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学基本常识
清单一 天文、历法、地理基本常识
清单一:天文、历法、地理基本常识(一)天文常识1、二十八星宿(二十八舍、二十八宿)二十八星宿是中国古代天文学家为观测日、月、五星运行而划分的二十八个星区,是我国本土天文学创作。
◆作用:日、月、五星运行所到的位置。
◆起始方向:从角宿开始,自西向东排列,与日、月视运动的方向相反。
◆二十八星宿具体如下:北方玄武七宿:斗、牛、女、虚、危、室、壁南方朱雀七宿:井、鬼、柳、星、张、翼、轸西方白虎七宿:奎、娄、胃、昴、毕、觜、参东方青龙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每宿包含若干颗恒星。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曾广泛应用于古代的天文、宗教、文学及星占、星命、风水、择吉等等术数中。
2、四象古人把东、南、西、北四方每一方的七宿想象为四种动物形象,叫做"四象"。
东方七宿为苍龙(青龙),北方七宿为玄武,西方七宿为白虎,南方七宿为朱雀。
3、旄头即昴星。
星名。
二十八宿之一。
西方白虎七宿的第四宿,由七颗星组成。
唐·李贺诗有“秋静见旄头”。
4、参商参指西方白虎七宿中的参宿,商指东方苍龙七宿中的心宿。
参宿在西,心宿在东,二者在星空中此出彼没,彼出此没。
比喻人分离而不得相见。
唐·杜甫诗《赠卫八处士》: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5、壁宿北方玄武七宿中的第七宿,在室宿的东边,很像室宿的墙壁,又称东壁。
唐·张说诗"东壁图书府,西园翰墨林",形容壁宿是天上的图书库。
6、流火流,下行;火,大火星,即东方苍龙七宿中的心宿。
《诗经·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这是说大火星的位置已由中天逐渐西降,暑气已退。
7、东曦太阳神名曦和,东曦指初升的太阳。
《促织》:“东曦既驾,僵卧长愁。
”8、月的别称一称银钩、玉钩,以称如钩出月二称玉弓,弓月,以称如弓弦月三称金轮,玉轮,银盘,玉盘,金镜,玉镜,以称满月四称银兔、玉兔、金蟾、银蟾、蟾宫,借月中有兔、蟾之说。
五称桂月,桂轮,桂宫,桂魄,借月中有桂之说。
天文地理-基本常识
天文地理基本常识宇宙的奥秘与地球的美丽宇宙是一个广阔无垠的空间,包含了无数的星系、恒星、行星、卫星以及其他天体。
它是由物理定律和自然力量所构成的复杂系统,其起源、演化和未来仍然是一个谜团。
我们所在的地球是宇宙中的一颗行星,它拥有独特的地质、气候和生物特征,是生命的摇篮。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地球自转是指地球绕自己的轴旋转一周所需的时间,大约是23小时56分4秒。
这个自转运动导致了白天和黑夜的交替,以及地球上的气候变化。
地球还围绕太阳公转,完成一次公转大约需要365天,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年。
这个公转运动导致了季节的变化和昼夜长度的变化。
地球的地理特征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的椭球体,其表面由陆地和海洋组成。
地球的陆地被划分为七大洲,包括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欧洲、大洋洲和南极洲。
这些洲之间通过陆地桥、海峡和运河相互连接。
地球的海洋占据了地球表面的71%,它们对地球的气候和生态系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地球的气候和生态系统地球的气候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包括地球的倾斜角度、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和海洋流等。
地球的气候影响着生物的分布和生存条件。
地球的生态系统是由生物和非生物环境组成的,包括森林、草原、沙漠、湿地和海洋等。
这些生态系统为生物提供了生存和繁衍的场所,同时也维持着地球的生态平衡。
人类与地球的关系人类是地球上的生物之一,我们的生活和活动对地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人类通过农业、工业和城市化等方式改变了地球的地理和生态环境。
然而,人类的活动也带来了许多问题,如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和资源过度开发等。
因此,保护地球和可持续发展成为了人类面临的重大挑战。
天文地理是研究宇宙和地球的科学领域,它揭示了宇宙的奥秘和地球的美丽。
通过了解天文地理的基本常识,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我们所处的宇宙和地球,并意识到人类与地球的关系。
只有通过保护地球和可持续发展,我们才能确保地球的未来和人类的福祉。
天体物理学与地球科学天体物理学是研究宇宙中各种天体的性质、演化和相互作用的科学。
天文学常识
在晴朗而又没有月亮的夜晚,我们在短时间内用眼睛直接能够看到的恒星大约有3000多颗,而整个天空能被肉眼看到的恒星则大约有6900颗。
如果通过天文望远镜来观测,那看到的恒星可就数不胜数了。
为了方便标识,天文学家们将天上的星星分成许多区域,分别给予命名。
历史上许多国家、民族都曾经对星空有过各具特色的划分方法。
1928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做出了统一星区划分的决定,将整个星空划分为88个星区,称为星座。
每个星座均可由其中亮星的特殊分布辩认出来。
比如,北斗七星属于大熊座,北极星属于小熊座,牛郎星属于天鹰座,织女星属于天琴座。
(图:星星和星座)现代星座的名称很多都是根据古代神话故事中的人物命名,如仙女座、猎户座等;也有一些是根据其形态,以动物和器物名称来命名,如大犬座、罗盘座等。
88个星座在星空中所占的范围有大有小。
有的星座很大,如长蛇座、大熊座等,有的星座则很小,如南十字座、天箭座等。
我国古代将星空分为三垣、四象、二十八宿。
这种划分方法现已不再使用,但对一些恒星的专用名称,如天狼、老人、牛郎和织女等,却沿用至今。
(图:银河中的星座)【小资料】黄道十二星座古人观察星象,发现太阳在天空中运行有一定的轨迹,称为黄道。
黄道实际穿越了13个星座。
古代天文学家为了把太阳的运行与一年12个月相对应,把黄道等分为12段,以相应的12个星座命名,称为黄道十二星座。
多出的蛇夫座不幸被排除在十二星座之外了。
