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概论】第5讲 动画片的创作原理
大一动画艺术概论知识点总结
![大一动画艺术概论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c1dcd0a8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29.png)
大一动画艺术概论知识点总结动画艺术是现代艺术中的重要领域之一,也是大众文化中的热门内容。
在大一动画艺术概论课程中,我们学习了许多动画制作的基本概念和技术。
以下是对这些知识点的总结。
一、动画的定义和历史动画是一种通过一帧一帧的图像连续播放,创造出运动效果的艺术形式。
它可以是传统手绘动画,也可以是使用电脑生成的3D动画。
动画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的默片时代,而现代动画则凭借技术的进步和创意的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
二、动画的制作原理1. 帧动画:帧动画是最传统的动画制作方法,通过逐帧绘制每一帧并连续播放来形成动画效果。
这种方式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但制作出来的动画具有独特的手绘风格。
2. 数字动画:数字动画使用计算机软件,通过建立虚拟的3D模型或使用2D绘图工具,创造出具有真实感和立体感的动画效果。
数字动画的制作更加高效和精确,广泛运用于电影和电视行业中。
三、动画的基本原理1. 动画原理之运动:动画中的运动是指图像在时间轴上的变化。
动画创作者需要学习物体的运动规律,如速度、重力和匀速运动等,以使动画更加真实和可信。
2. 动画原理之振荡:振荡是动画中物体的周期性运动,如弹簧拍打、头部摇摆等。
振荡的规律性使动画更加生动有趣。
3. 动画原理之加速与减速:加速和减速是用来表现真实运动的重要手法。
物体在启动和停止时会有不同的加速度和减速度,这种通过速度的变化来表现真实动作的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动画制作中。
四、动画类型1. 形象动画:形象动画使任何人、动物或虚构的生物以各种风格和表现形式进行动画创作。
形象动画可以通过独特的设计和细节来表达人物的性格和个性,并用于电影、电视和游戏制作中。
2. 物象动画:物象动画是指通过对日常生活中的物体进行创作,表现出物体的变形和运动。
这种动画类型常用于广告和宣传领域,以及为产品和服务创建吸引人的动画效果。
3. 抽象动画:抽象动画是通过线条、形状和色彩等抽象元素的组合来创造出艺术效果的动画。
动画概论课件——05 动画概论第五章材料动画制作综述
![动画概论课件——05 动画概论第五章材料动画制作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5d17708d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0e76e53.png)
图5-4 《狐狸打猎人》剧照
图5-5 《济公斗蟋蟀》剧照
5.2
第二节 剪纸动画 剪 纸 动 画
图5-6 《螳螂捕蝉》剧照
图5-7 《苍鹭与鹤》剧照 图5-8 《故事中的故事》剧照
第三节 偶动画
偶动画通过立体的人偶或动物偶造型的表演来完成,泥偶动画是由逐帧拍摄制作而成的。 一部偶类动画的制作包括了脚本创意、角色设定和制作、道具场景制作、拍摄、合成等 过程。影片的立体造型材质主要包括木偶、泥偶、布偶等。因为黏土动画在前期制作过 程中大多依靠手工,所以手工制作决定了黏土动画具有淳朴、原始、色彩丰富、自然、 立体的艺术特色。
图5-19 《圣诞夜惊魂》 场景设定稿
图5-20 《圣诞夜惊魂》 场景制作
图5-21 《圣诞夜惊魂》 场景搭建
图5-22 《圣诞夜惊魂》 角色设定
图5-23 《圣诞夜惊魂》 角色制作
图5-24 《圣诞夜惊魂》 拍摄动作设定
图5-25 《圣诞夜惊魂》 角色骨架
图5-26 《圣诞夜惊魂》 角色骨架调整
第三节 偶动画
木偶片的场景制作应有纵深感,能进行多角 度拍摄。布景风格画要与木偶造型设计的风 格相一致。正式开拍前要进行试验性拍摄, 对影片人物的性格刻画、动作和表演风格进 行检验,拍成样片再经导演和动作设计确定 后进入正式拍摄。20世纪80年代,上海美术 电影制片厂的曲建方导演拍摄了《阿凡提》 (见图5-9)系列木偶动画,具有鲜明的木偶 材料动画特点,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木偶动画 精品。
第五讲动画创作原理
![第五讲动画创作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a73c0d25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e45ff5f.png)
第五讲动画创作原理第五讲动画创作原理了解动画语言的类型掌握动画语言的掌握动画片中声音的创作原则一、动画片的构成1、叙事结构动画片的叙事结构一般在剧本阶段就已经确定。
动画片叙事结构基本上可分为戏剧式和非戏剧式两种。
作为主流动画片,戏剧式是主要的。
非戏剧式结构大多在非主流的动画中采用。
2、画面构成动画片的画面构成是动画片最重要的存在形式,包括美术风格、构图等。
3、动作动作包括角色表演、调度即走位设计、镜头运用即场景角度变换、景深变化及机位变化、运动等4、声音动画中的声音由人声、音乐、音响组成。
5、剪辑二、造型因素分析1、光线不同光位的选择与造型效果(1)正面光:又称为“顺光”,正面光照明均匀,阴影少,能隐没被摄表面的凹凸不平,影像明朗;但难以表现主体的明暗层次,画面平淡。
(2)前侧光:属于侧光的一种,与主光轴构成45°左右的角度,形成明显的立体感,且影调丰富,色调明快。
(3)正侧光:又称全侧光。
光源位于镜头的主光轴呈90°角。
画面反差大,立体感、质感和空间透视感都很强。
(4)侧逆光:当光源从被摄体的侧后方,与镜头的主光轴构成135°左右照明时,即为侧逆光照明。
运用侧逆光照明,阴影部位明显,反差很大。
勾勒出被摄体的轮廓,因17世纪荷兰画家伦勃朗擅长运用侧逆光,故又被称作“伦勃朗光”。
