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性-非线性混合的约束模态综合法及实践

线性-非线性混合的约束模态综合法及实践
线性-非线性混合的约束模态综合法及实践

第十章 模态综合方法

第十章模态综合方法 §10.1 模态综合法的基本原理 【为什么要使用模态综合法】 ★复杂结构自由度多,方程阶数高,计算成本大。 ★对整个结构用假设模态法分析难以实现。 ★大型复杂结构其主要部件可能在不同地区生产,由于条件限制,只能进行部件模态试验,无法进行整体结构的模态试验。 ★结构的响应只由低阶模态控制,不必为少数低阶模态去求解整个结构的高阶动力学方程。 【解决途径】 仿照有限元方法,先对各个局部子结构进行分析,然后再通过某种方法进行整体分析,具体讲就是对各子结构进行模态分析,按某种原则得到能恰当描述整个结构振动的“假设模态”,再按假设模态分析方法来求解整个结构的振动。 【模态综合法的基本思想】 ★按复杂结构的特点将其划分为若干子结构 ★对各子结构进行离散化,通过动力学分析或试验,得到子结构的分支模态。★对各子结构的物理坐标——结点位移坐标进行模态坐标变换 ★对子结构进行“组集”,获得整个结构的模态坐标 ★通过子结构的界面连接条件,作第二次坐标变换—独立坐标变换,消去不独立的模态坐标,得到一组用独立的各子结构模态坐标组成的描述整个结构运动的独立广义坐标,从而导出整个系统以独立模态坐标表示的动力学方程。 【模态综合法的实质】 采用子结构技术,来获得一组复杂结构的品质优良的“假设模态”,以此假设模态作为李兹基底所张成的模态空间,可以很好地覆盖住系统真实的低阶模态空间。 模态综合方法是子结构方法中最成熟、应用最普遍的方法。

【例】 以两端固支梁分成两个子结构为例,来简要说明模态综合法的基本原理 将图示的梁结构分成两个子结构α、β, 其物理坐标集}{u 分成内部坐标集}{ u 和界面坐标集}{j u ,即 ??????????=αααj i u u u }{ ??????????=βββj i u u u }{ (10-1) 界面位移连续条件: }{}{βαj j u u = 结构动能 }]{[}{2 1}]{[}{21βββαααβαu m u u m u T T T T T +=+= (10-3) 结构势能 }]{[}{2 1}]{[}{21βββαααβαu k u u k u V V V T T +=+= (10-4) 假定已经选出了各子结构合适的模态矩阵][][βαφφ(下面各节中就专门讨论][][βαφφ的求法),则有 }]{[}{}]{[}{βββαααφφp u p u == (10-5) 通常,][],[βαφφ的个数远少于对应子结构的自由度数。 记: ????? ?=????? ?=? ?????=][00][][][00][][}{βαβαβαK K K M M M p p p (10-6) ] ][[][][] ][[][][ββββαααα????m M m M T T == (10-7) ]][[][][] ][[][][ββββαααα????k K k K T T == (10-8) 从而, α β} {

ansys模态分析及详细过程

压电变换器的自振频率分析及详细过程 1.模态分析的定义及其应用 模态分析用于确定设计结构或机器部件的振动特性(固有频率和振型),即结构的固有频率和振型,它们是承受动态载荷结构设计中的重要参数。同时,也可以作为其它动力学分析问题的起点,例如瞬态动力学分析、谐响应分析和谱分析,其中模态分析也是进行谱分析或模态叠加法谐响应分析或瞬态动力学分析所必需的前期分析过程。 ANSYS的模态分析可以对有预应力的结构进行模态分析和循环对称结构模态分析。前者有旋转的涡轮叶片等的模态分析,后者则允许在建立一部分循环对称结构的模型来完成对整个结构的模态分析。 ANSYS提供的模态提取方法有:子空间法(subspace)、分块法(block lancets),缩减法(reduced/householder)、动态提取法(power dynamics)、非对称法(unsymmetric),阻尼法(damped), QR阻尼法(QR damped)等,大多数分析都可使用子空间法、分块法、缩减法。 ANSYS的模态分析是线形分析,任何非线性特性,例如塑性、接触单元等,即使被定义了也将被忽略。 2.模态分析操作过程 一个典型的模态分析过程主要包括建模、模态求解、扩展模态以及观察结果四个步骤。 (1).建模 模态分析的建模过程与其他分析类型的建模过程是类似的,主要包括定义单元类型、单元实常数、材料性质、建立几何模型以及划分有限元网格等基本步骤。 (2).施加载荷和求解 包括指定分析类型、指定分析选项、施加约束、设置载荷选项,并进行固有频率的求解等。 指定分析类型,Main Menu- Solution-Analysis Type-New Analysis,选择Modal。 指定分析选项,Main Menu-Solution-Analysis Type-Analysis Options,选择MODOPT(模态提取方法〕,设置模态提取数量MXPAND. 定义主自由度,仅缩减法使用。 施加约束,Main Menu-Solution-Define Loads-Apply-Structural-Displacement。 求解,Main Menu-Solution-Solve-Current LS。 (3).扩展模态 如果要在POSTI中观察结果,必须先扩展模态,即将振型写入结果文件。过程包括重新进入求解器、激话扩展处理及其选项、指定载荷步选项、扩展处理等。 激活扩展处理及其选项,Main Menu-Solution-Load Step Opts-Expansionpass-Single Expand-Expand modes。 指定载荷步选项。 扩展处理,Main Menu-solution-Solve-Current LS。 注意:扩展模态可以如前述办法单独进行,也可以在施加载荷和求解阶段同时进行。本例即采用了后面的方法 (4).查看结果 模态分析的结果包括结构的频率、振型、相对应力和力等

准滑动模态控制matlab仿真实例.