这十二个被采纳的黄道星座是:白羊座、金牛座、双子座、巨蟹座、狮子座、室女座、天秤座、天蝎座、人马座、摩羯座、宝瓶座、双鱼座。
(图: 黄道十二星座)太阳大约每月穿行一个星座,当太阳位于某一星座时,占星家们就说这个时期出生的人属于这一星座,并由此延伸出对人性格、命运等问题的各种推测。
从天文科学的角度看,两者之间没有任何关系,这种推测完全是无稽之谈。
星星的名字天狼星、牛郎星、织女星、北斗七星等一些亮星的大名早就为人们所知,然而那些暗星又都叫什么名字呢?说起来很有意思,它们和我们人类一样,有名也有姓。
古代天文学常识
基本概念以下介绍七政五纬、二十八宿四象、三垣、十二次、分野等天文基本概念。
一、七政、五纬:古人把日月和金木水火土称七政,也叫七曜。
其中金木水火土合起来又称五纬。
金星古称明星,又名太白,这是因为它光色银白,亮度特强。
《诗经》的“子兴视夜,明星有灿”(《郑风·女曰鸡鸣》),“昏以为期,明星煌煌”(《陈风·东门之杨》)都是指金星说的。
金星黎明见于东方叫“启明”,黄昏见于西方叫“长庚”。
木星常称为岁星,简称岁水星又叫辰星。
火星古名荧惑。
土星又叫镇星或填星需要注意的是,先秦古籍中谈到天象时所说的水并不是指行星中的水星,而是指恒星中的定星(营室),即室宿,在西方则为飞马坐的αβ两星。
如《左传庄公十九年》“水昏而正栽”。
先秦古籍中谈到天象时所说的火也不是指行星中的火星,而是恒星中的大火,特指心宿二,在西方则天蝎座的α星,如《诗经》中的“七月流火”。
二、二十八宿、四象古人观测日月五星的运行是以恒星为背景的,因为恒星相互间的位置相对稳定不变,可以用它们来做日月五星运行所到的位置。
古人选取黄道赤道附近的二十八星宿作为坐标。
下面先介绍一下黄道、赤道。
黄道是古人假想的太阳周年运行轨道。
地球沿着自己的轨道国境线太阳公转,从地球轨道不同的位置上看太阳,则太阳在天球(为研究天文而假想的,通常是以地球为中心,无限长为半径的球体)上的投影的位置也不尽相同。
这种视位置的移动叫做太阳的视运动,大阳周年的视运动轨迹就是黄道。
赤道不是指地球的赤道,而是指天球赤道,就是地球赤道在天球上的投影。
东方苍龙:角亢氐房心尾箕北方玄武:斗扣女虚危室壁西方白虎:奎娄胃昴毕觜参南方朱雀:井鬼柳星张翼轸(亢音kang4,氐音di1,箕音ji1,昴音mao3,觜音zi1,参shen1,轸zhen3)。
苍龙、玄武、白虎和朱雀称为四象。
玄武是一种龟蛇合体的动物。
古人以二十八宿来观测日月和五个行星的运行。
了解了这一点,古书上的一些内容就不难懂了。
天文科学知识科普
天文科学知识科普天文科学知识科普1、恒星恒星是宇宙中最基本的天体,自身能发光,由炽热气体组成,主要成分是氢和氦。
2、太阳太阳是由炽热的气体组成的球状天体,主要成份是氢和氦。
太阳的体积约为地球体积的130万倍。
太阳的大气结构即为太阳的外部结构,从里向外分为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
太阳活动的周期为11年,主要标志是黑子和耀斑。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1)扰乱地球大气的电离层;(2)产生“磁暴”现象;(3)产生极光。
3、行星行星是在椭圆轨道上绕太阳运行的、近似球形的天体,它们不发光,质量比太阳小得多。
太阳系目前已知的八大行星距日由近及远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4、日食当太阳、月球、地球运行约成一直线时,月球阴影掠过地球,会造成日食。
依目视太阳被月球遮掩的多少,可分为日偏食、日全食和日环食。
5、月食当太阳、地球、月球运行月成一直线时,月球运行到地球阴影内,则会形成月食。
依地球遮蔽阳光直射到月面的多少,可分为月偏食和月全食。
6、什么是宇宙?答:宇宙是天地万物的总称,它既没有边际,也没有尽头,同时也没有开始和终结。
7、银河系有多大?答:许许多多的恒星合在一起,组成一个巨大的星系,其中太阳系所在的星系叫银河系。
银河系像一只大铁饼,宽约8万光年,中心厚约1.2万光年,恒星的总数在1000颗以上。
8、为什么白天看不见星星?答:因为白天部分阳光被大气中的气体和尘埃散射,把天空照得十分明亮,再加上太阳辐射的光线非常强烈,使我们看不出星星来了。
9、太阳系里有哪些天体?答:太阳系中有9大行星。
它们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
另外,太阳系里还有许多小行星,彗星和流星,已正式编号的小行星有2958颗。
最著名的彗星是哈雷彗星。
10、为什么星星有不同的颜色?答:星星的颜色决定于它的温度。
不同的颜色代表着不同的表面温度:发蓝的星星表面温度高,发红的星星表面温度低。
天文学最基础的知识点总结
天文学最基础的知识点总结一、太阳系太阳系是我们所在的星系,由太阳和其周围的一系列天体组成,包括行星、卫星、小行星、流星、彗星等。
太阳系中最大的天体是太阳,太阳的质量占太阳系总质量的99.8%,它的引力影响着整个太阳系的运动,使得行星、卫星等天体都在太阳的引力作用下绕太阳运动。
太阳系中最为重要的行星有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
它们围绕着太阳运动,形成太阳系的八大行星。
此外,太阳系中还有许多卫星和小行星。
二、恒星恒星是宇宙中自发光的天体,是宇宙中最为常见的天体之一。
恒星主要由氢和氦组成,在核心处发生核聚变反应,产生强烈的核能。
恒星的形成通常起源于星云的坍缩,经过恒星的形成、演化过程,最终可能成为红巨星、超新星、黑洞等不同形态的天体。
在恒星的演化过程中,不同的恒星有不同的寿命和演化轨迹。
根据光谱特征和色温,恒星可分为不同的等级,包括主序星、巨星、超巨星等。
太阳就是一颗主序星,它的演化轨迹会影响地球和太阳系的命运。
三、星系星系是天体的集合,包括太阳系、银河系和其他星系。
银河系是地球所在的星系,我们看到的银河是银河系的一部分。
银河系是一个巨大的螺旋状星系,包含着数以千亿计的恒星和行星。
除了螺旋星系,宇宙中还有椭圆星系、不规则星系等多种形态的星系。
此外,还存在星系团、星系群等更大的天体集合。
四、宇宙宇宙是包含一切天体和空间的整体,是包括我们所在宇宙空间在内的一切物质和能量组成的总体。
宇宙有着起源于大爆炸的宇宙演化史,自大爆炸以来,宇宙不断地膨胀和演化,形成了我们所看到的宇宙景象。
宇宙中的主要成分包括普通物质、暗物质、暗能量等。
暗物质是一种不发光的物质,它占据着宇宙中大部分的质量,但我们无法直接观测到它。
暗物质的存在对宇宙的结构和演化有着重要的影响,但其性质仍然是一个科学难题。
暗能量则是一种导致宇宙加速膨胀的能量,也是宇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以上是天文学的一些基础知识点的概述,天文学是一门古老且富有挑战性的学科,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对宇宙的认识也在不断地深化和扩展。
