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方的临床运用

合集下载

金匮肾气片的方解及临床应用

金匮肾气片的方解及临床应用
数据采用 ±s 示 ; 表 计量资料采 用t 检验 ; 计数资料采用 x 检验 ; 两 组疗 效 比较 采用 Ri i 分 析 。 dt
慢性心力衰竭是各种病 因所致心脏疾病 的终末 阶段 , 中收缩性心 其 力衰 竭是临床上 常见的心 力衰 竭。长 期以来都认 为慢性心力衰 竭不能 彻底 治愈 , 无法降低病死 率 , 也 但近年来 , 由于 AC E抑制剂和 ARB的 应 用 , 人们改变 了这一观念 。为此 , 使 我们 对 ARB药物改善收 缩性心 力衰 竭 的疗效 进 行 了观 察分 析 。 现将 结 果报 告 如下 。
诸 药合用 , 温而不燥 , 滋而 不腻 , 阳之 弱以化水 , 阴之 虚以生气 , 助 滋 使 肾阳振奋 , 气化复 常 , 则诸证 自除。
金 匮肾 气片 来源 于 “ 圣” 张仲 景 之手 , 医 记载 于 《 匮要 略 》 金 。 由六昧 地 黄丸 ( 黄 、 山药 、 山茱萸 、泽泻 、茯苓 、丹 皮) 桂枝 、 地 加 附 子组成 。功能 主治 : 补 肾阳 , 气行水 。主要用 于 肾虚水 肿 , 温 化 腰 膝酸 软 , 小便 不利 , 畏寒肢 冷 , 饮喘咳 , 痰 消渴 。金 匮肾气片 由广东 台 城治 药有限公司制造 , 每瓶 10 , 服 , 0粒 1 3 每次 4 , 天 2 片 每 次 方解 : 为先 天之本 , 肾 中寓命 门之 火 , 门真 阳即 肾间动 气 , 难 命 《 经 ・ 八难 说 : 此五脏 六腑 之本 , “ 十二 经脉之 根 , 吸之门 , 焦之 呼 三 原 ” 肾阳不 足 , 。 不能 温养下 焦 , 腰痛脚 软 , 身以下 常有 冷感 ; 故 半 肾 阳虚 弱, 不能化 气利水 , 水停于内 , 故小便不利 , 少腹拘 急不舒 , 若肾虚不 能 约束水 液 , 则小便 反多 , 消渴 、水肿 、痰饮 、脚 气 , 及转胞 等 。 或 以 《 岳全 书 .新 方 八阵 》 说 : 善 补阳 者 , 于 阴 中求 阳 , 阳得 阴 景 “ 必 则 助 , 化 生 无穷 。 而 ”故 方 中重 用 干地 黄 滋 阴补 肾 为君 药 。 臣 以 山茱 萸 、 山药 补肝 肾而益精 血 ; 以附子 、桂枝 之辛 热 , 加 助命 门以温 阳化 气。君 臣相伍 , 补肾填 精 , 肾助 阳 , 阴 中求 阳之治 。从 用量分 析 , 温 乃 补 肾药 居多 , 温阳 药较轻 , 其立方 之 旨 , 在微 微生 火 , 又 鼓舞 肾气 , 取 “ 火生 气 ” 之 义 , 非 峻 补 。又 配 泽 泻 、茯 苓 利水 渗 湿 泄 浊 , 少 而 丹 皮 清泄肝火 , 三药于补 中寓 泻 , 使邪去 则补乃得 力 , 并防滋 阴药之腻滞 。

金匮肾气丸的临床应用

金匮肾气丸的临床应用

金匮肾气丸的临床应用
吕新愿
【期刊名称】《陕西中医》
【年(卷),期】2012(033)006
【摘要】@@ 金匮肾气丸出于<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篇>,由干地黄、山茱萸、山药、泽泻、茯苓、丹皮、桂枝、附子(炮)炼密为丸而成,主虚劳腰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者.今人以熟地易干地黄(即生地),肉桂易桂枝,并以其作为温补肾阳之代表方剂,对其君臣亦无定论,但大多以附、桂作主药论,使本方面目全非,既违<金匮要略>初衷,又
使后人莫衷一是,不利于祖国医学的继承和发展.笔者以为,本方为肾气虚弱、膀胱气化不利而设,并无温阳之意,方中干地黄重用八两为主药,余七味共为辅佐,合而共奏补肾健脾、益气化水之功,现举隅如下.
【总页数】1页(P744-744)
【作者】吕新愿
【作者单位】陕西省永寿县人民医院,永寿7134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89
【相关文献】
1.金匮肾气丸临床应用举隅
2.加减金匮肾气丸临床应用举隅
3.金匮肾气丸临床应用心得
4.探讨方药、证候在临床上重中之重——金匮肾气丸临床应用认识
5.金匮肾
气丸的药理研究及临床应用进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湿病方证与临床——《金匮要略》方证与临床系列之二

湿病方证与临床——《金匮要略》方证与临床系列之二

2 浙 江 中医药 大学何 任 中 医研 究 所 浙江 杭 州 3 0 5 10 3
关 键 词 金 匮要 略 湿病 病 证 方 剂 临 床
《 金匮 要 略 》 湿 病 的方 证 论 述 较 为 丰 富 , 以病 对 今 证 原文 、 病证 解 析 、 药 原 文 、 药 解 析 、 证 新 说 、 方 方 方 医 案 证验 之格 式 , 湿病 方证 予 以统贯 论述 。 对
太 阳病 , 节 疼 痛 而 烦 , 沉 而 细 者 , 名 湿 痹 。 关 脉 此 湿 痹之候 , 便不 利 , 小 大便 反快 , 当利其 小便 。 但
湿家 之 为病 , 身 尽疼 , 一 发热 , 色如 熏黄也 。 身
湿家 , 人 但 头 汗 出 , 强 , 得 被 覆 向 火 。若 下 其 背 欲
1 病 证 原 文
原文 , 知 《 匮要 略 》 湿 , 论 外 湿 。外 湿 之 为 病 , 可 金 论 主
以发热 、 身重 、 节疼 烦 、 骨 或兼 见 身 色 熏黄 等 为 主症 , 总 由汗 出当风 、 久 伤取 冷 、 邪 侵袭 皮 肉筋 脉 、 表 关 或 湿 肌
节 阳气 郁遏 所 致 , 以微 发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其 汗 为 总 治 则 。依 据 湿 邪 侵
风湿 表实 者 , 主证 中可 见 发热 日晡 加剧 之 象 , 属风 在 证
湿相 搏 , 留肌 表 , 阳郁 遏 , 于午 后 , 以麻 黄 杏仁 滞 表 旺 治
薏苡 甘草 汤 ; 湿表 气虚 者 , 风 除主证 之外 , 尚可 见脉 浮 、 汗 出 、 风之 象 , 属 卫 表 气 虚 , 阳不 固, 湿 袭 表 , 恶 证 卫 风 湿阻 阳郁 , 以 防 己 黄芪 汤 ; 寒 湿 表 阳虚 风 偏 盛 者 , 治 风 除主 证之外 , 尚可见身 体 疼 烦 、 能 自转 侧 、 呕不 渴 、 不 不 脉浮 虚而 涩之象 , 属卫 表 阳虚 , 偏 盛 风寒 湿 合邪 痹 证 风 着 肌表 经络 , 尚未 人 里 化 热 , 以桂 枝 附 子 汤 ; 寒 湿 治 风 表 阳虚湿偏 盛 者 , 主证 之 外 , 除 尚可见 身体 疼 烦 、 能 不 自转侧 、 呕 不 渴 、 便 坚 、 便 自利 、 浮 虚 而 涩 之 不 大 小 脉 象 , 属卫 表 阳 虚 , 偏 盛 风 寒 湿 合 邪 痹 着 肌 表 经 络 , 证 湿 尚未入 里 化 热 , 以 去 桂 加 白术 汤 ; 寒 湿 表 里 阳 虚 治 风 者 , 主证之 外 , 除 尚可见 骨节 疼烦 , 掣痛 不 得屈 伸 , 之 近

