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八下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汇总
八年级语文下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
【导语】以下是为您整理的⼋年级语⽂下第⼆单元知识点总结,供⼤家学习参考。
⼀.重点字词。
狭隘(ài)热忱(chén)拈轻怕重(niān)纯粹(cuì)漠不关⼼(mò)旁骛(wù) 亵渎(xièdú)骈进(pián)强聒不舍(qiǎngguō)胸襟jīn摒bìng弃 迥jiǒng异芥jiè蒂dì嫉jí妒dù缅miăn怀揣chuăi摩萎wěi缩 咽yàn⽓鄙bǐ薄旁骛wù亵xiè渎dú骈pián进显赫hè和睦mù 迥jiǒng异鸿儒rú惊诧(chà)宽宥(yòu)殉职(xùn)啁啾(zhōujiū)翌⽇(yì) 优柔寡断微不⾜道⿇⽊不仁冷冷清清精益求精见异思迁不⼆法门 ⼆.⽂学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㈠纪念⽩求恩 1.诺尔曼•⽩求恩(1888-1939),伟⼤的国际主义战⼠,加拿⼤共产党员,的胸外科医⽣。
⽩求恩逝世⼀个⽉后的12⽉21⽇,⽑泽东同志写下了《纪念⽩求恩》这篇⽂章。
2.背诵语段: 从这点出发,就可以变为⼤有利于⼈民的⼈。
⼀个⼈能⼒有⼤⼩,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个⾼尚的⼈,⼀个纯粹的⼈,⼀个有道德的⼈,⼀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个有益于⼈民的⼈。
㈡《敬业与乐业》 1.梁启超(1873—1929),中国近代维新派领袖、学者。
字卓如,号任公,⼜号饮冰室主⼈。
⼴东新会⼈。
清光绪举⼈。
其著作编为《饮冰室合集》。
2.背诵语段: ①安其居,乐其业。
《⽼⼦》②虽天地之⼤,万物之多,⽽惟吾蜩翼之知。
《庄⼦》 ③⽤志不分,乃凝于神。
------孔⼦④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 ⑤其为⼈也,发愤忘⾷,乐以忘忧,不知⽼之将⾄云尔。
------孔⼦ ㈢《陋室铭》 本⽂选⾃《全唐⽂》,作者刘禹锡,字梦得,贞元九年进⼠,唐代诗⼈,哲学家。
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笔记
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笔记一、单元主题。
本单元以“事理说明文”为主题,所选课文主要是阐释事理的说明文,涉及物候学、地质学、生态学等领域,体现了求真、严谨的科学精神。
1. 作者。
竺可桢,中国卓越的科学家和教育家,当代著名的地理学家和气象学家,中国近代地理学的奠基人。
2. 说明对象及特征。
- 说明对象:物候现象。
- 特征:物候现象反映了气候等自然条件的变化对生物的影响,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3. 说明顺序。
- 逻辑顺序。
- 从现象到本质:先描绘了大自然中四季更替时动植物等的变化(如冰雪融化、草木萌发等)这些物候现象,然后深入探究这些现象背后的本质,即物候与气候等因素的关系。
- 从主要到次要:在阐述影响物候的因素时,按照纬度、经度、高下差异、古今差异的顺序,纬度因素是影响物候现象来临的最主要因素,然后依次阐述其他相对次要的因素。
4. 说明方法。
- 举例子:如“北京的物候记录,1962年的山桃、杏花、苹果、榆叶梅、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的花期比1961年迟十天左右,比1960年迟五六天。
”通过具体的事例,准确地说明了物候现象与气候的关系,使文章更具说服力。
- 作比较:“又如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
两地纬度相差无几,但烟台靠海,春天便来得迟了。
”将济南和烟台的苹果开花时间进行比较,突出经度差异对物候的影响。
- 打比方:“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
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
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
不久,布谷鸟也来了。
”将大地当作人来写,“沉睡”“苏醒”形象地说明了大地回春的物候变化,使文章生动有趣。
1. 作者。
艾萨克·阿西莫夫,美国科幻小说作家、科普作家、文学评论家,美国科幻小说黄金时代的代表人物之一。
- 说明对象及主旨。
- 说明对象:“大陆漂移学说”。
- 主旨:通过南极发现恐龙化石这一事实,证明了“板块构造”理论的正确性,说明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
- 说明顺序。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课文知识点详解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课文知识点详解5 大自然的语言预习重点一、作者简介竺可桢(1890—1974),浙江上虞人,气象学家、地理学家。
中国物候学的创始人,对中国气候的形成、特点、区划、变迁以及地理学和自然科学史等都有深入的研究。
代表作有《气象学》《物候学》,另著有《竺可桢全集》。
二、字音词义萌méng发:1.种子或孢子发芽。
2.比喻事物发生。
次第:依次。
翩piān然:动作轻快的样子。
孕yùn育:怀胎生育,用来比喻酝酿着新事物。
农谚yàn:有关农业生产的谚语,是农民从长期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对于农业生产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海棠táng:落叶乔木。
春季开花,花未放时深红色,开后淡红色。
悬殊shū:相差很远。
销声匿迹:本义是不再公开讲话,不再公开露面。
文中指昆虫无声无息、无影无踪。
周而复始:转了一圈又一圈,一次又一次地循环。
花香鸟语:形容春天动人的景象。
草长莺yīng飞:形容生机勃勃、万物复苏的景象。
三、主题概述课文以生动形象的语言介绍了物候现象及其成因、意义等内容,告诉我们:物候学是关于农业丰产的科学,人们要进一步加强物候观测,懂得大自然的语言,争取为农业带来更大的进步。
四、文章结构第一部分(1~3):引出物候和物候学的概念。
第二部分(4、5):说明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6~10):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纬度、经度、高下差异和古今差异。
