早载于萧统《昭明文选》,一般认为创作于东汉末年。
东汉王朝为了巩固政权沿用了西汉的察举制度,使得当时的士人纷纷远离他乡,为了出人头地谋取功名赶到首都洛阳。
从古诗十九首看文人的生命意识
从古诗十九首看文人的生命意识古诗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文学艺术的精华,更是文人生命意识的体现。
本文将从古诗十九首入手,探讨文人在生命意识方面的思考与表达。
一、《登高》作者:杜甫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杜甫在这首诗中借登高之势,表达了他对生命的渴望和追求。
他希望能超越自己的视野,更深入地了解这个世界。
这种对生命的追求不仅是对物质世界的认知,更是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二、《静夜思》作者: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李白的这首《静夜思》是他在离乡异地时创作的。
诗中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生命的感悟。
他通过对月亮的描写,表达了人与自然的联系,以及对生命的短暂和珍贵的理解。
三、《赋得古原草送别》作者: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白居易的这首诗是在送别好友时写的。
他通过对古原草的描写,表达了对生命的理解和对友谊的珍视。
他认为生命像草一样,有生有死,一年一季,但即使死亡也不会消逝,只会转化成新的生命。
四、《登岳阳楼》作者:范仲淹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范仲淹在这首诗中表达了对生命的感悟和对人生的思考。
他通过登高远望的方式,展现了他对世界的认知和对人生的追求。
他认为人生短暂,应该珍惜时间,不断追求更高的境界。
五、《登高壮观歌》作者:王之涣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王之涣在这首诗中表达了对生命的感悟和对自然的敬畏。
他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表达了人与自然的联系和相互影响。
他认为人生短暂,应该珍惜时间,不断追求更高的境界。
六、《登高》作者:刘禹锡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刘禹锡在这首诗中表达了对生命的敬畏和对自然的赞美。
他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表达了人与自然的联系和相互影响。
他认为人生短暂,应该珍惜时间,不断追求更高的境界。
七、《静夜思》作者:杜甫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从《古诗十九首》看东汉文人的生命意识
创新平台创新平台到的答案便是“奄忽随物化,荣名以为宝”(出自《回车驾言迈》)。
“物化”最早见于《庄子·刻意》:“圣人之生也天行,其死也物化。
”刘文典在《庄子补正》中解释道:“圣人体劳息之不二,达去来之为一,故其生也如天道之运行,其死也类万物之变化,任鑪冶之陶铸,无织介于胸中也。
”庄子把人的生与死看成“天之运行,物之变化”,认为这是自然而然之事,因此人要做的便是“委运任化”。
从《古诗十九首》中,我们可以发现这些文人明白了生与死是“天之运行,物之变化”,但是他们却没有做到“委运任化”,而是满怀忧虑。
正如李泽厚所言:“在表面看来似乎是如此颓废、悲观、消极的感叹中,深藏着的恰恰是他的反面,是对人生、生命、命运、生活的强烈的欲求和留恋。
”二、对时光易逝、功业难就的感慨东汉末年,统治者在东都洛阳建立了太学。
很显然,这为读书人提供了一条上升的通道。
但是机会毕竟是有限的,很多怀着“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的梦想的读书人便成为了“失意之人”。
“《古诗十九首》是各自成篇的,但合起来看,又是一个息息相通的整体。
它围绕着一个共同的时代主题,所写的无非是对失意生活的牢骚和不平、哀愁与苦闷,并无任何神秘之处。
”“它所反映的只是处于动乱时代的失意之士的羁旅愁怀而已。
”从《古诗十九首》中,我们能看到东汉末年失意文人对时光易逝、功业难就的感慨: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
