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路网规划(新)
荆门交通规划(2013~2030)
荆门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2011‐2030)文本目录第一章总则 (1)第二章交通发展战略与策略 (1)第三章交通需求预测 (2)第四章对外交通规划 (2)第五章道路网络规划 (3)第六章公共交通规划 (6)第七章停车规划 (9)第八章慢行交通规划 (10)第九章近期行动计划 (12)第十章附则 (12)I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把荆门市建设成新兴工业城市和生态环境良好的宜居城市,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建立一个高效的、现代化的城市交通体系,特制定本规划。
第二条规划范围与年限规划范围为《荆门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2011-2030)》确定的中心城区范围,即三环路以内,建设用地约109.6平方公里。
规划年限近期至2015年,远期至2030年。
第三条规划目标本次规划的总体目标是:以荆门市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发展方向为引导,研究适应城市发展的交通发展策略,构筑与土地利用相结合,各种交通方式协调运作的交通系统,以优质、高效、安全的交通服务适应不断增长的交通需求,全面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第四条规划原则1、为人和物的流动提供经济、安全、有效服务的原则。
2、有效利用城市发展优势,增强城市的活力,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原则。
3、促进城市产业和用地结构优化,集约使用土地和环境资源的原则。
4、保护城市传统和自然风貌,减少对社会和环境所造成的负面影响,持续改善城市生活质量的原则。
5、与城市发展的过程相协调,与城市的空间布局紧密结合,与现有相关规划有机衔接。
第五条规划内容本次规划主要内容包括:交通现状分析、交通战略、城市道路网络规划、停车发展规划、公共交通发展规划、慢行交通规划。
交通战略:在分析荆门城市发展目标、交通面临问题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制定支持城市功能定位的交通发展战略。
道路网络规划:在构筑远期控制性干道路网的基础上,明确各规划阶段的网络方案;提出面向近期实施的交通建设与改善方案。
公交规划:提出发展政策;控制公交设施用地;提出近期改善措施。
公路网规划 交通需求预测四阶段法
第五节 交通分配
公路网交通分配是把预测的各目标年OD矩阵(将预测的 客货运输量OD矩阵转换成客货车辆OD矩阵)分配到具体 的规划公路网上。通过交通分配,可获得规划公路网中各 路段和交叉口的交通量、车速、流向、车型组成等资料, 这些资料是评价路网方案是否合理、建设项目是否可行等 的直接依据。
2、分类
公路交通方式预测: (1)运输方式的分担量
只有公路OD资料而无其他运输方式的资料(借鉴) 当有比较完整资料,建立各种运输方式的预测模型 (2)公路客货运不同车型的分担量
第四节 方式选择预测
2、预测方法
一、分担率曲线法(转移曲线法)
各种交通方式的分担比例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曲线, 称为转移曲线。影响因素包括交通小区间的距离,行程时 间,或各交通方式所需的时间差等,利用转移曲线法可以 直接查到各种交通方式在城市交通小区之间出行量中所占 比例,其缺点在于由于该曲线是由现状调查资料得出,无 法反映出在未来情况特别是影响因素发生变化时各种交通 方式分担率的变化。
第五节 交通分配
第二原理(系统最优)目标
在考虑拥挤对出行时间时空影响的网络中,网络中的交通 量应该按某种方式分配以使网络交通量的总出行时间最小。 如果假定出行者并不了解网络状态,只是凭借经验选择路 径,则形成了随机交通分配模型。它是为交通管理人员提 供了一种决策方法。
五、系统平衡模型 以供求平衡理论为基础,重点考虑交通状况、工 具、基础设施等对交通分布的影响
六、OD矩阵的推算模型 1、意义:节约成本,节省人力物力 2、过程:数据收集—出行路径选择—OD矩阵推算
第四节 方式选择预测
1、简介 让一个出行与一种交通方式相对应,一个地区的全部出行 数中利用该种交通方式的人所占的比例叫做该交通方式的 分担,或简称方式分担(model split),其中每个交通方 式所分担的交通量叫做该交通方式的分担交通量。
新时代物流行业绿色运输解决方案
新时代物流行业绿色运输解决方案第一章物流行业绿色运输概述 (2)1.1 绿色运输的定义与意义 (2)1.1.1 绿色运输的定义 (2)1.1.2 绿色运输的意义 (2)1.2 绿色运输的发展趋势 (2)1.2.1 政策支持力度加大 (2)1.2.2 技术创新推动绿色运输发展 (3)1.2.3 绿色物流成为企业发展战略 (3)1.2.4 跨界融合加速绿色运输发展 (3)1.2.5 社会公众环保意识不断提高 (3)第二章绿色运输政策与法规 (3)2.1 国家绿色运输政策概述 (3)2.2 地方绿色运输法规与实践 (4)2.3 绿色运输标准与认证 (4)第三章节能减排技术与应用 (4)3.1 节能技术概述 (4)3.2 减排技术概述 (4)3.3 节能减排技术在物流行业的应用 (5)3.3.1 车辆节能技术的应用 (5)3.3.2 运输组织节能技术的应用 (5)3.3.3 信息化节能技术的应用 (5)第四章绿色包装与包装材料 (6)4.1 绿色包装设计原则 (6)4.2 绿色包装材料概述 (6)4.3 绿色包装案例分析 (6)第五章低碳物流网络规划 (7)5.1 物流网络规划概述 (7)5.2 低碳物流网络规划方法 (7)5.3 低碳物流网络优化策略 (8)第六章绿色运输工具与设备 (8)6.1 绿色运输工具概述 (8)6.2 绿色运输设备概述 (9)6.3 绿色运输工具与设备的应用案例 (9)第七章绿色运输管理与运营 (9)7.1 绿色运输管理理念 (9)7.2 绿色运输运营策略 (10)7.3 绿色运输服务创新 (10)第八章绿色运输信息技术支持 (11)8.1 物流信息技术概述 (11)8.2 绿色运输信息技术应用 (11)8.2.1 物联网技术 (11)8.2.2 大数据技术 (11)8.2.3 云计算技术 (11)8.2.4 人工智能技术 (11)8.3 绿色运输信息平台建设 (11)第九章绿色运输产业链协同 (12)9.1 绿色运输产业链概述 (12)9.2 产业链协同机制 (12)9.3 产业链协同案例分析 (12)第十章绿色运输产业发展趋势与展望 (13)10.1 绿色运输产业发展现状 (13)10.2 绿色运输产业发展趋势 (14)10.3 绿色运输产业发展对策与建议 (14)第一章物流行业绿色运输概述1.1 绿色运输的定义与意义1.1.1 绿色运输的定义绿色运输是指在物流运输过程中,通过采用环保、节能、低碳的技术和手段,降低运输对环境的影响,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种运输方式。
