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鉴定学的意义和任务 Microsoft Word 2003 文档
(完整word版)《中药鉴定学》要点归纳整理版
![(完整word版)《中药鉴定学》要点归纳整理版](https://img.taocdn.com/s3/m/5306509219e8b8f67c1cb9ff.png)
《中药鉴定学》要点归纳整理版第一章1、中药鉴定学的研究对象:药材、饮片、中成药。
2、中药鉴定学的任务:⑴整理中药品种。
⑵鉴定中药真伪优劣。
⑶研究和制定中药质量标准。
⑷寻找新药源。
3、中药品种混乱和复杂现象的主要原因:⑴同名异物:贯众⑵同物异名:人参⑶本草记载不详。
⑷中药品种发生变迁。
⑸一药多基原:6个基原(来源)的品种(石决明、川贝母)。
4、我国现有的中药资源达12807种。
5、寻找和扩大中药新药源的方法:有9个方法,此题建议全选。
第二章1、《神农本草经》,汉朝,为我国最早的药物学专著,载药365种,分上、中、下三品分类。
2、《本草经集注》,梁朝,陶弘景,载药730种,按自然属性分类。
3、《新修本草》,又称《唐本草》,唐朝,苏敬和李绩等22人,载药850种,采用图文鉴定方法,是我国最早的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由国家颁布的药典。
4、《证类本草》,又称《经史证类备急本草》,北宋,唐慎微,31卷,载药1746种,我国现存最早的完整本草。
5、《本草纲目》,明朝,李时珍,载药1892种,是我国16世纪以前医药成就的大总结。
6、《本草纲目拾遗》,清朝,赵学敏,载药921种,新增药物721种,是新增药物最多的药典。
第三章1、影响药材质量的因素:品种。
种质。
产地。
生态环境。
栽培技术。
生长年龄。
药用部位。
采收。
加工。
包装。
运输。
贮藏。
2、2002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中药材GAP)《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试行)》。
3、道地药材:历史悠久、品种优良、产量丰富、疗效显著、具有明显地域特色。
4、川药:四大川药(川贝母、川芎、黄连、附子);麦冬;干姜;郁金;姜黄;黄柏。
5、广药:砂仁;广藿香;穿心莲;广金钱草;槟榔;巴戟天。
6、云药:三七;木香;重楼;茯苓;儿茶。
7、怀药:四大怀药(怀地黄、怀牛膝、怀山药、怀菊花)。
8、浙药:浙八味(浙贝母、白术、延胡索、玄参、杭白菊、杭白芍、山茱萸、麦冬)。
9、关药:人参;细辛;关防风;五味子;龙胆;蛤蟆油。
中药鉴定学
![中药鉴定学](https://img.taocdn.com/s3/m/8a6977a371fe910ef12df826.png)
第一章一、中药鉴定学的定义:研究和鉴定中药的品种和质量,制订中药质量标准,寻找和扩大新药源的应用学科二、中药鉴定学的研究对象:中药。
中药包括:中药材、饮片和中成药。
三、中药鉴定学的任务是1、考证和整理中药品种,发掘祖国药学遗产2、鉴定中药真伪优劣,确保中药质量3、研究和制定中药规范化质量标准4、寻找和扩大新药源四、中药品种与质量的关系:中药的品种问题直接关系到中药的质量,品种正确是保证中药质量的前提。
(举例:木通正品来源:木通、三叶木通、白木通,关木通因含马兜铃酸不再收载)五、造成中药品种混乱和复杂的原因:1、同名异物和同物异名现象普遍存在2、本草记载不祥,造成后世品种混乱3、有的品种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品种发生了变迁4、一药多基原情况较为普遍六、解决中药品种混乱和复杂问题及发掘祖国药学遗产的途径:1、通过对中药商品调查和中药资源普查,结合本草考证,明确正品和主流品种,力求达到一物一名,一名一物。
2、研究不同历史时期药物品种的变迁情况,正确继承古人药材生产和用药经验3、开展古方药物的品种考证4、对一些道地药材进行品种考证5、本草考证有助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6、通过本草考证与现今药材品种调查相结合,能纠正历史的错误,发掘出新品种七、影响中药质量的因素:1、栽培条件2、采收加工3、产地4、贮藏时间5、运输6、非药用部位超标7、人为参假8、个别药材经提取部分成分后再流入市场中药质量的优劣主要取决于有效成分或有效物质的含量。
对中药质量的科学评价常以其有效成分的含量、稳定性、安全性为指标八、我国中药资源和资源保护的基本情况1、中药的资源包括药用植物、动物和矿物资源2、传统中药约1200种,其中常用中药约500种,民族药1500~2000种3、全国的道地药材有约200种:“东北三宝”:人参、鹿茸、细辛;“四大怀药”:地黄、山药、牛膝、菊花;“四大北药”:当归、黄芪、党参、大黄九、寻找和扩大新药源的途径:1、进行全国性药源普查,寻找新的中药资源2、根据生物的亲缘关系寻找新药源3、从民族药或民间药中寻找新药源4、以有效成分为线索,寻找和扩大新药源。
学习中药鉴定学的意义(共五篇)
![学习中药鉴定学的意义(共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7f2163ac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01.png)
学习中药鉴定学的意义(共五篇)第一篇:学习中药鉴定学的意义学习中药鉴定学的意义一,学习中药鉴定学的意义。
根据国家人事部、卫生部和中医药管理局关于“第j批全国名老中医中药专家学术继承人”有关的规定,有幸被国家批准为全国名老中药专家王心毓老先生的学术继承人,自2003年1月,跟随先生学习中药真伪品鉴别的有关知识。
王心毓先生出生于1927年,主任中药师。
1943年在大连”华泰药房拜姜俊英为师专习药212,1997年被国家医药管理局任命为中药带徒的指导老师。
王老先生笃实好学,热心于中药传统鉴别,在中药鉴定方面有很高的造诣,能运用各种传统的鉴别方法,鉴别上千种中药材的真伪品,尤其对名贵药材,如牛黄、麝香、熊胆、犀角、羚羊、贝母等积累了丰富的鉴别经验,并收集药材的真伪标本1000多种。
因此,跟随王老先生学习,将有助于提高自己的传统鉴别经验和技术,有助于提高专业知识和教学水平。
从师3年来,在老师的言传身教下,不但学到了老先生严禁的学风和学习方法,更重要的是学会了如何运用传统鉴别法鉴别中药的真伪优劣。
2继承传统鉴别法的重要途径当前中药鉴定的方法主要为两部分,一是传统的鉴别方法:二是现代技术在中药鉴定中的应用,主要包括生物显微法、理化法、色普法、DNA分子遗传标记技术、指纹图谱法和高效毛细管电泳技术。
传统的鉴别经验和现代鉴别技术是相铺相成,现代鉴别方法是鉴别中药的真实性、纯度和品质优劣的一种鉴别方法,准确率高,特别是对同属不同种的鉴别有独到之处,但是现代鉴别技术比较复杂,应用起来不方便、快捷。