第四部分(11、12):说明研究物候学的重要意义。
五、鉴赏品读1.课文第1段语言生动形象,请结合具体语句进行赏析。
写大地回春,用了拟人手法描写;写燕子归来,用“翩然”形容它们的轻快敏捷;写秋天植物叶枯落地,用“簌簌”一词;写昆虫,用“活跃”和“销声匿迹”作对比,令人仿佛置身于肃杀的秋天。
这些生动的词语或描述具体情态,或概括总体特征,给人以生动形象之感。
这几句话通过时间顺序勾勒出一幅诗意盎然的“四季图”,为下文说明“大自然的语言”做铺垫。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初中语文 第二单元知识点梳理
第二单元知识梳理一、重点字音耕.地(gēng) 翩.然(piān) 孕.育(yùn) 簌.簌(sù) 农谚.(yàn)海棠.(táng) 悬殊.(shū) 销声匿.迹(nì) 硅.(guī) 铱.(yī) 漂.移(piāo)褶.皱(zhě) 两栖.(qī) 彗.星(huì) 骨骼.(gé) 衍.射(yǎn) 潮汐.(xī) 陨.石(yǔn) 鸟臀.目(tún) 雾霭.(ǎi) 迁徙.(xǐ) 沼.泽(zhǎo)缄.默(jiān) 狩.猎(shòu) 香蒲.(pú) 腐蚀.(shí) 山麓.(lù)沙砾.(lì) 帷.幕(wéi) 刨.刮(páo) 楔.形(xiē)二、重点词语萌发次第流逝劫难追溯携带瞄准盘旋喧嚷邀请稀疏凋零弥漫枯燥踪迹浑浊沟壑海枯石烂三、重点释义(1)次第:依次。
(2)翩然:动作轻快的样子。
(3)孕育:怀胎生育,比喻既存的事物中酝酿着新事物。
(4)载途:满路,有遍地的意思。
(5)悬殊:相差很远。
(6)观测:观察并测量(天文、地理、气象、方向等)。
(7)销声匿迹:本义是不再公开讲话,不再公开露面。
文中指昆虫无声无息、无影无踪。
(8)衰草连天:很多草枯黄败落的样子。
(9)周而复始:一次又一次地循环。
(10)草长莺飞:形容春天美好的情景。
(11)迹象:指表露出来的不很显著的情况,可借以推断事物的过去或将来。
(12)褶皱:文中指由于地壳运动,岩层受到挤压而形成连续弯曲的构造形式。
(13)潮汐:通常指由于月球和太阳的引力而产生的水位定期涨落的现象。
文中特指海潮。
(14)劫难:灾难;灾祸。
(15)趋势:事物发展的动向。
(16)溯:逆流而上,向江河发源处走,比喻探索事物的由来。
(17)冰天雪地:冰雪漫天盖地,形容非常寒冷。
(18)天衣无缝:形容事物(多指诗文、话语等)严密,没有一点儿破绽。
(完整版)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知识点总结
学好语文离不开勤奋的精神、科学的方法和良好的心态--- 八三马老师说明文的答题方法某句或某几句或直接说运用、使用了说明方法+某个说明方法的作用。
举例子举出实际事例来说明事物,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以便读者理解,这种说明方法叫举例子。
作用:使文章表达的意思更明确,读者更明白。
例句:云能预示天气。
比如,在新疆地区,出现云就代表将要下雨。
——《看云识天气》(根据大的范围列举相应的例子)引用为了使说明的内容更充实具体,可以引用一些文献资料、诗词、俗语、名人名言等,可使说明更具说服力。
好处:使文章更具说服力。
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引用古诗:使说明文更具诗情画意。
例句: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
——《中国石拱桥》(可以增加文章的说服力)作比较作比较是将两种类别相同或不同的事物、现象加以比较来说明事物特征的说明方法。
说明某些抽象的或者是人们比较陌生的事物,可以用具体的或者大家已经熟悉的事物和它比较,使读者通过比较得到具体而鲜明的印象。
事物的特征往往在比较中显现出来。
在作比较的时候,可以是同类相比,也可以是异类相比,可以对事物进行“横比”也可以对事物进行“纵比”。
好处:突出强调说明对象的特点。
例句: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却从没出过事,足见它的坚固。
——《中国石拱桥》(突出被说明对象的特点。
)列数字为了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还可以采用列数字的方法,以便读者理解。
需要注意的是,引用的数字,一定要准确无误,不准确的数字绝对不能用,即使是估计的数字也要有可靠的根据,并力求近似。
好处:用列数字的方法进行说明,既能准确客观的反映事实情况,又有较强的说服力。
更体现了说明文的准确性。
例句: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 米,中部略窄,宽9米。
——《中国石拱桥》(体现准确性)分类别要说明事物的特征,往往从单方面不易说清楚,可以根据形状、性质、成因、功用等属性的异同,把事物分成若干类,然后依照类别逐一加以说明。
人教版本初中八年级的语文下册的第二单元总结复习学习知识点
八年级语文下第二单元知识点第六课雪【文学知识】作者鲁迅(详见《藤野先生》),选自散文诗集《野草》。
“荷戟独徘徊” ,出自鲁迅诗《题〈徘徊〉》。
这首诗是鲁迅为小说集《徘徊》所写的。
一、字词磬口( qìng)脂粉奁( li án)眼光灼灼( zhuózhuó)褪尽( tu ì)朔方(shuò)凛凛( l ǐn)(li è)二、课文中心《雪》选自鲁迅的散文诗集《野草》。
作者的思想感情是经过对北方的雪的颂扬表现出来的。
像江南的雪那种平易安静的美诚然能让人喜爱,但更高尚的美应当像北方的雪那样,于直面暗淡的人生,在悲壮的战斗中获取升华。
敢三、分层江南的雪( 1-3 ):滋润美艳柔美漂亮且富裕活力和活力北国的雪( 4-6 ):壮美青春的信息,强健的处子的皮肤冬花杂草雪罗汉的洁白明丽蜜蜂如粉,如沙,决不粘连孤单的雪随旋风蓬勃奋飞死掉的雨在日光中旋转升腾雨的精魂四、要点句子1.江南的雪:一方面作者痛惜美好的事物不可以常在,另一方面示意如江南的雪的美好事物经不起环境外了的打击,不可以过于依恋。
北国的雪:用了一连串动词,显现出北国的雪的奋斗和向上,决不当协的个性,以及遮天蔽日、风卷残云的气概。
北国的雪的环境:“无边的荒野,凛凛的天宇”象征了当时极度黑暗和严酷的社会现实。
2.向上:指人身上向上的精神3.可是:构造上承前启后,内容上提示全文要点,表示作者的感情偏向,相较于优柔的江南的雪,作者更颂扬壮美的北国的雪。
4.是的,那是孤单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摒弃纤弱的部分,剩下坚毅的部分,凝成雨的内核。
第七课雷电颂【文学知识】作者郭沫若,原名郭开贞。
本文节选自《屈原》(《郭沫若全集》第六卷)。
屈原,名平,字原,号灵均,战国期间楚国人,我国第一位爱国主义诗人。
用楚辞形式写了我国第一首政治抒怀诗《离骚》。