《青岛市中心城区道路网规划(含专项规划和部分重要道路详
《青岛市中心城区道路网规划(含专项规划和部分重要道路详细规划)》文本主要内容摘选第一章总则1、规划背景为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精神,优化、完善青岛市中心城区道路网系统,构建畅通高效的道路交通体系,进一步提升控规对道路交通设施控制用地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指导道路设施建设,编制本规划。
2、规划范围和年限(1)规划范围:与《青岛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中心城区范围一致。
中心城区道路网与即墨、胶州、临空经济区等外围组团的路网及干线公路紧密衔接,故研究范围扩大至这些区域。
(2)规划年限:至2020年,考虑远景需求。
第二章规划目标与策略1、规划目标结合城市综合交通体系,加强道路网络连通性,贯通骨干网络,加密次支路网,构建功能清晰、级配合理、布局均衡、内外衔接的一体化道路网络。
2、规划策略(1)落新政策、行新理念;(2)组团通连、新老融合;(3)结构完整、快慢有序;(4)功能协调、容量匹配;(5)尺度适宜、绿色优先;(6)规划统筹、管控高效。
第三章道路网络系统规划1、中心城区路网整体规划中心城区规划道路网总长度5716km,密度为7.69km/km2,道路面积率为19.39%。
其中规划高快速路总长423km,密度为0.57km/km2,规划形成“区域一体、高快衔接、六横九纵、环湾放射”的高快速路网络。
(1)六横轴:胶州湾西路—嘉陵江路—胶州湾隧道—胶宁高架—银川路;疏港高速—胶州湾第二条机动车隧道—杭鞍高架-辽阳路;青兰高速—胶州湾大桥—大桥接线;胶州湾高速(湾底段)—仙山路;扬州路—正阳路;中心城区北部快速路。
(2)九纵轴:滨海公路快速路;青银高速—青新高速;山东路—重庆路—龙青高速;环湾大道—双元路;胶州湾大桥红岛接线—华中路;青威快速路;机场高速;机场西快速路—胶州湾高速(西岸段)—江山路、昆仑山路;沈海高速。
东岸城区规划道路网总长度2237km,密度为8.84km/km2,道路面积率为19.27%。
高中地理必修二教案:第五章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人教版)5.1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教案2
5. 1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目标要求】1.了解五种交通运输方式及其特点,能够根据所需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
2.了解交通运输线、点组成的交通运输网及其布局的影响因素。
【巩固教材-稳扎稳打】1 .()运输工具与运输线路合二为一的新型运输方式是....管道运输C海底隧道地下铁路运输A 航空运输BD2 .()集装箱的迅速发展体现了交通运输发展的.B.高速化C.专业化D.综合化A 网络化3 .公路运输的特点是()A .发展最快,应用最广,地位日趋重要B .运量大,投资少,成本低C .损耗小,连续性强,平稳安全D .运输效率高,耗能少,成本低4.在各种交通方式中,最灵活和连续性最好的的运输方式分别是( )5A .公路、管道.()交B .公路、航空通C .水运、航空网络D .管道、航空 是由A .线和面组成的C .许多线和点组成的B .点和面组成的D .点和点组成6.南昆铁路的建成对下列资源开发无直接影响的是()A .北部湾的石油B .平果的铝土矿C .桂林的山水旅游资源D .贵州西南的煤矿【重难突破—重拳出击】1.下列关于公路运输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发展最快、应用最广、地位日趋重要的现代运输方式B .历史最悠久的运输方式C .最快捷的现代运输方式D .运载量大、速度快、运费较低、受自然因素影响较小的和连续性好的当代最重要的运输方式2.关于交通运输网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交通运辅网的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是同步的②山东省的公路运输线均属省级运输线③我国华东地区的综合交通运输网十分发达④地区运输网密度的大小,反映该地区交通运输通达性的强弱A .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③④3.京九铁路中段有一些明显的曲折,其主要考虑的区位因素是()A.与公路、水路的联接B.地形起伏C.有利于帮助沿线更多地区建立对外联系通道 D .依河而建4.青藏铁路二期工程建设中遇到的主要困难是()A .地表岖崎,山高路险B.太阳辐射少,气温低C.高寒缺氧,多年冻土D.地震滑坡,积雪冰川5.我国的交通运输业发展迅速,近年来A.青藏铁路已全线贯通()B.沿海货运港口均已改造为集装箱码头C.公路的通过能力有了较大提高D.除西藏外,全国省级行政中心均建有航空港6.下列关于公路建设的叙述,正确的有()①平原地区的地形对公路选线限制相对山区较小②山区修筑公路因就地取材,建设费用较少③要避开那些地形、地质、水文条件复杂的地段④沼泽地区对公路建设影响不大A .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④7.下列有关交通运输线、点、网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京九铁路在选择线路走向时把自然因素列在首位B.上海港能成为中国第一大港,交通位置优越是其重要的区位因素之一C.莫斯科市的放射状铁路,对该地区能提供良好的运输条件D.交通运输网的发展随区域经济的发展而日益完善8.下列铁路线中与南昆铁路相交且属于国际铁路的是()A.昆河线、湘桂线B.湘桂线、焦柳线C.昆河线、成昆线D.昆河线、焦柳线【巩固提高—登峰揽月】1.读“南昆铁路地理位置示意图”及有关资料。