中国天文常识知识
我和我的小伙伴们都是天文爱好者,有一次我们相约去郊外露营,就为了能好好看看星空,顺便聊聊那些有趣的中国天文常识。
我们刚到露营地,搭好帐篷,阿明就迫不及待地躺在地上,指着天空说:“你们看,那就是北斗七星,在中国古代可有名了。
我爷爷以前就跟我说,以前的水手在海上航行,没有导航,就靠着北斗七星来辨别方向呢。
它就像天空中的一个大勺子,勺口两颗星连线向外延长约 5 倍处,就是北极星,而北极星所在的位置差不多就是正北方。
我有一次在山里迷路了,当时天也快黑了,我就特别紧张。
突然想起北斗七星找北极星辨方向的方法,费了好大劲儿找到了北斗七星,然后确定了北极星的位置,才慢慢找到了下山的路。
那时候我就觉得这天文知识可太实用了。
”我笑着说:“是啊,这北斗七星在中国文化里还有很多寓意呢。
我听说在道教里,北斗七星被视为神祗,有消灾解难、祈福纳祥的作用。
就像那些古装剧里演的,道士做法的时候,还会念叨着北斗七星呢。
”这时候,小萱也凑过来了:“你们知道牛郎织女星吗?这可是中国民间传说里的经典。
我记得小时候,每到七夕节,我奶奶就会给我讲牛郎织女的故事,说他们被银河隔开,只有每年七夕才能通过鹊桥相会。
我就会抬头在天上找,想看看哪颗是牛郎星,哪颗是织女星。
后来我才知道,牛郎星是天鹰座α 星,织女星是天琴座α 星,它们中间隔着银河,看起来确实遥不可及。
有一次我和朋友在七夕的时候去天文台参观,通过天文望远镜看牛郎织女星,虽然还是两颗明亮的星星,但感觉离它们更近了一步,仿佛能感受到它们之间的思念之情。
”阿明又说道:“还有二十八星宿呢,这可算是中国古代天文的一大特色。
我在书上看到,古代人把天空分成了二十八个区域,每个区域都有对应的星宿。
就像东方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合起来像一条苍龙。
我想象着古代的天文学家们,每天晚上仰望着星空,一点点划分出这些星宿,给它们命名,那得是多么有耐心和智慧啊。
我有个同学是学历史的,他说在古代,星宿还和占卜、风水等有联系呢。
中国古代的天文与历法常识
中国古代的天文与历法常识第一部分天文知识一、天文简史天文学以与人类的生产、生活紧密相关,是自然科学中发展得最早的一门科学。
原始社会的新石器时代是我国天文学的萌芽阶段。
当时的人们开始注意到太阳升落、月亮圆缺的变化,从而产生了时间和方向的概念。
从考古发掘看,半坡氏族的房屋都向南开门,一些氏族的墓穴也都向着同一个方向。
人们还在陶器上绘制了太阳、月亮乃至星辰的纹样。
进入奴隶社会以后,天文学逐步得到发展。
相传在夏朝已有历法,所以,今天还把农历称为“夏历”。
根据甲骨文的记载,商代将一年分为春、秋两个季节,平年有十二个月,闰年有十三个月,大月三十天,小月二十九天。
商代甲骨文中还有世界上关于日食、月食的最早记录。
西周已设专门人员管理计时仪器和进行天象观测。
春秋时期,人们已能由月亮的位置推出每月太阳的位置,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二十八宿体系。
根据《春秋》一书的记载,当时已将一年分为春、夏、秋、冬四季。
在同一书中还记有“鲁文公十四年(公元前613年)秋七月,有星孛于北斗”。
这是世界上关于哈雷彗星的最早记录。
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里,我国天文学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战国时期的甘德、石申撰写了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后人将他们的著作合在一起称为《甘石星经》。
随着天文观测的进步,人们创造了二十四节气,使天文学更好地服务于农业生产。
秦汉时期,天文学有了长足进展。
全国制定统一的历法。
西汉武帝时,司马迁参与改定的《太初历》,具有节气、闰法、朔晦、交食周期等内容,显示了很高的水平。
这一时期还制作了浑仪、浑象等重要的观测仪器,对后世有深远影响。
特别是两汉时期,在天文学理论上,人们对宇宙的认识逐步深化。
先是提出“浑天说”,认为“浑天如鸡子,天体圆如弹丸,地如鸡子中黄,孤居于内”,即将宇宙比喻为鸡蛋,地球如同蛋黄浮在宇宙中。
进而又有人提出“宣夜说”,认为“天”没有固定的天穹,而是无边无涯。
这实际上是说宇宙空间是无限的。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天文学仍有所发展。
天文学 常识
盖天说宇宙结构理论力图说明太阳运行的轨道,持此论者设计了一个七衡六间图,图中有七个同心圆。每年冬至,太阳沿最外一个圆,即“外衡”运行,因此,太阳出于东南没于西南,日中时地平高度最低;每年夏至,太阳沿最内一圆,即“内衡”运行,因此,太阳出于东北没于西北,日中时地平高度最高;春、秋分时太阳沿当中一个圆,即“中衡”运行,因此,太阳出于正东没于正西,日中时地平高度适中。各个不同节令太阳都沿不同的“衡”运动。这个七衡六间图是力图定量地表述盖天说的宇宙体系,载于汉赵爽注《周髀算经》。因此,盖天说亦称周髀说。又《晋书?天文志》亦载有:“周髀家云:‘天员(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这与《周髀算经》里所载的盖天说不同,实际上“其言天似盖笠,地法覆盘,天地各中高外下。北极之下为天地之中,其地最高,而滂沲四,三光隐映,以为昼夜。天中高于外衡冬至日之所在六万里。北极下地高于外衡下地亦六万里,外衡高于北极下地二万里。天地隆高相从,日去地恒八万里。”
按照这个宇宙图式,天是一个穹形,地也是一个穹形,就如同心球穹,两个穹形的间距是八万里。北极是“盖笠”状的天穹的中央,日月星辰绕之旋转不息。盖天说认为,日月星辰的出没,并非真的出没,而只是离远了就看不见,离得近了,就看见它们照耀。
所以,引用霍金的话就是“黑洞并没有想象中的那样黑”,它实际上还发散出大量的光子。
第三部分:
8.详尽说明中国古代“天圆地方”宇宙学说理论的内容和主要观点。
盖天说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种宇宙结构学说。这一学说认为,天是圆形的,像一把张开的大伞覆盖在地上,地是方形的,像一个棋盘,日月星辰则像爬虫一样过往天空,因此这一学说又被称为“天圆地方说”,即“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
50个天文基本常识
50个天文基本常识1.金星是我们太阳系中最热的行星,而不是离太阳最近的水星2.月亮大约有45亿年的历史。
与地球在同一时期形成3.太阳可以装下130万个地球4.太阳几乎是一个完美的球体。
赤道与极径只有10公里的差距。
5.木星已知的卫星有61个,太阳系中卫星最多的行星。
6.银河系是螺旋星系。