郭沫若作品:《女神》白话诗《屈原》《高渐离》《棠棣之花》历史剧.二、字词脚镣( liào)屹立( zhù)睥睨(pì)(nì)吼怒( páo) (xi ào)波涛( l án)鞺鞺鞳鞳( t āngt āngt àt à)污秽( huì)锋利(xī)眩目(xuàn)稽首(qǐ)迸射( bèng)驰骋(chěng)湘妃(fēi)凌虐(nüè )雷霆(tíng)抽打(tà)祷告( qí)罪孽(niè)三、分段1(1-8 )诗人呼喊风雷电这些伟大的自然力,表达了对黑暗的激怒,对光明的礼赞和神往。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知识梳理
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字音:孕育(yùn)、翩然(piān)、簌簌(sù)、衰草连天(shuāi) 、风雪载途(zài)、草长莺飞(zhǎng)、农谚(yàn) 、纬度(wěi)、俯冲(fǔ) 、流逝(shì) 、岛屿(yǔ) 、两栖(qī)、潮汐(xī) 、尘埃(āi)、追溯(sù)、溅(jiàn)、缄默(jiān)、迁徙(xǐ)、沼(zhǎo)泽、狩猎(shòu)半蹼鹬(pǔ yù) 香蒲(pú)、踪迹(zōng)、渗入(shèn) 、沙砾(lì)、掸(dǎn)、山麓(lù) 、沟壑(hè) 、扫帚(zhou)、湖泊(pō)、地壳(qiào)、宝藏(zàng)多音字:(jū)拮据、(jù)占据、(qiào)翘起、(qiáo)连翘、(tuó)驮运、(duò)驮子(牲口驮(tuó)着的货物)、(piāo)漂流、(piǎo)漂白、(piào)漂亮、(huǎng)晃眼、(huàng)晃动、(jiǎo)号角、(jué)角色、龟裂(jūn)、(guī)乌龟、(qiū)龟兹(地名)、(pō)湖泊、(bó)停泊字形:méng(萌)发、风雪zài(载)途、悬shū(殊)、piān(翩)然、piān(篇)章、piān(犏)、销声nì(匿)迹、心怀pǒ(叵)测、密密zāzā(匝匝)、销声nì(匿)迹、xié(携)带骨gé(骼)pi āo(漂)移鸟tún(臀)目、huì(彗)星、jié(劫)难、zhì(致)密、qū(趋)势、yǔn(陨)石、yǔn(殒)命、sǔn(损)毁、zhě(褶)皱、yì yì(熠熠)生辉、zhé(摺)尺(做成许多段、能折在一起的量尺)、miáo(瞄)准、xuān(喧)嚷、yāo(邀)请、zhì(雉)枯zào(燥)、稀shū(疏)、mí màn(弥漫)、diāo(凋)零、雾ǎi(霭)、和ǎi(蔼)、zhǎo(沼)泽、sháo(韶)山、zhāo(昭)示、zhào(诏)书、迁xǐ(徙)、tú(徒)弟、dǒu(陡)峭、hōng(烘)烤腐shí(蚀)沉diàn(淀)粗cāo(糙)、xī(犀)牛、消shì(逝)、wéi(帷)幕、钟dǐng(鼎)文(金文:书体名称,铸造在殷商与周朝青铜器上的铭文)fù(覆)盖、hǔ pò(琥珀)、xiē(楔)形、沙lì(砾)、闪shuò(烁)、lì(栎)木、shèn(渗)入、chān(掺)和、玉米shēn(糁)侧隐之心、戒骄戒燥、无与伦比、设笑风声【解析】书写有误,侧隐之心-恻隐之心,戒骄戒燥(干;缺少水分)-戒骄戒躁,谈笑风声-谈笑风生。
人教版初二下册语文第二单元知识点汇总及解析
人教版初二下册语文第二单元知识点汇总及解析一、课文内容梳理1. 《大自然的语言》:作者竺可桢,这是一篇事理说明文。
文章按照逻辑顺序,说明了物候学研究的对象、物候现象来临的有关因素以及研究物候学的意义等知识,告诉人们可以通过大自然的语言来了解气候变化,从而合理安排农事活动等,激发了人们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2.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恐龙无处不在》:依据在南极发现恐龙化石的事实,证明了大陆漂移假说。
说明了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一个科学领域的新发现往往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
《被压扁的沙子》:通过对“被压扁的沙子”的研究,探讨了恐龙灭绝的原因,支持了“撞击说”,进一步说明了科学研究需要多角度思考和严谨的推理。
3. 《大雁归来》:作者利奥波德,这篇抒情散文描写了大雁在春天归来的情景,介绍了大雁的生活习性,字里行间充满了对大雁的喜爱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野生动物的关注和保护意识,呼吁人们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4. 《时间的脚印》:以充满诗意的语言和生动的描写,介绍了岩石记录时间的奇异功能,阐述了岩石是大自然中各种事物变迁的见证者,揭示了地球上沧海桑田的变化规律以及岩石中保存的历史痕迹对于研究地球历史的重要意义。
二、字词汇总1. 《大自然的语言》:萌发(种子或孢子发芽)、次第(依次,按照顺序,或依一定顺序,一个接一个地)、翩然(动作轻快的样子)、孕育(怀胎生育,比喻既存的事物中酝酿着新事物)、销声匿迹(本义是不再公开讲话,不再公开露面。
这里指昆虫无声无息、无影无踪)、衰草连天(形容荒草遍地,极其荒凉的样子)、风雪载途(一路上都是风雪交加,形容旅途艰难)、周而复始(转了一圈又一圈,一次又一次地循环)、草长莺飞(形容江南暮春的景色)。
2.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骨骼(人或动物体内或体表坚硬的组织)、漂移(物体在液体表面漂浮移动)、流逝(像流水一样消逝)、褶皱(由于地壳运动,岩层受到挤压而形成的弯曲)、携带(随身带着)、两栖(能在水中与陆上生活或活动。
人教版语文八下第二单元知识梳理
第二单元知识梳理时间:6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消释.()褪.尽()凛冽.()污秽.()犀.利()虐.待()雷霆.()鞭挞.()祈.祷()胆怯.()执拗.()馈.赠()真谛.()镶嵌.()睥睨..()()..()()踌躇..()()璀璨憔.悴.()()蜿蜒..()()脂粉奁.()长吁.短叹()千山万壑.()盛气凌.人()2.根据拼音写汉字。
bó()识美yàn()升téng()bèng()射bō()弄罪niè()cāng()茫翡cuì()精líng()酷xiào()海誓山méng()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或根据句后括号里的意思写出成语。
(1(2(3(4(5(6(7)时而伫立睥睨..(睥睨):(8)我要飘流到那……没有污秽..、……的小岛上去呀!(污秽):(9)你这宇宙中最犀利..的剑呀!(犀利):(10)难道就不能迸射出光明了吗?(迸射):(11)你们的天大的本领就只有晓得播弄..人!(播弄):(12)我看见婵娟被人虐待..(虐待):(13)我们只有雷霆..,只有闪电,只有风暴(雷霆):(14(15(16)我生性执拗,急躁(执拗):(17)彻夜不眠让我形容憔悴。