《金匮要略》治疗不寐方总结

《金匮要略》治疗不寐方总结

《金匮要略》治疗不寐方总结起首,依据《金匮要略》的记载,治疗不寐的方剂可以分为各种病情的治疗。

对于心烦不宁、神经紧张引起的失眠,方剂中常用的是牛膝煎加味、五味子煎加味、抱龙煎加味等方剂,这些方剂都具有冷静安神的作用。

此外,针对血虚引起的失眠,可以使用黄连阿胶汤、党参党参玉屏风等方剂,这些方剂具有滋补益气、养血安神的作用。

其次,《金匮要略》中还记载了一些单味药物对不寐的治疗。

例如,罗布麻、龙胆草、五味子、珍珠粉等药物在《金匮要略》中被推举用于治疗失眠。

这些药物具有安神冷静、滋养心肾的功效。

此外,《金匮要略》还强调了调整作息和养生的重要性。

依据《金匮要略》的观点,合理的作息可以维持人体阴阳平衡,从而调整睡眠。

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尽量防止熬夜和过度劳累,可以有助于治疗失眠。

同时,《金匮要略》还提到了饮食养生的重要性,例如忌辛辣刺激性食物、酒精、咖啡等刺激性饮品,多摄取温柔的食物,例如温热的粥、小米、鸡肉等,有助于改善失眠症状。

综上所述,《金匮要略》中关于治疗不寐的方剂和方法分外丰富,从调理心气、滋养心肾、养血安神等多个方面入手,以达到治疗失眠的目标。

在临床实践中,可依据患者的详尽病情选择合适的方剂,并结合调整作息和饮食养生,综合治疗。

此外,鉴于每个人的体质和病情不同,治疗失眠也需要个体化,因此在使用《金匮要略》中的方剂时,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总之,《金匮要略》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治疗不寐的方剂和方法,这些方法不仅可以援助我们缓解失眠症状,还可以从根本上调整阴阳平衡和养生,提高整体的健康水平。

然而,我们应该注意,治疗失眠需要综合思量个体差异和详尽病情,遵循医生的指导,才能达到更好的疗效综合思量《金匮要略》中关于治疗不寐的方剂和方法以及调整作息和饮食养生的重要性,可以得出结论:《金匮要略》提供了丰富有效的治疗失眠的方法,通过调理心气、滋养心肾、养血安神等多个方面入手,能够援助缓解失眠症状并提高整体健康水平。

金匮肾气方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综述

金匮肾气方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综述

金匮肾气方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综述摘要:目的为研究金匮肾气方的现代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方法查阅近年金匮肾气方的相关文献,对其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进行归纳、整理。

结果金匮肾气丸等同方制剂,具有温补肾阳、增强性腺、生殖功能、促进生长发育、修复肾功能损伤、修复膀胱功能障碍、改善认知障碍样行为、抗恐惧、抗疲劳、抗骨质疏松、降血糖、抗血常规损伤等药理作用,临床用于治疗水肿、排尿功能障碍、腰痛、糖尿病、糖尿病肾病、高血压、骨质疏松、慢阻肺、抑郁症、神经衰弱、不育不孕等多种疾病。

结论金匮肾气丸等同方制剂药理作用明确,临床应用广泛,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医学应用前景广阔。

关键词:金匮肾气丸;药理作用;临床应用;水肿;腰痛金匮肾气丸处方由《金匮要略》之肾气丸加味而成,处方组成为地黄、山药、酒萸肉、茯苓、牡丹皮、泽泻、桂枝、附子(炙)、牛膝(去头)、盐车前子,共10味。

本品具有温补肾阳,化气行水之功,用于肾虚水肿,腰膝酸软,小便不利,畏寒肢冷。

金匮肾气同方制剂有丸剂、片剂等剂型,其药物组成、功能与主治相同。

本文通过查阅相关文献,综述金匮肾气丸同方制剂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1药理作用1.1温补肾阳付正丰等[1]研究表明,金匮肾气丸具有明显的温补肾阳作用。

1.2增强性腺、生殖功能,促进生长发育刘贺亮等[2]研究表明,金匮肾气丸对肾阳虚证雄性大鼠生殖能力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彭思涵等[3]研究表明,金匮肾气丸可纠正孕鼠创伤后应激障碍综合征导致的子代生长发育迟缓、行为异常、血清DA紊乱。

1.3修复肾功能损伤王颖等[4]研究表明,金匮肾气丸对肾小球肾炎具有治疗作用。

吴冬梅等[5]研究表明,金匮肾气丸可以减轻UUO大鼠梗阻肾组织肾间质损伤,减少间质内胶原沉积,减轻肾脏纤维化程度。

1.4修复膀胱功能障碍鲁湘鄂等[6]研究表明,金匮肾气丸可修复膀胱的贮尿和排尿两个重要生理功能。

1.5改善认知障碍样行为谢丽风等[7]研究表明,金匮肾气丸能明显改善老年痴呆小鼠的认知障碍样行为。

《金匮》方剂临床.解读

《金匮》方剂临床.解读
第三个:苓桂枣甘汤治发汗后,心 阳不足,水饮内动,欲作奔豚所致 的奔豚病症。
三个用方:
一方用于惊恐引起的 二方用于阳虚导致的
这是否与皆从惊发、惊恐得之 ,有矛盾呢?
我们也要注重书中方后注的加 减药物、煎服法、炮制法的理解 ,这也是仲景学术思想的一部分 ,尤其是煎法、炮制法有其重要 意义。
如:
如:
“心下有支饮,其人苦冒眩,泽泻 汤主之”
“呕而发热者,小柴胡汤主之” “胁下偏痛,发热,其脉紧弦,此
寒也,以温药下之,宜大黄附子汤 ” “寒气厥逆,赤丸主之”,“妇人 腹中诸疾痛,当归芍药散主之”
例:
曾在临床遇到一位老年男性患者, 因外感而引起喘咳病,主诉病症与 小青龙汤证基本相同,即用小青龙 汤原方七付,患者服完七付后,症 状基本未减轻。
又如:
我在临床遇到青年女性患者,主诉 头晕发作时感到天昏地转,心想这 不正是泽泻汤主之吗?使用泽泻 15g、白术9g七剂。患者服至三剂 无明显效果
在《金匮》中有些方的药量配 比是有其特殊意义的
如麦门冬汤: 方中麦门冬七升、半夏一升, 两者是7:1
在使用《金匮》原方时,不 仅要注重有的方剂中药量的配 比,还不能疏忽每个方剂中的 药物配伍特点。
例:
一中年男性患者,患急性脑膜炎后,记 忆力失退,常坐立不安,夜不安眠,稍 看不住他,就外出迷路,舌红苔黄,脉 滑数。曾服用过礞石磙痰丸、涤痰汤、 温胆汤、三黄汤等加减方药,病症均无 变化。本证辨为五脏火热炽盛,血热上 升所致的极热上亢之证。故用风引汤清 热降火,重镇潜阳,安神止动。
例:
29岁女性患者,因急性肺炎而被发现右 肺上叶有肿物,经西医,中医清热方法治 疗后,肿瘤医院大夫要求她手术治疗,以 除外恶性肿瘤。患者担心自己年轻,耽误 工作和孩子培养,拒绝手术治疗,而寻求 中医医治。证见咳嗽上气,痰黄色浓,胸 憋短气,甚则不能平卧,舌红苔黄腻,脉 滑而数。

论《金贵要略》肾气丸的临床运用.

论《金贵要略》肾气丸的临床运用.

