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学生分组实验教案 制作简易灭火器
制作简易的泡沫灭火器简案
灭火器的制作
难 点
实验的基本操作。
教 学
方 法
实验探究
教 具
实验教具
教 学 过 程
教学程序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教学内容
学生探究
实验反馈
五分钟随堂检测
实验心得
一、制作简易的泡沫灭火器
1、课前准备:气压式喷水壶、碳酸钠、白
醋、火柴、酒精灯、医用胶布、毛巾
2、查看
教师小结:启发学生体验实验过程
启发引导学生讨论
思考、并回答问题
学生总结实验注意事项
学生分组实验
填写实验报告
积极动脑、回答问题
体会实验的乐趣
学生自由讨论
作 业
出示课后讨论题
教学反思
鸡西市滴道区地方课教案
课 题
制作简易的泡沫灭火器
教 师
王洪洋
班 级
八年八
时 间
2012-1灭火器的工作原理,并能在老师的指导下制作简易的灭火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动手制作能力。
2、了解灭火器的使用状况。
3、了解泡沫灭火器的优缺点,研究解决方法。
4、通过课本的学习,使学生的节能意识得到提高。
初中化学灭火器教案
初中化学灭火器教案
学科:化学
年级:初中
教学目标:
1. 了解灭火器的原理和作用;
2. 掌握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3. 能够正确选择适合的灭火器灭火;
4. 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教学内容:
1. 灭火器的原理和种类;
2. 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3. 火灾现场应对措施。
教学步骤:
一、导入(5分钟)
通过视频或图片展示火灾场景,引发学生对灭火器的注意和兴趣。
二、讲解灭火器的原理和种类(15分钟)
1. 演示灭火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包括压力罐、灭火药剂和喷射口;
2. 介绍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等不同种类的灭火器及其适用场景。
三、学习使用灭火器的方法(15分钟)
1. 模拟火灾现场,让学生实际操作灭火器,掌握使用方法;
2. 教授正确的使用技巧,如站稳、拉把手、指向火焰根部等。
四、火灾现场应对措施(10分钟)
1. 制定火灾逃生计划,学习紧急逃生技巧;
2. 演练火灾现场逃生步骤,培养学生的自救意识和应急能力。
五、小结与总结(5分钟)
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学生对灭火器的学习和掌握的重要性,并提醒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注重火灾安全。
六、作业布置
让学生写一份火灾逃生计划,包括逃生路线、逃生装备等。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深入了解灭火器的原理和作用,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提高了在火灾现场的应急处理能力。
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为日常生活中的火灾安全提供了保障。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化学实验报告
化学实验报告班级姓名同组人指导教师日期:实验题目:观察与描述一对蜡烛及其燃烧探究实验目:1、培养观察与描述能力。
2、学习科学探究方法。
实验器材:蜡烛、自来水、火柴、烧杯2个、小刀、澄清石灰水、玻璃片实验步骤:1、点燃前,观察蜡烛颜色、状态、形状与硬度;观察把蜡烛投入水中情况。
2、燃着时,火焰分几层,用小木条比拟火焰不同局部温度上下,用烧杯推测燃烧后生成物。
3、燃灭后,用火柴去点白烟,蜡烛能否重新燃烧。
现象:1、蜡烛是乳白色,柱状固体、无味,能被轻易切成块,放于水中飘浮于水面上。
2、火焰分为三层。
小木条上外焰接触局部被烧焦得最厉害,枯燥烧杯内壁有水珠,涂有石灰水烧杯变浑浊。
3、白烟能被点燃。
分析及结论:1、蜡烛难溶于水、质软。
2、外焰温度最高,蜡烛燃烧有水与CO2生成。
3、吹灭蜡烛后白烟是可燃物。
化学实验报告班级姓名同组人指导教师日期:实验题目:对人体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探究实验目:探究人体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有何不同实验器材:水槽、集气瓶4个、玻璃片4块、滴管、石灰水、饮料管、小木条实验步骤:1、用吹气排水法收集两瓶呼出气体。
2、收集两瓶空气。
3、在1瓶空气与1瓶呼出气中滴入石灰水、振荡。
4、将燃着木条分别插入空气与呼出气中。
5、对着枯燥玻璃片呼气。
现象:1、滴入石灰水后,充满呼出气集气瓶更浑浊一些;2、插入呼出气中木条立即熄灭,插入空气中木条正常燃烧过了一会儿才熄灭;3、呼气后枯燥玻璃片上有较多水珠。
分析及结论:人体呼出气体中有CO2含量较高,吸入空气中O2含量较高,呼出气中H2O含量较高。
化学实验报告班级姓名同组人指导教师日期:实验题目:氧气制取实验目:1、掌握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方法。