(《青青陵上柏》)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飚尘。
(《今日良宴会》)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
(《驱车上东门》)人生非金石,岂能长寿考。
(《回车驾言迈》)白露沾野草,时节忽复易。
(《明月皎夜光》)四时更变化,岁暮一何速。
(《东城高且长》)达时而不采,将随秋草萎。
(《冉冉孤生竹》)在动荡不安的时代,他们每天都要承受离乱之苦、饥寒之苦、失意之苦:斗酒相欢娱,聊厚不为薄。
驱车策驽马,游戏宛与洛。
(《青青陵上柏》)昔我同门友,高举振六翮。
不念携手好,弃我如遗迹。
(《明月皎夜光》)令德唱高言,识曲听其真。
《古诗十九首》“生命意识”解读
《古诗十九首》“生命意识”解读○骆捷文(华南师范大学,广东 广州 510006)[摘 要] 《古诗十九首》诞生于动荡不安的东汉中后期,复杂的环境使得文人开始重视个体的生命情感,因而《古诗十九首》中具有极强的生命意识。
本论文主要从思妇的闺怨哀思、游子的羁旅思乡、士人对人生短促的感伤、对功名利禄的追求以及梦想幻灭后及时行乐的快意这五方面的“生命意识”来进行解读。
[关键词] 《古诗十九首》; 生命意识; 解读[中图分类号]I20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10(2014)07-0055-01 在东汉中后期,政治上外戚专权,宦官祸乱,选举制度弊端丛生。
王符的《潜夫论·考绩》[1]中写道:“富者乘其财力,贵者阻其势要,以钱多为贤,以刚强为上,此在伟所以多非其人,而官职所以数乱荒也。
”瘟疫与地震形成的自然灾害频频发生,经济衰败,正常的社会秩序被打乱,旧有的道德观念沦丧。
宗庙祭祀、畋猎游乐、都城官室等,不再霸占东汉末年文学的主要题材领域,反映人的内心需求的诗歌开始兴起。
关注生命、关注个体开始成为文人思考的主要命题。
产生于这一时期的《古诗十九首》就表现出强烈的个人生命意识。
生命意识是人类对自身生命所进行的自觉的理性思考和情感体验,是人类独特的精神现象。
[2]生命意识在文学中常常集中体现为对生命的眷恋、对死亡的恐惧、对命运的困惑、对情感的真挚等。
《古诗十九首》中的生命意识主要体现在思妇抒发自己的相思、游子对家乡以及家人的思念、士人对生命易逝的感伤、对追求功名利禄的渴望及时行乐的生活态度,这都表明了汉代文人在生命价值的个性体现。
(一)思妇的相思哀怨《古诗十九首》中的思妇诗独到之处在于思妇并没有甘于孤寂的生活,而是敢于喊出了独处之悲,道出相思之苦,对自己内心的感受直言不讳。
如《行行重行行》中的“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庭中有奇树》中的“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等诗句都可以看出妇人内心的思念之浓。
《古诗十九首》生命意识探析
《古诗十九首》是一首古老的诗歌,让人们深刻地感受到了生命的意义。
在这首诗里,作者用深邃而有力的语言来探讨人类的生存,把人生的美好及其脆弱表达得淋漓尽致。
诗中描述了人们生活在大自然中,他们受它的磨练和陶冶,把它的精神注入自己的思维中,以及它所赋予的美丽与智慧。
作者把大自然的美与智慧比作一条河,把大自然的能量比作一把剑,引导人们走向正确的方向,让人们在这条河里汲取精神的能量,进而更加
明白生命的意义。
诗歌的最后一句“在这汹涌的河流,生活的灵魂不断前行”,给人们以深刻的启示:只
要我们把大自然的力量发挥出来,就能够给我们生活带来智慧与美好,把我们的灵魂推向
更高的境界。
总之,《古诗十九首》深刻揭示了生命的意识,激发了人们把大自然的精神注入自己
的思维中,从而更好地领悟生命的意义。
只要我们把大自然的力量发挥出来,就会得到智
慧和美好,这也是生活的真谛。
《古诗十九首》中的生命意识(无名氏)
《古诗十九首》中的生命意识【摘要】:在东汉末年社会大动荡时期,各种灾难使文人们发出了对生命意识的慨叹,并寄托于五言诗这种形式表达出来,《古诗十九首》从而成为我国诗歌发展史上的一个转折点。
本文从生命意识的角度将诗歌做大体分类并简要分析,从而浅层次地探讨古诗十九首所包含的价值。
【关键词】:古诗十九首;生命意识;分类一)总论东汉末年,社会动荡,政治混乱,在这样的社会大背景下,文人们报国无门,进仕无路,备尝世态炎凉、知音难觅、便远离了政治,同时,他们也被“现行的政治体制排除在外,绝望于生命的对象化,他们便开始关注于生命本身。
”“对自己生命、意义、命运,重新发现思索、把握和追求”这是他们生命意识觉醒的表现。
《古诗十九首》就是这样一组展现生命意识的诗歌。