而传统的鉴别经验具有简捷、快速、易行、准确的特点,是当前主要的鉴别方法。
而老中药专家通过长期的一线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自我鉴定《学习中药鉴定学的意义》。
几十年来,在中药真伪鉴定和把握中药质量方面作出了很大的贡献,继承和发扬对提高中药材质量,保证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将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而跟师学习是继承中医药宝贵遗产的有效方法之一。
生药鉴别技术中药鉴定学的定义和任务中药鉴定学的定义中药鉴定
![生药鉴别技术中药鉴定学的定义和任务中药鉴定学的定义中药鉴定](https://img.taocdn.com/s3/m/7d2edd37cfc789eb172dc849.png)
中药鉴定学的定义和任务中药鉴定学的定义中药鉴定学的定义:中药鉴定学是鉴定和研究中药的品种和质量,制定中药质量标准,寻找和扩大新药源的应用学科。
中药鉴定学的研究对象是中药,包括药材、饮片和中成药。
中药鉴定学的研究方法和内容中药鉴定学是在继承中医药学遗产和传统鉴别经验的基础上,运用现代自然科学的理论、知识、方法和技术,系统地整理和研究中药的历史、来源、品种形态、性状、显微特征、理化鉴别、检查、含量测定等,即鉴定和研究中药的真实性、安全性和有效性,建立规范化的质量标准以及寻找新药和扩大药源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以确保中药品种正确、质量优良,安全、有效、稳定、可控。
简而言之,就是一门对中药进行“保质、寻新、整理、提高”的学科。
中药鉴定学的任务中药鉴定学当前的主要任务包括:①考证和整理中药品种,发掘中药学遗产;②鉴定中药的真伪优劣,确保中药质量;③研究和制定中药质量标准;④寻找和扩大新药源。
一、考证和整理中药品种,发掘中药学遗产中药的品种问题直接关系到中药的质量,一药多基元中,不同的品种质量有差异,造成中药质量控制困难,临床疗效难以保证。
中药的品种正确是保证中药质量的前提。
如何确定中药的正品,成为中药研究工作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一)中药品种混乱和复杂现象的主要原因1.同名异物和同物异名现象普遍存在:58贯众2.本草记载不详,造成后世品种混乱:20白头翁3.有的中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品种发生了变迁:白附子4.一药多基原情况较为普遍:黄连、甘草、川贝(二)解决中药品种混乱和复杂问题的途径1.加强本草考证,以求正本清源2.对中药进行系统的品种整理和质量研究3.力求一物一名、一名一物4.查考地方史志二、鉴定中药的真伪优劣,确保中药质量中药的真、伪、优、劣,即指中药品种的真假和质量的好坏。
“真”,即正品,凡是国家药品标准所收载的中药均为正品;另外,各省、市、自治区“中药材标准”中收载的品种,在该地区亦属正品。
“伪”,即伪品,凡是不符合国家药品标准(或地方药品标准)规定该中药的品种以及以非中药冒充中药或以它种中药冒充正品的均为伪品。
中药鉴定学总结.doc
![中药鉴定学总结.doc](https://img.taocdn.com/s3/m/c312e87c0b4c2e3f57276352.png)
中药鉴定学第一篇总论第一章中药鉴定学的定义和任务1.中药鉴定学:是鉴定和研究中药的品种和质量,制定中药品质标准,寻找和扩大新药源的应用学科。
(也是一门研究中药的鉴定方法和质量标准的应用学科)2.中药包括:中药材、饮片、中成药。
3.中药鉴定学的任务:鉴定中药真伪和优劣——首要任务和基本任务继承和弘扬祖国药学遗产——历史任务研究和制定中药的质量标准——战略性任务保护与开发中药资源——长期任务4.引起中药品种混乱的因素:(中药品种的鉴定,指中药来源或基原的鉴定,即“正本清源”。
是解决中药真实性和质量的首要任务。
)a.一药多源(贯众6科35种);b. 形态相似,而误采、误收、误种、误用(白花蛇舌草-水线草)c. 正品短缺,以假充真(三七);d. 地区用药习惯(大青叶);e. 人为制假(广藿香)5.影响中药质量下降的因素:(中药的质量鉴定,指中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鉴定,是中药鉴定的基本任务。
)a. 野生与家种(牛膝)b. 道地与非道地(广藿香)c. 采收期、生长年限、加工方法(茵陈)d. 运输贮藏(细辛)e. 人为掺假或非药用部位(龙胆、柴胡)f. 提取过的残渣(丁香)6.中药新资源的开发途径:a. 利用民间药和民间秘方开发新药(穿心莲、沙棘)b. 从古本草中发掘(青蒿素)c. 根据亲缘关系开发同科属新药源(山麦冬)d. 以有效成分为线索开发新药(麝香、灰毡毛忍冬)e. 药理与临床研究结合开发新药(展枝唐松草)f. 开发老药新用途(五味子)g. 扩大药用部位(忍冬叶)第二章中药鉴定学的发展史1.道地药材:是指人们经过长期医疗实践证明,质量好、临床疗效高、传统公认的且来源于特定地域的名优正品药材。
2.中国著名道地药材:东北的人参、鹿茸;浙江的“浙八味”;河南的“四大怀药”;宁夏的枸杞;云南的三七;广西的蛤蚧;四川的黄连;山东的阿胶、金银花;广东的陈皮。
人参:长白山区和大、小兴安岭(山参),园参为:吉林、黑龙江、辽宁。
中药鉴定学第一章 中药鉴定学的定义和任务
![中药鉴定学第一章 中药鉴定学的定义和任务](https://img.taocdn.com/s3/m/4a265d0e4b73f242336c5f84.png)
第二节 继承和弘扬祖国药学遗产
仅本草著作中记载的药物数就有近 3000种,它总结了每 种药物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品种、栽培、采收、加工、鉴别、 炮制、贮藏、和应用等多方面的经验和知识,是一座光辉 灿烂的宝库,是今天中药科学继承和发展的基础。对这些 财富,我们应运用近代科学知识和技术加以分析、考证, 发掘出有用的药学史料和品种,以丰富和促进现代中药科 学的发展。
二、中药的质量鉴定 中药的质量鉴定是指对中药优劣的检验。 鉴定中药的优劣是保证其有效性的关键, 是中药鉴定学的基本任务。
影响中药质量的因素主要有:
1、 中药的规范化栽培与药材质量关系密切,它是中药质量的源头,所以目前国 家提出并实施的中药GAP发展战略十分必要。如野生牛膝和栽培牛膝,由于生长环境 的不同,两个品种性状特征有较大差异,野生或部分地区引种的主根短,细小,支 根多,木质化程度高,柔韧性差。另外中药栽培品农药残留量和重金属含量超标问 题十分严重,这个问题不解决,中药材很难进入国际市场。 2、 药材产地不同,其质量差异明显。如广藿香产在广州石牌者,气香纯正,含 挥发油虽较少(茎含0.1%~0.15%,叶含0.3%~0.4%),但广藿香酮的含量却较 高;产于海南岛的广藿香,气辛浊,挥发油含量较高(茎含0.5%~0.7%,叶含3% ~6%),广藿香酮的含量却甚微。道地药材就充分反映了产地与药材质量的关系 。 3、 有的药材采收季节、采收时间(植物的生长年限)不同,其所含的化学成分 也有差异。如茵陈过去都是春季采收苗高6cm~10cm的幼苗,俗话说:“正月茵陈, 二月蒿,三月茵陈当柴烧”,说明采收期的重要性。后来通过研究,提出茵陈的三 个 主 要 利 胆 有 效 成 分 蒿 属 香 豆 精 ( scoparone ) 、 对 羟 基 苯 乙 酮 ( p - hydroxyacetophenone)和茵陈香豆酸A、B(capillartemisin A、B)以秋季的花前 期至花果期含量高。为此《中国药典》增加了秋季采收期,即春季幼苗高6cm~10cm 时或秋季花蕾长成时,前者称“绵茵陈”,后者称“茵陈蒿”。
中药鉴定学的定义和任务
![中药鉴定学的定义和任务](https://img.taocdn.com/s3/m/4999c915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d0.png)
中药鉴定学的定义和任务那么这门课程的特点呢主要是实践性比较强它的理论课和实验课的比例是1 : 1的比例它的实验内容呢包括宏观鉴定也就是我们说的药材的外观鉴定还包括微观鉴定也就是说药材它如果研成粉末以后我们需要在显微镜底下鉴别另外一个方法呢还有一个化学鉴定通过它所含的化学成分通过益气分析的方法来进行鉴定药材这些实践大家都是要参与的那么我们学习的目标呢是通过学习使大家能够熟练的识别400到500种中药材这些常用中药材的鉴别方法大家一定要熟练的掌握这是我们学习的目标那么总论部分一共是四张其中第一章中药鉴定学的含义或者叫中药鉴定学的定义及任务和第四章中药的鉴定是我们学习的重点那么这节课我们首先来学习中药鉴定学的定义和任务所谓的鉴定就是实践这个实践呢就是通过眼看鼻闻口长这些传统的鉴别方法我们拿了一个药首先看看外形、大小、颜色、气味这些传统的手段加上现代的科学方法一起分析的方法给一个中药下一个准确的定义说这个中药是真的还是假的它的质量如何是好的还是坏的我们把所有这些包括这个药材的质量标准包括药材的资源情况我们把所有这些理论和实践问题给它概括成一个学说就形成了中药鉴定学所以它的定义就是这样是研究和鉴定中药的品种和质量制定中药的质量标准寻找和扩大新药源的应用学科那么这里所说的品种是指药材的真伪这里所说的质量呢是说的药材的优劣这里所说的新药是指新的中药资源所谓的应用学科是强调它的实践性刚才我们讲过了我们这门课的理论和实践也就是实验课课时的比例是1 : 1所以强调它大家一定要参与实践包括药材的市场情况的一些相关信息中药鉴定学它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学科说它古老呢是因为大家想所用的中药鉴定的方法这个我们所说那些传统的方法实际上是从远古时期就开始就有了大家首先你是在哪些食物可吃那么通过在食物当中辨别才发现哪些食物有毒那么哪些食物对人的身体的治疗有一些功效那么首先是通过这些方面来进行发展过来的所以它是一个古老的学科那么逐渐的产生了中药鉴定的知识那么为什么又说他年轻呢因为从现在来看很多和中药鉴定相关的尤其是中药材同科同属之间的品种鉴定还有许多的问题我们到现在可能还解决不了所以我们说它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学科那么我们学习这门课它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什么呢对一味中药材来讲主要包括中药的品名、中药的本草、考证机缘也就是来源植物形态、产地、采收与加工性状这个性状呢是指宏观鉴定微观鉴定化学成分理化鉴定含量测定功能组织以及商品的使用情况那么从这些方面来看它所涉及的学科呢有植物学知识从这个植物形态显微鉴定这里边呢都涉及到植物学知识还涉及到中药化学方面的知质化学成分呢理化鉴定呢那么还涉及到分析化学方面的知识那么分析化学方面呢比方说含量测定还涉及中药学知识功能主治以及商品学知识药材的商品情况这里面再扩展还有采收加工大家还要了解一些中药炮制方面的内容所以说我们学科的课程一般都安排在最后一个学年来上所以叫做专业课当把其他学科的知识都学完以后呢拿到我们这学科来进行应用所以希望大家能够不断的复习前面已经学过的知识运用到我们中药鉴定学的学习当中那么我们学习中药鉴定学到底是为了什么呢中药在我国应用有着悠久的历史中药呢从古至今能够延续和保存下来关键是中药有它独特的疗效那么中药的应用价值是在神农尝百草这种亲尝的经历中发展过来的古代有这么一句话说神农尝百草一日之时可遇70毒就是说神农是给他像百姓一样神化成一种神农那么中药的产生是人们每日每天都在不断的尝试才发现哪些药物可食哪些药物是有毒的逐渐的形成了中药的一些知识那么中药药想治病必须怎么的必须是有效所以我们学习重要的目的就是确保用药的准确、安全和有效首先用药得准确如果不准确就不能够保证用药的安全但是用药安全了还不够我们必须还得让他有一定的疗效首先得准确才能保证安全因为有很多药临床由于用药不准确出现了一些医疗事故也好或者是用药的错误造成了很严重的后果这种现象也是有的那么有效呢就是质量问题的如果药材的质量保证不了怎么能够让它发挥疗效呢如果啊这药材质量不好的话比方说我们在中药投料的时候这个方子里呢说这个药是十克的药材那么好的药和不好的药你同样投药量是十颗那么它的在成方当中发挥的作用是不可能一样的那么质量好的它肯定是发挥足够的疗效质量差的它的疗效肯定是达不到标准这个部分呢不用说的太多给大家举一些临床常见的例子大家就很容易理解了首先我们说真伪问题我们鉴定的目的是保证用药的准确吗真伪问题有很多药材由于它资源比较少导致价格比较贵那么这样的话呢就有很多伪品现象出现有的是人为造假有的是有意无意的混淆比方说冬虫夏草冬虫夏草这药就是它是一种真菌叫冬虫夏草菌寄生在蝙蝠额又从体上然后组合成的一种纸作和虫体这个药呢在临床上是一个贵重药它分布的主要在西藏新疆主要生长在海拔三千米以上的高山草甸区那么采收的时候因为它整个比较小采收的时候也不太好发现那么目前还是以野生的为主所以它近几年可以达到24万呢24万块钱一公斤冬虫夏草大家想多么贵那么所以它的伪品就是假品呢市场上就有很多那么这个问题就需要我们学习鉴定把它给准确的鉴定出来这是冬虫夏草问题那么麝香一样也是有唯品现象麝香呢是麝的胸体香囊中在他的脐部下面它有一个香囊分泌有麝香早年间呢这个麝香都是把这个麝杀死以后呢把这个麝香割下来那叫毛壳麝香但是现在呢保护动物资源嘛采取的是活体取向那么这种活体取向呢就是说每年春一次秋一次可以活体取香每年两次在他的体内呢把这个它分泌的香仁是粉末状的给它抠出来当然这是一系列的有一些这个过程的严格的要求怎么取这都是有严格的我现在只是讲由于这样的话取出来的是粉末