在选用侧逆光照明时,应注意对其阴影部分加辅助光照明,以使暗部的影调层次和质感得到应有的表现。
侧逆光照明是拍摄低调照片的好光位。
只要被摄主体和环境色调均为深色调,就很容易拍摄成低调作品。
(5)逆光:在逆光照明下,被摄物正面处于阴影中,可以拍摄成剪影照片。
(6)顶光:光源从主体的顶部垂直向下照明,便是顶光照明。
被摄体在顶光照明下,水平面明亮,垂直面阴暗。
(7)脚光:有时作为辅助光可用以消除人物鼻子或下巴底下过重的阴影。
顶光加逆光效果2、线条任何画面中的任何形体轮廓最基本形态都表现为线条,从造型艺术的角度上讲,线条是对客观事物进行抽象的结果。
动画制作的基本原理
![动画制作的基本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25124b59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ae.png)
动画制作的基本原理一、什么是动画制作动画制作是一种通过将一系列静止的图像迅速播放来创造出运动效果的艺术形式。
动画可以以各种形式呈现,例如手绘动画、计算机动画、停格动画等。
在动画制作中,人们可以利用各种技术和工具,通过绘制、剪辑、渲染和合成等步骤将静态图像组合成连续的运动图像。
二、动画制作的基本原理二级标题1:关键帧动画关键帧动画是动画制作中的一种基本技术。
在关键帧动画中,用户需要指定一些重要的关键帧,系统会自动计算和填充中间的过渡帧。
通过这种方式,用户只需绘制一些关键帧,而不需要每一帧都绘制,可以大大提高制作效率。
关键帧动画可以应用于手绘动画、计算机动画等不同类型的动画制作。
二级标题2:帧间插值帧间插值是动画制作中的另一种重要技术。
在帧间插值中,系统会根据相邻的两帧之间的差异来生成中间的过渡帧。
这种技术使得动画更加流畅,减少了人为绘制的工作量。
帧间插值可以通过不同的插值算法实现,例如线性插值、贝塞尔曲线插值等。
通过调整插值算法的参数,可以实现不同的运动效果。
二级标题3:运动学原理在动画制作中,运动学原理起着重要的作用。
运动学原理研究物体在空间中的运动规律,通过运用这些规律可以使得动画更加真实和逼真。
例如,根据物体的质量和力的作用,可以模拟重力对物体的作用,使得物体在动画中具有重力的表现。
通过运用运动学原理,可以使得动画更加符合真实世界的物理规律。
二级标题4:色彩和光照色彩和光照是动画制作中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通过合理运用色彩和光照效果,可以给动画带来更加生动和丰富的视觉效果。
例如,通过调整物体的颜色和明暗度可以使得物体在动画中具有不同的材质和质感。
通过添加光照效果,可以使得物体在动画中产生阴影和反射等现象,增强真实感。
三、动画制作的步骤二级标题1:故事板和脚本编写在动画制作前,需要先编写故事板和脚本。
故事板是一系列场景的草图,用于规划动画的整体结构。
脚本是对故事板进行详细描述的文字说明,包括情节、角色、对话等内容。
《动画概论》知识点总结
![《动画概论》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a6fe67e5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517c67b.png)
《动画概论》知识点总结1.动画的定义和分类-动画的定义:动画是通过图像的连续播放创造出一种运动的错觉的艺术形式。
-动画的分类:根据表现手段和形式可以分为传统动画(手绘动画、纸片动画、娃娃动画)、计算机动画(2D动画、3D动画)、特殊效果动画(模型动画、动物骨骼动画、蓝布动画等)等。
2.动画的起源与发展-动画的起源:早期动画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史前时期的壁画和壁画的连续运动效果。
之后,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出现了早期的动画设备和技术,如旋转盘、扭曲框架和玩具放映机。
-动画的发展:动画逐渐从黑白无声的短片发展成了彩色有声的长篇电影,也逐渐涉足到电视动画、网络动画等多个领域。
3.动画制作的基本原理-动画的关键帧与中间帧:动画制作是通过对关键帧(表示动画中重要动作、关键时刻的画面)和中间帧(连接关键帧的画面)进行连续播放来创造出运动的错觉。
-动画的速度和定时:动画中的运动速度和对象在连续画面中出现的时间是关键,通过控制每秒播放的画面数量和每个画面之间间隔的时间来控制动画的速度和定时。
-动画的延迟与快速重复:通过延迟或快速重复一个动作的一部分,可以创造出变速、变形和心理暗示等效果。
4.动画技术和制作过程-传统动画制作:传统动画是通过手工制作每一帧并将其连续播放来创造动画效果。
制作过程包括脚本撰写、分镜头、素描草图、绘制、上色和扫描等步骤。
-特殊效果动画制作:特殊效果动画是通过模型、特殊效果和合成技术来创造出真实或虚构的场景和对象。
-动画制作团队和角色:动画制作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包括导演、编剧、美术设计师、动画师、制片人等。
5.动画的美学与艺术表达-视觉要素与设计原则:动画通过色彩、线条、形状、纹理、光影等视觉要素的运用来创造出各种风格和效果,同时也要遵循一定的设计原则,如平衡、对比、重复、节奏和比例等。
-动画的情绪表达:动画可以通过角色的表情、动作、声音和背景等来传达情感和情绪,包括喜怒哀乐、紧张、悲伤、恐惧等。
动画的制作原理
![动画的制作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9575ff44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3a.png)
动画的制作原理
动画的制作原理可分为三个主要步骤:规划、制作和渲染。
规划阶段是整个动画制作过程的基础。
在这一阶段,需要确定故事情节、角色设计、动画风格和时间轴。
首先,故事情节应该有逻辑性和吸引力,能够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然后,在确定故事情节后,需要设计主要角色,包括外观、性格和动作表达。
根据角色设计,制定整个动画的视觉风格和表现手法。