2、掌握氧气检验方法。
实验器材:铁架台、酒精灯、试管、水槽、集气瓶、木条、棉花、高锰酸钾实验步骤:一、制取O21、查:先在水槽中装适量水,检查装置气密性。
2、装:往试管中装入KMnO4并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
3、定:固定各仪器〔注意:铁夹夹在试管中上部;试管口要稍向下倾斜;注意酒精灯与试管底部距离〕。
自制灭火器原理化学方程式
自制灭火器原理化学方程式灭火器原理化学方程式是:2NaHCO3+H2SO4═Na2SO4+H2O+CO2↑。
灭火器主要依靠二氧化碳泡沫灭火。
灭火器内分别装有碳酸氢钠饱和溶液和硫酸铝饱和溶液。
使用前需要将灭火器反转,使两种溶液接触,发生水解反应,产生大量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铝沉淀。
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它比空气重。
当二氧化碳附着在燃烧产物表面时,会隔绝外界的氧气,从而停止燃烧产物的燃烧。
这种水解反应产生的氢氧化铝还可以覆盖燃烧的物质,从而提高灭火效果。
灭火使用注意事项:在使用灭火器的时候,必须在距离火源1.5-2米左右的位置进行喷射。
在用灭火器时,要注意必须对准火源根部喷射,这样才能有效灭火。
在使用灭火器,要注意站在火源逆风方向进行喷射。
灭火器一旦开启,必须按照规定的要求重新加注,即使排放不多。
重新加注应由专业维修部门按照制造厂规定的要求和方法进行,不得随意改变灭火剂的品种、重量和驱动气体压力。
自制灭火器原理化学方程式 2碳酸钠与浓盐酸反应(泡沫灭火器的原理):Na₂CO₃+2HCl==2NaCl+H₂O+CO₂↑Na₂CO₃+H₂SO₄==Na₂SO₄+H₂O+CO₂↑固体逐渐溶解、有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泡沫灭火器原理。
Na₂CO₃+2HCl==2NaCl+H₂O+CO₂↑固体逐渐溶解、有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泡沫灭火器原理。
用干燥的二氧化碳或氮气作动力,将千粉从容器中喷出,形成粉雾喷射到燃烧区,干粉中的碳酸氢钠受高温作用发生分解,其化学反应方程式如下:2NaHC0₃→Na₂C0₃十H₂0十C0₂不同类型的灭火器含有不同的成分,是专门为不同的火灾设计的。
使用时必须小心避免不良影响和危险。
任何家庭或办公室都必须安装灭火器。
虽然灭火器可能会在墙上积灰多年,但有一天它可能会挽救你的财产甚至你的生命。
扩展资料:在这个灭火器中,有一根塑料吸管从贮气瓶的底部延伸至灭火器顶部。
装有弹簧的控制阀阻挡了从吸管到喷嘴的通道。
初三化学实验报告单
初三化学实验报告单篇一: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学生分组实验报告单化学实验报告上册实验名称1: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实验目的:1、培养观察和描述的能力。
2、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
实验器材:蜡烛、小木条、烧杯2个、澄清石灰水实验步骤:1、点燃前,观察蜡烛的颜色、状态、形状和硬度;观察把蜡烛投入水中的情况。
2、燃着时,火焰分几层,用小木条比较火焰不同部分温度的高低,用烧杯推测燃烧后的生成物。
3、燃灭后,用火柴去点白烟,蜡烛能否重新燃烧。
现象:1、蜡烛是乳白色,柱状固体、无味,能被轻易切成处,放于水中飘浮于水面上。
2、火焰分为三层。
小木条上外焰接触的部分被烧焦得最厉害,干燥的烧杯内壁有水珠,涂有石灰水的烧杯变浑浊。
3、白烟能被点燃。
分析及结论:1、蜡烛难溶于水、质软。
2、外焰温度最高,蜡烛燃烧有水和CO2生成。
3、吹灭蜡烛后的白烟是可燃物。
实验名称: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实验目的:探究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何不同实验器材:水槽、集气瓶4个、玻璃片4块、滴管、石灰水、饮料管、小木条实验步骤:1、用吹气排水法收集两瓶呼出的气体。
2、收集两瓶空气。
3、在1瓶空气和1瓶呼出气中滴入石灰水、振荡。
4、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插入空气和呼出气中。
5、对着干燥的玻璃片呼气。
现象:1、滴入石灰水后,充满呼出气的集气瓶更浑浊一些;2、插入呼出气中的木条立即熄灭,插入空气中的木条正常燃烧过了一会儿才熄灭;3、呼气后干燥的玻璃片上有较多的水珠。
分析及结论:人体呼出的气体中有CO2含量较高,吸入的空气中O2含量较高,呼出气中H2O含量较高。
实验名称2: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实验目的:熟练掌握药品的取用,给物质的加热,仪器洗涤的操作实验器材:镊子、药匙、试管、量筒、滴管、酒精灯、试管夹、试管刷、锌粒、盐酸、碳酸纳粉末、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实验步骤:一、药品的取用1、用镊子夹取了粒锌放入试管中,并将试管放在试管架上。
2、取少量碳酸钠粉末放入试管中,并半试管放在试管架上。
初中化学项目式教学案例一等奖
初中化学项目式教学案例一等奖一、项目主题。
“探秘神奇的灭火器:化学原理与实际应用”二、项目背景。
