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需要教师放下一份尊严给学生一份宽容
放下身段,真诚对待每个学生

放下身段,真诚对待每个学生引言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学生,他们来自不同的家庭背景,有着不同的兴趣爱好和学习能力。
在面对如此多样化的学生群体时,我们应该放下身段,真诚对待每个学生。
本文将探讨为什么这是重要的,并提供一些建议和技巧来实践这一方法。
为什么放下身段很重要?放下身段并真诚对待每个学生有几个重要的原因:1. 打造信任和尊重学生往往能够察觉到教师是否真诚地对待他们。
当我们展示出真诚和尊重的态度时,学生们更愿意与我们建立信任关系。
这种信任和尊重的关系将有助于创造一个积极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2.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每个学生真诚地对待,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和学习需求。
这使得我们能够个性化地设计教学活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当学生感受到自己被理解和重视时,他们更有动力去学习和尝试新的知识。
3. 推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通过真诚对待每个学生,我们能够更好地发现他们的潜力和优势。
我们可以帮助学生发掘自己独特的才能,并提供相应的支持和指导。
这种个性化的关注和关怀将鼓励学生不断进步和发展。
如何真诚对待每个学生?现在我们来探讨一些技巧和方法,帮助教师真诚地对待每个学生:1. 深入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家庭背景和学习能力是真诚对待每个学生的第一步。
通过与学生进行交流和互动,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期望。
这样,我们可以个性化地设计教学计划,并提供适合其学习风格的活动和资源。
2. 尊重学生的意见和观点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观点,并且真正倾听他们。
无论学生的意见是积极还是负面的,我们都应该以开放的心态接受并尊重。
这样做将建立起一种互信和互尊的关系,使学生感受到他们的声音被重视。
3. 提供个性化的支持和指导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学习习惯和需求。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提供个性化的支持和指导。
这可以包括额外的辅导时间、个别指导或者教学资源的个性化推荐。
与学生建立一对一的连接,为他们提供所需的支持,是真诚对待每个学生的关键。
用宽容之心对待学生 (保护学生的尊严)

《教育学》中指出:“学生往往透过师生关系这面窗户透视人与人之间的一切关系,从中体会人世间的炎凉冷暖,学习与人处世的准则,从教师那里获得炽热情感的学生,可以在他们身上萌发出热爱人、热爱人生的积极态度,打下与人相处的良好行为基础。”对人宽容,是做人的一种美德,而对孩子宽容,则不仅是美德,还是一种教育艺术。在工作中,我发现:有时孩子犯错误并非是有意的。有时是出于好奇或无知。因为孩子不能像成年人一样控制自己的行为,这时老师需要从心底里宽容孩子的过错。我以前总是要求每一个孩子做得一个样,上课时都必须像一座钟似的坐在座位上,不准乱动,课堂上常常因为学生坐不住而发脾气。一味按照自己的意愿对孩子进行“修剪”,这样扼杀了孩子的个性发展。那么怎样以宽容之心对待学生呢?
正如世界上没有完全两片相同的树叶一样,世界上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学生个体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差异是因材施教的前提与基础。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着生理、心理、社会性和学习环境的差异。我们每一个教师要认识到这些差异并设法超越差异、缩小差异。面对智力、能力、思维、性格、毅力等都存在差异的学生,我们的教育要“以人为本”,就要让每个学生鲜亮的个性得到张扬,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为此我们的教育要允许学生有选择学习方法的权利,允许学生以不同的速度进行学习。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必须从学生的素质差别入手,以学生个体为教学对象,进行个别化因人施教。
三、允许孩子的行为反复,以爱已之心爱人。反复性是青少年的特点之一,是其心智发展不成熟的反映。因此,宽容不是一次性的行为,不能以为孩子犯了错就不再宽容了。孩子的行为有所反复,这时就更需要老师保持一颗宽容、善待孩子的爱心。其实大多数学生犯了错误,都会后悔,希望得到宽容、谅解,哪怕这个学生是教师和同学眼中的差生。
把自尊还给学生把威信留给自己

把自尊还给学生把威信留给自己教师是一群富有智慧和爱心的人,在教育的路上,他们一直传承和维护着教育的尊严和威信。
作为一名优秀的老师,并不仅仅是教给学生知识,更是要培养他们良好的品质和对社会的责任感,让他们真正成为可以振兴社会的栋梁之材。
而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必须要做到“把自尊还给学生,把威信留给自己”,才能发挥教育的真正价值。
首先我们来谈谈“把自尊还给学生”这个问题。
自尊是人最基本的心理需求之一,也是一个人的自我认同和自我价值的体现。
作为老师,在与学生的交往中,应该给予学生充分的尊重和肯定。
当我们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价值观时,就像给了他们一道心理营养品,能够极大地激发他们的自信心和内心的力量。
这样,学生会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付出更多的努力,以求在某一方面取得优异的成绩。
同时,把自尊还给学生也可以帮助老师获得学生的信任和认可,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这种关系能够让老师更深刻地了解学生,体察到学生的需求,从而采取更适合学生的教育教学方法,增强教学效果。
而“把威信留给自己”的问题则体现了教育的权威性和权威性的维护。
老师是学生的榜样,同时也是学生的指引。
在这个过程中,教育者必须保持一种良好的形象,让学生在敬重中增强对自己的认可和尊重。
这种教学威信可以帮助教育者在教学中保持清晰,稳定和自信,创造一个进行端正教育的平台。
而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也要注重自身的实力和优势的培养,提升其教育的能力和方法,从而更好的为学生的成长服务,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更加专业和优质的指导。
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老师需要切实的为学生把自尊还回,保留威信,具体如下:1.认真倾听学生的想法和问题,及时给予学生回应,让他们感受到被学校重视和关怀。
老师应该明确发现学生的不足并给予指导,让学生找到自身问题的根源,学会自我批评和提升。
2.在教学过程中,要给学生充分的学习空间,尊重学生的求知欲望和个人特点,提供优质的教学资源和演示,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全面而详尽的教育思路。
把自尊还给学生 把威信留给自己