最后,将故事情节和角色设计制作成时间轴,确定动画片的整体节奏和节奏。
制作阶段主要包括分镜脚本、动画制作和声音设计。
首先,将时间轴转化为分镜脚本,细化每个镜头的内容和过渡方式。
然后,根据分镜脚本进行动画制作,包括绘制背景、角色设计、动作绘制和场景渲染。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使用特定的动画软件来完成绘制和动作的制作。
最后,进行声音设计,包括对话、背景音乐和音效的配音和混音。
渲染阶段是将动画素材进行加工和处理,使其成为最终的动画作品。
首先,将制作好的素材导入到渲染软件中,并进行场景布置和相机设置。
然后,通过光照、材质和纹理的调整,使得动画作品呈现出真实的效果。
最后,进行渲染输出,生成最终的动画文件。
总结来说,动画的制作原理包括规划、制作和渲染三个主要步骤。
规划阶段确定故事情节、角色设计和动画风格;制作阶段
包括分镜脚本、动画制作和声音设计;渲染阶段是对动画素材进行加工和处理,生成最终的动画作品。
动画片制作原理
![动画片制作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bf84eba5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9118c40.png)
动画片制作原理动画片是一种通过图像和声音的组合来表现故事情节的艺术形式,它在当代已经成为了一种重要的娱乐方式,受到了广大观众的喜爱。
而要制作一部优秀的动画片,需要掌握一定的原理和技巧。
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动画片制作的原理。
首先,动画片制作的核心在于动画原理。
动画原理是指通过一系列的图像快速播放来产生连续运动的视觉效果。
其中最基本的原理包括,运动、变形、速度、缓动、重力、振动等。
这些原理是动画制作的基础,只有深入理解和掌握这些原理,才能制作出流畅自然的动画效果。
其次,动画片制作需要有精良的故事情节。
一个好的故事情节是动画片成功的关键。
故事情节要有引人入胜的情节设置,生动鲜明的角色塑造,以及紧凑的节奏安排。
只有故事情节扣人心弦,才能吸引观众的注意力,让他们产生共鸣。
另外,动画片制作还需要有优秀的美术设计。
美术设计是动画的外在表现,它要求有高超的绘画技巧和丰富的想象力。
在美术设计中,色彩、线条、构图、布景等因素都需要精心设计,以营造出一个完美的视觉效果。
此外,声音效果也是动画片制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声音效果可以增强动画的真实感和代入感,让观众更好地融入到故事情节中。
音效的选择和配合要与画面紧密结合,以产生最佳的视听效果。
最后,动画片制作还需要有专业的技术支持。
随着科技的发展,动画制作技术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
制作团队需要掌握最新的动画制作软件和技术,以便更好地实现他们的创意想法。
总的来说,动画片制作是一个综合性的艺术创作过程,需要团队成员之间的密切配合和高超的技术水平。
只有在深入理解动画原理的基础上,结合精良的故事情节、美术设计和声音效果,才能制作出一部优秀的动画片作品。
希望本文所述的动画片制作原理能够对动画制作人员有所帮助,为创作更多优秀的动画作品提供一些启发和参考。
动画片制作原理
![动画片制作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9e214558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24.png)
动画片制作原理一、动画片概述动画片是通过一连串的静态图像快速播放形成的影像,可以用来表现各种故事情节和角色形象。
动画片的制作过程分为预制、制作、后期三个阶段,其中包括了多个细节环节。
以下将详细介绍动画片制作原理。
二、预制阶段1.剧本创作:在这个阶段,编剧将根据故事情节和角色设定创作出整个故事的剧本。
2.角色设计:根据剧本需要,美术师会设计出各种形象各异的角色,包括外貌、服装、性格等。
3.场景设计:场景设计师会根据剧本需要,设计出各种场景,包括背景、道具等。
三、制作阶段1.分镜头:将整个故事按照时间轴分成多个镜头,并确定每个镜头的内容和画面构图。
2.绘制素材:在这一步中,美术师会根据分镜头中确定的内容和构图绘制出所有需要用到的素材,包括角色、场景等。
3.排版:将素材按照分镜头中确定好的构图排版,并进行必要的调整。
4.动画制作:通过将素材进行分层,并逐帧进行调整,使得角色和场景能够动起来,形成流畅的动画效果。
5.配音:在完成了动画制作之后,需要对角色的对话进行配音,并加入必要的背景音效。
四、后期阶段1.特效制作:在这一步中,会对动画中需要添加特效的部分进行特殊处理,例如爆炸、火焰等。
2.合成:将所有素材和特效合成为最终的动画片。
3.剪辑:根据需要将多个镜头进行剪辑,使得整个故事更加流畅自然。
4.调色:在完成了剪辑之后,需要对整个动画片进行调色处理,使得整体颜色更加协调美观。
五、总结以上就是一个完整的动画片制作过程。
虽然看起来很复杂,但每一个步骤都是必不可少的。
只有在每个环节都做好了工作,才能够最终呈现出一部优秀的动画片。
动画设计与制作原理
![动画设计与制作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f6d58456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2d00c72.png)
动画设计与制作原理第5章动画的创作原理5.1主流动画片的创作原理5.1.1主流动画片的观众心理需求观众在欣赏动画片时具有特殊的心理需求,这种心理需求表现在多方面,如审美、视觉、听觉、情感的宣泄等。
主流动画片的应该满足观众什么样的心理需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知觉快乐。
即从“视”“听”两方面创造,强调娱乐性。
(2)替代满足。
观众欣赏着影片中的情节,同时也在许找解决自己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的答案,因而观众喜欢在动画片中用自己的主观想象同剧中的对应人物对号如坐。
(3)紧张刺激。