准滑动模态控制 2.8.1准滑动模态控制 在滑动模态控制系统中,如果控制结构的切换具有理想的开关特性,则能在切换面上形成理想的滑动模态,这是一种光滑的运动,渐进趋近于原点。但在实际工程中,由于存在时间上的延迟和空间上的滞后等原因,使得滑动模态呈抖振形式,在光滑的滑动上叠加了抖振。理想的滑动模态是不存在的,现实中的滑动模态控制均伴随有抖振,抖振问题是影响滑动模态看控制广泛应用的主要障碍。 所谓准滑动模态,是指系统的运动轨迹被限制在理想滑动模态的某一?领域内的模态。从相轨迹方面来说,具有理想滑动模态的控制是使一定范围内的状态点均被吸引至切换面。而准滑动模态控制则是使一定范围内的状态点均被吸引至切换面的某一?领域内,通常称此?领域为滑动模态切换面的边界层。 在边界层内,准滑动模态不要求满足滑动模态的存在条件,因此准滑动模态不要求在切换面上进行控制结构的切换。它可以在边界层上进行结构变换的控制系统,也可以根本不进行结构变换的连续状态反馈控制系统。准滑动模态控制在实现上的这种差别,使它从根本上避免或削弱了抖振,从而在实际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连续系统中,常用的准滑动模态控制有以下两种方法: (1) 用饱和函数()sat s 代替理想滑动模态中的符号函数sgn()s 。 1 ()1s sat s ks s s >??? =≤???-<-? ? 1k = ? (2.46) 其中?称为“边界层”。饱和函数()sat s 如图2-26所示,饱和函数的本质为:在边界层外,采用切换控制;在边界之内,采用线性化反馈控制。 (2) 将继电特性连续化,用连续函数()s θ取代sgn()s 。 ()s s s θδ = + (2.47) 式中δ是很小的正常数。 2.8.2 仿真实例 对象为二阶传递函数:

自由模态分析与约束模态分析

最近在做结构的模态分析,查找了很多论坛,资料也翻了很多。有人说这个要做自由模态分析,因为它理论上代表了结构的所有振型才有参考价值,也有人说,模态分析要看具体的边界条件, 自由模态中出现的振型不一定会在约束模态中出现,因此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决定是否用自由模态分析还是约束模态分析。 乍看,两种说法都有道理。可是想做模态分析来获取有用信息的人糊涂了,因为这两种情况下算的频率值不仅有区别,而且算的值通常差别还很大! 那么到底该听谁的呢? 好了,不绕关子了。问题就出现在实际与理论的差别上!倾向于做自由模态分析的人偏理论,因为自由模态分析的确可以得到所有结构振型。而倾向于约束模态分析的人太倾向于实际。认为约束的就应该按约束的算。 好吧,问题就出在这了,虽然一般来说,约束关系基本是明确的,但是其复杂程度不是我们可以预料到的,由于有限元分析的简化假设,对于约束,尤其是复杂构件的约束我们很难建立其真正的边界条件,那么我们所谓的 边界约束也就无从谈起,如贸然采用刚性连接等作为约束,无形中增加了结构的刚度(这也是我们很多人在做约束模态分析时得到的值比自由模态分析时高的原因之一),但是这个刚度增加的来源谁也说不清楚。 所以,我建议的措施是,对于复杂的约束难以确立的构件,倒不如用自由模态分析,起码还能在其中选择我们关心的振型。可是,如果对复杂件做某些约束下的约束模态分析,我们是无法获知其在其他约束下(有可能正是这个才是真正的约束呢)的振型,那样我们将得不偿失,有时候还会得到错误的结果。 确实是貌似有道理,但要挑出我们需要的那几阶模态谈何容易。我以前老师的看法就是必须加约束算模态。做模态分析是为我们分析系统的动力响应提供方便,系统的动力响应是肯定要满足约束条件的。如果我们做自由模态分析,求出所有模态后,要挑出那些满足约束的模态来是要费很大的劲的。实际应用中的自由度动辄上万,约束也很复杂。而且我们曾经从理论上证明过,约束的存在只是去掉了那些不满足约束条件的模态,但其他的模态是没影响的。具体说就是那些在自由模态中在约束的位置其相对位移是为0的模态约束条件是不会产生作用的,实际就是说加了约束后就是程序自动将那些不满足约束条件的模态去掉了。至于说约束,我想任何一个分析必需要搞清楚约束和载荷,连约束多没搞清楚,算出自由模态后有什么意义,我们需要做的就是要看结构在特定的环境下满不满足我们的使用要求。这是任何一个工程师要解决的问题,从广泛的角度讨论结构的基本特性,一般是高校的学者干的事。至于说到一个约束的准确与否,我想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在做精密机床主轴的振动分析时,由于主轴刚度很大,这时候支撑主轴的轴承很重要,甚至起了决定作用,因此做模态时要采用弹性支撑来做,假如说你要是做主轴的自由模态,那是没任何意义的。约束很复杂时,或者说约束不好也不能太简单化时,逃是逃不过的,很多时候约束的处理水平就是反应你的能力。 回楼上,你的看法是没错。你举出来的例子也没错,可是有一件事情你忽略了,你说做精密机床主轴振动分析时,对轴承要用柔性件来模拟,这就意味着你对这个约束是非常清晰和明确的。

