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_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数学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结合实例认识面积的含义,体味并认识面积单位。
初步建立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表象,进一步促进空间观念的发展。
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和语言表达能力。
2、在实践操作和小组合作学习中,获得合作学习的经历,探索并体味引进统一的面积单位的必要性,了解比较面积大小的方法。
3、在积极主动的参预过程中获得成功体验,在学会与人分享的过程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认识、理解面积的意义,感受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初步认识并建立常用面积单位表象,进一步促进空间观念发展。
【教学难点】通过学生的自主活动体验、感受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教学准备】1.老师准备:平行四边形、梯形纸板各一张;黄色、红色、蓝色纸板各一张;面积为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纸片各一张。
2.学生准备:红色、蓝色纸板每人各一张;面积为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纸片各一张;每组分别有正方形、长方形、圆形学具若干。
【教学过程】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现在大家思量一下:如果咱们要在这两个图形的面上,进行涂色比赛,谁先涂完,谁就是冠军,那你想选择哪幅作品?为什么?生1:我想选择小的那个,因为它的面小。
生2:我的想法和他一样。
师:你们都在比较两个图形的大小。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现实的生活情境引出教学内容,把学生带进有趣的数学学习之中,学生在选择的过程中可直观感知物体的表面有大小之分。
这样设计意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探索新知做好铺垫。
】二、探索新知合作探索(一)初步感知,理解面积的概念。
1、感受物体表面的大小。
师:请同学们摸一摸数学课本的封面,课桌的表面,铅笔盒的表面。
谁的面的面积比较大?学生回答。
师:生活中每一个物体都有它的表面,我们叫做物体的表面。
我们把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板书)刚才我们知道了物体表面的面积,那末图形有没有面积呢?2、封闭图形的面积。
《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反思_教学反思
《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反思_教学反思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反思引言概述:面积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也是日常生活中常常涉及到的概念。
在教学中,面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对面积的理解存在一些困惑,同时也存在一些教学不足之处。
通过对教学的反思和总结,我希望能够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对面积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一、概念的引入和解释1.1 引入面积的概念在教学中,我通常会从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引入面积的概念,比如房间的面积、庭院的面积等。
通过实际例子的引入,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理解面积的概念。
1.2 面积的定义和计算方法在引入概念后,我会给出面积的定义,并详细介绍不同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例如,对于矩形,面积等于长乘以宽;对于三角形,面积等于底乘以高再除以2。
通过具体的计算方法,学生能够掌握不同图形的面积计算技巧。
1.3 面积单位的引入和转换在面积的教学中,我也会引入面积单位的概念,并教授常用的面积单位,如平方厘米、平方米、平方千米等。
同时,我也会教授面积单位之间的转换方法,让学生能够在不同单位之间进行换算。
二、面积计算的练习和应用2.1 练习基本图形的面积计算为了巩固学生对面积计算方法的理解,我会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计算不同基本图形的面积。
例如,给定一个矩形的长和宽,让学生计算其面积;给定一个三角形的底和高,让学生计算其面积。
通过练习,学生能够熟练掌握不同基本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2.2 面积的实际应用为了让学生理解面积的实际应用,我会设计一些与日常生活相关的问题,让学生运用面积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给定一个房间的平面图,让学生计算房间的面积;给定一个花坛的形状,让学生计算花坛的面积。
通过实际应用问题的训练,学生能够将面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2.3 面积计算的思维拓展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我会设计一些拓展题目,让学生运用已学的面积计算方法解决更复杂的问题。