对于剧情而言,“情理之中、意料之外”一直就是观众和电影导演所诛求的最高境界。
(4)审美升华。
有人讲“电影是金字塔,首先是电影,然后是艺术,最高境界是哲学”,一部好的动画片,应能让观众在欣赏动画片时获得的审美感受,通过他们的回味、思索上升到更高级的声没阶段——精神升华,从而使观众得到动画片内容以外的艺术的、哲理的启迪,并由此转变为新的审美经验。
5.1.2主流动画片创作原理主流动画片作为一种艺术商品,更多地考虑广大观众的需求和喜好,并尽可能地使观众的认可度最大化。
主流动画片创作要注意的几项原则:(1)善恶法则。
社会中的每个人对追求美好生活和拥有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都有所期盼,但在现实生活中往往不可能有绝对的公平和公正。
(2)英雄法则。
以一般人尤其是儿童的能力,不可能总是“正义战胜邪恶”的,所以人民企盼“英雄”。
“英雄”就是“善之大者”,是正义的化身。
(3)喜剧法则。
(4)幻想法则。
(5)时尚法则。
5.1.3动画片的构成动画片是由文学艺术、影视艺术与绘画艺术综合而成的,因此存在剧本创作的文学思维,利用影视作为载体的电影思维与动画片特有的美术思维。
动画片的创作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1.一般主题及内容主流动画创作的主题与内容很广泛,但往往遵循前面讲的善恶法则、英雄法则、喜剧法则、幻想法则、时尚法则。
创作手法上或从主题入手围绕主题将情节添入,依靠情节来推动故事的发展;或从一个兴趣点出发,再拓展情节扩充故事并推动故事的发展,最后得出主题。
动画片的制作原理
![动画片的制作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b5ce1f7c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8a.png)
动画片的制作原理动画片是一种通过连续播放图像来产生运动幻觉的影视作品,它是由一系列静止的图像通过快速播放而形成的,这些图像可以是手绘、数字绘制或是由实物拍摄而成。
动画片的制作原理是一个复杂而又精细的过程,需要多个环节的协同合作才能完成。
下面,我们将来详细介绍动画片的制作原理。
首先,动画片的制作需要一个好的故事或剧本作为基础。
一个好的故事能够吸引观众的注意,让他们产生共鸣,因此,一个成功的动画片必须有一个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
其次,动画片的制作需要进行角色设计和场景设计。
角色设计是指对动画中的人物形象进行设计,包括外貌、服饰、性格等方面;而场景设计则是对动画中的背景进行设计,包括建筑、风景、道具等。
这些设计需要根据故事情节和风格来进行精心构思,以确保动画片整体风格的统一性。
接下来,是动画的分镜头设计。
分镜头设计是将整个动画分解成一个个镜头,确定每个镜头中角色的动作、表情、场景的变化等。
这个过程需要对故事情节进行深入理解,将故事情节转化成图像,为后续的动画制作奠定基础。
然后,是动画的原画制作。
原画是指动画中的第一稿图像,它是动画制作的基础,直接关系到动画的质量。
原画师需要根据分镜头设计进行绘制,确保每一帧的画面都符合设计要求。
接着,是动画的动作设计和动画制作。
动作设计是指对角色的动作进行设计,包括走路、表情、动作等;而动画制作则是将原画进行动态化处理,赋予画面运动的感觉。
这个过程需要动画师对角色的动作进行细致的揣摩和表现,确保画面的流畅和生动。
最后,是音效和配乐的制作。
音效和配乐是动画片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它能够增强画面的氛围感和情感表达。
音效师和配乐师需要根据故事情节和画面氛围进行音效和配乐的制作,为动画片增色添彩。
总的来说,动画片的制作原理涉及到故事创作、角色设计、分镜头设计、原画制作、动作设计、动画制作以及音效和配乐的制作等多个环节,每个环节都需要精心设计和制作,才能最终呈现出一部优秀的动画作品。
动画概论05
![动画概论05](https://img.taocdn.com/s3/m/481b8201227916888486d7de.png)
• 三、全面振兴的阶,称为民族艺术。 • 手塚治虫 • 《铁臂阿童木》(1963),日本首部动画电视片,此后
有《新宝岛》《缎带骑士》等。 • 《森林大帝》(1966 ),日本首部彩色电视动画片。 • 1970年前后淡出商业动画。漫画创作《火鸟》《怪医
1996)。
• 武内直子,《美少女 战士》(1992)。
• 椎名高志,《GS美神》 系列(1993)将魔法神 话引入了现代的日常 生活,主人公是灵力 超强但嗜钱如命的美 神令子。作品按照现 代市民的精神品位, 将生活的各种事件玩 笑化。
• 富坚义博,《幽游白 书》(1993) 《Hunter ⅩHunter》。
主 要 内 容
1本质论 1.1动画性质 1.2动画特征
•2课时
2门类论 2.1常规分类 2.2动画类型
•2课时
3发展论 4创作论
•3.1动画的起源和发展 •3.2主要国家动画 (欧洲、中国、 •8课时
日本、美国)
•4.1创作主体、创作方法及流派 •4.2动画技术 4.3动画流程 •4课时
5作品论
•5.1动画剧作 •5.2动画角色 •5.3动画美学
秦博士》《佛陀》《三眼童子》等。 • 手塚治虫对日本动画的贡献: • 第一,提升了动画的艺术品格。 • 第二,确立了动画剧本的生成模式。 • 第三,在动画中开辟了机器人这一表现主题。 • 第四,批评人类的痼疾。 • 第五,表现风格方面,如后现代风格,
《森林大帝》 《窗户》1965
• 四、黄金时代(1978--1989)
• 1945年,美国接管日本,日本动画业受到打击。 • 1956年,东映动画株式会社成立。 • 大藤信郎:1952年《鲸鱼》彩色版,毕加索青睐,
获嘎纳银奖,这是日本动画首次在国际上获奖。 1956年《幽灵船》,获威尼斯影展短片电影特别奖。 1961年,大藤信郎逝世后,其遗产设立“大藤奖” (《每日新闻》) • 手塚治虫,1945年,看到《桃太郎·海上神兵》后, 决心从事动画事业。(或说受到《铁扇公主》影响) 1961年,独资创办手塚治虫动画制作部,次年改名 虫制作公司,首部剧场版动画《街后角物语》 (1962),该片荣获大藤等奖项。 • 薮下泰司,1958年导演《白蛇传》,日本第一部彩 色动画影院长片。