7.奥尔特云可以追溯到我们的太阳系的诞生8.“宇宙网”被称为宇宙中最重要的东西9.当地球离太阳最近的时候,它被称为“近日点”,在最远的地方,它被称为“远日点”。
10.阿波罗11号到14号宇航员必须在返回地球时被隔离。
11.天王星围绕太阳一周旋转需要84年(地球年)12.飞越海王星的飞船只有一架,就是旅行者2号飞船。
13.银河系中心被称为射手座A星,包含一个超大质量的黑洞。
14.太阳距离地球 1.496亿公里15.水星的一年相当于地球的88天。
16.木星一年相当于地球12年17.土星离地球最近的轨道点有12亿公里,最远的地方有16.7亿公里18.彗星的轨道大部分是椭圆形的19.水星的半径只有地球半径的38%。
20.金星是夜空中第二亮的物体。
21.太阳系中最高的山是奥林匹斯山(火星上)22.木星的一天是所有行星中最短的。
只有9小时55分钟23.木星的大红斑是已经流传了350多年24.木星的红色斑点非常大,可以容纳三个地球25.仙女座星系是离我们最近的星系邻居。
26.日全食每3年出现两次(相对于全球而言)27.日食能持续的最长时间是七分半钟。
28.2006年,冥王星被重新归类为矮行星29.访问冥王星的只有一艘航天器,新视野号30.木星的月亮有火山喷发。
(木卫一)31.火星上有我们太阳系中最长的峡谷。
(4000公里)32.水星和金星是我们太阳系中唯一没有卫星的行星。
33.银河系约十万光年。
34.火星上的一天是24小时39分35秒。
35.金星是唯一一颗没有磁场的行星36.金星比我们的太阳系其他任何行星都有更活跃的火山。
37.冥王星拥有一个朦胧的大气,地表1600公里以上38.海王星辐射的热量比从太阳中吸收的还要多。
天文学基本常识
天文学基本常识 YUKI was compiled on the morning of December 16, 20201.太阳是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
太阳系质量的%都集中在太阳。
太阳系中的八大行星、小行星、流星、彗星、外海王星天体以及星际尘埃等,都围绕着太阳运行(公转)。
2.太阳从中心向外可分为核反应区、辐射区和对流区、太阳大气。
太阳的大气层,像地球的大气层一样,可按不同的高度和不同的性质分成各个圈层,即从内向外分为光球、色球和日冕三层。
我们平常看到的太阳表面,是太阳大气的最底层,温度约是6000开3.太阳寿命:约50亿年左右太阳位于银道面之北的猎户座旋臂上,距离银河系中心约30000光年4.在色球上人们还能够看到许多腾起的火焰,这就是天文上所谓的“日珥”。
5.日冕还会有向外膨胀运动,并使得冷电离气体粒子连续地从太阳向外流出而形成太阳风。
6.太阳耀斑是一种剧烈的太阳活动。
一般认为发生在色球层中,所以也叫“色球爆发”。
其主要观测特征是,日面上(常在黑子群上空)突然出现迅速发展的亮斑闪耀,其寿命仅在几分钟到几十分钟之间,亮度上升迅速,下降较慢. 耀斑爆发时,发出大量的高能粒子到达地球轨道附近时,将会严重危及宇宙飞行器内的宇航员和仪器的安全。
当耀斑辐射来到地球附近时,与大气分子发生剧烈碰撞,破坏电离层,使它失去反射无线电电波的功能。
无线电通信尤其是短波通信,以及电视台、电台广播,会受到干扰甚至中断。
耀斑发射的高能带电粒子流与地球高层大气作用,产生极光,并干扰地球磁场而引起磁暴。
7.米粒组织是太阳光球层上的一种日面结构。
呈多角形小颗粒形状,得用天文望远镜才能观测到。
米粒组织的温度比米粒间区域的温度约高300℃明亮的米粒组织很可能是从对流层上升到光球的热气团,不随时间变化且均匀分布,且呈现激烈的起伏运动.8.奥本海默极限稳定中子星的质量上限存在一个临界质量M ≒﹐M 表示太阳质量。
当星体的质量小于M 时﹐存在稳定的平衡解9.钱德拉塞卡极限;白矮星的一种极限质量。
中科大天文基础知识:什么是历法
什么是历法所谓历法,简单说就是根据天象变化的自然规律,计量较长的时间间隔,判断气候的变化,预示季节来临的法则。
中国古代天文学史,在一定意义上来说,就是一部历法改革史。
历法是天文学的分支学科。
它是一种推算年、月、日的时间长度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制定时间的序列的方法。
简单说来,就是人们为了社会生产时间的需要而创立的长时间的记时系统。
历法能使人类确定每一日在无限的时间中的确切位置并记录历史。
历法以使用方便为目的,按一定法则,科学地安排年、月、日。
日以上的时间系统计量与安排属于历法范畴。
历法是在人类生产与生活中逐渐形成的,年、月、日都直接与天体运行周期相关。
很早以来,人们就把四季更迭的周期定为年,把月亮盈亏变化的周期定为月。
一回归年365.2422日,一朔望月为29.5306日,它们既不是月的整数倍,也不是日的整数倍,使用起来很不方便。
因此在人为规定历法中的年和月都是整数日,这种整数日的年和月,称为历年和历月。
历法是关于时间的计算方法的学科。
比如今天是2004年7月2日,那位清末学者是光绪三十三年三月初九日出生的,唐朝从公元618年到907年共统治了290年等等,这些就是时间。
这些时间的计算单位和数字是怎么来的?是从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三个天体一一太阳、地球、月亮的运转周期的比例计算出来的。
计算时间的三个基本单位中,年指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月指月亮绕地球公转一周,日指地球自转一周。
这些本来是小学生都懂的常识,为什么说是一种专门学问呢?其实他们并不那么简单。
准确地计算时间是一件十分复杂的事,复杂的原因在于太阳、地球、月亮这三个天体运转周期的比例都不是整数,谁对谁都无法除尽。
我们通常说一年12个月,360日,这只是一个概数。
假如真的一个月是30整日,一年是12整月或360整日,那么历法就不成其为一门学问了。
实际情况却是:地球绕太阳一周是地球自转一周的365倍多一点,相当于月亮绕地球一周的12次再加11日多一点;月亮绕地球一周是地球自转一周的29倍多一点。
有趣的天文地理小知识大全_小学生天文地理知识大全
有趣的天文地理小知识大全_小学生天文地理知识大全天文和地理是两门很有趣的学科,研究地球和宇宙的奥秘是我们每个人的心之所向。
有趣的天文地理小知识有哪些?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几篇关于有趣的天文地理小知识大全_小学生天文地理知识大全,欢迎大家前来阅读。
【1】地理知识1、国际日期变更线180°经线(理论上),不通过陆地(实际)。
2、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昼夜更替、不同地方时、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北右南左)3、太阳直射点的判断与该点的切线方向垂直,地方时为12点。