小学数学_《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理解面积的意义,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初步建立面积单位表象,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知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明确计量单位的基本计数方法。
2、经历面积及面积单位的研究过程,初步感悟线、面的知识联系,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和语言表达能力,促进空间观念的发展。
3、在活动中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面积意义,体验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建立面积单位的表象。
【教学难点】理解面积意义,建立面积单位的表象。
三、教法选择、学法指导教法:问题引领、小组讨论。
学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四、教具、学具课件、实物投影平面图形(圆形和三角形各一张);面积为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若干;面积为1平方米的布一块;面积为6平方厘米的贴画一张;粉笔盒一个。
每个小组:12个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学具、10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学具。
五、教学程序(一)前知回顾,构建联系。
师: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与长度有关的知识,知道测量物体的长度要用统一的单位,都认识了哪些长度单位呢?生:学习了长度单位厘米、分米、米、千米。
师:怎样知道物体长度呢?生:用尺子测量师:对呀,测量时有几个长度单位,长度就是几。
(二)操作感受,认识面积。
师:仔细观察,这两条线段有什么变化?(课件演示:线到面的过程。
)生:变成了正方形和长方形。
师:前面我们还认识了哪些平面图形?(生结合已知经验回答。
)师:对,它们也是我们认识的平面图形。
(课件出示:圆形和三角形)师:如果要进行涂色比赛,谁先涂完就是冠军。
你最想涂哪个?最不想涂哪个?生:我想涂三角形,它最小,涂得最快。
不想涂圆形,它最大,涂的最慢。
师:是吗?有多小,有多大?瞧,我把它们请来了,谁来摸一摸。
(生用手摸一摸,感受图形大小。
)师:奥,圆形这么大,三角形这么小。
师:看来平面图形是有大小的,平面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板贴:平面图形的大小板书:面积)师:平面图形有面积,生活中的物体有面积吗?请你找一找,摸一摸,说一说。
小学数学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数学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教学设计】【学情分析】在进行小学数学面积和面积单位的教学设计之前,我们首先需要对学生的学情进行分析。
根据班级学生的整体表现和个别学生的特点,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学情分析结果:1. 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较为扎实,已经掌握了面积和面积单位的基本概念,能够正确使用面积单位进行计算。
2. 学生对于面积的概念理解较为模糊,很多学生将面积仅仅理解为图形的大小,而没有深入理解其背后的数学概念。
3. 部分学生在面积单位的转换上存在困难,尤其是从较大的单位转换为较小的单位时容易出错。
4. 学生对于面积单位的实际意义和应用场景了解较少,缺乏对于面积单位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运用的认识。
【教材分析】针对以上学情分析结果,我们需要对教材进行分析,以便更好地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1. 教材内容:根据教材的内容安排,小学数学教材中通常会涉及到面积的概念、计算方法和单位转换等内容。
我们需要仔细研读教材,了解教材对于面积和面积单位的介绍和讲解方式。
2. 教材难度:需要评估教材对于学生来说是否过于简单或过于复杂。
如果教材过于简单,我们需要适当引入一些拓展内容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挑战性;如果教材过于复杂,我们可以选择一些简化的例子和方法进行教学。
3. 教材衔接:需要考虑教材的前后衔接,确保本次教学内容与之前和之后的内容有良好的衔接性。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知识。
【课后反思】教学结束后,我们需要进行课后反思,总结教学的效果和存在的问题,以便对今后的教学进行改进。
1. 教学效果评估: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听取学生的回答和观察他们的作业完成情况来评估教学效果。
可以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分类,了解学生对于面积和面积单位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反馈:可以向学生征求对于本节课的反馈意见,了解他们对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评价。