hypermesh模态分析

HyperWorks在履带车辆传动箱模态分析中的应用 2009年10月22日 Altair 1 引言 系统的模态参数(模态频率、模态阻尼、振型)对系统的动态分析和优化设计具有实用价值。通常由试验模态分析和计算模态分析两种方法。但由于受实验条件和时间的限制,组织实施往往比较困难,而且在测量次数,测量数据的处理准确性方面也难以得到充分的保证,在设计阶段难以实现。基于虚拟样机技术的虚拟实验方法在履带车辆箱体类零部件模态参数测量方面在设计阶段就能为方案优化提供指导,缩短产品开发周期,节省费用。因此,开展在虚拟环境下测试箱体类零部件的模态参数研究与探讨并扩展其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某型履带车辆传动箱设计为例,应用HyperMesh为前处理软件,对其进行了有限元网格的划分,进而对箱体的模态进行了分析。 2 箱体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及模态分析 首先依据传动箱体的尺寸,建立箱体的三维实体模型。利用HyperMesh对传动箱体的实体模型进行有限元网格划分,箱体的材料为铝合金,其密度为 2.66e33kg/m3,泊松系数为0.31,杨氏模量为7.7e72N/m2,强度极限为176.4MPa。整个箱体共划分76151个4面体单元,22262个节点。在此过程中,还必须考虑到箱体有限元模型建立后与各传动轴之间的连接,即柔性体与刚体间的连接。传动箱各轴都是通过轴承与箱体连接的,笔者在有限元模型中应用多点约束(MPC,Multi-point Constraint)来模拟轴承的作用。所谓多点约束是将某节点的依赖自由度定义为其他若干节点独立自由度的函数。多点约束可以用于不相容单元间的载荷传递,表征一些特定的物理现象,比如刚性连接、铰接、滑动等。笔者在箱体有限元模型中各轴孔的中心点处建立一个虚拟杆单元,如图1所示。轴孔内表面各节点的自由度则依赖于对应的虚拟杆单元。各传动轴与箱体间的约束也是在对应的虚拟单元处建立,各传动轴上的作用力则通过相应的虚拟杆单元和多点约束作用于箱体之上。文中建立的包括轴承模型的传动箱箱体有限元模型如图2所示。

模态分析的知道回答

定性地说,就是因为力的步调与振动步调相同,物体向右力向右,物体向左力向左,力始终做正功,所以振动能量不断增加。 其实不是说一般取前5阶。根据不同的对象和边界条件,取得阶数都不同。对于没有约束的对象,前6阶为刚体移动模态,频率为0;而对于有约束的对象,则没有刚体模态。各阶振型的话就是各阶的振动形态,有横向振动,扭转振动,拉伸振动,这些需要你观察振型来判断。你想理解模态必须去看一些振动学的书籍。简单的讲物体的实际振动是各阶模态的叠加效果。物体理论上有无穷阶模态,振动是这无穷阶模态的叠加。但是实际上各阶模态对系统振动的贡献度不同,一般前几阶比较大,越往后越小,所以一般截取前面的模态。 如果说前5阶自振频率如果任何一阶数值处于外界激励的频率范 围之内,就表明此物体在当前约束条件和激励下会发生共振吗然 后那一阶的振型就表示当时的振动形态还是什么为什么个别振型 弯扭组合都有而且形态这么夸张呢谢谢! 回答 按照你说的的确有可能发生共振。我说了实际振动是各阶模态叠 加的效果,每一阶模态只是把原本耦合的各阶模态解耦出来呈现。 而不是你说的当时的振动形态。所以你所看到的很夸张的形态也 印证了我的话,因为那并不是实际振动情况。请你结合我前一段 回答体会。 按照我的理解,每个物体都有自己的共振频率,而且还有不止一个共振频率。可能十几Hz 的时候会发生共振,几百Hz的时候又会发生共振。如果进行模态分析,就是说把这个物体的共振频率都找出来。如果把这些共振频率都按照频率值从小到大排,就是“阶”。比如说最小的共振频率就是一阶。 模态分析是指采用振型分解法计算结构的各阶振型,包括各阶模态的频率、振型等。 指的是振型分解法中的一阶、二阶振型。 机械振动是由多个振动源叠加后的共同作用效果。比如一个弹性体,在一定的约束下,会以某(些)个方式振动。譬如一个弹簧,可能伸缩振动,也可能弯曲振动。每一个振动方式,都有一个对应的振动频率,即固有频率。模态分析,就是用有限元的方法,在某个范围内(譬如3000Hz以下),找出这些振动方式及其对应的频率。把这些振动方式按其频率的大小排排队,最小的那个,就叫1阶,第二小的那个,就叫2阶,以此类推。当外界激励会激起弹性体的某个振动方式,而这个外界激励的频率又恰好等于那个振动方式所对应的固有频率时,就会发生共振。