把自尊还给学生把威信留给自己自尊和威信,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最基本的价值,尤其是在教育领域中更是如此。
教育工作者应当将自己的威信留给自己,同时将自尊还给学生,这是教育的根本。
我们以教育者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
教师作为学生的引路人,应当始终保持自己的威信,这既是对自己的尊重,也是对学生的尊重。
教师要做到言行一致,在学生中树立起良好的形象,才能在教育过程中起到模范的引领作用。
切忌在学生面前言行不一,以身作则是教师最基本的要求。
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对教师产生信任,才能真正接受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和道德规范。
对于教育者来说,把自己的威信留给自己,是对职业的尊重,也是对学生的负责。
我们来谈谈学生们的自尊。
学生是教育工作者的工作对象,他们更需要被尊重和理解。
在传统的教育中,学生常常会因为种种原因受到教师的压抑,而丧失了自尊。
这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和成长是有害的。
教育者应当尽可能地尊重学生,理解学生,让他们在教育的环境中感到尊严和自信。
只有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才能获得良好的心理健康和全面的成长。
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不以自己的偏见来评判他们,这是教育工作者应当具备的基本素养。
向学生还自尊,是教育工作者的职业责任。
在现代社会中,尊重往往比权威更重要。
教师应当注重给学生以尊重,尊重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思想,尊重学生的人格。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和自尊心。
在教育实践的过程中,教师也应当学会把自尊还给学生。
有时候,教师在对待学生时,也会出现一些不合理的做法。
教师应当善于倾听学生的声音,理解学生的需求,给予学生足够的尊重和关怀。
这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树立自尊心,也能够促进师生之间的良好关系。
要做到把自尊还给学生,教育工作者还需要做到客观公正,不以自我为中心,树立正确的教育观。
对待学生不应该带着个人情感和偏见,而应该客观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将自尊还给学生的目标。
把自尊还给学生,把威信留给自己,是教育工作者在教育实践中应当牢记的重要原则。
坚守宽容,教师的教育才更有意义

坚守宽容,教师的教育才更有意义教师,是社会中非常重要的一支力量。
他们肩负着培养未来的一代,传承知识,培养人才的重要使命。
教育的本质不仅是灌输知识,更是帮助学生成长,培养他们的品德和情操。
在这个过程中,宽容是非常重要的一种品质。
只有坚守宽容,教师的教育才更有意义。
宽容是一种包容的胸怀。
在教育过程中,学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困难,而教师需要有一颗宽容的心,包容学生的不足和错误。
教育并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在学生犯错时,教师不应该轻易地责备和批评,而是应该给予学生包容和谅解,鼓励他们改过自新,继续前行。
只有教师拥有宽容的心态,才能真正关怀学生,引导他们走向更好的未来。
宽容是一种感知的智慧。
在教育过程中,学生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矛盾。
教师需要以宽容的心态去感知学生的需求和心声,及时在心理上给予支持和鼓励。
一位宽容的教师会对学生的内心进行深刻的观察和理解,耐心倾听学生的声音,理解他们的困惑和苦恼。
通过宽容的态度,教师才能真正帮助学生解决困难,走出心理问题的困扰,实现更好的成长和发展。
宽容也是一种培养的力量。
在教师宽容的氛围中,学生能够更加放松自在地学习和生活。
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宽容与包容的品质。
当学生看到教师对自己宽容理解,他们也会学会去包容和宽容他人,形成积极的社会氛围。
正所谓“以德服人”,只有教师自身具有宽容的品质,才能在学生心中培养出宽容的力量。
这种力量将成为学生未来成长生活中的重要素质,影响他们成为更好的人。
而要坚守宽容,教师需要具备高度的情商和情感智慧。
教师需要在等待和期盼中培养起对学生的宽容、理解、尊重。
只有在宽容的心态中,教师才能在教育中渗透出关怀和允许,真正影响并塑造学生的思维与品格。
坚守宽容,教师的教育才更有意义。
只有教师拥有宽容的心态才能真正关怀学生,引导他们走向更好的未来。
教师应该以包容的胸怀,智慧的感知和丰富的培养来看待学生,帮助他们成长。
宽容也是一种积极的力量,教师的宽容也能激发学生内心的力量,培养他们成为更好的人。
坚守宽容,教师的教育才更有意义