学生的反馈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他们的学习需求和兴趣,以便今后的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_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设计一、情境导入1、认识物体的表面的面积师:熊大和熊二今天也来到了我们的数学课堂,它们在比赛割草呢?谁先收割完呢?你是怎么想的?师:你们所说的草地表面的大小就是草地的面积。
那这块呢?师:谁来指指数学书封面的面积?指名指说。
那课桌面的面积呢?师:像草地面、数学书封面、课桌表面等物体表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2、认识封闭图形的面积师手指草地图,问:它们的草地是我们学过的形状――长方形。
长方形的大小就是长方形的面积。
那正方形的大小呢?让学生指一指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圆等图形的面积,在指角的面积时强调封闭图形。
3、归纳“面积”的意义师:我们通过摸一摸认识到了:物体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也就是它们的面积。
二、教学比较面积的一般方法。
观察法:我们知道了什么是面积,那你看一看黑板面的面积和课桌面的面积比,谁大?谁小?你怎么一下子就知道谁的面积大,谁的面积小了?当两个物体表面的面积相差很大时,我们可以直接用眼睛观察出它们的大小。
重叠法:(教师出示)那你比一比同步训练封面的面积和大演草封面的面积比,谁大谁小?用什么方法验证一下呢?生:把它们摞在一起比一比。
学生操作。
这种方法行吗?比较的结果是同步学习封面的面积大。
当两个物体的表面面积相差不大时,我们就可以像这个小朋友说的把这两个物体摞放在一起用重叠的方法比一比。
三、教学比较面积时选用工具的统一性。
(教师出示)同学们猜一猜,我这两个长方形比较,谁得面积大呢?有不同意见吗?那用什么方法来验证一下呢?(生汇报重叠法,让生上来试一试)看样子这个方法还是不能准确判断出来。
(生汇报剪一剪)你很聪明,想到了剪一剪这个好方法。
(生汇报数格子)你真厉害,想到了数格子,很好。
(生汇报:用小图形)你真聪明,想的办法很有创意。
现在我们大家就用他的办法试一试!老师为每个小组的2号信封里都准备了这样的两个长方形还有一些小图形。
操作要求。
任务完成后小组内说一说比较的结果。
小学数学小学数学第一节面积和面积单位例1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61——63页。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通过直观操作等活动,使学生理解面积的意义,认识面积单位,建立面积单位的正确表象。
2、经历用不同方式比较图形面积的过程,体会建立统一面积单位的重要性,经历面积单位产生过程。
3、培养、发展学生观察、分析、类比、抽象、概括、推理能力。
在动手操作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提高交流、实践能力。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各种活动体会面积的大小以及面积单位的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在生活中需要用到面积知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1、理解面积的意义,认识面积单位。
2、建立面积单位的表象,区分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
【课前准备】学生分组研究、制作展示作品,教师对学生分小组进行指导,课件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师:同学们看,德育处给我们班和一班划分了卫生区域,你们觉得怎么样?我们班一班生:不公平,一班卫生区域小,我们班卫生区域大。
师:看来同学们都注意到了,这两块卫生区域的大小不一样。
那刚才同学们说的“大”“小”是指卫生区域的什么呢?生:空间、地面、范围的大小。
师:你们说的都有道理,其实同学们说的大小,也可以指卫生区域面积的大小。
(板书:面积)(二)汇报展示师:那么,同学们对于面积想不想更深入的了解一下呢?生:想。
师:课下,我们班几个小组的同学针对面积做了一些研究。
下面,请第一小组的同学就什么是面积为大家做汇报。
生1:我发现生活中的一些物体,如茶叶桶、粉笔盒、铅笔盒、课本、课桌、黑板都有表面。
就像我手中的粉笔盒,这是它的上面、下面、前面、后面、左面、右面(一边用手摸一边说),这些都是这个盒子的表面。
生2:我发现,像我们学过的图形如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以及一些不规则的图形,这些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生3:我还发现摸大的物体用的时间长,摸小的物体用的时间短。
例如现在让两个同学同时开始摸黑板面和课本面(找2个同学演示),同学们看摸黑板面的时间比摸课本面的时间长,这说明物体的面积是有大有小的。
《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反思_教学反思
《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反思_教学反思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反思引言概述:在教学过程中,面积和面积单位是数学中的重要概念之一。
通过教授面积和面积单位的知识,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几何学中的相关概念。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需要进行反思和改进。
本文将从以下五个方面详细阐述我对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的反思。
