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诗经
古代文学第二讲——《诗经》的编定和体制(3月8日) 共25页
“删诗”:
司马迁说:“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 取可施于礼义,上采契、后稷,中述殷、周之盛, 到幽、厉之缺,始于衽席……三百五篇,孔子皆弦 而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 《史记 •孔子世家》 )
东汉王充《论衡•正说篇》说:“孔子删去重复,正 而存三百篇”。
班固《汉书•艺文志》说孔子“纯取周诗,上采殷, 下采鲁,凡三百五篇”,在《汉书•叙传》中说: “虞夏商周,孔纂其业。纂《书》删《诗》,缀礼 正乐。”
四、《诗经》的分类和产生的地域
(一)分类
《诗经》按照风、雅、颂分为三类,有两个 不同的依据:一是从音乐角度划分,另一是 从内容体裁的角度划分。
(二)产生的地域
雅:
《大雅》31篇、《小雅》74篇,雅借为夏, 夏是西周王畿的古名,二《雅》都是西周王 畿的诗,但也有极少数的例外。
官学与私学: 区别点在是否立于学官、是否设立博士
今文与古文: 三家诗都是用“今文”传授,今文是指隶书;毛诗
是用“古文”传授,古文是指一种与籀书、小篆都 不同的古文字,是鲁恭王坏孔子宅在墙壁中发现的 古籍所使用的文字。实际上今古文不只文字之别, 更大的区别是在说解之异。
《隋书•经籍志》:“齐诗亡于魏,鲁诗亡于西晋, 韩诗亡于宋”。
《周南》11篇、《召(shào)南》14篇, “周南”是周公统治下的南方地区,“召南” 是召公统治下的南方地区。
《邶风》、《鄘风》、《卫风》共计39篇, 春秋时人认为都是卫国的诗。
《王风》10篇,东周王国境内的作品,今河南洛阳 西五里。
《郑风》21篇,郑国在今河南中部。 《齐风》11篇,齐国在今天山东东北部和中部。 《魏风》7篇,魏国在今山西西南部。 《唐风》12篇,唐国就是晋国,在今天山西中部。 《秦风》10篇,东周前期(战国以前),秦国疆土
第二讲-诗经、楚辞分析PPT精品课件
2021/3/1
1
1、《诗经》概述、 《诗经》的编 集、分类与流传
2、《诗经》的思想内容 3、《诗经》的艺术成就 4、《诗经》的地位和影响
2021/3/1
2
一、《诗经》概述
(一)《诗经》的性质: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二)《诗经》的名称和篇目:原名《诗》,或称“诗三百”,存目311 篇,另有6篇笙诗,有目无辞,故实有305篇。这 6篇笙诗为:《南陔》、 《白华》、《华黍》、《由庚》、《崇丘》、《由仪》
2021/3/1
11
十五国风
《周南》、《召南》、《邶风》、《鄘风》、 《卫风》、《王风》、《郑风》、《齐风》、 《魏风》、《唐风》、《秦风》、《陈风》、 《桧风》、《曹风》、《豳风》。
2021/3/1
12
四、《诗经》的流传 汉四家诗
名称 传者 国别 今古文 流传情况
齐诗 辕固生 齐 今文 亡于三国
古有采诗之官,王者所以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也。
——班固《汉书·艺文志》
孟春之月,群居者将散,行人振木铎徇于路以采诗,献之太师, 比其音律,以闻于天子。故曰王者不窥牖户而知天下。
——班固《汉书·食货志》
男女有所怨恨,相从而歌。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男年六十 、女年五十无子者,官衣食之,使之民间求诗。乡移于邑,邑移
追慕与苦思:《周南·关雎》、《秦风·蒹葭》、 《陈风·月出》 、《郑风·子衿》等。
爱的受阻:《鄘风·柏舟》、《郑风·将仲子》等。 婚嫁:《周南·桃夭》、《召南·摽有梅》等。 弃妇:《邶风·谷风》、《卫风·氓》等。
2021/3/1
15
1、
2021/3/1
16
孔子:“《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毛诗序》:“后妃之德也。风之始也,所以风天下 而正夫妇也。”
《中国古代文学史》2诗歌第一讲诗经与楚辞精品PPT课件
氓(卫风)
•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 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 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 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 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2.诗经之赋、比、兴
• 赋:铺陈其事。如《七月》 • 比:比方,以彼物比此物。《卫风·硕人》 • 兴:触物兴词。如《周南·桃夭》 • 关于赋比兴之争论: • 用自然现象起兴,引出生活及感情变化,
兼以隐喻,更能激发联想,增强意蕴,产 生形象鲜明、诗意盎然的艺术效果
•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 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 在水中央。
氓(卫风)
• 氓之嗤嗤,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 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 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滋涟 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 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氓(卫风)
•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 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 在水中坻。