论《金匮要略》肾气丸的临床运用肾气丸出自张仲景所著《金匮要略》,又名金匮肾气丸、崔氏八味丸、桂附八味丸等,主治肾阳亏虚的“痰饮,水肿,消渴,脚气,转胞”等5种病证,后世医家通过不断临床实践和总结,不仅扩大了临床使用范围,而且衍化出许多名方,现就肾气丸的临床运用作一探讨。

一.肾的生理特点、治疗要点1.1肾的生理特点肾为先天之本,藏真阴而寓元阳,主藏精[1],为人体生长、发育、生殖之源,具充脑、荣发、坚骨、固齿之用,有生发、温煦、滋养五脏六腑之功,只宜固藏,不宜泄露,所以肾病的证候特征以虚证为主,故有“肾无实证”之说。

《素问,六节藏象论篇》说:“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

《素问.上古天真论》“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故五脏盛,乃能泻”。

肾病常见的证候有肾气不固、肾阳虚衰、肾阴亏虚,以及在虚的基础上形成的本虚标实证如阳虚水泛、阴虚火旺等。

肾与膀胱相表里,又与膀胱相通,膀胱的气化赖肾气之蒸腾,所以肾的病变常常影响膀胱,而导致膀胱气化失司,引起尿量、排尿次数、排尿时间的改变。

膀胱的病变有虚有实,以实为主,实证常见膀胱湿热,以及尿路结石、血瘀、气滞等证候;虚证如遗尿等常由肾虚引起。

1.2治疗要点肾病多虚,宜“培其不足,不可伐其有余”[2]。

肾阴亏虚,宜滋养肾阴;肾阳虚衰,宜温补肾阳,但根据阴阳互根的原理,在滋补肾阴的同时,应适当配伍补阳之品,所谓“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在温补肾阳的同时,又应适当配伍补阴药物,所谓“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

肾虚之证,分为阴虚、阳虚两类。

阳虚之变,为寒证;阴虚之变,为热证。

治疗肾阴虚忌用辛燥,忌过于苦寒,宜施甘润益肾之剂,使虚火降而阴自复,所谓“壮水之主,以制阳光”;治疗肾阳虚忌用凉润和表散,宜施甘温助阳之晶,使沉寒散而阳能旺,所谓“益火之源,以消阴翳”。

若阴阳俱虚,精气两伤,则当两补阴阳。

肾为阴阳之根而藏精,“精气夺则虚”,肾阴肾阳亏虚,其病往往深重,治此纯虚之证,宜酌情佐以血肉有情之品以填精益髓,资其生化之源。

金匮要略常用方剂16则

金匮要略常用方剂16则

金匮要略常用方剂16则1、小半夏汤:半夏、生姜出自原文第十二章:呕家本渴,渴为欲解,今反不渴,心下有支饮故也。

小半夏汤主之。

此为饮多而呕者言。

渴者饮从呕去也,故欲解;若不渴,则知其支饮仍在,而呕亦未止也,半夏味辛性燥,辛可散结,燥能蠲饮,生姜制半夏之悍,且以散逆止呕也。

功效:豁痰降气,安胃止呕。

2、乌头桂枝汤:桂枝、芍药、甘草、生姜、大枣、乌头出自原文第十章:“寒疝腹中痛,逆冷,手足不仁,若身疼痛,灸刺诸药不能治,乌头桂枝汤主之。

用于寒疝腹痛,阳气大衰,寒邪凝滞,内外皆寒。

如血虚生寒,经脉失养者用当归生姜羊肉汤,如阳气不行,阴寒内结,则可用大乌头煎。

3、乌头汤:麻黄、白芍、黄芪、制川乌、甘草、蜂蜜出自原文第五章:病历节不可屈伸,疼痛,乌头汤主之。

功效:温经散寒,除湿止痛。

4、半夏厚朴汤:半夏、厚朴、茯苓、生姜、紫苏出自原文第二十二章:“妇人咽中如有炙脔,半夏厚朴汤主之。

”功效:开结化痰,顺气降逆。

其实梅核气不独妇人,男子亦有。

病机为寒伤经络,凝坚在上。

5、甘麦大枣汤:甘草、浮小麦、大枣出自妇科三篇:“妇人脏躁,喜悲伤欲哭,象如神灵所作,数欠伸,甘麦大枣汤主之。

”补脾养心,缓急止躁。

6、甘姜苓术汤:干姜、甘草、茯苓、白术又名肾着汤,出自原文第十一章:“肾着之病,其人身体重,腰中冷,如坐水中,形如水状,反不渴,小便自利,饮食如故,病属小焦。

身劳汗出,衣里冷湿,久久得之,腰以下冷痛,腹重如带五千钱,甘姜苓术汤主之。

”(着为留滞附着之意。

)功在温阳散寒,健脾除湿。

病机为肾受湿冷,着而不去。

7、麦门冬汤:麦冬、人参、半夏、甘草、粳米、大枣出自原文第七章:“大逆上气,咽喉不利,止逆不气者,麦门冬汤主之。

”此方专为虚火咳喘而设。

主治:1、肺痿证。

2、胃阴不足证。

胃肺阴虚,虚火上炎,炼津为涎:咳唾涎沫。

肺胃阴虚肺胃失降:或短气喘促,或气逆欲呕。

气火上逆肺胃阴虚,津失上承:口渴,咽喉干燥,舌红少苔,脉虚数。

病机为肺胃阴亏,虚气上逆(其病在肺,其源在胃,母子同病)。

《金匮要略》方证经典医案

《金匮要略》方证经典医案

金匮 要略》方 的 临床应用中华五千年 2008年02月23日13:02 (来源:中华五千年)1 当归芍药散的应用方解:重用芍药敛肝、和营、止痛,又佐以归、芎以调肝和血,更配以茯苓、 白术、泽泻健脾渗湿。

案1.阴挺(子宫下垂):梅某某,女,26岁,1989年10月5日初诊。

自诉已分娩2个月,分娩后即觉子宫脱出,站立时在阴道口外约1.5cm,自以为满月后会自动上收,谁知满月后仍然脱出,伴小腹隐痛不舒,喜按,口稍渴,面红,饮食正常,大便软,小便短,色黄,脉细弦。

曾用补中益气汤加味5剂,药后自觉不适,口干口苦,子宫下垂仍然,乃来我处诊治。

因思此乃肝脾不和,湿热内停,以致带脉不约,遂用当归芍药散加味:当归10g,白芍15g,白术10g,泽泻10g,云苓10g,川芎5g,枳壳10g。

嘱服5剂,每日1剂。

1989年10月11日复诊,药后腹痛减轻,子宫下垂略有好转,继服5剂,以后患者又来诊2次,用药后全身症状逐渐减轻,子宫下垂好转。

前后共服药20剂,诸症全消。

按:阴挺与带脉不约有关,而唐容川认为,带脉属脾,故阴挺多以脾论治而用补中益气汤。

又因肝脾二脏在生理上关系密切,在病理上也互有影响,如肝病可以传脾,脾病也可以传肝,所以阴挺虽与脾关系密切,但脾的病变也可由肝传来,故治脾不效,应想到治肝,或肝脾同治。

本例之所以用当归芍药散加味,是因本证具有小腹隐痛、小便偏短、大便软、面色偏红、精神尚可、脉弦细等肝脾不和、湿滞内停之象,故投以当归芍药散加味,其病很快治愈。

案2.胎漏、胎动不安(先兆流产):蓝某,女,34岁,1972年2月5日初诊。

患者停经60余天,阴道出血1周,出血量少,色暗红,淋漓不绝,无血块,伴有腰胀、少腹胀痛,胃纳尚佳,无呕吐、泛酸,口不干、略苦,二便正常。

近半月来情绪不佳。

经用黄体酮等止血之剂,血量稍少,但仍有阴道出血,脉弦,舌质淡红、苔薄白。

妊娠试验阳性。

此为肝脾不和,湿热内停,迫血妄行。

以当归芍药散加味:当归10g,白芍15g,白术10g,泽泻10g,云苓10g,川芎5g,桑寄生15g,阿胶9g,苎麻根10g,杜仲10g 。

浅述《金匮要略》历节病病因病机及其方药的临床应用

浅述《金匮要略》历节病病因病机及其方药的临床应用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Electronic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al Literature2020 年第 7 卷第 8 期2020 Vol.7 No.879浅述《金匮要略》历节病病因病机及其方药的临床应用彭倩1,钟琴2,马武开2,曹跃朋2,孙贵炎1,吕宁霁1,田镭1,冯在亮1(1.贵州中医药大学,贵州贵阳 550002;2.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贵州贵阳 550003)【摘要】历节病是以全身逐个关节疼痛,痛势剧烈甚至肿大变形不可屈伸为主症,其特点是疼痛剧烈,遍历周身多个关节。