(憔悴):(18)作为向美女丽人的馈赠。
(馈赠):(19)这便是爱情的真谛。
(真谛):(20)我是颗颗璀璨的珍珠(璀璨):(21)用以镶嵌绿野大地。
(镶嵌):(22)这同爱情何其酷肖。
(酷肖):(23)我们没有()的雨(形容在泥泞道路上行走的状貌。
比喻办事拖沓不爽快或语言不简明扼要。
)(24)清晨,我在情人的耳边发出()(男女之间发誓永远相爱的话。
)(25)我陪伴他(),帮助他将衷情吐露(不停地唉声叹气。
)(26)于是大自然拿我去把()装点(无数的高山和深沟。
路途遥远险阻。
)(27)开始于()的物质的铁蹄之下(以骄横傲慢的气势压人。
人教版语文八下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汇总
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复习资料5.大自然的语言一、创作背景本文是根据《科学大众》1963 年第1 期的《一门丰产的科学——物候学》一文改写而成。
竺可桢写作此文的目的在于普及物候知识,帮助困难时期的农业生产,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二、作者简介竺可桢(1890—1974),字藕舫,浙江上虞人。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近代气象学家、地理学家、教育家。
他是中国近代地理学和气象学的奠基者,是中国物候学的创始人。
主要著作有《气象学》《物候学》《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等。
三、重点字词翩然(piān)孕育(yùn)风雪载途(zài)炎热(yán)连n)翘(qi簌(簌sù)áh物候(òu)o)谚(农yà销声(经度jīn匿迹(nì)ū殊(悬sh)ɡ))iw度纬(ě棠(海tng)ázh莺飞ǎng发méng 萌())长(草【次第】一个挨着一个地。
【翩piān然】动作轻快的样子。
【孕yùn育】怀孕生胎,用来比喻酝酿着新事物。
【簌sù簌】纷纷落下的样子。
【销声匿nì迹】原意是不公开讲话,不公开露面。
文中指昆虫都无声无息,无博观约取,厚积薄发.影无踪了。
【风雪载zài 途】风雪,形容气候非常恶劣。
载途,满路,有遍地的意思。
【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这是模仿布谷鸟的叫声,说成催促农民及时耕作的话。
禾,这里指稻秧。
【周而复始】一次又一次地循环。
【草长zhǎng莺飞】形容春天美好的情景。
【物候】生物的周期性现象与季节气候的关系。
也指自然界非生物变化与季节气候的关系。
【农谚】有关农业生产的谚语,是农民在长期生产实践里总结出来的经验。
【榆叶梅】落叶灌木或小乔木,花粉红色,核果球形、红色。
可供观赏。
【连翘qiáo】落叶灌木,春季开鲜黄色花,果实可以入药。
【抽青】植物长出芽来。
四、文章重难点1. 文章采用《大自然的语言》为题能否改为物候与物候学? 为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不能,因为“大自然的语言”其实是“物候现象”的形象化的说法,富有情趣和吸引力,引起读者的好奇心和阅读兴趣。
人教版初二八年级语文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诚惶诚恐:惶恐不安。 广袤无垠:广阔无边。
颔首低眉:低着头显得很谦卑恭顺的样子。 粗制滥造:指产品制作粗劣,不讲究质量。
无可置疑:没有什么可被怀疑。 黯然失色:用以表示相形之下暗淡无光。
藏污纳垢:比喻包容坏人坏事。 郁郁寡欢:心情不舒畅,不快乐。
鹤立鸡群:比喻一个人的才能或仪表在一群人里头显得很突出。
【第2课 我的母亲】
(一)重点字词
1.生字:佃户(diàn)
宽 恕(shù) 蛮 横(mán) 绰 号(chuò) 侮 辱(wǔ) 抽 屉(tì) 文绉绉(zhōu)
舔(tiǎn) 牢 骚(sāo) 赔 罪(péi) 眼 翳(yì) 吹 笙(shēnɡ) 庶祖母(shù)
2. 解释词语
责罚:处罚。 管束:加以约束,使不越轨。
正襟危坐:理好衣襟端端正正坐着,形容严肃庄重的样子。
(二)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1.《列夫?托尔斯泰》:节选自《三作家》,作者茨威格是奥地利(国家)的着名小说家,传记作家。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的着名作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
2.米开朗琪罗是意大利(国)的雕塑家、画家。
3.陀斯妥耶夫斯基是俄国着名的作家。主要作品有小说《白夜》、《罪与罚》、《无聊》、《卡拉玛佐夫兄弟》等。
4、“(他们)希望看到一个貌似天公的美髯公,集尊贵、轩昂、伟岸、天才与一身。”这句话中的“美髯公”一词在我国古典文学中经常出现,《三国演义》中的“美髯公”是指 关羽 ,而《水浒传》中的“美髯公”则是指 朱仝 。
广漠:广大空旷。 宽恕:宽容饶恕。
质问:责问。
文绉绉:形容人谈吐、举止文雅的样子。
仁慈:仁爱慈善。
侮辱:使对方人格或名誉受到损害、蒙受耻辱。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知识点总结学习八年级语文知识点是一条慢长而艰苦的道路,不能靠一时激情,也不是熬几天几夜就能学好的,必须养成平时努力学习的习惯。
所以学习贵在坚持!下面是店铺为大家精心推荐的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知识点总结,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知识点总结第1部分一、生字注音烂熳(màn) 绯(fēi)红油光可鉴(jiàn)芦荟(huì) 不逊(xùn) 匿(nì)名诘(jié)责抑扬顿挫(cuò) 深恶(wù)痛疾磨磨蹭蹭(mócèng) 迢迢(tiáo) 文绉绉(zhōu)宽恕(shù) 庶(shù) 黝黑(yǒu)禁锢(gù) 侏儒(zhūrú) 尴尬(gān‘gà)炽热(chì) 粗制滥(làn)造藏污纳垢(gòu)正襟(jīn)危坐颔(hàn)首低眉黯(àn)然失色广袤(mào) 无垠(yín) 髭(zī)鬈(quán) 锃(zèng) 滞(zhì)留酒肆(sì) 搓捻(cuō niǎn ) 繁衍(yǎn)迁徙(xǐ) 觅食(mì) 郁郁寡(guǎ)欢花团锦簇(cù) 小憩(qì) 冥(míng)思遐想奁(lián) 朔(shuò)方胭脂(yān zhī)褪(tuì)尽粘(zhān)连凛冽(lǐnliè)灼灼(zhuó) 慷慨(kāngkǎi) 伫立(zhù)睥睨(pìnì) 