•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 泗。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 在水中址。
• 雨巷
• 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 长 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 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 在雨中哀怨, 哀怨又彷徨; 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 撑着油纸伞 像我一样, 像我一样地 默默行着 冷漠,凄清,又惆怅。
《诗经》讲义2:今我来思——诗经邶风卫风与邯郸
万古不朽的爱情誓言
《诗经》描写美女的诗句
《诗经 秦风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最美的情景
《诗经》描写美女的诗句
国风· 周南·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诗经》描写美女的诗句
《诗经· 国风· 陈风· 月出》
月出皎兮,佼人僚兮。 舒窈纠兮,劳心悄兮。
“邶”国是哪里——宋人的说法
邶(bèi):周代诸侯国,在 今河南汤阴南。 庸:周代诸侯国,在今河 南新乡市南。 卫:周代诸侯国,在今河 南淇县。康叔:周公的弟 弟,卫国开国君主。
“邶”国是哪里——宋人的说法
“邶”国是哪里——宋人的说法
“邶”国是哪里——宋人的说法
《十五国风地理之图》是中国南宋绍兴年间(1131~1162) 杨甲编撰《六经图》中的一幅地图。《六经图》初刻于乾道 元年(1165),此刻本早已失传。现存的宋刻本为南宋福建刻 袖珍本残本,其中有《十五国风地理之图》。该图绘于1155 年,是为《诗经》周南至豳风之十五国风(国为诸侯所封之 域,风为民俗歌谣之诗)绘制的地理图,图的范围主要是长 江以北、长城以南的地区。 宋人根据他们的研究,画出的《诗经十五国风地理之图》体 现了当时的研究成果。但并没有得到当时人们的普遍认同。
崔述的《读风偶识》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崔述,字武承,号东壁,直隶大名府魏县人。 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举人。著作由门人陈履 和汇刻为《东壁遗书》,内以《考信录》三十 二卷最令学者注目。 其中《读风偶识》四卷“在考辨诗旨、诗义上独 树一帜,在学术上取得的成就至今仍有巨大的 生命力。” 胡适、顾颉刚、钱玄同对其评价很高。 胡适将崔述称为"二千年来的一个了不得的疑古 大家"。 钱玄同还将之将朱熹、颜元、章学诚并称宋代 以来的四大学者之一。“我以为推倒汉人迂谬不 通的经说,是宋儒;推倒秦汉以来传记中靠不住 的事实,是崔述;推倒刘歆以来伪造的古文经, 是康有为。”
《诗经》ppt课件
关 雎
而死意 死,十 。另分 雎
一专鸠 就一在 忧的传 思水说 不鸟中 食,是 ,其一 憔一种 悴或情
关雎(诗经第一篇)
《诗经·周南》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优哉游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茂盛的样子。
水边。 水中小块的陆地。
你从 对内 这容 首或 诗情 的感 感方 想面 。说
说
主要内容
这首诗描写了一个热恋 者对意中人的急切追求 和可望而不可即的惆怅 失望的心情。
《蒹葭》的结构:
全诗共三章,每章前 两句写景,后六句写人。
写景:
蒹葭苍苍, 蒹葭萋萋, 蒹葭采采, 白露为霜。 白露未晞。 白露未已。
中心:这是一首青年男子的恋歌,描绘他对一位姑娘 一往情深的追求和对美满婚姻的渴望。
特色:1.重章叠句的表达方式; 2.综合运用赋、比、兴三种艺术手法; 3.双声叠韵,在变化中增强节奏与音乐美。
蒹葭
《诗经·秦风》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7、对!说得很好,我很高兴你有这样的认识,很高兴你能说得这么好! 8、我们今天的讨论很热烈,参与的人数也多,说得很有质量,我为你们感到骄傲。 9、说话,是把自己心里的想法表达出来,与别人交流。说时要想想,别人听得明白吗? 10、说话,是与别人交流,所以要注意仪态,身要正,不扭动,眼要正视对方。对!就是这样!人在小时 候容易纠正不良习惯,经常注意哦。
《诗经》全文讲解
《诗经》全文讲解许多喜欢《诗经》的朋友都感到阅读起来比较困难,毕竟《诗经》的创作年代久远,很多词汇是我们现代不常用的,的诗经赏析专栏收集整理了各大名家对《诗经》的讲解和注释,希望在大家欣赏《诗经》的时候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先秦时代称为诗或诗三百,后来孔子加以整理。
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尊诗为经典,定名为《诗经》,并沿用至今。