非线性模态分析

摘要:接触分析和模态分析是结构分析的重要内容之一。利用ANSYS 的接触分析功能和APDL 语言的用户接口,将ANSYS 的模型数据输出到用户分析模块中完成非线性的接触模态分析,然后将计算结果读回,利用ANSYS 的后处理模块将计算结果显示出来,实现了ANSYS 平台上的接触模态分析,使ANSYS 能够更好地完成结构系统级的性能分析。 关键词:ANSYS,接触,模态 1 前言 机械系统的特点是由多个零件通过各种方式联接起来的一个系统。机械系统的性能分析除了零件的性能分析以外,零件之间的联接特性的分析也是一个重要方面。零件之间的联接性能分析,本质是一个接触问题的分析,是机械结构非线性分析的一种典型类型。 线性系统的模态分析技术是了解线性结构振动特性的一个重要手段,已经广泛应用在结构动力修改、优化设计、故障诊断、状态检测等诸多领域。近年来,以非线性动力学理论为基础的非线性模态分析逐渐成为非线性振动研究中的热点之一。其原因是机械工程中存在着大量的非线性问题,传统的线性模态分析技术无法得到准确的结果。解决机械系统中的非线性问题,首先要面对的就是如何处理结构间的非线性的接触问题。 非线性模态(NNMs)理论是线性模态理论的自然发展,最初是由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Rosenberg[1] 等人引入的,主要研究离散、无阻尼非线性系统的自由振动。1991年,Shaw 和Pierre[2] 引用动力系统理论中不变流形(invariant manifold)的概念来定义非线性模态,将非线性模态定义为系统相空间中二维不变流形上的运动。这一开创性的工作,将该领域的研究带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Shaw 和Pierre 定义的非线性模态既可用于保守系统,也可用于非保守系统。在文献[3] 中他们指出,当系统存在内共振关系时,应将不变流形的维数提高到四维。1994 年,Nayfeh 针对内共振非线性系统提出了复不变流形方法[4]。陈予恕、吴志强[5,6]认为非线性模态为系统相空间中偶数维不变流形上的运动。他们将求解非线性动力系统的规范型(Normal Form)方法直接用于非线性模态的构造,得到的模态上的动力学方程(即模态振子)具有Normal Form 形式。 由于系统非线性因素的控制难度较大,利用实验手段研究非线性模态的文献并不多见。目前采用的方法中,大多是寻求非线性模态的近似解析解,因此离散系统的自由度一般不超过 3 个,否则,人工计算的难度过大。而对于连续系统而言,离散化后得到的模型往往具有很高的自由度。所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借助于计算机的数值分析方法使分析高维系统成为可能,利用数值分析方法研究非线性模态越来越受到关注。文献[7] 介绍了一个基于不变流形方法计算非线性模态的计算机程序,其研究对象是利用有限元技术对一个平面结构离散化后得到的有限自由度系统,这意味着可以采用同样的方法处理更复杂的三维系统。文献[8] 基于多尺度方法借助计算机数值分析,研究了一个悬臂梁的有限元模型的非线性模态。[9] 2 非线性模态的分析流程 ANSYS 软件具有较好的接触建模、分析能力,线性模态的分析能力以及完善的基于APDL 语言的用户接口。我们在多年接触分析和非线性模态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开发了

复模态理论

(2). 复特征值分析 复特征值分析主要用于求解具有阻尼效应的结构特征值和振型, 分析过程与实特征值分析类似。此外NASTRAN的复特征值计算还可考虑阻尼、质量及刚度矩阵的非对称性。复特征值抽取方法包括直接复特征值抽取和模态复特征值抽取两种: a). 直接复特征值分析 通过复特征值抽取可求得含有粘性阻尼和结构阻尼的结构自然频率和模态,给出正则化的复特征矢量和节点的约束力, 及复单元内力和单元应力。主要算法包括elerminated法、Hossen-bery法、新Hossenbery、逆迭代法、复Lanczos法,适用于集中质量和分布质量、对称与反对称结构,并可利用DMAP工具检查与测试分析的相关性。 MSC.NASTRAN V70.5版中Lanczos算法在特征向量正交化速度上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尤其是在求解百个以上的特征值时, 速度较以往提高了30%。 b). 模态复特征值分析 此分析与直接复特征值分析有相同的功能。本分析先忽略阻尼进行实特征值分析, 得到模态向量。然后采用广义模态坐标,求出广义质量矩阵和广义刚度矩阵, 再计算出广义阻尼矩阵, 形成模态坐标下的结构控制方程, 求出复特征值。模态复特征值分析得到输出类型与用直接复特征值分析的得到输出类型相同。复模态振型与实模态振型的区别在于:1,复模态不存在各点位移均为零的瞬间。2,复模态各点位移之间的比值随时间变化。3,复模态一般不具有实模态振型所具有的那种稳定的节点或节线,或者说,复模态振型节线是随着时间的变化而移动的。 另外,复模态的振幅含幅值和一个任意的相位角,也就是说,复模态向量对应的各点的相位没有固定的相位差角,也不存在确定的振动位形。 摩擦尖叫噪声有限元预测分析的可靠性研究 中国西部机电网 hebby1986 2009年6月8日 摘要:使用相同的制动系统,分别建立了基于ABAQUS和NASTRAN的制动摩擦尖叫噪声有限元 预测分析模型。基于ABAQUS的摩擦尖叫噪声模型利用接触耦合关系计算法向力,不需要在接触界面 假设接触弹簧。基于NASTRAN的摩擦尖叫噪声模型根据罚函数法计算法向力,需要在接触界面假设 接触弹簧。比较了这2种模型的计算结果,发现即使这2个模型采用相同的有限元网格,计算预测到 的不稳定频率(即实部为正的复特征值虚部)通常不同,且NASTRAN建模方法只能部分预测到中高 频尖叫噪声。计算结果显示,当接触弹簧刚度大于等于32×109 N/m时,NASTRAN模型的预测结果基本相同;有限元网格尺寸和单元类型对计算结果也有较大的影响。 关键词:摩擦;制动;噪声;尖叫;有限元 对摩擦噪声的研究历史已有七八十年,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种技术能完全消除制动摩擦尖叫噪声[1-4]。对摩擦尖叫噪声形成机制的认识也是不断发展的,现在比较认同的摩擦噪声机制是:粘 滑、摩擦力相对滑动速度负斜率、Spragslip、模态耦合、模态分裂(Modal splitting)和锤击机制[1-4]。 最近作者提出了基于摩擦力时间滞后的尖叫噪声新理论,可以解释许多尖叫噪声的物理现象[5-6]。 尽管如此,作者认为制动摩擦系统有限元复特征值分析仍然是当前比较有效的预测摩擦尖叫噪声的方