有一天,我走进教室,神秘兮兮地对同学们说:“同学们,假如咱们教室突然着火了,你们知道该怎么办吗?”同学们七嘴八舌,有的说找水,有的说赶紧跑。
我笑了笑说:“其实啊,有个超级厉害的东西叫灭火器,今天咱们就来好好研究研究这玩意儿背后的化学秘密。
”三、项目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理解酸碱盐之间的反应原理,特别是碳酸钠(Na₂CO₃)与盐酸(HCl)的反应。
掌握灭火器的工作原理,并且能够自己设计简易灭火器。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探究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项目研究,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让学生意识到化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增强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
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应对突发火灾的能力。
四、项目实施过程。
1. 项目启动(1课时)我先给同学们播放了一些火灾的视频,有高楼大厦着火,有森林大火,那场面相当震撼。
同学们看得眼睛都瞪大了。
然后我问:“大家看,火灾多可怕啊,那灭火器是怎么把火灭掉的呢?”这时候,同学们的好奇心被彻底勾起来了。
我把同学们分成了几个小组,每个小组大概四五个人。
每个小组选出一个组长,负责组织讨论和记录。
我给每个小组发了一张纸,让他们写下自己对灭火器的初步认识,包括见过的灭火器的样子、在哪里见过等等。
2. 知识探究(3课时)理论学习。
我给每个小组发了一份关于酸碱盐反应的资料,让他们先自己阅读,了解碳酸钠和盐酸的基本性质。
同学们读得可认真了,遇到不懂的地方就互相讨论或者来问我。
我在黑板上画了反应方程式:Na₂CO₃ + 2HCl = 2NaCl + H₂O + CO₂↑,然后像个魔术师一样开始讲解:“同学们,这个反应可神奇了,碳酸钠和盐酸一见面,就像两个爱吵架的小伙伴,噼里啪啦就产生了新东西。
这里面最重要的就是这个二氧化碳(CO₂),它可是灭火的大功臣呢!”我一边说一边做夸张的动作,同学们都被逗笑了,同时也牢牢记住了这个反应方程式。
初中化学第七章灭火教案
初中化学第七章灭火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能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相关问题。
2. 通过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提高评价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体会化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1. 燃烧的条件。
2. 灭火的原理。
教学难点:1. 燃烧的条件。
2. 灭火的原理。
教学准备:1. 教材、教案、课件。
2. 实验器材:酒精灯、火柴、水、灭火器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火灾?火灾是怎么发生的?2. 学生回答:火灾可能是由电器短路、燃气泄漏、不当使用火源等原因引起的。
3. 教师总结:火灾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大的危害,所以我们要了解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以便在火灾发生时能够及时采取措施。
二、新课讲授1. 燃烧的条件(1)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燃烧需要满足哪些条件吗?(2)学生回答:燃烧需要可燃物、氧气和达到着火点。
(3)教师总结:燃烧需要满足三个条件:可燃物、氧气和达到着火点。
2. 灭火的原理(1)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灭火的原理吗?(2)学生回答:灭火的原理有隔绝氧气、降低温度和撤离可燃物。
(3)教师总结:灭火的原理有三个:隔绝氧气、降低温度和撤离可燃物。
三、实验演示1. 教师演示灭火实验,让学生观察并解释实验现象。
2. 学生回答:实验中,火被扑灭是因为隔绝了氧气、降低了温度或撤离了可燃物。
四、课堂练习1. 教师给出几个关于燃烧和灭火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回答。
2. 学生回答:根据燃烧和灭火的原理,给出问题的答案。
五、课堂小结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2. 学生回答:燃烧需要可燃物、氧气和达到着火点;灭火的原理有隔绝氧气、降低温度和撤离可燃物。
六、作业布置1. 教师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运用燃烧和灭火的原理,设计一个防火措施。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实验和练习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自制简易灭火器,消防安全记心中研究报告