第五章 公路网规划
二、结点规划方法
公路网结点研究的任务是选择确定公路网必须联结的控制点(地区)。选择结点的规 划方法称为结点规划法。 选择结点的方法:重要度法、动态聚类法、模糊聚类法、模拟退火聚类法等。下面重 点介绍重要度法。 重要度是对区域内各结点相对重要性的一种综合量度,用重要度来排定结点的顺序,进 而选择结点的方法称为重要度法。交通部公路规划设计院在公路网规划使用了这种方 法。 根据我国实际,可选择人口(反映区域活动机能)、工业产值(反映区域产业机 能)和社会物资产耗总量(反映社会的运输需求)或商品零售总额(反映区域的商业 功能)等3项指标作为选择运输网络结点的定量分析标准。
第五章 公路网规划
公路网络规划:以一定的优化目标和约束条件为依据,采用适当方法选择规划线路, 将选定的控制结点连接起来,形成区域未来公路网的过程,也称公路网布局规划。 广义的公路网规划:调查、分析、预测、规划、评价、决策等整个工作过程 是狭义的公路网规划:在对区域公路网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对区域社会经济及交通 需求进行了预测之后,具体设计产生区域公路网络规划方案的过程和方法。
(Qa − Qb ) Sc ≤ α max (Qa ax=max(∠DOA,∠DOB)。 式(5-3)中未考虑到支线的造价(元·km-1)。如果假设支线的造价为k,按上述 相同的原理,可得使交通费用和造价最小的走向为
α = sin −1
3.目的性 公路网具有特定的功能和一定的目的性,众多的公路正是按此目的性组合而成公路 网。每条公路也只有在特定的路网系统中,才能充分发挥汽车运输的优势,给区域的 整体交通运输创造良好条件。 区域公路网的主要功能: (1)满足区域内外的交通需求,承担区域内外的运输联系; (2)维持区域内交通的通畅及保证交通运输的快速和高效益; (3)确保交通安全和提供优质运输服务; (4)维护生态平衡,防止水土流失,注意环境保护,方便人民生活; (5)满足国防建设和防灾、抗灾需要等。 4.适应性 任何一个系统总是存在和活动于特定的环境之中,且必须与之相适应。公路网是 区域公路交通运输的基本组成部分,而公路交通运输是区域综合运输的子系统,综合 运输则是为区域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的总体服务并为其组成部分。公路网必 须适应于区域国土开发利用和经济发展规划,适应于区域综合运输系统发展规划,适 应于公路交通运输的发展需要。
公路网规划 交通需求预测四阶段法
第二节 交通分布预测
按模型的具体算法分 一类是增长系数法 :平均增长系数法、Fratar法、 Furness法、底特律法等 一类是综合方法 :重力模型法、介人机会模型法、 系统平衡模型法
第二节 交通分布预测
增长系数法:完全是基于出行起点与终点小区的 交通增长特性,利用现状的OD分布量推算将来的 OD分布量。它依赖于各节点间的基年分布情况, 并假设区间的出行交通与路网的改变相互独立, 或者在预测年限内交通运输系统没有明显的改变。 这种方法适用于小地区或区域间出行不受空间阻 挠因素的影响而只受地区间交通发生、吸引特性 影响的出行空间分布形态,且这种方法不限于某 些个别因素的影响,着重总的趋势,适用于交通 量的宏观分布预测,但当基年OD分布稍有偏差时, 对未来影响将会很大。模型不需标定,只需满足 总量平衡即可。
对于交通分配,国内外均进行过较多的研究,数学规划方 法、图论方法及计算机技术为交通分配模型的研究及应用 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国际上通常把交通分配模型分为平衡 模型与非平衡模型两大类,并以Wardrop第一、第二原理 作为划分依据。 平衡模型:平衡分配法(数学规划模型) 非平衡模型:表5-1
第五节 交通分配
第五章 交通需求预测
第一节 交通需求预测的基本流程 1、基本流程 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刺激区域运输需求的增长 (1)经济角度 (2)社会角度
预测是建立在对区域社会经济与土地利用分析的 基础上的 流程见图5-1
第一节 交通需求预测的基本流程
2、原则 (1)系统分析原则 (2)政策协调原则 (3)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 (4)弹性原则 (5)历史与未来发展结合原则
第二节 交通分布预测
1、概念 交通分布预测是指根据预测得到的各交通分区的交通发生、 吸引量,确定各交通区之间的交通流量、流向,即确定 OD矩阵。
第五章 城市综合交通规划 PPT
2、城市交通总体发展战略
1)城市交通发展战略指导思想与目标
坚持协调发展原则的基础上,努力处理好区域、城 市与交通的发展关系,以体现城市特色和符合实现城 市发展目标为根本; 坚持将城市交通建设作为城市建设的重点,树立交 通先导的理念,体现交通对城市发展战略的支撑作用; 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处理好交通建设与环境保护 关系,创造与城市特色相匹配的交通系统,满足城市 发展定位对城市交通的要求; 大力发展公共交通,优化交通结构,创造人性化城 市交通环境,体现以人为本。
(3)类比法
该方法是参考其它性质、地理条件和交通条件等较 为相似城市的总体客流量预测值,再根据两城市建成区 人口之比值按正比例近似估算 。
Q1 = P1 Q2 P 2
(5-2)
式中:Pi——城市 i 建成人口(万人),i=1,2; Qi——城市 i 总流量(万人次/d),i=1,2。
2)、城市货流总量的预测方法
总目标
表 5-2 城市交通发展战略目标与指标建议表
子目标 (1)满足客货运输能力需求
指标
路网规模、密度、面积率和结构指标、公交线网规 模、站点、车辆指标、各类交通服务水平指标
战略目 标的选择要 体现战略的
(2)满足客货运输效率要求 1.支持和促进经 济与社会发展
(3)满足客货运输成本要求
平均出行时间、旅行速度、服务准点率 交通投资、运价、平均出行成本
第三节 城市中长期交通体系规划
一、中长期交通体系规划的内容、目标与要求
城市对外交通规划、城市道路网规划、公共交通规划、 停车规划、物流与货运交通规划等。
