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有效预习策略与操作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数学有效预习策略与操作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就是说习惯是可以决定一个人的命运。良好的学习习惯足以影响学生一生的学习乃至成长,但好的习惯需要一个引导养成的过程。学生的预习习惯的培养也不例外。《新课程标准》倡导:预习是学习的个体一种独立的探索活动。学生凭借已有的知识、生活经验和学习方法,自主探索,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促进学生的发展。在新课程理念背景下,预习不再是单纯为掌握知识和技能而设置的学习活动,而是为了让每一个孩子发展得更好。重视学生预习习惯的培养是搞好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预习是发现难点的关键,也是理解和掌握新知识的前奏,学生课前如果没有进行充分的预习,在课堂上只是盲目地听或写,没有带着问题进课堂,就不能把握重难点,也就无法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以提高成绩。预习是学习过程中的第一步,是他们自己摸索,自己动脑,自己理解的过程,也是他们自学的过程。因此,预习是上好数学课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必要途径,更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益的有效途径。新课程的标准下,要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课前有效的预习是必不可少的。如果课前预习得好,课上同学们带着问题进入课堂,就会有一种想学、想问、想练的良好心理,课上老师所讲的重点难点就会被同学们所领悟,激发了学生的自主探索和求知欲望,提高学生进行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另外我校外来务工的子女比较多,他们的居住环境较复杂,这间接地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加上学生的个性差异很大,行为习惯具有多变性:有的惰性,不爱学习;有的学习上花了工夫,但方法不正确,事倍功半;有的聪明好学而学习习惯令人担忧;还有的缺乏主动学习的习惯……这些都极大地阻碍了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极不利于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因此对学生进行有效预习习惯的培养是很有必要的。

现阶段我校学生预习主要面临以下问题:

1、自主学习意识不强。主要表现在:部分学生不能自觉、按时、有质量地完成作业;部分学生缺乏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习惯;学习中,主动探究、获取知识

意识不强,不能很好地倾听他人的意见。

2、课前预习缺乏指导。主要表现在:部分学生预习只是为了完成老师的作业去应付,他们的预习不细致,而是走马观花的看一遍,对于数学新课的学习并没有起到任何作用,在课堂上老师就能清楚的看到,这些预习不好的同学表现为独立思考能力不强,自主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弱,究其原因就是缺乏有效的预习指导。

根据国内外研究现状和我校的实际情况,我校数学科组在去年设定了一个研究课题“初中数学有效预习策略与操作研究”。主要研究:1、适合初中生数学学习的科学有效的预习方法,提高预习的效果。2、研究培养学生预习习惯的有效策略。(二)国内外研究探索的现状及主要做法

预习其实事学生的一种主动自学,古今中外的学者和专家对课题中涉及的课前预习和课堂教学设计的探讨和研究早已有之。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人类有机体有一种自我主动学习的天然倾向”。所以他主张“人的学习应以自主学习的潜能发挥为基础”。美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布鲁纳认为:“教学不能是讲解式的,不能使学生处于接受知识的状态,而应是假设式的,应尽可能让学生保留一些令人兴奋的观念系列,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使之成为科学知识的发现者”。

广东省深圳市教学研究室陈永林教授倡导的“引探教学法”,其基本结构能有效地设置思考题以训练为主线,指导学生先学先讲,教师后讲后帮。“先学”是课前先学,课初再学,课中又学;“先讲”是学生对预习所掌握的情况先讲述和表达;“后讲”是教师进行补讲,包括补讲学生的进述和表达中的不足,以及对学生答问的点拨、纠正、疏理、归纳;“后帮”是面向全体学生,帮助后进学生学习。“引”与“探”有机结合,引导学生扎实地学好新内容。在我们现在,江苏洋思中学创设的“先学后教”教学模式,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这说明放手让学生学是可以的,学生可自主学习,有的时候可以学的更好。

在国内做的比较好的是我国的教育家魏书生,他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他常常引导学生认识培养自学能力的重要性,鼓励学生树立培养自学能力的信心,使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不仅是教师的主观愿望,也成为学生的内在要求,所以他总结了一套专门的教学方法六部教学法。魏书生曾说过:“学生通过资料能弄懂教材的百分之九十九,教师只起百分之一的作用,百分之一与百分之九十九,这个比例也许是夸张了点,但至少说明了一个道理:学生是有自求得知能力的。”

现在,山东省杜郎口采用的三、三、六或10+35教学模式就突出了学生预习,自主探索的特点,课堂的绝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老师仅用极少的时间进行“点拨”。他们把这种特色叫做“10+35”(教师讲解少于10分钟,学生活动大于35分钟),或者“0+45”(教师基本不讲),充分引导学生,营造以学生自学为主,以学生为主题的课堂。这其中,无论是它的三个特点的突出,六个环节的完成,还是两个时间的实现,都取决于学生预习的效果。本课题也是针对初中学生的预习习惯、方法、能力展开研究,希望能通过我们的研究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起良好的预习习惯,发展他们的自学能力。

二、课题设计

(一)具体研究内容

(1)初中生预习现状的分析研究

通过观察、调查、统计等现代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找出学生预习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分析问题的症结所在,是由于教师的指导不当还是学生自身的习惯、态度等原因,为研究开展奠定基础。

(2)初中生良好的预习习惯培养的研究。

习惯伴随着人的一生,影响人的生活和学习方式。儿童正处于生理、心理快速发展的重要阶段,处于形成各种习惯的关键时期,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终生受用。预习习惯也一样,需要不断地丰富完善预习习惯培养的策略,并向深度和广度拓展。

(3)初中生自主的预习能力培养的研究。

从当前的教育教学实践需要着手,把研究的重心放在自主预习的条件、内容、策略及相关能力等方面,通过深入系统的研究,提炼出切实有效的自主预习的学习策略与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预习的能力与习惯。

(4)各学段布置预习作业和检查预习作业的有效形式以及评价预习的研究。课前预习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渠道。抓好预习要落实四个方面:一是设计预习练习题。二是保证预习时间。三是做好预习检查。四是抓好预习评价

(二)具体的做法

(1)比较研究法:参照、借鉴国内外同一领域的研究成果及文献资料,采用纵向、横向等方法进行比较,找出新的突破点,为课题研究提供框架和方法论。(2)调查研究法:通过访问学生、教师了解学生预习现状及存在问题。还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