自制简易灭火器,消防安全记心中研究报告消防安全一直是我们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而灭火器作为常见的
消防设备之一,对于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这
个研究报告中,我将探讨并介绍如何自制一个简易的灭火器。
首先,我们需要准备以下材料:一个空的喷雾瓶、醋、小苏打粉和一
些水。
制作灭火器的第一步是将醋倒入喷雾瓶中的一半位置。
醋是一种酸性
物质,可以用来灭火。
然后,加入一些小苏打粉。
小苏打粉是一种碱性物质,可以中和酸性物质,并产生二氧化碳。
最后,再加入适量的水。
水可
以稀释醋和小苏打粉,并帮助形成喷射力。
在使用这个简易灭火器时,需要注意一些事项。
首先,确保在火势较
小且易于控制的情况下使用,不要使用在大型火灾上。
其次,将灭火器对
准火源,并按下喷雾按钮。
由于以醋和小苏打粉为原料制作的灭火器不会
产生高压力,所以喷雾的距离较短。
因此,离火源尽可能近地喷洒,以确
保灭火效果。
此外,需要记住的是,自制的灭火器只适用于一次性使用。
一旦使用
过后,应该丢弃并制作一个新的。
另外,在制作和使用过程中,务必佩戴
好防护眼镜和手套,以防液体溅到身体上。
总结来说,自制一个简易灭火器可以在火灾发生时提供一些应急保护。
然而,这种自制的灭火器只适用于小型火源,并且应尽量避免在火势较大
且难以控制的情况下使用。
最重要的是,每个人都应该接受正规的消防培训,熟悉和正确使用标准的灭火器,以确保在火灾发生时能够采取正确的
应急措施,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初中化学公开课教案《燃烧与灭火》
初中化学公开课教案《燃烧与灭火》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方法,掌握燃烧与灭火的基本原理。
2. 通过实验和观察,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燃烧的条件,灭火的方法与原理。
2. 教学难点:燃烧与灭火的具体应用和实际操作。
三、教学方法1. 采用实验演示法,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燃烧与灭火的过程。
2.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燃烧与灭火的原理。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四、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火柴、蜡烛、玻璃杯、水、灭火器等。
2. 教学课件:燃烧与灭火的相关图片、视频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火灾新闻,引发学生对燃烧与灭火的关注,导入新课。
2. 燃烧的条件介绍燃烧的三个条件:可燃物、氧气、着火点。
进行实验演示,让学生观察燃烧的过程,理解燃烧的条件。
3. 灭火的方法与原理进行实验演示,让学生观察灭火的过程,理解灭火的方法与原理。
4. 课堂练习出示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燃烧与灭火知识进行分析。
5. 小组讨论出示实际案例,让学生小组讨论如何运用燃烧与灭火的知识进行处理。
6. 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燃烧与灭火知识,布置课后作业。
拓展燃烧与灭火在生活中的应用,引导学生关注科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
7. 板书设计燃烧的条件:可燃物、氧气、着火点六、教学活动设计1. 燃烧实验:让学生用火柴点燃蜡烛,观察燃烧过程,探讨燃烧的条件。
2. 灭火实验:让学生使用灭火器进行灭火实验,观察灭火效果,探讨灭火的方法与原理。
3. 火灾逃生演练:模拟火灾现场,让学生学会正确的火灾逃生方法。
七、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燃烧与灭火知识的掌握。
2. 课堂练习:评估学生运用燃烧与灭火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3.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八、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内容:是否全面讲解了燃烧与灭火的知识点。
灭火器的原理实验报告
灭火器的原理实验报告
平坝县乐平中学中学化学科学实验报告
班级姓名同组人日期
实验题目:灭火器的原理
实验目的:
实验器材
实验步骤
具体做法:
1、先在自制的简易灭火器中装好饱和的和洗洁精的混合
液,约占自制的简易灭火器容积的二分之一;
2、把盛有的小试管系住,小心地放进自制的简易灭火器里,
用胶塞塞紧(如图)。
此装置犹如备用的泡沫灭火器;
3、把简易灭火器,使两种溶液混和,即可产生大量的泡沫,
并从简易灭火器中的导管喷也,喷射出大量以及从灭火器中喷出,能黏附在燃烧物品上,使燃着的物质与空气隔离,并降低温度,达到灭火的目的。
分析与结论:
问题与建议:。
初中化学公开课教案《燃烧与灭火
初中化学公开课教案《燃烧与灭火》教案编写:教学对象:初中学生教学目标:1. 了解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方法。
