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诗经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补充资料
▪ 关于诗经的编传以及“风雅颂赋比兴”有 多种争论,自古无定论,即所谓“诗无达 诂”者也。
诗经的“四始六义”
▪ 所谓四始是指:诗经风、雅、颂三类的开 始,即开篇之作,又因雅分为大雅和小雅 两类,所以称为四始,分别为:《关雎》 为风之始;《文王》为小雅始;《鹿鸣》 为大雅始;《清庙》为颂始。
第二节《诗经》的内容
▪ 《诗经》内容广泛,形象深刻的反映了西 周至春秋中叶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以 及世态人情、民俗风习等社会生活的各个 方面,既是中国古典诗歌之祖,又是研究 我国古代社会情况的珍贵数据,对后世文 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祭祖颂歌和周族史诗
▪ 《诗经·大雅》保存了五首古老的周民族史 诗:《生民》、《公刘》、《绵》、《皇 矣》、《大明》,记述了从周世祖后稷诞 生到武王灭商的一些传说和英雄事迹。
▪ 所谓六义是指:诗经的风雅颂三类和赋比 兴三种艺术手法的统称。
▪ 关于《毛诗》《毛诗序》 相传荀子《诗》 学承自孔子弟子子夏,毛亨承自荀子,毛 亨在西汉初年开门授徒,著《诗故训传》, 后简称《毛诗》,传于赵人毛苌。
▪ 东汉流传的《毛诗》,在305篇题目下面, 各有一段类似题解式的简略文字,简述诗 的题旨、背景与作者,称作《诗序》, 《诗序》又有“大序”、“小序”之分。
▪ “大序”是列在《关雎》题解中总论全经的 一大段文字,是一篇价值很高的文学理论 文献。“小序”即列在每篇诗题下的文字。 关于《毛诗序》的作者,众说纷纭,研究 者多认为“大序”的作者是孔子的弟子子 夏所作,“小序”是子夏、毛公所作。据 “上博简”,其作者很可能就是子夏。
▪ 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行 於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 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情情发於声,声 成文谓之音。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 ,其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故正得失,动天 地,感鬼神,莫近於诗。先王以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 伦,美教化,移风俗。 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 ,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上以风化下,下以 风刺上,主文而谲(jué) 谏,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 ,故曰风,至於王道衰,礼义废,政教失,国异政,家殊 俗,而变风变雅作矣。国史明乎得失之迹,伤人伦之废, 哀刑政之苛,吟咏情性,以风其上,达於事变而怀其旧俗 者也,故变风发乎情,止乎礼义。发乎情,民之性也;止 乎礼义,先王之泽也。是以一国之事,系一人之本,谓之 风;言天下之事,形四方之风,谓之雅。雅者,正也,言 王政之所由废兴也。政有大小,故有小雅焉,有大雅焉。 颂者,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於神明者也。是谓四始 ,诗之至也。
▪ 《左传》中大量记载了诸侯君臣赋诗言志 的实例:《晋公子重耳之亡》中秦穆公和重 耳赋诗的例子。
▪ 在诸子百家著述中引诗也屡见不鲜《孟 子·齐桓晋文之事章》中齐宣王引《诗经》 的“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 孔子广招弟子传道授业,曾以“诗”教授 学生,并对学“诗”的重要性和社会功用 有独到的见解:
▪ 《论语·阳货》: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 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 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 《诗经》实包括了采集于各地的民间之诗、 公卿列士所献之诗以及周王朝乐官保存下 来的宗教和宴飨的乐歌。孔子删诗说不可 信。
四诗风雅颂
▪风 ▪雅 ▪颂
▪ 《诗经》中的诗歌均为曾经入乐的歌曲, 按音乐性质的不同,分为风、雅、颂三类:
▪ “风”即音乐曲调,国风即各地区的乐调。 《风》诗共有160篇。
《豳风·东山》
▪ 见于作品选27页
▪ 通过一个应征服役、役满归来的征人,在 还乡途中对家乡、亲人的思念,描绘了战 争洗劫后家乡的残破景象,揭示了战争给 人民带来的苦难,反映了人民对和平安宁 生活的渴望。全诗四章,每章开头都以细 雨濛濛中征人归来的凄楚情景起兴。
▪ 第一章写征人归来悲喜交加的心情。长期 服役在外,幸得役满归来,这是一喜;但 是,自己在外征战的这几年,亲眼目睹了 到处是荒凉破败、家破人亡的景象,自己 家乡是否也这样?想到此不禁心头一凉, 这又是一悲。在这一喜一悲的心情描述中, 反映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生离死别的忧愁 和恐惧。
▪ 我们为什么“靡室靡家”?是“獫狨之 故”!为什么“载渴载饥”、“忧心烈 烈”、“不遑启处”、“不遑启居”?还 是“獫狨之故”!战士们以民族利益为重, 同仇敌忾,抵御外辱,充分地表现了他们 的爱国激情。
▪ 四、五两章是描述战场上的实况,写出了 战斗的紧张,军容的强盛,以及转战奔驰 的艰辛。最后一章写战争结束,战士归来 的悲喜交加的心情。“昔我往矣,杨柳依 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是千古名句!