以城市交通发展战略为指导,结合城市交通发展趋势, 以解决未来城市交通面临的挑战为导向,通过定量分析与定性 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城市交通体系作出中长期的引导性规划, 保证城市交通的一体化、可持续发展。
河北省公路条例(2021年)
河北省公路条例(2021年)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河北省人大及其常委会•【公布日期】2021.11.23•【字号】河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105号•【施行日期】2022.01.01•【效力等级】省级地方性法规•【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公路正文河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一百零五号)《河北省公路条例》已由河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于2021年11月23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22年1月1日起施行。
2021年11月23日河北省公路条例(2021年11月23日河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通过)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公路发展规划与建设第三章公路养护第四章公路保护第五章农村公路特别规定第六章收费公路特别规定第七章公路区域协同发展第八章保障与监督第九章法律责任第十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公路建设和管理,保障公路完好、安全和畅通,促进公路事业高质量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公路安全保护条例》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公路的规划、建设、养护、经营、使用、保护和管理等活动,适用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公路,包括公路桥梁、隧道和涵洞,按照其在公路路网中的地位分为国道、省道、县道、乡道、村道,其中,县道、乡道、村道统称农村公路。
公路按照技术等级分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和四级公路。
第三条公路发展应当遵循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确保质量、建养并重,绿色智能、安全畅通的原则。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公路工作的领导,加大对公路事业的投入,将公路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加强公路与其他运输方式的衔接协调,实现公路网与其他基础设施网融合发展,持续提升交通保障能力。
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公路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发展改革、工业和信息化、公安、财政、自然资源、住房城乡建设、水行政、农业农村、市场监督管理、应急管理等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共同做好公路相关工作。
东莞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正文294doc309037
东莞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文本2015年12月前言改革开放以来,东莞市迅速从一个农业县发展成为以国际加工制造业闻名的新兴城市,创造出令人瞩目的“东莞奇迹”。
东莞市综合交通系统的建设完善为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2008年12月,国家颁布了《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以下简称《珠三角规划纲要》),东莞市为进一步落实《珠三角规划纲要》,与深圳、惠州共同签署了《推进珠江口东岸地区紧密合作框架协议》(以下简称《框架协议》),正式启动了珠江口东岸地区经济一体化战略。
区域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一体化是《珠三角规划纲要》和《框架协议》的重要内容,要求东莞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应进一步加强与周边城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融合,全面融入珠三角区域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
2009年国家相关部门批准了《珠江三角洲地区城际轨道交通线网规划(2009年修订)》和《东莞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东莞市内莞惠城际线、穗莞深城际线以及城市轨道交通2号线相继开工,预示着东莞市即将进入轨道交通时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将面临重大的历史机遇和挑战。
近几年来,随着东莞市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机动车拥有量进入了快速增长期,交通供需矛盾逐步显现。
为缓解交通供需矛盾,东莞市全面落实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战略,不断加大公共交通投入,逐步提高城市公共交通服务水平。
同时,随着“禁摩”、“禁电动”政策的实施以及城市人口构成的逐步变化,居民出行结构以及交通需求特征发1生了较大变化。