2. 能够运用燃烧与灭火的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1. 燃烧的条件。
2. 灭火的方法。
教学难点:1. 燃烧的三个条件的理解和运用。
2. 灭火方法的原理和选择。
教学准备:1. 实验室用具:烧杯、酒精灯、火柴、水、灭火器等。
2.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展示火灾新闻图片,引起学生对燃烧与灭火的关注。
2. 提问:你们知道燃烧需要什么条件吗?灭火有哪些方法?二、探究燃烧的条件(10分钟)1. 分组实验:每组学生用烧杯、酒精灯、火柴进行实验,观察燃烧的现象。
2. 引导学生总结燃烧的三个条件:可燃物、氧气接触、达到着火点。
三、学习灭火的方法(10分钟)1. 教师讲解灭火的原理:隔绝氧气、降低温度、隔离可燃物。
2. 学生讨论并总结常见的灭火方法:用水灭火、用灭火器灭火、用灭火器材灭火等。
3. 示例:教师演示使用灭火器灭火的过程。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方法。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
五、作业布置(5分钟)1. 请学生运用燃烧与灭火的知识,分析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燃烧现象,并写在日记中。
2. 预习下一节课内容:化学反应与能量。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和讨论,让学生了解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方法。
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要关注学生的安全,加强实验室安全教育。
六、实验探究:燃烧的速率(10分钟)1. 教师提出问题:你们知道燃烧的速率会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吗?2. 学生分组实验:每组学生用相同体积的酒精和火柴进行实验,观察燃烧的速率。
3. 引导学生总结燃烧速率的影响因素:氧气浓度、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可燃物的性质。
七、灭火器材的使用与保养(10分钟)1. 教师讲解灭火器材的种类和功能:灭火器、灭火器材箱、灭火毯等。
初中化学灭火原理教案
初中化学灭火原理教案
课时:1课时
教学内容:灭火原理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学习,学生能够了解灭火的基本原理以及常见的灭火方法,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正确的应急处理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灭火的基本原理
教学难点:了解不同灭火方法的适用场合
教学准备:灭火器材、灭火演练材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回想生活中是否遇到过火灾事故,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对灭火的理解。
二、引入(10分钟)
1.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讨论一种灭火方法,包括水、干粉、二氧化碳等。
2. 展示灭火器材:给学生展示不同种类的灭火器材,让学生了解各种灭火器材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三、学习(20分钟)
1. 灭火原理:介绍灭火的基本原理,包括扑救、冷却、隔绝、抑制等。
2. 案例分析:给学生几个火灾案例,让学生根据不同情况选择合适的灭火方法。
四、练习(10分钟)
1. 小组练习:让学生分组进行灭火演练,每组选择一种灭火器材,模拟灭火过程。
2. 指导讲解:教师对学生的练习过程给予指导和点评,纠正学生的错误做法。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让学生对灭火原理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加注意灭火安全。
六、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整理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写一份小结,并提出自己对灭火的理解和建议。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案例分析和灭火演练,帮助学生深入了解灭火原理,培养了学生的应急处理能力和安全意识。
但在实际教学中,需要更加关注学生的操作能力和灭火技巧的培养,通过多次实际操作来提高学生在灭火过程中的应变能力。
初中化学分组实验记录表
我们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
20
练习用药匙取碳酸钠粉末
21
金属活动性的探究
22
铝丝与硫酸铜溶液、铜丝与硝酸银溶液的反应
23
铁生锈条件的探究
24
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学生分组实验记录表
九年级2022--2023学年学科化学
序号