类似现代医学、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风湿性关节炎等以关节疼痛为主症的疾病,治疗多选用非甾体抗炎药、缓解病情抗风湿药物、糖皮质激素、生物制剂等,常出现胃肠功能紊乱、肝肾功能受损、皮疹、皮炎等副作用,综合经济等因素,部分患者不能耐受或坚持用药。

本文主要通过对《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的学习,综合分析该经典中“历节病”的病因病机,浅述相应方药的临床运用,以期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发挥中医药优势。

【关键词】历节病;病因病机;桂枝芍药知母汤;乌头汤【中图分类号】R2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8242.2020.8.79.02历节病又称“历节风”、“白虎历节”等,现代中医内科学已无历节病之名,归于痹症范畴,相当于行痹和痛痹。

其以关节“疼痛不可屈伸”、“其痛如掣”、“诸肢节疼痛、身体魁羸”等为主要临床表现,临床上以关节疼痛、活动受限、僵硬、变形等为特征,可治疗现代医学常见疾病包括痛风、类风湿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骨质疏松、神经痛等疾病。

1 中医对痛风的认识痛风属于“痹症、痛痹、历节病”范畴,元代朱丹溪明确提出“痛风”之名:“痛风者,四肢百节走痛,方书谓之白虎历节风证是也”。

《圣济总录》言:“历节风者,由血气衰弱,为风寒所侵,血气凝涩,不得流通,关节诸筋无以滋养,真邪相搏,所历之节悉皆疼痛,或昼静夜发,痛彻骨髓,谓之历节风也”。

金匮肾气丸治疗验案

金匮肾气丸治疗验案

金匮肾气丸治疗验案金匮肾气丸是东汉张仲景《金匮要略》书中的著名方剂。

本方性温味酸辛,具有甘温、酸温、辛温的特点。

具有温补下元、壮肾通阳、化气行水、消肿止渴、引火归元、纳气固本之功用。

临床对于肾阳虚损所致的多种病症,多有神效。

笔者临床应用此方之验案,举例如下。

1 病案举例一:腰痛患者,女30岁,2003年8月20日初诊。

患者于10月前因剖宫产,术后出现腰痛遇劳则甚,遇冷则剧。

重则腰以下酸冷疼痛,如坐冷水中。

小便不利,纳差食少,面色不华,少气懒言,舌淡苔白,脉沉迟。

证属肾虚腰痛,肾气虚,肾阴不足,治宜温补肾阴予以干地黄80 g,山药40 g,山萸肉40 g,泽泻30 g,牡丹皮30 g,茯苓30 g,桂枝10 g,附子10 g,鹿茸10 g和蜜为丸,10 g为一丸,空腹服,2次/d。

半年后复诊,患者病情明显好转,正常上班,腰痛消失,食欲增加,面色渐红润,舌质红苔薄白,脉沉有力,嘱其原方再服3~6个月以资巩固。

2004年9月随诊,患者诉诸症皆除。

本例患者因术后体虚即气虚阴虚,虚则损及肾阳,故肾阳则温煦不足,腰痛遇劳则甚,遇冷则剧,食少纳差,小便不利等一系列临床表现。

《素问&#8226;脉要精微论篇》曰:“腰者,肾之府,转摇不能,肾将惫矣”。

金匮肾气丸是六味地黄丸加桂附而成,地黄、山萸肉、山药补肝肾以滋肾阴,泽泻、茯苓利水渗湿,丹皮清泻肝火,意在补中寓泻,补而不腻,此乃阴中求阳之法。

2 病案举例二:小便失禁患者,男79岁,脑梗死卧床2年,半年来出现小便失禁,每晚19~25次,曾用西药舍尼通等药物控制小便失禁,无明显疗效,患者曾几次产生自杀念头,经家人细心规劝情绪才暂好转。

2007年7月19日就诊。

证见:面色不华,乏力少气,精神倦怠,食少纳差,自诉夜间不能入睡,疲惫不堪,右侧肢体瘫痪,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

证属遗尿,病机为肾气不足。

治则温补肾阳化气行水,方用金匮肾气丸加减。

干地黄15 g,山萸肉12 g,山药12 g,泽泻12 g,茯苓12 g,丹皮12 g,炮附子(先煎)12 g,肉桂(后下)5 g,鹿茸6 g,淫羊藿9 g,7剂,1剂/d;2007年7月26日复诊,患者诉夜尿次数见为每晚10~15次,精神较前好转,进食量较前增加,夜间能睡一两小时。

不单治肾虚!千古名方金匮肾气丸的临床使用指南直接拿走。。

不单治肾虚!千古名方金匮肾气丸的临床使用指南直接拿走。。

不单治肾虚!千古名方金匮肾气丸的临床使用指南直接拿走。

写在前面的话:上世纪90年代,南京中医药大学黄煌教授对卫生部和人事部认定的500名全国名老中医做了一个问卷调查,得出结论:绝大部分名老中医临床常用方不超过30首,其中经方及其变方高达21首,占比超过三分之二,充分说明了经方在中医临床中重要地位。

但是,在很长时间里,经方被严重忽略,经方的价值没有充分发挥。

本人有一个初步设想,欲挑选临床的常用50首经方来讲解,理论结合临床,力图做到通俗易懂。

如果能够把这50首经方掌握并灵活的运用于临床,这个医生已经很了不得了!中医的学习并不难,中医其实是非常大众化、生活化的东西,坚决反对神话中医!江湖名,中医道,中医的江湖愿你我砥砺前行!(<经方学苑>姊妹号<杏林明医>正式开通,欢迎点击上方蓝字关注。

每天一期,助力中医人的成长!)1知识储备[组成与用法]干地黄八两,山茱萸、山药各四两,泽泻、茯苓、牡丹皮各三两,桂枝、附子(炮)各一两上八味末之,炼蜜和丸梧桐子大,酒下十五丸,加至二十丸,再服。

[原文]虚劳腰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者,八味背气丸主之。

——《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问日:妇人病,饮食如故,烦热不得卧,而反倚息者,何也?师日:此名转胞,不得溺也,以胞系了戾,故致此病,但利小便则愈,医肾气丸主之。

——《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饮一斗,小便一斗,肾气丸主之。

——《金匮要略·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第十三》崔氏八味丸:治脚气上入少腹不仁。

——《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夫短气有微饮,当从小便去之,苓桂术甘汤主之,肾气丸亦主之。

——《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2方证八味肾气丸,即金匮肾气丸、或崔氏八昧丸。

本方证以肾虚作为辨证的总纲。

中医所说的肾,包括西医的肾(中医称之内肾)、肾上腺(中医谓“七节之旁必有小心”,是指肾上腺,属命门火),以及外生殖器(中医称之为外肾,指男性睾丸)。

《金匮要略》临证菁华与应用

《金匮要略》临证菁华与应用

《金匮要略》临证菁华与应用《金匮要略》是中医经典古籍之一,是一部关于杂病诊治和方剂的经典著作,由张仲景所著,约成书于东汉末年。

这部古籍系统地总结了东汉以前的各种杂病诊治经验,内容丰富,论述精辟,理法方药兼备,是中医临床治疗杂病的典范之作。

在临证实践中,《金匮要略》的运用广泛而重要。

以下是从几个方面对《金匮要略》临证菁华与应用进行简要阐述:1.重视疾病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金匮要略》强调对疾病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各个脏腑、经络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在诊治疾病时,要全面考虑患者的身体状况、病史、症状、舌脉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制定出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这种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思想,对于现代医学也是非常重要的。