目前,东莞市正处在加快推进经济社会转型,全面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加快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迈进的关键时期。
同时,经济社会的转型也对城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
基于以上背景,东莞市交通运输局组织编制《东莞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以应对区域交通一体化、轨道交通快速建设、机动化快速发展、交通政策变化、城市人口构成变化、经济社会转型等一系列发展变化要求,整合既有规划,提出符合城市发展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2017年修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2017年修正)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全国人大常委会•【公布日期】2017.11.04•【文号】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八十一号•【施行日期】2017.11.05•【效力等级】法律•【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公路正文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1997年7月3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六次会议通过根据1999年10月31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的决定》第一次修正根据2004年8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的决定》第二次修正根据2009年8月27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关于修改部分法律的决定》第三次修正根据2016年11月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等十二部法律的决定》第四次修正根据2017年11月4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等十一部法律的决定》第五次修正)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公路规划第三章公路建设第四章公路养护第五章路政管理第六章收费公路第七章监督检查第八章法律责任第九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公路的建设和管理,促进公路事业的发展,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人民生活的需要,制定本法。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公路的规划、建设、养护、经营、使用和管理,适用本法。
本法所称公路,包括公路桥梁、公路隧道和公路渡口。
第三条公路的发展应当遵循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确保质量、保障畅通、保护环境、建设改造与养护并重的原则。
第四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有力措施,扶持、促进公路建设。
公路建设应当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国家鼓励、引导国内外经济组织依法投资建设、经营公路。
第五条国家帮助和扶持少数民族地区、边远地区和贫困地区发展公路建设。
(完整版)交通运输学 教学大纲
(完整版)交通运输学教学大纲《交通运输学》(Principles of traffic and transportation)(交通运输专业50学时)一、简要说明《交通运输学》课程是交通运输专业的专业核心课之一,总学时为50学时,理论授课40学时,实验课10学时,3学分。
二、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交通运输发展的历史和展望,掌握交通运输学的基本理论、交通运输系统的要素组成及其相互关系,熟悉公路交通运输系统现代管理特点与方法,掌握公路网规划的方法,了解信息技术在公路交通运输系统中的应用现状.三、教学基本要求和方法l.了解交通运输发展的历史和展望;2.了解国内公路交通运输系统的现状与发展趋势;3.熟悉汽车运材与道路和机械间的相互关系;4.掌握公路交通运输系统现代管理理论与方法;5.掌握公路网规划的方法;6.了解信息技术在公路交通运输系统中的应用现状。
7.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具备从事交通运输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工作的基本能力。
本课程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意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四、教材及主要参考书教材:《公路交通运输工程系统》邱荣祖著,厦门大学出版社,2001年。
参考书1:《汽车运输学》陈塘民主编,人民交通出版社,1998年。
参考书2:《汽车运输工程》李维斌编著,人民交通出版社,1987年。
参考书3:《汽车运用工程》高延龄编著,人民交通出版社,1999.五、学分和学时分配总学时为50学时,实验课10学时,3学分。
六、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一)理论教学内容(40学时)第一章概论(6)1.目的要求:了解公路交通运输的发展历史与趋势。