污秽(huì) 咆哮(páoxiào)鞺鞺鞳鞳(tāngtà) 迸(bèng)射播弄(nòng)虐待(nüè) 雷霆(tíng) 鞭挞(tà)踌躇(chóuchú) 祈祷(qídǎo) 彷徨(pánghuáng)罪孽(niè) 霁(jì) 眷(juàn)念荷戟(jǐ) 稽(qí)首旸(yáng)谷一撮(cuō) 翡翠(fěicuì) 蜿蜒(wānyán)胆怯(qiè) 执拗(niù) 馈赠(kuì)真谛(dì) 璀璨(cuǐcàn) 镶嵌(qiàn)酷肖(xiào) 长吁(xū)短叹千山万壑(hè)心扉(fēi) 憔(qiáo)悴(cuì) 馈(kuì)赠蓬蒿(hāo) 咫(zhǐ)尺美味佳肴(yáo)萧瑟(xiāosè) 和煦(héxù) 干涸(hé)吞噬(shì)裸露(luǒlù) 媲(pì)美挑衅(xìn) 相形见绌(chù) 缄(jiān)默窥探(kuī) 凋(diāo)零哂( shěn)笑香蒲(pú) 啮(niè)齿类狩(shòu)猎牟(móu)取蹲(dūn)踞(jù) 酬和(hè)即物起兴(xìng) 譬(pì)喻熹(xī)微淳(chún)朴龙吟凤哕(huì) 呈贡(gòng)咂(zā)摸门楣(méi) 苋(xiàn)菜囊(náng)萤映雪车胤(yìn) 籍(jí)贯腌(yān) 喧嚣(xuānxiāo) 招徕(lái)铁铉(xuàn) 铂(bó) 荸(bí)荠(qí)马趴(pā) 合辙(zhé)押韵囿(yòu)于饽饽(bō) 秫(shú)秸(jiē)杆钹(bó)家醅(pēi) 如法炮(páo)制挑剔(tī)枸杞(gǒuqǐ) 薏(yì)米仁橄榄(gǎnlǎn)蔫(niān) 怵(chù) 抠(kōu)缥(piǎo)碧轩(xuān)邈(miǎo) 嘤嘤(yīng)鸢( yuān )飞戾( lì )天横柯上蔽(bì) 疏(shū)条交映短褐(hè)穿结箪(dān)瓢屡空晏(yàn)如衔(xián)觞(shāng)赋诗硕(shuò)师叱(chì)咄(duō)俟(sì) 负箧(qiè)曳(, yè)屣(xǐ) 皲(jūn)裂衾(qīn) 珮(pèi)环篁(huáng)竹坻(chí) 清冽(liè) 蒙络摇缀(zhuì)参(cēn)差(cī)披拂(fú) 斗(dǒu)折蛇行犬牙差(cī)互浩浩汤汤(shāng) 霏霏(fēi) 悄(qiǎo)怆(chuàng)幽邃(suì)山岳潜(qián)行隐曜(yào) 樯(qiáng)倾楫(jí)摧忧谗(chán)畏讥琅(láng)琊(yá) 暝(míng)繁阴(yīn)弈(yì) 觥(gōng)筹交错阴翳(yì)浅鬣(liè) 红装而蹇(jiǎn) 者汗流浃(jiā)背曝(pù)沙之鸟呷(xiā)浪之鳞二、《综合性学习》(一).《献给母亲的歌》1. 请写出2则有关母爱的名人名言,并写出作者或出处A 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高尔基)B 母爱是一种巨大的火焰 (罗曼·罗兰)2. 请写出2则有关母爱的俗语A儿行千里母担忧 B 养儿方知父母恩3. 写出有关母爱的古诗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4. 请写出冰心的《繁星&8226;春水》中有关母爱的诗句母亲呵! 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他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繁星》(二).《寻觅春天的踪迹》1. 请写出24节气中春季的6个节气,并解释“惊蛰”的含义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惊蛰: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2. 请写出两个有关春天的农谚A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B春雨贵如油3. 请写两句描写春天的古诗句A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B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三、名著导读1《海底两万里》作者:法国科幻小说家儒勒·凡尔纳,他被誉为“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海底两万里》是凡尔纳的三部曲的第二部,第一部是《格兰特船长的儿女》,第三部是《神秘岛》书中的主人翁是自然科学家阿龙纳斯,他和同伴康塞尔、尼德·兰,在一次海洋追捕中,意外地登上了“诺第留斯号”潜水艇,从而开始了充满传奇色彩的海底探险“诺第留斯号”的主人尼摩船长是个性格阴郁、知识渊博的人,在短短的不到10个月的时间里,他们一道周游了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红海、地中海、南极海、北冰洋,航程约两万里这期间,他们目睹了无数的海底奇观,发现了海底煤矿和沉船的宝藏,与大鲨鱼、章鱼博斗,击退土著人的围攻……等等凭着坚忍的意志与过人的智慧,教授和同伴终于返回了自己的国家但是“诺第留斯号”自此也神秘地消失了……2《名人传》作者:罗曼·罗兰,20世纪上半叶法国著名的人道主义作家小说叙述了德国音乐家贝多芬、意大利画家和雕塑家米开朗琪罗、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苦难和坎坷的一生,赞美了他们的高尚品格和顽强奋斗的精神阅读感受:①人生难免会遇到磨难,生活也并非充满了鲜花和欢乐;②要想取得成功必须克服现实生活中的种种困难;③评价人物要看人的品质和价值,而不能以貌取人,以偏概全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知识点总结第2部分三、文言字词(一)、通假字1、蝉则千转不穷:“转”通“啭”,鸟叫声2、窥谷忘反:“反”通“返”,返回3、才美不外见:“见”通“现”,表现4、食之不能尽其材:“食”通“饲”,喂养“材”通“才”,才能5、其真无马邪:“邪”通“耶”,表示疑问,相当于“吗”6、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食”通“饲”,喂养7、四支僵劲不能动:“支”通“肢”,肢体8、同舍生皆被绮绣:“被”通“披”,穿9、百废具兴:“具”通“俱”,全,皆10、属予作文以记之:“属”通“嘱”,嘱咐11、玉盘珍羞直万钱:“羞”通“馐” ,美味的食物“直”通“值”,价值12、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见”通“现”,出现(二)、词类活用1、互相轩邈:轩、邈,形容词作动词,分别指向高处伸展和向远处伸展2、以乐其志:乐,形容词使动用法,使……乐3、策之不以其道:策,名词作动词,鞭打,驱使4、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千里,数量