动画概论5
![动画概论5](https://img.taocdn.com/s3/m/673dd202b52acfc789ebc9f8.png)
(四)声音的构成
声音对画面的作用 观众欣赏动画片是通过视(眼睛看)、听(耳朵 听)来完成欣赏过程
• 声音的组成
动画的声音是由人声、音乐、音响组成。 人声是指由人发出的声音,包括人物的对白、独白 、旁白、心声、群杂。 音响包括自然音响、动作音响、机械音响、特 殊音响。 音乐指动画片中的乐曲与歌曲。
四、剪辑与蒙太奇
•
在玻璃上绘制动画,通常使用油彩。油彩涂在玻 璃上容易干燥,使用过后盖上一层潮湿的布,可以保 持油彩的湿润。制作玻璃油彩动画需要用手指或是其 他工具涂抹油彩,一帧帧地改变物体形态或是动作, 因此应该选择适当的玻璃尺寸,以尽量减少制作的难 度。 • 在不同材质的玻璃上绘制油彩,也是改变影片的 效果。如俄罗斯亚历山大.佩特洛夫的《老人与海》, 是在毛玻璃上以油彩绘制,制作出一种虚幻的视觉效 果,人物造型虽然写实,影片的气氛却如梦如幻般唯 美。
构图
动画片的构图原理包括绘画构图原理和运动构 图原理。动画片是由一幅幅静止画面构成的,每一 副静止画面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成片的质量。 动作 动作包括角色表演、调度(走位设计)、镜头 运动(场景角度变化、景深变化、机位变化及运动 等)。首先动画片中所有动作要合理,最重要的是 主要角色在画面中运动和位置的提前设计。
•
第四、精神上的审美升华。有人讲“电影是金字塔, 首先是电影然后是艺术最高境界的哲学”一部好的动 画片,应能让观众在欣赏动画片时获得审美感受,通 过他们的回味,思索上升到更高级的审美阶段——精 神升华,强调精神上的回味,从而使观众得到动画片 内容以外的艺术的、哲理启迪。
• •
二、商业动画片创作原理
• (二)动画影视作品鉴赏中文字因素 及其他层面的分析 • 其中影视语言的文学鉴赏方式有主题与意念种。
动画片制作原理
![动画片制作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5bc10226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baebb57.png)
动画片制作原理一、动画片的定义和特点动画片是使用逐帧方式制作的图像序列,通过连续播放这些图像帧,可以形成一段连贯动态的影像。
动画片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 静止图像连续播放:动画片是由一系列静止的图像帧组成的,每秒播放的帧数决定了动画的流畅度。
2. 符号化表达:动画片以符号化的手法来表达事物的形态和运动,通过形象化的角色和故事情节来传达信息。
3. 虚构和创造性:动画片可以塑造虚构的世界,通过创造性的设计和构思来展现丰富多样的场景和人物。
二、动画制作的基本步骤动画片的制作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基本步骤:1. 故事创作和剧本编写故事创作是动画制作的第一步,要确定故事的主题、情节和角色设定等元素。
同时,编写剧本是为了确定剧情的发展和对话的内容,为后续制作工作提供指导。
2. 角色设计和背景画面设计角色设计是为故事中的人物形象进行设定,包括外貌、服装、表情等方面。
背景画面设计是为故事中的场景进行设定,包括道具、布景等元素。
3. 分镜脚本和画面构思分镜脚本是为了将故事分解成一个个场景,并定义每个场景中的镜头和角色的动作。
画面构思是为了确定每个镜头的画面表现形式,包括角色位置、相机角度等。
4. 动画制作动画制作是使用动画工具将分镜脚本中的画面和动作进行逐帧绘制和编辑,并通过连续播放形成动画效果。
制作过程中需要注意绘制每一帧的细节和动作的连贯性。
5. 配乐和音效设计配乐和音效的选择和设计对于动画片的氛围和节奏非常重要,可以通过音乐和声音来增加画面的表现力和情感。
6. 后期制作和渲染在动画制作完成后,还需要进行后期制作和渲染,包括色彩调整、特效添加等工作,以及将动画输出为常见的视频格式。
三、动画制作的技术原理1. 传统动画制作原理传统动画制作采用纸张或透明胶片进行绘制,通过不断更换静止图像的方法,利用人眼的视觉暂留效应产生连贯运动的效果。
这种方法需要手工绘制每一帧画面,制作过程繁琐但可以绘制出精细的画面效果。
2. 数字动画制作原理数字动画制作利用计算机技术来辅助绘制和编辑动画,将传统动画制作的流程数字化。
动画概论ppt课件
![动画概论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ad3e5df7c1cfad6195fa760.png)
华特·迪斯尼是美国主流动画的主要代表。1928年迪士尼制作出
了动画电影史上第一部有声卡通片《蒸汽船威利》,米老师开始 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 1937年迪士尼拍摄了世界第一部动画电影《白雪公主》成功开启 了动画史的新纪元 迪士尼不断革新动画技术,开辟了影院动画的黄金时代,成为主 流动画的领军人物
古老。
(2)实物动画 实物动画和偶动画的最大不同是“保持
原貌”
(3)真人拍摄 (4)材质动画 (5)合成动画
3 电脑生成动画
如今电脑动画的应用十分广泛,无论是让应用程序 更加生动。增添多媒体的感官效果;还应用于游戏 的开发,电视动画制作,创作吸引人的广告,电影 特技制作,生产过程及科研的模拟等等。
蒸汽船威利 观看 /u85/v_MTAxMzAyN Tk0.html
B :其它美国动画片厂
华纳电影公司 代表作:《僵尸新娘》《超人》等
(2)日本动画
日本是世界第一动漫强国。其动漫发展的模式具有鲜明
的民族特色而不失创新和吸引力,这是其他国家动漫望尘 莫及的。动漫是日本的重要产业链,在全球鲜有对手。日 本动漫的发展过程大致可分为4个阶段:萌芽期、探索期、 成熟期、细化期。 东映公司: 第一部有声动画《白蛇传》 观看地址: /donghua/baishezhuan/1_1.html 手冢治虫:《森林大帝》 宫崎骏:《风之谷》
娱乐性 商业性 教育性
2功抽象性 观看:僵尸新娘 地址:
/comic3/17457/vod0-0.html
第三章 动画片的分类
一 形式类型