《诗经》目录:国风:第一节周南关雎、葛覃、卷耳、樛木、螽斯、桃夭、兔罝、芣苢、汉广、汝坟、麟之趾;第二节召南鹊巢、采蘩、草虫、采苹、甘棠、行露、羔羊、殷其雷、摽有梅、小星、江有汜、野有死麕、何彼秾矣、驺虞;第三节邶风柏舟、绿衣、燕燕、日月、终风、击鼓、凯风、雄雉、匏有苦叶、谷风、式微、旄丘、简兮、泉水、北门、北风、静女、新台、二子乘舟;第四节鄘风柏舟、墙有茨、君子偕老、桑中、鹑之奔奔、定之方中、蝃蝀、相鼠、干旄、载驰;第五节卫风淇奥、考盘、硕人、氓、竹竿、芄兰、河广、伯兮、有狐、木瓜;第六节王风黍离、君子于役、君子阳阳、扬之水、中谷有蓷、兔爰、葛藟、采葛、大车、丘中有麻;第七节郑风缁衣、将仲子、叔于田、大叔于田、清人、羔裘、遵大路、女曰鸡鸣、有女同车、山有扶苏、萚兮、狡童、褰裳、丰、东门之墠、风雨、子衿、扬之水、出其东门、野有蔓草、溱洧;第八节齐风鸡鸣、还、著、东方之日、东方未明、南山、甫田、卢令、敝笱、载驱、猗嗟;第九节魏风葛屦、汾沮洳、园有桃、陟岵、十亩之间、伐檀、硕鼠;第一〇节唐风蟋蟀、山有枢、扬之水、椒聊、绸缪、杕杜、羔裘、鸨羽、无衣、有杕之杜、葛生、采苓;第一一节秦风车邻、驷驖、小戎、蒹葭、终南、黄鸟、晨风、无衣、渭阳、权舆;第一二节陈风宛丘、东门之枌、衡门、东门之池、东门之杨、墓门、防有鹊巢、月出、株林、泽陂;第一三节桧风羔裘、素冠、隰有苌楚、匪风;第一四节曹风蜉蝣、候人、鸤鸠、下泉;第一五节豳风七月、鸱鸮、东山、破斧、伐柯、九罭、狼跋;小雅:第一节鹿鸣之什鹿鸣、四牡、皇皇者华、常棣、伐木、天保、采薇、出车、杕杜、鱼丽;第二节南有嘉鱼之什南有嘉鱼、南山有台、蓼萧、湛露、彤弓、菁菁者莪、六月、采芑、车攻、吉日;第三节鸿雁之什鸿雁、庭燎、沔水、鹤鸣、祈父、白驹、黄鸟、我行其野、斯干、无羊;第四节节南山之什节南山、正月、十月之交、雨无正、小旻、小宛、小弁、巧言、何人斯、巷伯;第五节谷风之什谷风、蓼莪、大东、四月、北山、无将大车、小明、鼓钟、楚茨、信南山;第六节甫田之什甫田、大田、瞻彼洛矣、裳裳者华、桑扈、鸳鸯、頍弁、车舝、青蝇、宾之初筵;第七节鱼藻之什鱼藻、采菽、角弓、菀柳、都人士、采绿、黍苗、隰桑、白华、緜蛮、瓠叶、渐渐之石、苕之华、何草不黄;大雅:第一节文王之什文王、大明、緜、棫朴、旱麓、思齐、皇矣、灵台、下武、文王有声;第二节生民之什生民、行苇、既醉、凫鹥、假乐、公刘、泂酌、卷阿、民劳、板;第三节荡之什荡、抑、桑柔、云汉、崧高、烝民、韩奕、江汉、常武、瞻昂、召旻;颂:第一节周颂清庙之什清庙、维天之命、维清、烈文、天作、昊天有成命、我将、时迈、执竞、思文第二节周颂臣工之什臣工、噫嘻、振鹭、丰年、有瞽、潜、雝、载见、有客、武第三节周颂闵予小子之什闵予小子、访落、敬之、小毖、载芟、良耜、丝衣、酌、桓、赉、般第四节鲁颂駉之什駉、有駜、泮水、閟宫;第五节商颂那、烈祖、玄鸟、长髪、殷武。
2011第二讲诗经《蒹葭》
▼兴就是托物起兴。它是一种借自然界的事物描 写,如鸟兽草木、风雨雷电、日月星辰等起笔, 然后借以联想,引出诗人内心的思想感情的表现 方法。多放于诗的开头。方法有三种:
⊕一是起象征、联想、比拟的作用。如:《关雎》 ⊕二是起创造意境、烘托气氛的作用。如《蒹葭》 ⊕三是起协调韵律的作用。如《黄鸟》
《诗经》以四言为主,节奏简约明快;常用重章 叠句,情致回环往复;根据不同内容的需要,灵 活地运用赋、比、兴的艺术手法。写景抒情极富 艺术感染力。语言质朴优美,韵律和谐悦耳。
3、意境的整体象征 “在水一方”,可望难即是人生常有的境遇, “溯徊从之,道阻且长”的困境和“溯游从之, 宛在水中央”的幻境,也是人生常有的境遇;读 者可以从这里联想到诸多方面的境遇和唤起诸多 方面的人生体验。 意境的整体象征,使蒹葭真正具有了难以穷尽的 人生哲理意味。王国维曾将这首诗与曼殊的〔蝶 恋花〕“昨夜西风调碧树,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相提并论,认为这两首 诗“最得风人情致”,这显 然是着眼于它的意境的人 生象征意蕴。
(2) 编辑、分类与流传
★编辑:《汉书· 食货志》载有行人采诗 “献之太师, 比其音律,以闻于天子。”《周礼· 春官》说:
“太师教六诗,曰风、曰赋、曰比、曰兴、曰雅、 曰颂”。
★分类:《诗经》中的诗篇分《风》《雅》《颂》
1、《风》也称《国风》,包括周南、召南、邶风、 卫风、庸风、王风、郑风、齐风、魏风、唐风、秦 风、陈风、桧风、曹风、豳风。十五国风。共160 篇。多为下层人民口头创作,表达劳动人民的思想 感情,反映他们的生活处境和愿望。——《诗经》 的精华
1、《诗经》的搜集与编辑成书
(1)采集:采诗说、献诗说、删诗说 a、采诗说:班固《汉书· 艺文志》“观风俗, 知得 失”。何休《公羊传注》 “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 事”。 b、献诗说:《国语· 周语》“于以考其俗尚之美恶, 而知其政治之得失焉。” c、删诗说:司马迁《史记· 孔子世家》:“古者《诗》 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 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 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
中国文学史 2诗经
弘扬传统文化了解文学知识大家好我是体印君,随着部编版教材改版,加大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很多家长想让孩子了解一下中国文学史,无奈找不到一本适合孩子阅读的这方面的书籍。
故此我梳理一条脉络,与尔共学习。
二、《诗经》书接上回,今天我们主要学习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
咱们古代的老百姓要想出人头地,一是当兵打仗,没准以后就是大将军。
一是读书-做官,这需要参加科举考试。
大约就相当于咱们现在的高考。
考试的内容主要就是“四书五经”。
什么是“四书五经”呢?四书是《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四本书,“五经”是《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五本书。
这9本书,是古代读书人的必读书目。
别看只学习这么点东西,考起来可是非常难的,有些人甚至考到90多岁都没有考上最低级别的秀才,更别说是进士了。
【科举考试的考场】今天咱们就来讲讲其中的《诗经》。
在咱们中国啊,如果一本书能够被叫做“经”,那就是不得了的了。
像什么佛教的《金刚经》什么的咱们就不说了,你就看看《老子》这本书又叫《道德经》,《庄子》这本书又叫《南华经》就知道老子和庄子在道教里的地位了。
所以,《诗经》在咱们古代文学中的地位你也可以推断一下,有多么重要。
《诗经》是咱们中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
里面一共有305篇诗歌,所以他曾经有另一个名字就叫《诗三百》。