齿轮模态分析

齿轮模态分析 1.改变工作名:定义文件目录 2.定义单元类型 (1)从主菜单Main Menu 中选择:Preferences->structual->OK,再Preprocessor -> Element Type -> Add/Edit/Delete 命令,将打开单元类型Element Type 对话框 (2)单击Add ,打开单元类型库Library of Element Types 对话框,在左边列表框中选择实体类型Solid ,在右边列表框中选择单元类型Brick 8node 45 3.定义材料属性 (1)从主菜单Main Menu 中选择:Preprocessor->Material Props->Material Models->Structural->Linear->Elastic->Isotropic输入2e11和0.3。

(2)Preprocessor->Material Props->Material Models->Structural->Density输入7800 . 4、建立关键点 Main Menu->Preprocessor->Modeling->create->Keypoints->In Active Plane 依次输入1(21.87e-3,0,0),2(22.82e-3,1.13e-3,0), 3(24.02e-3,1.47e-3,0),4(24.62e-3,1.73e-3,0), 5(25.22e-3,2.08e-3,0),6(25.82e-3,2.4e-3,0), 7(26.92e-3,3.23e-3,0), 8(27.11e-3,0,0). 5、建立曲线 Main Menu->Preprocessor->Modeling->Create->Lines->Splines->Spline thru KPs,依次拾取关键点2、3、4、5、6、7 6、镜像曲线Preprocessor->Modeling->Refiect->Lines,拾取曲线单击ok,选择X-Z plane Y,单击ok 7、生成圆弧 Main Menu->Preprocessor->Modeling->Create->Lines->Arcs->Through 3 KPs,先拾取2、10、1再拾取7、11、9

ANSYS模态分析实例

高速旋转轮盘模态分析 在进行高速旋转机械的转子系统动力设计时,需要对转动部件进行模态分析,求解出其固有频率和相应的模态振型。通过合理的设计使其工作转速尽量远离转子系统的固有频率。而对于高速部件,工作时由于受到离心力的影响,其固有频率跟静止时相比会有一定的变化。为此,在进行模态分析时需要考虑离心力的影响。通过该实验掌握如何用ANSYS进行有预应力的结构的模态分析。 一.问题描述 本实验是对某高速旋转轮盘进行考虑离心载荷引起的预应力的模态分析,求解出该轮盘的前5阶固有频率及其对应的模态振型。轮盘截面形状如图所示,该轮盘安装在某转轴上以12000转/分的速度高速旋转。相关参数为:弹性模量EX=2.1E5Mpa,泊松比PRXY=0.3, 密度DENS=7.8E-9Tn/mm 3。 1-5关键点坐标: 1(-10, 150, 0) 2(-10, 140, 0) 3(-3, 140, 0) 4(-4, 55, 0) 5(-15, 40, 0) L=10+(学号×0.1) RS=5 二.分析具体步骤 1.定义工作名、工作标题、过滤参数 ①定义工作名:Utility menu > File > Jobname ②工作标题:Utility menu > File > Change Title(个人学号) 2.选择单元类型 本实验将选用六面体结构实体单元来分析,但在建模过程中需要使用四边形平面单元,所有需要定义两种单元类型:PLANE42和SOLID45,具体操作如下: Main Menu >Preprocessor > Element Type > Add/Edit/Delete