坚守宽容,教师的教育才更有意义教育是一项充满使命感和责任感的工作,而教师更是教育事业中的中流砥柱。
教师的责任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塑造学生的品格和人生观。
在这个过程中,宽容是一种必不可少的品质。
坚守宽容,教师的教育才更有意义。
教师的宽容能够为学生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
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的性格、学习能力、兴趣爱好都各不相同。
如果教师对学生的差异不宽容,只是一味地强调一成不变的标准,就很容易造成学生的压力过大,甚至失去学习的兴趣。
在宽容的氛围中,学生可以更加自由地发挥自己的特长,积极探索自己的兴趣和潜能,从而取得更好的学习成绩。
教师的宽容能够促进与学生的良好沟通。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和沟通尤为重要。
如果教师缺乏宽容心,对学生的言行过于苛刻,就很难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也很难在这样的环境中敞开心扉,与教师进行有效的沟通。
只有在宽容的氛围中,学生才会愿意与教师分享自己的困惑和烦恼,教师也能更好地了解学生的想法和需求,从而更好地指导学生。
教师的宽容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宽容是一种包容和尊重,能够让学生感受到身处在一个温暖、宽广的环境中。
在这样的环境里,学生才能更好地体会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培养出宽容、理解和尊重他人的态度。
而这些正是成就一个人品格的根基,也是他们未来走向社会的重要素质。
教师的宽容能够帮助学生树立自信。
在宽容的氛围里,学生可以更加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见解,能够接受他人对自己的异议和批评。
这种平等和尊重的互动,使得学生能够树立更加健康、积极的自信心,从而更好地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挑战。
教师的宽容是教育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品质。
只有在宽容的氛围中,学生才能够得到更好的教育,教育才能够更加有意义。
教师们应该坚守宽容,以宽容的心态和态度对待每一个学生,给予他们更多的理解和支持,从而帮助他们得到更好的成长。
只有这样,教育才能够真正地发挥出它的作用,塑造更多优秀的人才,推动社会的进步。
放下身段,真诚对待每个学生

放下身段,真诚对待每个学生引言学生是教育工作中最重要的一环,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他们有着不同的背景、兴趣和需求。
作为教育者,我们的责任是要尊重并真诚对待每个学生,以帮助他们实现自己的潜力和目标。
放下身段,意味着不将自己置于学生之上,而是与学生建立平等和互信的关系。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如何放下身段,真诚对待每个学生。
真诚沟通真诚对待每个学生的第一步是与他们建立起真诚的沟通。
沟通是双向的过程,它不仅仅是传递信息,而是还需要倾听和理解。
当我们与学生进行交流时,我们应该保持开放的心态,接受他们的意见和反馈。
我们要避免批评和指责的语言,而是要用尊重和理解的态度来对待他们的观点和感受。
通过真诚的沟通,我们可以建立起良好的关系,与学生之间的信任和合作。
关注个体差异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他们有着不同的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
作为教育者,我们要关注并尊重这些个体差异。
我们需要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机会和资源,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我们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活动,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
同时,我们还应该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以促进他们的发展和成长。
个别辅导除了关注个体差异,我们还可以提供个别辅导,以满足学生的特殊需求。
个别辅导可以帮助学生解决学习难题,提高学习成绩,并促进他们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在个别辅导过程中,我们要以耐心和理解的态度对待学生,听取他们的困惑和问题,并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
通过个别辅导,我们可以真正地关心和关心每个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倾听和理解除了沟通和个别辅导外,我们还应该倾听和理解学生的需求和关切。
学生的声音和观点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应该尊重并认真对待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通过倾听和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为他们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和支持。
当学生感到被尊重和被听到时,他们将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并展现出更好的学习成绩。
结论放下身段,真诚对待每个学生是教育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真诚沟通,关注个体差异,提供个别辅导,倾听和理解学生的需求,我们可以建立起良好的关系,并帮助他们实现自己的潜力和目标。
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多给学生一些宽恕和包容