2.要点第一节交通运输系统1.系统与系统工程2.公路交通运输系统的地位、作用与基本特征第二节交通运输系统的发展历史第三节公路交通运输系统的发展与展望1.公路交通运输系统的发展过程2.我国公路交通运输系统的发展历史与现状3.公路交通运输的发展趋势第二章公路交通运输系统预测(8)1.目的要求:了解公路交通运输系统预测意义,掌握公路交通运输系统预测常用的方法及其应用2.要点(完整版)交通运输学教学大纲第一节概述1.交通运输系统预测的概念与意义2.预测分类3.预测的步骤第二节公路交通运输系统常用预测方法1.定性预测方法2.定量预测方法第三节社会经济预测1.社会经济预测的主要内容2.区域人口预测3.经济预测第四节区域交通运输需求量预测1.综合交通运输需求量预测2.交通运输方式分担预测3.交通量预测第三章汽车使用性能评价(8)1.目的要求:掌握汽车使用性能指标构成、概念及其评价方法.2.要点第一节汽车使用性能指标1.概述2.容载量3.汽车的质量利用4.使用方便性第二节汽车使用性能评价1.汽车的动力性2.汽车燃料经济性3.汽车制动性第三节汽车发展趋势1.车型发展趋势2.汽车性能发展趋势第四章汽车选型与更新(4)1.目的要求:掌握汽车选型优化方法,车辆更新的理论与方法,以及应用方法。
城市快速路设计规程-第五章(2016)
连接的上、下坡道出入。与横向道路相交时,主线采用
高架跨越形式,辅路采用地面交叉口的形式。
5.2横断面布置-10 3、整体式高架道路断面-4
☆ 适宜条件
一般在大城市或特大城市,规划快速路位于建筑密集区,拆迁难度大, 道路红线宽度受到限制,为充分利用道路空间而采用,与所有横向交通均构成
路横断面布设三种基本形式,通常在地面修建,也有
通过高架设施修建的高架快速路,以及在地平面下挖 建成的堑式快速路。设计人按道路路线所经过的地形 以及两侧地物,因地置宜的进行横断面布置,往往一 条快速路横断面布置并不是一种,可按地面、高架、 路堑三种进行组合。
5.1 一般规定-2
“5.1.2及5.1.3”规定了城市快速路横断面两种型式,即整体 式和分离式。 整体式横断面--上、下行机动车道间设中央分隔带分隔; 分离式横断面--上、下行车辆在不同位置单向行驶。
可以采取机、非分隔的物理分隔措施,当交通量较少并且用
地受限时可采取划线分隔。
5.2横断面布置-5 1、地面整体式(城区型)--4
☆适宜条件
此型断面布置系一般城市快速路首选断面型式,
适于地势平坦的平原城市、规划红线较宽(规划红线
较宽大于50m的路段)、横向交叉道路间距较大的城市
外围快速路、与高等级公路相连接地区快速路、新建
占地较大。
5.2横断面布置-21 6 、 堑 式 横 断 面 3
(2)隧道式-1
5.2横断面布置-22 6、堑式横断面-4
(2)隧道式-2
☆平面布置
在地面道路以下开挖修 建隧道作为快速路的主路, 地面道路作为辅路,一般通 过立交或与地面辅路的交织
☆适宜条件
第五章-城市地下交通设施规划
*
§5-2 地下铁路交通的规划与设计
4 城市地下铁路系统规划的存在的问题
与城市总体规划联系不够紧密 引导新区发展、促进旧城改造、保持市中心繁荣
对客流预测中的不确定性考虑不够 项目批准的条件,地铁对土地开始的影响
对用地控制重视不够 站点的规模、车辆基地的处理
规划缺乏层次,难以体现发展重点 轨道交通的多元化
26
*
§5-3 城市地下铁路网规划
3 地铁路网规划的步骤、方法和原则
(1)输送量预测 输送量预测是制定城市地铁路网的依据。以下是日本常用的输送 量预测方法。 首先划出城市总体交通圈,即将其分成若干小区。 再将各小区的人口及与人口有关的各种活动(包括外来人口,如 商业活动、业务活动、教学活动等)量及其配置进行预测,算出 年度内的总需求。方法如下:
•设定对象范围,将调查目的划分为小区,设定夜间和昼间人 口,预测通勤、通学的OD交通量,预测利用地铁的通勤、通学 的OD交通量,并将其交通量分到地铁网络上,预测高峰时的需 要,最后设定作为对象的地铁网络。
27
*
§5-3 城市地下铁路网规划
3 地铁路网规划的步骤、方法和原则
(2)推算各个地铁车站的乘车人数 主要需考虑一下几点: 车站圈域内的人口及其乘车率,从相接近的交通工具转移的人 数,新设路线对沿线的开发效果,人口的自然和机械增长。 其后,从各站乘车人数计算出各站相互出发,到达(OD)的人 数,并按流向分别整理,计算出一天内各站间的通过人数。在 此基础上,可以对输送能力进行规划。
21
*
§5-3 城市地下铁路网规划
线网基本结构形式
线网选定时,首先应考虑客流主方向,并为乘客创造便利 条件,以便更多地吸引乘客。大致可归纳为放射形、放射 加环线形、棋盘形、棋盘加环线形、棋盘环线加对角线形 以及混合型等。
第五章公共交通线网规划
第五章公共交通线网规划2020年基本形成以轨道交通为骨干、常规公交为主体、出租车与轮渡等为补充的多层次、立体化的城市公交体系。
发挥轨道交通快速、大容量、安全、舒适的特点。
建设快速公交系统;形成公交专用道网络,以城市公共交通枢纽站为依托,紧密围绕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与轨道交通近期建设线路,优化武汉市常规公交线网。
重点调整与轨道交通平行或重合的线路,增加接驳线路,协调各种交通方式的换乘衔接。
同时解决重点地区和边缘组团、卫星城住宅区交通问题。
根据城市结构调整的需要,实现公共交通新开线路从市区向郊区转移,调延线路从外延扩展向内涵发展上转移。
为方便边缘组团住宅区居民出行,凡道路条件允许、有到发车场地的大型住宅区都将依据公交线网规划布设公共电、汽车线路。
5.1 轨道交通5.1.1轨道交通发展目标从2001年开始,用20年左右的时间,形成城市快速轨道交通骨干网络,远景年建成联系三镇、覆盖主城、辐射城市地区的轨道交通网络,构筑现代化城市交通体系,以提高城市交通辐射能力、巩固交通枢纽地位。
5.1.2轨道交通近期建设任务根据城市对快速轨道交通的阶段性需求和城市经济条件,用10年左右的时间,基本建成武汉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骨干线路,沟通长江两岸,适应主要客流走廊的交通需求,联系重要对外交通枢纽,引导城市有序发展。
在已建成的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的基础上,建成轨道交通1号线二期工程、2号线一期工程及4号线一期工程。
至2012年,轨道交通线路总长度达到70余公里,形成“工”字型轨道交通客运骨架。
•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宗关至黄浦路,线路长10.23公里,全部为高架线路,设车站10座,投资约22亿元,于2001年开工建设,已于2004年9月通车运营。