▪ 第二章写征人对家乡残破景象的想象。出 征三年,家园境况如何,令诗人梦牵魂绕。 瓜蒌蔓儿爬到房檐下了吧?那些小虫子爬 满墙壁了吧?门窗已布满蜘蛛网了吧?房 前屋后野兽游走,夜里鬼火流动吧?…… 多么可怕!诗人再不敢往下想了!但那是 自己的家乡,还有自己亲爱的妻子和孩子, 怎么能不想呢?
▪ 第三章写征人想象妻子思念丈夫归来的情景。不 从自己方面写,而是巧妙的设想妻子在家如何思 念他,从而真挚地表达出对妻子的思念。他想象: 这几年在外征战,家中的妻子肯定日夜担惊受怕, 过去,她听过多少次报喜鸟的叫声,可每次都给 她带来的是失望;今天鹳鸟又叫了,她恐怕又在 房中长嘘短叹呢!但是她肯定又带着一线希望强 打精神,洒扫庭院,等待我的到来。
宴飨诗
▪ 以君臣、亲朋欢聚宴享为主要内容,反映 上层社会的欢乐、和谐。《小雅·鹿鸣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即 天子宴群臣之诗,后贵族也用于宴会宾客: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 笙。吹笙鼓簧,承筐是将。人之好我,示 我周行。
怨刺诗
▪ 古诗素有“美刺”传统,具有鲜明的功利 性和实用性。《诗经》首开其端,在《雅》 诗和《国风》中就有不少怨刺诗,即前人 所说的“变风”、“变雅”。
▪ 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 为志,发言为诗。情动於 中而形於言,言之不足故 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 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 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情发於声,声成文谓之音 (《诗大序》)
第一节《诗经》的编定和体制
▪ 《诗经》的编定:诗三百来源和编订,先秦 古籍无明确记载,历来有三种说法:
▪ 1、献诗说。 ▪ 2、采诗说。 ▪ 3、删诗说。
▪ 全诗8章,首章总写农业社会的两大主题: 织与耕,即衣与食。前半写“衣之始”, 后半写“食之始”(朱熹语);2—5章承 写衣,6—8章承写食,在结构上如此安排, 确是相当严谨。
▪ 中国古典诗歌一向以抒情诗为主,叙事诗 较少。这首诗却以叙事为主,首创“四季 歌”的形式。在叙事中写景、抒情。通过 诗人的娓娓动听的叙述,真实的再现了当 时的劳动场面、生活图景和各种人物的面 貌,以及农夫与公家的相互关系,构成了 西周早期社会一幅男耕女织的风俗画。
变风变雅
▪ 《毛诗序》:“至于王道衰,礼仪废,政 教失,国异政,家殊俗,而‘变风’、 ‘变雅’作矣。”《汉书·礼乐志》也说: “周道始缺,怨刺之诗起。”
▪ 这些话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怨刺诗产生的 社会背景和伦理因素。如揭露和嘲讽统治 者丑恶行径的 《邶风·新台》:
《新台》
▪ 新台有泚(ci), 新台倒影好鲜明, ▪ 河水瀰瀰, 河水洋洋流不停。 ▪ 燕婉之求, 本想嫁个美少年。 ▪ 籧篨(juchu)不鲜。 不料嫁了癞蛤蟆。 ▪ ……
新台之刺
▪ 这首诗是卫国人讽刺卫宣公荒淫乱伦而作。 卫宣公曾与其后母夷姜乱伦,生子名伋。 伋长大后,卫宣公为他聘娶齐女,只因新 娘子是个大美人,卫宣公便改变主意,在 河上高筑新台,把齐女截留下来,霸为己 有,就是后来的宣姜。卫国人对宣公的所 作所为实在看不惯,便编了这首歌挖苦他。
战争徭役诗
▪ 征役诗 写征战、徭役时的所见、所闻、 所感。《诗经》中的征役诗,开创了后代 边塞诗的先河。如《小雅·采薇》和《豳 风·东山》 :
▪ 这一章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明写妻子对 征人的思念,暗写丈夫对妻子的思念,真 是“十五的月亮,照在边关照在家乡,宁 静的夜晚,你也思念,我也思念”。杜甫 的《月夜》,就是借鉴了这种写法。