既然是展现生命,那就离不开对于生死和人类最美好的情感之一——爱情这两个永恒的文学主题的表现。
纵观十九首诗歌,大体上可以将其展现的思想内容归纳为“死与爱”。
关于死亡的表现,是对命本质痛苦的展现,而这痛苦又是以及时行乐所来反衬的。
对于爱的展现,则表现出了一种“颤抖的爱,惧怕的爱”,对爱的表现是“他们(诗人)那个时代的最后体温。
”正是这样一种生命意识的展现,使得《古诗十九首》获得了常读常新的持久生命。
下面,从生命意识的角度对《古诗十九首》的思想内容进行一下简要分析。
二)《古诗十九首》的分类与阐释袁行霈的《中国文学史》阐述到,《古诗十九首》“除了游子之歌,便是思妇之词,抒发游子的羁旅情怀和思妇闺愁是它的基本内容。
二者相互补充,围绕着同一个主题,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而按照鲍鹏山在《中国文学史品读》中的表述,则将其总括为“爱与死”。
两种表述都说明了《古诗十九首》的基本思想内容。
综合二者,基于表现生命意识的角度,姑且将其十九首作如下划分,并作简要分析。
1.表现“爱”的一类东汉末年,畸形的社会形态对文人士子的身心造成了严重摧残,统治者一方面卖官鬻爵,一方面又诱使大批中下层知识分子背井离乡,求官求职,致使宦游风气盛行,各级官吏莫不以接待宾客为务“冠盖填门,儒服塞道,饥不暇餐,倦不获已”,在这种情况下,士人“乃离其父兄,去其邑里”,“窃选举,盗荣宠者,不可胜数”,“交游者出也,或殁身于他邦,或长幼而不归,父母怀茕独之思,思人抱东山之哀,亲戚隔绝,闺门分离,无罪无辜,而亡命是效”。
《古诗十九首》的生命意识 (无名氏)
《古诗十九首》的生命意识关于《古诗十九首》的创作者和创作时间,古有争议,至今也不能确定其确切的时间,而创作者一般采用萧统《文选》所用的无名氏。
现在一般的说法认为其创作年代不晚于东汉桓、灵时期,主要认为创作于东汉末年。
为什么要特别提其创作年代呢?因为这对于能够更好地分析作品是很有帮助的!我们都知道,汉承秦制,同时也继承了秦朝的疆土并进一步扩张了。
西汉实行的大一统中央集权制度更是强化了国家内部的统一和安定,使国家成了一个稳固的主体。
所以西汉是趋向稳定繁荣开放的,同样西汉的文学也很明显地表现出苞括宇宙,总揽天人的大一统气概的艺术追求,而徐陵《玉台新詠》中认为其中几首为西汉枚乘所作的讲法,观其风格,是与西汉的这种气概不相符的。
而到了东汉,可以说自初期“光武中兴”、“明章之治”以下国家就日益衰微,内政日益黑暗。
具体表现为朝廷内部的外戚和宦官干预朝政,到了东汉末年,这一现象尤其严重;而表现在外部,又产生了渊源于西汉太学制度的士族,这一士族,其并不像外戚和宦官般明目张胆地大肆把持朝政,但其实其势力以及影响力是大大超过前两者的。
可以说外戚宦官要么借助皇帝的宠信,要么凭荫后、妃,以此来把持朝政。
那么这些世家大族呢?士族累世经学、诗书传家,可以说每个士族基本都是某一部经典的权威,凭借着汉代的郎吏制度,这些累世经学的大家族可以说就是累世为官,那么流传这么多年,且不说其在朝有多大权势,就像是汉末三国时期的袁绍的家族,即便是门生故吏,也是遍布天下,所以,这些家族子弟就大多能入朝或在外为官,而并不需要像平民般举孝廉,举贤良方正为官,或只是一个形式,那么,这就使那些平民学子们拥有了更少的能够为郎为吏的机会。
而创作《古诗十九首》的便是那些希望通过游学而取得功名的学子,这些游子多是无权无势、家庭较为困苦的。
他们迫切希望通过游学而能够得到一官半职,能够取得富贵,从而改变自己以及家庭的命运。
但现实并没有给他们太多这样的机会,所以他们的游宦大多是不成功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十九首》“生命意识”解读
[摘要]《古诗十九首》诞生于动荡不安的东汉中后期,复杂的环境使得文人开始重视个体的生命情感,因而《古诗十九首》中具有极强的生命意识。
本论文主要从思妇的闺怨哀思、游子的羁旅思乡、士人对人生短促的感伤、对功名利禄的追求以及梦想幻灭后及时行乐的快意这五方面的“生命意识”来进行解读。
[关键词]《古诗十九首》;生命意识;解读
在东汉中后期,政治上外戚专权,宦官祸乱,选举制度弊端丛生。
王符的《潜夫论·考绩》[1]中写道:“富者乘其财力,贵者阻其势要,以钱多为贤,以刚强为上,此在伟所以多非其人,而官职所以数乱荒也。
”瘟疫与地震形成的自然灾害频频发生,经济衰败,正常的社会秩序被打乱,旧有的道德观念沦丧。
宗庙祭祀、畋猎游乐、都城官室等,不再霸占东汉末年文学的主要题材领域,反映人的内心需求的诗歌开始兴起。
关注生命、关注个体开始成为文人思考的主要命题。
产生于这一时期的《古诗十九首》就表现出强烈的个人生命意识。
生命意识是人类对自身生命所进行的自觉的理性思考和情感体验,是人类独特的精神现象。