1平面动画 (1)单线平涂动画 单线平涂动画是平面动画形式中最常见的一种动画技巧,它工
04503《动画概论》自考教学大纲
![04503《动画概论》自考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7e55f301ccbff121dc36831d.png)
04503《动画概论》自考教学大纲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一、课程性质与特点《动画概论》课程是动画专业的一门专业理论课程。
它从理论上分析、探讨动画艺术从诞生到发展至今的整体面貌与特征。
该课程的定位在于:系统了解动画艺术的专业知识,培养对动画的学习兴趣、了解多种动画形式的艺术特点。
通过对动画艺术的系统介绍,旨在让学生从专业的角度了解动画这门艺术。
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动画概论》课程涉及到的主要内容包括:从专业理论角度分析动画艺术的定义;从优秀的作品分析与介绍中了解各种类型动画的典型艺术特征;从动画的发展过程中初步了解动画艺术的起源、发展概貌以及类型特点;从专业的制作流程角度分析传统手绘动画、CGI动画、定格动画的基本制作流程;从动画的学习方法上简单介绍动画的术语、工具、操作的要求与规范。
以上这些内容将为今后动画专业各门课程的更深层的动画专业理论、动画专业实践的学习打下比较坚实的基础。
三、与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关系《动画概论》课程是作为动画专业的必修理论课程,也是动画理论课中最为重要的一门,为更好地学习动画专业的相关后续课程起到了重要的铺垫作用。
与《动画影片赏析》《动画技法与原理》《动画理论与研究》等课程有着紧密的关系。
第二部分课程内容与考试目标认识篇第一章动画历史一、学习目的和要求从动画技术与艺术形态发展的角度了解动画艺术的起源与发展概况,本章主要介绍了动画的原始状态、技术尝试与实验、诞生与动画的发展以及各国动画发展概况。
这些对动画历史的梳理,有助于更为深刻,全面了解动画艺术。
二、课程内容第一节梦想与发明(1824—1895)技术装置决定着动画艺术存在的方式,没有现在技术的研发,动画形式还停留在纸翻图谱的状态。
皮特马克罗格葛特对视觉暂留的研究;约翰A怕瑞斯的幻盘;约瑟夫普拉托的诡盘。
埃米尔雷诺对当时各种发明进行的全面系统地研究和实验。
这一时期诞生的早期成果和作品。
第二节探索与发现(1895—1930)第一代探路者中的代表:埃米尔科尔的创作和实验重点在挖掘动画语言本身表现力方面,它的代表作品《幻影集》;在技术方面大胆尝试的布莱克顿以及他的代表作品《滑稽面孔》、《闹鬼的旅馆》;在形式上不断创新的温瑟麦凯,他的代表作品《恐龙葛蒂》、《路斯坦尼亚号的沉没》。
《动画概论》知识点总结.
![《动画概论》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7110394c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3c.png)
Chapter1动画概论1、动画的定义:动画片是一种以“逐格拍摄”为基础的基本摄制方法,并以一定的美术形式作为其内容载体的影片样式。
2、动画的本质:(1)创造性的塑造各种造型并赋予各种形象及符号以生命力;(2)创造性的应用“动的语言”,(3)用各种千变万化的动作来表述一切事物;创造性的表达人们可能持有的任何思维。
视觉暂留原理:人眼在观察景物时,光信号传人大脑神经,需经过一段短暂的时间,光的作用结束后,视觉形象并不立即消失,这种残留的视觉称“后像”,视觉的这一现象则被称为“视觉暂留”。
3、动画的特征:(1)动画是画出来的电影;(2)动画是画出来的运动艺术;(3)动画是假定性艺术;(4)电影语言是决定动画片质量的关键;(5)动画的幽默;(6)夸张变形是动画的法宝;(7)拟人化的手法4、动画的假定性:(1)画面表现形象的假定性;(2)画面表现动作的假定性;(3)画面表现环境的假定性;(4)画面表现摄影的假定性;(5)画面表现形式的假定性。
5、动画的夸张性:(1)创作上的夸张:情节的夸张、构思的夸张、造型的夸张、形态的夸张。
(2)制作上的夸:张动作的夸张;物理性夸张;速度夸张;变形。
6、动画的分类:按传媒类型:影院动画、电视动画、网络动画按工艺类型:手绘动画、定格动画、二维动画、三维动画7、影院动画的特点(1)选题:有自编也有改编,多取材于经典文学作品。
(2)结构:①与戏剧相似:开端一一发展一一高潮一一结局;②冲突多为正与邪的二元对立(3)人物:具有典型性、层次性(4)音乐:具有感染力的主题曲(5)画面:大多采用数字技术Chapter2动画及其艺术形式1、动画的镜头特点:(1)利用分层来表达纵深感(2)多采用散点透视2、动画的光效特点:(1)多采用柔和的光效(2)戏剧化的光效(2)分明暗3、动画的表演特点:(1)采用仿真表演(2)程式化的表演(戏曲、歌舞剧)(3)偶类片中仿真与艺术的结合。
4、单线平涂:通过勾勒线条,然后在线条围成的区域内填色的绘制工艺。
1动画概论 教学大纲
![1动画概论 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e7fd3214964bcf84b9d57bb8.png)
《动画概论》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动画概论/The Conception of Animation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课程类型:必修学时:32 学分:2适用专业:动画一、课程的性质与教学目标《动画概论》是动画专业专业基础课程。
其任务是:为学生建立完善的理论体系是提高其综合艺术素养及提升创作能力的有效途径。
《动画概论》在传播动画知识的同时,使学生了解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域及不同风格的动画。
是提高学生艺术审美能力的重要课程。
本课程使艺术和技术融冾地结合在一起,从而真正达到建立具有自主特色的动画理论及创作观念。