状的东西那么在市场上就容易有掺杂或者是伪品我们看到过就完整的伪造的这种毛壳麝香的样品它是用其他的动物毛做成的这种外边是毛茸茸的这种毛壳麝香但是由于他不懂得这个麝香生长的部位在色的身上长在哪里他不懂的所以他做那个大家一看呢就知道它是假的因为毛校麝香它是长在它的身体的脐部以下那肯定是这个有一面呢是开口的开口的分泌麝香但是他这个做的假的吧他把四周全都是没有口没有口这一看大家就能够分辨出来所以你要是大家首先要懂得这个药懂得药材的基本常识就知道对大家分辨真假也是有很大好处的牛黄是指牛得了胆结石以后在宰杀牛的时候发现它得胆结石了那么才把这个结石拿出来这叫牛黄那么牛黄天然牛黄应该是不是说所有牛都要得结石所以天然牛黄还是少的那么天然牛黄什么状态呢它最典型的一个标志这个天然牛黄的断面呢有非常细密的同心环纹这个铜心环的一圈一圈的特别的细腻那么再一个就是天然牛黄天然牛黄的价也是得是几万或者是十几万块钱都价格都是很贵的那么也有很多是造假其他这个物质做的吧有的是甚至是淀粉做的都给它灌成像逛元宵一样然后断面也弄成同心闻但这些都需要大家认识他那西红花同样又是一个贵重药西红花呢是番红花干燥的柱头就它药用的是什么呢是番红花干燥的柱头一朵花才有三根小细的柱头那么一斤番红花可能需要采四到5万朵花那么这样的话这个药也是很贵那么西红花除了活血祛瘀以外呢它还有一个作用就是养血所以现在有很多的女士为了养血美容就是习惯干嘛呢就是冲一点西红花每天当茶它可以即冲即饮然后直到冲至没有颜色它本来它是冲完以后是先淡黄色完了就是再冲一杯直到喝到没有颜色为止对于养颜因为它有养血的作用嘛对于养颜是比较好的但是由于它的药用部位特别嘛就是柱头一朵花才那么三根儿那么昂贵怎么办呢所以有些人也用其他的花丝给他做成这种像柱头一样的东西或者是西红花本身那个番红花里头的雄蕊给他参参到这个柱头里边或者还有甚者就是用什么用纸浆它首先得切成像半喇叭型的东西然后给它卷成卷变成小细长的然后染成这种紫红色冲西红花鹿鞭用牛鞭乡参和我们所说的人参也就是栽培参就是西洋参呢大致分有两种一种是泡粒型的一种是长枝型的它这种长枝型的呢就是像普通栽培的这种人参就可以挑那种质量好的坚实的就可以就是冲什么呢冲这种西洋参那么西洋参和人参它为什么要冲西西洋参贵它俩的功效都是有补气益精血这样的作用还有这个生津止渴那么除了这个以外呢就是西洋参属于补而不燥就它补了而且没有燥性但人参不是人参呢栽培的人参比方说我们年轻的这些这个小伙体力比较壮的你就不要服人参了服人参以后呢会流鼻血因为它燥性比较大那么人参比较适合什么人群呢就是年老体弱的服用人参会比较适合那么如果年轻人确实需要像人参之类的这个药用来进行服用怎么办呢那么你就要选用西洋参西洋参是补而不燥它两个作用是有差异的那么价格呢肯定是西洋参要比人参贵我说的人参是指栽培人参比栽培人参要贵那么好的那种栽培的人参质量不错的就可以缓冲什么呢西洋参你要没学过的你真的分辨不出来的这也属于这个属于易混问题像这种易混问题确实是很多的质量问题就不用说了首先我们举个例子川贝吧川贝呢在商品上分的很多首先川贝就分松青炉三种贝母松贝炉贝和青贝在形状上都不一样在价格上也不一样还有市场上贝母类药材就特别多了浙贝湖北贝平贝这么多的贝母那么其中川贝里边的松贝应该是最贵的那么松贝呢特点是个是最小的它有一个特征叫怀中抱月那么这些贝母当中它总有小的时候总有由小到大开始长是吧所以在鉴别的时候大家一定要记住就是川贝的松贝其实是容易被其他贝母所混的那么在质量上大家一定要把好关姜蝉在临床上出现个事儿就是姜蚕变质质量不好了姜蚕是姜蚕但是姜蚕变紫了姜蚕正常的应该是白色的白姜蚕吗但是如果姜蚕变绿了那么这个质量就有问题了姜蚕是个什么药是个动物药大家想动物药要是坏了是不是就相当于咱们吃了那个坏肉一样是不是所以这个姜蚕变绿了肯定就是质量有问题尤其如果变了紫的再给儿科用了小儿服用了那问题就更大了八角茴香八角茴香就是咱大家做菜的时候都要放点大料就这个大料问题它也有质量问题大家闻大料味儿多大是吧但如果大料叫人提取了你这个大料可就是没有味道了质量也就没有了这挥发油让人提走了砂仁也是咱们北京同仁堂有香砂养胃丸为什么北京同仁堂香砂养胃丸你服用还真的确实有效那么其他的厂家有可能有可能就差一点原因在哪呢主要就是砂仁的质量那么砂仁的选材你要选广东阳春砂那么这个稻地的产区产的砂仁它肯定质量好在中成药里边那在治疗效果上它的疗效也是不一样的为什么北京同仁堂信誉那么好就是它总是选择好的药有句话是这样说的药材好药才好我写一下就是药材好然后要才好药材好了药材能够好是是这个意思所以这个是表示中药的质量问题下面我们来学习中药鉴定学的任务中药鉴定学主要要解决什么问题第一个问题是考证和整理中药的品种第二个是鉴定中药的品种确保中药的质量第三个是研究和制定中药的质量标准第四个是寻找扩大新药源我们把这四个长长的一段话呢给它缩短了大家看是不是这关键词在每个词的末两个字上也就是说我们主要解决品种、质量标准和药源问题我们先来看品种问题那么品种问题就是我们为什么要先来解决品种混乱的原因呢因为从历史以来中国地大物博中药材的品种也特别的多这样的话呢就造成了中药的品种确实在使用方面是很乱的我们把这些混乱的原因搞清楚了然后围绕着这些混乱原因进行解决就能够保证我们中药用药的准确、安全和有效那么这个品种混乱的原因呢主要有这么几个方面第一个方面叫做同名异物同物异名问题我给大家举个例子同名异物比方说女贞子女贞子的别名叫冬青子冬青子呢是木樨科植物冬青的果实那么在某些地区呢就是冬青科的植物冬青的果实当女真子药用我这么说有点药嘴但是大家要理解的话呢他这个就属于同名异物问题那么同物异名呢这个问题就更多了比方说益母草同样是益母草这个药我们东北就叫昆草但到了南方呢它有它自己的土名它可以叫透骨草你看到云南就把这个我们所用的这个昆草也就药典所说的益母草叫坤草同样是一个东西但是各地区叫法不一样这个就是益母草大家到千山看到过第二个混乱的原因是本草记载不详由于古代本草研究的时候它这个受条件所限它那个本草记录呢语言往往是比较简洁的比如说这个本草经脊柱呢就说白头翁处处有知茎根处有白绒状如白头老翁那他的一句话就是说白头翁好像哪儿都有只要跟头上有毛的就可以是吧大家这么理解的话如果从语言上过去又没有照片没有图片没法对照所以就容易把白头翁混淆所以到现在白头翁也是混的那品种非常的乱这个就是白头翁的图片第三个原因呢是医药多个来源一药德国来源这个例子就更多了比方说大黄我们就有三个来源有长叶大黄唐古特大黄药用大黄黄连呢又有三个品种威廉亚联云莲但是都是黄连就是品种一个药多个品种多个来源造成的药材混乱第四个是历史的变迁由于随着历史的变迁它药用部位或者有一些记载在改变举个例子像阿胶大家知道这个阿胶现在呢是驴皮熬的胶但唐代以前呢记载的是牛皮宋明是属于那个驴皮和牛皮混着用的熬的胶那么到了清到了清代以后一直到现在就用的是驴皮那么现在咱们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收载的也是驴皮熬的胶把牛皮视为是一种混淆品所以这叫历史的变迁导致的品种问题那么下一个问题是地区使用习惯问题刚才讲中国地大物博南方北方习惯不一样生产的草药就是它所产的草药也不一样东北产的草药我就习惯使用我这