实验名称及内容
班名
学生数
日期
实验效果
科任教师
实验员
25
饱和溶液
26
学生分组实验记录表
序号
实验名称及内容
班名
学生数
日期
实验效果
科任教师
实验员
1
氢氧化钠与硫酸铜的反应
2
碳酸钠粉末与盐酸的反应
3
练习用镊子夹取颗粒状石灰石
4
澄清石灰水中滴加酚酞溶液
5
试管量筒的清洗方法
6
正确使用酒精灯和观察火焰
7
制作简易灭火器
8
连接仪器装置
9
如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10
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
11
氧气的性质
12
观察分子运动现象
九年级2022--2023学年学科化学
学生分组实验记录表
九年级2022--2023学年学科化学
序号
实验名称及内容
班名
学生数
日期
实验效果
科任教师
实验员
13
白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
14
酸雨危害的模拟实验
15
铁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16
给物质加热的方法
17
如何过滤溶液
18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2020届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自制灭火器说课课件 (共23张PPT)
STEAM教学案例:自制灭火器
学习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逐一理解燃烧的3 个条件和灭火的原理,发展“实验探究” 的核心素养。 (2)通过灭火器的工程设计,理解泡 沫灭火器的灭火原理,落实“创新意识” 的核心素养。
学习重难点
学习重点:燃烧的条件和灭火原理 学习难点;灭火器的设计与制作
学习评价设计:课堂评价
反思总结,明确灭 火范围
3 min 7 min 5 min 25 min 5 min
培养工程设计能力,渗透“创新意 识”核心素养素养,为STEM教学
与传统化学教学的重要区别。
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说明学 习意义
突破任务1,理解 燃烧条件
学习任务2,迁移 灭火原理
攻克任务3,设计 并自制灭火器
反思总结,明确灭 火范围
访谈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与传 统的化学实验相比,你觉得动 手制作一个产品来学习知识的 过程给你带来最大的影响是什 么?(预期学生会认为该课程 实施能够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 工程设计能力。)2、你认为 工程设计能力或者是创新意识 对你来说是否重要?为什么? (预期学生认为很重要,认为 科学发展、中考取得高分都需 要创新)
访谈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与传 统的化学实验相比,你觉得动 手制作一个产品来学习知识的 过程给你带来最大的影响是什 么?(预期学生会认为该课程 实施能够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 工程设计能力。)2、你认为 工程设计能力或者是创新意识 对你来说是否重要?为什么? (预期学生认为很重要,认为 科学发展、中考取得高分都需 要创新)
原理。
操作有不规 范之处,但 在规定时间 内完成了制 作灭火器的
实验。 在教师的提 示下,只能 清晰阐述产 品原理、操 作现象和注 意事项中的3
初中跨学科自制灭火器项目式教学设计
初中跨学科自制灭火器项目式教学设计一、引言初中阶段不仅是学生认知能力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学生接触科学知识的关键阶段。
在这一阶段,学校教育的目标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应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力。
尤其是跨学科项目式教学设计,能够很好地促进学生对多学科知识的整合和应用,提升他们的综合素养。
在本文中,将探讨初中跨学科自制灭火器项目式教学设计。
通过这一项目,学生可以在化学、物理等多个学科的知识基础上,动手实践,提升他们的实践能力,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同时也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安全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二、跨学科自制灭火器项目式教学设计1. 知识背景在化学课程中,学生可以学习到关于物质的燃烧反应的基本知识,了解火灾的危害以及灭火的方法。
在物理课程中,学生可以学习到有关压力和气体的基本知识,这些知识可以为制作灭火器提供理论基础。
而在实践课程中,学生可以学习到动手制作实验装置的技能,这为制作灭火器提供了技术支持。
2. 项目过程(1)材料准备学生需要根据所学化学知识,准备白醋、小苏打粉等反应原料,根据所学物理知识,需要准备一定压力的罐子等实验器材。
(2)项目实施学生按照设计好的实验方案,将白醋和小苏打粉等原料放入罐子中,并封口,然后在适当的距离处点燃火苗,观察灭火效果。
