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生生物学实验方案

合集下载

4水生生物学实验大纲1_2013_2.pdf

4水生生物学实验大纲1_2013_2.pdf

《水生生物学实验》课程大纲一、课程概述课程名称(中文):水生生物学实验(英文):Experiment of Hydrobiology课程编号:15241048课程学分:0.7课程总学时:21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前修课程:水生生物学二、课程内容简介(300字以内)水生生物学实验是水生生物学课程体系的重要的教学环节,对巩固课堂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工作的能力都有重要意义。

水生生物学实验认识水域中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底栖动物、水生高等植物的常见种类,掌握其主要形态构造特点。

掌握一般水生生物的调查分析方法,能独立设计进行水生生物调查工作方案,并能写出总结报告。

三、实验目标与要求实验目标在于认识水生生物常见种类,掌握其种群变化规律,对于增殖有益种群,控制有害种群,提高水体生产力显得十分重要。

认识淡水水域中蓝藻、硅藻、绿藻等八大藻门的常见种类,掌握其主要形态构造特点;认识淡水浮游动物的四大类群:原生动物、轮虫、枝角类、桡足类的常见种类,掌握其主要形态构造特点;认识淡水底栖动物的常见种类,掌握其主要形态构造特;熟悉水生高等植物的常见种类,掌握其主要形态构造特点。

四、学时分配水生生物学实验课学时分配内容学时实验类别备注实验一 蓝藻的观察与常见种类的识别 2 验证性实验实验二 硅藻的观察与常见种类的识别 2 验证性实验实验三 裸藻、金藻、黄藻、甲藻的观察与常见种类的2 验证性实验识别实验四 绿藻的观察与常见种类的识别(一) 2 验证性实验实验五 绿藻的观察与常见种类的识别(二) 2 验证性实验实验六 原生动物的观察与常见种类的识别 2 验证性实验实验七 轮虫的观察与常见种类的识别 2 验证性实验实验吧 枝角类的观察与常见种类的识别 2 验证性实验实验九 桡足类的观察与常见种类的识别 2 验证性实验2 验证性实验实验十 水生高等植物的观察及底栖动物的观察与常见种类的识别(注:水生生物学实验课程总计0.7学分,安排10次实验,验证实验性占100﹪,其中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在课程实习中安排)五、教学内容与安排实验一:蓝藻的观察与常见种类的识别1、实验目的与要求(1)、学会在显微镜下观察和识别蓝藻的主要形态特征,如无细胞核、无色素体、有异形胞等。

水生生物的课程设计

水生生物的课程设计

水生生物的课程设计一、引言水生生物是指在水体中生活的各类生物,包括鱼类、海洋生物和淡水生物等。

了解水生生物的多样性和生态特点对生物学教育至关重要。

本课程设计旨在教授学生有关水生生物的知识,培养他们对水生生物的兴趣,并提供实践机会,以增强他们的实际操作技能。

二、课程目标1.了解水生生物的分类和多样性;2.掌握水生生物的生态特征和适应策略;3.培养学生观察和实验设计能力;4.了解水生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5.提供实践机会,加强学生的技能培养。

三、教学内容1.水生生物的分类与多样性a.鱼类的分类和特征b.海洋生物和淡水生物的分类比较c.水生生物的多样性与适应策略2.水生生物的生态特征a.水生生物的饮食习性b.水生生物的繁殖与迁徙c.水生生物与环境的互动关系3.水生生物实验设计a.观察和记录水生生物的外部特征b.测量水生生物的生长和行为c.探究水质对水生生物的影响4.水生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a.水生生物对水质的净化作用b.水生生物的食物链与能量流动c.水生生物对环境的生态服务四、教学方法1.理论授课:通过课堂讲解和多媒体展示,介绍水生生物的分类、多样性和生态特征。

2.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实验和观察,培养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观察记录技巧。

3.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和分享彼此的观察结果,促进思想碰撞和合作学习。

4.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参观水族馆、水生生物保护区等,亲身接触和学习水生生物的真实环境。

五、教学评估1.课堂参与:考察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和回答问题的能力。

2.实验报告:评估学生的实验设计和观察记录能力。

3.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内合作学习和观点交流的能力。

4.综合考核:设立期末考试,综合考察学生对水生生物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六、教学资源1.教材:选择适合教学目标的水生生物学教材,为学生提供参考资料。

2.多媒体设备:利用投影仪、电脑等多媒体设备展示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3.实验器材:准备适量的显微镜、容器、水质测试工具等实验器材。

水质指标对水生生物的生存实验

水质指标对水生生物的生存实验

水质指标对水生生物的生存实验水质是衡量水体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而水生生物对水质的敏感度更是高于其他生物体。

因此,进行水质指标对水生生物的生存实验,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水质对生物的影响,从而保护和改善水环境。