护学生的自尊心多给学生一些宽恕和包容恕和包容爱护学生的自尊心多给学生一些宽———班主任工作台经验谈湖南省溆浦县小横垅乡中心小学高级教师宋泽连班主任工作的重点就是做好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工作,使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我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台中体会到,对于有缺点和犯错误的学生,要注意爱护他们的自尊心,多给他们一些宽恕和包容,是做好对这部分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条件。
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凡人孰能无过?小学生还是个不懂事的孩子,犯错误是难免的,也是经常的事。
班主任会经常碰到这种现象:大多数学生一旦犯了错,都不会主动承认错误或不敢承认错误。
其主要原因是学生的心理因素造成的,也就是他们有强烈的自尊心。
班主任老师如何教育这些学生改正错误,就要有一定的教育方式方法。
大多数班主任对这部分学生的教育采取公开的通报批评,其教育效果并不理想,累教不改的现象经常发生。
而我在教育这些学生时,采取多给他们一些宽恕和包容,爱护他们的自尊心,多给他们一些改过自新的机会,收到了很好的教育界效果。
米小红(化名),班上的学习委员,学习成绩优秀。
突然有一天,班上有一名女同学张叶的二十多斤的饭票不知被谁偷了。
经查,我怀疑是班上的学习委员米小红所为。
于是,我便找米小红谈话。
但他却死口否认。
但我从与他的谈话之中已经证明是他所为无疑了,只是他不敢承认罢了。
我知道他有思想顾虑。
我便向她承诺:如果是你所为,你承认了,我绝对不会向任何同学公开此事,只要你把饭票如数退回到我这里,你保证今后不再犯就行了。
她听完我对她的承诺,就承认了自己所犯的错,还把犯错的经过全说了出来,第二天也如数退还了饭票。
我也向她履行我对她的承诺,一直替她保守着这个秘密。
从这以后,米小红的学习更加勤奋了,也一直不再犯错,后来还考上了大学,现在已是某乡镇府的一名计划生育干部了。
张敏采和李辉(四年级学生)中午休息时,在集市上趁商店老板不注意,合伙偷窃了店老板的一件商品——手持式游戏机,被同学发现,举报到了我这里。
放下“师道尊严”,做学生良师益友

放下“师道尊严”,做学生良师益友唐代韩愈在《师说》一文中曾言:“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也就是说,教师的职责就是要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传授他们知识,解答他们的疑问,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教书育人”。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的职责虽没有发生实质性的改变,但是师生关系却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以往的教育倡导的是“师道尊严”,“先生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少降辞色”。
老师高高在上,学生言听计从,教师家长制,一言堂,老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很显然,在人类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这种陈腐的教育思想已远远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不能够满足现代教育的需要,也不符合人性化教学的现代教育理念。
那么,在新的课程改革的大环境下,在倡导培养学生创新素质、健全人格的今天,教师该何去何从呢?作为一名工作在教学一线上的我,深深感悟到新型师生关系在现代教育中的重要,现将我的点滴感悟付诸笔端,与各位同仁共飨。
感悟一:从“奴隶”到“将军”镜头一:讲台上老师激情四射,粉笔沫飞舞,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奋袖出臂,满面春风;——我都会!讲台下学生奋笔疾书,鸦雀无声,师言即圣言,一切皆包办,动那脑筋干吗?老师有答案,——快记!……镜头二:老师踪迹何处觅?到学生中去!!课堂成战场,兵带兵,兵将兵,相辅相持向前冲,问题搞不懂?组长来点评。
稳坐中军帐,运筹帷幄,成竹在胸!把课堂还给学生,把思维激活,把学生激情点燃,打开锁链,让他们体验“当将军”的成功!感言:只有将彻底解放的思想付诸于行动,才能修成“正果”,瞻前顾后,拘泥于功利的追逐,满堂灌,一言堂,只能图得一时利益,而对学生的伤害却是不可弥补的,学生不动脑思考的弊病正在蔓延,唯有改革观念,以学生为主体,方是拯救教育的良药!感悟二:从“眼中钉”到“朋友”镜头一:办公室内,老师端坐,怒目圆睁,训斥之声不绝于耳,软硬兼施,“望生成龙”;学生垂头而立,洗耳恭听,俨然入定老僧,左耳进,右耳出,心已不见影踪,尽管一言一语总关情,然我行我素心已冰,我已是骨中刺,眼中钉,我是差生!!镜头二:林荫小道,小石桥旁,和颜悦色,细声慢语把道理讲,相识既是缘,你我皆朋友。
放下“尊严”倾注爱心教育随笔

放下“尊严”倾注爱心教育随笔放下“尊严”,倾注爱心今天上午上课,当我走进教室检查时,看见一个学生跟同桌说话。
我批评了他,这个学生就是不成认自己说话,说是跟同桌讨论问题。
我见他顶撞,便生气了,大声说:“你别管别人,我只看到你说话了,你做的就不对。
”而这位学生情绪显得特别冲动,与我争辩起来,最后我用老师的权威让这位学生写检查。
而这位学生却拿起书包跑回家了。
回到办公室,我心里五味杂陈,学生虽然犯错在先,但我处理问题的方式是不是存在一些问题。
孩子们犯错误是经常的事,我不应该当众批评他,更不应该用刻薄的语言去挖苦、挖苦。
教育家丁有宽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热爱学生是教师最根本的职业道德,是教师神圣的使命和责任。
师爱是翻开学生心灵的金钥匙。
一个班主任只有把对学生的爱融于教学和生活中,才能成为学生的好朋友,才会取得最正确的育人效果。
今天我处理这件事的方法态度都是不对的,我不应该粗暴得对待学生,更不应该用老师的权威逼他写检查。
这种做法都违背教育教学规律,我应该马上改正。
第二天,我去那位同学家,诚恳地对那位学生说:“昨天,老师不应该当着那么多同学的面批评你,我的态度太粗暴了;真对不起,请你原谅老师吧!”他看到老师给自己抱歉,冲动地说:“老师,都是我不好,我不应该跟同桌说话,请老师放心,今后我会遵守纪律,好好表现。
”自此以后,那位学生无论做什么作业,都认真书写,按时完成。
上课不再跟别的同学说话了,成了一位我最放心的学生。
这件事后,班内无论出现了什么事,我都放下自己“尊严”,倾注一片爱心,耐心去处理班里的每一件事。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师生为父子。
”班主任要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子女一样看待,除了关心他们的学习,还要深入他们的家庭,关心他们的生活,关心他们的成长。
不让孩子在心理上疏远班集体,疏远班主任。
哪怕孩子犯错的时候,也不要一味地批评和指责他们,而要耐心聆听他们的解释与心声,尊重学生的意见和看法。
不搞一言堂。
让他们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让他们知道班主任是关心和保护他们的,让每个学生充分体会到集体的温暖和老师的浓浓的爱意,同时注重对孩子严格要求,让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
尊重学生最重要的是对学生要宽容