(3)实验总结学生可以总结本次实验的结果,并深入探讨火灾的防范和灭火原理,以及自制灭火器的局限性和改进方向。
三、文章总结通过跨学科自制灭火器项目式教学设计,不仅可以整合化学、物理等学科的知识,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力,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安全意识。
这样的项目式教学设计,不仅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提升了他们的综合素养。
四、个人观点作为我的文章写手,我个人认为初中阶段的教育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力的培养。
跨学科自制灭火器项目式教学设计,是非常有益的一种教学方法。
通过这样的项目式教学设计,学生可以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培养自己动手的能力,并且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总结、改进。
用橡皮泥做灭火器教案设计
用橡皮泥做灭火器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
1. 了解灭火器的作用和原理;2. 掌握橡皮泥制作灭火器的方法;3.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灭火器的作用和原理;2. 橡皮泥制作灭火器的方法。
三、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橡皮泥、纸板、颜料、刷子、水杯;2. 学生准备,笔记本、铅笔。
四、教学过程。
1. 灭火器的作用和原理(10分钟)。
首先,教师向学生介绍灭火器的作用和原理,让学生了解灭火器是用来扑灭火灾的工具,其原理是利用灭火剂与火焰接触时产生化学反应,使火焰无法继续燃烧。
2. 橡皮泥制作灭火器的方法(20分钟)。
接着,教师向学生展示橡皮泥制作灭火器的方法。
首先,将橡皮泥搓成圆球状,然后用手指在圆球上捏出一个小洞,这个洞就是灭火器的出口。
接着,将纸板剪成合适的大小,用颜料和刷子在纸板上画出灭火器的外观,然后将橡皮泥球粘贴在纸板上,一个橡皮泥灭火器就制作完成了。
3. 学生动手制作(30分钟)。
让学生动手制作橡皮泥灭火器,老师在旁边指导和帮助学生。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和创意来设计灭火器的外观,让他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4. 学生展示和讨论(20分钟)。
学生制作完成后,可以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向同学们介绍自己的设计理念和灭火器的制作过程。
学生们可以互相交流讨论,分享彼此的经验和感想。
5. 总结和展望(10分钟)。
最后,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展望下节课的内容。
学生也可以就本节课的学习情况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五、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不仅了解了灭火器的作用和原理,还掌握了橡皮泥制作灭火器的方法。
学生在动手制作的过程中,培养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提高了自己的综合素质。
同时,学生在展示和讨论的环节,增强了彼此之间的交流和合作能力,促进了团队精神的培养。
因此,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得到了很好的实现。
六、教学延伸。
1. 学生可以利用橡皮泥制作其他有关消防安全的模型,如消防栓、消防车等,进一步加深对消防安全知识的理解和掌握;2. 学生可以观察和了解不同类型的灭火器,进一步了解灭火器的种类和使用方法,提高自己的消防安全意识。
2024年初中化学同步讲义 第7章 课时1 燃烧和灭火(下)(学生版)[001]
一、自制简易灭火器其及其原理 反应原理Na 2CO 3+2HCl === 2NaCl+H 2O+CO 2↑注意事项 切勿让管口对着别人或自己二、常见灭火器灭火器干粉灭火器 二氧化碳灭火器水基型灭火器灭火 原理利用压缩的二氧化碳吹出干粉(主要含有碳酸氢钠或磷酸铵盐)加压时将液态二氧化碳压缩在小钢瓶中,灭火时再将其喷出,有降温和隔绝空气的作用产生的泡沫喷射到燃料表面,泡沫层析出的水在燃烧表面形成一层水膜,使可燃物与空气隔绝,达到灭火的目的课题1-2 燃烧和灭火知识导航知识精讲适用范围具有流动性好、喷射率高、不腐蚀容器和不易变质等优良性能,除可用来扑灭一般失火外,还可用来扑灭油、气等燃烧引起的失火灭火时不会留下痕迹损坏物体,可用来扑灭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仪器等物的失火泡沫和水膜的双重作用,能快速、高效灭火,可用来扑灭非水溶性可燃性液体如汽油、柴油等,以及固体材料木材、棉布等三、火灾自救措施1. 如果火势不大,可根据起火原因选择合适的方法或灭火器灭火。
2. 如果火势较大或有蔓延趋势,应立即拨打119火警电话,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蹲下靠近地面或墙壁逃离火灾现场。