•轨道交通1号线二期工程西段宗关至吴家山,线路长11.50公里,规划为高架线路,设车站10座,投资30亿元,建设工期3年;东段黄浦路至堤角,线路长7.14公里,规划为高架线路,设车站6座,投资14亿元,建设工期3年。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五章《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单元检测题(解析版)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单元检测题一、单选题1.为了加强区际联系,广东省拟与周边省区合作修建贵广、南广和西部沿海铁路。
据图完成以下题。
有关三大西南铁路修建的意义,叙述正确的是( )①加强沿海与内陆联系,带动内陆经济发展②完善我国铁路网格局,提高交通运输效率③缓解东西向和南北向原有铁路的运输压力④促进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下图显示我国某段高速铁路景观。
据此完成以下题。
2.为了保持列车高速运行,高速铁路运行时首要考虑的自然因素是( )A.地形 B.地质 C.气候 D.水文下图是地面轨道交通对房地产的正负影响示意图。
读图,回答以下题。
3.下列关于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对城市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 )A.降低市中心的房地产价值B.城市交通状况更加拥挤C.加速郊区人口向中心城区迁移D.加强城乡各功能区之间的联系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小汽车越来越多地进入家庭,目前我国已是世界第三大汽车消费国。
下图为某区域国道上加油站的分布图。
分析回答以下题。
4.推测距大城市最近的地点是 ( )A.① B.② C.③ D.④读“北京市建材商城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5.图中建材商城主要位于( )A.城市中心商业区B.二环路、三环路沿线C.三环路、四环路沿线D.五环路以外区域大秦铁路自山西省大同市至河北省秦皇岛市,是中国西煤东运的主要通道之一,秦皇岛港是我国最大的煤炭输出港。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6.秦皇岛港成为我国最大煤炭输出港的区位优势不包括( )A.距大型煤炭基地较近B.有大秦铁路作支撑C.港口位置适中,距经济发达地区近D.水深港阔,适合建港中国-缅甸油气管线,无论从其意义,还是建设施工难度,都堪称一项“超级工程”。
读中国-缅甸油气管线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7.从意义上被称为“超级工程”的主要表现为( )A.有利于我国从缅甸大量进口石油和天然气,降低能源对外依存度B.完全摆脱了对马六甲海峡的依赖,缩短海外进口石油的距离,节省运费C.有利于我国石油进口的多元化、多渠道,保障能源安全D.从根本上解决我国能源供应紧张状况下图表示四种货物在生产运输过程中的相关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1 城市道路的功能与分类
1 城市道路的功能
功能 城 市 道 路 功 能 城市 功能 道路 城市 的 道路 路 城市 的 道
的
功能
luoyl8502@ 欢迎各位同学联系交流
§5-1 城市道路的功能与分类
2 城市道路分类 (1)按道路在城市中的地位分类 按道路在城市中的地位分类 (2)按交通目的的分类 按交通目的的分类 (3)按道路功能分类 按道路功能分类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规定: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规定: 规划城市人口人均占有道路用地面积宜为7~ 其中:道路 规划城市人口人均占有道路用地面积宜为 ~15 m2,其中 道路 其中 用地面积宜为6.0~ 公共停车场面积宜为0.8~ 用地面积宜为 ~13.5 m2/人,公共停车场面积宜为 ~1.0 人 公共停车场面积宜为 m2/人。 人
绕行距离较大; 不规则街坊多; 建筑用地分散。
适用: 适用:山区、丘陵、水系发达地
luoyl8502@ 欢迎各位同学联系交流
区
(四)混合式道路网
有多种路网形式组合而成,即在同一个城市同时存在几种 类型的道路网。
特点: 特点 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各种形式路网的优点;
luoyl8502@ 欢迎各位同学联系交流
城市各级道路应成为划分城市各分区、组团、各类 城市用地分界线。 应成为联系城市各分区、组团、各类用地的通道。 道路选线应有利于组织城市景观,并与城市绿地系 统和主体建筑相配合形成城市“景观骨架”
(3)适应城市用地布局的特点,合理引导城市的空间 适应城市用地布局的特点, 适应城市用地布局的特点 (4)结合地形地质的自然条件,减少灾害,节约用地 )结合地形地质的自然条件,减少灾害, (5)满足城市环境与景观的要求,改善城市环境质量 )满足城市环境与景观的要求, (6)满足各种工程管线布置的要求。 )满足各种工程管线布置的要求。
放射路: 放射路:
加强城市与外界,中心区与郊区间的联 系,减少绕行距离
luoyl8502@ 欢迎各位同学联系交流
第五章
(三)自由式路网
自由式路网一般是由于城市地形起 伏,道路结合地形选线而形成。
优点: 优点:
充分结合自然地形对自然环境 和景观的破坏较少; 节约道路工程造价。
缺点: 缺点: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规定城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 规定城 市道路广场用地占城市建设总用地的比例为8%-15% 市道路广场用地占城市建设总用地的比例为
(四)居民拥有道路面积密度 四 居民拥有道路面积密度
( 城 道 用 总 积 ∑ Li × Bi) 2 市 路 地 面 = 居 拥 道 面 密 () 民 有 路 积 度 λ = ( /人 m ) 城 居民 人 市 总 口 n
luoyl8502@ 欢迎各位同学联系交流
§5-3 城市道路网布局 2 城市道路系统规划的基本原则与要求 技术要求(p332) 技术要求(
(1)路网的生长性 路网的生长性