1.丰富多彩的方剂学成就《金匮要略》共收录了200多个方剂,其中包括了许多经典名方,如桂枝汤、麻黄汤、小柴胡汤等。

这些方剂具有组方合理、用药精炼、疗效显著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中。

同时,《金匮要略》还详细阐述了方剂的组成、用法、功效、主治等信息,为后人学习和应用方剂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1.对临床各科的指导意义《金匮要略》所论述的各种杂病和方剂,对于临床各科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例如,对于内科疾病,书中论述了咳嗽、哮喘、胸痹、心痛、腹痛、呕吐等疾病的治疗方法;对于外科疾病,书中论述了痈疽、疔疮、湿疹、痔疮等疾病的诊治方法;对于妇科疾病,书中也详细论述了痛经、崩漏、带下等疾病的诊治方法。

这些内容对于指导临床各科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价值。

1.对后世医学的影响和贡献《金匮要略》对后世医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和贡献。

书中所论述的各种杂病和方剂,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中,并被后人奉为经典。

同时,《金匮要略》也是中医教育中的重要内容之一,被列为中医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之一。

此外,《金匮要略》还对其他医学流派产生了影响,如温病学派就深受其思想的影响。

总之,《金匮要略》作为中医经典古籍之一,具有极高的临证应用价值和学习价值。

金匮肾气丸的临床应用

金匮肾气丸的临床应用

金匮肾气丸的临床应用现代医家在运用此方时也衍生出许多相关方,用于一些慢性疾病、疑难杂证的治疗,均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现将近年来金匮肾气丸及其衍生方以及与其他方、药合用等治疗疾病的临床应用研究如下。

1 内科1.1循环系统①慢性心力衰竭:张杨卿[1]在对照组采用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和洋地黄等常规西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34例,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加味金匮肾气丸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35例,8w为1个疗程。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29%,对照组总有效率73.53%,两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②高血压:杜雨茂[2]以金匮肾气丸加味(怀牛膝、龙骨、牡蛎)水煎服,治疗高血压患者1例,30剂后诸症消退血压正常。

继用金匮肾气丸成药调理1个月以巩固疗效,收到了满意的治疗结果。

1.2泌尿系统1.2.1糖尿病性蛋白尿佘卫吉等[3]以金匮肾气丸合四君子汤治疗早期糖尿病性肾病蛋白尿52例,30d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

以临床症状与体征的缓解程度;尿蛋白检查;血肌酐浓尿肌酐浓度测定;内生肌酐清除率;血糖为观察指标。

显效10例,,有效31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85.4%。

1.2.2糖尿病肾病路亚娥[4]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中药服用金匮肾气丸加味方(熟地黄、山药各15g,山萸肉、泽泻、茯苓、丹皮、半夏、陈皮、丹参、芡实、金樱子各10g,黄芪、益母草、白茅根各30g,肉桂6g,附子10g(开水先煎)治疗。

偏于阳虚加菟丝子、仙茅各10g;偏于阴虚加枸杞子、女贞子、黄精各10g;偏于痰浊盛加瓜蒌、泽泻各10g;偏于血瘀加JII芎、当归各10g。

1剂/d,清水煎,早晚分服,4w为1个疗程,连用2个疗程。

结果:DN症状、空腹血糖、24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量均较前明显改善。

治疗组60例中,完全缓解l8例,基本缓解26例,部分缓解l2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3.33%。

1.2.3慢性肾衰竭王郁金,苏衍进[5]在使用一般西医非替代治疗方法基础上,对慢性肾衰竭患者加服用金匮肾气丸,6粒/次,3次/d,共治疗3个月,取得满意疗效。

《金匮要略》中治疗妇科病的7个良方!

《金匮要略》中治疗妇科病的7个良方!

《金匮要略》中治疗妇科病的7个良方!金匮妇人病方的临床运用作者/陈义范(原载1997年《中医名论要览》)《金匮要略》第二十、二十一、二十二篇,对妇女病的妊娠、产后、杂病论述较详,为后世妇科专书奠定了良好基础,辨证立方,迄今仍不失其实用价值,兹就笔者临床所及者述之。

一、桂枝茯苓丸此方为妇人患病癥瘕者设,癥瘕多由气血瘀阻,治以攻瘀破结为主,桃仁,牡丹皮、芍药(芍药用赤芍),实为本病主药,但癥瘕为阴气,得阳始消,用桂枝以温通,阳失运则水液易停,用茯苓等以渗利,二药实具点睛之妙,故以名方。

例:刘某,女,农民,32岁。

经来少腹胀痛,淋漓不断,反复不愈3月余。

B超示子宫较正常,轮廓清晰,子宫后方可探及7.6cmx6.5cm混合性包块,以液性为主,提示宫后畸形瘤,拟用手术治疗,因患者拒绝而就诊于余。

面色不华,舌苔白润滑,脉沉缓,处方:桂枝6克,茯苓10克,桃仁10克,赤芍10克,牡丹皮8克,当归12克,鳖甲12克。

10剂后下腹胀痛减轻,经量减少,但觉头晕神疲,原方加西党参15克,续服10剂,经血净,腹无胀痛,B超复查包块明显缩小,更以补益气血加活血化瘀之品收功。

按:妇人经血过多,类用止血益气之剂,本病诊为宫瘤,按中医癥瘕治疗,以桂枝茯苓丸作汤剂,荡涤之功较速,加当归补血,鳖甲破癥,不止血而血自止,足见“治病必求于本”的重要性。

又本方加当归、丹参、益母草,用于原发性痛经,脉舌无热象者,亦有显效。

二、当归芍药散此方一见于妊娠篇,一见于杂病篇,均以腹中痛为主症。

妇人腹痛之原因较多,要以气血郁滞为主,方以归、芍养血,苓、术健脾,川芎行血,泽泻利水。

笔者经验,妊期羊水过多,可以此为主。

例:朱某,农民,26岁。

结婚3年,怀孕3次,均以羊水过多,未至6月而胎死,近2月经事不行,头晕神疲,恶心欲吐,鉴于既往,求为早治,脉虚滑数,舌苔薄白润滑,孕免试验(+)。

处方:当归10克,白芍10克,白术10克,茯苓12克,泽泻10克,川芎6克,砂仁6克,桂枝5克,巴戟天10克,菟丝子10克。

暍病方证与临床——《金匮要略》方证与临床系列之三

暍病方证与临床——《金匮要略》方证与临床系列之三
浙江中医杂志 20 0 9年 3月第 4 4卷 第 3 期
【 匮方 证 】 金
喝 病 方 证 与 临 床
— —
星 何 任 ( 导) 指
1 浙 江 中医药大 学附属 第 三医院 浙江 杭州 3 0 0 109 2 浙 江 中医药 大学何任 中医研 究所 浙江 杭 州 3 0 5 10 3
盛喝病 与湿偏盛 喝病 。热 偏 盛 者 ,表 里热 炽 ,故 烦 热
大 渴 , 汗 出更 甚 ; 汗 出 多 则 腠 理 空 疏 , 卫 阳 益 弱 , 故
患者 夏月发 热 汗 出 ,身 重 而疼 ,心烦 口渴 ,倦 怠
少气 ,脉 虚者 ,此 为喝病 ,总 由夏 月 暑热 之 邪 熏蒸 肌 腠 、耗气 伤津所 致 。
暑热在 表 ,故 发 热 ;夏月 暑 多挟 湿 ,而 湿性 重 滞 ,气 机受 阻 ,故身 重疼 痛 ;喝病之 人 常 感倦 怠 乏 力 、 口干 口渴 ,偏 于阳气外 泄则 脉 象 弦细 ,偏 于 阴液 内耗则 脉 象芤迟 ;太 阳 内合 于膀 胱 ,外应 于皮 毛 ,小便 后 阳气 更 随尿液 而下泄 ,阳虚 不 能 温养 皮肤 肌 腠 ,故 小便 后 身寒 毛 耸 、 四肢 逆 冷 ;若 稍 有 劳 作 ,一 则 内阳 扰 动 , 虚 阳外 浮 而益见 身热 、张 口气 喘 ,一 则 阳扰 阴损 ,津 随气 出,故 门齿 干燥 。
关 键 词 金 匮要 略 喝 病 病 证 方 剂 临床
本 文结合 《 匮要 略 》 的病证 、方 药 原 文 。对 金
喝病方 证予 以统贯论 述 。
1 病 证 原 文
喝病 之恶 寒 ,为暑 热 熏蒸 、腠 理 开泄 、卫 阳失煦 所致 ,若 误 以 伤 寒 太 阳 表 实 证 汗 法 治 之 ,则 益 伤 其