3. 若是燃气炉灶失火,应迅速关闭燃气阀门,再灭火。
4. 电器或线路失火,要先切断电源,再灭火。
5. 救火时,不要贸然开门窗,以免空气对流加速火势蔓延。
四、爆炸1. 爆炸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急剧地燃烧,就会在短时时间内聚集大量的热,使气体的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起爆炸。
2. 爆炸极限可燃性气体等在空气中达到一定的含量时,遇到火源就会发生爆炸。
这个能发生爆炸的含量范围,叫做爆炸极限。
可燃气体爆炸极限(体积分数)氢气(H2) 4.0% ~ 74.2%天然气(CH4) 5.0% ~ 15%一氧化碳(CO)12.5% ~ 74.2%3. 粉尘爆炸实验实验操作剪去空金属灌和小塑料瓶的上部,在金属灌和小塑料瓶的底侧各打一个比胶皮管外径略小的孔。
连接好装置,在小塑料瓶中放入干燥的面粉,点燃蜡烛,用塑料瓶盖盖住灌。
自制灭火器——二氧化碳
CO2 + H2O == H2CO3 H2CO3 == CO2 + H2O
③CO2与澄清石灰水反应
CO2 + Ca(OH)2 == CaCO3↓ + H2O
4
能溶于水(和水以1:1的比例互溶)
二氧化碳(CO2) 性质: 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气体,密度大于空气,
二氧化碳的密度
干冰
制冷剂 人工降雨 舞台效果
1
2、化学性质 (1)不燃烧、不支持燃烧
自制灭火器
二氧化碳与蜡烛
自制灭火器 NaHCO3 + HCl == NaCl + H2O + CO2 2
2、化学性质 (1)不燃烧、不支持燃烧 (2)能与水反应
碳酸的分解 H2CO3 == CO2↑ + H2O
二氧化碳与水反应
CO2 + H2O == H2CO3
2、化学性质 (1)不燃烧、不支持燃烧 (2)能与水反应 CO2 + H2O == H2CO3
H2CO3 == CO2 + H2O
3
CO2与水反应的实验探究 CO2 + H2O == H2CO3
2、化学性质 (1)不燃烧、不支持燃烧
自制灭火器——二氧化碳
本章实验
相关知识
1、二氧化碳的密度、溶解性 2、二氧化碳与蜡烛的实验
3、自制灭火器 4、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 5、碳酸的分解 6、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探究
二氧化碳的理化性质 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 二氧化碳的快速制备 二氧化碳的实验探究
本节课程安排
二氧化碳(CO2) 一、性质: 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气体,密度大于空气,
(2)能与水反应 CO2 + H2O == H2CO3 H2CO3 == CO2 + H2O
1.《研制灭火器》教学设计
实践(实验)主题教学设计课题名称《研制灭火器》——需求使产品问世课型实验课□实践活动课?课时共(3)课时完成1.教学内容分析1.1主题教学设计说明作为一名科学老师,我希望可以帮助孩子将科学知识与生活运用有效连接,让我们的科学教育真正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技术与工程”内容的出现,让我眼前一亮,通过学习我有了以下的指导思想、理论依据及教学尝试。
1.2指导思想我发现单纯的制作并不是技术与工程的核心,科学教育要培养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要培养学生适应并参与技术社会的发展,而在工程技术方面,则需要帮助学生经历完整的“产品”研制之路。
任何产品都需要经过不断设计,不断改良。
改良设计主要来源于两方面:产品的基本功能性评估和需求评估。
需求评估代表着使用者的实际需要。
借助需求调研,使评估引发改良,最终使生活需求的产品问世。
1.3理论依据《科学学科核心素养》中指出:学生应具有工程思维,知道如何明确问题,分析情况,搜集相关信息,形成切实可行的创意或方案,并将其转化为实物或对已有物品进行改进与优化。
工程设计的核心是设计,创新是设计的灵魂,每一项设计都需要不断完善。
《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解读》中指出:我们生活在一个被现代技术包围的社会中,不断变化和涌现的新技术正以一种史无前例的速度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每一角落。
教育不可能也不应该回避这个现实。
如何让学生适应这个技术社会,并积极参与其中,成为基础教育高度重视的焦点问题。
因此,在科学教学中引导学生经历“需求调研”的过程,帮助学生努力去适应产品研制过程中的迭代性,更有利于学生体会真实的产品问世过程,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帮助学生成为21纪科技社会发展需要的科研人才。
1.4课标位置与要求课标中,本课属于“技术与工程领域——工程技术的核心是设计,创新是设计的灵魂,每一项设计都需要不断完善”的内容。
1.5教学内容分析该内容是首师大版小学科学第四册《生活中的空气》单元第三课的内容,前后内容分别是《空气的组成》、《氧气》,《燃烧和灭火》,本课属于四、五年级《设计制作单元》后,运用《二氧化碳》一课的知识,设计的拓展实践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