尊重学生最重要的是对学生要宽容
著名作家雨果说过:"世界最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心灵"。
俗话说,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权叶,当然更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学生。
不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只要有人类存在,人的个体差异,个性差异与价值取向的多样性就存在。
所以作为教师对学生要宽容,豁达,教师要同情那些缺少天赋,在生理上有某些缺陷的或者成绩差,或者犯了错误的学生,用同情心去唤醒儿童的上进心,自信心和自尊心,帮助他们清除自卑感,排除他们的烦恼和悲伤,用热情和温暖鼓励学生充满信心地学习和生活。
当遇到学生"顶牛""越轨"时,教师应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三思而后行,尤其需要有自我批评的勇气和精神,也许学生的"顶牛""越轨"正是学生创新思维火花的萌发,作为教师要小心呵护,这样才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放下师道尊严,用真情走近学生

放下师道尊严,用真情走近学生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灵魂。
我们常听见这样的话:“你看某某老师带的学生,那说话、做事时的样子就像他(她)。
”可见,班主任不仅仅是班级管理的领导者和组织者,还是学生人格、道德品行的塑造者,特别是小学生,其人格、道德品行以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都处于形成阶段,可塑性极强,如果是老师特别是班主任老师引导不好的话,那就有可能毁掉一个人。
那么,既然班主任工作如此举足轻重,该怎样做一个优秀的、让学生信赖而尊敬的班主任呢?我教了十几年书,也做了将近十年的班主任,以我做了这么多年的班主任方面的经验来看,我个人认为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去做。
一、多渠道学习,不断进行“充电”现在的社会,由于电视、电脑、手机等多媒体的普及,以至于学生的知识面非常广泛,视野开阔,兴趣爱好也非常广泛。
如果我们做班主任的老师只是依靠在师范学校学的那几本书,而不进行学习的话,那将会和学生产生“代沟”,学生看你就像是“出土文物”,对你的话只会是嗤之以鼻或阳奉阴违,甚至和你对着干,试想,这样的局面你将怎样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和人格塑造?因此,我们做班主任的老师只有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地学习、研究教育学、儿童心理学等方面的书籍,以获得丰富的知识,作为我们工作的理论指导。
同时,还要从电视、电脑等媒体上进行学习,培养起广泛的兴趣爱好,拉近与学生心灵、爱好差异的距离,了解学生的喜好,了解他们的想法。
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心悦诚服的听你的话,我们做班主任工作才能得心应手,用高尚的人格魅力去引导学生,而不是简单、粗暴地批评或干涉学生的不良言行、喜好等,唯有如此,我们班主任才能正确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地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
二、放下老师的架子,用真情走近学生在工作中,我们常见到这样的“奇怪”现象:某些班级的学生见到自己的班主任就绕着走,实在躲不掉也是敷衍了事的打声招呼就跑,唯恐避之不及,那情形就像见到瘟神一样。
生活中有问题或是学习上遇到困难也是向科任老师求助,有时班主任老师主动询问,他们都避而不谈。
班主任心得:多一分尊重,多一分宽容