4、春分日(3月21日)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晨昏线与经线重合。
5、夏至日(6月22日)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晨昏线与经线交角。
6、秋分日(9月23日)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晨昏线与经线重合。
7、冬至日(12月22日)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晨昏线与经线交角。
8、夏半年的概念:3月21日至9月23日9、冬半年的概念:9月23日至3月21日10、地球侧视图的判读: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11、地球俯视图的判读逆时针自转,中心为北极;顺时针自转,中心为南极。
12、昼夜长短的计算:以昼弧长度为依据,每15度为1小时。
13、日出日落时刻的计算;根据昼长以标准日出(6时)和标准日落(18时)前后推算。
14、昼夜长短的判断:夏半年,越北白昼越长,冬半年,越南白昼越长。
15、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90°-(直射点与所求点的纬度间隔)16、天文四季:一年内白昼最长、太阳的季节是夏季。
17、我国传统四季:以立春(2月4日)、立夏、立秋、立冬为起点来划分四季。
18、欧美传统四季:以春分、夏至、秋分、冬至为四季的起点。
19、二十四节气: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20、五带的名称和范围: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南寒带。
【2】地球的内部是什么样子?研究结果表明,地球内部可以分成好几个同心圈层。
粗略地看,它大致可以分为地壳、地幔(又称“中间层”)、地核三个圈层。
伽利略天文学常识
伽利略天文学常识一、地球运动与太阳的位置伽利略研究了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并确定了太阳在地球轨道上的位置。
他发现地球绕太阳公转,并提出了日心说,即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地球和其他行星绕太阳公转。
二、星座与流星伽利略对星座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并提出了新的命名方法。
他还观察了流星,并提出了流星形成的理论。
三、星等与亮度伽利略提出了星等的概念,即星星的亮度等级。
他还研究了星星的亮度变化,并提出了亮度与距离的关系。
四、天球与大气层伽利略认为地球和其他星球都位于一个巨大的天球上,这个天球由多个层次组成,包括大气层。
他还研究了大气层对天体观测的影响。
五、天文仪器与观测方法伽利略改进了天文观测仪器,如望远镜,并提出了新的观测方法,如测量星球的直径和距离。
他还使用了数学方法来描述天体的运动。
六、行星运动与轨道伽利略研究了行星的运动和轨道,并提出了行星运动的三定律。
他还发现了木星的卫星,并研究了它们的轨道和运动规律。
七、日食与月食伽利略观察了多次日食和月食,并提出了日食和月食形成的理论。
他还研究了日食和月食对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影响。
八、天文现象与规律伽利略观察了多种天文现象,如彗星、彗尾、恒星的亮度和位置变化等,并提出了相应的规律和解释。
他还研究了天文现象对地球环境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九、天体物理学基本原理伽利略在天文学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为后来的天体物理学奠定了基础。
他的研究为后来的科学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观测方法。
他的理论和方法对现代天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十、宇宙探索与发现伽利略的研究为后来的宇宙探索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他的观测和发现为后来的科学家提供了重要的线索和方向。
他的理论和发现为现代宇宙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推动力。
天文基本常识
天文基本常识1. 天体系统:天体系统是由宇宙中的星系、星团、星云、星团和恒星等天体相互吸引而形成的系统。
其中,银河系是最为重要的天体系统之一,它包含了许多恒星、行星、星团和星际物质等。
2. 恒星:恒星是由气体和尘埃组成的发光天体,它们通过核聚变产生能量和光亮。
恒星是构成星系的基本单元,它们的分布和运动规律可以揭示出星系的演化历程。
3. 行星:行星是围绕恒星运行的球形天体,它们有自己的轨道和运动规律。
太阳系中包括了八大行星,分别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
4. 卫星:卫星是围绕行星运行的天体,它们也可以有自己的轨道和运动规律。
太阳系中许多行星都有自己的卫星,其中木星已知的卫星数量最多,达到了61颗。
5. 星座:星座是指天空中若干个相邻的恒星组成的图案或形状。
不同的星座有着不同的名称和特征,它们是人类文化和信仰中重要的元素之一。
6. 天文现象:天文现象是指天空中出现的各种自然现象,包括日食、月食、流星雨、彗星、行星相合等。
这些现象的发生和变化都有其特定的规律和原因。
7. 天文单位:天文单位是指用于测量天体之间距离的单位,常用的有光年、天文常数和秒差距等。
这些单位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宇宙的尺度和演化历程。
8. 天文望远镜:天文望远镜是一种观测天体的仪器,它能够收集来自遥远天体的光亮和其他电磁波,帮助我们了解天体的性质和演化历程。
天文望远镜分为许多种类,包括折射望远镜、反射望远镜、射电望远镜等。
9. 天文观测:天文观测是指通过各种手段观测和研究天体的行为和性质,例如使用望远镜观测行星、恒星和星系,通过卫星进行红外线、X射线和射电波的观测等。
这些观测数据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宇宙的起源、演化和结构。
10. 天文学史:天文学史是指人类对天体的认识和探索的历史,其中包括了许多重要的天文发现和理论,例如地心说、日心说、宇宙大爆炸理论等。