[2]生命意识在文学中常常集中体现为对生命的眷恋、对死亡的恐惧、对命运的困惑、对情感的真挚等。
《古诗十九首》中的生命意识主要体现在思妇抒发自己的相思、游子对家乡以及家人的思念、士人对生命易逝的感伤、对追求功名利禄的渴望
及时行乐的生活态度,这都表明了汉代文人在生命价值的个性体现。
(一)思妇的相思哀怨
《古诗十九首》中的思妇诗独到之处在于思妇并没有甘于孤寂的生活,而是敢于喊出了独处之悲,道出相思之苦,对自己内心的感受直言不讳。
如《行行重行行》中的“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庭中有奇树》中的“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等诗句都可以看出妇人内心的思念之浓。
女子能正视自己对游子炙热缠绵的爱,坚守着自己的爱情,勇敢面对痛苦,能用直露的语言大胆将情感表达出来,体现了她们强烈的愿望。
《古诗十九首》所描述的相思哀怨之情,正是汉代后期妇女的现状,日久独守空房让她们的生命意识开始觉醒,她们热切地关注自身的生存精神境况,大胆地流露出对生存现状的不满。
(二)游子的乡土情怀
《古诗十九首》运用明月、秋风、芙蓉、芳草、胡马等意象来探讨其中所表达的游子思乡念旧的感情,这些意象的采用,既自然纯朴,又更好地抒发了游子思乡的情怀。
《古诗十九首》是借漂泊的孤独悲凉,来写故乡的温馨。
在动乱不安的社会,满身风尘的游子倍加思念远方宁静的家。
诗中满是游子对家园的思念,如《明月何皎皎》中的“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涉江采芙蓉》中的“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等。
《古诗十九首》还以爱情写乡情,以游子对远在家乡的妻子的思念表现郁结于心的乡土情怀。
因此,诗中的爱情写得更加
缠绵,乡情更加感人。
(三)士人对人生无常、生命短促的深沉感伤
复杂动荡的东汉末年,士人普遍感到生命的无常与短暂,因而诗中对人生无常、生命短促的感伤尤为深重。
诗中通过游子对周围的景物、季节的变化特别敏感,秋风鸣蝉、星辰月夜、荒丘孤坟的感触,表达了他们对“老”、“死亡”的畏惧,人生短促的惶恐感。
如《明月皎夜光》中的“白露沾野草,时节忽复易。
秋蝉鸣树间,玄鸟逝安适”、《回车驾言迈》中的“所遇无故物,焉得不速老。
盛衰各有时,立身苦不早”,而在《古诗十九首》中,《生年不满百》是士人对生命短促表现得最为突出的一首诗,“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
为乐当及时,何能待来兹?”表现了士人看透了时势,混乱的社会,生命短促,贤才无所为,那何不干脆“秉烛游”呢?这是苦中含泪的控诉,更是无可奈何的哀叹!
(四)士人对及时有为、追求功名利禄的渴望
《古诗十九首》直率地、赤裸裸地表达出羡慕荣华富贵的心理。
诗人迫切地要求通过及时有为、登上富贵之列来改变现实困境的急不可待的心灵状态。
诗人要掌握命运的主动权,把及时有为的人生追求抬升到最高的价值实现位置。
如《今日良宴会》中的“何不策高足,先据要路津?无为守穷贱,轗轲长苦辛”,《回车驾言迈》中的“奄忽随物化,荣名以为宝”等,这些诗歌无不体现出士人不愿贫贱度日,
追求功名利禄的决心。
(五)士人对及时行乐的生活态度的表达
东汉中后期,外戚专权、宦官祸乱,士人政治上立德、立言、立功的梦想被消解,儒家的经学被繁琐的章句所束缚,再加上当时频繁爆发的瘟疫与地震使得东汉士人的世界观和生命方式彻底转变的契机。
于是东汉的士人有了一种生命有限的觉悟,产生了一种及时行乐的心态。
汉末士人通过喝酒、赏景、作诗等方法让自己快乐起来,及时享受生命的快乐。
如《驱车上东门》中的“不如饮美酒,被服纨与素”、《生年不满百》中的“为乐当及时,何能待来兹”,都是士人及时行乐的体现。
论文通过对《古诗十九首》中“生命意识”的解读,可以让读者更了解《古诗十九首》的内容。
读者在研读该诗时也会注意对蕴含其中的“生命意识”进行品味和感悟,并与当时的社会联系起来,深切地体会东汉末年士人的复杂情感。
【参考文献】
[1]王符.潜夫论[M].世界书局,1987.
[2]王斯蓓.“一点心间的火”——论林庚早期诗歌的生命意识[J].青年文学家,2013(22).
[3]陈心愉.《古诗十九首》综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7.
[4]古诗十九首[M].上海图书出版公司,2013.
[5]郭伟民.《古诗十九首》中生命意识的感知与自觉[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