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生态学课程标准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发展趋势以及自我调节机制。了解生态系统研究是现代生态学研究的主流,当前便于所面临的重大资源与环境问题的解决,都依赖于对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多样性与稳定性以及生态系统的演替、受干扰后的恢复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等问题的研究。
一、生态系统概述
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
5.孙儒泳 《基础生态学》 2002,高等教育出版社
6Manuel C. Molles Ecology: Concepts and Applications. 1999McGraw-Hill Companies, Inc.
四、教学安排
总学时:讲授48学时。讲授学时安排如下:
绪论 2学时
第1章生物与环境10学时
臭氧层的破坏:破坏的原因,破坏的影响
污染问题:空气污染(烟尘与光化学烟雾,酸雨);水污染(水的富营养化,海洋污染,淡水污染,地下水污染);土壤污染;垃圾等固体废物污染;有毒物质与核污染;噪声污染。
第2章种群生态学 10学时
第3章群落生态学8学时
第4章生态系统生态学12学时
第5章 应用生态学6学时
五,教学组织方式
根据课程内容和要求,课程教学方式分为课堂授课和野外考察等形式。
1、课堂授课
本课程的基础知识部分主要通过课堂授课方式进行组织。授课过程中主要由教师重点讲解课程各部分的要点和难点,介绍学科前沿领域及其最新研究进展,介绍教科书中有关部分的背景知识,进行课堂讨论和提问,提出供学生思考和讨论的问题。通过课堂授课,使学生掌握课程的主要内容,掌握生态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课程要点。
种群的大小与密度的概念。
种群的数量统计:总数量统计,取样法(样方法,标记重捕法)
种群的空间结构:均匀型分布,随机型分布,群聚型分布。
三、种群统计学
年龄、时期结构和性比
生命表的概念及编制,存活曲线的概念及类型,种群增长率。
四、种群的增长模型:
与密度无关的种群增长模型:种群离散型增长与连续增长(“J”型增长)。
生态学研究方法,特别是野外作业,有初步的具体认识和了解。
六、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手段相结合的方法,方法选择以有利于提高生态学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为原则。具体内容如下:
1. 多媒体课件演示和传统教学模式相结合:将多媒件课件的优点和传统教学方法的优点结合起来,主要用于生态学基本概念、原理、过程及现象,生态学学习要点、难点的讲解,图形图像资料和生态演替过程的演示等。制作的课件条理清晰、易于更新, 利于自学,其教学效果和课堂信息量优于传统授课方式。
2. 专题讨论:对于生态学的研究热点和现实生活中的生态环境问题,采用专题讲解与同学相互讨论、师生相互讨论的形式进行,教学效果以同学们对该专题内容的讨论结果、作业完成情况予以判断。
3.学院教学平台的交流:同学和老师可以在本院的教学平台就生态学热点和难点进行讨论和交流。老师的作业布置和同学们的作业提交也将通过此平台进行,更加方便老师和同学之间以及教学中的问题进行交流。
温度与动物类型:常温动物和变温动物。
生物对温度的反应:贝格曼规律、阿伦规律、有效积温法则及其应用
生物对极端环境温度的适应
生物对周期性变温的适应
地球上生物的分布与环境温度
五、水及其生态作用
地球上水的存在形式及分布
水的特性与存在形式
水的理化性质对水生生物的影响
植物对水的适应:陆地植物的水平衡;水生植物;植物生产力
研究能量传递规律的热力学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
食物链水平层次上的能量流动
生态系统层次上的能流分析:银泉的能流,Cidar Beg湖的能流分析,森林生态系统的能流
异养生态系统的能流分析
分解者和消费者在能流中的相对作用
三、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
物质循环的概念及其一般特征,循环的类型:水循环,气体型循环,沉积型循环
捕食作用:捕食者与猎物,食草作用
寄生与共生:寄生,偏利共生,互利共生
七、种群的遗传进化和生活史对策
种群的遗传进化
影响自然选择的生态因素
种群的适应对策
八、种群调节
外源性调节理论:非密度制约的气候学派;密度制约的生物学派。
内源性自动调节理论:行为调节(温-爱德华学说),内分泌调节(克里斯琴学说),遗传调节(奇蒂学说)。
第3章群落生态学