词作动词,行千里5、腰白玉之环:腰,名词作动词,挂在腰间6、余则緼袍敝衣处其间:緼袍敝衣,名词作动词,穿着旧棉袄、破衣服7、手自笔录:手,名词作动词,动手;笔,名词作状语,用笔8、心乐之:以…为乐,形容词意动用法9、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西,向西,名词作状语10、下见小潭:下,向下,名词作状语11、皆若空游无所依:名词作状语,在空中12、似与游者相乐:形容词作动词,嬉乐,逗乐13、潭西南而望:西南,向西南,名词作状语14、斗折蛇行:斗,名词作状语,像北斗一样蛇,名词作状语,像蛇一样15、其岸势犬牙差互:犬牙,名词作状语,像狗的牙齿一样16、凄神寒骨:凄,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凄凉寒,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寒冷17、近岸,卷石底以出:近,形容词作动词,靠近,接近18、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先,形容词作状语,在……之前后,形容词作状语,在……之后 19、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守,名词作动词,做……太守20、名之者谁?名,名词作动词,给……命名21、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翼,名词作状语,像鸟的翅膀一样22、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第一个“乐”,形容词作意动用法,以……为乐23、泉而茗者:泉,名词作动词,汲泉水,取泉水茗,名词作动词,煮茶24、罍而歌者:罍,名词作动词,端着酒杯25、红装而蹇者:红装,名词作动词,穿着艳妆蹇,骑驴26、作则飞沙走砾:飞,动词使动用法,使……飞;走,动词使动用法,使……走。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知识点归纳总结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知识点归
纳总结
本文档对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知识点一:《秋夜将晓》
- 基本内容:本诗描绘了一个秋夜中的景象,包括天空、月亮、风等。
- 诗歌特点:运用生动的描写方式、音乐般的韵律。
- 文学意义:通过诗歌形式表达对大自然的赞美,引起读者对
秋夜景色的共鸣。
知识点二:《小石潭记》
- 基本内容:本文描写了作者与好友在小石潭钓鱼的亲身经历,包括景物描写、钓鱼过程等。
- 文章结构:开头交待背景,中间叙述钓鱼过程,结尾总结感受。
- 文学特点:采用了描写手法,运用了较多的动词。
知识点三: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
- 基本内容:本诗描绘了钱塘江畔的春天景色,包括江水、春风等。
- 诗歌特点:描绘细致、优美,感人至深。
- 文学意义:通过写景将人物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表达了诗人的感慨和对生活的热爱。
知识点四:词语解释
- 雅:指文雅、不俗气的品格或风格。
- 地势如何:指地势如何样。
以上是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的知识点归纳总结,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第二单元知识点:《海燕》1、文中的象征意象“海燕”象征勇敢自信、富于献身精神的无产阶级革命的先驱者。
“大海”象征革命高潮时人民群众排山倒海的力量。
“狂风”、“乌云”、“雷声”象征反革命势力和黑暗的社会环境。
“海鸥”、“海鸭”、“企鹅”象征形形色色的害怕革命破坏他们的安乐窝的怯于革命、不革命和假革命者。
2、文中多次用“高傲”形容海燕,说说你对这个词的理解。
这里是形容其对敌人的藐视,因为它知道,狂风乌云只是在作垂死前的挣扎,他们的最终灭亡马上就要到了。
3、这篇散文诗要塑造的是海燕的感人形象,中间为什么要大段描写海鸥、海鸭、企鹅?描写海鸥、海鸭、企鹅是为了对比烘托海燕的勇敢、执著、不畏强暴和勇于献身的崇高精神。
写其它海鸟惊恐万状的丑态,通过对比反衬出海燕非凡的勇气和威猛的形态。
4、品味以下语句“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勾勒出海燕矫健、敏捷、高傲、锐不可当的雄姿。
“愤怒的力量”、“热情的火焰”、“胜利的信心”渲染了海燕朝气蓬勃、斗志昂扬的气概。
“这个敏感的精灵……遮不住的!”揭示了海燕怀着必胜信念的精神源泉。
他的勇气来自与她对无产阶级革命前途的高度的预见性和敏锐的洞察力。
“暴风雨!暴风雨就要来啦!”运用拟人、反复的手法,突出海燕对暴风雨的渴望,强调了革命风暴就在眼前,历史潮流不可逆转,抒写其豪迈的战斗情怀。
“这是勇敢的海燕……这是胜利的预言家在叫喊:”写出了革命战斗的进一步激化,大海与闪电的斗争,在斗争中显示了大海磅礴的气势和力量,沙皇反动势力必将葬身于人民革命的汪洋大海中。
“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说明了海燕对暴风雨的渴望,表现了自信豪迈的战斗情怀和高昂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海鸥……掩藏到大海深处。
”“掩藏”表现了海鸥惧怕暴风雨却又要掩饰自己的恐惧。
“看吧,狂风……摔成尘雾和碎末。
”运用拟人和比喻,写出了风的猖狂气焰。
5、海燕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文中赞美海燕,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态度?海燕是勇敢坚强、乐观自信、富于献身精神的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的形象。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知识点汇总-初中语文基础知识归纳-初中.doc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知识点汇总|初中语文基础知识总结|初中语文基础知识大全-多阅读和积累,可以使学生增长知识,使学生在学习中做到举一反三。
在此查字典为您提供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知识点,希望给您学习带来帮助,使您学习更上一层楼!6 雪《雪》选自鲁迅的散文诗集《野草》。
作者的思想感情是通过对北方的雪的赞颂表现出来的。