班主任心得:多一分尊重,多一分宽容班主任心得:多一分尊重,多一分宽容当我们经过反思,对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时,不如来好好地做个总结,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我们就可以提高对思维的训练。
那么心得体会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班主任心得:多一分尊重,多一分宽容,欢迎大家分享。
首先感谢学校、年级组举办这次班主任论坛,给我一次与各位班主任交流的机会,对我来说,与其说是交流,其实更多的是学习。
以下是我几年班主任工作的一些想法与做法。
作为班主任我们都有体会,班主任工作琐碎、繁杂,学生的学习要关心,班级的纪律要关心,班级的卫生也要关心,再加上课务处理,会感到十分的劳累。
做好班主任这个工作,搞好班级的班风与学风建设,我认为应从以下方面着手。
第一、组建好一个班委会班子。
因为一个班级的纪律怎样,学习风气怎样,往往与班干部的管理能紧密相关,班主任的管理理论、措施,需要班干部去宣传、去落实、去执行、去监督。
对班干部召开会议,明确他们的分工和职责,每人有事做。
对班干部以肯定、表扬为主,积极鼓励他们,对于工作的欠缺,要委婉提醒,善意批评,避免挫伤其自尊心和积极性。
在他们工作时,要全力支持、协助。
教育干部以集体利益为重,各尽其责、默契配合、以身作则,带动班级的其他同学。
第二、班主任工作要“勤”字当头。
作为一名班主任,我深深体会到只有坚持做到工作中以“勤”字当头,班主任才会耳聪目明,工作才会有条不紊,层层展开,步步落实。
谈到"勤"字,首先应是勤于思考。
善于动脑思考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对于班主任工作,我们也要勤动脑思考,古人云"知已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班主任要勤于了解学生情况,勤动脑想班级的事情,更要勤动脑寻找比较好的教育契机和方法措施来教育管理学生。
其次,要勤于疏导。
要求班主任有一张"婆婆嘴"。
要经常表扬先进,指出问题,以正确的人生观教育学生,还要经常找学生谈话,个别疏导。
把自尊还给学生 把威信留给自己

把自尊还给学生把威信留给自己在现今社会,教育是一个永远不会过时的话题,每一个国家都在不断地探索教育改革的道路。
而在这个过程中,常常会涉及到学生的自尊和教师的威信问题。
如何平衡好这两者,使学生在自尊受到尊重的教师的威信也能得到维护呢?这是一个需要我们对教育进行深入思考的问题。
本文将从这两个方面出发,探讨如何将自尊还给学生、将威信留给自己。
我们来谈谈如何把自尊还给学生。
学生是教育的受益者,更是教育的主体,尊重学生的自尊是尊重教育本身的体现。
教师应该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和特长,不能因为学生学习成绩的差异而对其态度有所差别。
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有其自己的性格和特点,只有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教育才能更好地进行。
教师在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要善于倾听学生的意见和建议,给予学生充分的表达机会。
教师应当对学生公平公正地评价,不能让学生因为一次不当的表现而失去自信,这对学生的自尊心是一种伤害。
在学校管理方面,也应该给予学生适当的自主权,让学生参与到学校的管理中来,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意见和行为的重要性。
我们来谈谈如何把威信留给自己。
教师作为学生的引导者和榜样,其威信的建立和维护尤为重要。
教师应该保持良好的教学态度,严谨的教学方法,严格的教学纪律,做到言传身教,以身作则。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的引导和激发,不能让学生觉得教师是一种权威的代表,而是应该让学生觉得教师是一个值得尊重和值得信任的朋友。
对于学生的错误和不良行为,教师要保持适度的批评和教育,冷静地进行沟通和引导,不能因为一时的急躁而伤害学生的自尊。
在学校管理方面,教师也应该坚守自己的立场和原则,不能被外界的压力和影响所左右,保持自己的威信和尊严。
把自尊还给学生,把威信留给自己,是一个需要我们在日常教育实践中不断摸索和探讨的问题。
在实际教育工作中,我们要善待学生,尊重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受到教育的温暖和关怀;我们要自重、自律、自信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树立起学生对我们的尊重和信任。
教学中要学会宽容,用心感化以情教育

教学中要学会宽容,用心感化以情教育教学是一项非常有挑战性的工作,教师们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用心去感化学生,以情去教育。
在教学过程中,宽容是非常重要的品质,它不仅可以让教师更好地理解学生,还能让学生感受到关爱和鼓励。
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在教学中要如何学会宽容,用心感化以情教育。
教学中要学会宽容。
宽容是一种胸怀,是一种宽广的心态。
在教学过程中,遇到学生犯错或者不懂得某些知识时,教师应该首先学会宽容,要用宽容的心态去理解学生。
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的成长环境、性格特点、学习能力都是不同的,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有包容的心态,用宽容的态度去对待每一个学生。
不要因为学生的犯错而责骂他们,而应该用耐心和理解去引导他们,让他们知道自己的错误并且学会改正。
只有宽容才能真正帮助学生提高自己,发挥出最大的潜力。
教学要用心感化以情教育。
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要用心感化学生,以情去教育。
教师要用心去理解学生,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惑,要用心去感受学生的情绪和心理状态。
教育是一种感化,教师要善于启示学生,用自己的真情感染学生,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也能够在情感上得到滋养。
只有用心感化以情教育,才能真正让学生从内心接受教育,提高学习成绩和人格修养。
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们应该多加关注学生的情感和心理状态,要善于倾听学生的倾诉,用真心去理解他们的困惑和需求。
只有真心地关心学生,才能用心感化以情教育,才能让教育更加有效。
教学中要学会宽容,用心感化以情教育是教师们应该具备的重要品质。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让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得到真正的教育,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
希望每一位教师都能够在教学中学会宽容,用心感化以情教育,让教育更加有温度,让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得到真正的成长和滋养。
把自尊还给学生 把威信留给自己