①“ Structural Solid”→“ Quad 4node 42” →Apply(添加PLANE42为1号单元) ②“ Structural Solid”→“ Quad 8node 45” →ok(添加六面体单元SOLID45为2号单元) 在Element Types (单元类型定义)对话框的列表框中将会列出刚定义的两种单元类型:PLANE42、SOLID45,关闭Element Types (单元类型定义)对话框,完成单元类型的定义。 3.设置材料属性 由于要进行的是考虑离心力引起的预应力作用下的轮盘的模态分析,材料的弹性模量EX 和密度DENS必须定义。 ①定义材料的弹性模量EX Main Menu >Preprocessor > Material Props > Material Models> Structural > Linear > Elastic >Isotropic 弹性模量EX=2.1E5 泊松比PRXY=0.3 ②定义材料的密度DENS Main Menu >Preprocessor > Material Props > Material Models>density DENS =7.8E-9 4.实体建模 对于本实例的有限元模型,首先需要建立轮盘的截面几何模型,然后对其进行网格划分,最后通过截面的有限元网格扫描出整个轮盘的有限元模型。具体的操作过程如下。 ①创建关键点操作:Main Menu > Preprocessor > Modeling > Create > Keypoints > In Active CS 列出各点坐标值Utility menu >List > Keypoints >Coordinate only

有关模态分析的理解

模态分析的应用及它的试验模态分析 模态分析是研究结构动力特性一种近代方法,是系统辨别方法在工程振动领域中的应用。模态是机械结构的固有振动特性,每一个模态具有特定的固有频率、阻尼比和模态振型。这些模态参数可以由计算或试验分析取得,这样一个计算或试验分析过程称为模态分析。这个分析过程如果是由有限元计算的方法取得的,则称为计算模记分析;如果通过试验将采集的系统输入与输出信号经过参数识别获得模态参数,称为试验模态分析。通常,模态分析都是指试验模态分析。振动模态是弹性结构的固有的、整体的特性。如果通过模态分析方法搞清楚了结构物在某一易受影响的频率范围内各阶主要模态的特性,就可能预言结构在此频段内在外部或内部各种振源作用下实际振动响应。因此,模态分析是结构动态设计及设备的故障诊断的重要方法。 模态分析最终目标是在识别出系统的模态参数,为结构系统的振动特性分析、振动故障诊断和预报以及结构动力特性的优化设计提供依据。 模态分析技术的应用可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 评价现有结构系统的动态特性; 2) 在新产品设计中进行结构动态特性的预估和优化设计; 3) 诊断及预报结构系统的故障; 4) 控制结构的辐射噪声; 5) 识别结构系统的载荷。 机器、建筑物、航天航空飞行器、船舶、汽车等的实际振动千姿百态、瞬息变化。模态分析提供了研究各种实际结构振动的一条有效途径。首先,将结构物在静止状态下进行人为激振,通过测量激振力与胯动响应并进行双通道快速傅里叶变换(FFT)分析,得到任意两点之间的机械导纳函数(传递函数)。用模态分析理论通过对试验导纳函数的曲线拟合,识别出结构物的模态参数,从而建立起结构物的模态模型。根据模态叠加原理,在已知各种载荷时间历程的情况下,就可以预言结构物的实际振动的响应历程或响应谱。 近十多年来,由于计算机技术、FFT分析仪、高速数据采集系统以及振动传感器、激励器等技术的发展,试验模态分析得到了很快的发展,受到了机械、电力、建筑、水利、航空、航天等许多产业部门的高度重视。已有多种档次、各种原理的模态分析硬件与软件问世。在各种各样的模态分析方法中,大致均可分为四个基本过程: (1)动态数据的采集及频响函数或脉冲响应函数分析 1)激励方法。试验模态分析是人为地对结构物施加一定动态激励,采集各点的振动响应信号及激振力信号,根据力及响应信号,用各种参数识别方法获取模态参数。激励方法不同,相应识别方法也不同。目前主要由单输入单输出(SISO)、单输入多输出(SIMO)多输入多输出(MIMO)三种方法。以输入力的信号特征还可分为正弦慢扫描、正弦快扫描、稳态随机(包括白噪声、宽带噪声或伪随机)、瞬态激励(包括随机脉冲激励)等。 2)数据采集。SISO方法要求同时高速采集输入与输出两个点的信号,用不断移动激励点位置或响应点位置的办法取得振型数据。SIMO及MIMO的方法则要求大量通道数据的高速并行采集,因此要求大量的振动测量传感器或激振器,试验成本较高。 3)时域或频域信号处理。例如谱分析、传递函数估计、脉冲响应测量以及滤波、相关分析等。(2)建立结构数学模型根据已知条件,建立一种描述结构状态及特性的模型,作为计算及识别参数依据。目前一般假定系统为线性的。由于采用的识别方法不同,也分为频域建模和时域建模。根据阻尼特性及频率耦合程度分为实模态或复模态模型等。

模态分析中约束方式对结果的影响

模态分析中约束方式对结果的影响 李如忠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电子工程研究所,621900 刚海燕 四川绵阳万博实验学校,621900 [ 摘要 ] 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一个电子设备中使用的腔体进行了模态分析,通过设置不同的固定方式(约束方式),计算了腔体的固有频率和振型,并对不同约束方式所得的结果进 行了比较,确定最符合实际的结果。 [ 关键词]模态分析、固有频率、振型、有限元 A Influence Analyse of the Results Given Different Loading Conditions in Modal Analysis Liruzhong Institute of Electronic Engineering, China Academy of Engineering Physics,621900 Ganghaiyan Mianyang Wanbo Experimental School, Sichuan,621900 [ Abstract ] A modal analysis of a model cavity body used in electronic facility using the ANSYS FEA(Finite Element Analysis)software program is presented. The natural frequencies and mode shapes of the cavity body are determined given different loading conditions, the comparison of results given different loading conditions is done, and the most valid result is gained. [ Keyword ] modal analysis , natural frequencies, mode shapes, FEA 1前言 模态分析在结构有限元分析中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分析,可以通过模态分析获得零件的各阶固有频率和振型,并且模态分析也是动力学分析的基础,在进行瞬态动力学分析、谐响应分析、谱分析等动力学分析时,必须首先进行模态分析。 在本文中,我们分析的是一个金属腔体,如图1所示。在腔体上有安装孔,并有各种槽和孔等复杂特征。如果用理论分析的方法对腔体的模态进行分析是非常困难的,所以,采用Ansys 进行有限元分析,在分析中通过设置不同的约束方式,取得在约束不同的情况下的结果。