这些诗歌都是在西周初年到春秋中期的时候创作的,算起来至少也有2600年以上了,最古老的要有3200多年了。
这部诗集是怎么来的哪?就要从三个方面来说:一是献诗说。
周朝是一个非常重视音乐的王朝。
老百姓爱唱歌,生活优越的贵族也爱唱歌,而爱唱歌之最莫属于万人之上的周天子。
为了博得周天子的欢喜,无论是外交集会还是天子宴请,贵族们都会踊跃献诗。
贵族献诗也就成了周朝诗歌的一个重要来源。
诗经的第二个来源是采诗说,当时啊,官府里有专门的人负责到民间去收集这些歌谣,这些人叫“采诗官”,收集好了后上报给朝廷,给国王看。
《诗经》全文讲解大全
《诗经》全⽂讲解⼤全《诗经》全⽂讲解⼤全 《诗经》是我国第⼀部诗歌总集,先秦时代称为“诗”或“诗三百”,后来孔⼦加以整理。
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尊“诗”为经典,定名为《诗经》,并沿⽤⾄今。
《诗经》⽬录: 国风: 第⼀节周南 关雎、葛覃、卷⽿、樛⽊、螽斯、桃夭、兔罝、芣苢、汉⼴、汝坟、麟之趾; 第⼆节召南 鹊巢、采蘩、草⾍、采苹、⽢棠、⾏露、羔⽺、殷其雷、摽有梅、⼩星、江有汜、野有死麕、何彼秾矣、驺虞; 第三节邶风 柏⾈、绿⾐、燕燕、⽇⽉、终风、击⿎、凯风、雄雉、匏有苦叶、⾕风、式微、旄丘、简兮、泉⽔、北门、北风、静⼥、新台、⼆⼦乘⾈; 第四节鄘风 柏⾈、墙有茨、君⼦偕⽼、桑中、鹑之奔奔、定之⽅中、蝃蝀、相⿏、⼲旄、载驰; 第五节卫风 淇奥、考盘、硕⼈、氓、⽵竿、芄兰、河⼴、伯兮、有狐、⽊⽠; 第六节王风 ⿉离、君⼦于役、君⼦阳阳、扬之⽔、中⾕有蓷、兔爰、葛藟、采葛、⼤车、丘中有⿇; 第七节郑风 缁⾐、将仲⼦、叔于⽥、⼤叔于⽥、清⼈、羔裘、遵⼤路、⼥⽈鸡鸣、有⼥同车、⼭有扶苏、萚兮、狡童、褰裳、丰、东门之墠、风⾬、⼦衿、扬之⽔、出其东门、野有蔓草、溱洧; 第⼋节齐风 鸡鸣、还、著、东⽅之⽇、东⽅未明、南⼭、甫⽥、卢令、敝笱、载驱、猗嗟; 第九节魏风 葛屦、汾沮洳、园有桃、陟岵、⼗亩之间、伐檀、硕⿏; 第⼀〇节唐风 蟋蟀、⼭有枢、扬之⽔、椒聊、绸缪、杕杜、羔裘、鸨⽻、⽆⾐、有杕之杜、葛⽣、采苓; 第⼀⼀节秦风 车邻、驷驖、⼩戎、蒹葭、终南、黄鸟、晨风、⽆⾐、渭阳、权舆; 第⼀⼆节陈风 宛丘、东门之枌、衡门、东门之池、东门之杨、墓门、防有鹊巢、⽉出、株林、泽陂; 第⼀三节桧风 羔裘、素冠、隰有苌楚、匪风; 第⼀四节曹风 蜉蝣、候⼈、鸤鸠、下泉; 第⼀五节豳风 七⽉、鸱鸮、东⼭、破斧、伐柯、九罭、狼跋; ⼩雅: 第⼀节⿅鸣之什 ⿅鸣、四牡、皇皇者华、常棣、伐⽊、天保、采薇、出车、杕杜、鱼丽; 第⼆节南有嘉鱼之什 南有嘉鱼、南⼭有台、蓼萧、湛露、彤⼸、菁菁者莪、六⽉、采芑、车攻、吉⽇; 第三节鸿雁之什 鸿雁、庭燎、沔⽔、鹤鸣、祈⽗、⽩驹、黄鸟、我⾏其野、斯⼲、⽆⽺; 第四节节南⼭之什 节南⼭、正⽉、⼗⽉之交、⾬⽆正、⼩旻、⼩宛、⼩弁、巧⾔、何⼈斯、巷伯; 第五节⾕风之什 ⾕风、蓼莪、⼤东、四⽉、北⼭、⽆将⼤车、⼩明、⿎钟、楚茨、信南⼭; 第六节甫⽥之什 甫⽥、⼤⽥、瞻彼洛矣、裳裳者华、桑扈、鸳鸯、頍弁、车舝、青蝇、宾之初筵; 第七节鱼藻之什 鱼藻、采菽、⾓⼸、菀柳、都⼈⼠、采绿、⿉苗、隰桑、⽩华、緜蛮、瓠叶、渐渐之⽯、苕之华、何草不黄; ⼤雅: 第⼀节⽂王之什 ⽂王、⼤明、緜、棫朴、旱麓、思齐、皇矣、灵台、下武、⽂王有声; 第⼆节⽣民之什 ⽣民、⾏苇、既醉、凫鹥、假乐、公刘、泂酌、卷阿、民劳、板; 第三节荡之什 荡、抑、桑柔、云汉、崧⾼、烝民、韩奕、江汉、常武、瞻昂、召旻; 颂: 第⼀节周颂·清庙之什 清庙、维天之命、维清、烈⽂、天作、昊天有成命、我将、时迈、执竞、思⽂ 第⼆节周颂·⾂⼯之什 ⾂⼯、噫嘻、振鹭、丰年、有瞽、潜、雝、载见、有客、武 第三节周颂·闵予⼩⼦之什 闵予⼩⼦、访落、敬之、⼩毖、载芟、良耜、丝⾐、酌、桓、赉、般 第四节鲁颂·駉之什 駉、有駜、泮⽔、閟宫; 第五节商颂 那、烈祖、⽞鸟、长髪、殷武。
部编八年级下册语文第十二课《诗经二首》讲义
部编八年级下册语其事而直言之也”。 比:“以彼物比此物也”。 兴: “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部编八年级下册语文第十二课《诗经 二首》讲义
• 风——是各诸侯国的土风歌谣,大多数是民歌、 土乐,最富于思想意义和艺术价值。共15国风 (周南、召南、邶〔bèi〕、鄘〔yōng〕、卫、王、 郑、齐、魏、唐、秦、陈、桧〔kuài〕、曹、豳 〔bīn 〕 ),160篇 。
• 雅——是西周王畿jī地区的正声雅乐,共105篇, 又分“大雅”和“小雅”。“大雅”31篇,用于 诸侯朝会;“小雅”74篇,用于贵族宴享。
2、表达了劳苦民众对统治者残酷压榨的不满 与不平,寄托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3、反映了那一时代人们的爱情生活和婚姻状 况。
部编八年级下册语文第十二课《诗经 二首》讲义
《诗经》三大内容: 风:指十五国风,是各地的民 间歌谣。 雅:分大雅、小雅,大部分是贵族作品。 颂:是宗庙祭祀用的乐歌及史诗。
部编八年级下册语文第十二课《诗经 二首》讲义
《四书五经》是南宋以后儒学的基本书目,儒生学子的必读之书。
四书: 《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五经:
《诗》《书》《礼》《易》《春秋》
《诗经》 《尚书》 《礼记》 《周礼》 《春秋》
部编八年级下册语文第十二课《诗经 二首》讲义
《诗经》内容:
1、它揭露了贵族阶层的荒淫、残暴,深刻反 映了沉重的徭(兵)役给百姓带来的灾难 与痛苦。
lè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部编八年级下册语文第十二课《诗经
二首》讲义
二读,注意停顿
四言诗每句一般读成“二、二”节拍。 如:
大学语文第2讲:诗经
11
赋、比、兴
“赋、比、兴”最早见于《周礼·春官·大师》及《毛诗·大序》
大师……教六诗:曰风,曰赋,曰比,曰兴,曰雅,曰颂。 ——《周礼·春官·大师》
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 ,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