本章介绍并要求掌握生物群落的概念、性质、基本特征以及种类组成和数量特征,物种多样性含义、测定方法及主要影响因素,群落的结构,动态和演替及周期性变化;群落的分类与排序,地球上主要的生物群落类型的特点和分布规律。了解相关的假说、观点、模型、测定方法。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和应用生物群落的生态规律;控制、利用、改造、创造生物群落,进而实现保护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平衡、提高群落生产力。
动物对水的适应:水生动物的水平衡;两栖动物的水平衡;陆生动物的水平衡。
六、土壤因素及其生态作用
土壤的物理性质与生物
土壤化学性质与生物
土壤的生物特性
植物对土壤的适应:盐碱土植物;沙生植物
第2章种群生态学
本章介绍并要求掌握种群的概wk.baidu.com与定义,种群的基本特征,种群密度及其测定方法;影响种群数量的基本参数,年龄结构和性比;生命表及种群内禀增长率,种群在无限环境和有限环境中的增长;物种的种内关系及物种间的相互关系;种群的适应对策;种群数量的调节。
生态系统的组成与结构:非生物环境,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食物链与食物网:食物链的概念和基本类型
营养级与生态锥体:能量锥体,数量锥体,生物量锥体
生态效率的概念和十分之一定律
生态系统的反馈调节与生态平衡
二、生态系统的能流
生态系统中的初级生产
初级生产的基本概念
地球上初级生产力的分布
初级生产的生产效率
初级生产量的限制因素
5、生态学研究方法:
☆可分为野外的;2、实验室的;3、理论的。
☆可分为对环境的研究(对环境因子的测定,对环境因子的控制法);对生物本身的研究(包括生物分类知识、野外观察、实验室实验、数量统计、数学统计和模型)。
第1章生物与环境
本章介绍并要求掌握解生物环境和生态因子的概念及分类;生物与环境关系的基本原理;生态因子作用特点与规律,生物对生态因子的耐受限度、适应性及生活型等;光、温度、水、土壤等主要生态因子的性质、组成、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各生态因素对生物的作用,以及不同类型动、植物对各种生态因子的适应。了解生态因子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使学生了解生物不能脱离其生存环境而存活,需要对异质性的环境不断地去适应,反之,环境需要生物来维持与调控,生物与环境是相互依存的。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生物种群的特征及其与环境的关系,理解生物种群的数量、质量、动态和调节机制,掌握种群对环境的适应,以及种群间的关系,了解种群生态的应用,理解种动态在实施生态恢复、生态工程等方面的应用上,具有重要意义。
一、种群及其基本特征
种群的概念:单体生物与构件生物;种群的三个基本特征。
二、种群动态:种群的密度和分布。
一、生物群落的概念:群落的广义和狭义概念,群落的基本特征
二、群落的种类组成:种类组成的性质分析,种类组成的数量特征,物种多样性(概念,含义,多样性系数的测定,多样性的空间变化,多样性空间变化的有关学说);种间关联的概念及其关联系数的测定。
三、群落的结构:群落的结构单元(生活型,层片);群落的垂直结构;群落的水平结构,群落的时间结构,群落交错区与边缘效应。
初级生产量的测定方法:收获量法,氧气测定法,二氧化碳测定法,放射性标记物测定法,叶绿素测定法。
生态系统中的次级生产
次级生产过程次级生产量的测定
次级生产的生态效率:消费效率,同化效率,生产效率
生态系统中的分解分解过程的性质;分解者生物:细菌和真菌,动物
资源质量;理化环境对分解的影响:温度和湿度
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概念
一、环境与生态因子
生态因子:环境的概念和生态因子的概念,生态因子的分类。生态因子作用特征(综合作用,主导作用,阶段性作用,不可替代性和补偿性,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
二、生物与环境关系的基本原理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环境对生物的作用;生物对环境的反作用。
最小因子定律:概念及其意义;
限制因子:概念及其实用价值;
水循环:全球的水分布,生态系统的水循环,全球的水循环
碳循环: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全球的碳循环,人类对碳循环的影响(温室效
应概念、原因和对人类的影响)
氮循环:固氮作用,氨化作用,硝化作用,反硝化作用,人类对氨循环的影响
沉积型循环:磷循环和硫循环
第5章应用生态学
一、全球变暖与环境污染:
全球变暖与温室效应:温室气体含量的增加与全球气温升高;全球变暖的影响;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途径
《普通生态学》课程标准