把自尊还给学生把威信留给自己自尊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它是一个人对自己的价值和尊重的一种内在的认知和感受。
一个有自尊的学生通常会更有自信,更愿意接受挑战,更能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
作为教育者,我们有责任去尊重和支持学生的自尊,帮助他们建立健康的自尊心。
我们应该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和特点。
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有着自己的兴趣爱好、优点和缺点。
我们应该用包容的心态去接纳每一个学生,不应该因为他们和自己不同就对他们进行歧视或排斥。
尊重学生的个性,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独特价值,是培养学生自尊的关键之一。
我们应该给予学生足够的尊重和关怀。
作为教育者,我们应该尊重学生的意见和想法,给予他们足够的自主权和自由。
在与学生交往的过程中,我们要耐心倾听他们的诉求,给予他们理解和支持。
当学生遇到困难或挫折时,我们应该给予他们关怀和鼓励,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和重要性。
我们应该给学生提供积极的反馳和认可。
在学习和成长的过程中,学生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挑战。
作为教育者,我们应该在学生取得进步和成就的时候,给予他们及时的认可和赞扬。
在学生犯错或者遇到失败时,我们也应该给予他们正面的反馳和鼓励,让他们知道失败并不意味着他们没有价值。
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建立积极的自我认知和自尊心。
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帮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特长,培养他们对自己的自信和自尊心。
我们也要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自我认知,让他们能够客观地看待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并努力去改善和提高自己。
在关注和支持学生的自尊的我们也不能忽视自己的威信。
教育者作为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引路人,有义务维护自己的威信,以实现教学目标。
我们要保持专业的态度和行为。
教育者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道德和行为的榜样。
我们要严肃认真地对待教学工作,不断学习和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让学生能够对我们产生尊敬和信任。
我们要注重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在与学生交往的过程中,我们要用心倾听他们的需求和感受,给予他们足够的关怀和支持。
把自尊还给学生 把威信留给自己

把自尊还给学生把威信留给自己
将自尊还给学生意味着对学生尊重和关心,尊重学生的人格和权利,注重发扬学生的个性特点。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主动倾听学生的发言,尊重他们的意见和想法,避免一味地主宰和压制学生。
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见解和思考,给予他们自由思考和发展的空间。
还要注重关心学生的生活和成长,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能够真实地感受到教师的关怀和爱护。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体验到被尊重和肯定的感觉,有助于提高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为了有效地将自尊还给学生和保留自己的威信,教师需要具备一定的能力和方法。
教师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技能,不断学习和研究教育理论和方法,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能力。
教师需要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方法,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和创造性思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教师需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互动,关注学生的发展和需求,及时给予帮助和指导。
教师需要注重自我反思和修正,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和风格,使教学更具有效性和吸引力。
将自尊还给学生,同时保留自己的威信,是教师在教学中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只有教师能够理解和尊重学生,关心学生,才能够真正实现教育的目标,使学生达到全面发展。
教师也需要保留自己的威信和权威,才能有效地管理和引导学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通过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方法,教师可以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做出贡献。
把自尊还给学生 把威信留给自己