曰颂。
——《毛诗·大序》
风、雅、颂者,《诗》篇之异体;赋、比、兴者,《诗》文之异辞
耳。……赋、比、兴是《诗》之所用,风、雅、颂是《诗》之成形。 用彼三事,成此三事,是故同称为义。 ——《毛诗正义》
第二讲:诗经
概述:诗经的“前世与今生” 品读:“子衿”及诗经的爱情 拓展:诗的“兴发感动”传统
2021/6/24
1
诗经的“前世今生”
2021/6/24
2
编订:
采诗 献诗 删诗 乐正
孟春之月,群居者将散,行人振木铎于路以采诗,献于太师,比其音律以
闻天下,故曰王者不窥牖户而知天下。
——《汉书·食货志》
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
——《国语·周语》
古者诗三千馀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上采契后稷,中述 殷周之盛,至幽厉之缺,始于衽席,故曰“《关雎》之乱以为风始,《鹿鸣》 为小雅始,《文王》为大雅始,《清庙》为颂始”。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 ——《史记·孔子世家》
自卫返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 ——《论语》
——马克思、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诗经》从文学的角度写出了礼制完善之初,周代社会男女交往
2021/6/24
5
用诗:
赋诗言志、修身典范、科考教参、爱情小抄
小子何莫学乎诗? 《诗》,可以兴,可以群,可以观,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
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不学诗,无以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十六讲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十六讲摘要:一、前言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概述三、第一讲:汉字与书法艺术四、第二讲:诗经与楚辞五、第三讲:先秦诸子思想六、第四讲:秦汉历史与文化七、第五讲:魏晋南北朝的文化风貌八、第六讲:隋唐盛世的文化成就九、第七讲:宋词与元曲十、第八讲:明清小说与戏曲十一、第九讲:儒家思想的发展与影响十二、第十讲:道教与佛教的文化贡献十三、第十一讲:科学技术的发展历程十四、第十二讲:传统艺术形式及其影响十五、第十三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十六、结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与意义正文:【前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源泉。
从古至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积累、沉淀,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本讲座旨在概括地介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与特点,以期增进对中华文化的了解与认识。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概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包括了哲学、文学、艺术、科学、宗教等诸多领域,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情感与创造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时代性和实践性,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源和精神支撑。
【第一讲:汉字与书法艺术】汉字是中华文化的基因,承载了中华民族的历史与文化。
书法艺术则是汉字的艺术表现形式,以其独特的审美价值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
【第二讲:诗经与楚辞】诗经与楚辞是中国古代诗歌的瑰宝,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情感世界与审美观念。
诗经以现实主义手法描绘了先民的生活,楚辞则以浪漫主义风格展现了战国时期的精神风貌。
【第三讲:先秦诸子思想】先秦诸子思想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哲学基础,包括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等诸多学派。
这些学派相互竞争、相互借鉴,共同推动了中国古代哲学的发展。
【第四讲:秦汉历史与文化】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实现了国家的统一与民族的融合。
秦汉时期的文化,既有秦朝的法家思想,又有汉朝的儒家文化,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
大学语文第二讲——诗经之采薇
1、农事诗
泄兮,行与子逝兮。
如《豳风·七月》、《周颂·臣工》、《周颂·噫 《诗·魏风·十亩之间》 嘻》、《周颂·丰年》、《周颂·载芟》、《周 十亩之间兮,桑者闲闲兮,行与子还兮。十亩之外兮,桑者泄 颂·良耜》等。
《诗经·魏风 伐檀》 坎坎伐檀兮,寘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不稼不穑,胡取 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彼君子兮,不素餐 兮!