个品种东北产的品种那么南方呢习惯南方产的品种这个呢就造成了地方的使用习惯不同像地丁、甜地丁、苦地丁还有紫花地丁各地区哪个地方产的他就习惯使用哪一个地区的药这个导致品种混乱那么下一个问题是错采、错收、错用就是不认识错误的采收错误的收购错误的使用举个例子这个是金钱草金钱草啊原植物叫过路黄那么和它易混的叫巨花过路黄它俩你看就差两个字一个是过路黄一个是聚花过路黄在植物形态上巨花就它那个花朵是聚集到一块儿的就是多朵聚生那一块儿那么过路黄呢不是这样所以这个药就是你在采气的时候有可能你不认得就容易采错那么猜错的话金钱草是一个利胆排石利胆利胆排石就是排湿汤我们中药有排湿汤就有这么个药那你假如说你这个方子里边你用的根本不是青天草它怎么能利胆排石是不是啊所以这个药材的鉴别确实是非常重要的那么下一条是代用品问题代用品问题就是当药材的资源紧缺的时候人们会想什么东西可以替代现在要点明确规定的就是犀角原来的犀角现在是水牛角可以替代所以现在要点收窄的是水牛角犀角已经从这个要点中取消了因为犀角属于保护动物吗已经取消了那么现在是水牛角原来是水牛角十颗可以代替犀角的一颗这是这么一个比例量但是你什么药可以代替的话呢必须是经过一系列深入的研究系统的研究包括药理包括成分包括临床你都要研究完以后确定可以带你才能够带不是说你说能带就可以戴的这是最后一项呢是人为造假问题这个人为造假呢刚才我们在讲真伪优劣的时候已经给大家介绍过了那么所有这些就是造成品种混乱的原因那么我们解决的办法有哪几个呢第一个要进行实地调研考证本草实地调研呢就是中药一定要亲自到产地去看一看进行实地调研然后再对照一下本草的记载看一下这个药从古到今到底是怎么一个脉络比方说通过本草考证通过实际调研人们才发现虎掌南星在临床上作为天然星使用它真的和天南星不是一回事就说虎掌南星是虎掌南星天南星是天南星这是通过实地调研考证本场得出来的一个结论第二一个方面解决的办法就是规范名称中国药典从一版又一版开始正在调整力争实现什么呢医药一名这个目标这一项正在进行就叫规范名称第三条呢是研究活性成分这个呢应该是一个长时期的一个任务因为现在很多的中药知道它的疗效是这样但是和它的成分呢对不上或者说有很多的中药它的化学成分是不清楚的有很多药材的化学成分还是未知的所以这个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那么接下来就是普及医药知识我们希望这个全民呢都要懂得一些医药知识这样的话呢对大家的鉴别杜绝伪劣药品确实是有好处的杜绝的话呢下面这一条杜绝一个是个人行为一个是官方行为这一点就是人人都要做到我们的中药就好了这是第一个考证和整理中药的品种第二条呢是鉴定中药的品种确保中药质量这是第一条主要是围绕着品种问题而说的第二条呢我们来围绕着质量问题来进行论述那么影响中药材质量的因素有哪些呢第一个首先是采收季节那么中药的采收季节肯定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常常有这么一句话叫做当季是药过继是草就是正当季节采收的时候呢它就是药材它就能发挥疗效但过了这季节你你你你再去采来的动物那就像草一样它的药效就已经没有了所以当季是药过去饲草这句话还是值得大家深思的那么这个是采收季节第二个是生长年限我们有很多药它是多年生的比方说人参栽培的人参一般都是六年生才起身那么好的林下参或者其他种的那野山参应该说这个那个什么时候发现什么时候起挖了对不那么林下参一般都是什么呢有的包括十入生有的都是15年到20年或者是30年都这样才所以他是多年生的这个年头越久就越好我这现在是举的例子是人参所以如果人参你说一年产那才多点一年生二年生他也很小所以六年生人家才成熟呢所以说生长年限影响药材的质量不是那个这个阶段去采呢药效是发挥不出来的第三个是产地中药的产地也是非常重要所以我们在中药当中常常讲到地药材道地药材像我们辽宁著名的辽细辛、辽五味这个细心和五味在我们东北长那他长势就好你说这个枸杞子在宁夏上它长势最好所以要讲究产地的那么产地肯定是影响中药的质量第四个是栽培变异现在啊野生的药材是越来越少开始大量的栽培搞栽培技术搞G批但是如果栽培技术不过关会导致很多的药材有一些变异现象本来那药材人家不是那么坚硬木质化不是那么强但是现在栽培完以后你想栽培它要多上化肥多上农药它是和野生的不一样的这么生长下来的药材呢它就会什么产生某些变异这个也是一个影响中药质量的因素第五一个呢就是混入外来的杂质和非药用部位这个混入外来杂质和非药用部位我举一个例子呢比方说就是说咱们那个西红花吧刚才大家也熟悉这个西红花的概念了它不是柱头吗咱们要点写的就是柱头但是往往你在采摘的时候大家想它那个三个柱头三根柱头是长在一个花柱上就是说一个花柱出来以后分三个柱头严格意义上讲呢它应该是从采摘柱头来药用但是你看那个药材这个柱头是发紫红的棕红色这样的棕褐色就是颜色深的但是花柱这段是黄色的所以你看西红花一团一团里边你总能看到1/3是黄的然后剩下的才是红的我们要买西红花当然越红色的越好因为说明它柱头多黄的呢是它的花柱但往往采摘的时候它都是从花柱根儿底下开始摘下来这样的话呢实际上花柱也属于非药用部位对不对也属于非药用部位另外还有一些药本来是指的根嘛药用是根但是他连根茎也带进去了这都属于非药用部位如果你带了1/3的非药用部位药用还是十颗你投料还是十颗能起作用吗所以这些都是不能保证中药质量的一个问题第六个方面呢就是药材提取后再售这个问题是现代科技发展给我们带来的又一个新的问题就给我们中药鉴定工作者带来的又一个新的问题现在的提取技术提高的很快比方说超临界提取技术超临界提取的发展给提取技术带来了新的改变和新的跨越式的发展。
中药鉴定学总论第一章
![中药鉴定学总论第一章](https://img.taocdn.com/s3/m/6b803e9f69dc5022aaea00ac.png)
等。古代医药不分家,他们既是治病的医生,又是采药的邀功。如今医药分家,种药者多为农民,未
经过专业培训,且现今一些采购、经营人员人员未经专业培训,对外形相似的品种鉴别知识不足。 白花蛇舌草基本上用的是纤花儿草和伞房花儿草;将秤杆草误作为牛膝;将一枝黄花误作柴胡;波叶大黄 误作大黄等。还有当归((误用欧当归))、龙胆((误用小蘖科植物桃儿七))、玉竹((误用钩吻)
动物 矿物
几个概念:
草药:草医用以治病或地区性口碑相传的民间药, 其中也有本草记录的药物。 中草药:中药和草药的总称。 中药材:指药用植物、动物、矿物的药用部分釆 收后经产地初加工形成的原料药材。 中药饮片:将药材经过净制、切制和炮制成一定 规格的直接供配方、制剂使用的加工后的药材,又 称“咀片”。
虎掌和南星《纲目》上为一物,根 据调查: 虎掌为半夏属掌叶半夏,含多 量生物碱,为治疗宫颈癌的南星品种;
天南星为天南星属天南星、东北天 南星、异叶天南星。
现已把它们列为不同品种中药。
地方志是我国古代文化宝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其物产类中大多 收录有当地药材产销的 实际记录。