模态分析

模态分析 1.概述 模态分析可以得到结构或者是机器组件的振动特性,包括固有频率和相应的振型。模态分析可以为其他的分析类型的服务,比如对于一个接触分析,它可以检测结构在无约束的情况下的振动特性(自由模态分析),从而作为接触分析的参照。除此之外,模态分析作为后续动力学分析的基础,比如谐响应分析,谱分析,随机振动分析。模态分析得到的结果(固有频率和振型)是在动载荷的作用下,结构设计的重要参数。 You will configure your modal analysis in the Mechanical application, which uses either the ANSYS or the SAMCEF solver, depending on which system you selected, to compute the solution. 你将在Mechanical application中完成模态分析过程,你可以选择ANSYS 或者SAMCEF的求解器计算你的分析结果,取决于你所选择的系统。 You can also perform a modal analysis on a prestressed structure, such as a spinning turbine blade.Prestressed modal analysis requires performing a static structural analysis first. 你也可以在存在预应力的情况下进行模态分析,比如说旋转的涡轮叶片。但是,在这之前,需要对结构进行静力学分析。 If there is damping in the structure or machine component, the system becomes a damped modal analysis. For a damped modal system, the natural frequencies and mode shapes become complex. 如果结构或者机器组件中存在阻尼,系统就变成阻尼模态分析,对于阻尼模态分析,固有频率和振型变得更加复杂。 For a rotating structure or machine component, the gyroscopic effects resulting from rotational velocities are introduced into the modal system. These effects in turn change the system’s damping. Such eff ects are commonly encountered in rotordynamic analysis. The changes in Eigen characteristics at different rotational velocity can be studied with the

有关模态分析

1)自由和约束模态分析只是边界条件不同的两种模态分析而已; 2)在实际工程问题中,自由和约束两种边界条件均广泛存在,如飞机、火箭、导弹等为自由边界条件,而机床架、高层建筑等为约束边界。 3)解决工程问题的最终有限元模型分析应与工程实际的边界条件相同(或向近似)!如飞机用自由模态分析其动力学稳定问题,以便确定飞行品质。机床架用约束模态分析其动响应问题。 4)但有限元模型不是凭空而来的,更不是一经建立便与实际结构固有特性相吻合,它必须是建立在结构设计数据和结构试验数据基础之上的。其模型修改过程的模态分析方式应与试验边各界条件相吻合或近似。 5)结构的模态是与结构本身的特性和约束有关的,至于需要求解自由模态还是约束模态,完全取决于工作的需要,模态分析时的约束方式应与实际工作条件下一致,当然,如果工作时结构没有约束,如飞机、火箭等,则需要进行自由模态分析。 6)在进行自由模态分析时,可能会得出前几阶固有频率为0,这些为0的固有频率为刚体模态。 7)自由模态和约束模态不能被认为是“带约束的模态是自由模态的子集,约束后,模态数变少”,模态数与系统的自由度数量有关,与约束无关,自由模态和约束模态并没有什么谁包含谁的概念。 8)自由模态和工作模态的作用完全一样,都用于结构的模态分析,自由模态分析的对象主要是无约束的结构,如火箭、飞机等;约束模态分析的对象是有约束的结构。 需要纠正的是“自由模态分析在于了解你设计的结构自身的一些固有特性,而约束模态分析是你这个结构用于工程时实际的约束边界”这句话是错误的! 对于一些结构系统实验或计算很难模拟实际自由状态,那么不得不增加的约束也是尽量的对实际状态产生较小的影响。比如飞机、火箭等本来就是自由状态的,采用子结构实验时通常是需要人为的增加约束边界,模拟时当然也需要加。 如果试验频率和分析模型频率接近,是不是分析模型就正确? 你有对比过模态振型吗?这非常重要,需要讨论。 这是另一个经常让人们混淆的领域。多数时候,人们开发有限元模型,并希望开发出来的模型是合适的。经常,进行实验模态测试的唯一目的是为了检验有限元模型的准确性。 开发出来的有限元模型有许多假设,涉及到许多方面的问题: —怎样建立结构模型; —使用的材料属性是多少; —连接和接触是怎样建模的; …这样的清单举不胜举。

