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教育规律及原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三:研究生教育规律与原则

一、研究生教育规律与研究生教育原则

1、规律与原则

规律:是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是事物发展的普遍的必然性,对规律的认识在于解决什么是事物发展的本质联系和必然趋势。

原则:通常指人们观察和处理问题的准则或指导人们从事某项活动的内在要求,原则的建立旨在解决应该怎么办的问题,即原则应当表述的不是某项活动的实然状态,而是活动的应然状念,是实践主体的一种价值判断和价值的选则。

原则并不是从思维中得来的产物,它是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和反映,是以客观规律为基础的,根据实践主体的意志提出的一种主观要求。原则与规律的区别是:规律是一种客观存在,而原则是依据规律这种客观存在建立起来的反映了实践主体主观要求的产物。规律的掌握在于帮助人们认识事物或某项活动的本质属性或本质联系,而原则的建立在于指导人们按某种准则从事某项活动。原则既反映规律的客观性,又具有反映实践主体要求的主观性,是人们行动的指南和准则。

2、教育规律与研究生规律、研究生教育规律与研究生教育原则

教育规律:指教育内部诸因素之间、教育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具有本质性的联系,以及教育发展变化的必然趋势。

教育规律有一般规律与特殊规律之别,教育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是相对的,教育的特殊规律即教育的局部规律、具体规律,指存在于教育的不同方面、不同阶段、不同层次、不同活动之中的规律,我们本本专题的研究生教育规律即是教育规律中的特殊规律。

研究生教育规律:指研究生教育内部诸因素之间、研究生教育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具有本质性的联系,以及研究生教育发展变化的必然趋势。

研究生教育的原则:根据研究生教育的目的、研究生教育发展规律从在研究生教育经验的高度总结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指导研究生教育上作的基本要求。

研究生教育原则是建立在对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的正确认识基础上的,是对长期的研究生教育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因此,研究生教育原则是指导研究生教育活动的行动指南,是实践主体自觉将研究生教育规律在研究生教育活动中的具体化,只有在研究生教育原则指导下的研究生教育活动才更具科学性、现实性。

二、研究生教育的基本规律

(一)研究生教育必须适应和促进社会的发展需要

研究生教育隶属于教育范畴,因此其与社会的本质联系是由教育与社会特有的本质联系衍生而来的。然而,研究生教育是作为教育系统的最高层次存在的,故与社会的联系又最为密切、最为直接,即最能敏感地接受社会诸方面对它存在、发展带来的影响,同时又对社会的发展、变化发生产生有力的作用。由于人类社会的整体结构是经济、政治、文化的三维统一体,即任何一个社会就其构成要素来说,都可划分经济、政治、文化这样三个子系统或三个层面,而任一社会现象也都是在这三者的矛盾运动中发生、发展的,即与这三者有着本质的联系。因此,关于研究生教育必须适应和促进社会发展需要的规律也必须利于促进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需要等方面来分析。

1、研究生教育必须适应和促进经济的发展

(1)经济的发展状况决定了研究生教育的规模

研究生教育的发生、发展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同时,经济发展的需要又是研究生发展的根本原因。从研究生教育发展史可见,研究生教育的兴衰直接与经济的兴衰相关,即在经济比较繁荣的时空条件下。研究生教育就会在经济发展的要求和推动其迅速发展起来。德

国的资产阶级革命虽晚于英、法,但它的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却后来居上,从而有力地促进了高等教育的发展,并使之在19世纪就成为了世界科学和高等教育的中心。从表1我们看到20世纪30—40年代和60—70年代是美国研究生教育发展最快的时期,其年均增长率在12%—20%之间,且绝对数量也增长很快,出现这一结果的同时也是美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时期。

(2)经济发展状况决定了研究生教育的学科结构

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及国际社会的发展变化,近年来我国着力对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结构进行了调整,颁布了研究生教育的新专业目标。其特点是:(1)增加了管理学这一新的学科门类,这样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学科分类从过去的11个增到12个,即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事、丁学、农学、军事学及管理学。(2)增加了16个一级学科由原来的72个增加到88个,主要是一些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如环境科学和工程、生物医学工程等。(3)大量规并和拓宽了二级学科,由原来的654种专业调整到现在的38l,减少273种,减少幅度为41.7%1。在专业目录进行调整的同时,我国加强了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并开始发展专业学位,从而根本改变了过去只重视培养教学、科研方向高层次科学学科人才一枝独秀的局面。目前我国已经设置了工商管理、建筑学、法学、教育、临床医学和工程硕士等6种专业硕士学位,据有关部门的预测要求,这类专业硕士学位和应用型、复合型硕士学位的比例应逐步争取达到70%左右。这类专业硕士学位的设置无疑顺应了经济社会发展对应用型高层人才的迫切需要,极大地改变了高层次人才的部门分布不合理的局面,从而将有力地推进经济社会的发展。

(3)经济发展状况决定了研究生教育的培养模式

研究生培养模式是实现研究生培养目标的方法手段,是为实现研究生培养目标而服务的。研究生的培养目标随着经济发展的需要已经走向多样化,从而也就决定了为实现培养目标而服务的培养模式的多样化,根据对研究生教育发展史的研究,有关学者把自研究生教育产生以来的培养模式主要归纳为三种:学徒式、专业式、协作式。

研究生教育从学徒式到专业式到协作式的培养模式的发展历程,亦即从研究型到教学+科研型到教学+科研+生产型的发展历程,反映了研究生教育随着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而转移的规律,也反映了研究生教育所经历的科研、教学、服务的三个阶段,从不同发展阶段研究生教育模式的目标价值取向。我们也能看到研究生教育必须适应经济社会需要并为之服务的规律性。学徒式培养模式其目标价值取向在于培养纯学术的理论研究者,这一价值取向的培养模式的产生,与当时德国大学与经济社会联系不多且技术科学和应用科学尚未形成,大学主要是为基础科学和自然科学发展服务的背景相关。专业式培养模式其目标价值取向是培养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以及为社会提供智力服务、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各行业高层次、高水平专门人才,这一价值取向培养模式的产生,与资本主义产的发展及技术科学的发展密切相关在这一社会背景下,许多大学提出了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办学目标。协作式培养模式其目标

1谢桂华:《前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和发展中几个问题》,载《学位与研究生教言》,1997(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