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研究不同水质指标对水生生物的生存影响。

通过观察和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结果,揭示水质对水生生物的重要性,并对水环境的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二、实验方案1. 实验材料和设备本实验所需材料包括:- 水族箱:用于容纳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 不同水质指标的处理水样:如氨氮、溶解氧、水温等。

可通过水样采集和实验室加工获得;- 鱼类或昆虫等水生生物:作为实验中的被观察对象;- 实验记录表:用于记录实验数据和观察结果。

2. 实验步骤(1)准备工作- 清洗水族箱,确保容器内部干净无杂质;- 按照需求准备不同水质指标的处理水样。

(2)设置实验组和对照组- 将水族箱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设置多个相同大小和数量的水生生物,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3)水质参数记录- 在实验开始前,将不同水质指标测量仪器校准至准确状态;- 测量并记录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水质参数,包括氨氮、溶解氧、水温等关键指标。

(4)观察生存情况- 根据预设实验时间,每天或每时段观察并记录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水生生物的生存情况,包括活跃度、死亡数量等。

(5)数据分析与总结- 结合所得实验数据,分析不同水质指标对水生生物的影响程度;- 总结出哪些水质指标对水生生物的生存能力影响最为显著。

三、实验结果与讨论通过对实验数据的观察和分析,我们发现不同水质指标对水生生物的生存影响各不相同。

例如,氨氮浓度超过一定范围时,会对鱼类的呼吸系统造成严重损害,导致大量鱼类死亡;溶解氧水平过低,会使水生动物无法正常呼吸,因氧气不足而造成大规模死亡。

而水温过高或过低也对部分水生生物的生存能力产生较大的影响。

综合上述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水质指标对水生生物的生存具有重要影响,不同的水质指标对不同的水生生物有不同的敏感度。

水生生物学教学教案

水生生物学教学教案

海洋生物:生活在海洋环境 中,如鱼类、甲壳类、软体
动物等
特点:适应水生生活环境, 具有呼吸、摄食、排泄、生
殖等生理功能
水生生物的生活环境:淡水、 海水、湖泊、河流等
水生生物的生态作用:食物链、 食物网、生态平衡等
水生生物的生态适应:呼吸、 摄食、繁殖等
水生生物的生态保护:污染防 治、生态修复等
发育过程:胚胎发育、幼体 发育、成体发育等
繁殖方式:有性繁殖、无性 繁殖、自体繁殖等
繁殖与发育的影响因素:环 境因素、遗传因素、生理因
素等
繁殖与发育的应用:人工繁 殖、育种、生态保护等
生态平衡的概念: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动态平衡关系 水生生物的生态地位: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角色 生态保护的意义: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 保护措施:加强环境监测,实施生态修复,推广环保意识
讨论法的实施步骤:提出问 题、分组讨论、分享观点、
教师点评。
讨论法的注意事项:教师要 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讨论,
避免偏离主题。
案例选择:选择具有代表 性的水生生物学案例
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分析 案例,理解水生生物学的
原理和概念
案例讨论:组织学生进行 小组讨论,分享对案例的
分析和见解
案例总结:教师总结案例 分析,强调重点和难点, 引导学生掌握水生生物学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学会观察和描述水生生物的形态特 征和行为
培养科学探究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培养学生对水生生物的热爱和尊重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引导学生关注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和保护问题 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探索精神
3
淡水生物:生活在淡水环境 中,如鱼类、虾类、贝类等

《观察水中微小的生物》作业设计方案

《观察水中微小的生物》作业设计方案

《观察水中微小的生物》作业设计方案一、设计目的:通过观察水中微小的生物,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科学实验能力,引发学生对生态环境的关注和保护意识,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适用对象:中学生三、时间安排:本实验设计为一次性实验,时间为1-2小时。

四、实验器材:1. 显微镜2. 显微镜玻璃片3. 水样采集器4. 水样容器5. 水样标本6. 水中微生物观察图册五、实验步骤:1. 学生分组,每组3-5人,每组配备一台显微镜和相应的实验器材。

2. 学生使用水样采集器采集水样,并将水样倒入水样容器中。

3. 学生取一小滴水样在显微镜玻璃片上,放入显微镜中,调整放大倍数,观察水中微小生物的形态和特征。

4. 学生借助水中微生物观察图册,辅助识别和记录观察到的水中微生物种类。

5. 学生根据观察结果,填写实验报告,描述所观察到的水中微生物的特征和生态环境。

六、实验评价:1. 学生根据实际观察情况,结合水中微生物观察图册,准确识别和描述所观察到水中微生物的种类和特征。

2. 学生能够正确使用显微镜和实验器材,观察过程中注意安全。

3. 学生展示出对生态环境的关注和保护意识,明确水资源保护的重要性。

4. 学生能够合作完成实验,相互协助,共同探讨水中微生物观察结果。

七、延伸拓展:1. 学生可自行收集水样进行观察,并比较不同水域中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