有利于城市发展的展开 保证路网的对接功能 便于路网的加密和道路升级 强化城市轴线,形成城市的复合轴
(2)快慢分离,提高路网通达性 快慢分离, 快慢分离
luoyl8502@ 欢迎各位同学联系交流
(二)放射环式路网
优点: 优点
有利于市中心与各分区、郊 区、市区外围相邻各区之间 的交通联系。
适于: 适于:
交通量较大的平原大城市
缺点: 缺点:
在市中心区容易造成机动车 交通集中 有些地区之间的联系需绕行 交通灵活性不如方格网好。 形成不规则街坊
次干路规划: 次干路规划:
两侧可设置公共建筑物,并可设置机动车和非机动车的停车场、 两侧可设置公共建筑物,并可设置机动车和非机动车的停车场、公 共交通站点和出租汽车服务站。 共交通站点和出租汽车服务站。
支路规划: 支路规划
应与次干路和各用地等内部道路相连接; 与次干路和各用地等内部道路相连接; 和各用地等内部道路相连接 与快速路连接,应采用分离式立体交叉跨过或穿过快速路 与快速路连接,应采用分离式立体交叉跨过或穿过快速路 分离式立体交叉 支路应满足公共交通线路行驶的要求; 支路应满足公共交通线路行驶的要求; 满足公共交通线路行驶的要求
luoyl8502@ 欢迎各位同学联系交流
5.2城市道路网结构及基本模式 ` 城市道路网结构及基本模式
3 城市道路网的基本模式
图形模式分类 棋盘式、放射环式、方格网加放射、三角式、六角形、 棋盘式、放射环式、方格网加放射、三角式、六角形、自 由式、 由式、综合式
luoyl8502@ 欢迎各位同学联系交流
路段分流 路网分流
luoyl8502@ 欢迎各位同学联系交流
§5-3 城市道路网布局 2 城市道路系统规划的基本原则与要求 技术要求(p332) 技术要求(
(3)防止干路网上的集束“蜂腰” 防止干路网上的集束“蜂腰” 防止干路网上的集束
老城扩展中的蜂腰 水网城市中的蜂腰
(4)交叉口通行能力与路段通行能力的匹配 交叉口通行能力与路段通行能力的匹配
平交进出口的展宽,增加车道数 相交道路的条数不宜超过5条 避免错位交叉 高架桥匝道组织先下后上
luoyl8502@ 欢迎各位同学联系交流
案例1 :如图为某城市火车站地区局部的道路路网布局方案示意,CC为城市快速路,与主干道5-5交处已建有互通式立交,与火车站相 通的南北轴线B/5-B/7为生活性干道。其他道路为城市主次干道。 请你分析该方案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
luoyl8502@ 欢迎各位同学联系交流
5.2城市道路网结构及基本模式 城市道路网结构及基本模式
(一)非直线系数
非 线 数 = 直 系 ρ
2 城市道路网规划技术指标
道 起⋅ 终 间 实 路 长 路 点 的 际 线 度 道 起⋅终 间 实 空 直 距 路 点 的 际 间 线 离
交通干道的非直线系数应尽量控制在1.4之内, 最好在1.1~1.2之间
(1)满足城市交通运输要求 满足城市交通运输要求
道路功能必须同毗邻道路的用地性质相协调 城市道路系统完整,交通均衡分布 有利于实现交通分流 应与城市对外交通有方便的联系
luoyl8502@ 欢迎各位同学联系交流
(2)满足组织城市各部分用地布局的“骨架”要求 满足组织城市各部分用地布局的“骨架” 满足组织城市各部分用地布局的
luoyl8502@ 欢迎各位同学联系交流
luoyl8502@ 欢迎各位同学联系交流
环路: 环路:
放射环形路网布局注意问题: 放射环形路网布局注意问题:
作用:主要减少直冲交通的汇集;
穿越截流、进出截流、内部疏解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城市环路应符合以下规定:
环路的设计车速必须高于环内路,等级不宜低于主 干路。 内环路应设置在老城区或市中心区的外围;外环路 宜设置在城市用地的边界内1~2km处 大城市的外环路应是汽车专用道路
luoyl8502@ 欢迎各位同学联系交流
1.城市主次干道不合理(2),部分路网间距不符合规范要求 (2)。 2.E3点多路交*(1)D3、D4、F2、F4交角不符合规范要求 (1)。 3.A-A应该为主干道,B-B降为次干道(3)。 4.F/5-F/6改为次干道,G5-G6改为次干道(3)。 5.道路6-6应降为次干道,道路7-7应提升为主干道(3)。
luoyl8502@ 欢迎各位同学联系交流
5.2城市道路网结构及基本模式 城市道路网结构及基本模式
1 城市道路网等级结构规划原则 (1)远近分离原则 )远近分离原则——不同距离出行者需要 不同距离出行者需要 (2)通达分离原则 )通达分离原则——穿越与到达交通需求 穿越与到达交通需求 (3)快慢分离原则 )快慢分离原则——不同交通方式的需求 不同交通方式的需求 (4)容量控制原则 )容量控制原则——减少低效运行的需求 减少低效运行的需求 (5)道路功能划分原则——减少公共空间功能与交 )道路功能划分原则 减少公共空间功能与交 通功能冲突
城市道路与交通
主讲人:罗雅丽
luoyl8502@ 欢迎各位同学联系交流
第五章 城市道路网规划
概述 §5-1 城市道路的功能与分类 §5-2 城市道路网结构及基本形式 §5-3 城市道路网布局 §5-4 交通枢纽在城市中的布置 §5-5 城市道路系统的规划思路与程序
luoyl8502@ 欢迎各位同学联系交流
luoyl8502@ 欢迎各位同学联系交流
第五章 5.2城市道路网结构及基本模式 城市道路网结构及基本模式
(三)道路面积密度 三 道路面积密度
道 面 密 () 路 积 度 γ = ( 城 道 用 总 积 ∑ Li × Bi) 市 路 地 面 ( ) % = 城 用 总 积 市 地 面 ∑F
概
述
luoyl8502@ 欢迎各位同学联系交流
luoyl8502@ 欢迎各位同学联系交流
luoyl8502@ 欢迎各位同学联系交流
luoyl8502@ 欢迎各位同学联系交流
路网规划的核心内容: 路网规划的核心内容:
确定道路网结构形式; 干道的性质、走向及红线宽度 确定道路横断面形式 交叉口位置及形式 确定停车场位置 绘制路网图 编写规划说明书
(一)方格网式路网 优点: 优点:
划分的街坊整齐,有利于建筑布 置。 这种路网交通分散,灵活性大。 它适用于地势平坦地区的城市。
缺点: 缺点:
是对角线方向的交通不便; 如果路网密度大,则交叉口多;
改善: 改善:
为解决对角线方向的交通不便, 可在方格网上增加对角线道路; 如果方格式路网较均匀,尚可组 织单向交通以缓解道路交通紧张 的状况 方格加环式;
(二)道路网密度 二 道路网密度
δ网=L网/F =L网 km/k m2 δ干 δ路
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