陈瑞春经方临床运用的几个问题

陈瑞春经方临床运用的几个问题

陈瑞春经方临床运用的几个问题“经方”即伤寒、金匮方,因其为经典故称之为经方。

有学者认为伤寒为外感病而设,专治外感病;而金匮则以治杂病见长,为内伤杂病而设。

此说未能概其全。

历代医家以仲景方为群方之冠,是方剂之鼻祖。

既然是奠基之祖方,其运用就不拘于外感与内伤,只要辨证论治的道理相通,举凡临床诸病皆可择其而用之。

历代诸贤,上下求索,对经方药味少而精,出神入化的微妙之处研究至深,达到了见微知著的境地,使经方的疗效长盛不衰,充分体现其生命力,至今仍有效的指导临床,它的科学内涵,运用中的诸多问题,有赖于实践中去解读。

兹不揣浅陋,讨论于后:1 辨识病机不拘病名《内经》有“谨守病机,各司其属”。

《伤寒论》以六经辨证为纲,以八纲辨证为目,揭示了中医认识疾病的辩证思维方法,以八法论治,统辖诸病,形成了完备的治疗手段。

然而经方的临床运用,关键是精于辨识病机,实际就是要“先议病”。

所谓“病机”,就是疾病发生、发展的机理。

它包含了病因、病性、病位,通过审证求因,以明辨病机,临床上有什么样的证候,必然会反映出相应的病机,病机与证候是统一的,因而才有临床辨证论治的原则性和灵活性。

临床上肾炎阳虚水泛而浮肿,心脏性(包括肺心、风心)阳虚水上凌心水肿,以及不明原因的水肿,只要病机是“阳虚水邪泛滥”,皆可以真武汤治疗。

笔者曾以真武汤治愈一例眩晕(高血压),其病机都是阳虚水邪泛滥。

如此种种不同病症,用一个方“异病同治”的特点,正是辨析病机的精髓和优势。

临床实践证明“精辨病机,不拘病名”还是拓宽经方运用的关键。

笔者常用五苓散治疗尿少、尿多、遗尿、尿崩,皆可以起到明显的效果。

这四种不同的病症,其病机都责之于“膀胱气化不利”,故用五苓散主治。

如已婚已育的中老年妇女常有尿路感染,用氟哌酸能控制症状,不能治本,反复发作。

如其尿意频急,舌苔白润者,用五苓散一剂知二剂已,此尿少也。

反之,前列腺肥大,尿多至每晚七、八次,小腹坠胀,舌淡苔白,脉缓者,用五苓散缓解症状极快,或配合金匮肾气丸,近期疗效十分理想,此尿多也。

廖世煌——金匮的辨证方法与临床运用

廖世煌——金匮的辨证方法与临床运用

廖世煌——金匮的辨证方法与临床运用广州中医药大学廖世煌教授——金匮的辨证方法与临床运用金匮是运用整体观和脏腑经络学说对内科杂病部分外科和妇产科疾病辨证论治的典范。

因此熟悉本书内容,掌握其辨证论治的方法,是运用本书理法提高临床诊治能力的十分重要条件。

笔者认为在学习金匮辨证方法之前,首先要熟悉中医基本的辨证方法,才能更好地理解金匮的辨证方法。

辨证论治的概念与基本方法一、何谓辨证论治我认为证字,是指证据。

它包含了患者当时的各种症状,体征和产生病变的病因、发病条件,甚至包括病情的发展和变化等等实际情况。

诊治疾病就像审理案子一样,必须拿到各种证据,才能进行正确判断。

因此,所谓辨证,就是收集患者的各种症状、体征、脉、舌、病因、变化过程等等情况进行分析归纳、辨别,从而作出正确的诊断。

是一个必须应用中医的理论来进行分析、辨别、归纳的过程。

这过程称做理。

所谓论治,是根据辨别诊断的结果,包括其病因、病机、病性、部位等制定出治疗方法这叫做法。

然后根据这方法再进行选方用药,这过程称做方药。

中医诊治疾病,必须具备理法方药。

例如,张××,36岁,某公司职员。

于2000年12月21日发病,其主诉是咳嗽半个月。

患者于半月前不慎着凉,出现咳嗽咽痒、咳痰色白起泡沫,恶风,每遇吹风咳嗽加重,伴有头晕头痛,咽喉不适,饮食欠佳,胃脘胀满,嗳气,体倦,舌淡红苔白微腻,脉浮滑等证。

根据病人的病史,当时是冬天,气候比较寒冷,不慎着凉,可推断出病因是感受风寒引起,这是证据之一,但是否有风寒之证呢?从问诊得知有恶风症状,咳嗽于吹风以后和晚间加重,且咽喉发痒这是风寒为患的证据。

而患者又出现头重,纳呆,嗳气体倦,痰白呈泡沫状,舌苔白微腻,显而易见,这些就不是表寒症了,而应属于里湿之证据。

从以上证脉综合得知为外寒里湿证。

治法当解表散寒,健脾除湿。

方药止嗽散加苏叶、藿香、神曲、茯苓、川朴等。

应当指出,在临床辨证时对患者的症状,体征,脉象,舌象以及发病的原因,或者治疗变化等都必须细心询问和了解,证据一定要客观、真实,不能有半点虚假,否则就会影响辨证的准确性,自然也就影响疗效。

《金匮要略》部分方剂在治疗眩晕中的临床应用

《金匮要略》部分方剂在治疗眩晕中的临床应用

4 研究的局限性第一,由于本研究患者总体数量并不多,所以本次的研究结果并不能完全的代表所有群体,最终的研究结果可能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数据偏差。

第二,由于随访时间并不是很长,且随访时间未能满足3年甚至5年以上,对胫骨高位截骨联合关节镜治疗患者膝内翻合并半月板损伤的长期评价存在不足。

第三,因本次的回顾性研究未采用分组对照试验,所以未能和单纯胫骨高位截骨的治疗效果形成良好的对比,对于患者膝内翻合并半月板损伤的治疗,到底哪一种治疗方式效果最佳并不能准确的进行评估。

综上所述,针对膝内翻合并半月板损伤的患者,运用胫骨高位截骨联合关节镜进行治疗,患者关节疼痛以及下肢力线改善明显,该治疗方法的临床价值极高。

对于行胫骨高位截骨治疗的患者,必须严格遵循截骨适应证,实施个体化的手术方案,才能够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延缓病程的发展。

5 参考文献[1] 吕苏梅,张瑞丽.中老年膝骨关节炎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J].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6,36(16):4133-4135.[2] 陈伟,吕红芝,张晓琳,等.中国中老年人群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病率流行病学调查设计[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5(4):487-490.[3]仲鹤鹤,金瑛,刘修齐,等.胫骨高位截骨联合关节镜手术治疗膝内翻骨关节炎的近期疗效及二次关节镜探查结果[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22,36(8):969-975.[4] 吴华,皇甫小桥,邱华耀,等.关节镜联合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膝内侧间室合并髌股关节炎的疗效[J].局解手术学杂志,2023,32(9):817-820.[5] 华凤伟.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术联合开放楔形胫骨高位截骨治疗内翻性膝关节骨关节炎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23,21(12):83-85.[6] 李凌志,刘俊才,李远,等.开放楔形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伴内侧半月板突出的内翻型膝骨关节炎[J].实用骨科杂志,2022,28(9):837-841.[7] 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骨关节炎诊治指南(2007 年版)[J].中华骨科杂志, 2007,27(10):793-796.[8]Wang J,Xiong J,Xu Z,et al.Short-term effects of discoid lateral meniscectomy on the axial alignment of the lower limb in adoles-cents [J]. J Bone Joint Surg Am,2015,97(3):201-207.[9] Goto N,Okazaki K,Akiyama T,et al.Alignment factors affecting the medial meniscus extrusion increases the risk of osteoarthritis development[J].Knee Surg Sports Traumatol Arthrosc,2019,27(8):2617-2623.[10] 周观明,刘效仿,管明强,等.改良内侧开放式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膝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J].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2021,17(1):54-56.[11] Marti CB,Gautier E,Wachtl SW,et al.Accuracy of frontal and sagittalplane correction in open-wedge high tibial osteotomy[J].Arthrosco py,2004,20(4):366-372.[12] Takahashi S,Tomihisa K,Saito T.Decrease of osteosclerosis insubchondral bone of medial compartmental osteoarthritic knee seven to nineteen years after high tibial valgus osteotomy[J].Bull Hosp Jt Dis,2002,61(1-2):58-62.[2023-12-11收稿]眩晕是一组临床表现为眩晕的疾病的统称,在现代临床脑科中极为常见,可单独发病,也可伴随多种疾病发生。