2. 学生可观察水中微生物的生存条件和环境变化对其数量和种类的影响。

3. 学生可进行水中微生物的营养链探究,了解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通过《观察水中微小的生物》作业设计方案的实施,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素养,促进学生对生物学的学习和兴趣,培养学生对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的意识,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小学教育ppt课件教案探索水生生物:观察和实验

小学教育ppt课件教案探索水生生物:观察和实验
水生生物面临的威胁
由于环境污染、过度捕捞、栖息地破坏等因素,水生生物正面临着 严重的生存威胁。
水生生物保护的意义
保护水生生物不仅有助于维护生态平衡,还能促进人类社会的可持 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参与水生生物保护实践活动
1 2 3
观察和记录水生生物
组织学生到水域附近进行观察,记录所见到的水 生生物种类、数量和行为等信息,培养学生的观 察力和记录能力。
能力目标
能够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探究水生 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等问题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探究精 神。
课程安排与时间
01
02
03
04
课程时间
3课时(每课时40分钟)
第1课时
课程导入与知识讲解,包括水 生生物的概念、分类和生存环
境等。
第2课时
观察实验与探究,组织学生分 组进行水生生物的观察和实验
设计和实施保护方案
引导学生分析水生生物面临的威胁,提出保护措 施,如减少污染、合理捕捞、保护栖息地等,并 鼓励学生将方案付诸实践。
参与公益活动
组织学生参加水生生物保护相关的公益活动,如 清理水域垃圾、宣传保护知识等,提高学生的社 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
分享交流保护经验和成果
分享个人经验和感受
01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在保护水生生物过程中的经验和感受,包括
记录要点
记录重要观察结果,如生物数 量、种类、行为特点等。
注意安全
不要过于靠近水边,注意防滑 、防溺水等。
记录整理观察结果
整理记录
将现场记录进行整理,补充遗漏信息。
绘制图表
根据需要,绘制相关图表,如生物数量分布 图、行为特点表等。
分析观察结果

探索神奇的水世界小学三年级水生生物学课题设计

探索神奇的水世界小学三年级水生生物学课题设计

探索神奇的水世界小学三年级水生生物学课题设计探索神奇的水世界小学三年级水生生物学课题设计在我们的美丽地球上,有一片神奇的水世界,它蕴含着无限的奥秘和生机。

而我们,作为小学三年级的学子,有幸能够探索这个神奇的水生生物学课题。

为了更好地了解水生生物,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探索:第一部分:水生生物的种类与特点在这一部分,我们将开始探索水生生物的多样性。

从小草到大鲸鱼,无论大小,水生生物都有其独特的外貌和习性。

我们将学习如何辨认不同的水生生物,了解它们的生活环境和生存方式。

首先,我们将认识一些常见的水生生物,比如鱼、藻类和甲壳动物。

通过观察它们的外貌和行为,我们可以探索它们独特的特点。

例如,鳗鱼的身体形状细长,适应在狭小的空间中穿行;水母则有许多触手,能够捕捉食物。

我们可以利用图片或者实地考察来进一步了解这些水生生物。

第二部分:水生生物的适应性和生存竞争在这一部分,我们将探索水生生物如何适应各种环境,并与其他物种进行生存竞争。

水生生物的外貌和行为都是它们适应环境的结果。

比如,淡水鱼体内有特殊的细胞结构来适应水的渗透压;海洋鱼则有特殊的鳃来呼吸海水中的氧气。

我们可以通过研究它们的适应性来了解它们在不同环境中的生存技巧。

此外,水生生物之间也存在着生存竞争。

例如,食肉鱼捕食小鱼,而小鱼则会采取一些逃避策略来躲避被捕食的命运。

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和模拟实验来了解这些生态关系。

比如,观察一条食肉鱼在水中捕食的过程,或者设计一个模拟水生生物之间的竞争实验。

第三部分:保护水生生物与环境最后,我们将学习如何保护水生生物和它们的生存环境,共同建立一个和谐的水世界。

随着人类活动的增加,许多水生生物面临着威胁。

例如,垃圾污染、过度捕捞和水污染等问题对水生生物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我们将学习如何合理利用水资源,减少对水生生物的伤害。

同时,我们还可以参与一些环保活动,比如参与清理河流和湖泊垃圾,宣传保护水生生物的重要性。

在这个课题中,我们将通过观察、实验和参与实际行动,深入了解水生生物的奇妙世界。

水生生物学实验-课程大纲2020版-薛莹

水生生物学实验-课程大纲2020版-薛莹

中国海洋大学本科生课程大纲课程属性:公共基础/通识教育/学科基础/专业知识/工作技能,课程性质:必修、选修一、课程介绍1.课程描述(中英文):《水生生物学实验》是一门实践性强的课程,随着近年来现代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的影响,它在科学研究和生产应用方面发挥着不可取代的地位和作用。