▪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 齐、鲁、韩“三家诗”当时并列于官学, 书写用汉代通行的隶书,称为“今文诗”; 《毛诗》晚出,用先秦古文字书写,称为 “古文诗”。“三家诗”盛时,《毛诗》 受压,“三家诗”东汉趋于衰微,《毛诗》 代之而兴,“三家诗”后先后失传,存者 唯《毛诗》,即今之《诗经》。
▪ 东汉大经学家郑玄为之作《毛诗传笺》, 唐孔颖达作《毛诗传笺》作疏为《毛诗正 义》,宋朱熹作《诗经集传》,清马瑞辰 《毛诗传笺通释》,清陈奂《诗毛氏传疏》 等都是《诗经》研究的权威读本。
《大雅·生民》(见作品选P31)
▪ ①诗中运用了人神结合的夸饰手法,将后 稷英雄化,神话;
▪ ②语言简练生动,丰富多变的叠词、动词、 形容词及排比手法。
农事诗:《豳风·七月》(见作品选P 22)
▪ 是《国风》中最长的一首诗。豳地在今陕 西旬邑、彬县一带,公刘时代周之先民还 是一个农业部落。这首诗就反映了这个部 落一年四季的农业劳动生活,涉及到衣食 住行等各个方面,从各个侧面展示了当时 社会的风俗画。
▪ 这里所谓“兴”,起也,这里指感染作用; “观”,观察、认识;“群”,聚集,犹现在所 说的“团结”、凝聚;“怨”,怨刺,讽刺,讽 谏。孔子还特别强调《诗》的实用价值。
▪ 《诗》遭秦火之后,因易于记诵的特点, 特赖口耳相传得以保全。汉代有齐(齐人 辕固生)、鲁(鲁人申培公)、韩(燕人 韩婴)、毛(大毛公鲁人毛亨和小毛公赵 人毛苌)四家传授《诗经》。
▪ “雅”即正,指朝廷正乐,是周王朝直接统 治地区的音乐。《雅》诗共105篇,按音乐 的不同分为《大雅》和《小雅》,他们大 多是宫廷宴享的乐歌,大部分是西周时的作 品。
▪ “颂”是宗庙祭祀的舞曲,《颂》诗分为 《周颂》、《鲁颂》和《商颂》,是宗庙 祭祀的乐歌。共40篇。
用诗和传诗
▪ 诗三百最初主要用于典礼、讽谏和娱乐, 是周代礼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行 教化的重要工具。编辑成书后,广泛流行 于诸侯各国,运用于祭祀、朝聘、宴饮等 各种场合。在当时的政治外交活动中发挥 了重要作用。
第二章 《诗经》
▪ 第一节:《诗经》的编定和体制 ▪ 第二节:《诗经》的内容 ▪ 第三节:《诗经》的艺术特点 ▪ 第四节:《诗经》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
响
名称与篇目
▪ 《诗经》原名《诗》,或称“《诗》三 百”。汉武帝“卓然罢黜百家,表章六 经”,“置五经博士”(《汉书·武帝 纪》),崇《诗》为经,称《诗经》。
▪ 《诗经》存目311篇,其中《南陔》、《白 华》、《华黍》、《由庚》、《崇丘》、 《由仪》乃所谓“笙诗”,有目无辞,故 实有305篇。
▪ 《墨子·公孟》:“诵诗三百,弦诗三百, 歌诗三百,舞诗三百。”《史记·孔子世 家》:“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都说 明《诗经》是可以配乐演唱的乐歌总集。
《诗 经》
《小雅·采薇》
▪ 见作品选29页
▪ 这首诗描写了卫国战士紧张的战斗生活以及 他们不辞艰辛、不怕牺牲的爱国激情,是中 国文学爱国主义传统的先声。也抒发了连年 征战战士们久戍思乡的悲苦心情。全诗六章, 前三章开头都以采薇起兴,从薇菜的嫩芽初 生,到枝茎坚硬,春去秋来,一年过去了, 战争还未结束,战士还不得归家,盼回乡啊 盼回乡,一年到头渺茫茫!
▪ 战士们终于盼到归家的这一天了,他们走 在回家途中,天空飘着纷纷扬扬的大雪, 自己又饥又渴,心中充满悲哀。回想当初 出征时正值春天,新绽开的杨柳枝随风摇 曳,似乎在为他们送行,又似乎在挽留他 们;而现在归家时已经是隆冬时节,飘舞 的雪花似乎在欢迎他们凯旋归来,又似乎 对他们表示冷漠。
▪ 这两句今昔对比,杨柳与雨雪对比,把士 兵久戍归来的悲欢离合的心情和盘托了出 来,后世那些折杨柳赠别的诗篇盖源于此 (如汉乐府《折杨柳歌辞》、唐王之涣 《凉州词》、王维《渭城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