一、《普通生态学》是生物科学专业的基础主干课程之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了解生态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的生态学方法;从生物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等层次上了解生态学的基本规律以及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了解与可持续发展相联系的全球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等人类面临的若干最重要的生态环境问题;增强热爱自然和环境保护意识;应用生态学理论和知识,分析思考解决社会生产实践中的生态和环境问题。
4、野外考察:主要带领同学到野外进行生态现象的观察,以加深生态学的基础知识及基本原理,同时可以达到锻炼和培养同学实际观察和动手能力的目的。
七、程教学内容纲要
绪论
要求掌握生态学的定义和研究内容,了解生态学发展简史及分支学科,现代生态学的特点及发展趋势,传统生态学向现代生态学发展的背景条件,了解生态学研究的一般方法.通过绪论的学习,对生态学有一个总体了解,提高对生态学作用的认识和学习兴趣。
与密度有关的逻辑斯谛增长模型(“S”型增长)
五、自然种群的数量变动
种群增长
季节消长
种群的波动
种群的爆发
种群平衡
种群的衰弱与灭亡
生态入侵问题
六、种内与种间关系
种内关系:植物的密度效应(最后产量衡值法则,-3/2自疏法则)。领域性与社会等级,他感作用。
种间关系:种间竞争(种间竞争的典型实例与高斯假说,竞争类型及一般特征,竞争的数学模型);生态位理论(概念,生态位分化,);竞争释放和性状替换;种间竞争与空间和时间异质性。
1、生态学的概念:最早的概念,一般的概念,其它的概念。
2、生态学的研究对象:宏观生物学,研究层次为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和生物圈。是生命科学的一个分支学科,研究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
3、态学的分支学科:从不同角度划分,形成许多分支学科及和其他学科的关系。
4、生态学发展简史:生态学建立前期和成长期,现代生态学时期。现代生态学研究的热点问题;生态学的主要发展方向和现代生态学的特点。
四、群落的动态
生物群落的内部动态
生物群落的演替:概念,类型,演替系列,演替原因,演替方向,顶极群落。
五、群落的分类与排序
群落的分类:植物群落的分类单位
群落的排序:概念,类型
六、地球上的主要生物群落
陆地生物群落
海洋生物群落
淡水生物群落
湿地生物群落
第4章生态系统生态学
本章介绍并要求掌握生态系统的概念、组成成分、食物链、营养级、生态效率、生态平衡和反馈调节机制;初级生产力、次级生产力和分解作用的过程与特点;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过程及特点;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及其类型,水循环、气体型循环和沉积型循环的特点和实例。
2、野外考察
生态学课程内容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综合性。许多生态学原理和现象,仅仅通过书本是无法牢固掌握和理解的。通过各种生态环境的参观考察,可以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实际观察能力。野外实习强调独立观察、独立记录和现场讨论。在充分观察、分析和交流的基础上达到巩固书本知识和提高实际观察能力的目的。课程完成后或在课程进行中间安排若干参观考察,使学生对
耐受性限度:概念,生态幅,耐受限度的调整。
三、光及其生态作用
光的性质与组成,光照的时空变化
光质的生态作用及生物的适应
光照强度的生态作用及生物的适应
生物对光照周期的适应:长日照植物和短日照植物
四、温度及其生态作用
地球上温度的分布特点:时空变化特点
温度的变化特点:地表大气温度的分布与变化;土壤温度的变化特点;水体温度变化特点。
二、教材
林玉真 主编 《生态学》,2004 科学出版社
三主要参考书
1. 李博《生态学》2000,高等教育出版社
2. 孙儒泳《动物生态学原理》(第三版)2001,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尚玉昌编著《普通生态学》(第二版)2002,北京大学出版社
4. Odum E.P. (孙儒泳等译)《生态学基础》,1981人民教育出版社
一、生态系统概述
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
5.孙儒泳 《基础生态学》 2002,高等教育出版社
6Manuel C. Molles Ecology: Concepts and Applications. 1999McGraw-Hill Companies, Inc.