使学生利用理论知识指导动画创作,最终达到理论联系实践的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应使学生达到下列要求:(一)基本理论影视动画是一门需要综合素质很强的专业,因为它涉及到文学剧本创作、历史、不同地域文化、人文科学、艺术(美术、影视语言等),因此在教学中除了使学生了解动画创作原理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要完成世界不同地域和历史时期的影视动画艺术特征上的简单概述。
(二)基本概念动画(armation与 cayton)、视觉残留、风格流派、主流动画、非主流动画、平面动画、立体动画、节奏、蒙太奇、偶动画、剪纸片、水墨片、电脑三维动画。
(三)基本技能1、通过学习达到更为扎实的理论实践功能,强化多学科多视角阐述艺术与技术,最终达到创作的目的。
2、观摩世界优秀影视动画作品,加强学生的综合审美能力和艺术表现能力。
3、熟悉影视动画创作中的操作程序及规范。
4、加强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判断的能力。
5 、正确处理技术与艺术之间的关系。
二、教学课时分配表本课教学总学时为 54 。
具体学时分配参照下表:章节内容学时数理论教学课内实训课外作业集中实训备注第一章动画的起源与发展 4 4 第二章动画的本质 4 4 第三章动画片的分类 4 4 第四章动画片的风格流派 6 6第五章动画片的创作原理 4 4 第六章动画片的创作方法 4 4第七章动画片欣赏与文艺批评 4 4第八章创作者的素质与修养 2 2总计32 32三、教学内容和要求第一章动画的起源与发展(一)教学目的和要求本章节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出发,为学生建立起动画发展在时间上的纵向概念、引入动画创作观念的建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流动画片的创作原理:
主流动画片观众的心理需求 主流动画片创作原则 动画片的构成 剪辑与蒙太奇
主流动画片观众的心理需求:
观众在欣赏动画片时具有特殊的心理需求,这 种心理需求表现在多方面,如审美、视觉、听觉、 情感的宣泄等。主流动画创作原理首先是通过对观 众心理需求的研究而形成的。主流动画片创作要想 获得成功就必须掌握观众心理,使观众和作品产生 共鸣。看电影是一种个人心理体验,但又是全体观 众的共同心理体验,观众是带着一种“自愿的接受” 或“信以为真”的心理进入欣赏的环节中,观众通 过欣赏动画片去满足他们的各种心理需求-----这 就是主流动画创作的关键所在。
中国水墨动画《山水情》中从绘景到人物造型 都要保持中国传统水墨画的原有风貌。利用水墨画 古朴灵透的造型手段来作为整部片子的美术风格, 整部片子格调高雅有一种超然脱俗的气质,创作者 将中国式的情感融入到古风古韵之中,水和墨的特 殊表现形式更有效地突出了中国画的传统风貌,合 适的内容合适的表现手法造就了一部优秀的动画片, 《山水情》中美术风格的形成对整部片子的风格所 起的作用就显而易见。因此动画片的美术风格首先 遵循形式确定原则,然后是形式的类型确定(是平 面还是立体或其他类型),最后是造型与场景的风 格和色彩与色调的确定。
2. 叙事结构 叙事结构一般在剧本阶段就应确立。叙事结构 的好坏某种意义上讲决定了整个故事的好坏。作为 动画片,叙事结构基本上可分为戏剧式和非戏剧式 两种,作为主流动画片,主要是戏剧式结构。 (1) 戏剧式结构 戏剧式结构是主流动画片常见结构。此种结 构强调冲突和冲突律,注重因果链的衔接,故事主 要靠情节来推动。讲究“起承转合”“起”就是故 事的开始,“承”就是故事的发展,“转”就是故 事的逆转既高潮,“合”就是故事结局。
喜剧法则: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 快,加重了人们心理的承受负担,人们 为缓解心理压力就会有合理宣泄压力的 渴望,儿童更是具有追寻快乐的天性。 而动画片的特点使其更能表现轻松、诙 谐、幽默甚至滑稽的内容。可以说,人 们喜爱动画片,很大程度上正是喜爱动 画片特有的喜剧特色。
幻想法则:爱幻想是人类的一大天赋, 更是人类勇于探索未知领域的强大动力,而 动画片作为一种特殊的影视艺术形式,特别 适合幻想题材的表现。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 (或者说是远离生活)的幻想是人们(特别 是儿童)喜爱动画片的又一主要原因,也是 动画片区别于其他艺术形式的主要特征。
开始,发展,高潮,结局共同构架起一 个完整的故事。开始:就是要解决故事讲到 的是谁和干什么的问题,并且将人物间的关系 有一个大概的了解。“言而无物”是在动画 片创作开头部分所要十分注意的。发展:此 单元是全剧最长的一部分占全剧的百分之六 十左右,这里是剧情展开的部分往往称这一 部分为“对抗”,在这里主人公要克服种种 困难和障碍去实现自己的目标,这也是剧情 的需要。导演要非常明白故事的剧情发展目 标就可以给剧中人物设置恰当的障碍,要引 而不发让观众觉的情理之中而又意料之外。
第五讲 动画片的创作原理
动画片是影视艺术的特殊类型,它的创作与其他 影视艺术的创作有很多相似的地方,符合影视创作的 一般原理。作为一个特殊的影视艺术门类,动画片又 具有不同于一般影视的地方,它可以充分运用绘画及 其他美术造型等手段来进行创作 主流动画片的创作原理 非主流动画片的创作原理 风格的形成 技术与艺术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替代满足:观众欣赏着影片中的情节, 同时也在寻找解决自己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的 答案,因而观众喜欢在动画片中用自己的主 观想象同剧中的对应人物对号入座。观众和 剧中人物进行了角色替代置换,观众的心理 变化会随着剧情的进展而产生波动,人类所 具备的许多情感和生活体验会在观众中产生 释放和共鸣,例如:高兴、愤怒、悲伤、愉 悦、同情心、紧张以及对动画片中视听的审 美感受都会触动观众的内心世界。
动画片的构成:
动画片是由文学艺术、影视艺术与 绘画艺术综合而成,因此存在剧本创作 的文学思维,利用影视作为载体的电影 思维与动画片特有的美术思维。我国在 已往称动画片为美术片或美术电影,似 乎在强调美术在影片中起的重要作用。 但美术作为一种表现手段,它并不能起 到涵盖整个动画作品的作用。