遵循加强基础、强化能力、扩展现代实验技术手段、开拓设计性实验能力的原则,增加综合性实验项目和设计性实验的比例。

在基础实验阶段增加学生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感性认识,让学生从实验准备阶段就进入实验室,参与整个实验准备过程,理解实验方法步骤的设立原则,学会独立思考,激发探知欲望,增强学生的主动性。

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可以将相近的实验整合优化,增加实验的系统性,提高学生学习的系统性,以及培养实验兴趣。

Experiment of hydrobiology is a practical course.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odern biotechnology in recent years, it plays an irreplaceable role in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s. The principles of strengthening foundation, strengthening ability, expanding modern experimental technology and developing design experiment ability should be followed. So the proportion of comprehensive and designed experiments are increased. In the basic experiments, students' perceptual knowledge of basic knowledge and basic skills will be- 5 -increased. Students can enter the laboratory from the experimental preparation, participate in the whole process of experimental preparation, understand the principle of establishing experimental methods and steps, learn to think independently, stimulate their desire for exploration, and enhance their initiative. Comprehensive and designed experiments can integrate and optimize similar experiments, increase the systematisms of experiments, and cultivate the interests of students.2.设计思路:水生生物学实验课程贯彻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和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水生生物学教案范文

水生生物学教案范文

水生生物学教案范文一、教学内容和目标:1.教学内容:2.教学目标:a.知识目标:了解水生生物的分类特征,掌握几种常见水生生物的形态特征和生态适应,能够解释水生生物与水体环境的相互关系。

b.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水生生物的能力,能够正确分辨和分类水生生物。

c.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水生生物的保护意识,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水生生物的分类特征和生态适应。

教学难点:学生对水生生物的分类和形态特征的掌握。

三、教学过程:1.导入(约10分钟)a.师生互动:老师可以先给学生展示一些水生生物的图片,让学生猜测它们的名称以及它们可能在何种水域或水生环境中生活。

b.引入话题:通过上述互动,导入本节课的主题:水生生物学。

2.知识讲解(约20分钟)a.水生生物的分类:讲解水生生物按生活习性和栖息环境分类的基本原则,如根据生活方式分为浮游生物、底栖生物和游泳生物;根据栖息环境分为淡水生物和海水生物等。

b.水生生物的形态特征:选择几种常见的水生生物,例如鱼类、藻类、水生昆虫等,向学生介绍它们的形态特征,并强调这些特征的生态意义。

c.水生生物的生态适应:讲解水生生物为适应水体环境的各种特殊条件而发展的适应性结构和功能,如鱼类的鳃、鱼鳍、气泡囊等。

3.实践操作(约30分钟)a.观察水生生物:将学生分成小组,给每个小组发放显微镜和一些准备的水生生物标本,让学生仔细观察并描述它们的形态特征。

b.分类实验:根据观察到的形态特征,让学生试着将标本进行分类,可以提供一些提示和辅助材料,如分类表、鉴定手册等。

4.归纳总结(约10分钟)a.学生汇报:让每个小组派代表汇报他们的观察结果和分类成果,激发学生的团队合作和分享精神。

b.总结归纳:老师给出正确的分类和鉴定答案,并与学生一起总结水生生物的特点和生态适应。

5.拓展延伸(约20分钟)a.探究实验:让学生自己设计一个小实验,探究水生生物对于水体环境的表现和反响,如观察水生生物在不同水质条件下的生长和活动情况。

水生生物学实验报告

水生生物学实验报告

水生生物学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了解水生生物的生态特征和适应机制。

实验设备:水族箱、水温计、PH计、氧气计、显微镜、剪刀、放大镜等。

实验步骤:
1. 设置水族箱:将水族箱内充满适宜的水,调节水温和PH值
到合适的范围。

2. 观察水生生物:选取适合的水生生物放入水族箱中,如虾、螺、鱼等,观察它们的行为特点、呼吸方式以及对水温、PH
值等的适应能力。

3. 测量水质指标:使用水温计、PH计、氧气计等设备测量水
中的温度、PH值、溶氧量等指标,以了解水质对水生生物的
影响。

4. 观察细胞结构:将少量水生生物样本取出,放入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结构,了解水生生物适应水生环境的细胞特点。

5. 分析结果:根据观察和测量到的数据,分析水生生物的适应机制和生态特征,如水温、PH值等对它们的影响以及它们的
行为、呼吸方式等特点。

实验结论:
通过实验可以得到水生生物对水温、PH值等水质指标有一定
的适应能力,但是超过其适应范围的水质条件会对其生存和生长产生不良影响。

水生生物的细胞结构和形态特点与其适应水生环境有关,如具有透明外骨骼、供氧较高的鳃等特点。

水生生物利用鳃等器官进行呼吸,适应水中的氧气含量较低的环境。

实验结果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水生生物的特征和生存环境要求,对水域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管理具有参考意义。

