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林复合经营模式的优越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农林复合经营模式的优越性摘要:我国有着悠久的农耕历史,由于过去土地人口承载量低以及农业资源利用效率效益低导致农业发展极不平衡,近些年来由于对农林符合经营模式的不断尝试,过去一些土地林地使用率低下的问题得以缓解,我国也步入农林复合经营最早最富于成就的国家之一,随着我国农业与林业的发展,农林复合经营的技术也不断进步。农林复合经营模式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将会在21世纪有更为直观的展现。

关键词:农业社会;农林复合经营;农林业

一、农林复合经营的概念

农林复合经营,又称为为农用林业、混农林业或农林业。是指为了一定的经营目的,在综合考虑社会、经济和生态因素的前提下,在同一土地经营单元上,遵循生态学原理,以生态经济学为指导,有目的地将林业与农业(包括牧业、渔业)有机地结合起来,在空间上按一定的时序安排以多种方式配置在一起,并进行统一、具有序管理的土地利用系统的集合,是一种充分利用自然力的劳动密集型集约经营方式,有复合性、系统性、集约性、高效性、尺度的灵活性等特点。

二、农林复合经营的优点

(一)经济效益

农林复合经营是以系统性、社会经济可行性、效益最高及长短利益结合为原则,根据经营目的主要从物种组成、空间结构及时间

变化等方面来设计的,因此农林复合经营可实现一地多用和一年多收的目标,促进了资源的高效利用。

农林复合经营可一地多用、一年多收,能在相应的时间内获得2—3种以上产品的收获,这在数量和品种上都较单一种植优越得多。在造林初期间种粮食、经济作物能充分利用林地空间、气候和土壤等资源,以短养长可取得近期经济效益。对林下作物进行中耕、除草、施肥等管理改善了幼树的生长环境,提高了幼树的成活率,以耕代抚降低了抚育成本。在墨西哥用桃花人工林和玉米间作,营造人工林的费用减少了27%。以林下经济为主的农林复合经营模式是充分利用林荫之下的土地资源,综合发展种植、养殖等多种产业体系的成功探索,是有效实现农林牧资源共享、经济综合发展、效益共赢的良好局面。

(二)生态效益

农林复合经营是改善生态环境、维持生态平衡的有效措施。建立农林复合经营系统,可以改变因树种、作物单一,而过分消耗地力的状况。该系统中的树木之枯枝落叶所含养分可以归还土壤。在林地上间作的农作物,由于林木保护可以有更好的生育环境,而且林木的水土保持作用,使土壤不会退化。由农林多物种构成的系统,食物链更为复杂,这样可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也就能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农林复合经营在水土保持、土壤肥力、防风、净化二氧化碳及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实行农林复合经营后,树

冠能有效地拦截降雨,从而改变雨滴落地的方式,枯落物和低矮农作物构成的地表覆盖物还可降低雨滴的冲击力及片蚀,同时枯落物也是土壤养分来源之一,其分解后可提高土壤肥力和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并增大土壤团聚体大小、稳定性和孔隙度,提高土壤渗透性,减少土壤水分和养分的流失,从而改善林下层农作物的生长环境。

(三)社会效益

利用本地农业资源,开展农林复合经营模式,可充分利用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农林复合经营系统需要集约化经营管理。由于该系统既有种植业,又有养殖业,还需利用复合系统中原料开展就地加工,这样就需要较多的劳力,可以使较多的农村劳力就地“消化”,使乡村经济大为改观。实践证明,经过在空间上的科学配置与时间上的合理设计,农林复合模式把农业、林业有机结合起来,因地制宜,建立生产力高、综合效益大、稳定持续的生产体系。

三、农林复合经营的发展状况

农林复合经营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华北平原和中原地区是我国农林复合经营类型非常丰富的地区之一。

农林复合经营的应用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便在我国有了蓬勃的发展,如国家级防护林工程—三北防护林工程、长江中下游防护林体系,长江中上游水源涵养林体系、沿海防护林体系等都是农林复合经营系统在客观水平上应用的光辉典范。70年代末,在海南岛和云南南部发展林-胶-茶间作模式,该模式在 80 年代有了更大

的发展,在长江中下游丘陵区发展松茶、乌桕-茶间作和泡桐-茶间作等。80年代,在江苏里下河地区的湿地,发展了林-渔-农复合经营系统。90年代,在西南山地、丘陵地区发展的等高植物篱技术在坡地沿等高线布置灌木或矮化乔木作为植物篱带,带间种农作物,能有效地防止水土流失和提高土壤肥力,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其他地区如东北的林参间作、华北的果农间作,各地林药间作、林草间作等也有很大的发展,改善了生态环境,提高了农民收入。

四、农林复合经营的类型

农林复合经营模式的类型通常根据农林复合经营的经营目标、组成和功能的不同,可将其分为四大类,即林—农复合型、林—牧(渔)复合型、林—农—牧(渔)复合型和特种农—林复合型。

(1)林—农复合型就是在同一土地单位上,通过时间序列、空间配置,进行结构搭配,相继把林木与农作物结合在一起的种植方式。从经营的目的不同组成比例的轻重又可将其分为以林为主、以农为主、农林并举三种经营模型。

(2)林—牧(渔)复合型是指在同一经营单位的土地上,林业与牧业或渔业相结合的经营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林牧间作型、牧场饲料绿篱型、护牧林木型、林渔结合型。总之,是将林业与牧业进行间作或者把林业与渔业相结合的复合经营系统类型。

(3)林—农—牧(渔)复合型它可分为林—农—牧多层种植型、由林农型转变为林—牧型、林—农—牧庭园兼营型、林—农—渔结

合型。在注重农业、林业的同时,不放弃牧业与渔业的发展。

(4)特种农林复合型,这种复合经营模式以生产特种产品为目的,它由林木混交型、林—药间作型、林—食用菌结合型、林木—资源昆虫结合型等复合系统组成。

五、结语

农林复合经营作为一种高效的土地利用途径已广泛应用于实践并取得了良好的综合效益,但是农林复合经营在研究中仍存在许多问题,基础理论及系统研究不够、农林复合经营的基础理论研究包括种群互作、化感作用及养分循环机理等,如不同土地利用方式或土地单元的优化缺乏有说服力的定量研究;在技术上,单项技术研究得多,组装配套技术研究得少;更为重要的是,农林复合经营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不高。因此,进一步将农林复合经营在技术上量化、优化、物化、简化和产业化,在经营上复合化、系统化、集约化、尺度化和等级化,既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又有明朗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祝海福.池杉林农复合生态系统经济效益初探[c].中国林学会森林生态专业委员会. 林农复合生态系统学术讨论会论文集. 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1988.

【2】高英旭,刘红民,张敏等. 辽西低山丘陵区农林复合经营的效应[ j]. 辽宁林业科技. 2008(1):31 - 34.

【3】季永华,张纪林.江苏海岸带林农复合模式林分密度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