运用《金匮要略》汤方辩治临床常见情志病体会

运用《金匮要略》汤方辩治临床常见情志病体会

运用《金匮要略》汤方辩治临床常见情志病体会【摘要】情志病目前成为中医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大量医学文献中有很多宝贵的治疗经验有待我们的重新学习和认识,文中主要论述运用《金匮要略》相关汤方,辨证论治临床常见情志病。

【关键词】情志病;《金匮要略》;百合病;脏躁;奔豚【中图分类号】r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2-0419-01情志病是指因七情而致的脏腑阴阳气血失调的一种疾病,随着社会的发展,生存压力的加大,情志病越来越多见于临床。

虽然情志病其病名首见于明·张介宾《类经》,但早在张仲景的《伤寒论》、《金匮要略》中,对情志病证治已散见于多篇之中,如百合病、脏躁、奔豚、梅核气等,同时还包括少阳病、小柴胡汤症、肝着等。

笔者在临床上运用这些汤方治疗相关情志疾病同样取得一定疗效,在此对运用《金匮要略》中一些相关汤方证辩治临床常见情志病谈点体会:1 百合病百合病首见于《金匮要略·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治篇》,原文论曰:“百合病者,百脉一宗,悉致其病也……如有神灵者,身形如和,其脉微数”。

其意虽言热病之后出现的食、寐、行等诸多的征象,但仍可用于一些焦虑躯体化及部分抑郁躯体化的临床诊治。

文中“意欲食复不能食”、“饮食或有美时,或有不用闻食臭时”,言百合病之饮食失常,临证常见食少纳呆,饥而不食,恶闻食臭。

盖因情怀不畅,而肝气郁结,木郁克土,所谓肝病传脾。

与精神疾病中相关胃肠道表现吻合;“常默默”,言百合病之言行失常。

临证常见患者情志抑郁,少言寡语。

盖因患者肝郁化热,灼伤阴血,热扰心神,神明失养而致。

与精神疾病中抑郁情绪和阻滞表现吻合;“欲卧不能卧,欲行不能行”,谓百合病之行动、睡眠失常。

临证见患者心神不定,意乱不安,虚烦少寐,失眠多梦,欲卧不宁。

盖尤虚热扰心,周身百脉受病,精气内耗所致。

与精神疾病中焦虑/躯体化及睡眠障碍表现吻合;“如寒无寒,如热无热”,是言患者神思涣散,若有若无,恍惚不定,如寒而查之无寒,如热而查之无热,皆为虚火内扰,神明不守之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匮》方的临床运用《金匮》方的临床运用(2012-10-0513:41:43)转载▼标签:杂谈分类:伤寒金匮李发枝(河南中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450000)前言《金匮》是现存最早的论治杂病的专著。

后世将该书和《伤寒论》所载的方剂称为“经方”。

由于经方立法严谨,选药精当,来源于临床实践,所以千百年来一直被临床医家所喜用,并赞其“所投必效,如桴鼓之相应。

”(清·徐灵胎)或曰:人谓经方其效如神,而吾用之多不效,何也?盖未得其运用之法耳。

何谓运用“经方”之法?试以《金匮》方为例浅论如下。

熟记原条文,据证以选方《金匮》一书言简意赅。

如有症有方的条文而言,其所述的症状,亦多为该方所治的典型症状,对于次要症状则略而不论。

条文所述的症状,是仲景通过长期临床实践,从该方所治的众多症状中筛选出来的典型的脉、症。

如酸枣仁汤之“虚劳虚烦不得眠”,射干麻黄汤之“咳而上气,喉中有水鸡声”,麦门冬汤之“大逆上气,咽喉不利”,泽泻汤“其人苦冒眩”等。

因此,临床时只要患者的主要症状与相应条文的脉症相吻合,即可考虑选用该方治疗(注意病机与方剂的功效是否相符)。

这种选方方法,即所谓的“方症相对”法,往往能取得较好疗效。

正如宋·林忆《金匮要略方论·序》中所说:“尝以对方证对者,施之于人,其效若神。

”因此,只有熟记条文,将某方所治的主症牢记于心,临床才能“方证相对”。

否则,即便见其症,也不知用其方。

掌握方证病机,熟悉方剂功效每首经方,无论药物组成的多寡,都有一定的功效;其所治病症,无论原条文论述的详略,都可通过分析概括出它的病机。

这种将某方所治的病症经分析而概括出的病机,称之为“方证病机”。

临床时,即便患者的主要症状与某方所治的主症不尽相同,或完全不同,但只要在病机上与某方的“方证病机”相同,就可选用该方以治疗。

这事实上就是所谓的“异病同治”。

《金匮》中用一方而治疗多种病症的例子颇多。

如肾气丸,既可治“虚劳腰痛,小便不利”,又可治“男子消渴,小便反多”、“妇人……转胞,不得溺”、“短气,有微饮”等。

小柴胡汤既可治“呕而发热”,又可治“黄疸而呕”、“热入血室”等;小青龙汤既可治“支饮”的咳喘,又可治“溢饮”身体疼重。

总之,掌握经方的方证病机,熟悉方剂的功效,临床就会运用自如,至于应用经方时,是否需要加减变化,则应根据具体病情而定。

临床应用举隅一、甘草泻心汤原条文:狐惑之为病,状如伤寒,默默欲眠,目不得闭,卧起不安,蚀于喉为惑,蚀于阴为狐,不欲饮食,恶闻食臭,其面目乍赤乍黑乍白,蚀于上部则声暍,甘草泻心汤主之。

病机:湿热毒邪内蕴。

(《病源》:“夫狐惑二病者……,皆湿毒气所为也。

”)治法:燥湿清热解毒。

临床应用:A.白塞氏综合症,本条所述症状,与现代医学之白塞氏病基本相同。

恶寒,发热——急性发作期可为高热,慢性期则或发热或不发热状如伤寒体痛(关节痛——肌肉或关节痛—关节损害(占65%)蚀于喉及上部——咽喉或口腔溃疡——口腔黏膜损害(占99.0%)蚀于下部——前后二阴溃疡——前后二阴黏膜损害(73.6%)不欲饮食恶闻食臭消化道症状——消化道黏膜损害(占68.9%)面结节性红斑、痤疮、毛囊炎样皮疹、色素沉着(占96.8%)目乍赤乍黑乍白结膜炎、巩膜炎、虹膜睫状体炎(占43.0%)默默欲眠目不得闭嗜睡、失眠等精神神经系统症状(10.0%)卧起不安处方:半夏30g,黄芩10g,黄连3g,干姜12g,党参15g,甘草30g,大枣5枚发热者加柴胡30g,关节痛者加黄芪60g,白术15g,防己20g(有寒者加制附子15g);结节性红斑者加麻黄10g,杏仁10g,生薏仁30g;痤疮或毛囊炎样皮疹加荆芥10g,防风10g;前阴溃疡者加苦参30g;眼部症状加当归15g,赤小豆30g。