四、教学安排
总学时:讲授48学时。讲授学时安排如下:
绪论 2学时
第1章生物与环境10学时
臭氧层的破坏:破坏的原因,破坏的影响
污染问题:空气污染(烟尘与光化学烟雾,酸雨);水污染(水的富营养化,海洋污染,淡水污染,地下水污染);土壤污染;垃圾等固体废物污染;有毒物质与核污染;噪声污染。
第2章种群生态学 10学时
第3章群落生态学8学时
第4章生态系统生态学12学时
第5章 应用生态学6学时
五,教学组织方式
根据课程内容和要求,课程教学方式分为课堂授课和野外考察等形式。
1、课堂授课
本课程的基础知识部分主要通过课堂授课方式进行组织。授课过程中主要由教师重点讲解课程各部分的要点和难点,介绍学科前沿领域及其最新研究进展,介绍教科书中有关部分的背景知识,进行课堂讨论和提问,提出供学生思考和讨论的问题。通过课堂授课,使学生掌握课程的主要内容,掌握生态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课程要点。
种群的大小与密度的概念。
种群的数量统计:总数量统计,取样法(样方法,标记重捕法)
种群的空间结构:均匀型分布,随机型分布,群聚型分布。
三、种群统计学
年龄、时期结构和性比
生命表的概念及编制,存活曲线的概念及类型,种群增长率。
四、种群的增长模型:
与密度无关的种群增长模型:种群离散型增长与连续增长(“J”型增长)。
生态学研究方法,特别是野外作业,有初步的具体认识和了解。
六、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手段相结合的方法,方法选择以有利于提高生态学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为原则。具体内容如下:
1. 多媒体课件演示和传统教学模式相结合:将多媒件课件的优点和传统教学方法的优点结合起来,主要用于生态学基本概念、原理、过程及现象,生态学学习要点、难点的讲解,图形图像资料和生态演替过程的演示等。制作的课件条理清晰、易于更新, 利于自学,其教学效果和课堂信息量优于传统授课方式。
2. 专题讨论:对于生态学的研究热点和现实生活中的生态环境问题,采用专题讲解与同学相互讨论、师生相互讨论的形式进行,教学效果以同学们对该专题内容的讨论结果、作业完成情况予以判断。
3.学院教学平台的交流:同学和老师可以在本院的教学平台就生态学热点和难点进行讨论和交流。老师的作业布置和同学们的作业提交也将通过此平台进行,更加方便老师和同学之间以及教学中的问题进行交流。
温度与动物类型:常温动物和变温动物。
生物对温度的反应:贝格曼规律、阿伦规律、有效积温法则及其应用
生物对极端环境温度的适应
生物对周期性变温的适应
地球上生物的分布与环境温度
五、水及其生态作用
地球上水的存在形式及分布
水的特性与存在形式
水的理化性质对水生生物的影响
植物对水的适应:陆地植物的水平衡;水生植物;植物生产力
研究能量传递规律的热力学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
食物链水平层次上的能量流动
生态系统层次上的能流分析:银泉的能流,Cidar Beg湖的能流分析,森林生态系统的能流
异养生态系统的能流分析
分解者和消费者在能流中的相对作用
三、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
物质循环的概念及其一般特征,循环的类型:水循环,气体型循环,沉积型循环
捕食作用:捕食者与猎物,食草作用
寄生与共生:寄生,偏利共生,互利共生
七、种群的遗传进化和生活史对策
种群的遗传进化
影响自然选择的生态因素
种群的适应对策
八、种群调节
外源性调节理论:非密度制约的气候学派;密度制约的生物学派。
内源性自动调节理论:行为调节(温-爱德华学说),内分泌调节(克里斯琴学说),遗传调节(奇蒂学说)。
第3章群落生态学
本章介绍并要求掌握生物群落的概念、性质、基本特征以及种类组成和数量特征,物种多样性含义、测定方法及主要影响因素,群落的结构,动态和演替及周期性变化;群落的分类与排序,地球上主要的生物群落类型的特点和分布规律。了解相关的假说、观点、模型、测定方法。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和应用生物群落的生态规律;控制、利用、改造、创造生物群落,进而实现保护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平衡、提高群落生产力。
动物对水的适应:水生动物的水平衡;两栖动物的水平衡;陆生动物的水平衡。
六、土壤因素及其生态作用
土壤的物理性质与生物
土壤化学性质与生物