像江南的雪那种平和恬静的美固然能让人喜欢,但更崇高的美应该像北方的雪那样,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在悲壮的战斗中得到升华。
江南的雪:一方面作者惋惜美好的事物不能常在,另一方面暗示如江南的雪的美好事物经不起环境外了的打击,不能过于眷恋。
7 雷电颂《雷电颂》选自郭沫若的历史剧《屈原》。
这部历史剧是郭沫若同志于1942年在重庆写的部历史剧,它借古讽今,揭露了国民党统治下的黑暗现实,抨击了蒋介石的反动统治,传达了人民反对国民党独裁统治的真实意愿。
本文运用多种修辞,增强了语句的气势和感情色彩,具有诗的形式美,琅琅上口,铿锵有力。
分段1(1-8)诗人呼唤风雷电这些伟大的自然力,表达了对黑暗的激愤,对光明的礼赞和向往。
8 短文两篇1.用原文填空。
(1)《答谢中书书》中表现山水相映之美的句子是高峰人云,清流见底。
表现色彩配合之美的句子是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表现晨昏变化之美的句子是,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2)《记承天寺夜游》中写庭院月色美景的句子是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山水的美,自古以来(人们)都喜欢谈论。
9 海燕《海燕》是一篇着名的散文诗,作者高尔基,俄国作家,“无产阶级艺术最伟大的代表者”(列宁语),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奠基人、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导师。
主要作品有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长篇小说《母亲》,剧本《小市民》等。
《海燕》是高尔基在1901年3月写的“幻想曲”《春天的旋律》的结尾部分,原题为“海燕之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复习资料5.大自然的语言一、创作背景本文是根据《科学大众》1963 年第1 期的《一门丰产的科学——物候学》一文改写而成。
竺可桢写作此文的目的在于普及物候知识,帮助困难时期的农业生产,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二、作者简介竺可桢(1890—1974),字藕舫,浙江上虞人。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近代气象学家、地理学家、教育家。
他是中国近代地理学和气象学的奠基者,是中国物候学的创始人。
主要著作有《气象学》《物候学》《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等。
三、重点字词翩然(piān)簌簌(sù)孕育(yùn)物候(hòu)纬度(wěi)萌(méng)发风雪载途(zài)农谚(yàn)炎热(yán)连翘(qiáo)销声匿迹(nì)悬殊(shū)海棠(táng)经度(jīnɡ)草长(zhǎng)莺飞【次第】一个挨着一个地。
【翩piān然】动作轻快的样子。
【孕yùn育】怀孕生胎,用来比喻酝酿着新事物。
【簌sù簌】纷纷落下的样子。
【销声匿nì迹】原意是不公开讲话,不公开露面。
文中指昆虫都无声无息,无影无踪了。
【风雪载zài 途】风雪,形容气候非常恶劣。
载途,满路,有遍地的意思。
【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这是模仿布谷鸟的叫声,说成催促农民及时耕作的话。
禾,这里指稻秧。
【周而复始】一次又一次地循环。
【草长zhǎng莺飞】形容春天美好的情景。
【物候】生物的周期性现象与季节气候的关系。
也指自然界非生物变化与季节气候的关系。
【农谚】有关农业生产的谚语,是农民在长期生产实践里总结出来的经验。
【榆叶梅】落叶灌木或小乔木,花粉红色,核果球形、红色。
可供观赏。
【连翘qiáo】落叶灌木,春季开鲜黄色花,果实可以入药。
【抽青】植物长出芽来。
四、文章重难点1. 文章采用《大自然的语言》为题能否改为"物候与物候学"? 为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不能,因为“大自然的语言”其实是“物候现象”的形象化的说法,富有情趣和吸引力,引起读者的好奇心和阅读兴趣。
而物候与物候学"是专业术语,不易理解,无法很好地吸引读者的注意。
2. 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首先是为了预报农时,选择播种日期;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树木种子的日期;引种植物到物候条件相同的地区;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便利山区的农业发展。
3. 赏读文章第1、2 两段,体会说明语言的生动性。
(1)精读第1 段,具体说说这一段文字好在哪里?第1 自然段写得很美,从春天写到夏天,然后到秋天,再到冬天,给我们展现了一幅唯美的四季图。
它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抓住了四季景物的特征。
这一段用词准确生动,例如:“萌发”一词准确地反映了草木开始生长的状态,“次第”生动地表现了花开得有秩序,渲染了春天的气息,“渐渐”贴切地表现了叶子枯黄的过程,“簌簌”把风吹落叶的声音表现出来,让人感到了秋天的肃杀;“载途”形象地表现了风雪飘落的程度。
(2)精读第2 段,思考这一段在写作上有何特色?①前后照应。
“草木荣枯”照应“桃花”“杏花”;“候鸟去来”照应“布谷鸟”。
②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
写杏花“传语”,桃花“暗示”,将杏花和桃花拟人化,十分亲切可爱;写布谷鸟“唱歌”,很形象,把布谷鸟的叫声写得很有音韵节奏,给人以美好的感受。
③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举出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的例子,很自然地引出什么是大自然的语言。
2.从文中的句子体会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北京的物候记录……比1961 年迟十天左右……”这句话中“左右”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不能去掉,“左右”一词表示约数,比“十天”稍多或稍少,若去掉了,就成了刚好十天,不太符合实际。