如历代本草 著作中没有罗汉果的记载 , 但后来有人在清代的《永宁州志》和《临桂 县志》两书中发现有罗汉果的形态、性味、 效用等内容的简明记载。1977年版《中国药 典》开始收载。
中药鉴定学的定义
中药鉴定学是鉴定和研究中药的品种和 质量,寻找和扩大新药源的应用学科。
研究内容
它是在继承祖国医药学遗产和传统鉴别经 验的基础上,运用现代自然科学的理论知识和 技术方法,系统的整理和研究中药的历史、来 源、品种形态、性状、显微特征、理化鉴别、 检查、含量测定等,建立规范化的质量标准以 及寻找和扩大新药源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中药鉴定学
![中药鉴定学](https://img.taocdn.com/s3/m/80cead3a5a8102d276a22fb4.png)
中药鉴定学总论:第一章中药鉴定学的定义和任务一、定义:中药鉴定学是鉴定和研究中药的品种和质量,寻找和扩大新药源的应用学科。
二、:任务:考证和整理中药品种;鉴定中药的真伪,确定中药质量;研究和制定中药质量标准;寻找和扩大新药源。
第二章中药鉴定学的发展史三、医药学专著:1《神农本草经》为我国已知最早的药物学专著;2 《本草经集注》,梁代陶弘景,为后世依药物性质分类的导源。
3《新修本草》(又称“唐本草”,唐559年,),唐代李勣、苏敬等22人集体编撰,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家药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由国家颁布的药典。
4《图经本草》,我国最早的版印墨线图书,成为后世本草图说的范本。
5《证类本草》(经史证类备急本草》),北宋后期蜀医唐慎微,成为我国现存最早的完整本草,为研究古代药物最重要的典籍之一。
是今天研究宋代以前药物的最重要参考书。
6《本草纲目》(明1596年),本书按药物自然属性作为分类基础,每药标名为纲,列事为目,为自然分类的先驱。
第三章中药鉴定四、中药鉴定的一般程序:1取样 2 鉴定、3 结果五、中药鉴定的方法(4种):1 来源(原植物、原动物和矿物)鉴定:2 性状鉴定(10种):☆形状☆大小☆颜色☆表面特征☆质地☆折断面☆气☆味☆水试☆火试3显微鉴定:粉末——水合氯醛——加热透化2到3分钟——稀甘油水合氯醛透化目的:①溶解淀粉粒、蛋白质、叶绿体、树脂、挥发油等;②试已收缩的细胞膨胀;③是优良的透明。
稀甘油的作用:①避免析出晶体;②保新4 理化鉴定(8种):☆物理常数的测定☆常规检查☆一般理化坚定☆色谱法☆光谱法☆色谱—光谱连用分析法☆浸出物测定☆含量测定各论:第五章根及根茎类中药六、基本构造:①双子叶植物根有一圈形成层的环纹,环内的木质部范围较环外的皮部大;中央无髓部,自中心向外有放射状的射线纹理,木部尤为明显;外表常有栓皮。
直根系,全根发达,侧根小。
②单子叶植物根有一圈内皮层的环纹;中柱一般较皮部为小;中央有髓部,自中心向外无放射状纹理;外表无木栓层,有的具较薄的栓化组织。
第一章中药鉴定学的定义及任务09
![第一章中药鉴定学的定义及任务09](https://img.taocdn.com/s3/m/0c2be83a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e60e455.png)
第一章中药鉴定学的定义及任务09第一篇:第一章中药鉴定学的定义及任务09总论第一篇总论第一章中药鉴定学的定义及任务中药鉴定学:就是鉴定和研究中药的品种和质量,制定中药品质标准,寻找和扩大新药源的应用学科。
对中药进行“整理提高、保质寻新”的学科。
中药包括:中药材、饮片和中成药。
中药材:是指供切制成饮片用于调配中医处方、或磨成细粉直接服用或调敷外用,以及供中药厂生产中成药或制药工业提取有效成分的原料药。
“草药”或“民间药” :一般是指草医(民间医生)用于治病或地区性口碑相传的天然药物,绝大多数是历代本草无记载的天然药物。
“中草药”:中药和草药统称为中草药。
“民族药”:是指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习惯使用的民间药物。
生药:一般是指取自生物的药物,兼有生货原药之意。
第一节鉴定中药真伪优劣,确保中药质量中药的真伪优劣,就是中药的品种和质量。
◆“真”即正品,◆正品:符合国家药品标准所收载的品种。
◆“伪”即伪品,◆伪品:不符合国家药品标准规定的品种以及非药品冒充或者以其他药材冒充正品的。
“优” 符合国家药品标准规定的各项指标的中药。
“劣” 不符合国家药品标准规定的各项指标的中药。
金钱草:报春花科植物过路黄Lysimachia christinae Hance的全草广金钱草(药典品)豆科植物广金钱草Desmodium styracifolium(Osb.)Merr.的茎叶天仙子*药典:茄科莨菪Hyoscyamus niger L.的种子。
(剧毒)广东:爵床科岩水蓑衣 Hygrophilasalicifolia(Vahl.)Nees.种子。
络石藤以络石之名在全国各地药用商品较为复杂,中药经营主要有三个种类:◆夹竹桃科植物络石的带叶藤茎;◆桑科植物薜荔的带叶茎枝;◆茜草科植物匍匐九节的带叶茎。
丝瓜络*药典:葫芦科丝瓜 Luffa cylindrica(L.)Roem.果实维管束广东:葫芦科粤丝瓜 Luffa auctangula(L.)Roxb.去种子的果壳。
中药鉴定学
![中药鉴定学](https://img.taocdn.com/s3/m/3d4850e5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e4.png)
中药鉴定学第一篇:中药鉴定学中药鉴定学中药鉴定学的定义中药鉴定学是研究和鉴定中药的品种和质量,制定中药质量标准,寻找和扩大新药源的应用学科,中药鉴定学。
中药鉴定学的研究方法和内容是:在继承祖国医药学遗产和传统鉴别经验的基础上,运用现代自然科学的理论、知识、方法和技术,系统地整理和研究中药的历史、来源、品种形态、性状、显微特征、理化鉴别、检查、含量测定等,建立规范化的质量标准以及寻找和扩大新药源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简而言之,就是一门对中药进行“保质、寻新、整理、提高”的学科。
中药鉴定学的研分对象是中药。
中药是指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用以防治疾病和医疗保健的药物,包括中药材、饮片和中成药。
中药鉴定学的任务一、考证和整理中药品种,发掘祖国药学遗产我国仅本草著作中记载的药物就有近3000种,它是现今中药科学继承和发扬的基矗现今中药品种约有13000种,在中药鉴定中,中药的品种问题直接关系到中药的质量,品种正确是保证中药质量的前提,品种一错,全盘皆否。