第一章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靡室靡家,猃狁之故。不遑启居,猃狁之故。
译文 采薇菜啊采薇菜,薇菜芽已破土钻。 说回家啊说回家,一年已经过大半。 没有家也没有室,只因猃狁来侵犯。 不能安坐与定居,只因猃狁常为患。
第一章,写士兵为抗击外族的侵犯,背井离乡, 久久不得归家,而产生的悲伤、厌战和对外族的仇恨。 首四句,以薇菜渐次生长和时间的推移来起兴,来表 达士兵久役于外不得归家的怨敌、思家与盼归的心情。 “靡室靡家”和“不遑启居”是这一心情产生的主要 原因。 当时的兵役制度是二年为期限,可是本诗中的战士 的服役看上去没有期限,士兵归家变得遥遥无期,这 自然要引起征卒的不满和对家乡更强烈的思念。以下 几章都是围绕着这个基调叙写的。
解
题
★《汉书•匈奴传》:周懿王时,王室遂衰。戎狄交侵, 暴虐中国。中国被其苦。诗人始作,疾而歌之曰:“靡室 靡家,猃狁之故。岂不日戒,猃狁孔棘。 ★《史记•周本纪》:懿王之时,王室遂衰,诗人作刺。 此说虽近事实,但不确切。 ★魏源《古诗源》认为是周宣王时代作品,此说近是。 西周至厉王末年,遇旱灾,百姓饥馑。厉王宠信荣夷公, 专事搜刮,民怨沸腾,放厉王于“彘”。 (《召公谏厉王 止谤》) 西戎与北方的猃狁乘机入侵周朝。宣王即位,重 振周朝,号称中兴。命秦仲征西戎,尹吉甫征猃狁。《采 薇》即于此时产生。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12课 《诗经》二首 知识总结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12课《诗经》二首知识总结知识点一、相关资料《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孔子认为“不学诗,无以言”,将其作为道德教育的教材。
自西汉以后被儒家学派尊崇为经典,奉为“六经”之一。
《关雎》是《风》之始也,也是《诗经》的第一篇。
孔子说:“《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诗经》的作品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表现手法有赋、比、兴三种。
风:是各地的民歌,分15国风,共160篇,是《诗经》中的精华,有不少篇章揭露贵族统治集团对人民的压迫和剥削,也反映了人们的劳动生产情况和爱情生活。
常用复沓手法,体现民歌特色。
雅:多是祭祀、宴会的乐歌和史诗,分“大雅”和“小雅”,共105篇。
颂:多是宗庙、颂神的乐歌,有“周颂”“鲁颂”和“商颂”,共40篇。
赋:即陈述铺叙。
比:即对人或物加以形象的比喻。
兴:即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发端,以引起所要歌咏的内容。
二、课文翻译原文: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关关:拟声词。
雎鸠:一种水鸟,一般认为就是鱼鹰。
洲:水中的陆地。
窈窕:文静美好的样子。
淑:漂亮,美好。
逑:配偶。
雎鸠鸟不停地鸣叫,在河心小洲上。
文静美好的女子,是男子的好配偶。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参差:长短、高低不齐的样子。
寤寐:指日日夜夜。
钟鼓:钟和鼓。
都是名词用作动词,敲钟,击鼓。
乐:使……快乐。
长短不齐的荇菜,在船的左右两边捞。
文静美好的女子,日日夜夜追求她。
追求她却得不到,白天黑夜总是思念她。
思念啊思念,竟翻来覆去难成眠。
长短不齐的荇菜,在船的左右两边采。
文静美好的女子,弹琴鼓瑟亲近她。
长短不齐的荇菜,在船的左右两边挑。
文静美好的女子,敲击钟鼓使她快乐。
原文: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芦苇。
诗经概说
教案(二)授课日期年月日星期一、导入:《诗经》概说诗歌,是中国文学中产生最早的艺术形式之一,也是中国文学中得到最为充分发展的体裁。
《诗经》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它收录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近五百年间三百零五篇作品。
紧接着,在南方楚地又出现了伟大诗人屈原及其创造的一种新诗体“楚辞”。
各以其自己思想、卓越的艺术成就和鲜明的特色,成为我国古典诗歌的两大典范。
故中国文学史上往往将“风”、“骚”并称,“风”,指《国风》,代表《诗经》;“骚”,指《离骚》,代表《楚辞》。
后世诗人沿着《诗经》、《楚辞》所开辟的两条道路不断前进。
因此而发展、形成的我国诗歌的两种不同的优良传统,习惯上,就称为“诗”、“骚”传统,亦称为“风”、“骚”传统。
第二讲:《诗经》一、《诗经》的编集、应用和流传(一)《诗经》的名称。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入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年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
这些诗歌在先秦时代通称为“诗”,或举其整数,称“诗三百”、“三百篇”,到了西汉初年,被奉为经典,称作《诗经》。
这个名称沿用至今。
(二)《诗经》的编集。
《诗经》中的诗歌编订成书,过去说法很多,主要说法有三种:一是采诗说,二是献诗说,三是删诗说。
大多是后人推论,并无充分的周秦古籍记载。
今天的通行说法,《诗经》的最初编集者,可能是周王朝的乐官太师,是他们进行搜集、整理、加工、配乐而成为“诗三百”的。
《诗经》中的诗篇,分《风》、《雅》、《颂》三大类。
《风》也称为《国风》,包括周南、召南、邶风、庸6风、卫风,王风、郑风、齐风、魏风、唐风、秦风、陈风、桧风、曹风、豳风,共一百六十篇。
《雅》分《大雅》、《小雅》两部分。
《大雅》三十一篇,《小雅》七十四篇,共一百零五篇。
《颂》中包括《周颂》、《鲁颂》、《商颂》,合称三颂。
《周颂》三十一篇,《鲁颂》四篇,《商颂》五篇,共四十篇。
风、雅、颂,是《诗经》按乐调的分类。
“国”犹“方”,指地域。
“风”是乐调。
《诗经》二首(《邶风·静女》与《小雅·采薇》)演示文稿
《邶风·静 女》赏析—内容讲解