水产微生物学:水产微生物学综合实验

水产微生物学:水产微生物学综合实验
水产微生物学综合实验
实验报告一:实验设计
题目:分析鱼肠道细菌的种类和组成的方法 一、目的意义 二、实验方案 三、预期问题与拟采取的解决办法
实验报告二
题目:水产微生物学综合实验 一、目的 二、实验内容与步骤 三、结果与分析 四、思考题: P21-六(1、4);P28-六(1、2); P34-六(1、2、3、4);P38-六(1);
周(四)
①生理生化反应接种(二人一套,见安排) ②平板菌落计数结果观察(如果菌落很小,可继续培 养24小时后观察) ③未知菌革兰氏染色(详细记录细菌形态、革兰氏反 应结果)。
▲ “产硫化氢试验”的第21号试管改“产H2S菌”为 “变形杆 菌”; ▲ 改所有的“未知菌①”为“嗜水气单胞菌”; ▲ 所有的“未知菌②”应为同一个斜面菌种(即同一种菌)。
2、加入抗原。从第10管开始,由后向前每支管依次加入0.2mL 嗜水气单胞菌菌悬液。此时血清稀释倍数相应加大一倍。
3、抗原抗体反应。把各管混合液振摇混匀,置37℃过夜,观 察结果。

周(二):②倒平板、划线分离

基 :
(每人二套)








5
组 ) , 每
41






注意事项:每画一组线,接种环需灭菌一
一、实验安排
周(一):器皿洗涤、培养基制备(见安排)、灭菌 周(二):①血清学反应(如凝集反应不能观察结果,可第二天观察);
②倒平板、划线分离(每人二套); ③液体接种(平板计数和显微计数用):大肠杆菌 (一人一支)。 周(三):①血清学反应结果观察; ②斜面接种(生化反应用):产气、变形、大肠、枯草、嗜水气

水生生物学实验指导书汇总

水生生物学实验指导书汇总

实验一藻类的观察分类一.实验目的:通过浓缩的藻类样品液中局部藻类的形态结构观察和分类,认识藻类的形态结构,并学会藻类种类的分类鉴别。

二.实验仪器和材料1.仪器:显微镜、玻璃培养皿、载波片、盖玻片、镊子、教头滴管等。

2.材料:含有各种藻类的固定液。

三.实验内容和步骤1.先调节好显微镜,是物镜倍数最低;2.以胶头滴管吸取固定液,滴在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做好观察装片;3.观察装片中的微型藻类的形态结构,并分类鉴定藻种。

四.实验结果及分析1.对所观察的微藻种类画出形态结构图。

2.在所画的藻类建议图上标上藻类种名、放大倍数等。

实验二水生维管束植物的采集和分类鉴定一、实验目的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通过水生维管束植物的野外水域标本采集,实地观察认识其生态分布习性。

二、实验仪器和材料1.实验仪器:解剖盘、放大镜、镊子等。

2.实验材料:学生自己采集来的水生维管束植物标本。

三、实验内容和步骤〔一〕、实验内容1、组织学生去野外水域采集水生维管束植物的标本,拍摄一些水生生物野外水域生态分布和栖息的照片;2、所采的标本拿回到实验室,结合资料进行分类鉴定;3、编列出所采标本种类的检索表。

〔二〕、实验步骤1、先洗净所采的各种水生维管束植物的标本;2、结合资料,先对标本归大类,再具体分类鉴定各种标本;3、写出各种类的主要特征和分类地位;且附野外所摄实地生长照片;4、根据所获取的各种类主要特征,编排检索表。

四、实验结果和分析1、水生维管束植物的形态构造观察,并配上代表种形态图。

2、水生维管束植物的分类鉴别,并写出其分类地位和主要特征。

实验三水生软体动物局部经济种的观察、分类一、实验目的二、实验仪器和材料1、仪器:放大镜、解剖盘、镊子等。

2、材料:水生软体动物局部经济种标本。

三、实验内容和步骤〔一〕、实验内容1、观察软体动物的外部形态结构;2、结合资料和图片进行分类鉴定;3、写出其主要特征和分类地位;4、编排标本种的检索表。

〔二〕、实验步骤1、先洗净软体动物的外部泥砂、藻类等各种污物;2、观察软体动物的外部形态结构,包括观察蛤的生长线、蛤的壳顶、壳口等,并测量壳高、壳长;观察田螺或玉螺的外部形态结构,包括观察螺的螺旋层、体螺层壳顶、壳口、螺脐、缝合线等,计数螺层,并测量壳高、体螺层高和螺旋层高等;3、分类鉴定,同时写出其主要特征和分类地位,编出检索表;四、实验结果和分析1、写出软体动物标本的主要特征和分类地位;2、编排局部经济种类的检索表。