随着制作动画片方法的不断更新和新理论的提 出,将动画片特殊地称为“美术电影”,现在看来 并不准确。我们应该肯定文学和美术在创作动画中 起的作用,同时也要看到电影这个承载媒介所起的 重要作用。动画片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影视艺术,因 此动画片存在着文学思维与美术思维的同时也存在 着电影思维。剧本是依据,美术是表现手段,而电 影才是目的,因此动画片首先属于电影的范畴。动 画片电影特性的确定是动画电影的创作的理论根据, 我们可以依托已经发展成熟的电影创作理论来指导 动画片的创作,用电影的创作思维去看待动画片的 创作。
主流动画片应该满足观众什么样的心理需 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知觉快乐:即从“视”“听”两方面创 造。要想达到知觉上的快乐必须强调娱乐性, 娱乐性不仅丰富着生活,最重要的是当人类 面对困难和精神感到压力时,娱乐节目会使 他们暂时忘掉疲惫和痛苦,使精神压力得以 舒缓,调整好状态,用饱满的情绪面对真实 的世界。
主流动画片创作原则:
主流动画片作为一种商品艺术, 更多地要考虑广大观众的需求和喜好, 并尽可能地使观众的认可度最大化。 经过影视工作者的长期实践和摸索, 总结出了主流动画片创作要注意的几 项原则:
善恶法则:社会中的每个人对追求美好 生活和拥有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都有所期盼, 但在现实生活中往往不可能有绝对的公平和 公正。人们的心灵需要抚慰,压抑的情感需 要宣泄。对于儿童也是如此。“好”与“坏” 是儿童判断客观世界是非的最基本方式,因 此善与恶的冲突是主流动画片的基本冲突。 而故事在紧要关头往往是善的一方最终战胜 恶的一方,也就是我们常讲的正义战胜了邪 恶。从这个角度说来,动画片还具有维护社 会道德标准,重燃人性之美的作用。
3. 画面构成 画面构成是动画片最重要的存在形式, 它使动画片不同于其他影视作品而独树一帜 。画面构成包括美术风格、构图和动作。 (1) 美术风格的确立 动画片作为一种视觉艺术是要靠观众的 感官刺激达到传递信息的目的,它的每一画 面所承担的视觉元素就显得非常重要,美术 风格的确定对整部片子的风格样式起到很重 要的作用,其中重要的一点莫过于将各制作 单元统一在一种风格之中。
(3) 动作 包括角色表演、调度(走位设计)、镜头运动 (场景角度变化、景深变化、机位变化及运动等) 。首先动画片中所有动作要合理,最重要的是主要 角色在画面中运动和位置的提前设计。一方面动画 片的创作人员以精良的片子呈现给观众,另一方面 制作精良的动画片也提高了观众的视觉感受,观众 对动画片的欣赏期盼越来越高,随着电脑技术的广 泛应用,超常规的大透视、大场面等使观众头脑中 对运动感、空间感、体积感的感受能力在不断提高 ,这更加要求动画片的创作人员需要对动作经过精 心地设计,动作除了可以加强感官刺激外动作还可 以刻画人物,丰富画面而发挥作用。
时尚法则:时尚法则很大意义上讲就是 赋予动画片鲜明的时代特色,能够满足观众 不断提高的欣赏需求,并且有一定的引导性。 动画片的时尚性可以表现在各个方面:时尚 的造型设计、贴近现代观众的故事情节以至 新颖流行的对白等等。现代动画片必须不断 更新变换才能适应观众欣赏需求,引导观众 欣赏方向。时尚法则也是促进动画产业发展 的催化剂。
动画片的创作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 1. 一般主题及内容 首先要明确的是主题和内容。主流动画创 作中主题与内容广泛,但往往遵循前面讲到 的善恶法则、英雄法则、喜剧法则、幻想法 则、时尚法则。创作手法上或从主题入手围 绕主题将情节添入,依靠情节来推动故事的 发展。或从一个兴趣点出发再拓展情节扩充 故事并推动故事的发展,最后得出创作主题。
(2) 构图 动画片的构图原理包括绘画构图原理和 运动构图原理。动画片是由一幅幅静止的画 面构成的,而每一幅静止的画面的好坏直接 影响成片的质量,绘画中对构图的要求又是 考察绘画作品优劣的一项重要指标,因此利 用绘画中的构图原理来考察动画片中每一幅 静止画面构图的优劣起着关键的作用。当画 面连接在一起放映时整个影像运动起来,在 运动中也要考虑画面的构图是否适当。
音乐指动画片中的乐曲与歌曲。戏剧性音乐表 现处于戏剧矛盾冲突的音乐,主要体现人物感情和 心理状态。抒情音乐抒发人物情感、渲染气氛,也 可表现环境。气氛音乐是创造某种情绪基调的音乐。 特定音乐指具有特定内容用于特定场合的音乐(国 歌,婚礼进行曲等)。生活音乐指剧中人物用自然 流露的方式唱或演奏出生活中熟悉的音乐。动画片 中的歌曲分主题歌和插曲。主题歌是表达影片主题 思想的歌曲或概括全片基本内容的歌曲,主题歌经 常出现在片头或片尾。插曲是为某一场戏写的歌曲, 抒发某一个具体情节中的情绪。剧作音乐指情节性 音乐,直接参与到情节中去的音乐,并影响情节的 发展,甚至有时起到深化主题的作用,常见于主题 升华部分。
好的结局是剧情的自然流露不是草草收 场。开始、发展、高潮、结局是构架动画电 影的四大块,然而这四大块不是独立存在于 电影的故事之中,它们还需要有一个内在的 故事线有机地联接起来,是一个故事单元向 另一个故事单元的推进。 (2) 非戏剧式结构 非戏剧式结构带有较强文学性,叙事重 细节而不强调冲突及编排情节。创作者往往 从细节入手,或强调记实性,或强调抒情性。 非主流的实验艺术短片常用这种结构。
这样在被称为发展的这一单元里观众就会看 到冲突,这也是观众最喜欢看到的,也是在这里通 过冲突我们看到人物被被逐渐地塑造起来,故事也 经过人物的不断抗争连接起来。高潮:就是剧情中 产生冲突最为激烈的一点,故事可能在此处发生大 逆转。它既可能是一个激烈的场面,也可能是一个 静默的时刻。它出现在发展的末端而紧靠结局,这 里要注意高潮的支点是否够高,高潮是否完全完结。 结局:在这个被称为结局的段落里需要就故事给出 答案,只有这样观众才能如释重负地走出电影院, 观众要知道剧中的主要人物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 是死了还是活了下来?是最终赢得了爱情还是一无 所有?这些都是需要在故事的结局阶段做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