如何确定中药的正品,成为中药研究工作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由于历史等诸多原因,使中药材品种混乱和复杂现象严重,其主要原因是:1、同名异物和同物异名现象普遍存在。
我国幅员辽阔,物种繁多,同一种中药各地使用的品种不同,或同一品种在不同地区使用不同的中药名称,造成品种混乱。
如贯众,全国以贯众之名药用植物有11科、18属、58种之多。
而人参在历代有多达30余种别名。
2、本草记载不详,造成后世品种混乱。
如《本草经集注》载:“白头翁处处有之,近根处有白茸,状如白头老翁,故以为名。
”所以从古到今就有多种根部有白毛茸的植物混作白头翁,这就造成了白头翁药材来源达20种以上,分属于毛茛科、蔷薇科、石竹科、菊科等不同科的植物。
3、有的品种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品种发生了变迁。
如始载于《名医别录》的白附子历代本草均为毛莨科植物黄花乌头的块根,而近代全国绝大部分地区用天南星科植物独角莲的块根作白附子用,两者疗效不同,如何变迁的,尚待深入研究。
2024版《中药鉴定学》
![2024版《中药鉴定学》](https://img.taocdn.com/s3/m/27402347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565a459.png)
中药质量标准的内容与制定
1 2
中药质量标准的内容 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等的质量标准, 涉及性状、鉴别、检查、含量测定等方面。
制定中药质量标准的原则 科学性、实用性、可操作性相结合,既要反映中 药的特点,又要符合现代科学要求。
3
制定中药质量标准的程序 立项、起草、征求意见、审查、批准、发布实施 等步骤。
中药品种繁多,鉴定难度大
中药品种繁多,形态各异,且存在大量同名异物、同物异名现象,给中药鉴定带来极大挑战。
鉴定方法落后,难以满足现代需求
传统的中药鉴定方法主要依赖经验鉴别,主观性强,准确性难以保证,难以满足现代中药产 业高质量发展的需求。
中药资源匮乏,优质药材难以保障
随着中药市场的不断扩大,野生中药资源日益减少,优质药材难以保障,给中药鉴定带来极 大困难。
Chapter
传统鉴定方法
基原鉴定
应用植物、动物或矿物的分类学知识, 对中药的来源进行鉴定,确定其学名。
显微鉴定
利用显微镜观察药材的组织构造、细 胞形状及内含物等特征,进行更细致 的鉴别。
性状鉴定
通过观察药材的形状、大小、色泽、 质地、断面等特征,进行真伪优劣的 鉴别。
显微鉴定方法
粉末显微鉴定
将药材粉碎后制成粉末,在显微 镜下观察其细胞、组织碎片、内
中药鉴定学的研究对象
01
02
03
中药材
指药用植物、动物、矿物 的药用部分采收后经产地 初加工形成的原料药材。
中药饮片
是根据治疗疾病的需要, 将中药材经过净制、切制 或炮制后的加工品。
中药制剂
是以中药材为原料,在中 医药理论指导下,按规定 的处方和方法加工制成的 各种剂型。
中药鉴定学的研究方法
中药鉴定学的意义和任务 Microsoft Word 2003 文档
![中药鉴定学的意义和任务 Microsoft Word 2003 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f991d08ab9d528ea81c779ed.png)
中药鉴定学的定义中药鉴定学的定义:中药鉴定学是鉴定和研究中药的品种和质量,制定中药质量标准,寻找和扩大新药源的应用学科。
中药鉴定学的研究对象是中药,包括药材、饮片和中成药。
中药鉴定学的研究方法和内容中药鉴定学是在继承中医药学遗产和传统鉴别经验的基础上,运用现代自然科学的理论、知识、方法和技术,系统地整理和研究中药的历史、来源、品种形态、性状、显微特征、理化鉴别、检查、含量测定等,即鉴定和研究中药的真实性、安全性和有效性,建立规范化的质量标准以及寻找新药和扩大药源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以确保中药品种正确、质量优良,安全、有效、稳定、可控。
简而言之,就是一门对中药进行“保质、寻新、整理、提高”的学科。
中药鉴定学的任务中药鉴定学当前的主要任务包括:①考证和整理中药品种,发掘中药学遗产;②鉴定中药的真伪优劣,确保中药质量;③研究和制定中药质量标准;④寻找和扩大新药源。
一、考证和整理中药品种,发掘中药学遗产中药的品种问题直接关系到中药的质量,一药多基元中,不同的品种质量有差异,造成中药质量控制困难,临床疗效难以保证。
中药的品种正确是保证中药质量的前提。
如何确定中药的正品,成为中药研究工作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一)中药品种混乱和复杂现象的主要原因1.同名异物和同物异名现象普遍存在:58贯众2.本草记载不详,造成后世品种混乱:20白头翁3.有的中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品种发生了变迁:白附子4.一药多基原情况较为普遍:黄连、甘草、川贝(二)解决中药品种混乱和复杂问题的途径1.加强本草考证,以求正本清源2.对中药进行系统的品种整理和质量研究3.力求一物一名、一名一物4.查考地方史志二、鉴定中药的真伪优劣,确保中药质量中药的真、伪、优、劣,即指中药品种的真假和质量的好坏。
“真”,即正品,凡是国家药品标准所收载的中药均为正品;另外,各省、市、自治区“中药材标准”中收载的品种,在该地区亦属正品。
“伪”,即伪品,凡是不符合国家药品标准(或地方药品标准)规定该中药的品种以及以非中药冒充中药或以它种中药冒充正品的均为伪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鉴定学的定义
中药鉴定学的定义:中药鉴定学是鉴定和研究中药的品种和质量,制定中药质量标准,寻找和扩大新药源的应用学科。
中药鉴定学的研究对象是中药,包括药材、饮片和中成药。
中药鉴定学的研究方法和内容
中药鉴定学是在继承中医药学遗产和传统鉴别经验的基础上,运用现代自然科学的理论、知识、方法和技术,系统地整理和研究中药的历史、来源、品种形态、性状、显微特征、理化鉴别、检查、含量测定等,即鉴定和研究中药的真实性、安全性和有效性,建立规范化的质量标准以及寻找新药和扩大药源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以确保中药品种正确、质量优良,安全、有效、稳定、可控。
简而言之,就是一门对中药进行“保质、寻新、整理、提高”的学科。
中药鉴定学的任务
中药鉴定学当前的主要任务包括:①考证和整理中药品种,发掘中药学遗产;②鉴定中药的真伪优劣,确保中药质量;③研究和制定中药质量标准;④寻找和扩大新药源。
一、考证和整理中药品种,发掘中药学遗产
中药的品种问题直接关系到中药的质量,一药多基元中,不同的品种质量有差异,造成中药质量控制困难,临床疗效难以保证。