天文学的发展历程中,许多科学家都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例如哥白尼、伽利略、牛顿等。
天文历法文化常识
天文历法文化常识一、简介天文历法是人类对天体运动规律进行观测、计算和记录的一种方法。
它不仅是人类认识宇宙的基础,也是人类社会发展和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天文历法文化常识包括了人类对天体运动的认知、历法的起源、发展、使用等方面的知识。
二、天体运动的认知人类对天体运动的认知可以追溯到古代。
早在古代,人们就开始观测太阳的位置和运动,通过观察太阳的升起、落下和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人们发现了一年四季的周期。
同时,人们还观测到月亮的周期性变化,进一步认识到月亮的运动规律。
随着观测技术的不断进步,人类对其他行星、恒星等天体的运动也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三、历法的起源与发展历法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对天体运动规律的观测和计算。
最早的历法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如中国的农历和夏历、埃及的太阳历等。
这些历法主要以太阳和月亮的运动为基准,通过观测和计算天体的位置和运动,制定了一套完整的历法系统。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逐渐发现了历法中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改进的方案。
例如,公历是根据地球绕太阳运动的规律制定的历法,它通过引入闰年的概念解决了农历中的闰月问题。
四、历法的使用历法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生活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人们通过使用历法,可以准确地确定时间和日期,规划农田的耕作、商业活动的安排、节假日的制定等。
历法也是人类社会各个领域的重要参考,如科学研究、天文观测、航海导航等。
同时,历法也承载了人类文化和宗教的传统,如中国的春节、清明节等传统节日都是基于农历制定的。
五、历法中的差异不同文化和国家在历法的制定和使用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例如,中国传统历法主要基于太阳和月亮的运动,而西方的公历则以地球绕太阳运动为基准。
由于天体运动的复杂性和观测技术的限制,不同历法之间存在一定的误差和差异。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制定了国际标准天文学和历法,以提供一个统一的参考标准。
六、现代天文学的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对天体运动的认知也不断深入。
天文学基本常识
1、太阳就是距离地球最近得恒星,就是太阳系得中心天体.太阳系质量得99、87%都集中在太阳.太阳系中得八大行星、小行星、流星、彗星、外海王星天体以及星际尘埃等,都围绕着太阳运行(公转)。
2、太阳从中心向外可分为核反应区、辐射区与对流区、太阳大气。
太阳得大气层,像地球得大气层一样,可按不同得高度与不同得性质分成各个圈层,即从内向外分为光球、色球与日冕三层。
我们平常瞧到得太阳表面,就是太阳大气得最底层,温度约就是6000开3、太阳寿命:约50亿年左右太阳位于银道面之北得猎户座旋臂上,距离银河系中心约30000光年4、在色球上人们还能够瞧到许多腾起得火焰,这就就是天文上所谓得“日珥”。
5、日冕还会有向外膨胀运动,并使得冷电离气体粒子连续地从太阳向外流出而形成太阳风。
6、太阳耀斑就是一种剧烈得太阳活动。
一般认为发生在色球层中,所以也叫“色球爆发”。
其主要观测特征就是,日面上(常在黑子群上空)突然出现迅速发展得亮斑闪耀,其寿命仅在几分钟到几十分钟之间,亮度上升迅速,下降较慢、耀斑爆发时,发出大量得高能粒子到达地球轨道附近时,将会严重危及宇宙飞行器内得宇航员与仪器得安全。
当耀斑辐射来到地球附近时,与大气分子发生剧烈碰撞,破坏电离层,使它失去反射无线电电波得功能.无线电通信尤其就是短波通信,以及电视台、电台广播,会受到干扰甚至中断。
耀斑发射得高能带电粒子流与地球高层大气作用,产生极光,并干扰地球磁场而引起磁暴。
7、米粒组织就是太阳光球层上得一种日面结构。
呈多角形小颗粒形状,得用天文望远镜才能观测到.米粒组织得温度比米粒间区域得温度约高300℃明亮得米粒组织很可能就是从对流层上升到光球得热气团,不随时间变化且均匀分布,且呈现激烈得起伏运动、8、奥本海默极限稳定中子星得质量上限存在一个临界质量M ≒0、75M﹐M 表示太阳质量。
当星体得质量小于M时﹐存在稳定得平衡解9、钱德拉塞卡极限;白矮星得一种极限质量.当白矮星得质量超过此值时,它得核心电子简并压不能支撑外层负荷。
天文常识1
恒星:恒星是由炽热气体组成的,是能自己发光的球状或类球状天体。
行星:行星通常指自身不发光,环绕着恒星的天体。
1、必须是围绕恒星运转的天体;2、质量必须足够大,它自身的吸引力必须和自转速度平衡使其呈圆球状;3、必须清除轨道附近区域,公转轨道范围内不能有比它更大的天体。
卫星:卫星是指在围绕一颗行星轨道并按闭合轨道做周期性运行的天然天体,人造卫星一般亦可称为卫星。
土卫星星系:星系通常指由几亿至上万亿颗恒星以及星际物质构成、空间尺度为几千至几十万光年的天体系统。
红巨星当一颗恒星度过它漫长的青壮年期——主序星阶段,步入老年期时,它将首先变为一颗红巨星。
称它为“巨星”,红巨星是恒星燃烧到后期所经历的一个较短的不稳定阶段,根据恒星质量的不同,历时只有数百万年不等。
白矮星:白矮星(White Dwarf)是一种低光度、高密度、高温度的恒星。
因为它的颜色呈白色、体积比较矮小,因此被命名为白矮星。
白矮星是一种晚期的恒星。
根据现代恒星演化理论,白矮星是在红巨星的中心形成的。
白矮星是一种很特殊的天体,它的体积小、亮度低,但质量大、密度极高。
比如天狼星伴星,体积和地球相当,但质量却和太阳差不多,它的密度在1000万吨/立方米左右。
中子星,是恒星演化到末期,经由重力崩溃发生超新星爆炸之后,可能成为的少数终点之一。
简而言之,即质量没有达到可以形成黑洞的恒星在寿命终结时塌缩形成的一种介于恒星和黑洞的星体,其密度比地球上任何物质密度大相当多倍。
同白矮星一样,中子星是处于演化后期的恒星。
黑洞是一种引力极强的天体,就连光也不能逃脱。