作者的高明,在于送小草之外,不对会面场景做任何的交代。 只是写会面之后,而且只从“郭靖”一面写。“自牧归荑,洵美 且异。”是对第二章的同义反复。“匪女之为美,美人之 贻。”“小草啊小草,不是因为你美,只不过因为你是我可爱的 蓉儿妹妹送的,我才觉得你这样美啊!”会面之后,两个人散了, 各自回自己的地方,傻郭靖还沉浸在相会的幸福之中。其实很普 通的一根小草,可是郭靖一直拿在手里,含情脉脉地看,看得小 草熠熠生辉,光辉越来越大,整个变成了黄蓉的样子,对着郭靖 说笑呢。傻郭靖大概是没有谈过恋爱,从没有这样幸福过。他把 小草看了又看,临末了还要说上一句“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也只有郭靖这样实诚的人,才一定要这样实诚地把这话儿说出口。 若是令狐冲那样的情商、智商双高的,打死他也不会说的。这便 是作者的高妙。若主人公是令狐冲那样的人物,心有灵犀,还要 来一句“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便是大煞了风景。但主人公 偏偏是憨厚实诚的郭靖,他一定要这样说的,唯其这样说了,才 是郭靖。
采薇采薇一把把,薇菜柔嫩初发芽。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 说回家呀道回家,心里忧闷多牵挂。 曰归曰归,心亦忧止。 满腔愁绪火辣辣,又饥又渴真苦煞。 忧心烈烈,载饥载渴。 防地调动难定下,书信托谁捎回家! 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一、《诗经》简介
《诗经》主要表现手法可分为赋、比、兴三类。 赋,即叙述;比,即比喻,兴,是由此物引起他 物,即起兴。
风:15地区、160篇。
内容 雅:大雅105篇、小雅74篇。
《诗经》六艺
颂:周31、商5、鲁4,计40篇。 赋:铺陈其事也,即叙述。
形式 比:以彼物比此物也。
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物也。
《邶风·静 女》赏析—内容讲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齐、鲁、韩“三家诗”当时并列于官学, 书写用汉代通行的隶书,称为“今文诗”; 《毛诗》晚出,用先秦古文字书写,称为 “古文诗”。“三家诗”盛时,《毛诗》 受压,“三家诗”东汉趋于衰微,《毛诗》 代之而兴,“三家诗”后先后失传,存者 唯《毛诗》,即今之《诗经》。
▪ 东汉大经学家郑玄为之作《毛诗传笺》, 唐孔颖达作《毛诗传笺》作疏为《毛诗正 义》,宋朱熹作《诗经集传》,清马瑞辰 《毛诗传笺通释》,清陈奂《诗毛氏传疏》 等都是《诗经》研究的权威读本。
▪ 这一章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明写妻子对 征人的思念,暗写丈夫对妻子的思念,真 是“十五的月亮,照在边关照在家乡,宁 静的夜晚,你也思念,我也思念”。杜甫 的《月夜》,就是借鉴了这种写法。
▪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第二章 《诗经》
▪ 第一节:《诗经》的编定和体制 ▪ 第二节:《诗经》的内容 ▪ 第三节:《诗经》的艺术特点 ▪ 第四节:《诗经》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
响
名称与篇目
▪ 《诗经》原名《诗》,或称“《诗》三 百”。汉武帝“卓然罢黜百家,表章六 经”,“置五经博士”(《汉书·武帝 纪》),崇《诗》为经,称《诗经》。
▪ 《诗经》存目311篇,其中《南陔》、《白 华》、《华黍》、《由庚》、《崇丘》、 《由仪》乃所谓“笙诗”,有目无辞,故 实有305篇。
▪ 《墨子·公孟》:“诵诗三百,弦诗三百, 歌诗三百,舞诗三百。”《史记·孔子世 家》:“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都说 明《诗经》是可以配乐演唱的乐歌总集。
《诗 经》
《大雅·生民》(见作品选P31)
▪ ①诗中运用了人神结合的夸饰手法,将后 稷英雄化,神话;
▪ ②语言简练生动,丰富多变的叠词、动词、 形容词及排比手法。
农事诗:《豳风·七月》(见作品选P 22)
▪ 是《国风》中最长的一首诗。豳地在今陕 西旬邑、彬县一带,公刘时代周之先民还 是一个农业部落。这首诗就反映了这个部 落一年四季的农业劳动生活,涉及到衣食 住行等各个方面,从各个侧面展示了当时 社会的风俗画。
▪ 《诗经》实包括了采集于各地的民间之诗、 公卿列士所献之诗以及周王朝乐官保存下 来的宗教和宴飨的乐歌。孔子删诗说不可 信。
四诗风雅颂
▪风 ▪雅 ▪颂
▪ 《诗经》中的诗歌均为曾经入乐的歌曲, 按音乐性质的不同,分为风、雅、颂三类:
▪ “风”即音乐曲调,国风即各地区的乐调。 《风》诗共有160篇。
▪ “雅”即正,指朝廷正乐,是周王朝直接统 治地区的音乐。《雅》诗共105篇,按音乐 的不同分为《大雅》和《小雅》,他们大 多是宫廷宴享的乐歌,大部分是西周时的作 品。
▪ “颂”是宗庙祭祀的舞曲,《颂》诗分为 《周颂》、《鲁颂》和《商颂》,是宗庙 祭祀的乐歌。共40篇。
用诗和传诗
▪ 诗三百最初主要用于典礼、讽谏和娱乐, 是周代礼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行 教化的重要工具。编辑成书后,广泛流行 于诸侯各国,运用于祭祀、朝聘、宴饮等 各种场合。在当时的政治外交活动中发挥 了重要作用。
第二节《诗经》的内容
▪ 《诗经》内容广泛,形象深刻的反映了西 周至春秋中叶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以 及世态人情、民俗风习等社会生活的各个 方面,既是中国古典诗歌之祖,又是研究 我国古代社会情况的珍贵数据,对后世文 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祭祖颂歌和周族史诗
▪ 《诗经·大雅》保存了五首古老的周民族史 诗:《生民》、《公刘》、《绵》、《皇 矣》、《大明》,记述了从周世祖后稷诞 生到武王灭商的一些传说和英雄事迹。
《豳风·东山》
▪ 见于作品选27页
▪ 通过一个应征服役、役满归来的征人,在 还乡途中对家乡、亲人的思念,描绘了战 争洗劫后家乡的残破景象,揭示了战争给 人民带来的苦难,反映了人民对和平安宁 生活的渴望。全诗四章,每章开头都以细 雨濛濛中征人归来的凄楚情景起兴。
▪ 第一章写征人归来悲喜交加的心情。长期 服役在外,幸得役满归来,这是一喜;但 是,自己在外征战的这几年,亲眼目睹了 到处是荒凉破败、家破人亡的景象,自己 家乡是否也这样?想到此不禁心头一凉, 这又是一悲。在这一喜一悲的心情描述中, 反映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生离死别的忧愁 和恐惧。
新台之刺
▪ 这首诗是卫国人讽刺卫宣公荒淫乱伦而作。 卫宣公曾与其后母夷姜乱伦,生子名伋。 伋长大后,卫宣公为他聘娶齐女,只因新 娘子是个大美人,卫宣公便改变主意,在 河上高筑新台,把齐女截留下来,霸为己 有,就是后来的宣姜。卫国人对宣公的所 作所为实在 写征战、徭役时的所见、所闻、 所感。《诗经》中的征役诗,开创了后代 边塞诗的先河。如《小雅·采薇》和《豳 风·东山》 :
补充资料