一、引导学生理解面积的概念1.1 引导学生观察日常生活中的面积概念在教学中,我应该引导学生观察日常生活中的面积概念,例如房间的面积、地板的面积等。
通过观察和讨论,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面积是指平面上的空间范围。
1.2 利用图形和实物进行面积的比较为了匡助学生理解面积的概念,我可以使用图形和实物进行面积的比较。
例如,通过比较不同形状的纸片面积,让学生发现不同形状的纸片虽然大小不同,但面积可能相等。
1.3 引导学生运用面积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在教学中,我应该引导学生运用面积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让学生计算教室的面积,或者计算一个花园的面积。
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面积的概念。
二、引导学生掌握面积单位的转换2.1 引导学生理解面积单位的定义在教学中,我应该引导学生理解面积单位的定义。
例如,平方米是指一个正方形的边长为1米的面积。
通过理解面积单位的定义,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面积单位的转换。
2.2 利用图形进行面积单位的转换为了匡助学生掌握面积单位的转换,我可以使用图形进行示范和练习。
例如,通过给定一个图形的面积,让学生将其转换为平方厘米或者平方分米。
通过图形的转换,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面积单位之间的关系。
2.3 引导学生应用面积单位解决实际问题在教学中,我应该引导学生应用面积单位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让学生计算一个房间的面积,并将其转换为平方英尺或者平方码。
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面积单位的转换。
三、加强练习和巩固面积和面积单位的知识3.1 设计多样化的练习题目为了巩固学生对面积和面积单位的知识,我应该设计多样化的练习题目。
小学数学_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数学_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50~52页。
[教学目标]1.在实际情境中,理解面积的意义,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初步建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表象,进一步促进空间观念的发展。
2.经历观察猜想、操作验证、归纳反思等探索面积大小的过程,体验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了解比较面积大小的方法,发展空间观念。
3.在积极主动的参与过程中获得成功体验,在学会与他人分享的过程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认识理解面积的意义,感受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初步认识并建立常用面积单位的表象,进一步促进空间观念的发展。
[教学难点]通过学生的自主活动体验、感受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教学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面积为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纸片各1张。
学具准备:每组准备一张长方形纸片(长:10厘米、宽:6厘米)和一张正方形纸片(边长8厘米);每组准备一袋学具,內有大小不同的正方形、圆形学具若干;面积为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纸片各1个。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师:小明家买新房子了,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出示情境图(见图)爸爸提出一个问题:餐厅和厨房哪个面积大?图1 师:关于面积,你都了解哪些知识?预设1:面积就是大小。
…师:对于面积,你想研究哪些问题?预设1:什么是面积?预设2:学习面积有什么用?预设3:为什么学习面积?……【设计意图】在生活情境中引入数学知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一上课就抛出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唤醒学生的学习经验。
学生提出很多问题,面对学生的研究需求,教师倾听、筛选,与学生共同确定研究主题。
由于研究的问题来源于学生,有利于学生的激发探究欲望,培养创新意识。
二、合作探究,学习新知(一)认识面积1、认识物体表面的面积师:要研究面积,先来认识面。
小学数学_《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设计【教学内容】青岛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信息窗1【教学目标】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面积的意义,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建立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表象。
2.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探索物体和图形大小的过程,体验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发展空间观念。
