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关调查报告百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借打造“文化强市”契机,

加快推进社区文化建设步伐

——关于湛江市麻章区临东村社区文化情况的调查报告

[摘要]社区文化建设是湛江市打造“文化强市”的关键一环,本文以临东村为调查对象,进而分析当地农村社区文化发展状况,对湛江市打造“文化强市”以及其他二线城市建设社区文化有参考价值。

[关键词] 湛江市麻章区临东村社区文化现状原因对策

前言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建设一直是我国的头等大事,而随着近年和世界文化交流逐步加深,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步伐不断加快,得到党中央和政府越来越多的重视。在广东省“建设文化强省”的集结号吹响之时,湛江市也紧跟步伐,努力建设文化强市,贯彻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全面提升文化软实力,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使人民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

就在8月13日,湛江市委、湛江市人民政府还专门出台《关于贯彻〈广东省建设文化强省规划纲要(2011—2020年)〉的实施意见》,并提出了打造“文化强市”的口号。每一个地区由于地理位置、历史地位的不同造成了文化差异,而湛江是我国首批对外开放沿海城市,也是我国南端的一个重要港口,正因为有此独特的地理条件和历史背景,才能形成开放兼容、勇立潮头的人文精神,这是海洋赋予湛江文化的深厚底蕴。它不仅是“解放思想、改革开放”的广东文化精神的延伸,也是湛江特色文化传统的凝聚。作为一个发展态势越来越迅猛的二线城市,社区文化建设是湛江打造“文化强市”的一个重要部分,立足于此,我们进行了本次的社区文化调查来了解临东社区的文化设施建设情况和其群众的认同度及归属感,旨在更好地了解相关基层社区的文化情况情况,可以有效地发现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改善建议,从而有助于提高该社区的文化发展的质量。

调查对象:湛江市麻章区临东村

调查目标:1、了解该社区群众对社区文化的认识。2、分析该社区群众的文化需求。3、了解该社区的文化设施建设情况。4、掌握该社区群众对本地文化资源的利用情况。5、针对

该社区的社区文化建设情况提出建议。

调查方法:1、主要采用随机发放调查问卷的调查方式获得大部分数据;2、辅以访谈的调查方式,走访了村委干部、学校老师等相关社区文化资深人士。采取从点到面,点面结合的调查方式。

调查问卷共设置十个问题,分别有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调查问题包括:反映受访对象的基本情况;反映群众对社区文化的认识;反映该地区文化设施建设和反映群众对本地的文化建设的意见等。通过实地调查,一共收回有效的调查问卷100份。

1. 社区文化现状

1.1临东村基本情况介绍

临东村,位于广东省湛江市麻章区,本社区在册人口6000多人,土地面积有2000多亩,其中耕地面积有1200亩,鱼塘虾池等养殖面积有1200亩,其他坡地旱地有600亩。其主要经济来源于养殖业,次为外出打工和蔬菜作物,人均年收入约为4000元。

1.2临东村文化设施现状

村内建有文化活动中心1个,文化活动室1个,篮球场1个,文化休闲广场1个,图书馆1个,报纸宣传栏2处。其中,社区文化管理活动基本是由村委会管理,据王村长介绍:村内每年会举行农村文化节,深受当地村民的欢迎,文化节目丰富多彩,有舞龙舞狮,做大戏,锣鼓班,八音班等艺术表演,融入了湛江沿海的历史文化。经费方面,王村长表示:农村文化节等活动经费主要由与该村紧密合作的热心人士和村民赞助,或由临东村外出工作村民自发捐款,以支持和发展农村社区文化建设。另外,临东村建有幼儿园1所,小学1所,据临东小学彭校长介绍,小学现有学生240多人,超过9成为本地村民;现有老师28位,师生比例令人满意。

1.3临东村社区文化现状总结

我们走访发现,临东村社区文化建设近年呈现较良好态势,通过分析问卷,我们发现临东村社区文化建设现状如下:

1.3.1对社区文化建设的认知程度和态度。

本次调查数据显示,超过一半(66%)的群众表示自己对“社区文化”这个概念“听过,

但不是很了解”;另外28%的群众对“社区文化”这个概念“不清楚”;只有6%的群众对“社区文化”这个概念比较了解。上述情况表明,在临东村社区内,社区群众对“社区文化”这个概念虽然耳闻,但是了解程度不高,或者说不能很好地区分哪些文化活动属于社区文化活动范畴。

1.3.2社区的主要文化设施和以及利用情况

调查显示,有40%的村民认为村内主要文化设施是“篮球场”,其次是“文化休闲广场”(32%)和报纸宣传栏(26%)以及“小型图书馆”(20%),而”戏曲音乐团体”和“诗画书社”则仅有2%。但数据同时显示,只有不足三分之一的受访者表示自己一个月会去这些文化设施一两次,不过就算去到文化休闲广场主要也是打牌娱乐等等。从上述数据我们可以得出,受访农村社区文化基础设施有了长足的进步,有了自己的文化休闲广场和小型图书馆以及报纸宣传栏。但是,这些宝贵的、来之不易文化基础资源没有很好地被珍惜和利用,反倒浪费严重。

1.3.3受访者村里的文化活动的需求

调查显示,有接近一半(46%)的受访者希望参与的文化活动类型为“文娱表演类”,而“科普宣传类”和“兴趣参与类”则分别只有8%和10%,处于中间部分的为“文体竞赛类”和“知识讲座类”。从中可以看出,受访者对村委组织的社区文化活动形式也希望能够多元化,但是还是以最传统的“文娱表演类”为主,因为这样既可以与当地文化相结合,村民也可以自娱自乐。与此同属,这与参与者结构单一有关,青壮年都外出务工,参与者多为留守在家务农的中老年人,这样也就制约了文化多样性的发展。

1.3.4受访者认为社区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调查显示,有40%的受访者认为村里的“休闲场所太少,不满足需求”,其次,28%的受访者认为社区文化建设的问题是“环境脏乱差”和“社区活动治安不容乐观”。在受访者中,有大部分认为丰富和提高文化生活内容和质量,主要取决于“休闲时间增加”以及“收入增加”。对于是否会经常参加社区文化等活动,有接近一半的人都回答说“视自己有无时间而定”。从这里可以看出,村民还是希望有更多的休闲场所以满足自己更多的精神方面的需求;其次,村民参与文化活动,是与村民的休闲时间有关,他们更多的是为了生计而在繁忙着,很少有时间参与;最后,影响集体文化活动开展存在的主要问题还是文化互动经费紧张和村民文化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没有很好的被调动起来,村民还是一个被动的文化活动受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