有限元模态提取方法之Power Dynamics法

模态提取方法之PowerDynamics法 一.模态分析的定义和目的 模态分析用于确定设计结构或机器部件的振动特性(固有频率和振型),即结构的固有频率和振型,它们是承受动态载荷结构设计中的重要参数。同时,也可以作为其它动力学分析问题的起点,例如瞬态动力学分析、谐响应分析和谱分析,其中模态分析也是进行谱分析或模态叠加法谐响应分析或瞬态动力学分析所必需的前期分析过程。 ANSYS的模态分析可以对有预应力的结构进行模态分析和循环对称结构模态分析。前者有旋转的涡轮叶片等的模态分析,后者则允许在建立一部分循环对称结构的模型来完成对整个结构的模态分析ANSYS提供的模态提取方法有:子空间法(subspace)、分块法(block lancets),缩减法(reduced/householder)、动态提取法(power dynamics)、非对称法(unsymmetric),阻尼法(damped), QR 阻尼法(QR damped)等,大多数分析都可使用子空间法、分块法、缩减法。 模态分析可以使结构设计避免共振或以特定频率进行振动(例如扬声器),使工程师可以认识到结构对于不同类型的动力载荷是如何响应的;有助于在其它动力分析中估算求解控制参数(如时间步长)。 二.模态分析概念 1.通用运动方程 []{}[]{}[]{}() {}t M= + + u u F K u C

2.假定为自由振动并忽略阻尼: []{}[]{}{}0=+u K u M 3. 假定为谐运动: [][](){}{} 02 =-u M K ω 这个方程的根是i ,即特征值,i 的范围从1到自由度的数目,相应的向量是 {u}I ,即特征向量。模态分析假定结构是线性的(如, [M]和[K]保持为常数),简谐运动方程u = u0cos(wt), 其中 w 为自振圆周频率(弧度/秒)。特征值的平方根是 wi , 它是结构的自然圆周频率(弧度/秒),并可得出自然频率 fi = wi /2p 特征向量 {u}i 表示振型, 即假定结构以频率 fi 振动时的形状模态提取 是用来描述特征值和特征向量计算的术语。 三.模态提取方法- Power Dynamics 法 PowerDynamics 法适用于提取很大的模型(100.000个自由度以上)的较少振型(< 20)。这种方法明显比 Block Lanczos 法或子空间法快,但是:需要很大的内存;当单元形状不好或出现病态矩阵时,用这种方法可能不收敛;建议只将这种方法作为对大模型的一种备用方法。子空间技术使用Power 求解器(PCG)和 一直质量矩阵;不执行Sturm 序列检查(对于遗漏模态); 它可能影响多个重复频率的模型;一个包含刚体模态的模型, 如果你使用PowerDynamics 方法,必须执行RIGID 命令(或者在分析设置对话框中指定RIGID 设置)。

模态分析简介

模态分析用于确定设计结构或机器部件的振动特性(固有频率和振型),即结构的固有频率和振型,它们是承受动态载荷结构设计中的重要参数。同时,也可以作为其它动力学分析问题的起点,例如瞬态动力学分析、谐响应分析和谱分析,其中模态分析也是进行谱分析或模态叠加法谐响应分析或瞬态动力学分析所必需的前期分析过程。 ANSYS的模态分析可以对有预应力的结构进行模态分析和循环对称结构模态分析。前者有旋转的涡轮叶片等的模态分析,后者则允许在建立一部分循环对称结构的模型来完成对整个结构的模态分析。ANSYS产品家族中的模态分析是一个线性分析。任何非线性特性,如塑性和接触(间隙)单元,即使定义了也将被忽略。ANSYS提供了七种模态提取方法,它们分别是子空间法、分块Lanczos法、PowerDynamics法、缩减法、非对称法、阻尼法和QR阻尼法。阻尼法和QR阻尼法允许在结 构中存在阻尼。后面将详细介绍模态提取方法。 §1.2模态分析中用到的命令 模态分析使用所有其它分析类型相同的命令来建模和进行分析。同样,无论进行何种类型的分析,均可从用户图形界面(GUI)上选择等效于命令的菜单选项来建模和求解问题。 后面的“模态分析实例(命令流或批处理方式)”将给出进行该实例模态分析时要输入的命令(手工或以批处理方式运行ANSYS时)。而“模态分析实例(GUI方式)” 则给出了以从ANSYS GUI中选择菜单选项方式进行同一实例分析的步骤。(要想了解如何使用命令和GUI选项建模,请参阅< >)。<>中有更详细的按字母顺序列出的ANS YS命令说明。 §1.3模态提取方法 典型的无阻尼模态分析求解的基本方程是经典的特征值问题: 其中: =刚度矩阵, =第阶模态的振型向量(特征向量), =第阶模态的固有频率(是特征值), =质量矩阵。 有许多数值方法可用于求解上面的方程。ANSYS提供了7种方法模态提取方法,下面分别进行讨论。 1.分块Lanczos法 2.子空间(Subspace)法 3.Power Dynamics法 4.缩减(Reduced/Householder)法 5.非对称(Unsymmetric)法 6.阻尼(Damp)法(阻尼法求解的是另一个方程,参见<>中关于此法的详细信息) 7. QR阻尼法(QR阻尼法求解的是另一个方程,参见<>中关于此法的详细信息)注意—阻尼法和非对称法在ANSYS/Professional 中不可用。 前四种方法(分块Lanczos法、子空间法、PowerDynamics法和缩减法)是最常用的模态提取方法。下表比较了这四种模态提取方法,并分别对每一种方法进行了简要描述。 对称系统特征值求解法表 模态提取法适用范围内存要求存贮要求 分块 Lanczos法缺省提取方法 用于提取大模型的多阶模态(40阶以上) 建议在模型中包含形状较差的实体和壳单元时采用此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