把自尊还给学生把威信留给自己自尊与威信,是每一个人都需要关注和珍惜的东西。
而在教育领域,尤其需要拿捏好这两者的平衡。
教育工作者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需要学会把自尊还给学生,同时又要把威信留给自己。
如何正确处理这两者的关系,是每位教育工作者都需要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让我们来看看怎样把自尊还给学生。
自尊,是每个人都应该拥有的东西。
无论是孩子、青少年还是成年人,都需要被尊重和重视。
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教育工作者需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不歧视任何学生。
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有自己的想法、特点和优点。
教育工作者要能够发现和尊重学生的个性和特长,激发他们的学习潜能,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观点。
教育工作者也要尊重学生的隐私和权利,给予他们足够的空间和自主权,不要过分干涉和限制学生的发展。
把威信留给自己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教育工作者需要保持自己的威信和权威,不被学生所轻视或者忽视。
教育工作者需要树立起学生对自己的尊重和信任,让学生明白自己的言行举止需要符合一定的规范和标准。
教育工作者要有清晰的底线和原则,不轻易妥协和退让,确保自己的权威不受到侵犯。
教育工作者也要尊重自己的职业身份和角色,不让自己被学生所左右或者操纵,保持自己的独立性和专业性。
只有通过自身的努力和实力,才能够赢得学生和社会对自己的尊重和认可。
当把自尊还给学生与把威信留给自己两者得到平衡,教育才能够有效进行。
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学习,并且相信自己的老师能够给予自己正确的引导和支持。
教育工作者不需要顾忌自己的形象和地位,能够专注于教育教学工作,用心对待每一个学生,全心全意地为学生的成长贡献力量。
在实际的教育工作中,怎样把自尊还给学生并把威信留给自己呢?教育工作者需要善于倾听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不要在与学生的交流中表现出高高在上的姿态。
在课堂上,可以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畅所欲言。
也要善于接受学生的批评和质疑,不把学生的意见一概斥之为不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需要教师放下一份尊严给学生一份宽容
教育的真谛我认为就在于为师者能够放下一份尊严,给学生一份宽容。
当学生看起来最不可爱的时候其实是他们最需要爱的时候,而此时,给予犯错误的学生一份宽容就越发显得弥足珍贵。
对此我身有体会,记得在开学初,我班的王聪同学曾几次在我的课堂上回答问题时很吃力,甚至根本回答不上来。
这足以说明我留的作业-- 中考总复习试卷她根本没有做,我大为恼火,因为这个学生平常表现不错,学习成绩也很优秀,对于此次她所犯的错误,我认为不能姑息迁就。
第一次,我勒令她到黑板面前站着,她去了。
本以为,这样一个严重的警告会让她反省自己的错误,结果第二天,让她回答问题时,她又没答上,我再次勒令她到黑板前站着,她面无表情地又去了; 第三天,依旧没有回答上问题,当我第三次让她到黑板前站着时,她去了,但让我意想不到的是她愤怒地把讲桌上的粉笔盒、三角板和我放在讲桌上的背包一同狠狠地摔到了地上,看着滚落满地断裂成几截的粉笔、三角板和已无法开机的手机,我先是愕然地怔在那里,继而我愤怒至极,勒令她下午必须把家长找来,然而她不仅不答应,还毫不示弱地指责我:“凭什么让我找家长,是你不对在前,三番五次让我到黑板前站着,你知不知道你让我在同学面前很丢人,你知不知道你伤害了我的自尊心,你知不知道你白天对我的批评,我回家会哭一个晚上?以后,我用不着你来管我。
”面对这一系列的质问,我错愕,我尴尬,我理屈词穷,无言以对,我
默默地面向窗外站着,忍耐了很久,此时班级鸦雀无声,我知道以我的个性,我无法打破这种尴尬对峙的局面,只能使矛盾更加激化,于是愤然地拿起我的讲课资料冲出了教室,那一刻我感到自己无地自容。
事后,我没有找她的家长,而是与她进行了冷战,课堂上轮到她回答问题时,无论对与错,我不做任何的评价,而是采取让另外一名同学再次回答问题时,我再做评价,每每这时,我发现她都在认真地改正和记录,我知道自己作为她的语文教师尤其是她的班主任,这样做是不对的,但是一想到我在全班学生面前树立的教师尊严让她摧毁的丧失殆尽和“以后用不着你来管我” 这句话时,我释然了,并不是我不管她,是她不让我管,我又想起上学期开家长会,我从她爷爷那了解到,由于她放学回家光看电视不写作业,被奶奶训斥了几句,竟然把吃饭桌子掀翻在地,把碗狠狠摔在地上,砸碎了,想起这件事,又为我不管她,找到了更充足的理由,我心安理得地认为,并不是我没教育好,而是这个学生本身有问题。
然而这种冷战将要持续多久呢?每次看到她在课堂上专心致志地学习听讲,值日时积极主动地打扫卫生,下课时小心翼翼地从我身边走过,内心就很不平静,马上就要毕业了,难道让她带着遗憾走出校园吗?王聪的父母均在外地打工,而她在家里,在学校的偏激行为,又何尝不是她心灵深处思念父母、渴望得到父母关爱的一种宣泄呢?作为班主任,对于她一而再,再而三的抵抗情绪,本身就应该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及时沟通化解,而不是使矛盾激化,更不能采用
轻视和惩罚的手段。
平日里,我总教育学生要做一个胸襟豁达、宽容大度的人,我做到了吗?于是我决定在课堂上主动让王聪回答问题,事情的解决就这么简单,我看到了她在学习中的认真和努力,我相信这份认真和努力来自于我对她的那份宽容,尽管我没和她谈过,但我从全班同学的目光中,我读出了信服,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身教胜于言教的力量,教师的尊严固然重要,但能给犯错误的学生一份宽容该多珍贵啊!更让我真正体悟到了教育的真谛,那就是教师放下一份尊严,给予犯错误的学生一份宽容,你将会收获一份意想不到的惊喜。
这就是我的教育故事。
我想起那天和爱人去买手机,在路上自我安慰说:“旧的不去,新的不来,这一次我一定要买一个好手机”。
爱人不无担心地对我说:“你不是说,你们现在面临中考的冲刺阶段,学生的情绪不稳定,波动大,说不定某一天,你的某一节课,某一个学生情绪一波动,又把你的手机给摔坏了,我看还是买个便宜的吧。
”我坚定地说不可能再发生那样的事。
由此,又让我感受到了教育的艰难,因为我们无法去苛责那些远在外地打工的父母,他们为了挑起家庭的重担,不得不背井离乡; 我们也无法去苛责学生,因为他们承受了这个年龄段本不该承受的压力,缺少的是世间最普通却又最珍贵的父母之爱; 我们更无法去苛责爷爷奶奶,因为他们含辛茹苦,默默地承担起抚养和教育两代人的责任。
既然教育的重任落在我们的肩上,既然我们不能轻言放弃,就必须
责无旁贷的承担,尽管艰难,也要前进,而前进中,如果为师者能够放下一份尊严,对学生多一份宽容,多一份尊重,你将会在教育真谛的引领下静心教书,潜心育人,收获幸福,收获快乐。