3.能自选面积单位来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
初步学会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体验数学和生活的密切练联系。
【教学重、难点】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面积的意义,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建立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表象。
【教具准备】面积为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正方形各1张。
【学具准备】每人面积为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各1张;每组一张红色纸板(长8厘米,宽8厘米),一张绿色纸板(长10厘米,宽6厘米);每组正方形、圆形学具若干。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供素材谈话:同学们,我们国家改革开放40年,现在咱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小明家的日子也一天比一天好,爸爸妈妈决定要买新房子啦,一家人多高兴啊!(出示课件)看,他们一家人在看新房子的平面图,爸爸说了一句什么话?在这句话中出现了一个数学词语,你知道是什么吗?引导学生交流板书:面积二、分析素材,理解概念(一)认识面积1.认识物体表面的面积谈话:你听说过“面积”这个词吗?谁来说说你了解的面积是怎样的?你能举一个例子吗?学生交流举例得出:面积是指一个物体面的大小。
地面的面积就是地面的大小;数学书皮的面积就是数学书皮面的大小……课件出示:两片树叶,那片树叶大?一本数学书、一本字典,那本书的封面大?学生交流小结:物体的表面是有大有小的,物体表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板书:物体的表面大小谈话:什么是数学书封面的面积?摸摸数学书皮的封面。
谁能说一说什么是课桌面的面积?摸一摸课桌面。
教室的面积指的是什么?餐厅的面积指的是什么?引导学生交流,明确教室、餐厅地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面积和面积单位》的教学反思(精选7篇)
《面积和面积单位》的教学反思(精选7篇)《面积和面积单位》的教学反思(精选7篇)身为一名到岗不久的人民教师,我们的任务之一就是教学,在写教学反思的时候可以反思自己的教学失误,教学反思我们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面积和面积单位》的教学反思(精选7篇),欢迎大家分享。
《面积和面积单位》的教学反思1本学期第七周周五我上了一堂小学三年级下册有关面积的教研课,课前我做了比较充分的准备,上课时也注重贯彻新课程的主要理念,但上课的总体效果自我感觉只能说一般了,下面我就谈谈自己的感想和反思。
(一)学习内容来自生活《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
”学习内容来自学生生活实际,在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学习,可使学习更有效。
因为学习内容贴近学生知识经验,符合学生心理特征,容易形成知识结构,同时也充分体现了学习生活化的理念。
所以在导入及授课过程中我注重让学生观察和感知面积。
导入时我让学生看自己数学书的封面并问学生这是不是书的表面的一部分,学生回答后我再引出这个封面的大小我们就叫面积。
但是这部分面积概念学生刚开始还是没很明白,接着,让学生充分地观察我们教室的各种面、摸学习用品的面,感知物体的表面的大小;出示学生比较熟悉的几种平面图形,比较大小,让学生明白平面图形有大小。
后面再讲面积单位时,也是结合实际,老师出示自己的大拇指,告诉学生大拇指甲面的大小大约就是1平方厘米,接着讲1平方分米时出示一个这么大小的方格面让学生形成概念,再让学生用1平方分米测量课桌面的面积,引导学生体会数学学习的应用价值。
(二)学习需求来自学生引导学生主动建构知识是新课标的重要理念。
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心理特点,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的有效途径。
因为学生第一次学习有关面积单位,对于为什么要有统一的面积单位,是必须知道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岛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正确地理解“面积”的意义。
2.能力目标:清楚地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3.情感目标:培养、发展学生分析、类比、抽象、概括、推理能力。
二、教学内容及重点、难点分析:教学内容:三年级下册“面积和面积单位”,使学生认识面积的含义,体会引进统一的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从小到大依次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建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表象。
让学生不断丰富对“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感性认识。
为学生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打下基础。
教学重点:正确理解面积的含义,建立有关面积和面积单位的正确表象。
三、教具、学具:教【=具:多媒体课件;方格纸,平方厘米、平方分米的教具。