土壤的生物特性
植物对土壤的适应:盐碱土植物;沙生植物
第2章种群生态学
本章介绍并要求掌握种群的概wk.baidu.com与定义,种群的基本特征,种群密度及其测定方法;影响种群数量的基本参数,年龄结构和性比;生命表及种群内禀增长率,种群在无限环境和有限环境中的增长;物种的种内关系及物种间的相互关系;种群的适应对策;种群数量的调节。
生态系统的组成与结构:非生物环境,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食物链与食物网:食物链的概念和基本类型
营养级与生态锥体:能量锥体,数量锥体,生物量锥体
生态效率的概念和十分之一定律
生态系统的反馈调节与生态平衡
二、生态系统的能流
生态系统中的初级生产
初级生产的基本概念
地球上初级生产力的分布
初级生产的生产效率
初级生产量的限制因素
5、生态学研究方法:
☆可分为野外的;2、实验室的;3、理论的。
☆可分为对环境的研究(对环境因子的测定,对环境因子的控制法);对生物本身的研究(包括生物分类知识、野外观察、实验室实验、数量统计、数学统计和模型)。
第1章生物与环境
本章介绍并要求掌握解生物环境和生态因子的概念及分类;生物与环境关系的基本原理;生态因子作用特点与规律,生物对生态因子的耐受限度、适应性及生活型等;光、温度、水、土壤等主要生态因子的性质、组成、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各生态因素对生物的作用,以及不同类型动、植物对各种生态因子的适应。了解生态因子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使学生了解生物不能脱离其生存环境而存活,需要对异质性的环境不断地去适应,反之,环境需要生物来维持与调控,生物与环境是相互依存的。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生物种群的特征及其与环境的关系,理解生物种群的数量、质量、动态和调节机制,掌握种群对环境的适应,以及种群间的关系,了解种群生态的应用,理解种动态在实施生态恢复、生态工程等方面的应用上,具有重要意义。
一、种群及其基本特征
种群的概念:单体生物与构件生物;种群的三个基本特征。
二、种群动态:种群的密度和分布。
一、生物群落的概念:群落的广义和狭义概念,群落的基本特征
二、群落的种类组成:种类组成的性质分析,种类组成的数量特征,物种多样性(概念,含义,多样性系数的测定,多样性的空间变化,多样性空间变化的有关学说);种间关联的概念及其关联系数的测定。
三、群落的结构:群落的结构单元(生活型,层片);群落的垂直结构;群落的水平结构,群落的时间结构,群落交错区与边缘效应。
初级生产量的测定方法:收获量法,氧气测定法,二氧化碳测定法,放射性标记物测定法,叶绿素测定法。
生态系统中的次级生产
次级生产过程次级生产量的测定
次级生产的生态效率:消费效率,同化效率,生产效率
生态系统中的分解分解过程的性质;分解者生物:细菌和真菌,动物
资源质量;理化环境对分解的影响:温度和湿度
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概念
一、环境与生态因子
生态因子:环境的概念和生态因子的概念,生态因子的分类。生态因子作用特征(综合作用,主导作用,阶段性作用,不可替代性和补偿性,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
二、生物与环境关系的基本原理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环境对生物的作用;生物对环境的反作用。
最小因子定律:概念及其意义;
限制因子:概念及其实用价值;
水循环:全球的水分布,生态系统的水循环,全球的水循环
碳循环: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全球的碳循环,人类对碳循环的影响(温室效
应概念、原因和对人类的影响)
氮循环:固氮作用,氨化作用,硝化作用,反硝化作用,人类对氨循环的影响
沉积型循环:磷循环和硫循环
第5章应用生态学
一、全球变暖与环境污染:
全球变暖与温室效应:温室气体含量的增加与全球气温升高;全球变暖的影响;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途径
《普通生态学》课程标准