中药的品种正确是保证中药质量的前提。
如何确定中药的正品,成为中药研究工作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一)中药品种混乱和复杂现象的主要原因
1.同名异物和同物异名现象普遍存在:58贯众
2.本草记载不详,造成后世品种混乱:20白头翁
3.有的中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品种发生了变迁:白附子
4.一药多基原情况较为普遍:黄连、甘草、川贝
(二)解决中药品种混乱和复杂问题的途径
1.加强本草考证,以求正本清源
2.对中药进行系统的品种整理和质量研究
3.力求一物一名、一名一物
4.查考地方史志
二、鉴定中药的真伪优劣,确保中药质量
中药的真、伪、优、劣,即指中药品种的真假和质量的好坏。
“真”,即正品,凡是国家药品标准所收载的中药均为正品;另外,各省、市、自治区“中药材标准”中收
载的品种,在该地区亦属正品。
“伪”,即伪品,凡是不符合国家药品标准(或地方药品标准)规定该中药的品种以及以非中药冒充中药或以它种中药冒充正品的均为伪品。
“优”,即质量优良,目前是指符合国家药品标准质量规定的各项指标的中药;
“劣”,即劣药,是指虽品种正确,但质量不符合国家药品标准规定的中药。
(一)鉴定中药品种的真伪
当前药材与饮片假冒伪劣的表现形式有:
1.以相对价廉的它种药材伪充此种药材
2.有意造假,以假充真
3.掺伪:硫酸镁、黄土、非药用部位
4.药材提取部分成分后再流入市场
5.染色
6.一些名称相近或外形相似或基原相近的品种之间产生混乱
7.误种、误采、误收、误售、误用
(二)鉴定中药质量的优劣
中药质量的优劣,关系到中药临床的有效性、安全性、稳定性和中药的标准化、国际化等大问题。
中药质量的优劣主要表现为:①有效成分或有效物质群的含量的高低、②有效成分之间的比例关系,③有
害物质存在情况以及④中药的纯净度等。
对中药质量的科学评价,①除临床疗效、②性状鉴别外,③目前常以其有效成分的含量、有害物质的限量指标和涉及中药纯净度检查的各项指标等作为主要评价指标体系评价其有效性、安全性。
三、研究和制定中药规范化质量标准
(一)制定中药规范化质量标准的目的意义
中药品种的真伪和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人民健康与生命安危,制定中药规范化的质量标准对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有效、稳定、均一、可控,促进中药标准化、现代化和国际化具有重要意义。
凡正式批准生产的中药(包括药材、饮片及中成药)都要制定质量标准。
《中国药典》和部颁药品标准是我国法定的药品标准。
中药标准是国家对中药质量及其检验方法所作的技术规定,是药品监督管理的技术依据,是中药生产、经营、使用、检验和监督管理部门共同遵循的法定依据。
(二)制定中药质量标准的原则
制定中药质量标准应充分体现“安全有效、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原则。
中药质量标准包括药材、饮片和中成药的质量标准:①要求中药的来源要正确,中成药处方要固定,②采收加工、炮制方法或生产工艺要固定,③临床疗效要确定,④对有害物质要限量检查,对有效成分或有效物质群有定性鉴别和含量测定等。
1985年的《新药审批办法》,提供临床研究用及生产用药品质量标准草案及起草说明。
(三)《中国药典》药材及饮片质量标准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在《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中,药材及饮片质量标准规定的项目有:名称、来源、性状、鉴别、检查、浸出物、含量测定、炮制、性味与归经、功能与主治、用法与用量、注意及贮藏等。
1.名称:3种
2.来源
包括药材原植(动)物的科名、植(动)物名、拉丁学名、药用部位(矿物药包括该矿物的类、族、矿石名或岩石名、主要成分)、采收季节和产地加工等。
一个药材有多种植(动)物来源的,药典收选其中的主流品种,并将质量好、产量大、使用面广的排列在前。
3.性状
4.鉴别
包括经验鉴别、显微鉴别(包括组织、粉末或表面制片,显微化学等鉴别特征)、理化鉴别(包括物理、化学、色谱、光谱等鉴别方法)。
选用方法要求专属、灵敏、快速、简便。
5.检查
检查项下规定的各项是指药品在加工、生产和贮藏过程中可能含有的需要控制的物质或物理参数,包括安全性、有效性、均一性与纯度要求四个方面。
如①杂质、②水分、③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④重金属及有害元素、农药残留量、黄曲霉毒素、二氧化硫、毒性成分的限量检查等。
6.浸出物
测定包括水溶性、醇溶性及醚溶性浸出物测定。
7.含量测定
8.炮制
9.性味与归经
10.功能与主治
11.用法与用量
12.注意
13.贮藏
四、寻找和扩大新药源
(一)中药的资源
“资源”是指可供利用的天然物质资源和能量资源。
中药资源包括植物药资源、动物药资源和矿物药资源。
又分为天然中药资源和人工栽培或饲养的药用植物、动物资源。
据全国中药资源普查结果表明:我国现有中药资源达12807种,其中植物药11146种,占87%,;动物药1581种,占12%;矿物药80种,不足1%。
1.天然中药资源
我国丰富的天然中药资源是中药材的主要来源之一,我国经营的商品药材中,野生药材品种约占总数的80%,约占收购量的60%。
2.种植和养殖的中药资源
近年来,大宗药材和道地药材的种养面积和品种均得到了较大的发展,据粗略统计,种植与养殖的药材品种约占总数的20%,约占收购量的40%。
自2002年6月1日施行《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试行)》以来,促进了许多大宗药材和道地药材规范化种植和养殖,如三七、人参、黄连、板蓝根、黄芪、党参、天麻、附子、当归、川芎、厚朴、杜仲、黄柏、金银花、红花、砂仁、茯苓、灵芝、鹿茸、珍珠等的种植与养殖。
(二)中药资源的保护及利用:保护条例
(三)寻找和扩大新药源的方法:9个
1.进行全国性药源普查,寻找新的中药资源
2.根据生物的亲缘关系寻找新药源
3.从民族药或民间药中寻找新药源
4.以有效成分为线索,寻找和扩大新药源
5.以药理筛选结合临床疗效寻找和扩大新药源
6.从古本草中寻找或探索老药新用途
7.根据植物生长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去寻找和扩大新药源
8.用新技术、新方法扩大新药源
9.开展综合利用,扩大新药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