水生生物学实验-PowerPointPresentat

水生生物学实验-PowerPointPresentat
沙,常可看到伪足自壳口伸出。 4.有孔虫(Foraminifera) (各种壳的装片):虫体具多 室的石
放射虫
有孔虫
四、注意事项
1.制作草履虫临时装片时,应注意棉花纤 维
的使用量;观察时,避免长时间观察同 一
虫体。 2.观察食物泡、刺丝放散时,要注意试剂 的
添加量。
五、结果表述
1.掌握原生动物代表种类的形态结构; 2.掌握运动性强的微型动物的观察、实验 方
2.借助显微镜观察藻类个体形态,通过实验了解藻 类的特性。
三、实验准备
称取1克硝酸钾、0.25克氯化钾、0.25克硫酸 镁、0.25克磷酸二氢钾和0.2毫升1%的硫酸 亚铁,溶在盛有1000毫升蒸馏水的大烧杯里, 再倒入10克琼脂后加热,溶化后倒入试管备 用(约占试管的1/4)。为衣藻的采集和培 养做准备。
三、实验内容和步骤
1.沙蚕的外形观察,内部解剖和横切面玻片标 本的观察。
2.星虫的外形观察,内部解剖和横切面玻片标 本的观察。
3.沙蚕和星虫外形和内部结构的比较。
吻的分区:8区
背 面 观
辐 面 观
躯干部
疣足(parapodium) 单叶型:1个叶瓣1束刚毛 双叶型:2个叶瓣,背叶, 腹叶,背(触)须;腹( 触)须。叶舌,刚叶 亚双叶型:背叶退化
方格星虫
四、思考题与作业
1.绘蚯蚓、沙蚕的横切面图。 2.总结环节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小结
环节动物体长圆柱形或长而扁平,左右对称, 由前后相连的许多环节合成。有的有不分节的附肢, 即疣足;有的无附肢,而只有刚毛,以佐运动。体 腔多数明显。分布于海水、淡水和土壤中,少数寄 生。可分原环虫纲(例如角 虫)、毛足纲(例如 沙蚕、蚯蚓)和蛭纲(例如蚂蟥)三纲。其中沙蚕 等动物对水产养殖意义较大。

《水生生物学》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水生生物学》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水生生物学》实验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中文/英文):水生生物学实验/Hydrobiology experiment 课程编号:2401010 课程类别:水生生物实验指导书(自编)教材名称:水生生物学学时学分:学时:27;学分1;实验学时:27应开实验学期:第4-5学期先修课程:普通动物学适用专业:生物科学专业,水产养殖专业一、课程性质与目的水生生物学是水产养殖和生物科学专业本科生的必修课程,而水生生物学实验则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的一门重要课程,是水生生物学教学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

通过实验教学,使学生掌握常见水生生物类群的形态结构、主要特征、分类等基本知识,学会各类水生生物标本的固定、储存和观察方法,掌握生物图的绘制以及CCD图像拍摄技巧,掌握水生生物分类检索表的使用方法和编制方法。

最重要的是通过实验,识别常见和经济水生生物种类并掌握分类地位,具备独立进行水生生物种类的鉴别能力,为以后的水生生物教学实习及后续的相关专业课程打下坚实的形态和分类学基础。

二、课程简介本实验课程主要通过观察各类水生生物包括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底栖动物、大型水生维管束代表种类的形态结构,掌握不同类群水生生物的主要特征。

通过解剖或直接观察主要特征,借助检索表,对常见水生生物种类进行鉴别分类。

根据实验观察的实物标本绘制生物图制作实验报告,应用CCD成像系统拍摄观察的实物标本图像,并训练测量标本大小和处理图像的技巧。

旨在通过实验,使学生具备水生生物标本的鉴别能力以及生物图像的采集和处理能力。

为以后相关课程的学习和水生生物资源调查实习等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主要仪器设备:显微镜、解剖镜、放大镜、CCD成像系统四、教学方法与基本要求教师在实验课开始的15分钟讲授实验课的内容,演示实验操作方法和讲解实验注意事项。

学生自己动手实验,碰到问题随时要求教师解答。

对课堂中学生碰到的共性问题,教师运用示教镜通过投影大屏幕进行集中讲解。

水生生物学实验方案

水生生物学实验方案

不同饲料对萼花臂尾轮虫发育的影响一、问题的提出微藻(小球藻),酵母对生萼花臂尾轮虫长速度的影响二、实验假设与理论依据1.实验假设:微藻对促进轮虫的生长作用更显著2.理论依据:微藻是培养轮虫的首要饵料三、实验目标从选定的两种饲料中,确定萼花臂尾轮虫生长应选用的最佳饲料四、实验对象、方法及手段1.实验对象:采用取自青衣江中的萼花臂尾轮虫2.实验方法:实验设置为两组,其中一组专门为轮虫投放微藻饵料。