黑洞的产生过程类似于中子星的产生过程;恒星的核心在自身重量的作用下迅速地收缩,发生强力爆炸。
当核心中所有的物质都变成中子时收缩过程立即停止,被压缩成一个密实的星球,同时也压缩了内部的空间和时间。
但在黑洞情况下,由于恒星核心的质量大到使收缩过程无休止地进行下去,中子本身在挤压引力自身的吸引下被碾为粉末,剩下来的是一个密度高到难以想象的物质。
天文基本常识
古人勤奋观察日月星辰的位置及其变化,主要目的是通过观察这类天象,掌握他们的规律性,用来确定四季,编制历法,为生产和生活服务。我国古代历法不仅包括节气的推算、每月的日数的分配、月和闰月的安排等,还包括许多天文学的内容,如日月食发生时刻和可见情况的计算和预报,五大行星位置的推算和预报等。一方面说明我国古代对天文学和天文现象的重视,同时,这类天文现象也是用来验证历法准确性的重要手段之一。测定回归年的长度是历法的基础。我国古代历法特别重视冬至这个节气,准确测定连续两次冬至的时刻,它们之间的时间间隔,就是一个回归年。
包括天文学在内的现代自然科学的极大发展,最早是从欧洲的文艺复兴时期开始的。文艺复兴时期大致从14世纪到16世纪,大体相当于我国明初到万历年间。这200年间,我国天文学的主要进展至少可以列举以下几项:翻译阿拉伯和欧洲的天文学事记;从公元1405-1432年的20多年间,郑和率领舰队几次出国,船只在远洋航行中利用“牵星术”定向定位,为发展航海天文学做出了贡献;对一些特殊天象做了比较仔细的观察,譬如,1572年的"阁道客星"和1604年的“尾分客星”,这是两颗难得的超新星。
我国最早的天象观察,可以追溯到好几千年以前。无论是对太阳、月亮、行星、彗星、新星、恒星,以及日食和月食、太阳黑子、日珥、流星雨等罕见天象,都有着悠久而丰富的记载,这些记载至今仍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在我国河南安阳出土的殷墟甲骨文中,已有丰富的天文象现的记载。这表明远在公元前14世纪时,我们祖先的天文学已很发达了,有世界上最早最完整的天象记载。我国是欧洲文艺复兴以前天文现象最精确的观测者和记录的最好保存者。
我国对哈雷彗星观测记录久远、详尽,无哪个国家可比。我国公元前240年的彗星记载,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哈雷彗星记录从那时起到1986年,哈雷彗星共回归了30次,我国都有记录。1973年,我国考古工作者在湖南长沙马王堆的一座汉朝古墓内发现了一幅精致的彗星图,图上除彗星之外,还绘有云、气、月掩星和恒星。天文史学家对这幅古图做了考释研究后,称之为《天文气象杂占》,认为这是迄今发现的世界上最古老的彗星图。早在2000多年前的先秦时期,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对各种形态的彗星进行了认真的观测,不仅画出了三尾彗、四尾彗,还似乎窥视到今天用大望远镜也很难见到的彗核,这足以说明中国古代的天象观测是何等的精细入微。
天文学的一些基本常识
天文学的一些基本常识1.星座中星星的命名规则星座中星星的命名规则是这样的:按照每颗星星的亮度,从明到暗,每颗星各由一个希腊字母代表。
当所有二十四个希腊字母用完后,接着再用阿拉伯数字表示。
2.“星等”的概念“星等”是天文学上对星星明暗程度的一种表示方法,记为m。
天文学上规定,星的明暗一律用星等来表示,星等数越小,说明星越亮,星等数每相差1,星的亮度大约相差2.5倍。
我们肉眼能够看到的最暗的星是6等星(6m星)。
天空中亮度在6等以上(即星等数小于6),也就是我们可以看到的星有6000多颗。
当然,每个晚上我们只能看到其中的一半,3000多颗。
满月时月亮的亮度相当于-12.6等(在天文学上写作-12.6m);太阳是我们看到的最亮的天体,它的亮度可达-26.7m;而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天文望远镜能看到暗至24m的天体。
我们在这里说的“星等”,事实上反映的是从地球上“看到的”天体的明暗程度,在天文学上称为“视星等”。
太阳看上去比所有的星星都亮,它的视星等比所有的星星都小得多,这只是沾了它离地球近的光。
更有甚者,象月亮,自己根本不发光,只不过反射些太阳光,就俨然成了人们眼中第二亮的天体。
天文学上还有个“绝对星等”的概念,这个数值才真正反映了星星们的实际发光本领。
3.“天球”的概念天文学上为了与人们的直观感觉相适应,把天空假想成一个巨大的球面,这便是天球。
天球的中心自然就是我们地球,它的半径无穷大。
天球只是人们的一种假设,是一种“理想模型”,引入天球这一概念,只是为了确定天体位置等方面的需要。
4.“天赤道”和“天极”的概念天文学上,确定天体位置的方法与地球表面非常相似,也是通过经纬坐标系来实现。
最常用而且最重要的天球坐标系,就是赤道坐标系。
地球赤道所在平面与天球的交线是一个大圆,这个大圆就称为“天赤道”,它就是赤道在天球上的投影;向南北两个方向无限延长地球自转轴所在的直线,与天球形成两个交点,分别叫作北天极和南天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太阳是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
太阳系质量的99.87%都集中在太阳。
太阳系中的八大行星、小行星、流星、彗星、外海王星天体以及星际尘埃等,都围绕着太阳运行(公转)。
2.太阳从中心向外可分为核反应区、辐射区和对流区、太阳大气。
太阳的大气层,像地球的大气层一样,可按不同的高度和不同的性质分成各个圈层,即从内向外分为光球、色球和日冕三层。
我们平常看到的太阳表面,是太阳大气的最底层,温度约是6000开
3.太阳寿命:约50亿年左右太阳位于银道面之北的猎户座旋臂上,距离银河系中心约30000光年
4.在色球上人们还能够看到许多腾起的火焰,这就是天文上所谓的“日珥”。
5.日冕还会有向外膨胀运动,并使得冷电离气体粒子连续地从太阳向外流出而形成太阳风。
6.太阳耀斑是一种剧烈的太阳活动。
一般认为发生在色球层中,所以也叫“色球爆发”。
其主要观测特征是,日面上(常在黑子群上空)突然出现迅速发展的亮斑闪耀,其寿命仅在几分钟到几十分钟之间,亮度上升迅速,下降较慢. 耀斑爆发时,发出大量的高能粒子到达地球轨道附近时,将会严重危及宇宙飞行器内的宇航员和仪器的安全。
当耀斑辐射来到地球附近时,与大气分子发生剧烈碰撞,破坏电离层,使它失去反射无线电电波的功能。
无线电通信尤其是短波通信,以及电视台、电台广播,会受到干扰甚至中断。
耀斑发射的高能带电粒子流与地球高层大气作用,产生极光,并干扰地球磁场而引起磁暴。
7.米粒组织是太阳光球层上的一种日面结构。
呈多角形小颗粒形状,得用天文望远镜才能观测到。
米粒组织的温度比米粒间区域的温度约高300℃明亮的米粒组织很可能是从对流层上升到光球的热气团,不随时间变化且均匀分布,且呈现激烈的起伏运动.