▪ 关于诗经的编传以及“风雅颂赋比兴”有 多种争论,自古无定论,即所谓“诗无达 诂”者也。
诗经的“四始六义”
▪ 所谓四始是指:诗经风、雅、颂三类的开 始,即开篇之作,又因雅分为大雅和小雅 两类,所以称为四始,分别为:《关雎》 为风之始;《文王》为小雅始;《鹿鸣》 为大雅始;《清庙》为颂始。
▪ “大序”是列在《关雎》题解中总论全经的 一大段文字,是一篇价值很高的文学理论 文献。“小序”即列在每篇诗题下的文字。 关于《毛诗序》的作者,众说纷纭,研究 者多认为“大序”的作者是孔子的弟子子 夏所作,“小序”是子夏、毛公所作。据 “上博简”,其作者很可能就是子夏。
▪ 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行 於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 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情情发於声,声 成文谓之音。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 ,其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故正得失,动天 地,感鬼神,莫近於诗。先王以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 伦,美教化,移风俗。 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 ,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上以风化下,下以 风刺上,主文而谲(jué) 谏,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 ,故曰风,至於王道衰,礼义废,政教失,国异政,家殊 俗,而变风变雅作矣。国史明乎得失之迹,伤人伦之废, 哀刑政之苛,吟咏情性,以风其上,达於事变而怀其旧俗 者也,故变风发乎情,止乎礼义。发乎情,民之性也;止 乎礼义,先王之泽也。是以一国之事,系一人之本,谓之 风;言天下之事,形四方之风,谓之雅。雅者,正也,言 王政之所由废兴也。政有大小,故有小雅焉,有大雅焉。 颂者,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於神明者也。是谓四始 ,诗之至也。
▪ 第二章写征人对家乡残破景象的想象。出 征三年,家园境况如何,令诗人梦牵魂绕。 瓜蒌蔓儿爬到房檐下了吧?那些小虫子爬 满墙壁了吧?门窗已布满蜘蛛网了吧?房 前屋后野兽游走,夜里鬼火流动吧?…… 多么可怕!诗人再不敢往下想了!但那是 自己的家乡,还有自己亲爱的妻子和孩子, 怎么能不想呢?
▪ 第三章写征人想象妻子思念丈夫归来的情景。不 从自己方面写,而是巧妙的设想妻子在家如何思 念他,从而真挚地表达出对妻子的思念。他想象: 这几年在外征战,家中的妻子肯定日夜担惊受怕, 过去,她听过多少次报喜鸟的叫声,可每次都给 她带来的是失望;今天鹳鸟又叫了,她恐怕又在 房中长嘘短叹呢!但是她肯定又带着一线希望强 打精神,洒扫庭院,等待我的到来。
宴飨诗
▪ 以君臣、亲朋欢聚宴享为主要内容,反映 上层社会的欢乐、和谐。《小雅·鹿鸣》即 天子宴群臣之诗,后贵族也用于宴会宾客: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 笙。吹笙鼓簧,承筐是将。人之好我,示 我周行。
怨刺诗
▪ 古诗素有“美刺”传统,具有鲜明的功利 性和实用性。《诗经》首开其端,在《雅》 诗和《国风》中就有不少怨刺诗,即前人 所说的“变风”、“变雅”。
▪ 《左传》中大量记载了诸侯君臣赋诗言志 的实例:《晋公子重耳之亡》中秦穆公和重 耳赋诗的例子。
▪ 在诸子百家著述中引诗也屡见不鲜《孟 子·齐桓晋文之事章》中齐宣王引《诗经》 的“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 孔子广招弟子传道授业,曾以“诗”教授 学生,并对学“诗”的重要性和社会功用 有独到的见解:
▪ 《论语·阳货》: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 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 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 全诗8章,首章总写农业社会的两大主题: 织与耕,即衣与食。前半写“衣之始”, 后半写“食之始”(朱熹语);2—5章承 写衣,6—8章承写食,在结构上如此安排, 确是相当严谨。
▪ 中国古典诗歌一向以抒情诗为主,叙事诗 较少。这首诗却以叙事为主,首创“四季 歌”的形式。在叙事中写景、抒情。通过 诗人的娓娓动听的叙述,真实的再现了当 时的劳动场面、生活图景和各种人物的面 貌,以及农夫与公家的相互关系,构成了 西周早期社会一幅男耕女织的风俗画。
变风变雅
▪ 《毛诗序》:“至于王道衰,礼仪废,政 教失,国异政,家殊俗,而‘变风’、 ‘变雅’作矣。”《汉书·礼乐志》也说: “周道始缺,怨刺之诗起。”
▪ 这些话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怨刺诗产生的 社会背景和伦理因素。如揭露和嘲讽统治 者丑恶行径的 《邶风·新台》:
《新台》
▪ 新台有泚(ci), 新台倒影好鲜明, ▪ 河水瀰瀰, 河水洋洋流不停。 ▪ 燕婉之求, 本想嫁个美少年。 ▪ 籧篨(juchu)不鲜。 不料嫁了癞蛤蟆。 ▪ ……
▪ 我们为什么“靡室靡家”?是“獫狨之 故”!为什么“载渴载饥”、“忧心烈 烈”、“不遑启处”、“不遑启居”?还 是“獫狨之故”!战士们以民族利益为重, 同仇敌忾,抵御外辱,充分地表现了他们 的爱国激情。
▪ 四、五两章是描述战场上的实况,写出了 战斗的紧张,军容的强盛,以及转战奔驰 的艰辛。最后一章写战争结束,战士归来 的悲喜交加的心情。“昔我往矣,杨柳依 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是千古名句!
▪ 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 为志,发言为诗。情动於 中而形於言,言之不足故 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 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 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情发於声,声成文谓之音 (《诗大序》)
第一节《诗经》的编定和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