一、《普通生态学》是生物科学专业的基础主干课程之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了解生态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的生态学方法;从生物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等层次上了解生态学的基本规律以及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了解与可持续发展相联系的全球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等人类面临的若干最重要的生态环境问题;增强热爱自然和环境保护意识;应用生态学理论和知识,分析思考解决社会生产实践中的生态和环境问题。
4、野外考察:主要带领同学到野外进行生态现象的观察,以加深生态学的基础知识及基本原理,同时可以达到锻炼和培养同学实际观察和动手能力的目的。
七、程教学内容纲要
绪论
要求掌握生态学的定义和研究内容,了解生态学发展简史及分支学科,现代生态学的特点及发展趋势,传统生态学向现代生态学发展的背景条件,了解生态学研究的一般方法.通过绪论的学习,对生态学有一个总体了解,提高对生态学作用的认识和学习兴趣。
与密度有关的逻辑斯谛增长模型(“S”型增长)
五、自然种群的数量变动
种群增长
季节消长
种群的波动
种群的爆发
种群平衡
种群的衰弱与灭亡
生态入侵问题
六、种内与种间关系
种内关系:植物的密度效应(最后产量衡值法则,-3/2自疏法则)。领域性与社会等级,他感作用。
种间关系:种间竞争(种间竞争的典型实例与高斯假说,竞争类型及一般特征,竞争的数学模型);生态位理论(概念,生态位分化,);竞争释放和性状替换;种间竞争与空间和时间异质性。
1、生态学的概念:最早的概念,一般的概念,其它的概念。
2、生态学的研究对象:宏观生物学,研究层次为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和生物圈。是生命科学的一个分支学科,研究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
3、态学的分支学科:从不同角度划分,形成许多分支学科及和其他学科的关系。
4、生态学发展简史:生态学建立前期和成长期,现代生态学时期。现代生态学研究的热点问题;生态学的主要发展方向和现代生态学的特点。
四、群落的动态
生物群落的内部动态
生物群落的演替:概念,类型,演替系列,演替原因,演替方向,顶极群落。
五、群落的分类与排序
群落的分类:植物群落的分类单位
群落的排序:概念,类型
六、地球上的主要生物群落
陆地生物群落
海洋生物群落
淡水生物群落
湿地生物群落
第4章生态系统生态学
本章介绍并要求掌握生态系统的概念、组成成分、食物链、营养级、生态效率、生态平衡和反馈调节机制;初级生产力、次级生产力和分解作用的过程与特点;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过程及特点;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及其类型,水循环、气体型循环和沉积型循环的特点和实例。
2、野外考察
生态学课程内容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综合性。许多生态学原理和现象,仅仅通过书本是无法牢固掌握和理解的。通过各种生态环境的参观考察,可以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实际观察能力。野外实习强调独立观察、独立记录和现场讨论。在充分观察、分析和交流的基础上达到巩固书本知识和提高实际观察能力的目的。课程完成后或在课程进行中间安排若干参观考察,使学生对
耐受性限度:概念,生态幅,耐受限度的调整。
三、光及其生态作用
光的性质与组成,光照的时空变化
光质的生态作用及生物的适应
光照强度的生态作用及生物的适应
生物对光照周期的适应:长日照植物和短日照植物
四、温度及其生态作用
地球上温度的分布特点:时空变化特点
温度的变化特点:地表大气温度的分布与变化;土壤温度的变化特点;水体温度变化特点。
二、教材
林玉真 主编 《生态学》,2004 科学出版社
三主要参考书
1. 李博《生态学》2000,高等教育出版社
2. 孙儒泳《动物生态学原理》(第三版)2001,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尚玉昌编著《普通生态学》(第二版)2002,北京大学出版社
4. Odum E.P. (孙儒泳等译)《生态学基础》,1981人民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