学具:米尺、白纸、铅笔、平方厘米、平方分米的学具。
四、教学对象分析:“面积”和“面积单位”单位对学生是全新的知识,而且这些概念较为抽象,容易混淆。
在本节课学生要完成教学任务比较困难,所以要让学生充分感知,比较发现,形成概念。
但要学生完全地掌握这些知识,还需要多媒体教学的辅助教育,在教师层层推进的教学和媒体的逐一演示后,学生有条有理地掌握了知识。
五、教学策略及教法、学法:“情境导入”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和愿望,从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入课题,激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六、教学媒体设计:(1)“辨别图形面积”的设计,把图形面积用颜色涂出来,具体形象,简洁明了,巩固了“面积”的含义,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概念。
(2)“用不同大小的正方形测量厨房和餐厅的大小”的媒体设计,引出了面积单位。
使教学过程自然流畅。
(3)“感知1平方厘米”的媒体显示,出示大约1平方厘米的物体,让学生产生具体的形象感知,分散了教学难点,效果明显。
(4)“感知1平方分米”的设计,媒体出示实物,让学生能具体感知1平方分米,突出了重点。
(5)“感知1平方米”的媒体演示,既加深学生对每个面积单位实际大小的表象,又进一步加深理解面积的含义。
(6)“练习”的媒体出示,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对知识进行了七、学习评价设计:1、要充分运用多媒体手段,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教学,提高教学效益。
2、从实际操作、观察引入,先让学生人人动手摸摸、看看自己数学课本的封面和文具盒盖的面,再比较它们的大小,对面的大小获得直接的感性认识。
3、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的大小,巩固面积单位实际大小的表象。
4、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树立“教是为了学”的观念。
在重视改进教法的同时,更重视学法的指导;在让学生“学会”的同时,更指导学生“会学”。
八、教学过程设计与分析:(一)创设情景引入:1、感受物体面的大小,认识物体和图形的面积师:请同学们摸一摸课桌的面,数学书的面、指甲盖。
比较这几个物体的面的大小?通过摸一摸的活动,我们发现,物体的表面有大有小,我们把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塔的面积。
不光物体有面积,向我们所学习的长方形,正方形这些封闭的平面图形他们都有面积。
2.比一比,探索比较面积大小的方法,引导统一面积单位的重要桌面和黑板哪个面积大?你怎么比较出来的?把能直接观察就看出来的方法叫做观察法。
再来比较一下老师的手掌面和你的手掌面哪个大?你怎么比较出来的?老师和学生手掌重合,进行比较,结果发现老师的手掌可以完全覆盖学生的手掌,我们把这种方法叫做重叠法。
二、通过比较面积大小,探索面积单位1、随着社会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了,这不老师也即将买上新房子,今天老师就带来了房子的平面图,同学们想看吗?(课件)这就是老师家的平面图,仔细观察,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吗?----餐厅和厨房那个大?我们要比较那个大?是要比较餐厅和厨房的什么呢?---面积为了便于我们研究,老师把餐厅和厨房用平面图形来代替。
(举起图形)看到这两个图片,你能比较他们的面积大小吗?有学生可能会随机答出()大。
如果学生回答用重叠法,在裁剪拼接,说明:我们的纸能裁剪拼接,那么,房子能这样吗?2、学具操作看来,同学们的意见有些不统一,那究竟谁的面积大呢?下面我们用学具来验证一下。
老师给各小组准备了代表餐厅和厨房的卡片,还有大正方形,小正方形的卡片。
请同学们听好要求:1、各小组认真讨论,想好办法,制定好方案。
2、按制定好的方案选择合适的材料,摆一摆,数一数。
3、组长按要求填好记录单。
使用小组资料袋中的材料,通过摆一摆、剪一剪等方法比较任务单上“厨房”和“餐厅”的大小。
餐厅厨房()的面积大3 、交流那个小组想介绍一下你们的成果。
4、老师用圆形测量餐厅和厨房,得到一样的答案。
5、师小结:同学们看大屏幕,我们在摆餐厅的面积时,测量的工具不一样,测量的结果一样,发现有的小组比较麻烦,从而引出需要同一单位。
生思考、回答。
三、学习面积单位①师:为了方便,需要统一面积单位,也就是使用统一的衡量标准。
国际上通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②认识1平方厘米拿出学具,看到最小的正方形,测量一下他的边长是多少?③师揭示: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
平方厘米可以用cm2来表示。
④学生找一找或者画出来周围哪些物体表面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厘米。
(大拇指指甲)⑥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测量课桌的面积,引发矛盾。
⑦有没有比1平方厘米大的面积单位呢?拿出正方形纸片测量,边长10厘米师揭示: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
平方分米可以用dm2来表示。
让学生动手找一找或者画出来,周围哪些物体表面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分米的小正方形。
⑧用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测量教室的面积,引发矛盾。
四、拓展练习,巩固新知、知识闯关。