另一组专门地投放酵母作为铒料。

水温20度以下,投喂量为50克/亿每日。

水温在25度以上,投喂量按100克/亿每日。

投喂时,用150-200目筛绢过滤后均匀泼洒。

若干日后观察两组轮虫的生长速度3.检测手段(数据统计:显微镜计数以及Word表格的制作)五、实验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空白对照原则六、实验内容:不同饲料对轮虫发育影响1.准备阶段(起止时间)具体做法:1.培养容器:采用小型玻璃容器高锰酸钾用10 x10-6浓度的溶液分几次淋洒池壁。

为防止氧化锰附着,应在消毒30min后用清水冲洗干净。

2.培养用水培养用水亦须严格消毒。

由于培养用水量较少,可采取高温煮沸法。

3.接种轮虫的接种密度一般以2~5个/mL为宜。

在适宜的温度、饵料、溶氧、光照等条件下,经8~10 d即可扩大培养或收获。

4.饵料投喂单胞藻、酵母两种饵料。

在小水体中培养轮虫,投喂酵母后应轻轻搅拌,使之分布均匀,并能增加水体的溶氧量。

采用稍大水体进行轮虫培养时,应连续充气,以保证培养水体中的溶氧量,并可防止饵料下沉;但充气量不宜过大,以利轮虫的快速生长和繁殖。

5.温度控制萼花臂尾轮虫适温范围较广,其最适生长温度为25—30℃。

为使培养的轮虫达到最快的生长繁殖速度,应注意保温加温。

6.水质控制轮虫的生长发育和繁殖与水质关系很大。

在培养过程中,随着轮虫密度的增加、饵料密度的变化以及轮虫排泄物的积累,水体中的理化因子会发生明显的变化,所以应定时观测水质,及时补加新水。

水生生物学实习

水生生物学实习
水生生物学实习
一、实习目的
掌握水生生物调查方法
1、熟悉相关仪器的方法。
3、掌握浮游生物、底栖动物的定性、定量标 本的采集方法。 4、掌握浮游生物、底栖动物定性、定量分析 方法及生物量计数方法。 5、为从事相关的科研、生产工作奠定基础。
二、实习仪器
1、工具:浮游生物网、采水器,挖泥器、温度计、 水体地形图、分样筛、脸盆、水桶、铅笔、记录本、
(6)测定透明度、PH值、水温,观察水色 并做好记录。 透明盘的使用方法:
五、浮游植物原初生产量的测定方 法——黑白瓶测氧法
①黑白瓶测氧法的基本原理: ②测定地点及测定时间:与浮游生物测定一 致,以便分析比较。 ③采水及挂瓶水层的确定:主要根据透明度 来确定,一般在透明度的0.5、1、2、3倍 处采水挂瓶。
★水深超过10 m时:应在中层增采一个水样。
★采水时,每一瓶都应有标签标明时间、地点、样品
号、水层、温度等。 ★采样次数可多可少。有条件可每月采一次,一般情 况可每季度采样一次,最低限度应在春季和夏末秋 初各采一次。
3、标本的采集:
(1)浮游植物定性标本的采集: ★浮游生物网使用方法: A 活标本的采集:一瓶 B 固定标本的采集:一瓶,用1-2%碘液固定。 (2)浮游植物定量标本的采集:(一瓶、1000ml) ★采水器的使用方法: ★采样点的选定 用采水器 采水1升 装入1000毫升的广口瓶 加15毫升碘液固 定 沉淀24小时 浓缩至30-50毫升 装入标本瓶 贴好标签。

当多设采样点。
★一般情况下应顾及水体中心、边缘。
★水库应在上、中、下游分别设点。
★海洋中站位的设置,因与环境监测站相一致,或根 据污染、赤潮发生范围等,酌情而定。
2.采样层次、采水量及采样次数:

幼儿园科学探索:水生生物观察与实验教学方案

幼儿园科学探索:水生生物观察与实验教学方案

幼儿园科学探索:水生生物观察与实验教学方案一、引言在幼儿园的科学教育中,水生生物观察与实验是一个重要的教学内容。

通过观察水生生物的生长、运动和生活习性,可以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探究精神和科学思维。

本文将介绍幼儿园水生生物观察与实验教学的方案,并探讨如何在实践中深入理解水生生物的世界。

二、水生生物观察与实验教学方案1.教学目标设定在进行水生生物观察与实验教学时,首先需要明确教学目标。

让幼儿了解水生生物的种类和特征,培养他们对水生生物的兴趣和保护意识,促进他们观察和记录水生生物的能力。

2.教学内容安排教学内容可以包括水生生物的选择,观察与实验的场所和时间安排,以及相应的教学资源准备。

通过安排适合幼儿的水生生物观察与实验内容,可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3.实施教学活动在实施教学活动时,可以引导幼儿进行水生生物的观察与记录,例如观察鱼类的游动方式、觅食行为等。