8.奥本海默极限稳定中子星的质量上限存在一个临界质量M ≒0.75M﹐M 表示太阳质量。
当星体的质量小于M 时﹐存在稳定的平衡解
9.钱德拉塞卡极限;白矮星的一种极限质量。
当白矮星的质量超过此值时,它的核心电子简并压不能支撑外层负荷。
假定白矮星无自转,且平均分子量为2时,此极限值为太阳质量的1.44倍。
10.彗星过去被称为“扫帚星”,在于它具有两条尾巴,一条是笔直延伸的电离尾,一条是扩散、弯曲的尘埃尾。
1彗核:由岩石碎片,固体微粒和冰2、彗发:彗星靠近太阳时,彗核的冰物质受热而部分汽化。
3、彗尾:受太阳风吹拂,彗发一部分被吹成彗尾。
11. 1天文单位(au)=1.5x10^8公里
1秒差距=3x10^13公里
1光年=0.95x10^13公里最近恒星:半人马& 最近疏散星系:大麦哲伦星云12.太阳系之最太阳系内最大的断层地形---火星
太阳系中最大的火山---火星奥林帕斯火山
太阳系内最大的卫星---木卫三(直径5262公里)
太阳系内最大的磁场--- 太阳磁场
太阳系内拥有卫星最多的行星---木星(63颗已知卫星)
太阳系七大卫星---木卫三(5262公里)土卫六(5150公里)木卫四(4800公里)木卫一(3630公里)月球(3476公里)木卫二(3140公里)海卫一(2700公里)
太阳系内最大的逆行卫星---海卫一(海王星俘获的卫星未来将撞向海王星/解体成海王星光环)
太阳系中唯一自东向西自转的行星---金星(自转周期243 天公转周期224.7天)
自转周期大于公转周期的行星---金星(自转周期243.02天公转周期224.7天)
火山活动最频繁的星球---金星
太阳系中最大的行星是---木星
大气活动最剧烈---海王星先预测后观察发现
密度最大:地球最小:土星
13.天上的立法者:开普勒;三大定律:
①椭圆定律所有行星绕太阳的轨道都是椭圆,太阳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②面积定律行星和太阳的连线在相等的时间间隔内扫过相等的面积。
③调和定律所有行星绕太阳一周的恒星时间(Ti)的平方与它们轨道长半
轴(ai)的立方成正比,即。
开普勒发现的行星运动定律改变了整个天文学,彻底摧毁了托勒密复杂的宇宙体系,完善并简化了哥白尼的日心说。
14.星等:星等是天文学上对星星明暗程度的一种表示方法,记为m。
天文学上规定,星的明暗一律用星等来表示,星等数越小,说明星越亮,星等数每相差1,星的亮度大约相差2.5倍。
目视星等
是指我们用肉眼所看到的星等。
看来不突出的、不明亮的恒星,并不一定代表他
们的发光本领差。
绝对星等
假想把星体放在距离10秒差距(即3.26光年,秒差距亦是天文学上常用的距离单位,1秒差距=3.26光年)远的地方,所观测到的视星等,就是绝对星等了。
通常绝对星等以大写英文字母M表示。
换算
目视星等和绝对星等可用公式转换,公式如下:M=m+5-5 log d M为绝对星等; m为目视星等; d为距离
15.恒星光谱:最常用的恒星光谱分类系统是美国哈佛大学天文台于19世纪末提出的,称为哈佛系统。
按照这个系统,恒星光谱分为O、B、A、F、G、K、M、R、S、N等类型,组成如下序列。
O型星温度最高,约40000K;M型星最低,约3000K。
R型与K型相当;N和S型与M型相当。
光度型分为7级:I——超巨星,Ⅱ——亮巨星,Ⅲ——巨星,Ⅳ——亚巨星,Ⅴ——主序星(矮星),Ⅵ——亚矮星,Ⅶ——白矮星。
按照MK系统,太阳为G2V型星,表明太阳的光谱型是G2,且是一颗主序星(矮星)。
元素丰度:即元素的相对含量,是在证认的基础上根据谱线相对强度或轮廓推算出来的。
结果表明,绝大多数恒星的元素丰度基本相同:氢最丰富,按质量计约占71%;氦次之,约占27%;其余元素约合占2%。
这称为正常丰度。
有少数恒星的元素丰度与正常丰度不同,一般说来,这与恒星的年龄有关。
16.恒星距离测量:主要有视差法星群视差法,变星测距,以及光谱红移等方法。
测距越远的方法,其误差也越大。
这些方法组成距离阶梯,以近距离测量方法得到的数据对远距离
测量的方法进行矫正,从而实现宇宙各距离尺度的测距。
视差测量是确定天体距离的最基本方法,也称为三角视差。
造父视差法:(标准烛光法)物理学中有一个关于光度、亮度和距离关系的公式。
S∝L0/r2 测量出天体的光度L0和亮度S,然后利用这个公式就知道天体的距离r。
分光视差法:是利用恒星光谱中某些谱线的强度比和绝对星等的线性经验关系,即由测定一些谱线对的强度比求绝对星等,进而由距离模数公式mv − Mv = 5lgd − 5 求出距离d。
例如,若观测某一视星等为+15 的恒星,又经其光谱判定为G2 V的恒星,亦即可从H-R 图该星的绝对星等为+5 ,如此可经由距离模数公式求出d=1000 PC = 3260 l.y. 测距适用范围:~7M pc。
17.星族:星族是银河系中年龄、化学物质组成、空间分布与运动特性较接近的恒星集合年轻的恒星第一星族星(亦称星族Ⅰ星)包含相当数量比氦重的元素(天文学中通称为“金属”)。
这些重元素的来源是上一代恒星经由超新星爆炸,或来自行星状星云物质扩散的过程散布出来的。
我们的太阳是属于第一星族的恒星,通常都散布在银河系旋臂中。
第一星族或是富金属星是年轻的恒星,金属量最高。
地球的太阳是富金属的例子,它们通常都在银河的螺旋臂内。
一般而言,最年轻的恒星,越极端的第一星族星被发现的位置越在最周边,依此类推,太阳被认为位居第一星族星的中间。
年长的恒星第二星族星(亦称星族Ⅱ星)的恒星在大爆炸之后形成,迄今仍活动的恒星,因此只含有少量的金属(因恒星演化积累的重元素)。
由此导致的结果是,他们缺乏构成行星的元素,也就少有行星在周围环绕。
第二星族的恒星都在球状星团和银河系银晕中
第二星族或贫金属星只有相对是少量的金属。
理想的相对的少量必须是除了氢和氦之外,所有的元素都远低于富金属天体中的相对数量
最老的恒星假想的第三类恒星是第三星族星(亦称星族Ⅲ星),迄今仍未被发现。
推
测它们诞生于大霹雳后不久,是不含金属的恒星,存在于类星体和再游离的时期。
虽有其理论依据,却没有足以证明其存在的间接证据。
推测它们是非常巨大、高热和短命的,质量可能数百倍于太阳。
第三星族星或是无金属星是假设中的星族,是在早期宇宙中应该形成的极端重和热,并且不含金属的恒星。
它们未曾被直接观测到,但是经由宇宙中非常遥远的重力透镜星系找到间接的证据。
它们也被认为是暗弱蓝星系的成员。
18.美国天文学家哈勃对宇宙中的星系按其形态或叫结构类型划分为三类:
(1)、椭圆星系。
椭圆星系是从圆球星系发展演化而成的,图2-1是该类型星系由圆球状星系发展成为椭圆星系的一组照片。
(2)、旋涡星系。
旋涡星系在宇宙中也有多种形态,而且也有一个发展演化的过程。
一开始从不规则的形态向规则形态逐步发展演化。
(3)、不规则星系。
图1-4是一个棒状旋涡星系照片,不规则星系也能逐渐发展演化为规则星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