1.下面哪个图形的面积最大?哪个最小?2.下面4个字母,分别用了多少平方厘米的彩板?3.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五、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面积面积单位物体表面的大小图形边长面积字母表示1厘米1平方厘米21cm1分米1平方分米21dm1米1平方米21m青岛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面积和面积单位》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的思维正处于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时期。
而且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观察能力,喜欢操作、乐于探究。
所以,我们引导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经历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
关于面积和面积单位的认识,69%的学生表示通过其他渠道或自学课本知道“面积单位一词”,31%的学生表示从未听说;10%的学生对面积单位的含义有错误认识,47%的学生认为面积单位和物体的大小有关,43%的学生表示说不清楚。
《面积和面积单位》效果分析学生的建构不是教师传授的结果,而是通过亲身经历,通过与学习环境的交互作用来实现的。
“面”是什么?说不清,道不明,但只要动手“摸一摸”、“比一比”,学生就能做到心中有数了。
在大量直观、实践、体验活动中,学生能实实在在的感受到“面”是什么,进而归纳出面积的含义。
小学生的思维特点与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之间存在着差异,因此,要使小学生理解接纳抽象的数学知识,必须要帮助学生在脑子里建立起准确、鲜明的空间表象。
学生学习了周长及长度单位后,再来学习面积与面积单位的意义,是空间观念由一维向二维的一次质的飞跃,必须建立起准确、鲜明的表象。
在教学面积单位的认识时,学生通过看一看、量一量之后,我让学生找一找生活中那些物体面积大约是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接着要求学生把眼睛闭起来,在脑子里回想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的形状、大小,从而帮助学生建立起深刻的表象。
睁眼之后,又让学生凭借表象估计橡皮上面和数学书封面的面积,并加以验证。
在这个过程中,面积单位这个十分抽象的概念即以鲜明的形象印刻在学生的头脑中。
青岛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面积和面积单位》教材分析:《面积和面积单位》是青岛版九年制小学数学第七册第五单元的内容,它是学生在掌握了周长的概念以及长方形于正方形周长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即将学习的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的基础,又是进一步学习平面图形的面积和立体图形表面积的基础。
面积与面积单位是一节数学概念课,它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面积练习题姓名:1、填空。
(1)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和()。
(2)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
(3)边长分别是1米、1分米、1厘米的三个正方形中,面积最大的是边长为()的正方形。
(4)测量房间地面的大小要用()单位。
(5)一个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米,它的边长是()。
(6)用两个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周长是()分米,面积是()平方分米。
(7)小明家有三口人,住房面积是48平方米,他家人均住房面积是()平方米。
(8)在一个面积是60平方米的墙上有3 个窗户,每个窗户的面积都是4平方米,如果要粉刷这面墙,粉刷的面积是()平方米。
2、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教室的面积约是()。
A、80平方厘米 B、80平方分米 C、80平方米(2)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4厘米,它的面积是()。
A、4厘米B、4平方厘米C、1平方厘米(3)5个面积是1平方米的正方形拼成的长方形周长是()。
A、5平方米B、12米C、12平方米D、6米3、填上合适的面积单位。
一张邮票的面积是16()课桌面的面积是24()教室地面的面积是59()笔记本的大小是24()黑板大小是4()讲台桌面是50()篮球场是420()4、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练习题。
1米=()分米 1分米=()厘米1平方米=()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平方厘米我发现了:每相邻的两个常用长度单位间的进率是();每相邻的两个常用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
8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16平方分米=()平方厘米5平方米=()平方分米 800平方分米=()平方米12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70平方米=()平方分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