也可以进行简单的水质测试实验,让幼儿亲自动手,体验科学实验的乐趣。

4.教学评价与反馈在教学活动结束后,要对幼儿的观察与实验进行评价与反馈。

可以通过展示幼儿的观察记录、实验成果等方式,肯定幼儿的努力与表现,激励他们对科学探索的兴趣。

三、深入理解水生生物的世界通过实施水生生物观察与实验教学,幼儿可以深入理解水生生物的世界,同时也对幼儿自身的成长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幼儿通过观察水生生物的生长和活动,可以了解到不同种类的水生生物有着不同的生活习性和特征。

鱼类的鳃呼吸、藻类的生长方式等。

这些观察过程中的细节,可以为幼儿打开一扇通往生物世界的大门,激发他们对生命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通过实验活动,幼儿可以亲自动手,体验科学实验的乐趣。

他们可以用自己的方式去观察、记录和解释实验现象,从而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实验能力。

这些实践活动不仅可以帮助幼儿理解水生生物的生态体系,也可以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对水生生物观察与实验的整体活动的总结和回顾,可以让幼儿更全面、深刻和灵活地理解水生生物的世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同饲料对萼花臂尾轮虫发育的影响
一、问题的提出
微藻(小球藻),酵母对生萼花臂尾轮虫长速度的影响
二、实验假设与理论依据
1.实验假设:微藻对促进轮虫的生长作用更显著
2.理论依据:微藻是培养轮虫的首要饵料
三、实验目标
从选定的两种饲料中,确定萼花臂尾轮虫生长应选用的最佳饲料
四、实验对象、方法及手段
1.实验对象:采用取自青衣江中的萼花臂尾轮虫
2.实验方法:实验设置为两组,其中一组专门为轮虫投放微藻饵料。

另一组专门地投放酵母作为铒料。

水温20度以下,投喂量为50克/亿每日。

水温在25度以上,投喂量按100克/亿每日。

投喂时,用150-200目筛绢过滤后均匀泼洒。

若干日后观察两组轮虫的生长速度
3.检测手段(数据统计:显微镜计数以及Word表格的制作)
五、实验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空白对照原则
六、实验内容:不同饲料对轮虫发育影响
1.准备阶段(起止时间)
具体做法:1.培养容器:采用小型玻璃容器
高锰酸钾用10 x10-6浓度的溶液分几次淋洒池壁。

为防止氧化锰附着,应在消毒30min后用清水冲洗干净。

2.培养用水
培养用水亦须严格消毒。

由于培养用水量较少,可采取高温煮沸法。

3.接种
轮虫的接种密度一般以2~5个/mL为宜。

在适宜的温度、饵料、溶氧、光照等条件下,经8~10 d即可扩大培养或收获。

4.饵料投喂
单胞藻、酵母两种饵料。

在小水体中培养轮虫,投喂酵母后应轻轻搅拌,使之分布均匀,并能增加水体的溶氧量。

采用稍大水体进行轮虫培养时,应连续充气,以保证培养水体中的溶氧量,并可防止饵料下沉;但充气量不宜过大,以利轮虫的快速生长和繁殖。

5.温度控制
萼花臂尾轮虫适温范围较广,其最适生长温度为25—30℃。

为使培养的轮虫达到最快的生长繁殖速度,应注意保温加温。

6.水质控制
轮虫的生长发育和繁殖与水质关系很大。

在培养过程中,随着轮虫密度的增加、饵料密度的变化以及轮虫排泄物的积累,水体中的理化因子会发生明显的变化,所以应定时观测水质,及时补加新水。

7.轮虫的扩大培养
在适宜的温度、光照,充足的饵料,良好的水质及合理的培养方法下,经10d左右的培养,当轮虫的密度达到200个/ml以上时,即可进行扩大培养或采收。

采收
当轮虫的密度达到200个/ml以上时即可采收使用。

可用200目筛绢制成的专门网具捞取;也可利用轮虫的趋光特性进行光诱,使轮虫集群,然后进行捕捞。

为使轮虫培养得以延续,应确定合理的捕捞量,使水体中保持一定的轮虫密度,以利再生产。

2.实施阶段(起止时间)
具体做法:①2011年4月15日到青衣江河边采集萼花臂尾轮虫
②2011年4月15日-2011年4月28日将采集回来的萼花
臂尾轮虫分为三组,第一组喂微藻,第二组喂酵母。

3.总结阶段(起止时间):2011年4月15日-2011年4月28日
具体做法:①根据实验过程中记录的相关数据对实验假设进行验证
②制作相关统计分析文档
③请教老师和师兄,并请他们帮忙修改。

八、保证措施;1、邀请有经验的师兄做实验指导2、自己查阅相关书籍学习相关知识。

3、随时注意观察实验进展中遇到的问题,并及时请教同学或老师。

九、课题组构成
杨杰20091214 水产09-3 张欣20091207 水产09-3 周志20091215 水产09-3 杨翰20091218 水产09-3 袁坤20091231 水产09-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