B.干燥综合症C.强直性脊柱炎D.复发性口腔溃疡;口腔黏膜白斑E.手足口病F.肿瘤化疗及艾滋病化疗所致消化道反应G.真菌性食管炎;胃炎二、栝楼桂枝汤原条文:太阳病,其证备,身体强,几几然,脉反沉迟,此为痉,栝楼桂枝汤主之。

病机:风中太阳,阴津不足,营卫不和,经筋失养。

临床应用A.面神经麻痹处方:桂枝30g,白芍30g,花粉30g,葛根30g,僵蚕10g,防风10g,炙甘草15g,生姜10g,大枣5枚伴耳后疼痛者加柴胡12g,黄芩10g,日久者加当归15g,生地20g,黄芪40g,鸡血藤30g。

(《灵枢·经筋篇》:“足之阳明,手之太阳,筋急则口目为噼,眦,急不能卒视。

”)病例:张××,男,68岁,2001年4月20日初诊,患口眼歪斜4个月,得病即用中药、针刺治疗,仅用全虫近1Kg,但症状未见缓解。

刻下口向左歪,右眼闭合不严,自感右侧面部拘急,脉弦,舌正红,苔薄白。

处方:桂枝30g,白芍30g,花粉30g,葛根30g,当归15g,僵蚕12g,防风12g,炙甘草15g,生姜10g,大枣5枚,6剂后,口歪明显好转,右眼尚不能完全闭合,仍服上方6剂,口已正,眼闭合严,但右侧面部仍有拘急感。

处方:当归15g,川芎10g,白芍30g,生地30g,花粉30g,黄芪40g,甘草15g。

上方服十二剂,症愈。

三、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原条文:病者一身尽疼,发热,日晡所剧者,名风湿,此病伤于汗出当风,或久伤取冷所致也,可与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

病机:风湿在表,兼见化热。

临床应用:A.结节性红斑B.扁平疣处方:麻黄12g,杏仁10g,薏苡仁60g,马齿苋60g,木贼30g,甘草15g病例:王××,女,32岁,2007年8月20日初诊,患者于半年前发现双手背及颈、额部现扁平疣,曾服抗病毒药无效,诊其脉浮,舌正常,即处以上方,服七剂皮损消退大半,又服10剂而愈。

(《病源·疣目侯》:“疣目者,手足边忽生如豆,或如结筋,或五个,或十个,相连肌里,粗强于肉,谓之疣目,此变是风邪搏于肌肉而变生也。

”)四、甘草附子汤原条文:风湿相搏,骨节疼烦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肿者,甘草附子汤主之。

病机:风寒湿流注关节,表里阳气俱虚。

临床应用:A.类风湿关节炎处方:制附子30g,桂枝30g,白术30g,炙甘草30g病例:郝××,男,40岁,1991年5月21日初诊,5年前因承包果园,居住潮湿,加之劳累,渐至腰髋及膝、手指关节疼痛,某市医院诊为类风湿性关节炎,服激素或止痛药,疼痛缓解。

现上述关节仍痛,且汗出较多,恶风寒,来诊时上穿秋衣、绒衣、外衣,下穿秋裤、绒裤、布裤,面色无华,饮食二便正常,脉沉紧,舌淡,苔白滑。

处方:上方加乌蛇15g。

服5剂,痛、汗、冷大减。

上方制附子加至45g,另加熟地30g,再进10剂,诸症消失。

五、风引汤原条文:除热瘫痫(《外台·卷十》:“疗大人风引,少小惊痫瘛瘲,日数十发,医所不能疗,除热镇心,紫石汤方。

”药味与本方相同,且其方后注云:“此本张仲景伤寒论方”)病机:风邪入里,阳热亢盛,扰及心肝。

临床应用:A.病毒性脑炎(包括艾滋病、手足口病)处方:大黄、干姜、龙骨各四两,桂枝三两,甘草、牡蛎各二两,寒水石、滑石、赤石脂、白石脂、紫石英、石膏各六两病例:张××,女,12岁,2001年6月8日初诊。

患者于2个月前,以狂躁、头痛、失眠住郑州市精神病院,按狂躁型精神病治疗一周,病情不减且出现发热,转河南省人民医院,诊为病毒性脑炎,在治疗过程中逐渐出现高热、抽搐(癫痫样发作)、狂躁,半月后转北京儿童医院,仍诊为病毒性脑炎,治疗半月后,病情加重遂返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刻诊:高热(39℃-40℃),昏迷,抽搐(日发20余次),烦躁,腹胀满,10天未解大便,牙关紧闭,无法看舌,脉滑数。

处方:大黄12g,干姜6g,生石膏30g,寒水石30g,西滑石30g,紫石英30g,赤石脂30g(无白石脂),桂枝6g,生龙骨30g,生牡蛎30g,甘草10g,羚羊角粉(另包)3g,僵蚕12g,蝉蜕12g,三剂,水煎,鼻饲管灌注。

二诊:解黑干大便二次,热稍减(38℃--39℃),抽搐次数减少,烦躁减,仍服上方剂。

三诊:热退,大便日二次,烦躁再减,仍神识不清,可张口,抽搐3-5次,继服上方。

上方服30剂,热退,神识渐清,可说话,但不利,抽搐停止,可饮食。

再以上方研细末,装0号胶囊,每次6粒,日3次,服4个月,除记忆力下降,说话稍迟钝外,余无不适。

六、防己地黄汤原条文:治病如狂状,妄行,独语不休,无寒热,其脉浮。

病机:风邪入血,化热扰心,或流注关节。

临床应用:A.失眠病例:张××,男,68岁,退休干部。

顽固性失眠15年,每晚服艾司唑仑4片,可睡眠1个多小时。

刻诊:烦躁失眠,便秘,舌红乏津,苔薄少,脉弦。

处方:生地60g,防风10g,防己10g,桂枝3g,知母20g,川芎10g,茯苓12g,炒枣仁12g,竹茹20g,夜交藤30g,甘草15g,小麦30g,大枣5枚(原方用量,应以《千金》所载为准)上方服六剂,艾司唑仑减至2片,可睡4小时,大便日一次,仍服上方,嘱其渐停艾司唑仑,服至20剂,睡眠基本正常。

B.风湿或类风湿关节炎病例:韦××,男,48岁,干部,2009年10月30日初诊。

患者三天前突然出现右手红肿热痛,逐渐肿至肘以下,昨天在省人民医院诊为风湿性关节炎,因对多种抗菌素过敏而求治于中医,症如前述,舌质红,苔薄黄燥,脉滑数。

处方:生地40g,防风10g,防己20g,桂枝10g,知母30g,生石膏30g,金银花30g,玄参20g,甘草15g,六剂。

二诊:肿消大半,仍有热痛感,继服上方六剂而愈。

临床上若为类风湿性关节炎,关节热痛但不红者,可用桂枝芍药知母汤合防己地黄汤治之。

七、乌头汤原条文:病历节不可屈伸,疼痛,乌头汤主之。

病机:寒湿流注关节,经脉痹阻不通。

临床应用:A.股骨头坏死病例:渠××,男,38岁,农民。

2004年确诊为艾滋病并服用抗病毒药。

一年前因右髋部疼痛,在某县医院拍X光片,诊为右侧股骨头坏死。

2009年5月5日初诊。

初诊:患者形体消瘦,右髋部疼痛,阴天及行走疼痛加重,饮食、二便尚可,无汗,舌质淡,苔白滑,脉弦。

处方:黄芪60g,麻黄10g,白芍15g,白术15g,防己20g,制川乌30g,炙甘草15g,7剂,久煎服。

二诊:疼痛明显减轻,继服上方。

上方一直服至10月23日,疼痛基本消失,又拍X光片复查,病变较一年前的片子有明显的好转,现仍在服药。

八、黄芪桂枝五物汤原条文:血痹阴阳俱微,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外证身体不仁,如风痹状,黄芪桂枝五物汤主之。

病机:营卫气血不足,风袭肌肤,络脉痹阻。

临床应用:A.末梢神经炎B.中风后遗症病例:曹××,男,70岁,工人,2008年10月20日初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