五、文章主旨本文说明了物候学研究的对象、物候变化的一些规律和研究物候学的意义,提倡进一步加强对物候的观测和研究,从而促进农业生产。
6.阿西莫夫短文两篇一、创作背景本课共分为两个小篇《恐龙无处不在》、《被压扁的沙子》。
两文皆选自《新疆域》(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99 年版)。
6500 万年前,在地球上生活了1.6 亿年的恐龙突然灭绝了,这成为了地球生命史上的一大悬案。
20 世纪70 年代以来,有关恐龙灭绝的假说纷纷出现,展开了一场大争论。
美国科普作家阿西莫夫从不同领域的科学发现中受到启发,追寻恐龙灭绝原因,写成此文。
二、作者简介阿西莫夫(1920—1992),美国科幻、科普作家。
曾获代表科幻世界最高荣誉的雨果奖和星云终身成就“大师奖”,是公认的当今美国科幻小说界的泰斗。
自小喜欢读科幻小说,18 岁那年开始创作,在1941 年的《理智》中第一次提出了著名的“机器人三原则”,其代表作有《机器人》系列、《基地》系列、《钢窟》系列等。
三、重点字词遗骸(hái)两栖(qī)潮汐(xī)褶皱(zhě)鸟臀目(tún)硅(ɡuī)劫难(jié)骨骼(ɡé)携带(xié)追溯(sù)衍射(yǎn)铱(yī)【褶zhě皱zhòu】由于地壳运动,岩层受到挤压而形成弯曲的过程。
【劫jié难nàn】灾难,灾祸。
【致zhì密mì】周密,细致。
【追zhuī溯sù】比喻回首往事、探寻渊源。
【天衣无缝】比喻事物周密完善,找不出什么毛病,没有一点破绽。
也比喻诗文【浑然一体】没有雕琢的痕迹。
【不解之谜】解不开的谜团。
【冰天雪地】形容冰雪漫天盖地,非常寒冷。
【趋势】事物或局势发展的动向。
【携xié带】随身带着。
【舒适】舒服安逸。
【悲惨】处境或遭遇极其痛苦,令人伤心。
【遗yí骸hái】曾是有生命的躯体的化石骸骨(如人的尸体)。
四、文章重难点1、《恐龙无处不在》是按什么顺序来说明的?作者是如何得出结论的?逻辑顺序。
短文开篇提出科学领域是紧密相连的,各自的发明都有可能得到相互启发,以引起读者的兴趣:“紧密相连”表现在哪里?有哪些事实能证明它们是互相“产生影响”的?然后举南极发现恐龙化石的例子,提出既然寒冷的气候不适应恐龙的生活,恐龙是如何越过大洋到另一个大陆上去的呢?围绕这个问题,引出大陆板块构造理论,说明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得出在南极发现恐龙化石这一事件是支持“板块构造理论”的新的有力证据。
作者在这里采用的是“发现问题——找出答案——得出结论”的逻辑顺序,重在说明事理,将抽象的科学知识层层解剖,既严谨,又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2、《恐龙无处不在》中“如果把这个发现与南极大陆联系起来,这比仅考虑恐龙来说要重要得多。
”这一句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这一句话在文中不仅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而且它表明了作者的思维方法,其思维触角已经伸向另一领域。
正是把恐龙化石与南极大陆联系起来的思考,才使作者进一步追问:“恐龙如何能在南极地区生存呢?”接着作者并没有正面回答,而是说明了“恐龙实际上并不适应寒冷的气候”,这样又把本来的疑团推进了一步:恐龙不可能在每一块大陆上独立生存,那么它们是如何越过大洋到另一个大陆上去的呢?行文至此,才对本文所要阐明的中心议题正面作答。
由此可见,思维方式和提问方式常常是解决问题的先导。
这对我们认识事物和解决问题都应有所启迪。
3、《被压扁的沙子》是否离题太远?换成《恐龙是怎样灭绝的》不好吗?这个题目不但没有离题,还能提示读者,恐龙灭绝的“撞击说”之所以产生,与对被压扁的沙子的科学发现和科学研究密不可分。
此外,文题形象生动,引起人们阅读的兴趣。
改成《恐龙是怎样灭绝的》,文题对本文内容起不到提纲挈领的作用。
4、这两篇短文有哪些异同点?相同点:(1)文体相同、内容相关。
这两篇文章用通俗的语言向读者介绍了一些科学知识,像这样的文章叫科普说明文。
二者不仅文体相同,而且内容相关,都谈到了恐龙的灭绝。
(2)说明顺序:两篇文章采用的都是逻辑顺序,重在说明事理,在短小的篇幅内,将抽象的科学知识层层剖析,既严谨又深入浅出地解释清楚。
(3)说明方法:都采用了多种说明方法。
首先都采用了举例子《: 恐龙无处不在》列举“在地球的其他大陆上也都发现有恐龙化石”,说明“恐龙确实遍布于世界各地”;举"南极也有自己的恐龙、两栖动物和其他在恐龙时代繁盛的植物和动物”说明南极不只有恐龙化石,还有别的。
《被压扁的沙子》中举“斯石英与金刚石”,“新墨西哥州拉顿地区的岩石”证明斯石英是由撞击产生的巨大压力形成的,从而得出“恐龙的灭绝是撞击造成的”。
其次都采用了作比较:《恐龙无处不在》中将南极的恐龙的命运与其他大陆的恐龙进行比较。
而《被压扁的沙子》则是运用了“一立方英寸被压扁的.沙子比一立方英寸普通的沙子要重得多”的比较方法来说明斯石英与普通沙子区别。
除此以外,还有“打比方””列数字“等。
不同点:(1)运用的材料(内容)不同。
前者主要目的是用来证明板块构造理论的正确,后者主要是探讨恐龙灭绝的原因。
前者运用的材料是南极发现恐龙化石这一事实,后者运用的材料是被压扁的沙子。
(2)说明的角度不同。
《恐龙无处不在》是从恐龙化石遍布全球的角度来谈大陆板块的移动;《被压扁的沙子》是从探寻恐龙灭绝的原因推断地球可能曾受到撞击。
五、文章主旨《恐龙无处不在》依据在南极发现恐龙化石的事实,证明了大陆漂移假说,说明不同领域的科学发现可以互相启发,从而发现新的论据或得出新的结论。
《被压扁的沙子》通过对“被压扁的沙子”的产生、分布和特性等的介绍,证明了外星撞击地球导致了恐龙灭绝的观点,表明不同领域的科学发现可以互相启发,从而发现新的论据或得出新的结论。
7.大雁归来一、创作背景为了更好地体验和研究生态平衡,1935 年4 月,利奥波德在威斯康星河畔购买了一个废弃的农场。
在此后的十几年里,这个被称作“沙乡”的地方,就成了他及家人亲近自然的世外桃源。
在这里他写出了《沙乡年鉴》,《大雁归来》就是其中的一篇。
二、作者简介利奥波德(1887—1948),美国著名的伦理学家、科学家和环境保护主义者。
一生共出版了三本书和发表了大约500 篇文章,大部分是有关科学和技术的题材。
代表作《沙乡年鉴》是一本关于人和土地的生态及伦理观的书,是一本自然随笔和哲学论文集,是他一生观察、经历和思考的结晶,对美国的环境保护影响很大。
美国著名环境保护主义者,环保先驱人物,“保护野生生物之父”“美国野生生物管理之父”,被称为“美国的先知”,被称为“一个热心的观察家,一个敏锐的思想家,一个造诣极深的文学巨匠”。
三、重点字词沼泽(zhǎo)环颈雉(zhì)凋零(diāo)狩猎(shòu)沙锥鸟(zhuī)弥漫(mí)枯燥(zào)半蹼鹬(pǔyù)雾霭(ǎi)香蒲(pú)窥探(kuī)缄默(jiān)【迁徙】迁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